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中介詞口訣是什麼

語文中介詞口訣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23 13:30:40

⑴ 介詞at和in,on的順口溜有哪些

at的用法

介詞at主要可用於以下幾種場合,家長需提醒孩子特別注意的是at在固定短語或習慣搭配中的使用。

用於鍾點前

at ten o』clock

at a quarter to six

用於時刻前

at noon/night/midnight(半夜)

at sunrise(日出時)

eg:We will leave at daybreak.我們將在黎明時動身。

用於表示進餐時間。如:

at breakfast/lunch/supper(在早餐時/午餐時/晚餐時)

eg:He drinks tea at breakfast.他在早餐時飲茶。

用於表示年齡時。如:

at 14 (=at the age of 14在14歲)

eg:He left home at the age of 16.他十六歲離開了家。

on的用法

用於星期、日期(包括該天的各部分)前

on Sundays/weekdays

on Monday morning / afternoon / evening

eg:I'm flying home on Sunday afternoon.我星期四下午乘飛機回家。

用於公共節假日前

on Teachers』 Day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at,on都可用來表示「節假日」,但at側重指「休假的時節」,而不是指具體的哪一天;on側重指具體的時日,與它連用的短語中多含「Day」

in的用法

用於泛指一天的上午、下午、傍晚

如:in the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

用於某個較長的時間,像世紀、朝代、年、月、季節

in March

in spring

用於表示「從現在起,多久以後或多長時間內」的短語之前

She』ll see me again in a week』s time.一周後她再來看我。

I can draw a beautiful horse in five minutes.

我可以在五分鍾內畫好一匹好看的馬。

There are seven days in a week.一周有七天。如果覺得以上內容不夠詳細,可以點擊查看英語介詞用法相關文章,了解更多!

2如何巧記介詞at, on, in

口決一:

年月周前要用in,日子前面卻不行.

遇到幾號要用on,上午下午又是in.

要說某日上下午,用on換in才能行.

午夜黃昏須用at,黎明用它也不錯.

at也用在分鍾前,說「差」可要用上to,

說「過」只可使用past,多說多練牢牢記,

口訣二:

at也在時分前,說「差」用to,說「過」要用part;

in在……里, out在……外,在旁邊的是beside,靠近的為by ;

on在……上,under在……下, above在上頭, below在底下;

⑵ 高中掌握的語文介詞

給你2個簡單的口訣
記熟了就能分清了
1.主謂賓
定狀補
主幹枝葉分清楚
名動形
不很賓
掌握三字全分清
主謂賓是句子不可少的主幹(基本)成分。
主語是謂語陳述說明的對象。謂語是對主語的陳述和說明。賓語和動詞謂語共同陳述和說明主語
一般發生動作的主體就是主語,發生的動作就是謂語,動作的對象就是賓語
名詞動詞前不能加"不"和"很"
例如
不能說
不桌子
很桌子
這時桌子就是名詞
2.常用介詞及其用法(順口溜)
自、從、以、當、為、按照,
由於、對於、為了、到
和、跟、把、比、在、關於
除了、同、對、向、往、朝……
熟記此2口訣
決勝千里之外

⑶ 語文語法順口溜,急求

常用介詞及其用法(順口溜)
自、從、以、當、為、按照,
由於、對於、為了、到
和、跟、把、比、在、關於
除了、同、對、向、往、朝……

1.語音方面
新民謠在語音形式上的最大特色是「押韻」。由於民謠非一般的口頭說話,因而同詩歌、曲藝和唱詞等一樣,或多或少要講究一點韻轍,這樣人們聽起來就悅耳和諧,念起來才順口易記。如新民謠「50年代全民煉鋼,60年代全民度荒,70年代全民下鄉,80年代全民經商」每句最後一個字都是同一個韻母,是極標準的押韻形式,加上句式排列整齊,念起來覺得特別響亮動聽,如果換成無韻的同義手段表達相同意思,比如說成「50年代全民煉鋼鐵,60年代全民度荒災,70年代全民下農村,80年代全民做生意」,效果就會差得多。
新民謠在語音上的第二大特點是,節奏鮮明,富有極強的節拍感,一般是兩字一拍,也有一字一拍或三字一拍的,讀起來跌宕起伏,錯落有致。這在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上體現得最為明顯:
四字句,二二式:
酒杯/一端,政策/放寬;酒足/飯停,不行/也行;飯飽/酒醉,不對/也對。
五字句,或二二一式,或二三式:
嘴裡/沒有/味,開個/現場/會;家裡/伙食/差,下鄉/去檢/查;要想/加個/餐,辦個/訓練/班。
2.詞彙、語法方面
新民謠的主要特色表現在遣詞造句上,歸納起來有這樣幾個方面:
(1)用詞精當,鮮明的形象色彩躍然紙上
穿著料子,挺著肚子,拖著調子,畫著圈子。
(2)句式整齊,猶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
從上面所舉的眾多例證看,新民謠在組句上有一個很大的特點:講究句式排列整齊,語句與語句之間多用相等的字數、相同的句式,甚至連詞性的對應都注意到了,如:
花大筆大筆的錢,流大把大把的汗,毀大片大片的田。
(3)搭配異常,看似不合規范其實自有奧妙其中
新民謠中,有些句子按照邏輯語法標准,是有毛病的不能搭配的,如:
工商吃攤子,稅務吃廠子,交通吃車子,公安吃婊子,學校吃孩子,組織部門吃章子。
(4)省略甚多,民謠自身特點所致
新民謠中,不少句子看上去沒有「腦袋」——缺少主語,如:
坐著車子轉,隔著玻璃看,中午吃頓飯,臨走拍拍肩,以後好好乾。
3.和語音、語法相比,當代新民謠更大的語言特色體現在修辭上面,這主要表現在修辭格的成功運用。從比喻、借代、雙關、誇張、仿用到排比、對偶、頂針、回環、反語等等一系列的傳統修辭格幾乎全用到了。
編輯本段
常用順口溜

1、九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繞外邊;
唯有地球生物現,溫氣液水是由緣①。
①溫,適宜的溫度。氣,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
2、地球特點
赤道略略鼓,兩極稍稍扁。
自西向東轉,時間始變遷。
南北為緯線,相對成等圈。
東西為經線,獨成平行圈;
赤道為最長,兩極化為點。
3、東西南北半球的劃分
西經二十度,東經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東西兩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緯度,
四季溫帶顯,南北相反出。
4、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
地球自轉,晝夜更換。
繞日公轉,四季出現。
自轉一日,公轉一年。
自西向東,方向不變。
5、地球五帶
地球有五帶,全靠四線分;
回歸間熱帶,極圈分寒溫;
寒溫各有二,五帶溫不均①。
①溫,指溫度。
6、地圖辨方向
地圖方向辨,擺正放眼前;
上北下為南,左西右東邊。
標圖易分辨,經緯網較難;
緯線指南北,東西經線圈。
極地投影圖,定向較特殊:
對於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緯圈東西,自轉反時走。
對於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緯圈東西,自轉順時走。
7、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積,總共五億一;
水陸百分比,海洋佔七一。
陸地六大塊,含島分七洲;
亞非南北美,南極大洋歐。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廣;
大西「S」樣,印度北冰洋。
板塊構造學,六塊來拼合;
塊內較穩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為四洋首,位於亞澳兩美間。
大西洋西南北美,東岸臨界歐與非。
印度洋臨亞非澳,南部三洋水相連。
北冰洋面為最小,亞歐北美三洲環。
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
地表十分陸佔三,亞歐非洋兩美南①。
亞歐兩洲本一體,烏拉高加分兩邊②;
亞非原本相結連,蘇伊運河來割斷③;
亞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峽在中間;
中美南北來牽線,巴拿運河又阻攔④;
數大洋洲面積小,似斷不斷亞下邊。
亞歐非洋東半球,南北美佔西半邊,
唯有南極搞獨立,冰層覆蓋稱高原。
①洋,大洋洲。兩美,南美洲和北美洲。南,南極洲。
②烏拉,烏拉爾山脈和烏拉爾河。高加,高加索山脈。
③蘇伊運河,蘇伊士運河。
④巴拿運河,巴拿馬運河。
10、七大洲地形
(1)亞洲
亞洲地形雜,中高四周窪。
沖積平原廣,山地高原大。
江河放射流,水資源可誇。
(2)歐洲
半島緣海多,形體分節肢;
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
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
(3)北美洲
東部高原聯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
東西相間高大陸,世稱湖海在其間。
(4)南美洲
安第斯山雄踞西,東部平原高原區。
地形多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
西部山脈為最長,亞馬遜河流域廣。
熱帶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數潘帕斯。
(5)非洲
平均海拔六百米,號稱大陸高原洲,
東部高原連一體,西部沙漠平原有。
(6)大洋洲
面積小,分兩區,
一大陸,二島嶼。
大陸東西高,中部是盆地。
(7)南極洲
四周環三洋,多年冰雪積;
超過二千米,海拔數第一。
11、海底地形
淺海大陸架,外緣大陸坡;
洋盆海溝嶺,洋底不可測。
12、地形變化
地形變化,內外力加。
滄海桑田,內部力大;
板塊運動,拉伸擠壓,
斷層褶皺,出現高窪;
火山地震,板塊緣發。
外部力量,不可輕它;
風浪水冰,侵蝕變化,
天長日久,削高填窪。
13、天氣和氣候
天氣:短時陰晴雨雪冷熱風
氣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
14、氣溫分布規律
氣溫分布有差異,低緯高來高緯低;
陸地海洋不一樣,夏陸溫高海溫低,
地勢高低也影響,每千米相差6℃。
15、地球變暖危害
大氣污染,地球變暖;
冰川融化,沿海被淹。
採取措施,刻不容緩。
16、風的形成
溫高氣上升,低壓下形成;
氣自高壓來,流動形成風。
17、地球氣壓帶
高氣壓帶四,低氣壓帶三:
南北五度間,高溫氣上翻,
赤道低氣壓,降水造方便;
南北三十度,氣流下偏轉,
副熱高氣壓,少雨常乾旱;
極地氣壓低,靠近兩極點;
南北六十度,副極低壓然。
18、地球風帶
氣壓帶相隔,風帶共有六:
信風赤道摟,東風兩極出,
南北西風帶,四十、六十度。
19、降水形成條件
空汽飽,氣溫降;
凝結核,相碰撞;
體重加,雨雪降。
20、降水分布規律
赤道熱,降水多:
兩極寒,降水難。
回歸線,分西邊;
陸西岸,副高帶,
信風吹,降水虧;
陸東岸,季風故,
氣候溫,降水富。
中緯度,居內部;
距海遠,氣候干。
21、影響氣候的因素
影響氣候因素,四個方面兼顧;
緯度位置第一,赤道兩極懸殊;
其次要看海陸,遠海夏季干酷;
地形也很重要,高寒背風雨勿;
洋流不可低估,暖流到來水富。
22、陸地自然帶分布與特徵
地表氣候不一般,植被動物隨著變。
九自然帶分布談,熱溫類型各有三;
亞寒苔原冰原帶,另外高山垂直變。
熱帶雨林赤道邊,高溫多雨樹參天;
猩猩猿猴時常現,河馬大象不少見。
熱帶草原夾兩邊,非洲南美最廣泛;
干濕兩季南北反,稀樹密草動物歡;
獅犀斑馬長頸鹿,乾季向著水草遷。
熱帶沙漠回歸線,非澳兩洲最大片;
草木稀少多沙丘,鴕鳥駱駝耐餓旱。
溫帶沙漠居陸間,亞美澳非都可見;
夏季高溫冬季寒,植被較少能耐干。
溫帶草原四季顯,多位北半球中間;
雨水較少草尤短,黃羊野兔最常見。
溫帶森林闊葉繁,熊貓梅花鹿罕現。
北部亞寒針葉林,松樹雲杉能耐寒;
亞美北部歐大半,動物冬夏羽毛換。
苔原氣候冬長寒,亞歐美洲最北邊;
植物地衣和苔蘚,特有動物馴鹿焉。
南極冰原和冰山,企鵝海豹近海岸;
北極點與格陵蘭,白熊海象不畏寒。
23、世界自然資源
(1)土地資源
土地資源,生存條件;
耕林草建,伐墾泛濫,
流失沙化,人增地減,
採取措施,齊抓共管。
(2)水資源
地球水多,海水大片;
只能利用,淡水資源。
河湖地下,分布有偏;
滿足需要,比較困難。
保護資源,節用當先;
植樹造林,防治污染。
海水淡化,為期較遠。
(3)森林資源
森林用途:提供材木,
含蓄水源,增加濕度;
防風護田,保持水土;
調凈空氣,①「自然調度」。
保護資源,植伐同步。
①調,調節大氣成分。凈,凈化。
(4)礦產資源
礦產種類實不少,煤鐵石油最重要。
俄巴中澳印加美①,七國鐵礦儲量高;
煤礦要數中美俄,亞歐北美煤質好;
石油分布很集中,中東俄美中墨英。
①巴,巴西。印,印度。
24、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居住,亞洲東部南部;
北美東部歐洲,人口稠密在數;
地屬沿海平原,氣候濕潤溫暖;
農業歷史悠久,工交城市發展。
25、人口問題
人口發展過快,環境資源受害;
人口城市遷移,帶來諸多不宜:
住房交通水電,醫教就業問題。

⑷ 時間介詞口訣:是什麼啊!

介詞口訣:自從以當為按照,由於對於為了到;和跟把比在關於,除了同對嚮往朝;用在名詞代詞前,修飾名代要記牢

⑸ 語文中的語法-介詞.名詞.動詞...等等 怎麼區分

告訴你個非常簡單的訣竅吧:

主謂賓,定狀補,主幹枝葉分清楚。

定語必居主賓前,

謂前為狀,謂後補.

我語文一直都是靠老師這個順口溜過了的,回想起來,英語也受了這個口訣的不少恩惠。

大概的意思我可以補充:
1.主謂賓是句子不可少的主幹(基本)成分。
主語是謂語陳述說明的對象。謂語是對主語的陳述和說明。賓語和動詞謂語共同陳述和說明主語

一般發生動作的主體就是主語,發生的動作就是謂語,動作的對象就是賓語

2.補語:在動詞性謂語或形容詞性謂語之中對動詞或形容詞起補充作用
定語:修飾或限制名詞所做的主語和賓語的中心語
狀語:修飾或限制動詞或形容詞所做的謂語中心語

修飾名詞的就是定語,描述時間、地點等的就是狀語,剩下就是補語。

記住口訣吧,超級好用哦!!

剛剛你呼我,問我文言文的語法。文言文要看環境,畢竟中國歷史經歷了很長的時間。文言文的習慣都隨時間不同而迥異。
簡單的說也說不太清楚,給你個參考吧。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於現代漢語表達習慣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等。下邊我們舉例加以說明:

一、判斷句:
(一)採用「……者,……也」的方式
1.「……者,……也」
①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句中判斷詞「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結構表示出來的,這是文言文判斷句的典型結構。當然,這個結構不是固定不變的,具體言語中,其結構變化十分靈活。比如:
2.「……者,……」
柳敬亭者,揚州之泰州人,本姓曹。
3.「……,……也」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項脊軒志》)
4.「……,……」
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
5.「……,……者也」
蓮,花之君子者也。(《愛蓮說》)

(二)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斷詞「是」或「為」來構造判斷句的現象,比如:
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②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句中「是」「為」,和現代漢語判斷詞「是」同義。但是,這種用法不大常見。文言文往往用別的詞或結構方式來表示判斷。
(三)用「即、乃、則、誠、皆、必、亦」等副詞表示肯定判斷。
①梁父即楚將項燕。
②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③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④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⑤夫六國與秦國皆諸侯。
⑥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四)用否定副詞「非」表示否定。如:
①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
二、被動句
所謂被動,是指主語與謂語之間的關系是被動關系,也就是說,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這樣的句子,稱為被動句。
在文言文中,被動句往往用「為……所……」和「見……於……」及其相應的變式結構來表示。
(一)「為……所……」
1.「為……所……」
(吳巨)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赤壁之戰》)
*「為所……」——「為……所……」的省略形式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2.「為……」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過秦論》)

(二)「見……於……」
1.「見……於……」
①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藺列傳》)
②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秋水》)
2.「見……」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廉藺列傳》)
3.「於……」
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

(三)動詞本身表被動。這是意念上的被動句,需要根據上下文來判別。例如:
①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②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孟子》)
③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
(四)現代漢語中常用「被」「受」表示被動關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①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②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赤壁之戰》)

三、省略句
(一)依所省成分劃分
1.主語的省略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捕蛇者說》)
2.謂語的省略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
3.動詞賓語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
4.介詞賓語的省略——介詞「與」「以」「為」的賓語常省略。
①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③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花源記》)
5.介詞的省略——介詞「於」「以」常省略。
①置人所罾魚腹中
②又試之雞,果如成言。
6.兼語的省略
①上使[扶蘇]外將兵《陳涉世家》
②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國。
(二)依上下文關系劃分
(1)承前省。如: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
(2)蒙後省。如:
沛公謂張良曰:「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3)對話省。如:
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曰:「不若與人。」

四、主謂倒裝
為了強調謂語,有時將謂語置於主語之前。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五、賓語前置
在現代漢語中,賓語往往位於謂語後邊,作為謂語的施動對象。而在文言文中,於某些條件下,賓語往往提到謂語之前,呈現賓語前置現象。這樣的特殊情況一般有三種:
1.否定句中的賓語前置
否定句中,當否定副詞為「不」、「毋」(「無」)、「未」、「莫」,並且賓語為代詞時,賓語一般會前置。例如:
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②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③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④聞道百,以為莫己若
2.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疑問句中,當疑問代詞做動詞或介詞的賓語時,該賓語往往要放在動詞或介詞的前面。例如:
①良問曰:「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②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這樣的疑問代詞一般有:「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
3.用「之」「是」作標志的賓語前置。比如:
①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莊子�6�1秋水》)
②夫晉,何厭之有?(《燭之武退秦師》)
③唯利是圖
4.介詞「以」的賓語前置
①夜以繼日
②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③全石以為底

六、定語後置
定語在句中一般起修飾限定名詞性中心詞的作用。文言文中的定語經常會後置到中心詞後邊,成為定語後置現象。
1.中心詞+「之」+短語
①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蘇軾《石鍾山記》)
②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3)、中心詞+數量詞(定語)
①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②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鴻門宴》)
2.中心詞+「之」+形容詞
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②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涉江》)
七、介賓短語後置
現代漢語中介賓短語多置於謂語之前作狀語,但在文言文中,卻常置於謂語之後作補語。例如:
①此所謂戰勝於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③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鴻門宴》)
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張衡傳》

⑹ 在語文中介詞的用法

介詞:介詞經常用在名詞、代詞等的前面,和這些詞合起來,表示動作、行為、性狀的起止、方向、處所、時間、對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較等。
常用介詞及其用法(順口溜)
自、從、以、當、為、按照,
由於、對於、為了、到
和、跟、把、比、在、關於
除了、同、對、向、往、朝……
用在名詞、代詞前,組成介賓短語後,修飾、補充「動」「形」要記牢。

⑺ 在語文中什麼是介詞怎麼用

在語文中介詞又稱作前置詞,表示名詞、代詞等與句中其他詞的關系,在句中不能單獨作句子成分。

用法:介詞經常用在名詞、代詞等的前面,和這些詞合起來,表示動作、行為、性狀的起止、方向、處所、時間、對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較等。

介詞後面一般有名詞、代詞或相當於名詞的其他詞類、短語或從句作它的賓語,表示與其他成分的關系。

(7)語文中介詞口訣是什麼擴展閱讀:

前置詞的分類

(1)表示時間,處所:從自自從於打到往在當朝向順著 沿著隨著

(2)表示方式:按照按照依依照本著經過通過根據以憑

(3)表示目的:為為了為著

(4)表示原因:因由於因為只有

(5)表示對象,內容:對對於把向跟與同給關於

(6)表示排除:除除了除去除非

(7)表示被動:被叫讓給使才

(8)表示比較:比 和 與 如同 同

(9)表示身份:作為

上述介詞中的「著,了,過」是語素,不是動態助詞。

⑻ 語文介詞詳解

語文介詞運用分析
1、 介詞的運用
(1)對於、對:標記或介引動作的對象或與動作有關的人或事物。許多場合下可以通用,但當「對」表示「向」和「對待」時只能用「對」,如「對人民負責|對他笑了笑」「他對老師很尊敬」。
運用是常見的毛病是:
第一, 該用「對」而用了「對於」。例如:我們做任何工作,都要對於人民負責。
第二, 主體客體的位置顛倒。例如:科學著作,對我們這些粗通文字的人是看不懂的。
這種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對於具有文化教養的人是不能容忍的。
上述兩例句子可以改為:「我們這些粗通文字的人,對科學著作是看不懂的。」和「具有文化教養的人對於這種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是不能容忍的」。也可以在兩句的「人」後加上「來說」。
(2)關於。引進涉及的事物,例如:關於牛郎織女,民間有個美麗的傳說。
「關於」和「對於」用法相近,有時可以互換。例如:關於(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他們在用法上還是有區別的,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 表示關聯、涉及的事物,用「關於」;指出對象用「對於」。例如:
關於招生問題,請與招生辦公室直接聯系。
對於不正之風,我們不能聽之任之。
第二、 「關於」組成的介詞短語做狀語,通常放在主語之前;「對於」組成的介詞短語做狀語,放在主語前後都可以。例如;
關於美學,我所知有限。
對於美學,我很感興趣。
我對於美學很感興趣。
第三、 「關於」組成的介詞短語可以做標題,「對於」組成的介詞短語就不能。如「關於中國現當代文學」可以做標題,「對於中國現當代文學」就不能。
(3)在。常跟方位詞「上、中、下」等構方位短語構成介詞短語,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處所、方位、條件或范圍等。例如:
在陳老師的幫助下,周亮進步很快。(表條件)
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一定要堅持共同富裕的原則,但是這不意味著平均主義,而是要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在???????上」「在??????下」中間插的應該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一般不能是謂詞性詞語。下面句子就站不住:
在不減少插秧叢數(的條件)下,有可能做到周年套養紅萍,爭取大幅度提高紅萍產量,為解決肥料問題闖出一條新的路子。
自開工以來,在衛生工程局負責人及參加工作的工人,解放軍不顧勞累地積極工作(的情況)下,工程進度很快。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中間也可以插入兼名詞的動詞,表示範圍,但不能插入動賓短語。如可以說「在學習上」,但不能說「在學習漢語上」。「在?????下」中間不能插入主謂短語。如可以說「在黨的領導下」,但不可以說「在黨領導我們下」。
「在??????中」中間如果插入動詞或動詞性短語,則表示該動作正在進行。如「寶鋼在建設中、新一代在茁壯成長中」。
有一種常見的毛病是不必要用「在??????上」而濫用了。如:
有的人在看問題的方法上是錯誤的。
(4)給
介詞「給」和「跟」兩者有相同的一面,都能表示「對、向」等意義,如「他給我說過」和「他跟我說過」意義一樣。但是兩者有意義不相同的一面,「給」還可以表示與介詞「為、替、被、讓」等相當的意義,「跟」還可以表示與介詞「和、同」相當的意義。當「給」和「跟」不相通的意義上用混了時,就會產生病句。例如:
老王家正給大老李打官司呢!
這小子真能,我可不敢給他比試了。
這兩句的「給」都應換成「跟」。
(5)於
「於」是個古語詞,現代漢語書面語中有時使用它,構成介詞短語做補語、狀語。它除了表示「在、比、向」等意義外,還表示「到(達於極點)、從(認識開始於經驗)、對於(於我們適用的東西)」等意義。在使用中容易犯的毛病是,某些動詞後不能帶「與」而硬帶了「於」。例如:
久而久之,廉政觀念模糊了,分辨不出真假馬列主義,最後導致於跟腐敗分子同流合污。
「導致」這個動詞後不能帶「於」。應該把「於」去掉,或者把「導致於」該成副詞「甚至於」。
還有一種「來自於」的說法,也是錯誤的。例如:
麥吉爾大學素有象牙塔之稱,在全國大學評比中曾連續兩年名列第一,吸引了來自於100多個國家的外國留學生。
「自」、「於」兩個介詞不應連用,「於」字多餘,去掉即可。
(6)由於、由
「由於」是介詞,表示原因;「由」也是介詞,表示「從」(如「由北京出發」)或「被、讓」(如「由石塊打壞|由他去」)當然也有表示原因的(「由感冒引起了肺炎」)。當它們都表示原因時可以通用,否則就不能通用。例如:
馬列主義認為,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地前進的,這是由於事物內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會的種種外因影響所決定的。
例中最後一句是「被??????決定」的意思,「由於」應換成「由」。

閱讀全文

與語文中介詞口訣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55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22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15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86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9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21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15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56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1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8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2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49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3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06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15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43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23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30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