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統編初中語文教讀課文怎麼上

統編初中語文教讀課文怎麼上

發布時間:2022-11-22 03:11:43

A. 如何上好初中語文閱讀課

初中語文閱讀課,還是應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讓學生讀,初讀感知,精讀理解,教師適當加以引導,學生可以解決很多問題,這樣才會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欣賞能力

B. 5號【寫】(45)顧志文:統編教材自讀課文閱讀策略淺談

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教讀——自讀——課外閱讀」是「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系,自讀課型的設計,其實是新教材的一個創新。然而在實際教學中,自讀課要麼被忽視,要麼被當做教讀課文一樣在精講精練,沒有發揮自讀課型它應該有的作用。

一、自讀課文的功能定位

自讀課文在「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系中處於中間環節,它是搭建課內教讀和課外自然閱讀之間的一個橋梁。它是把在課內教讀課文中學到的閱讀方法和經驗,在自讀課文的時候得到運用,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較好的閱讀品質,潛移默化地延伸到課外的自然閱讀中去。它肩負的責任非常重大,一頭連接著課內的教讀課文,一頭連接著課外的自主自然閱讀,把課內和課外進行貫通,教會學生讀書的方法,養成學生讀書習慣是這一課型的重要職能。自讀課文要特別關注學生在自然情況下課外閱讀的狀況,也要關注在教讀課文中老師指導下精讀課文的方法運用。它體現自主閱讀的特徵,還要在老師的引導和指導下,接近於課外的純自然閱讀。

二、自讀課文的關注要點

自讀課文作為一種新的課型設計,在教材體系的編排上,編寫者們有一些精心的設計,我們在教學自讀課文的時候,應該加以關注。

1關注助讀系統。自讀課文沒有教讀課文前面的「預習提示」和後面的「思考探究」,但有「批註」和文章的「閱讀提示」。我們在教學自讀課文的時候,要特別關注書中的批註,它往往是對課文重點、要點的提示,學習方法的點撥,課文精要的引導,文章關鍵的提問等。「自讀提示」一般概括這篇文章的內容,重要的寫作特點,自讀這篇文章的一些方法和技巧等。這些助讀系統,是學生自主閱讀課文的最好的扶手。

2.關注單元主題。部編版教材每個單元前面都有單元主題提示,概括了本單元的編排的目的、單元教學的目標。部編版教材是按照「雙線組元」編排,要麼是「人文主題」,要麼是「語文素養」。自讀課文的教學,要關注單元主題的設計和要求,無論是老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應該圍繞單元主題進行設計,要達成單元主題中所提出的閱讀要求。

3.關注教讀課文。教讀課文在單元編排體系中排在最前面,培養學生語文能力和素養、完成單元主題要求的能力目標,主要由它承擔。在實際教學中,教讀課文往往是典型的名家名篇,在老師指導下教讀文章的過程中,有很多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作為閱讀經驗和閱讀這類文章的策略加以總結,然後在後面自讀課文中進行實踐運用。所以自讀課文的教學,務必要關注教讀課文所學到的閱讀的方法和技巧。

4.關注自讀起點。自讀課文連接著學生課外的自然狀態下的閱讀,所以要特別關注學生自讀課文的起點,而不應該人為的設計過高的目標。應該尊重學生自然閱讀狀態下讀課文的最初感受,以此來設計自己的教學,引導學生在自己閱讀起點的基礎上,運用教讀課所學到的閱讀方法和策略自主閱讀課文。這樣放低起點,才能切合實際,才能讓學生學有所得,才能同課外自然狀態下的閱讀接軌。

三、自讀課文的教學策略

自讀課文的教學,我們既不可以完全放縱讓學生隨意閱讀,也不可以像教讀課文一樣進行精講精讀精練。在實際自讀課文的教學操作中,根據不同的文體和單元主題要求,應該有不同的教學策略。

1批註運用。有的自讀課文,編者在編寫時已經設計了批註,幫助學生去閱讀課文。這些批註有兩種類型:「點評式」和「提問式」。教者在教學中完全可以引導學生就藉助於批註中的提問去閱讀文章並思考,也學著編者的方法給文章加「點評式」「提問式」批註,這樣就能夠把文章讀懂,把這個批註的扶手用好。

2.自主設問。自讀課文時,我們也可以採取讓學生通過閱讀來自主設計問題,全班交流整合以後形成幾個主問題,大家再共同閱讀和思考。讓問題來自於學生,讓閱讀動力來自於同學自己,因為學生提出問題可能更契合學生閱讀最初的感受和他個性化的體驗,更容易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和閱讀思考的深入。

3.解讀提示。自讀課文後面都有「閱讀提示」,主要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特色,有的也介紹了閱讀這篇文章的一些方法和策略。教學自讀課文的時候,完全可以藉助於閱讀提示中的文字,利用里邊提示的內容引導學生去讀文章。學生能夠領悟到閱讀提示中闡述的內容,文章已就基本能理解了。

4.朗讀實踐。朗讀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方法,特別是散文教學。在教讀課文中學過的分析語言、朗讀文章的技巧,完全可以在自讀課文中進行充分的實踐,文章的內容和思想情感完全可以在朗讀中領會。所以,部分散文的自讀課文,完全可以通過朗讀實踐來深化教讀課文里學到的朗讀方法技巧的運用,同樣達到自讀課文且讀懂課文的目的。

5.對比拓展。對教讀課文和自讀課文,我們可以從主題思想、寫作特色等方面進行比較閱讀。也可以把本單元的自讀課文與同題材的其他單元的課文進行比較閱讀,或者跟課外的其他同類的文章進行比較閱讀,或者與作者的同題材的其他文章進行比較閱讀等。這樣進行閱讀拓展、比較分析,也是自讀課文閱讀的一種方法。

6.讀寫結合。在自讀課文閱讀教學中,還可以跟寫作相結合,抓住自讀課文中的一些寫作資源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既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又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一舉兩得。讓閱讀和寫作緊密結合,讓寫促進讀,讓讀引導寫,也是自讀課文教學的方法之一。

總之,自讀課文,作為部編版教材一種新的課型,它是學生由課內閱讀向課外讀閱讀延伸的一個紐帶,是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形成和閱讀習慣養成的重要一環。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它的價值,了解自讀課文教學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讓這一課型發揮它應有的教學作用。

C. 如何上好初中語文閱讀課

根據大語文觀的要求,我們中學語文教師要上好閱讀課就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要加強學生的個性化閱讀,使每個學生在讀中積累知識、發展能力,展開豐富的情感活動,獲得個人感受,教師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不斷提高學生的感受能力.在我們的閱讀課堂上,「讀書」是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賞析精彩句段、把握文章主旨的一個重要手段和方式.如:初讀感知,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自由朗讀的方式,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鍛煉和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力.在這個環節中,引導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提倡個性化閱讀和創造性的閱讀.同時,在閱讀教學的其他環節中,我們也能聽到學生們那朗朗的讀書聲,感受到語文課堂獨特的生命力.如:第六冊語文《濟南的冬天》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作家老舍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溫和慈善的、充滿詩情畫意的濟南的冬天.學習本文優美的語言和作者的寫法方法是本文的一個重點.所以在教學這個環節時,我讓學生充滿深情地朗讀老舍筆下的山和水,邊讀邊畫出你認為最精彩的句子.然後在小組里和同學們一起美美地品讀這些句子,暢談自己對句子的理解和體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理解了作者的寫作用意,品味了文章的語言,提高了自己對文章的感受能力.
2. 品味文章的語言美,學習作者的寫作、表達方式,是閱讀教學的第二個環節.《語文課程標准》對閱讀要求中有這樣的概括: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品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中的意義和作用.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重視對學生品味語言能力的培養.教學中,對一些字、詞、句進行 「咬」文「嚼」字,讓學生在領悟語言文字所創造的意境中,揣摩語言的情韻,培養學生感知語言、品讀文章的能力.在具體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揣摩文字所包含的「情韻」時,要讓學生注意關鍵詞句,注意有特殊語序的句子,注意重復出現的詞句,並把自己對這些語句的理解和體會寫在書的空白處. 如《濟南的冬天》的第四段描寫了薄雪覆蓋的山,作者用「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巧妙地對雪山的溫靜、秀氣作了贊嘆,隨後對小雪覆蓋的山進行了擬人化的描寫.記得在教學過程中,有學生在品讀了這些擬人化的句子交流讀後感受時說:「老師,我覺得作者把雪後的小山寫得像一位美麗的少女在山野奔跑、嬉戲一樣」.學生此言一出,課堂沸騰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爭相表達自己的讀後感.又如文中有這樣三句話:「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一個理想的境界?」學生們能抓住句子中的「睡著」、「喚醒」這兩個詞語,領悟到作者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賦予老城以人的靈性,把老城寫活了. 「山坡上卧著些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著點雪.」一個「卧」字,寫出了雪的情態,活靈活現.文章的重點語句,一般是文章或文段的主要內容的概括、總結,或是文章的主旨,我們把握好對這種關鍵句的理解,對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怎樣才能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學會「感悟」是很必要的.教學的本質不僅僅是「傳授」和「接受」,更重要的是「感悟」,通過情境引導學生去實踐,去體驗,去經歷,去感受.我認為引導自己去感悟的過程就是學生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我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手段引導學生感悟課文.一是創設情境.在閱讀教學中,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美好的情境中閱讀、感悟.例如:教學《海濱仲夏夜》這篇文章,我以包含激情的語調美美的朗誦詩歌—《夏夜》,學生在聆聽中不禁勾起對夏天點滴回憶,從而進入文本,渴望了解作者筆下的海濱夏夜的景色,在讀到「人們在海濱的沙灘上盡情休憩」這段話時,讓學生暢談自己在海邊的感受,經過恰當的情境創設,學生輕輕鬆鬆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到作者這樣寫是對人們幸福生活的祝福和贊美.二是讓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客串角色反復誦讀,細細品味, 在這種分角色朗讀中理解人物形象,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還有一種方法是讓學生面對語言文字,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地加以品讀、推敲、咀嚼,在反復的推敲中感悟語言.
4.「思考、思考、再思考」這是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學習、研究的方法.思考在閱讀教學中非常重要,如果只是滿課堂的讀,沒有留時間讓學生思考.或者只是讓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思考價值不大的問題,那麼就會導致學生「學而不思則罔」.如在學習《比薩斜塔上的實驗》這篇課文後,我留給學生一段獨立思考的時間,思考伽利略在那個不講科學的年代是怎樣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取得了成功的?學生們經過一番思考後紛紛發言:「他是靠著對科學的熱愛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取得成功的.」「因為他重視實驗、一心追求真理,所以能成為偉大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很好地把握本文的主旨,並從中受到了思想教育.
5.點評: 「讀——品——悟——思」是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施行的一種模式,當然這幾個環節並不是界限分明、孤立地存在的,而是緊密地、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以此引導學生學好語文、用好語文.教學有法亦無法,讓我們用心去上好每一節閱讀課,上好每一節語文課,讓語文課堂煥發活力和光彩!

D. 第94期【研修】統編初中語文教材的變化及使用策略(三)

以七年級為例,七年級語文每冊6個單元,內容包括閱讀和寫作兩大板塊,穿插安排「綜合性學習」「名著導讀」「課外古詩詞誦讀」等內容。這是教材的整體框架。下面,我們逐一進行簡要說明,便於大家在教學中合理處理幾大板塊的關系。

1.閱讀板塊。

全冊24篇課文,其中精讀17篇,自讀7篇。

文體方面,七、八年級以記敘文、說明文、抒情文等的學習為主,九年級集中學習議論文。這種安排,符合初中生以感性思維為主,逐漸過渡到發展理性思維的規律。

單元組成方面,每個單元由4篇課文組成,採用文、白混編的形式。每單元3篇現代文,1篇古代詩文,在培養一般閱讀能力的同時,讓學生初步了解淺顯的文言文。文、白混編的目的是為了降低難度,造成一種緩沖,便於與小學語文銜接。以前我們經常先把古詩文先集中教授,這樣看來,其實是違背了教材的編寫意圖。

課型方面,各單元的課文分為「教讀」和「自讀」兩種類型,凸顯兩種課型不同的功能。教讀課文,課前有「預習」,課後設置「思考探究」「積累拓展」「讀讀寫寫」三個層次的練習。自讀課文,文中有「批註」,課後不設練習,以「閱讀提示」的形式,對學生的自主閱讀提供指導。講讀課文側重教師引導下的學習,主要是老師教,一般要求講得比較細,比較精,就是給例子,給方法,舉一反三,激發讀書興趣。自讀課文主要不是老師講,而是學生自己讀,把精讀課學到的方法用到略讀課中,很多情況下略讀課就是自主性的泛讀。兩種不同課型功能不同,配合進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閱讀教學任務。

從我們平時教學情況來看,其實我們大多老師對於精讀課文和自讀課文的教授基本沒有區別,新教材的編寫特別強調對於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訓練。這是我們以後教學實踐中應該特別注意的方面,我們應該遵循課型特點,有所側重地去訓練學生不同的能力。

2.寫作板塊

寫作專題與各單元閱讀既相互配合,為共同完成單元學習目標服務,又自成體系,構成一個完整的寫作系統。新教材對於寫作的指導力求迴避功利主義,也就是刻意不向應試教育靠攏,不進行純技法指導,避免寫作的套路化。

七年級寫作,關注兩方面內容。一方面關注寫作的一般要求,如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包括熱愛生活、熱愛寫作),語言有怎樣的要求(文從字順、語言簡明),思路如何展開(思路要清晰,發揮聯想和想像),內容如何明確而集中(如何突出中心,怎樣選材)等。另一方面,初步培養寫人記事的能力。兩方面內容穿插安排,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

七上寫作專題安排表如下:

3.綜合性學習板塊

新編語文教科書的綜合性學習分為3個系列。

一個是「傳統文體」專題,圍繞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關鍵詞展開資料搜集、閱讀、討論、辯論等活動。

一個是「語文生活」專題,讓語文學習化身為一次次精彩的語文活動,引導在生活中尋找語文學習資源,學會跨媒介學習,體會語言文字的魅力。

還有一個是「綜合實踐」專題,倡導全員參與,分工合作,藉助「資料夾」中提供的連續性、非連續性和混合文本,共同完成一個較大的任務,培養學生多種類型文本的閱讀能力和語言文字的綜合運用能力。

七年級每冊都有3個綜合性活動,分別隸屬於以上3個系列。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起始年級沒有將口語交際單列,而是將課程標准對口語交際的學段要求融入課文學習和綜合性活動設計中,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展開口語實踐,培養口語能力。為加強對口語交際的指導,教材以「小貼士」的形式,每次提供一些必要的知識和技巧,力求簡潔而靈活。

4.名著導讀板塊

關於閱讀,我們國家現在一個顯著問題就是全民碎片化閱讀(碎片化閱讀就是    比如,我們很少看名著,取而代之的是網上的、微信里的文章)。新教材里的名著導讀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重視人類文明優秀成果,不被碎片化閱讀敗壞了閱讀品味。值得注意的是,新教材的名著導讀不再是將其當成附件,而是設計進單元內,要納入教學計劃中,成為閱讀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

新編教材每冊各安排2次名著導讀,每次主推1部名著,推薦課外閱讀2部。

比如七年級名著導讀安排的名著閱讀分別是:

另外,為了照顧更多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范圍,名著導讀欄目新增「自主閱讀推薦」板塊,作為主推薦名著的補充。教材提供簡短的導讀,學生可以根據各自的興趣,自行安排閱讀。

5.課外古詩詞誦讀板塊。

每冊安排2次,每次4首,配以簡明的注釋和閱讀指導。所選詩詞除課程標准推薦的誦讀篇目外,另增加若干經典名篇,要求學生能夠熟讀背誦,培養對傳統文化及漢語美感的體認,加強文化積累。

比如七年級課外古詩詞誦讀就這樣安排:表3

6.補白板塊

補白板塊主要內容是語文知識。早期的語文教材中語文知識是系統化地呈現(我記得我畢業的時候就是這樣,99年我教的教材中,語法、修辭等語文知識是比較系統化的),由於應試教育的影響,實際學習中,學生基本都是對這些語文知識進行死記硬背,背離了編寫初衷,實際效果也不好。

因此,11版的課程標准就提出對於語文知識的教學要做到「隨文學習」。新版教材的語文知識大都穿插在思考題和相關的提示中,有的也只是在教師用書中體現。語文知識呈現明顯的「弱化」傾向。為了方便學生學習,「部編本」在空白之處,設置了數十則知識短文,介紹一些語法、修辭知識,而且基本用的都是課文中的例子,以貫徹隨文學習的思路。所以,對於我們老師來說,在教學中要提醒學生,知識的學習重在運用,不要死記硬背一些概念或條目。

E. 如何做好初中語文自讀課文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自讀課文讀是目的。導是關鍵。為此,我們必須轉變觀念。摒棄過去單一的、陳舊的模式化教學,改變那種「大而全」和精讀、略讀平均用力的錯誤教法,力求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致力於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的目的。

F. 初中語文誦讀課怎麼上

1.理解記憶法
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背誦。理解得越深,越容易記憶。背誦課文要盡量運用意義記憶,既加強理解記憶。要反對不求甚解的死讀書的學習方法。背誦一篇或一段文章時,首先要通讀全文,弄清文章的主旨,然後了解文章的層次,來龍去脈,掌握文章的語言特點,抓住一些起關聯作用的詞語和句子,通過先分析、後綜合,這樣背誦起來就快得多了。背誦也要因文而法,如背誦議論文,可以從分析論點、論據、論證入手;背誦記敘文,可以從了解和掌握有關事實、記敘順序入手。
2.快速誦讀法
背誦是在朗讀和默讀的基礎上熟悉書面材料的結果。在初步理解文章後,要始而反復朗讀,繼而反復默讀。只有熟讀,才能加深理解,才能成誦。實驗證明,持續性的緩慢閱讀,不但費時費力,而且會使記憶信號中斷;反之,讀熟課文之後,逐步加快閱讀速度,則可在大腦皮層形成連貫的信號刺激,從而強化記憶效果,提高背誦速度。
3.提綱挈領法
古人雲:「舉一綱而萬目張。」文章的「綱」便是文章的脈絡,而文章的脈絡又體現著作者的寫作思路。所以,背誦課文時,一定要根據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行文順序順藤摸瓜,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前勾後連,上遞下接,環環緊扣,連綿不斷。這樣,不但背得快,而且記得牢。只要我們按照作者的寫作思路和行文順序邊讀邊想,邊想邊背,背誦也就不太困難了。
4.求同存異法
某些詩文具有「重章復唱」的特點,各章(段)字句大體相同,因此,我們在背熟第一章(段)後,只要找出其餘各章(段)不同的字句並記住它們就可以了。
5.示範激勵法
一些功底深厚的語文教師在要求學生背誦之前,往往自己先在學生面前熟練而有表情地背誦一遍。這樣做,對提高學生的背誦信心無疑是有很大激勵作用的。此外,由於人們的記憶力存在著差異性,所以,在學生開始練習背誦之後,教師就要深入學生,一方面進行背誦指導,一方面及時發現背誦課文「千里馬」,並讓這些「千里馬」在全班同學面前作示範背誦,這樣做,對於增加其他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背誦信心,尤其具有重要的意義。
6.關聯詞提示法
並聯詞不但能體現復句關系和句群關系,而且也能體現議論文的內在聯系,有人說,關聯詞是議論文的語言軌跡。因此,及時把握關聯詞這個「語言軌跡」,對背誦議論文是有很大幫助的。例如,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文中有這么一段:「彼與此世界作別之日不遠矣,而我少年乃新來而與世界為緣。使舉國之少年而查為少年也,則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這段文字中含關聯詞「……而……使……則……使……則……故……而……」其中第一句中的「而」連接兩個分句,表並列關系;第二句中的 「使……則……使……則」構成兩對關聯詞,分別表示假設關系;第三句中的「故」連接上下兩個句子,表因果關系;「而」連接兩個分句,表並列關系。我們只要把握住這些關聯詞,弄清它們表示的關系,邊想邊背,句句銜接,環環緊扣,背誦這段文字也就不大困難了。
7.辭格勾連法
教科書中要求背誦的課文皆為名家名篇,而名家名篇在修辭格的運用上自有獨到之處。因此,從背誦課文所用的修辭格入手,採用上勾下連的方式,往往可以收到意料不到的背誦效果。例如,背誦課文《口技》中有這么一段文字先用排比句式「百千……百千……百千……聲……聲……聲」,接著用「頂針」句式 「人……手,手……指……人……口,口……舌……」生動地描寫了發生火災時人們驚恐萬狀的忙亂場面。所以,我們只要按照作者所用的這種修辭格的句式特點逐句對照,上勾下連,背誦這段文字同樣是不太困難的。
8.聽錄音背誦法
生理學家認為,讓視覺和聽覺共同參與記憶,要比單用視覺和聽覺,提高記憶效果30%—40%,這種記憶方法,人們稱為「協同記憶法」。根據這一理論,在練習背誦時,可適當播放課文錄音,使學生邊讀課文,邊聽錄音,從而形成記憶信息的雙向刺激,以強化記憶效果。
9.趣味背誦法
在學生練習背誦達到一定程度時,為了進一步強化記憶,消除持續背誦造成的單調感、疲勞感,依據「寓教於樂」的原則,無妨採用以下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背誦興趣:①「對歌」式背誦法。即摹仿山區或某些兄弟民族「對歌」的方式,由甲、乙兩個學生每人一句,輪流背誦;②「接力賽」式背誦法,即摹仿體育運動中接力賽跑的方式,由三個學生每人一句,上遞下接,循環往復;③「疊羅漢」式背誦法,即摹仿雜技演員「疊羅漢」的方式由第一人背誦第一句,第二人接背二、三句,以下依次每人遞增一句,連續不斷,直到背完為止。以上方法不但趣味性強,而且參與面廣,並能增強學生的群體意識,不妨一試。
10.分層背誦法
理解是記憶的前提和基礎。分層背誦法,就是先理解背誦部分的總的意思,然後把它分為幾個層次,歸納概括出每層的意思,了解層與層之間的內在聯系,把思路理清,將各層的意思連貫起來,在此基礎上,再反復誦讀幾遍,就能較快地背誦下來。這種方法適合於背誦段落或篇幅不長的課文。比如《為學》這篇課文,首先要注意理清思路,劃分層次,找出聯系。全文可分三大段。第一自然段為第一大段,提出全文的觀點:人求學確實有難易之別,但只要努力去學,就能變難為易。要記住這一段,一是要理清它的主要觀點,二是要理清由一般事物到具體事物的推理過程,三是要抓住對照的寫作特點。第二至第六自然段為第二大段,是用 「僧之南海」的事例證明上述觀點。第二自然段頭一句是第一層,交待地點、人物;第六自然段是第三層,交待結果;中間貧富二僧的兩次對話是第二層。最後一自然段為第三大段,總結全文,勉勵晚輩應向貧僧學習,樹立遠大的志向,並為之而努力奮斗。前一句承上文而引出後一句;後一句順著上文而來反問點明題旨。經過這樣梳理一番,再反復讀幾遍,就很容易背誦了。
11.圖表背誦法
圖表是一種直觀的簡化的表達方式。採用這種方法,首先要把背誦章段的結構,用主要詞語(最好是原文)設計成圖表(也可藉助教師的板書設計),然後對照圖表誦讀幾遍,再依據圖表嘗試背誦,就能較快地背誦下來。如《扁鵲見蔡恆公》便可設計如下圖表幫助背誦:
12.輔助背誦法
指利用某些起指示作用的語文標志幫助記誦。比如,《詩經》二首的《伐檀》、《碩鼠》,都運用了重章迭句、反復詠唱的形式,每章只在韻腳處換了幾個字,其餘字句不變,所以,只要背過一章和換韻的那幾個字,文章就都會背誦了。《庖丁解牛》一文,可利用片語熟誦課文:目皆全牛——目無全牛——神遇全牛 ——游刃有餘——技經肯綮——批郄導款——目不轉睛——躊躇滿志。屈原的《涉江》詩,可利用「涉」的路線,理清脈絡:抒理想——渡瀟湘——上沅水——入漵蒲——憶歷史——寫「亂」章。諸如課文線索、情節發展、人物順序、邏輯軌跡、時間推移、地點轉換、空間方位、領頭字句等等,都可作為背誦的標志和助手。這就好比旅遊,有了向導或導游圖,游覽得既快又好,心曠神怡。
13.整體背誦
把課文作為一個整體,一遍又一遍地、從頭到尾地進行記誦。優點是脈絡連貫、加深理解。缺點是內容太多,容易疲勞。
14.整分背誦
顧名思義就是整體背誦和分層背誦的有機結合。優點是取其整體背誦和分層背誦的利而去其弊,揚長而避短,符合整體——部分——整體的認識規律。背誦較長的詩文,常常是最前面的部分容易記住,即心理學上說的「初始效應」;中間部分則往往記不住,即心理學上說的「中遠效應」。因此,運用此法時要強化 「中遠效應」,增加復習率,形成強刺激。
15.嘗試背誦
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讀幾遍,合上書本嘗試記誦:看看哪裡易背,哪裡難背,哪裡會背,哪裡不會背。難背、不會背的地方要重點朗讀,熟讀直至會背。這種理解、朗讀、背誦三位一體的方法,比一遍又一遍地機械記誦的效率高得多。
16.「三步記憶法」
第一步是抓住文章的思想用腦默記,第二步是閉目回憶,實在回憶不起來時,就「偷看」一下,第三步是迅速反復,多次誦讀。
17.「五次反復法」
為了使背誦的課文長期不忘,有的教師就採用此法,即早讀時重背昨天課堂上背過的內容,這是第一次反復。第二次批復是每個單元結束後,同時進行第三次反復,這就是把上單元已過關的課文再重復背誦一次。第四次和第五次反復,主要是結合期中、期末的復習進行。
1:興趣是最好的方法,培養興趣
2:讀書是智慧的鑰匙---猶太人的精神財富
3:你自己是你過去的累積形成的,你的成功是你的過去點滴累積的,所以平時要注意積累,要養成正確的思維模式。要重視積累,才能成功。
4:空杯心態:舉例:小孩子心態,即保持一種好奇心。
5:學習的一種方法只要復制他人的行為就可以.絕對重要,復制學習好的人的好習慣,名人成功的總結.雖然一個人一種方法,但也可以借鑒。

G. 【深度解析統編初中語文教材】陳恆舒:自讀課文的設計思路

2017年秋季,國家統編初中語文教材在全國范圍內的起始年級使用。為幫助廣大教師全面、准確地理解統編語文教材設計的理念、意圖和特點,教學更有效,本刊約請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語室四位教材編輯從不同角度闡述統編教材要點,溝通教材編者和一線教師,明中探討新教材的教學。

統編初中語文教材自讀課文的設計思路

人民教育出版社陳恆舒

國家統編初中語文教材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試圖構建「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系。在這個體系中,自讀課是一個重要的創新點。它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目標,以自讀課文為主要材料,以學生自我閱讀實踐為主線,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他們自求自得,使教讀課所學知識、方法和能力有效遷移和拓展。可以說,它是聯結課內與課外的重要紐帶,是實現學生素養提升的關鍵環節,是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有效渠道。以下試以七年級上冊為例,對自讀課文的設計思路作簡要介紹。

一、為什麼要設置自讀課文

自讀課文並不是一個新生事物。早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初中語文教材中,就有一部分課文被標明為「閱讀課文」。1987年版則區分為講讀、課內自讀、課外自讀三類,並明確了三者在教學中的不同地位:「講讀課文由教師教讀,課內自讀課文由教師指導學生在課堂上閱讀,課外自讀課文由學生在課外閱讀。」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的初中語文教材延續了這一思路,但只區分教讀、自讀,不再有課內自讀和課外自讀的區分。這樣的區分,盡管初衷只是「為了不加重教學負擔」(當時一冊教材的課文總數是35—40篇,教讀、自讀各佔一半左右),但也確實彰顯了編者區分課型、提倡自主學習的意圖。新課改以來,則改為精讀和略讀的區分,不獨人教版教材如此,蘇教版、語文版等也都區分出了略讀課文。這就帶來了一些問題:首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均將精讀、略讀作為學生應該掌握的閱讀方法,再拿來作為課型的名稱,難免造成概念指稱上的混亂。更重要的是,精讀和略讀對於課型的定位不夠明確,從而導致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對所有課文都採取以精讀精講為主的辦法,只是精讀課文用的課時多,略讀課文用的課時少而已;甚至有的學校或地區怕完不成教學任務,乾脆「砍掉」幾篇「不重要」的課文,其餘一律巨細靡遺地精講。為了糾正這種教學偏向,統編初中語文教材首先在名稱上恢復了「教讀」「自讀」的提法,明確了兩種課型特別是自讀課的基本定位——所謂「自讀」,要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主。

當然,自讀課文的設置並不是簡單的「回歸傳統」。盡管過去自讀課文的設計目的定位在「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己閱讀,培養自學能力」,但課前有提示、課後有練習的設計與教讀課文差別不大;至於新課標教材中的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在助學系統和作業系統的設計上幾乎沒有差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難以准確地把握兩類課文不同的教學特質。為了更好地區分課型,讓教師一看教材就能意識到兩種課型的差異,教材編者做了大膽的嘗試,對兩類課文採取了截然不同的編寫體例。

二、自讀課文的編寫體例

自讀課文在體例上與教讀課文有著顯著的差別:不設預習和課後習題,而代之以旁批和閱讀提示。這種編寫體例是為自讀課的課型服務的:不設指向明確而具體的預習和課後習題,是為了避免教師根據教材設定好的要點和路徑去精講,從而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空間;而設置旁批和閱讀提示,則是為了提供一些「抓手」,使學生的自主閱讀更有效,教師也可以利用這些「抓手」來組織教學活動。以下就以七年級上冊的自讀課文為例談談旁批和自讀提示的設計意圖。

1.旁批

旁批隨文設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力避結論的直接呈現,強調啟發性和引導性。這些旁批從呈現方式上看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點評式的,針對課文內容的關鍵之處、寫作技法、文筆精華等精要點評。針對內容關鍵之處的如:

啟示真理,給「我」以愛——莎莉文老師再塑「我」生命的兩個支點。(《再塑生命的人》)

問題的提出來自細致的觀察。 (《動物笑談》)

針對寫作技法的如:

開篇點題,引起下文。(《雨的四季》)

交代自己身體狀況不佳,埋下伏筆。(《走一步,再走一步》)

針對文筆精華,側重語言賞析的如:

春雨「洗淋」萬物,夏雨卻「澆灌」大地,准確寫出雨的不同特點。(《雨的四季》)

注意品味文章語言的清新典雅。(《散文詩二首》)

另一類是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啟發學生思考。這些問題有的指向文本內容,如:

爸爸出現了。他會怎樣幫助「我」脫險呢?(《走一步,再走一步》)

「逗笑」「怪誕不經」「瘋子」,這位動物觀察者會有怎樣奇怪的行為?(《動物笑談》)

有的指向寫法或語言特色,如:

這里為什麼要插敘與故鄉園院里的「蓮花」有關的往事?(《散文詩二首》)

「說也奇怪」是神話、童話等作品中常用的話。作者為什麼要這么說?(《女媧造人》)

有的指向對文本的深度思考,如:

這里的「一小步」與脫險時的「一小步」有什麼不同?(《走一步,再走一步》)

女媧用黃泥造人,而我們常把土地比作母親,你能從這個「巧合」中讀出什麼?(《女媧造人》)

還有的帶有拓展延伸的性質,如:

嘲笑「我」已是不對,更不該棄「我」而去。如果你是五個男孩之一,會怎麼做?(《走一步,再走一步》)

這些問題不一定都需要學生回答,有的是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帶著問題往下讀;還有的則是提示學生,這里有不尋常之處,讀到這樣的地方可以停下來想一想。

另外,旁批還具有示例的意義。自讀課文除了旁批,還留有不少空白,留白的主要目的不是讓學生抄筆記或者回答問題,而是希望他們能夠仿照教材上的旁批,自己做一些個性化的批註,自主品評、鑒賞文章。雖然七年級下冊教材會專門講「學做批註」,但在之前也不妨做一些初步的嘗試。此外,在後續冊次中,還會安排一些不設旁批、僅有閱讀提示的自讀課文,供學生自主批註,這也顯示了教材設計的梯度。

2.閱讀提示

閱讀提示位於課文之後,一般是配合單元重點,抓住文本的獨到之處進行精要的指導,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課一得」。比如《雨的四季》的閱讀提示:

優美的寫景散文常常用飽含感情的、細膩生動的筆墨,把景物描寫得分外美麗,分外靈動。文中的四季之雨,「容貌」有別,「性情」各異。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調動我們的各種感官,全面感受這四季之雨,讓我們親近雨,體會雨的不同情致與風韻。例如:

水珠子從花苞里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小草似乎像復甦的蚯蚓一樣翻動,發出一種春天才能聽到的沙沙聲。呼吸變得暢快,空氣里像有無數芳甜的果子,在誘惑著鼻子和嘴唇。

這段文字從視覺、聽覺和嗅覺的角度描寫雨後的世界,牽動著美妙的聯想和想像,帶給我們全方位的感受。課文中這樣的精彩語句還有很多,再找出一些來,朗讀並細細體味。

《雨的四季》所在的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其學習重點一是朗讀,二是揣摩和品味語言;而這篇文章的最大特點也正在於詩一般的語言。本課的閱讀提示正是扣住上述要點來設計的,既點出作品的精妙之處,又提供範例、方法、路徑,以輔助學生的自主閱讀。

除此之外,閱讀提示還會盡可能向課外閱讀延伸,引導學生由教材中的單篇課文走向課外更廣闊的閱讀天地,增加閱讀量,培養閱讀興趣。這也是「三位一體」閱讀體系和「將課外閱讀納入教學計劃」理念的落實。七年級上冊的六篇自讀課文,五篇的閱讀提示中都有關於課外閱讀延伸的提示:

可以看到,閱讀提示不僅提供了豐富的閱讀內容,而且往往有著明確的閱讀指向,如感受風格或內容的異同、感受作者的精神、體會作品的趣味等,絕不是「為讀而讀」。

三、自讀課文教學應該處理好三組關系

關於自讀課文的教學,筆者認為應該處理好以下三組關系:

第一,處理好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自讀課姓「自」,應該以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探討為主,而教師則是讀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一方面,應該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放手讓他們自己去讀去思考,能夠由學生自主發現和建構的內容盡量不要去講;另一方面,自讀不等於放任自流,要突出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包括激發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設置合理的閱讀重點和閱讀方向,加強對於閱讀方法的過程性指導,等等。

第二,處理好教材與教學的關系。本套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有明確的能力訓練重點,而自讀課文的旁批和閱讀提示也分別提示了該篇課文局部和整體的要點,教學的實施應該以上述內容為依據。但也要看到,教師面對的學情千差萬別,同一個班級內的學生層次也是參差不齊。因此,在以教材為依據、尊重學生自主性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學情靈活地、創造性地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也要允許學生的自主閱讀處於不同的層次,下要保底,上不封頂,通過「底」的抬升實現整體水平的提高。

第三,處理好自讀課與教讀課的關系。自讀課與教讀課有著不同的教學目的,承擔著不同的教學功能,但二者也是有機聯系、相互配合的。教讀課是舉例子,給方法;自讀課是把教讀課上學到的知識和方法遷移運用到閱讀實踐中去。教讀課是展示台,自讀課是練兵場。比如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師在教讀課文《春》和《濟南的冬天》中教給學生朗讀的技巧和比喻、擬人的相關知識,在自讀課文《雨的四季》的教學中就可以提示和引導學生運用這些技巧、知識來品析課文。

自讀課文的設計是這套教材的一個亮點,希望廣大初中語文教師能夠體會編者的用意,用好自讀課文,為我們的語文教學帶來新氣象。

H. 初中語文怎麼教

2019洪老師初中春季班(11G完結高清視頻)網路網盤

鏈接:

提取碼: 5j3a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I. 談談如何上好初中語文自讀課

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語文自讀課的教學是教學重要組成部分,與講讀課相輔相成,構成語文單元教學整體。現行教材編排大量自讀課文,旨在引導學生能學以致用,即把講讀課文中學到知識,在自讀課文中加以應用,從而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對此我想就怎樣上好自讀課談幾點淺略的看法。
一、 要明確自讀課文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1.明白自讀課文在課本結構體系中的價值
自讀課文就是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為目標,讓學生以自讀課文為學習材料,充分發揮自我的主體意識,把教讀課所得的知識、方法和能力有效遷移和擴展到自讀課上,使學生在自我閱讀實踐中得到鍛煉。
2.認識自讀課文和講讀課文的不同分工
自讀課與教讀課各有各的功能,它們只能相輔相成卻不能相互取代。有人把它們比作數學課中的習題與例題,雖不十分確切,但能說明兩者相互依賴的關系。如果說教讀課是重在認識,是吸收,那麼自讀課則重在鞏固,是運用;教讀課是引路、示範,自讀課則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自我閱讀實踐的陣地。
二、調動學生的主觀積極性,激發學生自我閱讀的興趣
第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想說、敢說是實施討論語文的前提,只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融洽和諧的答語文氛圍,學生才有想說、敢說的心理取向,學生想說,還要讓學生有敢說的勇氣和膽量,作為教師應熱愛和關注每個學生,要用愛學生的真摯感情去創設一種身臨其境的情感體驗
第二,培養學生互動的意識
討論的核心在於互相想說,學生通過互相討論,不僅能體現思維活動,展示個性,而且有利於學生收集處理信息,將幾個想法組合為一個更佳的想法,從而使自己的理解更加豐富和全面,達到自我創造,自我發展,自我完善。
三、教給學生自讀課文的方法
1.整體感知課文
即抓住課文的整體框架,去枝取干,把握文章的整體結構,讓學生從中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一般採用列提綱,列圖表等方式。
2.重點難點突破
每一篇自讀課文,它都有著課文要點和自讀要求,但我們應著重解決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問題,即抓住重點,進而突破全篇。也只有抓住重點,才能抓住要害,把握全篇。這是學生自瀆課學習的關鍵。

3.追加練習
練習是檢驗學生學習的根本途徑,因此,教師要根據自讀課文要求,精心設計一套較有針對性的練習題或測試題,指導學生邊讀課文,邊做題目,把理解和運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完成自讀任務。然後通過教師出示參考答案等方法來檢測練習結果,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
4.培養學後總結的習慣
我們說學習一篇課文,不僅是解決這篇課文的問題,更主要的是能從這篇課文中學到方法,舉一反三,從而能自學相同類型的文章。「方法是學習的鑰匙」,這就需要學生能從課文中總結學習方法,用於以後的自學。所以在學習一些不同類型的文章時,我要求學生去自行總結在這篇文章中學到的方法,並歸納出來。通過長期練習,學生由剛開始只能總結一兩點表面內容,發展到能抓住文章的重點學習方法,且能從多方面進行總結。而當遇到類似的文章時,學生也能自覺的去運用已學的方法去嘗試自學。
四、留給學生充分時間自讀課文,教師適時適當點撥
自讀課文並非是老師完全不管,而是要讓學生自主學習。我認為先要給學生做相應的提示,之後再給學生充足時間,讓他們認真讀課文,領會其間的大概意思,並有所感悟。
在了解課文大意後,再讓學生做課文復述,同時讓其他學生做糾正、補充。接下來就要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感悟,同時讓他們寫讀書筆記。在學生自主學習之後,教師不能一言不發,這時,教師就要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點撥、輔導。同時要和學生進行大討論,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進而讓學生完全理解課文。
當然,在學生討論時,教師並不能去充當答案的灌輸者,教師只能是充當一個傾聽者、聚焦者和刺激者,在此過程中,教師就是一個方法的指引者,即黑暗中的「燈塔」。
五、達標檢測補缺補漏
雖說自讀課,但我們也要進行相應的達標檢測,只有這樣,老師才能真正懂得學生的學習情況,具體的步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第一,根據課文重難點,合理制出一份檢測試卷,其中要包含基礎知識部分,但題目不宜過多。第二,進行檢測。第三,閱卷。此步驟可以與同學互動,並不一定完全由教師完成。第四,評卷。
達標檢測可以及時准確地檢查教學效果,主要是當堂檢測。由於當堂檢測是在課堂中完成,是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的及時檢查,由於有老師在場監督學生單獨完成,檢測具有真實性,能准確反饋學生的掌握情況,便於進行查漏補缺。當堂檢測起溫故知新的作用。由於當堂檢測是對剛剛學習知識立即訓練,學生在心裡上易於接受,還能及時回顧所學知識,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且易於批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可減輕老師的負擔。
教會學生自學是教師的根本職責。呂叔湘在《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序》中說,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交給學生,而是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就可以受用一輩子。自讀課的根本目標是要教會學生自學方法。自讀課文的教學探索任重道遠,但作為第一線的語文教師,我認為這樣的摸索樂趣無窮。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J. 如何用好統編初中語文

從2017年秋季學期起,全國數百萬就讀於起始年級的小學生和初中生將開始使用「教育部編義務教育教科書」,現行的「人教版」、「粵教版」、「蘇教版」、「北京版」等版本教材將逐步被取代,德育、歷史和語文3個科目最終將實現統編版。新版語文教材格外重視引導讀書,「專治」目前教學中少讀書不讀書的問題。「語文」新在哪?1.選文的變化有一個變化非常明顯,就是傳統文化篇目的增加。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選古詩文132篇,占所有課文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初中古詩文選篇124,占所有選篇的51.7%,比原來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個年級40篇左右。體裁更加多樣,從《詩經》到清代的詩文,從古風、民歌、律詩、絕句,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錄。革命傳統教育的篇目也佔有較大的比重。「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總主編、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介紹,「部編本」語文教材不是對既有同類教材的顛覆,而是「守正創新」,吸收既有各種版本的優點,更加強調遵循教學規律,也更有效地提升語文素養。同時,他還特別否認了魯迅在中小學課文中「大撤退」的說法,小學我們選擇了2篇,如《少年閏土》,初中選擇了6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2.小學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過去都是一年級剛上學就學拼音,然後再用拼音去認字。這回改為把拼音學習推後個把月,先認一些漢字,再學拼音,而且邊學拼音邊認字。這個改變體現一種更切實的教學理念。要的是孩子們對漢字的原初感覺,「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漢字「天地人你我他」,溫儒敏教授特別提出,這個順序的改變是別有意味的:把漢語、漢字擺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輔助學漢字的工具,不是目的。同時,還有一個考慮,是幼小銜接,放緩坡度。把拼音學習推後一點,能減少他們的畏難情緒。3.採用全新的雙線單元結構體例教材結構上明顯的變化,是採用「雙線組織單元結構」,按照「內容主題」(如「修身正己」「至愛親情」「文明的印跡」「人生之舟」,等等)組織單元,課文大致都能體現相關的主題,形成一條貫穿全套教材的、顯性的線索,但又不像以前教材那樣給予明確的單元主題命名。同時又有另一條線索,即將「語文素養」的各種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語文知識、必需的語文能力、適當的學習策略和學習習慣,以及寫作、口語訓練,等等,分成若干個知識或能力訓練的「點」,由淺入深,由易及難,分布並體現在各個單元的課文導引或習題設計之中。4.新教材專治「不讀書」的通病「部編本」語文教材在這方面想了許多法。比如,小學一年級就設置了「和大人一起讀」,意在和學前教育銜接,一開始就引導讀書興趣。小學中高年級幾乎每一單元都有課外閱讀的延伸。初中則加強了「名著選讀」,改變以往那種「賞析體」寫法,注重「一書一法」,每次「名著選讀」課,都引導學生重點學習某一種讀書的方法。激發興趣,傳授方法,是「名著選讀」設置的改革方向。如瀏覽、快讀、讀整本書、讀不同文體,等等,都各有方法引導。多數課後思考題或拓展題,也都有課外閱讀的提示引導。5.增加精讀和略讀兩種課型的區分度「部編本」語文教材加大了精讀和略讀兩種課型的區分度,初中教材改「精讀」為「教讀」,「略讀」為「自讀」。教讀課設計比較豐富,有單元導語,預習,思考探究,積累拓展、讀讀寫寫。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課外閱讀延伸,建構了「教讀」—「自讀」—「課外閱讀」組成的「三位一體」的教學結構。「部編本」語文教材更加重視多種閱讀方法的教學。以往語文教學比較偏重精讀,扣得很死,雖然有用,但這是很不夠的。比如默讀、瀏覽、跳讀、猜讀、比較閱讀、讀整本的書,等等,以往教材與教學都較少關注,結果是多數學生只會精讀,只會考試,而閱讀速度很慢,也不曉得運用各種不同的閱讀方法。部編教材在多種閱讀方法的教學上,是增加了一些分量的。和以前的課本的確不一樣了。

閱讀全文

與統編初中語文教讀課文怎麼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9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8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