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年級下冊9古詩三首:這三首詩分別寫的是哪個傳統節日寫出了什麼樣的節日情景(《元日》巜清明》…》
《元日》描寫的是春節除舊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聲送走了舊的一年,飲著醇美的屠蘇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家家門上的桃符都換成了新的。
《清明》描寫的是清明節的景象。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Ⅱ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九課第一課古詩元日怎麼翻譯
《元日》翻譯: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元日》原文: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此文出自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元日》。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時。1067年宋神宗繼位,起用王安石為江寧知府,旋即詔為翰林學士兼侍講,為擺脫宋王朝所面臨的政治、經濟危機以及遼、西夏不斷侵擾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對」,王安石即上書主張變法。次年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見家家忙著准備過春節,聯想到變法伊始的新氣象,有感創作了此詩。
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
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徵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
「桃符」是一種繪有神像、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新桃換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了萬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詩人。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本詩就是通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
Ⅲ 三年級下冊古詩三首絕句詩意是什麼
一、《絕句》:
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顯得格外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
泥土隨著春天的來臨而融化變得松軟,燕子銜泥築巢,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
二、《惠崇春江晚景》: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戲的鴨子最先察覺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灘上長滿了蔞蒿,蘆葦也長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裡來了。
三、《三衢道中》:
梅子成熟的時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氣,乘小船走到小溪的盡頭,再走山間小路。
山路上古樹蒼翠,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
賞析:
一、三衢道中賞析
詩寫初夏時寧靜的景色和詩人山行時輕松愉快的心情。此詩首句寫出行時間,次句寫出行路線,第三句寫綠陰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減登山時的濃郁,第四句寫黃鶯聲,路邊綠林中又增添了幾聲悅耳的黃鶯的鳴叫聲,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無窮的生機和意趣。全詩明快自然,極富有生活韻味。
二、惠崇春江晚景賞析
這一首詩成功地寫出了早春時節的春江景色,蘇軾以其細致、敏銳的感受,捕捉住季節轉換時的景物特徵,抒發對早春的喜悅和禮贊之情。全詩春意濃郁、生機蓬勃,給人以清新,舒暢之感。
三、絕句賞析
這首五言絕句,意境明麗悠遠,格調清新。全詩對仗工整,但又自然流暢,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麗工緻,渾然無跡,是杜集中別具風格的篇章。
Ⅳ 第⑨課古詩三首三年級下冊的意思和詩詞
古詩三首選了三首節日的詩
元日
王安石 〔宋代〕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迎著和暖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都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清明
杜牧 〔唐代〕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詢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指了指不遠處杏花掩映的村莊。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唐代〕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一個人獨自在他鄉作客,每逢節日加倍思念遠方的親人。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滿茱萸只少我一人。
Ⅳ 三年級下冊語文絕句古詩三首是什麼
三年級下冊古詩三首絕句內容是如下:
1、《絕句其一》唐代: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隻。
2、《絕句其二》唐代: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譯文:江水碧波浩盪,襯托水鳥雪白羽毛,山巒鬱郁蒼蒼,紅花相映,便要燃燒。今年春天眼看就要過去,何年何月才是我歸鄉的日期?
3、《絕句其三》唐代: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譯文:江山沐浴著春光,多麼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燕子銜著濕泥忙築巢,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
Ⅵ 給我找一下三年級下冊第九課《古詩三首》,元日清明9月9日憶山東兄弟,每一行的翻譯。
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凄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此詩原註:「時年十七。」說明這是王維十七時的作品。王維當時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華山東面,所以稱故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中國有些地方有登高的習俗。《太平御覽》卷三十二引《風土記》雲:「俗於此日,以茱萸氣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頭,言辟熱氣而御初寒。」
Ⅶ 三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三首絕句的詩意
語文是一個多義詞,通常作為語言文字、語言文學、語言文化的簡稱,其本義為「語言文字」。語文課一般被認為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稱等都離不開它。也可以說,語文是運用語言規律與特定語言詞彙所形成的書面的或口語的言語作品及這個形成過程的總和。
Ⅷ 三年級下冊古詩三首詩意是什麼
三年級下冊古詩三首詩意是如下:
一、《絕句》:
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顯得格外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
泥土隨著春天的來臨而融化變得松軟,燕子銜泥築巢,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雙成對的鴛鴦。
二、《惠崇春江晚景》: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戲的鴨子最先察覺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灘上長滿了蔞蒿,蘆葦也長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裡來了。
三、《三衢道中》:
梅子成熟的時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氣,乘小船走到小溪的盡頭,再走山間小路。
山路上古樹蒼翠,與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
作品賞析:
一、三衢道中賞析
詩寫初夏時寧靜的景色和詩人山行時輕松愉快的心情。此詩首句寫出行時間,次句寫出行路線,第三句寫綠陰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減登山時的濃郁,第四句寫黃鶯聲,路邊綠林中又增添了幾聲悅耳的黃鶯的鳴叫聲,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無窮的生機和意趣。全詩明快自然,極富有生活韻味。
二、惠崇春江晚景賞析
這一首詩成功地寫出了早春時節的春江景色,蘇軾以其細致、敏銳的感受,捕捉住季節轉換時的景物特徵,抒發對早春的喜悅和禮贊之情。全詩春意濃郁、生機蓬勃,給人以清新,舒暢之感。
三、絕句賞析
這首五言絕句,意境明麗悠遠,格調清新。全詩對仗工整,但又自然流暢,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麗工緻,渾然無跡,是杜集中別具風格的篇章。
Ⅸ 五年級下冊語文第9課古詩三首詩意是什麼
五年級下冊語文第9課古詩三首詩意分別是《牧童》、《舟過安仁》及《清平樂村居》,詩意分別如下:
1、《牧童》詩意:廣闊的原野,綠草如茵。晚風吹拂著野草,沒看歸來的牧童,卻先聽見隨風而來的笛聲。牧童回來吃飽飯後,已是黃昏之後,他連蓑衣也沒脫,就躺在月夜下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中心:表達作者心靈世界的一種追求,對遠離喧囂、悠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一種嚮往。
Ⅹ 三年級下冊的九古詩三首裡面的,陪思親,是什麼意思
倍思親的意思就是加倍的想念親人
出自:《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唐代詩人王維。
原文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該詩白話譯文是: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凄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