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語文作文的寫作方法
方法一:動筆之前不要慌,想好題目列提綱
在動筆之前,列提綱是很關鍵也是很必要的一步。列提綱的時候,一定要把開頭結尾寫詳細些,中間各段,穿插哪些精彩的話語或名言俗語、詩詞典故,要寫准。一般來說,列提綱,大約5分鍾到8分鍾。
方法二:適當克隆和「抄襲」,考前備料攢信息
考試前,建議考生翻閱大量的範文,積累一些考試作文的結構。可以把寫作的梗概和套路歸納出來,可以分別背個三五句。同樣,一些典故、俗語、人物事跡的積累也是必不可少的!
方法三:考試作文5~6段,干凈整潔看卷面
考試作文中,要注意及時分段,三四個段落顯得少了,八九個段落,顯得瑣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況,段落以5~6段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潔,不要塗改得亂七八糟。
方法四:作文成績看字跡,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試,閱卷老師打分時,第一眼,看的是字跡。因此,寫作文必須要把字寫好。記住,考作文考的是內容,而不是書法,切忌字跡潦草。
方法五:開頭結尾要簡練,最好首尾兩行半
除了忌八九行的行文外,「大頭作文」也要不得。建議考生在寫作文的時候,開頭結尾占兩行半,頂多不能超過三行半。這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文章的美感,也會影響閱卷老師的情緒。
方法六:作文首尾要扣題,工整簡潔出新意
考試作文的開頭方法很多:六要素開頭法、題記開頭法、懸念開頭法、引名句開頭法、排比句開頭法、擬人式開頭法、設問式開頭法、對偶式開頭法、博喻加對仗開頭法、合用修辭開頭法、巧述典故開頭法、解題式開頭法、名人問答開頭法、詩文引用開頭法等,要選擇一個自己最擅長的。
結尾也很重要。一般來說,結尾是總結全文。如果是記敘文,要注意抒情。如果是議論文,則要注意歸納。無論如何,最好要扣准標題。怎麼扣呢?如果你實在拿不準,就在結尾段的第一句,把題目說一下,然後歸納全文觀點就是了。
一、首先要把句子寫完整
怎樣的句子才算是完整的呢?讀讀下面的句子:
1.我們勞動。(誰,干什麼)
2.小螞蟻運送食物。(什麼,干什麼)
3.哥哥是一名少先隊員。(誰,是什麼)
不難看出:在一般情況下,句子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前半部分交代「誰」或「什麼」,後半部分交代「做什麼」「怎麼樣」或者「是什麼」。前後兩部分說全了,句子才算是一句完整的話。
需要強調說明的是:知道什麼是完整句,怎樣的句子才算完整,這只是一個知識性的問題;落實在行動上,即平日在說每一句話,在寫每一句話時,都要認真思考,反復斟酌,提高「完整」意識,不寫殘缺不全的句子,這才是最重要的。
二、然後還要把句子寫具體
句子要完整,這是首要的。但在許多時候,句子只做到「完整」是不能准確表達意思的,還要做到「具體」。怎樣的句子才算是具體的呢?讀讀下面這幾組句子,體會一下:
三、另外再把句子寫通順
句子通順,就是句意明白,讀得順口。具體來說,句子通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用詞要准確,經得起推敲。例如:我們把門口的泥土消除掉了。句中,「泥土」不能「消除」,只能「清除」掉。
2.句中詞語排列的順序要合理。例如:正在花上,有幾只漂亮的`蝴蝶翩翩起舞。這句話改成「有幾只漂亮的蝴蝶,正在花上翩翩起舞」,句子就通順了。
3.詞語使用搭配要得當。例如:公園里生長著各種樹木和五顏六色的鮮花。句中「生長」和「鮮花」兩詞搭配不當,應改為「公園里生長著各種樹木,盛開著五顏六色的鮮花」。
4.句中各詞語的意思不能自相矛盾。例如:我斷定他大概是王小剛的哥哥。句中「斷定」與「大概」矛盾,應刪掉「大概」。
5.關聯詞語的使用恰到好處。例如:只有天下雨,地才會濕。「下雨」不是「地濕」的條件,因此,第一句應改為:只要天下雨,地就會濕。
6.句意明白,合乎實際,符合情理。例如:博物館里展出了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說「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不合實際,應改為:博物館里展出了新出土的五千多年前的文物。
四、最後把句子寫連貫
連貫,即句子之間連接貫通。顯然,把句子寫連貫,這是指寫幾句話(又叫「句群」)來說的。翻開某些同學的作文本,段落中上下句不連貫的現象比比皆是,主要表現在:句子之間無順序,承接不緊密,跨度大;上下句之間,被描述的對象(即「主語」)重復出現,不會運用「他(她)」或者「它」這些人稱代詞。怎樣才能做到把句子寫連貫呢?
1.合理安排順序,使句子連貫。
有順序,這是寫幾句意思連貫的話的最基本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在寫幾句話時,一定不能東一句、西一句,想到哪兒就寫到哪兒;總要圍繞既定的中心意思,按照一定的順序,把相關的句子組織在一起,使句子前後連貫。
2.學會運用「他(她)」或「它」這些人稱代詞,使句子連貫。
讀讀下面這段話,想一想,有什麼毛病,怎樣說才好:
媽媽的衣袖破了。媽媽趕忙從抽屜里拿出一個小布包。媽媽先從布包里拿出一根針,一根青線,用牙咬了咬線頭,把線頭穿過針眼。媽媽又從布包里找出一小塊布,貼在破了的地方,然後一針一線地縫起來。
一、審題
看圖寫話作文除了圖畫一般還配有解說文字:「圖上畫的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有哪些人在干什麼?想一想他們會說什麼?請用幾句話把圖上的意思連起來寫一寫。」這段文字很重要,學生千萬不可忽略,要細細推敲,這段文字就是對寫話的要求,也提示我們如何寫話。
二、觀察
看圖作文中,著重在「看」,要從畫中了解作者畫圖的背景、意圖;再看圖畫的內容,可以從先上後下、或先左後由、或由遠到近、或從中間到四周的順序,從景物到人物,思考:1、圖上畫的是什麼?(什麼時間?在哪兒?都有誰?);2、從畫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弄清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從人物的表情、動作、推測人物的思想面貌,以及他在干什麼;3、還要觀察周圍環境(景物),弄清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和事件有關的物品。
三、想像
很多同學在寫話的時候既表達了圖意,也能夠有條理地描寫,但是語言很簡單,僅僅是就圖說圖,缺乏合理的想像。要根據畫面內容,進行合理「想像」或「聯想」,使畫面「動」起來,從頭腦中勾勒出一個故事輪廓。畫面上有人物,有景物,有色彩,但沒聲音,也不會動。
而看圖作文,則要求藉助於圖畫提供的形象,對照現實生活,再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合理想像或聯想,把圖上的人物寫活,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寫人、記事、寫景、狀物不僅要有色,而且要有聲;不僅要有事物的靜態,而且要有事物的動態;不僅要有人物的外貌、神態 ,而且要有人物的語言行動及人物的思想感情。
總之,要把靜止的畫面「活動化」,要把平面的事物「立體化」。但想像不是盲目的,要有目的,絕不能脫離畫面,任意發揮。
例如一幅圖上呈現四個小朋友,他們有的扛著小樹苗、有的提著水壺、有的拿著鐵鍬,很顯然小朋友們是准備植樹了。在小朋友的頭頂上還有兩只小鳥在飛。如果寫作時只是寫你觀察到的兩只小鳥在小朋友的頭頂上飛翔,就顯得簡單無趣。
這時你就要展開合理的想像:小鳥可能在給小朋友們唱歌,小鳥可能在說:「太好了,我們又有新家啦!」這樣的想像就比寫小鳥在飛要生動有趣的多。
四、撰寫
編故事時要根據畫面內容,結合現實生活將每個故事的內容串在一起。有些圖畫,不止一幅圖組成,而是由幾個相互連接的畫面組合成的。學生在領會圖畫的整體思想時,就要結合現實生活的一些現象展開合理的想像或聯想,揭示「畫圖」的現實意義,而不能斷章取義,只取其一,而不顧其它。
要將所有的畫面內容組成一個整體。當然,在編寫故事的過程中,要把握圖畫的中心內容,分清人物的身份,觀察人物的動作、神態,想像人物的語言、心理,要把細節寫清楚。
五、修改
俗話說:「文章不厭百回改」。完稿後,再對照反復閱讀,看是否符合圖意,是否寫出了人物的特點,然後反復推敲語句,盡量做到准確、簡練、生動。這樣,一篇好的看圖作文就產生了。
字數三四五
這個技巧說白了就是學習寫短句。學了一段時間寫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寫長句,而長句寫不好就變成病句。家長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話的字數,建議把十幾個字幾十個字的長句改成只有三四五個字的短句,孩子們會發現這樣的作文有語感會舒服很多。
如某學生的原文:「高高的綠綠的草散發著誘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麼清楚,很挺拔的樣子。」經指導後改成:「草綠了,高了,散發著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樣子。」是不是很有節奏感?
一秒鍾的事寫三百字
還是針對作文寫不長的一種技巧訓練:用三百字來描寫1秒鍾內發生的事。如關於破校運會跳高紀錄瞬間的描寫原本只有幾十字:只見某某縱身一跳,一下子飛過橫桿,新的校運會紀錄誕生了!
怎麼變成三百字?可以有條理地加上動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聯想:往屆校運會有人挑戰失敗,平時如何一次次練習等等;還可以加上細節來充實,起跳前如何與同學們進行眼神交流,成功後同學如何向他祝賀……家長可以找一些1秒鍾的素材讓孩子進行寫作練習,學會了這個技巧還怕考試寫不出四五百字嗎?
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對於文章寫不長的孩子,可以訓練的另一個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過無數學生習作,蔣老師發現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請家長提醒孩子,遇到要寫這幾個字時不要輕易下筆,停下來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現這個字眼?
比如寫熱,別出現「很熱」兩個字,學會用其他的描寫來體現熱:驕陽似火,沒有一絲風,樹葉低垂毫無生氣……文章自然就能寫長。
環境裡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級孩子都要學習環境描寫。如有的孩子會寫:「早上天氣還挺好的,放學回家時,卻嘩嘩下起雨來。雨珠在下,淚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為我哭泣。」
孩子能用環境襯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揚。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寫環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點頭、小鳥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難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鳥、小花嗎?為什麼不能寫身邊更真實的東西呢?雲、霧、桌子,哪怕是電線桿都可以寫,這個技巧是提醒孩子不僅要讓人活在環境里,還要讓人活在真實的環境里。
不用成語
作文為什麼寫不長?都是成語惹的禍!
不是說多用成語才顯得有文采嗎?其實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語」寫作技巧中,老師指出:當作文中只會按照套路使用成語時,文章細節就沒了,還不如讓孩子老老實實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寫出來。什麼天高雲淡、風和日麗、桃紅柳綠、炯炯有神、心曠神怡……這些被用濫的成語還是少出現為妙。
比如,寫春天別用「風和日麗」,而是這樣寫:「風兒拂過林梢,原本平靜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漣漪,湖邊的柳樹輕搖著身姿,我也忍不住張開雙臂,任風撫過我的每一寸肌膚,暖暖的,癢癢的。」想辦法用具體的句子替換掉別人用濫的成語,解決孩子作文寫不長寫不細的難題。
寫說不單寫「說」
讓孩子比較以下三句話。
張三說:「……」;
張三無可奈何地說:「……」;
張三攤了攤手,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顯然,讓人物說話有多種方式,寫語言可以不用出現「說」而是在語言前面加上動作和神態,通過一定的訓練掌握這樣的技巧讓孩子的寫作水平切實得到提升,讓他們學會細節描寫,不會僅乾巴巴的地寫「某某說」。
一段話里至少出現6個標點
很多孩子不會用標點,習作中常只有逗號句號逗號句號,甚至逗號都沒有,把老師讀到斷氣為止。針對這個現象,可以讓孩子進行「一段話至少出現6種標點」的技巧訓練。比如,!……:「」。
這些標點你的作文中都有嗎?沒有的話請嘗試用起來。經過幾次訓練後,你會發現孩子的驚人變化:意味深長的句子會寫了、人物語言會加進去了,心理活動結合進去了,還會用反問句了,這些句子加進去後,文章當然生動起來。一位作家就曾用這種方法對自己作文寫不好的孩子進行訓練,收效明顯,進步很快。
② 小學語文寫作文都有哪些訣竅為什麼呢
小學語文寫作文其實並不用太多的訣竅,只需要簡單的描述一下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自己的感想就可以了。平常可以給孩子多讀一些課外書,讓孩子從這些書裡面獲取靈感。對於語文考試來說,作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加分項,只要把作文寫好,語文的成績就一定不會特別的差。但是寫作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於很多人來說,雖然作文的字數並不是很多,但是也很難達到要求。
所以從小就要培養孩子寫作文要圍繞著中心思想寫,千萬不要越寫越歪。在寫作文的時候要注意描寫出每一個人物,事物的特點。也要注意積累一些名人名言,但是名人名言要用在正確的地方,如果運用的不恰當,那還不如不用。
③ 如何寫好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小學生
技巧一:作文得分看字跡,字跡是得分的重要要素.在任何形式的論文考試中,評分老師都會第一時間看到作文的字跡,整體的內容能反應孩子的寫作態度,是否認真.
技巧二:考試文章,五六段,干凈整潔.在考試的文章中應注意及時分割段落,三段或四段似乎較少,而八九段看起繁瑣.除非有特殊情況,此外,整體文字看起十分的整潔利落是寫作文的重要一點.我的觀點是,每篇考試文章最好不超過5行,最多5行半.
如何寫出好的作文:
(1)多重觀察:注重觀察生活,成為有思想的人.魯迅曾經說過:"要小心各種各樣的東西,看看它,然後在看到它時寫下."對於你周圍的人,動物,植物,風景......我們必須注意對其觀察.
(3)進行筆記: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許多學生養成寫觀察日記和閱讀筆記的好習慣,應該堅持下去.因為"習慣了之後,即使你不記得,你也可以抓住這一點.如果你長期積累,你的腦子里會有更多的東西."如果你不練習寫,就不可能熟能生巧的寫出好的作文.
(寫作)
(4)多想:思考才能賦予你的做作於靈魂.要不然你的寫作就容易跑題,容易造成一種現象那就是像擠牙膏一樣的寫作,做不到文思泉湧.所以當你要寫作文時候,對於文字的整體首先要做的是構思,此外這點和你在進行閱讀的時候是否勤於動腦有很大的聯系.以上就是小學作文培訓五年級學生如何寫好作文的參考內容,希望能給你帶有用的參考價值.
④ 小學語文寫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小學語文必學寫作技巧
鏈接:https://pan..com/s/1JdacKhMBfWZL9tmYWFFxrA
小學語文必學寫作技巧 網路網盤
⑤ 小學三年級作文寫作方法與技巧是什麼
小學語文作文寫作方法和技巧:
技巧:
技巧一:作文得分看字跡,字跡是得分的重要要素.在任何形式的論文考試中,評分老師都會第一時間看到作文的字跡,整體的內容能反應孩子的寫作態度,是否認真.
技巧二:考試文章,五六段,干凈整潔.在考試的文章中應注意及時分割段落,三段或四段似乎較少,而八九段看起繁瑣.除非有特殊情況,此外,整體文字看起十分的整潔利落是寫作文的重要一點.我的觀點是,每篇考試文章最好不超過5行,最多5行半.
方法:如何寫出好的作文
(1)多重觀察:注重觀察生活,成為有思想的人.魯迅曾經說過:"要小心各種各樣的東西,看看它,然後在看到它時寫下."對於你周圍的人,動物,植物,風景......我們必須注意對其觀察.
(3)進行筆記: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許多學生養成寫觀察日記和閱讀筆記的好習慣,應該堅持下去.因為"習慣了之後,即使你不記得,你也可以抓住這一點.如果你長期積累,你的腦子里會有更多的東西."如果你不練習寫,就不可能熟能生巧的寫出好的作文.
(寫作)(4)多想:思考才能賦予你的做作於靈魂.要不然你的寫作就容易跑題,容易造成一種現象那就是像擠牙膏一樣的寫作,做不到文思泉湧.所以當你要寫作文時候,對於文字的整體首先要做的是構思,此外這點和你在進行閱讀的時候是否勤於動腦有很大的聯系.以上就是小學作文培訓學生如何寫好作文的參考內容,希望能給你帶有用的參考價值.
具體可以參考以下的資源:
小學語文作文技巧網路雲網盤資源下載地址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小學語文作文技巧資源包含小學寫作技巧和小學作文提升兩大版塊內容,版塊內更是資源更是包羅萬象
⑥ 小學生作文,怎樣把句子寫生動
把句子寫具體,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後,加上一些恰當的修飾或補充說明的詞語,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加清楚明白,更加生動形象。
例如:1.翠鳥掠過湖面。
2.機靈的翠鳥掠過波光粼粼的湖面。
第2句加上一些修飾詞語以後,就具體多了。它告訴了我們「是什麼樣的」翠鳥,掠過的湖面「是什麼樣的」。如果把第2句再修飾一下:「一隻機靈的翠鳥輕輕地掠過波光粼粼的湖面。」表達的意思就更具體了。但要注意一點,把句子寫具體並不是堆砌很多詞語,只能根據表達的需要,該修飾的就修飾,不該修飾的就不要畫蛇添足,以免造成重復、累贅。
例如:1.我們高興。
2.我們高興得跳起來。
第2句加上了「跳起來」,就把「高興」的結果、程度具體地描繪出來,強化了表達的感染力。練習把句子寫具體的方法很多,在小學語文課中學過的,有下列三種基本方法:
1.加定語。
例:隊旗在空中飄揚。
「(鮮艷的)隊旗在(蔚藍色的)空中飄揚。」括弧里的詞語我們就叫它定語。加上這些定語後,就知道了是什麼樣的隊旗,在怎樣的空中飄揚。表達的意思更明白具體了。
這種練習同學們在語文作業里做過很多。
如;給下面的句子加上詞語,使句子表達得更具體。
①演員們的表演,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演員們( )的表演,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②人群熱烈歡呼起來。
( )的人群熱烈歡呼起來。
上面句子中括弧里要加的詞語就是定語。加上什麼樣的定語,能使這兩個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更具體呢?
根據句子的內容,第①句可以加下列一些詞語:
「昨天」——說明表演的時間
「在百花劇院」——說明表演的地點
「精彩」——說明什麼樣的表演
「昨天在百花劇院精彩」的表演——說明了表演的時間、地點和水平。
加上這些定語以後,顯然,每一句都比原句要具體。最後一句,不但告訴了表演的時間、地點,還把表演的情況也說明了,自然是最具體的了。
如果要讓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更清楚、更明白,還可以讓中心詞——「人群」帶上遞加式定語:「廣場上參加活動的滿懷激情的」人群……
2.加狀語。
例:弟弟跑來了。弟弟是怎樣跑來的?
弟弟(搖搖晃晃地)跑來了。
括弧里的詞語我們就叫它狀語。加上狀語就把弟弟跑的樣子寫出來了。句子就具體了。
這種練習同學們也做過不少。
例:給下面的句子加個詞語,讓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具體。
戰士們完成了任務。
戰士們( )完成了任務。
括弧里要加的詞就是狀語。加上哪些詞語,能把意思表達得更具體呢?
根據表達意思的需要可以加上與「完成任務」搭配恰當的很多詞語。如:
加上「勝利、圓滿、光榮」一類的詞,就能表明任務完成的「情況」。
加上「提前、超額、昨天、早晨」一類的詞語,就能表明完成任務的「時間」。
加上「都、全部」一類的詞,就從「范圍上」表明了完成任務的情況。
加上「在極困難的情況下」一類的詞語,就表明了是在「什麼條件下」完成任務的。
總之,不管加什麼詞語,只要與句子的中心詞——「完成」搭配恰當,又符合句子的本意,都能使句子表達得更具體。
3.加補語。
例:飛機飛。飛機飛得怎樣呢?
飛機飛得(又高又快)。
括弧里的詞語就是補語。加上補語,就把飛機飛得怎樣寫具體了。
又如: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加上括弧里的詞語就把灕江水靜的程度寫出來了。
以上是練習把句子寫具體的三種基本方法,只要掌握了它們的規律,作文時就能運用自如。
想一想,練一練:
1.照「例」把句子寫具體。
例:燕子飛過田野。
(什麼樣的燕子?飛過怎樣的田野?)
黑色的燕子飛過綠油油的田野。
①天空飄著白雲。
(什麼樣的天空?飄著什麼樣的白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太陽升起來了。
(什麼樣的太陽?怎樣地升起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西北風刮著。
(什麼樣的西北風?颳得怎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青蛙爬出來。
(從什麼地方爬出來?)
青蛙從洞里爬出來。
(它是怎樣爬出來的?)
青蛙從洞里慢慢地爬出來。
(洞是什麼樣子的?)
青蛙從又黑又濕的泥洞里慢慢地爬出來。
①鴨子游過來。
(從什麼地方游過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是怎樣游過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溪是什麼樣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孩子數星星。
(什麼樣的孩子數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在什麼地方數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是怎樣數星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星是什麼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教室里擺著課桌椅。
(什麼樣的教室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樣擺著課桌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桌椅是什麼樣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______機器______製造______零件。
嶄新的機器日夜不停地製造出各種各樣的零件。
①______春風______吹遍______大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山村裡______閃爍著______燈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周總理______關懷著______戰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弧里填上合適的詞,使每個句子表達得更具體。
①( )太陽冉冉升起,照在( )草原上,草原到處灑滿( )陽光。牧民們懷著( )心情,放牧著( )牛羊。
②在( )土地上,長著( )莊稼。那( )玉米,( )高粱,還有那( )谷穗,真惹人喜愛。
⑦ 小學六年級語文作文寫作方法
一,如何寫作文?
首先能夠清楚地表達思想、表達情感,然後把最好的文字表現在你這篇作文中,在這個基礎上,如果能夠有一些新奇的想法、或者說新穎的表達形式,可以適當使用。不能一味地去獵奇。
章寫的時候,應該寫自己的真情實感和自己的觀點。提倡寫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筆下皆無』的東西。」只有自己經歷過的事情,寫出來才有真情實感。因為有這樣的真情實感,寫出來以後才是一個經過思考、經過經歷得來的東西,這樣的東西,才是生活當中很有價值的東西,寫出來也才會贏得讀者。
二,各種作文寫作技巧:
A,記敘文----四段式加強描述法
一、「擇要深入」:仔細描寫人、事、物,而不是提一下而已;與草草的提一大堆事物,不如精細的描寫幾樣就好。例如說別人胖,就別提他頭發很長這些不相關的事。
二、「善用比喻」:把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鼻子所聞到的、嘴巴所吃到的、皮膚所接觸到的、心所感覺到的,用「……好像什麼……」的方式,來取代呆板的直述。例如,「他很高。」不改成「他那過人的身高,幾乎要摩擦天花板,再長的床都不夠大,簡直是個人形高塔。」
三、「成語俗話」:可以豐富文章。適時的加入成語或者俗話,有畫龍點睛之效,當然切記不要太過火,整篇引用個沒完沒了,而能在文中加入成語的方法無它,就是勤背成語、俗話、名人語錄、靜思語、詩詞等等。
四、「善用舉例」:說明了一大堆,不如舉一個實際的例子。例如:形容完小明是多麼多麼會吃之後,馬上舉一個例子:「有一次,我和小明吃完晚餐後,一起去逛夜市,不料他竟又吃了三盤臭豆腐、一碗豬血湯、一杯綠豆沙、一包雞蛋糕……。天啊!回到他家,他媽媽問要不要吃消夜,他竟然點點頭說:『好好好……,我又餓了!』」
這樣一來,文章肯定生動有趣多了!
B,議論文----說明型三段論
一、說明型的論說文的特徵,就是在說明題目是什麼,以「我的煩惱」為例,就是說明自己的煩惱是什麼。
二、說明型文章可以分成三大段:解題、說明、總結期望。
三、首段為解題,就是把題目概括性解釋、舉出例證、四方聯想一下。以此題為例,就要說明一下什麼是「煩惱」、不同的人有什麼不同的煩惱、有了煩惱會有什麼影響等等。
四、次段為說明,要根據自己的想法、看法、經驗、解決方法來深入說明,可以根據個人所見,分成幾個項目來條列說明。以此題目為例,不妨細分幾個小段來細說,細說之後,別忘了加入解決的方法和策略,例如:
「我最大的煩惱就是彈鋼琴了,每次練習的時候……,我想為了克服這個「音障」,我想只好……。(第一項煩惱和解決策略)
其次是算數學的應用題,對我來說……。老師建議我……。(第二項煩惱和解決策略)
最後一個不大不小的煩惱就是我的身高太矮了,已經是六年級的我,居然……。看了幾次醫生後,我決定……。(第三項煩惱和解決策略)」
五、最後一段,說說自己的想法、感覺,以及心中的期望。
C,論說文----實踐型四段論
一、有關於孝順的論說文,是中國小孩一定充滿了又愛又恨的情緒,愛的是:這是我們中國人獨特於世界的一種社會制度,它是社會福利制度的開端,也是社會分工的最佳示範;而恨的是:這種論說文是最容易流而千篇一律,最沒有發揮的空間。但是這種很多人寫到『臭酸』的題目,卻沒有多少人可以寫得很好。
二、論說文最大的忌諱就是『言不由衷』,說一些自己都不一定認為對的話,拼拼湊湊出一篇不知所雲的文章,而是要動頭腦思考,真的以自己的角度去構思。
三、實踐四段論:
(一)解題: 這個題目是什麼意思?需要我多做說明嗎?古今中外的說法如何?有些什麼成語、俗話、典故?
(二)反省: 這個題目一般人的現況如何,我自己的現況如何?有什麼古今中外比較好的例子嗎?
(三)策略: 這個題目要如何去實踐它?我能做得到嗎?能做些什麼?
(四)期許: 這個題目我有什麼期望?有什麼感想?有什麼心底的話要說?可以引用誰的話來勉勵自己,成為座右銘繼續努力下去嗎?
四、這種四段論法的文章,結構穩定而豐富,在大段與大段的連接上,如果加點巧思,就讓人感覺侃侃而談,再加上些歷史上或典故的例子就更具可看性,但是臨門一腳是什麼呢?就是要有『真心、真話、真情感』在背後支持著。
⑧ 小學語文寫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小學語文寫作文的方法和技巧一
一、字數三四五
這個技巧說白了就是學習寫短句。學了一段時間寫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寫長句,而長句寫欠好就釀成病句。事實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寫短句見長的,像沈從文、汪曾祺。家長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話的字數,建議把十幾個字幾十個字的長句改成只有三四五個字的短句,孩子們會發現這樣的作文有語感會舒服很多。
如某學生的原文:高高的綠綠的草散發著誘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麼清楚,很挺拔的樣子。經指導後改成:草綠了,高了,散發著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樣子。是不是很有節奏感?
二、一秒鍾的事寫三百字
還是針對作文寫不長的一種技巧訓練:用三百字來描寫1秒鍾內發生的事。如關於破校運會跳高紀錄瞬間的描寫原本只有幾十字:只見某某縱身一跳,一下子飛過橫桿,新的校運會紀錄誕生了!
怎麼釀成三百字?可以有條理地加上動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聯想:往屆校運會有人挑戰失敗,平時如何一次次練習等等;還可以加上細節來充實,起跳前如何與同學們進行眼神交流,成功後同學如何向他祝賀家長可以找一些1秒鍾的素材讓孩子進行寫作練習,學會了這個技巧還怕考試寫不出四五百字嗎?
三、寫想不出現想
遇到描寫心理活動時,這樣的句子已經被孩子們寫濫:我腦子里跳出兩個小人,一個小人另一個小人不消這個句子又該怎麼寫?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學生寫: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要帶回家寫的。我心想:天哪!這該怎麼辦呢?
根據蔣老師寫想不消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個字如何?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要帶回家寫的。天哪!這該怎麼辦呢?是不是更簡潔精練?別忘了提醒孩子要給心理描寫加上適當感嘆詞。
四、要動連著動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現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克不及強求他們寫出一波三折的內容,那就讓他們學會一波三折地使用動詞,就這是要動連著動學會連續使用動詞。某學生寫一場乒乓球球賽:他發了一個旋轉球,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一句話把文章就給寫完了)
學會動詞技巧後將修改成:只見他高高地將球拋起,眼睛死死盯著,球接觸球板的一瞬間,他手腕輕輕一抖,腳一跺,球高速旋轉著,向這邊飛來,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一個動詞轉瞬釀成六七個,文字即刻靈動豐富起來。
五、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對於文章寫不長的孩子,可以訓練的另一個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過無數學生習作,蔣老師發現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包羅很,非常,請家長提醒孩子,遇到要寫這幾個字時不要輕易下筆,停下來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現這個字眼?
好比寫熱,別出現很熱兩個字,學會用其他的描寫來表現熱:驕陽似火,沒有一絲風,樹葉低垂毫無生氣文章自然就能寫長。
六、環境裡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級孩子都要學習環境描寫。如有的孩子會寫:早上天氣還挺好的,放學回家時,卻嘩嘩下起雨來。雨珠鄙人,淚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為我哭泣。
孩子能用環境襯托本身的表情首先要表彰。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寫環境,必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點頭、小鳥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難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鳥、小花嗎?為什麼不克不及寫身邊更真實的東西呢?雲、霧、桌子,哪怕是電線桿都可以寫,這個技巧是提醒孩子不但要讓人活在環境里,還要讓人活在真實的環境里。
七、不消成語
作文為什麼寫不長?都是成語惹的禍!蔣老師此言一出震驚四座。不是說多用成語才顯得有文采嗎?其實否則,在就是不消成語寫作技巧中,蔣老師指出:當作文中只會根據套路使用成語時,文章細節就沒了,還不如讓孩子老老實實把本身看到的感受都寫出來。什麼天高雲淡、風和日麗、桃紅柳綠、炯炯有神、心曠神怡這些被用濫的成語還是少出現為妙。
好比,寫春天別用風和日麗,而是這樣寫:風兒拂過林梢,原本安靜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漣漪,湖邊的柳樹輕搖著身姿,我也忍不住張開雙臂,任風撫過我的每一寸肌膚,暖暖的,癢癢的。想措施用具體的句子替換掉別人用濫的成語,解決孩子作文寫不長寫不細的難題
⑨ 小學語文寫作方法的細節講解
作文考查小學生的綜合語文水平,包括字、詞、句、語法表達、寫作技巧以及知識儲備量。如何寫好一篇作文呢?下面我為大家帶來了小學語文寫作方法的細節講解,供大家參考。
小學語文寫作方法的細節講解
一、寫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寫外貌?孩子的作文里總會看到類似這樣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頭卷卷的黃頭發,有一雙烏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個高高的鼻子,還有一張櫻桃小嘴。”
如果你試著讓他們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聯一遍,會發現作文順了很多。
寫上段文字的同學經蔣老師指導後修改如下:“XX可漂亮啦。一頭卷卷的黃頭發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烏黑烏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櫻桃小嘴配合起來,有點混血的味道,同學們可喜歡她啦。”是不是讀起來舒服多了?
二、寫說不單寫“說”
讓孩子比較以下三句話。
張三說:“……”;
張三無可奈何地說:“……”;
張三攤了攤手,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顯然,讓人物說話有多種方式,寫語言可以不用出現“說”而是在語言前面加上動作和神態,通過一定的訓練掌握這樣的技巧讓孩子的寫作水平切實得到提升,讓他們學會細節描寫,不會僅乾巴巴的地寫“某某說”。
三、寫想不出現“想”
遇到描寫心理活動時,這樣的句子已經被孩子們寫濫:“我腦子里跳出兩個小人,一個小人……另一個小人……”不用這個句子又該怎麼寫?
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學生寫: “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要帶回家寫的。我心想:天哪!這該怎麼辦呢?”
按照蔣老師“寫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個字如何?“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要帶回家寫的。天哪!這該怎麼辦呢?”是不是更簡潔精練?別忘了提醒孩子要給心理描寫加上適當感嘆詞。
四、不用成語
作文為什麼寫不長?都是成語惹的禍!蔣老師此言一出震驚四座。不是說多用成語才顯得有文采嗎?
其實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語”寫作技巧中,蔣老師指出:當作文中只會按照套路使用成語時,文章細節就沒了,還不如讓孩子老老實實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寫出來。
什麼天高雲淡、風和日麗、桃紅柳綠、炯炯有神、心曠神怡……這些被用濫的成語還是少出現為妙。
比如,寫春天別用“風和日麗”,而是這樣寫:“風兒拂過林梢,原本平靜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漣漪,湖邊的柳樹輕搖著身姿,我也忍不住張開雙臂,任風撫過我的每一寸肌膚,暖暖的,癢癢的。”
想辦法用具體的句子替換掉別人用濫的成語,解決孩子作文寫不長寫不細的難題。
五、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對於文章寫不長的孩子,可以訓練的另一個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過無數學生習作,蔣老師發現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
請老師和家長提醒孩子,遇到要寫這幾個字時不要輕易下筆,停下來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現這個字眼?
比如寫熱,別出現“很熱”兩個字,學會用其他的描寫來體現熱:驕陽似火,沒有一絲風,樹葉低垂毫無生氣……
六、環境裡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級孩子都要學習環境描寫。如有的孩子會寫:“早上天氣還挺好的,放學回家時,卻嘩嘩下起雨來。雨珠在下,淚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為我哭泣。”
孩子能用環境襯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揚。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寫環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點頭、小鳥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難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鳥、小花嗎?
為什麼不能寫身邊更真實的東西呢?雲、霧、桌子,哪怕是電線桿都可以寫,這個技巧是提醒孩子不僅要讓人活在環境里,還要讓人活在真實的環境里。
七、要動連著動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現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強求他們寫出一波三折的內容,那就讓他們學會一波三折地使用動詞,就這是要動連著動——學會連續使用動詞。
某學生寫一場乒乓球球賽:“他發了一個旋轉球,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一句話把文章就給寫完了)
學會動詞技巧後將修改成:“只見他高高地將球拋起,眼睛死死盯著,球接觸球板的一瞬間,他手腕輕輕一抖,腳一跺,球高速旋轉著,向這邊飛來,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一個動詞轉瞬變成六七個,文字即刻靈動豐富起來。
小學語文拓展延伸方法
1、自然拓展
拓展需要自然和適度,有效的語文拓展方式是根據課堂教學文本中的故事進行互相聯系的拓展延伸,其拓展內容是與教學目的達成一致的,不是東湊西湊、胡亂延伸的,最後需要回歸到課堂教學的內容中來。拓展閱讀是需要自然的、有聯系的巧妙拓展。比如,三年級教材中《祖國的春天》一文中,對於祖國大地的美好春景,可以讓學生進行戶外實踐的拓展延伸,這樣可以讓學生真實地感受春天,了解祖國春天的美好景象,也會讓學生增加自我的理解和感受。或通過教師在課堂中播放祖國各地春景照片的形式,讓學生了解春天的美景同時知道祖國大地的廣闊疆土。
2、適度拓展
適度的拓展延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因為小學生的思維較慢,基礎較為薄弱,對大量的拓展延伸吸收不了,反而會造成厭學等抵觸心理。應該圍繞教材中的知識內容進行拓展,對作者的背景故事和課文中相關聯的事物進行了解互動。避免不著邊際的長篇大論拓展延伸,避免教學反噬。像是“春風又綠江南岸”,著重“綠”字延伸,突出春天季節的美,不要對“江南”過多拓展,讓學生搞不清學習重點。
3、開放性的讀書
從小培養閱讀興趣是教育的重點,閱讀的樂趣在於從閱讀中可以感受文章情感,並能聯系生活,領悟做人的道理,感受語言的優美,出口成章。閱讀對於鍛煉學生的思維和腦力特別有效,知識單一地進行課堂閱讀是不可以的,還要開拓各個領域,擴展課外閱讀,開放性的閱讀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將知識面延伸開來,再通過課堂上舉辦閱讀會等活動,讓學生互相交流閱讀心得,介紹好的書籍,從而將學生的知識和思維互相交換,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開放性閱讀是鍛煉低年級學生最好的一種閱讀方式,比如《喜愛音樂的白鯨》一文中,對於海洋的魅力,學生非常嚮往,那麼可以開放性地讓他們閱讀與海洋相關的書籍,可以增加他們的閱讀量,增加知識的儲備和閱讀的趣味性,讓學生的學習拓展充滿趣味性和針對性,提高對教材內容的理解。
4、突出層次性的“寫”
因為小學學生年齡較小,再加上家庭因素的影響,無論性格還是學習能力、智力水平都有所不同,因此,有針對性的學習是提高不同學生學習能力的根本。比如說年齡較小的學生,對新學習的生字生詞在課後布置作業的時候,教師可以不制定具體的練習要求,讓學生對學過的生字生詞進行練習,練習次數也由學生自己安排,只要能通過明天的聽寫即可,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進行記憶,使全班都能夠熟練掌握生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