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學情分析調查報告怎麼寫

語文學情分析調查報告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11-15 16:59:58

⑴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問卷調查 分析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
[教師問卷]調查報告
2011年6月,我校設計的課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獲得了市教育學會十二五課題立項。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課堂教學的情況,獲取第一手資料,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2011年秋季學期開始,我們設計了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調查問卷(教師卷),對參加課題研究的課題組成員做了問卷調查,現將相關問題報告如下:
一、問卷製作與調查對象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調查問卷,由我校《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課題組製作。問卷共設12道選擇題和兩道問答題。
2011年秋季學期伊始,我們對全校教師做了關於「有效課堂教學」的問卷調查。調查過程共發教師問卷65份,收回58份,佔89.2%。
二、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
A.問卷調查結果
1.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識很深的佔17.2%,知道一些的佔72.8%,一點兒不了解的沒有。
2.認為提高課堂教學難度很大和沒有難度的都沒有,但覺得有一些難度。
3.認為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需要教師具有專業技能的佔100%。
4.知道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很多的佔10.3%,了解一些的佔89.7%,不了解的沒有。
5.對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知道得很全面佔86.2%。
6.96.6%的教師知道怎樣衡量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是否有效。
7.認為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佔100%。
8.全面熟悉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的佔84.5%。
9.全面熟悉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的佔98.3%。
10.全面掌握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情境的佔82.8%
B.調查結果分析
從調查問卷的答卷情況來看,全體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很了解的卻並不多,這說明了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已經提出來好長時間了,而我們的教師沒有做深層次的研究,只是聽過一些名教師的次數有限的講解,缺少理論學習與研究。
大家都知道,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一些難度,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我們努力了,是能夠實現這一目標的。
大家也都知道,要想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教師需要具備一些專業的技能,比如信息技術,只有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才能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極大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它與傳統教學相比,有著天壤之別,它可以把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的東西,用動畫把它表達清楚;手工不能完成的東西,在它不是一件難事;情境的再現,是它最拿手的本領……它的直觀,它的動態,它的過程的體現,它的時間跨越,空間的延伸,無不體現了它在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上的魅力。
從答卷中,可以發現,大家都知道創設情境,要遵循實用性原則,價值性原則以及趣味性原則,但從我們有些教師的課堂中發現,有些情境設計只有趣味,沒有價值,這就失卻了創設情境的意義了。因而,我們不但要了解它,更要用好它,使其產生比直接呈現給學生更大的效果,這才是情境設計的目的。
大家都知道,要想上好一堂課,就必須要仔細研究學生、分析學情,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材,增強情境創設的有效性,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有效。衡量一堂課是否有效,重要的一點,是你有沒有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有沒有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有沒有很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有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你的教學手段是不是最優化的。而教學的宗旨是為學生的發展服務。
影響一堂課有效性的因素很多,有教師教的行為,有學生學的行為,有教學目標的因素,更有評價的因素在裡面,教學反思不能影響這節課的教學的有效性,但,它可以影響今後的課堂教學,反思的成功與否,對一名教師的進步與否,有著很大的關系,成功的反思,會真正做到「失敗是成功之母」 ,成功是更成功的起點。
從問答題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認識還是比較深刻的,有著比較新的教學理念。例如有教師認為,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強化學生積極的學習體驗,創設真實自然的教學情境。關注學生的體驗是使課堂有效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生有了積極的體驗,才能夠深入到問題的探究中去,只有探索,才有收獲,有了成功的喜悅,才有進一步的探索與創新。大家有一個共識,就是,好的情境設計,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夠很自然的把學生引進自主探索知識的空間,是使課堂有效的有效方法之一。
老師們在答卷中也有一些好的建議,比如說請名師到校上示範課,請專家來校講學,這些都說明了,老師們有著非常強烈的求知慾,大家都有一顆要搞好教學的心,都想使自己的課堂有效、高效。也有教師提出,要加強課改理論、課程理念的學習,不斷更新教學思想。這個建議充分體現了,教師對有效課堂的重視度,說明了,我們的教師是想研究教學的,他們也深深知道要想搞好教學,光有實踐不行,還要從理論入手,要用理論去指導實踐,在實踐去檢驗理論。同時要不斷的更新理念,緊跟課程改革的形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思想上和行動上都不落伍。有的教師還提出:要重視課堂上學生生成的東西,因為那裡閃爍著學生思維的火花,鼓勵學生不斷提出自己對問題的看法,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說明了我們的教師已經在課堂教學上進行思考了,進行研究了,並且提出的想法較有深度,很值得重視與研究。
三、探討與建議
根據本次調查了解到的我校教師對課堂教學有效性了解和掌握的情況,我們認為,我校的教師在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中已經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近年來,我校教師通過外出學習和請專家講學,在理論上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廣大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積極開展課堂教學研究,進一步解放了思想,轉變了觀念,改進了教法,課堂教學效率有所提高。不少教師還參加優質課比賽,在市級基本功競賽中獲獎。但是由於對新課程理念理解、領會不到位以及由於缺乏必要的經驗和能力,有效課堂教學研究也出現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現象。有效課堂教學的研究在課堂教學層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戰就是無效和低效問題。可以說,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所以,我們應當總結經驗,揚長棄短,改革創新,通過深入探索與實踐,進一步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
1. 認真學習相關理論,轉變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提高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識的最佳途徑,就是認真學習相關的教學理論。比如: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出版的《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學會教學:課堂教學技能的理論與實踐》、[美]加里·鮑士奇所著的《有效教學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課堂教學藝術》、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課堂教學心理學》等等。
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可以更好的轉變我們的教學理念,通過學習我們要真正的弄清什麼是有效的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一種目的性和意識性很強的活動,通過教學要使學生掌握知識,習得技能,發展智力,形成態度和相應的品質。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生命。
從教育學專業角度說,有效性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發展就其內涵而言,指的是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發展就其層次而言,包括現有發展區和最近發展區;發展就其形式而言,存在「內在發展」與「外在發展」;發展就其機制而言,有預設性發展和生成性發展;發展就其時間而言,有眼前發展和終身發展;發展就其主體而言,有學生發展和教師發展。顯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絕不僅僅限於教學的效率與效益,更不能把其窄化為「雙基」和考試分數。一個人的發展與成才,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而主要是靠自己學出來的。課堂教學是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差異,當好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指教師「教」的有效性和學生「學」的有效性的有機結合。發展也是指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
教師要對課堂教學有清晰的認識。這節課學生應該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掌握知識的程度如何,要養成哪些行為品質,要使學生在哪些方面得到什麼樣的發展,不同層次的學生應該達到什麼樣的水平等等。教師在上課前都要非常清楚。整節課中,師生活動都應圍繞這些目標展開。這就要求我們要很好地去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這樣才會使得所提出的問題有足夠的針對性。才能真正做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2.積極實踐、探索、創新,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理論要聯系實際,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因而,我們要勇於實踐,勇於探索,勇於創新,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和教訓,在探索中完善我們的教學方法,在改進中,創新我們的教學方法。
有效課堂教學是指通過課堂教學的師生雙邊活動,學生達到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展。課堂教學是在校學生學習的主渠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障。課堂教學是否有效、高效,不是看教師是否教得認真,是否講完了課時教學的內容,而是看學生是否真正學懂或者學得好不好,看學生是否體驗到學習的興趣。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檢驗課堂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
有效教學關注的是:
首先是「學生」,教師的心裡要有學生。怎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這是一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問題,更是值得我們研究的問題。只有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角,其創新思維的發展才能有一個比較大的空間。同時,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思考的多樣性,要始終把學生放在心裡,也就是說要讀懂學生。
其次是「發展」,學生的發展,也包括教師自身的發展。學生的發展一方面是認知的發展,另一方面是情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在教學生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要共同發展。第一個層次是新教師,他們的著眼點是完成教案。第二個層次是有經驗的教師,他們的主要工作是完成教學任務,並能處理一些突發性的問題。第三個層次是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研究表明,有很多教師直到退休還停留在第二個層次,僅僅是一個有經驗的教師。其主要原因就是他們沒有關注自身的發展,沒有進行研究。因此,教師結合自己的工作進行探索研究是自身發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教師發展好了,學生才能更好地發展。
第三是「過程」。即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是在各種有趣的活動中體驗「數學化」的過程 。
讀懂學生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關鍵 ;讀懂教材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基礎;讀懂課堂是實現有效教學的保證 。
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智力,把不聰明的學生變聰明,讓聰明的學生更加聰明——這不僅是素質教育的本質之一,也是課堂有效教學的根本要求。因此,我們一定要改進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扎扎實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把方法教給學生。學生課堂自學前,教師要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看書學習,同時指導學習方法,或者引導學生回顧用過的學習方法。例如:怎樣看書,怎樣抓重點,怎樣用好例題,怎樣勾畫圈點,怎樣篩選信息,怎樣質疑解難,怎樣梳理答案,怎樣聯系實際,怎樣遷移應用等等,實踐活動課還要講清應注意什麼事項。
第二,把課堂還給學生。當代教育理論認為,一節課應該把2/3的時間交給學生,教師的講解累計不要超過1/3的時間。
第三,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課堂教學應關注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與方法,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進行富有個性的學習,從中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的教學方式要適應學生的需要、滿足學生的需要,要有利於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外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們從聽覺方式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15%,從視覺方式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25%,而同時運用聽覺和視覺可接受知識的65%。如果把所有感覺器官都充分的調動起來,學生可以接受的知識將達到90%左右。再通過系統復習和記憶,學生就能夠全面掌握學過的知識。因此,課堂教學一定要堅持聽、說、讀、寫、思、算相結合。
3.優化課堂教學,注重激勵評價,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
時間、結果和體驗是考量課堂有效教學的三個指標。學習時間是前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時間用在學習上,千方百計提高單位時間的學習質量,爭取在相對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學習結果是關鍵:學習結果是指學生經過學習所發生的變化、獲得的進步和取得的成績,每節課都應該讓學生感覺得到有具體的學習收獲。學習體驗是靈魂:教師通過組織課堂教學,要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讓學生想學、會學、樂學,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表揚激勵,激發興趣,讓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表揚激勵能夠喚起學生的好心情,好心情容易喚醒學生的上進心,上進心容易誘發學生的學習內動力,內動力的發揮能使學生不斷進步。
特別說明一點,潛能生尤其需要鼓勵和表揚,對待潛能生,我們要用放大鏡去看他們的優點和成績,要利用一切機會對他們進行表揚,以使他們對學習提高信心和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讓所有的學生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而就得樂學。
教學是藝術,藝術是無止境的,要使課堂教學成為藝術創造的精品,非一朝一夕之功,我們必須做到有意識地長期追求、探索、創新和超越。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看得更高才能做得更佳。讓我們共同努力,做好充分的准備,迎接更新的挑戰,運用科學的教學手段,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我們的課堂變得有效,高效而高質。
附: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調查問卷[教師]
任教年級 任教學科 年齡 教齡
一、選擇題
1.您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識( )
A很了解B知道一些C一點兒也不了解
2、在平時的教學中,你覺得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
A難度很大B有一些難度C沒有難度
3、您認為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需要( )
A需要教師具有專業技能B一般教師都能實現C不需要技能
4、您對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
A知道很多方法B了解一些C了解甚少
5、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途徑有( )
A 優化教學目標B 增加課堂教學容量C 優化教學結構
D 優化課堂教學的思路E 優化教師的個人素質和修養
F 優化使用多種教學手段
6、面對新課程改革,上好一堂課,需做好( )
A 仔細研究學生、搞好學情分析B 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材 C 增強情境創設的有效性 D 強化學習過程的有效性
7、從哪些方面衡量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是否有效? ( )
A 是否是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B 是否是關注所有學生發展的教學C 是否是增強學生創新意識的教學D是否是能夠很好的實現教育教學目標的教學
8、利用信息技術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系( )
A 只有利用信息技術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B 只要利用信息技術就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C 利用信息技術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沒多大關系
D 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9、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有( )的有效性
A教師教學行為 B學生學習行為C教學目標D教學內容
E教學方法F教學評價G教學反思
10、課堂教學有效性應以學生的( )為目的。
A個性發展B全面發展C終身發展
11、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應從( )出發
A 課程需求 B 學生的興趣愛好 C 學生的需要
12、設計有效的教學情境應遵循的原則是( )
A實用性原則 B價值性原則C 趣味性原則
二、問答題
1.對於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您有哪些認識?

2.您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有哪些意見和建議?

⑵ 學情分析目的

教師教學必須要面向的是全體學生,創造一種適合所有兒童的課堂教學,為此,所有的教學活動必須是建立在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的。學生的發展是不均衡的,而學情分析就是對不均衡做出客觀的分析,分析其形成原因和具體情況。對學生的個性、特徵和心理素質和已有知識水平的了解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節課的教學效果。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應該分析學生的理解力、接受力、興趣點、最近發展區、思維方式,來採取相應的對策服務於教學。學情的分析對後邊的教法和學法的分析起著指導性的作用,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做到真正意義上因材施教,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也有利於教師更好的把握和操作教學過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基於學情分析基礎之上完成的,只有認真做好學情分析,才能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充分關注學生的需求,才能游刃有餘的駕馭課堂,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學情分析報告

一、學生學情現狀分析

四年級是兒童成長的關鍵期,四年級學生的心理開始從被動的學習向主動的學習主體轉變,知識的增長速度也明顯加快。注意力增強,但是自我意識加強,有一點叛逆。四年級也是養成良好習慣和改正不良習慣的關鍵期。四年級的孩子開始形成自我評價的意識,但是這種自我評價在很大程度上好的依賴於別人的評價,所以對孩子的欣賞和鼓勵仍然是孩子進步的關鍵。四年級孩子正是處於大腦內部結構和功能完善的關鍵期,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作為教師要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在擔任語文課程教學以來,通過觀察調查總結了學生一些學習語文的心理特點。

一、感性學習大於理性要求。

四年級的學生自控能力還很差,還不能完全用意志力約束和管理自己,因此,小學生的思維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依靠直觀和具體的內容。所以,在語文教學時,多用直觀的教學手段,入微課、課件、幻燈片、詞卡、掛圖等。這樣能夠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生迅速有效記憶,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情感需求勝過嚴格要求。

四年級的學生不是你對我越嚴格我就越愛學,而是特別喜歡能夠和他們「玩」到一起的老師,積極良好的情緒能激勵感知的積極性,提高認識的效果,加強想像和思維的生動性和創造性。所以因為學生的情感強烈,就要求教師要備好課,師課堂上的教與學都生機勃勃。教師對學生更多的關注也會讓孩子一種積極愉快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教師要對學生多肯定,少些否定和不該。

這是我在語文教學中摸索出的一些學生的心理,我想教師如果能夠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採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將會取得巨大的成果。

⑶ 如何寫語文的學情分析

如何寫好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實質上就是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一切教學活動都要圍繞學生展開,這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那麼圍繞學生設計教學需要關注學生的哪些點呢?本文引用了教學設計理論的若干觀點,從三個方面做細致的分析。

學情分析是指在教學之前,運用系統的觀點和方法,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對教學過程中各個環節、各種教學方法及教學步驟等,進行預先籌劃,安排教學情境,以期達成教學目標的系統性設計。教學設計應該是戰略性的,同時還應該是具有很靈活的適應性的。過去那種具有嚴格的規則,程式化步驟的語文教學過程,已經不符合當前的要求。

下面僅就「對學情的准確把握」談談自己的看法。

學情分析是教學設計系統中「影響學習系統最終設計」的重要因素之一。依據教學設計理論,認真研究學生的實際需要、能力水平和認知傾向,「為學習者設計教學」,優化教學過程,可以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設計理論主張「為學習設計教學」。強調任何教學活動都要以滿足學習者的學習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為學習者服務,以教學引導、促進學習者學習;教學設計必須把學習和學習者作為焦點,以幫助每一個學習者有效地學習為目的。

教學設計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習者主動接受刺激,積極思維,心理結構和業績行為發生持久變化的過程和結果;「學情分析」應當成為教學設計的依據。強調:如果學生的特點能夠得以把握,那麼大多數學習系統設計中出現的問題,都能得到妥善解決。因此,語文教學設計,應當以學生為依據,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講學生之所缺,練學生之所需。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分析教學內容、選擇教學策略、設計有效的教學程序,力求使有效學習發生在每個學生身上。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給語文教學過程施加了積極的影響,教學設計要考慮到以下事項:

引起注意和喚起學生的學習需要;

就教學要達到的目標形成共識;

激活學習所必需的先前經驗;

規劃學習領域並提供適當的學習資源;

引出作業並適時提供作業正確性的反饋;

促進保持和遷移。

(一)了解學生的興趣、動機 動機是激勵人去行動,以達到一定目的的內在因素;而動機又產生於人的興趣和需要。課堂教學的對象是活生生的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會學生學習,是教學活動的核心;教師所追求的語文教學的目的要求,必須通過學生的學習活動來實現。因而,語文教學要獲得成功,就要認真分析、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想方設法啟動學生的內驅力,並採取各種有力措施,把學生的興趣和需求納入合理的軌道,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外在的教學目標系統轉換為學生的心理需要,成為學生的學習目標,使學生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只有當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了興趣,形成了內在的需要和動機,他才能具有達成目標的主動性,教學目標的實現才有保證。

「非智力因素就是學習力」。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間、學生間的動態信息交流,這種信息包括知識、意志、情感、態度、需要、興趣、價值觀等方面以及生活經驗、行為規范等。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建立動態資料庫,了解班級基本情況、學生個體自然情況、學生學習基礎、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意見、學生個性品質差異、學生的變化與進步。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加以分析,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習效能,啟動建立學生個體發展檔案的工作。

我們不妨思考一下「在何種情況下學生學得最好」這一問題,這對我們如何在課堂上落實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將很有幫助。我們認為在如下情況下,學生可能學得最好:

當學生有興趣時;

當學生的身心處於最佳狀態時;

當教學內容能夠用多種形式來呈現時;

當學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戰時;

當學生發現知識的個人意義時;

當學生能自由參與探索與創新時;

當學生被鼓舞與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時;

當學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時;

當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時;

當學生對教師充滿信任和熱愛時。

(二)分析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

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是學生達成目標的基礎。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規律,符合學生的知識建構。教學成功的關鍵是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能夠有效地吸收和運用。教學設計要研究學生的知識起點,能力水平,要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學生學習語文的「最近發展區」。力求使教學內容和教學水準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特徵,使學生能體驗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滋味。

教學設計理論強調,教學設計要從分析學生的起點能力(學習新任務的先決條件或預備狀態)入手。在教學設計中,只有從了解學生的現有狀況出發,才可能提出切合實際的教學任務與具體目標,才能選擇恰當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起點能力是學生習得新能力的必要條件,它很大程度上決定教學的成效。起點能力與智力相比對新知識的學習起著更大的作用。當學生的學習處於一個連續的過程中時,起點能力實際上就是學生對新知識能力的學習掌握產生重要影響的先決條件,起點能力與教學目標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對於教學的成功與否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了解學生的認知傾向

認知傾向也稱認知風格,指學習者個體在認知即信息加工和組織過程中,表現在認知方式方面的穩定的獨特傾向,表現在學習者個體對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考、記憶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上。學習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對信息的加工、處理、存儲的過程。不同認知傾向的學習者對於信息的加工、處理方式是有差異的。主要表現為獨立型與依存型,沖動型與沉思型等。

心理學研究表明,依存型的學生對信息的加工,往往以外部參照作為依據,喜歡在有人際交流的集體學習環境中學習,對社會學科的信息材料加工、處理儲存效果較好,較依賴於學習材料的預先組織,學習中需要較明確的指導和講授。獨立型的學生對信息進行加工時,常常利用自己內部的參照,喜歡獨立思考,個人學習,對所提供的學習材料能很好地分析,重新組織,獨立對事物作出判斷,對理工學科的信息材料加工,處理得較好。沉思型的學生在有幾種可能解答的問題情境中,往往會深思熟慮後才作出判斷,且較為准確。而沖動型的學生則往往會迅速地對問題作出反應,且常常出現錯誤。

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結合考慮學生的認知傾向,根據學生的認知差異不斷改進教學法方法和教學策略,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如對依存型的學生,注意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對沖動型的學生,注意培養其有條理地、細心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另外,在組織研究學習小組時,教師如能根據學生情況,將具有不同認知傾向的學生組合在一起,讓他們在小組學習中,依據各自不同的特點去研究分析問題,相互取長補短。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全面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在這樣的小組活動中,不同認知傾向的學生相互影響,也有助於對學生認知傾向的培養調整。因此,了解學生的認知傾向對教學設計具有重要的意義。

⑷ 高中語文學情分析怎麼寫

高中語文的學情分析

(一)了解學生對語文教學的期望

眾所周知,語文教學是母語教學,因此不論是對於哪一年齡段的學生而言他們都具有了一定的母語水平。小學生雖然認知水平並不高,但是他們在母語的口頭表達和應用上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在這一前提下,小學生的語文教學不應該是零起點。孩子們在語文學習中,其識字量和語文能力會得到快速的發展,除此之外,他們也更加渴望閱讀,更希望語文課堂能夠更加生動。但是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很多小學語文老師都忽視了孩子們在學齡前所具備的口語能力,認為學生們的能力需要重新開始培養。

這一情況在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中體現的尤為明顯,由於老師們沒有利用小學生已有的口頭作文能力,而直接教小學生們寫書面作文,甚至出現了老師讓孩子們在寫作文的過程中用拼音代替不會寫的字。因此極大的挫傷了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很多小學生都感到本來趣味無窮的作文成為了一種負擔,以至於不僅使得學生口頭作文能力浪費,甚至在沒有培養學生一定的書面作文能力就已經讓孩子們感到害怕。

(二)分析學生的知識和生活視野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中的學情分析,教師除了要分析學生已經具備的書本知識,還應該對學生的知識和生活事業加以分析。我們在這里提到的知識事業主要是之學生在課外通過其他獲取知識的渠道所得到了的,而生活事業則是指學生在不同生活環境中所得到了知識。比如,具體的某一學段而言,城市學生和農村學生的知識生活事業是截然不同的。就農村學生來說,他們主要是來自於學校附近的農村或山區地區,他們的知識視野和生活事業也有較大的區別,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設計的過程當中要對這一點加以充分的考慮,進而確定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因為城市學生同農村學生相比,他們的家庭條件往往優於農村學生,能夠從各種媒體、課外讀物、網路中獲取到各類型系,因此老師在教學設計中也應該考慮這一點,從而方式由於教學拓展不合適,和他們已有的知識重合而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喪失興趣。

⑸ 如何提高學困生語文學習的興趣結題報告

如何提高學困生語文學習的興趣結題報告

多年來,我圍繞課題《如何提高學困生語文學習的興趣結題報告》進行讀書、調查、總結、寫作,課題和我如影隨形,我已經與這個課題結下了不解之緣。
一、課題的確立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與人的認識、情緒、意志、能力有著密切的聯系,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產生了濃厚穩定的興趣時,他將主動積極地思索,大膽地探索其實質;他對事物的觀察變得敏銳,邏輯記憶力增強,想像力變得豐富,情緒變得高漲,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得到增強。」
從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看,他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學困生」難免會產生迷茫,對語文學習產生厭倦。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便會產生強烈的需要,積極地投入學習,不再感到樂語文學習是一種負擔。因此,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在語文課中應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是本課題的核心問題。
美國北佛羅里達大學教授麥庫姆斯博士經過二十多年的研究得出這樣的結論:教師是興趣形成有決定意義的主導因素。學生在興趣盎然的狀態下學習,觀察力敏銳,記憶力增強,想像力豐富,會興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學習,表現出個性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一旦對語文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產生自發吸取知識養料的要求,學習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他們就會在知識的王國中自動覓取珍寶,樂此不疲,即所謂的「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興趣對豐富人的知識,開發人的智力有重要價值。興趣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推動他們去探索和學習。
實施素質教育關鍵在教師,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因此,對於高年級語文「學困生」學習的興趣,老師應更多地給予關注,這樣才能盡快改變他們的學習狀況。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
1.通過學情調查,了解「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利用個別談話、觀察調查等方法了解孩子成為「學困生」的原因:是由生理原因引起的,是由心理偏差所引起的,還是由家庭的原因,環境的原因,智力的原因引起的。了解「學困生」的心理特點:如缺乏學習熱情,自我否定,認知水平較低,有嚴重的依賴心理,心理創傷多,意志脆弱,情感淡漠等。
2.運用多種方法激發「學困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改變「學困生」對語文學習的厭惡狀態。培養「學困生」學習的自信,多給他們一些展示的機會。多鼓勵、肯定他們的進步,從老師的肯定當中逐漸培養出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學困生」培養感情,讓老師成為學生學習的摯友,取得他們的信任,才能鼓勵他們不斷地進取,也才能培養起他們健全的人格,進而提高語文學習興趣。
3.通過研究,找出高年級語文「學困生」學習的特點,探索出培養高年級「學困生」語文學習興趣的途徑。
三、課題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適齡少年兒童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要求我們的教學思想必須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轉變,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教育的公平,不能只培養尖子生。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讓所有學生享有平等的教育權利,課堂不再是優等生的「專利」,在實施開放教學的今天,教師肩負著使全體學生走上成才之路,將他們培養成不同層次人才的重任。作為教師,應該注重在教學中喚發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特別是那些「學困生」,不能使任何一個學生掉隊。作為老師的我們若不及時採取一些措施,他們將逐漸發展為對學習失去信心,甚至放棄的態度,任其發展下去,這部分學生很難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為此,我們必須對這些「學困生」進行學習興趣的培養。通過該課題研究,能夠促進高年級語文「學困生」提高語文學習的興趣,學習成績有長足的進步,改變他們在學生、老師、家長眼中的灰色形象,重新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使每個孩子的語文素養都能有所提高,為學生以後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在課題研究中,對於「學困生」將有更多的了解,總結出培養高年級語文「學困生」學習興趣的一些途徑,積淀研究者自身的語文素養,提高專業研究水平。
四、研究的時代背景
在新課改的引領下,素質教育要求我們教師關注每一個孩子,但常言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學有遲速」,多元智能理論我們,學生的差異客觀存在,教師必須承認並尊重這種差異。在我們這所遠離城市的鄉鎮學校,年級中的確存在著一群數量較大的「學困生」,他們或許因為環境、家庭或智力等因素而被家長、同學視為語文「學困生」。「學困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由於長期學習成績相對落後,往往招致老師、家長的冷眼乃至訓斥,甚至遭到同學的嘲諷與歧視。長此以往,導致這些學生產生自卑感,失去學習的信心,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發展,他們是班級的「弱勢群體」。教師責無旁貸,有義務、有責任擔負起轉換「學困生」學習態度的任務,給他們創設一個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為他們將來的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五、課題研究的過程及方法
(一)研究過程:
1.問卷調查,了解現狀
對我校五、六年級的全體學生每人發放了一張問卷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下:大約5%的「學困生」真心喜歡上語文課,認為語文課輕松有趣;大約45%的學生由於語文基礎知識薄弱,對語文課敬而遠之,從心裡畏懼閱讀和作文,更談不上主動去自主學習了。根據問卷情況了解到:95%的「學困生」對於語文學習興趣不濃,究其原因,根本問題在於教師沒有積極創設一個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境,沒有善於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發揮其主體性,沒有注意組織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要讓學生真心喜歡語文,學會思考,自主學習,就要引導「學困生」享受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靠教師灌輸,學生只會被動接受,他們會逐漸失去學習的樂趣。只有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時空、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得到培養。
2.讀書寫作,提升素養
王棟生老師在《教師要站著教書》說:「只要肯讀書,什麼都好辦。要讓自己的學生出色,教師必須出色;想讓學生多讀書,教師首先多讀書,自覺地多讀書。」他還說:「條件有限,也要有點自我提高的意識,哪怕讀點閑書也是好的,哪怕知道點掌故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讀書不多,聽聽別人說讀書也行。」
我根據制定的課題研究方案,在全面進行課題研究中,抽出一定時間進行讀書學習。我研讀學習《教師怎樣做課題研究》,逐步了解課題的申報、立項、研究的步驟和方法,乃至結題報告的撰寫,為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我還多次細細研讀《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准確理解當前的教育理念。課題研究過程中,我相繼閱讀了張慶的《我的小學語文觀》、王棟生的《教師要站著教書》、郭思樂的《教育生本》、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黑柳徹子《窗邊的小豆豆》、吳立崗《語文教育尋蹤:吳立崗小學語文教育文集》、宋運來《名師特色課堂研習(小學語文)》、徐州教育局編寫的《成長•路徑》、白金聲的《怎樣當教師怎樣教語文——語文教學長短論》等相關書籍,還堅持閱讀《小學語文教師》、《小學語文教學(園地)》《江蘇教育》等教學月刊,用書中先進科學的理論來充實自己,用新的教育理念來支撐課堂教學,把理論用於實踐,通過自己的教學行為,反思自己的課堂經驗。繼而根據自己所讀的書籍,聯系課堂教學實際寫出了多篇學習心得、案例分析。通過讀書學習,我的語文教學理論素養得以提升。
王棟生老師還指出:「寫作是種生命活動,也是自我豐富與發展的過程,是對人的思維和語言的綜合訓練,語文教師要保持業務優勢,要特別關注提高寫作水平。」我謹記王老師的諄諄教誨,讀在左,寫在右,一年讀書十幾部,記下讀書筆記兩大本,上傳課題材料十幾篇。
在課題研究中,我一直努力實踐名師的教誨,在讀書與寫作的道路上,心懷虔誠,幸福前行。
3.相互交流,學習經驗
課題研究的過程既是一個開放的過程,又是一個互相學習和研討的過程。在課題研究的每個階段,我都堅持把研究過程與教學實際有機結合,與校本培訓緊密聯系。我利用集體備課、教研組活動的時機,圍繞研究課題,把自己研究過程中總結的經驗,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困惑與教師同仁們交流,揚長避短,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特別是在課題研究的第二階段開展的同課異構——「我理想的課堂」優質課評選活動中,我感受頗深,收獲良多。我及時把自己的課例、經驗、反思、感受以隨筆、教育故事等形式形成材料,發送到校園論壇上和教師們交流。老師們也在交流中得到了提高,在切蹉中分享了經驗。課題研究不再是我的精神負擔,而是成為我讀書學習提升自己的動力,成為我教學螺旋上升的一個增長點。
(二)研究方法:
1.案例研究法:這是本課題主要運用的一種的研究方法。在課題的起始階段,對中年級語文「學困生」進行調查、分類,為下面實施研究提供第一手詳實資料。在實施階段採用案例研究法,根據觀察,選出具有代表性的一到兩位「學困生」,對他們實施本課題的,並對他們的反應做出記錄並研究,不斷總結,不斷改進,探索出提高「學困生」學習語文興趣的方法,並在全年級的「學困生」中推廣實施。
2.實踐研究法:這是本課題的另一重要研究方法。通過公開課教學、座談研討等形式,不斷提高教學實踐能力及理論修養,形成一套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困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模式。認真設計每一節課的教學預案,然後上好課,課後再對本課教學進行分析小結,抓住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如讓學生在比賽、聽故事中學習等,繼而對這些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完善。
3.調查研究法:採用調查法,針對學生對語文課興趣進行調查,調查學生喜歡什麼類型語文的課。
4.個案研究法:選定幾個具有共性,又各有其個性的學生進行談話調查,研究歸因,探索上好語文課的有效對策。
5.案例分析法:結合教學實踐中典型案例,認真剖析、反思,並不斷尋找新的理論支持,進一步優化研究實驗的方法手段。
6.文獻研究法:認真學習,積極搜集與本課題研究相關的教學資料、信息,細心研讀,為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後盾武器。
(三)時間分配:
1.(2010年3月下旬)通過網路、書籍等不同渠道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理論知識,查閱「學困生」的相關資料,豐富自己的認識,請送運來老師、王蘭柱老師等專家進行課題可行性論證,制定課題的研究方案。
2.(2010年4月下旬)分析現狀,提出對策,出台小學高年級語文「學困生」學習興趣培養的實踐與研究方案。
3.(2010年4月至7月)利用問卷、調查、學生答辯等方式,進行驗證檢測。
4. (2010年8月至12月)繼續實施研究,總結經驗。利用觀察、談話等方法調查第三學段語文「學困生」目前的學習狀態,採用一定的方法調動「學困生」語文學習的興趣,並根據實施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方法策略。
5.(2011年1月至3月)再次驗證,總結成果。根據第三學段語文「學困生」具體轉變的情況收集整理研究資料及方法,總結和提煉研究成果,撰寫研究論文,進行成果鑒定。
六、課題研究的成果
(一)學生方面的成長
1.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2011年3月23日,我在實驗班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全體學生都對語文學習感興趣,認為學語文有意思,有作用。
古人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只有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才會積極地開動腦筋,並以簡捷、有效的方法去獲得必要的知識。本課題的研究中,教師盡可能多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創設最佳環境,使學生積極參與。
2.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研究中,我採用「三多三少」的辦法:多關心鼓勵,少批評打擊;多一些微笑寬容,少一些怒目鄙視;多一些自主合作,少一些機械規定,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課題研究中,學生在自主合作中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師生交往活動中的主角。課堂對於孩子而言,不只是單純學習知識的場所,更是孩子們展示自我、發展智慧、經歷生命成長的舞台。一年來,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高,本人所任畢業班學生的畢業成績位居鎮級榜首。李璇、王可等「學困生」已經「脫貧」。這些成績的取得,也證明本課題研究的積極意義,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3.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經過本課題的研究,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普遍提高,由於擴大了學生自主發展的空間,學生不斷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使他們獲得了自信、張揚了個性。一部分原本內向型的學生轉變為外向型,原來有一些心理障礙的自我封閉型的學生現在願意向同學、老師敞開心扉,轉變明顯。
(二)教師方面的提升
1.讀書興趣的培養
人都有一種惰性,但在課題研究中,我勇於挑戰自我,對自己狠一點,逼著自己「鑽」進書海,榨乾潛能,在坐擁書城中,收獲閱讀的快樂與充實。一年來,我由當初的「厭惡」到現在的「愛不釋手」,這種心理的蛻變,讓我逐步注重運用相應理論來重新建構自身的知識體系,自身的知識結構變得全面且充實,書籍於我變得不再枯燥無味,讀書學習也成為每日的生命需求。
2.教學能力的提高
通過大量的閱讀,汲取書之精華,加之付與教學實踐,自身教學能力也在不斷地提高,教學過程設計的優化,課堂教學駕馭能力的自如,對教材重難點的准確把握,這些教師基本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洗練,研究者自身的專業素養也在穩步提升,一年兩次獲縣級評優課一等獎。
3.在比賽中捷報頻傳
(此處寫成果)
八、課題研究的反思
一年來,在體驗探索的艱辛和創造的快樂中,也引發了本人深入的思考,反思讓我不再跪著教書。
雖然本課題使學生和教師兩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促進與提高,但由於研究時間和本人研究水平的局限,仍有不少問題還有待於深入研究,如已經研究總結出的方法是否具有普遍的適應性,培養高年級語文「學困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哪些更好的途徑?等等。
今後,在教育教學的道路上,我將科研在左,教學在右,心懷大愛,執著前行!

⑹ 怎樣寫學情分析報告

學情分析能力是教師在調查學生已有知識水平、知識儲備和心理狀況的基礎上分析學生學習需要的能力。教師在進行學情分析時必須了解學生的學習實際,不同學生、不同學科,不同班級學生的學情都是不一樣的,教師必須知道「近水魚性,靠山知鳥音」的道理。如果你對你學生的學情不了解,盲目的進行教學,很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現代的教學設計應是為「學習而設計」,同樣的課,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講課方式必須不同,要想做好學情分析必須了解學生下列一些情況: 1、知識。我校的學生特別是初中部的學生都是好的學校選拔後剩下來的學生,可以說是有一定希望,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學生都到縣城以上的學校就讀,剩下的只有極少數基礎好一點,其餘要麼就是知識基礎差,要麼就是智力不健全的。對學生即將學習的知識認識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我們的教師在進行學情分析時必須充分的考慮到這一點,才能把握好你的教學尺度,才能使學生學有所得。 2、情感。農村的學生對某些學科的認知缺少很多實踐基礎,特別是涉及到現代科學的學科,缺少直觀和現實的體現,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是極不端正,農村學生家庭教育較差,家長文化素質較低,小農意識強,影響了自己子女的學習意識,缺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習中學生的學習目的不明確,不知道為什麼而學,老師要求學生學習,做作業都成了學生的負擔,課堂秩序較差,師生關系不和諧,師生之間缺少情感交流,部分學生產生了厭學心理,嚴重影響了教師的教學實施。 3、個性心理。我校的學生來自鄉村的各個村屯的學校,學生個性心理差異較大,多數學生缺少自我學習的意志,長期的環境影響,使一部分學生的學習已經失去了信心,有的根本不學習,學生情緒低落,給教師的課堂管理、正常教學進程的進行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有些學科根本完成不了學習任務,給教師的心理造成了很大壓力。 4、方法和思維。部分學生從家庭教育開始就缺乏學習方法的指導,有的學生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學習、怎樣學習,造成了學習成績欠賬,學生的認知能力特別差,影響學生的智力開發,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較差,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採取合作性學生的方法,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拓展他們的思維彌補他們在學習上的先天性不足。 5、環境。我校的學生都農民家庭出身,家庭的文化環境、物質環境都比較差,比較好的已到縣城以上的學校就讀,家長的文化素質低,有些家庭不和諧或是單親家庭,給孩子的成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有些班級沒有形成良好的班風,學生缺少自信心和上進心,學生在吃穿、享受上進行攀比,而在學習上很少有人向優秀學生挑戰,熱愛學習、關心學習的學生所剩無幾。這是我校教師所面臨的最大困難,也是急需解決的難題。

⑺ 學情分析怎麼寫

寫作思路:把教學中的進度寫下來,具體到某一單元某一課。

一、學情分析

所教班級七年級(3)班44人,這個班級的學生語文基礎較差。一部分學生靈活一些,男女生的學習態度有很大差別。大多數女生勤奮,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但男生的學習態度較差,不能積極主動地去學,個別甚至不學。學生智力水平較低,理解能力,寫作能力偏低。經過上學期的學習鍛煉,突出的特點是:

1、學生對語文課的認識和理解有了拓展

2、能大膽嘗試和探究問題,開放性的問題有自己的見解

3、大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科有濃厚的興趣

4、課堂上有用於帶頭的好學生,課堂教學開展還行

存在的不足有:

1、學習語文的習慣養成差

2、學習比較盲目,目標性不強

3、學習的主動性、合作探究意識不強

4、基礎參差不齊,兩極分化嚴重

5、積累較少,閱讀面不廣。

二、教材分析

課程標准語文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繼續以語文與生活的聯系為線索,按照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板塊組織單元。全冊書六個單元,每個單元包括閱讀和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兩個部分。六個單元,依次安排了成長、祖國、名人、文化、探險、動物六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單元安排的是以成長為主題的課文。這些課文,有的講述自己從孩童游戲到長大讀書的成長過程(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有的講述自己在父親及周圍大人的教育和影響下不斷成長的生活故事(林海因<爸爸的花落了》),有的則以童話的形式,告訴人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要堅持不懈,努力追求(安徒生《丑小鴨》),等等。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和《未選擇的路》是詩人用凝練的語言道出的殷殷囑托,一行行的詩句曾激勵過無數成長中的青年。《傷仲永》促使我們反思一個天資出眾的人變得「泯然眾人矣」的原因。

第二單元以祖國為主題,選編了五篇不同題材的文學作品,從各個不同的角度表現了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人民熱愛祖國、發奮圖強的美好情操。他們都有比較深厚的寫作背景,都有含義深刻的精彩語段,都是適合朗誦的語言材料。

第三單元是一個名人單元。前三篇寫的是鄧稼先、聞一多、貝多芬,第四篇寫的是群像,有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得和左拉。文言文《孫權勸學》,寫的是我國古代名人。這些文章人文內涵豐富,都各有側重地寫出了名人的氣質、品格和生活道路,頌揚了他們對人類的貢獻。

第四單元中的文章盡可能廣泛地涉及了文化生活的不同方面,《社戲》(魯迅)以看戲串起一連串的人和事,像一幅民俗風情畫,《安塞腰鼓》(劉成章)的節奏像鏗鏘激越的安塞腰鼓的鼓點,《竹影》(豐子愷)以兒童游戲為契機,將中國畫和西洋畫的區別講得深入淺出。

⑻ 人教版語文書五年級下冊第6單元的研究報告怎麼寫。要求仿照語文書P126頁的《奇怪的東南風》寫法寫。

關於小學生近視眼與視力下降的研究報告

一、 問題的提出

我們現在才剛剛上小學。可我發現我們班戴眼鏡的同學很多,有的同學的視力甚至低於了4.5,這也許會給他們以後的生活、學習以及工作帶來諸多不便。所以,我想藉助這次機會,去研究一下小學生的視力下降主要涉及到了哪幾個因素。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視力下降的原因的書籍、報刊、網站等,了解小學生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2、派發「調查問卷」,了解小學生視力下降的自身原因與人數。

3、通過多種途徑,搜集有關視力下降導致的後果。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書籍報刊

近視眼的來源

近視是屈光不正的一種

網路

第一位治療近視眼的醫生

1985年美國醫生

網路

世界上有多少近視眼

佔世界人數的33%

雜志

世界上近視度數最高

最高3000度

四、結論

1、根據研究表明,造成近視或視力下降的原因有:

⑴做作業時的姿勢不良。

⑵每天花在上網、看電視上的時間比較多。

⑶做眼保健操時不夠認真,時不時要睜開眼睛。

⑷經常躺在床上看書的人數超過八成。

所以,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是保護視力的重點,切勿令心靈的窗戶受到損害。

2、下面是針對沒有養成良好用眼習慣的同學的建議:

⑴盡量不要在傍晚5點30分以後不開電燈看書或做作業。

⑵做作業時要嚴格做到「一拳一尺一寸」的目標。

⑶晚上看電視、或者使用電腦,盡量不要關燈,因為這是導致視力下降的一個重點。

⑷不要長時間坐在電視、電腦前,更不要長時間玩游戲。

⑸每天回家自己叫口令,做一遍眼保健操。

⑹不要輕易去戴其它同學的眼鏡,這樣對自己沒有好處,反倒會使自己的視力慢慢下降。

3、目前中國學生近視眼中小學生近視率已達34.6%,高中生近視率已達70%,患者人數超過六千萬,因近視致盲人數達三十萬人。視力下降直接影響了我們的學習成績和升學、就業,並對我們的生理、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妨礙。據衛生部、教育部聯合調查,目前我國學生近視發生率接近60%,居世界第一位。古人傳遞信息主要用以下方法:飛鴿,烽火,快馬,暗號,手語,
1,古代:郵驛傳遞制度,鴻燕傳書。
2,現代:電報,網路通訊。
從人類的傳播歷史來說,人類傳播信息方式的演變呈現這樣一個脈絡:視覺文化、聽覺文化(直觀的感受、「看的精神」)——概念性文化(「讀的精神」)——新的視與聽的文化(「新的看的精神」)。
因此,我們絕對有理由相信,在將來的某一天,圖像信息會占據主流,文學也會退到一種極其邊緣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能聽能看甚至能觸能聞的多媒體藝術。但是,文字是不會像有些人預測的那樣,被圖像完全取代的,因為文字是積累知識的主要手段,是人類獲得抽象思維不可或缺的環節,是人類傳播不能缺少的傳播媒介。
古代信息傳遞的方式:
1.用候鳥,特別是鴿,雁等作傳輸工具
2.作內餡的方式,如藏在魚肚,餅類,包子等
3.以特殊聲音,如鍾聲,鼓聲,鞭炮聲等
4.以燈光,火光,如孔明燈.烽火台等
5.還有其他記號,擺設等,如誘敵的記號
現代信息傳遞的方式:
1.有線通訊傳輸,如電話,傳真,電報,電視等
2.無線通訊傳輸,如對講機,BP機(以淘汰),行動電話,收音機
3.數字通訊傳輸,最熟悉的,連網的電腦,數字電視
4.紙張通訊傳輸,如書信,報紙等 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搜集、整理、分析、整合資料的方法,初步具備了處理資料的能力,同時也有了合作探究的好習慣。

教材分析

閱讀《奇怪的東南風》和《關於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了解搜集和利用信息進行研究的方法,以及簡單的研究報告的寫法。

教學目標

1、閱讀《奇怪的東南風》和《關於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了解搜集和利用信息進行研究的方法,以及簡單的研究報告的寫法。

2、指導學生根據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擬訂活動計劃。

3、指導學生收集信息。

教學重點

閱讀《奇怪的東南風》和《關於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了解搜集和利用信息進行研究的方法,以及簡單的研究報告的寫法。

教學過程

活動課時

第一課時搜集信息

一、我們了解了怎樣寫簡單的研究報告,大家都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確定了研究報告的主題。現在各組根據你們選擇的主題,擬訂一個簡單的計劃。

1.明確計劃內容:要討論清楚需要搜集什麼資料和到哪兒去搜集資料。

2.搜集的資料應當和研究課題有關,盡可能多一些和全面一些,正面的反面的都要。

3.介紹搜集資料的方法:可以自己調查、訪問、記錄,可以從有關的書籍報刊上摘錄,還可以利用網路搜索。

多媒體出示:

搜集資料的方法優點不足適用范圍

自己觀察、記錄第一手資料,真實費時多可以直接觀察的對象

調查、訪問比較真實可信工作量大小范圍調查

從書籍報刊上摘錄材料集中,信息較多尋找費時需要較多資料時

利用網路搜索速度快,信息量大需要設備需要大量資料時

二、學生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去搜集信息。

組內的同學分好工,每人負責搜集某一方面的資料,或根據自身優勢,每人負責從某一種渠道搜集資料。允許學生請家長或其他人幫助去搜集資料

第二課時整理信息

一、各組分別匯集所搜集的資料。

二、瀏覽和篩選材料。

篩選的標準是:

①是否與研究的課題有關。有關的保留,無關的刪除。

②這個資料已有還是未有。未有的留下,已有的刪去。

③要注意資料中是否與自己有不同的看法,要把不同的觀點保留下來。

三、整理篩選後的材料。

第三課時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一、出示撰寫研究報告的基本要求。

1.問題明確。

2.方法恰當。

3.資料比較充足並有合理的分析。

4.結論清楚(有的還不清楚可以寫明准備繼續探討什麼)。

二、怎樣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研究報告是一種應用文,有約定俗成的格式。研究報告的一般格式是:

1.標題。研究報告的標題常常直接採用研究課題的名稱,這樣,顯得精確、明了,使別人能對所研究的問題一目瞭然。

標題下是署名。一般應寫明研究人員所在的單位,如,××學校××班。

2.前言。報告的第一部分,常常以前言的形式簡要地

說明下列內容:(1)課題提出的緣由;(2)研究這一課題的意義;(3)該項研究所要解決的問題。也有人直接以「問題的提出」作為這部分的標題。

3.研究方法。介紹研究是怎樣進行的,主要包括:研究對象的選取、研究的方面、資料的搜集和處理等。

4.結果。這一部分將研究結果作為客觀事實呈現給讀者。主要包括對資料加工分析和由分析得出的結論。

三、小組成員討論,由一個同學執筆,然後集體討論修改。

第四課時

活動內容:

1.交流簡單的研究報答。

2.評價本次綜合性學習成果。

活動過程

一、引入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世界裡, 我們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通過前面的活動, 我們感受到了信息傳遞方式的快速發展, 信息給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我們學會了搜集和處理信息並能利用獲得的信息,會寫簡單的研究工作報答了。今天,我們就來開一個匯報會,把你們在本次活動中的成果盡量展示出來吧!

二、匯報撰寫的研究報答。

1.小組內成員交流本組撰寫的研究報答。

2.在全班交流, 匯報。

①小組內派一名同學對本組的研究作簡單的匯報。

②組內其他同學對匯報進行補充或發表不同的意見。

③聽眾提出疑問,請匯報人或組內其他同學解答。

④聽眾對匯報作評價。

3.師小結:各個小組撰寫的研究報答格式正確,提出的問題恰當,研究方法各式各樣,結論客觀、正確,是比較規范的研究報答,真不錯!

三、評價本次綜合性學習的成果。

(本次活動採用型成長啟示, 即把活動各階段的資料納入成長記錄。)

1.本組成果再次清查收錄的材料:

活動計劃:

活動記錄:

搜集到的資料:

小組的研究報告:

活動掠影:

……

2.本組成員對這次綜合性學習進行自我評價。

3.師進行評價。 評價採用星級評價

優:★★★★★

良:★★★★

中:★★★

及格:★★

四、提出要求:

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注意搜集信息, 不斷提高利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1.經常瀏覽報紙、雜志、書籍,關注感興趣的信息隨時保存有價值的信息,嘗試建立自己的信息庫,如:剪報酬、資料本,並進行歸類、整理,以便以後查找。

2.經常和別人進行信息交流。

課堂練習

、暢談綜合性學習體會

1、自由交流:通過這次綜合性學習,你有什麼收獲?

2、師生共同提出今後活動的方向:

⑴ 經常瀏覽報刊、雜志、書籍、網路,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信息,隨時保存有價值的信息,建

立自己的信息庫,比如:簡報本、信息卡片等,並能對其中的信息進行整理、歸類,以便今

後查找。

⑵ 經常和其他人進行信息交流,養成在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合理的使用各種信息的習慣。

⑶ 經常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並試著寫寫研究報告,到時候還可以匯編自己的研究

報告集。

作業設計

學習做資料卡片、剪報……設一個資料收集本,收集自己感興趣的資料。可以建立自己的博克,收集喜歡的信息資料,如:旅遊資料、運動資料、學習方法資料……同學之間常互相交流。

教育資源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教參、課件。

自我問答

研究報告對我們的啟示是什麼?

1、選題要有實際意義:

2、多方搜集資料:

3、通過分析和討論說明問題的嚴重性:

4、提出的建議切實可行。

⑼ 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調查報告

關於青少年近視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
據調查我國現有盲人500多萬,低視力近千萬人,尤其是在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患病率極高。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數據表明,我國小學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78%,中學生為55.22%,高中生為70.34%。更令人震驚的是,有份調查報告稱,國內因高度近視致盲者已達30多萬人。因此,兒童及青少年近視的防治越來越被學生、家長及社會所關注。為什麼患近視的青少年越來越多?孩子們的眼睛到底是怎樣近視的?僅僅是不良用習慣所造成的嗎?
二、調查分析:
大多數同學都是因為平時不注意保護眼睛而造成近視的。不正確用眼,不注意用眼衛生(如看電視和上網過長等.),則是現代青少年近視眼大增的主要原因。還有一部分青少年的近視原因是營養不良、環境影響等其它因素所造成的。最典型的近視原因是:
1用眼時間太長;
2看電視太近;
3看的電視畫面濃度太深、色彩太刺眼;
4 寫作業時的姿勢不正確;
5 在光線太強的陽光下看書;
6在光線太弱的光下看書;
7長時間的用電腦;
8不合理飲食;
9在教顛簸的車子里看書;
10遺傳因素;
11不認真地做眼保健操。
三、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發現,在當今的中學生近視率不斷上升,而中學生們對近視這一現象並不加以重視。甚至有人認為近視怎樣,戴副眼鏡不就得了。還對近視無所謂,錯上犯錯。許多人常將其歸咎於不良的用眼習慣,如看書距離不當、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來的醫學研究表明,飲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誘發青少年近視的重要因素。
四、建議
(一)看書時作姿要端正,光線要充足。讀寫要坐到離課桌一尺,胸離課桌一拳,眼離課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車或行走的時候看書,不要躺下看書。讀寫1小時要遠眺10分鍾或到戶外走動,調節眼睛肌肉。
(三)時常佩帶一些滴眼液,如:珍視滴眼液、明目滴眼液、珍珠滴眼液等。在課間十分鍾堅持做眼保健操。
(四)盡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注意作息時間的安排,不能讓眼睛長期處於疲勞狀態。
(五)不偏食,少吃辣的食品,多吃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A,D的食物。
(六)定期到眼科專醫作檢查,聽從儀醫師的指導,逐步矯正視力或防止近視度加深。
五、體會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視力豈不是窗框嗎?視力關系著我們的一生,我們要愛護我們的眼睛,堅決不要變成「四眼天雞」,不讓我們的將來為眼睛而後悔。有些職業非常需要用眼睛,特別是那些比較好的工作。我們現在保護好自己的眼睛,為的還不是將來?擁有一雙美麗而明亮的大眼睛,既美觀,又可以找一份好工作,豈不是一舉兩得嗎?為了我們的將來,保護好我們的眼睛吧!
記得給分哦。

⑽ 課題研究總結報告怎麼寫

工作 總結 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環節。通過工作總結,可以明確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下面就讓我帶你去看看課題研究 總結 報告 怎麼寫 範文 5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課題總結報告怎麼寫1

課題研究已進行半年有餘,通過同組教師的協作努力,課題順利進行著,對此,本人特做出如下總結:

一、本年度課題研究進展情況及成果:

1,教師理論水平等到較快提升

通過課題研究,全組教師共同努力,閱讀了大量的 教育 理論書籍,查閱了很多文獻資料,學習了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更新了教學觀念,促進了課堂高效率,在實踐的同時積極總結並撰寫論文,確實得到了能力 的提升。

2,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得到有效的培養,從而在學校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課題研究與開展,學生能獨立完成只是結構的構建,有利於學生整體上把握知識結構,通過學生課前的自主學習,使學生對知識進 行了一次有效信息加工,深化了對知識的理解,增強立體思維能力。

3,加強了師生的協作,全面提高了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的提高,光靠老師的行動還是不夠的,關鍵是如何讓學生真正積極自主的學習起來,俗話說「教學相長」,通過老師的有效指導,學生漸漸自主的培養起學習的積極性並真正落實到實踐中,從而提高整整體的教學質量。

以下是教師獲得的科研成果:

王柳明 《返璞歸真的文本閱讀——談初中語文文本閱讀教學的教師角度》 第十二屆五四杯一等獎 2012年

邵秋芳 《有效朗讀,精彩課堂》 2011年「金帆杯」二等獎

二、下一階段研究規劃

1,繼續深入開展課題研究實驗,注意及時收集課題研究資料,總結研究成果。

2,針對學生差異,在教師的有效課前指導下,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對於學習能力強的學生,

要重視整體知識的構建的運用,提升自己對知識有效加工的水平,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3,教師在,有效指導過程中,要側重思維 方法 上的指導,提供相關示範,鼓勵學生自主構建知識,提高學

生探究新事物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習的樂趣。

4,積累教育資料,撰寫案例和論文。

課題總結報告怎麼寫2

本學期對學生進行了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為了更好的總結 經驗 ,找出不足,以便促進以後的工作,現做以下總結:

1.養成 課前預習 的習慣

我們對學生的要求是學習新課之前能按老師的要求預習課文,要求做到:把課文讀熟,藉助拼音自主學習生字。每人准備一個預習本,把預習的生字註上拼音,藉助工具書給每個生字組兩個詞,這樣學生及認識了生字,還進行了擴詞練習。預習時能對要學的`內容,認真思考,把不懂的問題做好標記。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找出不明白的地方,也記在預習本上。老師在教學新課之前,先看一看學生的預習本,你會發現學生那些字容易寫錯或寫得不規范,那些字 組詞 容易出錯,學生會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

預習是學習的第一步,走穩這一步,後面的路就好走多了。教學中常常可以看到:自覺進行了預習的同學,上課就積極主動,認真聽講,對新知識接受快,學習效率就高;成績越來越好,反過來又促使他自覺地預習。這樣,良性循環就形成了。

2.養成聽課注意力集中,認真聽講的習慣

加強常規訓練,嚴格要求,培養學生特別是成長困難學生用心聽課的習慣,上課能坐得住,不但要專心聽教師講,還要注意聽同學講,學會聽,能聽懂;同時,要注意激發學生的成就感。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了成功,對於形成、鞏固和發展他們良好學習習慣起著特殊的作用。在成長困難學生的身上,往往消極因素暴露得比較明顯,缺點常常掩蓋了他們的閃光點。因此,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平時多觀察,發現他們的優點,及時表揚,鼓勵後進生繼續努力,並為成長困難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和條件。比如對待後進生,只要他舉手回答問題,就趕緊讓他回答,並且會大家贊揚:你看,人家誰誰聽講多認真哪,還這么愛動腦筋。誰誰認真思考了。教師講完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後,問:我剛才強調的什麼問題,誰能 說說 ?這時故意讓後進生回答,並表揚:某某同學認真老師講的問題了。這些學生會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自信心不斷加強,認真聽講的習慣會越來越好。

3、規范書寫的習慣。

盡管電腦日益普及,但硬筆書寫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傳遞信息和知識更新的技能,寫一手好字或者寫一手規范的漢字仍是一個優秀人才應具備的素質之一。在幫助孩子養成認真寫字的問題上,教師要有書寫意識,一方面強調寫字姿勢、握筆姿勢;另一方面滲透一些必要的書寫知識,如字的基本構成、間架結構、占格問題等。因為 兒童 容易受暗示的影響,所以教師在板書、在學生作業上寫批語時,書寫要規范,給學生樹立一個好榜樣。課桌整理得越干凈,越能靜下心寫好字,減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錯字、別字、漏字等現象。在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時,我們分三方面對學生的書寫進行評價,即:干凈、漂亮、正確。每次學生的作業都得三個分。這樣學生就知道自己那方面做得好,哪方面做得不好。另外,為了規范學生的字體,讓學生從小就寫一手漂亮的字,我們從一年級就讓學生每天堅持練字,每人一本與教科書同步的字帖,讓學生描摹生字。每次單元測試,我們都設有卷面分,讓每份試卷盡量做到書寫認真、整潔。

4、讓學生樂於積累,養成良好的習慣

《語文新課程標准》多次提及「語言積累」這個問題。例如在基本理念中強調「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又特別指出在閱讀方面要注意「有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然後又在各階段目標中再對此加以具體化。可見,積累對學好語文的重要性。確實,沒有積累,談不上培養良好的語感,也決不可能有真正的聽說讀寫能力,更不能學好語文。而且 語文學習 很難做到一蹴而就,它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只有「厚積」,才能「薄發」。

做法如:

(1)每周的語文閱讀課。

(2)定期開展的評比獎勵活動,讓它成為學生們主動積累的不竭動力。

(3)學生准備摘抄本,有好詞佳句積累本、 名人 名言 積累本等,發動學生把課外閱讀中學到的妙詞佳句、名人名言等摘抄上去,互相交流學習。

課題總結報告怎麼寫3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互聯網快速發展給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在已經步入信息化社會的今天,「上網」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而在龐大的網民群體中,青少年佔了很大的比例,並且還在逐步增多。

「我的孩子認為離開網路比離開我更糟糕。」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與中國IT精英縱論互聯網經濟時說,自己在女兒心裡的重要性遠比不上互聯網。據調查,目前網民中,18~35歲的青年佔60。6%,18歲以下的佔20。4%。「你e了沒有」成為青少年的口頭禪,上網「沖浪」是他們的「新寵」,面對不可阻擋的青少年上網熱潮,如何對其進行正確引導,已經成為當前學校、家庭、社會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1、為青少年的教育提供一些較為可行的方法與途徑

2、有利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家庭幸福,為構建和諧社會做些貢獻

3、有利於本課題組成員科(教)研水平及其自身素質提高,引導大家關注社會,關心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三、課題研究的依據和目標

1、借鑒的主要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也稱為結構主義,它是由瑞士學者讓·皮亞傑(J。Piaget)最早提出來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一種意義的過程、一種協商活動的過程和是一種真實情境的體驗。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認為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只對學生的意義建構起幫助和促進作用,並不要求教師直接向學生傳授和灌輸知識。建構主義理論的內容很豐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多媒體計算機和網路通信技術可以作為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的理想認知工具,能有效的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多元智能理論: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認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個學生在不同程度上擁有九種智力,智力之間的不同組合表現出了個體的智力差異。多元智能理論要求我們,應針對教學內容以及學生智能結構、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的不同特點,來選擇和創造多種多樣適宜的、能夠促進每個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方法與手段,「對症下葯」,「因材施教」,以滿足不同智力特點、學習類型和發展方向的學生。在教學策略應用中能運用多元智力理論為指導,對開發學生智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在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中運用多元智力理論為指導,可以因材施,滿足每一個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對開發學生智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人本主義理論:

人是教育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一切教育教學都必須以人為中心,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全面和諧發展為根本目標。以人為本的思想是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羅傑斯人本主義理論強調教學要發展學生的個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並要求創造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該學習理論因為崇尚自我實現、自由發展、自主學習、 自我評價 ,因此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教學中,同伴教學、分組學習、合作學習、發現學習、探究學習都以此為基礎。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理想整合能夠更好的實現同伴教學、分組學習、合作學習、發現學習和探究學習等。

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由班杜拉等的實驗研究,證明觀察模仿可有效處理病態恐懼,強調直接改變行為本身,不必重視行為背後的動機與人格特質,只要增進個人與環境互動的技巧,不良的適應行為是可以改進的,且由於人類具有強大學習潛能,所以環境變遷恰好足以導致個體成長。

2、目標

(1)、了解青少年使用網路對學習、思想所產生的後果

(2)、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網路的方法

(3)、解決青少年迷戀網路的 措施 與方法

(4)、如何營造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網路環境

四、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調查青少年使用網路的情況(含上網時間、原因、目的等)

2、上網游戲、娛樂對青少年思想、心理、學習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研究成因、

傳導機制、行為後果)

3、對上網的特別案例進行研究

4、如何解決使用網路所帶來的的消極後果

五、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1、調查法:運用問卷、訪談、測量等方式,有計劃、有目的搜集有關事實材料。

2、行動研究法:成員共同合作

3、個案研究法:以單一的、典型的對象為具體研究對象,通過對其進行直接或間接、深入而具體的考察,來了解對象發展變化的某些線索和特點。

4、經驗總結法:以個案研究為依據總結出上網原因,找出解決的方法。

5、實驗法:將解決對策放在選定的對象上加以研究。

六、課題研究的過程

1、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學習准備階段(20__年5月——7月)

(1)理論學習,課題論證

(2)成立研究小組,擬定 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研究實施階段(20__年9月——20__年8月)

開展實驗,積累資料

第三階段: 反思 總結階段(20__年9月——2011年5月)

撰寫論文,完成報告

2、採集的信息

3、對信息的處理和解釋

七、課題研究成果

八、對研究過程的自我評價、存在的問題及今後設想。

課題總結報告怎麼寫4

在教科所領導的帶領和支持下,我校的課題已經走過了兩個學年。從第一學年的申請立項、確定方案、構想策劃、理論學習、前期調查,到這一學年的貫徹實施,具體深入地開展教學研究活動,在一次次學習、實踐、研討、交流、改進、調整等實實在在的工作中,我們真實地聽到自己成長的腳步聲。

我們的課題研究已進入後期階段,如何結合新課程教學理念,以更多方式深入地進行課題研究,從多方面具體地體現和展示本課題的實驗情況和效果,是我們這一學年來課題研究的的工作重點。我們工作雖緊張,可卻感覺充實,雖然忙碌,可我們卻在不斷成長,成功的喜悅與研究的困惑並存著。現對後期階段課題組的工作進展及活動成果以及做法匯報如下:

理論與實踐並進

理論是實踐的航標。進行理論學習一直是我們課題組堅持執行的工作重點之一,因為我們深知,沒有豐富的理念知識,我們的課改是無法進行下去的,因此,本學期我們將理論學習滲透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培養課題組成員做學習型教師,養成學習的習慣。這個習慣從課題實驗開始一直延續至今。我們課題教師長期堅持進行相關的理論學習,並在組內實現知識共享。我們在網上申請了一個課題組群,好的 文章 大家共同學習,還將所看到的文章和觀點進行交流討論,這樣,我們在科研研思想上就容易溝通和達成共識。

追求高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探索。

在課題前階段,我們確立了《如何引領學生多 渠道 ,多角度解讀文本》的閱讀教學子課題,並在中心校三年級以上語文課堂進行了一年時間的研討,取得了一定的收獲。在上一次的階段性總結報告中,我校作了專題報告。我們的老師和學生都不同程度地的獲得了收益。20__年初,我校決定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並率先在《語文》學科進行初探。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從以下幾個版塊開展研討。

一是成立小組,並以小組特色確立組名,分別有「創新組、爭先組、等,組內成員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換。

二是確立名為「山間新筍茁壯成長」欄目,全班學生競爭十個項目。以貼小蘋果為獎品累計得分,分別在「上課、晨讀、作業、紀律、衛生、 體操 、安全、生活」等十個項目中爭取優勝,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是確立名為「我是班級小明星」欄目,一個月內分別評選「坐姿明星、生活明星、勞動明星、孝敬明星、作業明星、閱讀明星、書寫明星、學習明星、禮儀明星、進步明星」,明星的產生來自於各學科任課教師,各小組組長及課題組教師的評選。

四是成立兩個展示台,一個是「男女生pk台」,一個是「你爭我趕展示台」,展示台都將以小組集體的形式進行競爭,超越,真正體現集體合作的力量。

以上幾個版塊都是以班級 文化 的形式在教室四周設置,突出高效、美觀、鮮活。

我們在校內開展了多次小組合作學習研討活動,不斷地學習、實踐、探索,我們的課堂中,教師走下來,靠近孩子,共同學習。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參與者,指導者、學習者、合作者、探索者......」學生的聽、說、讀、寫、思、辨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為了更大限度的促進孩子的成長,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追求 高效課堂 ,我們在備課上下功夫,樹立大語文觀,利用一切可利用資源,「鏈接、拓展、延伸」等,任務設計有梯度,拓展與延伸巧妙結合,課堂生成有層次,我們在真實的課改中,追求真實的卓越課堂。

摸索推廣,彰顯成績

目前, 我校的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已在各學科進行推廣。並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蜚的成績。在縣教科所組織的小學美術、〈數學〉優質課競賽中,我校美術教師鍾玲娜、數學老師田燕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展示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使課堂教學精彩紛呈,分別獲得了縣級二等獎、三等獎的好成績,田燕老師執教的〈探索規律〉課堂實錄還被兄弟學校 收藏 和借鑒。在縣教科分所組織的〈新課標〉知識競賽中,我校程麗珍老師以文考97分的成績入圍演講比賽,並在演講比賽中取得了一等獎。

我們的課題進入了盤點和整理資料的階段。老師們一份份的學習筆記、聽課記錄、案例評析、精品課教案、教學反思、學期總結等等,就是我們成長的印記。面那一張張獎狀,就象一串串金色飽滿的麥穗,它凝聚著我們的智慧和汗水,同時盛載著我們豐收的喜悅。

我們課題組的工作既嚴肅又活潑,既充滿困難又充滿了希望。課題研究的過程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也是一個充滿樂趣的過程,我們課題組成員一定會團結一致,爭取把小組合作學習的研討工作做得更系統,更扎實,讓研究成果作用於更多的.學生,在學的提高和發展中綻放光芒。

課題總結報告怎麼寫5

一、 研究進度:

針對課題研究,在完成了開題報告後,我們就展開了第一階段的研究。現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已經

完成。第三階段關於學生 英語閱讀 興趣的培養以及英語閱讀的有效教學正在展開。

二、 主要研究內容:

第一階段的研究內容是探討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深入課堂觀察、走訪教師和學生,了解學生閱讀學習的現狀。然後對調查情況進行分析,對影響閱讀速度及閱讀效果的原因加以總結。

三、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

1、首先我對七、 八年級 的部分學生做了一項學情調查。同時,針對這一學情調查,進行總結分析。此次調查主題:影響初中生閱讀速度及閱讀效果的原因調查。對象:七年級、八年級的部分學生。 調查內容:圍繞 英語學習 興趣、英語閱讀學習能力進行分析,進而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這次調查採用問卷的形

式,圍繞問卷調查設計如下:

1.你喜歡英語學科嗎?

1)喜歡 2)一般 3)不喜歡

2.你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快樂嗎?

1)經常感受到 2)偶爾感受到 3)從未感受到

3.你喜歡閱讀英語文章嗎?

1)喜歡 2)一般 3)不喜歡

4.在考試中,閱讀理解題丟分多嗎?

1) 很多 2)較多 3)一般

5.你了解一些閱讀技巧嗎?

1)了解一些 2)了解很少 3)不了解

結果統計:選擇1)選項的人數佔23%,為A類。選擇2)選項的人數佔53% ,為B類。選擇3)選項的人數佔24%,為C類。從直觀數字上看,B類學生的存在之多,說明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還是一般,

越往高年級學生 學習英語 的興趣越低。

分析:學生學習英語缺乏學習興趣,認為費時、費力,成績不能很快有大的提高。在學習中缺乏高效率,需要改善有效學習途徑,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這一分析為此次課題研究找到好的切入點。

2.課題展開研究:

結合課堂英語教學實際,充分研討英語閱讀教學的規律,提出並實施「提高學生閱讀速度及閱讀效率」的具體策略, 並有效指導於學生。我首先分析學生的學習現狀,找出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中的困惑或不足,

然後利用英語閱讀課逐步指導學生,有效地改善學生英語閱讀的學習效果。

3.在本課題研究期間,為了更好充實課題研究的內容,我利用資料室、網路信息以及閱讀理論書籍

等方式加強了理論學習。

四、研究結果概述:

本階段研究意在結合課堂教學,對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加以指導。為此經過本階段的研究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我摸索出了自己的一些應對策略。即擴大詞彙量,訓練閱讀速度,克服不良閱讀習慣,教給學生

一些閱讀技巧,如略讀、跳讀。

鼓勵學生多做一些閱讀練習。課堂教學與課外練習相結合。

五、主要收獲及階段性成果:

指導學生學會利用一些閱讀技巧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及閱讀速度。本階段形成研究成果論文2 篇,名稱《初中生英語閱讀現狀及成因》《有關初中生英語閱讀的學習與策略》, 讀書筆記 幾篇。

六、存在的困難與問題:

理論研究上升不到新的高度,在研究中新教學理念與課題的結合體現落實不夠。

七、下階段研究的設想與建議

1加強理論學習,了解有關課題研究方面的新動態、新成果,結合本課題實際多做借鑒, 幫助學生

樹立自信心,培養學生對閱讀學習的的興趣。不斷改進 教學方法 ,提高閱讀效率。

2.結合研究內容,指導課堂實踐,有效改變英語閱讀教學。


閱讀全文

與語文學情分析調查報告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5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8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