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課堂如何讀

語文課堂如何讀

發布時間:2022-11-19 21:05:40

小學語文課堂中如何進行朗讀指導

指導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門藝術。讓學生充分地讀,在朗讀中整體感知,在朗讀中有所感悟,在朗讀中培養語感,在朗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情動於中而形於外。如果離開朗讀這一中介,學生很難走進課文,當然更談不上讓人物活起來。 指導學生進行朗讀的要求與方法:一、讀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讀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就是通過朗讀,把人物語言中蘊含的思想感情讀出來。 方法之一:提醒學生注意提示語和對話中的標點符號,從中體會人物的處境和思想感情。例如指導學生讀《珍貴的教科書》中指導員說的最後一句話: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我提醒學生注意提示語。一開始,學生就讀得低沉無力了,省略號被忽略了。後來,學生明白了這里的省略號是因為指導員身受重傷,說話上氣不接下氣時,再讀,聲音就既弱又斷斷續續了。我經常提醒學生讀書要讀標點符號,因為它們也有表情達意的功能。 方法之二:啟發學生給人物對話加提示語,通過加提示語進一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教《狐假虎威》時,有一位小朋友在狐狸說的老天爺派我來管理你們百獸,你吃了我,就是違抗了老天爺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膽子這段話前面加了狐狸吹牛說的提示語。應該說他理解得不錯,但他沒讀出吹牛的語氣。我說:你這樣讀恐怕蒙不住老虎。如果蒙不住的話,你的命可就沒了!我這么一說,第二遍他讀得就好多了。這種啟發,讓學生進入角色。即透過全文,透過提示語和標點符號,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這是最重要的。 二、讀出話外音 有些課文中的人物對話,是話里有話。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魯迅見周曄讀《水滸傳》馬馬虎虎,常常把這個人做的事,安在另一個人身上,便說道: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還有,一天吃晚飯時,魯迅說道:你想,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都是話中有話。讀這些句子,要先讓學生理解話中之話是什麼,懂了,再讀。或者老師示範,讓學生看老師讀(讀這樣的話,表情特別重要),通過看老師讀,去體會話中的意思。一旦理解了,才能讀出話中話來。一般地說,這樣的對話比較難讀,但如果讀好了,也特別地有意思。學生會在讀中,在聽中,感受朗讀的魅力,感受祖國語言的表現力。 三、讀出人物的身份 有些課文中的人物對話,朗讀時要提醒學生注意說話人的身份。如《驚弓之鳥》的魏王和更羸,《西門豹》中的西門豹、巫婆和官紳。身份不同,說話的語氣自然也就不一樣。指導學生朗讀《驚弓之鳥》,我提醒注意人物的身份,學生讀魏王的話就有了國王味,讀更嬴的話就有了大臣腔。有的小朋友讀魏王說的啊,你真有這樣的本事一句時,還用手做了個捋鬍子的動作。在他的想像中,他似乎真的成了魏王!這不就把人物讀活了嗎? 指導朗讀的另外一些方法:一、范讀老師的范讀,也是一種指導,而且是更現實、更直接的指導。但范讀要選擇好時機,一般不要在學生讀課文前范讀,這樣做,告訴的成份太多。當學生讀得不盡如人意時,處於憤、悱狀態時,我才范讀,即使這樣,也沒有強加於學生的意思。我總是這樣說:讓我讀讀看好嗎?我的范讀常常略帶誇張,以突出人物的身份、性格。對學生來說,正統不如卡通。好的范讀,不僅有指導作用,而且有啟迪、激趣的作用。所以,我備課首先備讀。實踐告訴我們,課文讀懂了,讀出味來了,教學方法往往也就隨之有了。 二、藉助錄像 由於學生的年齡、智力等方面的特點,加之學生的知識經驗有限,對於課文中涉及到的與現實生活相去甚遠的內容,要求他們與作者產生共鳴,完全投入到課文的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境中去,聲情並茂地朗讀課文,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可以運用錄像這種聲形並茂的信息載體,讓學生進入形象的世界,使他們身臨其境,激起他們的朗讀興趣。 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中描寫五壯士壯烈犧牲場面時,作者情感的高潮全部集中在幾位戰士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口號聲上。當要求學生情感朗讀時,學生的處理方法往往比較簡單,只是單純的放開喉嚨,提高音調罷了,完全沒有讀出悲壯的感情來。於是,我上網選取《狼牙山五壯士》中的幾個片斷,播放給學生看,當播放到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鏡頭時,學生們的情緒被感染了,完全沉浸在畫面所營造的悲壯氣氛中,由衷地喊出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人民萬歲的雄壯口號,語調慷慨激昂,情緒也久久不能平靜,從而完成了一次高水平的朗讀,並對理解課文內容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三、藉助音樂 在朗讀中,配上合適的音樂也是提高學生朗讀水平的一個重要方法。音樂雖然不像錄相那樣直觀,不能造成視覺可見的圖景,不能敘述事件的經過,但是它最易激發人的情感,喚起人的聯想與想像。 如,在學習《月光曲》這篇課文中貝多芬即興創作《月光曲》這部分內容時,文中有一段文字相當優美的描寫,在短短的幾句話中,描寫了海面由平靜平和到風卷浪涌的變化。在教學時,我播放了《月光曲》中描寫這部分內容的音樂,學生從樂曲中很明顯地感受到了音樂由先前的舒緩寧靜,慢慢變成激越慷慨。他們彷彿親眼看到了灑滿月光的

❷ 語文課堂怎樣讀書才有效

一、善用閱讀期待,促使積極閱讀。
學生的閱讀期待,很大程度上決定閱讀是否深入。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學生預習課文比精讀課文更有興趣,課外閱讀比上語文課有興趣。閱讀期待的心理取向是重要原因。小學生喜歡情節,喜歡形象,預習了課文,他們就知道了課文大概情節,閱讀期待得到了滿足,這時,老師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學生的閱讀期待,學生對進一步的學習就會失去興趣。課外閱讀比上語文課要精神,很大程度上也是這個原因。加上現在的課外讀物很多是快餐式的卡通式的,形象性強,情節性強,文字淺顯,很容易使學生獲得閱讀的愉悅,而語文課,要學的並不是這些內容,閱讀要有思維的參與,閱讀能力才能提高,而思維是痛苦的,因此學生的閱讀興趣就大幅度地縮水。
我總是先從課題入手,課題往往是一篇課文的中心或課文內容的切入點,在教學中利用課題讓學生發現問題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動學生的潛在思維,弄清課題與內容的聯系。如在教學小學語文第二冊中的《小蝌蚪找媽媽》時,我首先讓學生讀課題,然後引導學生提問:「你想知道什麼?」學生馬上活躍起來,紛紛舉手提出以下問題:「小蝌蚪為什麼要找媽媽?」「它是怎樣找到媽媽的?」「小蝌蚪的媽媽是誰?長得怎樣」等等,學生想出的這些問題與課文內容緊密相關,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課文。
特級教師賀誠教《田忌賽馬》這一課很成功地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跳躍式導讀,步步深入,步步為營:
(1)破題入手:田忌和誰賽馬?經過、結果怎樣?
(2)只讀田忌賽馬的內容(最後一段不直接寫賽馬,是作者的看法),抓出最後一段中的重點句「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可以轉敗為勝」引導理解全文:課文哪幾節寫敗哪幾節寫勝?哪幾節寫轉變的過程?
(3)為什麼按正常順序就敗了?轉敗為勝的關鍵點在哪裡?(調換順序,學生用學具表演。)
(4)「只……下」說明這辦法很簡單,但作為大將軍的田忌為什麼想不到,而孫臏卻想到了?(再細讀第三小節。)
(5)馬快不了多少,只要調換順序就一定能勝利嗎?(調換的順序排列有策略,要掌握齊威王的心理。)
(6)那麼在田忌取得第一場勝利後,有沒有再失敗的可能?為什麼?又為什麼能取得全勝?
(7)用課文中最後的議論句,再加上勝利全由於「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用不同的說法把課文總結一下。

❸ 小學語文課堂多種閱讀方法

閱讀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思考、理解和吸收信息的認識活動,是 語文學習 的主要目的。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些小學語文課堂多種閱讀 方法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小學語文課堂多種閱讀方法

1、巧妙引入情境,激勵靈活的 思維方式

在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境的方式激勵學生思維,使其產生思維樂趣,主動自覺地去獲取知識,鍛煉思維能力,這既是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也是閱讀教學藝術的生動體現。只要這樣才能將"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將"不會學"變為"善學"。所以,有 經驗 的語文教師總是根據教學內容、目的和學生實際,想方設法創設情境。尤其是對那些景美、情美的課文,教師更要重視創設情境,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入境入情,在陶情冶性的同時,品味生動形象的語言。

2、豐富表象,發展思維

著名 教育 家葉聖陶說:"圖畫不單是文字的說明,且可拓展 兒童 的想像,涵養兒童的美感。"人們學習任何知識,都是離不開想像的。閱讀教學更是這樣,必須重視啟發和引導學生去想像,去思維。心理學家研究也告訴我們:想像水平依賴表象的質量和數量,表象越豐富,想像就越開闊、越深刻。在閱讀教學中運用投影,可以幫助學生仔細、全面、深刻地體驗課文內容,把抽象的文字變成形象的畫面,為想像思維提供豐富的表象。這不僅有利於對課文的理解,而且有利於想像、思維能力的訓練。

3、注重基本功訓練,落實閱讀訓練點

閱讀教學必須把培養能力作為主要目的,指導學生仔細閱讀。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①強調多讀、熟讀,讀懂課文中的詞語、 句子 及表達方法。②強調帶著問題讀書,讀後進行充分地議論,並加強指導,注意學法的指導。③強調自學和練習,提高課堂效率。④簡化程序,合理組織教學過程。特別提出的一點是課堂教學要注重全體訓練,克服問答法,要面向全體學生,對學生加強詞、句、段及全文的閱讀訓練。

突出語文學科本身的特點,通過語言理解內容,對學生加強詞句訓練。如學習《詹天佑》一文,教師圍繞訓練點,提出思考問題:"詹天佑接受修築京張鐵路時的情況如何?"學生認真默讀,找出重點詞語――阻撓、爭奪、控制、要挾、輕蔑等,並結合課文內容比較深刻地理解這些詞語,從而使學生得出當時國內的情況是技術落後、人才缺乏、國外干涉,從中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有膽識的愛國工程師。

4、教師少講,學生多讀多思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最反對的是教師無休止的教授、講授再講授,就象一個媽媽,反復嘮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我在講課文時,盡量做到精講多讀,在整堂教學活動中,我只當配角,不當主角,只當導演,不當演員,只傳授孩子理解課文的方法,不包辦代替孩子的主觀意識。講讀課文我只引導孩子們理解難懂的重點句、重點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則充分讓孩子們反復讀,反復念,讓其讀出情感,領會其含義。閱讀課文我則全權放手,讓學生自讀、自疑,自己解決問題,遇到較難的先讓他們互議,我再做適當點撥。如此而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充分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提高,知識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升華,教學任務完成得輕松愉快。

5、自讀自悟,倡導合作探究

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比如,對於一些中心十分明確的課文,可以首先讓學生自主學習、體會;接著,小組合作展開研討,學生交流體會,合作探究;最後,全班集體交流、反饋學習成果。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不但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的感悟,而且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融入了文本,並在與他人的交流討論中鞏固了知識,發散了思維,鍛煉了能力。在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時我們還需要注意: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

2小學語文課堂多種閱讀方法

一、利用「閱讀期待」,提高閱讀質量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要利用閱讀期待、閱讀 反思 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閱讀期待」是一種迫切求知的心理狀態,是通過懸念的製造,情境的創設,激起學生體驗的慾望和探究的慾望。從閱讀功能看,閱讀是搜集、篩選、發現信息的過程;從閱讀心理看,閱讀是期待產生,期待實現,同時又產生新的期待這樣一個不斷推進的心理矛盾運動過程。

在學生擁有主體地位的閱讀活動中,學生從接受到讀物的第一個信息(比如見到標題)時,他的閱讀思維活動就自動開啟了。他要對這個信息進行詢問,作出猜測,產生期待。正是這種詢問、猜測、期待,成為閱讀活動得以自主、自由進行的內驅力。自然,學生從接受的信息中產生的內驅力強弱、有無,對其內在閱讀興趣和積極性的有無或強弱起關鍵作用,對其閱讀行為是否進行和怎樣進行產生重要影響。那麼,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運用「閱讀期待」來提高閱讀質量呢?

1、適當的煽情。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淚,讀者才會受感動;教師有熱情,學生才會被感動。閱讀的過程就是審美的過程,這個過程若缺乏審美熱情,閱讀就會變得索然無味。教師適當的煽情能激發學生的審美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慾望,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讓他們帶著積極主動的情感進行學習。當然,教師要煽情,要動情,也不是任意地讓感情泛濫,要以自己的獨特、真摯、強烈、坦盪的情懷與學生見面,扣擊學生的心弦,使自己、學生與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樂,愛其所愛,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達到忘我的境界,形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情感共鳴。

2、馳情其中。葉聖陶說:「文字是一道橋梁,這邊的橋堍站著讀者,那邊的橋堍站著作者。通過了這一橋梁,讀者才和作者會面,並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

(1)啟動情感。如果把兒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漣漪,泛起微波,那得需要外力的推動。這種外力須像一隻蜻蜓在水上輕輕一點,像一陣微風悄悄地掠過水面。如從課文中選取一個美好的場景,一個或幾個角色的鮮明形象,一個引人入勝的 故事 ……於是孩子情感的小河盪漾起情感,對新課的學習,產生一份關注,形成一種期盼的慾望,期待著故事將怎麼發生,將怎麼一步步進展。

(2)牽住情感。兒童的情感總是處於運動的狀態,可以由生成――發展――穩定;也可以由生成――淡化――泯滅。在學生初讀課文入情後,教師需倍加珍視,把握學生情感活動的脈搏,使其隨著閱讀過程的推進得到強化。只要教師巧妙地牽住學生的情感紐帶,引導學生去感受,去體驗,學生情感的波紋必然會慚慚地涌動起來。

(3)推動感情。兒童在感受課文形象為之動情時,情感趨向高漲,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開始轉向課文本身的語言,老師應從孩子的面部表情,從朗讀的聲調,從發言的措辭,敏銳地覺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孩子心頭涌動,這是閱讀成功的契機,應及時把握,並順勢將閱讀過程推進課文精彩片斷詞句,使學生全神貫注地注意那些深浸著作者情感的詞句,讀出其神韻。

二、張揚個性「差異」

對同一篇課文,或同一個人物,學生往往會產生不盡相同的感受和反應。只要沒有方向性的錯誤,教師就應該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不要用單一的評價尺度限制學生。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體現審美價值的個性化、多元化,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學生的思維。另外,學生在情緒、興趣、注意、思維諸多方面存在差異,同一種方法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學生。在傳授學法時盡可能提供更多的 學習方法 ,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讓他們把不同的看法、獨特的見解都表述出來,從而使每個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

三、培養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個人知識的獲取主要靠的是閱讀。語文教學一要重視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二要重視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現在有的教師很注意培養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在游戲中學習語文,這種做法是無可非議的。但是,在語文教學中開展活動、做游戲,要以學好語文為基礎。我們提倡的是「快快樂樂學好語文」,要在「好」字上做 文章 ,不要過分地在「樂」字上做文章。

閱讀教學中,應該引領學生走進其中,去解讀、去品味、去領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規,多一些不拘一格。教師應用自己智慧的火種,去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使學生「小臉通紅、小眼發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閱讀課文後,還需在整體上要對課文自覺地進行品評鑒賞,最終實現課文語言的內化。如讀罷課文後,引導學生掩卷深思,從寫作技巧、思想內容、知識信息等方面自覺地 總結 收獲,以指導自己的生活實踐,培養自己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3小學語文課堂多種閱讀方法

一、多感官參與,珍視閱讀活動的體驗性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教師應努力提供多種感官參與的實踐情境與體驗機會,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如教學《威尼斯的小艇》一課,學生不熟悉外國風光,對於課文的文字光是囫圇吞棗,教師泛講泛讀,既激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語言文字訓練也落不到實處。教學時,我先播放課文電視錄像,讓學生 說說 觀賞錄像的印象和體會。學生印象最深刻的是小艇的奇特別致,他們覺得小城建築物高大獨特,橋梁形狀各異,河流縱橫交叉,人們訪親走友、出門遠行,小艇是必不可少之物。錄像直觀形象,引發學生興趣,為隨後的學習創設了良好氛圍。

在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後,可讓學生談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在此基礎上教課文第2、3自然段。為了讓學生理解「有說不完的情趣」,我再次播放錄像,范讀課文,讓學生想像自己坐在小艇里的感受,並組織交流,學生暢所欲言。學生進入了課文中的情境,模擬角色,備感情趣。

教學第4自然段,學生默讀找出描寫船夫駕駛技術的詞語「操作自如」後,可讓學生以手代艇做動作演示。向學生交代你就是船夫,手就是艇,桌面就是河,文具盒、書本等就是河中的其他船隻。學生集體演示,跟著教師合作讀課文。

師:不管怎麼擁擠,他總能――

生:左拐右拐地擠過去。(手做「左拐右拐」的動作)

師:遇到極窄的地方,他總能――

生:平穩地穿過,而且速度非常快,還能急轉彎。(手做「穿過」、「快」、「急轉彎」的動作)

學習文末一段,學生理解了小艇著實是人們的主要交通工具後,啟發學生想像,除了課文中寫一些人物需要用小艇作交通工具外,還有哪些人也要用小艇作交通工具。學生講了市長去市政府辦公,爸爸媽媽去單位上班,郵遞員去各地送信,學生去學校上學等都離不開小艇,可見學生真正理解了課文的內容。

二、多方法朗讀,珍視閱讀活動的語感性

小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教師應重視語文朗讀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的獨特體驗的語感性。朗讀是最經常用的訓練,一是時間要充裕,讓學生有充分的練習機會;二是要求嚴格,做到讀時不丟字、不添字,不讀錯字音,不讀破句子;三是參與讀的學生的面要廣,每個學生都要參與讀,克服形式主義。此外,突出重點段落,在有感情讀的基礎上背誦,讓學生在課堂上背誦,十分必要。

如《可愛的草塘》中文筆最優美的要數第5自然段和第17自然段,在初讀課文初知大意的基礎上,應抓住這兩個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從而使學生受到感染,提高閱讀能力。讀第5自然段時,學生邊讀邊畫出重點詞語,並體會其作用。最能突出草塘大和美的詞語有「綠得發光」、「綠得鮮亮」、「歡笑著」、「翻滾著」、「趕著」、「鮮綠色」、「墨綠色」等,加強范讀,啟發學生一邊聽,一邊閉著眼睛想像,自然而然地就能讀出感情。

讓學生在讀第17自然段時思考兩個問題:(1)這條小河有什麼特點?(清)(2)哪些詞語最能突出河水的清?(清澈、清凌凌、更綠、更藍、更白)教師重點指導學生理解「清凌凌」是說河水「清澈透明,可以看見河底」的意思後,採用指名讀、范讀、各自練讀、再指名讀,把河水清的感覺讀出來。

我指導學生背誦的方法是:一是弄清第17自然段的層次,先寫看不見小河,再寫看見了小河,最後寫小河的清。二是抓住「清澈」、「奇跡」、「清凌凌」、「更綠」、「更藍」、「更白」等重點詞語。三是一邊背誦一邊想像「蘆葦、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裡,顯得更綠」的畫面。舉行全班小組背誦比賽,投其所好,因勢利導,不用幾分鍾學生就可以熟練背誦了。

三、多元化學法,珍視閱讀活動的探究性

閱讀活動要重視教給學生多元化的學法,提倡個性化的探究性學習。學詞,要教給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的方法;學句,教給學生抓住關鍵詞,體會句子意思的方法。學生一旦學會了方法,就能掌握探究學習的本領。

如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寫「讀《水滸傳》這件事」中「囫圇吞棗」、「張冠李戴」這兩個詞語,先問「囫圇吞棗」是什麼意思,並要求找出「我」讀書「囫圇吞棗」的語句,引導學生知道其本義是「吃棗不嚼,整個兒吞肚子里」,並知道比喻義是「讀書不加分析,不求理解」。學生很快就找到文中句子「只注意緊張動人的情節,那些好漢的個性,那些復雜的內容,全搞不清楚」,說明了「囫圇吞棗」的意思。再問「張冠李戴」是什麼意思?學生回答「把姓張的帽子戴到姓李的頭上」,「比喻弄錯了對象」。「文中哪句話說明了『張冠李戴』?」學生齊答:「有時候還把這個人做的事安在那個人身上。」此外,學生還用了幾種不同的方法表述了文章意思,訓練點安排巧妙,訓練也較為到位。

4小學語文課堂多種閱讀方法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閱讀教學首先要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教師可以通過設疑激趣、范讀引趣、目標導趣的方法快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如在教學《水上飛機》一文時設置這樣的導語:同學們,你們看見過飛機嗎?(見過)什麼樣子的?(兩個翅膀,在空中飛),飛機有什麼類型?(貨機、客機、飛播機、直升機……),然後話鋒一轉,你們見過水上飛機嗎?(沒有)你們想了解水上飛機的哪些知識?(學生紛紛回答形狀、性能等),那麼我想請同學們帶著你們想探究的問題來自讀課文。

從而調動學生想急於求知的慾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對於優美的 散文 、詩歌等題材的課文可以通過教師范讀課文或應用多媒體資源朗讀,對學生起到示範性的作用,喚起學生美的感受,激發他們朗讀的慾望。對於故事性強、有很強感染力的課文可以採取提出恰當的閱讀目標要求,如「課文講了什麼事?」「文中最精彩、最感人的是哪部分?」等來引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讀有目的,能帶著問題進行閱讀。

在學生閱讀興趣激發方面,還要發揮課堂評價的積極作用,通過師生、生生積極互動、激勵性課堂教學評價,會使學生獲得閱讀的興趣,表現的慾望,成功的體驗和自我價值的體現。教學中對讀得好的同學及時表揚,會大大激發他們的興趣,對聽的同學來講,也會努力爭取讀好書,爭取得到老師的表揚。在老師的鼓勵中,學生會產生更強的成就感,更能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主動閱讀。

同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豐富「讀」的形式,創新「讀」的方法,培養學生持續的閱讀興趣。從學習過程來講,讀可分為:初讀、熟讀、精讀三個階段;從形式來講,有朗讀、輪讀、范讀、領讀、分角色讀、朗讀競賽等;從課文內容(情感)層面來講,有高興、激動、緊張、傷心、矛盾、焦急等,使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情感體驗,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如某老師在教學《小抄寫員》一課時,恰當的運用多種閱讀方法,緊緊抓住文中五處心理活動描寫,把「敘利奧」的關心體貼父母、勇於承擔責任、放棄和堅持的矛盾心理和「父親」的提醒、責怪、憤怒、失望情感以及那感人的肺腑的「父子情愛」感悟得淋漓盡致,讓人回味無窮。閱讀教學可謂形式多樣,教學中可結合學生年齡和教材特點,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為學生創設有吸引力的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學生閱讀課文首先要專注,要專心致志,克服有口無心,隨口「哇哇」的現象。要做到專注,就要眼、口、耳、手、腦各種感官協調一致,共同發揮作用。眼要看準文本,做到不增不減,不錯不漏;口要朗朗有聲,抑揚頓挫,自然流暢,語感優美;學會傾聽,能夠欣賞,能夠辨析;手要做到「不動筆墨不看書」,在讀的過程中,對重點進行勾劃,對問題進行提示對易混給予正音;用腦就是用心讀書,邊讀邊思考,只有用心讀書,邊讀邊想,在閱讀中感悟體會,才能實現與文本的對話,與作者進行情感交流。

其次要有目標。一篇文章在閱讀之前要明確「讀」的目的,既要有能力方面的目標(包括正確、流利、有感情等不同層次的要求),又要有知識方面的目標(要帶著問題去讀課文),要使學生每讀一遍都要有新的收獲。第三要有從層次,要循序漸進。初讀課文重在正確再讀課文要重在流利順暢,把握重點,要有感悟,精讀課文要把握情感,注重內化,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

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不同文體分類指導,對學生新接觸或接觸較少的文體要重點指導,如一教師在教學《你,浪花的一滴水》一文時,重點指導學生對詩歌朗讀的「情感、基調、停頓」等技巧,體會詩歌的意境美、形式美、韻律美。另一教師在教學《愛如茉莉》一文時,重點指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父母之間默契、關懷、體貼和那如茉莉般潔白純凈的愛,體會文章細膩真切的感情。學會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的能力目標,教學中只有通過學生不斷實踐、反復錘煉,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三、重視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中寫到:在小學里,你要教會所有的兒童這樣閱讀:在閱讀的同時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閱讀。必須使閱讀能達到這樣一種自動化的程度,即用視覺和意識來感知所讀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過「出聲地讀」的能力。因此,閱讀教學最重要的習慣就是要培養學生「在閱讀的同時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閱讀」的習慣,即用心讀書,邊讀邊想的習慣。其次是培養學生朗讀、有感情的讀的習慣。

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需要反復的訓練、反復的實踐,學生只有養成朗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習慣,才能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學生才會喜歡語文,熱愛閱讀。其三就是要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姿勢。正確的閱讀姿勢是學生保持持續專注學習、始終處於積極、興奮的狀態的保證。

閱讀時要做到坐姿端正,神情專注,保持好眼睛與書本的距離和角度,健康用眼,這樣有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不良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良好習慣的養成也非一日之功。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語文老師長期不懈地努力。只要我們重視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為學生創造有利條件,激發學生興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才能最終實現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標。


❹ 如何指導學生語文課堂上的朗讀

指導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門藝術。讓學生充分地讀,在朗讀中整體感知,在朗讀中有所感悟,在朗讀中培養語感,在朗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情動於中而形於外。如果離開朗讀這一中介,學生很難走進課文,當然更談不上讓人物活起來。 指導學生進行朗讀的要求與方法:一、讀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讀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就是通過朗讀,把人物語言中蘊含的思想感情讀出來。 方法之一:提醒學生注意提示語和對話中的標點符號,從中體會人物的處境和思想感情。例如指導學生讀《珍貴的教科書》中指導員說的最後一句話: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我提醒學生注意提示語。一開始,學生就讀得低沉無力了,省略號被忽略了。後來,學生明白了這里的省略號是因為指導員身受重傷,說話上氣不接下氣時,再讀,聲音就既弱又斷斷續續了。我經常提醒學生讀書要讀標點符號,因為它們也有表情達意的功能。 方法之二:啟發學生給人物對話加提示語,通過加提示語進一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教《狐假虎威》時,有一位小朋友在狐狸說的老天爺派我來管理你們百獸,你吃了我,就是違抗了老天爺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膽子這段話前面加了狐狸吹牛說的提示語。應該說他理解得不錯,但他沒讀出吹牛的語氣。我說:你這樣讀恐怕蒙不住老虎。如果蒙不住的話,你的命可就沒了!我這么一說,第二遍他讀得就好多了。這種啟發,讓學生進入角色。即透過全文,透過提示語和標點符號,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這是最重要的。 二、讀出話外音 有些課文中的人物對話,是話里有話。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魯迅見周曄讀《水滸傳》馬馬虎虎,常常把這個人做的事,安在另一個人身上,便說道: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還有,一天吃晚飯時,魯迅說道:你想,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都是話中有話。讀這些句子,要先讓學生理解話中之話是什麼,懂了,再讀。或者老師示範,讓學生看老師讀(讀這樣的話,表情特別重要),通過看老師讀,去體會話中的意思。一旦理解了,才能讀出話中話來。一般地說,這樣的對話比較難讀,但如果讀好了,也特別地有意思。學生會在讀中,在聽中,感受朗讀的魅力,感受祖國語言的表現力。 三、讀出人物的身份 有些課文中的人物對話,朗讀時要提醒學生注意說話人的身份。如《驚弓之鳥》的魏王和更羸,《西門豹》中的西門豹、巫婆和官紳。身份不同,說話的語氣自然也就不一樣。指導學生朗讀《驚弓之鳥》,我提醒注意人物的身份,學生讀魏王的話就有了國王味,讀更嬴的話就有了大臣腔。有的小朋友讀魏王說的啊,你真有這樣的本事一句時,還用手做了個捋鬍子的動作。在他的想像中,他似乎真的成了魏王!這不就把人物讀活了嗎? 指導朗讀的另外一些方法:一、范讀老師的范讀,也是一種指導,而且是更現實、更直接的指導。但范讀要選擇好時機,一般不要在學生讀課文前范讀,這樣做,告訴的成份太多。當學生讀得不盡如人意時,處於憤、悱狀態時,我才范讀,即使這樣,也沒有強加於學生的意思。我總是這樣說:讓我讀讀看好嗎?我的范讀常常略帶誇張,以突出人物的身份、性格。對學生來說,正統不如卡通。好的范讀,不僅有指導作用,而且有啟迪、激趣的作用。所以,我備課首先備讀。實踐告訴我們,課文讀懂了,讀出味來了,教學方法往往也就隨之有了。 二、藉助錄像 由於學生的年齡、智力等方面的特點,加之學生的知識經驗有限,對於課文中涉及到的與現實生活相去甚遠的內容,要求他們與作者產生共鳴,完全投入到課文的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境中去,聲情並茂地朗讀課文,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可以運用錄像這種聲形並茂的信息載體,讓學生進入形象的世界,使他們身臨其境,激起他們的朗讀興趣。 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中描寫五壯士壯烈犧牲場面時,作者情感的高潮全部集中在幾位戰士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口號聲上。當要求學生情感朗讀時,學生的處理方法往往比較簡單,只是單純的放開喉嚨,提高音調罷了,完全沒有讀出悲壯的感情來。於是,我上網選取《狼牙山五壯士》中的幾個片斷,播放給學生看,當播放到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鏡頭時,學生們的情緒被感染了,完全沉浸在畫面所營造的悲壯氣氛中,由衷地喊出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人民萬歲的雄壯口號,語調慷慨激昂,情緒也久久不能平靜,從而完成了一次高水平的朗讀,並對理解課文內容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三、藉助音樂 在朗讀中,配上合適的音樂也是提高學生朗讀水平的一個重要方法。音樂雖然不像錄相那樣直觀,不能造成視覺可見的圖景,不能敘述事件的經過,但是它最易激發人的情感,喚起人的聯想與想像。 如,在學習《月光曲》這篇課文中貝多芬即興創作《月光曲》這部分內容時,文中有一段文字相當優美的描寫,在短短的幾句話中,描寫了海面由平靜平和到風卷浪涌的變化。在教學時,我播放了《月光曲》中描寫這部分內容的音樂,學生從樂曲中很明顯地感受到了音樂由先前的舒緩寧靜,慢慢變成激越慷慨。他們彷彿親眼看到了灑滿月光的海面的這種變化,當我要求他們去朗讀時,他們已經有了對這首樂曲的情感體驗。知道如何去把握語音、語調、語速的轉折變化,聽著他們時而舒緩,時而緊張,時而柔和,時而高亢的朗讀時,連我也深深地陶醉了。 朗讀是眼、耳、口等多種感官與大腦共同參與的較為復雜的認知活動,朗讀訓練溝通著聽說讀寫,聯接著知情意行。注重對學生的朗讀指導,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和他們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更陶冶了情操,培養了美的情感,同時也為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❺ 小學語文如何指導朗讀的方法

朗讀是一門藝術,是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也是加強小學生 人際交往 能力的基礎。那麼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小學語文如何指導朗讀的 方法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如何指導朗讀的方法

一、教給學生朗讀的技巧

朗讀是一門有聲語言的藝術,是朗讀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說明道理,再現作者思想感情的再創造過程。這一過程就是讓 文章 "復生"過來,賦予文章生命力。讓文章"復生",所以朗讀時需要有一定的基本技巧。

古人雲:"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 。葉聖陶老先生也曾經說過:"教是為了不教。 所以我們要教給學生朗讀的技巧。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的實際和學生朗讀水平的實際,加強對學生朗讀方法的指導,強化朗讀技巧的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一是從朗讀方式上講,要讓學生能通過輕聲朗讀、放聲朗讀、誦讀等方式訓練學生對朗讀技巧的感悟。二是從朗讀方法上講,要讓學生在朗讀中能夠注意停頓,聲音的輕重、速度和節奏、語調等技巧來領略朗讀的妙處,提高朗讀的水平。

在朗讀教學中,教給學生一些技巧是必要的。對學生的朗讀加以有效指導體現了一個出色教師應有的素質。然而有的教師為了快速、簡捷、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便直接傳授學生朗讀秘訣:什麼地方重讀,什麼地方輕讀,什麼地方停頓長些,什麼地方停頓短些,什麼地方帶著微笑讀,什麼地方讀出傷心來……這是純技術性的朗讀技巧的灌輸,至於為什麼要這樣讀,教師不加解釋,學生的朗讀便成了"邯鄲學步"。一旦脫離了老師的技術指導,他們就無所適從了。

所以,我們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時,千萬不能滑向形式主義泥潭,既要重視技巧,又要不"唯技巧"。"唯技巧"即聲音上形似,而沒有內心的情感依據。學生也有自己的思想,看法和生活 經驗 ,對 句子 的理解體會也各不相同,所以讀出來的感情也就不相同。如果我們不告訴學生應該在什麼地方注意什麼,而是創設一個情景,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多體驗,獲得真切的感受,擁有情感的體驗,那麼,學生朗讀動情時聲音自然有高低之分,輕重緩急,有了變化就成了藝術。朗讀技巧是為表達作品思想情感服務的,缺乏思想內容的技巧是無水之花,不符合作品感情的語調也只能是無本之木。

二、引導學生在朗讀時進行比較揣摩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往往發現課文中有些詞雖然並不深奧,表層意思也並不難理解,但卻用得精妙傳神,耐人尋味。對於這樣的詞,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反復揣摩品味,挖掘其隱含意義,體會作者遣詞 造句 的獨特魅力,錘煉學生的語感,使其有所感悟。如《月光曲》一課,皮鞋匠兄妹稱贊貝多芬所彈的曲子時說:"彈得多純熟啊!"教師如果把"純熟"換成意思相近的"熟練",讓學生和原句比較,推敲賞析,學生就會品出"純熟"不但表現了曲子彈得熟練,還反映了熟練的程度。另外,教師可以通過對語言文字進行增補、刪除、替換、變序等方式,使學生感受到課文中語言的精煉、形象、細膩等特色,學會准確地運用語言來表情達意。

例如,《秋天的圖畫》有一句:"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為了讓學生體會"掛,露,翻,舉"所描繪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機,體會"秋天的圖畫"色彩的美麗,教師可採用對比的方法,出示"金黃的梨樹"、"紅紅的蘋果"、"金色的稻海"、"火紅的高粱"。讓學生談談哪句好?好在哪裡?學生紛紛舉手,有的說:"課文的好是因為它寫出了動作,如掛起、露出、翻起、舉起。"然後讓學生做動作表示,並說這里不僅寫出了顏色、樣子,還寫出了植物的生命,就是秋天的勃勃生機,請大家讀出美,讀出勃勃生機,學生馬上就能入情入味地朗讀起來。

三、珍視學生獨特感受,倡導朗讀個性化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具有人文性。同時指出: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倡導朗讀個性化,就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堅持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對同一件事的態度是不盡相同的,這取決於他們各自的性格、生活經歷、心境、所處的時空、觀察的角度等。因此,對同一篇作品,對同一個句子、同一個詞語,人們的理解都是不會雷同的。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們的朗讀感受也決不會雷同。

如在教學《趵突泉》一文時,對以下描寫大泉眼的句子,學生的理解由很大不同:"永遠那麼純潔,永遠那麼活潑,永遠那麼鮮明,冒,冒,冒,好像永遠不感受到疲乏,只有自然有這樣的力量!"特別是學生在朗讀"冒,冒,冒"三個字時,語速、輕重、情感截然不同。有學生讀時由輕到重,由快到慢,字字句句飽含深情。而有的學生朗讀時卻是三字連貫,一氣呵成!他說∶趵突泉充滿青春活力,我覺得只有這樣讀,才能表現出它的巨大力量!"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小學語文如何指導朗讀技巧

1、把握教材,指導朗讀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小學 語文教材 精選的讀篇大都是名家名著,是教材的主體,是進行語文基本功訓練的主要憑借。朗讀好課文,更有助於學生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於因聲解義,領略作品的精妙之處,有助於學生增強語感,以聲傳情。

名師竇桂梅說:"一個好的語文老師,應該力求豐富自己的感情,錘煉自己的語言,積淀自己的文學素養,站在傳承文明的高度,以心向真善美的人文情懷,引導學生大聲朗讀。"由此,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將課文讀通、讀順、讀熟是關鍵。在朗讀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自由朗讀,想怎麼讀就怎麼讀,可以大聲讀,可以小聲讀,可以幾人合作讀……讀的過程中,可以快讀,可以慢讀,還可以停下來做做記號。總之,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感悟課文內容,每讀一遍要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如《長城》一文中的一段話:"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筆者讓學生們自己讀,然後說出對這段話的理解。一個學生說:"這段話里有一個"單"字,說明了長城的高大堅固"。又有一位同學說:我看到了"數不清",說明修建長城用的條石多,還有"一塊""兩三千斤"突出了條石的重量。就這樣,學生們踴躍發言,講出他們通過朗讀後對文章的理解。通過朗讀,該注意的地方學生自己都注意了,問題也解決了,對課文的理解也更透徹了。朗讀就是這樣,將無聲的書面語言轉化為有聲語言,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

2、方法多樣,樂趣無窮

無論是解決數理化的問題,還是朗讀課文,都要講究方法。好的方法能夠事半功倍。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創造出多種多樣的朗讀形式,就會讓學生的朗讀熱情高漲,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語文朗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與學生比較著朗讀。不是單純地只是教師在示範,學生在那兒聽,也不是學生一直在讀,教師只是在指出問題。要讓師生能在課堂上互動,學生和學生也能在課堂上相互交流,這樣才能讓學生把自己的朗讀與老師、同學的朗讀進行比較,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產生新的情感體驗。

再有,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勝心和極強的自我表現的心理,在教學中,讓學生之間比賽著朗讀。在課堂上,讓學生朗讀同一篇文章,舉行一次小規模的朗讀比賽,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對方的優點,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進取性,還能讓學生在這種相互競爭、相互激勵的學習氛圍中,更加有學習積極性,朗讀時也更加用心,用感情。

我們還可利用角色扮演來朗讀文章。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和 記憶力 都很強,在語文朗讀教學中,可以先由教師進行范讀,讓學生們直接地感受語言,再讓學生分別扮演課文中不同的角色,讓他們在模仿中體驗人物的語氣、動作和情感,然後把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讓學生的語言得到良好的發展,同時還能培養他們的 想像力 和創造力。

另外,還可以配以音樂相輔相成等等。朗讀的方法還有很多,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努力和探索。

3、讓學生在誦讀中溝通

"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閱讀,是與文本作者心靈的溝通與對話,是由一個生命進入另一個生命的融合重建過程。在教師講解、分析基礎上獲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體驗和情感的共鳴。一篇文章內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讀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復誦讀。因此教師要教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多給學生提供朗讀的機會,通過抑揚頓挫、長短徐疾的朗讀,化無聲文字為有聲語言,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才能讀出其中的味道,讀出其中的深層含義,感悟文章的真諦,達到"情自心中來,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4、評讀促進發展

在多種讀的形式中,評讀是不可缺少的。課堂中,教師們常用"賽"的方式組織朗讀教學,如小組比,男女生比等。既然有賽,就有評。評議時,教師應特別注意評價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學生,使每一個學生在評價過程中領略成功的喜悅。學生的主體意志是在具有真正主體地位之後而漸漸形成的,有了主體意志,才有了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發展,也才有了自己的思想。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經驗世界,加上閱讀材料本身內涵的開放性,不同的學生對文本會作出不同的"解讀"。所以,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逐步養成欣賞學生看問題的不同立場、方式、方法的習慣。

小學語文指導朗讀方法

一、 讓學生明白朗讀的好處,從而激發學生良好的朗讀慾望

1、首先要樹立學生講好普通話的信心,為朗讀作初步的准備。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通話讀音準確、規范就會為朗讀打下十分良好的基礎,所以一定要抓好讀音這一關。

2、教師自己范讀課文,經過自己精心的准備,深入地體會作品的豐富的內涵後,教師為學生范讀,給學生樹立一個愛讀書、愛朗讀的好榜樣,學生會十分喜歡模仿教師的朗讀語氣、語調、表情、手勢等。

3、播放錄音,讓學生欣賞別人的「朗讀作品」,從而加深對課文的印象,有了朗讀的沖動。

二、發揮教師的示範朗讀作用

低年級學生剛接觸字詞,如果一開始就讓他們拿起書憑眼睛掃視來感知成段成篇的語言文字,是有困難的。因此,教師示範朗讀的引導作用尤為重要。示範朗讀即通常說的范讀。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講應該怎樣讀、不應該怎樣讀,學生是很難學好朗讀的。他們的認識還是很模糊的,並不知道怎樣讀才算表達情感了。但孩子們的模仿能力很強,如果他們親耳聽聽老師是怎樣讀的,學起來就容易得多,讀起來就有情有意的多。

三、創設情境,擴大朗讀的訓練面

讓學生發自內心地願意讀,喜歡讀,對朗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是朗讀教學的第一要務。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動、好勝、好奇心強等心理特點,巧妙地創設各種情境,從而提高朗讀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在朗讀訓練中,教師要為學生的自讀感悟創設主動選擇的條件和機會,促成他們個性化發展。但如果沒有老師的引導,學生的選擇往往會有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影響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必須在朗讀訓練中有意而巧妙地引導學生選擇。要通過引導學生、點悟學生,使學生的思維、想像、情感等心智活動自主參與到朗讀實踐中,完成對文字元號所承載的思想內容,文字材料組織方式以及所滲透的情感、韻味的感知和領悟。

四、在比賽中激起學生的朗讀慾望,讓他們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感

1、利用閱讀課進行背誦古詩、背誦優美片段等朗讀比賽活動,並設立相應的獎勵制度,以此激起學生有感情朗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2、要特別重視每天的早讀課時間,除了要求學生都有要放聲朗讀之外,教師也和同學們一起朗讀,既可以起示範作用,又能提高他們朗讀的積極性,何樂而不為呢?教師和學生進行朗讀比賽,可謂有創意。

3、進行積累大賽,讀完一課後,讓學生 說說 積累了哪些優美的詞句或片段,看誰積累得又多又好,並能用自己的朗讀形式背出來,這樣不但培養了學生的積累能力,又增強了朗讀水平,真是一舉多得。


小學語文如何指導朗讀的方法相關文章:

★ 小學語文課上5種朗讀的教學方法

★ 小學語文朗讀指導的方法

★ 小學語文朗讀技巧方法

★ 小學生語文朗讀教學方法

★ 小學語文朗讀指導方法

★ 小學生語文朗讀方法歸納

★ 小學二年級語文朗讀指導方法

★ 小學生語文朗讀方法有哪些

★ 小學生語文朗讀教學方法策略有哪些

❻ 語文課堂朗讀的方法有哪些

二、在閱讀教學中進行朗讀指導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一)提高教師朗讀素養
通過創設情境引導老師們朗讀並享受朗讀。我們探討朗讀教學的意義,就是要引起老師們對於朗讀教學的重視。課堂上多拿點時間,多想點辦法來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朗讀。我們聽了那麼多的語文課,發現課堂上老師們雖然也很重視朗讀,但是卻很少有教師去給學生范讀,甚至有的老師一味地要求學生這里讀得重一些,那裡讀得輕一些;這里讀得慢一些,那裡讀得快一些……學生怎麼讀都讀不出味道,這個時候,只需老師范讀一下,師生就進入了朗讀的美妙境界。可偏偏老師的范讀就是千呼萬喚不出來。
如何練出朗讀的真功夫呢?我們不妨看看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在備課時是怎樣備「朗讀」的吧--「我拿到一篇課文,首先是備朗讀,至少讀三四遍,上公開課,讀的遍數還要多。要求學生背的,我先背下來。我對自己的要求是:散文要讀出意境,詩歌要讀出韻味,童話寓言要讀出情趣,說明文要讀得『明白』,課文中的人物要讀活,不論什麼課文都要讀出標點符號等等。總之,要讀出語感來。課文朗讀得聲情並茂了,我才敢走進課堂,因為我可以讓學生從我的朗讀里去感受,去理解,因為我取得了指導朗讀的發言權。」於老師給我們的啟發就是用心去備好每一篇課文的朗讀。
(二)明確朗讀指導的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三)精選朗讀指導的方法

❼ 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應該怎麼做

如果說語文是一首意蘊豐富的詩,那麼朗讀就是一首悅耳動聽的歌。語文教學是否充滿詩意,朗讀是一扇窗口,是一個顯示器,是一面鏡子。張定遠先生在《問題與對策》一文中指出:「要大聲讀,反復讀!語文教學就是讓學生讀!讀才能讓學生學到情操,把語言轉化為自已的東西,獲得知識,進行積淀,形成語感。」張田若先生說:「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多誦讀,熟讀成頌,筆未著紙,可用的多種表達方式早已蜂擁而至,你自然可以隨手拈來,不費思索而順理成章。」可見,讀是根本,沒有讀,就沒有感悟和理解,就沒有語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所以,朗讀是語文細酌入「味」之佳法,語文教學要「讀」占鰲頭。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把「朗讀」這把劍舞得游刃有餘,就不得不對「朗讀」這個眾人關注的語文改革的焦點做一番深入的思考了。那麼朗讀教學應該怎麼做呢?

一、激發興趣——讓學生有想讀的沖動

小學生具有好動好奇、注意力不夠持久、愛轉移等特點,因此朗讀的形式要多種多樣,朗讀的指導和訓練要有層次,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讓學生在感興趣的朗讀活動中全面提高朗讀效果。如我在課堂上常採用學生表演讀、賽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朗讀形式,讓學生有讀的興趣,讀的慾望,也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一)、分角色朗讀

人物對話多的課文,我經常採用分角色朗讀。我認為分角色朗讀尤為重要,因為學生通過對文中人物說話的語氣和表情進行模仿,通過這種模仿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有了理解,那麼再回過頭去朗讀課文的時候,他們就能很好的把文中的感情表達出來。

(二)、表演讀、賽讀

好動、好勝心強使得表演讀和賽讀成為了小學生最喜聞樂見的朗讀形式。適當、巧妙地運用,可以起到難以想像的效果。

藉助表演的方式進行朗讀,是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的,它富於趣味性、形象性,學生通過豐富的語調,形象逼真的表演,再現課文的情境,增進理解,加深印象,引起學生反復朗讀的興趣。此種方法適合於情節性較強的文章,如《西門豹》、《將相和》等。對於這類文章,可以讓學生擔當課本劇中的角色,進行繪聲繪色的表演。學生通過對文中人物說話的語氣和表情進行模仿,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了理解,那麼再回過頭去朗讀課文的時候,他們就能很好地把文中的感情表達出來。一開始,學生有可能顧此失彼,注重了演,又忘了說。這時,教師應讓學生自由地練習,充分地交流討論,反復地比較和揣摩,不斷地提高認識、加深理解。而學生一旦達到充分理解且又經過反復練習形成了技能技巧、確信自己有能力達到熟練自如的朗讀時,自然會躍躍欲試。

賽讀具有挑戰性,可以個人賽、小組賽、男女賽,一般用於感情較濃、語言較美、需多次朗讀的課文,也可以與表演讀相結合。如男生讀A部分,與女生讀B部分比,然後換過來比。

(三)、變換形式,常讀常新

人經常吃一種飯菜,即使做得再香,也會感到膩味。同樣,教師指導學生讀書,如果只用一種形式,一個腔調,長此以往,學生也會感到乏味。為了讓學生對讀書永遠保持極大的興趣,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根據不同教材的不同要求,做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樣」。當需要激情引趣或學生讀得不到位時,宜用范讀指導;當需要藉助讀來幫助學生分清段中的內容、層次時,宜用引讀;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課文時,宜採取分角色朗讀;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宜用齊讀??

二、大膽地取捨——突顯朗讀的精當

語文課堂教學中,應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那麼,留給學生所謂的「充分時間」從何而來呢?我想,對教材大膽取捨,不求滿載而歸,但求課課有得不失為一良策。因此,教師在朗讀指導過程中就應該講求一個「精」字,尋找教學的「抓手」,抓住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句段進行精心指導,起到舉一反三,畫龍點睛的效果。這樣,教學既有較大的涵蓋性,又更加精煉簡潔,節約大量時間,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如《三個兒子》這篇課文共有13個小節,在朗讀指導時,我通過「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肯定是他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引出了朗讀訓練的兩個主要板塊:第二、三、六自然段的朗讀指導和第七、十一自然段的朗讀指導,其他段落則簡略帶過。

又如在對《鳥的天堂》一文進行朗讀指導時,我就重點抓住其中的第8自然段和11、12自然段,其它自然段則一帶而過。理由是什麼呢?第8自然段作者運用了聯想的修辭手法,把大榕樹表現得生機勃勃,充滿生命力。最後一句「這美麗的南國的樹!」在前面描寫的基礎上強烈地表達了作者的贊美之情。第11、12自然段,作者從鳥聲、鳥影、「我們」的眼睛等幾個方面進行描寫、襯托,沒有用一個「多」字,卻明顯地讓人感覺到「鳥的天堂」里有數不清的鳥兒。與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的所見所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三、經典地示範——彰顯朗讀的藝術

隨著信息化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廣泛推廣,已有許多老師范讀課文時以媒體代替完成。我認為,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范讀很有必要,對學生有著直接的影響,錄音示範也是一種可利用的教學手段,但在多數情況下不宜將教師的范讀取而代之。范讀,還需要加強。

教師在范讀課文的時候,學生可以視其人,聞其聲,直接領略語氣、語調和表情,進而仔細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和感情基調。一些文質兼優的課文片斷,通過老師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范讀,可以把文字上無法表達的內在情感通過語調的輕重緩急充分表達出來,或把學生吸引到優美的語境中,或使學生對語言有所頓悟,或給學生以整體的感知,或給學生樹立朗讀的榜樣,或讓學生對自己的錯誤有所反省,或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智慧的啟迪、情感的熏陶??如我教《魚游到你的紙上來啦》一課時,范讀「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一個部位一絲不苟地畫下來,像姑娘綉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彷彿金魚在紙上游動。」我一邊讀,一邊用右手拿支粉筆展現眼前,慢慢來回作塗寫狀;時而用力輕快大幅度畫魚的樣子。力求把工筆細描、揮筆速(動作)與和一絲不苟(神態)讓學生有更具體化的理解。不時用眼睛窺視學生的反應,發現學生都用眼睛盯著自己,靜靜地欣賞,學意甚濃。學生的這種感受是對教師范讀的最好肯定。

四、有效地點撥——柳暗花明又一村

葉聖陶說過:「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細心咀嚼課文中的語言,讓他們自己動腦筋,經常比較、揣摩,養成習慣。」楊再隋教授對讀中感悟也做過精闢的闡述:「課文內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出來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領悟。悟的過程就是通過閱讀和思考語言文字的內涵,去咀嚼語言文字的滋味,去體驗語言文字的感情。學生的悟,在於教師巧妙、適時地引。」學生的水平畢竟是有限的,教師應該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有重點,有目的地給予點撥、引導。引導他們細細品味好詞佳句的絕妙之處,揣摩布局謀篇、立意構思的獨到之處,深入探究領悟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當然教師的點撥應以學生的讀為根本,以學生自己的領悟為主。教師的「點」必須「點」在關鍵之處,「撥」必須「撥」在疑難之處,無疑而「點」則不如不「點」。

如《鳥的天堂》結尾處「昨天我的眼睛騙了我」一句。其實是作者的自我調侃,並沒有真正地埋怨自己的眼睛,這一點學生很難理解。學生第一次讀完,我就問:「作者真的是在埋怨自己的眼睛嗎?」「那又有何用意呢?」這樣一點,學生讀出了調侃的味兒來。

相機誘導,適時地點撥,可以使學生與作者進行有效地溝通與對話,對語言理解得更深,更全面,還朗讀一個原滋原味。

五、寬容地評價——還學生一片廣闊的發展天空

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課堂上,老師和同學們鼓勵的話語,滿意的微笑,贊許的眼神,默許的點頭,使孩子們感受到器重、關切和敬佩,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如拂春風,如沐春雨,欣然奮發,興味盎然,課堂氣氛就像春天的細雨,冬日的暖陽,和諧而愉悅。因此,我們在指導中,應以欣賞的眼光、朋友的口氣、智者的明斷對學生的朗讀寬容地進行評價;而不宜過分地強求、嚴厲地指責與挖苦。在學生互相評價時,也應該注意這一點。

在不同的情況下,給予不同的評價。如:「讀得很好,聽得出你已將自己的理解讀出來了。」「讀要分出層次,首先是讀通,將句子讀順口,不認識的字要藉助工具書讀准字音。對於這一點,同學們做得很好??」「聽你們的朗讀是一種享受,你們不但讀出了聲,而且讀出了情。」??但並不能一味地表揚學生,在學生確實讀的不夠好的時候,還是應該明確指出的。只不過形式上可以活潑一點,輕松一點。幽默的評價就能調節課堂氣氛,能啟迪學生的智慧,讓學生在和諧愉悅的教育氛圍中得以發展。

語文味從讀中來。聽讀一段充滿感情的語言文字,猶如欣賞一首悠揚悅耳的樂曲。有時如泉水叮咚,有時如鳥語婉轉,有時高昂,有時激越,有時深沉,有時輕快??作品美的思想內容,美的藝術形式,通過適宜的強弱,和諧的節奏凸現出來,這里有「清風徐來」「和風細雨」,也有陽光燦爛,春暖花開,有活生生的人物,動人心弦的故事??這是一個美的世界,這是一個快樂的海洋.在這樣美不勝收的氛圍中,我們的學生能不被美的魅力所折服嗎?能不追隨美的足跡加入朗讀的行列、步入語言的殿堂嗎?這樣的課堂能不洋溢出濃濃的語文味嗎?讓我們的語文課堂「讀」占鰲頭吧!

❽ 語文教學中怎樣運用朗讀技巧

一、教師范讀,激發學生朗讀的激情
范讀能幫助學生正音,培養學生對朗讀的興趣,喚起學生的感情,可以豐富學生的詞彙,有助於培養學生口頭和書面的表達能力。有聲有色的朗讀,會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作品中的優美、准確、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尤其使學生著迷,范讀傳達著教師本人的態度,范讀時的鮮明的愛憎,強烈地影響著學生,使他們的思想感情和教師發生共鳴。
葉聖陶曾指出:「教師的范讀可以把文章的神情理趣在聲調里傳達出來,讓學生耳與心謀,得到深切的了解。」
由於小學生的模仿性強,所以教師適時的范讀是語文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部分。因為課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讀代講,有些地方不讀好就不能理解好課文內容。有時朗讀還可以營造氣氛,讓課堂氣氛達到最高點。這就需要教師本身研究朗讀,朗讀好課文,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師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進入角色。
教師的范讀不宜做作,不能故意拿腔拿調,應從自身的情感出發,以情感人,使學生如臨其境,教師的感情和學生的感情引起共鳴。從而激發學生朗讀的激情,使他們都產生一種躍躍欲試的心態。
例如,我在教《清平樂 村居》中,因為這是一首詞,學生一時間無法把握朗誦時的感情,於是我利用一段恬靜優美的古箏音樂創設情境,同時老師再配上聲情並茂的朗誦,讓學生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再慢慢地揣摩,化為己用。
再如《觀潮》,潮來了「那浪潮越來越近猶如於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盪盪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千萬輛坦克同時開動,發出山崩地裂的響聲,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抖起來。」教師用繪形繪色的朗讀,讓學生感到這的確是「天下奇觀」啊!文中作者把對自然景物的贊美之情傾注在字里行間。教師把自己對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讀中,感染學生,使學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喚起美的共鳴,使學生領略到自然美,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同時我覺得范讀並不是一個孤立的環節,而是根據學情貫穿整個課堂教學中。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只要發現有讀得不夠好的地方,馬上停下來范讀,再多加練習,和學生一起把這個難關闖過。此外,也並不是老師讀的才稱之為標準的范讀,教師可以加大優生的合理資源利用,讓班裡讀得最好的同學起模範作用,通過他們的范讀,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進取心。
二、入情入境,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真正有感情的朗讀,絕不會是「喊」著讀,一定是入情入境的「美讀」,是為了品位文章意蘊的較輕聲地讀(尤其在集體朗讀時)。
范讀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範啟發」作用,而不是讓學生機械地模仿,因為「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必須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讀。一節課中范讀不能太多,要盡可能多地留些時間讓學生自己練讀,讓學生能充分地讀,去感悟文本,去感受言語的意趣和情境的美妙,達到「入境始與親」的境地。
1、「戲劇化」的朗讀
為了培養孩子更好地體會文章所描繪的人或動物某些動態的場景或非常動人、內容豐富的景色描寫,啟發學生進行「戲劇化」的朗讀也是非常有效的。所謂「戲劇化」的朗讀,即朗讀聲音的大小、語氣語調、面部表情、甚至手、臂膀乃至身體的某些情不自禁的小動作,都可以隨文章描寫的變化,達到「忘我」的境界,這在小學是比較容易做到的;而此時學生的心理、思維活動必定是極其豐富的。
例如,我在教學《田園詩情》(國標本第七冊)時,我一邊讓學生讀,一邊適當點撥,幫助學生感知語言,激發想像,讓學生進行「戲劇化」的朗讀。如當學生讀到「成群的駿馬剽悍強壯,腿粗如樁,鬃毛隨風飛揚。」時,我啟發學生想像自己就是駿馬,馳騁在草原上,可以做出一些動作,來感悟作者對強壯生命力的贊美之情。
2、張開想像的翅膀
著名朗誦家瞿弦和同志說過:「每當我看到一篇令人激動的作品時,隨著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實詞的描繪,我常常在腦海中出現許多具體、生動、形象的畫面,我彷彿看到靜靜的小河、熱鬧的結實、戰斗的英雄、膽小的懦夫、」看來,認真地朗讀文章,不僅能夠有效進入作品意境,而已能提高想像、聯想能力。
所以入情入境的朗讀,還可以根據文章所描繪非常動人、內容豐富的景色描寫引導學生進行想像,指導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例如,我在教學《游園不值》一課時,就是運用聯想的方法來激活體驗,加深學生的朗讀體會。
師:同學們,詩人沒能進到朋友的園子里,沒有觀賞到滿園的春色,多令人遺憾呀!但是你能猜出園里是什麼樣的嗎?
生1:我想園子里一定有一個大花壇,裡面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花兒上面還飛舞著蝴蝶、蜜蜂。
生2:園子中間會有一條石子鋪成的路,路兩旁是青青的垂柳。
生3:還有一個大水塘,裡面有魚兒在游來游去。岸邊種著桃樹、杏樹、梨樹,散發出花的清香,枝頭還傳來鳥的鳴叫。
……
學生通過自己的想像,還融入了自己對春天的切身體會,讓學生融入進了詩人所描畫的意境,這樣一來學生在朗讀詩句時,自然就可以讀出感情,讀出對美好春天的喜愛之情。
其實,這在真正入情入境的朗讀中是會自然發生的。這樣就實現了品讀、美讀;這樣的讀,就成了對課文思想情感內涵理解的手段,同時又是學生課文解讀結果的一種表現形式,在天長日久的練習中,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表達、普通話水平、朗讀邏輯重音的處理習慣成自然,斷句和停頓成習慣,自然而然學生的朗讀水平也就提高了。
三、多樣朗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朗讀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不一而足,但各種形式的朗讀有各自的功能和適用范圍。為能准確指導學生朗讀、點燃學生的朗讀興趣、激發學生的朗讀感情、促進學生的朗讀訓練,教師可以藉助於豐富多彩的朗讀方式,如齊讀、單讀、一個接一個讀、對讀、分角色讀、賽讀、錄音朗讀等等。只要我們教師能夠正確認識朗讀教學,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精心地指導學生朗讀,科學地進行朗讀教學,使師生的朗讀具有聲情並茂的節奏,和諧婉轉的韻律,呈現出作品的聲音美、神韻美,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就能為語文的教和學奠定牢固的基礎。在教學中,我通常使用以下幾種形式的朗讀。
個別學生朗讀。這可在分析課文前指定學生朗讀,能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分析的那段課文上來,使學生對課文有個初步印象。在朗讀過程中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情況,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分析講解。對學生的個別朗讀,要求發音清楚、洪亮,態度大方。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教師對漏讀、錯讀之處要記牢,在讀後進行糾正、講評。
分組比賽朗讀。這是一種集體朗讀、集體朗讀要求整齊,要求快慢適中,顧全大局。分組朗讀因為要互相銜接,學生聽時注意力就比較集中。分組朗讀無形中是一種競賽,容易調動學生積極性。
齊讀。齊讀可以營造熱烈的課堂氣氛,適用於課文的重點語段,在分析點拔之後來加深印象。
自由朗讀。自由朗讀時,語調、語速、感情可以反復試讀體會,不受集體約束。
分角色朗讀。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課文時,宜採取分角色朗讀。分角色朗讀要求學生能正確該出人物語氣,表達人物感情,要通過人物語言表現出人物性格。這種讀法很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體會人物感情,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對分角色朗讀比較感興趣。例如,我在教學《負荊請罪》這一課時,因為這是一則歷史小話劇的劇本,教學的重點又是通過對劇本台詞的閱讀品味,感受人物的性格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我就是以分角色朗讀為主要的教學手段,在角色朗讀中感悟人物性格,同時又促進了朗讀。學生的朗讀也非常積極,提高了課堂效率。
以思促讀。學生在正確、流利地讀好課文的基礎上需要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這時就要首先一句一句地讀,讀懂每句話的意思,然後再把幾句話連起來綜合理解,遇到不懂的及時問。這樣邊讀、邊思、邊問,以讀助思,以思促讀,讀思結合,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提高學生的理解、思維能力。如教學《我代表我的祖國》一課最後一個自然段時,由於課文內容的時代與現在相距較遠,學生根本不了解當時的社會情況和歷史背景,所以理解課文的內容很難。教師在學生默讀前,可出一些思考題:如這段 共有幾句話?每句話什麼意思?徐悲鴻為什麼能取得這么大的成就?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去讀,這樣就幫助學生讀懂了課文,了解了我國著名畫家徐悲鴻熱愛祖國,維護民族尊嚴的崇高精神。
四、教授技巧,提高學生朗讀的水平
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教給學生一些朗讀技巧。培養學生的朗讀技巧要從停頓、重音、快慢、升降四個方面來訓練。
1、停頓:(1)標點的停頓:課文中每一個標點都對正確停頓作了很好的提示。一般而言,句號、問號、感嘆號>分號、冒號>逗號>頓號,而自然段這間的停頓最長。(2)詞語的停頓:如: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揚柳/醉/春煙。(3)情感的停頓:如:「我們願——願把這牢底坐穿」,兩個「願」後並沒有停頓標點,但如果停頓長一點,就更能體現革命烈士甘願為後代而犧牲自己的祟高精神。
2、重音:(1)詞語:同一個詞語在不同的句子中也有重、輕音之分。如「哆嗦」,「哆」字重讀,「嗦」字重讀;而在「打哆嗦」中「打」重讀,「哆嗦」輕讀。詞語一般是前一個字重讀,如喜歡、慈祥、檐子等;如果詞語的結構是偏正式,如紅花、青草、藍天、白雲,一般後一個字重讀。(2)句子:往往重音放在「怎麼樣」上。如:她的舞跳得真漂亮。(3)根據朗讀內容確定能突出中心、表現主題的詞語重讀。如:「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孔子游春》)重讀「更濃了」,景濃加上情濃,意更濃了。
3、快慢:朗讀的速度對於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也是很重要的。快慢適當才能表達出作者在文章中所寄託的思想感情 。《狼和小羊》一課中,狼說:「你把我喝的水弄臟了!你安的什麼心?」讀這句話時,速度要稍快些,以表 現出狼挑釁的語氣,以及它兇狠狡詐的本質。當讀到狼大聲嚷道:「這個壞蛋!說我壞話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 ,反正都一樣。」要讀得更快些、更高些,以表現出狼的氣急敗壞、惱羞成怒的樣子。相反,讀到小羊的話時 ,速度就要放慢些,聲音溫和些,以表現小羊的溫文有禮和天真無辜。這樣才能突出各自的本性以及作者對狼 凶惡本質的憎恨和對小羊的同情。
4、升降 :語句里有了聲音高低升降的變化,語音就有了動聽的腔調,抑揚頓挫搭配得當,聽起來就更富有音樂美, 更能細致地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和語氣。如《東郭先生和狼》中,狼說:「先生,求求你快一點兒!獵人一到,我就完了。」讀這段話時,語氣要下 降,表現出狼在求救時虛偽狡猾的面目。再如狼從口袋裡出來後說:「先生既然救了我,就把好事做到底,讓 我吃了你吧!」讀這句話時,要注意讀得前低後高語氣稍上揚,這樣才能充分表現出狼得救後露出的兇相。

閱讀全文

與語文課堂如何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9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8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