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語文學科的根本屬性分析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指出:「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中的一門重 要的基礎學科,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強的思想性。」
《關於〈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的說明》明確指出:「工具性,指 語言文字是思維的工具,日常交際的工具,學習各門功課、獲取新知和將來從事各種工作的最基本的工具。」「思想性指語言文字總是反映客觀事物的,總是表達一定的思想內容的。」還 強調「工具性和思想性都是語文學科的根本屬性,是缺一不可的。」
(一)注意「語言」與「語文學科」概念的混淆
語文學科的相應科學是語言學。內容是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它的根本屬性必然要為語言的性 質所制約,但二者並不是同一個概念。
語言是人類共有的一種社會現象。是以「表達心理的符號系統」的形式存在。
語文學科是為了實現學校教育目標而規定的教學科目。學校課程是實現教育的手段。
語言和語文學科都具有工具性,但這「工具性」的內涵也不是等同的。語言的工具性指的是它 的社會功能。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是指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教育功能。因此,不能把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僅僅理解為單純的學習語言文字。 「語文學科」與「語言」概念的混淆,會導致只強調語言文字形式方面的'練習,忽視能力培養 、智力發展和思想品德教育。這樣,語文的教育功能會被大大削弱,而且學生的語言也不可能真正得到發展。
(二)注意「人文學科」與「線性學科」概念的混淆
語文屬人文學科,數學屬線性學科。小學語文學科與線性學科既有同一性,又有特殊性。它的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是語言文字訓練。
(三)注意「語言」與「思維」概念的對立
心理學告訴我們,語言和思維是密不可分的,這是二者的同一性。但他們仍有區別。主要在於「語言和思維的職能不同。語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語言的形式是詞和句」; 「思維是認識 的工具,思維的形式是概念、判斷和推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應同步進行。
一些優秀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注意貫徹啟發性原則,引導學生感知課文語言,並進行思維加工;注意訓練梯度的合理性,寓思維程序於訓練之中;注意思維的訓練層次,在了解課文「寫了什麼」的基礎上,理解「怎樣寫的」,「為什麼而寫」;注意運用「對比」的方法,激發學生積極思維;注意在聽說讀寫訓練中,相機指導,點撥思路;注意結合語言訓練,滲透規律,曉以學法,使學生領會課文是怎樣讀懂學會的;注意技能遷移,促進能力的形成;注意評價學生練習效果時,不僅評判正誤,點撥思路,還從速度、深度、有無創見等方面加以肯定。這些做法,有利於學生語言與思維的同步發展,體現了對學科屬性的透徹理解。
❷ 簡述語文學科的性質
首先,我們從語文學科教育的任務上看。語文學科的主要任務是要培養學生的基本的語文素質。語文素質是什麼呢?用韋志成教授的話就是:「能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積累了豐富的語言材料,具備熟練的語文交際能力和深厚的語言文化,即民族文化。」(《現代閱讀教學論》)這里的語文素質,一言以概之,即語言素質。在中小學學生所學的學科中,惟有語文學科把培養學生的語言素質當作根本任務和目的。對此,韋志成教授在其《教學語言論》一書中還有更明確的闡述。「語文學科是一門教學生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學科,教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會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表情達意,達到掌握語文這門工具之目的。」「語文學科教學的實質:以語文教科書為書面目標語言為範例,以教師教學語言為口頭目標語言為榜樣,以學生的語言訓練為主線,以聯系生活之用語言為根本達到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形成語文素質的目的。」「語文學科教學的目的是:教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能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提高他們的語文素質,以適應社會運用語言交際的需要。」據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語言不僅是語文學科教學的立足點,而且也是語文學科教學的歸屬。
其次,從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來看。「語文課程的主要學習材料是母語文字語言及母語文字語言構造的文章。」語文教材中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一般性文章,都以語言為表現手段和表達形式,不過風格各異而已。區培民先生把這種區別進行了辨析。他在《語文教師課堂行為系統論析》一書中指出:「語文課程的教材文本語言基本分屬兩類:一類是邏輯語言,一類是藝術語言,它們分別位於日常語言的兩側。前者構成說明文、議論文等文體的主要語言,後者則是記敘文:小說、文藝性散文及詩歌的通行語言,在報告文學、雜文、劇本中,藝術語言亦占較大比例。」可見,語言是構成語文教材的基本材料。之所以在語文教材中選文不同,主要是要學生掌握不同文體的不同語言風格。這一點,就把語文學科與政治、歷史、地理等區分開來。
第三,從語文學科的教學實踐來看,語言性也體現得十分明顯。「言語—語言—言語」的模式,是古今中外人們學習母語的基本模式。這一模式道出了人類學習語言的一般規律。人類學習母語,都是從模仿他人的言語行為、言語作品開始,入學後逐漸學習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的語言規則,最終用於自己的言語行為——聽、說、讀、寫之中。這里不願辨析「言語」和「語言」的區別,只想說明,語言學習始終貫穿於人們學習母語的整個過程。從另一角度看,語文教學過程是從語言到學習課文內容,再到領會課文思想的過程。課文是語言的集合體,語文學科應以語言教學為核心。因為在內容、思想、語言這些矛盾中,語言的學習是「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沒有語言的學習,學習課文內容,領會課文思想顯然都是空虛的東西。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里順便提一下。思維和語言的關系也是這樣一種關系。
最後,語文教學實際上就是語言教學的藝術。為此,人們都十分重視語文教師教學語言和課堂語言的訓練和提高。這也說明語言性是語文學科的獨特性質。為此,區培民先生曾有這樣的精闢論述:「就語文課程人文目標的達成而言,在師生共同面對的文本面前,如何把生機勃勃的意義從『死』的文字中『活化』出來感受、體認其中的人文內蘊、精神氣息,便成為師生的共同課題。而精神資源的非傳習性則使教師被賦予了『活化』的主導者的角色使命:『教師要在這些具有文化意義的世界裡通過自身的語言的表述進行再創造』,『將文字還原為言說,將死的文字轉化為活的語言』,這一言語行為『並不是僅僅將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文字而已——不是照本宣科,不是從語言(文字)到語言(口說),而是透過文字去看思想後重新形成言說』,從而衍化出源於文本內容異於文本文字的語言,通過『活化』的言語行為,消除文本精神與學生情感的疏離,溝通文本與學生二者的精神空間。」我們很難想像,如果沒有教師「活化」的語言,怎麼能夠「消除」「疏離」、「溝通」「精神空間」。事實上,是語言把教師與學生連在了一起,是語言把教材與學生連在了一起,是語言把文本與學生主體世界的對元文本的「意義轉換」連在了一起。沒有語言,這一切都不可能發生。數、理、化的學習顯然不具備語文學科這種語言的性質。從這點也能看出語言性是語文學科「區別於其它事物的根本屬性「之一。
關於「人文性」,在性質的紛爭中,已有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論述,不過多數人還是混淆了語文教育和語文學科的關系,因此談的較多的是語文教育的性質。如李震在《一場重要的爭論》一文中就曾這樣指出:「語文教育人文性有這樣幾層含義:一是指漢語文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認識、歷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指引導學生開掘漢語漢字人文價值,注重體驗漢族人獨特的語文感受,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三是尊重和發展個性,培養健全的人格。」
❸ 跪求論文提示
小學語文課程改革要正確處理好四個關系
我縣小學語文課程改革實驗已經順利地進入了第四個年頭,所取得的成績是令人矚目的。但從我們開展小學語文教學調研活動所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很有必要用教育專家崔巒的四個觀點來指導我們今後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使我們在課改的繼續行進中保持清醒的頭腦。以推動我縣小學語文課改工作健康發展。
一、准確理解語文課程的性質、特點,正確處理好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關系
工具性是語文課程的根本屬性,是設立語文學科的理由,也是區別於其他學科的獨特性。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故特設語文課以歷練之。訓練語言(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語」指口頭
語言,「文」指書面語言),是語文科的專責。
人文性是語文學科的重要屬性。課程內容、課程資源中豐富的人文內涵,決定了這一課程性質。人文性,可以理解為人性與文化性的整合,包括文化、道德、情感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語言是重要的文化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民族總是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跡都珍藏在民族的語言里。」因此,語文作為學習母語的課程,必然具有人文性。
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表與里、皮與毛、血與肉的關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載體,人文性是靈魂。工具性如「皮」,人文性如「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工具性如「肉」,人文性如「血」,有血有肉,才是鮮活的生命。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與生俱來、相輔相成的。沒了工具性,便沒必要設語文課,人文性也無從談起;沒了人文性,語文課只有孤立的字、詞、句、篇,枯燥的、機械的語言訓練,語文課便失去了生機、情感和韻味。恰切的做法是在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的過程中,在培養語感、發展思維、積累語言、積淀文化的過程中,吸收人文內涵,培植人文精神。
語文教師「守土有責」,要警惕內容龐雜、形式翻新、喧賓奪主、淡化本體的現象。
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處理好學習語文與學習做人的關系
「語文素養」體現了對培養對象在語文方面的要求。語文素養的核心是語文能力,與「三維目標」是一致的。
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言積累——對應知識、能力目標;
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思維品質——對應過程、方法目標;
學習態度、品德修養、審美情趣——對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語文素養是上述諸方面的融合。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
成與發展。
語文課程既要求教師要教學生做人,又要教學生學習語文,學生既要學習做人,又要學習語文。
一學習做人
主要強調三點:一是樹立民族自信心,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英國學者羅伯特·坦普爾對英國科學家李約瑟的25冊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作了「精彩的提煉」,寫就了一本書:《中國的創造精神——中國的100個世界第一》。該書告訴我們,現代世界賴於建立的種種基本發明和發現,可能有一半以上來源於中國。二是踐行「為大眾服務」這一做人的基本准則。當今在青少年身上存在的突出問題:過分自我。獨生子女享受「小皇帝」「小公主」的待遇,加上受社會上個人中心思想的侵蝕,目中無人,不懂得關愛他人,為別人著想。那種在「課改」中以體現人文性為名,片面強調張揚個性、發展個性,這是不全面的,也是不負責任的。語文課程要培植為大眾服務的意識,培養有公德、有愛心、有社會責任感的中國人。三是要培養能吃苦、耐挫折的能力。人的一生困難、挫折遠遠多於成功、快樂,要能吃苦、耐挫折。在學習上既要寓學於樂,又要提倡刻苦。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在學習上不斷獲得成功,從中體驗到成功的愉悅,這是高層次的「愉快教育」。
二習得方法,培養能力
葉聖陶先生在談到學習語文時,反復強調兩點:「第一,必須講求方法」,第二,必須使種種方法成為終身以之的習慣。
在學語文的過程中不斷發現、習得學習方法,才能逐漸學會學習。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是課程的主要目標之一。而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能力,才能適應日常學習和生活的需要。
語文學習方法主要指:識字、寫字的基本方法;朗讀、默讀、誦讀的技能;精讀、略讀、瀏覽的一般方法;不同文體的閱讀方法;根據需要搜集信息的初步方法;簡單的記敘、說明的方法;修改作文的方法。即善於識字,善於閱讀,善於習作。
我國古人總結出許多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如,熟讀精思,讀書「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循序漸進,舉一反三;不恥下問,博覽多聞;知行結合,躬身實踐。葉聖陶、呂淑湘等語文教育家也有許多真知灼見。這些見解先於「課改」提出,又完全符合「課改」的精神。我們要善於梳理,為我所用。
語文能力主要包括:獨立識字能力;較熟練、規范的寫字能力;以感受、理解、積累和初步運用為標志的閱讀能力;初步的口語交際能力;簡單的記實作文、想像作文和常見應用文的能力;在綜合性學習中表現出來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語文的綜合運用能力。
這里要強調的是:學習方法不應是教師傳授的,而應是學生個體和群體在學習的過程中領悟、發現、習得的;語文能力是在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中反復歷練、逐漸生成的。
此外,還要在學習語文的同時,發展思維,特別是培養和提高獨立思考能力、想像力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
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國學大師梁啟超說,一個人學生時期能否養成讀書興趣和讀書習慣是件人生大事,將影響其一生的幸福和發展。
學生要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培植學習語文的興趣,養成聽、說、讀、寫的良好習慣。這是重要的語文學習目標。
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主要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和習慣,查閱工具書及其他資料的習慣,讀書看報的習慣,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勤動筆、常積累的習慣,樂於與他人交際的習慣。
其中,最要緊的是讀書看報的習慣。讀書,不僅是一種主要的學習方式,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它是終身學習的需要,是知識經濟成功之本,也是愉悅身心,提高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
我們的語文作業,多是抄默字詞,進行枯燥的單項練習。發達國家的語文作業,最重要的一項是讀書。低年級學生每天家庭作業是閱讀30分鍾。起初是家長讀學生聽,接下來是家長、學生一起讀,而後是學生獨立閱讀。《課標》規定,小學階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45萬字。有條件的地方,要突破這一閱讀量;條件不夠或尚無條件的地方,要千方百計達到這個閱讀量,達到乃至超過150萬字的閱讀量,必將極大地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啟迪智慧,強壯精神,為學生日後學習與發展積蓄了後勁。
總而言之,小學生從語文課程中要學習語文、學習做人。學習做人好比握好方向盤,有了濃厚興趣、良好習慣就有了不竭的動力,學習方法、語文能力就猶如高超的駕駛技術,想像力和創新思維會使學生如虎添翼。這幾方面合在一起,便是一個人的語文素養。
三、強化「導學」功能,正確處理好接受性學習與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關系
以往的語文教學確實存在過於注重知識的傳授,過於注重接受性學習,教師講得太細、問得過多的弊端。
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要造就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靠基礎教育,靠各門課程齊抓共管。
當今世界已進入學習化社會,任何課程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使學生「會學」。
基於上述三點,課程改革的一個重點是: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實行學習方式的變革。
在學習的理論上,我國並不落後。從孔子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到葉聖陶的「教是為了用不著教」,可以說,中國是最先倡導啟發式,最先主張自主學習的。
由於種種原因,特別是長期推行應試教育,教學不得不幾乎完全採取
師生傳承的教學方式。
課改以來,教學面貌發生很大變化,這個變化在教學發展史上有重大意義。由於認識和實踐上的偏差,教學中也出現了自主異化為自流,合作學習變成自由活動的苗頭。這不是課改期望中的自主學習,課程標准強調,要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教」的方式決定「學」的方式。因此,在轉變學習方式上,教師起著關鍵的導航、定向的作用。
首先,要堅信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主人。主人才能主動,才能在學習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其次,要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條件,諸如,激發學習興趣,創造良好氛圍,保證學習時間,尊重個體差異。
再次,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自主是基礎、是前提、是重點,沒有充分地自主學習——自己識字、自己讀書、自己思考、自己投身於各項語文實踐活動,合作、探究則無從談起。因此,培養自學能力是關鍵。特別是在閱讀教學中,一定要讓每個學生直接面對文本,要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盡自己的所能去感悟、去理解,能讀懂的就讀懂,讀不懂的再向別人請教。這是閱讀教學最基礎、最重要的工作。課文還沒怎麼讀,就開始分析,甚至就進行合作學習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不僅初讀課文階段,而且在整個閱讀教學中,要激勵人人投入、個個實踐,使每個人都學有所得。
第四,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關鍵的、也是最見功力的是怎樣從學生質疑的眾多問題中,提煉出重點問題(包括內容的、情感的、寫法的),並且自自然然地把它們投入到教學思路中,在生與生、師與生的對話中,在逐漸深入地對課文的研讀中,逐一得到圓滿的解決。既不能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束之高閣,仍然按預先的設計「走教案」,此為「教師牽著學生走」;也不能不分輕重緩急,學生提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失去了教學目標,搞亂了教學思路,此為「教師跟著學生走」,教學變成「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也不能學生的提問、教師的設計「兩張皮」,一會兒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一會兒又想起了教案,又照著教案做,教學顯得雜亂無章,此為「師生一起鑽進了暗胡同」,猶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如果覺得把學生提出的問題納入到教學思路中,需要比較高的應變能力,比較高的駕馭課堂的能力,也可以先來討論學生提出的重要問題(字詞之類的小問題可隨問隨答;課上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可留到課後解決);而後,教師以學習夥伴的角色,提出自己的問題,請全班同學幫助。這些問題不宜多,一般是圍繞課文內容、表達等方面的重點難點問題,且被學生忽略的。這樣處理也能較好地體現教師「導」的作用。
教學中也會遇到啟而不發的時候,學生理解不準、理解不深甚至理解錯誤的地方;會遇到限於他們的知識、閱歷還不知、還不懂且有必要在現在就知就懂的內容,這就需要教師的講解。講解要少而精,要深入淺出。好的講解能激起學生繼續探索的熱情,同樣具有啟發性,有助於學生自主、探究地學習。我們要在教學中強化「導學」的功能,用啟發式的教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同時不應把接受性學習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對立起來。該自主的自主,該合作的合作,該講解的講解,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從實效出發,做到兩種學習方式合理運用,收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教學效果。
四、增強資源意識,正確處理用好教科書與開發、利用相關課程資源的關系
以往的語文課程,在內容上「窄」,教師只是「教教材」;途徑上「封閉」,與現實生活隔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教好教科書」。要克服教科書所承載的課程資源的有限性(還有滯後性),要改變語文教學脫離現實生活,與兒童經驗世界、想像世界聯系不夠緊密的狀況,一定不能囿於教科書,要開發、利用好相關的課程資源。
首先,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無論是城市農村,語文課程資源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國內外的重要事件、自然風光、風俗民情、日常生活等等都是課程資源。各地區、各學校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要重視開發、利用當地、本校的課程資源。特別是有一些隱性資源,容易被忽略,我們要善於開發這些潛在的課程資源。比如,人的資源——師生的智力資源,特別是在生與生、師與生對話中產生的火花,包括有啟發性的問題,獨到的精闢的見解,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的經驗、體會,查找到的有用的資料等等。還有在課改過程中本地區、本學校、某位教師在解決普遍性問題之中(如低年級怎樣鞏固認字)生成的課程資源。
其次,要適時、適量地利用課程資源。拿閱讀教學來說,課前指導學生搜集資料,以增加對作者、背景、主人公的了解;課中插入相關的文字、聲像資料,特別是引進相關段篇讓學生閱讀,以幫助學生理解內容,體會感情;課後推薦讀物或引導觀察、調查等,以拓展學習內容,開闊視野,提高閱讀能力及實踐能力。這樣的做法就比較切實可行。對城市學生來說,課外閱讀、搜集資料等活動可以多一些;對農村學生來說,觀察、調查、動手、體驗的活動可以多一些。除了開發、利用相關資源以外,有條件的地區學校,可以利用當地的自然的、人文的資源創建地方課程或校本課程。
第三,教科書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課程資源,要創造性地使用教科書。例如,可以因時制宜,調整不合當地時令內容的教學時間;可以因地制宜,刪去少量不適合當地學習的內容,增加鄉土教材;可以因生制宜,靈活處理課後的選作題、綜合性學習中的語文活動以及書後的選讀課文;可以在教材編排框架之內,創造性地進行一組教材的教學,包括增刪課文,實驗「一篇帶多篇」,安排課外閱讀、練筆,組織語文實踐活動,甚至可以騰出一定課時學習地方課程或校本課程。
但是,每組教材、每冊教材的教學要求、教學目標要保證達到。如,規定的識字量和寫字量,保底的課文篇數,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的教學要求,不應因教材的調整而削弱。即教材內容甚至編排可以調整,但保底的各項教學要求一定要達到。目前在課改實驗中有一種情況要注意,就是忽視對課文的研讀,忽略對識字寫字、研讀課文等時間的保證,過早、過多地補充其他課程資源(包括文字的、音像的課件),或者過多地安排與學習語文關系不大的活動(如,畫畫、唱歌、製作、表演)。學生學習語文的時間、機會雖無處不在,但主要在語文課上。語文課時有限,要把有限的時間用在刀刃上,用在識字、寫字、讀書、習作、口語交際上,把語文課上得既生動活潑,讓每個學生的各種感官特別是頭腦真正動起來,又扎實有效,向每個40分鍾要效率,要質量。
❹ 語文課程的性質是什麼
語文課程的性質如下:
一般而言,語文課程的性質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定義中的一個「交際」,一個「人類文化」,兩個「重要」,表明了在課程性質上的傾向性,既課文課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質。
語文諜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
語文課程的特點:
語文學是偏重從文獻角度研究語言和文字的學科總稱,一般包括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校勘學等。
中國由於古代文獻豐富,文字比較特殊,語文比較發達,廣義的語文也應該包括語言學,也就是語言學和文字學的總稱,但由於國際學術分科中語言學是一大類,所以反而是語文學從屬於語言學,成為語言學的一個分支。
❺ 語文課程的基本性質是什麼
語文課程的基本性質:
1、語文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是人類獨有的區別於世間一切生命的交往工具;但又不僅僅是工具和載體,其本身就是人類文明和世界文化的組成部分;
2、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人文,泛指一切與人類切身利益有關的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等。這種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提法更准確、更寬廣,更深刻。言語技能的獲得,創新思維的超越,文化內涵的豐富,使語文課程更貼近整體素質的培養與熏陶。
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有一定的審美性與實用性。
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教學科目,其教學的內容是語言文化,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語文的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特點。
語文是聽、說、讀、寫、譯的語言文字等的能力和語言知識及文化知識的統稱。一是聽、說、讀、寫、譯的語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運用書面語和口語的能力;一是記憶和理解語言和文化的知識,也就是語言學和文化學。任何語種都屬於語文的范疇,文藝文和實用文都是語文中的文章體裁,不僅僅是指文學的東西才是語文。
學習習慣的好壞,直接關繫到你學習質量的好壞。葉聖陶認為:「從小學老師到大學教授,他們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幫助學生養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學方面的良好習慣」。由這句話我們至少可以看到好的習慣的重要性,其實好的習慣,主要還是靠自己去養成的。
農村有句俗語是這樣說的「習慣成自然」如果你堅持一個好的學習習慣,久而久之,則會成為雷打不動的「自然」。那怎樣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可以從學習實踐中,文章作品中去領會。《禮記》中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就是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可以把它慢慢融入我們的學習之中。
❻ 語文的重要性在哪
重要性體現一個民族的歷史,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感情,所包含的東西太豐富了。因為,一種文字的形成,和字里行間的含義,只有懂得那個民族的文化和歷史才能理解。
有的時候,簡單一句話,甚至一個詞,一個字,裡面都有千百種意思,如果不懂歷史和文化,只能從表面的字去理解,自然就不會明白了。
中國人向來都比較含蓄,古人說國家大事也好,生活小事也好,甚至談情說愛也好,都不會直白地說出來,一般都是通過一些婉轉的話來表達,所以,中國的文字就表現得意義深刻。 只有學得好,才能用得好。
語文如果學不好,就會出現錯別字,就會理解不了別人講的意思,當你出來社會工作了以後,就會更大地體現出語文的重要性了。
雖然很多人不很重視語文的,但是語文的學習還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語文才能代編我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6)語文學科的重要屬性是什麼擴展閱讀:
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教學科目,其教學的內容是語言文化,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語文的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特點。
語文是偏重從文獻角度研究語言和文字的學科總稱,一般包括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校勘學等。
中國由於古代文獻豐富,文字比較特殊,語文比較發達,廣義的語文也應該包括語言學,也就是語言學和文字學的總稱,但現在由於國際學術分科中語言學是一大類,所以目前反而是語文學從屬於語言學,成為語言學的一個分支。
語文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語文》也是中國的學校等教育機構開設的一門主要學科,中國語文教科書一般講授的是漢語文。
語文教學的目的有三個:
①以典範的古今書面語言作品為教學媒介。以典範的古今書面語言作品為教學媒介,是教育科學、心理科學的規律給語文學科的原則要求。典型化選材,時代使然,政治傾向使然。不如此,則無法落實教育的正規性、傾向性、先進性和高效率。
②以啟迪並發展學生智力為根本目的。啟迪發展智力,是語文學科的根本目的。心理學的研究早已證明,並且哲學、邏輯學、美學、文化學也都承認:「詞語」是人腦進行思維活動的物質前提。
③以同化現代化的書面語言交際規范和同化現代化的中華民族共同人文心理為任務。語文教育,從「人口手上中下」到「知本家」,向人腦輸入並固化「詞語」,輸入「捕獲和創造詞語的概念、程序和模式」,為啟迪發展教育對象的智力作出了最早、最大、最關鍵、最可能多的貢獻。
❼ 語文的屬性
新課標指出「語文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但語文的根本屬性一直以來頗受爭議,是強調人文性還是偏向工具性,還是追求兩者的和諧統一、相互兼得?語文學科既不能像「大籮筐」,既像品德課,又像科學課,最後什麼都不像。也不能單純地完成本學科知識,一味地注重能力的掌握,變成純語言的教學。語文課應散發著濃濃的語文味,在此基礎上確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目標,相輔相成,彼此交融。
❽ 語文學科的重要性
1、語文的基礎性:語文素有「網路之母」的稱號,我想這是對它基礎性最好的詮釋。盡管社會上曾經流行「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樣的言論,但是如果沒有良好的語文基礎,我想對題目和概念的理解都將大打折扣,從而影響數學和理化題目的完成,還怎麼能做出正確的解析呢?所以我覺得應該說「得語文者得天下」更為確切。
3、語文的思想性:我們說生活不僅僅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現代社會要求人們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還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其實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語文素養。認真學好語文,不僅能夠啟迪我們的思想,愉悅我們的情感,還能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從而形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因此讓我們重視語文教育,全社會都要動員起來,形成一個全民性質的愛語文、學語文熱潮吧。
❾ 如何理解語文課程的本體屬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語言是交際和思維的工具,這種表情達意的工具性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特點,其內涵是:教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能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提高進行思維、交際、從事學習和工作的能力。
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指語文教學中的文化特質——文化知識和文化精神,它與語文學科的思想性融為一體,構成一種精神力量,滲透在語文教學的方方面面。
其含義為:
一、在語文學習中,理解漢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認識、歷史文化和民族情感,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二、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獨特的語文感受與審美發現,培養學生獨特的語文感悟能力及審美創新能力;
三、尊重和發展個性,陶冶高雅的情操,培養健全的人格。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各有側重,不能互相替代。
❿ 為什麼說工具性是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
工具性是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科學與學科沒有國界,部分學科有區域性和民族性特徵。中國大陸地區漢語區的語文特指漢語文,它是以現代漢語為表述的形式。
選取文學庫里優秀、經典的作品,通過教師的指導,用來豐富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境界,陶冶情操,激發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的一個傳承人類文明的基礎平台的一門重要學科。
新的教學觀念要求人們,教學不但要以學生活動為主,而且還要進行研究性學習,培養創新精神。研究性學習已經列為中學階段不可少的學習方式。
創新觀點,應用到了整個社會發展的廣闊領域。語文教學不再是死記硬背和口耳相傳,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方式,帶領學生去探討、去研究、去創造。學習的過程,就是探究的過程,也是創造的過程。探究性和創造性,同樣是語文科必不可少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