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淺談小學語文如何備課
備課是教學的起點和基礎,是決定課堂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一環。經過十幾年的語文教學,我逐漸摸索出了備課的小技巧,現在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一、中心的提煉技巧
備課前,應該先鑽研教材,對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成竹在胸,切忌在備課時,認為這也重要那也重要,面面俱到,千頭萬緒。蜻蜓點水的結果只能是淺嘗輒止。下面介紹幾種提煉中心的主要方法:
1、分析法
一篇文章的題目常能反映該篇文章的重點和中心之所在。分析題目的含義(當然要結合課文內容),尤其是抓住「題眼」分析透徹課文的中心,教學重點就自然突出來了。例如:《高大的背影》,記敘媽媽背「我」去醫院看病的路上,一位三輪車工人主動送「我」去醫院的事。如果抓住「高大」一詞來分析:「背影」為什麼「高大」?它「高大」在什麼地方?教學重點就突出來了。
2、揭示法
有些教材一開始就揭示出該篇的中心,有的則在中間用中心語句來提煉教材的中心,有的則篇末點題,抓住這些詞語就能夠提煉文章的中心。
3、總結法
先把教材分成段落或層次,根據各部分或層次的主要內容,進而分析他們在整篇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從而概括整篇文章的中心和重點。
二、備課「六忌」
1、忌簡單照搬。
2、忌千頭萬緒。
3、忌閉門造車。教師備課時,對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知能力等全然不顧,勢必降低教學效果。
4、忌瑣碎設問。有的教師一問到底,不管問題是否具有啟發性,在不該設問處濫問,勢必會影響教學效果。
5、忌盲無目的。教學目的不明確,備課時毫無目的,課堂上隨意發揮,學生只會茫茫然,所得甚微。
6、忌程式定勢。根據小學生好奇求新求變的心理特點,教師備課時,必須因文而異,教法富於變化,努力尋求新穎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教學單調乏味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三、備課的「模擬講授」環節
模擬講授或訓練,作為備課的最後一個環節,往往被人忽視。其實,教案完成了,是紙上的東西。紙上談兵不一定能取得實戰效果。要進行兩個飛躍,一個是把紙上的東西變成腦子里的東西,成為印象,也就是把教案里的文字變成形象,融化在腦海里,形成意識。第二個飛躍是把意識變為行動,也就是能夠按教案的設想進行實際操作。有的教師,寫完教案,要看幾遍,邊看邊想在課堂上如何動作,甚至對著鏡子演示一番,像演員排練節目一樣,如發現紕漏,及時修改補充教案,直到自己滿意為止。這是值得提倡的。如果寫了教案就擱置一邊,到了課堂上在臨場發揮,就有點草率了。
導入新課和設計導語應遵循以下原則:
符合教學的目的性和必要性。
課堂教學的導入,一定要根據教學目標來精心設計導語。不要使導語游離於教學內容之外。
根據授課的內容設計導語。
備課時可以從教學內容中抽出有概括意義的一個或幾個問題,將其與學生熟知的或似知非知的事例聯系在一起,設計出獨出心裁的導語。由於每節教材內容有其豐富而廣闊的外延,涉及許多其他方方面面的知識和事物,課堂的起始設計,也可以從他們的關聯中尋找線索
導入要言簡意賅或短小精悍。導入部分時間過長,使人有喧賓奪主之感。
導入的形式要豐富多彩。
任何一種形式的授課技巧,一定要靈活運用,不可形成定式,使人產生呆板之感,導入導語也不例外。
四、技巧的運用
1、提問議疑導入。緊扣課文設計一兩個問題,最好能總領全文,或從側面入手,對理解課文起關鍵性的作用。例如:《司馬光》一課,我是這樣導入的:小朋友,如果平時你和另一位小朋友玩耍的時候,他不小心掉進了一個盛水的缸里,你有什麼辦法把那位小朋友救出來?今天要講的課文中的司馬光,就想出了一個非常好的辦法。
2、敘述故事導入。小學生愛聽故事,通過講故事可以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草船借箭》一課,老師就可通過講述孔明以自己的大智大勇借到十萬只箭的故事導入新課,學生興趣一定會很濃。
3、歌謠導入。歌謠,特別是兒歌,在兒童教育方面的作用歷來備受重視。課堂教學中也引進一些兒歌,並加以引導,可發展兒童的想像力,符合「寓教於樂」的教育原理。
4、謎語導入。如教《奇妙的「眼睛」》,先讓學生猜一個謎:上邊毛,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有謎語導入對「眼睛」的學習,過渡自然,學生興趣濃厚。
5、游戲導入。小學低、中年級宜採用這種方法。
6、音樂導入。多用於音樂渲染氣氛的課文和直接是音樂歌詞的課文。如《鳥的天堂》,教師可先放《百鳥朝鳳》的樂曲。如上作文課,作文題為《我所喜歡的一隻歌》,教師可在學生動筆之前先放幾只優美動聽的歌曲,並加以適當的點評。
導入新課的藝術和方法還有很多,如笑話導入法、成語導入法、表揚導入法、觀察導入法、詩詞導入法、珍聞導入法等等。切記生搬硬套,要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系統、科學地做好小學語文備課工作,以更好地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
② 小學語文怎麼備課
一備教材
1、生字找出字形、字音的易錯點,做到心中有數
2、自讀課文,讀通讀懂
3、詳讀教參,在書上做批註
4、探究重點句段,處理書後習題
二備學生
了解學生的學生水平
③ 小學語文如何備課更高效
俗話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教師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備課的有效性。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中,有許多青年教師為上好一堂語文課,常常瀏覽大量資料,參閱多堂名師範例及教案,經過精心整合、預設,形成了一份幾乎無瑕疵的多頁詳案,但實際執教起來並不如設想中那樣順利,往往出現量大超時,環節倉促,顧此失彼,束縛手腳等現象,形成低效的課堂教學。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有效備課呢?
一、備課標
課程標准、教材和參考書是教師備課前必須讀的「三本書」。很多教師備課時,往往只讀教材、參考書,照本宣科,忽視了課程標準的指導性作用,這樣的備課尤如井底之蛙,站不高、看不遠,教材也不可能真正鑽研深、鑽研透。備課,先從讀課程標准開始。課程標準是教學的「圭臬」、是源頭、是方向,也是方法。讀課程標准,就像砍柴前磨刀一樣,事半功倍。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說,他把課程標準的年段目標抄下來,貼在教案本的首頁,每次備課時都要翻看。由此可見,備好課標是備好課的基礎之步。
二、備教材
備教材是備課中的重要的一環。如何把握教材並創造性地加工教材呢?
第一步:鑽研文字。一篇課文擺在案頭,先做什麼?先理解字詞句在課文中的意思,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及含義深刻的句子。隨著悟性的提高,有些關鍵詞語,寫得精彩之處,以及課文的重點、難點,也會很快抓住。抓住了,便做上記號。
第二步:朗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四五遍。這是鑽研教材、語文備課重要的環節。朗讀是活的,是躍出紙外的,賦予了作品生命力。朗讀好了,鑽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老師朗讀水平有多高,學生就會有多高,並超過老師。師生朗讀得精彩的課堂,必然是充滿生機的、充滿靈性的、富有情趣的課堂。
第三步:正確領會作者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意圖。教材中所選文章都是精品,語言運用得准確、生動就更不要說了。對於作者推敲、錘煉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細心琢磨、體會。每篇課文都有不同的謀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導學生去感悟、去學習、去運用。老師領悟得深,學生才能領悟得深,甚至在老師的引導下,超常發揮。否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包括鑒賞能力)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第四步:認真思考課後練習題的要求,有的要先做一做。例如,要求學生背誦的部分(或全文),教師要先背下來;要求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的課文,教師要先努力去做。
第五步:查閱資料。一是閱讀《教師參考用書》,二是上網查閱許多相關的背景資料。
三、備學生
在傳統的語文備課中,教案就是師案,是教師如何教課文的方案。這種教案往往是從教師的教學需求出發來進行設計的,教師在寫教案時考慮第一位的是自己如何教,而不是學生如何學,學生的學要服從於教師的教,它是只為教師准備的,是只為教師服務的。它從教案上第一個字的出現起就已把教師的教作為主動的活動,把學生的學作為被動的活動來對待。在這種教案指導下的語文課堂,學生要做的最要緊的事就是如何去適應教師(教案);教師最渴望的是學生與自己(教案)親密配合,最害怕發生的則是學生的學偏離自己教的方向。一旦教學效果不理想,那教師埋怨的往往是學生沒有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怪學生沒有與自己(教案)好好配合。這樣的課堂,究其原因還是教師備課沒有充分備學生。
四、備教案
1.教學目標設計——三維目標不能少
2.教學過程設計——科學合理可操作
(1)說好第一句話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吸引住。」由此可見,課堂教學要講究導入的藝術。一個精彩的導入,既使學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讓課文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們要創造科學有效的導入形式,就必須把握課文的特點,根據學生好奇心理,運用喜聞樂見的導入形式導入新課。
(2)提好一個問題
「提問」或者「問題」是組織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般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重難點的突破,課堂教學知識的遷移和延伸主要都是靠提問來進行支撐的。 高質量的提問是教師研究教材與設計教學時思想的結晶,它們具有角度優美,形式多樣,內涵深度,激發力強的特點,在教學上能夠發揮出高質量的引領,激發,牽動作用。
(3)用好一塊黑板
板書是一門高度濃縮的「提練」藝術,是「提純的金,琢成的玉」。它用概括的文字、簡明的圖表、簡單的構圖、凝練而直觀的形式把教學內容濃縮起來,節省了教學時間。語文課的板書設計要從課文的教學目的出發,選取恰當的切入角度,對全文作鳥瞰式的綜合,應力求結構上簡明扼要,語言上精心錘煉,形式上新穎有趣,有審美價值,能寓教於樂,寓智於美,既有"三秋樹"的簡練,又有"二月花"的新穎。
3.教態語言設計——富有魅力感化人
一個氣質高雅、精力充沛、神采飛揚的教師必定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而且小學生最善於模仿,我們的言談舉止定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生。備課時,我們雖不可能把每句課堂語言都預設好,但比較重要的過渡語言和總結性語言還是可以預設的,這部分能預設的語言,一定要仔細推敲。要考慮到是否言簡意賅,通俗易懂?是否能最直白地表述核心知識點?怎樣呈現就更富有激情,具有「煽動性」,更能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怎樣做到口頭語言與肢體語言合二為一,相得益彰,從而一程一程地推進課堂教學甚至形成課堂的高潮。
④ 語文如何備課 >> 小學語文 >> 小學課堂網
1、備而能用。備課應該是備而能用,減少無效備課。
2、有利於教師的教。教師的備課應該有利於自己沉心於課堂教學,巧妙地、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還應有利於自己的專業成長和教學水平的迅速提高。這一點可以用一些輔助工具,比如101教育PPT,利用裡面的學科工具,可以更好的進行教。
3、有利於學生的學。教師的備課應側重學生的學,讓學生學得愉快、學得扎實,所有知識點過手,能力培養到位。力爭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向課堂要效益。
⑤ 小學語文老師如何備課
一、認真研究教材,吃透其核心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深入研究教材,這是必備的內容。在每講一篇課文之前,教師必須根據新課改標准反復閱讀課文,深入領會,弄清字、詞、句、段、篇,指導學生識生字,弄清漢字的基本要素。
語文有效備課方法
比如筆畫、筆順、偏旁部首、間架結構等;掌握文章的層次脈絡、寫作技巧及文章的結構等方面;緊接著,要更進一步分析各自然段之間的聯系,將內在的聯系的段落歸為一類。在搞清文中的字、詞、句、篇的基礎上,啟發學生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恰當預設情境,引領精彩生成
語文課堂教學注重生成性已成為教師的共識。為了追求生成性的課堂教學,有些老師認為課前的斟酌推敲的做法已經不適應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有的甚至認為翻翻教參就可以上課,教案留在課後再寫,無須把課堂思路圈起來,但卻往往由於缺乏充分的預設,弄巧成拙,甚至迷失方向。
三、做好組織和引導工作,落實合作學習
要保證學習活動不流於形式,保證課堂學習交流的效率,教師的組織和引導工作非常重要,要合理分工,以實現合作,尤其是學習內容較豐富的學習活動,如字詞復習課,三四節課(三四天內)要完成搜集整理工作,必要講分工合作,經分析。
課本八個單元,一個班四十幾個學生,可安排指定一人歸納整理一個單元的生難字詞、詞語,然後拿到班上來合作交流,進而形成每個學生的語文生難字詞庫。活動安排要有層次,傳統課堂也有師生交流,課堂上教師也提問了大約五、七個或八、九個學生,參與交流的學生太少了,活動層次少,不能讓每一個學生參與,滿足不了每一個學生的交流需求,因,新課程小組學習的學習形式應運而生。
四、加強文本的解讀,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文本解讀是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合理、深入的文本解讀不僅是有效進行教學設計的基礎,更是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全面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條件。
⑥ 小學語文如何備課 小學語文怎樣備課
小學語文如何備課?首先要備教材,然後要備學生,准備一些學慣用品,教學當中用到的課件等
⑦ 小學語文老師如何備課
一、要准確把握教材,用好教材
教材給教師留下了廣闊的空間,給教師一個極大的餘地,它是編者與教師的對話,是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如何運用好教材,教師的備課是關鍵.幫助學生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是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的重要任務之一,傳統備課中的目標確定是一種知識的預設,新課堂的特徵具有開放性,要求達成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主要表現為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勤於思考,善於探索,長於合作,追求真理的學習心理和學習品質。改變課堂結構,優化教師講授為學生學習活動。
新課程理念認為,課程是經驗,課程是人類已有經驗和教師,學生個人生活經驗的結合,因而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間,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互動的過程,在這里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在這種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識,求得新的發展。所以,備課的第一要務是安排學習活動。充分使學生自主,獨立,交流學習,挖掘教材或練習內涵,靈活設計活動,盡可能地尋找學生活動的載體,咬文嚼字,多向思維,給足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充分安排學生質疑的活動環節,鼓勵學生積極大膽思考問題,促進新知識的生成,文字是載體。學生通過讀,自己生活的經驗,已完全能體會,教師要想多說也不行,只能做導演。
二、要開闊心胸,遠見卓識
自己的胸襟有多寬?愛因斯坦說過:「寬容意味著尊重別人的任何信念。」備課前教師思考的過程就是從狹隘走向廣闊的過程。人的胸懷比天大,每一位教師應不斷學習新課程理論,把握中國文化和先進生產力發展的方向,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和國際接軌,這樣,我們就能高瞻遠矚、胸襟廣闊、視野開闊;我們的頭腦就不會固執,思想就不會僵化。因此,教師在備課前要善於浮想聯翩,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深入鑽研教材教法,精心設計每一步教學環節。不能復制名師的備課,要把別人的東西加以變化,創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見解。按照康德說的那樣:「自己思索,自己探索,用自己的腳站著」,使備課教案富有自己的新見、遠見和創見。
三、要創新設計,不死板硬套
自己的創新在哪裡?備課設計,只有創新才能有活力。普拉斯說「所謂創新,往往只是將早已存在的東西加以變化」。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備課前應當有「三見」:新見、遠見、創見。人雲亦雲的、不知變化、原封不動地照搬別人的,永遠沒有出息。許多教師十分崇拜名師教案,不是自己在獨立鑽研備課,而是在「復制」名師的課。但令他們苦惱的是往往事與願違,「復制」的名師教案,用在課堂上效果卻很差。這是什麼原因呢?道理很簡單,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其學習與培訓需在反復活動中作行為自省與調整的跟進才能見效。事實證明,教案不能復制出效果。教師備課不僅要考慮課前的預設,還要預見到課堂的生成變化。
四、要預設情境,合理引導
語文課堂教學注重生成性已成為教師的共識。為了追求生成性的課堂教學,有些老師認為課前的斟酌推敲的做法已經不適應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有的甚至認為翻翻教參就可以上課,教案留在課後再寫,無須把課堂思路圈起來,但卻往往由於缺乏充分的預設,弄巧成拙,甚至迷失方向,這就是教者課前沒有充分地預設無法做出合理的引導,只注重生成的形式,不知其設計目的。新課程強調動態生成並不否認預設。教學活動是有明確目標,有具體要求的活動,事先應該而且必須有周密的預設,這種預設在設計教學時,教師要明確努力實現三維目標以及實現這些目標的大體過程,並虛擬地進入頭腦中的「課堂」。即構劃出情境。
五、要實踐檢驗,有長遠眼光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我要說,「課堂是檢驗備課的唯一標准」。課前無論如何精心設計教案,都不能說明備課已經成功了。備課的成功與否要用課堂來檢驗。其實,我們很多老師都注重課後反思,反思自己的成功與不足,並及時地記錄下來。可問題是很少會有老師對自己的教案進行再次增添刪減,進行真正意義上的「二次備課」。往往是上完課後就會將教案拋擲一邊,不為將來作打算,不為自己的進步做努力,缺乏長遠眼光。
如果能進行授課後的「二次備課」,根據上課的情況作一些適當調整,會使你的教案趨於完美,會更加符合孩子的需要,如果你有條件再一次走進課堂,運用新的教學設計,你的課堂或許會精彩紛呈。把眼光放遠、再放遠些,還可以進行「三次」或更多次備課(上課的過程,也是不斷備課的過程。有人稱通過反復上課,不斷修改自己教案的過程為「洗課」),你的備課水平就會在反復備課中不斷地提高。
⑧ 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備課的體會
一、備課標,把握教學理念
課程標准、教材以及教學參考書是教師備課前必讀的資料。一些教師在備課時,往往只讀教材和參考書,忽視了課程標準的指導作用,讓人有種照本宣科的感覺。這種備課是很膚淺的,也是極不專業的。教師在備課時應認真研讀課程標准,了解階段教學的目標,然後要整體地、系統地梳理教學內容,明確本次教學內容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做到心中有數,有利於把握教學節奏。例如:在備課時,我會通過研讀新課程標准,明確教學目標,了解學生要掌握的知識,確定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然後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實際情況,尋求教學突破口,全面立足學生的身心發展,優化教學效果。
二、備教材,梳理教學內容
教材是語文教學專家花費無數精力和心血編寫而成的,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載體。教師如果不能對教材有深刻的理解,就不能正確把握教學方向,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拿到教材後,應先對本冊教材的編寫理念、特點及內容有所認識,理清教材的基本結構、編寫意圖、指導思想、教學目的等內容,進而能夠明確教學任務和要求,優化課堂教學。
例如:在教學《七顆鑽石》時,我首先鑽研文字,畫出文章中的生字、詞以及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如鑽石、焦渴、乾涸、匆匆忙忙、忍不住咽唾沫等,在教學時我會重點講解這些詞彙的讀音和用法。然後朗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章三遍以上,以便能夠在課堂上感染學生,渲染充滿生機的課堂氣氛。我會深入了解文章內容,掌握文章的主旨,以便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理解水的重要性,讓學生從水罐的一次又一次的變化中,感受到愛心的神奇力量,讓學生能夠懂得關心別人、理解別人,懂得珍惜生活。
三、備學生,做好因材施教
「備學生」是指教師應關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應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投入。據調查,現在很多小學生不情願在雙休日的時候寫家庭作業,很多教師也都能夠察覺問題的存在,但是很少有教師能夠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那麼,教師該如何「備學生」呢?例如: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深刻理解語文這門學科的特點――語文思維的培養和理解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因此,在臨近考試時,我沒有用題海戰術搞得學生筋疲力盡,而是帶著學生鞏固基礎知識,並且通過談心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掌握學生不願意寫作的原因,最終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更好地參加到教學活動中去。
四、備過程,完善教學設計
首先,備課的目的是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規劃課堂教學,設計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小學語文教師備課時應嚴格把握三維目標,即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師應注重整合這個三維目標,逐步提高學生的素質和素養。
第二,教師應精心設計教學流程。教師在設計教學流程時應重點突出以下特點:要有利於創設教學情境;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體驗學習;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等。
第三,教師應精心設計問題。問題是培養學生思維的核心,教師只有提出具有一定深度的問題才能引發學生的發散思維,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重點設計有效問題,讓學生主動探索,多設計話題性、開放性的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探究學習的能力。
第四,教師應精心設計作業。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會把作業的作用定位於鞏固知識和強化技能上,經常陷入題海戰術的誤區中,作業的形式呆板枯燥,內容單一,嚴重禁錮了學生的思維。
⑨ 小學語文教師怎樣備課
一、 備課須「三知」 教師要上好課,必須先備好課,而要備好課,必須要 「三知」 。 1、 知教材 這里所說的「知」,既是對全冊乃至全套教材內容的通盤了解,也指對具體篇目的深入理解。如,對語文教材,既掌握各種體裁文章的區別和寫法,又通曉古今中外不同歷史時期文學發展概況。只有這樣,才有利於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更有效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也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理想前途等方面的教育,從而更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如選入中學課本古今中外的寫「夢」的文章,如果我們把它割裂開來孤立的理解,教學效果就不那麼好;如果通盤考慮,深知其意,又能結合實際進行類比教學,效果定然及佳。如李白的「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是對名山的嚮往,對理想的追求,但夢驚醒後即感到「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發出傷感的慨嘆。蘇軾的「人生如夢,一尊還酹將月」是由古人的顯赫功績,想到自己淪落失意,功不成,也不就,而寄情酒月,尋求解脫。楊朔的「這天夜裡,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一隻小蜜蜂」,這既是對勞動人民的深情贊美,也是作者自身意願和高尚理想的表白。而莫泊桑筆下的路瓦栽夫人發的一連串「夢想」,正是由虛榮心釀成的散發銅臭氣的夢;正是夢想與現實的矛盾,導致悲劇的必然結果。把這些寫夢想的文章向學生作深入的比較,而後讓學生寫篇作文,正題為「夢的啟迪」,副題讓學生自擬。這樣讀寫結合,比較教學,學生學習、思想雙豐收,一舉兩得。當然,只有深知教材,才能進行比較。 2、 知學生 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只有了解學生的心理、要求、基礎和愛好,才能更好的選用和確定教學方法,決定講授內容的詳略取捨,才能有的放矢,目的性更強,否則,就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在教學中,教師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教師辛辛苦苦地備了課,教案寫得詳,課講得細,可學生聽了反感生怨,這就是脫離學生的基礎、心理、要求的實際所知;相反,有些內容,教師較熟悉,胸有成竹,只寫簡案,把時間花在了解學生,傾聽意見,改進方法上,由於講授的內容在詳略取捨方面與學生的心理、基礎、要求相吻合,討論的問題與他們的興趣、意願相通,方法的選用也適合他們的口味,結果講得輕松自如,學生聽得有趣有味,教學效果就好。可見,了解學生的重要。 知教學 課堂教學是一種藝術。有經驗的老師一般是非常注重研究課堂教學藝術的。導入新科、講授新課、課時小結、單元復習都各有方法。導入新課則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講授新課則是課堂教學的核心部分。序幕演得好,能起到先聲奪人,引人注目,激發興致,出奇制勝的作用,如我在講《背影》一課時,是用母親導入的。這樣的導入不僅不落俗套,而且能起緊扣主線,點明題旨,激發興趣的作用。在講授新課時,可採用多種方法,課就講的較活。實踐證明,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靈活選用教學方法,學生不僅興趣不減,而且精力旺盛,思維更積極。此外,課時小結、單元復習常用歸納法、比較法,運用得好,能收到以少帶多,畫龍點睛的效果。 總之,備課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教材是教學的依據,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法則是講知識的重要手段。熟知三者方能因材施教,教學得法。 二、 備課應「三尋」 1、尋思路 作者寫文章得有思路,教師教學就得有教路,學生學習也得有學路。所以,備課時就要尋找作者反映事物本身及事物之間聯系的思路規律,或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或按時間先後順序;或按時空位置的轉換;或按事物不同特點的不同方面,如此等等。依據課文內容的不同思路特點,備課就能順藤摸瓜,干支分明,既能保證「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