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五年級時語文上冊。第14面蟬的意思
《蟬》
唐·虞世南
垂綏ruí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jiè秋風。
《蟬》古詩意思:蟬將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垂下,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它的叫聲不斷,從稀疏的梧桐樹枝間傳出。它的聲音之所以傳得遠,是因為它在高處,並不是憑借秋風的力量。
⑵ 五年級上冊語文古詩
如下:
蟬
虞世南〔唐〕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詩意: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甘甜的露水,連續不斷的鳴叫聲從挺拔稀疏的梧桐樹枝間傳開。蟬聲遠傳是因為蟬居在高樹上,而不是依靠秋風的力量。
乞巧
林傑〔唐〕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詩意:七夕佳節,人們紛紛抬頭仰望碧藍的天空,就好像能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示兒
陸游〔宋〕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詩意:我本來知道,我死後人間的一切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感到悲傷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了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我這個父親!
題臨安邸
林升〔宋〕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詩意:西湖四周青山綿延樓閣望不見頭,湖面遊船上的歌舞幾時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風把人吹得醉醺醺的,簡直是把杭州當成了那汴州。
己亥雜詩
龔自珍〔清〕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詩意:中國朝氣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風雷激盪的改革,萬馬齊喑的局面實在讓人心痛。我奉勸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規格,讓更多的人才降臨世間。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詩意:空曠的山中剛下了一場雨,天氣清涼,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陣陣秋意。皎潔的月色從松隙間灑下,清澈的泉水從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里傳來的喧笑聲,原來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盪下輕舟。任憑春天的花草凋謝,可我還是願意留在這里,長久居於此地。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詩意:滿天寒霜里,明月在烏鴉的啼叫聲中慢慢西沉。江上漁船上燈火點點,映著楓樹,愁緒攪得我難以入眠。此時,姑蘇城外的寒山寺傳來夜半敲響的鍾聲,漫悠悠地飄到我的船邊。
長相思
〔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詞意:將士們翻山越嶺,登舟涉水,馬不停蹄地向著山海關進發。夜已深,營地里上千帳篷都亮著燈。
風颳了一更又一更,雪下一更又一更,驚醒了睡夢中的將士們,勾起了他們對故鄉的思念。因為故鄉哪有這樣的寒風朔雪之聲。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詞意: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飛翔,江岸桃花盛開,春水初漲,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暢游著。漁翁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樂然垂釣,用不著回家。
觀書有感(其一)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詩意: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隨波遊走。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觀書有感(其二)
〔宋〕朱熹
其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詩意:昨天夜晚江邊的春水大漲,漂浮起來的大戰船就像一片羽毛一般輕盈。以往花費許多力量也不能推動它,而現在船可以在江水中自在漂流。
⑶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日積月累蟬的意思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日積月累古詩《蟬》的意思是: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響亮的蟬鳴聲從繁茂的梧桐樹上傳出。
因為它身居高處,聲音自會遠揚,而不是憑借吹來的陣陣秋風。
⑷ 五年級上冊的古詩蟬
垂緌(ruí)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連續不斷地鳴叫聲從稀疏的梧桐樹枝間傳出。
垂緌:古人結在頷下的帽纓下垂部分,蟬的頭部伸出的觸須,形狀與其有些相似。清露:純凈的露水。古人以為蟬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實是刺吸植物的汁液。流響:指連續不斷的蟬鳴聲。疏:開闊、稀疏。
買翡翠先到這里看看,一手貨源,原石開料,廠家直供
廣告
買翡翠先到這里看看,一手貨源,原石開料,廠家直供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jiè)秋風。
蟬正是因為在高處它的聲音才能傳得遠,並非是憑借秋風的力量。
藉:憑借。
這是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託,具有濃郁的象徵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詩的關鍵是把握住了蟬的某些別有意味的具體特徵,從中找到了藝術上的契合點。
首句「垂緌飲清露」,「緌」是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像下垂的冠纓,故說「垂緌」。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故說「飲清露」。這一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徵。「垂緌」暗示顯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纓」指代貴宦)。這顯貴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一在「垂緌飲清露」的形象中了。這「貴」與「清」的統一,正是為三四兩句的「清」無須藉「貴」作反鋪墊,筆意頗為巧妙。
⑸ 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日積月累蟬詩句意思
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響亮的蟬鳴聲從繁茂的梧桐樹上傳出。《語文五年級上冊》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重印出版的教材,包括28篇課文、1篇綜合性學習和6篇選讀課文,供五年級上學期使用。該書第一單元日積月累蟬詩句,書中後面給出的答案是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響亮的蟬鳴聲從繁茂的梧桐樹上傳出,蟬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虞世南,內容為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⑹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14頁的日積月累怎麼讀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14頁的日積月累是古詩《蟬》,怎麼讀下面我都給注音了!
chán [táng] yú shì nán
蟬 唐 虞 世 南
chuí ruí yǐn qīng lù
垂 緌 飲 清 露 ,
liú xiǎng chū shū tóng
流 響 出 疏 桐 。
jū gāo shēng zì yuǎn
居 高 聲 自 遠 ,
fēi shì jiè qiū fēng
非 是 藉 秋 風 。
⑺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所有古詩
開篇明義,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中編排了11首古詩詞,這些古詩詞都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
教材中編選的古詩詞在文學史上是廣受好評的、也是蜚聲詩壇的精品佳作。對處於義務教育初級階段的學生來說,從閱讀這些經典詩詞入手,有利於學生提升古典詩詞的審美品位。
學生們在學習古詩文的時,能直觀地接觸到、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在潛移默化中也會對古典文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觀書有感二首》被安排在第八單元的「日積月累」中,原詩如下:
第八單元
《觀書有感》其一
南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觀書有感》其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好了,我的回答完畢,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⑻ 人教版語文《蟬》原文
蟬[①] 小思
今年,蟬鳴得早。杜鵑花還沒零落,就聽見斷續的蟬聲了。近月來,窗外蟬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聽了很煩。
一天,在樹下拾得一隻病蟬,透明的翅收斂[②]了,身軀微微顫動,沒有聲響。它就是曾知知不休的在樹上過日子的小東西。那麼小,卻那麼響,竟響徹一個夏天!曾這樣問:何必聒聒[③]?那隻不過是夏天罷了!
朋友說:知道么?它等了17[④]年,才等到一個夏天。就只有這個夏天,它從泥土中出來,從幼蟲成長過來。等秋風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結了。
17年埋在泥中,出來就活一個夏天,為什麼呢?
朋友說:那本來的生活歷程就是這樣。它為了生命延續,必須好好活著。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的活過。
哦!那是蟬的生命意義!
斜陽里,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⑤]了那煩人的聒聒!
1980年6月23日
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後揚的手法,由一隻小小的蟬引發了對生命的感悟。從寫蟬的聒噪,到寫病蟬的微弱、細小,都刻意表現了蟬的惹人厭煩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當知道蟬17年埋在泥下,出來就活一個夏天時,本來無足輕重甚至惱人的蟬令作者驚訝起來。何必這樣受苦而又執著?朋友的話揭示了樸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歷程就是如此,為了生命延續,必須好好活著。不管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地活而已。
結尾作者寫自己被這蟬的生命意義感動著,「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又照應到文章開頭的「使事忙的人聽了很煩」的「煩」字上,但已經從開頭的「煩」變成現在的寬恕,形成一個首尾照應又有變化的完整結構。文雖短而理深厚,言有盡而意無窮。它提示著我們,不管生命短暫還是長久,都應該積極面對,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
⑼ 五年級上冊語文蟬的詩意
詩意:
這首詠物詩通過對蟬的姿態、習性、居所、鳴聲的描寫,贊頌了蟬的清高風雅和不同凡響的品德,暗喻自己立身品格高潔,不需要憑借某種外在力量自能聲名遠揚,表達了對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
譯文:
蟬低垂著觸須啜飲清涼的露水,長鳴聲從繁茂的梧桐樹上傳出。
因為它身居高處,聲音自會遠揚,而不是憑借吹來的陣陣秋風。
創作背景:
此詩大約是虞世南由隋入唐後,受到唐太宗的知遇之恩而作。詩人的一生極為坎坷,先是在南朝陳任職,後隋滅陳,與其兄虞世基一同到了長安,宇文化及殺隋煬帝後,虞世南被挾持至聊城,之後又當了竇建德的偽官,直到李世民滅了竇建德,他成為了秦王府的參軍。
此後他一直輔佐唐太宗,逐漸位高爵顯,死後「敕圖其形於凌煙閣。」
可見詩人一生始終堅持正道而行,在紛紜亂世謹身守持,終於得逢明主,成就美名。此詩即是詩人勤於自勉的寫照。
⑽ 五年級上冊蟬的古詩
蟬
唐 ·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聲音從挺拔疏朗的梧桐樹枝間傳出。蟬聲遠傳是因為蟬居在高樹上,而不是依靠秋風。
這是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託,具有濃郁的象徵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詩的關鍵是把握住了蟬的某些別有意味的具體特徵,從中找到了藝術上的契合點。
首句「垂緌飲清露」,「緌」是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像下垂的冠纓,故說「垂緌」。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故說「飲清露」。這一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徵。「垂緌」暗示顯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纓」指代貴宦)。這顯貴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一在「垂緌飲清露」的形象中了。這「貴」與「清」的統一,正是為三四兩句的「清」無須藉「貴」作反鋪墊,筆意頗為巧妙。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聲之遠傳。梧桐是高樹,著一「疏」字,更見其枝乾的高挺清拔,且與末句「秋風」相應。「流響」狀蟬聲的長鳴不已,悅耳動聽,著一「出」字,把蟬聲傳送的意態形象化了,彷彿使人感受到蟬聲的響度與力度。這一句雖只寫聲,但讀者從中卻可想見人格化了的蟬那種清華雋朗的高標逸韻。有了這一句對蟬聲遠傳的生動描寫,三四兩句的發揮才字字有根。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詩的議論。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藉助於秋風的傳送,詩人卻別有會心,強調這是由於「居高」而自能致遠。這種獨特的感受蘊含一個真理: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並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正像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所說的那樣,「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這里所突出強調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兩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應,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唐太宗曾經屢次稱賞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詩人筆下的人格化的「蟬」,可能帶有自況的意味吧。沈德潛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唐詩別裁》)這確是一語破的之論。
清施補華《峴佣說詩正像曹丕在》雲:「三百篇比興為多,唐人猶得此意。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端不藉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這三首詩都是唐代托詠蟬以寄意的名作,由於作者地位、遭際、氣質的不同,雖同樣工於比興寄託,卻呈現出殊異的面貌,構成富有個性特徵的藝術形象,本詩與駱賓王的《在獄詠蟬》,李商隱的《蟬》成為唐代文壇「詠蟬」詩的三絕。
其他兩首分別是
詠蟬 / 在獄詠蟬
唐 · 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唐 · 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