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孔慶東:為什麼現在的學生最不喜歡學語文
說起語文,從小學到高中的學生,馬上會想到的,是作文和閱讀。這也是中、高考語文試卷中分值最高的兩大部分。為了能將作文和閱讀學好,很多家長從孩子小學就送他們進課外作文班和閱讀班,這種補課甚至持續到高中。但一撥撥的孩子步入社會後發現,補了這么多年,還有很多人連最基本的工作總結寫起來都發愁。十幾年的語文學習中,我們在學什麼?我們又應該學什麼?
首先,在我看來送孩子去作文班,這不應該說是家長的誤區,應該說是家長的無奈。高考、中考,各種語文考試的試卷結構是這樣分割的。而現在的輔導班都是應試輔導班,輔導班開設的課程既然是這樣設置的,那麼家長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好從之。
家長雖然這么做,但同時也感到茫然,茫然的背後就是懷疑,這樣整行嗎?功利性的補作文,補閱讀,並不一定能夠真的提高語文水平,或者說最好的目標也不過是僅僅提高了語文的卷面成績。提高了語文考試成績不等於提高了語文水平。現在的很多學生,不要說中學生,就是大學畢業了分配到工作單位,連個工作報告都寫不清楚,這大有人在。
這說明語文教育出了大問題。語文本來是一個有血有肉的龐然大物,就好像一頭大象,我們現在是處在盲人摸象的階段,有的人專門管象腿,有人管象鼻子,有人管象尾巴,不管它本來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生命,割裂地去看,只能學得支離破碎。所以說,現在是我們整個的教育理念出問題了,大概有十年以上的時間我們是處在這樣一個階段。當然這個問題不僅僅體現在語文上,其他方面也一樣,其他功課也這樣,但是語文表現得比較嚴重,語文的改革可能會起到一個龍頭的作用。
在《語文教育要恆溫》中,孔和尚寫道:現在語文教學過於偏重修辭、文采,培養出來的學生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不見得好。這可以說是我們中
文系老師感同身受的,有些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文采絢爛、口若懸河,但黑白顛倒、是非混淆,腦子里一團漿糊,這就不能說他的「語文好」。
並不玄妙的語文,為何難住了學生?我們要認真的到源頭反思,語文是什麼?語文本來不是那麼玄妙的東西,語文就是說話,寫出來的也是心裡的話,就是自己會說話,能夠聽懂別人說話,就可以了。比如說閱讀一篇文章,怎麼證明你讀懂了?所有設置的問答題都應該圍繞著學生懂不懂。我們現在形成了一些套套,框框,在字里行間無中生有的搞出一些題目來,這些題目跟學生懂不懂沒有必然的關系,甚至明明這個學生讀懂了,但是命題者要挖空心思設置一些陷阱,沒事找事,所以使學生不解:明明我讀懂的東西結果證明我沒有讀懂,漸漸就對語文產生厭煩情緒了。其實大人說一段話,小孩是能懂的,但是,這樣的框框教育,小孩好像越長大理解能力反而越差了。這種考試模式給孩子造成一種什麼心理呢?就是他覺得我永遠是不會對的,他永遠在揣測另一個人的心思。每天都做這種題,老有錯誤,老在很簡單的地方犯錯誤。比如「這里作者表達的是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學生說了一個思想感情,不對,命題者的那個是唯一標准答案。天長日久,青少年孩子正在成長階段,他就會老覺得這個社會有很多神神秘秘的東西,這個神秘的東西我永遠也摸不著,永遠也靠近不了。一部分學生想辦法去揣測、迎合。這就造成了他工作以後迎合領導的性格。另一部分學生就放棄了,反正我沒這本事,永遠也猜不對。這是語文教育中最被討厭的現象。
當前在學校里,學生對語文是最不感興趣的。這和我們的教育宗旨是完全違背的。按理說語文應該是最受歡迎的,現在為什麼這樣?要回頭看看我們國家什麼時候語文教學狀況比較好。比如說大家都公認古代比現代好,毛主席時代比現代強,這十幾年是相對弱的。我們希望這十幾年是前進過程中走過的一段彎路,再過十年八年我們又能重新恢復。我們總結一下,古人是怎麼學語文的,那個時候學語文非常簡單。沒有這么多的ABCD選擇題,它是一種整體認知。就是你學了一篇課文,把它熟悉了,首先把裡面的字詞都解決了,有不明白的就問,老師解釋,大家議論。沒有不明白的大家就念兩遍。這個念很有作用。我們過去說書聲琅琅,現在校園里沒有念書的聲音了,因為考試不考,凡是考試不考的學校都不練。你不念書,這書有什麼意思?聽不見讀書,念書,這語文課有什麼意思?比如說,一篇課文「武松打虎」,學生念時,心裡就有一種英雄情懷,他就把裡面的思想、感情,潤物細無聲地學到了,不需要老師1234地講,第一這篇課文反映了武松的英雄主義精神,第二、第三……讓學生背下來。根本就不需要講,老師領大家念課文就行了,課文里包含什麼思想,只要學生不問,老師不一定講。我們現在是老師不講也不行,不講老師就顯得沒學問。老師通過這個來證明自己有學問,好評職稱。如果老師上課什麼也不講,只領著學生念課文,人家就說你不負責任,家長也不放心。其實,老師領著學生搖頭晃腦地念課文,是最好的教學。我最拿手的功夫,其實不是講課,而是朗誦和吟詠,乘法口訣我都能朗誦得讓你肝腸寸斷!
還有寫作文,就寫生活中有意思的事,隨便寫出來就行了,不要去給學生過多的講怎麼寫作文。第一段怎麼寫,第二段怎麼寫。越講就會把學生的頭腦講得越笨,越講他就越不會寫。到最後,孩子們寫出的是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人本來是有想像力的,但他一想像你就說他不對,就扼殺了他的想像力。老師總說學生的作文沒有聯系生活,沒有聯系實際,何必一定要聯系生活實際呢?要以文章本身作為它的標准,事事都要聯系生活實際那不成了框框了嗎?
在作文教學中,很多老師和家長認為,好作文是改出來的。所以,有的孩子一篇作文改了四遍。老師覺得作文會越改越好,但學生卻把這個要求當成負擔,甚至覺得這對自己是種打擊,我的作文不合格,老師讓我一遍又一遍地改。有的老師不知道培養、保護學生的寫作興趣。
孔和尚認為,這種教育方法是錯誤的。文章當然可以改,但什麼情況下改?如果說有很多錯別字,有很多病句,要改。作文有明顯的技術性錯誤,老師一指出來,學生豁然開朗,原來這兒寫錯了,改過來之後,文章不更好了嘛。這樣改的結果是老師、學生都高興,就達到目的了。
如果老師覺得文章不合老師的意,不合老師的某個軟標准,這樣的文章老師可以給學生講,應該怎麼寫更好,但是,另寫一篇可以,不要在這個文章基礎上再改。我們看作家寫小說,看一個導演拍一個電影,有一些地方我們不贊同,不同意。我們不能要求這個導演重拍一遍,不能要求這個作者重寫一篇小說。重新寫一遍可能還有新的問題。我們只能希望他在下一次創作中有所超越。這個道理同樣適合於學生寫作文,不要讓學生一遍一遍地改。文章不是數理化習題,數理化做錯了,老師指導再做一遍做對了。作文不是。我再強調一遍,語文不是一個單純的學科,語文是一個大全,是一個無所不包,無所不容納的一個大全的學科。語文聯系著整個人生,語文也可以在人生中學。語文里天然就有生活、有政治,一個語文真正好的孩子,他不可能不愛國,不要單獨把愛國主義這一條拿出來,這樣會損害你的教學目的。你把課文里的風景講得很好,人物講得很好,他自己就會愛這篇文章,所以,要有整體認知。
人在生存中要具備的很多能力,都蘊涵在語文的學習當中。數學學好的孩子就邏輯能力強,而語文呢?它的學習是整體性的。想像力、理解力,洞察力等等,這些能力可以在語文學習中同時得到培養。台灣作家張大春也說過,語文教育不是一種單純的溝通技術教育,也不只是一種孤立的審美教育,它是整體生活文化的一個總反映,決定了我們有多少工具、多少能力、多少方法去反省和解釋我們的生活。
語文學得好,一定對其它學科是有幫助的。比如做數學題,你分析題的過程,其實就是分析語法。一道應用題就是一個句子,等於是把這個句子的各個部分分析清楚了,也就是把已知條件弄明白了,已知條件弄明白了也就做出來了。本來學科之間就是相通的。
現在有很多老師,還有一部分家長不太重視語文學習,他們必然要受到報應的。語文學不好,其他什麼科都學不好。我給北大數學學院的學生上過課,發現他們的語文都非常好,作文也好。語文好就能理解天地萬物,理解各種東西之間復雜的關系。天下哪門東西最復雜?語文最復雜。其他東西都是很簡單的。其它東西給你的已知條件恰恰夠你做出答案。
當前對學生來說,應試是必須的,你得順應大趨勢,但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應該培養孩子對語文的樂趣。怎麼培養樂趣呢?要加強課外閱讀,不要跟著老師一篇一篇學課文。我給學生講座時說:你們一個學期就學20多篇課文,薄薄的一本書,不虧死了嗎?一個學期至少得讀5本長篇小說。語文書當天上午發的,下午就讀完了,以後跟著老師上課湊合湊合就行了。語文還用那麼學嗎?這是對學生講。如果從老師的角度來講,一本語文書,一個月就應該講完,剩下的時間就該領著學生在文學的海洋里遨遊。不要以為這樣學生成績就不好,考試成績一點都壞不了。當一個學生見的太多了,見到任何題目都覺得很熟悉。如果一個學期領著學生讀了一遍《史記》,那麼還有什麼樣的文言文能難住學生?
對於中學生,我常說,考試不能超綱,但是教學必須超綱。比如奧運會跑100米的運動員,他平時就跑100米嗎?他得跑一萬米才能保證100米跑得好啊,訓練的過程是必須超綱的。考試的時候不能出太難的題,人生「求其上,得其中」,平時教學不想超綱、不敢超綱是老師偷懶的借口,或是自己知識水平不夠。老師水平不一定都高,但老師是組織者和引導者,老師並不一定事事都能指導學生,老師只要組織學生向高端進軍就可以了。參加數學競賽的學生會覺得高考的數學很簡單,競賽題肯定是超綱的。
學好語文其實很容易。除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作文之外,我還是推薦寫日記。我說的寫日記不是每周交給老師看的日記,寫日記是加強人生修養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它不光是提高語文能力,人的一切能力都能夠在寫日記中體現出來,只要能堅持,就會有成效。我小時候,很多同學都寫日記,我不知道現在學生為什麼覺得寫日記是一個很苦的差事,我覺得老師和家長要引導孩子寫日記,不要交給老師看。你隨便寫,願意記敘,願意抒情,願意議論,願意罵人都可以。每天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你會發現寫日記是會上癮的。學生不知不覺就發現寫作能力提高了,拿寫東西不當回事了,老師在黑板上寫一題目,學生一點都沒有畏難情緒,什麼都能寫。現在的學生怵作文,一到作文課,滿臉愁雲,就是因為沒有寫的興趣。家長送孩子去作文班,給孩子買很多優秀作文選看,卻忽略了作文不是學出來的。「世事洞察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要學好語文,就要珍惜每一個生活細節,用樂觀的眼睛去看世間的一切。語文就是思想,語文就是生活,語文就是你這個人。學習語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靈魂。
B. 孔慶東的主要觀點
「醉俠」只能喝半瓶
孔慶東說:「有很多人知道我的祖籍是山東,是孔子的後人,我又是來自東北,聽見『醉俠』這一稱呼就以為我很能喝酒,但事實上我本人是不勝酒力的,最多也就喝半瓶,醉俠是我個人希望達到的某種境界。」
金庸不是自己最愛
有報道稱,金庸的《雪山飛狐》是在「金庸迷」孔慶東的倡導下進入北京中學教材的,2007年08月28日,孔慶東一聽這個問題就來了精神:「今年的語文課本里一篇金庸的小說都沒有。為什麼孔慶東編的語文課本就一定要有金庸?金庸在我的喜好里還排不到前五呢。」「金庸好不好?是好。但金庸的作品很多都是長篇小說,怎麼節選就是一個大問題。」
魯迅的地位不可動搖
孔慶東最欣賞的作家是魯迅。盡管孔慶東醉心武俠,不過當提到魯迅和金庸時,他的反應依然很大。「祥林嫂講了80年了,但從來不會從課本里退出去,因為這部作品很讓人感動。就連來中國的留學生讀魯迅的作品也會感動。不過《狂人日記》、《阿Q正傳》對現在的中學生來講的確太深了。」
《百家講壇》很危險越來越娛樂化
《百家講壇》越來越娛樂化,這點比較危險,它表現出的趨向性就很危險。因為學術的東西只能是更讓人愛聽但不能娛樂,如果那樣就偏離了它原有的軌跡。現在的電視節目越來越追求收視率,這也許是《百家講壇》最應該警惕的。」
C. 為什麼,孔慶東讓最信任的學生當語文課代表而不是班長什麼的
也許語文課代表才是老師最愛的內個吧...
樓主,謝了。
從今天開始,我會好好珍惜當科代表的每一天。
會好好珍惜這個機會。
D. 語文是怎樣煉成的
我覺得高三學生花很大時間來學習語文是不合理的,因為語文進步很難,但是我有一個經驗,和你分享一下,我當時也是語文不好,老師推薦了很多書,但是高三生哪有時間讀啊,我就堅持每周寫兩篇作文,按照考試的要求寫,上課時,特別是老師講模擬題和習題時,一定要認真聽講,自己不用做太多題,關鍵是總結很重要,找對方法,語文切忌題海戰術,肯定不行,試試每周寫兩篇作文吧,平時多觀察生活,積累素材和想法。相信你會成功的,加油吧!
E. 孔慶東 如何寫好作文
1、作文與考試無關。不要把作文當作考試項目對待,不要考試時才寫,不要老師要求時才寫。作文的功夫全在平時的隨意訓練。
2、愛字當頭。作文的秘訣之至是「愛」字功,「愛」就是愛生命,愛生命是寫作的核心內容之一,這是任何書上都沒有講過的。
3、文章即生命。好文章有一個共同的標准,那就是有生命。大家公認的好文章,必然是活生生的。
4、要忽視技巧。一定要改變單獨追求技巧的心態。大家真正缺乏的是愛。有愛心的語文老師,不用怎麼教,學生也能寫出好作文。
5、看啥都是樂子。愛心表現為細心的觀察。寫作好的人,會饒有興趣地注意生活中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從中看出情趣。
6、把世界看活。要練習到看什麼東西都是活的。比如看一面牆,似乎什麼都沒有,但是看一會兒,應能看出一幅生動的圖畫。這樣的訓練,絕對能提高寫作。
7、與人為善。要充滿善意地去寫作,心裡想著寫文章也是促進文明發展和友好交流的一種方式。
8、要有懷疑精神。寫作的高手具備天生的懷疑精神,得到信息不輕易相信,當然也不輕易否定,只作為一個簡單的等待鑒別和處理的信息來接受。
9、莫舉俗例。寫作文的時候,經常要舉例子。首先要把你最容易想起的材料丟棄,因為你一下子想起來的東西,別人也會想起。
10、多做文字游戲。用人名地名官名商品名等專有名詞經常開些無傷大雅的玩笑,不用耗費多少時間,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文字水平。
11、體會他人之心。好人壞人你都應該進入他的內心,他是一個生命,不像大家說的那麼簡單。
12、警惕神化和鬼化。神聖化與妖魔化,是一個硬幣的兩面,都不是把人看成有血有肉的人。不把別人當人而寫出的文字,常常是沒人味的。
F. 孔慶東高中幾年是怎麼學習的那麼牛,單刀赴考場!希望高人能教我學習方法!
那是一種綜合能力,自己總結學習規律,自己尋找學習動力,總之一定要發動起自己的主動性,有了興趣和主動性,學習就會變得簡單很多,同是學生,我深知大道理是沒用的,一定要自己了解自己,多觀察身邊學習好的,看看他們的動力在哪,另外,推薦讀一讀孔老師的《遙遠的高三八》,講述的就是他的高中學習時代,!!!
G. 怎樣提高語文閱讀水平
怎樣做讀書筆記
積累資料的方法人各有異。但最基本和常用的,莫過於做筆記。筆記可不拘體例。不限長短,內容龐雜,形式多樣。然而主要是這樣四種方式:
摘錄式。這是使用最多的一種方式。主要摘錄書籍、報刊、雜記、調查報告、文書檔案中,與自己學習鑽研內容有關的原始材料。比如你自修文科,便可摘錄有關的學習資料、重要文章、警句格言、詞語典故等。如果學理工科,就得摘錄有關文獻、重要的結論與證明、獨特的技巧,等等。這樣便可備你不時之需。
提要式。即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對文中的某一觀點、事件、情節或某一章節、定理等,進行分析、歸納,用自己的話把其內容、要點寫出來。這不僅可備忘、備查,而且可訓練你的綜合、概括能力。列寧的哲學筆記,有很多就是採用的這種形式。如《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亞里士多德 <形而上學>一書摘要》等著作。而且他對摘錄內容,還往往寫出自己的意見、批評或注釋,以及自己獨創的符號和評注。比如「注意」「說得對」「辯證的精華」等提示性簡明字樣。明確地表明了列寧對某段論述的意見或批評。提要應力求簡明扼要、脈絡分明,最好以某一主線展開。如,歷奧可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作用.重大事件及其影響。也可用列表法使其內容一目瞭然。
心得式。記下的是對某一問題思考的心得。如李賀的《史綱評要》,脂硯齋的《重評石頭記》,皆是這樣的著作。心得也可以是禮記、體會。札記多為旁徵博引,辯證考訂;體會多為引申闡發、借題發揮。沈括的《夢溪筆談》,茅盾的《讀書札記》,馬克思的《數學手稿》,就是用的這種方式。這是寫筆記的一種高級形式,要求有更多的個人創見,難度也較大。但它卻是創造的半成品或完善的精製短篇,一旦需要時,就可組織起來,使之成為有價值的作品。
寫這類筆記,要特別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火花.自修理工科則應注意抓住學習研究中所碰到的難點和問題。有些重大發現,往往是由一個簡單的疑問開始,經過冥思苦想或從某一點上受到啟示的。對任何一點良好的思索。那怕是一丁點都不應放過,並把它及時記下來,很可能成為你作出成就的關鍵。
索引式、即寫下有關的論文題目或書名等。在陣習中可能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看到某些東西感到十分有用,但內容卻太多,上述三種筆記法又都不易採用.或者是這個內容,你本身就有這本書,所以也不必採用上述方法。但是往往到要用這個內容時,你卻忘記了或找不到了。諸如此類問題,只要搞好素引,便可順手拈來。自學成名的史學家陳垣曾說:「教學和研究要從目錄學入手」,「目錄學就好象一個賬本,打開賬本,前人留給我們的歷史著作概況,可以瞭然」。所以,平時應把所有的資料,按照內容本身的性質搞出一個索引來,以備查用之便。
上述四種與筆記的方法,可視各人的愛好、條件而定。至於書與格式,記在筆記本、活頁張、卡片、紙條上均可。如果是自己的課本、書刊,那麼寫在天頭、地腳、篇末、段尾都行。也可在書中作些符號或標記。總之,各種方式均有所長。但從使用價值來看,採取做資料卡片的形式更好些。做卡片請你注意幾點:
一是每張卡片最好只寫一個問題,一個事例。這樣既靈活,又不亂,便於分類整理裝訂成冊。
二是每張卡片須註明資料來源、書名、篇名、版本、卷首、頁碼等,便於查找。
三是隨著學習水平的提高,應注意積累卡片向某些方面集中,使之更加系統化和深化。
四是一定要養成定期整理的習慣,按性質或需要把卡片編上頁碼,分類插放。既為查找使用提供方便,又可在整理過程中使自己平時分散、零碎的知識系統、條理起來。
H. 怎樣學習語文
怎樣學好語文 2007-11-06 22:11 附孔慶東原文 中學生朋友,總是有人不分羊年馬年地命令我,跟你們談談怎樣學語文。這對我說來,實在是個苦差事,彷彿是叫一個老叛徒給青年人講講革命道理。我的語文的確學得滿好,不敢說打遍天下無敵手,反正從小學到大學各種語文考試永遠第一,到高中階段就已經基本不用聽語文課了,閉著眼睛也能得90分以上。可是我的語文本事主要不是從教科書上得來的,而是「功夫在書外」。所以我很怕你們跟我學歪了,我只好把我個人的體會半真半假地告訴你們幾句,希望你們別當真,凡事還是聽老師的沒錯。 要說怎樣學語文,就必須明確你學語文干什麼。如果你學語文是為了語文考試成績好,那我沒什麼可說的,你們老師已經說得夠好夠多的了。我說也還是那一套。我基本上不反對老師們說的那些,我自己也是按照那些經驗一直保持語文考試的高成績的。但如果你學語文不是為了考試好,或者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好,那我可能會有幾句另類的話跟你說。當然,這二者並不一定是矛盾的,現在有矛盾,這是我們當前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的僵化所造成的。我學語文那時候,老師和課本,都比現在要實在和善良多了。 首先,我唱個高調,學習不是為了考試。你要跟我抬杠,我也不理你。反正我告訴你,專門為了考試而學習的人,考試大都不好。少數考試好了,以後也沒出息。因為在只為了考試的千百次訓練中,他已經把人格訓練壞了,他專門投其所好,沒有獨立思考。他的一生都可能只是個投機取巧的壞人,他對社會只有破壞,沒有創造。而不為了考試,也不一定就能考好。就好像專門想當叛徒的人,人家不一定稀罕要你;立志不當叛徒的人,人家也不一定非得抓你。所以,這是一個人格的選擇,不是方法的選擇。 第二,你要明白語文是什麼。語文不是跟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政治並列的一個學科,你要那樣看待它,那你就一定學不好。要知道,語文覆蓋一切,穿透一切。語文所訓練的是人對一切文明符號的理解力和創新力。語文學好了,干什麼都摧枯拉朽,勢如破竹。語文學不好,干什麼都愚昧弱智。你看我們古人一天到晚不就是學「語文」嗎?學完了就什麼都能幹,判案子,修水利,打鬼子,搞經濟,堂堂五千年中華文明不都建立在「語文」上嗎?一切其他學科,不都是用語文表達出來的嗎?離開語文,就如同虎毛離開虎皮,一陣風吹散,啥價值也沒有。所以,你必須以對待整個人生的態度來對待語文,才能學好語文。 第三,語文教學體系所教給你的「語文」,是一*中國的弱智人為了他們的飯碗而強加給你們和你們老師的。他們自己的語文水平很差,沒有幾個思想有水平說話有水平或者寫文章有水平,沒有幾個敢無恥地站出來跟批評他們的好漢比一比。你們每所學校里的語文尖子、作文尖子都比他們強。我這樣說不是貶低他們,我也理解他們工作的辛苦,他們也不是故意毀你們,他們是沒辦法,只能躲在陰暗的角落裡用一顆「善良」的心拚命做野蠻的事。這樣怎麼辦呢?這就需要你自己救自己。你就不要總跟他們過不去了,要尊重他們的勞動,體諒他們的辛苦。好比武松拜了宋江做武術指導,怎麼辦呢?造反是不對的,只好自己另起爐灶吧。這回就該明白,語文乃是在「語文書」以外了。 第四,其實,學好語文很容易。隨手教你幾招,不怕你擴散,就怕你做不到。一、每天寫日記,要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二、大搞文字游戲,開玩笑,猜謎語,寫對聯,填詩詞,給好朋友起外號。嬉笑怒罵,激揚文字,把語言玩得山窮水盡。到那時,看語文書上的課文如同老叟戲頑童,老牛吃嫩草,什麼語文考試,作文競賽,簡直不堪一擊。三、進行背字詞、背詩文比賽。電腦里存檔的資料多,可調用的東西就多。同理,你多背些古今中外死人活人的東西,不用思索,「語文」就順口而出了。不要死記硬背,要邊背邊用,活背活用,急背急用,立竿見影。以肚子里東西多為榮,君子恥一物之不知,連說一百個成語不重樣,假裝深沉是蠢驢……明白了嗎? 語文就是思想,語文就是生活,語文就是你這個人。學習語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靈魂。你要明白了這個道理,語文很快就學好了,也就是說,很快就進化到人了。不明白,我再寫十萬字,你還是個猴子。 以上是原文。 孔慶東是北大中文系的教授,他對中學生談如何學好語文,自然有一定分量,所以推薦給各位家長。但孔文正話歪說,需要你能正確解讀。為了便於家長理解,我談幾點個人的認識,供大家參考。 1, 孔文所說的「學好語文」與平日學校老師強調的「語文考試成績好」不是一么事。後者,孔慶東強調自己並不比中學老師高明。這恐怕是真的。如果你是為了提高成績,這篇文章沒有大用。孔說的是真正意義上的學好語文。 2, 孔反對為了考試而學語文,他認為那是有害的。為考試而學,也不可能學好。 3, 孔強調「學好語文」首先要明白語文是什麼。語文是「覆蓋一切,穿透一切」的工具。只有掌握好這門工具,才能理解一切文明符號。干什麼都可以「摧枯拉朽,勢如破竹。」從另一角度講,語文學不好,干什麼都愚昧弱智。 4, 那麼,具體怎樣才能學好語文?他舉重若輕,隨手出了幾招。如,寫百字日記。如,搞文字游戲。如,背誦字詞,背誦詩文。 5, 有一點我不大苟同。孔說「語文教學體系」是一群弱智人搞的。他有些損。北大的人說話向來就口無遮掩。 6, 這是孔的一家之言,我們只須索取其中合理的、積極的成分。
I. 跪求高中尖子生語文成績提高技巧。
語文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我在高中時,曾經組織了一個語文小組來練。首先基礎知識是必要的。從基礎題練起走。什麼是基礎題呢?就是選擇題的前六道。我畢竟考高考的時候已經是三年前了。你應該清楚前六道是什麼題。這個沒有捷徑的。慢慢練吧。踏踏實實的積累。等你認認真真的把那些題做了,會感到有不同的。
接著是閱讀部分了。閱讀不外乎就是古文和現代文閱讀。古文無外乎就是考兩個方面。一是基礎知識,一是對課文的理解。前幾道題都是考些古代多義詞比如之乎者也啊那些。那就要求把那幾個字和詞弄熟了。沒多少,還算好弄。然後,多讀些肯定是必要的。要知道那些多義詞在不同語境里的用法是什麼。當然也要多讀點人物傳記,特別要對那幾個文人墨客熟一點,至少看到一首詩,曉得這個到底是哪個寫的。是那個憂國憂民的杜甫?還是那個豪放不羈的李白。
對於現代文閱讀,一般都是科技文閱讀。我對那個幾乎都記不得了,因為我沒有特別練。不過現在在練托福,也是科技文,我想那是相通的。最重要的當然是主體,這是答題的軸心,其次是結構,作者是怎麼構思的。然後看修辭,修辭手法啊,有什麼作用啊,那些。
恩,到作文了。這個我最有心得了。我剛開始的時候,也就剛剛40分,然後慢慢練,就成了老師每考必念的了。其實我這人的文學細胞基本沒有,現在都是。高考作文需要真正的有很多的文學造詣?你認為改卷的老師會花多少時間來研究你那個作文有好深的寓意?我告訴你,最多不超過5分鍾,一般就是3-4分鍾吧。你覺得老師會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怎麼判斷一篇作文的優劣?就是在可能出現閃光點的地方看你到底有沒有閃光點。我們要做的也就是知道那些得分點是什麼,然後把它寫在最顯眼的地方。我練得時候,我記得很清楚,我的第一篇文章被老師念的不是全部,而只是一個結尾,第二篇被念的是一個開頭。所以我是一個部分一個部分練的。什麼最重要,首先是一個構思,不需要多的,只需要比別人想得深那麼一點點。想好了,20分得到了。標題,這個需要花點功夫,一個讓人很激動的名字,一個讓你自己感動的名字。不需要長的,我的一般就是兩個字,但是這總能給老師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然後,開頭,沒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了。一個精彩的開頭,有很多,自己去琢磨哈。至於中間,那個好說,無外乎就是例子嘛,我的觀點是,例子不在多,關鍵是自己要精靈一點,隨便什麼題都能找到例子套。還有中間老師能看得第二個得分點,就是你的結構,這就意味著你的每段開頭句,也就是分論點也很重要。老師一般看中間時,也就是看一下分論點,然後看一下你的例子豐富不豐富。最後一個得分點,就是結尾了,這也是點睛的一筆,找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結尾,跟開頭一起練吧!!
呵呵,說了那麼多,其實只想說一個字:passion 好好學吧,當你學進去了,真的會覺得很有趣的。想當年我用了兩個小時給別人講作文,結果那傢伙就從38跳到52,瘋都瘋了。不過當然這還長期鍛煉的結果。當水加熱到99度了,我再去加把火,水開就是自然的了。呵呵 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