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書第一課是什麼
你要的是什麼版本?如果是人教版的話,第一課是《新聞兩則》
❷ 8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是甚麼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課:<<新聞兩則>>
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課:<<巴東三峽>>
❸ 初二上冊語文第一課是什麼
第一單元 1 新聞兩則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2 蘆花盪 3 蠟燭 4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5 親愛的爸爸媽媽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世界何時鑄劍為犁 第二單元 6 阿長與《山海經》 7 背影 8 台階 9 老王 10 信客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讓世界充滿愛 第三單元 11 中國石拱橋 12 橋之美 13 蘇州園林 14 故宮博物院 15 說「屏」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說不盡的橋 第四單元 16 大自然的語言 17 奇妙的克隆 18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恐龍無處不在 19 生物入侵者 20 你一定會聽見的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走上辯論台 第五單元 21 桃花源記 22 短文兩篇 陋室銘 愛蓮說 23 核舟記 24 大道之行也 25 杜甫詩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蓮文化的魅力 第六單元 26 三峽 27 短文兩篇 答謝中書書 記承天寺夜遊 28 觀潮 29 湖心亭看雪 30 詩四首 歸園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 游山西村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怎樣搜集資料
❹ 八年級上冊的語文課本第一課《新聞兩則》的課文結構,要快點!
結構是:
第一部分(「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域。」):導語,概括點明了全文內容。
第二部分(「二十日夜起」至結束):具體敘述了渡江區域戰斗的戰況。
第一層(「二十日夜起~二十四小時內即已渡過三十萬人。」):敘述中路軍渡江情況。
第二層(「二十一日下午五時起~不起絲毫作用。」):寫西路軍渡江情況。
第三層(「湯恩伯認為」至結束):敘述東路軍作戰情況。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第一層(「在人民解放軍~我軍當即佔領南陽」):導語。概述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第二層(「南陽為古宛縣~多是出生南陽一帶」):背景。用兩則史料說明南陽自古以來在軍事上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第三層(「在過去一年中~現有放棄南陽。」):回顧過去一年蔣介石從重視南陽到放棄南陽的變化,指出蔣介石軍隊全局崩潰的趨勢。
第四層(「從此~又逃到了葫蘆島。」):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進而回顧一年多來南線人民解放軍取得的偉大勝利。
第五層(「王凌雲到襄陽」至結尾。):預言南陽逃敵王凌雲前途黑暗。
新聞從廣義來講,包括消息、通訊、報告文學。從狹義來講,就是消息。它一般有三個特點:
⑴ 讓事實說話,內容真實准確,不能虛構或誇張。
⑵ 報道及時。
⑶ 簡明扼要。
一則新聞(消息)在結構上包含標題、導語和主體三部分,有時還有背景和結尾。新聞多用記敘手法,寫新聞須注意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結果等要素。
❺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七律 長征的問題:
山具體指:烏蒙山,五嶺,岷山。
水具體指:金沙江和大渡河。 作用:總結下文或啟示下文。 體現了紅軍不畏艱險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不矛盾。逶迤,磅礴是客觀形象,騰細浪走泥丸是主觀感受。
不好意思~前一問不會。後一問:表現了紅軍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詩中的頷聯,頸聯和尾聯的前半句都是。表現了他們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用借景抒情的藝術手法。
❻ 八年級上語文第一課的《新聞兩則》的字詞
荻港(di二聲) 白崇禧(xi三聲) 閿鄉(wen二聲)潢川(huang二聲) 杜聿明(yu四聲)蕪湖(wu二聲)高屋建瓴(ling二聲) 鄂(e四聲)二十八宿(xiu四聲)
1、銳不可當:鋒利無比,不可抵擋。
2、業已:已經。
3、高屋建瓴:在房頂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臨下的形式(建:傾倒;瓴:盛水的瓶子)
4、瑰寶:特別珍貴的東西。
5、排山倒海:推開大山,翻倒大海。比喻力量強大,聲勢大。
6、回腸盪氣:形容文章、樂曲等十分動人。也說盪氣回腸。
7、氣勢磅礴:形容氣勢雄偉壯大
8、阻遏:阻擋遏制。
9、殲滅:消滅敵人。
我也是個八年級學生,這是我們剛學完的。
❼ 八年級上冊語文書第一課生字詞 第一課
第一課《藤野先生》(不知道你用什麼版本的)爛漫(màn) 緋紅(fēi) 發髻(jì)驛站(yì) 舜(shùn) 蘆薈(huì) 芋梗湯(yù gěng ) 脫漏(lòu) 不遜(xùn) 匿名(nì) 詰責(jié) 教誨(huì) 瞥...
❽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 新聞的六大要素 是什麼
新聞的六要素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新聞作為一種以敘事為主的文體,它的基本要素為「5W+1H」,即:誰(Who)、何時(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為何(Why)、過程如何(How),換一種說法就是:人物、時間、地點、事件、原因、發生過程。如果把這六要素串起來,概括成一句話,就是一句通俗易懂的句子:
某人某時在某地由於某種原因做了某事出現了某種結果。
一篇新聞報道,無論是消息,還是通訊、特寫,一般都包含這些因素。
通過對這六要素的把握,我們面對一篇新聞,可以很迅速地把握其主要內容。這對於每天接觸大量信息的現代人,快速篩選有用信息,提高閱讀效率,無疑是有幫助的。
新聞要求簡潔、凝練,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充分的信息。所以不能流水賬似地報道所有的新聞要素,而是強調那些「含金量」最大的內容。由此造成了著名的「倒金字塔式結構」:最重要的信息放在開頭介紹,後邊的內容按照重要性依次遞減的順序排列。
明確:「倒金字塔」結構的新聞,最重要、最新鮮的信息放在開頭,後邊的材料按照重要性程度依次遞減的順序依次排列,因此如果從尾部刪起,逐段去掉後邊的段落,並不會影響新聞主要事實的傳達。
❾ 初二上冊語文第一課中六要素分別是什麼
新聞六要素,也就是記敘文的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