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22課理想風箏
理想的風箏
蘇叔陽
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綠,在春風里盡情飄擺,舒展著自己的腰身。連翹花舉起金黃的小喇叭,向著長天吹奏著生命之歌。而藍天上,一架架風箏在同白雲戲耍,引動無數的人仰望天穹,讓自己的心也飛上雲端。
逢到這時候,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劉老師,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風箏。
劉老師教我們歷史課。
他個子不高,微微發胖的臉上有一雙時常眯起來的慈祥的眼睛,一頭花白短發更襯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條強壯的右腿。而左腿,卻從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圓木拐杖支撐。這條腿何時、為什麼截去,我們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講課的時候講到女媧氏補天造人的傳說,笑著對我們說: 「……女媧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樹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變成人,只是有的人,由於女媧甩的力量太大了,被摔到地上摔丟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時候被她甩掉了一條腿的。」教室里自然騰起一片笑聲,但笑過之後,每個學生的心頭都飄起一股酸澀的感情,同時更增加了對劉老師的尊敬。
他只靠著健壯的右腿和一支圓木棍,一天站上好幾個小時,為我們講課。逢到要寫板書的時候,他用圓木棍撐地,右腿離地,身體急速地一轉,便轉向黑板。寫完了粗壯的粉筆字,又以拐杖為圓心,再轉向講台。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師,一天不知要這樣跳躍旋轉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轉,都引起學生們一次激動的心跳。
他的課講得極好。祖國的歷史,使他自豪。講到歷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陳詞,常常使我們激動得落淚。而講到祖國近代史上受屈辱的歲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們沉重地低下頭去。後來,我考入了歷史學系,和劉老的影響有極大的關系。
他不喜歡筆試,卻喜歡在課堂上當眾提問同學,讓學生們述說自己學習的心得。我記得清楚極了:倘若同學回答得正確、深刻,他便靜靜地佇立在教案一側,微仰著頭,眯起眼睛,細細地聽,彷彿在品味一首美妙的樂曲,然後,又好像從沉醉中醒來,長舒一口氣,滿意地在記分冊上寫下分數,親切、大聲地說:「好!五分!」倘若有的同學回答得不好,他就吃驚地瞪大眼睛,關切地瞧著同學,一邊細聲說:「別緊張,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邊不住地點頭,好像那每一次點頭都給學生注入一次啟發。這時候,他比被考試的學生還要緊張。這情景,已經過去了將近三十年,然而,今天一想起來,依舊那麼清晰,那麼親切。
然而,留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劉老師每年春天的放風箏。
北方的冬季漫長而枯燥。當春風吹綠了大地的時候,人們的身心一齊蘇醒,一種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頭。當沒有大風、而且晴朗的日子,劉老師課余便在校園的操場上,放起他親手製作的風箏。
他的風箏各式各樣:有最簡單的「屁簾兒」,也有長可丈余的蜈蚣,而最妙的便是三五隻黑色的燕子組成的一架風箏。他的腿自然不便於奔跑,然而,他卻絕不肯失去親手把風箏送入藍天的歡樂。他總是自己手持線拐,讓他的孩子或學生遠遠地擎著風箏。他喊聲:「起!」便不斷抻動手中的線繩,那紙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躥入雲霄。他仰望白雲,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風中翱翔盤旋,彷彿他的心也一齊躍上了藍天。那時候,我常常站在他旁邊,看著他的臉,那浮在他臉上甜蜜的笑,使我覺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個同我一樣的少年。
當一天的功課做完,暮色也沒有襲上校園的上空,常常有成群的學生到操場上來參觀他放風箏。這時候,他最幸福,笑聲朗朗,指著天上的風箏同我們說笑。甚而至於,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脫手,讓天上飛舞的紙燕帶動長長的線繩和線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飛跑。他笑著、叫著,拄著拐杖,蹦跳著去追趕繩端,臉上飄起得意和滿足的稚氣。那天,他一定過得最幸福、最充實,因為他感到他生命的強壯和力量。
這情景使我深深感動。一個年過五十身有殘疾的老師,對生活有著那樣純朴、強烈的愛與追求,一個活潑潑的少年又該怎樣呢?
不見到他已經近三十年了,倘使他還健在,一定退休了。也許,這時候又會糊風箏,教給自己的子孫,把那精緻的手工藝品送上天去。我曾見過一位失去了一條腿的長者,年復一年被斷腿釘到床上,失去了活動的自由。我希望他不至於如此,可以依舊地仰仗那功德無量的圓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躍,旋轉,永遠表現他生命的頑強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然而,倘使不幸他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不,他不會的。他將永遠在我的記憶里行走、微笑,用那雙寫了無數個粉筆字的手,放起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風箏。那些給了我數不清的幻夢的風箏將陪伴著我的心,永遠在祖國的藍天上滑翔。
劉老師啊,你在哪裡?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
22、理想的風箏
教學目標:
1、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體會到劉老師是一個對工作、對生活有著強烈的愛與追求的好老師。感受作者對劉老師的深厚感情。初步懂得一個人對生活要有追求,要熱愛生活。
2、體會課文中描寫「我」的心情,想法與表現劉老師的精神品質之間的關系。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和主要內容。
4、學習劉老師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5、學習本文從不同方面選取典型事例寫人的方法。
教學重點:目標1
教學難點:理解「理想的風箏」的含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我們身邊常常會看見一些身體有殘疾的人。有些殘疾人身殘志不殘,走出了一條燦爛的人生之路。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理想的風箏」講述的就是一個殘疾人的故事。
板書:14 理想的風箏
二、整體感知
1、輕聲朗讀課文,讀准生字的字音,讀通句子。
2、默讀課文,體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讀懂了什麼?有哪些問題?
3、交流所得。
三、深入思考
1、圍繞自己感興趣的部分,思考預習提示中提出的問題和自己的疑問。
2、組內交流,如意見不一致,展開討論。
3、班上匯報。
(1)為什麼「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 劉老師?
(2)劉老師在課上講課和在課下放風箏的情景之間有什麼關系?
(3)結尾句「他一定依舊仰仗那功德無量的圓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躍、旋轉,永遠展示生命的頑強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
(4)題目「理想的風箏」有什麼含義。
文中劉老師放飛的風箏是他對生活無限熱愛的標志,劉老師腿有殘疾、行動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風箏來寄託自己要在廣闊天地間大有作為的理想。題目中「理想的風箏」是指劉老師對生活的樂觀態度與不懈追求。
四、總結
1、聽范讀錄音。
2、談談對課文或對劉老師的印象。
五、布置作業
完成《語文補充習題》第一、二題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冬去春又來,又是一年春柳綠。看,藍天上那一架架風箏在同白雲嬉戲,引動許多的人仰望天空。每逢這個時候,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劉老師,想到他放入空中的風箏。今天,讓我們再次走近劉老師,繼續學習22課《理想的風箏》。
二、交待學習任務:
復習:上節課,我們了解到劉老師是個怎樣的人?
身殘志堅;樂觀幽默。
這節課進一步體會劉老師究竟是個怎樣的人?這理想的風箏又是什麼?
板書: 22 理想的風箏?
劉老師
?
三、學習第三件事(表現劉老師熱愛、關心學生,與學生心心相印)
出示:輕聲朗讀5—6,抓住劉老師言行神態去體會他是個怎樣的人?
「極好」(講課的老師,聽課的學生)(男、女、分讀)
關心學生:
(1)他便靜靜……微仰著頭……細細的聽……
(學生讀句子,然後抓住重點詞談體會或句子,說說為什麼這樣做)
(2)他就吃了一驚的瞪大眼睛,關切……細聲「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補助點頭。
(3)課文從兩個角度寫了劉老師對同學的提問。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同學,面對老師的鼓勵與關愛,內心會有什麼感受,能不能通過你的讀使我們更深切的看見這可敬的劉老師。
(4)喜歡哪種情況就讀哪種情況。
(5)投影:(老師邊說邊投影)
①這情景,已經過了將近三十年,今天……依舊那麼清晰,那麼親切。(你們讀讀這句話,表達了「我」怎樣的感受呢?)
②填寫:
(提問同學的、關心同學的)情景,已經過了將近三十年,今天……想起來,(關心鼓勵同學的樣子)依舊那麼清晰、親切。
過渡:劉老師的課及對學生的態度,雖然事隔三十年,卻使我已經…… 親切(生齊讀)然而、留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劉老師每年春天放風箏的情景。
四、學習第四件事
出示自學提示:
默讀,想:作者主要回憶了那兩個情景?
把打動你的情景讀讀,想想這情景為什麼打動你。
(1)放風箏
(2)故意撒手…… (對命運的抗爭,對困難的挑戰,他覺得自豪、幸福、
生命的力量是什麼?(生命的態度、對生活的愛與追求)。
過渡:劉老師放風箏的情景時我深深感動。……
五、處理11、12自然段:
1、想想應該怎樣讀,為什麼?
2、結合全文想:這理想的風箏是什麼?
(用自己的言行去教育感染我們,要向他那樣對失業、生活有追求)。
3、為我們放飛一架架理想的風箏的劉老師又是怎樣一個人?
(身殘志堅、樂觀向上、熱愛工作、熱愛生活)。
六、總結
我們認識了一位可愛、可敬的劉老師。讓我們也和作者一樣帶著對劉老師無限的愛戴與思念。其讀最後一段。
結尾:
我曾見過一位失去了一條腿的長者。年復一年躺在床上,失去了活動的自由,但我堅信我的劉老師他不會這樣,他一定依舊仰仗那功德無量的圓木柱,在地上奔走、跳躍、旋轉,永遠向人們展示他生命的頑強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
七、作業
完成《語文補充習題》
板書:
22 理 想 的 風 箏
劉老師 強烈的愛 追求
(生活生命 事業)
Ⅱ 小學六年級語文《理想的風箏》精選教案
《理想的風箏》課文通過作者回憶劉老師上歷史課和放風箏的情景,體現出劉老師樂觀開朗,愛學生,愛工作,愛祖國,對生活充滿了強烈的愛與執著的追求。下面就是我給大家帶來的小學 六年級語文 《理想的風箏》精選教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學六年級語文《理想的風箏》精選教案一
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
認識本課5個生字及文中出現的生詞,理解課文內容。
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通過感情朗讀理解課文的能力。
2、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
德育滲透點
通過理解課文,體會劉老師頑強的意志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題目「理想的風箏」的含義。
2、體會劉老師身殘志堅、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教學難點:
理解兩方面事例之間的關系,明白一個人的生活態度與工作態度是緊密聯系的,選取了兩方面的事例來寫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教學 方法 :
討論法,情境教學法。
教學准備:
學生課前放一次風箏
(實物)風箏一隻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教師手拿風箏,問:「這是什麼?」(板書:風箏),同學們,課前我們已經放飛過風箏,
那麼你在放風箏時的心裡感受是怎樣的?請說一說。
2、師小結:聽了大家的感受,似乎你們都覺得風箏挺好玩,然而作者對風箏卻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風箏就是理想的象徵(板書:14
理想的風箏)。為什麼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輕聲朗讀課文,讀准生字的字音,讀通 句子 。不懂的地方做個記號。
2、默讀課文,體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你讀懂了什麼?有哪些問題?
3、交流所得。
三、品讀、探究。
1、圍繞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再讀揣摩預習提示中提出的問題和自己提出的問題。
2、組內交流,如意見不一致,展開討論,教師深入某些小組中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
3、班上匯報。(同學之間互作補充、評價,師作適當點撥)
(1)為什麼「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劉老師?(因為劉老師愛放風箏,春天裡的風箏勾起了作者對劉老師的回憶。)
(2)劉老師在課上講課和在課下放風箏的情景之間有什麼關系?
劉老師在課堂上,「只靠著健壯的右腿和一支圓木棍,一天站上好幾個小時」,「不知道要跳躍旋轉多少次」。這是靠頑強的毅力給學生上課。
劉老師課講得好。他對學生充滿了愛。
劉老師課下喜歡放親手製作的風箏。「絕不肯失去親手把風箏送入藍天的歡樂」,「故意撒脫手」,「拄著拐杖,蹦跳著去追」,這是一種對生活的強烈的熱愛之情的流露。
課上講課和課下放風箏,都展示了劉老師意志的頑強和熱愛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結尾句「他一定依舊仰仗那功德無量的圓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躍、旋轉,永遠展示生命的頑強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
這句話既是對劉老師身殘志堅的贊嘆,又是在告誡我們:應該像劉老師那樣熱愛生活,不斷地追求、創造生活。
(4)題目「理想的風箏」有什麼含義。
文中劉老師放飛的風箏是他對生活無限熱愛的標志,劉老師腿有殘疾、行動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風箏來寄託自己要在廣闊天地間大有作為的理想。題目中「理想的風箏」是指劉老師對生活的樂觀態度與不懈追求。
四、 總結 、擴展。
1、挑選你最感動的句子讀一讀,並 說說 為什麼?
2、談談對課文或對劉老師的印象。
3、寫法上的啟示。(師作適當的補充。)
五、課後延伸。
1、(必做題)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詞句。
2、(選做題)以「我最____的人」為題寫一篇短文,並試著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一些表達方法。
板書設計:
理想的風箏
身殘志堅
熱愛工作
熱愛生活
小學六年級語文《理想的風箏》精選教案二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隨文學習生字「箏」「翩」,了解課文的內容。
2. 學習「放飛風箏」這一特寫鏡頭,感悟劉老師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人生態度和師生之間的深厚情意。
3.理解重點語句,揣摩 文章 的表達效果,學習作者是怎樣表達文章思想感情的。
教學重點:
抓住文本特點,通過放飛風箏這一特寫鏡頭的學習,感悟體會劉老師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人生態度和師生之間的深厚情意。
教學難點:
揣摩文章的表達效果,學習「體會文章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學准備:
學生:熟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教師:自製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1.談話導入。
介紹作者蘇叔陽,回憶他的心靈獨白。
2.板書課題,指導生字「箏」的讀音和寫法。
【設計意圖:貼近學生生活的談話,引發學生情感,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教師在田字格中板書規范的「箏」字,感受漢字的美,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把握特點,理清文脈。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特點。
2.梳理文章脈絡,理清課文中講了劉老師的哪幾件事。
引導概括四件事 (師相機板書)
笑談殘腿、上歷史課、傾聽發言、放飛風箏
3.引導學生根據板書提示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4.出示單元訓練重點,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設計意圖:依據單元訓練重點,引導學生了解文本特點,明確學習任務,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三)體會情感,梳理方法。
1.引言導入,出示自學提示。(課件出示)
2.學生按自學提示自主學習,教師巡視輔導。
3. 抓典型事例中的重點語句,品詞析句,梳理「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重點句段一:「他的腿自然不便於奔跑,但他卻決不肯失去親手把風箏送上藍天的歡樂。他總是自己手持線拐,讓他的孩子或學生遠遠地舉著風箏。他喊聲:「起!」便不斷拉動手中的線,那紙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搖直上。他仰望白雲,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風中翱翔盤旋,彷彿他的心也一齊躍上了藍天。這時候,他最幸福,笑聲朗朗,指著天上的風箏,同看風箏的同學們說笑。」
重點句段二:「有一次,他故意撒手,讓天上飛舞的紙燕帶動長長的線和線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飛跑。他笑著,叫著,拄著拐杖,蹦跳著去追趕線拐,還喊著:「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他終於氣喘吁吁地抓住線拐,臉上飄起得意和滿足的稚氣。那天,他一定過得最幸福、最充實,因為他感到了他生命的力量。」
(1)生談體會,隨文識字「翩」。
(2)師相機引導作者是抓住典型事例,並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等細節描寫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
(3)指導朗讀,體會兩個「最幸福」在不同情境下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師相機引導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抓住典型事例、品讀重點句、關注課題、感情朗讀······
4.師生共讀,升華情感。
【設計意圖:依託文本,對教材內容作適當取捨,通過品詞析句,在對劉老師這個人物特點有所了解的基礎上,滲透「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導。】
(四)遷移練習,加深感悟。
根據課堂生成,抓住課文最後一段,進行補白練習。
課件出示:劉老師,我深深地想念您……。
想念您 ;
想念您 ;
想念您 。
【設計意圖:在閱讀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學會理解感悟,更要讓學生從閱讀中學會表達。】
(五)回歸總結,布置作業。
1.總結學法,提出下節課學習要求。
2.布置作業。
⑴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畫出讓你感動的句段並做批註。
⑵搜集有關名人成功的 故事 或有關理想的 名言 警句。
【設計意圖:將課內向課外延伸,進一步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板書設計:
26 理想的風箏
笑談殘腿
激情上課
傾聽發言
放飛風箏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運用第一課時梳理的閱讀方法,自學其他三件事,在品詞析句的過程中,深入了解劉老師是個怎樣的人,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2.理解課題和課文內容的聯系。
3.了解景物描寫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確定目標。
1. 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劇作家蘇叔陽的世界,跟他的劉老師一起去放飛——生讀課題《理想的風箏》。
2.課文主要回憶了劉老師的哪幾件事?(學生回顧並板書)
笑談腿疾 上歷史課 傾聽發言 放飛風箏
3.回憶上節課梳理的 學習方法
通過「重點句、典型事例、課題、朗讀」等方法體會文章的情感。
二、品味細節,感受人物。
(一)抓住重點語句,運用上節課梳理的學習方法,深入感受劉老師的精神品質,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1.出示自讀要求:默讀課文,思考:在「笑談腿疾、上歷史課、傾聽發言」 這幾件事中哪些細節描寫撥動了你的心弦?表現了劉老師怎樣的特點?運用上節課的方法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所得。
2.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
(預設一)品悟外貌
⑴學生根據自己板書的詞語(其貌不揚、有殘疾、慈祥忠厚等)交流相關語句及自己的看法。
⑵師相機引導
(預設二)品悟「談腿疾」
⑴學生根據自己板書的詞語(幽默風趣、堅強樂觀、豁達等)交流相關語句及自己的看法。
⑵師相機引導。
⑶指導朗讀。
⑷抓住寫作者感受的關鍵句品讀。
(預設三)品悟「上歷史課」「傾聽發言」
⑴學生根據自己板書的詞語(愛祖國、愛學生、熱愛工作等)交流相關語句及自己的看法。
⑵師相機引導
(二)突破難點,理解課題
1.師:劉老師用心放飛的僅僅是風箏嗎?他追求的是什麼?
2.反復引讀課題。
(三)補充了解作者坎坷經歷,加深對文中人物的感受。
三、體會景物描寫的精妙
文中除了講這幾件事,還有一段景物描寫,你能把它找出來嗎?自由讀讀,想想文字描繪的畫面,說說你的感受。(課件出示第2自然段)
師引導學生了解景物的襯托作用。
四、總結全文,感情升華(播放音樂)
師引讀生接讀讀2、3、10、11、12自然段。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寫寫給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老師。
小學六年級語文《理想的風箏》精選教案三
教學目標:
1、體會劉老師對生活頑強執著的追求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
2、學習本文寫人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4、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通過作者回憶劉老師上歷史課和放風箏兩件事表現人物的品質的寫法。 體會劉老師對生活的熱愛及其對生活頑強執著的追求。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2008年8月8日,是什麼重要的日子嗎?(奧運會開幕)那你們知道2008年9月6日是什麼重要的日子嗎?
(可能有許多同學不知道)
2008年9月6日,是北京殘疾人奧運會開幕日。這其實也是一個多麼重要的日子。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中,有許許多多的殘疾人,而這當中又許多人身殘志堅,在與自己的命運搏鬥,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張海迪5歲時高位截癱,可她憑著自己堅強的意志在病床上自學完成了大學學業;霍金年輕時就身患絕症,可他身殘志不殘,憑著頑強的精神與命運挑戰,最終成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今天我們要認識的這個人是一位老師,他沒有張海迪、霍金那樣聞名,可他同樣用他頑強的精神深深的折服了他的學生。請同學們打開課文《理想的風箏》。
2、學生質疑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為什麼叫理想的風箏?
這個老師到底是一位什麼樣的老師……
二、學生帶著質疑的問題自由讀文。
三、讀後交流。
通過交流,讓學生初步感悟課文內容,初步體會老師的品質
四、再次讀文,深入探究
1、自學生字新詞。
2、讀「閱讀提示」,圍繞「閱讀提示」內容探究
(1) 本課「閱讀提示」中為我們例舉了哪些給自己提出的問題?
(2) 你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3、默讀課文,思考: 課文的重點部分寫的什麼內容?(劉老師講課和課下放風箏這兩件事。)
4、圍繞「閱讀提示」內容,進行合作探究。
(1)、自瀆課文,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從不同方面提出自己的問題。
①、從作者回憶的兩件事中我們體會到了什麼?
②、課文為什麼以「理想的風箏」為題?怎樣理解課題?
③、劉老師的言傳身教對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2)、按照提出的問題自學探究,討論交流。
①、從中我們體會到劉老師對工作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體會到他那頑強執著的精神。
②、從老師放風箏的情景我們體會到:放風箏除了代表劉老師對生活的嚮往執著追求,還寄託著老師對學生寄託的希望。
③、 劉老師的身教,給學生深刻地影響,使作者在心靈里升起了理想的風箏,要像劉老師那樣身殘志堅、樂觀向上、有理想、有追求。
五、品讀課文
課文中哪些內容讓你感動?讀讀,談談你為什麼感動?
1、柳枝染上了嫩綠,在春風里盡情飄擺,舒展著自己的腰身。連翹花舉起金黃的小喇叭,向著長天吹奏著生命之歌。藍天上,一隻只風箏在同白雲戲耍,引動無數的人仰望天穹,讓自己的心也飛上雲端。
2、逢到要板書的時候,他用圓木棍撐地,右腿離地,身體急速地一轉,便轉向黑板。寫完了粗壯的粉筆字,又以拐杖為圓心,再轉向講台。一個年過半百的教師,一天不知道要這樣跳躍旋轉多少次。每次旋轉,都引起學生們一次激動的心跳。
3、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脫手,讓天上飛舞的紙燕帶動長長的線繩和線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飛跑。他笑著、叫著,拄著拐杖,蹦跳著去追,嘴裡還不停地喊著:「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他終於氣喘吁吁地抓住線繩,臉上充滿得意和滿足的稚氣。
4、我曾見過一位失去了一條腿的長者,年復一年躺在床上,失去了活動的自由。我相信我的劉老師不會這樣,他一定依舊仰仗那功德無量的圓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躍、旋轉,永遠展示生命的頑強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
六、總結
1、感情讀文。
2、談 讀後感 。
七、作業
搜集有關「身殘志不殘」的有關故事,下節課開一個「小小故事會」。
附:板書設計
上歷史課 熱愛學生、熱愛工作
14、理想的風箏
放風箏 頑強執著、熱愛生活
教學 反思 :
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文章。這篇課文通過作者對劉老師的深情回憶,深刻反映了劉老師對工作的熱愛、對生活頑強執著的追求。這篇課文文筆優美而又感人,讀後無不讓讀者為之感動。
Ⅲ 六年級下冊語文理想的風箏課文
26 理想的風箏
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綠,在春風里盡情搖擺,舒展著自己的腰身。連翹[qiáo]花舉起金黃的小喇叭,吹奏著生命之歌。藍天上,一隻只風箏在同白雲戲耍,引動無數的人仰望天穹,讓自己的心也飛上雲端。
每逢這時候,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劉老師,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風箏。
劉老師教我們歷史課。他個子不高,微微發胖的臉上有一雙時常眯起來的慈祥的眼睛,一頭花白的短發更襯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條強壯的右腿,而左腿,膝蓋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圓木拐杖支撐著。這條腿是什麼時候、為什麼截去的,我們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講課的時候講到女媧造人的傳說,笑著對我們說:「……女媧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樹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變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於女媧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丟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時候被她甩掉了一條腿的。」教室里騰起一片笑聲,但笑過之後,每個學生的心裡都泛起一股酸澀的感情,同時更增加了對劉老師的尊敬。
他只靠著健壯的右腿和一枝圓木棍,一天站上好幾個小時,為我們講課。他的課講得極好。祖國的歷史,使他自豪。講到歷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激昂,常常使我們激動得落淚;而講到祖國近代史上受屈辱的歲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gěngyè),使我們沉重地低下頭去。後來,我考入了歷史系,和劉老師的影響有極大的關系。
他喜歡在課堂上當眾提問同學,讓學生們述說自己學習的心得。我記得清楚極了,倘若同學回答得正確、深刻,他便靜靜地立在教室一側,微仰著頭,眯起眼睛,細細地聽,彷彿在品味一首美妙的樂曲。然後,又好像從沉醉中醒來,長舒一口氣,親切、大聲地說:「好!好!」倘若有的同學回答得不好,他就吃驚地瞪大眼睛,關切地瞧著同學,一邊細聲說:「別緊張,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邊不住地點頭,好像那每一次點頭都給學生一次啟發。這時候,他比被提問的學生還要緊張。這情景,已經過去了將近三十年,今天一想起來,依舊那麼清晰,那麼親切。
然而,留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劉老師每年春天放風箏的情景。
北方的冬季漫長而枯燥。當春風吹綠了大地的時候,一種舒展的快意便浮上人們的心頭。在晴朗而沒有大風的'日子,劉老師課余便在校園的操場上,放起他親手製作的風箏。
他的風箏各式各樣:有簡單的「豆腐塊兒」,有長達丈余的蜈蚣(wúgōng),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風箏。他的腿自然不便於奔跑,但他卻決不肯失去親手把風箏送上藍天的歡樂。他總是自己手持線拐,讓他的孩子或學生遠遠地舉著風箏。他喊聲:「起!」便不斷拉動手中的線,那紙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piān)翩起舞,扶搖直上。他仰望白雲,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風中翱翔盤旋,彷彿他的心也一齊躍上了藍天。這時候,他最幸福,笑聲朗朗,指著天上的風箏,同看風箏的同學們說笑。有一次,他故意撒手,讓天上飛舞的紙燕帶動長長的線和線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飛跑。他笑著,叫著,拄著拐杖,蹦跳著去追趕線拐,還喊著:「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他終於氣喘吁吁地抓住線拐,臉上飄起得意和滿足的稚氣。那天,他一定過得最幸福、最充實,因為他感到了他生命的力量。
這情景使我深深感動。一個年過五十身有殘疾的老師,對生活有著那樣純朴、強烈的愛與追求,一個活潑潑的少年又該怎麼樣呢?
已經近三十年沒見到他了。然而他永遠在我的記憶里行走,微笑。他用那雙寫了無數個粉筆字的手,放起一隻又一隻理想的風箏。那些風箏將陪伴著我的心,永遠在祖國的藍天上翱翔。
劉老師啊,您在哪裡?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Ⅳ 風箏六年級作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風箏六年級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遠處的山頂上有一個小黑點在盤旋。村裡的人有的說她是一隻雄鷹,在山頂上飛舞,也有的說她是一隻白雕,在山頂上築巢。
人們的談話被那個小黑點――風箏聽到了,她非常高興,在空中忽上忽下地翻飛。聽到人們談話的,還有停在樹上的一隻老鷹。他想:誰在我的地盤上飛,我得過去看看。於是,他扇動著翅膀向山頂飛去。
原來是一隻風箏啊,真是嚇我一跳,老鷹心裡想。老鷹對風箏說:「你就是人們誇的那隻風箏嗎,我們來比比,看誰飛得更高。」風箏馬上就答應了,可是她嫌牽著自己的線會妨礙比賽,就對老鷹說:「我被這根線牽著,這樣比賽就不公平了,請你幫我把線咬斷吧!」老鷹聽了,心想:傻瓜,你沒了線還能飛嗎?「好吧,我幫你。」老鷹飛過去咬風箏線。那線一個勁地來回搖晃,「你不能讓老鷹把我咬斷,要不然你會被風颳走的。」線大聲地喊。
風箏卻怎麼也不聽,「老鷹,快把線咬斷吧,我們還要比賽呢!」老鷹猛沖過來把線咬斷了。在風中,風箏剛想往上飛,可是沒有了線,她控制不住自己的身體,被風刮跑了。老鷹伸展著翅膀在山頂盤旋著,哈哈大笑。
第二天,人們在山間的樹杈上發現了一隻被戳破的風箏。
星期天的下午,風和日麗,陽光明媚,我和媽媽一塊來到了鹽瀆公園的一片大草地上放風箏。
我和媽媽來到大草地上,大草地上放風箏的孩子可真多啊!風箏各式名樣,有小鳥,有蜈蚣,有兔子……這些五顏六色的風箏讓人目不暇接。我自己的風箏是魚的形狀的,它有一雙圓溜溜的黑眼睛,淡藍淡藍的魚鱗,金黃色的頭和尾巴,非常惹人喜愛。我和媽媽也找了一塊空地,開始放風箏。我先叫媽媽舉著風箏站在遠處,我用手抓著風箏的線,然後叫媽媽放,媽媽把風箏用力往天上一拋,然後我飛快地跑起來。我一邊跑,一邊扯動手中的線,並慢慢地松開線繩。慢慢地,風箏飛高了,它彷彿在空中片翩翩起舞,非常引人注目。我正感覺驕傲時,忽然一陣大風吹來,風箏差一點刮到一棵大樹上,幸好媽媽使勁的拽住線頭,風箏才沒有被刮到大樹上。我馬上又向逆風的方向跑去,直到風箏重新平穩的飛高了,我才停了下來,看到風箏又展翅高飛起來,我心裡美滋滋的。
太陽快落山了,熱鬧的大草地一下子變的安靜起來,我和媽媽也要回家了,我依依不捨地把線和風箏收了起來,離開了這片讓我留戀的大草地。
我們向那房子跑去,繼續尋找我們的「幸福鳥」。
這時,有一個小朋友發話了:「要不這樣,你們兩人一組,我們兩人一組,分頭去尋找我們的「幸福鳥」兩個小時之後在這里集合。我們分頭去尋找我們的『幸福鳥』」。
過了一個小時,我的組仍然沒有找到「幸福鳥」,我當時的心情用一個詞語來表示「心急如焚」。這時,也許是上天很同情我們,一個小女孩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們趕緊問那個小女孩:「你看見了我們的風箏了嗎?」那個小女孩說:「我剛才看見水塘上面浮著一個風箏,這個風箏有可能是你們的,你們快去找吧!」小女孩話音剛落,我們便興奮地對小女孩說:「謝謝你,小女孩。」說完,我們便興奮地向水塘跑去……
來到水塘邊,我看見我們的風箏正浮在水裡上,好像用渴望的眼神看著我們,好像在說:「你們快救我吧,我被水泡得破破爛爛,快救我吧!」我們哭了起來。這時,我們聽見背後有一個聲音,回頭一看,原來是一位叔叔,叔叔問:「你們為什麼哭得這么傷心呢?」我們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叔叔,叔叔說:「別哭了,我們再做一個不就行了嗎?」我們聽了,破涕而笑,於是我們精心地做起風箏來,風箏做好了,我們依舊很快活地放著風箏,歡呼雀躍地奔跑著,風箏凌空飛起,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奔跑著,風箏飛到了雲彩上,我們越玩越高興,完全不知道天已經黑了。當縷縷炊煙升起的時候,我才想起該回家了。晚上,我帶著微笑進入夢鄉。
今天真是一個快樂的日子。
這個星期天,陽光明媚,萬里無雲,藍藍的天空中幾只小鳥在飛著。老師帶領大夥兒高高興興地去三水公園放風箏。啊!這里可真熱鬧,有健身的,有玩耍的,還有跑步的。我們找了一塊空地,開始放風箏了。
同學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的開始行動。剛開始,我以為放風箏是件很容易的事,我讓我的搭檔高高托舉著風箏,由我牽著風箏線跑,等她說了聲「好」,我立即向前沖去,風箏迅速飛上了藍天。我和同伴高興地歡呼起來,可好景不長,風箏就猶如在大海中的波浪翻滾著,風箏一頭栽了下來,我們的情緒都很失落,這場景驚得我們目瞪口呆,我倆有些灰心了。就在這時,我想到了一句名言:失敗乃成功之母。我想:「我一定不能灰心,要繼續努力,相信風箏肯定會飛上天。」於是我又信心滿滿去准備第二次放風箏,但風箏又栽了下來,這時,老師朝我們走了過來,我就問老師:「老師,為什麼我的風箏雖然飛上了天,但是它飛不了一會兒又掉了下來?」老師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可以看看你的風向找准了沒,或者看看風力有沒有變弱。」我點了點頭。我和我的同伴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找到了原因:原來我們把風向找反了。我們重新振作,准備第三次放飛,這次我邊跑邊放線,風箏高高飛了上去。我用手掌握住平衡,風箏猶如展翅的雄鷹穩穩地飛了起來,我和我的同伴又蹦又跳,開心極了!
今天我感受到了「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的快樂,真希望以後每天都可以開開心心地來放風箏,那該多好啊!
春天已不知不覺的來到我們之間。溫暖的春天給萬物帶來陽光的恩惠,使大地充滿生機。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小夥伴們成群結伴的走向廣闊。綠色的原野。他們的手中都拿著各樣的風箏。來到屬於自己的天空。這時,他們都紛紛的將手中的風箏拋向蔚藍的天空,小夥伴的臉上都顯出燦爛的微笑。抬頭向天空看一下,你會不由的贊嘆到:「啊好美呀!」有蜻蜓,有小燕子,有飛機,還有五角星……各式各樣的風箏在蔚藍的天空中歡躍。咦?小紅怎麼拉?小夥伴們趕緊放下手裡的風箏,跑了過去。這是小剛走過來說:「小紅,你不會放風箏嗎?我們教你放。」小紅垂頭喪氣的說:「不是,是這風箏飛不起來拉。」小剛說:「來,拿過來讓我看看。」小剛接過風箏說:「沒什麼大問題,只是有一個地方沒粘好。」這時,小明提著工具箱來拉。小明和小剛一起幫小紅修風箏,不一會兒就修好拉。小夥伴一起將小紅的風箏送上了蔚藍的天空。小紅急忙拉住小明和小剛的.手說;「謝謝,你倆替我把風箏修好。」小明和小剛不好意思的說:「沒事,舉手之勞而已。」
這時,小夥伴們笑的更甜拉初中,萬里江山顯的更加美麗壯觀拉,好像的這里一切。一切都在變化。
童年是快樂的,童年是燦爛的,而我覺得我的童年更是絢麗多彩的。特別是那五彩的風箏陪我度過的一個個美好的春季。
春天,陽光明媚,萬物復甦。在這美好的季節里,我們一家人都會來到田野鄉村放飛風箏,讓我們感到無比的愜意。
我們來到田野里,野花競相開放,小草也努力地探出了頭。這時,空中也飛著各種各樣的風箏,有可愛的金魚風箏,展翅翱翔的燕子風箏……我也迫不及待地拿出我心愛的金魚風箏,我一手拿著線軸,另一手拿著風箏,媽媽說「放」,我手一放,迅速地跑了起來,並且把線一松一緊的,不一會兒,風箏騰空而起,在春風的吹拂下翩翩起舞,漸漸的高過了太陽,來到白雲旁邊似的。我抬頭仰望天穹,看見了我的風箏正和別人的蝴蝶風箏在空中跳起舞來,又好象在比美呢。這時,一陣風吹來,風箏越飛越遠,飛到了不知名的地方,漸漸地風箏要落下來了,媽媽說:「收」,我眼疾手快地收起線來,美麗的風箏就回到了我身邊。在這一天里,我們不僅放飛了風箏,還放飛了我們的心情,讓我們在歡樂中度過了這美好的一天。
和煦的陽光,柔和的春風,再加上那自由自在飛翔的風箏,給我的童年添上了無比幸福的色彩。
星期天,我和小桔燈的全體師生們一起來到五角廣場放風箏,廣場上有大媽們在跳廣場舞,有大人在說說笑笑地散步,還有跟我同齡的小朋友在抓小蝌蚪。
來到廣場,我叫我的媽媽幫我舉著可愛的小蜻蜓風箏,我一手拿著線柄,一手拽著細線,開始小跑時,我一會兒回頭看看,一會兒拉扯著細線,風箏越飛越高,我也越跑越快,可是我也跑的很累了,看見我的風箏飛得那麼高了,我的心情喜出望外。
這時,有各種各樣的風箏高飛在天空中,有栩栩如生的丹頂鶴、有展翅高飛的老鷹,有小巧玲瓏的蝴蝶,還有又細又長的毛毛蟲,這時的天空成了風箏的海洋,我的風箏離一朵大雲朵越來越近,突然,出現了一隻美麗、高傲的鳳凰風箏出現在「小蜻蜓」的上面,好像它們約定了一樣,而且在上天空中竊竊私語,說著說著,有一隻「可愛的小蜜蜂」風箏把它們兩個給纏繞住了,三隻風箏就像喝醉酒的醉漢一樣,搖搖晃晃的掉下來,我使勁地拉著細線,突然,風箏來了個360度大旋轉,彷彿失去了平衡,有線下降,我這次可不幸運,既然落在了大樹上,我怎麼扯也不管用,好像睡在了大樹上,怎麼也叫不醒。
「讓我們一起,把夢想放飛把!」
陽春三月,柳枝吐蕊,春風徐徐正是放風箏的好時機。你們知道有哪些風箏嗎?肯定知道的,那讓我給你們說出幾種來,比如:蝴蝶風箏、龍風箏、蜻蜓風箏、企鵝風箏、人頭風箏……我現在做的是蝴蝶風箏。
俗話說地好:「萬事開頭難。」這是我第一次做風箏,我問同學怎麼做,她在嘴上說,我用手來做,經過她的講解我知道做風箏的時候,要准備硬木棒、像老人白發蒼蒼的喧紙、剪刀、有粘性的雙面膠、毛絨絨的毛線……我先用硬木棒擺成一個十字架形後,拿來喧紙在喧紙上畫一隻既美麗又可愛的蝴蝶;再拿來一根既有毛絨絨,又有舒服感得毛線在十字架上的中心點的四周上繞三四圈後打個結把每根木棒的角上打個死結;然後把做好的十字架放在白發蒼蒼的喧紙上,再把多餘的喧紙往後折用雙面膠貼上,這樣能使喧紙不會松開來;最後用一根長一些的既毛絨絨,又舒服感的毛線綁上去,就是這樣,一個風箏做好了。
我拿著風箏往空地上跑,啊!我的風箏雖然沒有店裡的好,但是我的風箏還是可以飛的。這是我第一次克服困難,是我最幸福的時刻。
小時候,父親喜歡帶我回老家放風箏。老家後面是一大片油菜地,那時正是雨後初晴。
太陽拖著個大腦袋,油菜地閃著金黃色,特別晃眼,蜜蜂如同勤勞的戰士,一絲不苟地守著自己的領地。父親喜歡那樣的青草味,父親說那是躺在母親懷里酣睡時母親的味道。
此時聚攏了一些小夥伴,都准備放風箏。那燕子形狀的風箏上了一層灰,尾巴上還破了一個口。我捲起袖子,整理起來,父親團著線團,說那是他朋友做的,可惜那朋友去了外省,否則倒是可以現場做一個。
我在那個破的口子上綉了一朵花,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我們坐在田埂上等風來,河岸邊的柳樹發了新芽,幾只鴨子劃著腳掌試著水溫,像一幅初春田野的水墨畫。這讓我不禁想起了蘇軾的詩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出來透透氣,真好。」父親摸著我的頭,笑眯眯地說。我抬頭看著父親慈祥的臉:「是啊,別說這大自然的空氣真新鮮。」語落,我使勁吸了一口空氣。
風來了,一眨眼,五六個風箏都爭先恐後地上了天。我的燕子,有點水土不服,一掉頭就直線墜落,好吧,我慢慢馴服你。我調了一下尾翼,試了一下風的方向,幾次下來,終於穩定起航了。在線團一收一放間,我的燕子風箏穩穩地排到了第一。
天空中五顏六色的風箏在「飛」,油菜地旁天真的兒童在嬉戲著,十分和諧!
今天是我最快樂的日子,因為爺爺要帶我和妹妹去。我們到了田地里,啊!的人真是太多了!
看著別人心愛的風箏早已飛上了藍天,我心裡癢癢的,想讓我們的「小蜻蜓」風箏也快點飛上藍藍的天空。
於是,我讓妹妹高舉著「小蜻蜓」,我拿著線軸,一邊放線一邊飛快地向前跑去。跑出十幾米遠,我說:「放!」妹妹趕緊鬆手。我拚命地邊跑邊放線,很快線放了一大半。抬頭一看,我們的「小蜻蜓」飄飄悠悠地升上了天,已經和那隻「小燕子」風箏飛得一樣高了。
忽然,我被一塊大石頭絆倒了,摔了個「狗啃泥」,把線軸扔到地上,風箏不停地往高飛,拽得線軸直翻筋斗,線都快抽完了。線軸被「小蜻蜓」都帶飛了,我忍著疼痛,急忙從地上騰空躍起,抓住線軸。「不好!」前面有電線,得趕緊躲開。我一著急,不知道該怎麼辦,放聲大哭起來。爺爺趕忙說:「別急、別急,爺爺來幫你。」爺爺拿著線軸,緩緩地繞過電線,我們的「小蜻蜓」眨著兩只大眼睛,在空中翩翩起舞,好像在說:「我又飛起來啦!」別人都稱贊我們的風箏飛得高。
爺爺說:「做事要有耐心,認真地對待困難,不要一急就掉瓜子。」我像個大人似的,嚴肅地點點頭。
夕陽西下,彩霞滿天。我和妹妹像泥猴似的歡快地舉著我們的「小蜻蜓」回家了。
3月3日是風箏節,於是,下午學校組織了放風箏的活動,同學們在老師帶領下去廣場,我們各個興高采烈,別提有多高興了。
到了廣場,開始放風箏了,我們兩人一組,一個人用手托著,另一個人牽著線,站在遠遠的地方,說聲「放」,那線一緊一松,風箏就凌空飛起了,越飛越高,慢慢高過樹梢,在空中翩翩起舞。牽線的人拚命地奔跑著,我們快活得喊叫著,此時,向天空中望去,各種各樣的風箏,有的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有的像展翅的雄鷹,還有的像自由翱翔的小鳥……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在廣場上空飄揚,美麗極了。時間過的很快,風箏似乎也笑了,悄悄地溜走了。
我們離開了這歡樂的海洋,風箏的世界。放完風箏後,我們累得滿頭大汗,筋疲力盡,是在站不起來了。盡管我們很累,但是我們心情非常愉快,我想:在當前這個美好的社會,我們這些天真的少先隊員,多像那天空中飛翔的風箏啊!我們就是那像天使一般,自由快樂飛翔的天使,老師多像那牽著風箏線的人,她把握著我們飛翔的正確方向,引導著我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如果沒有老師的牽引,或者風箏斷了線,我們這些天使就會迷失方向。
春天是放風箏的季節,放風箏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能使人更多地參與戶外活動,放鬆心情。
陽春三月的一個早晨,我和媽媽拿著風箏,高高興興來萬隆體育場放風箏。
體育場上熱鬧非凡,老老少少帶著歡快的笑容放風箏,我被這種氣氛所渲染,也加入了放風箏的行列之中。
由於我是第一次放風箏,經驗不足,所以無論我怎樣用力,風箏就是飛不起來。最慘的一次是本來風箏飛得挺優美的,忽然風向一轉,風箏像一匹脫僵的野馬,一個倒栽蔥,「粉身碎骨」地躺在地上,其情形令人「慘不忍睹」。這時,媽媽又給我買了一個「齊天大聖孫悟空手持金箍棒」的風箏。我先把風箏放在地上,看準風向,然後向上一送,風箏慢慢地升上了天。我時而輕松自如地放線,時而心急如焚地收線,終於,「孫大聖」駕上了「祥雲」,飛向了「極樂世界」。
這時空中的風箏越來越多,有金色的「小鳥」、可愛的「白鴿」、長長的「蜈蚣」······自由自在的風箏像是承載著我們的夢想和希望,飛向那遙遠的天空!
春天來了,天氣變得溫暖了,春風就像媽媽的雙手撫摸著我們。我最的就是喜歡春天,因為在春天可以放風箏。
在一個陽光明媚、微風徐徐 的日子裡,爸爸媽媽帶著我去廣場上放風箏。到了廣場之後,我拿出了我的風箏,我的風箏是海星的。它有五個角,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而且它是紅色的,大大 的,很惹眼。爸爸和媽媽也拿出了他們的風箏,是一個胖乎乎的熊貓,最明顯就是它的黑眼圈,像是被人揍了一樣,有趣極了。
這時,爸爸走過來 教給我放風箏的方法,我聽懂了之後就迫不及待的放了起來。我拿著線,媽媽幫我拿著風箏,我們迎著風跑起來。慢慢的,風箏越飛越高。最後,我的海星直沖雲 霄。而爸爸媽媽的風箏也慢慢的飛起來了。不知不覺,廣場上放風箏的人越來越多。大家似乎都在比賽,看誰的風箏放的高,看誰的風箏放的遠。天空中有大西瓜風 箏,還有小汽車風箏,連豬八戒都飛上了天。就在這時,一個大老鷹朝我的風箏飛了過來,我來不及躲閃,一下子撞在了一起,我心想:「完了,我的風箏肯定得掉 下來了。」沒想到我的風箏沒掉下來,那個老鷹摔了下來,哈哈,我心想:「中看不中用的老鷹,還是我的海星厲害。」
就這樣,我高興的玩著。這時,聽見媽媽叫我,說六點了,該回家了。於是,我心不甘,情不願的跟著爸爸媽媽回家了。雖然這一天非常累,但是我卻很開心。因為放風箏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喜歡放風箏。
在一個森林中,有一個女孩名叫馬莉婭,她十分聰慧,除此,她還是一個風箏女孩,因為她很擅長放風箏。
馬莉婭有兩個很好的「夥伴」,那就是雄鷹科科與麻雀思譽。一天,馬莉婭和她的「夥伴」去放風箏。很快,他們來到了一個小河邊,河邊開著五彩的花朵,一米陽光照射在馬莉婭的臉蛋上是那麼美麗呀!
雄鷹先找了個根據地,等馬莉婭放風箏時,幫她定位。至於麻雀,則幫馬莉婭看風向。馬莉婭慢慢放飛風箏線,風箏隨風越飛越高。「哧」一聲,風箏線斷了,往森林方向飛走了,風越來越大,風箏越飛越高了。馬莉婭急了,用上平時跑步的十倍。科科與思譽加快速度地飛,眼看他們離風箏很近了,突然,又颳起一陣大風。風箏「飛」地更快了,科科、思譽、馬莉婭已喘不過氣了,他們終於停下了,風箏離他們也越遠了。
這時,白雲妹妹來了,她一眼望去,看到了馬莉婭姐姐的風箏,它趕緊過去,扯住了風箏,風箏才停了下來。馬莉婭見狀,同科科、思譽去拿回了風箏,並對白雲妹妹說:「謝謝你啊,白雲妹妹,要不是你,風箏就沒了。」白雲妹妹說了聲:「小事而已。」
隨後,馬莉婭和科科、思譽又繼續放風箏了,他們玩得很愉快。
今天的天氣很好,老爸、老媽帶著我去小南湖放風箏。
當我們來到小南湖的時候以近中午,此時驕陽似火,好像要把人烤化似的。組裝好風箏後,老媽首先站在一片曠地上,借著風勢,進行著第一次試飛。由於風勢不穩,那風箏剛飛到半空,就像一隻無頭蒼蠅似的橫沖直撞,最後還是一頭栽到了草地上,但老媽不甘心,借著風勢一次又一次的試飛,可都沒有成功。坐在樹蔭下一旁觀戰的我,有些坐不住了,決定「親自出馬」。我叫老爸幫我拿好風箏,聽我指揮。隨著「一、二、三」的口令,老爸把風箏拋向空中,我則拽著風箏線,朝著前面的空曠地沒命的跑呀跑,一邊跑一邊放線。嘿!你還別說,這會風還真的挺架勢,風箏讓我放起來了。
可好景不常,沒過多一會,風突然改變了方向,害的我的風箏是一個勁的往下掉,隨著我和老爸、老媽一系列的「收線、放線」的「緊急搶救」活動,我的風箏才又一次的飛向了天空。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間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我們要回家了。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小南湖。
Ⅳ 《風箏》分段、段意、分4段
第一段從結構上說,是為了引出下文。
②第三段:這段話描寫出小兄弟對風箏入迷的情態。「我」「不愛」放風箏,「嫌惡」風箏,「不許」放風箏。而小兄弟「最」喜歡風箏。他沒有風箏,就眼巴巴「呆看」著人家的風箏在空中飄游而「出神」,「有時至於小半日」;他時而為人家的風箏突然跌落下來而失聲「驚呼」;他時而又為人家的風箏因「纏繞解開」而「高興得跳躍……」多麼美好的心靈,多麼純真的情感!作者把小兄弟入迷的情狀描寫得越如醉如痴,越能加重對剝奪他放風箏權利的封建家規的控訴力量,而小兄弟那時十歲內外,正是游戲的年齡,多病,瘦得不堪,正需要鍛煉身體,而風箏正是可以使他高興使他強壯的一項運動。這些都為下文「我」蠻橫毀壞小兄弟「苦心孤詣」而「偷做」風箏埋下伏筆。
③第四段:放風箏,這本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我」卻把它看作是「沒有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而且強加於人,對小兄弟橫加限制,以致因為「憤怒他的瞞了我的眼睛」「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而破壞了小兄弟辛辛苦苦做好的風箏,本段對於「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作了具體的解釋。「即刻伸手摺斷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如此無情的踐踏,並「傲然」離去的神態,作者稱之為「精神的虐殺」,是非常深刻的。被糟踐的雖然是一隻風箏,可是同時受到傷害的卻是一顆本來應該受到愛撫的稚嫩的心。耐人尋味。小兄弟呢?他「很驚惶地站起來,失了色瑟縮著」,「後來絕望地站在小屋裡」。小兄弟受了這樣無理的對待,也只能逆來順受。因為「論長幼」,「我」是兄長,自以為擁有無限的權力。從「我」對風箏的態度和破壞風箏的粗暴行為,我們清楚地看到了「我」的精神上和心理上某種鮮明的印記被扼殺兒童天性的封建教育思想和老幼尊卑的陳腐觀念打下的烙印。這使人痛切地感到其中包含著某種具有悲劇意味的東西。
④第五、六段:當「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這一新鮮科學氣息一旦吸進「我」的中毒很深的心靈,就產生了「懲罰」感,就難忘那「精神的虐殺」的一幕,心就「彷彿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地墮下去了」。痛感自己不準小兄弟放風箏,並把小兄弟喜歡入迷的表現視為「笑柄」,看作「可鄙」的思想與行為,是對一顆稚嫩的童心的嚴重摧殘,由此而自責和反思,袒露出嚴於解剖自己的心靈美。魯迅一旦接觸科學思想,就認識錯誤,設法補過,並不因為自己當初的動機是好的就原諒自己,也不因為當初的想法是受了傳統的影響而寬恕自己,也不因為時間相隔久遠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麼沉重,可見他是多麼嚴厲地解剖自己,他的為人是多麼嚴肅認真。
「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游戲實在出於兒童天性,游戲使兒童活潑、健康、聰明。因此不準游戲,無異於虐殺兒童天性。魯迅看到外國的兒童教育主張,認識了中國舊式教育的落後,願中國的兒童教育改變落後的偏見,願兒童精神從此不受壓制,從此能夠健康成長。第六段承上啟下。
⑤第七段:這段描寫「我」企望「補過」的心情,「補過」的方法:由「不愛放風箏」,「嫌惡」風箏,反對小兄弟放風箏,毀壞風箏到「送他風箏,贊成他放,勸他放,我和他一同放」,這是多麼大的變化啊!「我」抖掉了精神的枷鎖,似乎恢復了兒童的天性,「嚷著,跑著,笑著」,在歡快的旋律中,極為簡短的語句隨著輕松的節奏跳躍著,好像重現了孩子們放風箏時活潑、歡樂的景象。但這只不過是一個反襯罷了,因為時過境遷,一切都無從追回了,結果只能加重「我」悵惘、悔恨的情感。
⑥第八、九、十、十一段:這幾段描寫當「我」懷著一顆「沉重」的心去討小兄弟的寬恕時,小兄弟卻「全然忘卻」在「我」看來是「精神的虐殺」的一幕。聽著往事反而「驚異地笑著」:「有過這樣的事么?」這段朴實無華的文字,展示了小兄弟身受「虐殺」卻毫無怨恨。被虐殺者並不認為被虐殺,把兄長的行徑視為合情合理,做風箏要偷著做,正說明自己也不認為游戲是「正當」的,一旦被兄長發現,自認該罰。被虐殺者的麻木使虐殺者可以恣意妄為,這是尤其令人悲哀的。所以魯迅只覺得這世界一片肅殺和寒威。文章就落腳在這一點上,留下無盡的悲哀和發人深思的問號。
⑦第十二段:文章開頭說,「我現在在那裡呢?」在「嚴冬的肅殺」之中。這時,作者憶及逝去的春天。文章結尾說,又見到故鄉的春天;而這時,「四面又明明是嚴冬」。這首尾的照應是由實而虛由北京的風箏而想起故鄉的春天;又由虛而實,由回憶中的春天進入現實的嚴冬。
為什麼說「悲哀」是無可把握的悲哀?「我」要討弟弟的寬恕,撫平他精神的創傷,而弟弟卻全然忘卻,毫無怨恨,精神被虐殺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無法補過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這是怎樣的悲哀啊。而這種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說「無可把握的悲哀」,想擺脫也不可能了。
為什麼說「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見春天,不要望見風箏,這才能忘卻,才能擺脫悲哀。我只感覺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氣」,不僅指當時的天氣,而且指心頭的悲涼。當年虐殺者與被虐殺者都被愚昧觀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為有什麼錯,現在虐殺者有了覺悟而後悔痛苦,而被虐殺者已經全然忘卻。覺悟者永遠無法補過,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慄。
Ⅵ 六年級語文下冊課文22課理想的風箏原文
在 六年級語文 學習階段,掌握好課文的每個知識點是很重要的。下面是我網路整理的六年級語文下冊課文22課《理想的風箏》的內容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六年級語文下冊課文22課 《理想的風箏》原文柳枝染上了嫩綠,在春風里盡情飄擺,舒展著自己的腰身。連翹花舉起金黃的小喇叭,向著長天吹奏著生命之歌。藍天上,一隻只風箏在同白雲戲耍,引得無數人仰望天穹。
每逢這時,我就會不由自主的想起我的劉老師,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風箏。
劉老師個子不高,微微發胖的臉上有一雙時常眯起來的慈祥的眼睛,一頭花白的頭發更襯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條強壯的右腿,而左腿,膝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已經用得油亮的圓木拐杖支撐。這條腿什麼時候、為什麼截去的,我們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講到女媧補天造人的 傳說 時,笑著對我們說:“……女媧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樹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變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於女媧甩的力量太大,被摔丟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時候被她甩掉一條腿的。”教室里騰起一片笑聲,但笑過之後,每個學生心裡都泛起一股酸澀的感情,同時更增加了對劉老師的尊敬。
他只靠著健壯的右腿和一支圓木棍,一天站上好幾個小時,為我們講課。逢到要寫板書的時候,他用圓木棍撐地,右腿離地,身體急速地一轉,便轉向黑板。寫完了粗壯的粉筆字,又以拐杖為圓心,再轉向講台。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師,一天不知要這樣跳躍旋轉多少次。而他每轉一次,就引起同學們一陣激動的心跳。
然而,留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劉老師每年春天放風箏的情景。
北方的冬季漫長而枯燥。當春風吹綠了大地的時候,人們的身心一齊蘇醒,一種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頭。在晴朗而沒有大風的日子,劉老師課余便在校園的操場上,放起他親手製作的風箏。
他的風箏各式各樣:有最簡單的“瓦片兒”,也有長達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風箏。他的腿自然不便於奔跑,但他卻絕不肯失去親手把風箏送上藍天的快樂。他總是自己手持線拐,讓他的孩子或學生遠遠地擎著風箏。他喊聲:“起!”便不斷拉動手中的線繩,那紙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搖直上。他仰望白雲,注視著那青黑的小燕在風中翱翔盤旋。他臉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覺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個同我一樣的少年。
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脫手,讓飛舞的紙燕帶動長長的線繩和線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飛跑。他笑著、叫著,拄著拐杖,蹦跳著去追趕繩端,喊著:“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終於,他氣喘吁吁地抓住了線繩,臉上現出得意和滿足的神氣。我想,那時候他一定覺得幸福而充實,因為他感到自己生命的強壯和力量。
不見到他已經近30年了。倘使他還健在,這時候也許又會糊風箏,教給自己的子孫,把那精緻的手工藝品送上天去。依舊地仰仗那功德無量的圓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躍,旋轉,永遠表現他生命的頑強和對生活的熱愛。倘若不幸他已經離開了我們……不,他不會的。他將永遠在我的記憶里行走、微笑,用那雙寫了無數個粉筆字的手,放起一隻又一隻理想的風箏。那些給了我數不清的幻想的風箏,將陪伴著我的心,永遠在藍天上滑翔。
劉老師啊,您在哪裡?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六年級語文下冊課文22課 《理想的風箏》練習題一、比一比,再 組詞
慨()燥()拄()蜜()
概()躁()駐()密()
二、給下列 句子 中粗體字選擇正確的解釋,將序號填在括弧里
1、我故意逗她:“別光說美的,若是冬天呢,天天刮大風,凍得人出不去屋……”()
A、引逗B、招引C、停留D、逗笑
2、初到北大荒,我感到一切都不習慣。()
A、開始的;開始的部分B、第一個C、第一次;剛開始D、原來的
3.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卧在小船里。()
A、臉向上B、敬慕C、依靠,依賴D、公文用語
三、選擇最恰當的動詞填入句中,體會它們的意思
染映吹變
1、當春風()綠了大地的時候,人們的身心一齊蘇醒。
擎舉托拿
2、他總是自己手持線枴,讓他的孩子或學生遠遠地()著風箏。
飛升飄竄
3、便不斷抻動手中的線繩,那紙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入雲霄。
四、閱讀下面的一段話,完成後面的練習
_______________
一百多年前,奧地利軍隊入侵義大利,義大利軍隊奮起反抗。由於人少,他們的指揮部被奧地利軍隊包圍了。
奧地利軍隊從三面向指揮部發起猛攻,義大利軍隊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侵略軍的進攻。但奧地利軍隊人多炮猛,義大利軍隊傷亡慘重,漸漸抵擋不住了,急需有人出去請求增援部隊。
一位少年鼓手說:“讓我去吧!”守衛隊的大尉指揮官寫了一封信,交給少年鼓手,然後用繩子把他從大樓的窗口吊下去。少年鼓手揣著大尉的信,躲過敵人的監視,貓著腰,飛快地向山坡下跑去。
不一會兒,少年鼓手被奧地利哨兵發現了,隨即一陣猛烈的炮火向他射來。少年鼓手不幸中彈倒下了。他咬緊牙關,忍著劇痛,冒著敵人的炮火,爬過山坡。這時,血一滴一滴地灑在他爬過的草地上。
爬過山坡,他又拼足力氣站起來,一跛一拐地跑過田野,來到部隊的駐地,把大尉的求援信交給了一位軍官,便倒了下去。
這位軍官一看信,立即派出騎兵,飛速趕去增援。守衛隊大尉一看援軍來了,便指揮部隊出擊,兩軍前後夾攻,侵略軍被打得落花流水,指揮部的圍困解除了。
1、給這篇 文章 加一個題目(寫在文章前的橫線上)。
2、這篇課文記敘了(),歌頌了()。
3、分段,概括段意。
4、解釋詞語。
⑴增援:
⑵落花流水:
Ⅶ 小學六年級語文書下冊第22課 理想的風箏 如何分段
1.(1-3)這一大段主要是為後面的文章做鋪墊,勾起了「我」對劉老師的懷念。 2.(4-9)這大一段 主要是講了劉老師給我們笑談殘疾、旋轉板書和放風箏的事,說明了劉老師樂觀向上、意志堅強和熱愛生活的性格。 3.(10-11)這一段主要寫了劉老師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我」永遠永遠的思念劉老師。理想的風箏陪伴著我的心,在天空中翱翔!
本人剛學完,是聽老師講的,應該沒有錯誤!
Ⅷ 魯迅的《風箏》分段 誰知道
第一段從結構上說,是為了引出下文。
②第三段:這段話描寫出小兄弟對風箏入迷的情
③第四段:放風箏,這本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魯迅看到外國的兒童教育主張,認識了中國舊式教育的落後,願中國的兒童教育改變落後的偏見,願兒童精神從此不受壓制,從此能夠健康成長。第六段承上啟下。
Ⅸ 小學語文人教版六年級下學期 26課.理想的風箏
0趙奕晨0,你好!我幫你!
1、因為課題「理想的風箏」含蓄、深刻。那「理想的風箏」表明了劉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很深。他以自己的言行為學生樹立了榜樣,在學生心田播下理想的種子,升起一隻只理想的風箏。
2、意志堅強、樂觀向上、熱愛生活
3、這句話是議論也是抒情,同學們的感情變化——由「笑」到「酸澀」到「尊敬」,充滿著對劉老師的理解、同情和尊敬。這「尊敬」是因為劉老師的堅強、樂觀,與學生親密無間。
Ⅹ 放風箏怎麼分段
第一部分:交代天氣情況,和誰一起到哪裡放風箏。
第二部分:詳細寫放風箏的過程,以及放風箏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自己是如何克服的。
第三部分:寫看到風箏飛上天,自己的心情如何,有什麼感想 。
第四部分:從這次放風箏中,學到了什麼,明白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