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中各類病語的特徵是什麼

語文中各類病語的特徵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0-05 10:42:17

『壹』 初中語文常見的病句類型及修改方法

(一)實詞使用不當
1、單音詞和雙音詞選用不當.有的地方該用雙音詞,就不應該用單音詞;有的地方該用單音詞,就不必硬把單音詞加以雙音化.例如:
這兒的河流,流程都不太長,但水量很豐,流勢很急.(「豐」 應改為「豐富」或「大」為好.)
大壩攔擋住河水,一個人工湖形成了.(「攔擋」應改為「擋」)
2.選錯近義詞:有些詞的意義相近而又有些細微的差別.很容易用錯,選詞時仔細斟酌.例如:
雨滴和汗水混大一起,他們的衣服濕透了.(「雨滴」改為「雨水」)
3、代詞用錯.例如:
我們明明知道先進單位的缺點,卻不認真地幫助它,反面毫無原則地掩蓋它,這是不負責作的表現,(句中第一個「它」指「先進單位」,而第二個「它」卻指「先進單位的缺點」,第一個「它」應改為「這些缺點」)
(二)虛詞使用不當
最容易用錯的虛詞介詞連詞.
1、用錯介詞(最容易用錯的介詞是「對」、「把」)例如:
穀神星這個名詞,可能對我們不太熟悉.(句中的「對」弄錯了對象,應當是「我們對穀神星這個名詞可能不太熟悉」.)
每個介詞有自己的范圍,「向」表示方向,「對」表示對象,「在"表示時間地點情況等.
2、用錯連詞.例如:你知道我也十分愛好吹笛子,而且吹得很槽.
(句中「而且」表示遞進關系,但是前兩句沒有遞進內容,應把後句改為「而且知道我吹得很糟.」)
3、助詞使用小當.助詞使用不當,主要是結構助詞使用不當,例如:
他們是我們鄉第一個上名牌的大學的學生.(名中的「的」過多,「名牌」後的「的」可以刪去)
(三)成分殘缺
句子成分可以省略、省略總是明確的,而且可以把省去的詞語補出來.
但是必要的成分不能欠缺,否則句子結構不完整.
1、缺主語.例如:
通過學習,使提高了認識.
由於曹雪芹所處的時代和階級的局限,小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2、缺謂語.例如:
我們識別是非的能力.
中國人民止在努力為建設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 強國.
3、缺賓語.例如:
大會提出」情況變了怎麼辦」
北京市百貨大樓從市場需要出發,不斷礦人商品.
4、缺定語,這種語病較為少風,但也還是沒有,例如:
讓大學生自謀職業,讓大學生們自己去開拓生活,實在是個好辦法.
(句中的「開拓」不能直接支配「生活」,中間應加個定語,如「新的」、「自己的」之類,不僅「開拓……生活」是如此,類比一下,」開拓……世界」開拓……境界」、「開拓……局面」、「開拓……天地」、「開拓……領域」等無不如此.)
(四)搭配不當
1、主謂搭配不當,例如:
中學則代的那些問學的愉快笑容和爽朗的歌聲,至今還在我的耳邊回響.我的身體、業務水平比一年前提高了許多.
2、動賓搭配不當.例如:
清明前後,xx部隊派了800多人次,參加郊區植樹勞動.我們應該接受大家的意見,改進工作中的錯誤和缺點.
3、定語和中心詞搭配不當.例如:
在通往機場的大街兩旁站滿了數萬名歡送的人群4、狀語和中心詞搭配不當.例如:
只要稍微深思一下,就會理解這個問題.
5、補語和中心詞搭配不當.例如:
司馬文華的立場站得很牢固,感情也表現得很豐滿.
6、主賓搭配不當.例如:
只靠關卡壓,而不做思想工作,不給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是一種極不負責的工作態度.
7、一面與兩面搭配不當.例如:
有沒有堅定的意志,是一個人在事業上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
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敗的關鍵.
8、一個成分內部的相關成分搭配不當.例如:
同時,那些水平優越,譯文精美的譯本身也成了我國文苑中珍寶.
(五)結構混亂
1、語序不當
a、成分次序不當
多項定語次序不當.多項的正確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a表領屬性的或時間、處所的
b、指稱或數量的短語
c、動詞或動詞短詞
d、形容詞或形容短語
e、名詞或名詞短語.另外,帶「的」定語放在不帶「的」的定語之前,例如:
一位優秀的有20年教學經驗的國家隊的籃球女教練.
正確次序:國家隊的(領屬性的),一位(數量)有20年多教學經驗的(動詞短語)優秀的(形容)籃球(名詞)練.
多項關語次序不當,復雜狀語排列大致為:
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賓短語
b、表時間或處所的
c、表語氣(副詞)或對象的(介賓短語)
d.表情態或程序的.另外, 表示對象的介賓短語一般緊挨在中心語前.例如:在休息室里許多老師昨天都同他(熱情的)交談.
正常次序:許多老師昨天(時間)在休息室里(處所)都(范圍)熱情的(情態)同他(對象)交談.
B.分句次序不當.例如:
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在勇的革命烈士,熱情澎湃的優秀詩人.
正確次序: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熱情澎湃的優秀詩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復句中分句之間有先後輕重、緩急、大小、 因果等關系,要依據一定的標准排列分句.
C.詞序不當.例如:
王親切地走到我跟前.向我說「要當心! 」(「親切地」應移到「說」前.)
思想和語言的關系是形式和內容的關系. (改為「內容和形式」)
2、前後脫節.例如:
《水滸傳》,景陽崗上武松打虎的事是大家都知道的. (句中「《水滸傳》」同後面脫節,應把逗號改為「中」)
3、格式雜糅.一句話說到半截,又變成另一種說法, 造成兩種說法的雜糅.例如:
我校同學1991年的人情消費比1988年的平均花費相比,增加了近一倍.(句中「比......相比」是兩種格式, 一種是「同.....相比」,一種是「比......增加」,可選用一種格式.)
(六)重復多餘
1、重復.重復大都是粗心大意造成的.例如:
a.他能評上三好生的原因是因為他努力學習,熱心為集體服務而評上的.
b.玲玲用不幹凈、沒有消毒的紙擦傷口,結果傷口發炎了.
(a的主語里有「評上」,謂語里也有前後重復,後邊的「而評上的」可刪掉.b的定語「不幹凈」和「沒有」消毒在語意上重復,這里只用一個就行了.)
2、成分多餘.例如:
他舉起右手,用手從頭上摘下帽子,用手拿在手裡, 吹了吹帽子上的塵土.
聽了小宋的介紹,我在心裡真是由衷地感謝李芳.
(七)詞類誤用
各類詞都有各自的語法功能、規范用法.不按照詞類的語法功能和語文習慣亂用詞類,叫詞類誤用. 詞類誤用有下面幾種:
1、名詞誤用.例如:
每次查房、會診之後, 李大夫總是耐心地指導她怎樣把病歷寫得完整、條理,清晰,告訴她怎樣診斷疑難疾病, 怎樣自理特殊病人.
我們永遠記憶周總理諄諄教誨.
2、動詞誤用.例如:
那是一個多麼感動的情景啊!
思維這個詞,可以分廣義和狹義兩種使用. (「使用」改為「用法」或「使用方法」.)
3、形容詞誤用.例如:
只有迅速提高科學文化水平, 我們才能相稱大好形勢的要求.
他的簡簡單單的兩句話頓時增加了我們一種無可名狀的沉重.(改「沉重」為「沉重感」.)
(八)不合邏輯
1、更替概念.例如:
在會上,大家都談了自己對學校的看法,看來, 大家的希望不一致.
(句子前邊用了「看法」後邊換成了「希望」包含在「看法」當中,那就應當把「看來」改為「不過」.)
2、前後矛盾.例如:
我斷定他大概會考上大學.
夜,寂靜無聲,只有雨滴在嘀嘀嗒嗒地響著.
3、判斷不成立.判斷是對客觀事物進行斷定, 如果斷定不了,判斷就不成立,這個判斷就不起作用.例如:
a.青年從正是世界觀形成的時期.
b.紅壤是我國亞熱帶植物的主要產區.
(a的「青年人」不是「時期」,二者不能組成一個判斷.「青年人」可改為「青年」,最好改為「青年時期」b的「紅壤」是一種土壤,不是「產區」、「紅壤」要改為「紅壤區」.)
4、多次否定引起混亂.例如:
難道能否定這次討論會沒有取得很大成功嗎?
塵土太厚,這又怎能不讓衛生檢查團的人不皺眉頭呢?
市場經濟的大好形勢鼓舞著畫家和文藝工作者為人民創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文藝工作者」為大概念不能與小概念「畫家」並列.)
他的書籍里裝滿了書.有文藝書、歷史書、政治書、畫片、雜志等.(「文藝書」為大概念,不能與下面小概念並列.)
6、包含正反兩方面意義的詞語配搭不當.
「好壞」、「高低」、「是否」、 「多少」這一類詞兼有正反兩方面的意思, 這類詞語只能和含有正反兩方面意義的其它詞語搭配,如果只顧一方面,而忽視了加一方面,就會造成判斷不當的錯誤.例如:
能否做好教學工作, 決定於老師有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的思想.(前面「能否」為兩個方面, 後面「有」只一個方面,不配搭.)
對科技人員強調專,是不是可以忽視他們的紅呢? 還要不要他們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改造世界觀呢? 我們的回答是肯定的.(「是不是」「要不要」包含著兩個方面, 「是肯定的」只是一個方面,前後不配搭.)
7、條件關系用錯,條件結果關系顛倒.
在復合判斷中,有充分條件判斷、必要條件判斷、 充要必要條件判斷、相容的和不相容的判斷.在使用這些判斷中, 要恰當運用,否則就會產生錯誤.例如:
只要刻苦努力學習,就能取得好成績.(取得好成績, 「刻苦努力學習」只是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條件關系用錯.)
陳小宇同學今天沒來上課,一定是病了. (沒來上課的原因較多,不一定是病了判斷條件不充足.)
只有提高群眾的勞動積極性,才能提高群眾的覺悟, 實行責任制.
(條件和結果顛倒)
8、強加因果關系
一件事的產生,總是有它的前因後果. 如果把沒有因果關系的事情說成有因果關系,那就是強加的.例如:
我廠今年重視了產品數量,所以產品質量下降了. (產品質量下降的原因並不一定是「重視了產品質量」, 二者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
在前一階段外語學習中,由於我重視了讀、寫練習, 因而忽視了聽、說能力的訓練.(二者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
(九)復句常見的語病
關聯詞語搭配不當.例如:
如果作者的想像超出了實有人物的行動,使事情過於誇大,反而可能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應把「平常」改為「就」.)
缺關聯詞語.例如:
他雖然是個工人,平常喜歡音樂,作曲很在行. (應把「平常」前加「但是」)
錯用、濫用關聯詞語.例如:
這本書初版已重印了好幾次,因此最近又經過修訂再版.(應把「因此」刪去.)
關聯詞語位置不對,例如:
盡管天氣如此變化多端,天池是一片沉靜.渺渺湖水, 卻清徹如鏡.(應把「卻」放在「天池」後.)
(十)歧義句
歧義就是一句話可有兩種以上不同的理解,歧義一般是由下面幾種情況引起和形成的:
1、多義詞引起歧義.一個句子里有某個詞是多義的, 這個句子可能成為多義句.例如:
這本書是黃色的.(「黃色」可指顏色,也可指色情而言.)
躺在床上沒多久,他想起來了. (「想」可指「回憶」,也可指「打算、希望」.)
2、多音詞引起歧義.句子中某個詞是多音的, 那麼在書面表達時就可能有歧義.(口頭表達不一定出現歧義.) 例如:
這個人好說話.(「好」可讀「hào」,指愛好,喜歡; 也可讀「hǎo」是「易於、便於」的意思,但書面反映不出來,故存在歧義.)
這人頭發長得怪.(「長」可讀「cháng」,指長度大;也可讀「zhǎng3」是「生長」的意思.書面也有歧義.)
3、同音詞引起歧義.漢語中有許多同音詞, 這種同音現象使一些句子在口頭表述時可能產生歧義. (書面表達上沒歧義)例如:
這是致癌物質.這是治癌物質.(「致、治」都「zhì」聽起來有不同理解,口頭表達有歧義.)
產品全部合格.產品全不合格.(「部、不」都讀「bù」,聽起來意思正好相反.)
4、結構劃分不同形成歧義.同一個短語或同一句話, 在語法結構上劃分不同就會產生歧義.例如:
89全國高考題:「我要炒肉絲」.(「炒肉絲」, 可理解為動賓結構「炒肉絲」也可理解為是一菜名,是一個名詞.)
咬死了獵人的狗. (此短語可理解為動賓結構「咬死了獵人的狗」,也可理解為偏正結構「(咬死了獵人)的狗.」)
5、語義不明引起歧義.說話中某些詞或短語語義不明確,也會引起歧義.例如:
北京圖書館收藏著著名學者章太炎的書. (加點短語可指章太炎所著的書,也可指章太炎所收藏的書.)
開刀的是他父親.(「開刀的」可指醫生,也可指病人.)
6、指代不明出現歧義.例如:
孩子們喜歡離休幹部李大伯,一來到這里就有說有笑, 十分高興.(「有說有笑,十分高興」可指孩子們, 也可指李大伯.)
我看見張原扶著一位老人走下車來, 手裡提著一個黑色提包.(「提著黑色提包」的可指「張原」,也可指「老人」.)

『貳』 快速識別語文病句的八個方法

一、留意句中的介詞

大多數介詞是從動詞虛化而來的,這就使得介詞的使用比較復雜。它可以和動詞一樣帶賓語,如果使用不當,往往會造成語病。這類介詞主要有:由、由於經、經過通過對、對於當在正。這些詞在病句考題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出錯的頻率也非常高,要引起注意。例:

①三年前,電腦上網對人們可能是陌生的。(誰對誰呢?顛倒了主客體。)

②為什麼對於這種浪費人才的現象至今沒有引起有關部門重視呢?(對於湮沒了句子主語,應去掉)

③只有把想法付諸於行動,才能最大限度地達到我們的目標。(諸即之於,與於重復。)

二、留意句中的程度副詞

副詞一般是用來修飾形容詞的,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出錯,但我們須細心分析一下後面的形容詞是否本身就包含了這個副詞的含義,有沒有造成語義的重復。這類副詞主要有十分非常很過分等。例:

①許多家長對孩子過於溺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害的。(溺愛含有過分寵愛的意思。)

②這是非常奇缺的葯品,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能動用的。(奇缺就是非常缺少的意思。)

三、留意句中指代性的詞語

使用代詞的目的是使行文簡潔。但如果使用不當,則會指代不明,使文意模糊。在病句題中,代詞使用的考查也較常見,所以一旦句中出現了代詞,就要認真分析,弄清它所指代的對象。例:

①搜集史料不容易,鑒定、整理和運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國過去的大部分史學家,主要的功力用在這方面。(這指搜集史料,還是鑒定、整理和運用史料呢?)

②張主任和技術員小李正在談話,他告訴他說:攻下這道關,就可以試制了。(誰告訴誰?兩個他均指代不明。)

四、留意並列的短語和句子

並列的句子和句中的並列短語,也是一個最容易出錯的地方,往往顧此失彼,造成一些錯誤。所以,在做題時,只要見到並列短語,就該留心。例:

①今年春節期間,這個市的210輛消防車、300多名消防官兵,放棄休假,始終堅持在各自值勤的崗位上。(只有消防官兵能和放棄休假,始終堅持在各自值勤的崗位上搭配,210輛消防車卻不能。這屬於一種顧此失彼的錯誤。)

②最近一段時間,各種傳媒、報紙、電視、廣播、互聯網大量報道了美國在阿富汗進行的反對恐怖主義的戰爭。(這是一種比較典型的例子,各種傳媒和報紙、電視、廣播、互聯網是包含關系,不能並列。)

五、留意句中兩面性的詞語

兩面性的詞是指詞語本身表達兩個相反的語意。如成敗、得失、好壞、高低、能否、是否等。因為它們表達的是不確定的兩個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語句的上下文必須有與之相照應的詞語或者語意。否則就會造成語意上的不對稱。例:

①這場籃球賽的勝敗關鍵是隊員們的齊心協力。(前半句講勝敗,後半句只講勝,兩面對一面,不一致,應改為取勝的關鍵,或改為是隊員們能否齊心協力。)

②選擇最可靠、最恰當的材料,對一篇文章的成敗,常常有很重要的作用。(最可靠、最恰當是單面的,而成敗是雙面的。)

六、留意否定句和帶有否定意義的詞語

否定句主要應該關注雙重否定句和疑問句中嵌套否定形式的句子,帶有否定意義的詞語主要有以防防止勸阻阻止避免忘記等。這些句子和詞語經常出現的錯誤是把要表達的意思說反,且具有很強的迷惑性,易造成誤判。例:

①專家認為,減少煙害,特別是勸阻青少年戒煙,對預防肺癌有重要意義。(勸阻和戒煙都有否定的意義,這樣使用反而把意思表達反了。)

②許多有識之士認為,防止文化不受污染已經成為互聯網行業進一步發展必須重視的`問題。(濫用否定,表意相反,應把不去掉。)

③我們並不完全否認這部書沒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說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三重否定,把意思表達反了。)

七、留意句中的特殊短語

有些短語平時經常誤用,而在病句題中常出現這樣一些習慣性的不規范用法,很有麻痹性,考生做題時尤其要注意。例:

①美國進行軍事打擊的目的,是為了摧毀伊拉克生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基地,還希望通過軍事打擊除掉薩達姆。(目的和為了都表示目的,用語重復,必須刪掉其中一個。)

②不管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了困難,勝利攀登到頂峰。(不管後面跟的情況是不確定的,而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極端不利是一種確定性情況,所以應改為盡管。)

③世界稀有雉類,和大熊貓一樣獲得中國國寶稱譽的四川山鷓鴣近年成倍減少,目前僅有兩千多隻,因此籌建山鷓鴣保護區已迫在眉睫。(成倍減少不合邏輯,在表示數字增減時,不能用成倍來說減少。)

八、留意句中的是

是在句中表示判斷。命題時,往往在較長或結構復雜的句子中偷換主語或缺失賓語。例:

①修建青藏鐵路是加快西部大開發的重要舉措,是民族團結的重要紐帶。(這個句子中的第二個分句承第一個分句的主語修建青藏鐵路,但修建青藏鐵路是一種行為,而紐帶是名詞,二者不屬於同一種事物,不能構成判斷句。)

②縱觀20世紀世界各國的發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國家的強大,民族的振興,取決於多方面因素,良好的國民素質,無疑是最重要和最具潛力的。(後一個判斷句的主語是國民素質,它是多方面的因素中的一個因素,所以是後面的賓語最重要和最具潛力的缺少了名詞性的中心語因素。)

『叄』 語文病句的八種類型

成分殘缺(缺少主語、謂語、賓語)
指代不明(他她它指代不明)
前後矛盾(包括否定詞過多導致的語義錯誤以及誤用詞語的褒貶含義)
語序不當
搭配不當(多為關聯詞語)
表意不明
不合邏輯
意思重復(前面已經明確的後面又講了一遍)

『肆』 初中語文語病類型和辨析方法

初中病句修改專題

病句是指不符合語言規范的句子。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標志,也是初中生備考的基本能力之一,因而,無論是縱觀近幾年中考,還是通覽各地區中考試卷,修改病句已成為必考考點,難度也不見一般。對考生來說,一方面要能掌握病句的常見類型及辨識病句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語感能力。

一、常見的病句類型

(1)搭配不當

句子成分的搭配不當包括主謂搭配不當,動賓搭配不當,定語、狀語、補語和中 心語搭配不當及關聯詞搭配不當。例如:

①春風一陣陣吹來,樹枝搖曳著,月光、樹影一齊晃動起來,發出沙沙的聲響。(主謂搭配不當,「月光」不會發出聲響。)

②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兩人掙來的錢還不夠養活一家人的生活。(動賓搭配不當,「養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③ 這次大會上,對工資問題交換了廣泛的意見。(修飾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並不是意見廣泛,而是交換的范圍廣泛,應改為「廣泛地交換了意見」。)

④我們中學生如果缺乏創新精神,也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關聯詞搭配不當,應將「也」改為「就」。)

(2)成分殘缺

成分殘缺,常見的有缺主語、缺謂語、缺賓語和必要的修飾限制語。例如:

①通過特級老師的這次講課,對大家的啟發很大。(缺主語,多用了介詞或介賓結構,使原來的主語變為狀語。應去掉「通過」或「對」。)

②他就主動參與社會災害性事故處理,化解風險,安定社會生活的責任。(缺謂語,在「參與」前加上「承擔」)

③只要有勤奮、肯吃苦,什麼樣的難題都難不倒你。(缺賓語,在「肯吃苦」後加上「的決心」)

④細菌是有害的。(缺必要的限制語,應加上「有些」)

(3)重復多餘

句子結構完整,句意清晰,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詞語作句子的成分,也叫贅余。常見的情況有:第一,語法成分重復;第二,語意堆砌。例如:

①籃球場上十位隊員正在激烈地打比賽。(謂語重復,應刪去「打」)

② 其實這是過慮的想法。(語意堆砌,"慮"就是想,應刪去"的想法"。)

③ 走近美麗的丹陽中學,我停下腳步駐足欣賞。(停下腳步和駐足意思重復,刪除一個)。

(4)語序不當

語序不當是多種多樣的,要結合語意、語言結構等靈活分析。常見的情況有:詞語的前後順序排列不當;修飾語和中心語的位置顛倒;多層修飾語語序不當;不符合語言習慣;關聯詞語位置不當。例如:

①文件對經濟領域中的一些問題,從理論上和政策上作了詳細的規定和深刻的說明。(詞語的前後順序排列不當,「深刻說明」應照應「理論」,「詳細的規定」應照應「政策」。) ②我國棉花的生產,現在已經自給有餘。(定語和中心語的位置顛倒,應改為「生產的棉花」)

③在休息室里許多老師昨天都同他熱情的交談。(多層狀語語序不當,表對象的介賓短語一般緊挨中心語,應改為「熱情的同他交談」)

④這首歌是廣大音樂愛好者倍受歡迎的。(語序不合習慣,應把「倍受」移至「廣大的」前面。)

⑤要是一篇作品裡的思想有問題,那麼文字即使很不錯,也是要不得的。("即使"應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變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5)句式雜糅

句式雜糅指把兩個意思或兩種句式雜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結構混亂,意思不清。例如: ①我們向政府提意見是人民的責任。(把「我們向政府提意見」和「向政府提意 見是人民的責任」兩句意思湊在一塊兒,應該刪去「我們」。)

②聽了他的報告,對我啟發教育很大。(把「他的報告對我啟發教育很大」與「聽了他的報告,我受到很大的啟發教育」兩種句式雜糅在一起,應選其中一種。)

(6)句意歧義

所謂有歧義的句子,是指失去了確定性,可以這樣理解,也可以那樣理解的句子。例如: ①局長、副局長和其他局領導出席了這次表彰會。(其他局領導是本局領導還是別局領導,不明確。)

②巴勒斯坦游擊隊對以色列的進攻是早有準備的。(是「巴勒斯坦游擊隊進攻以色列」還是「以色列進攻巴勒斯坦游擊隊」,不清楚)

③現全渠已勘測完畢144華里。(沒說全渠有多長,如果全長144華里,那麼144華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麼不能說"完畢",該說"現全渠已勘測了144華里"。)

④ 介紹菲律賓的一種權威著作。(可以解釋為"介紹一種權威著作",也可以解釋為"介紹菲律賓"。如果作者意思是後者,就應把"一種"提到句首。)

(7)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在表述中,或違反人們的邏輯思維,或違背客觀現實情況,或前後矛盾,或顧此失彼等,造成不合事理。例如:

①他是多少個死難者中倖免的一個。(既然"倖免",自然是沒有死,怎麼能說是"死難者中的一個"呢?應改為"多少人死難了,他是倖免的一個。")

②再就業工程能否順利實施,是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條件。(「能否」包含正反兩方面的意義,只能說「再就業工程的順利實施,是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條件。」,而不能說「再就業工程不能順利實施也是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條件。」

(8)用詞不當

用詞不當包括詞性使用不當,詞義使用不當,詞的感情色彩使用不當等等。例如: ①這次試驗能否成功,還是個懷疑。(動詞「懷疑」誤用作名詞,應改為「疑問」)

②大家對於我很熱情友好。(介詞運用不當,表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只能用「對」,不能用「對於」。)

③他的父親仍然健在,享年83歲,精神尚佳。(「享年」一詞稱死去人的歲數,前後矛盾,屬於用詞錯誤。)

二、辨析及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辨析

(1)語感法

辨析句子正誤,首先得認真閱讀,仔細考慮,從整體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確,內容是否合理,句意間關系與關聯詞語是否一致等,憑借語感,就可以發現一些句子的毛病。

(2)緊縮法

找出句子的主幹,檢查主謂賓(中心語)是否殘缺,是否搭配得當。

(3)分解法

理清枝葉(附在主、謂、賓上的附加成分),檢查枝葉同相應的主幹是否搭配得當。

(4)聚焦法

對於句中出現的修飾性詞語、關聯詞應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對出現的詞語,先檢查有用、

錯用、或搭配不當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修改

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增、刪、調、換,即增加字詞、刪去多餘字詞、調整字詞順序、更換字詞。無論用那種方法,修改病句都要遵循兩條原則: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變,二是多就少改

『伍』 語文中的病句有哪幾種類型請拿一些句子舉例......

1、搭配不當
包括主謂、動賓或主賓搭配不當,附加成分和中心語搭配不當及
關聯詞搭配不當。例如:
晚會以後,她那優美的舞姿、動聽的歌聲還回響在我的耳邊。(主謂搭配不當,「舞姿」不會回響,可在後加上「還浮現在我的腦中」。)
李校長工作很忙,常常要接待許多學生家長的來訪和來信。(動賓搭配不當,「接待」的只能是人,不能是「來信」。)
深秋的嶽麓山,是人們欣賞麓山紅葉、登高遠眺的好時候。(主賓搭配不當,可將「時候」改為「地方」或將「深秋」與「嶽麓山」對調。)
同學們對學校的教育課程改革交換了廣泛的意見。(修飾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並不是意見廣泛,而是交換的范圍廣泛,應改為「廣泛的交換了意見」。)
即使一直沒有試驗成功,但他一點兒也不氣餒(關聯詞搭配不當,將「即使」改為「雖然」。)
2、成分殘缺
常見的有缺主語、缺謂語、缺賓語。例如:
經過幾個月的培訓,使我掌握了使用多媒體的技術。(缺主語,應去掉「使」。此類題在中考中出現特多。)
無法准確判斷上網者是否未成年人。(缺謂語,在「是否」後加上「是」。)
我們要盡快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缺賓語,在句末加上「水平」。)
3、重復多餘
句子結構完整,句意清晰,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詞語作句子的成分。多為語意堆砌。
……淪為一個毫無作為一事無成的庸人。(「毫無作為」和「一事無成」
語意重復,應刪去其一。)
4、語序不當
語序不當是多種多樣的,要結合語意、語言結構等靈活分析。常見的情況有:詞語的前後順序排列不當,修飾語和中心語位置顛倒,多層修飾語語序不當,定語狀語錯位,關聯詞位置不當。例如:
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使用並研製了禽流感滅活油乳劑疫苗,在實驗室檢測中,免疫有效率可達100%。(詞語的前後順序排列不當,應將「使用」和「研製」調換位置。)
北京環保餐具聯合組織在追查以滑石粉、碳醋鈣甚至廢塑料為原料的主要「毒餐盒」。(定語和中心語的位置顛倒,「主要」與「原料的」
調換位置。)
愛因斯坦是傑出的20世紀科學家。(多層修飾語語序不當,「20世紀」與「傑出的」應調換位置。)
為了發揮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決定回國,參加中國的太空開發研究。(定語狀語錯位,應把「充分」移至「發揮」前面。)
5、用詞不當
包括詞性、詞義、詞的感情色彩使用不當等等。例如:
她的畫簡潔明快,跳動著青春的氣息,一直都是同學們所喜聞樂見的。(「畫」不能「喜聞」,應將「喜聞樂見」改為「喜愛」。)
美軍在伊拉克的「虐囚事件」,充分展示了美國政府不尊重生命的「假人權」本質。(感情色彩使用不當,「展示」改為「暴露」。)
6、並列不當
交叉或從屬概念並列一起。
全班同學和團員在課堂上都能積極發言。(「同學」和「團員」為交叉概念,可刪其一)
7、句意歧義
句子失去確定性,可以這樣理解,也可以那樣理解的句子。
這次回母校,我又聽到了許多張老師的先進事跡。(「許多」可理解為修飾「張老師」
也可理解為修飾「事跡」。可在「許多」後加「位」或將「許多」與「張老師」對調。)
8、不合事理
指在表述中,或違反思維邏輯,或違背客觀情況,或前後矛盾,或否定不當,或修辭不當等,造成不合事理。例如:
書法家米蒂的故居是襄樊市新修建的漢江「外灘」。(「故居」指從前曾經居住過的房子,與「新修建」矛盾。可在「故居」後加上「所在地」。)
一些家長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病,而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網。(否定不當,刪去「不上網」中的「不」。)
她那紅潤的臉蛋猶如盛開的梨花。(比喻不當,「紅潤的臉蛋」與白色「梨花」不相似,可將「梨花」改為「桃花」等。)
是否有「以農民為本」的理念,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是否」包含正反「兩面」的意義,而後半句僅含正的「一面」,不能相對。可刪去「是否」或在「解決」前加上「能否」。此類題出現較多。)

『陸』 初中語文常見的病句類型及修改方法

修改病句
病句的類型 :
(一)成分殘缺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語、謂語、有的謂語還帶有賓語,如果一句話里缺少其中之一,就是成分殘缺。車過份殘缺的句子結構不完整,意思不清楚。
例如:聽了校長的報告,定出了本學期的學習計劃。
改:我們聽了校長的報告,定出了本學期的學習計劃。
(二)用詞不當
我們寫文章說話時應當恰當的選用詞語,特別要注意分辨一些近義詞的細微區別,否則就會犯用詞不當的毛病。
例如:我們的教室又寬廣又明亮。
改:我們的教室又寬敞又明亮。
(三)搭配不當
句子中的詞語要互相搭配正確,主、謂、賓之間,主、賓之間,主要成分和附加成分之間,都要搭配正確。如果句子中的詞語不互相搭配,就翻了搭配不當的毛病。
(四)詞序混亂
一個句子在詞語的排列上,要有一定次序,這樣才能表達明確的意思,如果詞序改變了,句子的意思就會改變,或者使意思表達得不清楚。
例如:我們十個班級里的少先隊員一起到軍屬王奶奶家幫助打掃衛生。
改:我們班級里的十個少先隊員一起到軍屬王奶奶家幫助打掃衛生。
(五)指代不明
說話寫文章時,為了避免重復,我們常常使用一些代替人或事物名稱的詞語——代詞。但是代詞不能濫用,如果不該用的時候也用了,或者用得不正確,就會產生指代不明的毛病。
例如:班會上,李明建議開展讀書活動,陳新建議開展影評活動,我同意他的意見。
改:班會上,李明建議開展讀書活動,陳新建議開展影評活動,我同意陳新的意見。
(六)重復羅嗦
句子既要完整、正確,又要簡潔、明了。不恰當的連續使用幾個形容詞,或者堆砌一些不必要的附加成分,都會弄巧成拙,造成句子意思重復,羅嗦累贅。
例如:我不禁忍不住 笑出聲來。
改:我忍不住笑出聲來。
(七)分類不當:
有的時候,人們把有從屬關系的概念並列使用,這就發生了不當的錯誤。
例如:下課以後,同學們在操場上活動,有的鍛煉身體,有的打球,有的翻杠子,有的比賽跳高。
改:下課以後,同學們在操場鍛煉身體,有的打球,有的翻杠子,有的比賽跳高。
(八)邏輯錯誤:
我們說話寫文章,都必須從客觀實際出發,對客觀事物進行正確如實地反映,或者作出正確的的判斷。如果句子內容不符合實際,前後 存在著矛盾,就會產生概念不清,邏輯混亂的病句。
例如: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他的健康痊癒了。
改: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他的病痊癒了。
(九)關聯詞語用錯:
復句中我們一般用關聯詞語把各分句連接起來,表達一定的關系。如果不根據實際情況亂用,錯用關聯詞語也會造成病句。
例如:弟弟年紀小,因此懂得許多深刻的道理。
改:弟弟年紀小,但是懂得許多深刻的道理。
修改病句的要求:
1 認真讀原句:看看說話的人到底要表達什麼意思。
2想一想這句話錯在哪裡,屬於哪一種類型的病句 。
3 確定病因,對症下葯,根據不同的病句,用不同的修改方法進修改。
4 修改以後,再讀一讀,體會一下意思是否符合作者本意,是否正確、明白、簡要,語感是否合乎我們的語言習慣。

『柒』 小學語文病句中常見的九種類型

小學語文常見病句類型,小學語文常見的6種病句類型。修改病句是小學語文必考題型之一,有一定難度,不少孩子看到一個病句有時連病因病處都找不到,即使找到了,有時也不知如何修改。三好網小編認為:修改病句考察的不僅僅是病句修改技巧,還有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今天三好網一對一家教班老師給大家介紹常見的小學語文病句類型,對孩子學習理解病句很有幫助!

一、成分殘缺

【注】此類病句經常缺少主語。

1.每當我看到顧客總是高興而來滿意而歸,心裡總有說不出的滿足和愉快。

2.鑒於《金瓶梅詞話》自身的缺陷,問世不久即被禁,只有少數批評家去研究,至今仍是不宜公開發行的書。

二、搭配不當

【注】出現長句時,做題者容易顧頭不顧尾,顧近不顧遠。

(一)主謂、動賓結構詞語搭配不當

1.為滿足旅客出行,營造和諧春運,北京站推出了特色售票服務項目,為旅客購票提供了方便。

2.心理健康的研究在我國源遠流長,早在戰國時代,心理研究就在人體疾病的發生、診斷和預防重起著重要作用。

(二)修飾使用不當

1.她的歌聲清亮甜美,質朴親切,散發著泥土芳香,把人們帶到了那美麗富饒的河西走廊。

2.她總是以一個資深新聞人的角度,以她明晰干練的語言來傳遞給觀眾脈絡清晰的事實和觀點。

(三)「二對一」和「一對二」

1.在交融與沖突並存的文化環境中,能否用東方雕塑語言表達這個精神,恰是中國當代雕塑所欠缺的。

2.近幾年來,全國英語四六級考試不斷受到群眾和教育專家的炮轟,還要不要堅持下去,是有關部門需要完成好的工作。

(四)關於數字

【注】規律1:「至少」「最多」「最低」「高達」「長達」「歷時」「超過」等詞不能與大概的數字(大約,1000多,xx左右)連用。規律2:「降低」「減小」「縮小」不能與倍數連用。

1.「海協會」和「海基會」今天下午針對第三次陳江會談的各項協議、文本,舉行了最後一次預備性磋商,歷時大約一個小時。

2.南昌至上海的火車動車票價分別為228元、179元,而對應的普通列車硬座票價分別為106元、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車的票價要低一倍多。

三、句式雜糅

(一)主語偷換

【注】都是長句,請細讀!

1.張大千是百年以來最偉大的畫家,齊白石的修養不能與他相提並論,充其量是個小品畫家,也可能是個小品畫大家——這是一個大膽的頗有見地的新見解、新評價。

2.我國水墨畫的主要成分是墨,加以清水,在宣紙上浸染,互滲,通過不同濃淡反應不同審美趣味,被國人稱為「墨寶「。

(二)有重復意味

1.90個有特殊編號的「奧運缶」在北京結束了網路競價,每個缶的均價都超過了14萬元。

2.網路的虛擬之所以有無盡的吸引力,我想,就在於一個主要原因是它能隱藏你的身份。

四、句子有歧義

1.得罪了老張的業務主管,事後懊悔不已,他總想找機會向對方道個歉,消除誤會。

2.每周三,王老師都要去北京大學上課。

五、語序不當

1.不當裝修引起的室內空氣污染,近年來是小兒白血病患者明顯增加的一個誘因。

2.在中國,每一代人的成熟多半都依賴上一代人的品質,如果上一代人能夠堅守正確的人生價值、道德和精神信仰,這些優秀品質沉澱在社會進程中時,托蔭於其上的後代人完全可以成長得更優秀。

六、邏輯關系不正確

(一)不構成並列關系

1.大學畢業生不應只關注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飢飽,真正需要關注的是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個體對於群體、社會、他人的責任和義務。

2.巴金的一生經歷了清朝末年、北洋軍閥、國民黨政府和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這幾個不同的歷史時期。

(二)順序顛倒

1.通過近年來中日兩國領導人的破冰、融冰、迎春、暖春之旅,中日關系不斷改善。

2.文件中對近期教育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從理論和政策上做了詳細的規定和深刻的說明。

(三)因果關系顛倒

1.因為他對學科有所偏重,所以對於數理化,他不感興趣。

2.李佳學習成績一直平平,進入高三以後,成績很有進步,特別用功,令人刮目相看。

(四)無因果關系

1.他生長在偏僻的山區,因而從小就對農民有深厚的感情。

2.一款新型手機問世,它使用了太陽能電池,具有指紋識別功能,能耗低,有光即可充電。

(五)否定詞連用

1.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情況下,誰能否認中國經濟不會受到華爾街金融風暴的影響呢?我們難道不該迅速採取應對策略嗎?

2.他告訴我說,他幾乎無時無刻不忘搜集、整理民間故事和民歌。

3.為了防止這次競拍免遭再次流拍的結局,拍賣行制訂了一系列對策。

『捌』 語文病句類型有哪些

常見的六大病句類型是: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拓展資料.常見病句有以下六大類:

(1)語序不當

例:我國棉花的生產,長期不能自給。(定語與中心語位置顛倒,應該為:我國生產的棉花,長期不能自給。)

(2)搭配不當

例:感情的洪流在翻滾,渾身的熱血在呼嘯。(「熱血」只能「沸騰」,不能「呼嘯」)

(3)成分殘缺

例:近兩年來,他們在全縣推廣了馬河大隊堅持的科學種田。(「推廣」什麼?缺賓語「……的經驗「。)

(4)結構混亂

例:這辦法又衛生,又方便,深受群眾所喜愛。(或說「深受群眾喜愛」,或說「深為群眾所喜愛」)

(5)表意不明

例:縣里通知說,讓趙鄉長九月15日前去匯報。(可以理解為「15日/前去匯報」)也可理解為「15日前/去匯報」)

(6)不合邏輯

例:他是全部死難者中的倖免的一個。(「死難者」與「倖免」矛盾。)

閱讀全文

與語文中各類病語的特徵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