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江蘇高考語文給材料作文如何寫

江蘇高考語文給材料作文如何寫

發布時間:2022-07-23 13:37:15

① 2016年江蘇高考語文作文題怎麼寫

「有話則短」,別人所說的話我不必再說,需要與別人不同,這是不走尋常路、避免無謂的重復;「無話則長」,眾人覺得無話可說時,我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思考。這表達出對於個性或者創新的理解。
以下立意可供參考:
1.年輕人需彰顯個性。
2.提倡創新意識。
作文時要注意:如果寫成議論文,則要緊扣材料內涵,深入思考,正確認識,有理有據,層層論述,觀點明確,語言准確,保證議論文論證嚴密;如果寫成記敘文,則要選取恰當的切入角度,敘寫自己或他人與材料中獲得的主旨一致的經歷或過程,進而引發自己的體會或感悟,保證記敘文要情真意切。寫作時要盡量做到文體鮮明,主題突出,言辭優美,思想深刻。

② 20116年江蘇高考語文試卷中的作文題應該怎麼寫

○使用全國卷I的地區

河北、河南、山西、廣西

○使用全國卷II的地區

貴州、黑龍江、吉林、雲南、甘肅、新疆、內蒙古、青海、西藏

各地高考作文題目:

·2009年高考全國卷1作文:運動會上的兔子

·2009年安徽省高考試卷作文題:生活給我智慧

·2009陝西高考作文:小動物學游泳引發的評論

·2009年湖南省高考作文題:踮起腳尖

·2009年海南省高考試卷作文題:誠實善良

·2009年四川省高考試卷作文題:熟悉

·2009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題:這也是一種____

·2009年遼寧高考作文題:材料作文名人代言

·2009年江西高考試卷作文題:獸首拍賣

·2009年寧夏高考試卷作文題:誠信和善良

·2009年湖北省作文:站在____門口 半命題作文

·2009年山東省高考試卷作文題:見證

·2009浙江作文題:《綠葉對根的情意》讀後感

·2009年廣東高考試卷作文題:對常識的認識

·2009年江蘇高考試卷作文題:品味時尚

·2009年重慶高考試卷作文題:我與故事

·2009年天津高考試卷作文題:我說九零後

·2009上海高考作文題:材料作文「板橋體」

·2009年北京高考作文題: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

·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卷2作文題

http://e.qq.com/a/20090607/000288.htm

③ 2016高考語文作文江蘇怎麼寫

2016江蘇高考作文題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字體不限,詩歌除外。
俗話說,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有人卻說,有話則短,無話則長——別人已說的我不必再說,別人無話可說處我也許有話要說。有時這是個性的彰顯,有時則是創新意識的閃現。

這題最令人困惑的點在於「彰顯個性」跟「提倡創新」對立了。我感覺出題者的「彰顯個性」對應「有話則短,無話則長」,「提倡創新」對應「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兩者區別在於前者重形式,後者重內容。如果立論是兩者都需要重視,自然四平八穩,然而不精彩,不如偏重一方。可以立論的點:
專注是一個在當今很稀缺的品質,我們幾乎做任何事都不純粹,比如吃飯會叫做「飯局」,一頓飯往往含有拉近關系,促成生意,拓展人脈等多重目的,飯本身不重要(例子可能歪了...)。說話也一樣,對不對,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一樣。這對人際交往也許有好處,但是對技藝的追求往往有妨礙,技藝上的創新需要一個很純粹的狀態,為創新而創新,正如對美食家而言,最重要的是「為吃飯而吃飯」。
彰顯個性,「無話則長」容易吸引注意力,容易得到更多資源,但跟以往時代不同,現在遇到的問題往往不是資源不足,而是資源過多又良莠不齊,難以分辨與取捨。「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的做法規規矩矩,確實難以讓人矚目,但這種難以矚目本身也是一個篩選器,剔除了過度重視形式的投資人、單位、朋友等資源與機會,能讓真正關注內容的人在一起。
回答者來源於一位北京大學大二學生

④ 江蘇高考語文要考材料作文,怎麼寫好

同為江蘇學子,材料作文首先千萬不能偏離材料,當你看懂了材料的內容後,思考其中的啟示。材料作文里有人事物,理清不同的人,事,肯定會有不同的觀點,選區其中一個立意寫,不能多種立意糊在一起,觀點清晰,最好開門見山(可用由頭引出文章)。寫議論文要有好素材,有新的素材 用新的,老素材如果有創新也可以。規規矩矩的議論文不偏題也有平均分拿。但有能力就要創新,寫別人不同的觀點,關鍵靠平時的練習和閱讀。

⑤ 18江蘇高考語文作文怎麼寫好

1、2016年江蘇省高考作文為: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俗話說,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有人卻說,有話則短,無話則常——別人已說的我不必再說,別人無話可說處我也許有話要說。有時這是個性的彰顯,有時則是創新意識的閃現。2、作文點評:江蘇卷的作文一直以來都是與其他省份乃至全國卷迥異,人家是材料作文的時候,江蘇卷是命題作文,等到今年全國卷開始向材料加命題的方向轉變的時候,它卻變成純材料作文了,這就是個性所在吧。本次作文所給的材料是從俗話說起,「有話則長,無話則短」,這是通常思維,也是慣性思維;「有話則短,無話則常」,這是從「別人已說的我不必再說,別人無話可說處我也許有話要說」這個角度闡釋的。前者是中規中矩,後者是個性的彰顯、創新意識的閃現。現實生活中彰顯個性的現象很多,可以從正面解讀其展現出的獨特魅力,也能從反面顯示出其怪異的取向。關鍵是看待的角度。立意的時候,考生可以抓住關鍵句「別人已說的我不必再說,別人無話可說處我也許有話要說」「有時這是個性的彰顯,有時則是創新意識的閃現」來確定立意,比如「彰顯個性」「創新與守規」等。選用文體的時候,考生可以選擇記敘文,從正面彰顯人的個性魅力和創新意識,也可以從反面用諷喻的形式發人深思;同樣考生也可以選擇議論文,藉助論述闡述「創新」和個性的魅力。

⑥ 2017江蘇高考語文作文寫科技進步算跑題嗎謝謝!

這個很容易練習,我就說說吧,你要覺得有幫助的話就給我加分,畢竟你懸賞的分太少了。高考作文其實很好寫,當然前提是必須掌握基本的技巧。什麼技巧呢?就是高考作文的考試形式可評判標准,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練習,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嘛。高考作文的題目類型有以下幾種:材料作文,命題作文(半命題,全命題),看圖作文(也屬於材料作文的一種),話題作文。不同類型的作文,寫作方法也有所不同,我不知道你屬於哪個省份,就不知道你們省的作文通常考哪一種。下面就對每種題型的作文做一個簡要的分析吧。這幾個作文題型中,就考試難度來說是看圖作文>材料作文>命題作文>話題作文。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高考作文的得分核心就是審題,作文只有不跑題不偏題才能有可能得高分(這個下面再說)。話題作文不容易跑題,而看圖作文和材料作文稍有不慎就理解錯誤,出現跑題了再說一下高考作文的評判標准。作文改卷時間是比較短了,一般老師首先看的是你的作文是否偏題(以此分檔),審題完全正確的分就在40以上。稍有偏題的45以下。完全偏題的就別想及格了。其次就是看你的作文體裁是否明確。體裁分為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詩歌等。也就是說你寫得作文要像模像樣。很多人的作文問什麼得不到高分,審題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體裁不明,寫得作文四不像。最後再看作文內容是否積極向上(這個很重要),是否詳實,語句是否優美。很多人都認為自己語句匱乏,語句不夠優美才得不到高分,其實語句優美只是提高分,也就是說語句不優美,只要審題正確,體裁明確,內容詳實,作文分絕對在45到48以上。反之,如果偏題跑題,體裁不明,語句再優美也不會及格的。以上分析了這么多,希望你能夠多多思考。針對高考作文的這種形式,我的建議是按一下步驟訓練:首先分析自己省份的考題是什麼題型的作文。訓練審題能力。至於怎麼審題我不細說了,完全打出來太麻煩了,很多參考書上都有講解。其次就是做作文的時候體裁要明確,在寫之前要明確自己要想什麼作文,是記敘文還是議論文還是說明文。建議寫議論文。關於議論文怎麼寫這個就不需要我說了,參考書上多的是。最後是作文素材的積累。這個你老師應該教過你了。至於語句是否優美文辭是否華麗,這個就看你自己的語文功底了,不可強求。作文訓練不必想理科那樣頻繁的做,只要你在每次考試和老師留作文時按照我說的方法訓練就夠了。我當年高二時候作文不及格。語文功底不好,文辭也不華麗。但按照上面的步驟操作很快就提上了,高考之前作文都能考四十五分以上了。

⑦ 17江蘇高考作文怎麼寫

2017年江蘇高考作文寫作指導及範文
高考作文似乎都在和全省的考生老師玩捉迷藏,我們永遠知道高考作文一定來自生活的畫卷中,可你總猜不透它會落在這幅畫卷的哪個點上。
6月7日中午,今年的謎底終於揭曉了,和往常的「個性」「智慧」「青春」「愛憂」等不同,這次落子很實,是「車」。天天見到,卻非常容易被考生忽視。這正是高考作文題的魅力所在。

【真題回放】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生活中離不開車。車,種類繁多,形態各異。車來車往,見證著時代的發展,承載了世間的真情;車來車往,折射出觀念的變遷,蘊含著人生的哲理。

【題意解讀】
作文材料由三部分組成:第一句是第一部分,是作文的一個切入口,提出了作文的寫作載體——車。也就是說考生必須以車作為一切思維的出發點和歸結點。
由此考生腦子里一定是霎時間車流涌動,嚴重堵塞。不過沒有關系,後面第二句對車進行了一定的解釋,是第二部分,目的是讓考生對具體的車展開聯想。車有很多種,不只有汽車、電瓶車、自行車,還有古代行旅的馬車,農民耕田的牛車,與自然融為一體的風車、水車等。
要打開思路。下面兩組句子是第三部分,屬於思考挖掘的深入所在,是最顯考生功力的地方。
第一組重點詞是發展、真情,第二組中心詞是觀念變遷、人生哲理。到此一看,不覺撫掌一笑,高考作文材料千變萬化,卻萬變不離其宗。「車」其實是反映生活的載體,考生不能就車寫車,就像去年的「有話」「無話」一樣,關鍵是要引出第三部分的發展、真情、觀念和哲理。命題人沒有明確這些概念的具體內容,但只要與車有關即為切題。

【立意探究】
之所以將本文命題為「寫真」,是因為筆者強烈地感受到命題人的意圖是讓考生關注生活真實發展的脈絡,而不是閉門造車去和文人大家親密接觸。架空生活是作文的大敵。
從車的變化發展看,可以關注時代的變遷,體現生活范圍的擴大,感悟這個變化帶給自己的思考。這個世界在變小,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距離在拉近。過去無法實現的事情我們都可以實現。比如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將成為家常便飯,「王子猷雪夜訪戴」將不再成為令人驚訝的文人雅事,「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早已不是李白誇張的專利。然而一味沉浸在時代的快生活中並非命題人的初衷,後面承載世間的真情才是命題人需要考生關注思考的原點。由此考生可以思考我們如何不辜負這樣一個由車輪帶動起來的快時代。也可以反思在快生活中我們如何讓自己慢下來,懂得不讓車輪裹挾自己的生活。
今年材料非常適合記敘文高手發揮,這是前兩年寫作方向的一個變化。如果考生平時對社會、家庭、自我生活的變化有敏銳的觸覺和認識,以車為題材寫一篇優秀的記敘文不是難事。可以挖掘車的變遷背後的情感碰撞。但前提是考生要用好對比,一是自我與他人的對比,考生可以描述一個與車有關的溫情故事,如母親下雨天騎電瓶車送我上學的回憶,對比別人的汽車,自己卻十分感動。二是現實與往昔的對比,過去父親騎自行車送我上學需要很長時間,但感覺父親的背特別寬厚,可以和父親說好一會話,現在用汽車,不怕風雨了,時間更短了,但跟父親卻說話少了。這不正是一種反差造成的感觸嗎?
從觀念的變化看,「車」代表一種開放的生活態度,提倡「車」生活,反對「宅」生活,強調個體要和外面的世界接觸,不要畏懼外面的世界。從這個角度適合寫一篇議論文,大膽一點的考生可以將思考的主體不限制在個人,也可以是國家、民族、文化立場上的開放胸襟和包容態度。這一點與最近「一帶一路」的思路較為接近。強調走出去,請進來,溝通交流,車來車往,其實就是你來我往,這是對老子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的思想的反對。
再深入一些,還可以從生命的呈現姿態看,車是代表流動,蘊含著生命中不可遏制的遠方慾望和生生不息的發展情懷。人類從馬車、牛車到火車、汽車,再到高鐵,生命的流動速度越來越快,這不僅值得我們歡欣鼓舞,更需要我們去警惕反思。
總之,這是一個更加具象化的作文題目,適合多層次考生發揮。考生需要立足於車,又不能拘泥於車。要將車與生活、歷史、時代、文化相聯系,同時不能寬泛說車,要抓住某一種車與自己的生活關聯,相信考生會寫出自己的真實生活的。

【佳作示例】
一輛自行車
月方
我有一輛跟隨我十多年的自行車,一直不捨得丟。為什麼?因為它是我第一個月的薪水所買。
第一份薪水,發在九五年的十月,三百六十元,剛好夠買一輛優惠價自行車。於是,我自個兒到商場,懷揣三百六十元,一翻挑挑揀揀,一輛24寸彎杠、帶車簍、深藍色的自行車就被我騎回宿舍了。一路鈴聲脆響,感覺自己也拔高了許多,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很拉風。
騎一陣子後,發現這車還是有許多毛病的,毛病之一就是後座不牢固,帶個人就晃盪。盡管這樣,我還是敝帚自珍。上班時,一定要交給看車的老太太,囑托她好生看管,下班,一定要把它扛回自己的租住屋。一個小姑娘,每天在樓道上扛車,那該是多麼地慘不忍睹啊,可是我樂意!
而且,我還騎著我心愛的自行車,多次往返工作單位和家裡,那可是相距四十里的「長途」。而我踩著我的「小毛驢」一路飛跑,絲毫不覺得費力。到家,吃碗媽媽燒的熱湯飯,稍事休息,就開始擦洗我的自行車。擦得「傻亮傻亮」,第二天,再一路蹬回我的工作地。
就這樣,來來回回,自行車陪伴我從老家走向新家、從姑娘嫁為人婦、從女兒變成母親……
還記得我籌備結婚,父親陪我上街買了一隻拉桿箱。自行車不能帶人,父親讓我帶上皮箱先走。我把拉桿箱架在龍頭上,上車後龍頭拐不了彎,「吧唧」,摔了一跤,起來,趕緊查看拉桿箱——此時,自行車已退變為必要卻不重要的什物了,而我的工資已經接近一千元。
後來,我要搬新家、要照顧女兒、要參加學習班……自行車跟著我風里來雨里去,該生銹的地方生了銹、該散架的地方正在散架、該不響的地方也開始響了……大街上摩托車滿街溜,我們的工資也漲到兩千元。
又過幾年,我換了城市,自行車已經破舊不堪,坐墊換了破,破了換。每次換坐墊都有人笑:「哎喲喂,這么破的自行車早該賣廢鐵啦!」此時,我的工資漲到三四千,而我們家也買了汽車代步。自行車我還是沒丟,因為那是我第一個月工資,是我青春的見證。
前兩天,一直放在樓道口的自行車突然不見了。我遍尋不見。先生笑:「頂多二十元!」而我有些悵然,我的第一份工資就這樣銷聲匿跡。
現在出行,交通工具相當發達了,不嫌麻煩自己開汽車,嫌麻煩乘公交、BRT、滴滴快車……如果想念自行車,可以刷卡騎公共自行車,估計摩拜單車也會很快來到我的城市,而我,為了管理身體,一般選擇用腳丈量這座城市的變遷、感受時代的脈動。
我的第一輛自行車已經從我的生活中消失了、並且終會在我的記憶中走遠——時光一去不復返,生活總是一直向前!
2017江蘇高考作文專家解讀及教師下水文匯編
本作文題的形式仍是材料作文。材料從日常生活切入,日常生活為材料作文命題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
材料共三句話。第一句話,「生活中離不開車」,是生活的常識,也是題目的引子,引導學生將目光投向生活,進而聚焦生活中的車。
第二句話,從「種類」和「形態」兩個方面加以提示和引導,意在幫助學生展開聯想。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的車,如童車、碰碰車、自行車、三輪車、汽車、動車等,又如共享單車、網約車、無人駕駛汽車等,車的速度有快有慢,車的容量有大有小,車的使用方式有新有舊,或是尋常日用之所需,或是科技進步之成果,體現不同生活理念,蘊藏各自時代記憶。各種車都能寫,地區發展的差異,個體體驗的獨特,恰恰是寫作的寶貴資源。
第三句話,是材料的關鍵所在。「車來車往」既可以是現實中觀察到的車流來往,也可以虛化為與車有關的記憶、思考和體悟。「車來車往」是本句中四個分句的共同主語,也是不同寫作角度的相同出發點。
四個分句提示了不同的寫作角度:可由古及今,勾勒時代發展,如過去家庭以擁有自行車而自豪,到現在汽車走入千家萬戶;可以小觀大,捕捉人間真情,如父母用車接送孩子發生的親情故事;可觀往知來,討論變遷的生活理念,如從追求快捷到重視環保的轉變;也可由表及裡,咀嚼暗藏的人生哲理,如「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前兩個角度側重感性,後兩個角度側重理性。這幾個角度,既可以單寫,也可以交叉,還可以綜合,給考生提供了充分施展寫作才華的空間。
材料的三句話構成一個有機整體,表達凝練,意蘊豐厚。材料立足現實生活,立足學生實際,積極引導學生關注時代發展,采擷生活浪花,選取適當文體,抒寫真摯情懷。尚奇者可追熱點之新,敏察者可展刻畫之長,情篤者可吐肺腑之真,思深者可發獨到之論。人人眼中有車,故上手容易;個個感受不同,故精彩紛呈。本題既有力地彰顯了公平原則,又有效地保證了試題的區分度,對中學作文教學也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

【名師點評】
(杜鳳凱 淮陰區教研室)車再也熟悉不過了,現在的高中生至少從小坐過童車,再大一點有了玩具車,再大一點騎自行車,但需要放開視野,貧困山區是老父趕著牛車送娃上大學------由車生發:開著寶馬車,忘了破牛車;養尊處優,到頭來弱不禁風;喇叭聲聲,不顧他人安寧;尾氣排放,管他環境污染;走親訪友,唯我車子獨尊;汽車發展,上海拍牌,十萬難求,北京搖號,有錢也無奈-----真情、親情、犮情、愛情,寬容、低調、綠色、敬畏。多角度,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文化類的,詩經以爾車來,以我賄遷,愛情的期望;阮籍牛車,窮途之哭,悲志士不遇於時;多少朝代,戰車隆隆,可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錢鍾書那平板車和老王,金岳霖先生平板車逛王府井,民國大師們可否看穿時代風雲和人情冷暖;父母輩,一輛自行車,一段旅程就完成了人生婚姻,一生不離不棄,正如木心那時慢所說「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現在寶馬車上哭泣的女子、路怒族,遠去的又是什麼。車還是那車,關鍵是車上的人和心。

(陳誼 江蘇省盱眙中學)作文題還好,比去年的強了十萬八千里!城裡人固然可以寫共享單車,寫寶馬車里的哭與自行車後的笑。我們一般人也可以有很多可寫之車啊,爺爺的牛車,爸爸接我放學的老鳳凰自行車,拖拉機還做過母親的婚車⋯⋯故事多多,溫情脈脈。一種車代表一種生活方式、生活態度⋯舊時代的車常表現為慢生活,可以挖掘。

(高潮 江蘇省特級教師)今年的高考作文延續了往年的命題風格,同時也略有一些變化。它是一個材料作文,以車來車往作為寫作的引子,貫穿全文,寫出車來車往後面所隱含的人生的這里,折射出歷史的變遷,反映了時代的變化。
對於這個題目,每個同學都有話可說,很接地氣,源於生活,但是在車來車往的背後如何看到我們歷史的變遷?這就要靠我們的同學平時關注生活,對生活有深入的思考,才能寫出比較有價值的文章。
今年的作文題與往年不同的地方在於,以往都是用語錄的形式命題,今年用敘述的形式,讓同學們感覺比較親切,大家不會有生疏感,置於如何寫出高質量的文章?這就看學生對生活認知的深度了。
這個題目要求學生關注生活、思考生活,車子來來往往、司空見慣,但是有沒有人做過思考呢?這個對考生來說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文體上比較寬泛,記敘文、議論文、抒情文……都可以,千萬不能就車寫車,而是應該選取一個角度,切入進去。
從我們車子的變化,看出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比如:節能減排、科技進步、人與人的相處等。

(曹茂昌 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很出彩的作文題,有必要著意為之點贊!「2017年江蘇高考語文作文題承襲近年來江蘇採用的材料作文的命題方式,體現了平穩務實、貼近考生的命題思想。」曹茂昌說,今年江蘇高考作文題是很出彩的作文題,有必要著意為之點贊。材料是三句話,以日常生活中離不開車引出「車」的話題,從車的種類、形態這些車本身具有的特點,拓展到車作為載體見證時代變遷、承載人間情懷;進而提升到車具有的形而上的意義:折射觀念變遷、蘊含人生哲理。可以說材料本身就是一段言簡意賅、內容豐富、發人思考的「納米」文章。
曹茂昌認為,相比較去年理論色彩比較濃的議論類材料,今年作文材料更切近考生,更有煙火氣、生活味,也更有歷史人生的縱深感。「車」作為人類應對時空的載體,伴隨人類文明的腳步,走進尋常百姓的生活,和人類的活動息息相關,須臾難離,無時無地不見。從縱向看,從古代的馬車、人力車到後來的火車、汽車到今天的高鐵、無人駕駛車;從橫向看,從生活用車到生產用車,從物流客流用車到軍事用車,可以這么說,車是人類文明的縮影。古往今來的文學寶藏中,又有很多關於車的經典故事,從三國時諸葛亮的木馬流車到古希臘的木馬車突襲,豐富著我們的生活。我們用的是車、看的是車,感受的是車,如此與我們密切接觸的器物,必然承載無比豐富的人情和世情,深藏無數的故事和回憶,能不讓考生感到親切,感到有話好說呢?作文材料將學生的目光聚焦生活尋常事物,可以喚醒記憶,激活思維,發揮才華。考生可以就車談車,可以就車說人,可以說古今、話遠近,可以遷移故事、綰結人情。
「作文材料提示考生,車中有情,車中有理。車的背後有觀念,有哲理。」 曹茂昌指出,生活中可以以車代步,追求速度效率,也可以安步當車,詩意生活;豪車代表財富和進取,自行車象徵綠色和健身;專車保護隱私,共享車「美美與共」;戰車指向克敵制勝,殘疾車指向溫暖大愛。「車」可以抽象出「快」與「慢」;「車頭」可以抽象出領頭和動力;「車如流水」則抽象出繁華和流變。考生可以選取一個角度生發議論,也可以多角度綜合評說。
曹茂昌說,正因為材料具有開放性,考生的文體選擇可以是多樣的:既可以就材料所提示出來的多維度做思考,寫議論文;也可以選擇和「車」相關的故事或者自己的親身經歷做敘寫,寫記敘文;還可以寫說明文和抒情散文。本作文題的命題思路延續了江蘇高考作文數年來的風格,學生易於上手。材料的開放性可以引領不同區域、不同背景、不同層次考生各顯神通,又有利於讓考生選擇自己擅長的文體寫作。材料本身的生活味和思辨性,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感知時代,又鼓勵考生透過現象學會思考,特別是從器物與人的關系中思考人的主體作用和人的價值,符合時代的價值導向,對考生的人生發展也有積極的導向作用。

(張建傑 南京市雨花台中學)能看出學生水平,能考出思維能力。「第一,題目出得好,是學生非常熟悉的題材。」 張建傑說,但是難在作文如果就車論車,就會很淺顯,很皮相。這樣的題目,其實能夠考出考生水平,審題能力、思維能力、寫作能力的考查很全面。
「材料本身審題比較困難。車看似容易,但深入不易,僅僅寫表層意義,是一定寫不好的。」張建傑說,其實在這篇作文中,關於車有三層意義可寫。第一個是表層意義,車的種類。第二個,是擴展到車的深層。思想變化的車,紛繁復雜的車,你要堅持自己的車。生活本身就是一輛車,要靠自己駕馭。
張建傑指出,考題背後還有社會意義,我們這個時代就是一輛車,各個國家也是車,中國就是一輛大車,內涵就是一帶一路。除了一帶一路,其實中國這個時代的內容和精神還有很多。可以寫物質,也可以寫精神。
張建傑認為,這個作文題目對學生審題的考查很重要。材料本身有四個關鍵詞需要注意。一是車的種類紛繁復雜,這個詞有思想情感的明確指向,二是時代變遷,觀念轉變。學生的作文要與此聯系。還有一個關鍵詞,就是代表社會的發展。從車的發展怎麼去聯繫到社會的發展。「這個題目選材比較難。學生生活在一個小圈子裡,如果對時代發展,脈搏不了解,就容易寫得大而化之,很難從一個小例子去反映這個大主題。如果學生對具體生活的觀察,體驗少,容易籠統。如果思維沒有一定的高度,思想積累達不到一定程度,如辯證思維,思維的深刻性不夠,作文中就很難真正接觸到社會發展最根本的東西。」

【老師下水、學生習作】
人生如車
文|一簾香月
一輛車,自出廠上路之時,便註定了他的歸宿:拋錨報廢。人生,正像一輛車,自出生之日起,便註定歸宿必是死亡,這是悲劇。但萬幸的是:我們都不知道自己這輛車將於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何種慘象結束自己的行程。感謝上蒼,讓我們不能先知先覺,讓我們自出廠上路之日起,便日夜兼程,趕路,奔跑。
人生如車,當牢牢地把握好方向。堅守正道,心不旁騖,董道不豫。十字路口,慎之又慎;歧路眾多,不能心動於旁門左道上的花花草草、燈紅酒綠。鎖定目標,控好方向,愈挫愈勇,百折不回,堅信:車到山前必有路。然山窮水盡,也不必一條道走到黑,掉個頭,轉個彎,改道更轍,或許會柳暗花明,別有洞天。「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力能扛鼎,才氣蓋世的項羽,睥睨天下,大封王侯,然一朝垓下被圍、四面楚歌,不能包羞忍恥,暫回江東,伺機再來,竟自刎烏江,身死東城。唉!「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人生如車,當適時地掌控好油門和剎車。察清路況,緩急有度。大道如矢,風和日麗,當加油提檔,開足馬力,當仁不讓,舍我其誰;崎嶇坎坷,風雨如晦,則當踩剎減速。前車之覆,後車之鑒,掩耳塞目,必將覆轍重蹈,欲速而不達。有時適逢彎道,也不失為超越良機,以我造父之御,實現彎道逆襲。中國夢藍圖已繪,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當夜以繼日,擼起袖子干。然,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我們要牢記。金山銀山卻買不到綠水青山。在「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發生矛盾時,必須將「綠水青山」放在首位,發展的大車放緩減速,穩健前行,才是明智之舉。
人生如車,當要不時地檢修保養。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生無所息,是種精神與態度;生有所息,是種境界與修養。仰望星空,堅守信仰,必須要有生無所息的精神;俯看大地,面對現實,也必須要有生有所息的境界。一味地忙著趕路,不但會有拋錨熄火的危險,更會有丟了靈魂的可能。適時地檢修車況,檢查胎壓,加油保養,甚至更換一些老化的、出現病灶的、到了報廢期的零件那是必須的。「讀書之樂樂如何,綠滿窗前草不除。」「古劍不磨留養氣,異書多讀勝加餐。」一隅小屋、一杯香茗、一盞孤燈、一桌一椅一本書,保養車況,修養品德,營養靈魂,甚好!必須!
再次感謝上蒼,讓我們不知道自己這輛大車何時何地拋錨報廢,否則,我們彼此見面不是問:芳齡多少?閣下貴庚?請問高壽?而應該當這樣問候了:「喂,伙計!還有多少時日供你苟活?」「唉,還有兩年不到了!」「比我強多了,我還有8個月12天帶5個小時啊!」雙方都是一臉的苦樣,且不哀哉!萬幸!萬幸!
既然萬幸不知道各自的大車還有多少時日可供駕駛,那我們可要切記駕駛的三原則喲!——集中精力、仔細觀察、提前預防。

車輛與時代變遷
文|沙漠中的仙人掌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家買了第一輛車——永久牌大杠自行車。我五歲那年,父親騎著這輛自行車載著我和母親從淮陰往金湖舅舅家,路途遙遠,我坐在大杠上腿都坐麻了,半路上父母親給我買了個藤條座椅綁在大杠上,對於那個沒有玩具沒有游樂場的童年,這件事刻在我腦海里,多年回憶起來,仍然記憶猶新。
我九歲學騎車時,就用的這輛大車,弄一根扁擔綁在後座上,也不要大人扶,自己把幾乎比人還高的笨重的大自行車推到大路上,先是學推著走,推熟悉了,就踏著行,膽子再大點,就在三角架里一腳裡面一腳外面套著踩,先是踩半輪,熟悉了就踩滿輪。慢慢的膽子越來越大,就騎大杠上踩了,騎大杠時,因為人太小,車太大,控制不住車速時,摔過,車倒了,後面的扁擔把車撐住了,車砸不到人,跌倒了,歇歇,檢查一下傷的不重,爬起來再騎。就這樣,沒在意,學會了騎車。有時還能騎大自行車馱著麥子去村裡幫大人去機麵粉。永久牌大自行車舊了後,我家又買了輛鳳凰牌的,也是大直杠的大自行車。
後來人慢慢長大了,自行車卻越來越小了。十幾歲時,家裡買了二六式自行車,我覺得很漂亮。人大了,虛榮心也跟著長了,大自行車不想騎了,覺得丑。經常和姐姐爭搶小自行車,經常賭氣。情願腿走,也不想再騎大自行車。
九十年代初時,自行車不時興了。農村人家家開始攀比著買摩托車。只是摩托車車速快,危險系數高,那些年摩托車事故很多。後來摩托車慢慢買得人就少了。
2000年以後,電動車風靡大街小巷,它對比自行車省力,速度快,對比摩托車經濟實惠,方便安全,易駕駛,充一次電能騎幾十里路,深受人們喜愛,城市農村,到處都見電動車。
如今,老百姓越來越不差錢了,汽車不再是奢侈品,也陸續進入了尋常百姓家,根據自身經濟能力購買,價格從幾萬,十幾萬,幾十萬,上百萬不等。節假日春節回老家過年,農村人門口都停著價格檔次不等的轎車。近些年,考駕照很流行,人手一本就像身份證,駕校里的學員,上至六十歲下至二十歲比比皆是,亦不足為奇。

車:驛動的遠方
白坤峰
那幅照片、那個人、那輛車,因為曹文軒的散文名作《前方》而更加有名:「他們去哪兒?歸家還是遠行?……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著車窗外,他的眼睛裡流露出一個將要開始艱難旅程的人的……茫然。」我之所以永誌不忘,因為那輛車承載著遠方的夢。
童年時代,在封閉的魯西南農村,急馳而過的貨車、難得一現的客車,它會猝不及防之間粗暴而凜冽提醒我們:遠方,你去嗎?你去得了嗎?於是,那個其爸爸是貨車司機的同學讓我遐想;於是,那個坐車去縣城讀初中的同學讓夥伴們羨慕,甚至有人清楚得記得,她上車的時候,穿著紅色的新皮鞋。
今天見車而厭、坐車即煩的人,可能無法理解當年的孩子見汽車而心動眼熱,見火車經過常擲石塊的心理扭曲——只因遠方不屬於自己。
我理解美國小說家托馬斯•沃爾夫的《遠與近》中的偏遠小鎮的那對母女為什麼一見准時經過的火車就跑出來揮揮手,她們是向到不了的遠方致意吧。
後來,我讀過一位朋友的散文,他說一聽到火車汽笛聲,心就到了遠方。後來,我也終於坐車來到了江南,——人生中最艱難的一次上車。那天,客車在午後過了淮河進入南方,突然驚風亂颭,密雨斜侵,前方不辨。
你問我:為什麼不能生於斯、長於斯、老於斯,正如一隻鳥在一棵樹上終生做巢、一棵樹在一塊土地上永遠扶疏?你為什麼選擇了遠方的車?況且那輛車不是帶你高就……
我可能無法回答你,也許是造化弄人尋常見,心如流水總無主。我一直沒有對你說,其實那一次我上的是一輛「套牌」假車,它開不到桃花源它只開到沼澤邊,我所寫的「登程自斟一杯酒,好暖人生萬里霜」不是豪壯而是擔憂,一杯酒暖不化萬里霜。不是每一輛車,都把你帶到夢中的地方,很可能的情況是,車門打開,前方是陌生的廣大。
車,代表前方,前方代表未知,未知引發迷茫或恐慌。車的這一層意蘊,你可能不懂。我羨慕你的不懂。你最好永遠不懂。選擇遠去的車可能是艱難的,尤其你不知道前方「到底是家,還是無邊的曠野」的時候。然而,回首那天的登車,我更想對你說:很多人沒見乍來煙雨與斜照相迎。

閱讀全文

與江蘇高考語文給材料作文如何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55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22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15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86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9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21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15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56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1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8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2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49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3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06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15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43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23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30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