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教學如何變教為學

語文教學如何變教為學

發布時間:2022-07-23 06:51:43

㈠ 怎樣才能教好初中語文

教學首先不能迷失了自己,你要教,就要明白要教什麼,然後想,學生通過你的教學能獲得什麼。他們(你的學生)是如何獲得的。教學貴在引導學生學,教只是一種方式和手段,是為學服務的。因此可以和學生多交流,詢問他們是怎麼學習語文的,在學習中遇到了什麼難題,能不能在自學的過程中把自己不懂的問題告訴老師,讓老師做到心中有數。帶著從學生中來的問題,你再去想,這些問題哪些屬於學生的方面,哪些是因為教師的原因造成的,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學工作中才不會盲從別人的教案。其實,教案只是一種預設,因為學生不同,預設的問題顯然不會和你的學生相和諧,得不到學生的響應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對於教案要活學活用,多做變通。先說這么多,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㈡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當前,課程改革強調學習方式的轉變,它強調學生的主體性、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而以往教師總擔心學生學不懂文章,在教學中不斷地對課文進行講解、剖析,使學生喪失了學習語文的能力。以上現象嚴重違背了人的發展規律。陶行之先生說:「與其把學生當作天津鴨子填入一些零碎的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鑰匙,他們可以自動地去開發文化寶庫和宇宙之寶藏。」因此,我們在和學生的共同學習中,是把「學」放在教學過程的中心位置,教師在進行各項閱讀訓練時,既要教知識、訓練技能,又要教給學習方法。教學相長,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掌握學習的方法,這樣就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從「學會」到「會學」。我從以下三方面說一說在語文教學中應如何注重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9/view-6636198.htm
一 教師要樹立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的意識
1.新的課程標准強調要教給學生終身學習的方法
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要注意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盡可能多地讓他們自己動腦、動口、動手,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自學習慣。
2.讓學生在學習中真正成為學習中的主人
在教學中堅持的原則是實踐性和獨立性。實踐性是讓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去學習;獨立性是讓學生有自學的自主權,能獨立地閱讀、獨自思考、獨自完成各項適合他們要求的作業和練習等,讓學生學會自學的操作過程,在自學的天地里發揮才能。
3.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是發展學生思維的重要途徑
小學生應盡早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讓聰明才智早期得到發掘,以適應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時代的需要。這就是小學生要研究學法的重要意義。
4.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興趣學習
中外教育家幾乎一致論述到兒童教育要注意興趣的作用,「興趣是使之入門的向導」。傳統的教育經驗也告訴我們:「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首先要求教師應從思想上明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只有確立了這樣的學生觀,教師在教學中才能還學生主人的地位。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的情趣,才能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其次,教師在教學中應把學生吸引到有興趣的快樂的學習活動中,交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激發他們在學習中體驗到因成功、進步、發展而應享受到的樂趣,使他們對學習入迷,並能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樂學不疲,出現智能發展的飛躍,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教師在教學中應如何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1.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
教師在教學中要教會學生精讀、細讀、瀏覽等閱讀方法,讓學生在讀書中學會讀書,使學生能自學。在指導學生讀書過程中強調邊讀邊畫、邊讀邊思、邊讀邊說,把讀書、思考和表達結合起來。在閱讀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有各種閱讀實踐活動,而且還要動手畫、動嘴說、動腦想,這就有效地培養了學生認真讀書、善於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讀中掌握方法,學會獨立思考,形成能力。
2.指導學生學會精讀、粗讀等方法
要指導學生通過學會精讀、細讀、粗讀等方法,憑借准確、鮮明、生動的語言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達方法。精讀,是指導學生聯系文章的重點、難點,參與認識過程,增強學生認知、思維和反饋知識的能力,它不是泛讀的簡單重復,而是在學生掌握了課文生字生詞、初步領悟了部分重點詞句、抓住了課文梗概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掌握重點,消化難點,而決不能只給觀感結論。
如教授《我的戰友邱少雲》中,有這么一句話:「邱少雲像千斤巨石一般」,教師引導學生從邱少雲烈火燒身時的樣子和是什麼力量使邱少雲像千斤巨石般趴在那裡一動也不動這兩個方面去體會,從而指導學生自己閱讀課文的有關部分,學生經點撥、議論,開了竅,輕松地就消化了知識面的疑難點,也突破了重點,體會到邱少雲嚴守紀律的精神。粗讀,首先是教師介紹工具書及有關資料,讓學生熟悉課文背景,再根據教學目的,抓住課文特色,揭示知識性問題,渲染氣氛或製造懸念,激發學習興趣和慾望,然後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查出生字、生詞,通過重點詞句的批註自己體會,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中獲得知識、具有基本的閱讀能力,學會查閱資料,為自學提供基本能力,奠定基礎。學生肯自學,能自學,還應做到會自學。
3.引導學生進行自學實踐
在自學實踐中應以學生的自學為主,自己探究,教師輔之以引導,讓學生掌握方法,形成自學能力。在教學中依據重點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學習,讀讀、議議、練練,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概括出自己的學習方法,突出自學這條主線。自學,不是學生隨心所欲、各取所需的「自由隨意性」學習。自學必須在有目的、有計劃的基礎上進行。在進行中大致有三種形式:(1)教師先指出自學要求和自學方法,然後學生自學;(2)學生先自學,然後在教師的指導下加深理解,從而領悟出自學的內容;(3)教師邊作指導,學生邊自學。
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地從多方面為各類學生創設自學的環境和條件,使其經常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滿足,讓學生以積極樂學的心境投入學習,不斷優化學法,逐步形成自學能力。

㈢ 新課改下語文課堂教學如何轉變

2001年,我國正式啟動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育部頒發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初步構建了符合時代要求、具有中國特色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綱要》明確指出,「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1]顯而易見,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本文基於新課程改革,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轉型做出淺顯的思考。
1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轉型的必要性
本文所說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轉型是指,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在師生的地位、教學的組織形式、教學手段和方法的使用、教學評價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態度等方面,都發生根本性轉變的過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轉型順應了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和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有利於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充分發揮學習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創造性。新課程改革注重教學的「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語文是各科學習的基礎。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強調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基本特點,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倡導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這些目標的達成需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加以轉型:教師由「控制者」轉變為「促進者」;課堂由「專制」走向「民主」、由「封閉」走向「開放」;評價由重「結論」轉變為重「過程」;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性、依賴性、統一性、虛擬性、認同性」轉變為「主動性、獨立性、獨特性、體驗性與問題性」等。
2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轉型的現狀
新課程改革實施十幾年來,我國的基礎教育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學模式、師生關系、學生的學習方式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觀。從整體上來看,部分地區的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在前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學模式,引來眾多學校的觀摩和效仿,從而形成了全國大范圍的課程改革熱潮。但在發展過程中教學改革由於沒有新的突破使得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方法缺乏創新。而部分教師在組織和引導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重於形式也使得教學的實際效果遠遠不如新課改初期,師生表面上對話頻繁,氣氛熱鬧,細究之下許多對話是徒具形式,並未達到有效的交流目的。以杜郎口中學為例,杜郎口中學曾以導學案制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以學促教模式成為了新課改的一個典範,雖然杜郎口中學在2012年宣布取消導學案制,但是隨著課改熱潮的不斷推進,這種模式依舊存在在我國部分中小學的語文課堂教學中。
在教育見習過程中,我們發現,相當一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生搬硬套新課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使課堂上呈現出開放學習、主動學習的假象,但實際上是學生不得不延時學習來達到所謂的新課改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開放式的理想課堂。為了進一步了解新課改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轉型現狀,我們自編問卷,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對湘西自治州吉首市第一小學、永順石堤鎮中心二完小進行了問卷調查。

㈣ 變教為學從哪做起

教與學易位 所謂"變教為學"就是把"以教為主"的課堂教學變為"以學為主"的課堂教學,也就是把課堂上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活動,改變為學生自主或合作開展的"學習"活動,讓學生的學習活動占據主導地位並且貫穿始終.這種教與學的易位追求的是"讓每一位學生受到關注,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讓每一位學生獲得發展

㈤ 如何進行語文教學

一、堅持學生在對話中的主體地
1、 關注學生與文本的對話,留給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
文本是話本,是對話之本.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是指學生在閱讀文本過程中,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體驗的一種對話.說到底,閱讀文本是一種心靈對話,是讀者與文本之間產生交流、碰撞、共鳴的過程.由於中學生年紀尚小,受生活閱歷、閱讀能力、審美意識、鑒賞水平的影響,對文本的解讀還處於較低的水平.教師想要讓學生有效地去探究文本,首先要留給學生足夠的閱讀時間.筆者曾見過不少老師在上課時要求學生快速閱讀,學生從快速瀏覽課文到在教師循循善誘下發表見解,往往不過是十幾分鍾乃至幾分鍾的事.認真調查,細細研究,才知在這種學生閱讀大躍進繁榮現象背後,文本應有的障礙被消除了,應有的深度被擱淺了,應有的感悟時間被縮短了,應有的鮮活真切被風幹了,應有的審美愉悅被稀釋得索然寡味,最終,營養豐富的文本便成了方便省時的快餐.可想而知,學生的語文素養又如何能培養起來呢?
2、組織生生之間的對話,力求提高對話效率.
學生與學生對話是生生之間思維的相撞和激活,知識的相融與吸收,能力的相提與共升,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教學形式.因對話的環境、條件及地位的原因,這種對話被稱為水平性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用夥伴語言對答,容易溝通,也易激起思辯的浪花,因而常常激發起自由而熱烈的討論
二、發揮教師在對話中的引導作用
對話教學使得學生從傳統的聽眾狀態進入對話交流狀態,這無疑是對學生主體地位的恢復和尊重.同時,教師從言說角色逐漸轉為傾聽角色.可是這並不等於教師在課堂中失去了作用,一味傾聽,一味贊許,放任自流,模稜兩可.教師要發揮其引導作用,力求做到:
1、 善於組織好對話教學.
2. 適時做出恰當的對話評價.
3、巧妙抓准對話契機.教師在學生的對話過程中,切不可袖手旁觀、無所事事,要善於傾四、課外不斷豐富學生的前理解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要使課堂中能高效地實現對話,這與學生的前理解有極大關系.前理解是指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學生與文本對話時都是以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前提去解讀文本的.學生的前理解越豐富,對於文本理解的視野越寬,深度越大.因此,教師要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對話,更應引導學生參與課外的對話閱讀,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拓寬視野,積淀情感.這樣,隨著學生知識的增長,他們的前理解必然變得豐富起來,在課堂中對文本的解讀也更深刻、全面.農村學生也許缺乏現代信息資源,但他們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山川湖海、風雨雷電、日月星辰、人情世故、風俗人情、社會熱點,這是一部宏大、深邃的無字書,教師要指導學生觀察奧妙無窮的自然,認識奇妙精彩的世界,了解廣闊復雜的社會,體味豐富多彩的生活.

㈥ 語文教師如何實現「教課文」向「教語文」的華麗轉身

語文——作為國家的母語課程,作為一種社交工具,其核心價值就是能夠熟練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進行社會交際。為此,作為語文課程教學,語文教師應該突出語言文字的運用,彰顯其綜合性和實踐性特點。而當前的絕大多數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往往以「教課文」為主——老師們總是認為:一冊書28課,一篇一篇地講下去,什麼時候講完了,一學期的語文教學任務就算完成了。而且,每節課上教師都是以講解、分析文本為主,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很少,或者說沒有。這樣的課堂是教師的,是文本的,就不是學生的。如此做,老師們又是為何呢?兩個原因:第一,應試教育中,語文考試以這些內容為主。第二,各位語文教師真的不知道什麼是「教材內容」和「課程內容」,更加不知道他們之間的區別,就更別提怎麼運用了!如今的語文教學和語文教師飽受煎熬與責難,這是誰都不願意接受的。有人認為,語文教學之所以出現如此多的詬病,是因為語文教學沒有象其它學科的教學一樣——給出一個明確的語文教學「結構化」,即教什麼。比如數學,每節課都會告訴你教什麼,解答哪個方面的問題,學習哪個方面的知識。而語文就不是這樣——每節課就是將一篇文章擺在你面前,這裡面有標點,有文字,有結構,有作者情感,這篇文章究竟應該教什麼呢?誰都沒有告訴我們,需要語文教師以自己的經驗、文化和理解來進行目標建構。這就導致了一篇同樣的課文,文化和經驗相對富足的教師和普通教師講出來,就會完全不同,甚至有些教師由於准備不足或者自身素質原因而「跑偏」。為何會出現如此極端的情況?是因為我們大部分教師都在「教課文」,我們的目光都在課文上,而沒有集中在語文的課程內容上。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所有語文教師的「悲哀」——試想,作為一名專業的語文教師,拿到一篇文章卻不知道應該教什麼,這不是教師的悲哀嗎?於是,老師們只能以「考試」為指揮棒——你考什麼我就教什麼,應試教育由此而生!語文教學是高碳的,又是低效的!那麼,語文課程內容究竟是什麼呢?它與教材內容(即課文)又有哪些區別呢?簡單來說,語文課程內容是「教什麼」,教材內容是「用什麼來教」。課文只是給我們的語文教學提供了一個例子,我們不能把教學的重點放在「理解、分析課文內容上」,至少是不能整節課的「理解與分析」。對於小學語文教學而言,語文的課程內容主要是學生學習語文必須掌握的、可以終身受用的語文知識、語文方法和語文技能,這些課程內容應該是相對穩定的,是其它學科無法替代的。具體來說,漢語拼音、標點符號、3000個常用漢字、查字典的方法、圈點批註等閱讀方法,記敘描寫等寫作方法,以及為掌握這些知識和方法展開的聽、說、讀、寫技能訓練等等。當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也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課程內容,但這一點並不是語文學科特有的,而是各科共有的課程內容。語文教師應該將這一課程內容滲透於具體的語文教學環節當中,對學生進行熏陶、感染。認清了語文「教材內容」與「課程內容」的區別,我們也就了解了:在教學中應該將「課文」作為語文教學的例子,我們需要考慮的不是如何講這個例子,而是如何利用這個例子來滲透、實施語文「課程內容」教學,即拼音、標點、批註方法、閱讀方法、寫作方法等方面的教學,讓學生在具體的語文實踐活動中,體會、感受這些課程內容,學習這些課程內容,理解這些課程內容,運用這些課程內容。如此,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如果依然用大量的時間進行閱讀與分析課文內容,我們的語文教學方向就是錯誤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我們相信,只要我們認清了它們之間的區別,認真進行語文「課程內容」的教學,我們就能實現由「教課文」向「教語文」的華麗轉身!

㈦ 初中語文課如何進行深度學習

促進語文課堂的深度學習,要基於語文學科特點,在教師深度教學的基礎上,運用深度學習理論和策略,創造一系列促進深度學習的教學方式。那麼,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把淺層學習變為深度學習,使語文教學有更大收獲呢?
一、轉變教師角色,體現學生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是誰在讀書?是我們的學生;是誰在學習?也是我們的學生。這是人人清楚、個個明白的道理。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有的老師往往忽視了這一基本的問題,故而導致了在具體的教學中包辦代替、越俎代庖的現象。語文教學的真正意義在於組織學生讀書、教會學生學習,而不在於「教書」,更不是突出「講課」。有的老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課堂上很少給學生自主閱讀、理解課文的時間,有的雖然也安排了學生讀書,但只是讓學生草草讀一遍課文後,就開始分析重、難點了。在學生尚未熟悉課文內容的情況下,老師就開始分析、講解課文了。在這樣的情況下讓學生學習理解課文,大多數學生就會感到十分困難,長此以往便感覺到語文課越來越難學,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時間一長,學生也就越來越怕讀書,越來越怕學語文,甚至到了高中,學生仍不能像模像樣、獨立、順暢地閱讀分析理解一篇文章。這就是我們語文閱讀教學中過分突出「講授」所帶來的惡果。
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應轉變教師角色,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應重引導,重教法研究,重學生的學法指導,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讀書。教師應由以往的「主講」變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協作者、參與者。師生是學習的共同體,教師要從原來的「霸主」、「權威」變為平等中的首席,變為學生的合作夥伴,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中進行教學。這是促進深度學習的前提條件,只有轉變教師角色,才有可能開展深度學習。
二、改進教學方式,助推語文深度學習
教學方式的轉變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教學方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將影響著其將來的發展方式,學生的發展方式又轉過來影響著其今後的生存方式。「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勢必影響學生知識的生成與發展。因此,轉變教學方式是這次課程改革的一個重點,也是促進深度學習的有效途徑。
語文教學要淡化傳統教學中師生之間單項或雙向交流的教學方式,鼓勵、提倡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項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只有轉變教學方式,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學法指導,語文學習才能有實效,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和素養才能變為現實。
(一)開展自主學習,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多年來,受傳統「講授式」教學方式的影響,我們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低,但這並不意味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缺失。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適當安排、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比如查閱工具書及資料、提前預習課文、經典詩文的朗讀與背誦等,讓學生逐步學會自己攝取知識,掌握有效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二)語文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適當地開展合作學習
讓學生積極參與、交流互動,盡量讓每位學生都能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為完成同一任務充分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合作學習是集個人智慧為集體成果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可培養學生的集體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也可以促進教與學的共同發展,體現創造性、開放性的學習及知識的生成性和發展性,同時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
閱讀教學中的小組探究學習應在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進行。沒有探究前的自主學習,那小組探究學習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自主閱讀是小組探究閱讀的基礎,小組探究閱讀是自主閱讀的升華。小組探究學習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1.教給學生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驟。比如課文《背影》的探究教學,通過學生認真閱讀《背影》這篇文章後進行自主探究,首先要探究的問題是「本文主要寫什麼?」其次再探究「怎樣寫?」然後再看「從哪些方面寫?」「表現了怎樣的思想感情?」等等。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步掌握文章的一般閱讀方法和步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2.開展小組探究性學習。小組探究學習的意義在於為完成某項學習任務而發揮其個人的聰明才智,探究中充分發揮個人的專長或獨特見解,最終達成共識。小組探究閱讀之前要設計好具體的問題和明確閱讀任務,閱讀中要充分相信學生,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小組合作探究、討論、分析歸納等方法去分析、理解、感悟課文,理解課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解決閱讀教學中的有關問題,培養學生篩選、整理信息的能力。
3.注重探究中的交流與分享。如進行《愛蓮說》《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閱讀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在探究學習的基礎上廣泛進行交流與分享。通過小組內個體及組與組之間的交流分享,發表對文章的不同理解和感悟,達到相互學習,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整體提高的目的。
三、重視學習過程,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語文教學要體現「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要達到「三維目標」,語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還要注重學習的過程及過程中的情感體驗。這是深度學習的根本所在。
從目前教學實際看,不少教師只是把語文課當作工具課,把語文訓練當作一種單純的技術訓練,以至於把活的語文教材講「死」,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嚴重影響了語文課應有功能的充分發揮。新語文課程標准明確規定「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所以筆者認為語文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一種情感體驗,使學生的心智和人格健全起來。
首先教師應該是一個富有情感的人。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誰要是自己還沒有發展培養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發展和培養好別人的情感。」其次教師要深入課文,挖掘豐富的情感因素。語文是語言、文字、文學的綜合。語言是人們傳遞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無論是繪景狀物還是敘事寫人,都飽含著作者的情感。因此,教師將備課時體驗到的情感融入教學之中,用熱情、激情、真情去撞擊學生的心靈,才能掀動學生情感的漣漪,使他們置身於充滿濃烈氣氛的情境中,受到感染。教師要善於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以自己的理解去激活學生的經驗,從而讓學生讀出自己的情感體驗。正如美國的麥·萊德爾所說:「他應該通過我的眼睛對我的情緒施加影響,在他沒有使我看到能觸動我心弦的東西之前,他不可能對我的情緒施加影響。」如果只是讓學生呆板機械地死記硬背、生吞活剝地接受吸納,是很少有效果的。文本的豐富性決定了我們解讀的種種可能性。學生對同一個問題可以保留自己的觀點,這是他的權利,也是他的自由。他完全可以給出自己的理解,體現其個性。同樣是《我的叔叔於勒》中於勒這個人物,有的同學認為於勒身世沉浮,之前努力賺錢,想償還哥哥,說明他有良知,與菲力普夫婦的自私冷酷形成對比。落魄後不願回家,說明他有骨氣。有的認為於勒是個很可憐的人,但是他很善良,是有良知的人。當然還有很多同學的看法和文中菲利普夫婦的觀點是一致的。這些觀點和看法都是應該鼓勵的,肯定的。在閱讀教學中,學生的情感體驗很重要,它可以體現出對課文的理解程度。老師可指導學生用心去整體感知課文,體味作者在文章中所滲透的情感因素,以便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深刻用意,這樣就會實現學生、老師與文本的對話與交流,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掌握也會更加牢固。
總之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使課堂變成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場所,把學生的主動、積極學習放在第一位,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和創新性。在這種「教」與「學」的模式下,學生始終處在思考、分析、探討、表達的狀態,思維活躍,認識深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提高,創新意識明顯增強。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深度真實的語文學習活動,讓學生感悟語文、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語文學習真正體現實效高效。

㈧ 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落實三維目標

如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落實三維目標
語文課程制定的目標,是從「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緯度來設計的,是面向全體學生,力爭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獲得現代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語文素養,注重的是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那麼,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落實三維目標,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是語文新課程改革的主攻方向。因此,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去著力落實三維目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轉變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發展
所謂學習方式,是指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基本的行為和認知取向。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接受和發現兩種,兩種學習方式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而傳統學習方式強調接受,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的一面上,從而導致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的不斷銷蝕,窒息了人的思維和智力,消磨了人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阻礙了學生的發展。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這種被動性的學習態度,把學習轉變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使學生學習的學習過程成為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發展,關鍵是讓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天地。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相輔相成,水乳交融,有機結合。學生採取這樣的學習方式,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情感的投入,能獲得有效的情感體驗,有利於學生良好的價值觀的形成。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能力,使知識、文化得到積累。如學習《將相和》一課,讓學生自由組合三人小組合作表演課本內容,此時,學生便自由組成了一個整體,他們為表演好課本內容,獻計獻策,互相幫助。這樣,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大家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學生的潛能得到了開發,主體地位得以真正體現,促進了學生的共同發展。
二、轉變教師角色,促進師生交往
傳統的教學觀把教學理解成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陶冶品德的過程。顯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判者,具有絕對的權威,師生之間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師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那些只有教學的形式表現而無實質性交往的「教學」是假教學。如課堂上,一位學生對某個問題做出了正確解答,老師仍然追問:「他回答的對不對啊?」學生則齊答:「對。」由此可見,只有交往的形式,而無實質性的內容,教師必須轉變教師角色,促進師生之間的真正交往。
教學的過程是師生共創共生的過程,是師生平等參與教學的過程,教師要打破「教師中心」「課堂主角」的舊思想,在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中引導學生自由表達,自主探索。同時教師作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應積極創設自主探究合作的餓空間,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促進師生之間的真正交往互動。
三、注重課堂評價
美國教育家斯蒂芬表示,課堂評價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目的是為了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而不僅僅是對學生的一種測評。他認為,對學生的課堂評價是有效、成功的教學的一部分。可見,課堂評價是一種教育手段,用它來改進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成績。如一位教師在教學《草船借箭》時,問:「諸葛亮向魯肅『借箭』能不能說明諸葛亮『神機妙算』?」大多數學生認為:諸葛亮能准確地把握魯肅的真誠,並大膽地向魯肅借船,沒有聰明的才智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所以借船能說明諸葛亮神機妙算。但也有個別學生認為:預見大霧,預知曹操不敢出戰,這確實高明,但借船不算,因為大家都知道魯肅誠實,不打小報告,向他借船這不算什麼神機妙算。學生還因此激烈地爭論起來,一時難分高下,最終把焦點落在了教師的評價上。這位教師沒有將學生引入到事先設定的框框中,而是巧妙地做出這樣的評價:「『借船』能不能說明諸葛亮神機妙算,同學們各有各的理解,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正常。因此,大家講的都有道理,特別是後面學生的發言能與眾不同,表達自己獨特的見解,真了不起!」這位老師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尊、自信的個性品質,使學生愛思考、敢思考、會思考,還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在課堂上,教師總會有許多鼓勵性的評價。如:「相信自己,你們會讀好的。」「你真行!」「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我怎麼沒想到?你體會得太精彩了。」「多好的問題,會讀,會思考,進步真大!」……可見,在課堂評價中有效地落實了三維目標,尊重學生生命發展的獨特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教學中得到發展,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
四、注重課堂教學的生活化
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美國著名教育家華特做出「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論斷。」因此,在《語文課程標准》根據語文教學的實際狀況強調語文課程的生活化,要求進一步密切語文學習

㈨ 語文教什麼,怎麼教,怎麼學

一、語文是什麼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准》)對語文課程性質與地位是這樣闡述的:「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也就是說人類的交際中有許多種工具,但語文是最重要的。「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的理解是語文是把人類文化中的被認為適合青少年學習的精華呈現出來,以利於人類文化的傳承和青少年的成長。以此看來,語文教學就應該教會學生使用這個工具,語文教學應該傳承人類文化促進青少年健康地成長。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對語文課程性質的界定。對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語文界爭議比較多,筆者不爭論,本文不談它是不是符合語文學科的特點,既然語文課程標准已經對其定位,筆者按自己的理解進行闡釋,本文談的是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體現與落實「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什麼是「工具」?《現代漢語規范詞典》對「工具」有兩種解釋「(1)從事生產勞動所使用的器具。包括手工操作的鋤、斧、刀、錘等,也包括機器上使用的車刀、鑽頭、砂輪等。(2)比喻藉以達到某種目的的事物或手段。」很顯然,說「語文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用其比喻義。作為工具性的特點,從生活的角度說,語文就是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工具,從傳承和發展的角度說,語文就是傳承和發展人類文化的工具。作為語文教學就是要教會青少年掌握「語文」這個交際工具,學會用「語文」這個工具傳承和發展人類文化。作為具體的語文教學實踐,語文的工具性應該體現在具備基本的「語文」知識——字、詞、句、語法、修辭、邏輯等基本知識,掌握基本的「語文」能力——聽、說、讀、寫等基本能力,通過「語文」把人類文化的精華與精神傳承過來和發展下去。
什麼是「人文」? 《現代漢語規范詞典》對「人文」解釋為「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我們知道,文化是人類、或者一個民族、一個人群共同具有的符號、價值觀及其規范。符號是文化的基礎,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而規范,包括習慣規范、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則是文化主要內容。筆者在一則材料中了解到「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學、藝術、人文。科學追求的是真,給人以理性,科學使人理智;藝術追求的是美,給人以感性,藝術讓人富有激情;人文追求的是善,給人以悟性,人文中的信仰使人虔誠。」我想簡單地推論出一個結論:不管是文化現象還是精神支柱,說明「人文性」是人區別於其他生物的屬性,對人類特別重要,沒有了人文性,人就可能不成為其人。因此,也就可以這樣說,語文的「人文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在承擔著「把一個人稱為『人』的」重要作用,語文教育就是要把一個「自然的人」教化為「人文的人」的教育。從語文實踐的過程中也可以充分看到這一點。因此,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具體體現也就是提高青少年的精神素養,也就是三維目標上所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也就是說語文教育的過程中要始終貫穿以認識教育、情感教育、審美教育、思想教育、人格教育等內容的人文教育。
但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句話,它的關鍵所在是「統一」兩個字。它們兩者之間不是對立關系,是一個統一體。有人把它形象地比喻為一張皮的表裡,一枚硬幣的兩面,而不是兩張皮或兩枚硬幣,非常好。也就是說,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中的兩個方面不能割裂,不能厚此薄彼。工具性與人文是表與里、皮與毛、血與肉的關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載體,人文性是靈魂。工具性如「皮」,人文性如「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工具性如「肉」,人文性如「血」,有血有肉,才是鮮活的生命。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與生俱來、相鋪相成的。沒了工具性,便沒必要設語文課,人文性也無從談起;沒了人文性,語文課只有孤立的字、詞、句、篇枯燥的、機械的語言訓練,語文課便失去了生機、情感和韻味。工具性與人文性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要一起呈現,有機結合。正如美學教育家朱光潛所說:「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裡實際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語言的實質就是情感思想的實質,語言的形式也就是情感思想的形式,情感思想和語言本是平行一致的,並無先後內外的關系。」因此,我認為,所有的語文老師的教學實踐只要具備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就是真正的語文課,偏離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一航標,就可能不是語文課。
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決定了「語文課程應該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語文課程標准》里這段話充分說明了語文教學對一個人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重要性。語文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具有基礎中的基礎的地位;從一個人的發展歷程上說,語文關涉到一個人怎麼發展、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的的問題,正如文學評論家所說「文學即人學」一樣,從某種程度上說「語文是『人學』」,沒有語文,人可能就不能稱其為人。因此,你要問我語文是什麼?我告訴你: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就是讓人成為其人的一門學科。
二、語文課教什麼
語文課教什麼?這是一個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像一個人走路如果沒有目的地,無論走多長時間走多遠都是盲無目的、毫無效果的;就像一個人干一件事情不知道為什麼干一樣,無論怎樣干都是白費力氣的。不過,明白了語文課的性質和地位,在了解了語文課程的總目標,教什麼的問題就明白了。《語文課程標准》「第二部分課程總目標」中關於總目標是分這樣十條闡述的: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
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4.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5.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9.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筆者抽取以上內容的關鍵詞,對總目標有以下不太准確的歸類:1、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類。有學會漢語拼音、會用語文工具書、能說普通話、能正確流暢地書寫漢字、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等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較強的閱讀能力、流利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的能力等。2、綜合實踐類能力。有搜集和處理信息能力、主動探究學習、實踐中運用語文能力、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等。3、素養和方法類。包括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思想方法等。4、情感態度價值觀類。包括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等。如果把以上內容再進一步濃縮的話,語文就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等能力、學習及思維的方法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如果把「學習及思維的方法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歸入到「思」裡面去,那麼,語文就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思」五個方面的能力。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語文學科的教學任務不是以傳授知識為主,也不是培養本學科解題能力的,它是以語文素養為立意的學科,它旨在培養學生為適應社會和自身發展的一些基本能力。它是以培養和提升人的基本素養和品質的學科。如果我們的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實施不是以此為目的的教學,那我們的教學就可能有問題。據我的調查,我們相當一部分語文老師的講讀課還是這樣的套路:瀏覽課文,在每一自然段前標出序號,和學生一起,一問一答地畫出段落層次,總結段落大意,歸納中心思想,分析寫作特點等等。我不是說不能這樣教,而是說這樣設計的目的何在,為了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效果而設計。同樣的教學設計、一樣的教學行為可能會因為目的和對象的不同而使效果大相徑庭。如果是以疏通文章大意、講解文章內容、分析語言特點等為目的,這就嚴重偏離語文學科的總目標,這樣的語文課就可能不是語文課了。還是這樣講,如果是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語文基本素養和能力的,那就是一節語文課。
不管是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堂,還是九年級的語文課堂,語文的教學無非是「聽、說、讀、寫」等形式進行的。讓任何一位老師離開「聽、說、讀、寫」去教語文課,想教的像語文課肯定是比較困難的。「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和形式應該是沒有多大異議的。我今天提出的語文課教什麼也包括這四個方面,但是我要提出一個更為重要的內容——「思」,語文教學不能沒有「思」,而且還應該以「思」為核心,圍繞著「思」進行語文教學。這里的「思」內涵很豐富,可以理解為「思想」、「思維」、「思考」,也可以理解為「思緒」、「情思」等。「思」可以通向自我澄明和自由,可以通向公共知識與法度,「思」能讓我們的語文教學目標——「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得以實現。語文教學要用「思」去創造一個既豐富多彩又富於意義與價值的的語文生活。語文教學因為「思」的存在而靈動,語文教學因為「思」的凸顯而柳暗花明。「聽、說、讀、寫、思」是我們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我們的語文教學因以培養「聽、說、讀、寫、思」五大能力而成為真正的語文課堂。
語文課教什麼?「聽、說、讀、寫、思」。這就是我對語文課的理解。語文課就是教學生會聽、會說、會讀、會寫、會思的能力。具體的聽、說、讀、寫、思所承載的知識與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的能力相比,可以說它的重要性已經微乎其微了。就像小雞已經學會覓食的本領,食物對它還是問題嗎?小貓學會了釣魚,魚對於它來說還是問題嗎?然而,反思一下我們的語文教學,是這樣做的嗎?你現在的課堂是為分析課文而分析課文,還是為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的能力而分析課文。你的「聽、說、讀、寫、思」的教學旨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思」的能力還是在以記住你所教的知識內容為主呢?
基於以上理解,我認為,語文課教什麼?基於能力和情感目標的教學設計——「聽、說、讀、寫、思」的能力訓練。語文課就是教學生如何聽、如何說、如何讀、如何寫、如何思。
三、語文課怎麼教
既然語文就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等能力。那麼,語文教學就是要圍繞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思」的能力及品質去教,圍繞培養學習及思維的方法和習慣去教,圍繞讓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去教。
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思」能力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聽、說、讀、寫、思」五個方面是以「思」為核心,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不能任意偏廢。

㈩ 請問語文教師如何把教育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教學」與「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簡言之,教學反思是以探究和解決教學問題為基本點,以追求教學實踐合理性為動力,不斷提高教師素養和教育教學效能的過程。
一、強化反思意識一個不懂得反思的教師,是一個不成熟的教師,是一個缺乏理智與創新發展的教師。考爾德希德說:「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師傾向於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思他們事業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們的教育目的、課堂環境,以及他們自己的職業能力。」教學反思來自教師自我意識的覺醒,而自我意識的覺醒產生於在舊有理念導向下的實踐的困惑和迷茫。因此,教師要自覺增強教學反思的意識,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反思、分析和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從而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
二、明確反思內容教師應從哪裡入手進行教學反思呢?筆者認為,教學反思的內容可以大致分為教學理念的反思、教學行為的反思和教學效果的反思三個方面。
1.教學理念的反思
首先,教師要敢於對原有的教學理念進行質疑,挖掘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如,「我以這樣的理論為指導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我從中學會了什麼?」等。其次,教師要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教師要認真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貫穿了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理念是否內化為了教學行為,克服就操作論操作的錯誤做法。再次,教師要以開放的姿態接納新思想,積極學習和研究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並通過不斷實踐,思考和構建新的教學理念,克服教學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教學創新能力。
2.教學行為的反思
教師應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為基礎,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理性思考,不僅要對教學觀念、動機水平、情緒狀態等心理因素進行反思,還要從教學方法、教學材料、教學媒體等方面去思考、質疑或評價自己教學的有效性,並自覺地根據反思的結果矯正自己教學中的不良行為。反思可從以下三方面進行:一是對課堂教學行為作出技術分析,如教學中教師控制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師生關系的處理是否符合主體性原則等;二是對課堂教學中採取的教學策略進行思考,總結精彩片段,思考失敗之處,如「教學中是否出現了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方面還做得不好,可以怎樣改進?」等;三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是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不同的發展等。
3.教學效果的反思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再成功的教學也有遺憾之處,而科學、有效的反思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因此,教師課後要對自己的教學成敗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反思,總結成功的經驗,分析失敗的原因,尋找解決的辦法,如「這堂課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這堂課的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行為有哪些差距?該如何處理這些差距?」等。同時,教師要學會用遺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結果,用辯證的眼光看失誤的問題。這樣,通過「由教反思到學、由學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誤、由失誤反思到發展、由現象反思到本質」的多次循環,教師的教學實踐會更加合理,更加優化,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掌握反思方法要提高教學反思的效果,必須講究科學的方法。教學反思的方法很多,但為了便於掌握和運用,我們可以將教學反思分為內省反思法和交流反思法。
1.內省反思法
內省反思法是指教師主動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的方法。根據反思對象及反思載體的不同,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具體的方法:
(1)日記反思法。主要是指教師在一天的教學工作結束後,通過寫反思日記對自己的教學實踐予以總結、反思的方法。反思總結的內容可以是自己教學中的經驗與教訓,也可以是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靈感、頓悟和教學活動中的關鍵事件,還可以是學生的反饋意見和獨特的見解等。
(2)錄像反思法。即通過錄像再現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師以旁觀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的方法。這種方法能讓教師客觀地評價自己的教學過程,達到「旁觀者清」的效果。具體操作可採用以下程序:上課和錄像——觀看錄像——反思評價——修改完善教學設計。如此循環反復,能更好地強化教師已有的經驗,改造和彌補自己的不足。
(3)檔案袋反思法。即以專題的形式對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的方法。在運用這種方法時,首先教師應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確定反思的專題,如「教學策略選擇的恰當程度」、「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的程度」、「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程度」等。然後由教師本人根據這一專題反思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並記錄下自己過去的狀況、現在的狀況、自己的進步以及尚需努力之處等。檔案袋建立的過程,就是教師對已有經驗進行整理和系統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自我反思的過程。
2.交流反思法
交流反思法就是通過與其他教師研討交流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清楚地意識到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教學理念,進而提高自己教學監控能力的方法。實踐證明,教師專業發展不僅需要教師個人的學習與實踐反思,更需要在教師群體中形成合作的專業發展文化與模式。因此,教師應經常與同事及時交流,與專家共同研討。教師可以就某一問題與其他教師和專家進行交流,也可以邀請其他教師和專家光臨自己的課堂聽課,課後一起研討,請他們指出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還可以在聽完其他教師的一堂課以後,針對這堂課進行討論交流。這樣不僅可以反觀自己的意識與行為,還可以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在互助合作中進步,在互補共生中成長。
四、養成反思習慣教師專業成長是建立在教師對自身教學實踐反思的基礎上,逐漸積累富有個性的教育經驗的過程,這是一個漫長的、持續的修煉過程。對於一位追求成功、善於反思的教師來說,每堂課都是一次全新的體驗,要設置不同的情境,要面對學生的不同反應,教學中的每次師生互動、教學沖突都會激發新的思考和創造。因此,教師要養成對每堂課進行反思的習慣,而且將反思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做到教學前反思、教學中反思、教學後反思的有機結合。教學前反思新的課程理念、教材的編寫意圖、學生的學習狀況、課堂上可供挖掘和利用的課程資源以及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等,然後編寫出符合實際而又風格鮮明的教學設計;教學中反思自己是否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狀況及時調整原有的教學設計、是否真正做到教學

閱讀全文

與語文教學如何變教為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55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22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15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86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9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21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15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56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1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8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2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49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3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06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15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43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23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30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