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我們要學語文
每個人都有一個祖國,每個國家都有一門國語。我們想了解世界,就要從了解我們的祖國開始;我們要生存,就不能忘本,我們得了解我們的祖國。語文就是一門學習國語,了解我國文化的一門學科。也是我們去了解其他過文化和知識的一個基礎和保證。
2. 我們為什麼要學語文
如果有人問學生:「為什麼學語文?」
學生會異口同聲地說:「為了高考!」
可是,一個在社會上摸爬滾打過的人一定不會這樣說!
學好語文可以讓你的人生更加出彩。可以這樣說,不管你將來從事什麼工作,將來都一定會用到語文。小到單位的計劃總結,大到大型會議的演講,君不見馬雲憑借三寸不爛之舌馳騁商場?「一根稻草綁在白菜上,賣的是白菜價。綁在螃蟹上,賣的是螃蟹價。人的一生,關鍵是和誰綁在一起」,於是他的身邊聚集了十班羅漢,打造了世界第五大經濟體。而那些語文沒學好的人,寫份發言稿都得找度娘,演講時更是詞不達意、邏輯混亂,更不用說什麼「振臂一呼,應者雲集了!」
為什麼學語文?只有在社會上吃了虧的,才能給出一個准確的答案!趁我們還沒有吃語文不好的虧,快點跟著語文老師好好學語文吧!
3. 為什麼要學語文
如果你不學語文,人家小朋友學了,以後他們說的話你就聽不懂了,你還怎麼和人家玩啊!!!
4. 我們為什麼要學語文
所有學科的教科書及試題的表述都要藉助語言文字。打個比方,做數學題時,讀懂題目需要語文,答題歸納也需要語文,如果連題目都讀不懂,一定做不對。
高考數學的最後一道拉開分數檔次的「大軸題」更多的是考語文。
高考數學的絕大多數題目都是有章可循,可以「按照套路出牌」一一解決的,唯獨最後的「大軸題」讓人防不勝防,沒有固定的出題方向,也沒有固定的解題套路。它的難點究竟在哪裡呢?
難在三點: 讀清楚、想清楚、寫清楚 。
首先,這道題目的題意會比較「繞」,許多同學就是因為不能准確理解題意而折戟;
其次,理解題目之後要把數學推理的過程想清楚;
最後,由於推理過程比較復雜,如何把它清晰完整地答在紙面上又是一個問題。有些同學明明想清楚了卻寫不清楚,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分數從指頭縫間溜走,實在可惜。
這三個難點當中,「想清楚」是考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 「讀清楚」和「寫清楚」則分別考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說白了就是考語文的功底。閱讀能力強的孩子,能夠很快地理清數學中的的邏輯關系和數量關系,運用相應的數學方法解決問題。
數學家蘇步青在擔任復旦大學校長時曾經說過,「如果允許復旦大學單獨招生考試,我的意見是第一堂課就考語文,考後就批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課就不要考了。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 事實上我們也不難發現,那些語文成績很好的同學,其它科目也不會太差
5. 為什麼要學習語文
原因:
語文是工具,運用於人們的交際交流、學習發展,同時語文也是橋梁,溝通古今中外文化,傳承精神血脈。語文還是個載體,承載著公民的人文素養,提供審美體驗。語文是基礎,語文基礎打不好,數理化肯定也學不好。
所以,語文聽說讀寫是基本功,重點是讀寫。學生在家庭里會時刻進行口語練習,除了口語還有一些需要訓練的要素,重點是閱讀和寫作,語文是載體。
鍾南山是今年的抗疫英雄、功勛人物,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特別講到語文,他說:「我經過了至少七十幾年的學習,最大的體會就是要學好基本功,只有具備了最基本的知識以後,你才能夠往上走。學好基本功,最重要的就是要學好語文,這樣才懂得如何對事情進行分析總結。」
6. 我們究竟為什麼要學習語文
語文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我們到底為什麼要學習語文吧!
比如說我們學完拼音之後就會認識好多字,認識好多字之後就會掌握好多詞,慢慢我們就會組織語言成為句子。句子編織到一起就成為作文或者文言文或者詩詞或者小說。只有掌握了這些,我們才能夠在社會上立足,給自己底氣,給父母依靠。
我認識一個朋友,他從小不喜歡學習,初中就輟學了,打字不識,只能去當苦力。想一想現在哪個工作不看學歷呢?誰會要一個不會寫字的人來辦事呢!他連給別人發消息就是語音輸入,不會拼音不會寫字。別人給他介紹對象,以他是文盲的理由拒絕了他,所以不掌握語言文字都找不到工作和老婆呀!
還有我們掌握基本語言文字就可以欣賞好多文學作品,讓我們體驗到文學的魅力,讓我們受到文化的熏陶,學語文是能夠幫助我們提高興致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7. 我們為什麼要學大學語文
講為什麼要學大學語文,其實也是講為什麼要學語文。要知道為什麼要學語文,首先要知道什麼是語文這門課程。要知道什麼是語文課程?首先依照哲學中的原理,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從中外比較中看什麼是語文。
1、西方學校沒有語文課程。
在西方課程發展史上,古代希臘的課程具有世界的意義。如雅典的教育是注重培養多方面發展的人。文法,修辭,雄辯術,加上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構成了希臘的「七藝」課程體系。文法,修辭,雄辯術為「三藝」,辯證法是最高學科,是哲學「理念」;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是「四藝」,為理念服務。學習算術掌握「調兵列陣」,學習幾何掌握建造兵營,學習天文幫助戰時觀測氣候,學習音樂培養樂觀、勇敢、高尚的精神。到了古羅馬時期,教育受到古希臘影響,開設了雄辯術、文學、修辭學、歷史、哲學等,培養善於演說的政治家。
文藝復興教育規定了網路全書式的教學內容,即語言(拉丁語、國語、希臘語、希伯來語),「七藝」以及物理、地理、歷史、倫理學、神學等,目的是使教育對象成為一個「人」。啟蒙運動時期,盧梭提出了「自然教育」思想,在自然中獲得實際有用的知識。與盧梭不同,斯賓塞按照邏輯系統組織教材,重點放在系統的書本知識上。首先提出「科學課程」,「科學知識最有價值」,以自然科學知識為學科範圍。第二,重視個人,學習文學、藝術、生理和心理等知識,陶冶性情,發展個性。斯賓塞的課程設計順應了社會發展,在很短時間里就在西方迅速流傳開來。
總之,一個是科學知識,一個是社會能力,這兩方面構成現代學校課程內容。語文課也是這樣,如果將「語文」二字翻譯成英文,結果將是豐富的,如language,speech, dialect(語言,言語,方言);culture, language,writing,script,character,formal ritual(文化,口語,行文,文本,角色,儀式);words,word,dialect,saying,talk,speech(話語,字詞,俚語,諺語,流行語,正式語)等。顯然,中國「語文」二字包含了西方相關課程三個內容:一是一般性的語言,二是文化修飾性語言,三是習慣性語言。所以「語文」的構成分析里邊,就包含了客觀的語言研究和社會的現代歷史改造之雙重意思在里邊。這也就貫穿了培根「知識就是力量」的現代知識理念,即了解對象的知識越多,征服對象的能力越大。所以,今天中國的「語文」課,美國它是閱讀課,法國它是文學課,德國是公民課,日本是訓練課,俄羅斯是演講課。
這些都不是中國的語文。
2、中國才有語文,語文課由三類語文知識構成。
語文知識構成有三足鼎立,即是所謂的「三大學科」構成:語言學知識、文學知識和文章學知識。具體的是三大類:語言知識、(語言)表述知識、文化知識。其中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是認識類知識,(語言)表述知識是經驗類知識。而這些在西方學校中,分屬三門課程。
在中國教育傳統中,語文課程由三類語文知識綜合而成,所以中國語文是一個大雜燴。
這里,我們可以依從俗語「了解了一個事物的歷史就了解了一個事物的屬性」入手,切入中國語文的來歷,來定義我們的「語文」。
語文來自葉聖陶的命名,但這是1949年後的事情。更早,語文源自國文,以「國文(國語)」命名的語文教材,起自上世紀20年代間,因與洋文(外文)對舉而命名國文。國文源自國學,「中國固有之學」,是針對「外國學」而言的。「國學」一詞見於周代,其近代意義轉借自日本,1902年始就出現。章太炎在《國學概論》中說,「夫國學者,國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又說「國學是一國立人立國之學問」。這表明,國學、國語和語文是中國近代化過程中的產物,其核心承載著中華民族獨特生活方式和基本價值觀。
准確地說,語文學科起始於1903年開始的分科教學。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規定必修科有:修身、讀經講經、中國文學、算術、歷史、地理、格致、體操等。由此,中國傳統教育的「四科」,只剩下「文學」。所以,古代的「文學」即歸於現代意義的語文學科,只是語文中一個沒有被分割出去的門類。凡是被分割出去的門類,如歷史、地理等,我們在教學上一般只取它們的形式,即「語言表述」;而「語文」在教學上,恰當取了沒有被分割出去的文學;既取了它的形式,也取了它的內容。由於「中國文學」是文史哲不分家,涵括一切古代文獻,如《史記》、《夢溪筆談》、《水經注》......都屬於「中國文學」的范圍。因此,中國的「語文」仍是一個大雜燴。
還如,癸卯學制下的分科將政治(道德、修身)與語文分離。然而,孟子卻說「學問之道,求其放心」,二千多年來,中國的學問做的就是「放心」二字。在這個知行合一傳統慣性下,今天的老師們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將「讀經講經」和「中國文學」二者攪和在一起。猶如劉夢溪在《國學與國民教育》中所講的,往往是「透過不可更動的文本,來闡發可以更動的注釋」。語文在中國血融於水一般,附帶著著「修身」的任務。用今天的眼光看,就是語文課的「人文精神教育」或者「人格教育」。
這種現象是必然的,因為中國沒有超越性的宗教。中國傳統的文史哲,發揮著安頓人生的宗教功能,今天的語文課只能也必須「附帶」這個責任。當然,現代課程的性質決定了(人文)文化傳承並非語文學科的專責,同時它也是其他學科的責任。但語文學科習慣性文以載道,以致成為了其屬性。
結論是,1902年後癸卯學制建立,中國近代教育體系形成。新式國文(語文)及其教科書的應用,伴隨近代學堂教育的影響,語文課發揮著人與人之間一門「組織」人的學科知識作用,構建著社會共同的近現代社會理念和倫理,深刻改變了中國人知識結構和價值觀念。
所以近代中國轉型中立人立國的歷史,也邏輯上構成了與語文知識屬性並列的語文人文屬性。
3、學習大學語文,發揮語文為社會、為人生的雙重功能。
語文擁有為社會的功能,因為現代社會是一個經濟效益主導的社會。在經濟主導的社會里,「個人」編入社會組織,個人在各種組織內部的設計、改造和安排下進入「國家」這個協作系統。依此,達到有效參與社會大分工的目的。區別於傳統小農經濟社會,今天一個國家就是一個全球化的大協作體。國家的同一首先是語言的同一,文化的同一。這就在人與人之間產生一門「組織」人的學問,一門建立共同體理念、倫理和制度的學問。德國漢堡大學中文系教授凡埃斯博士說:「像英文系,或是義大利語系,這些學科的內容都非常窄,主要是以文學為主,這些國家的歷史是在別的系裡學的。而學習漢學可以同時學到中國的歷史、政治、社會、文學、哲學、經濟等等,是一個整體,不能被分開來。」(中國青年報2005.1.12《冰點周刊》)在中國,這就是語文的社會文化綜合、意識形態整合功能。
對於個人而言,語文為人生的一面同樣重要。語文的好處,是冰冷的世界經過語文描述而變得溫馨。比如語文筆下的死亡,是這樣在說: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出生是封面,死亡是封底。我們雖無法改變封面前和封底後的事情,但書里的故事,我們卻可以自由書寫。
如果說死亡是一個虛無的黑洞,語文的上述描述而使得死亡變得有實體和意義起來。這是一段討論死亡的語文,由於語文敘述的功能,是讓陌生世界可以解釋而揭示,變成可控的溫馨家園!這告訴我們關於語文的一個道理:語文不是科學,無論真假;語文屬於文化,提供善惡,眷顧生命!科學的世界是冰冷的,語文在冰冷的世界之上善意地搭建溫馨的世界。學好語文,就能夠把單調的生活開出一朵花來。這是語文的真諦:人生活在語文的世界,便隔離著世界的冰冷。
另外,語文不是改變對象,而是擁有對象。這也是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給予人的區別。物質文化把人對完美的追求放在把自己變成什麼上,而不是擁有什麼上;而精神文化把人對完美的追求放在思想和精神的內在狀況上,而不是外在的環境上。語文涵詠了中國人的智慧和人文境界,語文構建強大的精神,使你把追求的對象有別於獸性,放在人性本身的發展和優勢上。中國語文的思辨特質,使你不是去盲目擴大那些使得人性成為特殊的尊嚴、財富和幸福的思想和感情上。
語文是文化不是科學,與絕對真理無關。語文的閱讀和寫作,面對的不是科學世界,而是生活世界。語文的生命力得益於跳出二元對立。當傳統哲學掉進極端主觀主義和極端客觀主義的陷阱而無法出頭之時,當形而上學受制於物我兩分的二元論泥潭而不能自拔之時,以「生活世界」為依託的語文世界不失為人生的一個自我救贖之道。所以,語文關注的並不是有關絕對真理是否存在的問題,而是有關人類生活如何才能改善的問題。
對於社會而言,語文是「組織」工具;對於個人而言,語文是存在之途。人的生命力得益於其先於本質規定;得益於不是表達絕對,而是表達當下個人。所以,語文是進行時,是生長中,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語文不是禮教語文,不是機械語文。語文的力量在於,可以扶正一直以來被歪曲了的「自我」;可以還原世界原初知識,安頓人生生命尊嚴;因為語文是活的,當下的。僵死的是僵死的世界觀,只顧及真假;活躍的是活躍的人生觀,探索善惡。
大學語文與專業語文的不同。大學語文是通識語文,不是專業語文。大學語文有用,有價值倫理之用。大學語文提供價值倫理,規范了應用語文的日常倫理。比如,大學語文可以統領商業語文、科技語文,相反則不行。商業語文的規范是「信」,科技語文的規范是「真」,文學語文的規范是「美」,日常語文的規范是「善」......而大學語文的規范是「道」。
總之,大學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區別,就在於工具性關乎世界觀,人文性關乎人生觀。說大學語文是關乎人生觀的一門學問,是因其回答有一種生活方式是高貴的,而另一種是卑賤的;也是因其回答什麼是高貴生活的內容(善)和實現它的途徑。反之,說大學語文是關乎世界觀的學問,是因其回答宇宙的統一性和目的性,且是有規律的。前者,是宗教與倫理問題,後者是「科學的」問題。
知道了語文的人文性,我們就知道如何學習語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