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讀我怎麼教語文

讀我怎麼教語文

發布時間:2022-07-20 18:04:07

❶ 讀《於永正:我怎樣教語文》有感

讀下來,對於老師的語文教學觀點,很有感觸。讀於老師的《我是怎樣教語文》這本書,感受最深的是不同於其他教學著作,他的文字真實,於平凡中見真知,正如於老師自己在書的序中寫道的:我的文章不是在書齋中寫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我寫的,都是我的故事,我的經驗、體會和感受。此書共有四輯,第一輯語文教學,應該為學生留下什麼;第二輯教語文,其實很簡單;第三輯語文課堂教學的「亮點」在哪裡;第四輯關於作文教學。每一輯都結合了於老師自己在實踐中的故事、感想,以及他在觀、聽青年教師課堂過程中的思考。其中有幾點給我有很深的啟發:
一、語文教育應該給學生留下什麼?
「語文教育應該給學生留下什麼?留下較好的語感,能不假思索的行文,留下認識和情感,留下初步的書寫能力,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留下興趣和習慣。」在多年的低段教學中我越來越覺得語文課堂要走近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留給學生興趣與習慣,好的學習習慣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在今年的現代經典研討學習活動中廣州的一位老師的關於傾聽共同體的學習課堂中,可以充分的讓我們知道學生習慣和能力的無限。
文中五重教學法講到:情感。它包括兩個方面意思:一是對學生有情,二是對語文教學有情,上課有情。我關愛每一位學生,尤其關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每個學生都是一個「人」,都是上帝賜予我們的一件藝術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則,也是「愛」的主要表現之一。我尊重每個學生,不僅僅讓他們感到我和藹可親,更重要的是我理解並盡力滿足他們的內在需要,無論是學習上的,心理上的,還是生活上的。於老師在書中舉到了教孩寫字的例子,對比我自己的寫字教學,我覺得我自己沒有像於老師那樣教好學生。一堂課中的寫字指導之後,對於學生生字抄寫本上寫得不好的字都有點出來,都要讓孩子達到規范,這是我以後教學中要注意的。
二、第四輯教語文,其實很簡單。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文教育不能只讀一本語文書;教學藝術是處理教材的藝術加善待學生的藝術,走近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比處理教材、傳授知識更重要;語文老師的語文素養決定著語文教育的質量。
於老師談「簡單語文」的實質是按照語文教學的規律去做,它不純粹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常態語文。簡單語文是指教學目標簡約,教法簡潔,它強調的是讀和寫,一個人能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字詞句的訓練有了,語感訓練有了,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能力有了,人文性也就在其中。在讀的過程中,要會品味,即品詞、品句、品段、品篇。簡單語文簡單不是粗糙,不是簡單化,它仍然追求教學的高境界真實、扎實、朴實。簡單是一個相對概念,有簡單就一定有復雜,只有復雜作為前提,這樣的簡單才會有保障,才不會淪落為簡單化。語文教學要得法於課內,激趣於課內,得益於課外。如果學生的確讀了很多書,而且邊讀邊想,精彩處要記憶,那麼,他的語言積累會豐富的,語感會強的,寫作能力也會提高的,不要強迫學生看書,強迫,即使看了,也是沒有用的,興趣是最重要的。 聯系自己的教學我覺得低年級語文教學要做扎實有效還要做好以下幾方面: 一、 制定科學,適切的教學目標
學生與學生之間都有差異性,而不同區域的學生的差異性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地理差異,家庭環境,教學環境等方面的差異,學生已習得的知識,視野的開闊面,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等等都是間接影響學生接受新知識的影響因素。所以,適度地教學要求,無論是對於我們,還是孩子都是有利無裨。太高的要求,學生達不到,教師學生雙方都失去對教學的信心。因此有效的課堂教學,科學的,合理的教學目標至關重要。 二、 調動學生學的積極性
首先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應多樣化,新穎化,合理化,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課堂上注重評價的多元化,多樣化有效的課堂,學生的回答,教師的評價很重要。無論學生回答是否到位,到點,教師都應該根據教學進程需要給予他們及時亦或有目的性的滯後評價。而激勵,肯定的評價會讓學生興致勃勃,提高學習興趣!我們不難發現:經常得到別人肯定與表揚的孩子,一般都比較外向,活潑、開朗,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受老師的表揚的孩子則不是很大膽,回答問題的時候,如果自己不能肯定答案是否正確,他們往往聲音很小。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更需要甚至有些誇張的表揚,孩子的課堂學習興趣才更濃。
課堂,是教師和學生教學相長的一個平台,課堂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為了學生實切的發展而進展的,也就是課堂教學一定要有它的實效性!

小學語文應該怎麼教學

我是一名語文老師,差不多10年的經驗,不敢說經驗豐富,但是有些自己的教學感悟,趁著這個機會交流一下,具體如下:

一、先從小學語文的組成板塊說起,為什麼呢?因為知道哪些是重點,哪些應該教,才能真正地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把語文教好,我是這么認為的。

1、閱讀板塊:這是一個基礎的板塊,也是最重要的板塊,這里要分兩個方面來論述一下:
①考試閱讀:學生從4年級起,閱讀丟分非常嚴重,主要原因有答題沒有思路,答題不夠規范,基本知識點沒有掌握好,因此,對於這部分閱讀,我的觀點是要做到四步法閱讀:

第1步:掌握基本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有修辭手法、表達方式、寫作手法等。

第2步:學會區分題型,因為不同的題型,有著不一樣的答題思路,這些題型有:細節題、概括題、作用題、含義題等。

第3步:掌握答題思路,知道什麼題型之後,我們馬上要知道這類題型有什麼答題思路,例如:加點詞有什麼含義?這類題屬於含義題,那麼思路是本義與語境義。

第4步:答題公式:還是馬上這道題,那麼我們應該這么答:這個詞語的本義是,在文中的意思是。

②課外閱讀:小學階段的時間比較充裕,同學們要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這次不僅可以拓展知識面,還積累素材,為作文積累材料。

2、作文板塊:
小學的作文,很多學生會出現流水賬和湊字數的情況,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就是孩子無法把內容寫得詳細具體,描寫方法掌握不好,因此在訓練的過程中,要讓孩子把基本的描寫方法學好。

3、古詩文板塊:
先談談古詩,很多家長和老師會要求孩子背誦古詩,但是,在背的過程中,孩子只是快速的背誦,完全不知道詩詞要表達的意思,甚至有的孩子連作者是誰和哪個朝代都記不牢,更不用說知道作者的生平事跡了,那麼這樣的效果就非常低了。

因此,對於古詩,我們不僅要背,更要知道意思,還要知道作者生平事跡和時代背景。

再接說說古文,古文不是小學的重點,要到5年級才開始說,那麼怎麼學呢?

我的實踐方法是,讓孩子先翻譯,無論翻譯得怎樣,把內容先用自己的話寫下來,接著再講解,讓孩子記住一些實詞等。

二、教好語文的方法有哪些呢?
1、朗讀法:朗讀不僅可以使孩子對文章理解得更加深入,還可以增強孩子的記憶力,這里要強調重要的一點是,朗讀要有感情。

2、背誦法:沒有什麼比背誦更重要的了,但是我們不提倡死記硬背,而是理解記憶地背誦。

3、寫作法:只讀不動筆肯定效果不佳,因此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動筆寫與記,平時要多寫日記、感悟等。

4、演講法:演講是最可以鍛煉孩子,同時檢測知識點掌握程度的方法之一,更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以上觀點,您同意嗎?歡迎留言評論,同時關注小謝語文,如果您覺得好的話,請為我點贊,您的鼓勵是我答題的動力。

❸ 讀《於永正,我是怎樣教語文》有感

最近閱讀了於永正老師寫的教育隨筆《於永正:我是怎樣教語文》,深有感觸,在他的闡述中,我發現了自己許多的不足,並得到了許多方法,收獲頗多。我想就其中的幾點談談自己的看法。
語文教育應該給學生留下什麼?留下較好的語感,能不假思索的行文,留下認識和情感,留下初步的書寫能力,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留下興趣和習慣。教學時,眼睛不要只盯著語文,還要盯著人,一隻眼睛盯著語文,一隻眼睛盯著人,這才叫完整的語文教學。寫字就如同做人一樣重要。字如其人就是這么來的。強調是老師配合學生,不是學生配合老師。這種師生關系才是正確的。
語文教的不是課文而是語文,要把校內外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用於閱讀和寫作。認識到了這一點,為時未晚。接下來的日子裡,從「少做題,多讀書」為出發點,縮減抄寫生字、詞語等機械性作業,把多出來的時間用於閱讀。過去的教學中,我在課堂里講得太多,以致學生學語文不是那麼地道。重全部學生,留時間給學生。
文中還講述了非常出名的五重教學法,我對其中的重情趣一節感觸比較深。從文中真正感受到了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受到了對待差生應當持怎樣的態度。
文中講到:情是什麼?是情感。它包括兩個方面意思:一是對學生有情,二是對語文教學有情,上課有情。我關愛每一位學生,尤其關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每個學生都是一個「人」,都是上帝賜予我們的一件藝術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則,也是「愛」的主要表現之一。我尊重每個學生,不僅僅讓他們感到我和藹可親,更重要的是我理解並盡力滿足他們的內在需要,無論是學習上的,心理上的,還是生活上的。在教學中,不想學生之所想,不急學生之所急,不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即使我表面上「和藹可親」,學生也不會有較深刻地感受的。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最需要老師的理解、同情。以前總是把差生,好學生分的很清楚,現在逐步克服了頭腦中的偏見,走向成熟。教師除了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和人才觀,還要蹲下來看學生。蹲下來看學生,才能理解學生,才能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蹲下來,才能不但容忍,而且理解孩子的淘氣、好動、好玩。才能體會出為什麼冰心說「淘氣的男孩是好的,淘氣的女孩是巧的」的道理。沒有理解和寬容,也談不上愛學生。
於老師崇尚「微笑教學」,認為這是教學的最佳境界。正是那燦爛的笑容,還能在古稀之年成為「孩子王」。面對學生的犯錯,拉下臉,提高嗓門,還是以批評為主,笑容早已埋藏在烏雲中。學生耷拉著腦袋,心靈之門早已關閉,再多的言語也是徒然。教師的微笑需要什麼做支撐?於老師提出了以下幾個方面:寬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豁達的氣度、開朗的性格、豐厚的知識、寬廣的胸懷和詼諧的談吐。一直以來我也試圖用微笑解決問題,師生間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橋梁,讓孩子每天都能看到充滿陽光的老師。
語文教學大有群雄逐鹿中原的氣魄,關注點不同,內容有區別。我們初學者取其可以用的,採集對學生發展有利的,哪怕一點,扎扎實實,實踐下去,學生和教師都會有收獲。

❹ 看於文正《我怎樣教語文》之後寫心得

一、老師要在上課鈴聲未落之前到達教室門口
鈴聲落了,教室里的多數人如果對你視而不見,依然我行我素,亂哄哄的 (低年級小朋友尤甚),你不要發脾氣,而要要靜靜地觀察每個人,目光不要嚴厲,但要犀利,靈活,有神。一般情況下,片刻之後,多數學生會安靜下來。此時,你一定要及時給同學們一個滿意的表情,表揚表現好的人,表揚要具體,指出哪一排,哪一組的同學安靜,哪些學生坐得端正。
如果還有人在說話,甚至打鬧,則用一種期待的或者嚴厲的目光「盯」住他。無效,則點明某一排某一人正在做影響大家上課的事。因為你不可能知道他們的名字。再無效,迅速地走到他們眼前,請他們站起來,嚴肅但措詞文明地告訴他,之所以請他們站起來,是因為他們無視課堂紀律,影響了別人學習。必要時,則請他們把名字寫在黑板上,然後說一句:「噢,我知道了,你叫李勇,你叫王強。」(心中一定要記住他們的名字)不要指責,更不能挖苦,特別是高年級的孩子,他們會知道老師這樣做,這樣說的意思。這叫「殺雞給猴看」——這樣說有些不好捉摸,我表達的只是我們的目的。這一招兒肯定有效。
千萬不要不管班級當時怎麼樣亂七八糟,傻呼呼地走進教室。否則,你很難把課上下去。真的,有些小朋友不是你想像得那麼可愛。兒童的天性是好動、好說、好問,有人一刻也坐不住。低年級的兒童不懂什麼叫「權威」,什麼叫「尊重」,什麼叫「民主」,所以一定要給他們立規矩,是規矩,就帶有強制性,約束性,開始,就要和學生約法在三章——上課就應該怎麼樣做,不能怎麼樣做,違反了,老師要怎樣處分等。
二、一旦進入課堂,就要像京劇演員一樣,精氣神十足。走進課堂,要把90%注意力放在學生身上,10%的注意力用有教學方案的實施上。
要善於用眼睛表達你的滿意,生氣和憤怒。盡量不要吼叫,訓斥只可偶爾火之。目光要經常瞥向那些神不守舍、好動、好說的學生,可以請他們做點事——比如讀書、讀單詞、表演、到黑板上默字等,這叫「以動治動」
最要緊的是不斷地鼓勵、表揚、提醒學生,但話要簡潔明了,忌婆婆媽媽式的嘮叨。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這樣的表揚會更有效:
「第二組同學坐得最端正。」如果班級里某一角落出現「騷動」。
「李勇的眼睛一直看著老師。」——如果李勇的同桌走神了,或者在做小動作。
「小強同學善於思考。」——如果小強的同桌讀書心不在焉。
要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心要時,把個別學生座位調動一下。「請小勇和李麗對調一下座位。」最好把個別自覺性差的學生調到離老師近的位置。 對此類問題,處理要果斷,快刀斬亂麻,不必說什麼。
三 、要盡快地記住每個學生的名字——首先記住表現好的和表現差的學生的名字。直呼其名的表揚勝於不指名道姓的表揚,指名道姓地批評、提醒,有時效果更好。
把所授班級的學生座次表寫出來,上課時放在講桌上,這樣做,有助於記住學生名字,盡快地了解每個學生及其家庭的情況。
四 、要注意教學形式,手段多變。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是很短暫的。如果第一個詞是老師領讀,第二個詞也是,那麼第三個就要請優秀的學生當回老師了。 第一遍讀課文是齊讀,第二三遍最好自由讀,或者同桌之間互相讀。讀書,讀詞不要讓學生扯著嗓子讀(低年級易犯這個毛病)。如果要求全班學生讀單詞,能不能聲音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那一定是很有趣,很有意境的。
板書「大」和「小」,故意把「大」寫得大大的,把「小」寫得小小的;板書課題《駱駝和羊》,故意把前者寫大,後者寫小;板書課題《鯨》,故意把這個字寫得斗大,如此,學生一定發出會心的微笑。這也是變化。
第一次分角色朗讀,全由學生參與,第二次你如果參與進去,學生一定會讀得更有精神。
這個詞讓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那個詞則請他們以動作表示;這個詞請學生用它說句話——在應用中理解,那個詞請他們查查詞典。 講翠鳥、燕子的外形畫簡筆畫;講鯨,則讓學生看圖片。
學習《劈山救母》讓學生講故事,學習《桂林山水》,剛讓他們看桂林山水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的課件,並背誦„„
這都叫「變化」。沒有變化,學生會生厭;沒有變化,也就沒有教學藝術。
五、要細心觀察學生,全面了解學生,傾聽學生的談話。如是你在適當時機和場合,不經意地說出某一個學生做的一件值得稱道的事或值得稱道的一種表現,他不僅會感到吃驚,而且受到的鼓舞也會特別大。
表揚要有實指性,忌空泛。「你做作業總是那麼細心,很少有錯誤。」「你回答問題不但對,而且口齒清楚。」——這樣說就具體了。
恰當地使用肢體語言,可以讓學生感到你的真誠和親昵,拉近師生的距離。如撫肩,手,貼貼學生的臉蛋等。
六 、教低年級,可把全班分為幾個組(如四個組),上課時,不論哪個同學在哪些方面表現好,都在他所在的組上畫一面紅旗或一隻蘋果;有人表現不好則擦掉一面紅旗或一個蘋果。下課時,表揚表現特別好的組。 這個辦法對維持課堂紀律很有效。
七 、不要追求課堂教學的熱鬧,小手如林,你說我說,有時可能時「虛假繁榮」、「泡沫經濟」。要讓學生學會思考,潛心體會文本。告訴學生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必須經過思考方能舉手的人,喜歡想一想,想好了再說的人。
可不要把孩子教浮躁了。寧靜以致遠。寧靜是心無雜念,專心思考、刻苦鑽研的意思。
有的學生很優秀,也喜歡舉手,你可以這樣對他說:「我知道你很優秀,當別人說不出,讀不好,寫不好時,再請你出馬,怎麼樣?」不能讓少數學生「獨占課堂」。
八 、課間盡可能多和學生一起玩。如果和他們一起做游戲,要遵守「游戲規則」。倘若你犯規,同樣要接受相應的處罰。這樣,學生就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你是他們中的一員,你和他們一樣。老師要和學生相似,不應該也不可以有要求學生和老師相似

❺ 怎樣教語文讀後感

鑒於女兒語文成績不盡如人意,暑假期間,我特意去書店挑了一本書————於永正老師的《我怎樣教語文》。回家之後,我從頭至尾細細看了兩遍。於老師文中提到的語文教學的觀點講得非常在理,其中有關朗讀和錯別字的論述我最感興趣,因為這兩個問題困擾我已經很久了。
語文的本質,說到底無非是讀和寫。讀既包括默默地閱讀,也包括大聲地朗讀。於老師說,語文教學的「保底工程」,就是每個學生都能准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連學過的課文都讀不流暢的學生,語文水平百分之百的低下,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的語感不好。文中於老師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叫楊鳴的男生剛轉到於老師班時,語文水平很差,一個長句子他要分三次才能讀完。後來,於老師給他布置了一項家庭作業————每天讀課外書,要大聲讀,每天堅持半個小時。不到一年,大見成效。楊鳴在班級作文比賽中獲得了二等獎。於老師還舉了個例子,他說,他看《夜幕下的`哈爾濱》一書,遠遠不及聽王剛朗讀這部長篇小說感受真切,因為王剛把這本書讀活了。
聯想到女兒的朗讀情況,我不禁汗顏進而惴惴不安起來。每次看她讀課文,不是加字、減字,就是讀錯字。每當這時,我都會生氣,但同時又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白紙黑字、清清楚楚她就是讀不準確呢?現在我才明白,原來這是她平時課文讀得不多,課外書看得太少,語感不好造成的。
為什麼學生一個字一個字地默寫,錯別字不多,一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運用字詞時,就會寫出成串的錯別字呢?為什麼好多別字,雖經老師多次糾正,仍頑固地反復出現呢?於老師認為,主要是小學生的字學得多而且快,而實踐太少的緣故。面對這個問題,他一方面教育學生看書寫字時要細心;另一方面則採取了聽寫的方法,即每節語文課都利用五六分鍾的時間,讓學生聽寫幾句話,這些句子中含有學生易錯易混淆的字。如:他讓學生聽寫「我坐在座位上看書」、「戰士們像猛虎一樣沖向敵人的陣地」「屋外面鬼子的腳步聲越來越近,村民們急忙鑽進地道」等等,其中「坐座」、「象像」、「近進」都是學生易混淆的字。每次聽寫完了,同桌之間互相檢查,允許爭論,實在拿不準的,向書本或老師請教。這樣得出來的正確答案,印象特別深。顯然,用聽寫糾正錯別字不失為一種簡易高效的好方法,這在我們教學生以及自己小孩時都能用得上。

❻ 我是怎樣教好語文的讀書筆記

對於怎樣教語文,我一直都很迷茫,覺得語文很簡單,沒有什麼可教的。《我怎樣教語文》一書是由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老師所撰寫的。於老師的 「五重」教學法曾深深地影響了我。
於老師的課,我沒有機會親自在現場聽過,但他的語文教學實錄及教學錄像,我卻看過不少。於老師的課有情有趣。學生在他妙趣橫生、富於邏輯思維的引領下,有滋有味地寫字,有滋有味地朗讀,有滋有味地表演,有滋有味地寫作。「有滋有味」地學習語文來自於永正老師對教材的精心處理,也來自他對學生的善待。
語文教育應該為學生留下什麼?於永正老師的回答是,留下語言,積累了詞彙;留下了較好的語感,能綴字成文;留下了認識和情感;留下了初步的書寫能力、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留下了興趣和習慣。我覺得這是說出了語文教育的真諦,也就是說明白了語文教學應該做什麼的問題。在談到寫字教學的時候,於老師與他的同事認為寫字不只是寫字,而且是可以育人的。實踐證明:寫字能夠讓學生心態平和,平心靜氣,這是學好語文的重要的心性修養。永正老師舉了不少的例子來說明,一個孩子喜歡寫字後,會帶來許多讓人喜出望外的轉變。我在這方面有自己的體會,與於永正老師的觀點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這本書告訴我們教作文是有規律可循的,這就是「讀寫結合」。讀是基礎。書,是最好的作文指導老師,每篇文章都在告訴你怎樣寫作文。我認為,做一個語文教師成功與否,就是看他的學生愛不愛讀課外書,愛不愛寫作。要讓學生愛讀課外書,首先教師自己要愛看書,要手不釋卷。古人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這說的是一個人,不閱讀,別人是能夠從與你的談話中看出來的。
於永正老師在書中介紹的教學方法很多,我認為,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千方百計、想方設法讓學生熱愛閱讀,熱愛寫作。

❼ 讀於永正老師的《我怎樣教語文》有感

讀《於永正:我如何教語文》有感

這本書,給了我滿滿的感動,只有對教育事業無比熱忱、深愛學生的老師,才能寫出這樣一本充滿智慧和愛的書籍,於老師是在告訴我怎樣教語文,更是在告訴我,如何去做一名真正合格的語文老師。

一名真正合格的語文老師,應對每個孩子認真負責,愛優秀的孩子,更愛那些別人眼中的差生;一名真正合格的語文老師,不只是讓孩子記住知識,更多的是讓孩子們有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能力和興趣。

書中給我震撼最大的是第一輯:語文教育,應該為學生留下什麼。應該為學生留下什麼呢?是認識幾千個生字?是背過的幾篇課文?還是......於老師給出了他的答案,讓我豁然開朗。

留下了語言——認識了近4000個生字,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語言材料。

留下了較好的語感,使學生能不假思索地綴字成文。

留下了認識和情感。

留下了初步的書寫能力、閱讀能力(包括朗讀能力)和表達能力。

留下了興趣和習慣。

我們教給孩子們的課文內容他終有一天會忘掉絕大部分,可能連課文題目都不記得,但是我們得為孩子留下更多值得留下的素養。

作為低年級的語文教師,我對孩子的寫字特別重視,讀了於老師的《寫字·育人·做人》,讓我對寫字有了更深刻的認知。於老師說,寫字就是育人,學寫字就是學做人,於老師還舉了好多個例子,比如,練字練出了恆心、練出了堅毅品質,甚至有孩子,通過練字,性格由孤僻變為活潑,由內向變為外向。練字的力量無窮大,可以修身養性,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內心狀態。於老師說的種種,更加堅定了我帶領孩子們練字的決心。我組織家委會購買了練字帖,每天拿出20分鍾,給孩子們播放輕音樂,讓孩子們安下心來靜靜練字。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孩子們愛上了練字,有的孩子還多准備了一本,以供課余時間練習。「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相信,堅持下去,同學們的字一定會有整體的提升。

還有,於老師對作文的批改和講評也給我很大的感觸,在「就作文教學答青年教師問」中,有年輕教師問於老師如何讓學生喜歡作文,於老師說,他特別重視作文批改和講評,批改的過程是發現閃光點的過程,講評呢,則是放大閃光點,學生用了一個傳神的詞,寫了一句有意思的話,於老師就做上記號,加上橫批。到了講評課,便大講它如何好,好在哪裡。學生的一句話,於老師能誇他幾句、十幾句話,這就叫「放大」閃光點。於老師常常把「芝麻」說成「西瓜」。學生取得成功,而且被老師發現了、表揚了,興趣就會慢慢產生,就逐漸喜歡作文了。回想我以前批改學生的作文,是指出我認為可以修改的地方,讓學生去修改錯誤,卻忽視了孩子們是不是會跟隨著我的評價而自我否定。我已然忘記上學時期的我,看到老師指出自己的優點時那油然而生的欣喜。於老師的一番話,讓我恍然醒悟,只是指出錯誤的批改,會讓孩子多麼厭棄自己的作文,又怎會有心情再寫出一篇好的文章。

於老師的這本書,就像是一杯清茶,需要我細細品味,而且每次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同時,他又如同一位良師益友,讓我在成為語文教師的路上,走得更堅實。


讀《於永正:我怎樣教語文》有感

作為一名新老師,對語文教學還存在許多困惑。講多了,怕孩子們嫌啰嗦,失去興趣;講少了,怕孩子們體會不透、理解不到位。如何提高學生的識字量、語言表達能力、寫作水平、鍛煉學生聽說讀寫的技能?這些問題經常困擾著我,讓我感到有些迷茫。但是於永正老師卻在《於永正:我怎樣教語文》一書中說「教語文,其實很簡單。」我不禁疑惑:教語文,真的很簡單嗎?帶著這樣的疑問,我閱讀了這本書。讀完,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是我的一點點讀書感悟。

(一)大量閱讀、勤於練筆。

於永正老師寫到,「他覺得讀書是一件非常愉悅的事,有書必讀,就像牛一樣,是草就吃。」「只要我們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只要抓住『讀寫』這兩條線不放,即按照教語文的規律去做,誰都能把語文教好,誰的學生都會有好的語文素養。」所以,從本學期開始,我們年級組也把孩子們的必讀書目增加到了10本,增加孩子們的課外閱讀量,並且在語文課上更加註重語言文字的訓練,讓學生學會閱讀的方法和基本技能,通過閱讀不斷積累、儲備寫作知識、技術,並會經常仿照課文或課文句段的寫法進行仿寫練習。

(二)賞識學生、牽引興趣。

書中記錄了李振村老師的一席話:「教育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要讓孩子充滿夢想和激情,這比學到多少知識更為重要。有了憧憬和嚮往,人的心理才會變得格外純凈,人的情感才會變得格外豐富,人才能熱愛閱讀,熱愛學習。」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利用各種教學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就像書中提到的「情境教學法」的運用,「下雨天教寫下雨的詩,下雪天教寫下雪的詩」,適宜的情境更能讓學生充滿幻想,充滿對未來的憧憬,更適宜學生語文的學習。今後我們可以嘗試引導學生將自己所學的課文、所讀的課外書等,用繪本、情景劇等的形式呈現出來,孩子們的積極性一定會很高漲。

(三)簡教課文、活教語文。

「語文,不應該講課文,而應該教學生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習語文必須掌握的、可以終身受用的語文知識、語文方法和語文技能。」看到這兒,我覺得這正是我所缺乏的,我終於知道了我該教給學生什麼:漢語拼音、標點符號、3000個常用漢字、查字典的方法、查找資料的方法、閱讀文章時圈點批註的方法、記敘和描寫的方法、簡單的文章結構方法以及為掌握這些知識和方法而展開的聽說讀寫技能訓練等。正如書中韓興娥老師所做的,為了教給孩子們學習的方法,不斷地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如果她的海量閱讀沒有高效的教學方法,想必要達到人人都能取得優異成績是很難的。海量閱讀的多軌運行——閱讀、識字、拼音教學同時起步,孩子們很快學會了自學的方法,同時又在無形中掌握了大量詞彙,為日後的海量閱讀打下了基礎。

總之,書中的觀點鮮明,說理透徹,帶我們從各個角度認識語文教學的真諦,解開我教學中的一些困擾,值得我去學習借鑒。今後我也會朝著於老師的方向不斷提升自我。


用不同的尺子丈量學生——讀《於永正:我怎樣教語文》有感

步入三年級以來,習作成為學生們語文學習的重頭戲。但部分學生對習作缺乏興趣和自信,更有同學每每聞寫色變,習作課上唉聲嘆氣。第一次看到學生們的習作時,我開始犯愁。別說「文從字順」了,就連標點符號的使用也是錯誤百出。怎樣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水平呢?

揣著這個大難題,我翻開於永正老師的《我怎樣教語文》,仔細閱讀了於老師的《就作文教學答青年教師問》。

於老師在書中寫到,學生喜歡上他的作文課,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因為於老師自己喜歡作文,有觀察、思考的習慣。「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老師發現的多,為學生提供的素材就多,老師的思路開闊,學生的思路就會開闊。老師喜歡作文本身就是一種「教育資源」,它對學生的影響是潛在的。學生對老師有很強的模仿性,所以我試著在課堂上盡量豐富語言,同一個意思變著句式來表達。習作課上,當學生對一件事物進行描述後,我進行補充完善,再鼓勵更多的學生豐富語句,師生配合逐漸完成一段既完整又生動的描寫。學生記住了這些語句和描寫方法,便會在自己的寫作中進行模仿,有時甚至有所超越。

第二,於老師特別重視作文的批改和講評,批改的過程就是發現閃光點的過程,講評則是「放大」閃光點。學生取得細微的成功,而且被老師發現了、表揚了,興趣就會慢慢產生,就逐漸喜歡作文了。作文教學中,於老師第一抓「大典型」——作文優秀者,第二抓「小典型」——哪怕只是用得恰當的一個詞,只是寫得漂亮的一句話或一個好的開頭、一個好的結尾,都加以「放大」,在全班同學面前大力「鼓吹」。總之,一定得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用不同的尺子丈量不同的學生,便是在心裡對不同水平的學生確立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評價標准。因此,我結合班裡學生們的情況,確立了三個作文教學的目標:幫寫作頭疼的學生不怕寫,願意寫;讓不怕寫但文采一般的學生提高寫作質量;幫寫得好、學有餘力的學生在現有水平的基礎上繼續提高。在對課文的仿寫、續寫和習作等進行講評時,我注意抓其中的「大典型」和「小典型」。對於「大典型」,我便從大處著眼進行表揚,鼓勵同學們學習他們的寫作順序、寫作方法、寫作選取的角度等。例如在第三單元描寫秋天的習作中,有的同學從整體著手描寫秋天的景色,有的同學抓住秋天的風或秋天的雨等一個事物進行詳細描寫,還有的同學只抓落葉的顏色、形態以及與其他季節的對比等來突顯秋天的特色,這些都給其他同學提供了很好的範例。對於寫作水平一般甚至是有些困難的學生,我著重抓「小典型」,關注其好詞佳句、修辭手法、標點符號的使用,以此來激勵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積累語言。

習作教學已經進行了兩個月,原來害怕寫作的學生現在不害怕了,並且在語句、標點方面有所改善;學生們整體的寫作質量也有所提高,好詞佳句、修辭手法的使用多了,甚至有時會有讓人眼前一亮的「驚喜」。習作教學任重道遠,學生們的進步便是對我的肯定和鼓勵,也為我習作教學之路開了個好頭,我會以此為動力,繼續學習、思考和探索。


「博學」與「善思」——讀《於永正:我怎樣教語文》有感

「博學」加「善教」,是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前提,讀了於永正老師的這本書,這種意識在我的腦海里更加強烈與清晰。

生活是個大舞台,於老師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從教40餘年,他不斷學習、不斷實踐,在閱讀教學、作文教學、音樂、書法、繪畫、戲劇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

於老師說語文教學很簡單,無外乎是讓學生多讀多寫。

(一)寫好字

識字與寫字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打好這個基礎,對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至關重要。於老師抓住這個基礎,扎扎實實地教小學生識字和寫字。當然,要想學生把字寫好,教師必須自己練字,給學生做好正確的示範,同時再進行細致的寫字指導,效果會更好。寫好字是對學生的要求,也是對教師的要求。這學期,我承擔著三年級硬筆書法教學,他們正處於從使用鉛筆向使用鋼筆過渡的關鍵階段,教學中,我時刻以於老師為榜樣,注重加強對學生書寫的指導和要求,現在,同學們對書法練習的熱情和自我要求越來越高,相信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同學們的書寫一定會越來越好。

(二)寫好文

寫作對於學生來說,本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於老師巧妙地把練筆和課文內容結合起來,實現了讀寫的正向遷移。在寫作訓練中,於老師也極具藝術性,他以課文為載體,採取續寫、補寫、補段等多種形式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既是想像的過程,也是思維訓練的過程。

現在的我,剛剛走上教師崗位,卻也深切地體會到研讀文本的重要,三年級的學生處於由寫段向寫一篇完整作文的過渡。除了園地和書後的小練筆,我們完全可以從文本入手,捕捉學生可以寫、有的寫的東西加以訓練。學生課外閱讀能力差,就像米主任在教研中說的,可以把每篇教材當做閱讀題,教師有意識地加以訓練,相信學生在這種潛移默化的訓練中,看到閱讀題就不會再畏懼。

(三)讀好書

於老師非常重視朗讀,他說:「一切講解在朗讀面前都是蒼白無力的」。在朗讀中,文本具有雙重身份,一方面,它是信息的載體,是認識的工具,學生必須憑借它入情入理,接受熏陶;另一方面,朗讀時,學生還要認識掌握載體本身。在朗讀教學中,於老師是這樣做的,拿到一篇課文先備朗讀,散文要讀出意境,詩歌要讀出韻味,童話要讀出情趣,說明文要讀得明白,課文中的對話要讀誰像誰,不論什麼課文都要讀出標點,學生讀得好的地方,他會給予很高的評價,如果讀得不到位,他會親自領讀、范讀,課文讀得聲情並茂了,很多道理就會從朗讀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這是自發的,而不是教師長篇累牘地灌輸和外在強加。師生都能讀得入情入理,課堂則會充滿情趣和靈性。

(四)多讀書

於老師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閱讀能力。上學期在實習時,我發現米主任幾乎每天布置作業都會讓學生讀課外書,每天的語文課前也都會找學生做簡短的讀書分享。現在我在我們班也學習並採用了這種形式,這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歡迎,有時我忘記了,他們還積極提醒我。通過這些活動,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慢慢得到了提高,作文素材、好詞佳句也變得豐富起來。而且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獲,孩子們課間都沉浸在書海,班級的課間紀律在無形中也得到了保證。

於老師之所以如此受推崇,我覺得他的教學智慧還表現在很多細節之中。現在課堂中有這樣一種現象,少數思維活躍、學習優良的同學會不自覺地壟斷課堂,其他學生就變成了旁聽者和陪讀者。於老師卻把這個少數和多數的關系處理的很好,思維活躍的學生可以讓他明白老師很看重他,等別的同學答不出了再請他出山。學習能力弱的學生,當他因緊張膽怯而產生錯誤時,老師應當多鼓勵,耐心地幫他克服心理障礙,適時點撥,必要時做講解示範。在一次公開課中,一個學生讀句子讀不通順,於老師給他足夠的耐心,一直鼓勵他,直到第八次他終於讀好。相信這節課定會讓那位學生銘記終生,銘記於老師給予他的足夠的尊重和鼓勵。回想我們的課堂中,也會時常有學生答不出的情況,我們是不是也像於老師那樣呢?

於老師說過:「善教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每位教師都應該像改革理念倡導的那樣,從經驗型教師向科研型教師轉變,由教師型向學者型轉變,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使自己的課堂活潑起來,從而達到「善教」的目的。


態度決定一切——讀《於永正:我怎樣教語文》有感


於老師的這本書如同一位老者在耳畔低吟,讀完之後,感覺自己內心充滿了能量,對於「怎樣教語文」也找到了答案。接下來就簡單談談自己的收獲。

一、蹲下來看學生

記得於老師在書中說過,他們班犯了錯誤的學生接受批評教育時都是坐著的,這點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回想自己從教以來,讓學生坐著接受批評的次數寥寥無幾。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這樣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學生怎麼會不喜歡自己的老師?老師的教育效果又怎麼會不好呢?蹲下來看學生,從今天開始。

二、「熏鍋屋」

於老師在書中說到,在徐州,人們有句俗話叫「沒有熏不黑的鍋屋」。就是說,只要長時間地對一個人施加某種影響,總會使其有某種改變的。看到這個故事之後我馬上講給了我的學生們聽,之後我們班決定要開始「熏一熏」我們的教室。從哪些方面開始?經過我們師生討論,決定從讀書和練字開始,每天早晨早到校的學生自覺的讀書或者練字。經過三個星期的努力,現在每天早晨練字的同學已經由原來的兩個人變成了現在的八九個人,只要我們不停地「熏」下去,相信我們的教室也會變「黑」的。

三、重視閱讀

在這本書中於老師用了很長的篇幅筆墨講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在《語文課堂教學的亮點在哪裡》這一章節中,於老師講到,很多老師拿到一篇課文之後,沒有讀兩遍的就開始想著哪裡可以出彩,做什麼樣的課件,哪裡可以表演,哪裡可以小組合作,哪裡可以拓展、發展等等,這些都是花架子。真正的教學亮點首先應該是朗讀,老師的朗讀和學生的朗讀。當朗讀正確、流利、有感情了,就證明課文內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體會出來了。於老師還以人物對話朗讀為例,對朗讀方法做了詳細說明:首先,要讀出人物的輪廓;其次,要讀出人物的思想感情。第三,要讀出話外音。第四,要讀出人物的年齡、身份、性格。其中讀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時有兩個好方法:一是注意提示語和標點符號;二是自己嘗試添加提示語。

四、備課看出對待語文的態度

於老師在書中說到,他在備課時有四點是從來都不馬虎的:

1.把生字寫規范,掌握它的筆順,把板書的字練好,力爭成為學生的字帖。

2.所有新詞都要查字典(教參上有的也查,因為好多詞義,教參往往只取課文中的解釋),雖然有的不一定講。

3.凡要求造句的詞,一定弄明白它有幾個義項,知道它的使用范圍,並造出幾個不同類型的句子。

4.如果有讀寫結合點,於老師一定會先寫下水文。

像於老師這樣的語文大家都這樣一絲不苟地對待自己的教學,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認真、不努力呢?備課的態度就是對待語文教學的態度!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得有一桶水。今後,我將會以於老師為榜樣,踏踏實實、一絲不苟地備課、教學、反思,使自己不斷進步、提高。


知之而後行力不及而內省——讀《於永正:我如何教語文》有感


於永正先生謙遜地說「年輕的時候,不會教;會教了,又老了,退休了。」而我們現在確確實實處於不會教的年輕時候,這部凝結著於永正先生十多年教學智慧的書籍,正像是一座燈塔,點醒我們怎樣去教語文。

「語文要教什麼?要教到什麼程度?要怎樣去教?」這句話在我內心引起的困惑,堪比困擾蘇格拉底一生的「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三大人類本源問題。上學的時候,我們最喜歡問老師的就是「我們該怎麼做」。老師總是先擺出一副「孺子不可教,孽徒不爭氣」的表情,然後教育我們「教無定法,先學好理論,知道是什麼,自然就知道如何去做了」。理論與技法即是「道」與「術」,不知理念,學來的做法會用錯;只知理論,沒有智慧和經驗,只能紙上談兵。

於永正先生的這部著作解決了我最困惑的三個問題,他提出,語文教的就是識字、寫字、讀書、作文,就是在教學中激發興趣,培養習慣,重視寫字、朗讀和寫作就抓住了語文教學根本。書中不僅闡述了三方面的教學意義,更是以大量實例去解讀如何去教。

在學習了這本書之後,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書寫的意義,對於學生的書寫採取了更多鼓勵措施,比如說,在班級設立練字打卡制度,請寫字優秀的同學為其他同學寫字帖等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我更加願意花費時間去讓學生朗讀;在習作教學時,我學習於老師的做法,在充分提供視頻、音頻以及生活實際經驗等寫作素材下,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自由習作,再個別指導,利用周記指導學生學會運用不同描寫方法表達真情實感。

當然,知與行有著能力這塊短板的制約。我還需要在不斷聽課、不斷反思、不斷學習積累中提高自己的寫字、朗讀、習作指導能力。教學相長,我與學生都在成長的路上。


《於永正:我怎樣教語文》讀後感


於永正老師的這本書,就放在手邊,沒事就拿來讀讀,有時這是一本教學參考書,與課例中相似的教學片斷,學學於老是怎麼處理的;有時這是一本教育故事書,除了教學生知識,我還看到了於老對學生的關心與關愛,於老說眼睛不要只盯著語文,還要盯著人,一隻眼盯著語文一隻眼睛盯著人,這才叫完整的語文教學;有時這是一本工具書,於老講到語文的識字、寫字、讀書、背誦、說話、作文、習慣,分門別類,語文教學的每個方面,於老都會用實例來分享訓練藝術。反觀自己的語文教學,有很多不足,通過閱讀本書,收獲頗多。

一、第八次帶來的反思

於老師教學《新型玻璃》一文,指名讀第一段課文時,有位女學生把「一個劃破玻璃企圖盜竊展品的罪犯被抓住了」這句話讀破了。於老師耐心地說:「這句話比較長,難讀,請你再讀一遍。」誰知這位學生第二遍又讀錯了。接著讀第三遍、第四遍……一連讀了七遍,學生還是沒讀對。讀第八遍前,於老師撫著她的肩,鼓勵說:「你深吸一口氣,放鬆放鬆,然後一字一字地把這句話默讀一遍,第八次准能把漏掉的字讀出來。」果然,她成功了,於老師和同學們一起鼓掌祝賀,並送上一句耐人尋味的話:「記住,愛心獻給別人,信心留給自己。」這個片段在日常教學中,很常見,但是於老師處理的是那麼巧妙、有藝術性而又溫暖。

從這里我們應該看到:

1.課堂上該關注什麼。課堂上,於老師傾心關注孩子。當孩子出錯時,於老師用自己的愛心和耐心不斷激勵孩子。他給了孩子一次又一次的機會,一次,兩次……整整八次,終於讓孩子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而我們更多的是關注教學設計,擔心再讀下去會影響教學進度,完不成教學任務。可見,在一些老師心裡,教學任務才是第一位的,於是課堂上就出現了「趕進度」的現象。為了「趕進度」而忽視學生的學情,為了「趕進度」而拒絕生成。如果教師能像於老師一樣傾心關注學生,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或許這就是一個極好的生成點,課堂或許會因此而精彩。

2.課堂上該怎樣引導。在於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由讀錯到讀對,由不懂到懂,展開了真實的學習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於老師耐心引導,熱情鼓勵,一次又一次……整整八次。如果沒有於老師充滿愛的引導,這個過程將不復存在。

有一次上課,學生連續3次都把「尊重」讀成了「尊敬」,這說明學生對「尊敬」有著根深蒂固的印象。課後,我找到那位學生,我問他:「你當時知道自己讀錯了嗎?」他說:「不知道,我一直以為是尊敬呢!」老師一次又一次的要求重讀,學生還是沒能意識到自己哪裡讀錯了,這反映出學生的頭腦中已形成了思維定勢。於是,我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引導,如果當時的引導不是那麼模糊,不是那麼著急,而是耐心地有針對性地啟發:「不要急,老師相信你能行!仔細看看,真的是『尊敬』嗎?」這柔柔的一聲鼓勵,輕輕的一句反問,將會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這個詞語上,這樣學生或許就能讀對這句話了。然後教師還可以抓住契機,引導學生對「尊敬」和「尊重」進行比較,在比較的基礎上,學生肯定能讀好這句話,甚至對這句話產生更深的理解。何樂而不為呢!

二、閱讀教學我們時間花在哪了,是不是花在指導讀書上了。

於老在聽《爬山虎的腳》第一課時第二段時,張老師提了這樣一個問題: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看看爬山虎的腳長在哪裡。這是個十分有價值的問題。可是她缺乏耐性,第一個學生沒說對,立刻換了第二個人,第二個人也沒說對,她沉不住氣了,順手從講桌上拿出事先准備好的一節爬山虎的莖,讓學生們看。學生們一看,自然明白了。於老在聽課本上寫到「閱讀教學單單是為了理解內容?多美好的一項訓練學生閱讀能力的機會,就這樣白白地、輕而易舉地失去了。」於老的意見是「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讀懂,是聽老師講懂,還是看實物或者通過電教手段幫助學生搞懂?」我又想到孔子的教育格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語文教學有時就要在學生憤、悱時,關鍵處指導,火候恰當,太早學生沒有得到訓練,太晚學生失去了最佳教育時機。在於老指導後的教學很成功,因為,做到這一點——多數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把課文讀懂。讀懂的過程就是閱讀能力形成的過程,就是語感形成的過程,就是語言積累的過程。如果把答案直接告訴學生,便當倒是便當,可是,這一切都不存在了,這也啟發我們把時間花在指導學生讀書上,值得!


賦語文以情懷——讀《於永正:我怎樣教語文》有感


起初,拿到《於永正:我怎樣教語文》這本書,首先是好奇於永正老師作為教育部「跨世紀名師工程」向全國推出的首位名師,他有怎樣的教學理論呢?我讀到他的「五重」教學法深受啟發。他主張語文教學要: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每個關鍵詞背後都富有極為深刻的內涵。

逐漸地我開始思考是什麼讓這位年過七旬的老人深受學生和老師們的熱愛,是什麼讓他的課堂富有活力,他是怎樣成為一名特級名師的呢?當我讀到《微笑教學》時,深受啟發。曾經一位學生因為一向嚴肅的我從來不笑而感到懼怕,我想一個不能讓學生感到舒服的老師,算是一個好老師嗎?書中寫到,於老師在面對犯錯的學生時總能報以微笑,這不是對學生最好的教育嗎?細細翻看書中的每一幅插圖,無論是講課,還是指導學生,都能看到於老師的微笑,他的音容笑貌彷彿就在眼前,他春風化雨般的教育讓我感到的是溫暖。

這本書中有一篇小短文《處處留心皆語文》,其實這句話不僅僅是告訴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更是告誡給每位語文老師要在生活中處處留心。六年級的習作一直是我們研究的課題,這學期我就注意在生活中留心習作的教法。這個學期第一單元習作主題是把自己想像成為自然界中的一員,寫一篇想像作文。於是我想起了曾經陪女兒讀的繪本《蚯蚓的日記》,我把繪本引入到課堂中來,激發了學生寫想像作文的慾望;在十一假期里,看到中央一套的一部大型記錄片《江山多嬌》,辭藻之華麗讓我折服,這其中飽含的愛國之情更是將我深深打動,開學後,我將它引薦給了學生,指導他們也學到通過描繪景色抒發愛國之情的方法。

這本書,讓我看到了於老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感受到了他滿腹的教育情懷,他是在用畢生的智慧教學。作為一線的中青年教師,在教的路上我們學習到很多方法、積累了很多經驗,更重要的是要像於老師那樣擁有一種教育的情懷……

❽ 於永正《我怎樣教語文》讀書筆記

於永正《我怎樣教語文》讀書筆記內容有再次翻開於老師的教育隨筆《於永正:我怎樣教語文》,我深有感觸——書中的每一輯,既有於老師的經驗之談,又有典型的事例敘述,讓我如臨課堂,聆聽於老師的語文教學真諦,對照自己的教學,也有許多反思。

於老師從1962年投身語文教育工作,四十多年來,一生「痴迷」教育事業,他無怨無悔。他用心創設課堂藝術,想點子、找辦法,讓學生能在課堂上「有滋有味的寫字,有滋有味地朗讀。

有滋有味地表演,有滋有味地寫作」。於老師說,語文老師的語文素養決定著語文教育的質量。老師身上的人文性對學生的影響要大於語文書里的人文性,我深感非常贊同。

讀書筆記範文

在於老師從事教育的四十多年裡,他不斷地告誡自己:不要忘記曾經是個孩子。在他的課堂上看不見師生之間的代溝,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師面對一群稚氣頑皮的孩童,他總是和顏悅色。

言辭幽默、談笑風生,營造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習,學生沒有緊張感和恐懼感,能夠積極思考、踴躍表達,碰撞出了思維的火花,產生了更強烈的學習慾望。

於老師善待學生,還體現在他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而不是用成績的枷鎖來捆綁學生的特長發展。對待淘氣好玩的學生,他能蹲下來,對待學困生,他能「手把手」」教,「抱著走一段」。他甚至崇尚「微笑教學」。

學生給他的名片就是「微笑」和「負責」,看於老師的視頻課堂,他總是走下講台,面帶微笑,循循善誘,也只有如於老師這般學識淵博、談吐幽默,才能讓學生敬佩喜歡,親其師、信其道,實現學習成績逐步提高。

❾ 於永正我怎樣教語文

截圖

地址:http://book.kongfz.com/18098/228823369/

http://proct.dangdang.com/23439172.html

版 次:1

頁 數:237

字 數:220000

印刷時間:2014-2-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包 裝:平裝

內容推薦

自1962年從事小學教育工作以來,主要教的是小學語文。我對小學語文教學情有獨鍾,說「痴迷」,也不為過。
我的導師張慶先生把我的語文教學概括為「五重」一一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不管怎麼說,有一點可以肯定,相信聽了我的課或者讀了我的語文教學實錄的人都會同意,這就是:我的課有情有趣。在我的課堂上,學生沒有緊張感,更沒有恐懼感。學生在我的引領下,有滋有味地寫字,有滋有味地朗讀,有滋有味地表演,有滋有味地寫作。「有滋有味」不僅來自我對教材的處理,而且來自我對學生的善待。教學過程是師生雙方的互動過程,情感因素在其中起著巨大的制約作用。不能乾巴巴地教,不能冷冰冰地教。學生的情感世界空虛、精神家園荒蕪,比知識貧乏更可十白。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文教育不能只讀一本語文書;教學藝術是處理教材的藝術加善待學生的藝術,走近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比處理教材、傳授知識更重要;語文老師的語文素養決定著語文教育的質量。一一以上,是我最想說的,也是最想與廣大語文老師交流、探討的。

作者簡介

於永正,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教育部「跨世紀名師工程」向全國推出的首位名師。1962年以來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1985年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1995年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 999年教育部召開「於永正語文教學方法研討會」,推廣其「五重」(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教學法。2001年被評為「江蘇省勞動模範」。2002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3年,經江蘇省教育廳批准,徐州市成立於永正語文教學研究所。
從1 984年至今,於永正老師應邀到全國31今省、市、自治區、港澳地區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作學術報告2000多場次,上公開課3000餘次,發表文章百餘篇,出版《於永正課堂教學教例與經驗》《於永正語文教學精品錄》《教海漫記》《於永正與五重教學》等多部著作。

目錄

人生留痕——寫在前面的話
第一輯
語文教育,應該為學生留下什麼
語文教育,應該為學生留下什麼/2
我看小學語文教學/5
寫字.育人.做人/15
「熏鍋屋」 /22
是老師配合學生,不是學生配合老師/28
要有語感,更要有責任感/36
從雪中送「灰」說起/38
教學相長/41
和教育名人的一席談/46

第二輯
教語文,其實很簡單

顯示全部信息

媒體評論

於永正老師的課能令我的心安靜下來,讓我贊嘆再三。在漫不經心處,我看出他的一片匠心;在大開大合的格局中,有溫婉的細膩讓人感動;在平實的對話里,有一種成色素樸的隨喜之音。我想要從思想的、藝術的、學科的、心理的維度去剖析,卻發現那是徒勞無功的,因為他的課是渾然天成的。
——全國勞動模範、箸名特級教師、杭州I市拱宸橋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 王崧舟
於永正取得成功的原因可以概括為兩個字:一個是「悟」,另一個是「做」。所謂「悟」,就是他用心思考,求得明白;所謂「做」,就是他一直在努力。自己的命運自己掌管。沒有「悟」和「做」,於永正怎麼能成為跨世紀名師?您若用心去「悟」,用力去「做」,也能成為未來的名師。
——南京師范大學特約研究員、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編委、著名特級教師 高林生
捧讀《於永正:我怎樣教語文》,如沐春風,如望秋月,既像是在研讀思辨嚴謹的學術著作,又像是在欣賞文筆優美的散文隨筆,啟智、受益、親切、有趣,令人愛不釋手,讀罷難以忘懷。
——著名語文特級教師 靳家彥

一、 實實在在教語文

1、把握課文基本的人文內涵,進行必要的語文知識教學和語文能力訓練。 現在有 許多 老師把語文課越上越深,小學生年齡比較小,應該把握基本的人文內涵。例如:《棉花姑娘》的人文內涵,一點是科學知識。例如燕子會捉空中飛的害蟲,第二點是請人幫幫要怎麼說,要有禮貌。盡管幫不了別人的忙,也要有個比較好的態度,拒絕也要有禮貌。是否可以這樣設計:樹干里的害蟲和燕子等圖片進行連一線,利用連完的線,說上一句話。如:燕子會捉空中會飛的害蟲。

棉花姑娘

燕子 樹干里的害蟲 啄木鳥 田裡的害蟲 青蛙 棉花地里的蚜蟲 七星瓢蟲 空中飛的害蟲

2、了解學生實際,在學生原有基礎上教學。

我們要想辦法,知道學生的基礎是什麼。現在許多的課,雖然課前布置了大量的預習作業。但一開始上課,老師的教師設計又把所有的學生當成了零起點。今天《全神貫注》一課,教師的教學重點是在讓學生明白羅丹的全神貫注和孩子的平時全神貫注的區別在哪裡?

3、希望課堂多安排全體學生參與的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有好多的課,是老師和幾個好學生的對話。這樣的教學設計最起碼是低效的。 《去年的樹》尋找板塊的決策計較 方案1 方案2 分角色朗讀 分角色表演





小組4個人分角色讀 同桌分角色兩個人讀 同桌兩人讀一遍 兩個輪流讀一遍

在分角色朗讀和分角色表演相比,表演是很熱鬧,但是一開始就表演,文中鳥兒不像鳥兒。如果表演不到位,就把鳥兒急於尋找朋友的情緒破壞了。我們的語文教學要講究投入和產出的問題。

同桌分角色兩個人讀相對來說利多弊少。為了提高聯系的效率,練習的機會更多。(黑體的方案是建議老師們採用的) 4、每節課要安排練習。練習形式多樣化。

學生自我評價、估計的能力還不行。練習題做過了,老師批改過了,錯的訂正過了,全部批改過了,這才是懂了表現,教學的質量是做出來的,不是談談說說講出來的。除了中國大陸,沒有這么多的時間是讓孩子在做題目,題目做完了,正確的,就下課了。語文能力最終是落實到個體的。能不能把講講問問的時間騰出來,讓孩子多做練習。

現在我們的課堂的練習設計,已經基本形成了模式,一二年級寫字,三年級以上就是我想對***說。寫完了,交流一下,作業不收起來,孩子的語文能力是提不高的。練習的形式要多樣化。

例如:《搭石》

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它當作理所當然的事。

搭石前還有哪些人在作者他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用理所當然來說一句話,多寫幾句就更好。

5、習作重在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要求不太高。

兒童的寫作能力究竟是怎麼發展的?到目前還沒有研究出結果。課標在習作要求已經作了修改:表達真情實感,內容比較具體。語句通順。我們的習作要求不能太高。

6、一節課總要讓學生情感有觸動,認識有提升,語言有積累,思維有發展。

每天進步一點點。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問題,孩子在一天天的長大,每天的一點點的進步就是成功。先求實,活、精只有落到實處就是好課。






二、 簡簡單單教語文

1、教學設計不必太刻意,環環緊扣未必就好,一節課設計幾個板塊,但開展哪些教學環節,達到怎樣的要求心中有數。

一節課一般要求只有三大板塊,課堂上心中有教案,眼中有學生。 例:《媽媽的帳單》教學環節設計

· 默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出現了那兩張帳單。 ·細讀這兩張帳單,你發現了有什麼不同? ·看了這兩張那個帳單,你想對彼得說些什麼? ·我們也來為自己的媽媽列一張帳單。 小學語文就要上出小學語文的特色來。

《珍珠鳥》20分鍾討論小珍珠鳥究竟有沒有自由?這節課,教到信任讓人產生美好就已經足夠了。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教我還。王安石心裡此次躊躇滿志,怎麼讀。這次王安石又是前途未卜,你們再來憂心忡忡地讀。弄得小朋友一頭霧水。這兩句話,對小學生而言,我們要傳達的就是一種千古不變的思鄉之情。 2、 教學過程力求符合兒童認識規律,一般情況按課文的順序來教。 盡量按照課文的順序來教。低年級的課上得就是低年級的樣子。 我們的語文課帶著孩子按課文的順序學。 3、 讓學生體驗,解決學生的實際存在的問題 4、 適度拓展,必要時才使用多媒體。 三、 從從容容教語文

1、 一節課容量要恰當,不追求完整和完美。

一節課的容量太多,四十分鍾上不完。那就是一堂好課。一篇課文什麼時候才完整,二課時才是完整。把三個課時最精彩的內容放在一節課里上,我們平時的教學能做到嗎?

2、 課堂上不一味追求熱鬧,有放有收,張弛有度。

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靜靜地讀書,細細地思考,慢慢地體悟。我們會發現不少„„






《花鍾》的第一段。有7、8個有點。按時間順序寫;不同的花開放的寫法不一樣;不同的開花都是在描寫了開放的心情(投射我們的心情);用詞的准確性;避免了語言的累贅;一句話語句表達的順序有變化,寫時間的詞要麼在頭上,要麼尾巴上。

不是在知識,而是交給學生一種探索的精神。

3、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做作業,有足夠的時間點評、批改和訂正。 把最有難度的作業放在課堂里完成,壓縮講講說說的時間,把時間留出來完成作業。

四、輕輕鬆鬆教語文

1、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習「自動化」。 2、 抓緊課堂教學的時間,減少課外作業。

3、 讓學生有足夠的睡眠,有時間玩,有時間讀課外書,看電視。 鼓勵學生看適合特定時段的,適合自己內容的節目。高年級要看7點鍾的新聞聯播,低年級的孩子鼓勵去看大風車節目。第二堂課回到課堂上來交流自己看電視的收獲,孩子的各方面能力肯定大有長進。

4、 老師有時間休息,看自己喜歡的書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孩子空一點,老師也空一點了。語文教師不能光看教科書和參考資料,要讀自己喜歡的書。開展適當的體育活動和文娛活動,才能保持愉悅的心情,滿面笑容地對待學生。

熱情鼓勵 耐心輔導 堅持標准 嚴格要求 要求學生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把字寫得規范。

老師有時要像牛皮糖,態度要好,堅持盯著不放的,才能糾正一個孩子的學習習慣。

小學語文教師要能內方外圓,要求是嚴格的,但對學生的態度要和藹。

❿ 我怎樣教語文

​語文學習在於平時積累,學語文首先需要多讀多記,它是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其次要學會理解與感悟,用心去品味中國的語言文字。然後是提高寫作能力,多進行練筆,最後是提高口語表達能力。你懂得了語文美的真諦,然後你才能夠把它完美的表達出來,才能夠好的待你的學生

閱讀全文

與讀我怎麼教語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55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23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1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86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9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2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15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56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19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8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29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50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3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06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16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43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23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30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