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露西寫了兩封信你喜歡哪封為什麼
露西寫了兩封信喜歡第二封信,因為第二封信表現出來的情緒更加的積極樂觀,心中的表達可以讓爸爸放心母女的生活,傳遞了正能量。此文出自德國作家鮑圭埃特《一封信》。
《一封信》是德國作家鮑圭埃特寫作的短文,本文講述了母女在父親出差之後,思念父親而給他寫信的故事。本文入選人教部編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第6課,並邀請陳亮、梓君、左小群為本文錄音。
《一封信》這篇課文講了露西要給爸爸寫一封信,開始露西給爸爸報告家裡的壞消息,後來在媽媽的提醒下,她重新寫了一封信,向爸爸報告了媽媽的好消息。
『貳』 選段中露西寫信的內容與之前他獨自寫的信有什麼不同呢
故事中的露西前後寫了兩封信,第一封信是露西獨自寫的,她向爸爸傾訴生活中很不開心的事。第二封信是在媽媽的幫助下完成的,媽媽成功地將露西的情緒調整過來,在信中向爸爸分享了生活中快樂的事情。
『叄』 露西給爸爸的信一連寫了兩次這兩封信有什麼區別呢
1、更喜歡第二封信。
2、因為第二封信表現出來的情緒更加的積極樂觀,心中的表達可以讓爸爸放心母女的生活,傳遞了正能量。
原文節選:
爸爸出國了,要過半年才能回來。今天,露西想給爸爸寫一封信。媽媽還在廠里,露西早早回到家。她打開空調,又洗了一些土豆,削好後放在鍋里。她朝窗外望了一眼。好了,她想,現在可以開始寫信了。她拿出一沓紙,一支圓珠筆。
「親愛的爸爸,」露西寫道,「你不在,我們很不開心。以前每天早上你一邊刮鬍子,一邊逗我玩。還有,家裡的台燈壞了,我們修不好。從早到晚,家裡總是很冷清。」
此文出自德國作家鮑圭埃特《一封信》
(3)二年級語文一封信里的兩封信有什麼不同擴展閱讀:
《一封信》是德國作家博吉埃特寫的一篇短文。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對母女在父親出差後想念父親並寫信給他的故事。本文被選入人教部編制的二年級教材上冊第六課,並邀請陳亮、子君、左曉群等人對本文進行記錄。
「一封信」告訴課文,露西想寫信給她的父親。起初,露西在家裡把這個壞消息告訴了她父親。後來,在母親的提醒下,她又寫了一封信,把母親的好消息告訴了父親。
『肆』 一封信課文二年級,第二封信和第一封信相比,有什麼不同
不同的地方:就台燈壞了這件事情來看,第一封信只抱怨了爸爸沒在,沒人修理,第二封信卻換了個角度,覺得自己可以試著修一修。同時,第二封信寫了更多開心、充滿的希望的事情。
露西給爸爸寫信,是因為她非常思念(愛)爸爸,可是她帶著傷心、抱怨的心情寫第一封信,寫了很多壞消息,爸爸如果收到信,肯定也會傷心、難過。
在媽媽的鼓勵下,露西把情緒調整過來,帶著快樂的心情寫第二封信,把身邊發生的好事情告訴了爸爸,爸爸如果讀了這封信,也會感到高興的。
(4)二年級語文一封信里的兩封信有什麼不同擴展閱讀
《一封信》是德國作家鮑圭埃特寫作的短文,本文講述了母女在父親出差之後,思念父親而給他寫信的故事。
這篇課文中小姑娘露西的人物形象比較飽滿。從第二小節「早早回到家」、「打開空調」、「又洗了一些土豆,削好後放在鍋里」這些詞句,我們可以看出來,這個小姑娘是非常的乖巧懂事,孝順貼心的,這也是為下文小姑娘願意重新寫下第二封信做鋪墊。
第五小節「是的,可是我寫的不好」,露西說著,把紙揉成一團,這一細節,也說明了她怕爸爸覺得自己的信之後難過,這個細節也讓我們感受到了這個小姑娘的體貼、懂事。
『伍』 二年級語文上冊一封信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接下來是我為您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一封信教學反思(精選5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這篇課文,對於此年齡段的學生來說,存在相當難度。再加上篇幅較長,而且改編自外國文章,語言風格和敘事結構不同於母語課文,給教和學都增加了不少難度。
課文主要講了兩封信的故事。我讓孩子們仔細讀課文,可以在找到的句段旁寫上批語,做上記號;同座的兩位同學讀完了,互相議一議,看看自己找的理由是否正確。讓孩子們初步了解圈點批註的讀書方法。同時鼓勵孩子們只要用心讀書,用心思考,用心體會,用心傾聽就會有收獲。還讓同學們在第二封信中採用了分角色朗讀,一人讀媽媽想說給爸爸的話,一人讀露西想說的話,這樣孩子們就能深入文本,體會當時的情境,把露西當時寫信的心情表達的更准確。最後,在出示閱讀《信》這首詩時,孩子們從讀中感悟可以給小鳥寫信,可以給花兒寫信,可以給雲、樹寫,當然也可以自己給自己寫信。從而告訴孩子們在生活中要用自己的眼睛看,腦筋想,用心去體會,創作與大家不一樣的東西既是最好的也是最獨特的,更是最有價值和個性的。
不足之處:課堂設計內容過多,不利於學生吸收;缺少「讀」,孩子讀得少;在課堂上沒能教孩子書寫。
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精簡課堂,刪繁就簡,不要低估學生的能力。
20xx年9月29日我校開始了新教師教學視導,我在二年級6班進行了《一封信》的課堂教學。這篇課文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學會寫「封、新、今、寫」等10個生字,並且會認讀「削、鍋、朝」等17個生字。課前我讓學生進行了預習,學生對認讀的生字基本都會讀。這篇課文對於二年級學段的學生來說,存在一定的難度。再加上篇幅較長,而且改編自外國文章,語言風格和敘事結構不同於母語課文,給教和學都增加了不少難度。
我首先從課文的生字入手,解決了基本的生字才能夠讀通課文並理解課文內容。生字教學我一部分採用了隨文識字的辦法,另一部分採用了集中識字的方法,讓學生注意字的讀音、筆畫順序以及書寫等問題。接著我讓學生初步朗讀課文,大致了解一下課文的主要內容。文章主要是圍繞露西給在國外工作的爸爸寫的兩封信展開的,我首先從為什麼要寫信給爸爸的問題引導,接著讓學生回答文中主人公寫了幾封信,從第一封信開始講解。我讓學生分析第一封信的內容,並試圖讓他們總結出露西寫第一封信的心情——傷心、難過。學生們可以從文章中的話語感覺出主人公的心情,然後我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們談一談如果自己的爸爸不在身邊心情會怎麼樣,學生們積極踴躍發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在講解課文內容時,出現曾經學習過類似的.句子,我讓學生回憶之前學過的內容,並進行口頭表達練習。
學生在上課時,注意力較為集中,回答問題積極,但也還是有個別同學有坐姿不端正的問題,我也走到身邊進行了提醒。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基本完成,也留下時間讓孩子們進行生字的寫字練習。當然本節課也存在一些不足,在黑板上用田字格寫生字的時候,板貼的高度不夠,可能後面的學生會看不到。另外在讓學生朗讀課文的時候,沒有提出具體的閱讀要求。我對學生回答問題後的評價語還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一定會彌補不足,積極向各位前輩老師求教。
《一封信》是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篇課文,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閱讀課文,說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一封信》第一課時學習《一封信》生字詞,熟讀課文,書寫生字。第二課時我採用群文閱讀的方式帶領學生學習,先對比兩封信,換位思考,讀懂人物內心的想法,明白露西改變寫法的原因。然後共同閱讀繪本故事,練習從不同角度了解人物的行為和動機。最後連結生活,學習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的教學嘗試讓我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在備課時覺得文本淺顯,學生很容易讀懂文中兩封信的不同。初定以「以讀代講」的方式閱讀,學生通過閱讀,比較兩封信的不同,弄懂露西改變信的寫法,體會到信中表達的親情。無意中看到曹海棠老師的教學設計,她採用「站在別人角度去思考」的方式閱讀、理解、區別兩封信的不同,理解主人公露西改變寫法的原因。這樣的處理方式給學生的思考指引方向,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閱讀方法,也給今後的閱讀提供了方法,乃至影響到生活,學會站在別人角度去思考,理解他人。
不論是生活,還是閱讀,我們往往習慣於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也許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比如,我們會理解對方的想法,我們會從不同角度了解人物的行為和動機。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既是一種理解對方的方法,也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方法。
這種「換位思考」閱讀理解文本的方式,其實人人在讀書中都在使用,我們常常站在讀者的角度去思考。我們在課堂中常常讓孩子站在文中角色的角度去思考,這也是「換位思考」。我們常常在使用這種方法而不自知,什麼是學習方法?就是先發現學習中的認知規律,從而理出的廣泛適用的手段或方式。它就藏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作為老師要善於發現,真正做到授人以漁。
《一封信》這一課在我備課時覺得「讓學生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這種方法本身在生活中常用,只是把這種方式運用到了閱讀中,學生很容易學會,把重點放在了學習方法上,教後我認為重點應該是通過這種方法理解課文。對於現在特別「自我」的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首次了解這種思維方式,只需讓他們知道,初步有「換位思考」的意識即可,主要是讓他們通過換位思考理解人物行為轉變的原因。相信在今後的生活和閱讀中他們一定會把此法運用得爐火純青,自如得法。
初次嘗試群文閱讀的方式教學,我感動於自己的勇氣。這將激勵我在教學中繼續大膽嘗試。教無定法,在語文教學中不論什麼方法,讓學生愛閱讀,養成閱讀的好習慣,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就是好的教育。
本次教研課,我上的是二年級上冊中的第6課《一封信》。這是一篇生動有趣的兒童故事。用極具生活化的語言講述了露西在媽媽的指導下給出國在外的爸爸寫信的事,傳達出媽媽的教育智慧。全文篇幅較長,旨在讓學生在閱讀中識字,了解信的內容,感受故事表現的濃濃親情。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正確認讀16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正確、連貫朗讀課文。
3、藉助不同的提示語和標點讀出不同的語氣。
這篇課文重點應在前後兩封信在朗讀時語氣語調的區別上。本課分為兩個課時,這節課為一課時。
一課時中,我首先帶領生掃清字詞障礙,在做這一步時,孩子們分多種形式讀記,但是識字的方法較單一。在落實字、詞的基礎上初讀課文,明確露西一共寫了幾次信(兩次)。第一次和第二次信的內容分別在哪個自然段,用「——」和「~~~」勾畫出來。指導學生掌握提取信息的方法,並提高准確率。
在課堂中,適時運用游戲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小老師、注重積極性的培養。需要改進的地方也還有很多,比如在寫字板塊中,沒有范寫的環節,展示評價不到位。學生的學習習慣還不夠好。在以後的教學中,這些方面都應及時改進。
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以「兒童生活」為主題,本單元的4篇課文以兒童的視角,表現兒童的生活。本單元教學的重點之一是「閱讀課文,能說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一封信》是本單元的第三篇文章。這篇文章主要記敘了主人公露西的爸爸因出國工作,要半年才能回來,露西因為想念爸爸而給爸爸寫信的故事,字里行間透露著真摯、溫暖的親情。題目是「一封信」,實際故事中的露西前後寫了兩封信。第一封信是露西獨自寫的,句句都是她的心裡話:因爸爸不在,生活中有很多不開心的事,她有滿腹的委屈想跟爸爸傾訴;第二封信是在媽媽的幫助下完成的,循循善誘的媽媽成功地將露西的情緒調整過來,在信中向爸爸報告了生活中快樂的事情,把這份快樂和爸爸分享。兩封信的內容雖然不同,但是都表達了對爸爸的思念,期盼著爸爸的歸來。
教學時,我讓學生在學習生字詞後充分讀文,通過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朗讀,在朗讀中讀懂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重點是讓學生找出兩封信的內容進行對比。在第一封信的朗讀中,學生越來越能體會到露西傷心的感受,特別是幾名留守兒童。我問他們:「你們是不是和露西一樣想念自己的爸爸?」孩子們回答:「是的。」我話鋒一轉,接著問:「可是,爸爸在遙遠的地方,當他讀到這封信,會是什麼感受?」「傷心、難受、不高興、擔心、不放心……」雖然很多詞語的意思是重復的,但是他們能真正體會到一種真摯的情感。然後學習第二封信,我讓學生先找出信的內容後進行朗讀指導,提問:「讀著第二封信,你有什麼感受?」很多學生說越讀越開心了。
接著,我通過課件,先出示第一封信,讓學生找出第二封信相對應的內容,對比閱讀,拋出問題:露西前後兩封信,你更喜歡哪一封?為什麼?我讓學生先思考,再小組討論,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最後指名匯報。第一個學生站起來,回答喜歡第二封信,因為第二封信能讓爸爸放心,安心工作。第二個學生站起來,這是一個回答問題十分積極,但是站起來常常不知道要說什麼的學生。在我的鼓勵下,蹭了半天,終於說出喜歡第一封,我繼續鼓勵他說出喜歡第一封信的原因,但是他說出的原因仍是讓爸爸放心,與第一封信相反了。
另一個孩子舉手了,這是一個有點懶散,學習不夠積極,但表達還比較清楚流暢的孩子。他站起來,很明確地回答了他喜歡第一封信,孩子們又以為是他說錯了,部分學生已按捺不住,有的甚至發出了「么、么」的質疑聲。好像在他們的潛意識里,喜歡第二封信就是固定的答案,只有回答喜歡第二封信才是正確的。我告訴他們:問題沒有標準的答案,只要能說出原因都是可以的。然後再次問站起的那位同學,你喜歡的是哪一封?他還是很肯定地回答:喜歡第一封。停頓了片刻,他接著說:「我的爸爸從小就沒有照顧我,媽媽從小照顧我,很辛苦,我想讓爸爸知道。」我突然感覺眼睛有點模糊,孩子的回答是我不曾意識到的,他真實的話語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內心。但接下來我有兩點需要好好引導學生:
1、表揚孩子真實的回答,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感受,並告訴大家平時要能發表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達自己的見解。
2、引導孩子們正確看待父母的不在場,學會體會父母的辛勞。因為孩子們都是農村的,很多父母不得已外出打工,缺少了對孩子的照顧與陪伴。
通過引導,孩子們體會到了父母雖不在身邊照顧自己,但他們一樣愛我自己,他們在外面上班也很辛苦。最後我讓學生思考一個問題結束這一課的教學:你想做個怎樣的孩子,不讓爸爸媽媽總為你擔心?孩子們現在能各抒已見,說出一些具體的想法。
通過《一封信》這篇課文的教學,我想到了:教學中要盡量給予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們的內心,對孩子們的思想、言行引導也才更有針對性。
『陸』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一封信教學反思
《一封信》是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篇課文。下面是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一封信教學反思,一起來看一下吧!
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以「兒童生活」為主題,本單元的4篇課文以兒童的視角,表現兒童的生活。本單元教學的重點之一是「閱讀課文,能說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一封信》是本單元的第三篇文章。這篇文章主要記敘了主人公露西的爸爸因出國工作,要半年才能回來,露西因為想念爸爸而給爸爸寫信的故事,字里行間透露著真摯、溫暖的親情。題目是「一封信」,實際故事中的露西前後寫了兩封信。第一封信是露西獨自寫的,句句都是她的心裡話:因爸爸不在,生活中有很多不開心的事,她有滿腹的委屈想跟爸爸傾訴;第二封信是在媽媽的幫助下完成的,循循善誘的媽媽成功地將露西的情緒調整過來,在信中向爸爸報告了生活中快樂的事情,把這份快樂和爸爸分享。兩封信的內容雖然不同,但是都表達了對爸爸的思念,期盼著爸爸的歸來。
教學時,我讓學生在學習生字詞後充分讀文,通過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朗讀,在朗讀中讀懂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重點是讓學生找出兩封信的內容進行對比。在第一封信的朗讀中,學生越來越能體會到露西傷心的感受,特別是幾名留守兒童。我問他們:「你們是不是和露西一樣想念自己的爸爸?」孩子們回答:「是的。」我話鋒一轉,接著問:「可是,爸爸在遙遠的地方,當他讀到這封信,會是什麼感受?」「傷心、難受、不高興、擔心、不放心……」雖然很多詞語的意思是重復的,但是他們能真正體會到一種真摯的情感。然後學習第二封信,我讓學生先找出信的內容後進行朗讀指導,提問:「讀著第二封信,你有什麼感受?」很多學生說越讀越開心了。
接著,我通過課件,先出示第一封信,讓學生找出第二封信相對應的內容,對比閱讀,拋出問題:露西前後兩封信,你更喜歡哪一封?為什麼?我讓學生先思考,再小組討論,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最後指名匯報。第一個學生站起來,回答喜歡第二封信,因為第二封信能讓爸爸放心,安心工作。第二個學生站起來,這是一個回答問題十分積極,但是站起來常常不知道要說什麼的學生。在我的鼓勵下,蹭了半天,終於說出喜歡第一封,我繼續鼓勵他說出喜歡第一封信的原因,但是他說出的原因仍是讓爸爸放心,與第一封信相反了。
另一個孩子舉手了,這是一個有點懶散,學習不夠積極,但表達還比較清楚流暢的孩子。他站起來,很明確地回答了他喜歡第一封信,孩子們又以為是他說錯了,部分學生已按捺不住,有的'甚至發出了「么、么」的質疑聲。好像在他們的潛意識里,喜歡第二封信就是固定的答案,只有回答喜歡第二封信才是正確的。我告訴他們:問題沒有標準的答案,只要能說出原因都是可以的。然後再次問站起的那位同學,你喜歡的是哪一封?他還是很肯定地回答:喜歡第一封。停頓了片刻,他接著說:「我的爸爸從小就沒有照顧我,媽媽從小照顧我,很辛苦,我想讓爸爸知道。」我突然感覺眼睛有點模糊,孩子的回答是我不曾意識到的,他真實的話語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內心。但接下來我有兩點需要好好引導學生:
1、表揚孩子真實的回答,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感受,並告訴大家平時要能發表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達自己的見解。
2、引導孩子們正確看待父母的不在場,學會體會父母的辛勞。因為孩子們都是農村的,很多父母不得已外出打工,缺少了對孩子的照顧與陪伴。
通過引導,孩子們體會到了父母雖不在身邊照顧自己,但他們一樣愛我自己,他們在外面上班也很辛苦。最後我讓學生思考一個問題結束這一課的教學:你想做個怎樣的孩子,不讓爸爸媽媽總為你擔心?孩子們現在能各抒已見,說出一些具體的想法。
通過《一封信》這篇課文的教學,我想到了:教學中要盡量給予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們的內心,對孩子們的思想、言行引導也才更有針對性。
這篇課文,對於此年齡段的學生來說,存在相當難度。再加上篇幅較長,而且改編自外國文章,語言風格和敘事結構不同於母語課文,給教和學都增加了不少難度。
課文主要講了兩封信的故事。我讓孩子們仔細讀課文,可以在找到的句段旁寫上批語,做上記號;同座的兩位同學讀完了,互相議一議,看看自己找的理由是否正確。讓孩子們初步了解圈點批註的讀書方法。同時鼓勵孩子們只要用心讀書,用心思考,用心體會,用心傾聽就會有收獲。
還讓同學們在第二封信中採用了分角色朗讀,一人讀媽媽想說給爸爸的話,一人讀露西想說的話,這樣孩子們就能深入文本,體會當時的情境,把露西當時寫信的心情表達的更准確。最後,在出示閱讀《信》這首詩時,孩子們從讀中感悟可以給小鳥寫信,可以給花兒寫信,可以給雲、樹寫,當然也可以自己給自己寫信。從而告訴孩子們在生活中要用自己的眼睛看,腦筋想,用心去體會,創作與大家不一樣的東西既是最好的也是最獨特的,更是最有價值和個性的。
不足之處:
課堂設計內容過多,不利於學生吸收;缺少「讀」,孩子讀得少;在課堂上沒能教孩子書寫。
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精簡課堂,刪繁就簡,不要低估學生的能力。
『柒』 回憶課文內容想一想課文巜一封信》第二封信和第一封信相比有什麼不同
《尺所短,寸所》篇課文,書信形式現,本文由兩封信組,第封信張強給柯岩信,信張強同向柯岩師述說煩惱.第二封信柯岩師信,用自親身經歷幫助強同解決問題. 講知道各所,要取補短,欣賞尊重別,我每都自處,足,能夠欣賞別,改自自足,進步更快
『捌』 一封信中兩封信分別是什麼心情
一個信封里裝了兩封信,他們的心情應該是一個高興,一個沮喪的,一件好事,一件壞事,所以不想同時說出來。
『玖』 語文二年級上《一封信》是一篇什麼類型的課文
二年級語文《一封信》是一篇意味雋永的記敘文,主題是關於成長、家、愛與 親情。
《一封信》記敘了主人公露西想念在國外工作的爸爸,給爸爸寫信的故事,字里行間透露著真摯、溫暖的親情。
題目是「一封信」,其實故事中的露西前後寫了兩封信。
第一封信是露西獨自寫的,句句都是小姑娘的心裡話:因為爸爸不在,生活中有很多不開心的事,她有滿腹的委屈想跟爸爸傾訴。
第二封信是在媽媽的幫助下完成的。循循善誘的媽媽成功地將露西的情緒調整過來,在信中向爸爸報告了生活中快樂的事情,把這份快樂和爸爸分享。
兩封信的內容雖然不同,但是同樣真切地表達了對爸爸的思念,期盼著爸爸的歸來。
課文除了寫兩封信的內容,也對露西的日常生活做了描寫。爸爸不在家的日子裡,露西能幫助媽媽做家務,能想到用寫信的方式表達對爸爸的想念。在第一封信寫好後,自己也對訴苦的方式感覺不滿意,願意在媽媽的指導下重新寫信。這些細節可以看出露西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
『拾』 語文二年級一封信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我整理的語文二年級一封信教學反思(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學習識字是非常重要的,在這篇文章中,有學生容易弄混的字,比如"修"和"鮮"這兩個字,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將兩封信的內容畫出來並完整的讀出來。
在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我運用了談話趣味導入法,問大家有沒有寫過信,你們一般會告訴親人什麼事情來揭示課題。接下來就是引導學生學習生字,不足的是,在教學生字時,我只是讓個別學生起來分享他的識字方法,說完之後就一帶而過了,也沒有讓大家一起重復。後來我請教了師傅,他告訴我說好的方法應該一起分享,一個人說出了不一定其他同學都會,一定要讓學生多說這樣才能記憶的更牢固,我想了想確實是這樣,熟能才能生巧,讓學生動嘴給自己深刻印象在以後的書寫過程中會立即反應出來這個字的構架。
在講到"珠"這個字的時候,我引導學生可不可以換一個偏旁組成一個新的字的時候,有一個學生說出可以換成"銖"這個字,我當時直接說了一句沒有這個字,就過去了,下來我查了查字典確實有這個字,頓時發現自己備課的時候不夠充分,沒有認真查閱相關資料,自己的語文功底也不是很足所以犯下了這樣的錯誤。這也給我了一個警鍾,應該多閱讀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在備課的過程中要進行充分的預設和生成。
20xx年9月29日我校開始了新教師教學視導,我在二年級6班進行了《一封信》的課堂教學。這篇課文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學會寫「封、新、今、寫」等10個生字,並且會認讀「削、鍋、朝」等17個生字。課前我讓學生進行了預習,學生對認讀的生字基本都會讀。這篇課文對於二年級學段的學生來說,存在一定的難度。再加上篇幅較長,而且改編自外國文章,語言風格和敘事結構不同於母語課文,給教和學都增加了不少難度。
我首先從課文的生字入手,解決了基本的生字才能夠讀通課文並理解課文內容。生字教學我一部分採用了隨文識字的辦法,另一部分採用了集中識字的方法,讓學生注意字的讀音、筆畫順序以及書寫等問題。接著我讓學生初步朗讀課文,大致了解一下課文的主要內容。文章主要是圍繞露西給在國外工作的爸爸寫的兩封信展開的,我首先從為什麼要寫信給爸爸的問題引導,接著讓學生回答文中主人公寫了幾封信,從第一封信開始講解。我讓學生分析第一封信的內容,並試圖讓他們總結出露西寫第一封信的心情——傷心、難過。學生們可以從文章中的話語感覺出主人公的心情,然後我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們談一談如果自己的爸爸不在身邊心情會怎麼樣,學生們積極踴躍發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在講解課文內容時,出現曾經學習過類似的句子,我讓學生回憶之前學過的內容,並進行口頭表達練習。
學生在上課時,注意力較為集中,回答問題積極,但也還是有個別同學有坐姿不端正的問題,我也走到身邊進行了提醒。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基本完成,也留下時間讓孩子們進行生字的寫字練習。當然本節課也存在一些不足,在黑板上用田字格寫生字的時候,板貼的高度不夠,可能後面的學生會看不到。另外在讓學生朗讀課文的時候,沒有提出具體的閱讀要求。我對學生回答問題後的評價語還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一定會彌補不足,積極向各位前輩老師求教。
《一封信》是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篇課文,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閱讀課文,說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一封信》第一課時學習《一封信》生字詞,熟讀課文,書寫生字。第二課時我採用群文閱讀的方式帶領學生學習,先對比兩封信,換位思考,讀懂人物內心的想法,明白露西改變寫法的原因。然後共同閱讀繪本故事,練習從不同角度了解人物的行為和動機。最後連結生活,學習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的教學嘗試讓我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在備課時覺得文本淺顯,學生很容易讀懂文中兩封信的不同。初定以「以讀代講」的方式閱讀,學生通過閱讀,比較兩封信的不同,弄懂露西改變信的寫法,體會到信中表達的親情。無意中看到曹海棠老師的教學設計,她採用「站在別人角度去思考」的方式閱讀、理解、區別兩封信的`不同,理解主人公露西改變寫法的原因。這樣的處理方式給學生的思考指引方向,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閱讀方法,也給今後的閱讀提供了方法,乃至影響到生活,學會站在別人角度去思考,理解他人。
不論是生活,還是閱讀,我們往往習慣於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也許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比如,我們會理解對方的想法,我們會從不同角度了解人物的行為和動機。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既是一種理解對方的方法,也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方法。
這種「換位思考」閱讀理解文本的方式,其實人人在讀書中都在使用,我們常常站在讀者的角度去思考。我們在課堂中常常讓孩子站在文中角色的角度去思考,這也是「換位思考」。我們常常在使用這種方法而不自知,什麼是學習方法?就是先發現學習中的認知規律,從而理出的廣泛適用的手段或方式。它就藏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作為老師要善於發現,真正做到授人以漁。
《一封信》這一課在我備課時覺得「讓學生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這種方法本身在生活中常用,只是把這種方式運用到了閱讀中,學生很容易學會,把重點放在了學習方法上,教後我認為重點應該是通過這種方法理解課文。對於現在特別「自我」的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首次了解這種思維方式,只需讓他們知道,初步有「換位思考」的意識即可,主要是讓他們通過換位思考理解人物行為轉變的原因。相信在今後的生活和閱讀中他們一定會把此法運用得爐火純青,自如得法。
初次嘗試群文閱讀的方式教學,我感動於自己的勇氣。這將激勵我在教學中繼續大膽嘗試。教無定法,在語文教學中不論什麼方法,讓學生愛閱讀,養成閱讀的好習慣,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就是好的教育。
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以「兒童生活」為主題,本單元的4篇課文以兒童的視角,表現兒童的生活。本單元教學的重點之一是「閱讀課文,能說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一封信》是本單元的第三篇文章。這篇文章主要記敘了主人公露西的爸爸因出國工作,要半年才能回來,露西因為想念爸爸而給爸爸寫信的故事,字里行間透露著真摯、溫暖的親情。題目是「一封信」,實際故事中的露西前後寫了兩封信。第一封信是露西獨自寫的,句句都是她的心裡話:因爸爸不在,生活中有很多不開心的事,她有滿腹的委屈想跟爸爸傾訴;第二封信是在媽媽的幫助下完成的,循循善誘的媽媽成功地將露西的情緒調整過來,在信中向爸爸報告了生活中快樂的事情,把這份快樂和爸爸分享。兩封信的內容雖然不同,但是都表達了對爸爸的思念,期盼著爸爸的歸來。
教學時,我讓學生在學習生字詞後充分讀文,通過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朗讀,在朗讀中讀懂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重點是讓學生找出兩封信的內容進行對比。在第一封信的朗讀中,學生越來越能體會到露西傷心的感受,特別是幾名留守兒童。我問他們:「你們是不是和露西一樣想念自己的爸爸?」孩子們回答:「是的。」我話鋒一轉,接著問:「可是,爸爸在遙遠的地方,當他讀到這封信,會是什麼感受?」「傷心、難受、不高興、擔心、不放心……」雖然很多詞語的意思是重復的,但是他們能真正體會到一種真摯的情感。然後學習第二封信,我讓學生先找出信的內容後進行朗讀指導,提問:「讀著第二封信,你有什麼感受?」很多學生說越讀越開心了。
接著,我通過課件,先出示第一封信,讓學生找出第二封信相對應的內容,對比閱讀,拋出問題:露西前後兩封信,你更喜歡哪一封?為什麼?我讓學生先思考,再小組討論,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最後指名匯報。第一個學生站起來,回答喜歡第二封信,因為第二封信能讓爸爸放心,安心工作。第二個學生站起來,這是一個回答問題十分積極,但是站起來常常不知道要說什麼的學生。在我的鼓勵下,蹭了半天,終於說出喜歡第一封,我繼續鼓勵他說出喜歡第一封信的原因,但是他說出的原因仍是讓爸爸放心,與第一封信相反了。
另一個孩子舉手了,這是一個有點懶散,學習不夠積極,但表達還比較清楚流暢的孩子。他站起來,很明確地回答了他喜歡第一封信,孩子們又以為是他說錯了,部分學生已按捺不住,有的甚至發出了「么、么」的質疑聲。好像在他們的潛意識里,喜歡第二封信就是固定的答案,只有回答喜歡第二封信才是正確的。我告訴他們:問題沒有標準的答案,只要能說出原因都是可以的。然後再次問站起的那位同學,你喜歡的是哪一封?他還是很肯定地回答:喜歡第一封。停頓了片刻,他接著說:「我的爸爸從小就沒有照顧我,媽媽從小照顧我,很辛苦,我想讓爸爸知道。」我突然感覺眼睛有點模糊,孩子的回答是我不曾意識到的,他真實的話語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內心。但接下來我有兩點需要好好引導學生:
1、表揚孩子真實的回答,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感受,並告訴大家平時要能發表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達自己的見解。
2、引導孩子們正確看待父母的不在場,學會體會父母的辛勞。因為孩子們都是農村的,很多父母不得已外出打工,缺少了對孩子的照顧與陪伴。
通過引導,孩子們體會到了父母雖不在身邊照顧自己,但他們一樣愛我自己,他們在外面上班也很辛苦。最後我讓學生思考一個問題結束這一課的教學:你想做個怎樣的孩子,不讓爸爸媽媽總為你擔心?孩子們現在能各抒已見,說出一些具體的想法。
通過《一封信》這篇課文的教學,我想到了:教學中要盡量給予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們的內心,對孩子們的思想、言行引導也才更有針對性。
《一封信》語言通俗易懂,通過信的內容,表達了露西對生活細膩的感受、對親人細致的體貼,對於學生能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本課講述了小露西想念爸爸,在媽媽的幫助和鼓勵下給遠方的爸爸寫信的故事。通過課文,體會小露西對爸爸的思念,體會這一家人之間濃濃的溫馨的愛。培養學生熱愛家人的思想感情。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習本課17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露西在給爸爸的信里都寫了什麼。學習露西懂得尋找生活中快樂美好的事物的樂觀態度。
教學重難點是識字、寫字,朗讀課文。比較露西前後兩封信的差別,體會露西心情的變化。對於這類來源於生活,與學生生活體驗十分接近的文章,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從學生的切身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本文的興趣。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不斷地啟發學生想像,聯系自身實際讓學生將自己的生活體驗敘述出來,並將它與露西的體驗作對比,這樣學生就很容易理解本文內容。我讓孩子們仔細讀課文,可以在找到的句段旁寫上批語,做上記號;同座的兩位同學讀完了,互相議一議,看看自己找的理由是否正確。讓孩子們初步了解圈點批註的讀書方法。
同時鼓勵孩子們只要用心讀書,用心思考,用心體會,用心傾聽就會有收獲。還讓同學們在第二封信中採用了分角色朗讀,一人讀媽媽想說給爸爸的話,一人讀露西想說的話,這樣孩子們就能深入文本,體會當時的情境,把露西當時寫信的心情表達的更准確。最後,在出示閱讀《信》這首詩時,孩子們從讀中感悟可以給小鳥寫信,可以給花兒寫信,可以給雲、樹寫,當然也可以自己給自己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