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語法什麼意思

語文語法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2-13 09:58:49

① 語文語法大全是什麼

語文語法大全包括有:

詞類、短語、單句、復句、修改病句、修辭。

② 語文語法全面講解

主語:一個句子的發生動作的主體
謂語:一般是動詞充當
賓語;表示動作發生的對象
舉個例子~ 我吃飯
我是主語 吃是謂語 飯是賓語
定語:一般是形容詞充當 修飾主語和賓語
狀語:表時間、地點、狀態、方位等等的限制補充的成分
補語:補充說明賓語的(好象是吧 記不清了)
舉個例子~ 昨天晚上在飯館里我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昨天晚上在飯館里是狀語,我是主語,吃是謂語,一頓豐盛的是定語,晚餐作賓語。
(只能這么講了,要不太復雜了說不清楚,以後多揣摩揣摩就自然會了!)
文言文句式~最重要是弄懂句子的意思,再看它和我們現在說的話有什麼不同,在判斷是定語後置還是賓語前置或是介詞短語後置~
舉個例子~
「忌不自信」
按字面意思講是「鄒忌不自己相信」但用現代人的話講是「鄒忌不相信自己」,所以它就是把賓語提前了,所以叫賓語前置,屬於倒裝句的一種。
「蚓無爪牙之利」
按字面意思講是「蚯蚓沒有爪子牙齒的鋒利」但用現代人的話講是「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牙齒」所以是把定語放後面了 屬於定語後置,也是倒裝。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按字面意思講是「著就是戰勝別國在朝廷上」但用現代人的話講是「這就是在朝廷上戰勝別國」所以古語里是把介詞短語也就是狀語放在後面了,所以叫介詞短語後置,也叫狀語後置。也是倒裝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者也。」
……者……也 一般都是判斷句,表示對某一對象作出性質、身份、狀態上的判斷。所以上句是說老師,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惑的人,表職能,所以是判斷句。
「晉軍函陵」
按字面意思講是「晉國軍隊駐扎函陵(地名)」 實際上應該是「……駐扎(在)函陵」 它省略了介詞「在」 所以是省略句。

以上是知道里另一個人的回答

語文語法知識
1、詞類:有實詞與虛詞兩大類。
(1)實詞:表示實在的意義,能夠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能夠獨立成句。
虛詞:一般不表示實在的意義,不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詞例外),它們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語法關系。
A、名詞:表示人和事物名稱的詞。表示人的名稱,如同志、作家;表示具體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學;表示時間名稱,上午、夏天;表示處所名稱:上海、中國;表示方位名稱:上、下(簡稱方位詞)
名詞的語法特點:①表示人稱的名詞,可以在後頭加「們」表示多數②方位詞常用在其他名詞後頭,組成表示處所、范圍或時間的方位短語③名詞一般不受副詞修飾。
B、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發展變化、心理活動等意義的詞。
表示動作、行為:坐、聽;表示存現、消失或發展變化:有、發生;表示心理活動:愛、恨;表示使令:叫、讓;表示可能、意願(能願動詞):能、會;表示趨向(趨向動詞):來、去;表示判斷(判斷詞):是。
動詞的語法特點:①動詞一般受副詞「不」的修飾。②動詞後面可以帶「著、了、過」,表示動態。③一部分動詞可以重疊,表示時間短暫或嘗試的意思。④判斷詞「是」主要是聯結句子的主語和賓語。⑤能願動詞後面不能跟名詞,能願動詞可以和後面的動詞一起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⑥趨向動詞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在謂語中心語後面作補語。
C、形容詞:是表示事物的形狀、性質、狀態的詞。
表示事物形狀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質的:漂亮、結實;表示事物狀態的:快、慢;
形容詞的語法特點:①一部分形容詞可以用重疊形式來加強語義。②大多數形容詞可以受副詞「很」修飾。
D、數詞:是表示數目的詞。
表確數(表示分數,整數和倍數);表概數:幾、許多;表序數:第一、老三;數詞的語法特點:①數目增加,可以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倍數表示②數目減少,只能用分數,不能用倍數。
E、量詞:是表示事物和動作、行為單位的詞。表示事物單位的量詞叫數量詞。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量詞叫動量詞。表示事物單位的:個、只;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次、回,有時也借用某些名詞來表示,如:腳、年;
量詞的語法特點:①量詞經常和數詞連用,組成數量短語,也稱為數量啟數量詞。②表示物量的數量詞常用在名詞的前面。③表示動量的數量詞數量詞常用在動詞的後面。
F、代詞: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詞。
代詞分為人稱代詞、疑問代詞、指示代詞三類。代詞的語法特點:①第二人稱的敬稱「您」不用於復數,如果需要表示復數,就用「您幾位」「您諸位」②第三人稱復數代詞「他們」可專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們」則專指女性③注意「我們」和「咱們」用法的區別。「我們」指說話人,有時也可以包括聽話人;「咱們」一定包括說話人和聽話人④指示代詞「那」用於遠指,「這」用於近指⑤代詞用得不恰當,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詞:一般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表示行為、動作或性質、狀態的程度、范圍、時間、頻率、情勢、語氣等。
表示範圍:都、全;表示語氣:可、倒;表示否定:不、沒;表示時間:剛、恰好;表示程度:很、極;表示情勢:彷彿、漸漸。
副詞的語法特點:①副詞主要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在動詞、形容詞前面作狀語。②副詞有時用在形容詞後面,補充說明程度、結果,作補語。③副詞不能修飾名詞、代詞。
H、連詞:是用來連接詞、短語或句子的詞。一般連詞:和、與、並、或、及;關聯詞:主要用來連接復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 而且、雖然 但是。
語法特點:①一般連詞的前後兩部分可以調換而基本意思不變。②關聯詞的主要在復句中進行運用。
I、介詞:介詞經常用在名詞、代詞等的前面,和這些詞合起來,表示動作、行為、性狀的起止、方向、處所、時間、對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較等。
常用介詞及其用法(順口溜)
自、從、以、當、為、按照,
由於、對於、為了、到
和、跟、把、比、在、關於
除了、同、對、向、往、朝……
用在名詞、代詞前,組成介賓短語後,修飾、補充「動」「形」要記牢。
J、助詞:是附著在實詞、短語或句子上面,起輔助作用的詞。助詞可分三類:結構助詞、動態助詞、語氣助詞。結構助詞:的、得;動態助詞:著、了、過;語氣助詞:的、了、嗎、吧、呢等。
K、嘆詞:表示感嘆、呼喚、應答等聲音的詞。如啊、嗯等。語法特點:一般獨立成句,用逗號或感嘆號隔開。
L、擬聲詞:是摹擬人或事物的聲音的詞。語法特點:在句子中相當於一個形容詞。
(2)、詞類的辨別:
①區分名詞和非名詞,名詞前不能加「不」和「很」。②區分形容詞和動詞,形容詞可以用「很」來修飾,動詞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除外)③區分形容詞和副詞,形容詞能修飾名詞,前面能加「很」;副詞不能修飾名詞,前面不能加「很」。④區分連詞和介詞,前後能互換的是連詞,前後不能互換的是介詞。⑤區分動詞和介詞,作謂語中心語的只能是動詞,組成介賓短語修飾、補充動詞、形容詞的是介詞。⑥區分語氣助詞和嘆詞,語氣助詞一般用在句尾,嘆詞往往獨立成句,一般在句首。⑦區分介詞和副詞,介詞後面跟名詞、代詞,副詞後面是動詞或形容詞。
2、短語:是由詞和片語合而成的語言單位。
(1)、並列短語:由兩個或由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等並列組成的短語,基本結構有名+名、名+代、代+代、動+動、形+形、數量+數量。特點:①並列短語前後的詞性一致。(名詞和代詞除外)②並列短語兩部分之間是平等關系,沒有修飾、限制關系。③並列短語中的詞一般顛倒過來意思不變。④並列短語中詞和詞之間可以直接組合,也可以借用虛片語合。
(2)、偏正短語:定義參見課本。基本結構:①中心語是名詞時,修飾限製成分是定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名、數量+名、名+名、代+名②中心語是動詞或形容詞時,修飾語是狀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動、副+動、數量+動、副+形。
(3)、動賓短語:動詞後邊帶上一個受動詞支配的詞,組成一個短語,這種短語叫做動賓短語。基本結構:動+名、動+代。特點:①動賓短語前邊的動詞直接支配後邊的名詞、代詞,後邊的名詞、代詞受前邊的動詞的支配,它們之間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系。②動賓短語中受動詞支配的名詞、代詞,是賓語。③賓語一般在動詞後面回答「誰」、「什麼」的問題。④使用動詞短語時,要注意動詞和賓語意義上的配合,否則造成動賓不搭配。
(4)、補充短語:包括動補短語和形補短語兩大類。語法特點:①在動詞、形容詞後面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成分是補語,用<>表示。②這類短語的中心語在前,前後兩部分是被補充和補充的關系。③補語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邊補充說明怎麼樣、多久、多少等問題。④有的補語前頭常用結構助詞「得」。
(5)、主謂短語:定義詳見課本。基本結構:名(代)+動、名(代)+形、名(代)+疑問代詞、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數量,如紙三張。特點:①主謂短語前邊的詞表示「誰」或「什麼」,後面的詞說明前邊的詞「怎麼樣」「干什麼」或「是什麼」。前後兩部分是被陳述和陳述的關系。②使用主謂短語加上語氣,書面上加上標點就是一個單句,表達的意思是完整的。
(6)、介賓短語:由介詞和它的賓語構成的短語。基本結構:介詞+名詞、介詞+代詞。語法特點:①介賓短語在句子中作為一個整體充當句子成分。②介賓短語在為主中心語前做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後面作補語。③介賓短語有時也做定語,後頭必須帶「的」。
(7)、「的」字短語:由動詞、形容詞、動賓短語加上「的」構成。基本結構:動詞+的、形容詞+的、動賓短語+的。特點:①「的」字短語在句中相當於一個名詞。②「的」字短語一般常做主語、賓語。
3、單句:
(1)、單句分類:按句子結構分為主謂句和非主謂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語氣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2)、單句的成分: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
(3)、分析步驟: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謂,先把句子一分為二,分成主語和謂語,一般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後;第二步,找賓語,有的句子有,有的則沒有,動詞支配的對象就是賓語;第三步,壓縮句子找中心語,中心語是受修飾、補充或能支配賓語的主幹成分;第四步,找定、狀、補語。定語到主語中心語的前邊和賓語中心語的前邊去找,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前面,補語在謂語中心語後面。 常用分析單句成分的符號見課本。
(4)、句子主幹:是指把定語、狀語、補語壓縮後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語的中心語,謂語的中心語和賓語的中心語組成。摘取句子主幹時,謂語中心詞前有否定詞語(不、沒、沒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詞語放在主幹中;碰到中心語是並列短語時,要把整個並列結構摘出來。
4、復句:復句是由兩個或幾個意義上相關、結構上互不包含的單句形式組成的句子。
(1)、如何區分單、復句:①復句的分句間互不為成分,這是區分單、復句最重要的一點。復句的分句之間結構上互不包含,就是說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沒有句子成分之間的結構關系,這是復句的本質特徵,也是復句和單句的最根本的區別。②不能看只有一個主語就斷定不是復句。③凡是一個主語管幾個動詞,只要中間用逗號或分號表示停頓,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復句。④有些關聯詞既可以用在復句的不同分句中,也可以用在單句中。如:只有熱愛工作的人,才能熱愛生活。(單句)
(2)、復句的類型:主要有並列、遞進、選擇、轉折、因果、假設、條件這幾種類型。判斷復句關系,關聯詞很重要,有一個順口溜把難記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塊,請牢記。
「不是」「而是」是並列,「不是」「就是」是選擇,
「尚且」「何況」是遞進,「盡管」配「還」是轉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假設,
「無論」「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講條件。
(3)、二重復句:結構上有兩個層次的復句。組成主要有三種情況:單句+復句、復句+單句、復句+復句。劃分步驟:先看有幾個分句,著鍵是看有幾個主謂結構;找准句子的第一層(找的方法:①找統領全句的關聯詞語。看關聯詞統領的范圍,看關聯詞覆蓋到哪兒。②從分句間的松緊關系看,松的就是第一層③復句中有分號的地方往往是第一層。)總之,要一直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單句為止。
5、修改病句:
(1)、句子成分殘缺:句子缺少了應該具備的成分,影響了意思的表達,就成了一種結構不完整的病句。常見的成分殘缺通常有主語殘缺、定語中心語中心語殘缺等。
(2)、句子成分搭配不當:主語和謂語的搭配,要注意謂語能不能正確的陳述主語;動詞和賓語的搭配,要注意動詞表示的動作行為能否支配賓語表示的事物;修飾語和中心語搭配,要注意對中心語的修飾是否合適。
(3)、語序不合理:漢語的各種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是比較固定的,如主語在謂語前頭,賓語、補語在動詞、形容詞後頭,定語、狀語在中心語前頭,幾個遞加的定語、狀語也有一定的排列順序。
(4)、句式雜糅:不同的句式可以表達相同的意思,但每次表達只能使用一種句式。把兩種說法,兩種句式雜糅在一起,往往會造成結構上的混亂。
(5)、前後表達不一致:在表達上不合情理,前後矛盾或前後不一致,也容易造成病句,前後矛盾大致有兩種;一種是用詞前後矛盾,同一句內使用了兩個含義相反的詞語。另一種是前後情況的表達,互相矛盾。
(6)、其他情況:指代不明、誤用詞類、重復羅嗦、濫用否定詞、用詞不當。
6、修辭:
(1)、常用的修辭方法: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無疑而問、自問自答)、反問
(2)、句式的變換和選擇:
①句子按用途,可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陳述句是告訴別人一件事;疑問句是詢問別人一件事;祈使句是用來要求別人做或不做什麼的句子;感嘆句是用來表示某種強烈的感情的句子。
②句式的轉換:主動句和被動句的轉換、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轉換。句式轉換應注意的問題:A、句式變換,只是換一種說法,換一種句式,不改變句子的原意;B、肯定句變否定句,一種方法是找反義詞加「不」,還可以變雙重否定句。

③ 語文語法是什麼

語文語法知識 一、 主語 謂語 (一)主語的構成材料 主語:是被陳述的對象,在句首能回答「誰」或者「什麼」等問題。 名詞性主語由名詞、數詞、名詞性的代詞和名詞性短語充當。 謂詞性主語由動詞、形容詞、謂詞性的代詞、動詞性短語、形容詞性短語充當。 (二)謂語的構成材料 謂語:對主語起敘述、描寫或判斷的作用,能回答「怎麼樣」或「是什麼」等問題。 謂語通常由動詞性詞語充當,還可以由名詞性詞語、形容詞性詞語、主謂短語充當。 (三)主語和謂語的意義類型 主語的語義類型有: 施事主語:所指事物施行謂語所表示的行為。如:大媽切牛肉。 受事主語:所指事物承受謂語所表示的行為。如:菜買來了。 用事主語:所指事物具有提供使用的內涵。如:這些土豆燒牛肉。 於事主語:所指事物表示行為發生的位置。如:牆上掛著一幅畫。 斷事主語:所指事物是謂語所斷定的對象。如:這幅畫是我的。 描事主語:所指事物是謂語所描寫的對象。如:這個孩子很機靈。 二、動語 賓語 (一)動語的構成材料 動語和賓語成對,它決定賓語的性質。動語由動詞性詞語構成,包括:動詞、動詞+時態助詞、中補短語、動詞性聯合短語 (二)賓語的構成材料 賓語的構成材料有:名詞性詞語、數量短語、「的」字短語、名詞性聯合短語、動詞、形容詞、動賓短語、形容詞性聯合短語、主謂短語、復句形式。 (三)賓語的意義類型 1、 受事賓語:賓語表示直接或間接承受行為活動的客體事物。包括: 對象賓語(挖土 挖野草) 目標賓語(挖地道 挖紅薯) 2、施事賓語:賓語表示可以施行動語行為的客體事物。如: 台上坐著主席團。 3、斷事賓語:賓語表示對主語有所斷定的客體事物。如: 我姓李。 4、於事賓語:賓語表示行為發生的位置。如: 到達北京。 進入二十一世紀。 5、反身賓語:賓語表示人物動作返回自身的某個部位。如: 聳了聳肩膀。 緊閉著眼睛。 三、定語 (一) 定語的構成:實詞和短語大都可以做定語。 (二) 定語的意義類別 1、 限制性定語:數量、處所、領屬。 2、 描寫性定語:性質、狀態、特點、用途、質料、職業。 (三)定語標志「的」的作用 定語和中心語的構成有的要用「的」,有的不用「的」,有的用與不用語法關系或語義不同。下面從語法結構、語義聯系和語用色彩三個角度考察「的」的作用: 舉 例 語法結構 語義關系 語用色彩 一 1 騎自行車人 不成立 無義與有義對立 無用與有用對立 騎自行車的人 偏正短語 2 這桌子 偏正短語 有義與無義對立 有用與無用對立 這的桌子 不成立 3 修理汽車 動賓短語 支配與修飾的語義對立 語用對立 修理的汽車 偏正短語 二 4 牛脾氣 偏正短語 描寫性與領屬性語義對立 語用對立 牛的脾氣 偏正短語 5 三斤鯉魚 偏正短語 限制性與描寫性語義對立 語用對立 三斤的鯉魚 偏正短語 三 6 中國歷史 偏正短語 語義不對立 語用對立 中國的歷史 偏正短語 (四)多層定語 1、 分析原則:以左統右,即左邊的詞語修飾右邊所有的詞語。 2、 定語次序:領屬、時處、指示代詞或量詞、動詞性詞語和主謂短語、形容詞性短語、表示性質范圍類別的動詞或名詞。 四、狀語 (一)狀語的構成:副詞、時間名詞、能願動詞、形容詞、介詞短語、量詞短語等。 (二)狀語的意義類別 限制性狀語表示時間、處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圍、對象、數量、語氣等 描寫性狀語描寫動作狀態,指向謂詞性成分或名詞性成分。 (三) 多層狀語 原則:以左統右,即左邊的狀語修飾右邊的中心語。 次序:條件、時間、處所、語氣、范圍、否定、程度、情態。 五、補語 (一) 補語的構成:由謂詞性詞語、數量短語、介詞短語充當。 (二) 補語的意義類別: 1、 結果補語:表示動作行為產生的結果,與中心語有因果關系。 2、 程度補語:表示達到極點或很高程度,限於用「極、很、透、慌、死、壞」。 3、 狀態補語:表示由於動作、性狀而呈現出來的狀態。中心語和補語之間都有「得」。 4、 趨向補語:表示動作的方向或事物隨動作而活動的方向。用趨向動詞充當。 5、 數量補語:表示動作的次數,由動量短語充當。 6、 時間處所補語:表示動作發生的時點、處所、動作終止地點。用介詞短語充當。 7、 可能補語:表示動作結果能實現不能實現。 (三) 補語和賓語的順序 1、 補語在賓語前 如:我們走進了張老師的辦公室。(趨向補語+處所賓語) 2、 補語在賓語後 如:他去過北京兩次。(處所賓語+動量補語) 3、 賓語在兩個趨向補語中間 如:他拿出一本書來。 (四) 補語和賓語辨別 1、 作賓語的一般是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作補語的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動詞性短語、形容詞性短語、介詞短語、主謂短語。 2、 物量短語只充當賓語,動量短語只充當補語。 3、 表示時間的數量短語可以作賓語,也可以作補語。數量短語能轉換成主語的是賓語,不能轉換的補語。 4、 助詞「得」是補語的標記。 六 中心語 中心語:是偏正(定中、狀中)短語、中補短語里的中心成分。包括: 定語中心語、狀語中心語、補語中心語。 七 獨立語 獨立語:是句子里的某個實詞或短語,跟它前後別的詞語沒有結構關系,不互為句子成分,但又是句意上所必需的成分。包括:插入語、稱呼語、感嘆語、擬聲語

④ 語文語法是什麼

我只知道說明文的
說明文分三大類 總------------------分 分---------------------------總 總-------------分---------------總
順序:時間 空間 邏輯
說明方法:摹狀貌 作比較 列數字 舉例子 打比方

⑤ 什麼是語文語法啊

語文中的語法是指主語,謂語,賓語,表語等成分間的使用方法

⑥ 語文語法有哪些呢

語文里句子有六個成分:主語、謂語、賓語、補語、定語、狀語。

主語和謂語:主語是句子里被陳述的對象,謂語是用來陳述主語的在一般情況下,主語在前,謂語在後,例句:大夥都散了(《分馬》)。

賓語和補語:賓語往往表示動作支配的對象,並且總是處在動詞的後頭補語是動詞形容詞後面的補充成分如:橋腳上站在一個人,卻是我們母親(魯迅《社戲》)。

定語和狀語:定語是名詞性詞語的修飾成分,狀語是動詞性、形容詞性詞語的修飾成分。

舉例

偏正短語:野生動物。

述賓短語:蓋被子。

述補短語:學得好。

主謂短語:會議結束。

聯合短語:工人和農民。

⑦ 語文語法

1.比喻:
比喻由三部分構成:
1、本體
2、喻體
3、比喻詞
(比喻和擬人最大的不同在於比喻含有喻體,擬人沒有。)
作用: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的事物解說,即打比方,幫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種類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2.比擬:
藉助豐富的想像,把物當成人來寫,或把人當成物來寫,或把甲物當成乙物來寫。
作用:能啟發讀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動。
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
(1)擬人:
把物當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思想、感情、活動,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作用: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2)擬物: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
例句
1.人群不顧一切,涌了上來。
2.在群眾的呼喝聲中,那個惡霸夾著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當成乙事物來寫。

(1)舉例子(舉例說明法)
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法。
例如:《向沙漠進軍》一文中,就舉出了新疆和內蒙古沙荒區治沙成功的事例,說明「沙漠是可以征服的」。
運用舉事例的說明方法說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適量性。
好處:使文章表達的意思更明確,讀者更明白,增強說服力。
2)作引用(引用說明法、引資料)
為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具體,可以引用一些文獻資料、詩詞、俗語、名人名言,可使說明更具說服力。引資料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經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傳說,諺語俗語,詩詞句等。充當說明的內容或依據來說明、介紹事物。
例如《中國石拱橋》一文,就引用了唐朝張嘉貞的話,說明趙州橋的設計和施工巧妙絕倫。
好處:形象,典型,更有說服力。體現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
(3)作比較(比較說明法)
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徵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
例如《雄偉的人民大會堂》一文中,為了說明宴會廳的建築面積,作者運用了做比較的方法:「有五千個席位的宴會廳又是另一番景象。它的面積有七千平方米,比一個足球場還大,設計的精巧也是罕見的。」
在作比較的時候,可以是同類相比,也可以是異類相比,可以對事物進行「橫比」,也可以對事物進行「縱比」。
好處: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徵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
(4)列數字(數字說明法)
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採用列數據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字,一定要准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並力求近似。
例如《死海不死》一文中說明死海的長、寬、深的文字。《雄偉的人民大會堂》一文中,也用一系列數字來說明庄嚴的人民大會堂是首都最宏偉的建築之一。
好處:數字是從數量上說明事物特徵或事理的最精確、最科學、最有說服力的依據。(或一方面說明更准確,另一方面使說明更具說服力,讓人信服。)
(5)分類別(分類說明法)
要說明事物的特徵,往往從單方面不易說清楚,可以根據形狀、性質、成因、功用等屬性的異同,把事物分成若干類,然後依照類別逐一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
分類別是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的重要方法。
運用分類說明法,要按照一定的標准,對事物和事理的不同方面分別加以說明。
好處: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
(6)打比方
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說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同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
例如:<中國的石拱橋>: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就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表現出石拱橋的基本特徵,給人以美的感覺。
好處:抽象的事理變得具體、生動、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徵解說得確切具體、淺顯易懂。)
(7)摹狀貌
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狀貌。
如:《中國石拱橋》一文中的 「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的獅子。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萬狀惟妙惟肖。」
注意 摹狀貌與打比方是有區別的,簡單來說:只要不是明顯的比喻,或者只是單一的比喻,一般歸入「打比方」中。
好處: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
(8)下定義(定義說明法)
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徵作規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下定義能准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
有時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內容和主要問題,往往用簡明扼要的話給事物下定義,使讀者對被說明對象有個明確的概念。例如《統籌方法》一文中,作者運用了下定義的說明方法,給統籌方法下定義:「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語言簡明、扼要、准確。
下定義的時候,可以根據說明的目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有的著重說明特性,如關於「人」的定義;有的著重說明作用,如關於「肥料」的定義;有的既說明特性又說明作用,如關於「統籌方法」和「應用科學」的定義。
好處:
使人們在閱讀時對抽象的字詞能夠更加明白、理解
(9)作詮釋
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解釋,這種方法叫詮釋法。
定義法和詮釋法常採用「某某是什麼」的語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區分呢?一般來說,「是」字兩邊的話能夠互換,就是定義;如果不能互換,就是詮釋。
例如,「人是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這句話,改成「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是人」,意思不變。「雪是在雲中形成的一種固態降水物」這句話,如果改為「雲中形成的固態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由此可以辨別,前一句是定義說明,後一句是詮釋說明。
(10)畫圖表
為了把復雜的事物說清楚,還可以採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
好處:使人看了一目瞭然。
一篇說明文單用一種說明方法很少,往往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採用什麼說明方法,一方面服從內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選擇的自由。是採用一種說明方法,還是採用多種說明方法,是採用這種說明方法,還是那種說明方法,可以靈活,不是一成不變的。
(11)作假設
假設說明即用假定的環境來預設將出現的狀況說明事物的方法。
例如《太陽》中:「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將到處是黑暗,到處是寒冷,沒有風霜雨露,沒有草木野獸,自然也不會有人。」這就強調了太陽與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

⑧ 語文 語法

高中語文語法基礎知識概述:句子成分
句子有六個成分:主語、謂語、賓語、補語、定語、狀語
主語和謂語:主語是句子里被陳述的對象,謂語是用來陳述主語的在一般情況下,主語在前,謂語在後
(1) 大夥都散了(《分馬》)
(2) 滿樹淺黃色的小花, 並不出眾(《荔枝蜜》)
(3)我最不能忘記的 是他的背影(《背影》)
(4)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大自然的語言》)
(5)那壯麗的柱廊,淡雅的色調,以及四周層次繁多的建築立面,組成了一幅庄嚴絢麗的畫圖(《雄偉的人民大會堂》)
這幾句的主語是 "大夥"" 滿樹淺黃色的小花"" 我最不能忘記的"" 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 那壯麗的柱廊,淡雅的色調,以及四周層次繁多的建築立面",這幾句的謂語是"都散了"" 並不出眾"" 是他的背影" 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 組成了一幅庄嚴絢麗的畫圖"
把中心詞看成是主語和謂語也是可以的如:
(6)一張簡陋的大竹床上鋪著厚厚的稻草(《驛路梨花》)
(7)其實這種縮微技術早在十九世紀普法戰爭時候就使用過了(《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館》)
可以認為"竹床""技術"是主語,可以認為"鋪""使用"是謂語
賓語和補語:賓語往往表示動作支配的對象,並且總是處在動詞的後頭補語是動詞形容詞後面的補充成分如:
(1)橋腳上站在一個人,卻是我們母親(魯迅《社戲》)
(2)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3)蕭隊長說過:先進的要帶落後的(《分馬》)
(4)列寧主義認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要擁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無產階級要擁護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的解放斗爭,世界革命才能勝利(《紀念白求恩》)
字下有線的全是賓語還有一種賓語叫做"雙賓語",如:
(5)現在人們叫它 故宮( 《故宮博物院》)
(6)我給她 一本書
"它""她"是近賓語(間接賓語),"故宮""一本書"是遠賓語(直接賓語)
(7)說起來可笑,小時候有一回上樹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點兒跌<下來>? 《荔枝蜜》)
(8)我獨自一人游盪< 在田野里 >(《挖薺菜》)
(9)從化的荔枝樹多得< 像一片碧綠的大海 >,開花時節,那蜜蜂滿野嚶嚶嗡嗡,忙得< 忘記早晚 >,有時還趁著月色採花釀蜜( 《荔枝蜜》)
(10)我那時真是聰明< 過分 >( 《背影》)
(11)年紀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見過< 好幾回>了(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尖括弧里的全是補語,都補充說明了前面的動詞、形容詞
定語和狀語:定語是名詞性詞語的修飾成分,狀語是動詞性、形容詞性詞語的修飾成分
(1)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背影》)
(2)可我,總還是懷念那(長在野地里)的薺菜,就像懷念(那些與自己共過患難的老朋友)一樣(《挖薺菜》)
(3)老遠就看見(鑲嵌在正門頂上)的國徽的閃閃金光(《雄偉的人民大會堂》)
(4)李四光[這一生中][還從來]沒有過一次[這樣]舒暢和快樂的談話( 《地質之光》)
(5)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只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么?(朱自清《背影》)
(6)說到這里,我們兩人都[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沿著草坪旁用卵石鋪成的小徑] 走到"北海"跟前(蕭乾《棗核》)
圓括弧里的是定語,方括弧里的是狀語

語文語法知識
1、詞類:有實詞與虛詞兩大類
(1)實詞:表示實在的意義,能夠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能夠獨立成句
虛詞:一般不表示實在的意義,不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詞例外),它們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語法關系
A、名詞:表示人和事物名稱的詞表示人的名稱,如同志、作家;表示具體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學;表示時間名稱,上午、夏天;表示處所名稱:上海、中國;表示方位名稱:上、下(簡稱方位詞)
名詞的語法特點:①表示人稱的名詞,可以在後頭加「們」表示多數②方位詞常用在其他名詞後頭,組成表示處所、范圍或時間的方位短語③名詞一般不受副詞修飾
B、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發展變化、心理活動等意義的詞
表示動作、行為:坐、聽;表示存現、消失或發展變化:有、發生;表示心理活動:愛、恨;表示使令:叫、讓;表示可能、意願(能願動詞):能、會;表示趨向(趨向動詞):來、去;表示判斷(判斷詞):是
動詞的語法特點:①動詞一般受副詞「不」的修飾②動詞後面可以帶「著、了、過」,表示動態③一部分動詞可以重疊,表示時間短暫或嘗試的意思④判斷詞「是」主要是聯結句子的主語和賓語⑤能願動詞後面不能跟名詞,能願動詞可以和後面的動詞一起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⑥趨向動詞可以單獨作謂語中心語,也可以在謂語中心語後面作補語
C、形容詞:是表示事物的形狀、性質、狀態的詞
表示事物形狀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質的:漂亮、結實;表示事物狀態的:快、慢;
形容詞的語法特點:①一部分形容詞可以用重疊形式來加強語義②大多數形容詞可以受副詞「很」修飾
D、數詞:是表示數目的詞
表確數(表示分數,整數和倍數);表概數:幾、許多;表序數:第一、老三;數詞的語法特點:①數目增加,可以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倍數表示②數目減少,只能用分數,不能用倍數
E、量詞:是表示事物和動作、行為單位的詞表示事物單位的量詞叫數量詞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量詞叫動量詞表示事物單位的:個、只;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次、回,有時也借用某些名詞來表示,如:腳、年;
量詞的語法特點:①量詞經常和數詞連用,組成數量短語,也稱為數量啟數量詞②表示物量的數量詞常用在名詞的前面③表示動量的數量詞數量詞常用在動詞的後面
F、代詞: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詞
代詞分為人稱代詞、疑問代詞、指示代詞三類代詞的語法特點:①第二人稱的敬稱「您」不用於復數,如果需要表示復數,就用「您幾位」「您諸位」②第三人稱復數代詞「他們」可專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們」則專指女性③注意「我們」和「咱們」用法的區別「我們」指說話人,有時也可以包括聽話人;「咱們」一定包括說話人和聽話人④指示代詞「那」用於遠指,「這」用於近指⑤代詞用得不恰當,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詞:一般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表示行為、動作或性質、狀態的程度、范圍、時間、頻率、情勢、語氣等
表示範圍:都、全;表示語氣:可、倒;表示否定:不、沒;表示時間:剛、恰好;表示程度:很、極;表示情勢:彷彿、漸漸
副詞的語法特點:①副詞主要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在動詞、形容詞前面作狀語②副詞有時用在形容詞後面,補充說明程度、結果,作補語③副詞不能修飾名詞、代詞
H、連詞:是用來連接詞、短語或句子的詞一般連詞:和、與、並、或、及;關聯詞:主要用來連接復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而且、雖然 但是
語法特點:①一般連詞的前後兩部分可以調換而基本意思不變②關聯詞的主要在復句中進行運用
I、介詞:介詞經常用在名詞、代詞等的前面,和這些詞合起來,表示動作、行為、性狀的起止、方向、處所、時間、對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較等
常用介詞及其用法(順口溜)
自、從、以、當、為、按照,
由於、對於、為了、到
和、跟、把、比、在、關於
除了、同、對、向、往、朝……
用在名詞、代詞前,組成介賓短語後,修飾、補充「動」「形」要記牢
J、助詞:是附著在實詞、短語或句子上面,起輔助作用的詞助詞可分三類:結構助詞、動態助詞、語氣助詞結構助詞:的、得;動態助詞:著、了、過;語氣助詞:的、了、嗎、吧、呢等
K、嘆詞:表示感嘆、呼喚、應答等聲音的詞如啊、嗯等語法特點:一般獨立成句,用逗號或感嘆號隔開
L、擬聲詞:是摹擬人或事物的聲音的詞語法特點:在句子中相當於一個形容詞
(2)、詞類的辨別:
①區分名詞和非名詞,名詞前不能加「不」和「很」②區分形容詞和動詞,形容詞可以用「很」來修飾,動詞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除外)③區分形容詞和副詞,形容詞能修飾名詞,前面能加「很」;副詞不能修飾名詞,前面不能加「很」④區分連詞和介詞,前後能互換的是連詞,前後不能互換的是介詞⑤區分動詞和介詞,作謂語中心語的只能是動詞,組成介賓短語修飾、補充動詞、形容詞的是介詞⑥區分語氣助詞和嘆詞,語氣助詞一般用在句尾,嘆詞往往獨立成句,一般在句首⑦區分介詞和副詞,介詞後面跟名詞、代詞,副詞後面是動詞或形容詞
2、短語:是由詞和片語合而成的語言單位
(1)並列短語:由兩個或由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等並列組成的短語,基本結構有名名、名代、代代、動動、形形、數量數量特點:①並列短語前後的詞性一致(名詞和代詞除外)②並列短語兩部分之間是平等關系,沒有修飾、限制關系③並列短語中的詞一般顛倒過來意思不變④並列短語中詞和詞之間可以直接組合,也可以借用虛片語合
(2)偏正短語:定義參見課本基本結構:①中心語是名詞時,修飾限製成分是定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名、數量名、名名、代名②中心語是動詞或形容詞時,修飾語是狀語,用〔〕表示有如下結構:形動、副動、數量動、副形
(3)動賓短語:動詞後邊帶上一個受動詞支配的詞,組成一個短語,這種短語叫做動賓短語基本結構:動名、動代特點:①動賓短語前邊的動詞直接支配後邊的名詞、代詞,後邊的名詞、代詞受前邊的動詞的支配,它們之間是支配和被支配的關系②動賓短語中受動詞支配的名詞、代詞,是賓語③賓語一般在動詞後面回答「誰」、「什麼」的問題④使用動詞短語時,要注意動詞和賓語意義上的配合,否則造成動賓不搭配
(4)補充短語:包括動補短語和形補短語兩大類語法特點:①在動詞、形容詞後面起補充、說明作用的成分是補語,用<>表示②這類短語的中心語在前,前後兩部分是被補充和補充的關系③補語在動詞或形容詞後邊補充說明怎麼樣、多久、多少等問題④有的補語前頭常用結構助詞「得」
(5)主謂短語:定義詳見課本基本結構:名(代)動、名(代)形、名(代)疑問代詞、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數量,如紙三張特點:①主謂短語前邊的詞表示「誰」或「什麼」,後面的詞說明前邊的詞「怎麼樣」「干什麼」或「是什麼」前後兩部分是被陳述和陳述的關系②使用主謂短語加上語氣,書面上加上標點就是一個單句,表達的意思是完整的
(6)介賓短語:由介詞和它的賓語構成的短語基本結構:介詞名詞、介詞代詞語法特點:①介賓短語在句子中作為一個整體充當句子成分②介賓短語在為主中心語前做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後面作補語③介賓短語有時也做定語,後頭必須帶「的」
(7)「的」字短語:由動詞、形容詞、動賓短語加上「的」構成基本結構:動詞的、形容詞的、動賓短語的特點:①「的」字短語在句中相當於一個名詞②「的」字短語一般常做主語、賓語
3、單句:
(1)單句分類:按句子結構分為主謂句和非主謂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語氣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2)單句的成分: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
(3)分析步驟: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謂,先把句子一分為二,分成主語和謂語,一般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後;第二步,找賓語,有的句子有,有的則沒有,動詞支配的對象就是賓語;第三步,壓縮句子找中心語,中心語是受修飾、補充或能支配賓語的主幹成分;第四步,找定、狀、補語定語到主語中心語的前邊和賓語中心語的前邊去找,狀語在謂語中心語前面,補語在謂語中心語後面常用分析單句成分的符號見課本
(4)句子主幹:是指把定語、狀語、補語壓縮後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語的中心語,謂語的中心語和賓語的中心語組成摘取句子主幹時,謂語中心詞前有否定詞語(不、沒、沒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詞語放在主幹中;碰到中心語是並列短語時,要把整個並列結構摘出來
4、復句:復句是由兩個或幾個意義上相關、結構上互不包含的單句形式組成的句子
(1)如何區分單、復句:①復句的分句間互不為成分,這是區分單、復句最重要的一點復句的分句之間結構上互不包含,就是說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沒有句子成分之間的結構關系,這是復句的本質特徵,也是復句和單句的最根本的區別②不能看只有一個主語就斷定不是復句③凡是一個主語管幾個動詞,只要中間用逗號或分號表示停頓,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復句④有些關聯詞既可以用在復句的不同分句中,也可以用在單句中如:只有熱愛工作的人,才能熱愛生活(單句)
(2)復句的類型:主要有並列、遞進、選擇、轉折、因果、假設、條件這幾種類型判斷復句關系,關聯詞很重要,有一個順口溜把難記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塊,請牢記
「不是」「而是」是並列,「不是」「就是」是選擇,
「尚且」「何況」是遞進,「盡管」配「還」是轉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假設,
「無論」「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講條件
(3)二重復句:結構上有兩個層次的復句組成主要有三種情況:單句復句、復句單句、復句復句劃分步驟:先看有幾個分句,著鍵是看有幾個主謂結構;找准句子的第一層(找的方法:①找統領全句的關聯詞語看關聯詞統領的范圍,看關聯詞覆蓋到哪兒②從分句間的松緊關系看,松的就是第一層③復句中有分號的地方往往是第一層)總之,要一直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單句為止
5、修改病句:
(1)句子成分殘缺:句子缺少了應該具備的成分,影響了意思的表達,就成了一種結構不完整的病句常見的成分殘缺通常有主語殘缺、定語中心語中心語殘缺等
(2)句子成分搭配不當:主語和謂語的搭配,要注意謂語能不能正確的陳述主語;動詞和賓語的搭配,要注意動詞表示的動作行為能否支配賓語表示的事物;修飾語和中心語搭配,要注意對中心語的修飾是否合適
(3)語序不合理:漢語的各種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是比較固定的,如主語在謂語前頭,賓語、補語在動詞、形容詞後頭,定語、狀語在中心語前頭,幾個遞加的定語、狀語也有一定的排列順序
(4)句式雜糅:不同的句式可以表達相同的意思,但每次表達只能使用一種句式把兩種說法,兩種句式雜糅在一起,往往會造成結構上的混亂
(5)前後表達不一致:在表達上不合情理,前後矛盾或前後不一致,也容易造成病句,前後矛盾大致有兩種;一種是用詞前後矛盾,同一句內使用了兩個含義相反的詞語另一種是前後情況的表達,互相矛盾
(6)其他情況:指代不明、誤用詞類、重復羅嗦、濫用否定詞、用詞不當
6、修辭:
(1)常用的修辭方法: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無疑而問、自問自答)、反問
(2)句式的變換和選擇:
①句子按用途,可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陳述句是告訴別人一件事;疑問句是詢問別人一件事;祈使句是用來要求別人做或不做什麼的句子;感嘆句是用來表示某種強烈的感情的句子
②句式的轉換:主動句和被動句的轉換、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轉換句式轉換應注意的問題:A、句式變換,只是換一種說法,換一種句式,不改變句子的原意;B、肯定句變否定句,一種方法是找反義詞加「不」,還可以變雙重否定句
高中語文古文語法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後
例如:《碩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例如:《鴻門宴》:「良問曰:『大王來何操?』」「何操」應理解為「操何」
介詞賓語前置
在現代漢語中,介詞後面跟著賓語,組成介賓結構,用來修飾動詞謂語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與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象
例如:《岳陽樓記》:「臆!微斯人吾誰與歸?」「誰與歸」應理解為「與誰歸」
普通賓語前置
在一般性的賓語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語感
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類型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說》)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麼實在意義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范圍副詞「唯」,構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業文面向南坐」
賓語前置相當多見,有幾種情況一是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蘇軾《石鍾山記》)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9)
一是疑問句中代詞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賓語提前例如:
大王來何操? (操何) (司馬遷《鴻門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為學》)
微斯人,吾誰與歸? (與誰) (范仲淹《岳陽樓記》)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馬遷《鴻門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到前邊例如: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讀,不解惑)(韓愈《師說》)
唯利是圖(圖利)

介詞結構即介賓短語,文言文中常見的是用「以」「於」組成的介賓短語,作狀語後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⑴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仍作補語外,大多數都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
例23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分析 此句中的「於藍」介賓短語,前者應該移到「取」的前面做狀語;後者「於藍」介賓短語應該移到「青」的前面做狀語,即譯為「比藍青」
⑵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
例24 具告以事(《史記·項羽本記》)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賓短語做「告」的狀語
還有一種介詞「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補語位置時,在翻譯時,可視情況而定其成分
例25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韓愈《師說》)
分析 「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詞「於」;「乎吾前」應該移到「生」的前面做狀語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著省略成分的情況,對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於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 省略主語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產異蛇,(異蛇)黑質而白章」
(2)承後省如:「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愛是溪,(予)得其尤絕者家焉」
(4)對話省如:「(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王)曰:『不若與人』」
2.省略謂語如:「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賓語如:「可燒而走(之)也」
4.省略介詞賓語如:「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之)掩戶」
5.省略介詞「於」如:「今以鍾磬置(於)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焉」 主語:一個句子的發生動作的主體
謂語:一般是動詞充當
賓語;表示動作發生的對象
舉個例子:我吃飯
我是主語 吃是謂語 飯是賓語
定語:一般是形容詞充當 修飾主語和賓語
狀語:表時間、地點、狀態、方位等等的限制補充的成分
補語:補充說明賓語的(好象是吧 記不清了)
舉個例子:昨天晚上在飯館里我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昨天晚上在飯館里是狀語,我是主語,吃是謂語,一頓豐盛的是定語,晚餐作賓語
文言文句式最重要是弄懂句子的意思,再看它和我們現在說的話有什麼不同,在判斷是定語後置還是賓語前置或是介詞短語後置.
舉個例子:「忌不自信」
按字面意思講是「鄒忌不自己相信」但用現代人的話講是「鄒忌不相信自己」,所以它就是把賓語提前了,所以叫賓語前置,屬於倒裝句的一種
「蚓無爪牙之利」
按字面意思講是「蚯蚓沒有爪子牙齒的鋒利」但用現代人的話講是「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牙齒」所以是把定語放後面了 屬於定語後置,也是倒裝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按字面意思講是「著就是戰勝別國在朝廷上」但用現代人的話講是「這就是在朝廷上戰勝別國」所以古語里是把介詞短語也就是狀語放在後面了,所以叫介詞短語後置,也叫狀語後置也是倒裝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者也」
……者……也 一般都是判斷句,表示對某一對象作出性質、身份、狀態上的判斷所以上句是說老師,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惑的人,表職能,所以是判斷句
「晉軍函陵」
按字面意思講是「晉國軍隊駐扎函陵(地名)」 實際上應該是「……駐扎(在)函陵」 它省略了介詞「在」 所以是省略句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⑨ 在語文語法中,這,表示什麼詞

副詞,表示同樣、並行的意思:你去,我~去。
在否定句里表示語氣的加強:一點兒~不錯。
在復句中表轉折意:雖然你不說,我~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文言語氣助詞(a.表判斷;b.表疑問;c.錶停頓;d.形容詞尾)。
表示容忍或承認某種情況:~罷。

⑩ 什麼是語文語法

修飾名詞或代詞的詞語是定語 一般為形容詞
如(紅色的)花 括弧內為定語
修飾動詞的是狀語
如(飛快地)走 括弧內為狀語
賓語無法修飾其他詞 它是句子中的成分 一般為代詞或名詞
如他 她 它或其他詞語
謂語一般是句子中的動詞 有時也可以是形容詞
可以這樣記:主謂賓定狀補,句子主幹分清楚。主幹成分主謂賓,枝葉成分定狀補。定語必居主賓前,謂前為狀謂後補。
句子的組成部分,包括主語、謂語、賓語、定語、補語、狀語六種成分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為:
定語(修飾主語)主語 狀語 謂語 補語 定語(修飾賓語)賓語

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
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類型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說》)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麼實在意義。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范圍副詞「唯」,構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
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業文面向南坐。」
狀語後置:
狀語後置有三種情況:
1、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仍作補語外,大多數都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
例: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分析:此句中的「於藍」介賓短語,前者應該移到「取」的前面做狀語;後者「於藍」介賓短語應該移到「青」的前面做狀語,即譯為「比藍青」。
2、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
例:具告以事。(《史記·項羽本記》)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賓短語做「告」的狀語。
3、還有一種介詞「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補語位置時,在翻譯時,可視情況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韓愈《師說》)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詞「於」;「乎吾前」應該移到「生」的前面做狀語。
定語後置:
現代漢語里,定語一般都放在中心詞的前面,起修飾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代漢語里,為了突出和強調定語,有時也會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這種情況叫做「定語後置」。譯成現代漢語時,一般都應提到中心詞前邊來。另外,定語後置時,往往在中心詞和定語之間家「之」子,有時也在定語後面加「者」字。
1.用「者」結句,形成「中心詞+後置定語+者」
2.用"之"結句,「中心詞+之+後置定語」的形式。
如:「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於溪;其沖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於山。」(《鈷姆潭西小丘記》)
3.用「者」又用「之」。
如:「中心詞+之+後置定語+者」的形式。如「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蘇軾《石鍾山記》)等。
4.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荀子《勸學》)

閱讀全文

與語文語法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5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2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57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79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0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1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8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3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7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3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4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6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5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4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3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0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