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語文上冊三年級第一課原文
人教新課標版小學三年級上學期第一組第1篇課文《我們的民族小校》不知道你要的是不是這個?
我們的民族小校
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還有漢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鮮艷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同學們向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的鍾聲敲響了。
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幾只猴子。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著同學們讀課文。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
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古老的銅鍾,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幹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牆上搖晃……
『貳』 三年級上冊語文書第一課內容是什麼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我們的民族小學》教學設計
教材簡說:
課文通過描寫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課文層次清楚。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到學校時的情景;再寫課上和課下,最後以自豪贊美的感情點題。編排本篇課文的意圖是,通過學習本篇課文,學生要能體會到學校生活的美好與幸福;並感受到我國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和友愛。
『叄』 三年級上冊第一課課文《信》替誰給誰寫
1、替雛鳥給媽媽寫信
2、替花朵給蜜蜂寫信
3、替大海給小船寫信
4、替雲給雲寫信
5、替樹給樹寫信
6、替自己給朋友寫信
《信》是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一單元課文,選自詩人,兒童文學作家金波的《金波兒童詩選》。
(3)三年級上冊第一課語文內容是什麼擴展閱讀:
《信》詳細內容
我學會了寫信,用筆和紙,用手和心。
我多麼想寫啊,寫許多許多的信——
替雛鳥給媽媽寫,讓媽媽快回巢,天色已近黃昏。
替花朵給蜜蜂寫,請快來采蜜,花兒已奼紫嫣紅。
替大海給小船寫,快去航海吧,海面上風平浪靜。
替雲給雲寫,願變成綿綿春雨;
替樹給樹寫,願連成無邊的森林。
給自己,我也要,寫一封封信,
讓自己的心,和別人的心,
貼得緊緊、緊緊。
《信》的作者金波文學作品
1、《烏丟丟的奇遇》、《花瓣兒魚》,散文集《媽媽的愛》、《等你敲門》、《感謝往事》、《心往哪裡飛》、《尋找幸運花瓣兒》,歌詞集《林中的鳥聲》、《金波詩詞歌曲集》,評論集《追尋小精靈》、《幼兒的啟蒙文學》,
2、選集《金波兒童詩選》、《金波作品精選》、《金波兒童文學作品選》以及幼兒文學讀物等約七十餘冊。此外,還發表了歌詞作品和歌詞評論約三百餘首(篇)。《金波作品精選》中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選入初一人教版語文教材29課。
『肆』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第一課是什麼,提供一下課文原文最好
這是人教課標本三年級上冊第一課的電子課文,你看看是不是:http://www.Ibx777.com/yw05/x_wmdmz/dzjc.htm
下一課是金色的草地,這是原文:
我家住在鄉下,窗前是一片草地。草地上有許許多多的蒲公英。蒲公英開放的時候,這片草地就變成金黃色的了。大家都說:「金色的草地太美了!」
蒲公英開放的時候,是我和弟弟最開心的日子。「謝廖沙!」我一本正經地喊他,等他回過頭來,我便把蒲公英的茸毛吹到他臉上。他假裝打呵欠似的也把蒲公英的茸毛朝我臉上吹。就這樣,我們總是為了手開心,揪掉這些不引人注目的小花。
但是有一次,我有了一個新發現。
那天,我起得很早去釣魚,發現草地並不是金色的,而是綠色的。快到中午,當我返回家時,整個草地又都變成了金色。可是,傍晚我經過草地,草地又變綠了。於是我走近草地,仔細觀察,原來,傍晚時蒲公英的花瓣都合攏了。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們的手,手掌張開時它是黃顏色的,要是攥成拳頭,黃色就被包住了。第二天,太陽升上來,蒲公英張開了自己的手掌,草地又變成了金色。
從那時起,我們不再隨意揪它,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因為它和我們一起睡覺,也和我們一起起床。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金色的草地,金色的草地-課文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伍』 三年級語文第一課有什麼生字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課是《我們的名族小學》
生字有:坪【píng】、壩【bà】、戴【dài】、招【zhāo】、蝴【hú】、蝶【dié】、孔【kǒng】、雀【què】、舞【wǔ】、銅【tóng】、粗【cū】、尾【wěi】。
『陸』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書的第一篇課文是什麼急需啊!
是:《我們的民族小學》
以下目錄:
第一組
1 我們的民族小學
2 金色的草地
3 爬天都峰
4 槐鄉的孩子
語文園地一
第二組
5 灰雀
6 小攝影師
7 奇怪的大石頭
8* 我不能失信
語文園地二
第二組
9 古詩兩首
10 風箏
11 秋天的雨
12* 聽聽,秋的聲音
語文園地三
第四組
13 花鍾
14 蜜蜂
15 玩出了名堂
16* 找駱駝
語文園地四
第五組
17 孔子拜師
18 盤古開天地
19 趙州橋
20*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語文園地五
第六組
21 古詩兩首
22 富饒的西沙群島
23 美麗的小興安嶺
24* 「東方之珠」
語文園地六
第七組
25 矛和盾的集合
26 科利亞的木匣
27 陶罐和鐵罐
28 獅子和鹿
語文園地七
第八組
29 掌聲
30 一次成功的實驗
31 給予樹
32* 好漢查理
語文園地七
選讀課文
△1 不懂就要問
△2 做風車的故事
△3 五花山
△4 六個矮兒子
△5 神筆馬良
△6 字典公公家裡的爭吵
△7 喜愛音樂的白鯨
△8 信箱
『柒』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描寫了什麼
我沒有課本,網上找的,不知道對不對哦
1、《我們的民族小學》通過描寫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
2、《金色的草地》課文感情:熱愛大自然,大自然給我的們生活帶來了樂趣。 a) 課文寫了哪兩件事?
(第一件:哥倆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臉上吹蒲公英的絨毛。第二件:我發現了草地會變色及其變色的原因) b) 草地為什麼會變色?
(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們的手掌,會張開、合上,花朵張開時,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 3、《爬天都峰》課文向人們揭示了在困難面前,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善於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 a) 老爺爺和我爬上天都峰後,為什麼要互相道謝?
(能從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於向他人學習,他們個人的奮斗和努力。) b)天都峰有什麼特點?
一是高,高的如上青天。二是陡,陡得似直上直下。
4、《槐鄉的孩子》課文描寫了生活在槐鄉的孩子們採摘槐米的經過,贊美了槐鄉的孩子們純朴勤儉、吃苦耐勞的品質。 a)槐鄉的孩子可愛表現在以下幾點:
1)他們勤勞懂事,從小就知道分擔父母的辛勞,不伸手向父母要錢,靠自己的勞動換取學費。
2)他們吃苦耐勞,以苦為樂,有很強的自立精神。 3)採摘槐米雖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們以苦為樂。
『捌』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課是什麼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課是:《我們的民族小學》
課文原文:
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還有漢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鮮艷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同學們向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鍾聲敲響了。
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幾只猴子。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著同學們讀課文。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
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古老的銅鍾,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幹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牆上搖晃……
教材簡說
課文通過描寫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這是一所美麗的學校:美得很有特點,各民族的小學生身著鮮艷的民族服裝,把學校裝點得絢麗多彩;古老的銅鍾,還有鳳尾竹,更增添了學校的鄉村氣息和民族特色。這是一所團結的學校:同學們來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國的大家庭里,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這是一座充滿了歡樂、祥和氣氛的學校:孩子們課上認真讀書,課下盡情玩耍,連小動物也來聆聽讀書和來看熱鬧,可見對孩子們的幸福生活是多麼羨慕。課文中就詞句的理解,以學習夥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導學生讀到這里對所提示的內容要進行思考。本文對第一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作了提示:「我好像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即好像看到了同學們向小鳥打招呼,向老師問好,向國旗敬禮。
課文層次清楚。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到學校時的情景;再寫課上和課下,最後以自豪贊美的感情點題: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古老的銅鍾,鳳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鍾聲悠悠不絕,影子綿綿縈繞,這的確是一所令人難以忘懷的學校。
編排本篇課文的意圖是,通過學習本篇課文,學生要能體會到學校生活的美好與幸福;並感受到我國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和友愛。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難點是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玖』 要三年級語文第一課《我們的學校》原文
《我們的學校》原文內容如下:
我們的學校,坐落在大山的懷抱,一半在雲里,一半在霧里。從校門口鋪出的石板路,彎彎曲曲,伸到山腳平地。
我們的學校,坐落在濃密的竹林里,白牆紅瓦,映照著東方的晨曦。門前,翠竹掩蔽;屋後,歡跳著山溪……
山溪里,飄著歌聲。
竹林間,盪著笑語。
當清脆的上課鈴聲響起,同學們像喜鵲似的飛進了教室。一雙雙眼睛在探求,一對對耳朵在諦聽。頓時,琅琅書聲從窗口飛入雲際,和山雀對話,和竹林絮語……
我們是山裡的孩子。山裡的孩子,成長在學校里。
一陣春風吹進竹林。青青的竹子,干壯葉密;春筍破土,拔地而起。林間閃閃的紅領巾,像飛動的旗!
山間的新筍,天天向上。
山裡的孩子,茁壯成長。
(9)三年級上冊第一課語文內容是什麼擴展閱讀
《我們的學校》,作者李先秋,自幼擅長寫作,高中時期作文一直被學校語文作文課教學範本,高中自辦校報,堅持每周出版一期,從不間斷,成為學校文學愛好者課外喜愛讀物之一。
《我們的學校》選錄在西師版三年級上冊第1課作為課文,選作教材時稍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