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如何設置重點難點

語文如何設置重點難點

發布時間:2022-11-20 07:40:35

Ⅰ 語文教學中如何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一、重難點的突破策略一
1、聯系生活體驗,加深理解感悟,能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
現代認知理論認為,新的知識是建構於原有認知結構上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啟發引導學生尋找、再現與教學內容具有相似性或相對性的生活實際情景,聯系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遷移或對比中豐富、加深自己的情感體驗。
2、加強學練結合,強化語用,能有效地突破教學重難點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在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強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而素養的提高、能力的增強,關鍵在一個「用」字。在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多渠道的訓練途徑,從學生「學」的實際出發,抓住訓練點,讓學生在運用中領悟,在運用中發現,在運用中創造,這是學好語文的關鍵。「讀」與「練」是強化語用、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的制勝法寶。語文就是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教學中的「讀」既包括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包括學生在課內的默讀、朗讀、精讀、略讀、品讀等讀書方式的培養,以及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的閱讀學習。「練」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課堂上教師要有練的意識,並能精心設計練習內容,對聽、說、讀、寫的練習要合理安排,注意讀寫結合,通過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特別是動口、動手的練習,使知識得到有效鞏固與遷移,讓學生在練習中提高學習效率,學會融會貫通。
三、重難點的突破策略二
1、運用電教媒體手段,創設感知氛圍,培養審美能力
美育是人的全面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素質,語文學科中蘊含著豐富的美育資源。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能力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也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要使學生獲得美感,就必須讓他們面對一個具體的審美對象,使他們有美的情緒體驗,有愉快的心情。傳統的教學方法,單靠語言來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學生產生共鳴,難以發揮語文學科的美育功能。電教媒體能夠發揮色彩動感、音樂聲感等特有優勢,創設一種與教學內容相和諧的特定情景,增強真實感,直接讓學生身臨其境,進而融入自己的情感,深切體會其構造的意境,自然受到美的熏陶。
2、運用電教媒體手段,可化繁為簡,加大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效率
向課堂四十分鍾要質量,減輕學生課外學業負擔,這是今年來教育界的共同呼聲,也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而要在四十分鍾里增加課堂質量,單靠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達到這一目的,要想解決這一難題,還得依靠電教媒體手段的輔助。

Ⅱ 如何樹立語文教學重難點

到的幾點關於怎樣突破語文教學中重難點的策略在這里淺談幾點:
1 一課一難點,重難點能否突破,即在於重難點的確立
一堂課重難點明確了,突破也就有了方向,方法也就會應運而生,圍繞重難點在教學環節中設計好突破的策略,才會讓學生學得懂,弄得明白。文言文中的字詞積累、課文內容的把握、有感情地熟讀課文並背誦、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等,並能細心品味寫景妙句、了解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積累文言知識就是文言文的重難點。這個難點確立好了,那麼在教學時方向就很明確。
2 注意教學中重點、難點的充分性與延展性
充分性是對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作必要的充分適度的展開與延伸,但絕不僅僅是對教材內容的簡單的同義反復,教學中既要教師發揮其主導作用,又要學生發揮主動性,並把兩者結合起來。教師發揮主導作用,是指教學的方向、內容、方法和組織都要由教師來設計和決定;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自學,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要向學生直接傳授知識,施行言傳身教;學生主動積極性的發揮也要依靠教師引導,教師要對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做出全面的調控。學生作為認識和發展的主體,要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而不是消極被動地學習;對所學的知識要真正理解和善於運用,而不是生吞活剝、呆讀死記。
沒有教師的主導作用或沒有學生的主動性,教學就不會有良好的效果。本文中關於重點「積累豐富的文言詞彙」中,我僅僅點出了「或」「利」等,對於「稍稍」「賓客」「文理」等詞語沒有做到充分的解釋和強調,致使學生在文言積累上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 課堂深刻性:即一課一得
課堂深刻性是教師和學生共同作用的結果。教師精心備課,用心上課,扮演好課堂的主導角色,學生學習積極主動,自主、合作、探究,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樣的課堂豈能不深刻?
然而,語文課堂是否深刻,不能簡單的以完成了多少教學任務,解決了多少問題或是學生的活躍度、參與面來衡量。語文的人文性決定了它不像非文字學科那樣,用單位時間內知識點掌握的多和少來判斷教學效果。語文偏於感性,更注重讀和悟。可以說,語文課堂深刻性就是能調動學生感性思維的課堂,就是能激起學生情感共鳴的課堂。
因此,語文課堂應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感悟空間!教師應多方式、多途徑,創設多種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情感。在課堂教學中,我認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不能對每一篇課文平均用力,也不能每篇文章面面俱到地進行引導和分析。應有選擇、有側重點地進行教學。應充分挖掘每篇文章的新穎和獨特之處,攻其一點,以點帶面。把本屬於學生的時間還給他們,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和感悟! 教學實效就是體現在對教學過程中所涉列的重點與難點知識的解決和突破上,一節課應該讓學生有一得,且有深刻的一得即可,否則100%的課堂內容只能吸收20%,那麼不如讓學生深刻地得到20%的內容就是很好了。課堂教學的容量過大,一則讓學生無妨全部的吸收消化,二則老師突破重難點也就不徹底,不深刻,最終也會導致課堂虛而不實,向45分鍾要質量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話空口號,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就很難得到真正的落實。 4 注意教學內容設計的整體性
學生掌握的語文知識結構越是帶有規律性,就越有利於語文能力的發展;經過學生主觀努力和思維積
極加工而獲得的語文知識越多,就越有利於語文能力的發展。教師要十分重視講讀課文教學的整體性,在教學中滲透學法指導,培養自學能力,使學生掌握重點訓練項目的學習方法,提高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教學內容設計的整體性,不僅僅局限於某個教學環節,從各個方面突破重難點,教材內容即是一個整體,又是一個系統。重點問題是這一系統的主體部分,就要處理好教材的整體性,系統性和突出重點的關系,在本文教學的第一課時就確立了,即重難點就是「積累詞彙,認識文言知識」,那麼文章的知識性就比較的全面,字詞之中就有文言知識的積累,但是我的授課之中,如「或」的釋義,古義:有的;今義:或者。其他的知識簡單的涉列,面對如此龐大的文言常識,明顯的突破重點的力量不足。
5 注意「雙邊性」「辯證性」
想使課堂教學達到預期的時效性,授課中,教師要注意突破重難點的策略,學生的學習也要注意突出重難點,師生要密切配合,這事關課堂教學的時效性,教師不能只講而不顧及學生的吸收,教師應該即突出重難點,又兼顧一般學生的課堂效果。切忌「一點論」「均衡論」。教學的重點應放在求異上,閱讀的重點放在質疑上,記憶的重點放在方法上,練習的重點放在運用上,所以本課的重難點就在求異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狀態是至關重要的。而我也在授課時只關注了點而忽略了與教學「面」的結合,所以有些學生是否吸收了本節課的知識就不得而知了,「堂堂清」根本就達不到老師在教學前的預設要求。
課堂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的突破策略,是課堂教學中設計教學環節的關鍵,也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駕馭教學的重點與難點的能力體現,能在課堂教學中設計好突破的策略,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總結和積累,即能達到教學的實效性,又能充分地發揮課堂教學的主陣地的作用。在教學實踐中,嘗試著運用新的理念進行教學,就會逐步摸索出一些教學中的新的經驗,將這些新的教學經驗逐漸生化在課堂教學中,就一定能在教學實踐中很好地體現新課程標准所提倡的做法與要求。

Ⅲ 語文教學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教學重點是教材中起關鍵作用、主要作用並具有現實意義的知識內容,或者說某知識點在某課、節、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原理。從教材體系看,它佔有重要地位;從當前形勢和學生的思想實際看,它是不容忽視的。由於它對整個章、課、節有影響性、總結性和概括性,因而它的解決可能帶來連鎖效應——帶動與它相聯系的問題的解決。教學重點可以是指一堂課的重點,也可以指一個教學單元、一課甚至全書的教學重點。教師備課時要抓住重點,圍繞它來組織教材,編寫教學提綱。備重點最重要的是備方法,如採用疑問式、反詰式、辯論式,或運用串講法、討論法、圖示法、閱讀法、以舊啟新法,等等,以加深學生對重點問題的印象和理解。此外,在備課的小結部分應重復加以強調。在預習時要引導學生初步認識重點,這種淺層次的了解,對課堂教學突出重點提供了一個基本條件。 在授課時要突出重點。所謂突出重點,就是採取切實措施,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最重要的教學內容,並運用它去分析和認識實際問題。能否做到這一點,是衡量教學成敗的重要標志。授課時突出重點是主要環節,為了做好這一環節,一是在教學時間分配上要適當多一點,但這不應當簡單地認為花費的時間越多,教師講的越多,教學重點就越突出。二是板書時重點內容要放在顯眼的地方。還要用具體、生動、貼切的事例來說明重點內容,對非重點內容可以少舉例。三是要用富有啟發性的提問,促使學生對重點內容開動腦筋,進行思考。四是教學語言藝術要特別講究,促使學生對重點內容集中注意、認真聽講和做好課堂筆記。教師在課尾小結時要以突出重點為立足點;編制練習題、測驗題、考試卷以及題型設計上也要突出重點內容,做到題要小,面要寬,量要大;總復習時,除了抓好基礎知識和知識結構、能力培養、答題技巧以及反映國內外形勢發展的熱點問題同教材相關內容的聯系外,也要抓重點的突出。這里尤其要把握好一般與重點的關系,突出重點編擬復習提綱,或以重點內容為中心歸納整理知識體系。要達到突出重點的目的,只有做到「五性」才能實現。一是注意充分性。充分性就是對重點內容作必要的適度的展開,而不是對教材作簡單的同義反復,或者讓學生死記硬背某些教材。 二是注意深刻性。對重點問題的理解的一定深度,有利於通過深入淺出的方式教給學生,以增強教學內容的理論魅力和說服教育力。 三是注意整體性。即不能局限於某個教學環節,應是從備課、指導學生預習、授課、練習、復習與考試整個過程突出重點。同時,突出重點應注意教材的整體性和系統性。教材內容既是一個整體,又是一個系統。重點問題是這一系統的主體部分。要突出重點,就要處理好教材的整體性、系統性與突出重點的關系。三者是相互聯系的,而不是對立的,重點問題總括在整體中,是構成系統的主體。教材的整體性是重點的基礎,是重點問題存在的條件;而重點問題又是整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是全局與局部的關系。 教學中既要把握教材的全面系統,又要突出重、難點。這就要系統理清教材中的每個問題,搞清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保持教材知識的系統性,又把重點問題突出出來。四是注意「雙邊性」。就是教師教學時要注意突出重點,學生學習時也要注意突出重點,師生密切配合,這事關教學效果。五是注意辯證性。做到既突出重點,又兼顧一般,切忌「一點論」、「均衡論」。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還應注意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求異上,把閱讀的重點放在質疑上,把記憶的重點放在方法上,把練習的重點放在應用上,把復習的重點放在聯繫上,這是我們的教學行為「重點論」,但不是教材重點論。教學難點,一般說來是因為某個知識點或環節比較抽象,不易理解,且知識面廣而深的問題;有的是知識內容相近、相似而容易引起混淆的問題;或者是由於中學生年令、閱歷、思維、認識水平等因素的局限,以及客觀事物的發展尚不充分而致使難以理解的問題。這樣的基礎理論或現實生活中學生最難以理解,或者學生在道理上容易理解,但在思想上難以接受的問題,就是教學難點。重點和難點有時是重合的。

Ⅳ 什麼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一、教師在備課時,必須對教材深入鑽研,精通教材,抓住文章的重點、難點,才能講得精。 隨著教材的改革,課文的質量將會越來越高。好的範文不僅在思想內容上有一定的深度廣度,而且在藝術上也有獨具匠心的布局謀篇和圓熟高明的語言技巧。要抓准重點,除了要捨得「割愛」外,還必須「抓之有據」,抓重點的依據有三:一是依據語文教學大綱關於不同年級的教學任務的規定,確立各年級的「主攻方向」;二是根據不同年級各單元教材的特點,確定各單元備課的教學重點;三是老師在備課中要結合本班學生的語文知識基礎的實際,最後確立每一課完成教學重點的方法和深度。教師在備課中必須抓准重點句段,凸現重點句段在文中的重要作用。如《司馬光》的四、五段,第四自然段寫有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水缸里,其他小朋友驚慌失措,第五自然段司馬光沉著、堅決、不慌,舉起石頭砸缸救人的機智、勇敢,形成鮮明對比。教師抓住了重點段落進行質疑討論教學,並作強化性點撥,學生只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就不難了。 二、要把握好深層句段,還必須正確處理好重點與面的關系和重點與難點的關系。 首先是重點與面的關系。一篇課文,從字、詞、句、段到篇章結構、語言技巧,以至思想內容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這些環節,相輔相成地構成一篇課文的「面」。如果對這個「面」和教學重點的關系處理不妥,就會「點」、「面」皆失。至於字、詞、句、段的知識,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重點,則更應抓與重點緊密關聯的字、詞、句、段的分析和練習去腳踏實地解決重點。當然,以點帶面決不是平均使用力量,也不是什麼都「帶」。為了突出和保證重點,對「面」上一些重點關系極小的東西,甚至可以隻字不提。例如,我在講授《黃山奇石》這一課時,以景物描寫為教學的重點,圍繞這個重點著重講了從不同角度寫景和從動態、靜態寫景的手法。但我不是架空分析,而是抓住與重點有關的主要詞、句、段來講,如:描寫「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等這些石頭,不但寫出了石頭的「奇」,還生動地配以神話、童話的語言色彩,讓學生感悟了大自然的神韻,讓人看了為之感嘆。同時,在課堂教學中,還通過扼要的提示和簡潔有條理的板書,帶出課文的層次結構和中心思想等內容。

這樣,不但使學生借「重點」的分析基本理解了全文,還掌握了其他一些「次點」的知識,而且通過這個「帶」的過程,使「重點」的知識掌握得更具體、更扎實。 其次是重點與難點的關系。課文的深層句段,常常就是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但也有例外的情況。碰到這種情況,如何處理?我認為:教學重點,既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教材的中心、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出來的,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而難點,則主要表現在有關內容的深度大,即學生掌握較困難上面,它未必很重要。所以,兩者不一致,應以教學重點為主要矛盾來抓。在我們所教過的課文中都常會出現過這種情況,例如《種魚》,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們不必太多關注是否有小貓種過魚這件事情,只要學生明白「魚」不同於植物。植物是要種在地里,魚是要養在水裡的動物,不能種在地里的。我在最後教學時,通過討論:小貓怎樣做才能收到很多的小魚呢?使學生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與實踐聯系起來,使學生的認識能力更向前一步發展。這樣,既可以解決學生學習的困惑,又保證了重點內容的講和練的時間。 總之,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必須轉變觀念,為學生營造寬松、良好的教學氛圍。並且創造條件能夠利用課堂有限的時間,促使學生多讀、多看、多想、多寫,其中最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Ⅳ 語文教學如何突破教學難點

在教學中如何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這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前提。
課堂教學過程是為了實現目的而展開的,確定教學重點、難點是為了進一步明確教學目的,以便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更好地為實現教學目的服務。因此,確定教學重難點首先要吃透新課標。只有明確了這節課的完全知識體系框架和教學目的,並把課程標准、教材和教師參考書整合起來,才幹科學確定靜態的教學重點難點。
其次,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和技巧的狀況;了解他們的興趣、需要和思想狀況;了解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教師要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作出預見,預見學生在接受新知時的困難、發生的問題,以便對症下葯。避免教學中的主觀主義和盲目性,切實做好理論接洽實際。從而確定好自己的課堂教學科學切合實際的靜態和動態重點難點。例如,當原來確定的難點絕大多數學生並不感到難以理解時,教師就不必再在這個問題上花過多時間和精力。再如,當學生提出教師事先未估量到的疑難問題,教師要精確看待,不要帶有應付性的態度去應付學生所提出的問題。
在教學中如何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這是實現有效教學的根本。
在長期歷史教學實踐中,我以為「導」、「聯」是突破教學重難點最有效的方法。
善於引導。善導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問題症結和難點實質,用富有啟發性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語言多角度地啟發學生,使之發生多方聯想而有所感悟。疑難、重點問題的多樣性,決議了引導手腕的多樣性。一方面,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引導既可以導之以趣、導之以思、導之以情,也可以導之以理、導之以法。另一方面,由於教學內容的多重性,教學難點的多樣性,思維方式的多向性,決議了教師引導方法需要多變。所以,教師須多備幾手「導」的技巧,以便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例如在歷史教學中可以運用講故事法、觀看影視法、類比法等。

Ⅵ 小學語文重難點突破歸納方法

所謂的教學重點就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在語文教學中如何突破重點和難點呢?下面我為大家帶來了小學語文重難點突破歸納 方法 ,供大家參考。

1小學語文重難點突破歸納方法

一、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抓准教材的重難點。

小學語文大綱指出:小學語文教學,要使學生不僅長知識,還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熱愛祖國的 文化 。做為一位語文教師,要明確這一目的,把我們的主要精力,放在培養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上,著眼於培養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學會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

我感到,要把語文之路探清認明,的辦法就是深鑽教材,抓住各章節的重點和難點,上課時既能根據知識的特點,又能根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精心設計,精心安排,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促進老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因此,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就為教學時突破重點和難點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二、發揮優勢突破重難點

要想順利的完成教學目標,就需要解決好「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這兩個常規問題,在以往的教學中,經過許多教師的反復實踐,找到許多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法,語言描述、掛圖展示、板書解析、鞏固練習等。

然而,當信息技術與之進行了有機的整合,便會使常規的課堂教學如魚得水,過去老師口諾懸河的解說,手舞足蹈的比劃,表格掛圖的機械呈現等手段立刻相形見絀。而現代信息技術,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上有著別的手段無法實現的優勢。它使抽象的講解變得直觀生動。使枯燥的講解變得活靈活現。

三、學練結合抓牢訓練點,突破重點、難點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在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強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而素養的提高、能力的增強,關鍵在一個「用」字。在運用中領悟,在運用中發現,在運用中創造,這是學好語文的關鍵。

從學生「學」的實際出發,抓住訓練點,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機整合,提高課堂容量,加快教學節奏,刪繁就簡,將節約出的寶貴時間還給學生,將 語文學習 的主動權真正交還到學生的手上,讓其自由進入運用的廣闊天地,找到自身語文能力的不足之處,體驗到成功與進步的喜悅,獲得增強語感能力、養成積累習慣、促進 語文知識 向語文能力轉化的「原動力」,為學生語文能力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小學語文重難點突破歸納方法

1 一課一難點,重難點能否突破,即在於重難點的確立

一堂課重難點明確了,突破也就有了方向,方法也就會應運而生,圍繞重難點在教學環節中設計好突破的策略,才會讓學生學得懂,弄得明白。文言文中的字詞積累、課文內容的把握、有感情地熟讀課文並背誦、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等,並能細心品味寫景妙句、了解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積累文言知識就是文言文的重難點。這個難點確立好了,那麼在教學時方向就很明確。

2 注意教學中重點、難點的充分性與延展性

充分性是對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作必要的充分適度的展開與延伸,但絕不僅僅是對教材內容的簡單的同義反復,教學中既要教師發揮其主導作用,又要學生發揮主動性,並把兩者結合起來。

教師發揮主導作用,是指教學的方向、內容、方法和組織都要由教師來設計和決定;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自學,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要向學生直接傳授知識,施行言傳身教;學生主動積極性的發揮也要依靠教師引導,教師要對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做出全面的調控。

學生作為認識和發展的主體,要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而不是消極被動地學習;對所學的知識要真正理解和善於運用,而不是生吞活剝、呆讀死記。

沒有教師的主導作用或沒有學生的主動性,教學就不會有良好的效果。本文中關於重點「積累豐富的文言詞彙」中,我僅僅點出了「或」「利」等,對於「稍稍」「賓客」「文理」等詞語沒有做到充分的解釋和強調,致使學生在文言積累上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 課堂深刻性:即一課一得

課堂深刻性是教師和學生共同作用的結果。教師精心備課,用心上課,扮演好課堂的主導角色,學生學習積極主動,自主、合作、探究,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樣的課堂豈能不深刻?

然而,語文課堂是否深刻,不能簡單的以完成了多少教學任務,解決了多少問題或是學生的活躍度、參與面來衡量。語文的人文性決定了它不像非文字學科那樣,用單位時間內知識點掌握的多和少來判斷教學效果。語文偏於感性,更注重讀和悟。

可以說,語文課堂深刻性就是能調動學生感性思維的課堂,就是能激起學生情感共鳴的課堂。

因此,語文課堂應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感悟空間!教師應多方式、多途徑,創設多種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情感。在課堂教學中,我認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不能對每一篇課文平均用力,也不能每篇 文章 面面俱到地進行引導和分析。應有選擇、有側重點地進行教學。

應充分挖掘每篇文章的新穎和獨特之處,攻其一點,以點帶面。把本屬於學生的時間還給他們,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和感悟! 教學實效就是體現在對教學過程中所涉列的重點與難點知識的解決和突破上,一節課應該讓學生有一得,且有深刻的一得即可,否則100%的課堂內容只能吸收20%,那麼不如讓學生深刻地得到20%的內容就是很好了。

課堂教學的容量過大,一則讓學生無妨全部的吸收消化,二則老師突破重難點也就不徹底,不深刻,最終也會導致課堂虛而不實,向45分鍾要質量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話空 口號 ,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就很難得到真正的落實。

4 注意教學內容設計的整體性

學生掌握的語文知識結構越是帶有規律性,就越有利於語文能力的發展;經過學生主觀努力和思維積極加工而獲得的語文知識越多,就越有利於語文能力的發展。教師要十分重視講讀課文教學的整體性,在教學中滲透學法指導,培養自學能力,使學生掌握重點訓練項目的 學習方法 ,提高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教學內容設計的整體性,不僅僅局限於某個教學環節,從各個方面突破重難點,教材內容即是一個整體,又是一個系統。

重點問題是這一系統的主體部分,就要處理好教材的整體性,系統性和突出重點的關系,在本文教學的第一課時就確立了,即重難點就是「積累詞彙,認識文言知識」,那麼文章的知識性就比較的全面,字詞之中就有文言知識的積累,但是我的授課之中,如「或」的釋義,古義:有的;今義:或者。其他的知識簡單的涉列,面對如此龐大的文言常識,明顯的突破重點的力量不足。

5 注意「雙邊性」「辯證性」

想使課堂教學達到預期的時效性,授課中,教師要注意突破重難點的策略,學生的學習也要注意突出重難點,師生要密切配合,這事關課堂教學的時效性,教師不能只講而不顧及學生的吸收,教師應該即突出重難點,又兼顧一般學生的課堂效果。

切忌「一點論」「均衡論」。教學的重點應放在求異上,閱讀的重點放在質疑上,記憶的重點放在方法上,練習的重點放在運用上,所以本課的重難點就在求異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狀態是至關重要的。

而我也在授課時只關注了點而忽略了與教學「面」的結合,所以有些學生是否吸收了本節課的知識就不得而知了,「堂堂清」根本就達不到老師在教學前的預設要求了。

3小學語文重難點突破歸納方法

一、採用靈活的教學手段,巧用信息技術,能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

(一)必須認真解讀教材,選擇恰當的教學手段

教師通過解讀教材,對照《語文課程標准》的要求,就能夠知道每一課講的是什麼內容。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有效突破重難點,就要採用多種教學手段,如語言敘述、掛圖展示、動手操作、板書解析、講練結合等。教師應針對不同的知識點、不同年級的學生特點,選擇最恰當、最有效的教學手段。

(二)把多媒體引進課堂,靈活使用信息技術

在信息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把信息技術引進課堂,與語文教學進行有機整合,可以使常規的課堂教學生動活潑。過去教師口若懸河的解說、手舞足蹈的比劃、表格掛圖的機械呈現等手段在信息技術面前立刻相形見絀。

巧妙地利用信息技術,能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直觀,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上有著無可替代的優勢。小學生年齡小,見識有限,生活經歷少, 經驗 不足,對課文中描寫的內容往往不能理解。特別是一些生活在城市裡的學生,對許多事物認識不足,頭腦中根本沒有形成相關的體驗。

如果在教學中,教師能巧妙地運用信息技術,變抽象的文字為直觀形象的圖片或動畫,深入淺出,變重難點為妙趣點,就能夠改變課堂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優化課堂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想像能力、認識能力和創新能力。

例如,二年級下冊《葡萄溝》一課,其中有一段是介紹葡萄乾是怎樣製成的。我們身處南方的低年級學生,沒有去過新疆旅遊,由於地域的差異,對遙遠的新疆感覺陌生,對於文中提到的製造葡萄乾的「陰房」的樣子、結構,還有如何利用流動的熱空氣製造葡萄乾的方法一無所知,單靠幾句文字的描述學生根本不能理解課文的內容,這是本課的難點。

我在教學此段時,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多張不同角度的陰房的圖片,讓學生了解其結構特點,並通過動畫演示熱空氣的流動過程,使抽象難懂的文字變得形象,化難為易,讓學生一目瞭然,並能准確理解、體會課文的內容。

二、聯系生活體驗,加深理解感悟,能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

現代認知理論認為,新的知識是建構於原有認知結構上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啟發引導學生尋找、再現與教學內容具有相似性或相對性的生活實際情景,聯系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遷移或對比中豐富、加深自己的情感體驗。

例如,五年級上冊《「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寫的是巴迪在七歲時作了一首詩,母親評價「我」寫的詩精彩極了,而父親評價「我」寫的詩糟糕透了,就是這兩種聲音、兩種不同方式的愛一直鼓舞著巴迪前進。

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讓學生回憶一下,平常父母親對自己的愛表現在哪些方面,然後再讓學生想一想文中父親和母親對巴迪的詩為什麼會有不同的看法;巴迪長大後,如何看待父母的愛;學生如何看待巴迪父母對他的愛等。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從自身經歷的生活體驗出發,理解文中父親嚴肅的批評與母親欣賞的贊譽都源於對孩子的愛,只是表現的方式不同而已,如果沒有父親的警告與母親的鼓勵,巴迪可能就不會成為一個作家,同時也讓學生真正理解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對自己所付出的種.種關愛,加深了學生對文本以及對生活的情感體驗。

三、加強學練結合,強化語用,能有效地突破教學重難點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在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強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而素養的提高、能力的增強,關鍵在一個「用」字。

在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多 渠道 的訓練途徑,從學生「學」的實際出發,抓住訓練點,讓學生在運用中領悟,在運用中發現,在運用中創造,這是學好語文的關鍵。「讀」與「練」是強化語用、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的制勝法寶。

語文就是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教學中的「讀」既包括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包括學生在課內的默讀、朗讀、精讀、略讀、品讀等讀書方式的培養,以及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的閱讀學習。

「練」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課堂上教師要有練的意識,並能精心設計練習內容,對聽、說、讀、寫的練習要合理安排,注意讀寫結合,通過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特別是動口、動手的練習,使知識得到有效鞏固與遷移,讓學生在練習中提高學習效率,學會融會貫通。

例如,教學四年級下冊《魚游到了紙上》時,整節課教師設計了多種層次、多種形式的「讀」。開課之初讀課題,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語氣讀出不同的感情;接著讓學生根據導學要求,默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在學習課文過程中,還反復朗讀重要文段,品讀關鍵語句,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整節課書聲琅琅。

「練」的設計可算得上是本課的亮點,最為巧妙的是藉助課文的插圖,運用本課習得的對人物描寫的方法,進行遷移練筆,讀寫結合,既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也能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本課學習的重難點是理解「魚游到了心裡」與「魚游到了紙上」的關系,在學生學習了課文後,教師在小結環節中設計了填寫關聯詞的練習:( )魚游到了心裡,( )魚游到了紙上。學生分別運用因果關系、條件關系、假設關系的關聯詞,把兩個 句子 連接起來。

這樣,學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了,就能輕而易舉地突破本課的重難點。這樣的設計這是匠心獨運,可謂點睛之筆。在作業設計中,教師緊扣本課的主題與特點,借用「魚游到紙上」之精妙,讓學生選擇一個人物或事物,仔細觀察,細致描寫,把人或物寫鮮活。

「讀」「練」結合,充分體現了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在課堂上提供了大量的語文實踐機會,讓學生從中體會、把握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的規律,在積累知識的同時提高能力,真正落實「知識與能力」這一維度的目標。

四、注重循循善導,有效遷移,能有效地突破教學重難點

對於一些新的或者難度較大的知識點,學生可能一下子不容易弄懂,就需要教師點撥引導,因此「導」是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的關鍵。教學中的「導」是指在課堂上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

教師注重學法的指導,給學生搭建「腳手架」,通過巧妙的點撥引導,讓學生自主去建構知識,獲取知識,體現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真正實現「授之以漁」,真正落實三維目標中「過程與方法」這一維度的目標。

例如,教學四年級下冊《魚游到了紙上》時,教師精心設計了自學提綱,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抓住文章主線,理解課文內容;在自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動筆劃出重點詞句、寫旁批等方式進行學習;還根據學生的反饋,靈活利用生成的資源相機點撥;結合學習課文內容,了解抓住人物特點進行細致描寫的方法;通過系列巧妙的點撥引導,讓學生自主去建構知識,獲取知識,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習得方法。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通過生動精煉的語言引導學生從「魚為什麼能游到紙上」「這是一個怎樣的青年」到「我們有什麼方法能讓魚游到紙上」的探究,這樣循循善誘,層層深入,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從而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在贊嘆、佩服聾啞青年之餘,深切體會到只有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情,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獲得成功。

由此可見,「導」在此課教學中尤為突出,從導讀、導思到導學、導練,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處處滲透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在自學中自悟。

4小學語文重難點突破歸納方法

一、運用多媒體突破識字教學中的重難點

語文新課程標准提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要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而多媒體技術可將一個個方塊字演變成一幅幅生動的圖畫,將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和內容形象化,提高識字的效果。

多媒體技術,顧名思義,即將聲音、文字、圖畫、動畫、視頻等形式合理組合的技術,以此來創造生動有趣、對多種感官形成刺激的環境,優化識字教學。如在一次教學中,我出示「巴」、「見」等字,分別讓學生以這些字為母體,寫出另一字。

屏幕顯示兩個文字框,上面是母體字,下面是新產生的字。設計動畫,等學生說出新的字,移去形旁,電腦給予鼓勵:「太棒了, 還有嗎?」學生熱情高漲,思緒活躍。「巴」又寫出「爸、爬、把、吧」等字,「見」寫出「現、觀、視、艦、」等字。這樣的鞏固練習,擴大了識字量,又促進了自學能力的形成。

在識字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形近字,讓部分學生分辨不清。而多媒體的使用卻能讓這一難點迎刃而解。例:在區分「青、清、蜻」時,我投影顯示一大片青青的草地,旁邊寫著:草地青又青。這時飛來一隻蜻蜓,旁邊寫著:蜻蜓飛呀飛。

蟲字旁用紅色,並閃爍。蜻蜓飛到小河邊,旁邊寫著:河水清又清。同樣顯示閃爍的三點水。生動有趣的畫面,琅琅上口的兒歌,強烈地刺激著學生的感觀,而突出漢字部件及其部位,則讓學生感知了偏旁部首的概念。在這種語言環境中,這種動態的演示,符合小學生的認識規律,輕松地突破了識字教學中的重難點,並能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低年級學生的學習並沒有明確的目的性,他們的注意具有隨意性和不穩定性,而利用動畫教學筆畫,分析結構,可以把比較抽象的過程直接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范寫時,利用多媒體,教師可以控制「描紅」的速度,對於難寫的筆畫可以重復顯現或者顯示這一筆時,動畫速度較慢,讓學生看了動畫,加深留在記憶里的印象。

二、運用多媒體突破閱讀教學中的重難點

如在教學人教版二年級第四冊中《北京亮起來了》一課時,由於這是一篇描寫首都北京夜晚美麗景色的文章,課文中有很多描寫燈光夜景的詞語,學生是第一次接觸,非常抽象,所以我在做這課的課件中,找了很多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如什麼樣子是華燈高照、銀河從天而降、煥然一新等等,讓學生一目瞭然,並且記憶深刻。

再如:在教學《梅花魂》這節公開課時,我為了更好的指導學生自學理解體會梅花的品格,在愛梅花、送梅花圖中寄託著外祖父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我設計了三段錄像,從而突破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首先,利用「梅花傲放」的錄像突出教學重點:了解梅花的清高品格。

畫面上,一朵朵梅花在嚴寒中相競開放,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學生在學習感悟、想像語言文字的基礎上,看到這樣富有震撼力的畫面,直觀地驗證梅花的清高品格,所配優美的音樂使學生進入了一種激昂向上的情景之中。

再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梅花品格的句子,學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然後,利用「送梅花圖」的錄像突破難點:在送梅花圖中寄託著外祖父愛祖國的思想感情。讓學生親眼目睹外祖父鄭重地送給「我」墨梅圖的動人情景,親耳聽到外祖父對小外孫女說的話,並配上適當的音樂,圖、聲、樂並茂,學生心中洋溢著對外祖父由衷的敬佩。

接著再指導學生反復有感情地朗讀外祖父說的話,深入體會外祖父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最後,利用「我的中國心」錄像鞏固教學難點,激發學生愛國之情,滲透愛國主義 教育 。

再如課文《葡萄溝》,課文僅用了幾句話敘述了葡萄乾的製作過程和形成原因,這對於缺乏生活經驗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單靠教師採用傳受、口述等一般媒體設境進行這一段語言文字教學,是難以掌握課文內容的,還會覺得枯燥、難以理解。

而通過應用現代技術教育手段,進行動畫的動態演示,形象生動、逼真,趣味性強,促進學生從形象思維順利過渡到抽象 邏輯思維 。同學們觀看葡萄乾過程的動畫,通過看、讀、議、想,順利地理解在製作過程中關於"利用流動的熱空氣,把水分蒸發掉"等語言文字之間的關系,葡萄乾的形成原因和製作過程一目瞭然,順利地完成了教學重難點目標。

由此可見,計算機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協同運用,確實能促進課堂狀態的和諧,有利於提高教學的效率。不僅突出了重點,而且教學難點也迎刃而解,使沒有觀察過的或很少觀察的現象在學生腦海中有具體的表象,重點、難點不僅易於突出,更易於突破。

三、運用多媒體突破習作教學中的重難點

我在習作教學時也多次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提供豐富而形象逼真的習作練筆資料,讓學生主動觀察和思維。如在教學「寫你喜歡的一種小動物」時,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及遠程資源相結合,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習作資源。

如:「小狗、小貓、鴿子,鵝……」的圖片和文字簡介,用攝像機拍下的家庭小動物生活片段及錄下一些小動物生活習性的鏡頭,匯集製成多媒體 作文 素材課件。

引導學生依據這些活生生的畫面、對白、文字簡介進行寫作訓練,並讓學生依據自己所喜歡的選擇直接感興趣的一種來仔細觀察後,再下筆行文小練筆,在寫作時再也不會無話可說了,文章內容也豐富充實了。這樣不僅讓學生在愉悅中喜獲寫作素材,還打開作文源泉的閘門,突破了習作中的重難點。


Ⅶ 如何找准語文教學的重難點

輔導年輕教師寫教案,說課試講課,他們問的最多就是怎麼才能抓住文章的難點和重點。那麼怎樣在語文教學中突破重點和難點呢?這就需要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總結、摸索。我認為。一、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抓准教材的重難點。 小學語文教學,要使學生不僅長知識,還要長智慧,培養學生肯於思考問題,善於思考問題。做為一位語文教師,要明確這一目的,把我們的主要精力,放在發展學生智力上,著眼於培養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學會自己走路,首先自己要識途。我感到,要把語文之路探清認明,唯一的辦法就是深鑽教材,抓住各章節的重點和難點,備課時既能根據知識的特點,又能根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精心設計,精心安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就為教學時突破重點和難點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二、講細講透難點,發揮優勢突破重點 課堂教學要完成認知目標,就需要解決好「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這兩個常規問題,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法有多種,如,語言敘述、掛圖展示、動手操作、板書解析、講練結合等。然而,當信息技術與之進行了有機的整合,便會使常規的課堂教學如魚得水,過去老師口諾懸河的解說,手舞足蹈的比劃,表格掛圖的機械呈現等手段立刻相形見絀。比如,語文第一冊識字教學中有很多字理的演變過程,如果單純地用書中插圖讓學生感受這種些字的變化過程,形式單一,孩子們的直觀感性也不強,印象自然不會深刻,在「子」,「雲「等生字的學習中利用信息技術,形象直觀地演示這些字的演化過程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上有著別的手段無法實現的優勢。三、學練結合訓練點,突破重點、難點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在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強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而素養的提高、能力的增強,關鍵在一個「用」字。在運用中領悟,在運用中發現,在運用中創造,這是學好語文的關鍵。特別是識字教學是重點的一年級,學生剛則接觸小篇幅的文章,對於字詞的積累是重點,為了更好的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中的好詞,積累語句,在學習《梅花魂》一課時,我注意引導學生整體把握全文,想一想,文中出現了幾個場面?這梅花魂指的什麼? 外祖父為什麼那麼喜愛梅花? 學生在學習中有了方向,就會帶著問題思考, 尋找答案,感悟課文。我們為學生提供多渠道的訓練途徑,從學生「學」的實際出發,抓住訓練點,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機整合,提高課堂容量,加快教學節奏,刪繁就簡,將節約出的寶貴時間還給學生,將語文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還到學生的手上,讓其自由進入運用的廣闊天地,找到自身語文能力的不足之處,體驗到成功與進步的喜悅,獲得增強語感能力、養成積累習慣、促進語文知識向語文能力轉化的「原動力」,為學生語文能力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教師要精心備好每一節課,認真研究教學 方法,深鑽教材內容,並結合學生實際,把握教材內容,弄清重點、難點,深刻理解教材意圖,合理安排教學環節,精心設計課堂設問,方可找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法和最佳途徑。

Ⅷ 高中語文如何突破教學重難點

一堂課重難點明確了,突破也就有了方向, 方法 也就會應運而生,圍繞重難點在教學環節中設計好突破的策略,才會讓學生學得懂,弄得明白。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高中語文如何突破教學重難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高中語文如何突破教學重難點

一、直奔重點,輻射全文,整體升華。

直奔重點,輻射全文這樣教學設計的有效性,主要是使學生有了讀書、思維的自由和空間,便於長文短教,中心突出。在學生初讀課文,了解大意以後,就要引導學生直奔重點,明確主旨,牽一發而動全身,由整體感知出發,再聯繫上下文讀書。培養學生養成讀書時善於抓住重點詞句的良好習慣,掌握閱讀方法。

《倔強的小紅軍》這篇課文記敘了陳賡同志回憶的一件往事: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過草地時,一位掉隊的小紅軍倔強地拒絕陳賡同志的幫助,最後犧牲的 故事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通過理解小紅軍和陳賡的動作、神情、語言的描寫,了解小紅軍和陳賡的品質及其情感。教學時,我在學生從整體上了解了課文內容,並質疑問難以後,引導學生由「從哪裡可以看出小紅軍倔強?小紅軍為何如此倔強?」這兩個問題出發,輻射全文,聯繫上下文去讀書,去品味,成功地變填鴨式、灌輸式、注入式為啟發式、探究式、發現式的有效的教學設計。

二、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高效解決重難點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語文教學需要更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在傳統的的教學中,教師往往通過口授來反復 說明文 章的重難點,但常常事倍功半。而多媒體課件比語言更有說明力和真切感,它能將事物很形象地表現出來。因此,運用恰當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

《倔強的小紅軍》這篇課文所講述的故事發生在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時期,距離學生的現實生活比較遙遠,學生缺乏直觀感受。於是,我通過多媒體出示長征相關的資料,播放紅軍過草地的視頻,讓學生通過真切的畫面感受長征的艱險和革命英雄的頑強毅力、崇高人格,奠定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認知、情感的基礎。

2高中語文教學重難點突破方法

一、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抓准教材的重難點。小學語文大綱指出:小學語文教學,要使學生不僅長知識,還要長智慧,培養學生肯於思考問題,善於思考問題.做為一位語文教師,要明確這一目的,把我們的主要精力,放在發展學生智力上,著眼於培養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學會自己走路,首先自己要識途.我感到,要把語文之路探清認明,的辦法就是深鑽教材,抓住各章節的重點和難點,備課時既能根據知識的特點,又能根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精心設計,精心安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就為教學時突破重點和難點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二、發揮優勢突破重難點課堂教學要完成認知目標,就需要解決好「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這兩個常規問題,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法有多種,如,語言敘述、掛圖展示、動手操作、板書解析、講練結合等.然而,當信息技術與之進行了有機的整合,便會使常規的課堂教學如魚得水,過去老師口諾懸河的解說,手舞足蹈的比劃,表格掛圖的機械呈現等手段立刻相形見絀.比如,語文第一冊識字教學中有很多字理的演變過程,如果單純地用書中插圖讓學生感受這種些字的變化過程,形式單一,孩子們的直觀感性也不強,印象自然不會深刻,在「子」,「雲「等生字的學習中利用信息技術,形象直觀地演示這些字的演化過程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上有著別的手段無法實現的優勢.

3怎樣在語文教學中突破重點和難點

1 一課一難點,重難點能否突破,即在於重難點的確立

一堂課重難點明確了,突破也就有了方向,方法也就會應運而生,圍繞重難點在教學環節中設計好突破的策略,才會讓學生學得懂,弄得明白。文言文中的字詞積累、課文內容的把握、有感情地熟讀課文並背誦、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等,並能細心品味寫景妙句、了解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積累文言知識就是文言文的重難點。這個難點確立好了,那麼在教學時方向就很明確。

2 注意教學中重點、難點的充分性與延展性

充分性是對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作必要的充分適度的展開與延伸,但絕不僅僅是對教材內容的簡單的同義反復,教學中既要教師發揮其主導作用,又要學生發揮主動性,並把兩者結合起來。教師發揮主導作用,是指教學的方向、內容、方法和組織都要由教師來設計和決定;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自學,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要向學生直接傳授知識,施行言傳身教;學生主動積極性的發揮也要依靠教師引導,教師要對教學

4如何在語文教學中突破重點和難點

1 課堂深刻性:即一課一得

課堂深刻性是教師和學生共同作用的結果。教師精心備課,用心上課,扮演好課堂的主導角色,學生學習積極主動,自主、合作、探究,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樣的課堂豈能不深刻?

然而,語文課堂是否深刻,不能簡單的以完成了多少教學任務,解決了多少問題或是學生的活躍度、參與面來衡量。語文的人文性決定了它不像非文字學科那樣,用單位時間內知識點掌握的多和少來判斷教學效果。語文偏於感性,更注重讀和悟。可以說,語文課堂深刻性就是能調動學生感性思維的課堂,就是能激起學生情感共鳴的課堂。

因此,語文課堂應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感悟空間!教師應多方式、多途徑,創設多種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情感。在課堂教學中,我認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不能對每一篇課文平均用力,也不能每篇 文章 面面俱到地進行引導和分析。應有選擇、有側重點地進行教學。應充分挖掘每篇文章的新穎和獨特之處,攻其一點,以點帶面。把本屬於學生的時間還給他們,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和感悟! 教學實效就是體現在對教學過程中所涉列的重點與難點知識的解決和突破上,一節課應該讓學生有一得,且有深刻的一得即可,否則100%的課堂內容只能吸收20%,那麼不如讓學生深刻地得到20%的內容就是很好了。課堂教學的容量過大,一則讓學生無妨全部的吸收消化,二則老師突破重難點也就不徹底,不深刻,最終也會導致課堂虛而不實,向45分鍾要質量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話空 口號 ,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就很難得到真正的落實。

2 注意教學內容設計的整體性

學生掌握的 語文知識 結構越是帶有規律性,就越有利於語文能力的發展;經過學生主觀努力和思維積極加工而獲得的語文知識越多,就越有利於語文能力的發展。教師要十分重視講讀課文教學的整體性,在教學中滲透學法指導,培養自學能力,使學生掌握重點訓練項目的 學習方法 ,提高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教學內容設計的整體性,不僅僅局限於某個教學環節,從各個方面突破重難點,教材內容即是一個整體,又是一個系統。重點問題是這一系統的主體部分,就要處理好教材的整體性,系統性和突出重點的關系,在本文教學的第一課時就確立了,即重難點就是「積累詞彙,認識文言知識」,那麼文章的知識性就比較的全面,字詞之中就有文言知識的積累,但是我的授課之中,如「或」的釋義,古義:有的;今義:或者。其他的知識簡單的涉列,面對如此龐大的文言常識,明顯的突破重點的力量不足。



Ⅸ 小學語文教學重難點如何確立

首先是課文所屬的體裁的特點。例如散文、議論文、小說、詩歌、文言文、說明文等文體本身就具備獨有的特色,扣住文章文體的特點,是進入教學並決定其傾側面的第一步。其次,每一類文體中的各篇文章,又自有其特點。 所以,我們在把握文章時既要關注它的類的特點,又要關注文章自身的獨特性。

其次,特定的寫作環境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另一個重點。特定的寫作環境常常決定作品特定的表現方式和用語。也蘊含了作者最深刻的感情。在這類課文中,寫作環境和背景就成了理解課文內容的契機,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第三、關注教學目的。同一篇課文,教學目的不同,教學的重難點就不同。有的可能側重於語文知識,有的可能側重於思維訓練,有的可能側重於寫作模仿,有的可能側重於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有的還可能側重於對學生的某些、習慣和能力的訓練和培養。語文教學有多種屬性:工具性,思想性,知識性,社會性,實踐性等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這些屬性會有機地融合地在一起,但多數情況下,都有所側重。我們在確定教學重難點時,也要參考教學目的。

第四、關注學生的特點及已有經驗。教學沒有不看對象的。同樣,確定教學的重難點也要看對象。學生特點不同,教學的重難點也應不同。

最後,還要根據各自的教學實際 。每一個班級都是獨特的個體。就是因為有了這種種不同,教學過程中對於課文重難點的確定也就不同了。

閱讀全文

與語文如何設置重點難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9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8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