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七年級語文14課是什麼

七年級語文14課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28 23:34:43

1.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14課《鄉愁》達標訓練

夯基達標優化訓練

我夯基 我達標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一枚(méi) 窄窄(zhǎi) B.墳墓(fén) 海峽(jiá)

C.矮矮(ǎi) 淺淺(qiǎn) D.悵惘(chàng wǎng) 彷彿(fú)

解析:「海峽」的「峽」念「xiá」。

答案:B

2.請在下面括弧中填上恰當的量詞。

鄉愁是一( )小小的郵票 鄉愁是一( )窄窄的船票 鄉愁是一( )矮矮的墳墓 鄉愁是一( )淺淺的海峽

解析:考查詩的背誦。

答案:枚 張 方 灣

3.《鄉愁》一詩的四個詩節,將「鄉愁」分為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先理解每節詩的內容,注意時間詞語的運用。

答案:小時候的母子分離 長大後的夫妻分離 後來的母子死別 現在的遊子與大陸的分離

4.請以「土地」為本體,寫一個比喻句,要表達出完整的意思。

解析:抓住比喻句本體和喻體的相似點。

答案示例:土地是一幅畫卷,記載了歷史滄海桑田的變幻。

我綜合 我發展

一、閱讀理解

(一)閱讀課文,完成5-10題。

5.本詩用了哪些形象表現鄉愁?

6.詩中哪些詞語巧妙地運用了比喻?

7.這些比喻有什麼表達效果?

8.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9.本詩的寫作技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從詩中找出四個形容詞,四個數量詞。

5.解析:讀詩要注意詩的形象。

參考答案:郵票、船票、墳墓、海峽。

6.郵票、船票、墳墓、海峽。

7.解析:把握比喻的作用來分析。

參考答案:把非常抽象的鄉愁寫得具體可感,形象生動,富有藝術感染力。

8.解析: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內容。

參考答案:郵票:小時候外出讀書,對母親的思念。

船票:年輕時外出謀生對妻子的思念。

墳墓:對老死的母親的思念。

海峽:對大陸的思念,由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國之思。

9.解析:把握詩的寫作手法。

參考答案:托物寄情

10.解析:分清詞性的用法。

參考答案:形容詞: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

數量詞:一枚、一張、一方、一灣。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

鄉愁四韻

餘光中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那酒一樣的長江水

那醉酒的滋味

是鄉愁的滋味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給我一掌海棠紅啊海棠紅

那血一樣的.海棠紅

那沸血的燒痛

是鄉愁的燒痛

給我一掌海棠紅啊海棠紅

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那信一樣的雪花白

那家信的等待

是鄉愁的等待

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那母親一樣的臘梅香

那母親的芬芳

是鄉土的芬芳

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11.下列句子分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1)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

(2)那酒一樣的長江水( )

(3)那醉酒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 )

12.作者在本詩中所選取的意象是什麼?主旨是什麼?

13.解釋本詩第四小節的意思。

14.本詩的主題是什麼?

11.解析:熟悉修辭知識,並從句子的含意上去體會。

答案:(1)反復 (2)比喻 (3)比喻

12.解析: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寫作意圖。

參考答案:意象是:長江水、海棠紅、雪花白、臘梅香。主旨是:表現思鄉帶給他的萬千愁緒,卻又讓他此生無悔。

13.解析:從考查臘梅的象徵意義著手,再聯系母愛進行解釋。

參考答案:臘梅的花開在冰天雪地里,在這嚴酷的環境里,梅香卻清新久遠,梅香如同母愛一般,雖沒有春花般燦爛生輝,卻是日久彌新,沁人心脾,久遠不忘。

14.解析:把詩的內容,體會詩中的意義。

參考答案:本詩用長江水、海棠紅等來作為意象,其作用就是抒發詩人揮之不去的思鄉之情,抹不掉的遊子情懷。

二、語言運用

15.(2010貴州六盤水中考)仿照下面的句式,以「人生」開頭。仿寫一句話,與前句語意連貫。

人生如一本書,應該多一些精彩的細節,少一些乏味的字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把握句式、修辭、藉助自己的感悟,寫出富有哲理的句子即可。

答案:略

2. 關於初一語文十四課《春》作者朱自清的資料

春《春》朱自清 (被選入語文版七年級語文教科書。人教版初一上語文教科書、浙教版六年級下語文教科書、上海九年義務教育六年級下語文教科書)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兒事去。「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朱自清雕塑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3.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14課《走一步,再走一步》課文解析

一、作者簡介

莫頓·亨特(1920-2016),美國作家,心理學家,早年曾在空軍服役,做過空軍飛行員。在二戰時期,他曾駕機執行過對德國的偵察任務。是一位擅長寫勵志類文章的作家,同時也是一位專業的心理學家。他的代表作有:《自殺》《心理學的故事:源起與演變》(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3年8月)《懸崖上的一課》。

二、寫作背景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國作家莫頓·亨特65歲那年寫的回憶8歲時爬懸崖的一次經歷。小時候跟別的孩子不一樣,他體弱多病,和五個小男孩一起爬懸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處岩石架,爬了1/3高度,就再也上不去,要下也下不去,陷入可怕的兩難境地。後來經過父親指導,一小步,一小步下來,終於脫險.作者把這一經驗推而廣之,成為人生的寶貴財富,成為戰勝一切艱難的法寶。

三、字詞

訓誡:受訓斥、斥責或攻擊。

聳立:高高地矗立。

迂迴:曲折迴旋的;環繞的迂迴曲折。

凝視:不眨眼地看; 神情專注地看; 從高往低看;專注地看、注視著某樣東西。也可以用目不轉睛來形容。

納罕:詫異;驚奇。

瘦骨嶙峋:形容人或動物消瘦露骨。

心驚肉跳:形容擔心災禍臨頭,恐慌不安。

頭暈目眩:頭發昏,眼發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轉。

小心翼翼:翼翼:嚴肅謹慎。本是嚴肅恭敬的意思。現形容謹慎小心,一點不敢疏忽。

悶熱:氣溫高,氣壓低,使人感到燥熱氣悶﹑不暢快;風小、空氣不流暢、氣溫非常高的天氣。 

四、結構層次

《走一步,再走一步》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起因:去爬懸崖

第二部分:經過:進退兩難

第三部分:結果:父親指點,擺脫困境.在父親的鼓勵之下,「我」一小步一小步地走下石架,脫離了「險境」

第四部分:啟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只要把大困難分解成小困難,一個個認真解決小困難,終將戰勝大困難,贏得最後勝利

五、課文分析

1、用一句話概述課文所寫的內容。

本文記敘「我」懸崖脫險一事,說明當我們面臨困難和挫折時,要勇於面對困難和挫折,最終是會戰勝困難和挫折。

2、「我」爬山的原因是什麼?

玩游戲玩厭了,想玩點新花樣。(天氣「悶熱」 為下文孩子們爬到懸崖上去涼爽涼爽作鋪墊)

3、「我」與其他四個孩子的性格差異是什麼?

「我』膽子小內向,其他四個活潑、勇敢。

4、父親為什麼不背「我」下來,而是鼓勵「我」向前走?

因為「我」從小比較膽小,父親為了鍛煉「我」的膽量,教育「我」如何面對困難、戰勝困難。

寫過程哪些詳寫?哪些略寫?(學生閱讀、討論解決,考察能力)

本文寫作上詳略得當。開頭的說明和末尾的點題是略寫。當中攀爬懸崖和爬下懸崖的回憶是詳寫。在寫攀爬懸崖過程中,詳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其他小朋友的活動則略寫。寫「我」爬懸崖的過程詳寫,詳寫「我」怎樣在父親的指導下爬下懸崖,父親的指導則略寫,詳寫「我」的行動與心理。

5、找出心理活動的句子並加以體會。

課文第二部分中,當「我」被棄於懸崖,文章用了「全身顫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磷峋的胸腔裡面冬冬亂跳」「嚇得幾乎要暈倒」「軟弱地哀求」「頭暈目眩」「啜泣」「恐懼和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動彈」等大量詞句刻畫主人公處於險境中的心理狀態。這里有委屈、羞辱、迷惘、悔意,以及強烈的恐懼感。

第三部分,孩子在父親的指點下,終於征服懸崖的過程中,作者詳寫了「我」的心理變化:最初是毫無信心(「我下不來……我會摔死的」),繼而是信心萌發(「這似乎是能辦得到的」)。隨後是信心大增(「信心大增……我能辦得到的」),這使「我」第一次清醒地意識到自己身上的潛在力量,從而激起了「一種巨大的成就感」。

6、「我」心理變化過程怎樣?

最初  毫無信心(「我下不來……我會摔死的。」)

繼而     信心萌發(「這似乎是能辦得到的。」)

隨後     信心大增(「我能辦得到的」)

最後     巨大成就感

7、課文中的兩個「啜泣」有什麼不同?

前者是恐懼和傷心,後者有復雜情感,有歷險的餘悸,有脫險的欣喜,有對父親的感激,更有一種巨大的成就感。

8、「永遠忘不了的經驗」指什麼?

 「經驗」有兩層意思:①是從懸崖上學到的經驗使自己終生受益。②再次將這「經驗」歸納成:「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岩石,而要著眼於那最初的小小一步,走了這一步之後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要到的地方為止」。這也就是告訴讀者,在困難面前不應該畏難怯步,而要冷靜地分析困難,化解困難,要就近起步,由易入手,循序漸進,堅持到底。這樣就可能積小勝為大勝,促使困難向勝利轉化。

9、「屢次」什麼意思,說明了什麼?

「屢次」意思是一次又一次。課文中用「屢次發現……」強調這「經驗」的普遍意義。

六、拓展延伸

莫頓·亨特

莫頓·亨特(1920-2016)是一位擅長寫勵志類文章的作家,他的《懸崖上的一課》被美國作家芭芭拉▪琳達編撰的《假如我們原諒上帝》收錄。此外《心靈雞湯充滿陽光的成長歷程》這本收錄激勵心志的成長故事的書中也收錄了他的相關作品。

1945年1月,在英格蘭的沃頓空軍基地。作為上尉飛行員的莫頓·亨特接受了一項任務,駕駛沒有任何武器裝備和防護設施的蚊式雙引擎飛機深入到德軍本土執行偵察任務。他覺得幾乎無法完成任務,想像著飛機坐艙被炮彈擊中,自己鮮血飛濺,連跳傘的力氣都沒有。

第二天,莫頓·亨特駕機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誡自己,只是起飛,飛起來就行。升到8000米高空時,他又告誡自己,所要做的,就是在地面無線電的指導下,保持這個航向20分鍾,就可以到達荷蘭的素文島,這個,並不難做到,只要努力。

就這樣,莫頓·亨特不斷告誡自己,下面,只是飛越荷蘭,這並不難,然後,是飛臨德國,根本不須想更多的事。而且,還有後方的無線電支持。

就這樣,一程又一程,這位上尉終於完成了任務。當他接受盟軍的獎勵時,他說:「我之所以成為孤膽英雄,完全是因為我小時候一段經歷的啟示。一步又一步,終會達到自己的目標。」

4. 7年級上冊語文第14課的生字

7年級上冊語文第14課的生字:幽、碩、棲、泊、廖、涸、洌、寐

基本字義:

1、幽

隱藏,不公開的:幽會。

2、碩

〔碩士〕學位名,高於「學士」。

3、棲

居留,停留:棲身。

4、泊

停船靠岸:泊船。

(4)七年級語文14課是什麼擴展閱讀

筆順:

組詞解釋:

1、淡泊[dàn bó]指把名利看得很 淡。泊(bó)。

2、停泊[tíng bó]指船舶靠於碼頭、泊於錨地或系於浮筒。分生產性停泊和非生產性停泊。

3、漂泊[piāo bó]隨波浮動或停泊:遊艇~在附近的海面上。

4、泊車[bó chē]停放車輛(多指汽車)。

5、澹泊[dàn bó]見〖淡泊〗。

5. 七年級語文第14課《秋天》

一 何其芳,秋的圖畫,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
二 1
(1)「飽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寫出了豐收之景

(2)「棲息」運用擬人的修辭,概括秋天在農人家裡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鬆弛、嫻靜的氛圍。

(3)「游戲」一詞虛實相生,漁人是在漁船上游戲,並不在乎打了多少魚,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戲秋天,寫出了那份閑適。

(4) 「夢寐」是朦朧的意思,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2
(1)兩個場景:山谷伐木;籬間背瓜果;兩個場景是具體描寫。
山谷伐木置於篇首,丁丁聲悠遠地飄來,訴諸聽覺;震落了清涼的露珠,訴諸視覺和觸覺,真是一片世外風光,啟迪人追思那邈遠的印象,《詩經》中不是有「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之句嗎?「飄」和「幽谷」在何其芳早年詩中常出現,不過那都是寫虛的,用的是比喻義、引申義,用在這里才是寫實的,別有一番情韻。背瓜果所伴隨的心情和表情在詩中未點明,但讀者可以想到,那是欣喜、笑盈盈的。「棲息」本用來描寫有生命的物類,現用在這節詩的末尾,來概括秋天在農人家裡的狀況,將虛無的東(秋天)西視象化了,創造出鬆弛、閑靜的氛圍。
3
因為露珠、冷霧、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氣特徵;提到農家,稻香、鐮刀體現農家特色;有秋蟲低鳴,蟋蟀聲使田野更遼闊;溪水乾涸、更清冽,暗示這是在秋天。
4
表達了詩人喜愛、贊美的感情。

6.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14課《驛路梨花》文章圍繞小屋的主人設置了幾個懸念,請在文

《驛路梨花》文章圍繞小屋的主義設置了三個懸念,第一次懸念:第8段「屋裡漆黑,沒有燈也沒有人聲。這是什麼人的房子呢?」第二次懸念:第17段「主人家是誰?」「我們」從老人那裡得知,小屋的主人是一個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第三次懸念:第32段「為頭的那個小姑娘趕緊搖手:不要謝我們!不要謝我們!房子是解放軍叔叔蓋的。」解放軍為什麼蓋小茅屋呢?

7. 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第十四課全文

本冊教材的主題、題材范圍主要是「童年」、「親情」、「品行」等方面,6個單元分別是:童年夢痕、秋日擷英、親情歌吟、品行善惡、生命禮贊、性靈愚慧。主要培養精讀能力,重點開拓比較閱讀,學習「比較」的閱讀方法,初步接觸探究性閱讀。
「表達·交流」綜合實踐相應為:永葆童心、尋找自己的秋天、感悟親情、生活的棱鏡、關注動物朋友、做個智勇雙全的少年。這些活動旨在使學生樂於動筆,樂於開口,認識到寫、說的要求比小學提高了,但都不是太難的事。
「語文趣談」六個單元的題目是:有趣的漢字、「秋」與頌秋悲秋、三口之家父母子、從「蛇」說到問候語、「貓狗」語義面面觀、「睡」與「寐」。
第一單元:童年夢痕
每個人都從童年走來,也許大家都曾在泥牆跟下聽過油蛉的低唱,但未必都有過嫁給賣灶糖老漢的痴想;也許你家也有個會講美女蛇故事的長媽媽,但你一定沒有收到過雪人寄來的賀卡……剛剛告別了童年的初一學生,童年就好比是剛睡醒時朦朧又清晰的夢,美麗而幼稚,快樂又可笑。本單元的童年主題,主讀課文2篇,分別是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鮑爾吉·原野的《雪地賀卡》;「比較·探究」課文4篇,分別是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張潔的《揀麥穗》、舒婷的《童年絮味》和沉河的《生命》。這些作品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描寫了不同時代兒童的生活情景和感覺、趣味。學生通過對這些作品的精讀和比較、拓展閱讀,喚起自己童年生活的記憶,咀嚼品味美好的童心、童趣,並對某些事情作出初步的理性分析和判斷,比如說:百草園是樂園、三味書屋是苦屋嗎?為什麼說相信神話、帶有秘密的童年是幸福的?等等。同時通過精讀,深入體會經典作品的語言表達技巧,增強語感。然後,說說自己的童年是不是也有值得回味、懷念的故事,看看是不是比他們更精彩,更調皮,有著更多的夢幻和秘密?最後把同學所說的童年故事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來,居然也粗略成文,繼而就會發現,剛才在同學口中挺生動的語言,寫在紙上似乎有些別扭,於是明白:原來說和寫,並不是一回事。

第二單元:秋日擷英

當同學們從童年的夢中醒來,校園外的田野,已是一片金黃的秋色。和春天一樣,秋天也是多彩的世界,多情的季節。本單元秋的主題,以杜牧的《山行》和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為主讀課文,每篇課文又輔以二、三首秋詞、秋曲為比較,讓學生從「霜葉紅於二月花」和「枯藤老樹昏鴉」中領略古人筆下各種不同的秋色秋思、秋情秋韻,深入體會古人運詞造語、設色布景的匠心。
「比較·探究」課文,兼及古今中外。古人有劉禹錫的《秋詞》和杜甫的《登高》,今人有毛澤東的《採桑子·重陽》和賈平凹的《落葉》,還有英國詩人濟慈的《秋頌》。他們或抒「萬里悲秋」之慨,或唱「勝似春光」之歌;或歌頌田野里累累的果實,或祝福窗外那凋落的梧桐。在這輝煌的秋的交響中,讓同學們走進圖書館、網際網路,在豐富多彩的藝術品中進一步擴大視野,豐富感受;再走進大自然,用視覺、聽覺、觸覺、味覺,捕捉秋的消息,尋找自己情所獨鍾的秋天,動口動手,抒發自己「心中的秋」。

第三單元:親情歌吟

常言道:可憐天下父母心。人間親情,莫過於父母,父母之愛,沒有絲毫的功利,沒有半點的奢華。本單元的主讀課文,一篇是朱自清的《背影》,父親那黑布馬褂、青布棉袍,肥胖的身軀,蹣跚的腳步,吃力地攀上月台的背影,一點兒也不瀟灑,卻讓天下兒女為之動容。另一篇是梁曉聲的《慈母情深》,一個平常的母親,無所畏懼地與警察較勁,為兒子討回了心愛的小人書,又毫不心痛地用自己的血汗錢圓了兒子的買書夢。此外,還有楊新雨的《養母》、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里柯克的《我們是怎樣過母親節的》和泰戈爾的《金色花》,作為「比較·探究」課文。這些作品裡的父親母親,他們對子女的愛,點點滴滴,平平常常,有些還有點兒可笑,甚至還讓子女反感,但為什麼總有那種催人淚下的偉大力量?這些作品將引導學生去好好欣賞那些朴實無華的平常故事,再好好感悟一下整天包圍著他們卻往往為他們所忽略的親情。然後引導學生好好想一想:作家筆下的母愛故事各不一樣,是否也能以你自己的方式表達出自身體驗、感悟到的親情?

第四單元:品行善惡

就好像狗在我國人的口中總是形象不佳一樣,蛇在外國人筆下,也多半是邪惡的化身。本單元的主讀和「比較·探究」課文中,都有名為《農夫和蛇》的寓言,都在告誡人們,惡人本性不會改。然而蛇在我國,卻未必都是邪惡的化身,十二生肖中有蛇,民間故事《白蛇傳》中的白蛇青蛇,更是美麗善良的精靈。非主讀課文的《盜草》,就是根據這個故事改編的京劇中的一場。同樣是蛇,形象卻截然相反,這是為什麼呢?
本單元作品中的魔鬼和狼,都不是好形象。主讀課文中的《漁夫的故事》和「比較·探究」課文中的《東郭先生與狼》,前者選自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後者編自古代中國的《中山狼傳》,故事情節驚人地相似:人救了魔鬼(狼),魔鬼(狼)卻恩將仇報要害人,最後人以智慧把魔鬼(狼)裝回瓶子(袋子)中。但是,兩篇的主旨真的完全一樣嗎?故事的情節誰的更曲折?讀著這些寓意深刻的故事,領悟其中正邪善惡的道理,學學古人編故事的技巧,還可以自己動手,把其中的故事加以豐富,改編成課本劇,自導自演,過把癮。

第五單元:生命禮贊

常言道: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人只有一次。人如此,動物何嘗不是?本單元關於生命主題的6篇課文,人和動物各佔一半。較之前幾個單元,這些課文,故事情節相對復雜了些,結局也更出人意外。主讀課文中梁實秋的《貓的故事》,當你讀到那隻母貓,冒著生命危險潛回書房給它的四個兒女餵奶時,你無法不和作者一同贊嘆偉大的母愛,一同思考「天地之大德曰生」!而歐·亨利的《最後一片葉子》,那支持著喬安西闖過生命難關的最後一片藤葉,原來是畫家貝爾曼用自己的生命所創造的偉大傑作,你又不能不驚嘆生命的頑強和人間真情的高尚。
「比較·探究」課文有章廷樺《天鵝的故事》、周梅森《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周曉楓《「小地主」》和雨果《「諾曼底」號遇難記》。這里,白天鵝的悲壯和灰喜鵲的詼諧交織成生命的華彩,田立業和哈爾威船長則用自己的死為別人托起生的希望。這些故事中,都有一些生動的場面,一些美妙的情節,一些精彩的對話,一些幽默的語言。對這些反復比較、欣賞、品味,相信在思想上和讀、寫、說方面都會有新的收獲。然後走進「關注動物朋友」的實踐中,說說自己的觀感。

第六單元:性靈愚慧

本單元的主題,說得通俗點,就是聰明人和傻瓜的故事,而且還應了一位偉人的一句名言: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主讀課文之一,是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說的是一個愚蠢的皇帝和他的大臣們的荒唐可笑的故事。在這篇的「比較·探究」中,哈謝克的《黑信》和聶紺弩的《我若為王》,也同樣拿皇帝說事兒。這些作品內容荒誕,寫法各異,但都生動有趣、意義深刻,其奧妙何在呢?
主讀課文之二,是柳宗元的《童區寄傳》;其「比較·探究」為干寶的《李寄》,一寫男童戰勝劫匪,一寫女娃戰勝妖蛇,可謂無獨有偶、異曲同工。和這些古代少年交相輝映的,是關於革命家劉伯承兒時故事的《智懲惡少》。而和這些古今少年相映成趣的,是蒲松齡關於屠夫戰勝惡狼的故事《狼》。這些卑賤的聰明者,克敵制勝,靠的是什麼?有什麼共同點?劉基的《說虎》,似乎說出了點什麼。但畢竟各人有各人的招數,無論故事中的主人公,還是編故事的表達技巧,都似有不同之處。還得細細比較,認真揣摩,才會知曉應該學習的是什麼。
這些篇目中的《童區寄傳》、《李寄》、《狼》和《說虎》,都是文言文,是本冊第一次遭遇的文言散文,有關文言文的一些詞語、語法問題,也是應該注意的。
本單元的內容還有個特點,就是童話和「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故事碰在了一起,為此,「綜合實踐」為嘗試編寫類似主題的童話,並要求先說後寫,看看說、寫如何互動。

8. 七年級語文第14課《秋天》

答案

一.《秋天》的作者是現代詩人、評論家何其芳.詩人用一個個生動鮮明的畫面,構成一組組絢麗多彩的秋的圖畫.這一個個生動鮮明的畫面依次是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

答案補充

1「飽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寫出了豐收之景

2「棲息」運用擬人的修辭,概括秋天在農人家裡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鬆弛、嫻靜的氛圍。

3「游戲」一詞虛實相生,漁人是在漁船上游戲,並不在乎打了多少魚,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戲秋天,寫出了那份閑適。

4 「夢寐」是朦朧的意思,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答案補充
2.詩歌第1節主要寫了幾個場景?是概括描寫還是具體描寫?
是具體描寫,主要寫了清晨朝露未唏的時候,有位農人來到幽谷,丁丁的伐木聲震盪山谷;田野里發散出稻香的氣息,金黃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個身影在揮鐮割稻,晶瑩的汗珠濕透衣衫;果林中還有採摘瓜果的人,瓜果飄香,沁人心脾,摘下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禮物,放進背簍,這份喜悅要與親友一起分享。

3.詩題叫"秋天",詩中哪些景物能表現出是秋天?

因為露珠、冷霧、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氣特徵;提到農家,稻香、鐮刀體現農家特色;有秋蟲低鳴,蟋蟀聲使田野更遼闊;溪水乾涸、更清冽,暗示這是在秋天。

4.詩人通過對絢麗多彩的鄉村秋景圖的描寫,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

表達了詩人喜愛、贊美的感情。

答案補充
「詩歌第1節主要寫了幾個場景」這題可能答得不好,其他應該沒錯。

看在我這么認真答,給點辛苦費吧~
湛男dё夢 回答採納率:23.3% 2008-11-04 23:30
請問作者是...

答案補充
給樓下的答了..
-_-!
附帶一些資料給你吧:
a.為什麼說這是一幅鄉村秋景圖?
b.詩中刻畫了幾幅圖畫?(給它們命上整齊、漂亮的名字)
c.詩歌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麼?

a.因為露珠、冷霧、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氣特徵;提到農家:稻香、鐮刀體現農家特色;有秋蟲低鳴:蟋蟀聲使田野更遼闊;溪水乾涸、更清冽,暗示這是在秋天。
b.三幅圖: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
c.天的喜愛、贊美的感情。

答案補充
伐木聲飄出幽谷——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幽谷的深、靜。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飽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寫出了豐收之景;「稻香」從味覺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豐收的圖畫。
秋天棲息在農家裡——「棲息」運用擬人的修辭,概括秋天在農人家裡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鬆弛、嫻靜的氛圍。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閑與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戲在漁船上——「游戲」一詞虛實相生,漁人是在漁船上游戲,並不在乎打了多少魚,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戲秋天,寫出了那份閑適。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裡——「夢寐」是朦朧的意思,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答案補充
為什麼「收起青鯿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這個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鯿魚像烏桕葉;另一層意思,江岸上烏桕樹,樹葉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網起的是烏桕葉的影子。用倒裝句體現漁民悠閑的心情。
睿寧 回答採納率:22.6% 2008-11-04 23:38

閱讀全文

與七年級語文14課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