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上好音樂課
我從事小學音樂教學多年,發現部分學生對所學歌曲並沒有很好地掌握,有明顯的走調、忘詞、吐字不清晰、歌聲缺乏氣息的支持等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他們在班級中屬於後進生,不喜歡上音樂課,上課經常走神。 唱歌本身是一門藝術,如何讓所有學生接受這門藝術,激發他們想學的願望則是藝術的藝術。學生是活生生的人,雖然他們的經歷少,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需要、興趣和願望,也有他們自己的主觀意識。那麼,如何讓這些學生愛上歌唱?在歌唱教學中又如何能讓這些學生在充分的音樂體驗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獲得形式、技能的領悟呢? 一、發揮教師藝術魅力,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 音樂教師從第一節課起,言行舉止就要散發著藝術魅力,充滿藝術激情,深沉地吸引學生模仿、學習、追求和超越。在上課時,教師要做到精神飽滿,尤其是上課的前十分鍾,教師一定要用語言或動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產生學習的慾望。教師在課堂上要真正和孩子建立意識上的平等,而不應居高臨下,整天牽著孩子的鼻子跑。孩子不是老師情緒化的傾瀉對象,他們也有尊嚴,他們不喜歡老師經常用命令式的口氣跟他們說話。比如我們在課堂上就應多用一些「好不好?」、「行不行?」、「大家說怎麼辦?」一類的話語,這樣,既尊重了孩子們的意見,又激發了他們學習和思考的興趣。在練習演唱歌曲的時候,老師可以走到學生中間去和他們一起演唱甚至跳舞,尤其在低年級教學時老師應多給孩子一些親密的語言與動作。當他們表現出色的時候,我們可以摸摸他們的頭,貼貼他們的臉,說一聲「你真棒!」;當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要拍拍他們的肩,說一聲「要加油!」。我們要讓低年級的孩子感覺我們像媽媽,讓高年級的學生感覺我們像朋友。總之,在課堂中,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一種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課堂氣氛,把關愛和笑容留給學生,從而使他們「親其師而信其道」。 二、課堂紀律要嚴明 寬松的課堂氛圍如果沒有嚴明的課堂紀律做保障,教學質量是得不到保證的。教師首先要向學生講明紀律,讓學生有章可循。教師要做到獎懲分明,絕不能放任自流。曾經聽過低年級的一堂課,上課老師的教案和教學理念都不錯,形式比較新穎活潑,但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卻碰到了困難。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個個神采飛揚,課堂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但由於小學生的自我約束力並不很強,場面很快就變得有點混亂了,學生高興得忘乎所以,更有甚者乘機互相打鬧嬉戲,教師束手無策,只能幹著急,教學效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見紀律在課堂中的重要性,再好的教學設計離開了紀律這一保障,教學將無法進行下去,更別提什麼教學質量了。紀律是效率的保證,但同時教師態度又不能過於嚴厲,過度苛責會使學生戰戰兢兢、反應遲鈍,喪失學習的主動性,缺乏創新精神,這同樣也是不利於學生發展的。因此,我們在給學生一定自由馳騁空間的同時又要注意不能放任自流,必須要有一定的紀律約束,這是保證課堂效率的前提和基礎。當碰到令老師頭疼的「淘氣鬼」,不妨適當地進行一下「冷處理」,給學生一個嚴肅、信任的眼神,相信學生會明白這眼神中所包含的意思,自覺收斂自己的行為。比如低年級學生上課舉手發言,經常出現踮著腳尖小手舉得老高,嘴裡直嚷「我來我來」,一幅爭先恐後的場面,這時教師只要作一個標準的舉手發言姿勢,聰明的小學生會馬上明白並做好發言姿勢,一個簡單的手勢就能有效地維持好課堂教學秩序,成功地組織教學。可往往會有老師板著臉,高聲怒斥,其實這樣做的效果並不好,無形中學生和你產生了距離。 三、把握好重難點,突出學習的體驗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育智慧在於教師保護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能力,經常激發他體驗學習快樂的願望。」而體驗是培養興趣的基礎,因為良好的情感體驗總會伴隨著興趣的生成。而興趣、好奇心才是學生學習的內在要求,是促進學生獲得發展的真正動力。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師設計了多種歌唱的方式引導學生體驗歌曲所表現的音樂形象:在熟悉曲調之後,教師讓學生一遍一遍地演唱,但每次演唱前都提出不同的要求,讓每位學生參與音樂活動,運用歌聲、表演等方法,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加深他們對歌曲情感的理解,進而准確地抒發情感,表現歌曲的形象。 學生在課堂中反復演唱多次,在反復體驗中,學生不只是依靠歌詞去理解音樂,而是從歌曲的音樂旋律、速度、力度等諸多表情手段去體驗、表現音樂,感受歌曲在內容上、形式上、情感上的美感,從而更好地表現音樂情感。通過粗唱、細唱、精唱,使情感抒發步步深入,讓學生從感性的愉悅層面上升到理性的情感共鳴、審美層面,審美情感的進一步調動、激發,在學生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審美體驗。 我們在設計教學方案,組織教學過程中重視對每個學生的觀察和了解,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時時保持一種對音樂學習的積極心態和愉悅體驗,以最大的興趣參與到我們的教學活動中來,使他們「學海無涯『樂』作舟」,讓音樂課堂成為了學生精神上的家園。成為其心靈里美好的東西,從而使他們真心地喜歡上音樂課。
『貳』 如何讓小學語文充滿音樂氛圍
如何讓小學音樂課充滿活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也一步步深入我們的日常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應圍繞本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音樂。因此,在課程改革的今天,音樂教學中選擇「快樂教學」作為突破口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一、教師首先要具備良好的人格魅力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首先,教師要努力加強自身人格修養,樹立良好的師表形象,塑造強大的人格魅力,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召、帶動和影響學生,使學生的創新人格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即為「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學中,對課堂上個別學生可能出現的「搗蛋」行為,要冷靜對待,保持情緒穩定,努力營造上課期間融洽而和諧的教學氛圍.同時在課後要及時有針對性地主動找到學生談心、交心,理性批評並糾正個別學生的不良行為,充分展現教師的人格魅力。其次,教師應主動將自己的為人處事和言談舉止置於學生的監督之下,做到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二、小學音樂課中的意境教學
在大量的隨堂聽課和觀摩聽課活動中,經常能聽到老師們這樣的評論:「這堂課比較有意境」。「這堂課把我們帶到美的意境中去了」。「聽了學生的歌唱,使我們身臨其境」。「這堂課如果在歌曲的藝術處理上再細些,則意境可能會更深些。」……。可見,小學音樂課的意境教學正在受到廣大音樂教師的關注,從許多報刊雜志上發表的有關小學音樂課意境教學的心得體會文章中,也可以看到,小學音樂課的意境教學正在成為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課題。
我國音樂理論家修海林認為:音樂意境「既產生於音樂家對對象的審美感覺中,又存在於音樂的表現中。自然,音樂的審美也勢必要求體驗到這一意境,這時意境即是客體的主體化,也是主體的對象化,意境是審美意象性活動的產物」。小學音樂課堂內的音樂意境,存在於音樂教師的音樂表現和學生音樂審美體驗的自始至終。沒有教師主動的音樂表現,就沒有學生的音樂審美體驗,就沒有小學音樂課的意境教學。
小學音樂課的意境教學大致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挖掘教材的意境因素
教師應當認真分析教材內歌曲的歌詞、旋律、節奏、速度、力度、音樂表現記號、情感標記等,以充分發掘教材的音樂意境因素,並運用它來為意境教學服務。
2、用語言來描述意境
教師在用音樂語言構築音樂意境後,還必須及時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用口頭語言來描述音樂意境。如:在上音樂欣賞課《彼得與狼》時,先讓學生聽這個交響童話的音樂,在學生隨著音樂旋律的發展漸入佳境後,又及時啟發學生想像,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它,在此基礎上,簡要概括出在這個交響童話故事中貓的饞嘴與狡猾,小鳥的機靈活潑,鴨子的愚蠢笨拙,狼的陰險、毒辣,彼得的機智勇敢,老爺爺的善良、可親等音樂形象,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交響童話音樂的藝術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在進入音樂意境後,必然會對音樂的旋律織體、和聲節奏贊嘆不絕,激動萬分,並有一種急於表述的激情。這時,教師就應當因勢利導,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藝術感受。盡管他們往往辭不達意,但教師還是應當給予鼓勵,並在此基礎上作出總結性的畫龍點睛式的意境表述,這將有助於意境教學的深化。
3、用形體來表現意境
首先,教師應當運用自己富有表情的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意境。如:在為學生演奏《碼頭工人歌》的時候,教師可以用沉穩的演奏姿勢,痛苦而憤怒的臉部表情,來表現受盡煎熬的碼頭工人掙扎反抗的情景。
其次,教師應當組織學生用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意境。如在教學《走啊走》這首歌時,積極啟發學生創編了老大爺、小朋友、解放軍走路的形體動作,在教師富於表情的鋼琴伴奏下,學生興致勃勃地表演了各具個性的老大爺、小朋友、解放軍走路的情景。
音樂意境的形體表現,應以教師為主導,在組織學生的積極參與中,促使意境教學的直觀形象化。
三、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
激發學習興趣學生在學校學爿的時間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時問內讓學生學到盡町能多的知識,教師就耍多想辦法、多出點子。例如,我在引導學生欣賞「鍾表占」時,他們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為他們對鍾表的表象認識比較清楚:但是在欣賞歌曲「金孔雀輕輕跳」時,對「孔雀開屏河邊走.傣家竹樓彩虹繞」的認識就不容易了,因為有的學生町能頭腦中沒有傣家村寨風光的景象,不知道傣家竹樓的模樣,也沒有看見孔雀開屏怎麼美,也就很難通過聯想體會音樂之美。在實際生活中,學生不能事事都親身經歷,所以在教學時,我經常運用各種手段(圖畫、幺J燈、錄音、多媒體等)豐富學生的感性材料,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改善評價方式
讓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每一次所提出的問題或同答問題,都足建立自信心的良好時機。因此,教師耍在評價中精心呵護他們的自尊心.增強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常用「送星星」等方式對孩子進行評價與鼓勵,讓他們在「數星星」所帶來的快樂而自豪的心理體驗巾產生對學習的信心。在唱歌表演課「小青蛙找家」的教學過程中,當學生學會了歌曲後,我讓他們分小組自創編動作並戴上頭飾表演,同時引導學生對自己和同伴進行評價。在評價中不免會仃學生說某某小朋友動作編得不好,歌唱得不好聽或足跳舞不好看,這時我就會讓他們互相幫助.並對願意幫助別人的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如獎勵一朵小紅花、一個表示愛心的節果等,讓這個學生看到他自身的價伉,也培養了其他學生學會關心他人的良好品質。然後也有一些會誇自己表現如何如何好的學生.對於這些學生我一面贊揚他們大H開表演的精神,另一方面又引導他們向別的同學心學習.幫助其形成席心好學的學習習慣。總之,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設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使每個學生時刻都感受到教師在關注著他、期望著他.使學生能體驗到愉快、滿足的情緒,促使其養成良好的性格。
『叄』 怎麼上好音樂課
一、明確唱歌教學的三維目標:
音樂課重點是唱歌教學,要想成功的完成唱歌教學這一環節,應該突出三個方面:
1、我們把發展歌曲興趣喜歡唱歌作為共同目標。
2、情感交流感受表達歌曲的情感,有感情有理解的唱歌。
3、學習音樂知識與技能感受歌曲的節奏、節拍及識譜發聲等,知識和技能是手段。
二、會唱、唱好歌曲。
唱會歌曲,能正確的把歌曲的曲調,節奏,歌詞掌握。唱好歌曲,就是要正確的理解,感受,體驗歌曲的情感,正確表達歌曲的情感風格。創造性的表達歌曲,就是我們常說的對歌曲進行藝術處理。我們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先唱會歌曲再來進行藝術處理。
我們應該在唱歌曲的第一個音的時候就注意它的感情。歌曲的藝術創編要貫穿歌曲的始終,不要一味的根據歌詞去創編,同時還要根據歌曲的旋律來對歌曲進行藝術創編,包括力度,速度,感情。學生每唱一次,老師都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學生從歌曲的力度上,速度上,情感變化上分別進行討論,進行體驗。
三、聽唱和視唱相結合。
從聽唱法向視唱法過度,採用整體聽唱和分句聽唱。欣賞范唱是教學成功的關鍵,能給孩子一個整體的感受。當學生能完整的唱完一個樂句時再採用視唱法,激發學生對整個音樂的感受和對音樂學習興趣。
四、歌詞和曲譜交替進行。
在教學過程中,第一段先教歌詞,第二段再要求學生唱歌譜,而且是帶感情的唱歌譜,這樣相互交替進行教學,不但讓學生學會了歌曲,而且又培養了學生的識譜能力。
五、創編與拓展。
我們遇到拓展這一環節,大都是創編歌詞,或者是人物的改變,千篇一律。我們為什麼不能對歌曲的風格進行創編呢?比如我們這堂課所學的歌曲如果是屬於民歌類,那麼我們可以把它改編成號子,讓學生進行討論,來體驗他們的不同之處。
也可以把它創編成山歌風格讓大家進行討論體驗.體驗回聲的感覺,體驗悠揚秀麗的感覺,體驗豪放粗獷的感覺。當然這些大家都有他不同的處理方法。我們不尋求不主張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對歌曲進行創編或歌曲排練,而是要讓學生主動性地、創造性的對歌曲進行創編處理的嘗試,極力發散學生的個人思維,讓拓展成為學生創造力施展的平台。
(3)語文老師怎麼上音樂課擴展閱讀:
音樂可以分為聲樂和器樂兩大類型,又可以粗略的分為古典音樂、民間音樂、原生態音樂、現代音樂(包括流行音樂)等。在藝術類型中,音樂具有抽象性,音樂從歷史發展上可分為東方音樂和西方音樂。
東方以中國漢族音樂為首的中國古代理論基礎是五聲音階,即宮、商、角、徵、羽,西方是以七聲音階為主。音樂讓人賞心悅目,並為大家帶來聽覺的享受。音樂能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凈化人們的心靈,樹立崇高的理想。我們通過音樂來抒發我們的情感,使我們的很多情緒得到釋放。
『肆』 辯論賽:如果你是老師你會如何上音樂課
如何上好一堂音樂課
教學同教育一樣悠遠,教育是一種理想,而教學是一門藝術,我則一直認為我們的音樂教學更應該是藝術中的藝術。一堂好課永遠離不開教師高超的「教學藝術」。教師高超的教學藝術,能使學生學得扎實而靈活、輕松而又愉快,使學生陶醉於對課堂教學藝術的享受,從而留下難以磨滅的美好回憶。「如何上好一堂音樂課」呢?盡管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我還是想結合這些年的教學經驗,談點自己的看法。
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課堂教學藝術是教學各方面因素和條件的綜合體現。教師要上好一堂高水平的課,應集合以下幾方面構成因素:
一、一堂好課的前提:創新的教學設計
音樂教學是一門藝術學科的教學,音樂教學設計是根據音樂學科的特點從系統的整體出發,綜合考慮教師、學生、學習目標、教材、媒體、評價等多方面因素,分析教學的問題和需要。其設計要努力做到適應學生心理需求,有利於教師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激發學習動機。音樂課的教學結構自當追求藝術的設計。一堂成功的音樂課須有一定的藝術結構。教師做出這堂課的教學設計,猶如作曲家創作一首作品,上這堂課,便是這首作品的演出,觀摩這堂課,就是一次藝術欣賞。所以說教學設計是教學成敗的前提。
二、一堂好課的關鍵:高超的教學藝術
記得一位特級教師曾說過:上好一堂課存在著三種境界:人在課中,課在人中,這是第一佳境;人如其課,課如其人,這是第二佳境;人即是課,課即是人,這是第三佳境。一堂好課對教師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要具備較高的自身素質,具有高超的教學藝術。而高超的教學藝術自然要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
(一)精彩的課前導入
1/5頁
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關於激勵、喚醒、鼓舞。」良好的開端自然是成功的一半,新授課前五分鍾,是學生興致高昂,注意力最佳時期,音樂教師要善於抓住有利時機,精心設計好「開場白」,以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點燃求知的火花,為上好整節課奠定基礎。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我初步探索總結了以下幾種導入設計方法:謎語導入法、故事導入法、情境導入法、問題導入法、游戲導入法、肢體表演導入法、啟發談話法導入法、多媒體音像畫面導入法、詩朗誦導入法等。
音樂課的導入,形式多種多樣,有時可將幾種形式組合起來,穿插進行。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以激發學生興趣、豐富學生知識為重,靈活運用。相信,只要我們老師努力探索,越來越多的精彩的音樂課課題導入設計會呈現在學生們的面前的,越來越多的學生會發自內心的喜歡和熱愛音樂。
(二)豐富的教法
讓每個學生都在「樂中學、學中樂」, 讓每堂音樂課都取得生動愉悅、和諧高效的效果,音樂教師必須要積極的鑽研教法。音樂教學方法要因人制宜,具有多樣性。
教學方法要依據不同的教材內容、特點來選擇。例如:歌唱學方法有聽唱法、視唱法,還可由教師范唱范奏,並運用圖片、教具及手勢提示輔導學生唱好歌。器樂教學要避免機械枯燥的練習,教師講解要簡明扼要形象。欣賞教學不光採用欣賞法,還可以採用詩、文、圖畫等多種手段,在運用教學方法時,要注意多種教學方法的合理配合。在歌唱、器樂教學中,不僅要採用示範法、練習法,還要穿插運用講授法等其他教學方法。在欣賞教學中讓學生們欣賞音樂作品的同時,也要適當進行講解。這是因為各種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多種教學方法之間的互相配合,合理運用,會有相輔相成之功效。另外學生的素質、年齡特徵等因素也是需要考慮的。還有在選擇的同時,既要正確對待
2/5頁
經長期教學實踐檢驗至今仍然適用的各種教學方法,還要科學合理地吸取新的研究成果,採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電化教學、多媒體教學等,創造出切合音樂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法。教師在短短四十分鍾里起主導作用,就必須創造積極的教學狀態,發揮自身素質特長,努力做到「啟發有方、誘導得法」。讓我們銘記柯達伊的告誡:「好的音樂教師,要比歌劇院的指揮重要得多。一個蹩腳的指揮,不過是失敗一次,而一個蹩腳的教師連續失敗三十年,則要扼殺三十批兒童的音樂天才。」我們肩上的擔子是沉重的、神聖的。
(三)美麗的語言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的是對著人的心靈談話的藝術。」教學活動的靈魂就在於教學的語言技巧,教學語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課堂氣氛生動活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度。
音樂課上的語言運用包括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兩種。首先口頭語言的運用要准確,概念表述要精確;運用語言要形象,表述要生動;運用語言要「聲情並茂」。另外,音樂教師的肢體語言是教學的無語匯,它藉助表情、眼神、舉止、手勢、儀表等手段,來傳達感情,是一種具有較高審美價值和感情交流價值的溝通工具。
蘇霍姆林斯基還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作為音樂教師,除了不斷提高業務水平,認真鑽研教材以外,還必須注重語言修養。精銳五角場音樂教育
『伍』 小學語文教師課堂導入技巧
導語:導入是語文教學的第一個環節,雖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所佔時間不多,但其重要性卻不容忽視。一個好的導入是打開學生求知大門的鑰匙,更是架起教學目標認知領域與情感領域的金橋。好的開場白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心入其境,讓文中所寫景和事,人和物,情和感猛烈叩擊學生心扉,在學生心中產生共鳴,讓學生跨越時空,激發興趣,豐富想像,激活思維,受到情感熏陶。
一、滿含情感,深情導入
情感是語文教學中的靈魂,對於語文教學來說,沒有情感就等於沒有明媚的春光。一定的情境產生一定的情感,教學者動情,學習者方能動容。怎樣才能讓學生披文以入情、動情而入境呢?飽含深情的描述是一種較好的導入方法。
如:上課時,我將周總理的名言“我要像春蠶一樣,把每一口絲吐出來,獻給人民。”工工整整地寫在黑板上,然後用低沉、緩慢的語調飽含深情地說:“同學們,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為黨為人民操勞一生,把自己的一切都毫無保留地貢獻給了人民,他心中始終裝著別人,惟獨沒有他自己,在他臨逝世前,想到的還是別人,1976年1月7日深夜11時,彌留中的周總理用極其微弱的聲音對守候在他身邊的吳階平大夫說:‘我這里沒有什麼事了。你們還是去照顧別的生病的同志,那裡更需要你們,這是他留給我們的最後一句話。1976年1月8日上午9時57分,周總理的心臟停止了跳動”靜默了片刻後,老師繼續說:“在周總理逝世一周年的時候,著名女作家柯岩寫了《周總理,你在哪裡》這首詩,(板書課題)通過熱切的呼喚和山谷、大地、松濤、海浪、廣場的迴音,逐步展現周總理與人民心連心的高貴品質,表達了億萬人民懷念周總理的無限深情。學習這首詩時,我們要用心體會詩人感情的抒發、巧妙的構思。”
二、精美詩文,美輪美奐
詩詞名句是濃縮的語言精華,其內在美是令人咀嚼不盡的。設計導語時,恰到好處地運用一些詩文名句,不但能夠很快地渲染一種典雅的氣氛,而且能創設“先聲奪人”的審美情境,讓課堂教學充滿詩情畫意,體現出鮮明的抒情格調。
有位老師在講《沁園春·長沙》時是這樣導入的: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哪堪風雨助凄涼!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
多麼令人傷感的景象!而我們要學的毛主席的名篇《沁園春·長沙》,卻為我們描繪了一副生機盎然的秋天的圖畫,真是不是春光,勝似春光(板書《沁園春·長沙》)。
三、優美音樂,奠定基調
“音樂是一種抒情性極強的藝術形式。它通過樂曲中力度的強弱、旋律的起伏變化以及節奏的抑揚頓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獲得比其他藝術形式更為直接、更為豐富、更為生動的感受。”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如能恰當地使用音樂,就會讓學生快速地進入課文的學習氛圍中,奠定感情基調,去感知作者所要表述的內容。
在學習《音樂巨人貝多芬》時,我是這樣這樣設計的:首先讓學生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音樂聲響起,在激昂的樂曲聲中,老師介紹道:“貝多芬的耳疾起於28歲,自此至57歲逝世,其間二十餘年,他堅持創作,終於譜寫出了偉大的《第九交響曲》。所以,貝多芬的偉大,絕不只在於他是一個音樂家,還在於他勇於直面人生的苦悶,並將音樂融入與命運的不屈抗爭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樂就是這英雄心的表現。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音樂巨人貝多芬》,看看耳聾後的貝多芬,這個被命運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麼樣的形象。”在教授李煜的《虞美人》時,讓學生在優美的樂曲聲中感受整首詞的悲涼、憤慨、悔恨。從而更好的來理解這首“血淚之歌”。
四、情境故事,意趣橫生
學生的情感觸發,往往與一定的情境有關,在導入新課時,可根據教材特點,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可感情境,讓他們置身其中以積累感情,從而形成動力,使上課效果大大提高。如上《愚公移山》這課時,我先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同學們對李白這個人應該不陌生,他是我國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號稱‘詩仙'。可是這個人小時候讀書卻不認真,貪玩厭學,整天東游西逛。有一天,李白去到一條小河邊,碰到了一位老婦人,老婦人拿著一根鐵棒不停地在石頭上磨。李白問老婦人為何要磨這根鐵棒,老婦人說要把那根鐵棒磨成綉花針。李白深受老婦人的精神所動。回家從此勤學苦讀,終於成了一位偉大的詩人。”提問:從這個故事中同學們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絕大部分同學能夠回答:“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艱苦奮斗,持之以恆。”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同樣也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
五、設置懸念,激發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思維是從吃驚開始的.。”學生越驚奇就越想知道,思維就會越積極。曾經有個盲人乞丐,胸前掛塊寫有“自幼雙目失明”字樣的牌子,沿街乞討,可很少有人肯施捨與他。一次,他遇到一個窮困的詩人,詩人稱自己身無分文只能送他一句話。奇怪的是,自從詩人在那塊牌子上添了一句話後,人們變得樂善好施,紛紛慷慨解囊了。請同學們猜猜,詩人送他的究竟是一句什麼樣的話……詩人贈送的話是:“春天來了,可我什麼也看不見!”同學們,這道理其實很簡單:誰都認為春天是最美好的,這個人居然連萬紫千紅的春天都看不見,自然是最可憐最值得同情的。現在就讓我們來學習朱自清的《春》,具體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六、演示實驗,寓情於理
實驗,並不只是理化課堂上才有的。一名成功的語文教師,還應當是一名實驗員。用實驗導入,讓學生親眼看到所發生的一切、所產生的現象,可以誘發學生探索的興趣。如學習《萬紫千紅的花》一課,我根據課文內容,事先准備好一朵喇叭花、一杯肥皂水、一杯醋。課上,我這樣導入:同學們,今天我來變魔術。嘩!語文教師變魔術,學生的心一下被“吊”起。於是我就把事先准備好的喇叭花放在肥皂水裡,馬上變藍,又放進醋里,又變紅。學生紛紛問為什麼會這樣,因此,對學習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好的導語像投石激浪,讓學生開啟思維的大門,點燃智慧的火炬。“一粒沙里見世界”,雖然它是一個小小的開頭,卻融入了教師的智慧,凝聚了教師的心血,體現了教師的素養。我在以後的教學中將不斷實踐總結、不斷學習積累,將來爭取設計出更加精彩的導語,使之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讓他們真正地愛上語文、學好語文!
『陸』 怎樣上好音樂課
音樂課作為一種審美教育課,應該是給學生更多的樂趣和更多的美的享受,那麼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如何才能上好一節音樂課呢?一、教師在課前應做好各項准備
1、要熱愛學生 愛學生是教師教育學生的起點和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不熱愛學生的教師永遠不可能成為優秀教師。而大多數音樂教師都要上好幾個班的音樂課,面對的學生就更多,這時候你更不要吝嗇你的愛,要做到愛每一個班和愛每一個學生。只有用心去愛學生,你才會覺得每一個學生都很可愛,才會更充滿激情的講課。教師對學生的摯愛和期待,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動力。學生就會覺得音樂課充滿溫馨、充滿歡樂,才會更用心的上課!
2、做個熱愛音樂的音樂老師...
『柒』 急啊!!!第一次做老師第一節小學音樂課該怎麼上
第一節課緊張是正常的,先從班主任那兒了解班級裡面同學的狀況,那些學生唱歌好,,那些學生會什麼樣的樂器,是什麼樣的水平,這些都要有所了解.
上課可以先介紹自己,再提出要求,第一節課最好不要上課,在第一節課上挑幾個大方的上去表演節目,最後下課前自己也表演一個最拿手的節目,鎮住他們.以後就輕鬆了.
剛剛從學校走出來的學生,血氣方剛,有沖勁,這是好事,但對社會的復雜不了解,最主要的是和領導同事打好關系,在辦公室裡面勤快點,如果有掃地,泡水的活,要多干.
幾天後,對同事大致了解後,拜一個人緣比較好的教師為師,年紀不要太大,否則不容易溝通.
最重要的是在工作過程中,要和你擔任課的班級的班主任打好關系.多幹活,少發牢騷.
『捌』 如何上好小學生音樂課
中小學音樂課的教學不外乎有三種課型,一是唱歌課、二是欣賞課、三是綜合課,老師們都認為唱歌課很好上,但實際效果不令人滿意。
音樂唱歌課的教學目的是,體驗歌曲的音樂情感,學習與歌曲相關的音樂知識、歌唱技能以及音樂文化;提升感受音樂、用歌聲自主表達音樂情感的能力。唱歌教學中,一般會把重點放在讓學生唱准音調,准確把握旋律,有感情地唱好歌曲,其有感情地唱好歌曲也是教學的難點。
唱歌課究竟該怎樣上,才能達到最佳效果?筆者認為還得從「唱會、唱熟、唱好」三個方面和「想唱、願唱、學唱、能唱、會唱」五個環節(簡稱三唱五環節)著手,這也是歌曲教學「三唱五環節」的基本模式。
一、基本模式主體
(一)唱會
1、新歌感受欣賞。一首新的歌曲出現,首先要給學生在大腦中建立一個完整的音樂印象,讓學生看著自己的教材,安靜地欣賞感受音樂作品給他們帶來的音樂美,激發良好的音樂學習興趣,這也是一個「獨學」,從中培養自己對音樂產生「願唱」的情感。
2、跟著音頻學唱。一旦學生產生了「願唱」的良好情感,教師應立即抓住時機,立即進行歌曲學習教學。讓學生跟著音頻進行獨學,從默唱、小聲唱、中等音量唱、自然音量唱,逐步學習歌曲演唱。
3、學譜學詞填唱。在「唱會」這一環節中,教師不可忽視學生的曲譜學習,只有學會了曲譜的演唱,學生以後才會獨立地演唱歌曲。因此,教師應組織學生根據教材「一譜一詞」的方法進行學唱。具體方法可以是教師譜學生詞、學生譜教師詞、男生譜女生詞、女生譜男生詞等,這種填詞的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視譜能力,尤其是對一字多腔的處理,其有關識譜的相關音樂知識在這一教學方式中隨同學習、復習鞏固。
4、跟隨伴奏演唱。有了前面的基礎,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隨伴奏進行演唱,可以是伴奏音頻,也可是教師鋼琴伴奏。在鋼琴伴奏過程中,伴奏要簡潔明了,右手彈主旋律單音、左手宜彈簡單的柱式和弦,整個伴奏不必要整得音響豐富多彩,影響學生的聽覺,也不利於發現學生的演唱問題。一旦發現學生的演唱問題,要沉得住氣,應沉下水去幫助學生解決困難。
通過以上四個環節,基本上學生達到唱會了歌曲。
(二)唱熟
1、組內填詞學唱。要唱熟歌曲,教師必須首先安排在小組內採取填詞學唱的方法,一譜一詞的具體學唱方法由小組長分工處理。
2、組內對子演唱。當學到一定程度後,小組內可以對子間相互演唱,對小組內的部分學生的演唱出現錯誤時,由組內進行糾正處理。教師在這兩個環節中要深入小組內,參與學習,指導學習,看學生的學習狀態,聽學生的演唱效果,幫助學生正確演唱。「對學」是解決學生學唱的最好方法,更是幫助學生唱熟歌曲的最好渠道。
3、抽查小組演唱。教師在全班抽部分小組進行學習效果展示,檢查、糾正學生在演唱中的錯誤。
4、班級齊唱展示。為了鞏固學習成果,教師必須組織全班齊唱展示。班級齊唱也就是「群學」的體現,也是教師檢查學生是不是能夠演唱的最好方式。對部分學生還存在演唱上的小問題,可以在群學的環節中自行糾正處理。教師發現較為典型的問題也可以集中糾正處理。
(三)唱好
唱好歌曲是唱歌教學的關鍵所在,更是本堂課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很多老師認為唱歌課好上,基本上就停留在此處,沒有深入處理學生的演唱技巧。
1、教師情感范唱。在「唱會、唱熟」的基礎上,怎樣唱好歌曲,教師應在這個環節里給學生較為標準的示範演唱。具體在情感表達、情緒處理、力度速度變化等方面給學生很好地示範,讓學生靜觀教師的表演,然後正確地模仿演唱。有必要時還可以在此時進行一定量的發聲訓練,讓學生找到正確的歌唱狀態,帶入歌唱之中。
2、問題診斷糾唱。教師范唱後,然後就是由學生模仿演唱,注意情感表達,以及肢體語言的表達。按樂譜的順序逐字逐句演唱,甚至是逐字逐句教唱(這里的教唱是帶著情感地教唱,而不是讓學生學會歌曲的教唱),在隨伴奏演唱時,教師更應關注學生的情感表達,對表達不準、不好的樂句應及時停留下來,教師反復地局部示範,以達到學生能正確的情感歌唱為止。
3、音樂要素體現。當學生的演唱水平達到一定狀態時,要強調音樂要素在具體的歌曲中的完美體現,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長短、音的強弱和音色,以及節奏、曲調、和聲、力度、速度、調式、曲式、織體等音樂要素,根據具體的需要作出具體的要求。雖然中小學唱歌教學不是培養歌唱家,但必要的演唱技能就應讓他們在中小學的歌唱教學中打好基礎。也只有這樣,學生的唱歌技巧才能達到「唱好」的最高目的。
4、學習效果展示。最後,教師隨伴奏音樂讓學生整齊地、有表情地進行匯報演唱,採取分小組小展示、班級大展示等方式,綜合檢查學生整體上的演唱技巧。也可以交小組討論,用自己最喜歡的表現方式來表達歌曲的情感,然後小組展示,他人點評,教師補充評價。
二、「三唱五環」的完整模式
(一)激趣,情境導入(想唱)
唱會
(二)獨學,感受音樂(願唱)
(三)對學,小組解疑(學唱)
唱熟
(四)群學,鞏固成果(能唱)
(五)展示,審美創新(會唱) 唱好
三、「三唱」的最終目標
「唱會」,是指學生能夠按照歌曲中所蘊含的基本音樂要素的要求唱會歌曲;「唱熟」,是指學生在藉助各種渠道能熟練地按歌曲的基本要求進行演唱;「唱好」,則是在教師引導下,有情感地、發自內心的動情地歌唱。「唱會」是初級目標、「唱熟」是中級目標、「唱好」是高級目標,只有通過「唱會、唱熟、唱好」三個有效環節,才能讓學生最終實現「會唱」(在掌握了正確、有效的歌唱技巧後,自主、自信地、主動地演唱歌曲)的終極目標。
『玖』 如何將語文課堂與音樂課堂相結合
比如為朗誦找一首合適的背景音樂;有的詩歌,古詩可以譜曲或者他人已經譜過曲;一些電影片段也是課文之一,可以找出原聲,它們一般都有背景音樂……
『拾』 音樂課程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音樂教學是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培養學生德、智、 體全面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下面是我整理的音樂課程常用的 教學 方法 有哪些,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小學語文相關內容推薦↓↓↓
小學生語文趣味故事
小學語文常識大全
小學生語文學習方法指導
小學生語文有哪些自學方法
音樂課常用的教學方法
1、體驗性音樂教學方法
以音樂感受體驗為主,通過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感受鑒賞音樂美,情感體驗外化等培養學生音樂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1) 音樂欣賞 法
以欣賞活動為主,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藉助 音樂作品進行聆聽、聯想、想像、模仿、分析、比較等激發學生自覺地學習、促其形成對音樂學習的濃厚興趣與求知慾望。
(2)演示法
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實際音響、示範、直觀 等方法,讓學生獲得感性知識,深化學習內容 的方法。
(3)參觀法
2、實踐性音樂教學方法
以音樂實踐活動為主,通過在老師指導下學生親身參與的各項音樂實踐活動,形成與完善音樂技能和發展音樂表現能力的方法。
(1)練習法
將知識運用於實際、將知識轉化為技能、 技巧和發展音樂表現能力的方法。
(2)律動教學法
是人體隨著音樂做各種有規律的協調的動作。
(3)創作教學法
培養學生音樂創造性思維、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的教學方法。包括即興創作、表演創作等。
(4)游戲教學法
3、語言性音樂教學方法
以語言 傳遞為主,通過老師和學生口頭語言以及學生獨立閱讀書面語言為主的音樂教學方法。
(1)講授法
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活動以及 學生獨立閱讀書面語言為主的教學方法。包括講 述、講讀、講解、講演等。
(2)談話法
師生以口頭語言問答的方式進行教學的方 法。包括啟發式、問答式、指導式談話。
(3)討論法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 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通過討論或 辯論 進行學習的 的方法。
4、探究性音樂教學方法
以探究、發現為主,通過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觀察 、分析、綜合、比較、收集、交流等方式,引導學生多角度學習並的出結論的方法。
發現法(研究性學習) :
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思考、討論、查閱資料等途徑去獨立探究,自行發現並掌握相應的知識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
音樂課程的特點
1、音樂性。音樂性問題,就是音樂藝術是聽覺藝術、聲音藝術,這是音樂本身的特點,在音樂教學中就要關注音樂本身的特點,關注音樂本體。無論是欣賞教學還是 唱歌 教學,都要始終貫穿音樂的語言;
2、審美性。另外一個學科特點就是它的審美性,這是音樂課程標准修訂後最為突出的一個課程理念。審美主要是通過人的情感來完成的。音樂學科的根本機制在於有情感的老師面對一群有情感的學生,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與互動形成了一個音樂的審美過程;
3、過程性。音樂學科跟其他學科不同,音樂學科具有獨特的學科特點,它強調教學過程。教學要體現教學過程特別重要。教學過程即是教學目的,是統一的。
音樂課程的基本理念
音樂課程的基本理念有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 興趣 愛好 為動力、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
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是了引導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讓人感受到音樂的藝術美感。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可以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不斷提高對音樂感知能力,使學生主動學習。
2、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
音樂在演唱、演奏等實踐過程中可以積極引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團隊精神,發展學生的 想像力 和創造意識。
3、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
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音樂學科的綜合可以開拓學生藝術視野,深化學生對音樂藝木的理解,讓學生想像和表達音樂。
4、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
音樂是要面向全體學生項目,這樣才可以有普遍性,才可以進行普及。而尊重個性,可以鼓勵學生積極音樂活動,用自己的方式來將普遍的音樂與獨特的個體結合起來,給學生更多的音樂發展空間。
音樂課程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相關 文章 :
★ 常用的音樂教學方法有哪些
★ 常見的音樂課教學方法
★ 音樂課教學方法有哪些
★ 音樂課常用的教學方法
★ 音樂教學方法有哪些
★ 小學音樂教學方法有哪些
★ 常用的音樂教學方法
★ 幼兒音樂的教學方式有哪些
★ 小學音樂課教學方法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