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考語文淘汰15%考生:教材變難了,那麼學生們該如何應對呢
2021年5月高考語文題型出現調整或淘汰15%考生的話題在社交平台上發酵,引起了網民們的廣泛關注與討論。
部分網民們認為語文教材越改越難,學生現在應該將大多精力投於語文科目的學習之中;也有部分網民們認為,在高中這個通識教育階段增強學生們的語文素養將有利於學生們的後期發展。那麼在高考語文越來越難的語境之下,學生們該如何應對呢?筆者將結合自身的經歷來講一講相關的解決措施。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文科學習的過程之中,要基於課本,但不能局限於課本,因為實際上文無定法並沒有任何一道文科的試題它是有標準的答案。因此在學習課本的內容之中,還要進行廣泛的涉獵到其他的文科知識,文科的學習便就像是建造一個樹形圖,通過去豐富樹枝上的各個樹枝,才能夠將自身的樹形圖搭載完整,而當自身的知識儲備到達了一定程度之後,那麼對於應試則可以說如魚得水。
古語曾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任何一個應試考試中,它其實都是一個輸出的過程,想要更好地進行輸出,那麼一定要進行廣泛的輸入,而高考語文不論怎麼改革都會是換湯不換葯,只要能夠做到廣泛的涉獵,那麼一定能夠在高考語文中取得好的成績。
2. 如何提高高考語文成績的方法和建議
高中生要想提高語文成績,必須做到「四勤」,即「動眼勤看,動手勤練,動腦勤想,動筆勤攢」。
(一)動眼勤看
現在,由於課業負擔重,應試教育使然,大部分同學忙於上課、補課、完成作業,很少有時間閱讀,造成我們的高中生普遍閱讀面窄、知識面窄。為了應對高考閱讀理解材料涉及知識相對多元的現實,考生有必要增加一點閱讀量,比如:讀一些與考試材料風格相近的文章,像《新華文摘》、《人民日報》(理論版)、《光明日報》(理論版)等的社科論文等;讀讀《唐詩鑒賞辭典》等古詩詞鑒賞範文,學習、借鑒名家、權威如何解讀、表述古詩詞的鑒賞。也可以翻翻《史書》,找一兩篇好的歷史人物傳記讀讀,仔細琢磨其語言特點、內容結構等信息。除此之外還應當在學習之餘堅持收看央視晚間新聞報道類的主流媒體,了解社會民生的「最新聞」,讓自己的視角能伸向更宏闊的社會現實。
(二)動手勤練
高中語文學習、復習的「題海戰術」並不可取。尤其不要買一本本的習題集、模擬題反復做。語文的核心知識就那麼多,重在活學活用。但不多做題不等於一點不動手。其實,高中同學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很少在平時能將成套的語文試題、模擬題按照高考規定時間、要求完成,特別是容易將作文與前面17道客觀題分開做,結果實戰效果很差。一道高考,作文時間不是不夠,就是留得太多影響前面答題效果。要知道,對於考試而言,「只有平時像考試,考試才能像平時」。這就要求考生在平時能定期嚴格按高考標准完成一套語文試卷。
動手勤練的另一方面是能「模仿造句、寫段落直至模仿經典文章」。未經高水平的模仿,很難有自己獨到的東西。尤其表達能力的訓練。
(三)動腦勤想
主要是能夠經常回想、默誦高考語文試卷的17道題的題干。通過思考找到自己常錯考點。自己試著總結尋求破解辦法。
(四)動筆勤攢
主要是積攢一些萬能的經典的獨到的理論論據,像先秦諸子散文中的名句、「四書五經」的名句、古詩詞名言警句等。這些往往能夠反映考生的傳統文化底蘊和語文素養。其次,要練習壓縮材料,最好用「排比+(比喻)+例子+觀點」的結構。最後,要練習、積累作文開頭結尾精彩語段。
要切實提高語文成績,還要再突破「四個重點」,當然也是高考的難點所在。我概括成四句話,即「今文閱讀重三細,古文傳記有三立,古詩鑒賞言象意,作文論據重分析」。「今文閱讀重三細」是針對閱讀理解試題的,即要求考生做閱讀理解題時盡可能做到「細讀文本找標記、細讀題干找題眼、細讀答案找差異」。「古文傳記有三立」是針對古文閱讀和翻譯的。古文傳記無非敘述歷史人物的「立言、立德、立功」,抓住這樣的主線歸納信息會非常簡潔。「古詩鑒賞言象意」是針對高考另一難點古詩詞鑒賞的。優秀的詩歌作品一般都要具備「言象意」三個要素,語言層面的「練字」、語詞方面的「詩眼」以及語句方面的「修辭」,都是為描寫、塑造「象」(物象或意象、形象)服務的,最終當然要反映詩人的思想情感。把握這樣的主線對理解、鑒賞詩歌很有好處。最後的「作文論據重分析」是針對高考最大難點「新材料作文」的,核心是要求考生能在引用事實、理論論據之後作出扣題、扣論點的精到分析。
3. )為了有效應對新高考,語文學科教師應如何進行教學實施
語文學科教師為了應對新高考,不能再像原來一樣,只靠使死記硬背,而是讓學生廣泛閱讀,靈活掌握語文知識和技能
4. 如何應對高考語文
1.文言實詞是構成文言文的主體,是學好文言文的關鍵。掌握聞胭實詞主要靠閱讀積累,文言實詞絕大多數具有多義性,關鍵是要確定一個實詞在特定語境中的具體含義,就要根據上下文的語言和文言實詞的特殊用法來加以綜合判斷。這就需要把握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偏義復詞、同形異義等。同時以句記義,如記「集」的「鳥停息在樹上」的意思,最好也記住「沙鷗翔集,錦鱗游泳」這個句子。
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要求掌握的文言虛詞共18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用法是指該詞的意義及其語法關系。 解題方法:(1)還原文本,推斷句意。強調對語境的感悟,結合考句的上下語境,整體把握該句的大意,以便進一步推斷虛詞在該句中的意義。(2)運用已知,縱橫比較。要求對18個虛詞的各種用法、在教材中的典型例句,瞭然於胸,才能逐個去比較、排除,最後確定。( 3)要有句位意識。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語法意義,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語法標志,不同的搭配,有不同的語法作用。要處處留意,時時小心,找准位置,分析語法結構及句式特點,才能游刃有餘。
3.掌握特殊語法現象。包括通假、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理解為重,熟記典型例子,學會聯系類比,根據具體語境分析,能夠靈活遷移。
4.翻譯句子。六字訣——對、換、調、留、增、刪。(1)「對」。即對譯法。翻譯要對應原文,字字落實。古漢語中單音詞居多,翻譯時可以量採用有相同語素的雙音詞。例:學不可以已。譯文:學習不能夠停止。(2)「換」。對那些詞義已經發展,用法已經變化,說法已經不同的詞,在譯文中替換為現代漢語。
例:叟識其意,曰:「老夫無用也。」各懷之而出。(09安徽卷)譯文:老人知道了我們的心思,說:「我不需要(它們)了。(於是我們)各自揣著書出來了。「叟」換成「老人」,「識」換成「知道」,「意」換成「心思」,「懷」換成「揣著」。 (3)「調」。對文言語句位置與現代漢語不同之處,主要是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等倒裝現象,譯文依據現代漢語的語言規范,對成分位置作必要的移位調整。 (4)「留」。保留古今詞義完全相同的一些詞。保留特定的專名術語,如人名、地名、民族名、官號、謚號、年號、特殊稱謂、特殊的學術或專業術語,現在已經消失的事物等。例:與郡丞元寶藏深相交結,前後令長,未有不受其指麾者。(09年全國一卷)譯文:與郡丞元寶藏結交很深,前前後後的縣令縣長,沒有不受到他指揮的。 (5)「增」。文言文省略現象較為突出,如省略句中的主、謂、賓成分,介詞,數詞後面的量詞,甚至還有省略一個分句的現象,翻譯時應根據現代漢語的語法規律增補必要的語言成分。 例:二青含哺之。 譯文:二青含著(食物)喂給它吃。 (6)「刪」。文言語句中有些虛詞的用法,現代漢語沒有類似用法的詞語,也沒有類似的句法結構,翻譯時只能刪除削減。如發語詞「夫」「維」,起提賓作用的助詞「之」經及一些湊足音節的助詞。
5. 如何應對高考語文
將在全國范圍內漸次鋪開的高考改革,是當下高考制度的一次深刻變革。實行「新高考」後,高中怎麼教?學生如何才能進入心儀的高校?教育整體鏈條是否能環環相扣?不分文理的「3+3」模式:改革凸顯四大變化自2014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後,各地開始陸續出台本地區改革實施方案。記者梳理各地改革方案發現,高考計分方式、高校招生錄取方式發生明顯變化,科目設置和招生批次成為改革重點。——不分文理,變為「3+3」模式。廣東、遼寧、吉林等大部分省份實行「3+3」的考試模式:前一個「3」指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後一個「3」為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成績,由考生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外語等科目實行一年兩考。北京市高考改革確定,英語聽力考試從筆試中分離,一年兩次實行機考,上海、吉林、遼寧等地也規定,外語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學生選取較好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廣東省除外語科目實行一年兩考外,還將給學業水平考試提供兩次考試的機會。——「一考定終身」變為「多元錄取」。各地規定,改革統一高考招生錄取機制,實行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即俗稱的「兩依據、一參考」。——「本科批次合並」。遼寧、福建、四川、廣西等地從去年起陸續取消本科第三批次,與本科第二批次合並錄取。一些省市則提出了合並第一、第二招生批次:上海市將從2016年起合並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並按照學生的高考總分和院校志願,分學校實行平行志願投檔和錄取;海南合並一本、二本招生批次,並計劃從2020年起僅設本科和專科兩個錄取批次;山東省也提出,山東高校錄取從明年起將不再分一本二本。新高考方案執行時間上,上海、浙江兩個試驗區明年起執行新高考;北京、海南等將於2017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廣東、遼寧、吉林、湖南等大部分省份定為從2018年高一新生開始執行改革;一些西部省份定於2019年開始執行。「套餐」變「自助餐」:指揮棒如何帶動學習革命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引發普遍關注。一些業界人士認為,新高考方案總體上以學生為本,為學生、高校提供了選擇機會,考試素質教育導向、公平性更明顯。但與此同時,高考的「套餐」模式變成了「自助餐」,「史、地、生」等傳統副科比重增強,各科內容更注重考察與生活相結合的實踐能力,高中教學勢必發生重大變革。——「走班制」必然帶動分層教學。師資配置、課程組織與學校管理均不同程度面臨挑戰。記者在上海采訪了解到,「走班制」正在成為高中教學改革的一大趨勢。目前,復旦附中本部已經對部分高一、高二逾兩百名學生實行全部課程走班,不設行政班級,其餘學生選修課實行「走班制」,學生可以按照自己選擇的課表前往對應的教室上課,教室門口也貼出課程安排和相應的時段。明年開始實施「新高考」的浙江省實行的是「7選3」考試模式,學生可以在物理、化學、生物、思想品德、歷史、地理、技術7門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中,選擇3門成績計入高考總分。這種考試給浙江省高中帶來了35種課程選擇「套餐」。實際操作中,由於學生選擇不一,部分學校教室、教師出現一定程度的短缺。——「綜合素質測評」將由雷同到個性。上師大附中校長嚴一平介紹,在相關高校已公布的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方案中,高考成績不再是唯一的錄取標准,而是採用「高考+校測+學業考」方式錄取。在全面推進高考改革後,高校正在逐步將綜合素質納入到人才的選拔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生的全科成績、綜合素質和自身的實踐和體驗經歷。記者在各地調查發現,當前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對高考錄取影響不大,部分中學做的還比較簡單。自由度增加:做好未來發展「選擇題」今年上海共有9所高校開展綜合評價錄取,同時高招將合並一、二本批次,原有的志願填報方式和投檔錄取法發生改變。考生在合並後的10個院校志願里填報的自由度明顯增加,原來「從一本掉到二本」的概念消解了,考生的選擇面得以擴大,高分考生更易向上沖擊,低分考生也有足夠多的選擇滿足志願。復旦大學招生公室對此表示,希望學生和家長能充分考量自身特長、興趣、理想,從未來10年、20年,甚至更長發展時期來把握自身的選擇,只有這樣才能跳出只看眼前的熱門專業、分數高低等狹窄視角。這也是考生真正能夠在招考制度改革中以不變應萬變的根基所在。「現在學生最大的困惑是,只知道學習,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將來要做什麼?」一些教師反映,在選擇多了、范圍大了的情況下,考生自己也會患上「選擇困難症」。「高考改革最重要的就是選擇。」長春市實驗中學校長遲學為說,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潛能選擇優勢學科,學校也要有這樣的規劃和引領能力。一些基層學校負責人擔心,高考改革開始實行時,對學校、學生和家長的適應能力是個挑戰。針對「走班制」,武漢市一所中學校長說:「學校教室夠不夠用?如何配備相應教師,走班之後新的班級如何管理,如何考勤?可能都要和過去完全不同,應提前做好准備。」針對高校錄取參加「綜合素質測評」,一位孩子在上海交大附中嘉定分校入讀的家長趙女士表示:在本身比較繁重的高中課業中,如何更好地融入業余愛好、社會實踐、志願活動等內容,考驗著學校、也考驗著學生和家長
6. 語文答題臨場應試技巧
如何充分展示自己的知識才能,在高考答題時如何做到盡量不丟分,爭取多得分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 語文答題臨場應試技巧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答題臨場應試技巧
一、基礎知識題注意細微差別和語法規范。
字音題注意同(近)音字、形近字、多音多義字,因為該題考查的大多是常用而有容易讀錯的字。字形題注意形似字、同音字,從漢字的「六書」、從意義來推求該字的書寫正確與否。對實詞、虛詞的考查要注意其細微差別和側重點。熟語(含 成語 )判斷題,切忌望文生義,注意似是而非的成語,如「不以為意」與「不以為然」,「不負眾望」與「不負眾望」等,從感情色彩、陳述對象、習慣用法、謙敬色彩等方面考慮。
二、科技 說明文 的閱讀要從整體把握。
自然科學類 文章 主要考查考生的概念、判斷、推理能力。對「詞語」的理解,實際上是對「概念」的理解,要把握概念的本質特徵;「對內容的解說」實際上是對信息收集與整合,注意選項內容與題干內容的關聯。推斷題可從過大、過寬、因果倒置、強加因果、無中生有等方面考慮。社會科學類文章實際上社科類小論文,要從觀點、材料、論證、推理等角度來考慮。無論是自科類還是社科類文章,實質都是科技小論文,都是觀點、材料、證明和推理,該題考查的還是語文能力。
三、文言文閱讀注意古今不同。
閱讀時,首先當作典雅的現代文來讀,整體把握文章的大致內容,因為語言有繼承關系,不要一看到文言文就畏難,平心靜氣地看下去,注意前後 句子 的互為補充,相同句子的對應詞語在意義上的相互關聯。在答題時注意這是考文言,偏重在「言」,與現代漢語不同,翻譯句子時,要特別注意省略的詞語和特殊用法的詞語。
四、古詩賞析要進入語境。
去年湖南卷古詩鑒賞表面上看是賞析兩首詩,實際上第2首已經賞析出來,以為考生賞析第一首的導引。第1問考查對全詩含義及詩眼的作用的理解;第2問考查對寫作手法、主要意象的表達內涵的理解。按說也是過去的基本命題形式,題乾的要求也很清楚。但還是有不少學生未得讀詩的要領,比如應結合詩題與詩句來讀(一實一虛)、應注意景物對情感的象徵隱喻等。答題時一定要在各個環節上坐實。比如此題第1問,「望」虛寫置身峰頭,以及「更期待京華親故施以援手」很少有人答對;第2問,則一般答得比較籠統,未落實。仿寫類賞析,注意對應點;如果是問答類,也不妨參照賞析類來答,即通過什麼景(物),表達什麼情(志,或理),運用的是什麼手法。不要有遺漏。
五、文學作品閱讀注意整體和思路。
對文學作品的閱讀要從整體把握,理清思路結構,注意象徵義和比喻義。這里特別強調一下「作用類」試題的思考角度。一般來說,無論是詞句運用、題材選取、或是表現手法的作用,一般都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思考:詞句的(1)表層含義是什麼(材料的內容是什麼),運用了(2)什麼手法,其(3)深層蘊涵是什麼,對(4)思想感情的表達有何作用(這一點往往出現與深層蘊涵重合的情況,但並不絕對,因為思想感情往往關涉主旨),有何(5)表達效果。當然並不是說每一道題的答案都一定要答上這五點,具體問題得具體分析,但我們往往需要從這五個方面切入思考回答答題,才可能得到滿分。比如《一日的春光》第二題第二問「這樣的寫法有什麼好處?」有同學這樣回答:「這樣的寫法可以突出作者的感情,使表情達意更加順暢。」這個答案存在以下問題:①漏掉了「欲揚先抑(或是鋪墊襯托)」的手法,要扣分;同時手法不明,自然突出下文的「一日的春光」這一要點也就漏掉;②突出作者什麼樣的感情沒有明示,回答過於空泛而沒有針對性,不是「閱讀」的答題,當改為盼春不得見而失望,突出作者熱愛春天的感情;③其回答涉及到了表達效果,「使表情達意更加順暢」,但這一分析不恰當,「反復這樣說」,應該是強化作者的情感表達。答題者的失誤就在於不明白回答「作用類」試題的切入角度。
六、賞析短評寫作要敘、析、評結合。
敘述要概括抓點,分析要簡潔、評是對以上敘析所作的評論。最好用總??分??總來結構全篇,這樣眉目清晰。去年高考得分高的往往是抓住了要點(有點像做問答題),加上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得分低的則主要是未認真審題,寫成整體性的賞析了。
七、 作文 要審清題意和要求。
縱觀近兩年湖南作文題,都是著重於寫個人體驗和感悟,這既符合課改要求,也有利於避免重復。而從考生作文情況來看,一是沒有審清材料,材料實際上有導向和提示作用,「 家庭 教育 」和「跑的體驗」都有提示作用。如去年 高考作文 提示語 中有「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表明希望看到你寫自己的體驗,但還是有許多考生寫的是歷史人物或文學人物的體驗;二是沒有審清要求,今年繼續「限文體」,實際上就是寫成 議論文 或 記敘文 。議論文就是擺事實,講道理。觀點要明確,見解要深刻,材料要典型、豐富,條理要清楚。記敘文要中心明確,語言要優美,注意於細微處見真情。三是結構意識不強。總共800字的文章,卻雜雜沓沓的包羅幾個主題,思維混亂,條理混亂,卷面混亂。在網上閱卷,尤其是要加快速度的時候,這種文章是要吃虧的。
語文考試題型的提分技巧
一、基礎知識
1.錯別字:
主要考查識記能力。最實用的 方法 是將常見錯別字歸總分類記憶,要注意高中語文第四冊附錄中的《容易寫錯的字一覽表》和《容易用錯的成語一覽表》。備考的重點是別字,注意形近字、音近字的比較記憶。如「輯拿」的「輯」系「緝」的形、音皆近字,豈不知,「緝拿」住後是要用繩子捆的。記憶的前提是理解到位。如「義憤填膺」考的就是「膺」的字形,如果我們知道「膺」的本義是「胸」,它是身體的一個主要部位,根據造字規則,身體部位的字有「月」字偏旁,可斷定「膺」為正確字形。再如「大有稗益」的「稗」看偏旁就知道是一種「草(莊稼)」,顯然是錯誤的,應為「裨」。建議考生自己整理「容易用混用錯的字辨析一覽表」,注意以音辨形、以義辨形、以語境辨形。當然,備考時還要進行「字音題」訓練,解題思路與識別字形相同。
2.成語:
正確理解成語在語境中的含義。歷年高考成語題主要考查的是「感情色彩的誤用」、「適應對象的誤用」、「易混淆成語」。必須掌握成語的確切含義、使用范圍和感情色彩。如「拍手稱快」是針對反面人物被處治後發生的,「功敗垂成」是差一點沒有成功。建議考生自己每天積累、辨析1—2個成語。除了備考成語以外,還要對重要實詞、虛詞乃至俗語也要進行專題復習,因為這些內容均屬於「詞語」范疇。
3.病句:辨析病句時不要將簡單問題復雜化。主要考查的類型是「句序不當」、「搭配不當」、「重復」、「成分殘缺」、「不合邏輯」,沒必要搞成「雜糅」再細分。答題時,主要採用句子成分主幹劃分法判斷「句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的問題。不合邏輯主要是前面「是否」雙向對後面「是」或「否」的單向和關聯詞語使用不當的問題。復習時一定要把劃分句子主幹成分的語法知識補充學好。
4.語句連貫:
連貫就是話題統一、句序合理、銜接和呼應自然。答題時要注意看陳述對象(含話題)的一致性、句子前後結構的一致性、詞語前後照應、邏輯順序恰當。可採用根據語境提示先確定選項首尾的「觀察首尾法」,然後再採用「抽心連貫法」,看哪一語句和首尾連接最緊密。
二、科技說明文科技說明文的命題特點
選文——關注自然科學研究新觀點;理解——緊扣重要詞語和句子的准確含義;分析綜合——注重信息篩選和整合。命題的設計注重整體感知,並運用分析、比較等手段收集篩選有效信息,進而考查學生處理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介紹新知識、新觀點的材料中必然要涉及一些新的概念和重要的句子。如果考生不能正確理解這些概念、詞語和句子,必然無法准確地把握文意。這些新概念、重要的句子常常就是命題點。解答有關術語概念理解、重要詞語理解、概括性題目,一定要到原文中找答案,這是解答說明文題目的基本原則,諸如到文章標題中找答案、到上下句中找答案、到上下段中找答案、到 總結 性語句中找答案、到註解中找答案等。
三、文言文閱讀
1.實詞活用和虛詞重要用法實詞出題一定要在課內註解中找到原形用法,尤其注重重要實詞的引申義,通假字,名詞做狀語,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或使動、意動用法,注意典型的古今異義詞。要關注句式和句式特點,重點關注六種句式中的被動句、判斷句、省略句和四種倒裝句——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基本發生在疑問句和否定句當中,關注命題典型字樣的「之」、「是」提示賓語的作用;定語後置的命題典型字樣是「者」;狀語後置命題典型字樣是「於」。
2.翻譯句子句子翻譯要先將關鍵字詞翻譯到位(實際上句子翻譯的采分點就在一兩個關鍵字詞的准確翻譯上),然後看句式或句序,最後補足省略成分使句子通順。翻譯的總要求是意思明確,表達通順。
3.篩選文中信息命題時依據文段中描寫人物主要材料,以某個標准(諸如經歷 事跡 、才能才幹、品質情操等)編題目。從近年高考題目可以看到,文言文考題的分析理解題目有傾向於現代文出題的新動向,比如分析內容因果關系,佐證前後呼應,修辭法分析,寫作借鑒等,這也是文言命題創新的增長點。
4.篇章內容的理解整體感知類題目,就是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先針對選項內容到文中去解讀大意,對比見正誤。
四、古詩詞鑒賞古詩詞鑒賞要抓住「詩眼——詩言志,表達的思想」
「詩意——描寫的意象,創設的意境氛圍」:「詩情——詩言情,詩的感情基調」:「詩句——煉字煉句(尤其是名句),語言文採的作用」。古詩詞鑒賞要找好解題的突破口。從題目突破,明確內容;從作者突破,了解風格(例如李白之飄逸,杜牧之俊逸;白居易之曉暢,劉禹錫之清新;杜甫之沉鬱,李商隱之奇艷;韓愈之雅素,賈島之苦澀);從詞語突破,理解句意;從修辭突破,體味意境美;從表達方式突破,鑒賞藝術技巧;從比較閱讀突破,把握思想感情。
語文答題臨場應試技巧相關文章:
★ 12個考場臨場發揮小技巧
★ 最新高考語文答題技巧和方法
★ 高考語文作文臨場發揮技巧
★ 高考臨場作文技巧指導
★ 語文古文翻譯答題技巧介紹
★ 語文輕輕鬆鬆拿高分的方法
★ 高考語文應試技巧
★ 中考作文臨場應試十大技巧
★ 提高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方法與技巧
★ 高中語文卷子答題的技巧
7. 新高考政策下語文的改革下應該如何復習
是可再看下的順以
8. 高三應該怎樣學習語文來應對新高考
從字詞到課後思考拓展,把課本知識一條條梳理一遍,尤其要注意詞語積累,從字形、讀音,到出處、典故,這些都是很容易忘記的基礎知識。把易錯點整理在本子上,分年級分冊整理歸納。這階段容易思維疲勞,感覺很像在死記硬背,其實不用擔心效果,只要堅持下來,平時把「朗讀課文」、「查字典」這些事情當做放鬆調節。這部分的復習主要是用來為高考題型中的現代文閱讀做儲備,會讓人對語文這個學科有個整體的概念,會重拾很多之前沒有學好的知識點。高中階段老師推薦的經典課外書籍,不管是現代文學方面的還是古代文學方面的,甚至可以看一部分大學中文系推薦書目,如《古代文學史》、《歐美文學史》。作為備考復習,要帶著「心機」去看書,看到一些有價值的內容要有「題感」,試想如果這部分考試考到了,你能否答出來一二。古詩詞和文言文閱讀理解是需要長期積累的,如果平時的積累不夠,短時間內補很吃力。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章法可循。古詩詞主要靠理解記憶,文言文主要靠對古文的閱讀能力。《史記》、《戰國策》這些老師推薦的常會考到的典籍可以多啃啃,會發現文言文中的奧妙也不過如此,相比之下,比英語好懂多了。
9. 面對全國新高考改革,語文教師要怎樣去應對才不會讓
1、高考改革後,語文科目並沒有什麼變化,語文科目仍然是三個統考科目之一,語文科目的總分仍然是150分。
2、高考改革對於語文老師的教學肯定會提出一些新的要求,語文老師要深刻領會高考改革的精神內涵,認真備課,仔細研讀好高考改革後的語文科目考試大綱,把最新的語文命題精神帶給考生。
10. 高考改革,語文將越來越難,該如何學習好語文
學習好語文最重要的事情是做好積累,也就是說除了課上的知識要及時理解和掌握,在課外也要多多閱讀。
一、課堂知識的掌握
對課堂知識的掌握,包括課堂里老師所講的所有知識要理解通透,還包括把所有的題型研究一遍,了解大致的題型,了解大致的答案是怎樣的,進而形成自己的做題思路。現在的語文題大部分情況下還是會考一些背誦的古詩和文字,以及文言文和閱讀文的理解。而且還不一定會考課堂內所學習的文言文,有些時候還會考一些課堂外的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