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什麼是小學語文朗讀

什麼是小學語文朗讀

發布時間:2022-07-25 05:33:13

1. 小學語文朗讀指導策略有哪些

(一)、明確要求,讓朗讀更規范。
在一年級學生開始學習讀課文時,我就讓他們明確朗讀的要求,即:聲音響亮、正確、流利、有感情。
1、大聲讀、讀出自信。
我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大聲勇敢地讀。我常說:「要讓班級里離你最遠的同學也能聽清楚。」當學生朗讀聲音小時,我就反復提醒他,直到聲音響亮為止。就這樣,經過一年多反復地訓練,學生已經能夠在大聲朗讀中學會欣賞自己,變得越來越自信。
2、反復讀,讀得正確。
正確朗讀就是:讀書時不添字、不丟字、不錯讀、不顛倒、讀准每個字的音。初讀課文時,我要求學生邊讀邊把生字連同詞語圈出來,並且多讀幾遍,直到讀准每個字的字音;再讀時對於學生出現的漏字、加字等現象,我有針對性地加以指導。如:有的學生讀錯字音,我引導他利用漢語拼音進行正音;有的學生讀破不理解的詞或句子,我訓練他們按詞連讀,連詞成句。我就是這樣通過有層次、有針對性地反復訓練,讓學生逐步掃除朗讀障礙。
3、節奏讀,讀得流利。
「流利地朗讀課文」就是讀得連貫、不重復、速度適中、讀准停頓、讀對節奏。例如,在教學《雨點兒》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讀准詞語,把詞語讀出節奏以後,我再訓練學生讀句子,當學生讀不準句子節奏時,我適時地范讀和指導。如「雨點落進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覺」,我邊示範邊說「里」是輕聲,讀得短一些,看到逗號停頓一下,後面的「在池塘里」和「睡覺」之間雖然沒有標點符號,但也要稍微停頓一下,「睡覺」讀得輕一些。隨後學生仿讀句子。就這樣從詞語、短語到句子,再到整篇文章,我逐步訓練學生有節奏地朗讀,直至學生能夠自覺地讀准標點,讀出節奏,把句子讀得流利。
4、理解讀,讀出感情。
我認為,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讀出感情」就是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把自己對課文的感受用適當的語調、語氣和動作表現出來。
(二)、教師范讀,讓朗讀更有味。
我通常在這四種情況下進行范讀:當需要正音時,當需要迅速把學生帶入課文情景時,當遇到重點句式,特殊句式時。當學習重點段落,需要理解課文時。
如:在教學《筍芽兒》中春雨姑娘喚醒筍芽兒一句時,學生多次讀後,仍然不能讀出春雨姑娘和雷公公不同的語氣。這時,我便示範這句:「筍芽兒,醒醒啊,春天來啦!」聽後學生明白春雨的聲音是輕輕的、溫柔的,接著學生根據我的方法悟出了雷公公應該用粗重的聲音朗讀,竹子媽媽要讀出嘮叨的語氣。
(三)、多種形式,讓朗讀更投入。
我根據課文特點選擇朗讀形式。當需要藉助讀來分清段中內容、層次時我採用引讀;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課文時我採用分角色朗讀;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我採用齊讀。此外,課堂上根據不同的教學需要還可以採取領讀、賽讀、分組朗讀,配樂讀等方式。實踐證明,多種形式的朗讀活動能讓學生讀得更投入。
(四)、巧妙評價,讓朗讀更精彩。
在教學中,我常使用有針對性的、富有童趣的、激勵性的評價語言來幫助學生讀好課文。如:當學生唱讀時,我會說:「哎呀,像唱歌一樣,好聽是好聽,誰能像讀書一樣地讀?」當學生的讀音不準確時,我會說:「節奏感多強呀,來,掌聲送給他。不過有幾個音要正正。」??
漸漸地,學生也學會了從字音,節奏,語氣,語調等不同角度來評價他人的朗讀。在這種賞識評價、多元評價、形象評價中體驗進步、享受成功。

2.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朗讀的評價

朗讀是小學生完成閱讀教育任務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功,就語文學習而言,它是閱讀的起點,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助於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那麼,如何有效的進行小學生語文朗讀的評價呢?
一、評價要客觀真實地反映學生的朗讀水平
《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指出:「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不僅是朗讀教學的總要求,同時也是我們進行朗讀評價的標准。
正確,指的是學生發音準確,吐字清晰,聲音響亮,讀准確,不不錯字,不添字、不減字、不重復,要按句讀停頓,不指讀、不頓讀、不唱讀。流利,是要求學生把句子讀完整,不斷句。要讀出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間歇。要讀得連貫自然、速度適中。有感情,是指朗讀時,要讀出不同語氣,語調適中,有輕重、緩急,表情達意要真實自然。
二、評價要能使學生正視自己朗讀中的優點和不足
教師是人類心靈的工程師。因此,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一個傳授知識的教師,而應是一個教育家。在閱讀課文朗讀訓練中,不同的學生,語文基礎不同,朗讀水平不同,加上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不同,朗讀的效果也不盡相同。但每個學生,只要能勇敢地站出來朗讀,即便不通順,不流利,也是值得肯定和鼓勵的,應該讓每一個學生看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三、評價過程中要能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
在指導學生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朗讀的評價更應注重讓每個學生富有個性地發展。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每個學生對於文本都有著不同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而表情朗讀作為學生對文章情感內省的一種外現形式,因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帶上了個性色彩。當然,在張揚學生個性的同時,我們還應積極倡導學生在評價中的合作,從小培養相互合作的精神。
四、建立科學的朗讀評價體系,發揮其導向作用
1)、評價應突出科學性
進行朗讀評價,無論是指導思想、評價內容,還是評價標准、操作方法等都必須合乎科學,不能犯科學性的錯誤。只有這樣,才能如實地反映學生的朗讀水平,才能使評價的結論成為指導和改進學生朗讀的客觀依據。
朗讀評價要具有科學性,首先,評價者必須把握正確、客觀的評價標准。《語文課程標准》提出:「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既是朗讀教學的總要求同時也是教師進行朗讀評價的標准。「正確、流利、有感情」三者要求逐步上升,教師在朗讀訓練的各個階段要把握不同的評價標准,分層評價。可根據階段目標,在各學段有所側重。比如,在低年級,側重於評價學生是否把書讀正確、流利;而在高年級,則側重評價是否達到「美讀」的標准。
其次,評價內容應體現多元化。朗讀評價是對學生通過訓練所形成朗讀能力的綜合性測評,因而,評價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內涵也是極其豐富的。《語文課程標准》對此進行了具體闡述:「評價學生朗讀,可以從語音、語調和情感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還應考察對內容的理解和文體的把握。」
最後,評價主體應體現互動化。進行朗讀評價,應強調評價主體的雙向選擇、溝通和協商,改變單一評價主體的現狀。
一是教師讀,學生評,旨在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認真聽讀的習慣。在學生的朗讀過程中,若大部分學生普遍存在問題,教師應靈活地處理:讓老師讀讀,你們來當小老師,給老師評評看。若讀得好,好在哪?你能學著老師的語氣讀讀嗎?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教師通過范讀,讓學生評價老師的朗讀,能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評價老師的朗讀中得到啟發,促進他們的朗讀水平。二是學生讀,教師評,旨在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加強朗讀指導。學生讀完後,教師對讀的好的應該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對讀不好的教師應一針見血地指出學生的不足,但語氣應該有鼓勵性和啟發性。三是學生互讀互評,旨在引導學生相互學習,互受啟發。有位教育家曾說:「教學的藝術本質不在於傳授,而在於激勵、呼喚、鼓舞。」因此,教師必須創設民主的課堂評價氛圍,激勵學生自評、互評。評價自己的收獲,評價自己對學習方法的獲取,以揚長避短。
2)、評價要突出激勵性
小學生尤其喜歡贊揚和鼓勵。因此,教師要帶著欣賞的態度去聆聽和感受學生的每一次朗讀,對他們的朗讀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讓他們體會到被賞識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教師要靈活評價學生的朗讀情況,評價要具體明確,以鼓勵為主,絕不「潑冷水」,以保護學生的朗讀積極性。但是對學生所出現的明顯的錯誤也不能一味的誇獎和稱贊,而是應該很巧妙地找出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表揚,再委婉地提出值得改進的地方,這樣既成就了學生成功的願望,又能使學生對自己的不足心領神會。
3)、評價要注意教育性
教師應樹立鮮明的「育人」目標,把「教書」納入「育人」這個大目標。就朗讀評價這個環節而言教師同樣要注意其教育性。在學生互評時,大部分同學都是說別人的不足,把別人說得一無是處。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大家看到別人的優點,同時教育學生指出別人不足時要委婉得體。這樣做不僅能培養學生一分為二的觀點,而且也能教育學生善於發現別人長處,取長補短,不斷進步。

3. 如何指導小學語文朗讀教學

賈宏霞 河北省張家口市高新區老鴉庄中心校前屯小學 075000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小學各年級的閱讀都要重視朗讀,在閱讀中陶冶孩子們的情感,激發想像。」這就說明,朗讀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訓練手段,不能簡單地認為朗讀是把書面語言還原成口頭語言,它不但有助於強化記憶,培養學生的語感素質,提高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可以讓學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感悟文章的美學因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語文整體水平。 一、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 興趣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動力。要達到《課程標准》有關朗讀的要求,激發興趣是首要任務。古代教育家重視「吟誦」,認為只有誦讀才能進入文章的意境之中,體會出其中的妙處,「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此意。 在教學中我的做法是,讓學生欣賞聲情並茂的朗讀錄音,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從中體味朗讀對表情達意的重要作用,然後進行模仿朗讀,要求朗讀時揣摩詞句,領會意境,見景生情,情景交融;此外,讓學生欣賞詩歌朗誦錄像,組織學生開詩歌朗誦會、故事會;再就是在課堂上,採用帶讀、范讀、接力讀、分角色讀、齊讀等不同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這些活動,激發了學生的朗讀興趣,課堂上每逢讀課文,大家都你爭我搶,氣氛熱烈。 二、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朗讀教學 1.抓疑難句子。 詞句是構成文章最基本的材料,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總是蘊含在字、詞、句之中的。因此,只有通過對詞句的品析,才能真正領悟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如《糶米》這篇課文,有這樣兩個疑難句子:「那些戴氈帽的,大清早搖船出來,到了埠頭,氣也不透一口,就到櫃台前占卜他的命運。」「今年天照應,雨水調勻,小蟲子也不來作梗,一畝地多收了這么三五斗,誰都以為該透一透氣了。」要理解這兩個句子,關鍵在於這兩個「透」字。而理解這兩個「透」字,最有效的方法是指導學生反復朗讀,通過朗讀,再聯繫上下文,就會明白:前一個句子的「透」字,是氣也顧不得喘的意思,表現出農民糶米時急迫和緊張的心情;後一句中的「透」字,指稍微輕松一點,表現了農民豐收了,感到高興,以為可以輕松一下了,他們萬萬沒有料到米價會下跌。 2.抓中心句子。 課文的中心句,能畫龍點睛地揭示文章的中心,在領會文章思想內容上起到關鍵作用。這種句子,也要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中:「我看見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麼辛苦,多麼簡朴。」要理解這個中心句子的深層含義,就要加重語氣,反復朗讀它,使學生在感情上與作者產生共鳴,這樣才能深刻理解課文內容,深切感受周總理人格的偉大。 3.抓「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句子,反復朗讀、體驗。 如《再見了,親人》,描寫的是抗美援朝的志願軍戰士在回國的列車上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動人情景,由於年代久遠,現在的學生很難理解當時志願軍戰士和朝鮮人民的那種「比山高、比海深」的情意,若由教師來講解,恐怕是難以將兩國人民那深藏在心底的深情厚誼講得生動、傳情、清楚。只有引導學生邊朗讀、邊想像其情其境,才能品出其難於言傳的「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妙處。 三、根據課文的情感基調採取恰當的方式進行朗讀教學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各種類型的文章,基調或悲壯高亢,或委婉深沉,或簡潔平實。不同的情感基調,要採取不同的方式,通過朗讀來揣摩、體會、把握。感情基調歡快的,可通過生動傳神的表演性語調朗讀,對課文內容進行形象生動的再現,如《美麗的公雞》之類的課文。感情基調深沉、悲傷的課文,像《十里長街送總理》,要指導學生用緩慢、低沉、悲壯的語調朗讀。課前可以組織學生觀看紀錄片《敬愛的周總理永垂不朽》,讀課文時,讓學生模仿解說員的語調。描寫自然風光的課文,一般都是意境清新寧靜,要指導學生用高昂、歡快又激動的語調,去體會祖國大好河山的壯美,如讀《索溪峪的「野」》。教學《牛郎織女》之類的課文,則要用講故事的語調朗讀等等。 四、通過朗讀訓練語感 朗讀課文,不僅要做到正確、流利,更重要的是要有情感。語速的快慢、重音、強調、停頓與連接、聲調的抑揚頓挫等都可以表達出不同的情感;另外,根據不同的標點符號朗讀出不同的語調,所表達的感情也不同。這就需要教師根據不同的文章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技巧、感悟規律、感悟作者的情感,從而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 朗讀是小學生必備的一種能力,要採取多種措施克服小學生朗讀中的漏字、填字、語調平板、唱讀、拉腔脫調、語速過快或過慢、沒有語感、沒有韻味的毛病。正確指導學生朗讀,提高朗讀質量,是一項長期細致的工作,必須貫穿於語文教學始終,這樣才能真正使學生駕馭好語言,自如地表情達意、與人交流。

4. 如何培養小學一年級學生語文朗讀能力

澄邁縣金江中心學校京嶺小學王英劍新課標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培養語感,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見,朗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一項基本功,是閱讀教學中進行語言訓練的一條重要途徑。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積30年的朗讀經驗,使我們確信學生的智力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朗讀能力的訓練是一項長期的主要任務。為了打好基礎,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得從一年級抓起。然而對於我們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朗讀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需要老師的指導與點撥。現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談談我個人的體會。一、培養良好的朗讀習慣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往往要讀幾十年書,而閱讀的第一步,便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的。這個第一步的怎麼邁法,對學生今後幾十年的讀書,將會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為此,必須十分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其中朗讀習慣包括:1、正確的坐姿:頭正、肩平、身直、足平,兩手將書拿起,呈45度角。正確的朗讀姿勢不但有利於學生的身體健康和骨骼的發育,也可以使學生朗讀過程的發聲吐氣准確、暢達。2、讀書時,要三到:眼到看清楚字,口到聲音響亮地讀,心到邊讀邊記憶文中的美詞佳句,想像語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朗讀教學應嚴格要求:讀前讓學生擺好姿勢;讀時,教師加以督促;讀後,及時評價,持之以恆,良好的朗讀習慣才能形成。二、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有感情,也需要使他們對朗讀產生興趣,去主動學習,把朗讀當成一件樂事。做為教師就應該盡職盡責,要在知識和學習間架起興趣的橋梁。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教師如何成功地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也是培養他們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質量,為語文學習打好基礎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一年級的教材,課文以詩歌、韻文、童話故事為主,讀起來朗朗上口,情趣很濃,很容易激起學生的朗讀興趣。(一)、加強朗讀指導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剛剛入學不久,識字不多,朗讀技巧幾乎沒有,對一些生字,新詞及長句,要想很正確流利地讀出來都有一定的困難,就更不用說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加強朗讀指導,讓學生會讀,只有讀了他們對朗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我每上一篇課文時,都要給學生范讀兩遍,讓學生模仿,以聽助讀,在模仿中糾正自己的發音,在模仿中培養自己的語感,在模仿中掌握朗讀方法,以提高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能力。為達到這個目的,在朗讀中,我還實施了評選小老師的活動,確定了做小老師的條件:(1)朗讀的聲音要洪亮;(2)要正確、流利地讀課文;(3)讀出自己的感情來。學生們聽說要選小老師,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個個把小手高高舉起,躍躍欲試,嘴裡激動地說:老師,我先來。於是,小老師們熱鬧的氣氛中一個一個產生了,每個小老師在范讀完課文後,同學們都會爭先恐後地指出小老師的優點和存在的不足,促使小老師們糾正自己的錯誤之處,同時,我也對同學的朗讀結果加以肯定和表揚,這樣一來,學生在熱鬧、歡快的氛圍中朗讀,既有老師的指點,又有同學的幫助,他們的朗讀能力得以慢慢提高。(二)用寬容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作為老師應該明白,我們面對的不是專家、學者,而是涉世不深,學識很淺的小學生,常常出現令人不滿意的情況是必然的。如果課前不預習課文,教師范讀時不認真聽,一讀書就多字、少字、錯讀字等,凡此種種,作為教師不應該責備學生,挖苦學生,而應用一顆平常寬容的心去幫助學生,找出原因,端正學生的心態,用鼓勵的語言、表情、眼神和親熱的動作使他們從失敗中堅強起來,樹立起我要讀好書的決心和信心。我在上《自選商場》一課時,東西的西xi字讀輕聲,我教讀了好幾遍,當我指名讀課文時,一位平時不太愛聽課的學生還把西字讀成了xī,當時,我沒有責備他,而是心平氣和地對他說:注意再看看字的音節,是這樣的嗎?只要你看清楚了音節,你會讀好的。那位同學聽了我的話,很快發現了這個詞中的西字應該讀輕聲,可見,教師的寬容與鼓勵對於一個一年級孩子來說,是多麼的重要。三、朗讀的目的要明確一篇課文,不是讀十遍二十遍就叫做重視朗讀,學生每一次朗讀,都要有目的,老師都要提出要求,如我在上《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一課時,聽完老師范讀後,初讀階段,我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每個字讀正確,再讓學生輕聲讀課文,圈出本課認讀的生字,並拼一拼,加強了識字的練習,然後指名讓學生讀,其他同學邊聽邊給自然段寫出序號。學生在反復讀中把課文讀通讀順,掃除了閱讀的障礙,在精讀階段,我讓學生帶著問題逐段讀課文,做到有的放矢,如我指名讀這一課中的24自然段時,要求學生思考:小燕子三次飛往菜園,每一次都發現了什麼?最後讓學生齊讀,思考:燕子媽媽為什麼誇小燕子?這樣就達到了讓學生有目的地讀,在讀中逐漸理解課文的目的。四、給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一年級是朗讀的啟蒙階段,學生識字量少,讀書速度慢,容易引起拉調。所以老師在每篇課文的學習中除了加強指導,還要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只有在反復地讀中,學生才能掌握生字的讀音,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從而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讓繁瑣的講講、問問、答答讓位給讀,讓花哨形式的,沒有實效的小組討論讓位給讀。這樣,只有給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我們才能看到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五、朗讀的形式要靈活多樣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的培養待續時間不長,單調的讀書方法只能使學生昏昏欲睡,所以要採取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個別讀,合作讀,可以是教師與學生的合作,也可以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可以是一兩個人或幾個人之間的合作,也可以是全班同學之間的合作。選擇哪種合作形式,要根據文本特點和所表達的情感需要,如教學一年級上冊《自己去吧》這篇課文時,可以採用師生合作讀:教師讀媽媽的話,學生甲讀小鴨的話,學生乙讀小鷹的話,其他同學讀敘述部分,學生甲: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教師: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學生乙:媽媽,我想去山那邊看看,您帶我去好嗎?教師:山那邊風景很美,自己去看吧。通過這樣分角色的朗讀,讓學生明白:小鴨和小鷹都是既有禮貌又勇敢的好孩子。它們的媽媽並不是不愛它們的孩子,不關心它們的孩子,而是了解到周圍的環境不會給自己的孩子帶來危險,於是鼓勵自己的孩子不要依賴父母,要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總之,朗讀是教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訓練,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只要學生能堅持不懈地練下去,讀下去,我們老師能不厭其煩地教下去,指導下去,學生的朗讀能力肯定會得到很大提高的。如何培養小學一年級學生語文朗讀能力

5. 小學語文教學各年級的朗讀要求

一年級: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學慣用普通話正確地朗讀課文。讀准字音,要做到不錯字、不丟字、不添字,要注意輕聲、變調、兒化,糾正地方音。

2.學習流利地朗讀課文。努力做到不頓讀、不唱讀、不重復、不破讀詞句,注意讀出句與句之間的停頓和長句子中間的停頓。

3.學習有感情朗讀課文。嘗試根據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選擇自己覺得合適的語氣、語調和語速來朗讀。

4.能像平日說話那樣自然地朗讀。

二年級: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正確:讀准字音,不錯字,不丟漏字,不加字,不倒詞、不倒句、不跳句。注意輕聲、變調、兒化。糾正地方音。

2.流利:朗讀時努力做到不復讀,不斷讀,不讀破詞句,停頓間歇分明,語氣連貫流暢,速度適中。

3.有感情:能根據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選擇自己覺得合適的語氣、語調和語速來朗讀。

4.學習根據課文體裁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語氣、語調和語速來朗讀。能注意詩歌、散文、透過童話故事和科普文章的不同讀法,嘗試用不同的讀法,表達出不同的感情色彩。

三年級: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准確地朗讀課文。讀准字音,要做到不錯字、不丟字、不添字,要重視糾正地方音。

2.讀順句子(不破詞,不顛倒,不重復字句,要讀出句與句之間的停頓,把握逗號和句號的停頓時間。)

3.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引用恰當的語氣來讀出感情,(藉助句號、嘆號和問號,把握陳述句、感嘆句、疑問句的語氣、語調;初步把握不同的情感色彩的文章內容應選用不同語氣的方法)。

四年級; 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做到普通話語音、語調標准(要做到不錯字、不丟字、不添字),停頓適當,節奏分明,有一定語感。

2.停頓適當,節奏分明,有一定的語感。

3.根據文章的體裁、寫作背景、表達的思想感情等嘗試確定朗讀的情感基調,讀出恰當的語氣和語調。

五年級: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外。

1.能用普通話讀准字音,注意句子間的停頓。

2.運用朗讀的技巧,如停頓、重音、語調、語速、語氣等表情達意。

3.注意體會並綜合文章的體裁、寫作背景、表達的思想感情等確定朗讀的情感基調。

6.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朗讀指導

網上有語文課文朗讀的視頻。

7. 小學語文課堂中如何進行朗讀指導

指導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門藝術。讓學生充分地讀,在朗讀中整體感知,在朗讀中有所感悟,在朗讀中培養語感,在朗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情動於中而形於外。如果離開朗讀這一中介,學生很難走進課文,當然更談不上讓人物活起來。 指導學生進行朗讀的要求與方法:一、讀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讀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就是通過朗讀,把人物語言中蘊含的思想感情讀出來。 方法之一:提醒學生注意提示語和對話中的標點符號,從中體會人物的處境和思想感情。例如指導學生讀《珍貴的教科書》中指導員說的最後一句話: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我提醒學生注意提示語。一開始,學生就讀得低沉無力了,省略號被忽略了。後來,學生明白了這里的省略號是因為指導員身受重傷,說話上氣不接下氣時,再讀,聲音就既弱又斷斷續續了。我經常提醒學生讀書要讀標點符號,因為它們也有表情達意的功能。 方法之二:啟發學生給人物對話加提示語,通過加提示語進一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教《狐假虎威》時,有一位小朋友在狐狸說的老天爺派我來管理你們百獸,你吃了我,就是違抗了老天爺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膽子這段話前面加了狐狸吹牛說的提示語。應該說他理解得不錯,但他沒讀出吹牛的語氣。我說:你這樣讀恐怕蒙不住老虎。如果蒙不住的話,你的命可就沒了!我這么一說,第二遍他讀得就好多了。這種啟發,讓學生進入角色。即透過全文,透過提示語和標點符號,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這是最重要的。 二、讀出話外音 有些課文中的人物對話,是話里有話。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魯迅見周曄讀《水滸傳》馬馬虎虎,常常把這個人做的事,安在另一個人身上,便說道: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還有,一天吃晚飯時,魯迅說道:你想,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都是話中有話。讀這些句子,要先讓學生理解話中之話是什麼,懂了,再讀。或者老師示範,讓學生看老師讀(讀這樣的話,表情特別重要),通過看老師讀,去體會話中的意思。一旦理解了,才能讀出話中話來。一般地說,這樣的對話比較難讀,但如果讀好了,也特別地有意思。學生會在讀中,在聽中,感受朗讀的魅力,感受祖國語言的表現力。 三、讀出人物的身份 有些課文中的人物對話,朗讀時要提醒學生注意說話人的身份。如《驚弓之鳥》的魏王和更羸,《西門豹》中的西門豹、巫婆和官紳。身份不同,說話的語氣自然也就不一樣。指導學生朗讀《驚弓之鳥》,我提醒注意人物的身份,學生讀魏王的話就有了國王味,讀更嬴的話就有了大臣腔。有的小朋友讀魏王說的啊,你真有這樣的本事一句時,還用手做了個捋鬍子的動作。在他的想像中,他似乎真的成了魏王!這不就把人物讀活了嗎? 指導朗讀的另外一些方法:一、范讀老師的范讀,也是一種指導,而且是更現實、更直接的指導。但范讀要選擇好時機,一般不要在學生讀課文前范讀,這樣做,告訴的成份太多。當學生讀得不盡如人意時,處於憤、悱狀態時,我才范讀,即使這樣,也沒有強加於學生的意思。我總是這樣說:讓我讀讀看好嗎?我的范讀常常略帶誇張,以突出人物的身份、性格。對學生來說,正統不如卡通。好的范讀,不僅有指導作用,而且有啟迪、激趣的作用。所以,我備課首先備讀。實踐告訴我們,課文讀懂了,讀出味來了,教學方法往往也就隨之有了。 二、藉助錄像 由於學生的年齡、智力等方面的特點,加之學生的知識經驗有限,對於課文中涉及到的與現實生活相去甚遠的內容,要求他們與作者產生共鳴,完全投入到課文的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境中去,聲情並茂地朗讀課文,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可以運用錄像這種聲形並茂的信息載體,讓學生進入形象的世界,使他們身臨其境,激起他們的朗讀興趣。 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中描寫五壯士壯烈犧牲場面時,作者情感的高潮全部集中在幾位戰士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口號聲上。當要求學生情感朗讀時,學生的處理方法往往比較簡單,只是單純的放開喉嚨,提高音調罷了,完全沒有讀出悲壯的感情來。於是,我上網選取《狼牙山五壯士》中的幾個片斷,播放給學生看,當播放到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鏡頭時,學生們的情緒被感染了,完全沉浸在畫面所營造的悲壯氣氛中,由衷地喊出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人民萬歲的雄壯口號,語調慷慨激昂,情緒也久久不能平靜,從而完成了一次高水平的朗讀,並對理解課文內容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三、藉助音樂 在朗讀中,配上合適的音樂也是提高學生朗讀水平的一個重要方法。音樂雖然不像錄相那樣直觀,不能造成視覺可見的圖景,不能敘述事件的經過,但是它最易激發人的情感,喚起人的聯想與想像。 如,在學習《月光曲》這篇課文中貝多芬即興創作《月光曲》這部分內容時,文中有一段文字相當優美的描寫,在短短的幾句話中,描寫了海面由平靜平和到風卷浪涌的變化。在教學時,我播放了《月光曲》中描寫這部分內容的音樂,學生從樂曲中很明顯地感受到了音樂由先前的舒緩寧靜,慢慢變成激越慷慨。他們彷彿親眼看到了灑滿月光的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小學語文朗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55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22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1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86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690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20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14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56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1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88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2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28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49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2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06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15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42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2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30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