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27 14:39:48

Ⅰ 中學語文教學應遵循的原則有哪四項

一、堅持「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材料的感悟能力」為唯一宗旨

閱讀教學不是一種知識體系,而是一種能力建構,閱讀的過程不是一種純客觀的認識過程,而是一種帶有濃厚主觀色彩的感性和理性相統一的感悟過程。這種感悟,不是純知識性的感知,而是對文字所包涵滲透的情感、思想、韻味等等綜合性的體驗和領悟,同時,也是一種獨特的個體情感的體驗和領悟。 黑格爾所說道:「在藝術里,感性的東西是經過心靈化了的,而心靈的東西也借感性化而顯得更動人」。我想,這也就是我們閱讀教學時應把握的感悟,而這種感悟,又恰恰最能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特點。這足以說明閱讀教學的唯一宗旨就是培養學生對語言材料的感知能力。事實上語感敏銳的學生,在閱讀中往往能迅速、直接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豐富內涵,弦外之音,甚至包括連作者自己也難以用語言確切地表達,而又流淌在字里行間的種種微妙之處。比如我校的熊蕾同學就能做到這一點,但是其餘學生很難做到。

這種感悟,不是純知識性的感知,而是對文字所包涵滲透的情感、思想、韻味等等綜合性的體驗和領悟,同時,也是一種獨特的個體情感的體驗和領悟。曹操的《觀滄海》中有這樣描寫秋景的詩句:「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在上課中,不同的學生對這句詩意境的感悟各不相同,而從他們不同的理解中,我清晰地看到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和他們對生活、對自身的認識,由此,我感到在閱讀中要重視對學生內心世界的了解,鼓勵學生的奇思妙想和各種慾望,引導他們的最敏銳的發散性思維,「以人為本」,讓他們能自覺不自覺地從作品中尋找、體驗並領悟到某種與現實生活相溝通、相聯系的智慧和美感,並以此去填補文本的閱讀空間。因此,閱讀,不但是讓學生在感悟中認識作品,同時,也在感悟中認識自我,體現自我。

二、切實做到「教學方式和師生角色」兩種轉變

閱讀教學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教師的任務不是給學生灌輸知識,而是引導學生去探究知識。「引導」實際上是教師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思路和方法。

傳統的閱讀教學最大的弊端是:學生讀書、感悟少,教師提問、分析多;學生自主探究少,教師牽引灌輸多;學生缺乏興趣,教師忽略培養;閱讀訓練不全面;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僵化。新課程改的推行,把我們帶進了教學改革的新時期,推行閱讀教學的改革,要真正實現教學方式的轉變和師生角色的轉變,盡力凸現閱讀教學的個性美。
-

閱讀是閱讀主體對閱讀對象(即作品)的再創造。在閱讀中,只是教師「一言堂」,一味的「教師讀、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是不行的,應讓學生依其自身個性建構自己對文本意義的認識和新發展,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創造性地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去吸收新的知識,用充滿個性的心靈去與作者碰撞,以實現學生的自主建構,以體現閱讀中學生的主體性。

以習得一種語言為學習目標的閱讀教學,還擔負著構築學生「精神家園」、重塑學生「個體人格」、凈化學生「靈魂世界」的重大使命。《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這深刻地揭示了閱讀教學的本質。

葉聖陶先生在《文藝作品的鑒賞》一文中談到閱讀教學時說:「文字是一道橋梁,這邊的橋墩站著讀者,那邊的橋墩站著作者。通過這一道橋梁,讀者才和作者會面,不但會面,並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由此可見閱讀教學絕不能僅僅著眼於書面文字,而是要通過作品的語言,全面的審視和把握作品的顯性意義和直觀圖景,品味、感悟作品的內在意蘊和情趣,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

三、務必要達成「語文知識和能力的培養、過程和方法的指導與運用、充分挖掘課文的人文性內涵」的三維目標

新課程的課程目標是:知識與能力的培養、過程與方法的指導及運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滲透三個維度。為了達成這三維目標,遵循閱讀教學的唯一宗旨,切實轉變教學方式和師生角色。我在閱讀教學時堅持以下原則:

原則一、高度重視知識和能力的培養

首先是重視文本。課本是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依據,任何時候都不能脫離它。盡管我校的教學手段已日趨先進,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已經廣泛運用,但我還是堅持從具體的教學篇目入手,認真落實好其中的字詞的讀音、意義、用法等。對於文章中包含的文學常識、文體知識等有選擇地讓學生扎實掌握,充分挖掘出文章本身所包含的人文性內涵,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給予適時、適當地引導。

其次是重視積累。一定的語文知識的積累對學生頭腦中的理論知識是一個補充,讓理論知識的框架血肉豐滿,也會讓學生在頭腦中有一個儲備倉庫,在實際運用是能夠信手拈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記憶課文中出現的字詞的音、形、意、用法等,此外還讓學生積累一定量的具體語言材料,讓學生對文章中優美、精彩的句子,片斷或是整篇文章進行背誦,以此來豐富學生的詞彙量。如教學《愛蓮說》這篇課文,我就讓學生背誦整篇文章,除了能體味學習作者的高尚情操外,其中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等還要求學生學會在習作中運用。

文中需要記憶的知識,提醒學生不要死記硬背,學會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要求弄懂它的意思和用法,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在運用時也會正確運用了,避免了張冠李戴現象,填補了「根本不懂得學為所用」的空白。

再次要重視實踐。學習知識就是為了能夠運用,培養學生正確、靈活地運用知識的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形成,所以我在閱讀教學課堂上時常為提拱學生實踐的機會,如朗讀、討論等。例如在教學《陳毅市長》這篇課文時,首先,我在教學中積極投入自己的感情,模仿陳毅的地方口音進行范讀,在陳毅與齊仰之的「當面交鋒」部分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尤其要模仿陳毅的地方口音,使學生對人物形象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其次是引導學生從文本中挖掘出人作者確實要表達的文性內涵,強調學生要結合作者的生活經歷、寫作背景,再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深切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積極與作者對話,尋找情感上的共鳴,提醒學生切記不能憑空捏造、任意誇大。始終堅持以文本為根據,就這樣對學生進行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同時還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了適當的延伸、擴展,給學生以課外練筆的機會,全面提升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

原則二、重視過程和方法的指導與運用

「授之以漁」貴在導,為了讓學生親歷學習過程,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去自覺掌握知識、形成能力,正確引導他們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並讓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

在閱讀教學中,我時刻注意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語文學習的方法。如在學習《陳毅市長》這篇課文時,要求學生初讀過程中把握文章內容及主題、在品讀中掌握文章寫作方法、在精讀時分析寫作特色。回答「文章寫了什麼?為什麼寫?」「文章用了哪些表達方式和修辭手法?」「作者採用這些表達方式和修辭手法的好處是什麼?」三個問題,學習完《陳毅市長》這篇文章以後,又啟發學生思考: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齊仰之式的化合物?齊仰之「出山後」會做些什麼?……讓學生用思考、批判的眼光來看待生活。

另外,我在語文教學中還教給學生一般的學習方法,這些方法適用於任何學科的學習,如學習過程中要積極思考,將「學」和「思」結合起來,時刻牢記「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於挑戰權威,擁有批判性、創造性的思維等等。使他們在後來的學習中受益匪淺。

原則三、充分挖掘課文的人文性內涵

我的語文教學不僅是講字、詞、句、章等方面的知識,還注重挖掘課文本身的人文性內涵,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引導,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培養起他們豐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積極的人生態度、正確的人生態度、正確的價值觀等。

原則四、為了更好地達成三維目標,我還注意了以下幾點:

第一、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

第二、評價學生只注重過程,不太追求結果。

第三、堅持多鼓勵、少批評,注重對學生的正面引導。

四、在閱讀教學中必須堅持「自主性、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四項基本原則

葉瀾教授曾提出:「人類的教育活動起源於交往,教育是人類一種特殊的交往活動。」教學活動作為教育活動的一部分,它是人類交往活動中更特殊的一種。因此,交往可以看作是教學過程的一種本質。而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每個人都是作為主體而存在的,每個人都是彼此相互認識和交流的對象,每個人都應具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因此,教學中的師生關系不再是「人—物」關系,而是「我—你」關系;教師不再是特權式人物,而是與學生平起平坐的一員;教學便是師與生彼此敞開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納的對話過程。我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形成「師生學習共同體」,為了讓學生都能作為平等的一員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心靈的溝通與精神的交融。我始終堅持「學生的自主性、內容的開放性、問題的探究性和活動的實踐性」這四項基本原則。這四項基本原則是語文閱讀教學的立教之本、發展之基。

自主性原則

在新課程條件下,我的閱讀教學活動中,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嘗試,主動去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內容和方式,自覺承擔起實現閱讀目標的義務,使全體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開放性原則

為了有效地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我堅持開放教學時空,實現時空共有;開放學習內容,力求內容共創;開放組織形式,實現意義共生;開放探究結果,達到成功共享。

探究性原則

在閱讀教學中,我的學生不是被動地記憶、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在自主閱讀中敏銳地問題、主動地得出問題、積極地探究問題。探究的結論不是教師的傳授或從書本上直接得到的,而是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師生合作得到的屬於學生自己的結論。

實踐性原則

文學作品本身就來源於生活,是社會生活的集中反映,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我竭力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接觸社會生活實際、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並關注身邊的一切,採用「感性經驗——感性認識——理性認識」的教學模式,遵循「生活——文學——生活」的原則,讓學生在實踐中閱讀,閱讀後實踐,從而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貫徹「實際、靈巧、准確、優秀」的原則。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把握「實際」原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切要從本校、本班、本學科的實際出發,根據不同類型學生,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區別地開展教學工作,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反對一個模式,一刀切。因此,我們通過認真分析和考察後,我根據山區農村學生實際狀況,分別為三種類型學生提出有所區別的要求:1、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要求在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適當深化,把知識轉變為能力和覺悟,並加強綜合訓練;2、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要狠抓基礎知識,注重在基本知識過關和基本訓練上下工夫,讓學生理解記憶;3、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則適當降低要求,扎扎實實抓好基礎知識的查補和復習,當堂鞏固。同時,適當開展一些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如組織學生故事課、演講會,搞一些與教材內容有關的郊遊活動,並結合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加以分析,指導學生寫日記,寫感想,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收到了實效。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把握「靈巧」原則。
在語文學習中注重學生靈巧性的發揮是十分必要的,即教學方法和手段要靈活多樣,就是要盡量多採用啟發式教學法、討論式、歸納法、強化記憶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備課時,我們做到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在上課時,我們讓學生既動眼、又動手;既動腦、又動口,充分發揮師生的雙邊活動的作用,以達到雙贏的效果。
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把握「准確」原則
想要教好語文,必須要以語文大綱和教材為准。講課時,教師應准確地把握這節課在全書中的地位,以及重點、難點,盡量避免違反文學性和思想性的錯誤。特別是對於課文中心思想的教學,更要做到准確。如教《布衣元帥》講了徐向前元帥生活中的三個小故事,歌頌了他始終保持革命者朴實無華的本色,做人民公僕的崇高品質。課文內容真實,語言朴實,形象鮮明。課題既點明課文的主人公——元帥,又暗含中心:布衣元帥朴實無華,是人民的公僕。在教學過程中,我再三強調「朴實無華、人民的公僕」這幾個詞語,有的同學不解的問:「為什麼朴實無華的徐向前元帥在照片插圖上是穿著皮鞋的?」對於這個問題我很頭痛,因為我備課的時候也曾想到過,為什麼不配一張穿著更樸素一點的照片,這張照片上他的的確確穿著皮鞋。在學生眼裡,那個時代穿皮鞋是挺有面子的事情,因此產生了疑問,我就用事前准備好的說辭解決了這個問題。我說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周恩來任外交部長,接待世界各地的外賓,外面的外衣是干凈整潔的,裡面的襯衣卻是打滿補丁的。也許徐向前元帥也像周總理一樣簡朴,因為要拍照所以他今天穿了皮鞋。我很希望課文內容和插圖要相配起來,不然我們老師要花大力氣去解釋或去糾正。同時,十分強調學生答題的規范化和准確率,把這個「准確」滲透到日常的教學和練習中去。
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把握「優秀」原則
所謂的把握「優秀」就是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做到精講內容、精練語言,不要在課堂中毫無邊際地亂講。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很好地突出重點、難點、詳略得當,有針對性地講解,做到化難為易,使學生有雨過天晴的感覺。同時教師也要加強學生作業的練習和作業講評,突出優秀。在作業過程中,教師要時刻依據大綱和教材,針對教材中的重點與難點,加大對學生的相關的練習,但反對搞題海戰術。做到目標明確,抓住重點;題目新穎,力求形式多樣;難度適當,練習適量。
總之,在注重語文素質教育的同時,應認真貫徹以上四個原則,抓教學質量的提高。努力抓好語文課堂教學,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這四個原則就好似清風活水,讓語文教學精彩紛呈,它使學生真正做到「樂於學,學中樂」。

Ⅲ 中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有哪些基本原則

1.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答:學習知識與認識事物相統一原則
語言文字訓練與思想教育相統一的原則 語文知識教學與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相結合的原則
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統一的原則
課內外語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2.聯系實際簡述如何加強學生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
在班上舉行演講、朗誦、背誦、知識競答等活動有利於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 ,你抓其中兩三點講一下優點就行了,建議你提問的時候寫上你需要多少字的文章
3.現行《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請你簡要談談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善於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
答:在學校教育中,教師和學生是教育活動的兩個方面,兩者缺一不可。 學生在教育過程中並不是消極被動地受教育的,而是主動參與和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學生的學習要取得成功,需要教師的指導影響,但最終還要取決於學生自己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因此,「牽牛上樹」的做法是缺少科學依據的,況且如果「牛不喝水,是摁不下牛頭的」。 現代社會的信息化特點使原來的教材內容由質量上的優勢轉化為數量上的劣勢,教師傳授的局限性與知識的迅速擴展更新形成了尖銳的矛盾,學校的教育觀念要讓位於終身教育的觀念,對於學生主動意識和自學能力的培養成了壓倒一切的主要教學需求,於是,「教學的重心由教材移向學生」(柯南爾:《二十世紀的教育》)。因此,解決教師與學生兩因素存在的矛盾關系,才是現代教育的一個不老話題。
學生主動性作用的發揮,主要取決於學生是否學會怎樣學習,即是否「會學」,而「會學」功能又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知識方面的「學會」功能,非智力方面的「願學」功能,智力方面的「善學」功能和技能方面的「能學」功能。

Ⅳ 語文教學的原則包括什麼

1.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4.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Ⅳ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一、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相統一的原則

學習語文和認識事物是辯證統一的關系,語言文字反映了客觀事物,學生是在學習語文中認識課文描述的種種客觀事物的,加深了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又能更好掌握課文的語言文字,兩者相對獨立,又互為聯系、相互促進。

二、語言文字訓練與思想教育相統一的原則

語言文字與思想內容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可見「文道統一」是客觀存在。在小學語文課文中,無論是敘事、寫人、狀物、寫景的,都表達了一定的思想內容。

原則的實施

一、遵循思維發展規律,提高教學效率。

1、遵循思維發展規律,包括:動作思維、形象思維、形式思維、辯證思維。

2、培養思維的智力品質,包括:思維的敏捷性、思維的靈活性、思維的深刻性、思維的獨創性。

二、培育創造性思維,增進創新能力。

創造性思維是主動獨創地發現新事物,提出新見解,解決新問題的思維形式。托爾斯泰說:「如果學生在學校里學習的結果,是使自己什麼也不會創造,那他的一生將永遠是模仿和抄襲。」語文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和復雜性給創造性教學以必要性和可能性准備了優越的條件。

Ⅵ 語文教學方法設計的原則

語文教學方法設計的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6個方面:

1、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的原則。在語文教學設計中,教師自始至終都要有清醒的認識,即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切不可越俎代庖。

2、讓學生充分閱讀的原則。閱讀首先是學生與作品之間的對話,然後是學生之間就作品所進行的對話,最後才是教師的參與。從接受心理學的角度來考慮,一定要讓學生先讀、多讀,這樣才會有所領悟。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切不可在學生都課文還沒有充分的閱讀,甚至是還沒閱讀的情況之下匆匆開講。

3、尊重學生閱讀體驗的原則。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良好的語感是「悟」出來「讀」出來的,而不是「聽」出來的。因此要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切不可以自己的感受作喋喋不休的支離破碎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要尊重學生想表達與述說的慾望,讓他們無所顧忌的暢所欲言,即使他們的問題與見解有時看來是粗淺、幼稚的,也要從他們的經歷及認知能力出發尊重他們的體驗。

4、強調合作學習對意義建構起到關鍵作用的原則。堅信在學生們「亂哄哄」的討論中會有智慧火花的碰撞,堅信這種「爭吵」對他們意識的影響:敢於發言,且要言之有理,如何讓別人樂於傾聽自己,接受自己的觀點。設計課堂上運用合作原則,討論問題的時候,要注意提高討論的效率與質量。

5、隨時提供探究性學習材料的原則。探究性學習是一種學習方法,可把探究性學習的內容難度降低,它可是以閱讀材料為基點而引出的對其語言特點、結構劃分、課文主題的討論等,也可是從課文內容出發向課外延展而進行的文化內涵、科學內涵豐富的探究。

6、教案留空的原則。傳統的教學設計要求教師從教學目標到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時數、步驟一一作好周密、詳細的設計,但在新課程的要求下,學生的個人經驗及認知能力是有差異的,教師應該為這些學生給予提出解決的機會。因此教案設計要留出一些空白用以記錄學生的問題,並把它作為一個教學設計應考慮的要素。

語文教學方法設計原則

Ⅶ 語文教學內容選定的基本原則

    語文教學內容選定的基本原則

                  曹公奇

(寶雞市教育局教研室,陝西 寶雞721004)

      【摘要】 針對目前中學語文在教學內容方面存在的混亂現象,從語文課程的特性、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學習的認知情況、文本體式的特點、教材的助學系統等方面,結合具體文本,全面系統地論述語文教學內容選定的基本原則,為教師在教學時實際選定語文教學內容,提出了具體可靠的原則依據和參考幫助,從而真正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 語文教學內容選定基本原則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55(2017)01-0027-05

      王榮生教授關於語文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確定問題提出十多年來,中學語文界進行了許多有益的研究探討。但是,目前中學語文的教學現狀依舊,許多語文教師並沒有意識到教學內容選定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教學過程中存在著隨意性、盲目性,沒有語文課程特性的考慮,沒有整體學段的考慮、沒有年級層次的考慮,沒有單元教學的考慮,沒有文本特殊性的考慮,沒有學情的考慮,想起什麼教什麼,教到哪裡是哪裡,常常以「課文內容」代替「教學內容」,以人文性內容作為語文教學的全部內容,對於文本所包含的內容不會取捨選定……致使語文教學始終效率不高,備受各界詬病。

      「課文內容」不等於「教學內容」。課文內容本身並不是語文教學的內容,它只是我們學習語文的憑借。所以,葉聖陶說:「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而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1]通過這篇課文可以學語文,通過另外的課文也可以學語文,不能把這個「例子」當做唯一的學習內容。

      鑒於此,在研究語文教學內容選定問題時,我們力爭提出語文教學內容選定的一些基本原則,為語文教師在選定語文教學內容、實施教學時提供依據和幫助。

        原則一:根據語文課程特性選定教學內容

      語文課程有其本身獨特的特點,是一門爭議較大、最具特殊性的課程。語文課程不像數學、物理、化學、政治、歷史、地理等課程那樣具有完整的知識體系和嚴密的邏輯關系,語文教材也不像別的教材是章節式的,而是文選式的。而文選式教材中的每一個文本,它所表現的內容五花八門,各不相同,導致了許多以「課文內容」為主的語文教學,比如教學《動物游戲之謎》,就一心只探討動物游戲原因的幾種假說,並就此展開討論、爭論,完全不顧作為一篇科普文章,語文教學應該引導學生從中學些什麼;教學《包身工》,就專門探討包身工這種制度的根源、危害,甚至現代社會一些用工制度的問題,就是忘了作為語文學習應該教與學的內容。這樣以「課文內容」為主的語文教學,嚴重偏離了語文教學的軌道。

      即使有些教師在教學生學習語文的內容,但因為不會取捨選擇,照樣存在很多問題。我們要學習的語文知識,它散布在教材的一篇篇文本中。文選式教材的每一篇文本,都涉及到語文知識的方方面面,諸如字、詞、句、段落、篇章、語法、修辭、文學知識、文體知識、文化知識、閱讀、寫作、綜合性學習等等,語文教學中如果不能根據語文課程特性去選擇和確定這些教學內容,勢必會造成每一篇課文的教學都在重復語文教材和知識的方方面面,勢必會形成什麼都教都學了,結果什麼也不會的局面。

      著名特級教師錢夢龍說:「語文作為一門具體的課程,它在中小學設置的目的是什麼?它自身的任務是什麼?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對學生進行本民族語的教育;具體些說,就是通過讀、寫、聽、說的訓練,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文字的能力。這樣為語文課程定向,就可以減除多年來強加給語文課程的許多『非語文』的額外負擔,使語文課的教學目標變得比較簡單,不再『亂花迷眼』。」[2]

        語文課程的特性,決定了語文教學要以「言語運用」為核心,要摒棄那些人為的「非語文」的東西。黃厚江老師就說:「所謂把語文課上成語文課,就是要以語言為核心,以語文學習活動為主體,以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為目的。語文課就是要在感悟語言、解讀語言、品味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培養學生健康豐富的情感,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和偉大情懷。」[3]

      特別是在文學作品教學中,更要以品味語言、學習語言為核心,通過語言來理解文學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王榮生教授說:「在文學鑒賞中,『品味語言』不是一個獨立的閱讀過程,它與理解、感受同步進行。換句話說,理解、感受的過程就是品味語言的過程。」[4]他又強調:「『品味語言』所要品味的,不是『用於積累』的脫離語境的所謂『好詞好句』,而是那些在具體語境中貼切地表達意思、意味的字詞和語句。其中所品味的,不是『好詞好句』的『精彩』——給它們貼上『生動』『傳神』等標簽,然後畫出記住,而是這些字、詞、語句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品味語言,實質是發掘文學作品中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意思、意味。」[5]像教學小說《祝福》一課,分析祥林嫂和魯四老爺的人物形象特點,只是根據大致的情節,籠統地、概念化的概括人物性格特點,不能抓住描寫人物的關鍵詞句,如對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寫,特別是對其眼睛的集中刻畫來品析人物形象;也不能抓住人物自身的獨特語言,如抓住魯四老爺的幾次「可惡,然而……」去細細品味、琢磨,也就能品出人物的形象復雜特點,而不是概念化的術語。

      所以說,根據語文課程的特性,立足於語文課程的根本,以品味語言、學習語言為核心,選定語文教學內容,就不會走向偏差,就不會把語文課上成「非語文」課。這是語文教學內容選定的一個基本原則。

      原則二:根據「課程標准」選定教學內容

      「課程標准」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是語文教學的綱要,我們一切的教學活動都必須遵循的「標准」。「 課程標准」關於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這個核心目標也一直很突出,這是我們選擇教學內容的一個基本原則。

      張秋玲老師認為:「追索現代語文教育的百年歷程,『言語運用』的觀點非常清晰。1904年《奏定初等小學堂章程》中規定:『中國文字其要義在使識日用常見之字,解日用淺近之文理,以為聽講能領悟、讀書自解之助,並當使之以俗語敘事,及日用簡短書信,以開他日自己作文之先路,供謀生應世之需要。』[6]1912年的《中學校令施行規則(摘錄)》明文規定『國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語言文字,能自由發表思想,並使略解高深文字,涵養文學之興趣,兼以啟發智慧。』[7]《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要言不煩地寫著『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8]無論是史實,還是現實均以無可爭辯地事實確證了『言語運用』是語文教學內容的核心。」[9]

        2011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除對語文課程下了確切的定義、明確了語文課程的核心素養以外,還對語文教學做了有許多要求。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10]在閱讀目標中又要求:「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11]「隨文學習基本的詞彙、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課文中的語言難點;了解常用的修辭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12]《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也指出:「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應該讓學生在廣泛的語文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逐步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規律。語文教學應該注意漢語言文字的特點,重視培養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13]這些表述,都是對語文教學內容的相關要求。

      根據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選定語文教學內容,得到語文界的廣泛認同。王榮生教授指出:「『教師即課程』,意味著教師可以走『語文課程標准——語文教學——選擇語文教材』的線路,依據學校、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科書進行適當的『剪裁』,甚至大幅度地增刪取捨,重組自己的教學內容。」[14]

      人教版必修一的《別了,「不列顛尼亞」》是一篇新聞報道,教學時,就應該把教學內容的重點放在通過對新聞事實的分析和結構的學習,了解這則新聞事件和細節的典型意義、事實與觀點的相互關系以及這則新聞的價值取向等方面,而不是把教學重點放在播放一下香港回歸的視頻,說說香港的屈辱歷史,只是讓學生了解了這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歷史時刻,而沒有從語文、從新聞的角度學到什麼。因此,《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指出:「閱讀實用類文本中的新聞,應引導學生注意材料的來源與真實性、事實與觀點的關系、基本事件與典型細節、文本的價值取向與實用效果等。」[15]其他的文本的教學也是如此。

      「課程標准」是教學的綱領性文件,在進行語文教學內容選定時,我們必須遵循其規定的原則和要求。

        原則三:根據學生學情選定教學內容

      王榮生教授特別重視根據學情選定教學內容,他說:「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將課程專家提供的『一般應該教什麼』轉化為『實際需要教什麼』,將教材專家建議的『通常可以用什麼去教』轉化為『實際上用什麼去教』。關注與學生實際的契合,這是『語文教學內容』的本來含義。」[16]

      依據學情是選定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原則。學生的學情,從大的方面來說,就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本情況,即閱讀的數量、閱讀的習慣、解讀的能力、思維的方式等等;從小的方面來說,就是學生面對一篇具體的文本,哪些是不喜歡的,哪些是喜歡的,哪些是自己能讀懂的,哪些是讀不懂的,哪些是讀不好的等等,都要了解清楚。學情分析是一個具體細致的工作,對於「學情的分析,如果不是具體到每篇課文學生所具有的學習經驗,比如,他們已經懂了什麼,已經讀出了什麼,他們還有哪些不懂,還有哪些讀不好,感受不到,實際上就等於沒有做學情分析。」[17]

      只有對這些學情分析具體細致,選擇教學內容時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教學內容,教學時才能因材施教。「老師要教的,是學生不喜歡的地方,是學生讀不懂的地方,是學生讀不好的地方。」「不喜歡的地方,使他喜歡;讀不懂的地方,使他讀懂;讀不好的地方,欣賞不了的地方,使他讀好,能夠欣賞。這是我國優秀語文教師成功的經驗。」[18]

      如果是我們自己班的學生,我們對學情可以了解得更清楚些。如果是借班上課,那我們也需要大致了解一些學情。所借班級的學校總體屬於哪個層次,所借班級的學生是否學過了要教學的課文,學了哪些方面,學生的基礎怎樣,學生對我要教的這課,哪些會了,哪些還存在問題,這些都是我們選定教學內容的學情依據。教學《雷雨》,首先要了解所教班級,有多少學生讀過《雷雨》全劇?或者有多少看過《雷雨》電影?學生對戲劇常識了解多少?戲劇塑造人物方法是什麼?對節選的這部分內容能讀懂多少?哪些地方是難點?……調查了解清楚了學生對《雷雨》的基本狀況,這樣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去選定教學內容,或者重點賞析人物的對話,或者重點學習矛盾沖突的構成,或者以課文為例學習戲劇的基本知識等等。

      只有立足於學生的學情狀況,去解讀文本,去選定教學內容,才能貼合學生實際,才能收到教學的效益,否則一切就是盲目的。「站在學生立場解讀文本,教師除了要理性地處理好自己的解讀和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外,還要立足不同學生對象選擇合適的閱讀教學內容。」「學生需要是選擇教學內容最重要的出發點。要知道學生需要什麼,教師就必須首先站在學生的立場去解讀文本。」[19]而且,對於學情,要細細了解,全面掌握,針對具體教學文本,了解學生的認知狀況,就像王榮生教授說的那樣:「了解學情,並不是指對學生的情況泛泛而論,而是要針對某一篇具體課文,去探測學生的學習經驗——哪些地方讀懂了,哪些地方沒讀懂,哪些地方能讀好,哪些地方可能讀不好。」[20]只有這樣,才能准確了解到真實的學情,才能根據學情去選定教學內容,這是語文教學內容選定的一個重要原則。

        原則四:根據文體特徵選定教學內容

      不同的文體特徵,決定了教學內容選定的不同。文學作品中的小說、散文、詩歌、戲劇,實用文中的說明文、議論文、新聞、演講詞等,因為各種文體特徵不同,選定的教學內容自然也就不同。即使相同的文體,也要根據具體文本的不同特點去選定教學內容。

        依據文本體式選定教學內容是研究語文教學內容選定問題的重要思路。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是文本解讀。文本的教學解讀,與其他類型的文本解讀不同,它立足於語文教學,不同於學院式的研究解讀或學術解讀。所以,王榮生教授說:「什麼是合適的文本解讀呢?即要符合下面兩個要求:第一,對這種特定體式的文本,閱讀取向要『常態』。也就是說,像正常人、像能讀這樣作品的人那樣去閱讀。第二,在特定的文本體式中,要運用符合這種體式的閱讀方法。比如,符合詩歌閱讀的方式、符合戲曲閱讀的方式等來閱讀。」[21]

      文本解讀合適了,教學內容的選定就會准確、恰當,語文教學就會不走偏路。「好的閱讀教學,往往基於合適的文本解讀;不那麼好的文本閱讀教學,其原因往往是不顧文本體式,採用了莫名其妙的解讀方式、閱讀方法。比如散文,不管是什麼體式的散文,不少語文老師都一律採用『整體感知』『重點段分析』『詞語揣摩』的模式,這樣的『文本解讀』方式不出問題才是怪事。」[22]

      優秀的閱讀教學,一定是遵循了文本體式特點來選擇教學內容、來組織教學的。比如學習演講辭,首先學習演講辭的文體特徵,其次是會運用這些特徵,即會演講或寫作。這就是我們根據文體特徵選定教學內容的基本原則。《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是一篇演講辭,選定教學內容時,就應該把重點放在學習這篇演講辭的語言、形式上,其中的人道主義思想就滲透到對語言和形式的學習上。即使同一種文體的散文也要區別對待,不能全用所謂「形散神不散」的特徵去衡量所有散文。比如《荷塘月色》《小狗包弟》都是散文,但《荷塘月色》是寫景抒情散文,就要以通過景物描寫來分析文本所表現的情感為主要教學內容;《小狗包弟》是敘事散文,就要以通過文本記敘的事件來理解作者的情感變化為主要教學內容。

        堅持以文體體式特徵來選定教學內容,要注意這個文本體現出來的這種體式的獨有特徵,再從這些獨有特徵中,根據學情等其他因素,精當地去選定這篇文本的教學內容。

        原則五:根據教材的助學系統選定教學內容

        語文教材是教學的憑借和載體,所以,教學一定要用好教材。顧之川先生說:「教材不等於教學內容。葉聖陶說:『教學不能不從課本入手,可是決不能限於課本里的語言文字,課本里的語言文字原始實際的反映,必須通過它而觸及實際的本身。』[23]教學需要教材,但又不局限於教材。教材不是教學的全部內容,教學內容應遠遠大於教材。」[24]

        我們要充分利用好教材,首先就是要准確理解教材編輯的意圖,根據教材的助學系統來選定教學內容。助學系統指的是教材的整體目標、單元提示、課前導讀、課後思考練習題、有關注釋、資料鏈接、知識短文、附錄選文以及教師教學用書等等。

        1. 教材整體構架

        對所用整套教材的整體構架、編排思路、學習目標等方面必須有所了解,這樣才便於我們統籌安排,進行合理取捨,精準地選定教學內容。每套教材都有前言之類的內容,這些就是我們掌握教材整體構架和思路的憑借。比如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一在《致同學們》中,對高中段的必修和選修教材分布,對必修教材的內容分布安排、單元編排、每部分內容安排,本冊書的內容及學習要求等,都做了具體的說明,便於我們對整套教材有一個全面了解,對本冊教材有具體了解,在選定具體的教學內容時,以此為根據。再如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有《寫在前面》,對初中階段教材的內容、學習的外延、學科的綜合、資源的應用、學習的方式等,都做了介紹說明。

        我們對整套教材、整冊教材思路、結構、編排方式、學習要求都有所了解,這樣,我們在選定教學內容時,就可以在整體框架范圍內,整合、調整、取捨、選定具體的教學內容。

      2. 單元提示

      教材的每個單元,一般都有單元提示,不但有具體的內容介紹,還有學習的要點說明。比如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是古代記敘散文,在單元提示中說:「文言敘事特有一種簡潔之美,學習時要注意反復朗讀,悉心體會。還要學習提要鉤玄的閱讀方法,學會抓住關鍵詞語,概述文章的敘事脈絡,做到綱舉目張,化繁為簡,提高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25]再如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提示說:「學習本單元,要加強朗讀,注意課文中的聯想與想像,了解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表達方式,學習抒情性語言。」[26]

      這些單元提示,對教學重點說明很具體,這也是教材編者對教學的具體建議和要求,我們教學某一單元時,根據單元提示的要求去選定某一課的教學內容,就能准確體現編者意圖,就不會使語文教學走偏。

      3. 導讀及研討與練習

        教材中的課文,一般正文前有「導讀」,後有「研討與練習」。比如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每篇課文前都有一個「導讀」,引導我們去閱讀學習文本;課後的「研討與練習」,則從內容的理解、語言的品味、寫法的應用等方面,提示了本課要學習的內容、重點等。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雖然沒有課文前的「導讀」,但課後的「研討與練習」也很具體,對文本內涵的探討、對語言的品味等,也在為學習本課做提示和要求。例如,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二課《詩二首》,分別是《雨巷》《再別康橋》,課後第一題是:「從課文中選出一兩節詩劃分節奏,標出韻腳,反復朗讀,體會其音樂性,並背誦這兩首詩。」第三題:「《再別康橋》這首詩,讓人感到很美,你覺得美在哪裡?第一節和最後一節在語意上同中有異,請仔細揣摩其中的意味,這兩節在節奏上則完全相同,形成回環往復的結構形式,這樣寫有怎樣的表達效果?」這兩個題實際就是提示教師,選擇教學內容時,要注意通過反復朗讀來體會詩歌的意蘊;再就是要學習詩歌回環往復這種結構形式的表達效果。

      課文前後的「導讀」和「研討與練習」,特別是課後的「研討與練習」,是教材編者對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一些提示和要求,選定一篇文本的教學內容時,這也是必須重視的條件。

      4. 教材中其他助學材料

        教材中關於課文的有關注釋、資料鏈接、知識短文、插圖、附錄選文等,也屬於助學系統的材料。這些助學系統的材料,也是我們選定教學內容時的參考。比如,關於作者和文本的注釋,有助於我們對文本寫作背景的認識和文本體式的准確定位;相關資料鏈接,有助於我們在更廣闊的視野背景下去解讀文本;知識短文,有助於我們在教學設計時結合文本對某種知識予以強化;附錄選文,有助於我們與同類文本比較、延伸……例如,必修三《林黛玉進賈府》一課,文中有林黛玉和賈寶玉的畫像插圖,課後附有《<紅樓夢>賈府人物關系表》,這對於我們教學時理清人物關系很有幫助。

        我們在選定教學內容時,可以參考這些這些助學材料,使得教學內容的選定更加精準、更加符合教材對教學的要求。

      5. 教師教學用書

        教師教學用書,過去叫做「教學參考」,是教材編者為了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教材編寫意圖、解讀文本、選定教學內容、有效組織教學而編寫的教學參考書。它既不是教學必須遵循的「聖旨」,也不是貽害教師的「洪水猛獸」,它僅僅是教師教學的參考書。准確定位它的「參考」地位,我們就會合理、恰當地使用它。

        教師在自我解讀文本、獨立設計教學的基礎上,或者在遇到困惑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可以充分地利用教師教學用書,從中獲取解答或啟發,從而進一步完善我們的教學設計。只要是不以教師教學用書為唯一標准,只要是教師有自我解讀、自我思考、自我認識的能力,那麼,教師教學用書也就一定發揮它的最大效能,也就會成為我們選定教學內容時的一個重要依據。

        這些助學材料,都可以做我們選定教學內容的依據,它會幫助我們更科學、更恰當地設置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

        教學內容選定的原則是多角度、多層次的,本文所論述的,只是選定教學內容的一些基本原則,並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原則。我們根據需要,從每一篇課文的教學到每一單元的教學,再到每一學期、每一學年的教學,直到整個初中或高中學段的語文教學,在語文教學內容的選定上統籌安排,每篇課文根據不同依據選定不同教學內容,每個單元、每冊教材的側重點不同,每一學年直至中學三年,突出語文核心素養,全面覆蓋語文素養,這樣,使我們的語文教學具有更強的序列性、針對性和實效性,進而促使語文教師更加重視對語文教學內容選定問題的研究,更加重視自己專業發展的方向,全面提高語文教學的水平,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基金項目】本文系曹公奇主持的2015年陝西省中小學教學名師工作室立項課題「中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選定的原則和策略研究」(課題編號:MSKT1514)的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葉聖陶.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13.

[2]錢夢龍.我這樣上語文課[J].課程·教材·教法,2016(3).

[3]黃厚江.創造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上)[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上旬刊),2015(1-2).

[4] [5] [17][18][20] [21][22]王榮生.閱讀教學的要訣[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5:37-38、38、116、109、117、100、102.

[6][7]課程教材研究所.20世紀中國中小學課程標准·教學大綱匯編(語文卷)[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10][11][1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9]張秋玲.語文學科教學內容的基本特點[J].課程·教材·教法,2016(1).

[13][1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4]王榮生.語文教學內容重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27.

[16]王榮生.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234.

[19]黃厚江.學生主體在文本閱讀中的體現[J].語文建設,2015(5).

[23]葉聖陶.葉聖陶集(第11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223.

[24]顧之川.教材使用的藝術[J].中學語文教學,2015(8).

[25]課程教材研究所等.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5.

[26]課程教材研究所等.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55.

        (原載於《中學語文教學參考(上旬)》2017年第1-2期)

Ⅷ 語文教學原則是什麼

第一,足夠的詞彙量,以及對這些詞彙的正確理解和正確使用。
語文詞彙散見於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學作品中。廣泛的閱讀和細心的積累可以提供幫助。
第二,精讀文章的能力。
讀一篇文章不僅僅要讀懂內容,還要讀懂文體、結構、技巧、主旨。不能總是讓自己成為讀者,而應該從創作者的角度去思考。作者說了什麼,他怎麼說的,他用了哪些技巧,他想表達他對於世界的什麼認識和觀點。
第三,對於古代語言和文化的基本了解。
掌握古代語言基本詞彙和特點,讀懂淺易的文言文,了解古代文化常識、古人的觀念和追求。既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也是對傳統文化的思考。追根溯源,才能傳承發展。
第四,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足夠多的古詩文,對古代知名作家有基本的了解。
小學凡是要求背誦的古詩文最好能熟讀成誦,理解深刻,經久不忘。對於知名作家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王安石等最好能讀一下相關傳記。一方面有利於理解其作品,另一方面有利於理解古代社會和文化。
第五,觀察、體驗、閱讀、思考、表達是一體的。
沒有對生活的觀察和體驗不可能有對世界的感性認知,沒有廣泛的閱讀不可能加深對世界的理解。這里的廣泛閱讀不僅僅局限於文學作品,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哲學、心理等方面的著作都可涉獵,他們不僅可以增廣見識,還能提供認識世界的不同角度,提供解決問題的不同思路。
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是我們表達的基礎。沒有對這些問題的個性化思考就只會人雲亦雲。作文考試考查的不僅僅是語言表達能力,而是對整個語文能力的綜合考察。沒有體驗、閱讀、思考,空洞的表達是打動不了人心的。作文雖有技巧,但一切技巧的前提是實力的提升。

Ⅸ 小學語文教學有哪些基本原則

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答:學習知識與認識事物相統一原則
語言文字訓練與思想教育相統一的原則
語文知識教學與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相結合的原則 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統一的原則 課內外語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閱讀全文

與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