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霧在哪裡語文聽課小結

霧在哪裡語文聽課小結

發布時間:2022-10-03 12:29:01

❶ 霧在哪裡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道理:生活中到處充滿著情趣,我們應該開心地面對生活。
《霧在哪裡》是一個童話故事。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將「霧」這一人們熟悉的自然現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霧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現出大霧籠罩下世界一片朦朧的奇妙景象。作者賦予霧以孩子的語言,把大霧籠罩稱作「霧藏起了世界」,把雲開霧散稱作「霧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課文顯得生動有趣。

❷ 二年級上冊20課霧在哪裡

原文如下:

從前有一片霧,他是淘氣的孩子。

有一天,霧飛到海上。

「我要把大海藏起來。」於是,他把大海藏了起來。無論是海水、船隻,還是藍色的遠方,都看不見了。

「現在我要把天空連同太陽一起藏起來。」於是,他把天空連同太陽一起藏了起來。霎時,四周變暗了,無論是天空,還是天空中的太陽,都看不見了。

霧來到岸邊。

「現在我要把海岸藏起來。」於是,霧把海岸藏了起來,同時也把城市藏了起來。房屋、街道、樹木、橋梁,甚至行人和小黑貓,霧把一切都藏了起來,什麼都看不見了。

他躲在城市的上空,說道:「現在,我該把誰藏起來呢?」看來,再也沒有可藏的了。

「我要把自己藏起來。」霧把自己藏了起來。

不久,大海連同船隻和遠方,天空連同太陽,海岸連同城市,街道連同房屋和橋梁,都露出來了。路上走著行人。小黑貓也出現了,它搖著黑尾巴,悠閑地散步。

霧呢?不知道消失到哪裡去了。

本文入選人教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第19課。

創作背景:

《霧在哪裡》,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把霧描述成一個淘氣的孩子,寫他在和世界玩捉迷藏的故事,充滿了童真童趣。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由於課文中有大段寫景句段,孩子們生活經驗積累不夠,讀的時候難以共情,學得是雲里霧里。

在讀完這幾小節之後,通過對比,孩子會發現句段的相同點,先寫霧到了哪裡,再寫霧說的話,接著寫霧的行動,最後寫霧給景色帶來的變化。

❸ 霧在哪裡一課為什麼說霧是個又淘氣又頑皮的孩子呢

因為它把大海、太陽、海岸、城市藏起來,最後把自己也藏起來了。所以說霧是一個又淘氣又頑皮的孩子。

《霧在哪裡》原文:

從前有一片霧,他是個又淘氣又頑皮的孩子。

有一天,霧飛到海上。

「我要把大海藏起來。」於是,他把大海藏了起來。無論是海水、船隻,還是藍色的遠方,都看不見了。

「現在我要把天空連同太陽一起藏起來。」於是,他把天空連同太陽一起藏了起來。霎時,四周變暗了,無論是天空,還是天空中的太陽,都看不見了。

霧來到岸邊。

「現在我要把海岸藏起來。」於是,霧把海岸藏了起來,同時也把城市藏了起來。房屋、街道、樹木、橋梁,甚至行人和小黑貓,霧把一切都藏了起來,什麼都看不見了。

他躲在城市的上空,說道:「現在,我該把誰藏起來呢?」看來,再也沒有可藏的了。

「我要把自己藏起來。」霧把自己藏了起來。

不久,大海連同船隻和遠方,天空連同太陽,海岸連同城市,街道連同房屋和橋梁,都露出來了。路上走著行人。小黑貓也出現了,它搖著黑尾巴,悠閑地散步。

霧呢?不知道消失到哪裡去了。

(3)霧在哪裡語文聽課小結擴展閱讀:

《霧在哪裡》是謝爾古年科夫寫作的一篇科學童話,運用擬人的手法,將「霧」這一人們熟悉的自然現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霧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現出大霧籠罩下世界一片朦朧的奇妙景象。

謝爾古年科夫·鮑里斯·尼古拉耶維奇是蘇聯、俄羅斯童話、散文、隨筆作家,也被稱為兒童文學作家。1931年2月28日生於哈巴羅夫斯克。一生經歷豐富,到過很多地方,從事過很多職業:當過記者、牧人、礦工、水手、護林員。

在20世紀下半期的俄羅斯文學中佔有特殊地位。在自己的創作中,他獨辟蹊徑地選擇了與世界對話、與上帝對話的方法,改革和豐富了傳統的體裁形式,將小說、散文、童話、詩歌、甚至哲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自創了被他稱為「沉默」的體裁形式,即「創造無形的語言」。

主要作品有小說集《森林衛士》、《林中的馬兒》、《秋與春·護林員筆記》、《千葉蓍》,童話集《童話》、《童話樹》《到普希金那裡去——步行或者騎自行車》、《講童話故事的人的生活》等。

其作品的主要主題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其思想深刻、超前,其藝術獨具特色、無法復制,令人心動、感傷、贊嘆,發人深思。

❹ 霧在哪裡教學反思是什麼

霧在哪裡教學反思範文如下。

《霧在哪裡》這篇課文把霧描繪成一個淘氣的孩子在捉迷藏,他把大海、天空、太陽、海岸、城市等等藏起來,最後沒有什麼可藏的了,又頑皮地把自己藏起來。此文旨在引導學生感受大霧天氣,對霧這一自然現象產生興趣,理解霧的聚散變化的特點。在教學第一課時的過程中,我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1、以讀為本,讀中理解。

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而言,讀對理解語言,感受情感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採用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霧的淘氣、感受霧的頑皮。這樣不但讓學生在讀中理解了課文,還培養了學生讀的興趣和習慣。

2、隨文識字,積累鞏固。

教學中不再單獨教學生字,而是在教學段落時隨文識字,利用上下文理解字詞,幫助積累。同時採用不同的識字方法,幫助學生識字。

3、合理想像,聯系說話。

霧還藏起了什麼呢?設置這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展開想像,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既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又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語感,為以後的習作打下基礎。

本節課也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對學生關注度不夠廣,對生字的教學還不夠扎實,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以期收獲更好地效果。

❺ 讀了霧在哪裡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想

運用擬人,誇張,等描寫手法表達了對秋天的喜愛.
夏天,如果你來到七彩花園,你一定能看到五顏六色的花,如果你有機會去到山頂,就能看到磅礴的景象,同學們啊~讓我們行動起來,去探尋夏天的氣息.
來到花園,同學們有的在拍照留念,有的在採集各種各樣的花瓣,花瓣像一個個精靈,跳啊唱啊,升華了春天的嬌嫩,夏天的明艷.小蟈蟈譜寫了動人的樂章,小蝴蝶在翩翩起舞,展示華裳,小魚兒躲在石頭下乘涼,柳樹輕撫著長長的頭發.來到山頂,是一片磅礴的景象,楊樹像一排排等害常憤端蒞得縫全俯戶候檢閱的士兵,路旁小花像是孩子們可愛的小臉.夏天,是一個磅礴繁榮的季節,我喜歡夏天.

❻ 《霧在哪裡》教學反思是什麼

《霧在哪裡》教學反思:

《霧在哪裡》這篇課文把霧描繪成一個淘氣的孩子在捉迷藏,他把大海、天空、太陽、海岸、城市等等藏起來,最後沒有什麼可藏的了,又頑皮地把自己藏起來。

此文旨在引導學生感受大霧天氣,對霧這一自然現象產生興趣,理解霧的聚散變化的特點。在教學第一課時的過程中,我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1、以讀為本,讀中理解。

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而言,「讀」對理解語言,感受情感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採用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霧的淘氣、感受霧的頑皮。這樣不但讓學生在讀中理解了課文,還培養了學生讀的興趣和習慣。

2、隨文識字,積累鞏固。

教學中不再單獨教學生字,而是在教學段落時隨文識字,利用上下文理解字詞,幫助積累。同時採用不同的識字方法,幫助學生識字。

3、合理想像,聯系說話。

「霧還藏起了什麼呢」設置這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展開想像,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既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又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語感,為以後的習作打下基礎。

本節課也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對學生關注度不夠廣,對生字的教學還不夠扎實,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以期收獲更好地效果。

❼ 霧在哪裡的筆記

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霧在哪裡》是以個童話故事。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把「霧」這一自然現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霧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現出大霧籠罩下世界一片朦朧的奇妙景象。霧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在學習中,孩子總有十萬個為什麼?在等著家長來解答,那關於霧是怎麼來的,它是怎麼形成的,它有什麼危害?小朋友腦海里肯定充滿著好奇、疑問。那我也整理了有關「霧」的一些小知識,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時,可以給孩子科普一下。【霧的小知識】①霧形成的原因:霧是近地面空氣中的水蒸氣發生的凝結現象。②霧是從哪裡來的?如果地面熱量散失,溫度降低,空氣又相當潮濕,那麼當它冷卻到一定程度時,空氣中一部分的水汽就會凝結起來,變成很多小水滴,懸浮在近地面的空氣層里,這就是霧。霧既不是從天而降,也不是從地而出。它是空中凝結的水汽。③霧的危害?雖然有霧的風景非常美,而且霧也像雲一樣白白的,像棉花糖一樣。可它是有危害的。霧天能見度低,嚴重影響了交通出行。霧具有較強的吸附性,含了大量污染物的霧滴,會損傷的呼吸系統。霧滴落在農作物上,也會造成農作物的減產。④有關霧的謎語:

❽ 霧在哪裡表現出了什麼世界的朦朧,告訴我們要留心什麼

《霧在哪裡》表現出了現實世界的朦朧,告訴我們要留心觀察自然、觀察生活。

《霧在哪裡》

俄羅斯謝爾古年科夫

原文:

從前有一片霧,他是淘氣的孩子。

有一天,霧飛到海上。

「我要把大海藏起來。」於是,他把大海藏了起來。無論是海水、船隻,還是藍色的遠方,都看不見了。

「現在我要把天空連同太陽一起藏起來。」於是,他把天空連同太陽一起藏了起來。霎時,四周變暗了,無論是天空,還是天空中的太陽,都看不見了。

霧來到岸邊。

「現在我要把海岸藏起來。」於是,霧把海岸藏了起來,同時也把城市藏了起來。房屋、街道、樹木、橋梁,甚至行人和小黑貓,霧把一切都藏了起來,什麼都看不見了。

他躲在城市的上空,說道:「現在,我該把誰藏起來呢?」看來,再也沒有可藏的了。

「我要把自己藏起來。」霧把自己藏了起來。

不久,大海連同船隻和遠方,天空連同太陽,海岸連同城市,街道連同房屋和橋梁,都露出來了。路上走著行人。小黑貓也出現了,它搖著黑尾巴,悠閑地散步。

霧呢?不知道消失到哪裡去了。

(8)霧在哪裡語文聽課小結擴展閱讀:

《霧在哪裡》是謝爾古年科夫寫作的一篇科學童話,運用擬人的手法,將「霧」這一人們熟悉的自然現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霧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現出大霧籠罩下世界一片朦朧的奇妙景象。

本文入選人教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第19課,並由左小群參與朗讀 。

❾ 霧在哪裡教學反思簡短的有哪些

霧在哪裡教學反思如下:

《霧在哪裡》這篇課文作者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將「霧」這一人們熟悉的自然現象,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形象地展現在孩子們的眼前。

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圍繞霧「淘氣」「藏」來設計。抓住霧「淘氣」,霧把什麼「藏」了起來等問題,引導學生採用不同的形式來進行朗讀。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讀中悟,在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一、朗讀訓練力求扎扎實實。

語文學習「以讀為本」,「讀中體會」。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而言,「讀」更是重要,這對於理解語言、感受人物情感的能力培養,逐漸掌握朗讀的技巧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課中,我把「霧」說的五句話作為朗讀的重點,通過多形式的朗讀來體會「霧」的淘氣,充分利用個別學生示範讀來感染其他學生,再讀時自然而然地表現出「淘氣」的特點。另外,很多時間都花在朗讀課文上,培養學生讀的興趣和習慣,在熟讀基礎上理解,與文本間的交流更為密切。

二、語言訓練力求扎扎實實。

引導學生找課文中語言來說,自由選擇內容練習說話,將學習的主動權給了學生,並將課文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培養了語感。

而根據圖片仿照課文,展開想像練習說話,也是語言訓練的重要環節,因為有圖片,學生有話可說,因為前面有句式訓練的鋪墊,學生語言表達也很流暢,連能力較弱的學生也有了說的積極性。課堂不再是少數學生的課堂,學生們學得更積極、主動了。

❿ 霧在哪裡一文表現了霧的什麼特點

《霧在哪裡》一文表現了霧具有覆蓋范圍廣、變化快、濃度大的特點。

《霧在哪裡》入選人教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第19課,是謝爾古年科夫寫作的一篇科學童話,運用擬人的手法,將「霧」這一人們熟悉的自然現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霧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現出大霧籠罩下世界一片朦朧的奇妙景象。

文中描寫了霧藏住大海、天空、海岸、城市和自己後出現的景象,說明了霧很大、很濃、變化很快的特點,突出了它的淘氣又調皮,表現了大自然的奇妙。

(10)霧在哪裡語文聽課小結擴展閱讀:

1、《霧在哪裡》作者是俄羅斯作家謝爾古年科夫,擅長描寫人的心理,對自然景緻具有很強洞察力,代表作《秋與春——謝爾古年科夫詩意小說》,主要描寫在森林裡終日與灌木、野草為伴的幸福,為現代社會處在疏離、隔絕和孤獨之中的人們,指明了一條充滿詩意的救贖之路。

2、霧是一種自然天氣現象,在水汽充足、微風及大氣穩定的情況下,相對濕度達到100%時,空氣中的水汽便會凝結成細微的水滴懸浮於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見度下降,這種天氣現象稱為霧。

多出現於春季二至四月間。 形成的條件: 一是冷卻,二是加濕,增加水汽含量。

閱讀全文

與霧在哪裡語文聽課小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