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初中語文如何處理好預設

初中語文如何處理好預設

發布時間:2022-02-15 19:27:42

Ⅰ 如何正確處理好課堂教學中預設和生成的關系

一、精心「預設」
    1、准確把握教材。教材是「大綱」或「標准」的具體體現,也是學生學習的基本材料。因此教師在分析教材進行教學預設時,應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本人的教學風格對教材進行適當的重組。這樣的預設既不違背教材的理念,也能夠很好地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2、「生成」留白。傳統的預設中,教師為了追求課的「完美」,甚至會設計好課堂上要說的每一句話,並且在上課過程中決不容許「節外生枝」。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很少用心、耐心地傾聽學生真實的想法,而是一味地把學生的回答生拉硬扯到預設的答案上去。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是因為教師備課時構建的是「直線型」教學方案,忽視了課堂教學應該是一個動態的復雜的過程。因此,預設要有彈性,要適當「留白」。
二、理智「生成」
    課堂教學是千變萬化的,再好的預設也不可能預見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所有情況,再優秀的教師也不能做到「一切盡在掌握中」。面對課堂上的提問,孩子們從各自的視角出發,總有著一份屬於自己的發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預設之外的「生成」是必然的。當學生的回答偏離了教師的預設,就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整合乃至放棄原有的預設,隨機生成新的教學方案,使靜態的預設方案變成動態的、富有靈活性的實施方案。正確地處理課堂中的動態生成,不僅不會偏離教學目標,反而能為之前的預設增添光彩

Ⅱ 如何處理語文課堂上的"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1、預設的必要性
預設,通俗地講,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精心備課,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要千方百計地備好課,設計許多精彩的環節,甚至查閱很多的資料。我們通常預設的內容包括:根據《語文課程標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體要求,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預先設定既明確又適當的教學目標,從這不然看出,做好預設對上好每一節語文課都是非常重要的。
2、生成的必然性
所謂生成,就是課堂中,學生對文本的內在理解以及提出的質疑。教師的預設不可能想像到課堂當中所發生的一切。新課程理念指出,閱讀是一種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是一種心與心的對話,是情感與情感的碰撞。它不僅僅是一種閱讀行為,更重要的是一種閱讀後再創造的過程。而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種主動性的創造過程,因而學生的生成是必然存在的。
3、預設與生成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預設體現的是對文本的尊重,生成體現的是對學生的尊重,可見預設與生成是辯證的對立統一體,課堂教學既需要預設,也需要生成,預設與生成是課堂教學的兩翼,缺一不可

Ⅲ 初中語文怎麼教

2019洪老師初中春季班(11G完結高清視頻)網路網盤

鏈接:

提取碼: 5j3a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Ⅳ 如何處理好課堂的預設與生成的

預設是課前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的預先設計。生成是指在具體教學中,因學情的變化,對目標、內容、過程、方法的適當調整以及在教學中由於教師的教學機智和合理調控,產生有價值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學生出色的、出人意料的回答,教師精當的點撥或講解,這些資源的出現和適時運用,使課堂閃光,使學生頓悟,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或方法上實現自我建構。充分的預設,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保障。只有課前精心預設,才能在課堂上動態生成。然而課堂教學是千變萬化的,再好的預設也不可能預見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所有情況。課堂上出現了意料之外的情況,教師可以而且應該調整預設,給生成騰出空間,機智地駕馭課堂,讓課堂呈現別樣的精彩。
教學是預設與生成的矛盾統一體,課堂教學既要有預設又要有生成,沒有生成,課堂就是封閉僵死的操練,沒有預設,課堂就是胡亂無序的盲動。《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動態生成。就像布魯姆說的:「沒有預料不到的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一種藝術了。」本文就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處理好預設與生成關系的幾種策略的實施作以下探討:
一、重塑師生關系,保進動態生成
課堂教學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經歷。學生作為一個現實的、主動的、具有創造性的生命體,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參與課堂教學。他們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更是教學「資源」的重要構成與生成者。他們在課堂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學習興趣、積極性、注意力、思維方式、合作能力,提出的問題與爭論乃至錯誤的回答,無論是以言語,還是以行為、情緒方式的表達,都是教學過程中的生成性資源。由此可見,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要善於抓住課堂上的每一個契機,為課堂生成製造空間,從而給學生搭建一個個展示個性的舞台,讓學生的筆管汩汩流淌出個性化的思想和語言,使其率真的思想與張揚的個性躍然紙上。試想如果沒有主體的參與,沒有師生的相互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作用於課堂教學,怎會有動態生成?因此,動態生成得以表現和達成的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徑便是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只有了解每一位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感謝每一位學生,並努力地將它貫徹到自己每一天的教學實踐中,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的形成才能不是一個美麗的童話,具有生命色彩的動態生成一定能得以活躍在教學過程中。
二、挖掘教材內容,進行充分預設
古人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不打無備之仗,成功只垂青於那些有準備的人。教學是有目標、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必須進行充分的預設。因此,預設是教學的基本要求。而有針對性地處理好教材,合理利用和開發課程資源,是進行教學預設的重點。教材是落實課程標准,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載體,也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深挖教材內容,進行充分預設,既能使自己准確把握教材,有針對性地處理好教材,又能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如魚得水、游刃有餘。
三、設計彈性方案,拓展自主空間
在教學中,預設是必要的,但同時是有彈性的,有留白的。因為教學過程本身是一個動態的建構過程。這是由學生的原有經驗、知識結構、個性等多方面的復雜性與差異性決定的。因此,教師充分考慮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在預設時,加強科學性、計劃性,為動態生成預留「彈性時空」,為學生的發展提供足夠的空間,從而使整個預設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給生成留足空間。特別是在實施過程的設計上要「大氣」,不求老師一廂情願、滴水不漏式的預設,重在全程大環節的關聯式策劃。
四、積累教育智慧,駕馭實施過程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沒有想到的「可能」,這時教師怎樣發現學生回答中富有價值和意義的、充滿童趣的世界呢?除了善於傾聽,教師要不斷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那裡涌現出來的各種各樣的信息,隨時把握課堂教學中閃動的亮點,把握促進課堂教學動態生的切入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成為知識的呈現者、對話的提問者、學習的指導者、學業的評價者、紀律的管理者,更要成為信息的重組者、動態生成的推進者。通過不斷處理信息來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同時,以自己的教育智慧有效地推進課堂的生成,從而與精彩相約於課堂。教育智慧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有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
綜述以上,我們知道:預設是前提,生成是關鍵,將預設和生成結合起來不僅是一種教育的科學,更是一種教育的藝術。課堂上,只要教師能善於營造和諧、愉悅的氛圍,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問題隨時提出,有感受隨時發表,教師因勢利導,抓住疑點、重點、閃光點,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交流互動,碰撞出思維、情感、認識的火花,從學生的質疑問難和獨特體驗中發現學生在知識、情感和心理上不斷生成的需要,並對自己預設的教學作出富有創意的調整,那麼,我們一定能收獲無法預約的精彩。

Ⅳ 淺談怎樣備好初中語文課

怎樣上好初中語文課?這個問題對語文教師而言,我想是一個不斷摸索、不斷研究、不斷提高、不斷完善的過程;是一個教師駕馭課堂素質——「備、說、講、評、輔、批、改」綜合能力的展示;更是一個立志於三尺講台,「衣帶漸寬終不悔」忘我追求的寫照。我以為要上好初中語文課,應著眼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著眼於「三維目標」的落實
一堂好的語文課,首先應依據學習者不同年齡的身體和心理特徵,確定好「三維目標」,理清重點、難點。其次就是「三維目標」的落實,這是一節好課的關鍵。只有三維目標落實的有效、合理、到位,教學目標才能達成,學生才會收獲成功的喜悅。如在《背影》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朗讀糾錯,讓學生自主正音。通過合作、交流、探究的形式,讓學生賞析、品讀文本,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徵及塑造的方法,體味深厚而動人父子之情,激發了學生對父母的愛心。
第二、著眼於「多媒體」的合理應用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被引進了課堂教學,這大大的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課堂的效率。但我認為只有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才能發揮多媒體的優勢,為課堂教學服務。在執教《沁園春.雪》時,為了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這首詞的優美意境,我藉助課件(音頻)配樂詞朗誦和(視頻)傅抱石以本詞為素材繪制的國畫——江山如此多嬌,給學生設置情境,激發其想像力,讓他們彷彿置身於那銀裝素裹的北國之中,充分的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壯美和詞人豪情壯志。
第三、著眼於「教育資源」的儲備
新課改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方向——生動活潑、血肉豐滿。要做到這一點,教師不能只靠一支粉筆、一張嘴,而要靠多渠道的收集和積累「教育資源」。只有「教育資源」的儲備豐厚,教師才能「擇其善者而從之」,才能合理的設計教學,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血肉豐滿。在教學《老王》一課時,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能真正的同情、關愛、幫助身邊的弱勢群體,我從自己的資源庫里,調出了四張反映弱勢群體不幸生活遭遇的圖片(網路上下載的),用投影展示給學生,並讓學生展開討論:生活中總有幸運與不幸,面對那些生活困難的人,我們該做些什麼呢?面對不幸者的遭遇,學生們暢所欲言,道出了自己的心聲。
第四、著眼於將「課堂時空」還給學生
教學的質量在課堂,課堂的質量在學生,學生是課堂教學的核心。教學的目的在於把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之間暗藏的「契合點」呈現給學生,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儲備,讓學生去發現、去探究、去獲取知識。所以,我們必須把「課堂時空」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生長智慧,創造奇跡。在採用學案,教學《陋室銘》時我於探究課文內容這個環節,設計了五個問題:1.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作者是如何引出的?2.作者是如何描寫陋室環境的?3.找出陋室不陋的句子,並概括陋室主人交往和生活的特點。4.作者是怎樣證明自己的陋室不陋?5.本文運用托物言志的寫法,托何物?言何志?表達了怎樣的情懷?讓學生以小組討論梳理,然後全班交流,最終完成了預設目標。這樣做既把時間和空間還給了學生,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第五、著眼於「大語文」的教學理念
語文教學的最高追求就是要把「大語文」理念——生活性、發展性、和生命性,貫穿於學語文的始終。生活是語文的源泉,生活是語文的老師,生活是語文不竭的動力。只有沖破課堂的牢籠,融入生活,我們的語文教學才能繼承發展,才能煥發出生命的活力。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創造經驗,我經常組織學生做一些社會調查活動,如調查街道兩旁店鋪招牌的書寫是否規范?廣告用語是否合理?去長者家裡,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民風民俗;到農場、工廠、礦山參觀學習,收集他們在工作中喜、怒、哀、樂的信息等等,這些都是引導學生參與社會,讓學生在學習中生活,在生活中學習,實現教學的生活化。 總之,要上好初中語文課,必須根據學生的特點,將諸多因素進行有機整合。必須為了「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真正的參與課堂。必須有獻身事業,「衣帶漸寬終不悔」執著追求。

Ⅵ 如何處理語文課堂上預設和生成的關系

如何處理語文課堂上預設和生成的關系?
答: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
一、精心預設,感受愉悅
1、用動態預設,作為「互動生成」誘因。我們知道:語文課堂教學的內容存在著很多的不可預測性和不確定性,這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特點。鑒於此,我們在教學切入點的選擇、重點的把握以及難點的確定都要做到符合教學實際,即應該是現時的、真實的和靈活的,課堂教學要在教師的引導和組織下動態生成。這一過程在保證教學大方向的前提上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適度的調整,既體現了預設的彈性,又讓學生有生成中感受到了思考的愉悅。
2、整合多元預設,呈現「互動生成」靈性。教學的目標如何才能具體化?各維度和各層次的目標如何才能隨著教學進程逐一達成?教學內容應怎樣呈現?教學流程要如何設計?運用哪些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前必須思考這些問題,因為教學預設時教師的思維方式是分析性的。而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卻是直面真實的教學,故教師必須根據師生在課堂中交往互動的具體進程來整合課前的各種預設,教師的思維更多地表現為整合性,使生成富有靈性,方能彰顯師生智慧。
這樣的課堂,可能學生的有些質疑是教師始料不及的,但只要教師在課前認真解讀課程標准,鑽研教材,以生為本,在預設中充分尊重學生,提供學生探索「未知」的時間與空間。這樣多元化的預設就能使教師在課堂上左右逢源,適時關注課堂生成的靈性,關注學生在課堂中個性化的生命活動,真正體現以學定教,當然這樣的課堂一定是精彩的。
二、動態生成,感受「逾越」
1、創設環境,准備「逾越」。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構建一種開放的、和諧的、愉快的,能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真正凸現的學習環境,為學生創造一個學習知識的平台,喚起學生學習的動機,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和慾望,從而讓學生能在課堂上不斷生成能促進課堂發展的教學資源。
2、引導感悟,實現「逾越」。動態資源生成是一種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為依據的教學新情景,是以師生生命為載體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隨時引導學生感悟,讓學生的知識在建構中遷移,能力在遷移中發展,人格在發展中完善,更要時時挖掘動態資源。這樣,才能讓學生擁抱文本,超越文本,返歸自我,超越自我,實現逾越。
3、智慧提升,享受「逾越」。「教學就是即席創作。」教師要做好捕捉動態生成資源的准備,當課堂上出現動態教學資源信息時,教師的第一反應是辨識其價值,去偽存真,並做出教學決策:是否有用?何時使用?怎樣使用?繼而確認資源特點,取其精義,並將之融入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層層追問,不斷促進學生思考,同時,抓住那些閃光的火花,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使學生的學習智慧不斷攀升。最終讓學生在體會成就感時,享受到思考帶來的愉悅。
總而言之,預設和生成是辯證的對立統一體,兩者是相互依存的,沒有高質量的預設,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視生成,那麼預設必然是僵化而缺乏活力的。故只有預設與生成並重,課堂才能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精彩。

Ⅶ 如何處理好初中數學預設與生成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注重預設,也要注重生成。這就需要教師,一方面要不斷地增加專業知識,開闊視野,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另一方面,要不斷地在教學實踐中積累經驗,把平時的觀察、思考記下來,並做歸類、比較、反思、推斷與聯想。從而使自己的應變舉措與教學目的和學生的心理特點達到完美的統一。對課堂突發事件能妥善處理,使生成的新資源能為教學服務。那麼,在教學中怎樣處理好預設和生成的關系,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策略:1.順勢引導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些生成需要教師順勢引導,點燃智慧的火花。由於教學時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再精心的預設也無法預知整個課堂的全部細節。在實際課堂的教學中,難免會發生諸多的意外,一旦出現「不速之客」,教師要有心理准備,靈活應對,而不能一味拘泥於課前准備的教案,可以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也許它將會成為教師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預料之外的精彩。2.捕捉誤區教學過程是預設活動和生成活動共同構成的。教師要在課堂對話中及時發現學生認知的誤區,將其變成教學的切入點和知識的生長點。通過有針對性的情境體驗幫助學生糾正錯誤,這比生硬的講解要奏效得多。課堂教學應當允許學生犯錯,錯誤往往也會是寶貴的教學資源。只有珍視並合理開發日常教學中的錯誤資源,給學生「知錯」和「糾錯」的機會,才能化「錯」為「對」,激活教學,引領學生走向創造和成功。3.乘勝追擊成功的課堂教學,目的不僅僅是解決學生進入課堂前的一些問題,更重要的是引發學生形成許多新的問題,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因此,教師應善於抓住那些稍縱即逝的問題,引導學生不斷去探索。通過問題的引導,使學生的學習熱情一次次被點燃,它將激勵學生將課堂的探究延伸到課下,為學生注入不竭的動力。4.研究學生教師要時刻思考課堂上學生究竟需要什麼問題。學生一看就會的,就不需要再去教,也不需要再此處設計探究活動;學生稍加思考就能悟透的,更不需要教師多費口舌;學生感覺陌生和有難度的,教師要講清講透,能應對課堂生成。為此,教師要有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的理念,設計有效的學習活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體驗,自主探究,從而將知識真正內化吸收,進而轉化成一種能力。5.以疑促思「生成」源於學生的大膽質疑。教學應在挖掘教材內涵和實施擴展外延中讓學生不斷生成問題,並採用相關策略引導學生釋疑、解疑,實現動態生成。教師利用學生的疑問這「現場資源」促進「現場生成」。學生在於文本、教師的互動中,擴展了思維的空間,有效地提升了語言感悟、表達以及情感等方面能力,課堂也因此成了學生體驗成功的樂園。

Ⅷ 語文教材怎樣處理好

師院 李靜在語文教學指導當中,發現教師上不好課的根本問題不是出在駕馭課堂上,而是出在教材處理上,不夠得當。教師們在備課時,考慮了很多,把教參所提供的方方面面都考慮進去,生怕有一點給學生遺漏。以至於一節課上下來,很費勁。卻不一定能使學生訓練到位。聽過許多隨堂課,與特級教師的觀摩課對比分析,就可以看出:一堂好課,成功的基礎與教材處理的得當與否是分不開的。普通教師在處理教材時,對高考這根指揮棒與教學藝術之間的度不敢妄自菲薄,也就不敢從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文學、文體、內容等特點上出發去處理教材;更不要說根據當代學生的思想實際、發展水平去大膽地裁汰教材,有選擇性地為己所用了。教育前輩葉老說得好:教材是個例子。如何用好教材,找准教材的落實點,是擺在21世紀教師面前,必須加以重視的問題。這個問題得不到落實,就會有如瓶頸,阻礙語文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不能處理好教材,不能用好教材,教學就會猶如一張網、一團麻,是很難做到綱舉而目張的。 現以浙江版教材為例,將教學指導實踐中發現的教材教例處理問題,加以比較、分析、說明,希望對教師們的實際工作有指導意義。 1、處理教材要找到能落實目標的語言點上 浙江版教材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課本第八冊第四單元《春天的雨點》。有位老師大膽採用開放式教學,讓學生在找出主要人物後,自由上黑板寫自己對人物的突出感受。學生從自己的認知年齡出發,都積極地跑上來,板書了自己對達麗瑪這名學生不認真聽課的心理認識。如"後悔"、"傷心"、"出神"等詞語。教師只好順著學生的思路去講"學生--達麗瑪"。結果沖淡了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偏離了這堂課的主旨。本來,如果教師教學經驗豐富,敏銳地應用教學機智及時加以引導,也可以使學生關注的熱點轉移到教師烏漢娜對學生的關心上,但是由於教師缺乏這種教學機智,也沒有很好地認識這個問題,加之教學時間安排也不允許,就使一堂課因開放,而無法收攏。使這堂課沒有收到應有的教學效果,而不得要領地結束了。課後,大家一塊分析,認為要找到這一段教材的點,才好落實教學重難點。最後落實到語言點上,選取這一段中最能體現老師工作細心的關鍵性句子:烏漢娜老師從42雙眼睛中發現了達麗瑪這雙走了神的眼睛。從這句話的體會、指導中,就能使學生發現老師工作的細致和對學生學習的關注。這里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放開想像的翅膀去討論:教師為什麼能從42雙眼睛中發現這一雙眼睛走神?學生就會從老師工作認真、細致的角度去展聯想。從而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的這份關心。回想以往寫教師的文章大多不出新意,原因就是作為孩子,他還無法體會教師工作細節中所蘊含的這份關心和愛護。更不要說表達了。現在通過落實這個語言點,通過想像,學生就能講出教師對工作的認真,對學生的關愛。選准語言點作為教材處理的突破口和教學目標的落實點,可謂是綱舉而目張。上全校公開課時,大家一致認為,這樣上課上得扎實、輕松,實效,而且脈絡明晰。 2、處理古詩要還原古詩的意境 在理解《春曉》這首詩的詩意時,教師按照教參書上一句一句所註解的意思講給學生,結果,學生是越聽越糊塗。怎麼也想不明白:詩人睡得天亮都不知道,第三句卻知道昨夜又刮風又下雨?其實,詩人在做詩時,是在特定情境下有所觀有所感而做詩的。詩是意境的精華凝煉而成。所以在理解古詩時,要加以還原當時的情境,才能透徹完整地理解詩意。《春曉》一二兩句和三四兩句的過渡理解順序,應該是"一二四三"理解法。即:詩人聽到鳥鳴才醒來,支開窗欞一看,呀,地上落滿了花瓣。這才想起昨夜又刮風又下雨,自己睡得那麼沉,都不知道。這樣,通過詩的意境還原,學生就很容易理解這首古詩了。 3、品讀散文要抓體現散文特點的語段來指導理解 《五月的青島》是浙教版初中三年級第三單元文體鑒賞中一篇看似平淡而實質絢爛、有深意的大家手筆散文。篇幅雖不長,卻有一定鑒賞難度。文章後面附有賞析文--《精巧、壯闊、優美》。"結構的精巧"和"語言的優美"好理解。但"意境的壯闊"不要說對學生就是對教師來說也是有一定理解難度的。如果參照附文泛泛而講,必不能使學生信服;或者參考教參上所說,從理解兩個"春深似海"的不同含義入手來處理教材中的這個難點,結果學生學得似是而非,仍然不能求得甚解。後來,大家在商討過程中發現抓體現散文這個特點的語句來指導更易於學生理解。教師在處理教材時始得豁然開朗。摒棄了許多駁雜的思考,而選取指導朗讀和分析那句"綠,鮮綠、淺綠、深綠……"剖析它意境的三個特點:綠、動、遠。使學生體會到這種意境所特有的魅力。 4、新聞體裁處理三句話 浙江版義務教育初級中學語文課本第二冊第六單元《新聞兩篇》。有位教師在上《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這則新聞時,對教材作了這樣的處理:為了讓學生感受,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艱苦卓絕的奮斗精神,教師幾乎把它處理成了歷史課。使人感到教得很吃力,一節課就講了一篇新聞。而意想不到的是,學生對板書的幾條新聞寫作特點仍不能很好地理解。新聞作為了解社會的重要文體手段,必須讓當代學生學會閱讀新聞文體。教師在處理教材時,因出發點不同,所選取的處理點也會不同。後來,這位教師再上這兩篇新聞時,改從文體出發,處理教材。採取三句話處理法:第一句話是,誰能用一句話來概括這篇新聞?第二句話是,誰能用幾句話說出這篇新聞?第三句話是,誰能用一段話來說這篇新聞?結果學生很輕松地就找到這篇新聞的標題、導語、主體部分,分別就是用一句話,幾句話,一段話來報導這篇新聞內容的。學生很容易就明白了新聞格式。接著,教師又讓同學們利用這種方法自己自學第二篇新聞。學生學習效果很好。而且,加大了課堂容量。 4、童話一字處理法 浙江版義務教育初級中學語文課本第二冊第二單元童話《皇帝的新裝》篇幅較長,但內容通俗易懂。怎樣學這篇童話呢?老師們如果按教參上理出的線索去教學這篇課文,恐怕理出愛新裝、做新裝、看新裝、穿新裝、展新裝都要老半天。在處理教材時,有位教師採用開放式教學法,讓學生用一個字把這篇童話概括出來。而且要講講理由。學生們發揮自己所能,一下子寫了十幾個字來概括這篇童話的內容。教師用排除法讓學生討論哪個字概括得不夠全面。通過比較然後圈掉。最後選了"騙"這個字。整堂課教師沒有說什麼,學生們在積極的討論、比較中理解了全文。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 5、哲理散文以"理"論理 浙江版義務教育初級中學語文課本第二冊第五單元《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哲理性記敘散文。課後第三題有兩句話要求回答問題。如果按照書上的問題設計去講,很生硬,而且也沒什麼味道。如果可以從前後兩句中的"啜泣"入手處理教材,就會很好地抓住優秀的語言去品讀。讓學生思考兩個啜泣。為什麼不用哭?而用啜泣?而且啜泣後總是有所發現。這就說明啜泣是伴隨著思考的過程。從而讓學生挖掘出作者第一次啜泣時的復雜心理活動和第二次啜泣時的重大發現。再如,高級中學一年級課本第三單元《黃鸝》是孫犁的一篇哲理散文。篇幅不長,四次記述黃鸝出現的場景。在處理教材時,教師通過哲理中的"極致"一詞的理解,讓學生找一找哪一次的環境讓黃鸝的美得到充分的展現。然後又讓學生找出反之的情況,讓學生從對比中得出環境對事物極致的發揮的重要作用。 一位特級教師在評價一堂好課時曾說道,一堂好的語文課,應能夠做到三點:一是流暢。指思路要清,能夠從教材大局整體感知,然後重點突破。敲打精彩句式、句段,語言片段。過渡語言設計好,如波浪推進。二是積累。對語言片段作訓練,有意識地加強語言的指導積累。三是感悟。目前語文教學讓學生感悟內容的多,而感悟語言的少。應加強對語言的感悟指導,以講助讀,通過誦讀,讀出語速、語調、語氣,培養語言的讀、悟能力。古人誦讀,其實就是積累語感的一種有效方式。 有位老師上《白楊禮贊》這篇課文,就能夠根據文體特點大膽處理教材,而不拘泥於教材、教參。他先讓學生整體感悟文章,用課文中的詞句說說作者贊美了什麼樣的白楊?然後教師根據學生所講,板書白楊從外到內,由表及裡的"三美":景象之美、形神之美、象徵之美。然後分別找到課文中表現這"三美"的句、段加以三層次的誦讀:練讀、悟讀、品讀。每一種讀法,教師都加以聲情並茂的指導。正音、正氣、正情。引導學生體會精妙動詞的美,實質上就是在指導學生悟讀。接下去讓學生品讀層次,自己體會,自己說美,自己感受怎樣讀才能讀出了這種強烈的感情?最後,教師小結。這樣通過練讀句式美,悟讀用詞美,品讀語段層次美、情感美、意境美,使語文教學,語言訓練,思維訓練落到了實處;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悟。 通過以上教材教學處理比較分析,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給老師們以啟發。能在今後的教學中多想想教材整體,少想點應試肢解;多想想語言學用,少想點內容串講;多想想思維訓練,少想點一問一答;多和學生探究,而不是傾《教參》所有,一味灌輸。

閱讀全文

與初中語文如何處理好預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5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2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5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4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79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1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0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4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7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3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0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4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6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5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4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0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