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高中語文駁論文怎麼寫

高中語文駁論文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07-23 22:43:49

㈠ 怎樣寫駁論文

歲月不等人,不知不覺就要到了畢業時候,此去經年,人海兩茫茫,畢業總是。每年畢業季,同學們都在為怎麼寫好論文而煩惱。雖然讀書多年,寫畢業論文還是第一次。人面對新東西總是感覺恐懼。大多數對畢業論文是一頭霧水,百忙交集,缺無從下筆。今天,就和大家說說,駁論文怎麼寫。



駁論文是議論文常見的論證文體,在對一些社會醜陋現象的批判與揭露上價值尤為突出,但學生在寫作中往往感到不知從何駁起,無從下筆。那麼駁論文怎麼寫呢?其實,這類文章寫作有一個思路,那就是:1、列現象,2、示弊端,3、探根源,4、指出路。本文試以高中課文,魯迅先生的名篇《拿來主義》為例,對駁論文的這一特徵予以探析。

那駁論文怎麼寫?總之,寫駁論性的文章,論文查重還應注意以下幾點:①要對准把子。寫駁論性的文章,首先要擺出對方的謬論或反動觀點,樹起靶子。怎樣樹起靶子呢?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概述。即用概括的語言,將所批駁的敵論復述一下。概述時,可適當引用一些原詞句,但要有重點,傾向性要鮮明。二是摘引。即把反面材料的關鍵部分或有關部分,摘錄下來,然後對准靶子,進行駁斥。②要抓住要害。魯迅說:「正對『論敵』之要害,僅以一擊給予致命的重傷。」對謬論,一定要抓住其反動本質,深入地進行揭露和批判。③要注意分寸。對於敵人的反革命謬論和人民內部存在的錯誤思想,必須加以區別。對敵人,要無情揭露,痛加批駁,給以致命打擊;對於人民內部的錯誤思想,就要本著「團結——批評——團結」的原則,決不可相提並論。

㈡ 高中語文議論文怎麼寫

通常第一段引出論點,用一些語句修飾,然後列舉一些名人名言或者是事件論證,一般寫三個證明你的論點,分段落,最後進行總結。
比如:《歷史…》
……(描述修飾引出論點)歷史……(100字左右)。
(正所謂或者某名人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上為證明你的論點)所以……(應該怎樣或怎麼做)。
……
……(類似上面證明你的論點)
……(修飾詞語)歷史……(對你的論點進行總結)。

㈢ 駁論文怎麼寫

駁論文是議論文常見的論證文體。

1、列現象;

2、示弊端;

3、探根源;

4、指出路。本文試以高中課文,魯迅先生的名篇《拿來主義》為例,對駁論文的這一特徵予以探析。

論文查重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要對准把子。寫駁論性的文章,首先要擺出對方的謬論或反動觀點,樹起靶子。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概述。即用概括的語言,將所批駁的敵論復述一下。概述時,可適當引用一些原詞句,但要有重點,傾向性要鮮明。二是摘引。即把反面材料的關鍵部分或有關部分,摘錄下來,然後對准靶子,進行駁斥。

②、要抓住要害。魯迅說:「正對『論敵』之要害,僅以一擊給予致命的重傷。」對謬論,一定要抓住其反動本質,深入地進行揭露和批判。

③、要注意分寸。對於敵人的反革命謬論和人民內部存在的錯誤思想,必須加以區別。對敵人,要無情揭露,痛加批駁,給以致命打擊;對於人民內部的錯誤思想,就要本著「團結——批評——團結」的原則,決不可相提並論。

(3)高中語文駁論文怎麼寫擴展閱讀:

議論文從論證方式看,一般分為立論和駁論兩種。

1、立論

立論是對一定的事件或問題從正面闡述作者的見解和主張的論證方法。寫立論性的文章,必須做到:

①、論點要正確、鮮明。正確就是論點本身要符合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符合客觀實際,並經得起實踐的檢驗。鮮明就是說作者必須旗幟鮮明地表示肯定什麼,否定什麼,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決不可含含糊糊,模稜兩可。

②、論據要真實、充分。就是說,必須舉出足夠的事實或公認正確的道理,證明論點的正確性。作為論據的事實,包括有代表性的確鑿的事例或史實,以及統計數字等。用事實作論據,有很強的說服力。

用科學道理作為論據,也具有極大的說服力。如用自然科學的原理、定律和公式等作為論據,也能有力的起到證明論點的作用。

③、論證必須符合正確的推理形式。寫立論性的文章,要言之成理,合乎邏輯。論點統帥論據,論據證明論點。論據必須足以證明論點,論點必須是從論據中推斷出來的必然結論。

2、駁論

駁論是就一定的事件和問題發表議論,揭露和駁斥錯誤的、反動的見解或主張。

駁斥錯誤的、反動的論點有三種形式:

①、直接駁斥對方的論點。先舉出對方的荒謬論點,然後用正確的道理和確鑿的事實直接加以駁斥,揭示出謊言同事實、謬論與真理之間的矛盾。有的文章,首先證明與論敵的論點相對立的論點是正確的,以此來證明論敵的論點是錯誤的。

②、通過批駁對方的論據來駁倒對方的論點。論據是論點的根據,是證明論點的。錯誤和反動的論點,往往是建立在虛假的論據之上的,論據駁倒了,論點也就站不住腳了。

③、通過批駁對方的論證過程的謬誤(駁其論證)來駁倒對方的論點。駁倒了它的論證中關鍵問題,也就把謬論駁倒了。

㈣ 語文駁論文怎麼寫

反駁是證明的一種特殊形式。如果說,引用已知的真實判斷去證明另一判斷的真實性叫做證明;那麼,引用已知的真實判斷去證明另一判斷的虛假性就叫做反駁。證明與反駁都是論證的方法。用反駁的方法去推翻對方的證明的議論文通常叫做駁論文。駁論文寫作,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反駁(駁論點),或間接反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證。

寫好駁論文,大體要掌握好三種常用的方法:

1.先破後立

對敵論先加以批判駁斥,然後在此基礎上再表明自己的觀點,這就是先破後立。常言說:「不破不立,不塞不流。」「破」「立」是論證中難以避免的環節,只有「破」「立」得當,才能觀點清晰,旗幟鮮明。

比如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就很典型地運用了先破後立的方法。文章先揭露批判「送去主義」的實質及其嚴重後果;接著闡明「拿來主義」的基本觀點,批判在對待文化遺產問題上的錯誤傾向;最後總結全文,指出實行「拿來主義」的人應具有的膽識和品質,以及「拿來主義」對於創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義。文章為什麼前半部分要寫「閉關主義」和「送去主義」?這是因為作者要「立」的是「拿來主義」,它是針對歷史和現實存在的問題提出來的,所以就要先「破」「閉關主義」和「送去主義」。近代的「閉關主義」必然導致「現在」的「送去主義」,而「送去主義」是一種有往無來的賣國行徑,必然導致國勢日弱,被動挨打,從長遠看,將造成亡國滅種。因此,採取與「送去主義」針鋒相對的「拿來主義」就刻不容緩。「送去主義」和「拿來主義」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破」正是為了「立」,「破」得徹底,「立」得才牢靠。

2.以矛攻盾

在論證過程中,努力捕捉敵論的漏洞、矛盾,適當加以分析引申,使敵論看一場用自己的「矛」去攻擊自己的「盾」,自己打自己耳光的對台戲,從而陷入窘困的境地,暴露謬誤的實質,這就是以矛攻盾。這種方法可以通過揭露敵論論據的謬誤,及揭示論據中的自相矛盾之處來打開批駁的「缺口」,也可以通過揭露敵論中論點與論據間缺乏必然聯系,來說明其論點的不可信。

比如魯迅先生的《此生與彼生》一文中就很典型地運用了以矛攻盾來反駁汪懋祖復興文言的主張。1934年6月,汪在《申報》上發表《中小學文言運動》一文,提出中小學生應尊孔讀經,課本改用文言。倡導文言的理由是,「在應用上省力」,節約文字」,並舉例說:「『這一個學生或者那一個學生』,文言只須『此生或彼生』即已明了,其省力為何如。」魯迅先生就抓住汪文中的這個論據予以反駁:「『此生或彼生』至少還可以有其它兩種解釋:一,這個秀才或者那個秀才(生員);二,這一世或是未來的別一世。」你說文言簡練,但簡練的文言讓人難以理解,產生歧義。這是因為文言提倡者不懂白話與文言之間關系的緣故,所以魯迅指出:

文言比起白話來,有時的確字數少,然而那意義也比較的含胡。我們看文言文,往往不能不增益我們的知識,並且須仗我們已有的智識,給他註解,補足。待到翻成精密的白話之後,這才是懂得了。如果一經就用白話,即使多寫了幾個字,但對於讀者,「其省力何如」?

魯迅先生用主張文言的汪懋祖先生所舉的例子,證明了文言的不中用。這段文字就是非常典型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3.引申歸謬

通過引申把對方論點中的錯誤加以合理地「放大」,合乎邏輯地「擴展「,將其推向極端,以徹底暴露其論述的謬誤、荒唐,從而將對方逼入自相矛盾、破綻百出的境地,無法辯駁,難以解脫,只能不攻自破,束手認輸,這就是引申歸謬。

恰當地運用引申歸謬,能致敵論於死地。例如唐弢先生的《瑣憶》就講過這樣一件事:

有一次,國民黨的一個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學,男女同泳,鬧得滿城風雨。魯迅先生幽默地說:「同學同游,皮肉偶爾相碰,有礙男女大防。不過禁止以後,男女還是一同生活在天地中間,一同呼吸著天地中間的空氣。空氣從這個男人的鼻孔吸進去,淆亂乾坤,實在比皮肉相碰還要壞。要徹底劃清界限,不如再下一道命令,規定男女老幼,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空氣流通,又防拋頭露面……

這段話中,魯迅先生以欲擒故縱的方法,先假定對方的論點是對的,然後以其作為前提,引出一個顯然是荒謬的結論,從而證明對方的論點是錯誤的。這段話中形象地運用了引申歸謬,使國民黨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泳的行為顯得那麼無聊、愚蠢,使文學青年們聽了「笑不可抑」,引起「沉思」。引申歸謬的這有效一擊,十分有力,其論證的效果於此可見一斑。

㈤ 駁論文怎麼寫,有沒有格式

1、要對准靶子。寫駁論性的文章,首先要擺出對方的謬論或反動觀點,樹起靶子。怎樣樹起靶子呢,通常有兩種方式。

一是概述。即用概括的語言,將所批駁的敵論復述一下。並且還要強調出敵論的弊端。概述時,可適當引用一些原詞句,但要有重點,傾向性要鮮明。

二是摘引。即把反面材料的關鍵部分或有關部分,摘錄下來,然後對准靶子,進行駁斥。可以引用一些較為典型的事例,和古典名句。更加強有力的證明自己的觀點。

2、要抓住要害。魯迅說:「正對『論敵』之要害,僅以一擊給予致命的重傷。」對謬論,一定要抓住其反動本質,深入地進行揭露和批判。

3、要注意分寸。對於敵人的反革命謬論和人民內部存在的錯誤思想,必須加以區別。對敵人,要無情揭露,痛加批駁,給以致命打擊;對於人民內部的錯誤思想,就要本著「團結——批評——團結」的原則,決不可相提並論。

沒有格式。

(5)高中語文駁論文怎麼寫擴展閱讀:

駁論文示例: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選自《且介亭雜文》

魯迅

從公開的文字上看起來:兩年以前,我們總自誇著「地大物博」,是事實;不久就不再自誇了,只希望著國聯,也是事實;現在是既不誇自己,也不信國聯,改為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卻也是事實。

於是有人慨嘆曰: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單據這一點現象而論,自信其實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後來信「國聯」,都沒有相信過「自己」。假使這也算一種「信」,那也只能說中國人曾經有過「他信力」,自從對國聯失望之後,便把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會疑,一個轉身,也許能夠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條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漸玄虛起來了。信「地」和「物」,還是切實的東西,國聯就渺茫,不過這還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賴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虛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時就找不出分明的結果來,它可以令人更長久的麻醉著自己。

中國人在發展著「自欺力」。

「自欺」也並非新東西,只不過日見其明顯,籠罩了一切罷了。然而,在這籠罩之下,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乾的人,有拚命硬乾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這一類的人們,就是也何嘗少呢?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後繼的戰斗,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於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於全體,那簡直是誣蔑。

要論中國人,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誆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樑。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㈥ 怎麼寫駁論文

駁論文是議論文常見的論證文體,在對一些社會醜陋現象的批判與揭露上價值尤為突出,但學生在寫作中往往感到不知從何駁起,無從下筆。其實,這類文章寫作有一個思路,那就是:1、列現象,2、示弊端,3、探根源,4、指出路。本文試以高中課文,魯迅先生的名篇《拿來主義》為例,對駁論文的這一特徵予以探析。
第一步:列現象。對現實中不合道德、有礙社會健康發展的現象進行列舉。事例選取的典型性,以求警醒人們;羅列的豐富性,以求引起讀者共鳴;修辭的多樣性,以求彰顯行文文采,增強氣勢。例:
單是學藝上的東西,近來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覽,但終「不知後事如何」;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叫作「發揚國光」。聽說不遠還要送梅蘭芳博士到蘇聯去,以催進「象徵主義」,此後是順便到歐洲傳道。
第二步:示弊端。每一種(類)醜陋的現象都會或多或少造成社會的損失。有些損失是明顯的,人們不齒、唾棄;但一些損失在較長的時間段後才會出現,許多人看不到這種想像的危害,那就要揭示,這要求寫作者既具有深邃的目光,透過現象看本質,又具有先知先覺的本領。
(這種一味的送去,造成物質的枯竭。)雖然有人說,掘起地下的煤來,就足夠全世界幾百年之用。但是,幾百年之後呢?幾百年之後,我們當然是化為魂靈,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獄,但我們的子孫是在的,所以還應該給他們留下一點禮品。要不然,則當佳節大典之際,他們拿不出東西來,只好磕頭賀喜,討一點殘羹冷炙做獎賞。這種獎賞,不要誤解為「拋來」的東西,這是「拋給」的,說得冠冕些,可以稱之為「送來」,我在這里不想舉出實例。
第三步:探根源。運用哲學的觀點去看問題,從理論的高度看問題,顯示思維的深度和思維的廣度。
但我們被「送來」的東西嚇怕了。先有英國的鴉片,德國的廢槍炮,後來法國的香粉,美國的電影,日本的印著「完全國貨」的各種小東西。於是連清醒的青年們,也對於洋貨發生了恐怖。其實,這正是因為那是「送來」的,而不是「拿來」的緣故。
第四步:找出路。高瞻遠矚,高屋建瓴,為讀者指出一條解決問題的思路。多從教育、政府規范和引導、法律嚴懲幾個角度談起。
所以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總之,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那麼,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這人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又如:「莫使『英雄』淚滿襟」這一主題,可以寫出以下提綱。
第一層:自己不做,阻止、限制他人;看到榮譽,嫉妒、中傷他人:這是使『英雄』淚滿襟者的典型表現。
第二層:傷及他人,使英雄心如死灰;危及社會,使社會正氣低迷。是使『英雄』淚滿襟者的產生出格舉動的危害。
第三層:個人慾望強烈,嫉妒心強,心胸狹窄,信奉「人人為我」,是使『英雄』淚滿襟者的產生出格舉動的根源。
第四層:不怕閑言碎語,反對嫉賢妒能,是我們對待這一出格行為的正確態度;加強道德教育,保護英雄權益,是我們對待這一出格行為的正確措施。
以上為筆者對駁論文的寫作指出的思路,希望廣大考生積極借鑒,在考場上表現出深邃長遠的目光,高瞻遠矚的見解,決勝於考場。
立論和駁論
議論文從論證方式看,一般分為立論和駁論兩種。
(1)立論 立論是對一定的事件或問題從正面闡述作者的見解和主張的論證方法。寫立論性的文章,必須做到:
①論點要正確、鮮明。正確就是論點本身要符合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符合客觀實際,並經得起實踐的檢驗。鮮明就是說作者必須旗幟鮮明地表示肯定什麼,否定什麼,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決不可含含糊糊,模稜兩可。
②論據要真實、充分。就是說,必須舉出足夠的事實或公認正確的道理,證明論點的正確性。
作為論據的事實,包括有代表性的確鑿的事例或史實,以及統計數字等。用事實作論據,有很強的說服力。
用科學道理作為論據,也具有極大的說服力。如用自然科學的原理、定律和公式等作為論據,也能有力的起到證明論點的作用。
③論證必須符合正確的推理形式。寫立論性的文章,要言之成理,合乎邏輯。論點統帥論據,論據證明論點。論據必須足以證明論點,論點必須是從論據中推斷出來的必然結論。
(2)駁論 駁論是就一定的事件和問題發表議論,揭露和駁斥錯誤的、反動的見解或主張。
駁斥錯誤的、反動的論點有三種形式:
①直接駁斥對方的論點。先舉出對方的荒謬論點,然後用正確的道理和確鑿的事實直接加以駁斥,揭示出謊言同事實、謬論與真理之間的矛盾。有的文章,首先證明與論敵的論點相對立的論點是正確的,以此來證明論敵的論點是錯誤的。
②通過批駁對方的論據來駁倒對方的論點。論據是論點的根據,是證明論點的。錯誤和反動的論點,往往是建立在虛假的論據之上的,論據駁倒了,論點也就站不住腳了。
③通過批駁對方的論證過程的謬誤(駁其論證)來駁倒對方的論點。駁倒了它的論證中關鍵問題,也就把謬論駁倒了。
總之,寫駁論性的文章,還應注意以下幾點:①要對准把子。寫駁論性的文章,首先要擺出對方的謬論或反動觀點,樹起靶子。怎樣樹起靶子呢?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概述。即用概括的語言,將所批駁的敵論復述一下。概述時,可適當引用一些原詞句,但要有重點,傾向性要鮮明。二是摘引。即把反面材料的關鍵部分或有關部分,摘錄下來,然後對准靶子,進行駁斥。②要抓住要害。魯迅說:「正對『論敵』之要害,僅以一擊給予致命的重傷。」對謬論,一定要抓住其反動本質,深入地進行揭露和批判。③要注意分寸。對於敵人的反革命謬論和人民內部存在的錯誤思想,必須加以區別。對敵人,要無情揭露,痛加批駁,給以致命打擊;對於人民內部的錯誤思想,就要本著「團結——批評——團結」的原則,決不可相提並論。
議論雖有立論、駁論兩種方式,但兩者不是截然分開的。破和立是辨證的統一。在立論性的文章中,有時也要批駁錯誤論點;在駁論性的文章中,一般也要在批駁錯誤論點的同時,闡明正確的觀點。因此,立論和駁論在議論文中常常是結合起來使用的。

㈦ 關於語文重要性的駁論文高中

寫作思路:可以寫一下語文在學習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哪些地方都需要運用語文,人們的生活處處離不開語文,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稱等都離不開它。它是聽、說、讀、寫、編等語言文字能力和知識,文化知識的統稱。

正文:

語文在生活中,也是調劑生活、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語文給人精神上的震撼是巨大的。一個人心浮氣躁時,一篇優美的散文可以使他心如止水;一個人心情低落時, 一篇慷慨激昂的文章可以使他重燃信心。

語文帶給生活的影響是無法比擬的,生活處處有語文,生活中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出自」語文」 這門功課,沒有」語文」, 你根本不能與別人交流,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會成為笑柄。

從小到老,我們也都在學語文,但卻永遠也學不完,就在我們的現生活中,語文也無處不在。那麼,生活與語文的聯繫到底在哪裡呢?其實,語文就是語言文學,也就是文學的藝術。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吧,我們是學生,肯定就得聽、說、讀、寫,那聽說讀寫又是從哪來的呢?它們都是從語言那裡來的,只是語文中的一部分。

從此看來,語文有著很大的作用,說明了生活離不開語文的關鍵性。書籍也是語文最直觀的表現。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可見沒有書籍、沒有語文的人類是不可進步的;沒有書籍、沒有語文的社會是不能發展的。

同樣,「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中自有顏如玉」,也證明從古代開始,人們就對書籍非常重視。沒有書籍,我們無法體會梁山好漢的英雄氣概。

沒有書籍,我們無法傾聽林黛玉與賈寶玉的真摯愛情;沒有書籍,我們無法了解諸葛亮的聰明睿智;沒有書籍,我們無法見識孫悟空的無邊本領沒有書籍,怎能體會更多的情感?沒有書籍,怎能了解更多的知識?沒有書籍與文字,人類怎能探究歷史、展望未來?

語文在生活中,也是調劑生活、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語文給人精神上的震撼是巨大的。一個人心浮氣躁時,一篇優美的散文可以使他心如止水;一個人心情低落時,一篇慷慨激昂的文章可以使他重燃信心,語文帶給生活的影響是無法比擬的。

9

㈧ 高考作文駁論文的格式 要頂格嗎

要的,高考語文議論文分論點可以放在一段的開頭,即在開頭用一句話概括本段主旨,也即全文的一個分論點,這在寫作學中稱「段首撮要」。

如果採用這一形式,按照分段要求,前面空兩格。即使加上「第一,第二,第三」等形式的序數,前面也是空兩格。

高考作文的結尾技巧:

1、首尾呼應

這是結束一篇文章的常見方式。對開頭的內容做出回應,而不是簡單地重復。這種繩索方式能從心理上喚起讀者的美感,並產生一種從頭到尾的共鳴,一種統一的感覺。

2、照亮主題

一些最後的敘述,同時提醒讀者理解文章的主題,作者不是簡單的邏輯思維方式,但隨著隱喻和象徵來可視化的方式暗示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間,讓讀者更多思考,認為,詞彙意義和沒完沒了的效果。

㈨ 駁論文解析怎麼寫

寫駁論文,要樹立起自己的觀點、主張,必然要對對方的論點、論據或論證進行反駁。常用的反駁技巧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事實揭穿法。即抓住對方論點的虛偽性,用事實予以駁斥。例如《有錢就幸福嗎》一文中作者列舉馬克思、居里夫婦、舒伯特、巴爾扎克等人的事實,他們都沒有錢但為人類的幸福而工作,因而是幸福的。用事實直接駁斥錯誤論點,可謂義正辭嚴,一針見血。
二、打擊要害法。即抓住對方論點的要害所在,予以分析解剖,揭露其實質。例如《「友邦驚詫」論》在批駁「長此以往,國將不國」時寫道:「友邦人士一驚詫,我們的車府就怕了……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誇獎,永遠國下去一樣。」這段話擊中敵論要害。既然不要「國將不國」,國府何以失了東三省不聲不響?而學生的愛國行為倒是「國將不國」之舉?兩相比較,敵論的荒謬絕倫及其賣國真面目就暴露無遺。作者抓住這一要害,分析解剖,駁倒「敵論」。
三、論是證非法。即獨立地論證對方論點相對立的論點。從而反證對方論點是錯誤的。例如《儉以養德》是一篇立論和駁論相結合的議論文,作者對「我的勞動所得,我願怎麼花就怎麼花你管得著嗎」的錯誤觀點開始沒有直接反駁,而是提出一個與之相對立的論點「節儉不僅是經濟方面的事,而且牽聯到思想品質」加以論證:一論魯迅的一件袍子穿了好幾十年的事實,二論國家幹部或先進勞動者的一舉一動對周圍人發生的影響,三論胡花錢而墮落為貪污犯、盜竊犯的事實。層層推進,把正確的觀點樹了起來,錯誤的觀點也就隨之而倒。 四、揭穿謊言法。即指出對方論據是一派胡言,從而推翻對方的論點。例如《「友邦驚詫」論》在批駁誣陷學生「搗毀機關,阻斷交通……社會秩序,悉被破壞」的論據時,引用《申報》的消息,證實某部員「架去重傷」,某秘書「失蹤之事」純屬謠言,而學生倒被鎮壓,死傷慘重都是事實。這樣,是非曲直,一清二楚,事實真相,一目瞭然。論敵論據一倒,論點自破。

閱讀全文

與高中語文駁論文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55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22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15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86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9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21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15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56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1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8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2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49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3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06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15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43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23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30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