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家長如何幫孩子學好語文
-1-
多讀多背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和背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身邊的很多家長都很看重教育,在孩子三四歲的時候,就教他們讀詩、背詩,不一定要理解大意,但一定要背出來。
有一個孩子,今年6歲,才上小學一年級,可他已經將少兒版的《唐詩三百首》都背下來了,背誦時大方得體,斷句、節奏都很到位。
這個孩子自小接觸古詩詞文化,對語文更加感興趣,而且他的成績明顯優於其他孩子。
目前,孩子的家長准備教他讀懂古詩。她說,教孩子學詩要分階段的,先讓他們背,多背了自然有語感,再教他們大意和情感,讓孩子愛上古詩。
我比較認同這個家長的教育方法,學語感確實應該從小抓起,基礎打好了,才能保證以後的發展。
很多語文學科教育專家認為,評價孩子語文水平的高低,首先要看他的語感,因為語感本身就囊括了聽、說、讀、寫四大方面。
多讀,才能感受語言文字中的節奏感和韻律感,感受不同表達之間的語義區別。
多背,其實是記憶內容的過程,只有把知識存入記憶當中,才能加以運用。
很多孩子覺得背誦困難,關鍵還是沒用對方法。
幼兒時期背古詩,基本靠死記硬背。
可開始系統學習之後,死記硬背不利於我們的學習,應該在理解的基礎之上進行背誦,效果更佳。
最好的背誦方法是,先理解意思,再多次朗讀,在頭腦中形成相關畫面與大概印象,在背誦時引發聯想,加深記憶。
-2-
寫日記
寫日記這件事,是我們從小到大都被強調的,於是我們也以此要求自己的孩子。
可是,你真的知道為什麼要讓孩子寫日記嗎?
我之前教過一個小女孩,她之前很愛語文,成績也不錯,但突然成績掉下來了,甚至上課時開小差。
私下找她聊天,她很坦誠地說,討厭語文,不想上課,不想寫作業。
所有突然的轉變都是有原因的,一番詳細了解之後,我才發現原來這一段時間,小女孩的媽媽一直強迫女兒寫日記,每天一篇,不能間斷。
也許有人好奇,寫日記不就該每天寫嗎?不是對學語文有幫助嗎?為什麼她的成績反而下降呢?
俗話說得好,「欲速,則不達」,家長強迫每天寫日記,很有可能真的讓孩子喪失興趣。
因為,並不是每天都有東西可寫啊,如果家長不正確引導,孩子一定會反感寫作,從而討厭寫作。
我認為最好的方法是,有就寫,沒有就不寫,最重要的還是老師和家長的引導。
比方說,今天去春遊了,那麼孩子一定有很多東西寫,只要我們稍微激發和指導,孩子就能寫出內容充實的日記。
再有,今天只是個周末,孩子看了本有趣的書,那麼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做做摘抄,或者寫幾句簡單的書評。
總而言之,盡可能讓孩子發現寫日記的樂趣,愛上寫作,才能讓寫日記發揮真正的作用。
Ⅱ 如何讓孩子學好語文
鏈接:
通過童話、寓言、兒歌等內容,力圖從孩子發展領域所涉及的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數學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知覺能力、創造力、觀察力、注意力等方面為孩子將來學好語文打基礎。
希望這份文件可以幫助到您和您的孩子。
Ⅲ 怎樣教孩子學語文
「語」就是說話;「文」就是讀文章、寫文章。北京孩子都會一口標準的北京腔,台灣孩子都會一口標準的台灣普通話。你知道嗎,這是何等的聽力?你知道嗎,這是何等的學習能力?是父母親教的嗎?根本就不要教,只要這個地方有這樣的語言,3歲學完!乃至於有兩種、三種、四種、五種語言,3歲之內全部學完。你要知道,一種語言是多麼的復雜,電腦是學不會的。電腦學起來還是沒有像我們這樣靈活呀!我們講話時,是不要思考的。一種語言就這么復雜:發音復雜,詞語復雜,文法復雜。兩種語言兩倍復雜。有兩倍復雜的學習,就造就了兩倍的聰明程度。所以,讓你的孩子多學幾種語言,就造就他一輩子反應非常的靈活,這是最好的教育。而且不費吹灰之力,根本不要教。但是你要懂!不懂,就浪費他的天才了。學英語,太簡單了,還要教嗎?還要教得那麼辛苦嗎?你去看美國嬰兒好了,他3歲就學完了。說個半開玩笑的話,我在台灣,勸導那些來聽的人,因為他們都有孩子,我就跟他們說:假如你有孩子的時候,你要注意了,父親講家鄉話,母親講普通北京話,再請他的阿姨來講英語,讓他的爺爺來講日語,請一個德國的司機,再請個西班牙女傭。3歲之後,這孩子會講五種語言。但是他不會跟你講英語,是因為他知道你不懂英語,他只跟他的小阿姨講英語。語言是不需要教的,但是假如我們不了解人性,不了解人類發展的歷程,我們就白白浪費掉了。等到錯過時機,你就要用九牛二虎之力,焦頭爛額,還是學不好。假如用九牛二虎之力,能夠學好,我也甘願。但是時機一去不復返,叫做「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學文,什麼叫「文」?記載我們語言的工具,而這種記載,自古以來都是一件慎重的事,我們講話比較不慎重,隨便說說便算了。但是我既然有思想,要記載下來,要傳諸久遠,我們就要慎重。怎麼慎重呢?第一點,我們的思想都要精確,不是隨便說說。要精確化,要考量,要整理,整理才能精確。第二點,你不要太羅嗦,要很簡明來表達。第三點,你既然要讓很多人來看,你要非常優美地來表達。所以這種表達,是把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語言,經過整理精確化、簡捷化、優美化,才把它記載下來。這樣的語言不是普通語言,這樣的語言叫做「文章的語言」,寫文章的時候,特別用這語言,是人造的語言,是升華的語言,是高度的語言。這種語言不在日常生活中,但是它是從日常生活中提煉出來的,這種文章的語言,簡稱「文言」。人類之所以偉大,一個文化之所以可以傳下去,我們之所以可以欣賞到優美的文章,就是靠文言文。自然環境可以學語言,自然環境卻不能學文言,學文言使我們人類學習的角度更加地開放,使我們人類能夠進入到歷史當中。 現在有很多孩子作文寫不好、成績提不上去,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沒有文化基礎。首先,作文寫得好與壞,與生活直接相關,而孩子不太可能有太多的閱歷,他接觸的生活往往單調而枯燥,僅僅讓孩子看一些淺顯的作文範例遠遠不能滿足孩子的求知慾,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但單看那些深度不夠的作文很難開發孩子的創造性。南懷瑾先生曾說過:「我們現行的小學課本,與中學、大學並非都能銜接。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拚命教孩子們背誦現行課本上的許多大可不必要的知識,來准備月考和期考。因此弄得有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庭,比較上進的孩子,「三更燈火五更雞」背書做功課,比起科舉時代的考功名、背「八股」更加嚴重。當時為了考功名,背「經」「書」,背了以後,一輩子受用不盡而學無止境。只要問一問,我們現代六、七十歲以上有所建樹的老少年們,請他們平心靜氣地談一談,哪一個的學問知識不是從這種教育方式中打下基礎。可是現在我們花費了無價可比的下代童年時代的時間與精力來背課本,弄得頭腦呆板,眼睛近視,背熟了以後,除了應付一級一級的考試以外,便等於毫無用處。大學畢業以後,踏進各階層社會來做事,無論如何專業,也會感覺到所學與所用,完全毫不相干。除非還要為一輩子的考試再接再厲,那才還有些用處。因而,正常情況下,或者在大學畢業以後,還需要正式開始重新讀書求學。」王財貴教授說得好:「科學的科目要用科學的方法來教,非科學的科目就不一定非要用科學的辦法來教,如果用科學的辦法來教,就會費力多而收益少。」語文教育就是非科學的教育,不需要懂了才教。 一言以蔽之,學語文就是要從學文開始,而學文則應從誦讀經典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