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在聾校語文課堂中實施高效教學
從教育角度分析聾童漢語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 (一)聾校語言教育缺乏現代語言學理論指導。 聾校語言教育應以現代語言學理論為基礎,教師應從現代語言學的角度對語言及語言教育有本質的理解。在現代聾校建設中,聾教育工作者比較關注現代課程理論、心理學理論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忽視了現代語言學及手語語言理論的指導作用。聾校教師普遍缺乏現代語言學基礎理論,也沒接受過手語語言學培訓,頭腦中所擁有的語言知識是陳舊的、模糊的,甚至是錯誤的。比如,認為「語言」就是有聲語言,手語沒有語音,就不是語言。對手語的語言性質、語言價值、手語發展、手語與漢語的關系、通用手語與地方手語的關系、手語語法、手語語用等都不甚清楚,不了解口語、書面語、指語、手勢語、手勢漢語、聾人手語、自然手語等概念及相互關系。在教學實踐中,把語言教育的目標與手段相混淆,手語溝通能力較低,教學語言使用隨意。很難想像在聾校教育中,手語語言學知識貧乏、手語運用能力低下的教師,能夠培養出漢語水平高的聾童。 (二)聾校語言教育對聾童語言學習規律研究不夠。 以往,聾校教師過多研究教學方法,而且多用聽力健全兒童語言學習方法來對聾童實施語言教育。比如,聽覺口語訓練方法,字詞教學方法,閱讀教學方法,寫作訓練方法等等,而忽略了聾童語言學習的研究。外語教學研究者認為,「學習語言的關鍵是學習者自身,只有科學地、深刻地、全面地了解學習者,認識外語學習的本質和過程,研究學習策略,才能將外語教學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上。正如科德所說的那樣,只要我們還不認識語言學習的心理過程,一切外語教學的研究都帶有盲目性。」[9] 所以,聾校語言教育應該研究聾童的學習方法,包括研究聾童語言獲得的過程和規律、手語與漢語在聾童語言獲得中的關系、聾童漢語學習的中介語現象、聾童在漢語學習中的偏誤現象、聾童學習漢語的階段性和漸進性、聾童漢語學習水平的評價,等等。由於對聾童語言學習方法研究的缺乏,對聾童語言學習中的各種偏誤就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或者束手無策,乾脆放棄,任其自然,沒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聾童漢語水平難以提高,學習積極性也倍受打擊而逐步消失。 (三)聾校語言教育對語文課程和教材研究不夠。 聾校語文課程和教材承載著培養聾童漢語水平的重任,但對此的研究也很不夠。談秀菁認為,「聾校現行的語文課程無論是教育目標的達成,還是對學生的適應性、對學生發展的影響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問題,這里可能有語文課程目標不適合聾校的實際和聾學生的發展水平的因素,也有課程內容選擇與編排方式的因素。」[10]當前聾校使用的教材有三類,一是聾校語文實驗教材,二是普通學校語文教材,三是校本教材。由於我國對聾童語言發展的理論沒有系統研究,聾校語文教材缺少理論支撐。普通學校語文教材是為聽力健全兒童編寫的,聽力健全兒童與聾童學習漢語的規律不盡相同,如果照搬普通學校語文教材,恐怕聾童的漢語教學特點會被忽略。有些聾校教師已經意識到了聾校教材這些缺陷,比如,對聾校語文教材中漢語拼音教學的安排順序是否符合聾童漢語學習特點提出了質疑。另外,由於聾校新課改教材還沒頒布,老教材也已過時,普校教材難度又過大,於是有些聾校在自主選擇或編寫校本語文教材。但是,由於教師對聾校語文課程和課標研究不夠,把握不準,在教材的選擇、取捨方面難免有主觀性和隨意性。比如,隨意使用語文教材,主觀確定教學文本,隨意增刪課文內容。[11]雖然,這些做法似乎是考慮到了聾童個別差異和各地教學具體情況,但作為國家課程的語文教學內容應該具有確定性、穩定性和趨同性,聾童的漢語學習也有一定的共性。選擇、處理和加工語文教材時,不考慮聾童學習漢語的規律,不注意國家語文課程的總體要求,也會降低聾校語文教學效率,影響聾童漢語水平的提高。 (四)聾校課堂存在較為嚴重的溝通障礙。 聾校課堂教學氣氛沉悶,師生積極的交流互動較少,課堂討論不夠熱烈,學生回答問題多是重復課文的語句,自主性語言的程度不高,甚至教師與學生之間互相看不懂手語。這表明課堂教學存在著較為嚴重的溝通障礙。何文明曾做過一次聾校教學語言溝通效率的測試,結果顯示,教師的教學信息,大部分學生接受了30%—45%,平均約39.87%,其中最好的成績為55.2分,即看話和看手語能力最強的學生大約只能從教師教學語言中接受到55.2%的有效信息,44.8%成了無效信息。[12] 溝通障礙主要來源於教師的教學語言。教師的教學語言是以口語為主,手語(手勢漢語)為輔,邊說邊打。這種溝通方式有許多缺陷,比如,教師「手口不一」,手語跟不上說話速度,斷斷續續,只打出幾個詞,語句殘缺,語意不完整,教師生造手語詞,隨意使用指式替代,缺少面部表情。教師的口語不夠嚴謹,話語不連貫,破詞斷句多,口頭語和語氣詞多,有些語詞超過了聾童的理解程度,缺少語言背景和語意環境。在這種溝通狀態下,聾童聽不清、看不懂教師的口語和手語,只能一知半解,囫圇吞棗。同樣,教師在許多情況下也看不懂學生的手語、聽不清學生的口語,只能連看帶猜,似懂非懂,課堂教學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
2. 請教各位聾啞學校的老師,你們怎麼教學生學語文難教嗎
沒有,很好。小孩聾啞人也很聰明,沒事,你別想亂,我也是聾啞人,老師教得很好。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3. 請問哪裡有聾啞學校實驗教材第九冊的語文,數學課本買。
始,蔡妍開始進軍主持界,是韓國kbs,mbc,mnet,阿里郎TV等各大電視台多檔綜藝節目、旅遊節目、音樂節目的固定主持。由於蔡妍的主持風格大方得體又不失俏皮可愛,加之掌握多門語言也是各類大型晚會及頒獎禮的特邀主持,像面向日本的旅遊節目,中日韓韓流頒獎晚會,MFMK年終最高大賞頒獎禮,而在近的XJapan世界巡迴演唱會中,在韓國站的
4. 請問只啞不聾該怎麼治哪裡有適合25歲啞巴學習的學校
有好些這種情況的人,小時候大人幾年來很耐心地教說話,也能看口型懂對方意思,自己也能說話。必須一對一地由親人教才有效果。
江蘇有個女孩叫周婷婷是很好的參考案例,這是她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ting2zhou
5. 中國總共有多少所聾啞學校
1杭州聾啞學校
2無錫市聾啞學校
3西安市第二聾啞學校
4重慶聾啞學校
5廣州市聾啞學校
6聾啞學校語文教案
7北京聾啞學校
8泉州市盲聾啞學校
9山東聾啞學校
0廣州聾啞學校11西安聾啞學校
12天津聾啞學校
13長沙聾啞學校
14寧波聾啞學校
15南京市聾啞學校
16杭州市聾啞學校
17長沙市盲聾啞學校
18衢州市聾啞學校
19蕪湖市聾啞職業學校
21上海聾啞學校
22南京聾啞學校
23武漢聾啞學校
24青島聾啞學校
25西安第二聾啞學校
26上海市聾啞學校
27溫州聾啞學校
28廈門聾啞學校
29上海市第一聾啞學校
30常州聾啞學校
31江陰市聾啞學校
32武漢市聾啞學校
33南寧聾啞學校
34重慶市聾啞學校
35長春市聾啞學校
36青島市聾啞學校
37寧波市聾啞學校
38宜昌市聾啞學校
39哈爾濱盲聾啞學校
40哈爾濱市盲聾啞學校
41聾啞美容美發學校
42聾啞人學校
43上海聾啞人學校
44成都聾啞學校
45北京市聾啞學校
46大連聾啞學校
47沈陽聾啞學校
48鄭州聾啞學校
49無錫聾啞學校
50上海市聾啞學校網站
51合肥聾啞學校
52徐州聾啞學校
53天津市聾啞學校
54宜昌聾啞學校
5510月5日聾啞學校
56石家莊聾啞學校
57廣西南寧聾啞學校
58聾啞學校教案
59烏魯木齊聾啞學校
60濟南市聾啞學校
61溫州市聾啞學校
62西安市聾啞學校
63長沙盲聾啞學校
64南寧市聾啞學校
65南寧市盲聾啞學校
66閘北區聾啞學校
67蕪湖聾啞職業學校
68邵陽聾啞學校
69興安盟聾啞學校
6. 那裡有聾人用的口語教才
聾人喪失了聽覺功能,無法自然獲得語言,為了生存,為了表達思想、交流感情,必須藉助手的比劃、指點及表情、姿態等,把某些信息傳遞給對方,看的人則根據視覺器官收到的信號,理解這種信息,這就產生了手語。因此可以說,聽力語言的喪失是手語產生的前提,客觀世界是手語產生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聾人這個特殊的群體就不會產生手語這種特殊的語言。
有人認為語言是手語產生的前提和基礎。事實上,聾人正是因為沒有掌握有聲語言,所以才創造使用了手語。手語的產生不依賴於有聲語言,手語在使用中也並沒有依賴於漢語的語法規則,而有其自身的獨特性。例如:1、顛倒句:葡萄很酸,我不喜歡吃。聾人打成:葡萄酸,吃,我不喜歡。2、省略句:小明在操場上跑步。聾人打成:小明跑步,操場。3無量詞句:我買了三支鉛筆。聾人打成:我買鉛筆三。
漢語有兩種存在形式:口語和書面語。手語在聾人的交際中的作用相當與漢語的口語。把手語看作一種語言也是從這一角度上說的。
從語言學的角度看,有聲語言具備語音、詞彙、語法三要素。如果說有聲語言是以語音、文字為思維的物質外殼,並結合詞彙、語法規則而成為語言。聾人手語則是以手勢動作、表情姿態為思維的物質外殼,並結合手語詞彙、語法規則而成為語言。手語的語音就是它的手勢動作和表情姿態。
打開《中國手語》,序言第一句就說「手語是聾人交際的工具,它作為一種語言以被人們所接受。」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周有光先生在《漢語拼音在聾啞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中說:「事實證明,手語是有使用價值的交往手段,是一種能夠表達思想的無聲語言。
二、兩種語言形式在國內外聾校教學中的現狀
現行的聾校語文教學大綱規定:「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語言手段,必須以口語為主導,憑藉課文,合理運用手指語、手勢語和板書作輔助語言手段,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看(聽)話,說話能力……」。我國從1956年開始實施口語化教學。目前我國絕大部分的聾校語文教學依然是以口語為主的教學。這種教學模式,雖然在聾童語言教學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從絕大多數的聾校畢業生的語言水平看,還是極不理想,首先表現為和正常人的溝通之間存在很大困難;其次表現在他們的書面語言經常出現的顛三倒四,丟三落四,胡里糊塗的紊亂現象。提出這個問題不得不提到一個特殊教育界的回歸主流運動。所謂回歸主流就是讓聾人真正的回歸主流社會,實現充分、平等參與社會,共享人類文明的目標。其核心思想是讓殘疾兒童盡可能的與普通兒童一起參與學校的各種活動,改變以特殊教育為主要安置方式的傳統隔離模式,從而使所有殘疾兒童盡可能地從小就參與普通社會中的學習與生活,最終實現特殊教育支流回歸融合進普通教育主流中去的理想。從1880年國際米蘭會議後,口語教學占據了聾教育的主導地位,我國則是從1954年開始實驗的,並在1956年寫入了聾校語文教學大綱。回歸主流就必須讓聾人盡可能的學會說話和看聽話。但是,眾所周知,聾人是聽不清或聽不見的,要求他們看(聽)、讀實在是困難重重。他們能看(聽)懂本班老師的幾個簡單的誇張的口型,在主流社會中又有多大的實用效果呢?
因此,自20世紀80年代起,西歐、北美等一些歐美國家逐步採用了雙語教學,並獲得了成功。他們主張聾人手語是聾人必須掌握的第一語言。現代特殊教育主編沈玉林老師在訪問英國期間,與吉姆·凱爾教授、蘇珊教授(伯明翰大學教育學院)以及其他專家討論過此話題。英國吉姆.凱爾教授說,"雙語"就是掌握和使用兩種語言,一個是第一語言,一個是第二語言。聾人雙語教育就是讓聾童學會兩種語言,使用兩種語言。這兩種語言一種是聾人手語,這是聾人的第一語言,也是他們的母語,應該讓聾童先接觸和學習聾人手語;另一種語言就是主流社會的語言,在英國就是英語,這是聾人的第二語言,聾童在第一語言的基礎上來學習第二語言,而且能夠學好第二語言。
蘇珊教授說:"聾雙語教學是聾教育中採用聾人群體中的語言(如手語)和健聽人群體中的語言(如英語)的一種教學方法。為什麼要倡導雙語教學呢?蘇珊教授列舉了五點原因:第一,手語已被人們尤其是語言學家看作是一種語言;第二,以往的口語教學法的實踐結果已經證明聾童的學習成績普遍較差;第三,聾人家庭來的聾童,其學習能力、理解能力、交往能力等往往高於健聽人家中的聾童;第四,聾校畢業生更喜歡使用手語;第五,一般社會中雙語思想的發展變化,尤其在雙語國家中(如斯堪得拉維亞諸國),雙語的重要作用已深入人心。蘇珊介紹說,在挪威、瑞典、丹麥等國,政府已經明文規定聾校要實行雙語教學,聾雙語教學在這些國家已取得了成功經驗。
從以上的談話中可以看出,雙語教學已經形成了一套理論體系。江蘇省銅山聾啞學校也進行了雙語教學的試驗,並取得了成功經驗。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口語教學依然是我們現行的聾校語文教學的主流。口語教學受益最大的只是這些有殘余聽力的聾啞學生,而這部分學生在聾啞學校中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三、聾人手語和口語使用情況比較
在聾校課堂教學觀摩中,我們經常看到學生在課堂上被限制使用手語,而只能用口語進行交流,有的聾校在低年級階段甚至根本不教學生手語,在課堂上限制手語的使用,要求學生發出聲音來說話。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手語其實是禁止不了的,學生不敢公開在課堂上打手語,但在桌子下還是偷偷地打,或在課後是經常的打,在社會上更是每天必須的交際工具。
銅山縣聾啞學校鮑紅安的調查報告認為聾生主觀趨向的最佳交流手段仍是手語,達53.8%。但同時也可看出,聾生的價值觀也存在著不同的差異,口語因其能適應主流社會而被28.3%的聾生所認可,書面語因其能較好地與各種人群進行溝通,而被30.2%的聾生認可。從調查報告也可以看出,聾生在交往的過程中,作為交流的主體,較多使用的交流手段是手語,而作為交流的客體,因交流主體的不同在與之交流時使用不同的交流手段,如:社會聾人與之交流常使用手語,主流社會人群與之交流常使用書面語,家人與之交流則常是不同交流手段的結合。總之,手語在聾生的交往中占據著主要的位置,是其他交流手段不可替代的。
現在,我們看到中央電視台,各地方電視台已經有了手語同步翻譯。這實際上也承認了手語是一種語言,尊重了聾人習慣使用手語的現實。
四、手語是聾人的第一語言。
英國BRISTOL大學「聾人研究中心」通過研究發現聾童在出生後至三歲期間與聾媽媽生活交往過程中獲得手語的過程,於健全兒童和有聽力的母親在這段時間交往中獲得的語言的過程是同步的。父母都是聾人的聾兒,他們從小就和家人頻繁的使用手語,慢慢習得之後,就有了一套母語的符號系統,這樣就可以大量的接受信息,理解其內容。在教學實際中,我們的確也發現這樣的情況,來自聾人家庭的聾兒要比來自正常家庭的聾兒更靈活,接受知識的速度更快。實際上道理很簡單,語言能力的培養和形成是潛移默化、日積月累中完成的。這種早期習得的第一語言為他們以後學習第二語言打下了極為有利的基礎。我的學生中有一個來自普通學校的插班生(父母都是健聽人),是在初一的時候插進來的。由於他沒有殘余聽力,根本無法適應普通學校的教學模式。插到本班後,因為以前沒有系統的學習過手語,所打的手語基本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方土手語,或自己創造的手語。老師打的手語他不懂,他打的手語別人不懂。給課堂中師生的交流帶來很多麻煩。他既沒有能掌握好第一語言,又無法學得第二語言,這樣的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國外一些聾教育專家做了大量的實驗,得出結論:手語是訓練聾童的一種有效的語言手段,對小年齡聾童的的好處要比大年齡聾人的好處多,同時對口語的學習並無不利影響。那麼造成聾童語言(書面語)習得的障礙又主要在於什麼地方呢?我想還是在於聾童沒有很好的掌握他們的第一語言,缺乏詞彙的積累和沒有很好的掌握漢語的語法有關。這一問題將在《聾人手語對書面語的習得的影響》這一論文中論述。
1997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聾人問題國際會議,大會全面肯定了手語為聾人母語的立場,確認手語為聾人的第一語言。確認通過手語學習本國語言和學科知識最有效。因此,我們應當改革現行的聾校教育體系,在承認聾人手語為聾人第一語言的前提下,從學前教育開始,採用包括手語在內的各種切實有效的交流形式,以達到早期開發聾幼兒智力的目的。
五、聾人手語必須規范化
手語是聾人之間的交際工具,聾校的學生不會因為教師不教學生手語就不用手語交往,這與健全兒童生活在社會中自然學會說話一樣,是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了的。老師在課堂上不教學生手語造成的後果就是手語的極其不統一。各種地方手勢就會越來越多。這就好象普通話和方言的關系。筆者在近十年來幫助公安系統審問來自各地的聾啞人的過程中就切切實實的感受到了這一點。來自全國各地的聾人都打著各自的方土手語。很難看懂到底說的是什麼,如果是讀過書的,還能藉助文字來說明。如果是沒讀過書,那可就根本沒辦法翻譯了。如果教師在課堂上都能教學生標準的聾人手語---《中國手語》,這樣聾生的手語就統一規范了。也就不會出現聾人看不懂中央電視台的手語翻譯這種情況了。
讓聾啞人真正的掌握他們的第一語言---聾人手語。聾人手語是他們最常用、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他們學習其他語言的基礎。現行的以口語為主的聾校教育體系是並不十分適合大多數聾人的實際情況的。
7. 大家都在哪裡學語文
語文學習有課上和課余時間的區分。最基本的要跟著老師走,掌握老師要求的知識點。同時,學習要有計劃,計劃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同時也有利於要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如果寫作能力差,就一周寫一篇作文,如果閱讀差就一天練習一篇閱讀理解,如果基礎知識差就每天抽出點時間記憶背誦一下,等等。
1、學好語文重點之一:字詞、古詩詞、古文等的記憶背誦或賞析。這類知識的學習重點在課堂上,課上要專心,課後多花點時間去記憶背誦、理解運用。
2、學好語文重點二:閱讀一定要強化,最好能夠做到每天練習一篇閱讀。另外可以學習一下快速閱讀,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可以激活我們「腦、眼」潛能,培養和提高我們的閱讀速度、歸納分析、理解記憶等方面的能力。掌握快速閱讀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脈絡和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做提效率;同時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快速閱讀的具體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軟體》,我自己學生時代練習過,現在也在受益。
3、學好語文重點三:提高寫作能力。寫作的基礎是素材和思路,平時要多閱讀多積累。高中學習是比較緊張的、時間也很有限,我前面提到的快速閱讀在素材積累上就可以提現出很大作用。有了積累,可以多看看那些優秀作文,找找寫作的思路,要多動筆寫,學會借鑒、運用、融會貫通,這樣寫作能力才會不斷地提高。
語文成績提高也是需要做題的,平時不能只是一味的記憶背誦,防止眼高手低。
8. 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聾校實驗教材 語文 第二冊》!是聾校的哦~~~語文哦~~~第二冊哦~~~
親,你有聾校語文第二冊的書嗎,謝謝
9. 學習語文的途徑有哪些
學好語文有下面這些好的途徑:
一、要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人們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興趣是求知的動力。興趣、相影響、互相促進的。在勤奮讀書中,感受越多越深,興趣越濃,就越能促使你去讀更多的書;書讀得越多,知識越豐富,能力就越強;能力又使你讀書收效更大,讀得更多。從自己最需要的地方下手,興趣很快就會培養起來,日積月累,就能讀好多書,掌握好多知識。哪裡有興趣,哪裡就有成果,哪裡沒有興趣,哪裡就沒有記憶。
二、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所謂習慣是指由於重復或多次練習而鞏固下來的並變成需要的行動方式。人們常說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這是有道理的。語文是一門開放性學科,所涉及的面廣、知識豐富,課內課外都有可學之處。我們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才能學好語文。
三、要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在諸多的語文學習方法中,相關性的學習方法是很多的。如:觀察與思維,聯想與想像,理解與記憶,閱讀與質疑,筆記與寫作等。它們之間既有先後時間關系,又有多維空間聯系。我們以閱讀與質疑為例作具體的闡述。「善於讀書的人,也善於思考,善於思考的人,一定善於質疑。 」此話不無道理。質疑,即提問題,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表現。閱讀實踐過程中和閱讀後的理解、分析、概括和聯系等方面的。這就需要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所以,閱讀與質疑是一對「孿生子」。
四、要做好語文常規訓練課堂上珍惜時間提高效率,和老師密切配合,就可學得輕松。須加強課外閱讀,來不斷擴展知識面。課外,要求大家會擠時間,利用一切飯後睡前的空閑隨手翻翻,廣泛閱讀;或者把知識點做成知識卡片抓緊時間記憶。好語文常規訓練,語文常規訓練就是讀、摘、背、悟、寫、練。
五、要從心理上要重視語文、喜歡語文長久以來,有些同學對語文存在錯誤認識。一是覺得語文是母語,只要能夠認得字能讀書就可以了。其實語文包含的知識非常豐富,有用的東西多,而且生活中要求你會讀讀寫寫的地方不在少數。語文學習不僅僅是認識幾個字。二是有些同學覺得語文學習總是不見成效,所以熱情不夠。語文的博大精深需要大家慢慢的深入進去才能發覺它的魅力所在,那麼語文學習也是一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不能急功近利。
語文學習要講究方法,希望大家結合個人情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踏踏實實為語文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只有基礎打好了,才能為後期的學習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拿出興趣和熱情,養成手腦並用,經常動筆的習慣,心有所感,筆有所記,圈點勾畫,寫下所思所得。加上良好的學習方法為指導,持之以恆,就一定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
喜歡我的回答可以採納哦,謝謝!
10. 關於聾啞學校語文教學的求助
聾校語文立體教學
聾校語文教學是一門最艱巨的學科,也是涉及整個聾教育的大問題,本人撰寫了一篇文章供同行討論。
淺談聾啞學校語文的立體教學
多年從事聾教育的老師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聾生的語文最難教,化的精力最大而收效較小。一般九年制的聾校畢業生,能寫好文章的不多見,而詞語顛倒、句不達意、結構紊亂的為數不少。這是什麼原因?是否有良策可治?我們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實踐,開展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在實踐中也制定了一些具體的方法和措施;初步有這些體會:
一、抓好語文學科的主陣地。
聾校語文教學大綱中這樣寫到:語文是對耳聾學生「進行發音、聽話(看話)、說話和祖國語言文字教學,使學生具有一定的聽話(看話)、說話、閱讀和作文能力,發展觀察和思維能力,並受到生動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
原上海出板社出版的聾啞學校低年級語文要求學生掌握398個普通話常用音節的讀音(直呼音節),這樣有利於學生藉助拼音學詞識字和說話。在漢語拼音教學的同時要打好字詞基礎,讓學生在理解、掌握課文中詞語基礎上認識生活中遇到的生字新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拓寬識字學詞的渠道。我們稱為它為「每日一詞」
中年級要嚴格進行句和段的訓練。在低年級的教學中學生掌握許多詞語和初步建立了句子的概念。隨著年級升高,在句子教學中,不但通過直觀讓學生理解復雜的句意,而要重視培養他們認識事物間關系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學生正確理解句意的基礎上,懂得句子間的內在聯系。運用多種練習方法(如句式練習、用詞造句、縮句、擴句、改換句式、仿造句子、看圖寫句、看演示寫句子),使句子教學生動有趣,同時又能讓學生在各種練習中逐步掌握句子。盡量做到天天練、日日寫,我們稱它為「每日一句」。在此基礎上要進行連句成段的訓練,如:看圖寫連貫的句子、看演示寫一段話、連篇成段等。讓聾生將已掌握的句子串起來連成一段,說明一個事物、敘述一件事情、反映一個問題,為連段成篇打好基礎。
高年級進行篇章的綜合練習。作文練習五、六年級每學期十八篇,七、八年級每學期十七篇。主要形式有「片段練習」、「看圖作文」、「命題作文」、「應用文練習」、「對話練習」及「修改作文」。除抓好這些教材規定的篇章練習外,必須結合本地實際和聾生活動范圍增加一定數量的篇章練習。如「參觀記」、「影評」、「讀書筆記」、「書信」、「日記」等。日記的練習對聾生很有高的實用價值。一篇好的日記,就象一篇作文一樣能描述一天中的某一件事、某一個人物、某一事情的情節。我校對五年級以上的學生要求每個星期寫三篇日記,九年級畢業時一個學生就有500篇左右的日記練習,語文知識和寫作水平必然會有顯著的提高。例:陳義東同學每個學期都能按照這樣的要求做了,畢業後來信感謝老師對他的辛勤教育,這封上千字的來信基本無錯誤之處,老師看了說「這樣的畢業生--合格。」
二、在數學、常識、思品等學科進行語言文字教學
「語文是學好文化知識的工具」,語文學好了對其它學科的學習當然有利多了。由於聾校的教材體系不同於普通學校,聾生的認知能力又落後於健全孩子,我們不能單靠語文教師孤軍作戰,而要發揮諸種學科教師的積極性,進行協同作戰。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對各學科提出語言文字教學的要求。聾校語、數兩套全國統編教材與普通小學教材相比較,語文學科明顯低於數學學科的要求。其它學科還未能形成體系,各地聾校所用的教材還不統一。數學、常識、思品等學科中出現大量字詞超前於語文學科,這對該學科的教學帶來一定影響。最突出的是數學學科,在運算定律、概念、算理、應用題中出現的大量生字詞。如處理得好就會形成良性循環,處理不當會造成惡性循環。這也是聾校「應用題教學難」的結症所在。我們對這些學科出現的生字詞要求任課教師借用漢語拼音這個識字拐棍為聾生及時掃除障礙,形成本學科的教學語言。
2.加強各學科的備課管理。備課是上好課的基礎和前提,要使各科教學都都能注重聾生的語言文字教學,必須加強各學科的管理。我們為了形成語言文字教學的整體要求,對各學科備課進行了改革,提出了備課不僅要備好教材、學生兩頭知識結合點的教學方法,更要備好本課中的學的生字新詞及這些字詞所組成的句子和怎樣掃除這些字詞的障礙。如何使學生掌握本課的有關語言。備課項目中還專門設置了「語言訓練」欄目,要求各科教師在備課中都能按照整體要求在傳授本學科專業知識的同時,完成語言文字教學的任務。
3.開展跨學科的教學研究活動。為了使各學科相互了解語言文字教學情況,近年來我們開展了跨學科的教學研究活動。一是跨學科的互相聽課。我們對各科老師規定每學期的聽課量,其中要求聽本學科的佔60%,其它學科的佔40%。二是組織全校性的評課活動。每個教研組每學期由一位老師上大組課,全校各科教師都參加聽課,聽後進行評議。評議該課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是否綜合進行語言文字教學,效果如何。
三、在學習生活環境和各項活動中滲透語言文字教學
要使聾生在校期間學到扎實的語文知識,具有一定的閱讀、寫作能力。這不僅要抓好語文學科和其它學科的教學,而且要重視環境對學生的影響以及各項活動的滲透作用。
1.學習環境。教室是學生主要的學習場所,在教室里應根據不同年級的語文水平創設不同的語言文字環境。例如:黑板報低年級應出些漢語拼音、看圖識字、看圖寫話;中年級可出每日一句、句子訓練、看圖學句;高年級可出日記選登、文章節選、讀書筆記等。還有學習園地、知識角、紅領巾角等都可成為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產生影響。
2.生活環境。聾校一般都有住校生、而縣(市)級聾校則更多些,因此生活環境對聾生語言文字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例如:學校一日常規。早晨該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晚上應怎麼安排。一日三餐的菜譜、菜的名稱,如何種植,它的生長情況,成熟後又怎樣加工成菜餚等,周末文藝生活電影電視,我們將生活常規形成文字,菜譜請人填寫,電影電視打上字幕或用手語翻出,使聾生在校生活處處能學到語言文字。
3.各項活動。聾生從小失去聽力,缺乏父母、親戚、鄰居的語言訓導。在聾校每一項活動都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例如:外出參觀學習,教師事先要對活動內容、過程進行周密考慮,向學生提出參觀要求:看些什麼?學習那些東西?會用上哪些語言?參觀時老師帶上一些卡片、粉筆,學生帶上小本子,看到什麼就能及時進行教學,回校後要求學生及時整理成文;在組織觀看電影、電視、戲劇時要求教師及時將故事主要人物、情節、事情發展情況隨時告訴學生,促進學生思維的形成和發展,提高他們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以上是我們開展語文「立體教學」實踐的做法和體會。
本文初稿於1994年,2000年發表於
《當代教育教學論文集錦》
[中學語文論文]讓孩子成為中國的海倫·凱勒
添加:2005-10-7 15:11:39 來源: 作者: 責任編輯:
欒月香
我是一名普通的母親,卻經歷了與常人不尋常的經歷。因為我是一名聾兒的母親。然而今天,當我看到兒子那健康、活潑的身影,看到他與正常孩子邊說邊笑,充滿自信地走在上學的路上;當我看到他獲得的一張張光彩奪目的獎狀和一塊塊獎牌;當我聽到他那熟悉的、帶有特點的讀書聲,我比別的母親更多了幾分驕傲。望著茁壯成長的兒子,一幕幕往事浮現在眼前。
我的兒子劉奕,今年20歲。在他剛出生兩個半月時,由於注射慶大黴素,導致雙耳失聰。這一結果,猶如晴天霹靂,使我傷心絕望到了極點,終日茶不思,飯不想,像個木頭人。這時候,朋友送來了一本《海倫·凱勒的故事》,使我重新看到了希望。我閱讀了大量的書籍並向聾啞專家請教,十幾年如一日地教他發音、學語言,終於使他以目代耳,攻克了口語難關。其間,我放棄了二胎指標,把全身心的愛都傾注在了劉奕身上,讓他真切地感受到母愛,讓他覺得:我能行!
培養堅強的意志,對聾兒有著特殊與深遠的意義。上學後,在學好各科文化知識的同時,我全力支持他參加各項活動。很快,他成為校獨輪車隊的一員,但由於聽力問題,他身體的平衡能力比正常孩子要差,因此摔跤的次數比別人多得多,經常是新傷覆舊傷。記得最嚴重的一次,傷口兩個星期才癒合,當時,劉奕害怕了,流著淚對我說:「媽媽,我會不會殘廢呀,我不想練了。」看到孩子傷得這么重,我怎能不心疼呢?可是如果半途而廢,怎麼能培養他堅強的意志呢?我強忍住淚水,鼓勵他一定要堅持下去。因為他聽不見聲音,騎車上馬路,危險性很大,為此,我成了他的陪練,常常悄悄跟著他,暗中保護他。記得暑假集訓,氣溫高達38至39度,他仍堅持每天練習,一騎就是20公里,從不間斷。一天,他把腳摔破了,血肉和襪子粘在了一起。我問他:「怕不怕?」他歪著頭調皮地說:「怕什麼呀,老師幾次讓我坐車,我都堅持不坐。」我向他伸出大拇指說:「真堅強,你是一個小男子漢!」他笑了,看得出他很自豪。可是在一旁的奶奶卻背過身去,偷偷地擦眼淚。奶奶心疼孫子,對我說:「我真希望車隊把他淘汰,練車太苦,太危險,我不放心呀。」劉奕看見了,著急地說:「那怎麼行,我還要參加全國比賽,還要取得好成績呢!」功夫不負有心人,劉奕連續三年參加全國獨輪車錦標賽,都取得了好成績。1999年他獲獨輪車錦標賽400米銅牌並打破全國記錄,同時,在其他方面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曾被評為北京市優秀少先隊員標兵,獲全國千名好少年勇敢獎,並獲得了全國珠心算三級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