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什麼

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2-14 19:09:32

① 語文課程的基本性質是什麼

語文課程的基本性質:

1、語文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是人類獨有的區別於世間一切生命的交往工具;但又不僅僅是工具和載體,其本身就是人類文明和世界文化的組成部分;

2、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人文,泛指一切與人類切身利益有關的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等。這種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提法更准確、更寬廣,更深刻。言語技能的獲得,創新思維的超越,文化內涵的豐富,使語文課程更貼近整體素質的培養與熏陶。

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有一定的審美性與實用性。

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教學科目,其教學的內容是語言文化,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語文的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特點。

語文是聽、說、讀、寫、譯的語言文字等的能力和語言知識及文化知識的統稱。一是聽、說、讀、寫、譯的語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運用書面語和口語的能力;一是記憶和理解語言和文化的知識,也就是語言學和文化學。任何語種都屬於語文的范疇,文藝文和實用文都是語文中的文章體裁,不僅僅是指文學的東西才是語文。

學習習慣的好壞,直接關繫到你學習質量的好壞。葉聖陶認為:「從小學老師到大學教授,他們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幫助學生養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學方面的良好習慣」。由這句話我們至少可以看到好的習慣的重要性,其實好的習慣,主要還是靠自己去養成的。

農村有句俗語是這樣說的「習慣成自然」如果你堅持一個好的學習習慣,久而久之,則會成為雷打不動的「自然」。那怎樣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可以從學習實踐中,文章作品中去領會。《禮記》中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就是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可以把它慢慢融入我們的學習之中。

② 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理論與實際的統一,判斷

摘要 語文課程避開了這些難盡其言的敘述,而著重提 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指 明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質」

③ 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什麼

《語文課程標准》在給語文學科定性時,除了繼續突出語文的交際工具性質之外,更強調語文的人文性質,語文的內涵進一步拓展了,明確提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由過去強調語文的工具性質轉向重視語文的雙重(工具性和人文性)性質。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僅一個「工具性」或「人文性」是無法概括語文這一復雜學科的本質屬性,而且「工具性」和「人文性」本身又是處於互相滲透、互相促進的關系之中。說語文學科具有人文性,絕對不是排斥它的科學精神;說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也絕不是削弱它的人文精神,不存在限制這一個,張揚另一個的問題。
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是指: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具備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必須遵循語文的特點和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應得到積極的提倡和推行,語文課程必須容納學生的生活,並有助於學生與課程文本的互動。

④ 如何正確把握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1、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 語文是屬於人文科學的學科,它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的學科不同.自然科學:要求科學化、客觀性、確定性.人文學科更多的是:情感性、主觀性、不確定性.自然科學的學科可以由原理、公式、定理、法則等組成.這些原理、公式、定理、法則等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具有客觀真理性.這些學科可以先講清原理公式,再圍繞公式做一些練習加以鞏固.並且這些練習的答案往往是惟一的.語文則不同,我們將語文課程和自然科學類的課程進行比較,可以發現:語文課程中具有大量具體形象的、帶有個人情感和主觀色彩的內容.許多語文材料本身就是多義的,具有豐富的內容和很強的啟發性.當然人們對於語文材料應該有理解一致的地方,否則人際交流就無法進行.但是人們對語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在很多情況下,有個人的知識背景、生活體驗、體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異,面對同樣的作品,特別是文學作品,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這是完全正常的,正如人們常說的,「一千位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對同一個材料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而我們的語文教育曾一度極力追求科學化,追求客觀性、確定性,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向自然科學靠攏,搞標准化,過度地進行理性分析.這不僅降低了語文教育的效率,而且也傷害了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興趣和創新意識.因此,語文課程應:(1)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通過優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語文對人的影響是深廣的,有時是隱性的、長期的、潛移默化的,短時期不容易看出來.而且,常常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陰」,因而不能指望立竿見影,不能急功近利.如果像理科學習那樣,圍繞知識點、能力點做大量的練習,難以讓學生領悟語文豐富的人文內涵.(2)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具有豐富人文內涵的語文課程對人們精神領域起作用,而且對人們精神領域特別是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俗話說,「開卷有益」,但實際是開卷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即使都是有益的作品,他們的含金量可能也有差異.因此,為了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多多受益,提高效率,必須重視對於語文教學內容的認真選擇.(3)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學生的多元反應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貴的.尊重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是對學生的尊重和鼓勵,也是對真理的尊重.這是語文特點決定的.不要變成「一千位讀者只有一個哈姆雷特」.我們在課堂中特別需要提倡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也特別需要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有獨創性的理解.閱讀是學生個性化體驗的過程.《愚公移山》:堅定不移;破壞環境,還不如搬到山外去,既輕松又保護了環境.《小貓釣魚》向別人學習的時候要動腦筋,不要生搬硬套別人的做法.2、語文教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1)中小學語文課程目標指向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這包括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語感等.(2)重視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靠傳授閱讀的知識來培養閱讀能力,不如讓學生多讀書;學生記住了一整套完整的寫作知識,而沒有寫作的實踐,也難以形成寫作的能力;學生背誦了許多語法規則,而沒有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形成良好的語感,還是說不好話.這些都是很明白的道理.這樣的知識沒有實踐的環節是難以轉化為能力的.實踐能力只能在實踐中培養,學生只能在說話中學會說話,在讀書中學會讀書,在寫作中學會寫作,而不能片面強調「知識為先導」.特別是小學階段,學生還處於感性的時期,應該讓學生多接觸感性材料,參加感性的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提高實踐能力,把握語文規律,學那麼多理性知識沒有什麼必要,也沒有多少益處.3、語文學習應重視感性把握、整體把握.(1)語文是母語,不是外語.孩子有母語學習的環境,孩子入學前已有很長時間的母語習得體驗.他們學習母語主要是靠感性把握,而不是依靠語法知識.語法有時解釋不了我們復雜的語言現象.靠語法知識不能很好地學習語言.且是先有語言,再有語法規律.語法規律是根據語言總結出來的.(2)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語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響.外語:單詞與單詞之間有空格,這就是邏輯關系的體現.漢語則沒有.漢語也沒有多少性、數、格的區別.漢語句子組合的重要語法手段是語序和虛詞,如果一個句子的語序發生變化,句子的意思也發生變化,如「我開門出去」「我出去開門」意思不同,「屢戰屢敗」與「屢敗屢戰」所傳達的情感信息不同.句法對詞語意義的控制力不大,有時,詞的組合就像玩積木和玩魔方,靈活性很強,變數很多,彈性很大.語言學家王力先生曾說,中國的語言是「人治」的語言,歐美的語言是「法治」的語言.在具體場合人們依據語境和語言結構內部的相互襯托來獲取詞的確定意義.這種語言更宜於在模糊中求准確.因而心領神會成了確定語法關系、理解句子的重要方法.

⑤ 語文學科的特點是什麼

一、相關性

談到語文學科的性質,真可謂眾說紛紓。有人曾統計,僅1980年-1989年間公開出版的《中小學語文教學法》專著中,對語文學科性質的表述竟有十二種之多。有人進一步從本質屬性和一般屬性上加以區分和概括。到底哪種表達比較正確呢?

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語文學科的質的規定性,其中「螺旋性」、「直線性」、「統一性」、「綜合性」、「知識性」、「科學性」等,顯然可以用以表述許多學科的特性,沒有將語文學科在「質」上與其它學科區分開來;其次從邏輯角度看,有人將「基礎性」和「工具性」、「綜合性」和「統一性」、「知識性」和「科學性」等並列用於一種表述中,而這些概念本身界限模糊,有的甚至是交叉和包含關系的概念,這里一並使用,在邏輯上是欠斟酌的。

另外,「實踐性」、「技能性」都應歸之於語文教學操作原則與方法范疇,不是對語文學科的內質的界說。盡管如此,這些見解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語文學科從內到外的縱橫關系,包括語文內部的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內容編排的前後關系,以及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與學習主體的關系等。各種關系無疑都是我們進一步探究語文學科性質所必須觸及的立體界面。

《語文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徵。」語文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中,語文老師都在尋求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希望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高耗低效」說再見。

語文課堂教學價值的價值體教學中,既要將語文知識與能力這一顯性目標內化為學生自身的需求,又要能將過程、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隱性目標滲透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實踐活動中,成為學生自身的感悟,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融合於語文一體。這樣的語文課堂教學才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價值。

二、工具性

「工具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課程的實踐性特點。工具性作為語文的基本性質:首先,語文是思維的工具。葉聖陶先生認為:「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

語文課實際上就是通過言語來學習語言,也就是通過課文,一些具有漢語典範性的文作品來學習語言的,而不是孤立地去學字、詞、句、章、等知識的。語文老師指導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就是指導學生把朦朧的思想變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語言變為有條有理的語言。

其次,語文是交際的工具。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生活在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不可能獨立存在。語文是人與人交流和交際的必不可缺的工具。現代信息技術的傳播速度的提高和廣度的擴大,是人們的交流更加方便和快捷,使語文的交際功能達到了新的高度。語文學習的過程是人獲得語言,規范語言的過程。

對於其他學科來說,語文具有基礎性及工具性。在所有的學科中,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一個人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語文知識,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掌握了必備的語法知識,才能有條件去學習其他學科。

因為所有學科的教材都離不開語言文字,要靠語言文字來傳達和表達信息,建立和學生的聯系,學生也只有在通過語文知識理解了教材內容後,才有可能將信息進行內化,藉助語言在大腦中形成相關的知識體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語文既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更是學習其他學科必備的工具。

三、人文性

「人文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對於學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的特點。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強調語文學習的過程,既要學生實現自我成長,也是激發學生創造力和生命力。於漪老師認為:人文精神的內涵應該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裡品質等。具體到語文課程方面,人文性就意味著:

1、應該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作為課程目標的價值取向,並以此來制定語文課程目標和選擇整合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

2、語文課程應凸顯教師的人文關懷,使學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自身的獨特體驗受到保護和尊重。

3、教師將在關注學生語文知識、能力發展的同時更加關心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注重人文關懷和語文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實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四、統一性

語文課程的「人文性」主要體對學生的人格、個性、精神世界的關懷,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高尚的審美意識。語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礎,是人文性的載體;而人文性則是對工具性的升華,它使語文的工具性充滿了活力和靈性。

工具性與人文性是相互聯系、有機統一在一起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既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基礎知識,還要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理解教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等人文性的內涵。

(5)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文字的運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聽說讀寫活動以及文學活動,存在於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日漸增強,現代科學和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斷出現。

給社會語言生活帶來巨大變化,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對語言文字運用的規范帶來新的挑戰。時代的進步要求人們具有開闊的視野、開放的心態、創新的思維,對人們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和文化選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給語文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課題。

語文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語文課程對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⑥ 1.語文課程的性質是什麼它的基本特點有哪些

學習規范的漢語言(中小學)。基本特點:聽、說、讀、寫 。

⑦ 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對嗎

對。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的語文課程標准在充分肯定現行語文教學大綱對於語文性質認識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樣新的表述。這一表述,擺脫了長期以來人們關於語文學科功能的爭論,正面論述了語文的學科性質和地位,即不能單純強調二者中的某一方面,應在二者統一協調發展的基礎上,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這是新的課程標準的一大突破和進步。

⑧ 九年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什麼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⑨ 如何理解語文課程的性質和特點

語文課程的性質,是語文課程區別於其他課程的根本屬性,它是決定語文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根本依據。我們只有認清語文課程的性質和地位,才能明確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
《語文課程標准》以全新的理念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一科學闡述,解決了長期以來在語文課程性質問題上存在的文與道、思想性與工具性、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矛盾之爭。事實上,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只有與人文性統一,才能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為基礎,它才能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能真正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
要正確把握語文課程的性質,必須弄清三個問題:一是什麼是語文課程的工具性,二是什麼是語文課程的人文性,三是如何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一、什麼是語文課程的工具性
語文課程的工具性是以語言的工具性為基礎和前提的。語文課程的工具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語文課程是認知的工具
葉聖陶先生曾經指出:「語文是工具,自然科學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數、理、化,社會科學方面的文、史、哲、經,學習、表達和交流都要使用這個工具。」葉老的「工具論」把語文課程定性為基礎工具,認為語文是學習其他一切學科的工具,這個論斷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只有學會熟練地使用語言,才能進行閱讀與表達,這是其他學科學習所必備的條件。有研究結果表明,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解答數學應用題中起主要作用。盡管閱讀能力和計算能力對於成功地解答應用題都起作用,但閱讀能力比計算能力起的作用更大。也就是說,學生閱讀能力強,他的數學成績也會相對地好,由此可以作出這樣的推斷:凡是以言語信息為主要內容的學科,其學習成績與語言學科的學習成績呈正相關。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語文課程是一門基礎工具課程。
那麼,作為學習語言的語文課程,如何充分發揮其認知工具的作用呢?首先,要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聽說讀寫的言語實踐中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並利用這些能力進行語言交流、解釋和記憶。這種認知工具具有再認知的特點,學生只有掌握了語文能力,才能再學習。其次,要引導學生在言語實踐中掌握獲得語文知識和能力的自學方法。因為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兩者密不可分,又因為任何學習方法都是和思維方法聯系在一起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學生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獲取自學方法的過程。學生一旦獲得了自學的方法,就能大大提高語言學習的效率。
2.語文課程是表情達意的工具
語文和數學都是屬於工具性課程,那麼,這兩門課程在體現工具性的作用上有什麼不同呢?數學是通過對數與形的計算來體現工具作用的;而語文是通過表情達意來體現工具作用的。語言作為載體,它所負載的文化科學知識都具有一定的思想和情意的內涵,學生通過對文本的閱讀與理解,不僅可以獲得語言的知識,提高理解語言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思想認識,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樣,學生通過習作表達,不僅可以提高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而且可以使自己的情感得到抒發,個性得到彰顯,人格得到培養。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看,語文課程的工具性不僅表現在再認知上,同時也體現在表情達意上,體現在對學生人格的塑造上。
二、什麼是語文課程的人文性
如果說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著眼於學生的認知和再認知領域,那麼,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則著眼於學生的精神領域。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只是揭示了語文課程的外在意義和價值;而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卻揭示了語文課程的內在意義和價值。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強調語文學習的過程既是學生實現自我成長的過程,也是激發學生創造力和生命力的過程。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充分發揮語文課程人文性的功能呢?
1.要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讓學生通過大量優秀作品的閱讀,受到熏陶和感染
人類優秀的文化和文明精神,大都積淀在優秀作品之中,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和感悟,可以吸收前人創造的文明結晶,從而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值得一提的是,學生通過閱讀優秀作品,提升人文素養,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那種圍繞語文知識點和能力點進行大運動量的訓練的做法,是難以奏效的。
2.要牢固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策略
首先,在教學的指導思想上,要把學生當做真正的「人」來看待,學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教師要學會尊重和喚醒;學生是有個性有過失的,教師要學會保護和寬容。只有這樣,你才會真正體會到人文教育所獨具的「感化」教育魅力。其次,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學生對文本、對生活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這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貴的。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獨特體驗時,要喚醒學生的童心,鼓勵學生講真話,抒真情,顯露思維的「原生態」。再次,在目標價值的導向上,要以塑造完善的人格為根本宗旨。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它的教育價值,就是使人的思想更加健康,使人的品質更加高尚,使人的個性更加張揚。
三、如何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廣大語文教師和研究工作者經過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和研究總結出來的,這是語文課程教學指導思想上的與日俱進。那麼,在語文課程的實施中,如何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呢?
1、要把「工具性」與「人文性」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不能只偏重某一方面
那種「先實現工具性目標,後補充人文性內容」,或者「先實現人文性目標,後強化工具性訓練」的做法都是不妥當的。為什麼說「工具性」與「人文性」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呢?從語言的性質來看,語言既有語言形式,又有語言內容,語言形式和語言所負載的思想、情感、文化等內容是一個統一體,語言形式離開語言內容,將不復存在,語言內容總是要通過一定的語言形式表現出來。我們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把語言形式的教學與語言內容的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語文教學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著力解決「學什麼、怎樣學」的問題,而語文課程的「人文性」著力解決「為什麼而學、將會怎樣去學」的問題。這四個問題是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必須具備的要素。如果只解決前兩個問題,將會使語文學習活動迷失方向,並失去學習的原動力;如果只解決後兩個問題,將會使語文學習活動失去邏輯前提。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只有將這四個問題有機地整合起來,才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從人的發展角度來看,學生的全面發展,離不開理性與非理性,認知與情感,工具與精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層面的協調發展。「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提供了客觀基礎。
2、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必須寓教於文
編入語文教材的文章,雖然涉及歷史、地理、社會、自然等學科方面的語言內容,但是,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只有作為文章去學習,理解章句間的法則的時候,才算做語文教材。所應著眼的是生字難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攝取。」這就是語文課程區別於其他課程的本質屬性。其他文科課程的教學著眼點主要是語言內容,而課文課程的教學的著眼點是語言內容與語言形式的有機統一,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寓教於文。

⑩ 語文教育的特點有哪些

1、人文性:

「人文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對於學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的特點。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強調語文學習的過程,既要學生實現自我成長,也是激發學生創造力和生命力。於漪老師認為:人文精神的內涵應該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裡品質等。

2、統一性: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規定: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的「工具性」,是指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熟練地運用語言工具,並能順利地參與交際活動。

語文課程的「人文性」主要體對學生的人格、個性、精神世界的關懷,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高尚的審美意識。語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礎,是人文性的載體;而人文性則是對工具性的升華,它使語文的工具性充滿了活力和靈性。

工具性與人文性是相互聯系、有機統一在一起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既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基礎知識,還要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理解教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等人文性的內涵。

(10)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語文教育相關延伸:語文教育專業的主幹課程

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兒童文學、寫作、班級管理、中國文化概論、文秘基礎、三筆書法、普通話、教師口語、教育學、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心理學、語文教育史、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語文課程教學實踐、教育研究方法基礎等。

閱讀全文

與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9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6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0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3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5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4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3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1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3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4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0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8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9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7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3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