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語文摘的介紹
《英語文摘》是世界知識出版社每月1號主辦,由 英語沙龍雜志社《英語文摘》編輯出版發行的期刊,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英語文摘》在其定位中亦強調新聞英語。
2. 世界知識出版社在哪個城市
世界知識出版社創立於1934年,是中國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權威性國際性問題書刊出版社。在知識界和年輕人中尤其享有較高聲譽。她出版的6種雜志以及眾多圖書為幫助中國讀者認識世界、促進中國走向世界起到了獨特的歷史作用。擁有力量強大的編輯、記者隊伍:出版社現有編輯、記者100多人,他們至少掌握一門外語,能翻譯和加工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日語、阿語的外文稿件。對外合作不斷擴大:自1992年中國加入世界版權公約以來,出版社同美國蘭登書屋、西蒙•舒斯特出版集團、IDG世界圖書公司、約翰•維里父子出版社集團、哈柏科林斯出版公司、英國培生出版集團等世界上知名出版集團以及眾多的大學出版社均有合作。同時,出版社還與日本、德國、加拿大、義大利、巴西、俄羅斯、埃及、韓國、古巴、新加坡等國及台灣、香港、澳門地區建立了廣泛的業務往來。圖書出版范圍廣泛:現已出版書3000餘種,內容涉及國際政治、經濟、外交、文化、軍事、新科技、人物傳記等方面;其中有專著,也有譯著。外交方面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中國外交》(一年一卷)、《新中國外交50年》等權威書籍;十卷本的《國際關系史》獲國家圖書獎。 「六大期刊」各具特色:創刊於1934年的《世界知識》半月刊,是一本國際問題的普及性、權威性刊物。榮獲首屆國家期刊獎。《世界知識》、《世界博覽》已兩次入選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世界知識畫報》、《世界博覽》兩本雜志分別從圖片和文字兩種不同角度向讀者展示了豐富多彩的世界風貌。《英語沙龍》、《英語文摘》均為雙語學習刊物,深受英語愛好者的喜愛。創辦於1936年的《世界知識年鑒》(已出版27版)自2001年起改為年刊,她資料翔實、內容廣博,集各國歷史、地理、政治、軍事、文化大全。出版社還設有世界知識音像出版社、世界知識印刷廠。世界知識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太極拳系列產品及《新版各國概況》等圖書深受讀者歡迎。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乾麵胡同51號
郵編:100010
3. 《英語文摘》這個雜志如何,有看過的來給點建議~~
這雜志難度是有的而且文章較長,個人認為你可以看看,畢竟11年考,還有時間,而且我認為比較有助於提高英語水平,我去年就看了一本半年刊的,開始覺得有點難,不過慢慢的習慣了就好了
4. 有那一些英文外刊,可以介紹一些嗎
不管考雅思、托福還是GMAT、GRE,亦或者考專八、MTI等,不僅需要大量做題,往往還需要大量的外刊閱讀。
而且這部分考試的很多原題都是直接從外刊上摘取,就算不考慮這部分因素,外刊的閱讀也有益於擴展你的英語知識庫,熟悉英語閱讀,積累更多的寫作或口語素材。
英語外刊那麼多,也並非全部都要看,貪多不爛,更何況質量也參差不齊,那麼問題來了,哪些外刊最有用呢?小叮當來給你帶來介紹。
在英國,《New Scientist》是每一個學校的Science系必須具備的雜志,裡面介紹了許多高端的科學項目,比如BioPhysics的離子加速器,BioChemistry 的基因工程等。書中還宣傳許多科技活動,比如專家公開演講等。主要閱讀者是在英國就讀A level-science課程和大學Science的學生和導師。
多個考試閱讀考題必備題源,該雜志會經常刊登一些環境問題,這類內容很有可能出現在自然科學類閱讀題中。你做過的每本劍橋雅思真題,都有這本雜志的原文哦!
wc:thinku700 了解雅思課程
5. 關於英語 學術性的刊物
1."American Scientist"
An illustrated bimonthly magazin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ed by Sigma Xi,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ociety. (在美國最有影響力的科學雜志)
http://www.americanscientist.org/
2."Academic Magazines-HighBeam"
Academic magazines - HighBeam Research has hundreds of Academic magazines and millions of articles all in one library.
http://www.highbeam.com/academic+magazines/articles/academic+magazines.aspx
3.A page of links to major news magazines and both political science and geography journals.
http://www.paulhensel.org/journals.html
4."Nature"
Nature - the world's best science and medicine on your desktop.(在全球享譽盛名的科學雜志,曾首次刊登有關DNA雙分子結構的論文)
http://www.nature.com/nature
5. 「瘋狂英語」
http://www.topenglish.net/Html/Cn/Index.html
6. 「英語沙龍」
以滋潤身心、開闊視野的多題材閱讀欣賞類文章為主,適合詞彙量2000-5000之間的中學生、大學生和各年齡層中等以上英語水平的社會人員。
《英語沙龍》實戰版,郵發代號82-496 英漢對照,多為考試、留學、就業等實用信息、輔導文章和適量閱讀材料,適合詞彙量2000-5000之間的大學生和各類中等以上英語水平的社會人員,主要針對考試、留學、求職等實際需求。
《英語沙龍》初級版,郵發代號82-966 英漢對照,適合詞彙量800-2000的中學生和英語程度較低的社會人員,為廣大初、中級學習者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打好基礎,少走彎路,迅速向更高水平邁進起到有效的引領作用。
《英語沙龍》音帶版,隨音帶附送一本32開雜志,英漢對照,文章短小精悍,聲音素材多來自歐美原聲,適合詞彙量2000-5000之間的中學生、大學生和各類中等以上英語水平的社會人員,主要針對習慣使用磁帶做課外聽力練習的讀者。
《英語文摘》英漢對照,文章主要選自即時歐美報刊,題材廣泛深入,適合詞彙量5000以上的大學高年級學生或英語專業學生,以及英語程度較高的社會人員。
http://www.es123.com/
7. 「新東方英語」
http://www.dogwood.com.cn/zzdy.asp
http://www.dogwood.com.cn/
6. 《英語文摘》的文章是誰翻譯的如何獲取原文如何投稿謝謝!
有啊,英語文摘、英語沙龍什麼的,基本都是雙語的
7. 德威特·華萊士是怎樣創辦《讀者文摘》的
袖珍雜志發行受挫並未使華萊士灰心喪氣。他在1921年索性辭去西屋電氣公司的工作,全力以赴地為籌備文摘式的新雜志而奔走。他的計劃還得到了未婚妻萊拉·艾奇遜的熱情支持。他從朋友那裡借得5000美元做資本,在紐約格林威治村租了一家非法酒店的地下室,成立了《讀者文摘》公司,並且著手剪輯、刪節文章,然後油印出來。1921年發出征訂單。不久,他們蜜月歸來時,收到了1500份同意訂閱的回執。1922年2月,第一期《讀者文摘》正式出版。
新問世的《讀者文摘》是一種書籍式的月刊,外觀小巧別致。華萊士夫婦本想使《讀者文摘》成為一份女性雜志,但很快就改變了他們的主意,把男性讀者也作為其對象。在談到該刊的編輯方針時,華萊士稱其選稿有三項標准:第一是「適用性」,即每篇文章要與讀者有關;第二是「持久的興趣」,即這些文章在一年後讀者仍覺得有一讀的價值,並感到有興味;第三是「建設性」,即它提倡樂觀和進取精神。《讀者文摘》在創刊後的相當長的時間里,由華萊士夫人初選文稿,而華萊士本人除掌握編輯部全面工作外,還承擔了大部分的刪節任務。1929年時,《讀者文摘》有了21.6萬個訂戶,收入超過60萬美元。隨著發行量上升,該刊工作人員逐漸增加,但1936年前其職員多為業余者,而且其中只有兩名曾在雜志界服務過。第一位加入《讀者文摘》的職業編輯是曾在《北美評論》編輯部工作過的肯尼思·W·佩恩。另一名是曾任《大眾科學》發行人的艾伯特·L·緬科爾,他在辦刊上給了華萊士許多寶貴意見,並於1939年出任了《讀者文摘》的總經理。華萊士定期考核工作人員,成績優良者受獎勵,不稱職者常被解僱。華萊士主持下的《讀者文摘》不允許職工的親屬在該刊工作。
華萊士從創辦時起,對《讀者文摘》的文字質量方面便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有的稿件內容可取,但文字低劣,他也堅決不用。這成了《讀者文摘》的傳統。後來愛德華·T·湯普森主管該刊編輯業務時,也以此精神要求它的編輯與作者,要他們充分了解雜志的讀者對象,為《讀者文摘》寫稿編稿,不但在內容上應切合讀者水準,而且文字也要通俗易懂,避免使用難懂的方言和行話。該刊反復強調,表達上要簡明扼要,一針見血,反對拖泥帶水和陳詞濫調。《讀者文摘》由於在語言上的刻意追求,因而它所載的一些文章,被美國很多學校選為英語教材。
華萊士的《讀者文摘》稿源豐富。該刊編輯人員經常瀏覽的期刊在500種以上,每年至少還要閱覽包括原稿在內的1000多部著作,以便從中物色到可供選用的文稿。為了吸引讀者投稿,《讀者文摘》設立了諸如《個人一瞥》、《生活在美國》等專欄,為它撰稿的讀者遍及於社會各階層。此外,還有20名社會名流、教授、專家擔任《讀者文摘》的巡迴編輯,為它到世界各地采訪、撰寫世界政治、經濟方面的調查報告。隨著該刊銷量增長,華萊士支付的稿酬也較一般報刊為豐厚。最初,他為刊登一篇文章約付100美元稿費;到他逝世前一年,即1980年,為《讀者文摘》撰寫的文章,最低每篇為2600美元,被轉載的稿件,原作者及原載該文的雜志,每頁(32開)至少各獲450美元。
華萊士的《讀者文摘》的銷量不斷增加。1933年,其銷量為100萬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刊銷量由400萬冊增至900萬冊;1980年更猛增至2800萬冊。
1938年,《讀者文摘》在英國發行第一個海外版,此後它的國外版不斷出現,80年代時每月以16種語言和40個版本,在163個國家和地區同1億以上讀者見面。在亞洲《讀者文摘》發行5個版本,即亞洲英文版、中文版、韓國版及印度英文版。亞洲英文版發行33萬冊,是亞洲最暢銷的英文雜志。中文版創刊於1965年,發行約25萬冊,主要發行於港、台及南洋華僑居住地。
華萊士夫婦初創《讀者文摘》時,決定了刊物不登載廣告的原則,此後30年中也一直堅持這項規定。1954年,該刊出現了50萬美元赤字,並預測次年將虧損更多。在此情況下,華萊士在《讀者文摘》上提出兩種方案,征詢讀者意見:一、雜志不提價而刊登廣告;二、不登廣告而提高售價。結果80%左右讀者同意刊登廣告而維持原訂價(0.35美元)。於是該刊決定從1955年起接受廣告,消息傳出後,廣告社和廣告戶蜂擁而至,不到半個月,收到了要求刊出1107頁的廣告申請單,相當於它原訂第一年刊出廣告數的3倍。頭10年(1955~1984年)共獲廣告費3.51億美元。從1979年起,他又打破了不刊登酒類廣告的慣例。
華萊士後來將《讀者文摘》編輯部遷至紐約以北20公里的普萊桑特維爾。總部的電子計算機,儲存著數千萬個讀者的情況,它們是該刊與世界各地讀者保持聯系和推銷出版物的寶貴資料。為了保證其准確性,他們每周對讀者名單進行兩次核對與補充。
自1950年起,華萊士又在《讀者文摘》之外,出版了《讀者文摘書摘本》,每年出5卷,在國內外全年總銷量也超過1000萬冊。
華萊士於1981年3月去世,享年91歲。這時,他創建的《讀者文摘》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已經成為一個龐大企業。它及其所屬機構,每年總收入已達8億美元左右,這個數字使其名列於美國500家大企業的中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