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分詞包括什麼

語文分詞包括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24 06:45:42

㈠ 分詞短語有哪些

分詞短語包括現在分詞短語和過去分詞短語。

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主要差別在於:現在分詞表示「主動和進行」,過去分詞表示「被動和完成」(不及物動詞的過去分詞不表示被動,只表示完成)。分詞可以有自己的狀語、賓語或邏輯主語等。

相關信息:

分詞在句子中作狀語,可以表示時間、條件、原因、結果、讓步、方式、伴隨等。

分詞(短語)作狀語時,其邏輯主語應與句中主語相一致;當現在分詞表示的動作發生在謂語動詞之前時,則用現在分詞的完成式,當所表示動作與謂語動作同時發生, 則用現在分詞的一般式。完成或被動關系用過去分詞。

㈡ 分詞是什麼

分詞是具有動詞及形容詞二者特徵的詞,一般指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現在分詞又稱-ing形式、現在進行時,它們都是非限定動詞,現在分詞在句子裡面不能單獨充當謂語,但能充當其它的一些成分,並且它們具有動詞的性質,所以又是類動詞的一種。一般式:doing; 一般被動式:being done; 完成式:having done; 完成被動式:having been done。 所有否定式都是在-ing前面加not ,包括獨立主格形式。
現在分詞形式就是ing形式,表示現在正在進行的,用於現在進行時。過去分詞形式就是ed形式,表示過去發生的事情 用於一般過去時。例如:What are you doing? I'm reading books. He watched TV last night.

㈢ 中文分詞是什麼

中文分詞的主要方法
現有的分詞演算法可分為三大類:基於字元串匹配的分詞方法、基於理解的分詞方法和基於統計的分詞方法。
1、基於字元串匹配的分詞方法
這種方法又叫做機械分詞方法,它是按照一定的策略將待分析的漢字串與一個充分大的機器詞典中的詞條進行配,若在詞典中找到某個字元串,則匹配成功(識別出一個詞)。按照掃描方向的不同,串匹配分詞方法可以分為正向匹配和逆向匹配;按照不同長度優先匹配的情況,可以分為最大(最長)匹配和最小(最短)匹配;按照是否與詞性標注過程相結合,又可以分為單純分詞方法和分詞與標注相結合的一體化方法。常用的幾種機械分詞方法如下:
1)正向最大匹配法(由左到右的方向);
2)逆向最大匹配法(由右到左的方向);
3)最少切分(使每一句中切出的詞數最小)。
還可以將上述各種方法相互組合,例如,可以將正向最大匹配方法和逆向最大匹配方法結合起來構成雙向匹配法。由於漢語單字成詞的特點,正向最小匹配和逆向最小匹配一般很少使用。一般說來,逆向匹配的切分精度略高於正向匹配,遇到的歧義現象也較少。統計結果表明,單純使用正向最大匹配的錯誤率為1/169,單純使用逆向最大匹配的錯誤率為1/245。但這種精度還遠遠不能滿足實際的需要。實際使用的分詞系統,都是把機械分詞作為一種初分手段,還需通過利用各種其它的語言信息來進一步提高切分的准確率。
一種方法是改進掃描方式,稱為特徵掃描或標志切分,優先在待分析字元串中識別和切分出一些帶有明顯特徵的詞,以這些詞作為斷點,可將原字元串分為較小的串再來進機械分詞,從而減少匹配的錯誤率。另一種方法是將分詞和詞類標注結合起來,利用豐富的詞類信息對分詞決策提供幫助,並且在標注過程中又反過來對分詞結果進行檢驗、調整,從而極大地提高切分的准確率。
對於機械分詞方法,可以建立一個一般的模型,在這方面有專業的學術論文,這里不做詳細論述。
2、基於理解的分詞方法
這種分詞方法是通過讓計算機模擬人對句子的理解,達到識別詞的效果。其基本思想就是在分詞的同時進行句法、語義分析,利用句法信息和語義信息來處理歧義現象。它通常包括三個部分:分詞子系統、句法語義子系統、總控部分。在總控部分的協調下,分詞子系統可以獲得有關詞、句子等的句法和語義信息來對分詞歧義進行判斷,即它模擬了人對句子的理解過程。這種分詞方法需要使用大量的語言知識和信息。由於漢語語言知識的籠統、復雜性,難以將各種語言信息組織成機器可直接讀取的形式,因此目前基於理解的分詞系統還處在試驗階段。
3、基於統計的分詞方法
從形式上看,詞是穩定的字的組合,因此在上下文中,相鄰的字同時出現的次數越多,就越有可能構成一個詞。因此字與字相鄰共現的頻率或概率能夠較好的反映成詞的可信度。可以對語料中相鄰共現的各個字的組合的頻度進行統計,計算它們的互現信息。定義兩個字的互現信息,計算兩個漢字X、Y的相鄰共現概率。互現信息體現了漢字之間結合關系的緊密程度。當緊密程度高於某一個閾值時,便可認為此字組可能構成了一個詞。這種方法只需對語料中的字組頻度進行統計,不需要切分詞典,因而又叫做無詞典分詞法或統計取詞方法。但這種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會經常抽出一些共現頻度高、但並不是詞的常用字組,例如這一、之一、有的、我的、許多的等,並且對常用詞的識別精度差,時空開銷大。實際應用的統計分詞系統都要使用一部基本的分詞詞典(常用詞詞典)進行串匹配分詞,同時使用統計方法識別一些新的詞,即將串頻統計和串匹配結合起來,既發揮匹配分詞切分速度快、效率高的特點,又利用了無詞典分詞結合上下文識別生詞、自動消除歧義的優點。
到底哪種分詞演算法的准確度更高,目前並無定論。對於任何一個成熟的分詞系統來說,不可能單獨依靠某一種演算法來實現,都需要綜合不同的演算法。筆者了解,海量科技的分詞演算法就採用復方分詞法,所謂復方,相當於用中葯中的復方概念,即用不同的葯材綜合起來去醫治疾病,同樣,對於中文詞的識別,需要多種演算法來處理不同的問題。
分詞中的難題
有了成熟的分詞演算法,是否就能容易的解決中文分詞的問題呢?事實遠非如此。中文是一種十分復雜的語言,讓計算機理解中文語言更是困難。在中文分詞過程中,有兩大難題一直沒有完全突破。
1、歧義識別
歧義是指同樣的一句話,可能有兩種或者更多的切分方法。例如:表面的,因為表面和面的都是詞,那麼這個短語就可以分成表面 的和表 面的。這種稱為交叉歧義。像這種交叉歧義十分常見,前面舉的和服的例子,其實就是因為交叉歧義引起的錯誤。化妝和服裝可以分成化妝 和 服裝或者化妝 和服 裝。由於沒有人的知識去理解,計算機很難知道到底哪個方案正確。
如果交叉歧義和組合歧義計算機都能解決的話,在歧義中還有一個難題,是真歧義。真歧義意思是給出一句話,由人去判斷也不知道哪個應該是詞,哪個應該不是詞。例如:乒乓球拍賣完了,可以切分成乒乓 球拍 賣 完 了、也可切分成乒乓球拍賣 完 了,如果沒有上下文其他的句子,恐怕誰也不知道拍賣在這里算不算一個詞。
2、新詞識別
新詞,專業術語稱為未登錄詞。也就是那些在字典中都沒有收錄過,但又確實能稱為詞的那些詞。最典型的是人名,人可以很容易理解句子王軍虎去廣州了中,王軍虎是個詞,因為是一個人的名字,但要是讓計算機去識別就困難了。如果把王軍虎做為一個詞收錄到字典中去,全世界有那麼多名字,而且每時每刻都有新增的人名,收錄這些人名本身就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即使這項工作可以完成,還是會存在問題,例如:在句子王軍虎頭虎腦的中,王軍虎還能不能算詞?
新詞中除了人名以外,還有機構名、地名、產品名、商標名、簡稱、省略語等都是很難處理的問題,而且這些又正好是人們經常使用的詞,因此對於搜索引擎來說,分詞系統中的新詞識別十分重要。目前新詞識別准確率已經成為評價一個分詞系統好壞的重要標志之一。
中文分詞的應用
目前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中,中文處理技術比西文處理技術要落後很大一段距離,許多西文的處理方法中文不能直接採用,就是因為中文必需有分詞這道工序。中文分詞是其他中文信息處理的基礎,搜索引擎只是中文分詞的一個應用。其他的比如機器翻譯(MT)、語音合成、自動分類、自動摘要、自動校對等等,都需要用到分詞。因為中文需要分詞,可能會影響一些研究,但同時也為一些企業帶來機會,因為國外的計算機處理技術要想進入中國市場,首先也是要解決中文分詞問題。在中文研究方面,相比外國人來說,中國人有十分明顯的優勢。
分詞准確性對搜索引擎來說十分重要,但如果分詞速度太慢,即使准確性再高,對於搜索引擎來說也是不可用的,因為搜索引擎需要處理數以億計的網頁,如果分詞耗用的時間過長,會嚴重影響搜索引擎內容更新的速度。因此對於搜索引擎來說,分詞的准確性和速度,二者都需要達到很高的要求。目前研究中文分詞的大多是科研院校,清華、北大、哈工大、中科院、北京語言學院、東北大學、IBM研究院、微軟中國研究院等都有自己的研究隊伍,而真正專業研究中文分詞的商業公司除了海量科技以外,幾乎沒有了。

㈣ 什麼是分詞.系動詞.介詞

系動詞

系動詞亦稱聯系動詞(Link Verb),作為系動詞,它本身有詞義,但不能單獨用作謂語,後邊必須跟表語(亦稱補語),構成系表結構說明主語的狀況、性質、特徵等情況。

說明:

有些系動詞又是實義動詞,該動詞表達實義時,有詞義,可單獨作謂語,例如:

He fell ill yesterday.

他昨天病了。(fell是系動詞,後跟補足語,說明主語情況。)

He fell off the ladder.

他從梯子上摔下來。fell是實義動詞,單獨作謂語。

1)狀態系動詞

用來表示主語狀態,只有be一詞,例如:

He is a teacher. 他是一名教師。(is與補足語一起說明主語的身份。)

2)持續系動詞

用來表示主語繼續或保持一種狀況或態度,主要有keep, rest, remain, stay, lie, stand, 例如:

He always kept silent at meeting. 他開會時總保持沉默。

This matter rests a mystery. 此事仍是一個謎。

3)表像系動詞

用來表示"看起來像"這一概念,主要有seem, appear, look, 例如:

He looks tired. 他看起來很累。

He seems (to be) very sad. 他看起來很傷心。

4)感官系動詞

感官系動詞主要有feel, smell, sound, taste, 例如:

This kind of cloth feels very soft.

這種布手感很軟。

This flower smells very sweet.

這朵花聞起來很香。

5)變化系動詞

這些系動詞表示主語變成什麼樣,變化系動詞主要有become, grow, turn, fall, get, go, come, run.

例如:

He became mad after that. 自那之後,他瘋了。

She grew rich within a short time. 她沒多長時間就富了。

6)終止系動詞

表示主語已終止動作,主要有prove, trun out, 表達"證實","變成"之意,例如:

The rumor proved false. 這謠言證實有假。

The search proved difficult. 搜查證實很難。

His plan turned out a success. 他的計劃終於成功了。(turn out表終止性結果)

英語中常用的系動詞有:
be(am,is,are/was,were)
look,seem,appear
feel,sound,smell,taste
go,get,turn,become,grow,run
rest,promise,fall
keep,remain,hold,continue
lie,sit,stand
prove(to be)=turn out (to be)

介詞
英語語法-介詞

介詞的定義和特徵

介詞是一種用來表示詞與詞, 詞與句之間的關系的詞。在句中不能單獨作句字成分。介詞後面一般有名詞代詞或相當於名詞的其他詞類,短語或從句作它的賓語。介詞和它的賓語構成介詞片語,在句中作主語, 狀語,表語,補語或介詞賓語。例如:

Most of the students went to the classroom.

大部分學生去了教室。

We play basketball on the sports ground.

我們在操場上打籃球。

介詞常與動詞,形容詞,名詞一起構成固定搭配。

belong to 屬於 rely on 依靠

talk to 同...談話 be afraid of 害怕

be strict with對...嚴格

介詞一般放在名詞之前。但它後面的介詞賓語是疑問代詞,疑問副詞或者關系代詞時,這些詞提到了前面而只剩下介詞在後了。

Where do you come from?

你是哪兒人?

Who are you talking to?

你在跟誰談話呢?

What do you study for?

你為了什麼而學習?

介詞在英語詞彙中所佔比例很小,但它們的用法卻非常靈活,復雜。下列為常用介詞及含義:

about 關於,附近,大約,周圍,隨身.

I have bought a book about Shakespearean.

我買了一本有關莎士比亞的書。

There are about fifteen trees in the picture.

圖片里大約有十五棵樹。

above 在....上,高出,以上,超過,在...上游.

The plane is flying above the clouds.

飛機在雲上飛行。

I think the man is above sixty years old.

我想那人有六十多歲了。

across 橫過,對面,交叉,在...的對面.

Can you swim across the river?

你能游過河嗎?

We live across the street.

我們住在街的對面。

after 在...後面,依照.

He went home after school.

他放學後就回家了。

Read after me, please.

請跟我朗讀。

against 撞到,靠著,反對,違背,

The car hit against the tree.

汽車撞了樹。

He is standing against the wall.

他靠牆站著。

along 沿著,順著.

They are walking along the river.

他們沿著河行走。

among 在...當中.

He is the tallest among them.

他是他們當中個子最高的。

around 在...的周圍,在...那一邊.

They sat around the table talking the news.

他們繞桌而坐談論新聞。

There is a drugstore around the corner.

拐角處有一家葯店。

as 作為.

He doesn't like people treat him as a child.

他不喜歡人們把他當小孩子對待。

at 在...時刻,在...點鍾,在...歲時, 向,在...之中,按...速度,值(賣)...錢,

He always gets up at six in the morning.

他時常早上六點鍾起床。

He shot at the bird but missed it.

他向鳥射擊,但是沒射中。

The car goes at eighty miles an hour.

汽車以每小時八十公里的速度行駛。

before 在...的前面(位置),在...之前(時間)

He took a picture before the car.

他在汽車前照了張照片。

He can't finish his work before supper.

晚飯前他完不成工作。

behind 在...的後面(位置), 落後於,不如,

遲於,晚於(時間)

Are there any brooms behind the door.

門後有掃帚嗎?

All of us are behind him in mathematics.

我們數學都不如他。

below 在...之下,低於,

There are four lights below the ceiling.

天花板下面有四盞燈。

The murderer run away below the police's eyes.

殺人犯從警察眼皮底下跑了。

beside 在...的旁邊,在...之外,與...相比.

He found the body by the river.

他在河邊發現了屍體。

Beside yours, my computer is too slow.

與你的計算機速度相比,我的就慢多了。

besides 除...之外,

We are all here besides Bowe.

除鮑外,我們也都來了。

between 在...兩者之間,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s improved since then.

兩國的關系從那以後得到了改善。

beyond 在...那邊,

The shop you are looking for is beyond the street, you can't miss it.

你要找的商店在街的那邊,你不會找不到的。

but 除去.

He has nothing but money.

他除錢以外什麼都沒有。

by 被..., 在...的近旁 , 在...之前, 不遲於, 以...為手段。

The classroom was cleaned by the students.

教室由學生們打掃干凈了。

Miss Lucy came to China by air.

露西小姐是乘飛機來中國的。

down 沿著...望下。

She walked down the street.

她沿著街道走。

ring 在...期間,在...時候。

During the holiday, we went to the south.

我們假期去了南方。

except 除...之外。

He knows nothing except English.

他除英語以外什麼都不知道。

for 為..., 因為..., 至於... 。

He works for this company.

他為這家公司工作。

She came back to the classroom for she had left her books in the classroom.

她返回到教室是因為把書留在了那裡。

from 從..., 來自..., 因為...。

Where are you from?

你是哪裡人?

He died from an accident.

他死於一場事故。

in 在..., 在...之內,從事於..., 按照..., 穿著...。

He was born in 1992.

他生於1992年。

I could finish the program in two weeks.

我可以用兩周時間完成這個項目。

He spend less time in reading.

他讀書時間很少。

The man in black jacket is our teacher.

穿黑夾克的那個人是我們的老師。

like 象...,如同...。

The twins are like their father.

雙胞胎象他們的父親。

near 靠近....。

There are some flowers near the house.

房子附近有一些花。

of ...的,屬於...。

This is a map of China.

這是一張中國地圖。

off 離開...,在...之外。

The young man got off the train quickly.

那個年青人很快下了火車。

I live in a village a little way off the main road.

我住在離大路不遠的一個村莊里。

on 在...之上。

My book is on the table.

我的書在桌子上。

out of 從...出來,在...之外。

The dog run out of the house.

狗從房子里跑出來。

outside ... 外邊.

They are waiting outside the gate.

他們在門外等著。

over 在...之上,遍於...之上,越過...。

There is a light over the desk.

桌子上方有盞燈。

He is over sixty years old.

他有六十多歲。

past 越過...,過...,超越...。

The students walked past the post office.

學生們走過了郵局。

It is ten past two.

現在是兩點十分。

round 圍著...,繞過...,在...周圍。

We sat round the table.

我們圍著桌子坐下。

The earth goes round the sun.

地球繞著太陽轉。

since 自... 以後,自...以來。

He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English since he came into the college.

從他來到大學後,他的英語有了很大進步。

through 經過...,穿過...。

They went through the forest.

他們穿過了森林。

throughout 遍及...,在各處。

The police searched for the criminal throughout the mountain.

警察搜山尋找犯人。

till 直到...,在...以前。

He didn't come back till eleven o'clock.

他直到十一點鍾才回來。

We'll be home till six.

六點以前我們都會在家。

to 到...,向...,趨於。

How long is it from here to the station?

從這兒到車站有多遠?

under 在...之下,低於。

There are some footballs under the bed.

床底下有幾顆足球。

These students are under seventeen years old.

這些學生們不到十七歲。

until 直到,在...以前,

Please wait for us until we come back.

請等著我們回來。

It was not until last week that I handed in mathematics paper.

直到上周,我才交了數學論文。

up 在...上面,在...上。

He went up the stairs.

他上了樓梯。

upon 在...之上,迫近...。

It's not polite to look down upon him.

蔑視他是不禮貌的。

within 在...之內。

You must finish the work within two weeks.

你必須兩周內完成這項工作。

without 沒有,不,在...之外。

We can't do it better without your help.

沒有你的幫助,我們就做不好。

We couldn't live without air and water.

沒有空氣和水,我們就不可能生存。

介詞口訣:
自從以當為按照,由於對於為了到;和跟把比在關於,除了同對嚮往朝;
用在名詞代詞前,修飾動形要記牢。

㈤ 什麼是分詞

分詞就是具有動詞及形容詞二者特徵的詞,尤指以-ing或-ed,-d,-t,-en或-n結尾的英語動詞性形容詞,具有形容詞功能,同時又表現各種動詞性特點,如時態、語態、帶狀語性修飾語的性能及帶賓詞的性能。

分詞分為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兩種,是一種非謂語動詞形式。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主要差別在於:現在分詞表示「主動和進行」,過去分詞表示「被動和完成」(不及物動詞的過去分詞不表示被動,只表示完成)。分詞可以有自己的狀語、賓語或邏輯主語等。

(5)語文分詞包括什麼擴展閱讀:

分詞分類:

1、現在分詞基本特點

1)在時間上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例如: a developing country. 一個發展中的國家, boiling water 沸水, rising sun 冉冉升起的太陽。(試比較: a developed country 一個發達國家, boiled water沸水, risen sun升起的太陽)

2)在語態上

表示主動。例如: the ruling class 統治階級, the exploiting class 剝削階級。(試比較: the ruled class 被統治階級, the exploited class被剝削階級)

2、過去分詞構成規則

1)一般動詞,在詞尾直接加「-ed 」。(然而要注意的是,過去分詞並不是過去式)

work---worked---worked,visit---visited---visited

2)以不發音的「e」結尾的動詞,只在詞尾加「d 」。

live---lived---lived

3)以「輔音字母 + y 」結尾的動詞,將 "y" 變為 "i" ,再加「-ed」。

study—studied—studied,cry—cried—cried,try—tried—tried,fry—fried—fried.

4)重讀閉音節結尾,末尾只有一個輔音字母(r、y、x除外),先雙寫該輔音字母,再加「-ed」。

㈥ 什麼是分詞

分詞是非謂語動詞中的一種(非謂語動詞包括:分詞,動名詞,動詞不定式).
分詞包括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兩種.
現在分詞:由動詞+ ing 構成,
過去分詞:由動詞+ ed 構成

㈦ 分詞是什麼意思

分詞包括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現在分詞是動詞的ing形式,過去分詞一般是動詞加d或者ed。這道題的答案:
listening
sleeping
jumping
flying
doing
playing
dancing
making
having
running
slipping
swimming

㈧ 什麼是分詞 舉個例子

分詞是"非謂語動詞"的另一種形式,它有兩種形式:現在分詞(Present Participle)和過去分詞(Past Participle)。

要點提示:
初學者在使用分詞的時候往往有這樣一種困惑--在選用分詞去擔當句子的某個成分時,不知道是選用它的現在分詞形式,還是選用它的過去分詞形式。我們認為,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必須首先要強化兩個概念:

1)分詞的動作意義是一回事;而分詞的形式又是一回事。
2)要分清現在分詞與過去分詞的區別。因此,在討論分詞的句法作用之前,讓我們先討論一下這兩個概念問題。
# 這里所說的"分詞的動作意義"是指拋開它的形式,只談"動作表達的意思"。而"分詞的形式"是指現在分詞形式與過去分詞形式。如:當work作"工作" 的意義用時,無論working還是worked的"動作意義"都是"工作"。 同樣,當do作為"做"的意義用時,did和done的"動作意義"都是"做"。這就是說,在決定"分詞的形式"之前,先要利用"動作意義"去分析句子的意思,去分析"分詞動作"與有關方面的詞之間的關系。根據不同的關系再來決定用分詞的不同形式。請看下面兩個填空題的句子:

A)I heard my brother ( singing , sung ) in the next room .
B)I heard the song ( singing , sung ) in English .

# 要分清現在分詞與過去分詞的區別。
分清現在分詞與過去分詞的區別是我們決定用何詞形式的重要依據。下面我們看看這兩種分詞形式的區別:
現在分詞:
1)分詞和與其相關的名詞、代詞之間構成 一種"主謂關系",即"主動態"。這里 說的與分詞相關的名詞、代詞要依分詞在句中擔當成分的不同而不同。如:分詞若在句中充當定語,那麼被它所修飾的詞就是"相關詞";要是分詞作賓語補足語,那麼賓語就是"相關詞"; 分詞若在句中充當表語或是狀語,那麼句子的主語就是分詞的"相關詞"。
2)現在分詞表示一個"正在發生的動作"; 或是表示一個"在現在或過去一段時間內經常化的動作"。

過去分詞:
1)分詞和與其相關的名詞、代詞之間構成一種"動賓關系",即"被動態"。這里所說的"與分詞的相關詞"的所指與"現在分詞中講的所指"一樣。
2)過去分詞表示一個"業已完成的動作"或是表示一個"在以前某個未知時間發生的動作"。
現在我們用實例來說明分詞的這兩大區別。

例一
I don't like canned food , I prefer something fresh .
我不喜歡吃罐裝食品,我愛吃新鮮的。
The story is very much interesting .
這個故事非常有趣。
She is interested in music . 她對音樂很感興趣。
Hearing Xiong Ni win the first place finally , we all jumped with joy .
聽到熊倪最後獲得了第一名,我們都高興得跳起來了。
Hurt by their impolite words , he flared up .
由於他們那些不禮貌的話傷害了他,他突然發火了。
Mother heard her kid opening the door . 媽媽聽見她的孩子在開門。
Mother heard the door opened . 媽媽聽見門打開了。

例二
China belongs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
中國屬於發展中國家。
China has no time to lose to catch up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
中國要分秒必爭地趕上世界的發達國家。
He saw a man in uniform coming towards him .
他看見一位穿制服的人朝他走過來。
The window is broken .
這窗戶是破的。
The man delivering mails to my office every day is a retired worker .
給我辦公室送郵件的人是位退休工人.
Our president is a man loved by all .
我們的總裁是一位受人愛戴的人。

經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再來討論分詞在句子中的作用就比較容易了。分詞在句子里1)作定語,2)作表語,3)作狀語,4)作賓語補足語。

1)作定語
單個分詞作定語,分詞一般說來寫在被修飾的名詞、代詞之前;分詞短語作定語時,分詞放在被修飾詞之後。
現在分詞作定語,主要說明"正在進行的動作"或是"一個在現在或過去某段時間內的經常化動作" 。
過去分詞作定語,主要說明"業已完成的動作"或是"一個在以前某個未知時間發生的動作" 。如果與上述兩點不符,就不能用分詞作定語,而要改用定語從句作定語。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分詞作定語的情況:
That is an interesting TV theater .那是一部非常有趣的電視劇。
They reced the number of animals used in experiments.
他們減少了用於試驗的動物數量。
The girl standing by her mother looked very timid.
站在她媽媽旁邊的那個女孩看上去很膽小。
The letter reaching me today is from my family. (錯誤)
The letter that reached me is from my family. (正確)
我今天收到的那封信是我家裡寄來的。
另外,分詞作定語還有"being + 過去分詞"的形式。這種表達形式的意義是"分詞動作正在進行;但分詞動作與其所修飾的詞之間是動賓關系" 。例如:
The cloverleaf intersection being built is designed by a young man .
那座正在興建的立交橋是一位年輕人設計的。
The topics being discussed everywhere recently is concerned about the Olympics 2000 .最近到處在議論的話題都與兩千年奧運會有關。

2)作表語
現在分詞作表語主要是表示主語的性質、特徵;而過去分詞作表語則多表示主語所處的狀態。例如:
The news is really exciting .那消息真讓人興奮。
He got very much excited when he heard that Fu Mingxia won the 26th gold medal for China .當他聽到伏明霞為中國獲得第26塊金牌時,他非常激動。
The food smells inviting .這道菜香味怡人。
She looked disappointed after she lost the game.
輸掉那場比賽後,她看上去很失望。
What he said sounds convincing. 他的話聽起來很有說服力。
The shop was closed when she got there .她到那兒時,那家商店關門了。

3) 作狀語
分詞,無論是現在分詞還是過去分詞,作狀語時,往往說明這樣幾種情況:

-- 分詞表示的動作總是句子主語發出的動作之一;也就是說句子的主語或是在邏輯上是分詞動作的執行者,這時,主語和分詞動作構成的是"主謂關系",是"主動態";或是在形式上是分詞動作的主語,在這種情況下,主語和分詞動作構成的是"動賓關系",是"被動態"。總之,分詞的主語必須與句子的主語一致,或是同一個人或是同一件事。從另一方面看,我們可以說--分詞作狀語時,如果主語和分詞動作構成的是"主謂關系",我們用現在分詞;如果主語和分詞動作構成的是"動賓關系",我們就用過去分詞。

-- 分詞動作與謂語動作基本上在前後差不多的世間發生,或是同時發生。

-- 在句子中,對謂語動作而言,分詞動作要相對次要一些。也就是說,我們總是選一個最重要的動作為句子的謂語,而把其它的次要動作寫成分詞形式。

上述的情況也可視為使用分詞作狀語的前提條件。

由於分詞有兩種形式,所以分詞作狀語的意義和作用也不盡相同:現在分詞作狀語主要是對謂語動作加以修飾、烘托;過去分詞作狀語主要是說明謂語動作發生的背景、條件。分詞作狀語,常用來說明謂動作發生的原因、方式、時間、條件、結果等方面的情況。例如:

Not knowing his phone number, I wrote him a letter .
(表示原因)由於不知道他的電話號碼,我給他寫了一封信。
Choked by the heavy smoke , he could hardly breathe .
(表示原因)他被濃煙嗆了,幾乎不能呼吸了。
When leaving the airport , Yang Xia and Din Meiyuan waved with tears to the Chinese delegates left in Sydney.
(表示時間)當楊霞和丁美媛離開機場時,他們含而淚向留在悉尼的中國奧運代表們揮手告別。
Seen from the top of the hill, the city looks significant .
(表示時間)從山頂看這座城市時,它看起來很壯麗。
Laughing and talking loudly, the audience left the stadium after the match.
(表示伴隨性的方式)比賽結束後,觀眾們大聲說著,笑著離開了賽場。
Surrounded by his students , the professor sat there cheerfully .
(表示伴隨性的方式)那位教授在學生們的簇擁下,興高采烈地坐在那兒。
Considering the poorer financial status, they decided to delay their project .
(表示條件)鑒於較差的經濟狀況,他們決定將工程推遲。
Given better attention, the accident could have been avoided.
(表示條件)要是多加註意,那次事故就可以避免了。

分詞作時間或條件狀語時,為了明確其意義有時可在分詞前加上when , while , if 等連詞。例如:

Please take notes while listening to the report .聽報告時請作好筆記。
When explaining it to her , you should be patient .
對她解釋這件事時,你應該耐心些。
If merely drawn on your imagination , the report will not be convincing .
假若僅靠你的想像去寫,報告是不會有說服力的。

另外,若想明確表示分詞動作發生在謂語動作之前,可用分詞的完成形式(其中包括主動式和被動式):
--"Having + 過去分詞"(主動式),
--"Having + been + 過去分詞"(被動式)。
--分詞作狀語還有"being + 過去分詞"的形式。

這種表達形式的意義是"分詞動作正在進行;但分詞動作與句子的主語之間是動賓關系" 。
這種形式與單純的過去分詞或過去分詞短語作狀語不相同之處是:它不僅說明了分詞動作與句子的主語之間是動賓關系;而且還強調了分詞動作正在進行。例如:

Having been discussed several times , the decision was finally made .
進行了幾次討論之後,終於作出了決定。
Being surrounded by a large crowd of his fans , Jordan could hardly move a step further.
喬丹被他的一大群球迷簇擁著,他幾乎無法挪動一步。

當句子的主語既不是分詞的邏輯主語也不是它的形式主語時,也就是說這時主語和分詞之間沒有關系,分詞可以帶上自己的邏輯主語而構成獨立結構(Absolute Construction)。獨立結構在形式和作用上都與分詞作狀語的情況相似,但它不算作句子成分。例如:

The game being over, the audience stood up and cheered for the winner.
(表示時間)比賽結束時,觀眾站起來為勝者歡呼。
The decision having been made, they began to think of how to carry it out .
(表示時間)決議已經作出,他們開始考慮怎樣執行它。

4) 作賓語補足語和主語補足語
分詞作賓語補足語和主語補足語其實是同一成分用於兩種不同的句式中。具體地說,主動態句子中的賓語補足語就是被動態句子中的主語補足語。分詞作賓語補足語時,如果分詞與賓語構成"主謂關系",用現在分詞;如果構成"動賓關系",則用過去分詞。常用分詞作賓語補足語的動詞有:find , feel , get , have , hear , keep , notice , see , watch等。例如:

When I passed by his office , I found John reading something carefully .
(賓語補足語)我經過約瀚的辦公室時,發現他正在認真地看什麼文件。
I heard my sister singing that song in English outside.
(賓語補足語)我聽到妹妹在外面用英文唱那首歌。
My sister was heard singing that song in English outside.
(主語補足語)有人聽到我妹妹在外面用英文唱那首歌。
They once heard the song sung in English.
(賓語補足語)他們曾聽見有人用英文唱那首歌。
The song was once heard sung in English.
(主語補足語)有人曾聽見那首歌被人用英文唱過。

另外,"being + 過去分詞"的形式也能用作"賓語補足語"。 這種表達形式的意義是"分詞動作正在進行;但分詞動作與賓語之間是動賓關系"。例如:

When we came near his garden, we found his house being painted .
當我們走近他的花園時,發現他的房子正在做油漆。
They heard the topic being discussed all over the community.
他們聽到那個話題在社區上下為人們談論著。
She noticed the new wall being scratched by her litter son.
她發現那面新牆正被她的小兒子畫得亂七八糟。

在復合賓語結構中,有些動詞如:feel , hear , notice see , watch等後面既可以用現在分詞作賓語補足語,也可用不帶to的不定式來充當。但這兩種情況在表達的意義上有所不相同:用現在分詞作賓語補足語,強調分詞動作在發生和進行之中;用不帶to的不定式來充當賓語補足語,則著重說明不定式動作從發生到結束的全過程。因此,說話人可根據需要和可能來確定自己的選擇。例如:

I saw him crossing the street 我看見他正在過街。
I saw him cross the street 我看見他過街去了。
They heard him reading something aloud in the next room.
他們聽見他在隔壁房間朗讀。
They heard him read something aloud in the next room for a while.
他們聽見他在隔壁房間朗讀了一會兒。

㈨ 語文中什麼是名詞、動詞、主語、謂語、賓語、狀語

語文中的主語,謂語,賓語,補語,狀語,定語,表語是指:
用句子加以解釋
1,主語、謂語和賓語
例:我寫字。
我,就是主語;寫,是謂語;字,就是賓語。

2,狀語、定語
例:我慢慢地回答你的問題。
慢慢地,就是狀語,它是修飾謂語動詞「回答」的速度或者狀態;你的,就是定語,用來修飾賓語「問題」。

3,定語、主語和表語
例:漂亮的女人是傲慢的。
漂亮的,是定語,用來修飾主語「女人」;是,是謂動詞,傲慢的,就是表語,是用來說明「漂亮女人」的心理狀態的。

4,補語
例:他走得慢。
他,是主語;走,謂語;得慢,就是補語

5,賓補
例:我十分討厭她又哭又鬧。
我,是主語;十分,狀語;討厭,謂語;她,賓語;又哭又鬧,就是這一句里的賓補,用來修飾賓語「她」的。

一:主語是句子陳述的對象,說明是誰或什麼。表示句子說的是"什麼人"或「什麼事」。主語可以用這些詞類或形式來擔任:名詞、代詞

二:謂語是對主語動作或狀態的陳述或說明,指出「做什麼」、「是什麼」或「怎麼樣」. 謂語動詞的位置一般在主語之後謂語由簡單動詞或動詞短語(助動詞或情態動詞+主要動詞)構成。

三: 賓語是動作、行為的對象,是動作的承受者。賓語由名詞、代詞、不定式或相當於名詞的詞、短語來擔任

四:補語是述補結構中補充說明述語的結果、程度、趨向、可能、狀態、數量等的成分。
補語與述語之間是補充與被補充、說明與被說明的關系。
補語主要由謂詞性詞語、數量短語和介詞短語充當。

五:狀語是名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表示動作的狀態、方式、時間、處所或程度等.
1.副詞、形容詞經常做狀語.
2.表示時間、處所的名詞經常做狀語,一般名詞不做狀語動詞中除助動詞外很少做狀語.
3.介詞結構常做狀語
4.一般狀語緊連在中心詞的前邊,但表示時間、處所、目的的名詞或介詞結構作狀語時,可以放在主語的前邊.如[在杭州],我們游覽了西湖美景.
狀語 說白了 就是修飾動作的詞

六:定語用來限定、修飾名詞或代詞的,定語是對名詞或代詞起修飾、限定作用的詞、短語或句子,漢語中常用„……的‟表示。
充當定語的有:主要由形容詞擔任。此外,名詞、代詞、數詞、副詞、介詞短語以及動詞不定式(短語)、分詞和定語從句等都可用作定語。

七:表語是用來說明主語的身份、性質、品性、特徵和狀態的,表語常由名詞、形容詞、副詞、介詞短語、不定式、動詞的-ing、從句來充當。

閱讀全文

與語文分詞包括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55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22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15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86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9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21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15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56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1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8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2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49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3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06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15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43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23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307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