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例子,議論文
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是傳授給人既有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道理其實很簡單,魚是目的,釣魚是手段,一條魚能解一時之飢,卻不能解長久之飢,如果想永遠有魚吃,那就要學會釣魚的方法。 一個小孩,有人會叫他神童,但有人卻說他自作聰明。一天,小孩來到河邊,看到一個老翁在細柳下垂釣,在老翁的魚籮里已經是滿滿的一籮,小孩很是喜歡,老翁看見小孩也很喜愛,決定將這籮魚送給小孩,可是讓我們想不到的是:小孩不要這籮魚,那麼你知道小孩對老翁說了什麼嗎?他對老翁說:」把你的魚竿送我吧!」.
古語曰:「授人以魚,三餐之需;授人以漁,終生之用」。當我看到這一論題,就記起一次無意中翻閱了語文教師的《黃岡中考精典》,讀過這樣一篇文章:中央電視台少兒節目里播出鞠萍姐姐和幾個小朋友唱的一首新兒歌,鞠萍姐姐唱道:「大雁為什麼飛成一條線?」孩子們爭先恐後地回答:「我知道!我知道!因為它們怕回家迷路!」我驚訝極了:孩子們的想像力是多麼的豐富奇妙呀!然而鞠萍姐姐唱道:「回答得不好,回答的不妙!」我突然感到:一顆想像力的春芽被理性的成人無情的扼殺了!鞠萍姐姐和孩子們仍在一問一答的唱著:「小貓咪為什麼總愛舔爪子?」「我知道!我知道!因為它沒有抓到老鼠害羞了。」「氣球為什麼飛上天?我知道我知道,因為它要抓小鳥。」「為什麼吃飯的時候不能把書看?」「我知道!我知道!因為會把書兒一起吃掉了。」我一面驚訝孩子的奇特想像力,一面感慨著鞠萍姐姐每次都用同樣溫柔的話語否定孩子們的回答:「回答得不好!回答的不妙!」
據說西方國家的學校在教育孩子時,總是想方設法發掘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而我國的教育則更多地要求學生循規蹈矩,進行理性的冷靜思考,以至學生常常在「正確答案」面前如履薄冰,舉步維艱,生怕不小心便被老師斥為「回答的不好!回答得不妙!學習態度呆板,枯燥,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求知的渴望,甚至一點兒靈活的理解都沒有,只有死記硬背的標准答案,以求萬無一失。久而久之,一個個學生經過嚴格規范的學校教育後都變成呆頭呆腦循規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完全成了一台學習的機器,哪裡還會有半點想像力創造力可言。也許是自己從事教育心理學的學習,也許自己是剛走上講台不足三年的充滿激情的老師,所以,在我的思想品德課堂上,我小心翼翼的看著我的學生,肯定著他們的每一句話,就象捧著一點稚嫩的脆弱的想像力的火種,生怕一不留神它便熄滅。因為我相信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陶行知先生說過:「解放孩子的頭腦,使他們能想;解放學生的眼睛,使他們能看;解放孩子的雙手,使他們能幹;解放孩子的嘴,使他們能談;解放孩子的空間,使他們能接觸社會自然;解放孩子們的時間,使他們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還給學生學習的自主權,使學生自覺、主動的學。葉聖陶也曾說:教是為了不教。所以這些告訴我們教育要教給學生掌握方法,要學會靠自己去學習,這樣,就能終身受用。
何謂「方法」?「方法」指的是關於解決思想、說話、行動等問題的門路、程序等。學習是動腦的事,所以我們要注重掌握思維方法。學習方法因人而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作為學生,要選擇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作為教師,要授人以魚,畢竟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角色沒有改變,學生處在求知的狀態,需要正確的認知引導,但隨著時代的改變,教師更應該授人以漁。就是說,教給學生正確的方向和方法,任其跌打摔爬,在浮沉起伏中鍛煉獨立性和創造性。鼓勵學生大膽提出新穎、富有創見的觀點,為學生提供各種實踐機會,讓他們在干中學,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這里所說的自主學習,是指學生的高品質的學習。所有的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的學習,都一定是自主學習。大量的觀察和研究充分證明:只有讓學生感覺到別人在關心他們,對正在學習的內容很好奇,能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任務完成後得到適當的肯定,能看到成功的機會,對正在學習的東西感興趣並覺得富有挑戰性,感覺到自己正在做有意義的事情,這樣的學習才是真正有效的學習。要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就必須最大可能地創設讓學生參與到自主學習中來的情境與氛圍。
結合我的思想品德課《感悟青春》我談談怎樣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如何培養創造力和想像力,讓學生在玩中學,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一.通過音樂創設情景導入
新課程標准下的思想品德課程教學對老師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內容簡單,知識淺顯易懂,如果說還象傳統的灌輸式教學,那樣就會讓學生感覺到乏味,更談不上思維能力的培養,所以在開學的第一天,我就告訴我的學生,我的課堂主導思想是「快樂與自由」,快樂的享受上課的過程,營造良好的民主的氛圍,自由的發表自己的主見,共同的探討。所以在學習這課之前,我採取《小鴨子》做操的活動,讓學生模仿,一方面培養學生的自我展示和表現的能力,另一方面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進入角色,感受跳躍的青春。
二.在課堂教學我變「灌輸」為指導式教學
多年來,很多老師在課堂上,放不開手腳,代替學生思考,把思考的結果告訴學生,把解決問題的唯一答案告訴學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更談不上創新和對學生的因材施教,尤其是在我們思想品德課堂上,對待同樣的一個問題,由於個體的不同,方法就不一樣,教師必須承認差異的存在,所以我決定在我的課堂上,變灌輸為指導式教學,創設教育情景,教會我的學生自己學會分析、概括、評價。
在《感悟青春》這節課中,學生在青春成長過程中對青春的誤讀,我就利用三個具體的案例,校園綽號煞風景、衣服我型我酷、李宵的困惑來創設教學情景,讓學生扮演角色,假如我是其中的主人翁我是什麼感受?通過思考、討論、聆聽別人的觀點中獲得靈感……在猜想、推測的過程中,老師是耐心的傾聽者,是熱情的鼓勵者,同學們不用擔心會說錯,在每次學生回答完問題,我都會及時的給予肯定和表揚,每次激勵學生大膽的思考,放心的發言,自信的體驗,快樂的學習,每位學生都經歷了自主學習、自悟自得、自我啟迪、互學互補的過程,體驗到了嘗試的快樂、合作的喜悅,同學們始終是學習的主角,就連最後的答案也是在同學們的討論中達成的,老師並沒有直接告訴正確的做法。在這樣主動探究的精神狀態中,學生學習分析問題的能力自然會得到迅速的提高。
三.教學中允許差異的存在,通過參與活動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感悟青春》這堂課我總共安排了六個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自我學習,自我體會,在教學中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意見。比如說在第一次和諧相處這個游戲中,要求男女生之間互相握手和對視三秒鍾,問到有的同學為什麼不願意與異性同桌玩這個游戲時,有的同學回答,因為他的手太冷了,有的說因為他長的不好看,因為他的手太臟,其實這些都是可能存在的原因,就不能非要求他們回答的是男女授受不親這一個你老師想得到的答案,在字母暢想這個環節,更是允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對他們的意見的肯定,對他們思維的肯定,對他們答案的升華和完善,都是我們老師培養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自己在實踐過程中得到理論的升華。
聯合國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我們當教師的就應該牢記古訓:送人之魚,僅供一飯之需;教人之漁,則終身受用無窮。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曾經說過「良好的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發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可能阻礙才能的發揮。」所以我們當老師的不僅要培養學生從小成為能運用學習方法,去主動地獲取需要的知識、會學、善學的人,而且要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有效的學習方法。而不要把他們培養成為只會被動地接受知識的「死讀書」「讀死書」的人。在這種自主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成為優秀合格的人才。
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世紀之交,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啟動了。作為一名與時俱進的青年教師,我在教學過程中也在不斷思索和實踐著。本文則重點從以下四個方面:一、培養學生分析教材內容的能力;二、培養學生運用記憶策略的能力,提高記憶效率;三、讓學生體驗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四、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能力。以此來講述我是如何轉變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將新理念、新思想體現在日常教學中,同時如何激活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要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建立新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因此,作為一名與時俱進的青年教師,我在教學過程中也在不斷思索和實踐著。
一、培養學生分析教材內容的能力。
想要解決任何問題的前提,要先具備深刻理解問題和清晰分析問題的能力。於是,在日常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及分析能力。例如:在初二思想政治課中,講到「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一課時,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只通過一個標題我們就可以讀出兩層含義,即一則「法律是一種行為規范」,二則「法律又與其他行為規范不同,它具有特殊性」。同時,基於對教材的分析,提煉出本課的重點即:法律的三個特徵和一個特點,使其清晰的講述給學生。
書本的知識是按其內在邏輯組成的由簡單到復雜的結構鏈,基本上以結構為大單元進行教學內容的組織,使貫穿教學的認知主線是結構的逐步復雜化。學生在掌握知識時,除要對基礎知識點熟練掌握外,對於知識結構的掌握更為重要。因為掌握結構具有比單純掌握知識點要有更強的組織和遷移能力。當學生能熟練掌握和運用知識結構時,他們便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性。而且,在近幾年的中考試題中也越來越強調考察學生對知識點聯系的能力。因此,我以自然界的樹為喻體,說明它有主幹,然後有枝杈,隨後是枝條,乃至最後有樹的葉片,以此來比喻所學的知識體系。在每一課學完之後,啟發學生獨立歸納總結每課的知識框架結構,使每課的主體內容都能條理清晰的映在學生的頭腦當中。幾年的實踐經驗告訴我,這一方法確實對學生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的提高大有幫助。
二、培養學生運用記憶策略的能力,提高記憶效率。
學習任何知識的前提,一定是以記憶為基礎的。心理學表明,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身心不斷的發展,人的記憶策略會由機械記憶逐漸向有意記憶過渡。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更是有許多知識是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的,單純的死記硬背,不僅覺得單調乏味,難以記住,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而且記憶效果也不佳,往往只是記住卻不會運用。
教育心理學中有很多提高記憶效率,運用記憶策略的方法。於是,我在工作之餘,利用大量時間仔細研讀有關記憶策略的書籍,並有意識的將其運用到教學當中,來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例如:在初一政治教學中,講到「建立真摯友誼的基礎:真誠平等、互幫互諒、共同追求」時,通過觀察,我分別讓他們記三個字,即:「真、互、同」,運用諧音記憶法與每日大家耳熟能詳廣告中的「護彤」相聯系,並附加說明是「真」而不是「假」,使學生輕而易舉的將三點記住了。又如:初二講到法律的顯著特徵及主要特徵時,同學們常常容易將兩者記混。
法律的顯著特徵——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法律的主要特徵——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於是,我便啟發學生觀察,「普遍約束力」的「普」字與「顯著特徵」的「顯」字,同學們驚喜地發現,「普」字上面是「業」下面是「日」,而「顯」字上面是「日」下面是「業」。這樣一來運用某些特徵進行記憶,一組巧妙的對應上了,另一組也自然不會寫錯。
再如:利用聯想記憶法來記憶初二第五課中環保單行性法規的名稱。我們的母親是「土地」——《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土地的下面蘊藏著礦產資源」——《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土地上有大片的森林」——《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土地上還有豐富的水資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水蒸騰會變成大氣」——《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五項法律名稱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被記住了。象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就不一一例舉了。
讓學生能又快又准地將所學內容記住這只是其一;其二,「授之與漁」教會學生在今後的學習中如何運用記憶策略更為重要,於是我利用活動課時間專門給學生講授記憶策略,讓記憶不再成為頭痛的一件事。
三、讓學生體驗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詩歌是中國璀璨文化中的一部分,它不僅描繪了情、景、事,而且其中也飽含了詩人的情感體驗。為了讓學生體驗豐富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我便將詩歌這一文學作品與教學內容結合在一起。在講到「友情」時,我以李白的一首《贈汪倫》引入到教學中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效頗佳。在講到初一有關「情緒」的內容時,我以《紅樓夢》中林黛玉的詩句「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引入其中,並結合她的紅顏薄命說明消極情緒對人的危害,不利於人的身心健康。我寓情寓景的講述,換來了同學們會神的目光,彷彿空氣被凝固一般,那一刻不僅展現了詩歌的無窮魅力,也使學生加深了情感上的體驗。
四、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能力。
在教學方法上,我也進行了大膽地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為討論法、問答法、講授法等等,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對待教與學的關繫上,強調教的職責在於幫助,目的在於不教,而是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潛能和性向,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於是,在教學中,對於某些內容簡單、結構清晰的框題,我則大膽放手安排學生自己提前准備,體驗「我做一回教師」的感受,給大家講述課程內容,在課程的最後幾分鍾再由我進行補充、小結。
此外,我還積極嘗試將小品劇引入到課堂當中來,例如初二講到「依法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一課,課前安排學生自編小品,把青少年依法受到的四方面保護以短劇形式生動演義出來。這激活了課堂氣氛,培養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體現了新課程中的創新精神。在區級公開課的展演上,受到了各校老師的好評。
世紀之交,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啟動了。新課程要求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重點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一名政治教師,在新一輪課改到來之時,我會不斷學習、思考,並轉變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以激活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為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每個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不斷探索,為教育事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㈡ 授學生以漁語文教學方法
拿破崙說過:「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自從登上三尺講台起,我就習慣於用這句名言自勵與勉勵我的學生。從教十六年來,我時刻向「好士兵」的目標努力與探索,我越來越深刻的感悟到:一位優秀的語文教師,她的課堂絕不是「授學生以魚」,而是「授學生以漁」。
一、「授學生以魚」,沒有前途。
有些語文課堂之所以停留在「授學生以魚」的層面,是因為教師自身對文本的解讀不深入,缺乏個性化的感悟。
記得剛剛做一名語文教師,在備課中「教參」是我形影不離的法寶。我從教參中收集對文本的自己認為有價值的解讀信息,分門別類進行標注,這就是我的第一次備課。然後在上課前我會再次對這些信息進行整理,課堂上以「提問——點撥」的方式傳輸給學生。有時為了不使問題的答案偏離主旨,我會逐步把學生的思維引領到我標注的甚至沒有進行過「加工製造」的「信息」軌道。學生雖然得到了標准答案,但極少能談出答案的「之所以然」,至於運用,那就更是只知皮毛或者混沌模糊了。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基本沒有形成。所以即使他們學得再多,也只是接收知識的容器而已——書包裝得鼓鼓、分數考得高高、卻「高分低能」。於是,有人就算了一筆賬:一個小學生6年大概要上1000餘節語文課,強烈的譴責也隨之而來:許多小學生字寫不正確、文讀不通順、話說不流暢,這1000餘節語文課干什麼了?面對現狀與譴責,我們許多老師深感無奈與委屈:我們該教的都教了,盡心了,也盡力了。我覺得這一切都與「授學生以魚」有密切的關系。教師把教參看成了「神」,唯「教參」是尊,不敢偏離半步,缺乏個人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就知識教知識,把文本教的過於死板,學生的思維限制過窄,沒有了「舉一反三」的意識與能力。長此以往,學生只會吃教師「喂」的一條條魚,而不會捕魚的方法,學生的手、腦、口會越來越僵化,又怎麼能達到能說會寫的要求呢?由此可見,「授之以魚」是沒有前途的。
二、「授學生以漁」,走出新路。
事半功倍是我們做事追求的目標。語文教學雖非一日之功,但也要追求效果的事半功倍。如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認為「授學生以漁」是一條捷徑。
首先,從備課做起。每一篇新授文章,我都會自己先把文本讀上一兩遍,回味自己的閱讀收獲,琢磨文章的.教學點,思考如何定位教學目標;同時斟酌結合所教學生現狀,教學重點與難點如何確定;深思通過文本要教給學生哪些方法,從而對文本的解讀有了個性化見解。個性化解讀文本後,我才會去閱讀教參、查閱資料,豐富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自己要有長流水。」我覺得只有教師自己個性化的感悟與相關資源進行融合,才能保證長流水的久與鮮。
其次,在語文教學的不同環節,教給學生不同的方法,引導許學生學會用方法自學、自讀、自悟。
預習環節的方法:第一要務是把文章讀通、讀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能用簡單的話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與主旨;查閱運用工具書解決字詞;進行質疑,嘗試聯繫上下文初步解決心中的疑問。
新授環節的方法:把空間與時間留給學生。針對學生的質疑,大家互相討論,依據文本與生活經驗各抒己見,引導學生不僅「情入」,更要「心入」。引導學生表達感受的方法----可以把理解與情感送迴文本,通過朗讀來表現;也可以傾注於筆端,以寫批註、寫小詩、寫一段話的形式表現。
練習環節的方法:強調不同題型不同的策略。例如找近義詞、反義詞,可以聯系文中例句,也可以自己用詞語造一個句子,運用換一換的方法,結合語境就會把令學生感覺吃力的問題化難為易。再如閱讀題,引導學生讀透文本,滲透問題答案都在文本中的意識,打消學生對閱讀題的懼怕心理。
曾經讀過《要為成功找方法》的企管書籍,我們教學不也這樣嗎?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我覺得「授學生以漁」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好方法。
㈢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書在哪裡買!!
新華書店可以買到,因為學校里的書多半是由新華書店裡買來的。而且新華書店也可以零售賣教科書。
㈣ 授之以魚 不如授之以漁 有什麼典故
1、授之以魚 不如授之以漁 的典故:
送給別人一條魚能解他一時之飢,卻不能解長久之飢,如果想讓他永遠有魚吃,不如教會他捕魚的方法",有魚吃是目的,會釣魚是手段。這句話說明,要想幫助他人解決難題,還不如傳授給他人解決難題的方法。
2、其他相關故事:
多年前的一個傍晚,一個叫亨利的青年,站在河邊發呆。這天是他30歲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活下去的勇氣。因為亨利從小在福利院長大,身材矮小,長相也不漂亮,講話又帶著濃重的鄉土口音,所以一直自卑,連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應聘,沒有工作也沒有家。
就在亨利徘徊於生死之間的時候,他的好友約翰興沖沖地跑過來對他說:「亨利,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剛從收音機里聽到一則消息,拿破崙曾經丟失了一個孫子。播音員描述的特徵,與你毫不相差!」「真的嗎?我竟然是拿破崙的孫子!「
亨利一下子精神大振,聯想到爺爺曾經以矮小的身材指揮著千軍萬馬,用帶著泥土芳香的法語發出威嚴的命令,他頓感自己矮小的兇狠才同樣充滿力量,講話時的法國口音也帶著幾分高貴和威嚴。 就這樣,憑著他是拿破崙的孫子這一「美麗的謊言」,憑著他要成為拿破崙的強烈慾望,30年後,他竟然成了一家大公司的總裁。後來,他請人查證了自己並非拿破崙的孫子,但這早已不重要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欲。」就是指沒有直接給予物質,而是教以方法或某種信念。
(4)授人以漁福建專版八年級語文哪裡買擴展閱讀:
1、出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是一句文言文名言,出自原文:「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急,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譯: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人以魚只能救一時之急,授人以漁就可以解除一生的需要。)
2、現代內涵:
多被引用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即要求老師改變過去填壓式的教育模式,擺正自己的位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而這也是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
㈤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煉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為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總結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這一學期在緊張匆忙中結束了,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
改革課堂教學從參加新教材培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總結訓到實施課程改革以來,我反復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深刻領會新課標精神,認真反思自身教學實際,研究學生,探究教法,逐步樹立起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目的的教學思想,樹立起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煥發語文課堂活力,有助於學生能力提高與發展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模式啟發思維,訓練方法為主的自讀課文閱讀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為主線的重點篇目學習法、以合作探究創造創新為核心的語文活動課等。
二、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煥發課堂活力
應試教學課堂圍繞知識目標而展開,儲存繼承前積累下來的經驗和體驗,但忽視了學生創新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經驗,萌動求知慾望呢?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於捕捉新信息的能力,並把這種能力的培養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為此,我們仔細研究教育心理,准確把握初一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思維特點,積極探索有利於激發興趣、激活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例如在處理每單元的重點篇目時,我始終採用整體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質疑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根據不同內容精心設計問題,組織課堂教學。??
三、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要求具有新鮮活力的語文課堂不僅要有教學模式的轉變,學生思維的開啟,更要有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並獲取叩開知識大門金鑰匙的課堂教學效果。這是新課標對語文課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的集中體現。
應試教學課堂總是教師比比劃劃,總是在如何把知識線條明晰化上動心思,在學習中學生不能親自體驗到獲得知識的過程與樂趣,其接受知識的過程間接而單一。新課程要求課堂要以更新教學手段為重點,藉助各種媒體和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師生在探索中經驗共享。信息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路正好為我們擴展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為實現提高學生信息素養,開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提供了一個可操作的平台。
教學中,一改過去課堂上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內容上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結構上過於強調學科本位,實施中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狀況,仔細研究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將學生從原有的課堂圈子中「解放」出來,調動學生充分利用網路資源,使他們能夠在自主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挑戰自我,擴展創造性思維。
四、用扎實多樣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死教書、教死書不能適應社會對教育的需要,新課程改革正是對今天教師教學觀念的挑戰。教師應由知識的佔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超越課堂的藩籬,將現代教學過程演化為「培養學習者」的過程,實現由「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根本轉變。用扎實多樣的訓練,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本領。
「授之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教育的意旨並非知識的累積,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發育。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所學的知識也受時代的局限,他們要在未來有所作為,要在未來跟上時代,就一定要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去吸收新東西,更新知識結構。可見,方法的確比知識更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學的根本。那麼,學生對於傳授的方法是否能夠靈活運用,對學生而言,則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反復的訓練過程。??為此,我針對不同的知識板塊,採取不同的訓練方法:夯實基礎硬筆書法每日一頁,字詞聽寫「循環放映」;擴大積累課外閱讀每日一段,讀書筆記(摘記)天天都寫;訓練能力閱讀理解,從總體方法到解題技巧,系統指導,反復錘煉;作文訓練循序漸進,小作文依課文內容隨堂布置,借「題」發揮,大作文緊扣課標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創新,鼓勵放飛思想,大膽發揮??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從基礎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學以致用,生動、活潑,扎實、系統,有序、有恆的訓練,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了一些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兩個班共有學生近百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影響及社會諸多因素的影響,厭學的學生逐漸多起來,但大多數學生學習還比較努力,有上進心。在教學中,我認真教學、創新思想與方法,現將本期的工作體會總結如下:
一、實踐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剛參加工作的我反復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深刻領會新課標精神,認真反思自身教學實際,了解學生,探究教法,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傳統的.應試教學課堂是圍繞知識目標而展開,但忽視了學生學習的動機、興趣,如何激活學生所需的先輩知識,啟動學生的求知成為課堂教學的難題之一。為此,我仔細研究教育心理,把握好八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思維特點,積極探索有利於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
二、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這既是語文課程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的體現。我在教學中,改變了傳統課堂上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狀況,仔細研究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夠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習效率。
三、以閱讀教學為重點。
1.結合親身體驗感悟課文的思想內涵,進而了解社會人生。
2.加強了朗讀,注意課文中的聯想與想像。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注重學生人文素養地培養。
4.在藉助導讀、注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的基礎上,結合學生自 己的生活體驗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體會語言運用的妙處;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增強語感。
四、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掌握。
從基礎入手,再提高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學習中得到提高,初步獲得了一些語文實踐能力。
五、教育教學不足
一學期來,在學校領導的悉心指導和關懷下,在同事的大力幫助和鼓勵下,在學生的良好配合下,教育教學任務得以完成。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有所長進。但我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向我的領導、同事學習,以便在以後的教學有所進步。
㈥ 授人以漁
頭馬俱樂部里,為了讓新會員盡快熟悉頭馬體系,了解通關之路,每個會員都將擁有一位資深會員作為導師。這就是頭馬的導師計劃。
很榮幸我的導師是位名師,她是我們俱樂部的創會主席,武漢唯一的DTM,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車見車爆胎,人稱女神-May姐。她的輔導堪稱授人以漁的典範。
還記得我寫完第一篇破冰演講的時候,我滿懷期待地把已經修改了三遍的稿子發了過去,以為可以得到中小學語文老師那樣的批改,好詞好句劃上紅色波浪線,需要修改的部分備註上修改意見,然額,並沒有,收到的是三連問「你要表達的核心思想是什麼?」、「哪些內容與核心思想有關?」、「哪些細節不一定需要?」雖然她話語不重,但我被問得心腎不交。接下來的動作就只能是:刪除,重寫,甚至連文章題目都改掉了。後來發給她演講稿也基本收到的都是提問。我邊改邊抱怨,為什麼總是提問,為什麼就不能直截了當地告訴我應該修改哪裡、怎麼修改?可連我自己都感到意外的是,在我後續寫稿的時候,耳邊不自覺地回響著她的驚魂三連問。我嘗試按照她的問題自問自答,更關注主題是否突出,話題是否聚焦,內容是否能與聽眾產生共鳴。這時,我才明白,她教給我的不是一字一句怎麼修改文章,而是寫演講稿通用的結構、邏輯、方法和技巧,這不正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嗎?
除了演講的指導,她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受她的影響,我開始書寫奇跡日誌,連續189天,每天按照《輕而易舉地富足》中的指引察覺自己並記錄下來;我加入了舒明月寫作訓練營,從文學的角度讓我提升演講稿的寫作;我加入了May姐的幽默課堂,更關注身邊的幽默元素,作為演講素材的積累。在她的影響下,不知不覺,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我竟然在上寫下了17萬字,這是自己連想都沒想過的事。所有這些影響都不是簡單的給予,而是要通過自己的嘗試、體驗和努力來獲得。
原本以為頭馬的導師計劃就是這樣一對一地輔導,但是可以發現我越來越喜歡俱樂部,每周五必定騰出時間來到這里,是因為總是可以從頭馬的小夥伴身上學到很多。和主席劉瓊交流,知道了演講冠軍曾經用過的方法,和金牌主持唐善天交流,知道了作為主持人怎樣來提取演講者的表述,聽了大寬老師的演講,知道了「堅持」的魔力。。。。。。上周日和前任小區長胡瑛一起去英文俱樂部漢陽派參加會議,她剛剛陪家人到北京旅遊,早上7點下了火車就直接搭地鐵到沌口來擔任時間官,而我擔任贅語官。會議開始前,我坐在她的旁邊,無意看到桌上她的筆記本上整整齊齊、密密麻麻寫著英文版的時間規則,關鍵的地方還用熒光筆塗抹了記號,再看看我的,一張廢紙上龍飛鳳舞地寫了幾句開場白,有的字母畫的自己都看不清。接下來,當她脫稿上台做規則介紹時,清晰准確,聲音抑揚頓挫,甚至帶著一絲甜美。而我,拿著那張紙,上台照著念還不順溜。這件事深深震撼到我,「比你優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我忍不住問自己:想像她們那樣優秀,我接下來該怎麼做?
他們並不是我指定的導師,但是他們的行為、話語和導師一樣,起到了幫助、引領、激發我思考的作用,我這才明白,頭馬正是把優秀的人、和嚮往優秀的人聚集在一起,讓大家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們教給我的是方法,更是態度。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優秀的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我要緊跟導師們的腳步,因為,我也想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㈦ 課外文言文授之以漁王素芹
原文:「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急,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
意思是說給別人魚,不如教他捕魚的方法。給人魚只能解決他短時間內的迫切需要,教給他捕魚的方法可以解決他一輩子的需求。
希望能夠幫到你。可以的話給個採納就更好了,謝謝。
㈧ 初中物理刷題推薦是什麼
1、《5年中考3年模擬》
《5年中考3年模擬》是由教育科學出版社、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曲一線。這本書是許多老師智慧的結晶,是許多一線老師的秘籍,更是考生的動力臂。該書洞悉中考試題及命題規律,讓學生科學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