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如何高效備課語文

如何高效備課語文

發布時間:2022-01-19 21:16:04

㈠ 請教各位語文老師,怎樣才能高效率備課呢,我現在備一堂簡單的課都要7.8個小時,感覺自己效率好低。【

課文熟悉,字詞過關,熟練朗讀,查閱文章相關信息,這是最基本的。
然後可以參考借鑒網上或其他老師的教案,課堂實錄等,再結合自己的風格習慣、學生情況,確定自己的教學思路,編好教案,准備課件等。說實在話,認真備好一堂課,真的要7、8個小時。
建議可以注冊幾個語文網站,會減輕我們的負擔。

㈡ 語文怎麼備課

【初中語文如何備課】

一、教學目的要明確

教師在備課或授課之前,應當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本節課將引導學生做什麼,應該達到怎樣的預期效果,這就需要研究教材,確定適合本班學生學習狀況的目標,如情感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德育目標等,教師可根據教學實際需要和對教材本身的研究來確定,需要強調的是確立目標一定要與課堂教學相一致,這樣才算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重難點要突出要確定,首先教師要仔細揣測編者編排教材的用意;其次,教師應根據《標准》中對同類題材或體裁的文章的學習要求來加以確定;再次,教師還應根據自己對教材的認識和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來加以確定。



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是關乎到教師能否成功的完成教學任務並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之所在。方法要靈活多樣,一個成功的語文教師,不但要善於運用教學方法,更主要的是學會創造和總結方法。教學方法的種類很多,如朗讀法、默讀法、背誦法、復述法、揣摩法、摘抄法、列提綱法、分解法、綜合法、探究法、提問法、問題法、訓練法等。

面對這么多的教學方法應該怎樣靈活選取呢?這主要取決文章的題材、體裁課堂組織形式等。比如散文教學,適用朗讀法,時空拓展等方法,與記敘文則適用復述法,概括法等。當然,每一篇文章不一定用一種方法,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教學方法,只是教師要根據題材、體裁、教學實際等來確定出合適的教學方法,力爭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

二、確定單元教學目標

單元教學目標如何確定?作者的側重是一方面,編者的側重更重要。具體來說,編者把包含同一知識點的若干篇課文編入一個單元,目的無非是想讓學生對此印象更為深刻,從而更快地掌握、運用這一知識點。如《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托物言志」手法的運用,第四單元「對比」手法的運用等。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注重單元教學,不能人為地把單元里的若干篇文章割裂開來。然而語文教師大多有這種經驗備一篇課文都覺得很辛苦,更不要說備一個單元。集體備課在這時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充分利用集體的能力、智慧、手段等,幫助備課組的老師從這種勞累中解脫出來,使備課更加輕松,更加有效,同時也讓學生能共享全體備課組老師的知識、智慧,因此確定明確的單元教學目標在集體備課中是首要的。教參上雖然有現成的單元教學目標,但過於繁瑣,如此多的目標不說學生掌握困難,老師也很難將其一一實現。如此,研究單元中課文與課文之間的聯系則至關重要,找出課文間的共同點,大家討論確定目標,不必拘泥於教參,目標不可過多,從人文性和工具性角度出發各設一個即可。

三、解讀並超越教材

新課程理念強調,教學的過程是教師「用教科書教」的過程,而不是「教教科書」的過程。這說明兩方面問題:一方面,教師是教材的理解者、參與者、實踐者。備課時,教師要鑽進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鑽研、解讀和思考,否則,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師就只是充當教科書的「傳聲筒」、知識的「販賣者」,而沒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難將課上出新意和深意。長此以往,教師的思想必然僵化,學生必然厭學。

四、參加教研活動,特別是課題研究

比如平時多聽課,特別是多聽優秀教師的課;積極參加集體備課活動,勇於鍛煉自己,多反思,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哪怕是逆耳的忠告。很多人一說到課題研究,就談「虎」色變。課題研究確實很辛苦,也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可怕。如果能認真對待,積極參加,我們的辛勤耕耘就有豐碩的果實。很多專家都是做了不少的課題研究,這些教科研活動讓我獲益匪淺,對有效提高我們的備課水平有很大的幫助。

五、備課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角是學生,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考慮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多安排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最忌諱把課堂變成教師演講的講台,學生無須動腦筋,無事可做,處於被動狀態,學習潛能受到抑制,就不可能精神振奮地學。二是重情。語言不是無情物,詩和文都是情鑄成的。教師備課時要和味文中情意,受熏陶感染,有真切體會。文字不是無生命的符號,而是有血有肉,能給人以啟示、鼓舞和力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教師先被文本感動,領悟、品味文中深邃的思想、精闢的見解、高尚的情操,才能帶著感情教,領著學生閱讀、思考、咀嚼、體會,學生心田得到滋潤,主動學習語文的勁頭就會倍增。三是激趣。

學習是十分艱苦的事,尤其是語文學習,不可能立竿見影,靠的是持之以恆的日積月累。因此,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十分必要。青少年學生好奇、好勝,對新異的刺激物特別有興趣,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到他們的心理特點,千方百計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要精心安排整堂課的總體布局,每個教學環節的內容;要精心設計導入課文的語言以知識吸引學生,尋找探討問題的切入口,啟發學生積極思維,訓練語文能力。同樣的內容,不同的組織,不同的設計,效果會大相徑庭。心中有學生,處處從學生的學考慮,就會找到適合學生的教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小學語文如何備課更高效

俗話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教師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備課的有效性。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中,有許多青年教師為上好一堂語文課,常常瀏覽大量資料,參閱多堂名師範例及教案,經過精心整合、預設,形成了一份幾乎無瑕疵的多頁詳案,但實際執教起來並不如設想中那樣順利,往往出現量大超時,環節倉促,顧此失彼,束縛手腳等現象,形成低效的課堂教學。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有效備課呢?

一、備課標

課程標准、教材和參考書是教師備課前必須讀的「三本書」。很多教師備課時,往往只讀教材、參考書,照本宣科,忽視了課程標準的指導性作用,這樣的備課尤如井底之蛙,站不高、看不遠,教材也不可能真正鑽研深、鑽研透。備課,先從讀課程標准開始。課程標準是教學的「圭臬」、是源頭、是方向,也是方法。讀課程標准,就像砍柴前磨刀一樣,事半功倍。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說,他把課程標準的年段目標抄下來,貼在教案本的首頁,每次備課時都要翻看。由此可見,備好課標是備好課的基礎之步。

二、備教材

備教材是備課中的重要的一環。如何把握教材並創造性地加工教材呢?

第一步:鑽研文字。一篇課文擺在案頭,先做什麼?先理解字詞句在課文中的意思,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及含義深刻的句子。隨著悟性的提高,有些關鍵詞語,寫得精彩之處,以及課文的重點、難點,也會很快抓住。抓住了,便做上記號。

第二步:朗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四五遍。這是鑽研教材、語文備課重要的環節。朗讀是活的,是躍出紙外的,賦予了作品生命力。朗讀好了,鑽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老師朗讀水平有多高,學生就會有多高,並超過老師。師生朗讀得精彩的課堂,必然是充滿生機的、充滿靈性的、富有情趣的課堂。

第三步:正確領會作者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意圖。教材中所選文章都是精品,語言運用得准確、生動就更不要說了。對於作者推敲、錘煉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細心琢磨、體會。每篇課文都有不同的謀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導學生去感悟、去學習、去運用。老師領悟得深,學生才能領悟得深,甚至在老師的引導下,超常發揮。否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包括鑒賞能力)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第四步:認真思考課後練習題的要求,有的要先做一做。例如,要求學生背誦的部分(或全文),教師要先背下來;要求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的課文,教師要先努力去做。

第五步:查閱資料。一是閱讀《教師參考用書》,二是上網查閱許多相關的背景資料。

三、備學生

在傳統的語文備課中,教案就是師案,是教師如何教課文的方案。這種教案往往是從教師的教學需求出發來進行設計的,教師在寫教案時考慮第一位的是自己如何教,而不是學生如何學,學生的學要服從於教師的教,它是只為教師准備的,是只為教師服務的。它從教案上第一個字的出現起就已把教師的教作為主動的活動,把學生的學作為被動的活動來對待。在這種教案指導下的語文課堂,學生要做的最要緊的事就是如何去適應教師(教案);教師最渴望的是學生與自己(教案)親密配合,最害怕發生的則是學生的學偏離自己教的方向。一旦教學效果不理想,那教師埋怨的往往是學生沒有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怪學生沒有與自己(教案)好好配合。這樣的課堂,究其原因還是教師備課沒有充分備學生。

四、備教案

1.教學目標設計——三維目標不能少

2.教學過程設計——科學合理可操作

(1)說好第一句話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吸引住。」由此可見,課堂教學要講究導入的藝術。一個精彩的導入,既使學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讓課文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們要創造科學有效的導入形式,就必須把握課文的特點,根據學生好奇心理,運用喜聞樂見的導入形式導入新課。

(2)提好一個問題

「提問」或者「問題」是組織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般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重難點的突破,課堂教學知識的遷移和延伸主要都是靠提問來進行支撐的。 高質量的提問是教師研究教材與設計教學時思想的結晶,它們具有角度優美,形式多樣,內涵深度,激發力強的特點,在教學上能夠發揮出高質量的引領,激發,牽動作用。

(3)用好一塊黑板

板書是一門高度濃縮的「提練」藝術,是「提純的金,琢成的玉」。它用概括的文字、簡明的圖表、簡單的構圖、凝練而直觀的形式把教學內容濃縮起來,節省了教學時間。語文課的板書設計要從課文的教學目的出發,選取恰當的切入角度,對全文作鳥瞰式的綜合,應力求結構上簡明扼要,語言上精心錘煉,形式上新穎有趣,有審美價值,能寓教於樂,寓智於美,既有"三秋樹"的簡練,又有"二月花"的新穎。

3.教態語言設計——富有魅力感化人

一個氣質高雅、精力充沛、神采飛揚的教師必定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而且小學生最善於模仿,我們的言談舉止定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生。備課時,我們雖不可能把每句課堂語言都預設好,但比較重要的過渡語言和總結性語言還是可以預設的,這部分能預設的語言,一定要仔細推敲。要考慮到是否言簡意賅,通俗易懂?是否能最直白地表述核心知識點?怎樣呈現就更富有激情,具有「煽動性」,更能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怎樣做到口頭語言與肢體語言合二為一,相得益彰,從而一程一程地推進課堂教學甚至形成課堂的高潮。

㈣ 小學語文如何備課

備課就是教師在講課前的安排與准備,備好課的初衷是為了更好地上好課。因此,在我國當前正處於實施素質教育浪潮的今天,備好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是為上好一堂優質課所作的充分准備和關鍵環節。 備課就是老師在上課前對整個的一堂課所做的精心准備和進度安排。它一般包括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教案等四個方面的步驟和內容。 備課分學期前備課和課前備課兩種形式。 (一)學期前備課,必須全面研究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其中,包括新的課程標准及教學參考教師用書,明確本學期總的教學目的、知識體系以及單元備課在整冊書中的分量和作用,把握備課的關鍵、重點、難點,了解所任班級的學生情況,列出學期的教學進度規劃。內容一般包括學生的簡略分析,本學期總的教學目標、要求,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相關措施,以及教學內容和時間的具體安排。 (二)課前備課。是教師對每一篇課文、每一堂課的准備;擬出一篇課文的、一個課時的授課計劃,寫出教案。課前准備可分為幾個步驟進行:1、認真研究教材,吃透其核心。 2、研究教學目的、重點、難點。 在對教材進行精讀分析、掌握課文內容、中心思想和寫作方法後,根據新課標要求,結合現實情況和學生實際,進行綜合的分析研究,確定教學目的、重點和難點。 3、撰寫教案。 教案是教師在講課前准備的具體教學的實施方案,是謀章構篇的實施意見。一篇完整的教案一般包括幾個內容:(1)課題。 (2)教學目的。要分別寫出思想政治教育和語文知識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 (3)教學重點和難點。對教學中學生不能理解的和關鍵部分在備課中做到心中有數。 (4)教學時間。註明學習這篇課文所需的課時才能順利完成。 (5)教學步驟和內容。這是教案的主要的、具體的部分。 三、備課中的注意事項 (一)教學步驟。按上課首先把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的主要內容、方法等寫出來。教學步驟和教學內容緊密相連。第一課大體是:准備談話、講解題意、教師范讀、字詞教學、試讀課文、課後討論;分析課一般的教學步驟、檢查預習、分段講讀課文、鞏固復習、安排作業,最後一課時還包括總結全文。 (二)將德育教育設計到語文教學情境中來。充分利用語文教材,根據不同的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教育。因為語文教材中字字句句皆是作者心血的結晶,皆滲透著作者的情感。 1、注重思想教育。青少年時期正處於一個人之中變化發展的,影響極為深遠的特殊階段,生理上正發生著急劇的變化、身體外形的劇變,內部機能和性成熟等,對青少年的心理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對學生注重思想教育刻不容緩,作為語文教師的精心備課中,既不能像備政治課那樣,說些條條款款,直接了當給他們講道理,明確告訴他們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又不能脫離教材,而是充分利用教材,將德育滲透在教學情境中,一點一滴的去塑造學生,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健康成長。2、要提高德育滲透的效果。教師在平時教育教學工作中既要言傳,又要身教。教師歷來為世人敬仰,原因在於有博大的胸懷,奉獻的精神,如母親一樣的溫柔,如父親那樣的威嚴,學生在校學習,他的思想的形成,品格的鑄造,有許多成分來自教師言傳身教。3、「一碗水」與「一桶水」的問題。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就得有一桶水,乃至有一條源遠流長、永不幹涸的溪流。教師在備課中才盡可能的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需要用到知識就是順手拈來、游刃有餘,為此,隨著社會進步教師應加強科學文化知識學習,緊跟時代的步伐,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從而更好地服務於、忠誠於教育事業。 教案的設計與寫法,沒有固定的樣式。誠然!備課總的來講要效果顯著,語言精練,方便教學,掌握教材多想方案;只有在備課前做好充分的各項准備、有明確的思路,才能備出師生互動效應好、層次結構清晰的優質課。

㈤ 淺談小學語文如何備課

備課是教學的起點和基礎,是決定課堂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一環。經過十幾年的語文教學,我逐漸摸索出了備課的小技巧,現在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一、中心的提煉技巧
備課前,應該先鑽研教材,對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成竹在胸,切忌在備課時,認為這也重要那也重要,面面俱到,千頭萬緒。蜻蜓點水的結果只能是淺嘗輒止。下面介紹幾種提煉中心的主要方法:
1、分析法
一篇文章的題目常能反映該篇文章的重點和中心之所在。分析題目的含義(當然要結合課文內容),尤其是抓住「題眼」分析透徹課文的中心,教學重點就自然突出來了。例如:《高大的背影》,記敘媽媽背「我」去醫院看病的路上,一位三輪車工人主動送「我」去醫院的事。如果抓住「高大」一詞來分析:「背影」為什麼「高大」?它「高大」在什麼地方?教學重點就突出來了。
2、揭示法
有些教材一開始就揭示出該篇的中心,有的則在中間用中心語句來提煉教材的中心,有的則篇末點題,抓住這些詞語就能夠提煉文章的中心。
3、總結法
先把教材分成段落或層次,根據各部分或層次的主要內容,進而分析他們在整篇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從而概括整篇文章的中心和重點。
二、備課「六忌」
1、忌簡單照搬。
2、忌千頭萬緒。
3、忌閉門造車。教師備課時,對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知能力等全然不顧,勢必降低教學效果。
4、忌瑣碎設問。有的教師一問到底,不管問題是否具有啟發性,在不該設問處濫問,勢必會影響教學效果。
5、忌盲無目的。教學目的不明確,備課時毫無目的,課堂上隨意發揮,學生只會茫茫然,所得甚微。
6、忌程式定勢。根據小學生好奇求新求變的心理特點,教師備課時,必須因文而異,教法富於變化,努力尋求新穎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教學單調乏味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三、備課的「模擬講授」環節
模擬講授或訓練,作為備課的最後一個環節,往往被人忽視。其實,教案完成了,是紙上的東西。紙上談兵不一定能取得實戰效果。要進行兩個飛躍,一個是把紙上的東西變成腦子里的東西,成為印象,也就是把教案里的文字變成形象,融化在腦海里,形成意識。第二個飛躍是把意識變為行動,也就是能夠按教案的設想進行實際操作。有的教師,寫完教案,要看幾遍,邊看邊想在課堂上如何動作,甚至對著鏡子演示一番,像演員排練節目一樣,如發現紕漏,及時修改補充教案,直到自己滿意為止。這是值得提倡的。如果寫了教案就擱置一邊,到了課堂上在臨場發揮,就有點草率了。
導入新課和設計導語應遵循以下原則:
符合教學的目的性和必要性。
課堂教學的導入,一定要根據教學目標來精心設計導語。不要使導語游離於教學內容之外。
根據授課的內容設計導語。
備課時可以從教學內容中抽出有概括意義的一個或幾個問題,將其與學生熟知的或似知非知的事例聯系在一起,設計出獨出心裁的導語。由於每節教材內容有其豐富而廣闊的外延,涉及許多其他方方面面的知識和事物,課堂的起始設計,也可以從他們的關聯中尋找線索
導入要言簡意賅或短小精悍。導入部分時間過長,使人有喧賓奪主之感。
導入的形式要豐富多彩。
任何一種形式的授課技巧,一定要靈活運用,不可形成定式,使人產生呆板之感,導入導語也不例外。
四、技巧的運用
1、提問議疑導入。緊扣課文設計一兩個問題,最好能總領全文,或從側面入手,對理解課文起關鍵性的作用。例如:《司馬光》一課,我是這樣導入的:小朋友,如果平時你和另一位小朋友玩耍的時候,他不小心掉進了一個盛水的缸里,你有什麼辦法把那位小朋友救出來?今天要講的課文中的司馬光,就想出了一個非常好的辦法。
2、敘述故事導入。小學生愛聽故事,通過講故事可以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草船借箭》一課,老師就可通過講述孔明以自己的大智大勇借到十萬只箭的故事導入新課,學生興趣一定會很濃。
3、歌謠導入。歌謠,特別是兒歌,在兒童教育方面的作用歷來備受重視。課堂教學中也引進一些兒歌,並加以引導,可發展兒童的想像力,符合「寓教於樂」的教育原理。
4、謎語導入。如教《奇妙的「眼睛」》,先讓學生猜一個謎:上邊毛,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有謎語導入對「眼睛」的學習,過渡自然,學生興趣濃厚。
5、游戲導入。小學低、中年級宜採用這種方法。
6、音樂導入。多用於音樂渲染氣氛的課文和直接是音樂歌詞的課文。如《鳥的天堂》,教師可先放《百鳥朝鳳》的樂曲。如上作文課,作文題為《我所喜歡的一隻歌》,教師可在學生動筆之前先放幾只優美動聽的歌曲,並加以適當的點評。
導入新課的藝術和方法還有很多,如笑話導入法、成語導入法、表揚導入法、觀察導入法、詩詞導入法、珍聞導入法等等。切記生搬硬套,要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系統、科學地做好小學語文備課工作,以更好地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

㈥ 如何開展高效的小學語文集體備課

一、吃透教材的策略:
教師如果不真正了解教材及其編寫意圖,就很難確定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環節,更難掌握放、收的時機和火候,因此教師上課前應認真鑽研教材、教學參考書和課程標准中的相關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弄清教材內在的聯系、以及每一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哪些內容有利於實現認知目標、哪些內容採用何種方式有利於達成能力和情感目標,特別是要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分清哪些先學、哪些後學,從而確定教學過程的層次,教師只有對教材、教學目標做到心中有數,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才能運籌帷幄,才能源於文本又超越文本,才能從全面去把握,例如:人教版第九冊第25課《珍珠鳥》一課,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感悟珍珠鳥是怎樣逐步信賴‘我的’?,作者對珍珠鳥的喜愛固然是珍珠鳥逐步信賴作者的關鍵,但珍珠鳥的聰明、機靈、通人性在信賴作者的過程中則尤為重要。如果能讓學生通過閱讀走進珍珠鳥的內心世界去體會、去感悟,那麼這個教學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具體操作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先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47自然段,聽一聽小珍珠鳥告訴你,它和作者之間發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然後指名概括故事的內容並指導朗讀相應的課文內容。實現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第二步先請同學們認真研讀這三個故事中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個故事,(尊重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選擇),然後按不同興趣讓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交流自己獨特的體會並相互取長補短,(交流過程實際是學生對自己的思考進行反思後再認識的過程),第三步組織交流:採用多種形式的讀(例:對第4自然段教師先進行邏輯引讀:起先隨後漸漸後來,然後讓學生看這大屏幕利用聲情並茂的朗讀、朗讀時還可以根據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適當加些動作,將自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淋漓盡致地演繹出來。)、張揚個性的換位想像(例:小珍珠鳥,你俯下頭來喝茶時,偏過臉看到了‘我’怎樣的反應?、小珍珠鳥,醒醒啦,告訴我,你夢到了什麼?)讓珍珠鳥信賴作者的過程在學生的心目中血肉豐滿起來,從而揭示信賴,一定能創造美好境界的道理,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教學效果。
二、動態生成的策略:
1、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對課堂教學的預測。
由於學生原有的經驗、水平不同,學生學習的結果也各不相同,如果只是按原先設計的唯一思路去教學,不能很好地體現放的思路,教師在備課時除了要安排好學生自主學習活動外,還要考慮學生會出現哪些情況,以及每一種情況如何應對,即要備動態生成式的課。學生自主探究後的教學環節怎樣進行,將根據出現的情況來確定,如果出現備課預測到的情況,則按照既定對策去教,如果出現了與預測相駁的情況,則與教學目標相比較,採取相應的對策去教,從而生成新的教學思路,使課堂能放、收自如。
2、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學後施教、動態生成。
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教師要展開自己的教學活動,要注意學生的發言,對不同學生發言的差異和包含的智力成分迅速作出判斷,然後引起其他學生的關注,發動學生積極參與,即要上動態生成式的語文課。例如:我在執教人教版第九冊《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在檢查復習之後安排了一個質疑環節:這節課,同學們還想知道些什麼?我對學生質疑的預測是:五壯士是否倖存?可沒有想到,一個學生卻問道:老師,五壯士為什麼要把槍砸了!我認為不該砸,這是戰鬥武器,砸多可惜!被他這么一提,班裡的同學分成了兩派,有的認為該砸,有的認為不該砸。像這樣的疑問應該說都頗有分量,表明學生動了腦筋,創造力有所發展。教師相機誘導,學生互相切磋、分析、爭論,就有助於培養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使其最終內化為創新人格。
三、博學多智的策略: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只有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老師,只有擁有不老童心、愛心的老師,只有擁有豐富生活經驗的老師,只有擁有高超課堂調控藝術和技巧的老師,才能讓我們的課堂充滿智慧,才能讓我們的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第八冊29課《太陽》時,為使學生更好地弄清太陽和人類、地球的關系,我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發揮想像,畫出心中的太陽,並說說為什麼。笑哈哈的太陽、哭喪著臉的太陽、氣憤的太陽、長著胡須的太陽...出現在教室里,孩子們盡情地說,內容豐富多彩,祖國的變化,環保問題,宇宙太空等。學完了課文,我又讓學生敘述太陽的特點、用途、與人類的關系。(現在,你就是太陽,要會誇自己,把自己的特點、用途、於人類的關系說清楚,當然,實事求是,不吹牛。)教室里熱鬧極了,孩子們踴躍發言,爭著表演。簡練的語言,生動的敘述,精彩的概括,一個個形態各異的太陽閃亮登場。

㈦ 語文如何備課

語文備課很重要,一定要有以足夠的知識儲備量,而且還要關注學生,看一看你的課,與學生相不相符?

㈧ 如何上出一堂高效的語文課

課堂的主導是老師,主體是學生,所以課堂的高效離不開老師的課前的精心備課,課堂上的從容調度,調動學生思考,師生互動。以期在預設的基礎上,能夠有預想不到的生成。
其實無論上什麼樣的課每一個老師都應該講求高效,所以語文高效課堂也離不開以下幾個方面。
一、備課
首先要精心備課。備課當然既要備教材,也要備學生。
先說文本,作為一個課堂的主導者,教師必須對文本的方方面面甚至每個字詞每個標點都能瞭然於胸。(這樣要求,雖然有些苛刻,但是我仍然希望是這樣,因為在課堂上你不知道學生會提出怎樣的問題。)
比如我在備《再別康橋》這一課時,從題目到作者再到第一段的「輕輕的」而不是「輕輕地」,再到每一節的內容概括,到這首詩歌表達的情感,這首詩所運用的寫作手法,這首詩所體現的新月派的寫作原則,作者的生平等等一一想到,這是課前備課的基本內容。
把所有的內容都想到,然後確定上課時課堂的重點是什麼。雖然我們備了很多,但很明顯並不是在課堂上都要用到。那麼以什麼為重點呢?這正體現了一節課和教師的特點所在。
再談備學生,其實在前面我們在確立教學重點地時候已經在備學生了。那是針對大多數學生而言。那麼在上課朗讀詩歌時,哪個同學極有可能把字讀錯,把句子讀破,把節奏讀亂,在鑒賞時誰喜歡不經過思考張口就說,而誰喜歡思考,慎重地回答問題,誰的朗讀最好,誰的欣賞能力最高,誰外向活躍,誰內向需要引導啟發,學生在鑒賞時能達到一個什麼水平,這些細節考慮不到,會直接影響上課的效率和目標的實現。當然還有,如果發生意外情況怎麼辦,這也是應該考慮到的。
二、上課
上課時是不是把准備的東西都給學生講了,讓學會都記住就是高效課堂了?不,當然不是,這是填鴨式的高效課堂。真正的高效課堂應該是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自己的思考獲得本節課應該掌握的知識,並達到本節課應達到的能力要求。這就對老師的引導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在上《再別康橋》時,我確定的第一個教學目標是學會有節奏有感情的朗讀詩歌。本來我想先給學生放錄音,然後讓他們模仿錄音的節奏和語調去讀,或者我先給學生范讀詩歌,然後讓他們再學著去朗讀,這樣可能進行的更順利一些。可是後來,我想每一個學生對這首詩歌的理解不一樣,那麼他讀出來的風格就會不一樣,而如果以一個標准去要求的話,他們就失去了自己的理解。所以我並沒有教給他們怎麼讀,而是給他們留了幾分鍾的時間,自己揣摩玩味,體會詩歌的感情節奏,然後再叫他們來讀,果然四個同學各有風格,第一個同學讀得歡快,第二個同學讀的低沉,第三個同學讀的舒緩,第四個同學讀的輕柔。並且在每一個同學讀完之後我都會叫下一個朗讀的同學評價前一個的同學的朗讀,從而也就表達出了他們對詩歌的理解。尤其是第四個同學無論是感情的投入還是節奏的把握,都恰到好處。可以說我的第一個目標完成得很好。
鑒賞詩歌是艱難的,那麼創作詩歌應該是快樂的吧。於是完成第二個環節之後,進入第三個環節。學寫詩歌。我是這樣過渡的:徐志摩在描寫康橋的景物時,沒有寫那些名勝古跡,也沒有寫那些光榮歷史,而是和郁達夫寫故都的秋一樣,選取了生活中常見的平凡事物,加以摹寫,從而創作出了優美的作品。下面我們做一個小練習:
請選取生活中給你印象最深的一個事物,運用恰當的表現手法,用三五句話,寫出美感、情趣或者意蘊,時間為五分鍾。
很遺憾這個環節也未能很好的完成,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時間太倉促,學生不能在短時間內創作出來,二是學生沒有養成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習慣,每天坐在四角的教室里做題,沒有什麼生活積累。本來我是希望他們能夠交流一下,選出寫的好的,讀一讀,一起欣賞。結果只有幾個同學寫完,只好讓他們讀了他們的作品。交流選擇的目的沒有達到。
最後我把這個任務留到課下完成。
課後我進行了反思,從高效課堂的角度看,我所制定的教學目標基本完成了,學生也基本學會了如何去鑒賞一首現代詩歌,最後也比較簡單地進行了詩歌創作。但遺憾的是由於學生手頭沒有詩歌鑒賞的資料,我對他們的水平估計也不足,所以在完成第二個目標時,基本就是教師在自說自話,只有很少的幾個同學去應和。第三個目標由於鑒賞時佔用了太多的時間,未能很好地開展。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學生讀得還不錯,不但沒有錯字添字漏字讀破句,並且感情節奏把握得很到位,這大概與他們在自習時能很好的預習有很大關系。這節課後學生能否運用學過的知識真正的去鑒賞一首詩歌,這仍需要以後在教學中去檢驗。
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通過這節課,我想上好一堂高效語文課,還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預習充分。在預習中把課文讀熟,掌握其內容,仔細思考布置的問題,(在預習時一定要布置有思維含量的問題,不然學生很可能只會浮泛的讀讀課文了事。)這很能決定一節課節奏的快慢。如果學生連課文也沒有讀熟,錯字漏字添字,讀破句子,這樣在課堂上還得糾正字音疏通句子,把本應該在課下解決的問題拿到課堂上來解決,很明顯會使我們的課堂效率低下。
二是在課堂上能夠提出高質量的問題。有時問題的質量決定了你這堂課的質量。當然問題質量高並不是有多大難度,難倒多少學生,而是問題能否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能否讓他們真的能夠跳一跳就能摘到頭頂的果子。如果設計的問題大而不當,或過深過難,只能打消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對問題失去信心,對語文這門學科也望而生畏。
三是一定要對學生有愛心,尊重學生。如果學生沒有預習好,要能夠及時地調整教學任務,而不是對學生大發脾氣,甚至甩手離去。當學生不能回答問題或回答不完整甚至完全錯誤時,一定要注意換一種提問方式,加以引導,而不是一棒子打死,甚至對學生諷刺挖苦,最後直接成了我說你記的填鴨教學。沒有愛心的課堂,永遠不是成功的課堂。更不是高效的課堂。
四是一定要布置適當的作業。通過學習,學生已經具有了學習此類文本的能力,課下布置幾個有針對性地作業,讓學生對學過的知識加以鞏固和運用。只有能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的學會知識。
上好一堂高效的語文課,評價的標准,思考的角度可能不一致,但結果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能讓學生在語文這一學科領域有更大的收獲和更好的發展。這就如打一場戰爭,不過師生之間不是敵對方,而是共同合作去攻克一個堡壘,教師調度得當,學生積極配合,方能取得戰爭的勝利。

㈨ 如何上好完整高效的語文課

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是教學的源泉。有效的課堂教學實際上是通過一定的教育教學活動,使學生的收獲達到預期的最佳效果。這里的教育教學活動不僅僅指教師的教,還包括學生的學以及學習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可以說課堂是開展教學活動的核心陣地,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養成,核心在課堂。因此課堂教學的效果直接關繫到教學的質量和人才培養的實際價值。那麼,我們如何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認真地備好每一節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首要條件。正如於永正老師所說,備課不等於寫教案,備課其實包括鑽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學生、考慮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寫教案等。寫教案只是備課的最後一個環節——把鑽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學的目的要求、重點難點、教學過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關教學的信息記錄下來,是」備忘錄」--供課前翻閱,以便把課上好。備課是教學的重要行為之一,是教師上好課的關鍵,如果備課無效,教學就必然無效。我們花氣力研究備課實際上是「磨刀不誤砍柴工」。所以我認為備課的研究應比教學其他環節的研究更為重要,要大力提倡和實施有效備課。教師應該從學生學習活動的角度來備課。這堂課會有哪幾項活動,怎樣安排,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怎樣指導,怎樣與學生互動,在活動中怎樣進行評估和調控等等,應該是教師著重考慮的問題。而且不僅需要事先備課,還要學會事後備課,就是進行教學反思。通過閱讀一些教學著作,發現很多特級教師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進行了大量的教學反思。怎樣把課前備課和課後反思相結合,是我們要進行研究的問題,這也是一個創新。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創造性的處理,把學生作為教學的基本出發點,關注學生的發展。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的體現。但有很多課仍然是先教師講,然後要求學生配合教師。例如,我在教學《蘇州園林》一文時,我先讓學生自己體會作者描寫的園林美圖,學生很快找出了一些美麗的景物,然後我便按自己備課的教學思路,來概括園林獨具特色的特點,卻忽略了學生自己對於途中風光的體會。那麼,怎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這是一個基本的問題,是我們應該一起認真研究的問題。只有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角,其創新思維的發展才能有一個比較大的空間。同時,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思考的多樣性,尊重學生思維綻放的火花,要始終把學生放在心裡,也就是說備課一定要備學生。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有效使用教材,加大學生的發展力度,增強教育的責任心,增強教育的服務意識。教師一方面要盡可能的豐富教材資源,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材料;另一方面要能夠為學生提供主體教材資源,為學生提供優秀的活教材,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要使自身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真正起到身教勝於言教的作用。

二、加強學生課堂上的學習體驗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條件。在新課程改革的課堂中,學生的學習體驗,一般來源於強烈的認知沖突,並在親歷性的認識和實踐活動中解決問題,獲得體驗。例如,我在教學《尊嚴》一文時,先讓學生感知傑克遜大叔和年輕人的情感變化,感受年輕人既虛弱又堅定的語氣是因為什麼,年輕人為什麼不肯吃東西,然後再讓學生帶著自己對文中人物的理解,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樣,學生在讀後,基本上都能體會出文中人物的情感脈絡。所以,不斷的強化和拓展學習活動體驗,有利於為後續學習積累新的經驗。同時我們教師要在教學中為學生疏通必要的信息通道,使教學更加開放和對話,讓課堂成為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讓學生在生動的信息背景下進行思維的加工,形成新的思維成果。如學生在寫作時,都想到了可以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文章顯得生動、形象,但很多學生的比喻都天馬行空,不貼切實際,於是,我便悄悄地引導學生去聯系生活,用生活中較常見的物體作為比喻、擬人的對象,這樣就使文章顯得更為生動、形象,可讀性、精彩性也增強了不少。當然,在課堂中,我們還應該強化學生的個性化的體驗。引導學生去努力質疑,鼓勵學生進行有效的、民主的對話,在沙龍式的課堂思辨中不斷擦出創新的火花,在有價值的課堂論辯中使學生成為有自己思想的學生。

三、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條件。《語文課程標准》中明確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是目前新課程倡導的新教學理念,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是三種基本的學習方式。隨著新課程的全面實施,對課堂教學有了重新認識和定位,學習方式作為新課程理念之一用來指導我們的課堂教學行為,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對學生的成長、發展來講,它的意義和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我曾嘗試著在課堂上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去感知課文內容,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性大大增強了,但此時,教師的引導則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學生的自控能力及目標明確性較弱,正確的引導能更好的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當然教師的引導應著眼於引,不可操之過急。當然在課堂教學中要真正體現學習方式的作用,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必須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1、處理好教師與學生、個體與小組之間的關系。教師除了組織正常的課堂教學,更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就學生個體及小組的學習品質、態度、方法和習慣的培養,而不是像傳統教學,一切由教師包辦;教師的作用也僅不是對個體學習、小組學習內容的重復。所以,在新教材的教學中,要實現學習方式的價值,必須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習慣和方法入手,最終達到分工明確,各負其職的目的。在個體學習中疏通文章的含意,落實掌握字詞,解決基本問題,記錄疑難問題和學習感受,小組合作學習是對基本知識的檢查,經驗心得的交流和對個體學習存在問題的解決,並提出新的問題,然後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共同解決,使個體、小組、教師的經驗認識、智慧在課堂上得到充分的交流、提升。
2、處理好文本與生活的關系。語文教學應樹立大語文觀,這里有兩層含義:從課文角度看,缺乏生活體驗的學習只是獨立於「人」之外的簡單認識;從語文綜合性的設計看,更加關注現實生活,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到大自然里學習語文,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如《將心比心》、《以誠待人》等。只有把語文同生活聯系起來,語文才更能體現出人文價值和生命價值的意義,語文課堂方能煥發出生命的活力,但這一切同樣需要教師的引導、培養,所以,在課堂上要加強生活意識的培養。在有效性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明白新課程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這將對語文教師的角色定位和教學方式產生重大影響。第一,教師角色:由「傳授型」向「研究探討型」轉變。以往的教學方式教師強調「齊步走」、「滿堂灌」。這種教學對教師的角色定位很明確,只需要「傳授」,教師的基本職能就是「照本宣科」,而事實上,學生的個性是有差異的。這樣的課堂教學,不利於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的實施,不利於因材施教。教師如果不能實行由「傳授型」向「研究探討型」的角色轉變,那麼他就無法承擔新課程政策下的使命,也就無從做到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第二,教學方式:由「傳授型」向「師生互動型」轉變。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我講你聽,耳口相傳,是我國語文教育沿襲已久的主要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無視學習是主體的活動過程,它也與當代的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現實相去甚遠。今後的語文教學方式必然需要發生相應的變革,即把教學過程變成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這是一種不可逆轉的、必然的趨勢。所以,在新課程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要真正起到教師的組織、引導、學習參與的作用,教師必須自然地融入到學生的學習小組和班級中去,在教學環節和細節中找到適合新課程學習方式新理念的形式和方法。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是語文課堂的組織者,學生是我們的教育對象,文本是我們主要的教育內容,我們的教育目的是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我覺得有效的語文課堂應該是教師用智慧的語言將學生、文本及教者融合為一體的。所以我相信有效與智慧是共存的,有效的課堂會時時閃現智慧,智慧的課堂也會處處彰顯有效。

閱讀全文

與如何高效備課語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9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5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0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9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3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5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4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5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3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7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09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3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4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8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9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8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9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7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3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