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語文主謂賓定狀補例句
1、他的話說得老戰友和工人們心裡開了花。
2、總理那高大的形象總是浮現在我的眼前。
3、張思德同志(主)永遠(狀)是(謂)我們學習的(定)榜樣(賓)。
7、峰巒(主)剛剛從黑夜中(狀)顯露出(謂)一片灰濛蒙的(定)輪廓(賓)。
8、他(主語)非常誠懇地(狀語)徵求(謂語)大家的(定語)意見(賓語)。
9、飛鳥伴著駝鈴歌唱(連動詞雙謂語)。
10、祖父正在找五十年前的照片。
⑵ 語文中什麼是「主謂賓」
主謂賓,一種文法的表達方式。語法順序為主語—謂語—賓語的結構。主語是一個句子中所要表達,描述的人或物,是句子敘述的主體。可由名詞、代詞、數詞、名詞化的形容詞、不定式、動名詞和主語從句等來承擔。
謂語是用來說明主語做了什麼動作或處在什麼狀態。謂語可以由動詞來擔任,一般放在主語的後面。
賓語是動作的對象或承受者,常位於及物動詞或介詞後面。賓語可由名詞、代詞、數詞、名詞化的形容詞、不定式、動名詞、賓語從句等來擔任。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
1、主語:是謂語陳述的對象,指明說的是「什麼人」或「什麼事物」。
2、謂語:是陳述主語,說明主語的,說明主語「是什麼」或「怎麼樣」。
3、賓語:在動詞後面,表示動作、行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誰」或「什麼」一類問題。句子一般有兩種情況:寫人、寫物(寫事、寫物)。分析句子時,首先判斷是「寫人」還是「寫物」。
劃分句子成分,還要抓住枝幹(定語、狀語、補語)。
1、定語:在句子中起著修飾、限制主語或賓語中心語的作用。
2、狀語:修飾、限制謂語中心語,一般在謂語中心語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代時間、地點、范圍、情況等。
3、補語:對謂語中心語起補充說明作用,一般放在謂語中心語之後。
⑶ 語文古文中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舉例子說一下,謝謝拉~~
古文的句子成分除了沒有補語外,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等,與現代文完全相同,不同的是語序,即這些成分在古文中的「具體位置」不一定都與現代文一樣,這就是所謂「特殊句式」。
舉例說明一下。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在不改變語序時,可硬譯為:「馬中能一天跑一千里的,一次吃食有時吃粟子一石。」這個句子在句式上顯然不符合現代漢語習慣,調整語序翻譯為:「日行千里的馬,一頓進食有時能吃一石粟子。」
按現代漢語語法分析,「日行千里的馬」是主語,「一頓進食有時能吃一石糧食」是謂語。其中,「日行千里(的)」是「馬」的定語;「一頓進食有時能」是「吃」的狀語;「一石粟子」是賓語,其中的「一石」表示粟子的「量」,屬於定語。
按照以上分析,分別來看看各個主要成分的情況:
「馬之千里者」是定語後置,現代漢語表示為「日行千里的馬」,可簡稱為「千里馬」;
主謂關系沒什麼不同;
賓語的「粟一石」也是定語後置,調整語序為「一石粟」。
按照現代漢語語法規則,這句話可翻譯為「千里馬一頓進食有時能吃一石粟子。」
⑷ 語文主謂賓例句有哪些
語文主謂賓例句:
1、我喜歡你。
2、他是學生。
3、小朋友做游戲。
4、柳樹抽新枝。
5、我喜歡吃蘋果。
6、他送給我禮物。
7、我看見了一個小孩。
8、他很開心。
9、小貓吃魚。
10、魯班是工匠。
11、軍人接受任務。
12、魯班得到啟發。
13、老師提問我。
14、我回答問題。
15、我正在寫字。
16、我買了一雙鞋子。
17、我得到了一本書。
18、我想染頭發。
19、他掏出了匕首。
20、我在回答問題。
21、他不喜歡香菜。
22、我拿起鋤頭。
23、小朋友要做作業。
⑸ 請問語文文言文中什麼是主語,定語,謂語,狀語,賓語,補語請舉出例子!謝謝
先回答句子成分的問題
【主謂賓式句子】:予(主語)獨愛(謂語)蓮(賓語)之出淤泥而不染。
主語:語言動作的發起人、謂語表示主語動作狀態的詞。賓語:主語動作的承受者。
【補語】:補充說明句子成分的句子成分。1、從位置上判定。補語一般用在動詞、形容詞謂語後。例:
①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
②構怨<於諸侯> ③長於臣
2、從補語的構成方面來判定。補語常由介賓短語。
①以介賓短語表動作行為發生的處所。例: 越王勾踐棲<於會稽之上>
②以介賓短語表示動作行為涉及的對象。如: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
③以形容詞表示動作行為的結果。如: 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④以副詞表示程度。如: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⑤以數量短語表動作行為所用的時間。例: 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
【定語】:說明主語狀態的句子成分。 作定語最常見的仍然是形容詞,不過位置經常在中心語後面,這叫定語後置。其次,名詞也可以作定語的。
(常後置)1.由「……之……者」構成定語後置的標志,具體形式為「中心詞+之+定語+者」。例1: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解析:句中,「石」是中心詞,什麼樣的石頭呢,「鏗然有聲」的石頭。定語放在了中心詞的後面,在翻譯的時候應該注意調整語序。
2.由「……之……」構成定語後置的標志,具體形式為「中心詞+之+定語」。
例2: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解析:「爪牙」和「筋骨」都是中心詞,修飾語分別為「利」和「強」。這句話翻譯的時候還要注意對「黃泉」的解釋,作為古今異義詞,這里應該解釋為地下的水,而「用」的解釋也很特殊,這里用作介詞,解釋為「因為」。
3.由「……者」構成定語後置的標志,具體形式為「中心詞+定語+者」。
例3: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一蟲,自名「蟹殼青」。
解析:「少年」屬於古今異義詞,解釋為「年輕人」。什麼樣的少年,後面緊跟了修飾語「好事」。
【狀語】:描述主語動作狀態的詞句子成分作狀語的一般也是動詞,形容詞,這與現代漢語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文言文中名詞也經常怍狀語,這屬於名詞的活用,叫名詞作狀語。綜合起來看,動詞、名詞作狀語的較為常見;其次是介詞結構,但與現代漢語不同,介詞結構作狀語在文言文中絕大部分情況下是要後置的,這叫介詞結構後置或者狀語後置。
例:①叩石墾壤,箕備運於渤海之尾。「箕備」作動詞「運」的狀語,譯為「用箕備」。(《愚公移山》)。
接下來說虛詞。
【之】
代詞 人稱代詞 代人:他(們) 吾從而師之
代人:我 君將哀而生之乎
代物:它(們) 拔斂撞而破之
代事:這件事 而死固付之度外
指示代詞 近指:這(樣、種、類) 士大夫之族
遠指:那(么、樣) 未若復吾賦之不幸之甚也
助詞 定語的標志:的 今者有小人之言
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悲夫古書之不存
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 夫子之謂也
調節音節,舒緩語氣:不譯 悵恨久之
動詞 往,至……去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而 】
連詞 表並列:又,或不譯 余因笑而不信也
表遞進:並且,而且 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表承接:就、才、然後 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
表轉折:但是、卻 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
表假設:如果、假如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
表修飾:著、地、來或不譯 則又超急而躍
代詞 你、你的 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
動詞 如,好象 軍驚而壞都舍
學習文言虛詞注意以下幾點:
1.分清虛實
文言虛詞和實詞的分類大體上和現代漢語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詞一般也歸入虛詞一類。特別要注意的是,文言虛詞大多是從實詞借用或實詞虛化而來的,因而某個詞可以同時兼有實、虛兩種用法的情形極為常見,學習時必須分清哪是實詞,哪是虛詞。如,《鴻門宴》中「誰為大王為此計者」中,前一個「為」是介詞,義為「替」、「給」;後一個「為」是動詞,義為「作出」、「制定」。分清詞意的虛實要根據語境作具體分析。
2.辨明用法
有些虛詞不僅兼有實詞的用法,而且在虛詞范圍內又大都有多種用法,這要根據它在句子里的作用來確定。如,《師說》中的「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前一個「其」是代詞,代上文的「君子」;後一個「其」是副詞,相當於「難道」,加強反詰語氣。
另一種情況是詞雖不同,但卻都可以表示相同的用法。如「乎」和「於」都可以有介詞的用法。
3.聯系古今
要確切了解文言虛詞的用法,還應常與現代漢語進行比較,弄清一些常見虛詞的古今變化,准確掌握這些詞與現代漢語中那些詞相當。
虛詞古今變化的情況大致有以下四種:少數沿用下來;有的完全消失;有的用法發生了變化;有時改用了別的詞。
4.注意特殊
文言虛詞中還有一些特殊現象,學習時要特別注意。⑴兼詞。兼詞是指兼有兩個詞的意義和作用的單音詞,它所兼的兩個詞屬於兩個不同的詞類。⑵虛詞的連用。虛詞的連用是為了加強語氣,較多的是兩個虛詞的連用,也有三個連用的。⑶雙音異義。文言中原為兩個單音詞(有的兩個都是虛詞,有的一個是虛詞,一個是實詞),發展到現代漢語變為一個雙音虛詞,而二者的意義有很大差異。
【賓語前置】
動詞可以帶賓語,介詞也可以帶賓語,在文言文中,賓語前置是有條件的。
一、動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賓語前置,大致有以下四種種情況:
(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
否定句中動詞的賓語如果是代詞,這個代詞賓語一般要放在動詞的前面,這是古漢語特有的用法。
1、動詞前面有「不」「未」「弗」「無」等否定副詞的否定句。在這種否定句里,動詞的賓語如果是代詞,一般放在動詞的前面
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鍾山記》)譯文:「古時候的人沒有欺騙我呀。」
這是個否定句。動詞前面有否定副詞「不」,代詞賓語「余」,放在動詞「欺」的前面。翻譯的時候應該按現代漢語的順序,即「古之人不欺余也」。
3、以否定性無定代詞作主語的否定句。在這類否定句中,動詞的賓語如果是代詞一般也要放在動詞的前面。
三歲貫汝,莫我肯顧。(《碩鼠》)
這是否定句。它的主語是「莫」「莫」是否定性無定代詞。賓語「我」也是代詞,現代漢語「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二)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放在動詞謂語前。在古代漢語里,使用頻率大的疑問代詞是「何」字,其他的還有「誰、孰、惡、安、焉、胡、奚、曷」等,它們作賓語時,也放在動詞謂語前面。
① 良問曰:「大王來何操?」(〈鴻門宴〉)譯文:「張良問道:『大王來時帶什麼了嗎?』」
這是疑問句,「何」是疑問代詞,它充當動詞「操」的賓語,前置到「操」的前面。按現代漢語的順序,應是「大王來操何?」
(三)用「之」把賓語提到動詞前,以加重語氣。這種現象古漢語並不多見。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
譯文:「不懂得斷句,不明白疑難問題……」
句中的「句讀」,「惑」都是要強調的賓語,動詞是「知」、「解」。「句讀」、「惑」前置到動詞前面。「之」是標志。「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不知句讀,不解惑」。
(四)用「是」把賓語提到動詞前,以加重語氣。
① 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譯文:「該不會要責備你吧?」
句中「爾」作「過」的賓語,借「是」把賓語前置,以示強調,即「過爾」,「過」在這里是「指責,責備」的意思。
(五)特殊情況:
1、「相」字解釋為「動作偏指一方」時,可譯為「我,你、他(她)」,這時「相」用在動詞謂語之前。如:
① 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你)② 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她)
2、「見」解釋為「動作偏指一方」時,可譯為「我」,這時「見」字也常常放在動詞謂語前,表示「對自己怎麼樣」。如:
① 府吏見丁寧(我)②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我)③ 望見恕(我)
除此之外,還有現在常用的「誠請見教」「望見諒」「請勿見笑」,都屬此用法。「見」可譯為「我」,即「誠摯地請求教導我」「希望原諒我」「請不要譏笑我」。
3、「自」字解釋為「自己」時,也常常放在動詞謂語前,如現代漢語的「自製、自殺、紫紋、自救、自信、自焚、自律」等詞語,可以說都是古代漢語結構遺留在現代漢語里的合成詞。如:《鄒忌諷齊王納諫》:「忌不自信」中「自信」應理解為「信自」。
① 舉賢以自佐③ 何不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二、介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常見的介詞有「於、以、為、與、從、自、向」等,它們往往與後面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結合,組成介詞結構。這些在介詞後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叫介詞賓語。介詞賓語一般放在介詞之後,文言文中在以下情況下放在介詞之前:
一 疑問代詞作賓語,一般放在介詞之前。如:
二 介詞賓語不是疑問代詞,但是為了強調它,也放在介詞的前面,這種情況最常見的是「以」的賓語前置。如:
① 余是以記之……(蘇軾《石鍾山記》)譯文:「我因此記下這件事……」 「以」是介詞,「是」是賓語,「是」提到「以」的前面。
⑹ 請高人指點一下語文中主謂賓定狀補的用法
語文中主謂賓定狀補的用法最好通過分析具體句子去掌握。比如「我認真讀好這篇課文」,就包含了主謂賓定狀補。「我」,主語;「認真讀好這篇課文」,謂語。謂語中的「認真」是狀語,它修飾動詞「讀」;「好」是補語,它給動詞「好」作了補充;「這篇課文」是「讀」的賓語,而「這篇」又是「課文」的定語。
⑺ 語文里的主謂賓定狀補是怎麼運用的有口訣嗎
語文里的主謂賓定狀補是:
主語即一句話中動作的發出人;
謂語即一句話中的表示具體動作的部分;
賓語即一句話中動作的承受者;
補語是句子中動作狀態進行修飾;
定語是對句子中名詞性的詞語進行修飾的部分;
狀語是對句子中的動詞性詞語或全句整體進行修飾的部分.
口訣:
主謂賓,定狀補,主幹枝葉分清楚,主要成分主謂賓,附加成分定狀補.主語功能被描述,
謂語最愛說主語;賓語多在謂語後,配合謂語來描述.定語只在主賓前,限制修飾不含糊;
狀語有時在句首,謂語前面常光顧;補語天生膽子小,謂後賓後小嘀咕;的前為定得後補,
地字前頭是狀語.明確概念常練習,學習語法莫怕苦.
⑻ 語文里的主謂賓定狀補是怎麼運用的有什麼口訣嗎
主謂賓定狀補口訣
主謂賓,定狀補
主幹枝葉分清楚
主幹成分主謂賓
枝葉成分定狀補
定語必居主賓前
謂前為狀謂後補
學語文,有口訣
主謂賓、定狀補,主幹枝葉分清楚。
定語必居主賓前,謂前為狀謂後補。
狀語有時位主前,逗號分開心有數。
基本成分主謂賓,連帶成分定狀補。定語必居主賓前,謂前為狀謂後補。
六者關系難分辨,心中有數析正誤。什麼誰稱主,做是怎樣才充謂;
賓語動支配,回答謂語什麼誰。前置狀語目(的)時(間)地(點),
意義不變能復位。補語從後說前謂,定語才和後賓配。介賓短語多狀補,
不能充當賓主謂。的定地狀與得補,語言標志定是非。
名詞:
人和事物各有名,萬千名目可辨清。表示名稱即名詞,具體抽象有不同。
時間空間和地點,方向位置有專稱。主賓定謂都可作,名詞具有多功能。
動詞:
世間萬物皆運動,於是動詞相應生。行為動作和發展,存在消失與變更。
心理活動及判斷,一概可作謂語用。能願趨向兩動詞,配合謂語意更明。
形容詞:
人有特徵物有形,修飾動名靠形容。事態動作有性狀,描摹性狀用形容。
形容詞語極豐富,准確修飾需深功。形容詞語功能多,主要充當狀謂定。
數詞:
數詞即為表數目,確數概數和序數。確數包括整分倍,不定數目是概數。
整數前加老第初,排列順序是序數。分數倍數表增加,減少只能用分數。
量詞:
表示單位量詞全,單位各異按習慣。事物行動作統計,物量動量分兩款。
量詞數詞相結合,數量短語功能全。動量短語居動後,物量短語在名前。
代詞:
代詞代替人事物,按照作用分三族。人稱代詞我你他,咱們自己和大家。
疑問代詞誰什麼,進地性狀數如何。提示代詞這和那,每名某另別其它。
副詞:
副詞修飾動與形,范圍程度與時間。肯否估計與情態,語氣頻率用法全。
稍微沒有全都偏,簡直僅僅只永遠,已經曾經就竟然,將要立刻剛偶然,
漸漸終於決忽然,難道連續又再三,也許必須很非常,最太十分更馬上,
越極總挺常常再,屢次一定也不還。時名副名看加在,名前可加副不來。
前很後名都不行,單獨回答更不能。
介詞:
自從以當為按照,由於對於為了到;和跟把比在關於,除了同對嚮往朝;
用在名詞代詞前,修飾動形要記牢。
助詞:
結構助詞的地得,時態助詞著了過,語氣助詞啊吧呢,他詞後邊附加義。
連詞:
成分連詞難分辨,換位不變才是連
⑼ 語文中的主謂賓定狀補怎麼用
簡單地說,一個句子的主幹是謂語,也就是「動作」;主語是謂語的施動者,也就是「動作」的執行人;賓語是謂語的受動者,也就是「動作」的作用對象。
例如:我買書,主語「我」,謂語「買」,賓語「書」。
在某些句子中是可以預設主語或賓語而獨立成句的。例如:下雨啦!(省略主語)、我們走(省略賓語)、一起走!(主、賓都省略)
定語是用來修飾主語和賓語的。例如:(英勇的)我軍打垮了(囂張的)敵人。「()」內為定語。
狀語是用來修飾謂語的。例如:我軍[迅速地]打垮了敵人。「[]」內為狀語。
狀語種類有很多,只要是表明動作發生的時間、地點、方式等的,都是狀語。
補語是用來補充說明謂語的效果的。例如:我吃<飽>了。「<>」內為補語。
上面是從語法結構來分析,實際上區分主謂賓定狀補還可以從詞性角度上來講,主語、賓語一般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來充當 ;謂語一般用動詞來充當;定語用形容詞來充當(如白色的、柔軟的等);狀語用副詞、名詞、介賓短語等來充當(如慢慢地、1949年、在閣樓上等);補語一般用形容詞來充當。
作文中要想使文章華美最好採用長句,即將所有的句子成分盡量多使用,而且不同的句子成分又可以加以擴充成為獨立的短句,並使用關聯詞使單句變為復句。這樣會使文章變地旖旎柔美,比較適合於抒情散文的寫作。
而要想使文章有力則最好使用短句,句子成分要簡約。這樣才能使句子節奏明快,便於朗讀,給人以鏗鏘有力之感,比較適合議論文的寫作。
無論寫什麼樣的文章,對於句子的運用必須要靈活,不能完全按照正常的語法構造結構來寫,那樣的文章是沒有色彩的。比如:我們可以將狀語前置、,將主語省略、將主語獨立,甚至可以借鑒古文的寫作方法:將賓語提前。一句話,句子是為我們的表達所服務的,不要拘泥於其固定的規則。
但是,很多時候不少人會寫病句,原因在於缺乏統籌概念,雖然句子可以靈活多變,但是不能發生角色錯誤:不能將主語當謂語使、不能將狀語當補語使、也不能發生詞性錯誤等等
⑽ 求語文主謂賓例句
主謂句型最基本的就是:(定語)主語===[狀語]謂語(補語)===(定語)賓語
例如:他[昨天從我這里]拿了(一本)書。「他」是主語,「拿」是謂語,「書」是賓語。「昨天從我這里」是狀語。「一本」是定語。
當然還有非主謂的句型,比如動賓結構的「熱愛人民的軍隊」就是沒有主語,也沒有謂語的。
房子的建成,使我很高興。
從總體來看這是一個主謂句,(房子的)建成使我(很)高興
「房子的建成」是一個定語和中心語的結構,,房子的作為定語.
「使我很高興」使動句,
「很高興」是狀語和中心語的結構,「很」修飾「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