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回歸語文課堂的本真
讓語文教學回歸本真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學也越來越呈現出勃勃生機,教師們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開始有意識地把課堂教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能夠關注學生的發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密切語文和生活的聯系,創設大的語文環境,這些都體現了課程改革帶來的豐碩成果。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值得思考,由於個別老師對「課標」解讀的不夠,學習目標不明確,課堂上盲目追求形式,卻不注重實效,出現了一些非語文現象。
比如,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時,重要的是體會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以及對比的寫法和我的情感變化等內容,引導學生學會運用語言的方法,如,七點、七點一刻、七點半、得意洋洋、迫不及待等寫法的運用。課有的教師卻用大量時間想一想自己和父母之間的故事,把學生感動得痛哭流涕,上成了思品課。
在互聯網+的時代里,如何正確使用多媒體課件,也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在教學《桂林山水》時,用大量的時間讓學生欣賞桂林山水,看風光片,不去體會作者的語言表達形式等等,這些都使語文課堂失去了本色。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因此,我們提倡本真語文。
本真語文課,就是以人為本,它遵循語文教學規律和學生發展、成長規律,通過教師有深度的、注重讀寫綜合實踐活動的整體優化、創意設計,直達語言教學的本質內涵,以其實現學生全面和諧發展。語文教學一定要從語言文字入手,來理解內容,體會情感,這就叫「得意」,同時要帶著學生揣摩體會這樣情感是怎樣通過文字表達出來的,這叫「得言」,語文教學要言意兼得。積累詞句、品味語言、感悟內容、學習寫法都是語文的本真。也就是說,課堂上關注字詞句篇的基礎知識訓練和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訓練,使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得以提升。
本真語文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語文課堂要有語文味。所謂的語文味,表現在課堂上應該是動情誦讀、靜心默讀的「讀味」;圈點批註、摘抄讀寫結合的「寫味」;品詞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要讓學生親歷閱讀的過程。讀通---感知文本;讀懂---領悟內涵;會讀---內化語言。
作為教師,要明確各年段教學的重點,才能把語文課上出語文味。
『貳』 語文教學提倡返璞歸真,返璞歸真指的是什麼
回歸語文本真,簡單地說,就是不要逐字逐詞地通過講解傳授,而是回到原先的學語文的方式,讓學生讀書,自悟。
『叄』 還課堂語文本色
花了很長的時間讀完了 黃厚江老師著的《還課堂語文本色》,這是一本彰顯著黃厚江老師語文教學思想和理念的好書,翻開精緻淡雅的封面,就立刻被內容深深的吸引。
本色語文是「語文本原」、「語文本真」、「語文本位」。本原,是目標和任務;本真,是規律和途徑;本位,是方法和效果。
按照語文的規律教語文,按照語文的規律學語文;把語文課上成語文課,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
語文學科,必須以語言為核心,以語文活動為主體,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目的。
對照黃老師的觀點,反思自己的日常語文教學。不禁汗顏:自己何曾好好思考過什麼是語文的規律,自己何曾好好思考自己每天上的語文課是不是真正的語文課,自己有沒有在自己的地里種過別人的莊稼。
學生的需要就是教學的起點。教學內容的確定必須考慮課程目標、文本特色、學生需要和教學需要。閱讀教學中的文本處理,應該考慮到內容、形式、語言三個層面。閱讀教學,要從學生的原初體驗出發,針對學生的問題,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才能真正達到教學共生。
一切為了學生是硬道理。我們應該常常這樣問自己:課文的解讀,是從學生立場出發的嗎?我們設計的問題,學生能回答嗎?教學過程中,我們最在意的是誰?我們設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需要的嗎?我們教學活動的安排,真正的動機是為了學生嗎?
很多時候,我們的語文教學出發點並非源於學生的需要,我們更多考慮的是文本解讀的深刻和獨到,考慮的是內容呈現形式的新穎獨特。一節課下來,我們對自己課堂的滿意程度,也常常取決於作為教師的自己精彩與否,而很少考慮學生的需要,學生的收獲,學生的精彩。
中學語文是教文育人。聽和讀,不只是一個獲得信息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感受和體驗說話人和作者情感的過程,理解接受他們思想的過程,甚至是一個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的互動過程。說和寫,也不只是一個信息輸出的機械方式,而是思想和情感的表達過程,甚至本身就是思想和情感萌發衍生的過程。
語文的使用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只有通過正確的模仿和反復的實踐才能養成。任何人的語言習得都不是依賴於課堂中教師的「教」,高明的老師也只是幫助學生養成語言習得的良好習慣,提高語言習得的實踐效率而已。
語文學習,有很多內容是沒有辦法講沒有辦法教的,有很多內容是講和教沒有多大用的,必須依靠學習者自己的習得和體悟。語文學習習得重於學得,素養重於能力,積累重於方法,綜合重於分析。
沒有讀黃老師的這專著之前,根據我十多年語文教學的感受,我對語文教學有著一些自己的不成體系認識,這些認識都來源於自己的日常教學,它們沒有理論的支撐,也沒有得到過誰的認可。但是我始終有這樣的感覺:語文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的過程。讀到黃厚江老師以上的觀點,我終於找到了共鳴,找到了理論的支撐。我欣喜若狂,於是我更加堅定自己的做法:在日常教學中,以形式多樣的語文活動,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在活動中不斷鍛煉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黃厚江老師的《黔之驢》,把一篇寓言解讀為三個故事:一個關於驢的故事,一個關於虎的故事,一個關於好事者的故事。每一個故事的解讀都緊扣文本,都引導學生解讀出不同的寓意,並且通過一定的語言形式加以概括,有效地豐富了教學資源,拓展了文本解讀的空間,培養了學生多向解讀和批判思維的能力。
黃厚江老師的《老王》,從傳統教學重點理解老王,到把理解楊絳作為教學重點,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理解老王,不僅僅停留在理解他的善良和不幸上,而是更深層次地走進了老王的內心需求和渴望。理解楊絳,也不僅僅在於理解楊絳對老王的同情和不尊重上,而是更深層次地探究了楊絳與老王內心的距離與冷漠。
讀黃厚江老師的教學對比,更清晰地認識到黃老師以自身的教學實踐著本色語文的真諦。反觀自己的文本解讀,反思自己對教學內容的挖掘,大多都是淺層次的。這樣想來,自己的語文課或許很少能給學生在閱讀初感基礎上有新的更深刻的收獲。讀黃老師,認識到自己離優秀的語文老師,還很遠很遠。
《還課堂語文本色》給我很多新的認識和感悟。路漫漫而修遠兮,對於語文教學之路,吾將上下而求索。
『肆』 初三語文教師教學工作總結
工作 總結 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環節。通過工作總結,可以明確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初三語文教師 教學工作總結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初三語文教師教學工作總結1
本學期我擔任初三(1)班和(3)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學生面臨升學考試的壓力,在重大責任面前為優化下學期教學,現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端正思想,師生互賞
認真學習實踐學校的 教育 教學理念,本著以學生為中心,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加強個人的職業道德修養,把關愛學生作為立業之本,本著對一切學生負責的態度,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給學生 學習 方法 ,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兩班學生經過初一初二兩年的 語文學習 ,語文興趣、學習習慣、學業成績、學習品質等方面出現了較為突出的分化。端正學生的學科 學習態度 必要而艱巨。
開辟「每周師生印象回眸」欄目,為優化師生語文形象起到了會診作用,師生坦誠交流,營造了健康而積極的師生取悅氛圍,在教學民主中贏得了更多的教育話語權。
二、深入鑽研,認真備課
連續四年的初三語文教學,容易形成吃老本的思想,教學倦怠情緒更易滋生,教學途徑更易走老路。怎樣才能常教常新?只有增加理論補養。課前認真學習語文課程標准,深入領會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再度深入鑽研教材,吃透教材,明確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加大學情研究的縱深度,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追求科學解讀教材。提前為初三下半學期就要進入綜合復習階段做准備,認真整合每一冊教材,結合考試考點對每冊教材進行多維度的系統分析,對知識點做好分類、歸納和總結,教學更貼近中考要求,為帶領學生扎實系統的做好復習埋下伏筆。認真研究近五年來中考題型,針對每一個考點進行分析,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重難點。
三、講究方法,提高效率
採用靈活有效的 教學方法 。初三階段學生往往會出現浮躁心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尤為重要,在課堂上採用朗讀、講練結合、小組比賽等多種形式開展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力爭使上課內容豐富,現實。語言力求幽默,例子援引力求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當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無心向學,懶懶散散,或旁若無人的說笑,或毫無顧忌的睡覺等違紀行為時,要以平和的心態調控課堂教學,盡量不使課堂受到沖擊,限度地提高授課質量。
四、研究學情,有的放矢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學習習慣不良、學習意志力薄弱、學習基礎較低、家長因忽視對孩子的教育或過分溺愛等給孩子造成的各種不健康的心理障礙、學生的不斷劣化等諸多棘手問題,學期初就准備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學生堅持加大檢查頻度,適當降低要求,加強關愛力度,課余時間個別輔導。堅信只要堅持輔導,這些同學基礎重新建立起來,以後授課的效果就會更好。同時對部分優生進行能力強化訓練,爭取提高優生數量。
五、針對考點重點,各個擊破
1、夯實基礎,字音、字形、標點符號、擴寫、縮寫、仿寫修辭等基礎知識,一定要穩扎穩打,強化記憶,強化訓練,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提高。課後字詞做到每課三練——練字音、練字形、練詞語的運用;加強句式的訓練和仿些;加強古詩詞的背誦和默寫。
2、強化文言文閱讀理解,「能閱讀淺易文言文」是中考命題對考生的基本要求。試題由課內已經延伸到課外,在復習文言文時讓學生認真掌握文言虛詞意義和用法,學習文言實詞,要注意區別詞的古今意義,要積累實詞的一詞多義,要會識別通假字,要會概括 文章 的中心意思,而且應該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內容、思想,學會對比分析,且動手翻譯。為加強文言文的學習,實行每課一考、人人過關、不斷復習、不定期檢測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
3、加強閱讀指導,新教材淡化了文體的編排,但並未降低對文體的要求,特別是 議論文 的閱讀,學生一時感到摸不著頭腦,所以我計劃在向學生講清議論文基礎知識的同時,選擇典型的篇章,並配以典型的議論文練習,通過反復演練,爭取使學生掌握議論文的一般特點。結合考點引導學生總結每類習題的答題模式,積極向中考靠攏。
4、加強 寫作指導 ,為了使學生形成寫作知識系統,在學期初給學生開設寫作知識講座,並對 話題 作文 ,命題作文, 半命題作文 進行專題講座,爭取使學生學作文的命題、立意、構思等方面都有較大的提高,堅持每星期兩篇 讀書筆記 ,兩星期一篇大作文並落實作文糾偏糾錯力度,堅持讓學生閱讀優秀書籍,為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大語文學習環境,重視課外閱讀,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本學期重點訓練學生的 記敘文 寫作,以「一材一題」和「多材一題」為訓練模式,達成選材、結構、立意的訓練目標。
本學期我的工作還存在許多不足,1班__、__等學生的不及格現象還時有發生,3班有近一半學生書寫差現象還沒有改觀。面對學生懈怠的狀態有急躁的情緒,對後進生的輔導沒有長效機制,課堂發言的主動性還沒有完全解決。在下學期的工作中我會極力補足,盡力把工作做好,爭取促使學生個體語文潛能得到挖潛。
初三語文教師教學工作總結2
轉眼間本學期即將結束了,本學期我擔任 九年級語文 教學工作,學生即將面臨升學考試,我深知肩負的責任重大,所以本學期在教學上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開展了工作:
一、集體備課、集思廣益,團結協作、共同提高
團結協作,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這對 畢業 班的老師顯得特別重要。這學期我們備課組成員還是經常交流 經驗 ,彼此毫無保留,尤其是我和我的對班搭擋總是互相探討、共同進步。我們在團結協作過程中,心往一處想,感受著教書育人的快樂,讓我們這個組合共同進步。
二、更新觀念,抓好學習,提高成績
1、端正思想,心系學生。認真學習實踐了學校的教育教學理念,本著以學生為中心,一切為了學生的理念,加強個人的職業道德修養,把關愛學生作為立業之本,本著對一切學生負責的態度,充分發揮優秀文章的作用,融知識與思想為一體,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教給了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2、深入鑽研,認真備課。繼續學習了語文新課程標准,深入領會了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深入鑽研了教材,吃透教材,明確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認真備好了每一節課,能夠駕馭教材。做到了不上無准備的課,帶領學生扎實系統的學習和復習。
3、講究方法,提高效率。採用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復習階段學生往往會出現浮躁心理,所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尤為重要,因此我在課堂上採用了朗讀、講練結合、小組比賽等多種形式開展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力爭使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了一種自然氣氛。當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無心向學,懶懶散散,或旁若無人的說笑,或毫無顧忌的睡覺等違紀行為時,我是以平和的心態調控課堂教學,盡量不使課堂受到沖擊,限度地提高授課質量。
4、研究學情,有的放矢。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學習習慣不良、學習意志力薄弱、學習基礎較低、家長因忽視對孩子的教育或過分溺愛等給孩子造成的各種不健康的心理障礙、學生的不斷劣化等諸多棘手問題,我在學期初就准備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這些同學學基礎的信心重新建立了起來。同時對部分優生進行了能力強化訓練,提高了優生的質量。
5、作文方面。增加了作文的訓練量。每星期一次作文。教師全批全改,並保證在一周內反饋給學生,以幫助學生形成樂寫的習慣。
6、為了擴大學生的積累,我們每星期布置了三篇的抄寫作業,分別是 美文欣賞 , 名言 警句,古詩詞。既可以練字,同時也是潛移默化,擴大課外積累,引導學生有意識地模仿大家作品,自主寫作。對於語文尖子生,還要求他們從抄寫的文章中自選題材寫了一篇同題作文,教師面批面改;同時在抄寫的基礎上全面落實了背誦。
三、提高學生應試能力是關鍵
語文素養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然而時間不等人,如何進行有針對性的備考,是提高學生成績的關鍵。但單純的題海戰術又會陷入惡性循環。因此,應針對中考具體情況,設計多種訓練方案,提高學生應試能力。
1、每星期的課外閱讀訓練。讓學生觀其文而行其道,在欣賞美文中提高解題技巧。教師的講解是應有針對性,並總結歷年中考課外閱讀的考點規律,使學生心中有數。
2、讓學生盡早接觸中考題型。如果再等到總復習讓學生訓練綜合試卷和模擬考題已為時過晚。因此,從初三年的上學期就開始發放往年各省市的中考試卷讓學生訓練。以免學生怯場,便於學生的應試。
3、注重自主性和開放性。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設計、自主探究語文資源開展實踐活動。
4、課文復習考點化。課文復習有邏輯性的分為各個考點,指導學生系統的掌握課內知識。
四、積極參加學校及縣里各級各類的教科研活動,促進自身水平的提高
為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本學期我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組織的教研活動。6月份到__中去研討課,除此以外我還積極參加學校、局教研室組織的各類教研活動,聽課節數達20餘節。為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我還經常閱讀一些教學書籍,作記錄,寫感受,收集的教學信息,獲得的教學理念,以彌補自身的不足本學期我主要從以上幾個方面開展工作,這當中我還存在許多不足,面對學生懈怠的狀態有急躁的情緒,對後進生的輔導沒跟上,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改正不足,盡力把工作做好,爭取在教學上再上一個新台階,中考取得好成績。
初三語文教師教學工作總結3
本學期語文的教學重點是復習迎考,如何更優化、更有效地做好復習工作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也是本學期教學工作的難點。現將我所想和所做的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突出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完善
對於初三學生來說,多半已有了自己的學習習慣,只有極少部分沒有養成。所以主要工作在於「完善」。這學期「完善」的重點在「練筆」上。眾所周知,作文是學生最怕寫的,但又不得不寫。短期的突擊或抱有臨時發揮等僥幸心理是過不了中考這道坎的,為此,通過《中學生學習報》作文專練系統組織學生練手熱身,突破寫作訓練偷工減料這一「瓶頸」。
二、讓學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目標
每個初三學生的學習現狀、自身潛力都不盡相同,所以其學習的目標也不同。為此,鼓勵他們從自身特點出發,不盲目、不從眾,量身制定一個最合理、最可行的目標。而我則在每次月考之後督促他們要為實現目標繼續刻苦學習。
三、功夫用在每一節課上
初三下學期的時間本身就很緊張,指望學生課下在語文上花很多時間是不可能的。為此,我特別注意當堂的學習效果,突出重點難點.務必要求學生掌握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諸如第一輪復習當中,堅持當堂默寫古詩文,發現問題及時補救。
四、不忘學科的特殊性,注重德育滲透
在教學中,始終突出語文的人文性。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如教《藤野先生》時,著重教育學生學習魯迅先生的愛國精神,學習他關心祖國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學習他憂國憂民,對祖國負有崇高的責任感和道義感。
五、及時把脈學情教情,實施專項訓練
專項訓練一:強化學生情感體驗和表達能力
在初三的總復習當中,對於知識、能力、情意三者的聯系以及積累、感悟生活中的人生哲理、情感體驗等相關知識,相當多的學生顯得很陌生。為此,在第二輪復習中,專門組織強化他們情感體驗和表達能力的訓練,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專項訓練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教學中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一直是我致力要做的。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像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他們成為一個學習上「會思考」的人。
專項訓練三:培養學生自學意識和能力
雖然在初三的語文教學中,「填入」式的傳授不可少,但還應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讓他們「我要學」的意識漸漸萌發直至呼之欲出。這學期,我所帶的班級有不少學生自己完成了課標中列出的名著的知識點的梳理和總結。
六、沖刺階段:培優輔差
培養一批語文尖子生:努力挖掘優生的潛能,完成知識的系統化,提高他們的應試能力。在抓優的同時,也注重進一步鞏固並提高中等生的學習成績。幫助差生取得適當進步:讓差生在教師的輔導和優生的幫助下,學習一些基本的知識,逐步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形 成語 文基本能力。從而,讓整個班級的語文素養和語文成績得到提高。
初三語文教師教學工作總結4
本學期我擔任初三(_)班和(_)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學生面臨升學考試的壓力,在重大責任面前為優化語文教學,現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踏實地引領學生復習
1、圓滿地完成了個階段的復習任務。依照開學初擬定的教學計劃,五周內完成課本古詩文的復習並進行相關知識點的訓練;三周內完成課本現代文的復習並進行相關知識點的訓練;用四周的時間做模擬習題並對復習中的缺漏進行彌補,最後的九天用於根據個人實際情況而進行的自由復習。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都已如期完成並頗有成效。
2、指導學生尋找學習規律。在復習課本知識並進行相關知識點的訓練的同時,指導學生尋找規律,把握技巧,能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更快地提高學習成績。如復習文言文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使動」是指動作行為不是由主語發出的,而是由主語「使」賓語發出的,帶有強制性;而「意動」用法是指意念上認為誰怎麼樣,帶有主觀性。掌握了這個規律,就不會混淆詞語的使動、意動的一般用法了。再如名詞作狀語、特殊句式等都有規律可尋。找到這些規律,用它來解決問題便可事半功倍。
3、提高寫作技巧。和寫作內容相比,寫作技巧雖然只是末與本的關系,但對於初三學生來說,通過兩年多寫作內容的練習,寫作技巧的練習和提高已是勢在必行且能錦上添花之舉。所以,本學期針對學生的寫作現狀,特別注重了以下技巧的練習:
(1)審題技巧。依據作文命題的三個部分,依次審 提示語 、題目和寫作要求,三者不可漏一,認真仔細,方可避免偏題、跑題。
(2)擬題技巧。題好一半文,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擬題好壞舉足輕重。擬提時可用修辭、可加副標題、可直接點題。要讓讀作文的人一見到題目就能心動或眼前一亮。
(3)點題技巧。可開篇點題,總領全文;可中間點題,回應開頭;可結尾點題,深化中心。恰當地點題,既顯示作者心中有目標,又能使文章獲得提升。
(4)書寫技巧。包括字體大小適中、字跡清楚,顏色以藍色為佳,排列工整,書寫規范。
二、虛心地向同行學習
本學期在踏實地引領學生復習的同時,還先後兩次外出向同行學習,_月_日在__學院附中,_月_日在__一中西校,先後聆聽了六位老師的講課和五位老師的 報告 ,從中不僅學習了學案導學的真經,還學習了初三復習的好的做法。如__老師以20__年中考題為例總結 散文 閱讀規律,如___老師以課外文言文的閱讀帶動課內文言文的復習,如___老師課前五分鍾讓學生出聲朗讀優秀文章並說收獲。這些老師的做法和經驗令我大開眼界,為我引領、指導學生復習提供了借鑒。
三、真誠地為學生建議
經過三年的努力,有的學生成績突飛猛進,非常優秀;有的原地踏步,只是一般;有的落在了後面卻有特長。面對即將到來的中考,他(她)們該如何選擇?高中?職業中專?還是?一部分學生陷入迷茫。在學校的統一布署下,我和老師們認真領會市裡的招生精神,仔細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全面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後,針對不同的學生真誠地給他(她)們提出了不同的建議:升高中有希望的給予鼓勵,並指出提升方向;升高中沒希望的建議他(她)和家長商量,選一個好專業,學一門好技術;有特長的支持他(她)訓練特長,再提 文化 課的成績。
由於及時地針對地做工作,提建議,使成績不同的學生都找到了努力方向,不僅成績提高很快,學生的情緒也很穩定,這一點是很難得的。
回顧一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雖繁忙卻充實,雖辛苦也欣慰,那時因為看到了耕耘以後的希望!以後定當更勤耕耘,以期看到更多、更大希望!
初三語文教師教學工作總結5
日月如梭。轉眼,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一學期以來,在校領導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在班主任和家長的積極配合下,圓滿地完成了教育教學工作任務,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備學生,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
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懂得了充分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學生學習層次不同,班級上課氣氛也不一樣,如初一(1)班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活躍,但是學生差異性很大,如有很多的學生逆反心理強,心理脆弱,需要你及時的「關注」他,鼓勵他,所以我就因勢利導,在課上多提問他們,注意他們的心理,多給學習熱情,效果還不錯。還有一些「弱勢群體」,他們多數基礎不好,上學期的幾次考試很不理想,對他們打擊很大,有些人上課睡覺,不完成作業,甚至想放棄語文的學習,我及時了解情況,多和他們溝通,鼓勵,重新點燃他們學習語文的希望之「火」。由此我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很好的驗證。
二、備課與上課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的同時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我一直認識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常常上網查閱一些教學課件,並不是下載一個現成的應付了事,而是把幾個好的進行整合,並且結合實際教學整理出適合自己學生的行之有效的課件。雖然費事辛苦,但事實證明那是很值得的。
在上課的環節,我努力做好「精講」,把「創設教學情境」與「合作學習」兩項技能在課堂上充分體現。利用好有限的教學資源創設情境,把班級的學生繼續按照4人分好小組,在正常上課是討論,復習是互相考題,作文學習時候又互評作文……總之在不同的學習時期,我都把合作學習做到實處,從效果上看很不錯。今後一定努力做好這兩項技能的培養。
回看自己的授課,我還感到有點愧疚,因為有時我並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自己的情緒。
三、做好學困生輔導工作
因為語文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因此,我絕對不能忽視。為此,我認真地做好了學困生記錄。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部分人要進行課余時間個別輔導。因為這部分同學需要一個安靜而又不受干擾的環境,才會靜下心來學習。只要堅持輔導,這些同學基礎重新建立起來,以後授課的效果就會更好。成績也會相應提高的。
四、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
本學期我十分注重自身業務能力的提高。
1、認真備課。平時教學中我認真研究教材,結合新課程教學理念,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在研究備課中,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2、多聽課,多學習,有意識地總結一些可行的教學方法。從而使教學有的放矢。
3、認真完成各項材料。通過各項材料不斷提升自己。
五、研究課題情況
本學期研究的課題是《語文學科合作學習模式的研究》。利用語文學科的特點及所教學生的特點進行合理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收獲。也總結了一些經驗:語文教學中應合理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以達到教學目標。利用這種方法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學習效果也很好。通過合作學生掌握的知識會更加全面,也會更加扎實了。
運用合作學習模式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個別學生只成為了聽眾。因此這種教學模式還有待於進一步改善。
六、重視德育教育,讓教學回歸語文本色
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復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受到很好教育。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填補空白。這樣引導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升華認識。讓思想升華。
此外,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試就是一種檢驗。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後如何自我提高,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與語文水平。
以上就是我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可能有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汲取經驗,以取得更好成績。我有信心做的更好。
初三語文教師教學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 初三語文教師教學工作總結範文優秀
★ 初三語文教師教學工作總結優秀範文
★ 初三語文老師教學工作總結最新範文
★ 九年級語文教師教學工作總結範文
★ 2021初三語文老師教學工作總結
★ 優秀初三語文教學工作總結範文5篇
★ 初三下學期語文教師教學工作總結範文
★ 初三語文教師個人工作總結
★ 優秀九年級語文教師教學工作總結範文
★ 初中語文教師學期教學工作總結範文5篇
『伍』 語文課堂教學如何回歸文本
摘要:使語文課堂返璞歸真,回歸自然本色,又要做到扎實有效,真正體現高效低耗。
關鍵詞:解讀文本,把握內涵 有效交流
在聽課過程中,我們也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或者是先復習引入,再逐段讀講,歸納段意,最後了解完中心思想,文本教學內容面面俱到,眉毛鬍子一把抓;或者是稍做過渡,直撲重點段落,使原本完整的文章支離破碎,失去了整體的美;或是只抓住字詞,名曰體現其工具性……並且非語文活動多,說學逗唱,喧賓奪主;而且教學設計環節繁復,設問多多,圈套多多……華中師大楊再隋教授用「虛、鬧、雜、碎、偏」五個字概括了這種種語文課堂教學。這樣的教學,教師教得辛辛苦苦,課時緊緊張張,目標完成度可想而知,談及收獲更是「高耗低效」。崔巒老師在新課改研討會上就針對如何克服小學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的問題時提出:「我們欣賞並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回歸常態的語文教學。」
如何使語文課堂返璞歸真,回歸本色,如何讓語文教學既簡單又有實效,我們從以下方面做了努力:
一、深入地解讀文本,把握文本內涵
准確地解讀文本,是上好閱讀課的前提。我們從普通讀者欣賞性的閱讀、學生學習、教師教學這三個角度,一步一步地潛心研讀文本,把握其語言特點及人文內涵。我們把解讀文本分為三步:第一步,教師要作為一般讀者去賞讀,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形象美、語言美、意境美、人格美……第二步,以學生的視角,思考可以學什麼、不學什麼,學習中的困惑是什麼,哪些可能是學生學習的疑點、難點、興奮點;第三步,從教師教學的角度,確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和策略。教學目標力求簡單,明確。對於文中把握不準的再通過資料解決。以免只注重資料,放棄文本,造成「泛語文」傾向。
在充分挖掘文本的內涵所在,理解文本的價值意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並與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後,教師要樹立學生是閱讀教學主體的思想,課堂上給予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引領學生認真思考,潛心會文,讓學生與文本進行充分接觸,做好對話准備。在學生對文本有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後,再進行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對話,相互交流自己對文本的獨特見解。
《金錢的魔力》是人教版新課程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的一篇略讀課文。文中對於小伙計托得的笑的描述可謂到位,有比喻,有誇張,頗耐人尋味。如何帶領學生走進文本,理解托得的笑背後所隱藏的真實內涵呢?我們通過集體備課,對文本進行深入研讀,對教案進行精心設計,引導學生多形式地朗讀體會,並進行了適度拓展,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具體做法是:
1、廣閱資料,深入探討。備課組教師為了設計好教案,課前分頭搜集整理資料,利用網路資源查閱了大量與文本有關的作品,如:《百萬英鎊》等,還收集了部分作品寫作背景。然後對教材進行潛心研讀和深入探究,分析教材的前後聯系,確定教學的三維目標,把握各部分的重點和關鍵,確定教學重難點。
2、精心設計,反復修改。依據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根據教學內容,結合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生活經驗,對學生的知識技能進行梳理、分析,提出教學策略,緊緊抓住「鬼相」,在多個環節進行精心的設計。如:創設情境,課前激趣;巧用導語,恰當點撥;以讀促悟,讀寫結合等。
3、合作學習,讀中感悟。教學過程中我們堅自讀自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匯報等形式讓學生感悟語言的魅力。
4、適度拓展,積累語言。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拓展和運用,如:威蘇維火山的熔岩和托得的笑容有相似之處么?既然沒有,為什麼還用做比喻呢?在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後,再引導學生進行適度拓展:「看到托得的笑,你有什麼想法?」讓學生寫出自己的心裡話,使學生的情感得到進一步升華:那就是托得是一個見錢眼開的財迷鬼!
實踐證明,一堂精彩的課,老師與文本的充分對話,老師對文本的獨到理解是至關重要的前提。只要我們潛心研讀文本,精心設計好課堂教學的每一環節,引領學生與文本進行充分對話,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我們的語文課堂一定會煥發生命的活力。
『陸』 如何在新課程理念下還原語文課堂的本色開題報告
有效的語文教學是指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獲得進步與發展,使之語文素養得到提升,並親歷學習過程和掌握學習方法。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與深化,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要求越來越高
『柒』 語文教學過程中怎樣才能提高學生母語水平
一、語文教學的現狀
我們為什麼要實施本色語文教學?先來分析一下語文教學的現狀。
語文這一學科的本質內涵是什麼?這本來不是問題的問題,現在卻成了大問題。這是因為語文失去了本真。這是因為語文被嚴重異化。語文越來越不像語文了,教語文也越來越不知道怎麼教了。
語文在被誇大。一個極端的做法是,幾乎把所有相關甚至關系不大的東西都當作語文必須的內涵和責任。於是什麼都是語文,語文也成了什麼都是。語文具有人文性,於是語文就成了人文;語文是文化的一部分,於是文化就成了語文;語文不能不關注生命,於是語文就成了生命教育;語文和生活緊密聯系,於是生活就成了語文。一切都在語文,語文就是一切。有人說,語文不能不關注做人的教育;還有人說,語文不能不關注人格的培養;有人說,語文要培養民族感情;?有人說,語文要培養世界視野;有人說,語文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還有人說,語文要關注情感教育……於是有人調侃,計劃生育也快成為語文了。於是什麼都是語文了,而語文也就什麼都不是了。於是什麼都有了,就是自己沒有了——語文不見了。
語文在被拔高。所謂拔高就是放棄了語文學科的基本責任,而去追求那些高位的目標。基礎知識不重要了,基本能力不重要了,動輒對話,動輒多元,動輒審美,動輒探究,動輒質疑,甚至把文化啟蒙作為主要內容和主要目標。在有些課堂里,課文還沒讀懂,就和文本「對話」;文章還沒有理解,就和作者質疑;基本內容還沒有掌握,就開始探究。學習《愚公移山》,語言上幾乎不花功夫,寓言的特點也不了解,功夫主要花在用現代主義的批評方法解析文本;學習《荷花澱》,小說的鑒賞不是教學的重點,詩化小說語言的品味也不是重點,重點是要從文化的角度去解讀;教學《我有一個夢想》,教學的重點不是學習這篇經典演講詞的藝術手法和語言藝術,而是了解美國黑人的不幸命運以及為爭取平等自由所作的斗爭,理解馬丁·路德·金為黑人的自由平等所作的貢獻。「文化」,甚至是政治是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課所追求的固然都不錯,但我們以為應該是在體現語文課程基本價值,完成語文基本任務的基礎上再進行這樣高位的追求。放棄了語文的基本責任,弱化或放棄了語文課程的基本價值,也是一種異化的行為。
語文在被虛化。語文課,越來越好看了;語文課,越來越熱鬧了。新理念越來越多,新形式越來越豐富。可是語文課越來越不像語文課了。體驗多了,積累少了;看影視多了,讀課本少了;聽錄音多了,教師朗讀少了;其他活動多了,語言活動少了。什麼自主,什麼主體,什麼多元,什麼探究,什麼合作……似乎所有老師都能說出一套;什麼PPT,什麼鏈接,什麼網路閱讀,什麼新概念寫作,似乎大家都有一手。目不暇接、眼花繚亂之時,我們不能不想:可是,到底什麼是語文呢?
到底該怎樣教語文呢?這樣一些原點的問題,似乎很少有人能說清楚,甚至很少有人願意認真想一想。至於什麼是閱讀教學的基本任務,什麼是寫作教學的基本任務,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到底如何才能提高,如此等等最基本的問題,能夠回答願意思考的人,實在不多。大家熱衷的是形式是時尚的理念。課上得越來越好看,學生的收獲越來越少。聽說讀寫等基本訓練難得一見了,語言積累和語言訓練似乎成了點綴。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迫切地感到,我們應該理性地想一想:語文到底是什麼?
二、 什麼是本色語文
本色語文是一個概念的建構,是蘇州中學黃厚江老師多年來研究的專題。建構一個概念意味著理念的凝聚、見解的整合、理論的成熟。我們傾向把建構的概念叫做教育主張或教學理念。本色語文:把語文當語文,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本色,不是守舊;本色,不是倒退;本色,更不是無為。本色,不排斥其他風格;本色,也不反對創新;本色,更不放棄更高更好的追求。本色,是語文教學的原點。你可以走得很遠,但這里是出發地。
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日前在蘇州中學舉辦了「黃厚江本色語文研討會」,原本准備三四百人參加的會議最終吸引了全國1000多名中學語文教學同行。「本色語文」是黃厚江積30年語文教學實踐、20多年語文教學研究而提出的語文教學思想。
本色語文就是要求語文課堅持自身的課程追求,承擔語文課程的使命,以語言為核心,以語文學習活動為主要形式,以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為根本目的。語文就是語文,本色語文意在探尋母語教學的基本規律,實踐體現母語基本特點的語文教育,關注的是語文教學的規律和途徑。黃厚江認為,漢語是世界各民族語言中最具有智慧,也是最具鮮明特點的一種,它從文字到篇章,從表達到結構,從聽說到讀寫,都和其他民族的語言不一樣,因此母語教育必然有其自身的規律。
本色語文就是要求語文課能夠按照語文的規律去教,學生按照語文的規律去學。這個規律包括了語文課程的規律,語文教學的規律,語文學習的規律等等豐富的內涵。「語文本位」說的是方法和效果,要求語文教學體現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實現語文課程的基本價值。具體來說就是要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運用具有語文學科特點、契合語文學習規律、體現語文學科價值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黃厚江強調,語文就是語文,不能是其他任何東西。黃厚江說,語文和生活聯系密切,但語文不等於生活。現在有些課堂,教學的空間的確得到了拓展,教學資源也很豐富,語文和生活的聯系非常緊密,但讓我們看到的只是「生活」而不是語文。好的語文課,應該是看看什麼都有,想想,就只有語文。
語文就是語文,要求語文教學必須以語言為核心,以語文活動為主線,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目的。它要求語文課必須體現自身的課程追求,讓學生學會學習語文,能夠運用語文,會讀會寫會聽會說,同時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為學生搭建精神的小屋。它還應該讓學生喜歡語文。現在不少老師是以學生厭惡語文課,討厭語文學科為代價,換得學生一點可憐的分數,自己居然還得意於班級平均分比其他班高出了0.5分。這很可怕。
語文就是語文,要求語文課該有語文課的情趣,要求老師按語文的規律教,學生按語文的規律學,語文課有語文課的味道。有位體育老師說:聽了幾節語文課,發現語文老師上課就是「傳球」,把這個學生的問題踢給另一個學生,另一個學生的問題再踢給這個學生。他說他是學足球的,傳球肯定比語文老師好,而且語文老師課堂上說的話,他沒一句不會說。當然這個老師是在調侃,但反映的問題很深刻:語文課沒有語文味了,語文教師看不出語文教師了。
黃厚江感到,語文就是語文,要求語文教師必須是一個熱愛語文、懂得語文、研究語文的人,有著良好的語文素養,並且最好是有點情趣、有點性情的。
用語文的方法教學語文。本色課堂強調的是用語文的方法教學語文,它以語言為核心,以語文學習活動為主要形式,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根本目的。它的基本特徵是教學內容明明白白,教學過程清清楚楚,教學方法簡簡單單,教學效果實實在在。
三、怎樣實施本色語文教學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語文教學一直在改革,但改來改去也沒改出什麼名堂,反而是越改越糊塗,越改越混亂,改得面目全非,幾乎改掉了語文教學的本質屬性,許多地方把語文課上成了思想教育課,失去了語文的本色。語文教學怎麼辦?語文教學的路該怎麼走?人們在走了許多彎路之後,不得不回過頭來,考慮語文的本色問題。目前,人們已經認識到回歸語文本色的重要性,回歸語文本色的呼聲越來越強烈。怎樣回歸語文的本色呢?我們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做到五個「多」:
1.多讀,培養語感。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古代上學就是讓學生讀經、背經,很少開講,學生卻有很深的積淀,這就是讀的好處。語文課要多多朗讀,朗讀是學習語言文字,駕馭語言文字和運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表達思想、發表見解的重要途徑。出聲的讀,方能讀准字音,大聲朗讀,方能有抑揚頓挫。讀出語感,體會詞語的妙用,悟出篇章結構的章法與機巧,鍛煉當眾發言的膽量,都會在朗讀中得以解決,而且還會在「潤物細無聲」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熏陶,在不經意中提高了運用語言文字的水平,無論是口頭表達還是寫文章都會受益匪淺。這方面的益處,很多教師和學生都會有切身的體會。朗讀時讀音響亮,抑揚頓挫,節奏分明。並將讀者自身的感情融合到讀物中去,這就大大增強了讀物的形象感、意韻感和情趣感。
有人歸納了語文大聲朗讀的十大好處:
一是有利於開發右腦。因為大聲讀實質是朗讀者在自我欣賞自己的聲音,久而久之,有利於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自我培養。
二是能改變學生的性格。性格內向者往往發出的聲音也很小,如果全體學生都能堅持大聲讀課文及其它文章、書籍,很容易使學生愛講話,性格也就隨之而變。
三是有利於學生體會到辯論、爭論的價值,這是更好的、高質量地參與未來的事務的一種素質。
四是有利於改變差生,大多數的差生的突出表現就是不會大聲讀課文,大聲讀不好課文,從大聲朗讀開始訓練,許多差生能在讀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思考力。
五是大聲讀會使腦神經處於極度興奮狀態,這本身就能達到刺激學生深入理解文本的目的。
六是大聲讀需要集中精力,大腦處於「排空」狀態,有利於記憶材料。
七是大聲朗讀文章是語感形成的必走之路,可以這么說,沒有真正的大聲讀文章,就不會有什麼真正的語感。
八是大聲讀文章有利於「詩性美」的再現。每篇文章、書籍都有著「詩」的美,都有著作者美的靈感,而大聲讀,可以將這種美還原。
九是大聲讀有利於其它學科的學習,比如數學的解題如果有了大聲讀,效果一定更好,需要廣泛深入思考、記憶的學科如果運用了大聲讀,學習效率一定會很高。
十是有利於提高寫作能力。大聲讀他人作品是學習的過程,大聲讀自己的作品實質是修改完善的過程。
讀是語文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書聲的課堂不能算是語文課。語文課應該是書聲琅琅,富有韻味,應該讀出語文的特色,讀出語文的美。通過多讀,培養學生的語感,領會課文的內涵,對學生形成深刻的影響,在寫作文的時候能夠自然流露,水到渠成。
2.多記,積累知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再好的記憶時間久了也容易忘卻。要讓學生集中精力聽課,必須做好課堂筆記。為了讓學生集中精力聽課,有位老師在上課前總是要求學生先整理好課桌,把無關的東西統統放起來。據說桌面上亂七八糟會讓人產生忙亂的感覺,會分散精力。上課前整理好課桌有利於集中學生的精力,這一做法值得提倡。做課堂筆記不僅能夠有利於集中學生的精力,而且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有些學生學習成績較差,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太懶,不習慣做課堂筆記。他們的課本上乾乾凈凈,一字沒有,即便是難度較大的文言文,也不記一個字,更別指望他們記在本子上,這樣的學生怎麼能夠學好?因此,有經驗的教師講到重點處,總是提醒學生記下來,並經常檢查他們的課堂筆記,及時進行表揚或批評,當年藤野先生就非常重視魯迅先生的課堂筆記。
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教材上什麼都有,上課只要聽講就行了,沒必要記課堂筆記,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研究表明,對於同一時段學習材料,做筆記的學生比不做筆記的學生成績提高二倍。這是為什麼呢?做筆記的好處可以概括如下:
①、記筆記有助於指引並穩定學生的注意。要想在聽課的同時記好筆記,必須要跟上老師的講課思路,把注意力集中到學習的內容上,光聽不記則有可能使注意力分散到學習以外的其它方面。
②、記筆記有助於對學習內容的理解。記筆記的過程也是一個積極思考的過程,可調動眼、耳、腦、手一齊活動,促進了對 課堂講授內容的理解。
③、記筆記有助於對所學知識的復習和記憶。如果不記筆記,復習時只好從頭到尾去讀教材,這樣既花時間,又難得要領,效果不佳。如果在聽課的同時記下講課的綱要、重點和疑難點,用自己的語言記下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體會,這樣對照筆記進行復習時,既有系統、有條理,又覺得親切熟悉,因而復習起來,事半功倍。
④、記筆記有助於積累資料,擴充新知。筆記可以記下書本上沒有的,而老師在課堂講授的一些新知識、新觀點。不斷積累 以便獲得許多新知識。
有了課堂筆記,學生按照所記的內容進行復習,所學知識就會得到進一步鞏固,其效果是顯而易見的。課堂筆記最好是記在課本上,便於保存和復習。
3.多思,提高能力。有人說,學校就是一個思考的王國,這話一點不假。我們教師的任務不僅是讓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思維能力,學會思考,讓他們的頭腦變得聰明起來。就語文來說,培養閱讀理解能力是重中之重。閱讀能力從哪裡來?這是學生、家長和老師經常思考的問題,也是最令人頭疼的問題。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閱讀都是重頭戲。有人認為讀名著就能提高閱讀能力,這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因為閱讀名著和考試閱讀不是一回事,你讀的名著再多,也不一定會做閱讀題。有人認為購買現成的閱讀資料,讓學生通過做題來提高閱讀能力,這也不過是一種難以實現的美好願望而已,因為許多閱讀題都是東拼西湊的,質量並不高,做這樣的閱讀題往往是費力不少,收效寥寥。因此,最好的辦法是立足課上,設計部分具有較高價值的問題,在課上引導學生思考回答,用這種辦法來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試想,如果每篇課文都設計一定的問題在課上引導學生思考回答,堅持下去,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就一定會不斷提高。
4.多品,激發興趣。語文教材是一座貯藏美的倉庫,是古今中外美文佳作的薈萃,每篇課文又都是內容美、形式美的統一體,語文教學具有得天獨厚的審美優勢。
有些課文可以品味它的內容美:朱自清的《春》,描繪了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五幅圖畫,把春天的美描繪得淋漓盡致,令人陶醉,教學這樣的課文,就需要抓住每一幅「圖畫」的特點,引導學生品味所描寫內容的美點。比如「春草圖」,可以抓住「偷偷」、「鑽」這兩個詞語,品味其動態美;抓住「嫩嫩」、「綠綠」這兩個詞語,品味其色澤美;抓住「輕悄悄」、「軟綿綿」這兩個詞語,品味其觸覺美,從而讓學生體會文章的內容美。
有些課文可以品味它的結構美:葉聖陶的《蘇州園林》,從整體看,結構是總分總,從中間幾個段落看,是並列式,構成了段落排比,結構整齊勻稱,給人以美感。。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價值,碳元素按一般的順序排列只能形成石墨,如果排列成八面結晶體,就成為金剛石,一個好的結構有時就能決定一篇文章的巨大價值。教學這篇課文,就需要抓住每段的段首語,體會段首語句式相同相近的特點,研究每個段首語的作用,再找出每段的布局特點,揣摩每段的行文規律,引導學生品味段落排比整齊勻稱的結構美。
有些課文可以品味它的語言美:茅以升的《中國石拱橋》寫盧溝橋上的石獅子,「有的母子相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萬狀,惟妙惟肖」,把盧溝橋上的石獅子描繪得生動傳神。教學這篇課文,就應該抓住這些優美的語句,引導學生分析擬人和排比的修辭效果,讓他們知道,正是因為使用了這兩種修辭手法,才使得語言生動形象,整齊而富有氣勢;再引導他們體會「千態萬狀」、「惟妙惟肖」兩個形容詞的表達作用,告訴他們,運用形容詞是語言描寫的重要手段,品味語言,一定要抓住形容詞。
5.多學習寫法。現在的寫作怎麼教?我認為,單在作文課上教是遠遠不夠的,要在學習課文的時候教,讓閱讀和寫作真正地「結婚」,在一個鍋里吃飯。
《阿長與〈山海經〉》這篇散文,作者採用了欲揚先抑的寫法,表達了對保姆阿長的無比敬仰和深深懷念,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教學這篇課文,就應該把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先引導學生分析作者對阿長的種種厭惡:背地裡「切切察察」,睡覺擺成一個「大「字」,成天絮絮叨叨,滿腦子里是清規戒律,並且還愛打小報告等等劣行,可謂「抑」得厲害;再分析對她的敬佩:就是這樣一位非常討厭,沒有文化,甚至連書名都說不準的阿長,竟然給「我」買來了別人都買不到的《山海經》,「她確有偉大的神力」,可謂「揚」得強烈。正是這一抑一揚,才使文章的情節陡生高峰,出人意料,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銘刻心中。試想,如果文章只揚不抑,只寫買來《山海經》讓「我」敬佩,其效果可能是不甚理想的。從而告訴學生,欲揚先抑是一種很重要的寫法,我們在寫作文時一定要學習這種寫法。比如「我的老師」這個題目,就可以採用這種寫法。先寫老師對我的多次批評,我對老師的種種不滿,再通過一件事寫我對老師看法的改變,表現出老師的「偉大」,以前面的內容反襯後面的內容,這樣就會收到欲揚先抑的效果。
《故鄉》這篇小說,運用對比的寫法描寫了閏土和楊二嫂的相貌變化,有力的突出了今不如昔的主題,教學這篇課文就應該引導學生學習這種對比的寫法。《白楊禮贊》用高大挺拔的白楊樹象徵北方軍民那種力爭上游的精神,每一部分後面都有一段精彩的議論抒情,教學這篇課文,這兩種寫法都應該學習。《談生命》這篇課文,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樹,揭示了生命的規律,闡發了人生哲理,生動感人,給人以深深的啟迪,這種大比喻的手筆更應該引導學生學習。《陋室銘》、《愛蓮說》這兩篇經典作品,都很好地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教學這兩篇課文,最好是重點學習這種托物言志的寫法。這樣的經典作品,如果僅學學字句,理解一下內容,就是暴殄天物。
選入教材的作品,都是文質兼美的好文章,幾乎每篇課文都具有鮮明的寫作特色。教學這些課文,引導學生學習這些寫作方法,並學以致用,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但目前有些地方是閱讀、寫作兩張皮,分離了閱讀和寫作的關系,抹殺了教材的示範作用,降低了教材的使用價值,好高騖遠,事倍功半,這樣的做法很值得反思。
目前,回歸語文教學本色的呼聲越來越強烈,許多老師認識到回歸語文教學本色的重要性。什麼是語文教學的本色?按我的理解,語文教學的本色,就是要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訓練語文能力,提高讀寫水平。回歸語文教學的本色,就是要從語文的角度教語文,讓語文教學充滿語文味。
『捌』 初一語文教師個人工作總結
初一語文教師個人工作總結範文
導語:轉眼,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結束了,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初一語文教師個人工作總結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鑒。
時光飛逝,一學期匆匆而過。這個學期里,在學校各級領導的安排和指導下,我較好完成了學校安排的教育教學工作,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揚長避短,現在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做個總結。
本學期,我所教學的年級和班級是七年一、七年二兩個班。本學期是學生由小學進入初中的第一個學期,是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的一個銜接點,也是學生學習的一個轉折點,更是一個關鍵的學期。這個學期直接影響著學生在以後的初中三年中學習語文的態度和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習的效率。針對很多學生一時不能適應初中快節奏的學習生活和學習科目較多的情況,結合新課標精神,我在教學中主要採取了一下的幾項措施:
一、抓好生字詞的積累和精美課文以及古文言文和古詩文的背誦。
生字詞是組成課文的基本要素,也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七年級的語文教學也不應該忽視這生字詞教學的環節。我一般會在教學新課文之前,布置學生預習課文的生字,能正確地讀,正確地寫,並理解其意思,這是最基本的要求,課堂上再讓學生讀幾遍生字,一是糾正讀音,二是加深記憶,課後還要求學生抄寫生字,要求學生字跡工整的抄寫生字詞。此外,為了更好的積累優美的字詞句,我充分利用早晚讀的時間讓學生朗讀背誦生字詞、課文中要求背誦的課文和古詩文。對於古詩文的背誦,我要求兩個星期背誦一首,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來背誦。這樣背得慢的學生也不會覺得困難了,對於背得快的學生則鼓勵他們提前背誦,多背誦。另外,我還要求學生堅持每周摘抄一篇美文。
二、抓好講讀課文的示範作用。
「課文無非就是個例子,教是為了不教。」這些話是語文教育的前輩對教學的精闢論述。利用講讀課文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在自讀課文中,讓學生利用在講讀課中所學的方法來學習課文,以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為了讓學生很好的掌握所學知識點,課堂上採用分小組討論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教學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作文教學缺乏有效地方法,作文課訓練的量也不足,學生作文水平難以提高。再者,臨近學期末為了趕教學進度,只能壓縮自讀課課時,這也影響了教學效果。另外,一學期下來,沒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不強。
總之,我會始終用自己的心去教誨學生,用自己的情去培育學生。堅持以新課程的標准實施教學,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提倡合作學習精神,引導學生從生活源泉中不斷吸取發展思維和語言的養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結合中,開辟了課程學習的廣闊天地。今後我定會在教學中不斷改進,努力使學生的成績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更大的進步。
日月如梭。轉眼,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一學期以來,在校領導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在班主任和家長的積極配合下,圓滿地完成了教育教學工作任務,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備學生,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
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懂得了充分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學生學習層次不同,班級上課氣氛也不一樣,如初一(1)班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活躍,但是學生差異性很大,如有很多的學生逆反心理強,心理脆弱,需要你及時的「關注」他,鼓勵他,所以我就因勢利導,在課上多提問他們,注意他們的心理,多給學習熱情,效果還不錯。還有一些「弱勢群體」,他們多數基礎不好,上學期的幾次考試很不理想,對他們打擊很大,有些人上課睡覺,不完成作業,甚至想放棄語文的學習,我及時了解情況,多和他們溝通,鼓勵,重新點燃他們學習語文的希望之「火」。由此我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很好的驗證。
二、備課與上課。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的同時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我一直認識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常常上網查閱一些教學課件,並不是下載一個現成的應付了事,而是把幾個好的進行整合,並且結合實際教學整理出適合自己學生的行之有效的課件。雖然費事辛苦,但事實證明那是很值得的。
在上課的環節,我努力做好「精講」,把「創設教學情境」與「合作學習」兩項技能在課堂上充分體現。利用好有限的教學資源創設情境,把班級的學生繼續按照4人分好小組,在正常上課是討論,復習是互相考題,作文學習時候又互評作文……總之在不同的學習時期,我都把合作學習做到實處,從效果上看很不錯。今後一定努力做好這兩項技能的培養。
回看自己的授課,我還感到有點愧疚,因為有時我並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自己的情緒。
三、做好學困生輔導工作。
因為語文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因此,我絕對不能忽視。為此,我認真地做好了學困生記錄。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部分人要進行課余時間個別輔導。因為這部分同學需要一個安靜而又不受干擾的環境,才會靜下心來學習。只要堅持輔導,這些同學基礎重新建立起來,以後授課的效果就會更好。成績也會相應提高的。
四、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
本學期我十分注重自身業務能力的提高。
1、認真備課。平時教學中我認真研究教材,結合新課程教學理念,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在研究備課中,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2、多聽課,多學習,有意識地總結一些可行的教學方法。從而使教學有的放矢。
3、認真完成各項材料。通過各項材料不斷提升自己。
五、研究課題情況:
本學期研究的課題是《語文學科合作學習模式的研究》。利用語文學科的特點及所教學生的特點進行合理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收獲。也總結了一些經驗:語文教學中應合理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以達到教學目標。利用這種方法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學習效果也很好。通過合作學生掌握的知識會更加全面,也會更加扎實了。
運用合作學習模式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個別學生只成為了聽眾。因此這種教學模式還有待於進一步改善。
六、重視德育教育,讓教學回歸語文本色。
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復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受到很好教育。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填補空白。這樣引導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升華認識。讓思想升華。
此外,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試就是一種檢驗。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學期後如何自我提高,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與語文水平。
以上就是我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可能有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汲取經驗,以取得更好成績。我有信心做的更好。
;『玖』 如何讓語文綜合性實踐學習回歸語文本色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小學高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現狀剖析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中對於5—6年級的「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目標是這樣闡述的:1.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3.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4.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由此我們可知:新課程標准設置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目的是在於「加強語文課程內部諸多方面的聯系,加強與其他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全面協調地發展。」
從新課程改革這6年多來,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綜合性學習的重要。特別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他們在識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方面有了較深厚的基礎,綜合性學習活動在他們身上的開展就顯得更為迫切。同一個活動主題,在低、中、高年級開展時要達到的目標不一樣,對於高年級來說,目標更高。就是因為這樣,小學高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實施成為了難點。對於這樣的一個新事物,教師的做法和態度也是「千姿百態」的。
導致這一現狀的主要症結在於: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新理念」碰到了「陳舊觀念」
小學的學習生活到了高段,教師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學科分數,面對每年的大大小小的考試,很多教師始終牢記著:分數就是學生的命根。「識字」、「閱讀」、「作文」始終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重中之重。綜合性學習可有可無,而且即使教了,學了也未必能在考試中體現出來,所以沒有時間,沒有精力的情況下,先擱在一邊再說。久而久之,學生「明白」了綜合性學習活動是不重要的。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豐富性」碰到了「資源缺乏」
小學高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是豐富多彩的,有「遨遊漢字王國」「走進信息世界」、「輕叩詩歌的大門」「難忘小學生活」,這些活動要真正得到有效的開展,需要多種多樣的資源。但是教師往往過於依賴語文課本,將教材中的內容作為學生開展活動的唯一資源,缺乏課程開發意識,不去或不願聯系學生生活,聯系社區和學校的實際來開發學習資源,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下。即使有些教師願意去開發課外資源,但仍然會碰壁,就拿「走進信息世界」這一綜合性學習活動為例,我們在組織學習的過程中明顯感覺到比較困難,特別是在農村的學生,家裡沒有電腦,就無法感受到網路給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帶來的影響。
(三)小學高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多樣性」碰到了「枯燥單一」
小學高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是一個非常具有「多樣性」的活動。如「遨遊漢字王國」,在這個大活動中,會要求學生開展許許多多的小活動,搜集或編寫字謎,開展猜字謎活動;要求學生查找體現漢字諧音特點的古詩、歇後語、對聯或笑話;要求學生策劃一次社會用字調查活動等等。這些活動有時候需要循序漸進,有時候又需要穿插進行,但是很多教師卻把活動放在了課堂上,想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這些「不可能的任務」,這樣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枯燥、單一,全憑著學生的一點點學習積累、生活經驗在進行。
二、課題研究的內涵:對小學「高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思辨
(一)課題的界定
語文綜合性學習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以課題探究為形式,以實踐活動為載體,將各種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學習方式等進行整合,通過學生自主合作的探究過程來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語文實踐能力的一種語文學習方式。
要有效地實施語文綜合性學習,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首先要把握好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基本特徵,明確它的學習目標。
1、綜合性
語文綜合性學習打破了課本是唯一信息源、教師是唯一信息傳遞者、教室是唯一信息交流場所的教材、教師、教室 「三中心」論,打破了語文教學的學科本位論和語文教學的封閉狀態,體現了鮮明的綜合性特點。
(1)學習目標的綜合。綜合性學習目標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這四個方面的學習目標的綜合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目標的整合,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感受自然》的教學目標定為:A、知識和能力目標:初步學會口語交際和寫作表達能力。能在觀察和欣賞過程中與別人交流,把觀察到的景物的特徵和內心感受、體驗說給別人聽,做到內容具體,語言較生動,並有一定的感染力。在此基礎上,寫一篇作文。B、過程與方法目標:初步掌握觀察景物的方法,初步養成觀察景物的習慣,認識並探究自然。能對感興趣的景物細心觀察、用心體會,在觀察時善於抓住景物的特徵(形、聲、色、味、性),並通過聯想和想像對觀察對象進行多方面的對比、類比和綜合,加深對觀察對象的感知、理解和領悟,從而加深對自然的理解,實現人與自然的溝通。C、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熱愛自然,體驗自然,陶冶情操。回到大自然的環抱,沉浸於大自然之中,圍繞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開展活動,獲得對大自然的親近而美好感情,體悟自然的生命和靈性,欣賞自然中的詩情畫意,藉此將關愛自然、與自然友好相處的情感潛移默化地浸潤在心靈深處。這些目標體現了語文綜合素質的整體發展。
(2)學習內容的綜合。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活化的學習實踐,注重讓學生在真實的廣闊空間中學語文。它把整個世界作為語文學習的環境,圍繞「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科技、文化」等內容展開,涵蓋變化中的整個生活世界的各個方面,上下五千年,縱橫幾萬里,天文、地理、軍事、經濟、科技,古今中外無所不包,體現自然、社會、人文領域與語文課程內容的綜合。
(3)學習方式的綜合。綜合性學習做到書本學習和實踐活動相結合,接受學習和探究學習相結合,課內學習和課外學習相結合,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相結合,規范學習和休閑學習相結合,個體探究和合作學習相結合。
(4)學習資源的綜合。綜合性學習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的綜合性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綜合性溝通和整合。語文綜合性學習資源可分二類:一是本地資源,「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作為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二是網路資源,指學生自己運用「雅虎」、「搜狐」、「新浪」等搜索引擎直接上網收集資料。這些學習資源為學生提供了圖文並茂、聲像豐富的互動式人機界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真正達到讓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意義。
(5)學習評價的綜合。評價的內容,既要看項目的確定是否有價值,內容設計是否具有探究性,探究的方法是否科學,又要看實踐活動是否做到全員參加和全程體驗,還要看學生在活動中的合作態度和合作能力,以及在活動中主動發現問題和探索問題的能力,看收集處理信息得出結論的能力;從評價的形式上看,綜合性學習是復雜的語文實踐活動,單一的量化評定方式不能反映它的本質,而且會在很大程度上壓抑學生的個性、靈性、悟性和創造性的發展,將單一的量化評定轉變為多樣化的綜合評定,採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等多維度、多側面的綜合性評價方式,全面而客觀地反映學生綜合性學習的效果,既讓學生分享成果的喜悅,又明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促進學生健康、和諧發展。
2、實踐性
活動,是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主要形式。通過活動整合聽說讀寫等多種能力,通過活動讓學生親歷經過,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活動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這種活動性的學習並不強調知識的系統性,主要是直覺和感受。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學習語文的出發點和歸宿,乃至語文學習的各個環節都離不開社會實踐活動。也正因為如此,語文教育要大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通過語文實踐活動,溝通自我與社會、與自然的聯系,溝通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那麼,怎樣才能有效地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呢?綜合性學習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
為了更好地展示綜合性學習的實踐性,我們要轉變一個觀念:過去,語文教材和語文課堂更多的是面向文本,綜合性學習則把師生更多地引向實踐,要求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學會發現並解決實際問題。它強調的是學生把所學到的基礎知識、掌握的基本技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學以致用,從而更好地提高聽、說、讀、寫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很難想像,一個孩子天天咿呀誦讀,卻不知道自己讀的東西是生活的反映;經常不斷地表達思想(口頭或書面),卻不理解是用來表現生活的。
3、過程性
課程標准提出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其中「過程和方法」在綜合性學習中體現得最明顯。我們說,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僅僅是掌握某種知識或技能,關鍵是要學會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選擇、批判、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展、有所創新。因此,在綜合性學習這個平台上,我們要特別注重其過程性。
綜合性學習的實施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階段:1、准備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項目設計,學生可以分小組討論、制訂活動計劃、步驟及活動目標,體現出適度的自主性和選擇性,為順利而有效的實施做好充分的准備;2、實踐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過程實施,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進行調查、訪問、搜集材料、分析整理,分析時體現出一定程度的合作性;3、交流階段,這個階段是成果展示階段,主要是用口頭或書面的的形式展示活動的成果,通過交流,取長補短,探討不足,體現出一定程度的合作性與探究性;4、評價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反思評價,可以是教師評、自己評、學生互評等不同形式,在交流的基礎上,學生重新認識自己的活動過程,能夠找到不足,進一步充實和完善活動的成果。
教師要重視學生調查、訪問、搜集資料等活動的過程與策略,鼓勵學生多渠道獲取各種信息,使學生初步掌握獲取資料的方法與途徑。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我們不少老師特別關注最終成果的展示,而對成果形成前的活動過程較少引起注意。綜合性學習不僅要僅重視靜態成果的形成,更要關注活動的過程,關注得到成果前的一切計劃、方案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難和解決困難的方法等等,幫助學生在動態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獲取相應的知識和能力。
4、自主性
課程標准特別強調要轉變教學方式,積極倡導採用自主、合作、探究這種新型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在綜合性學習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新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自然成為這場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
綜合性學習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培養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實踐活動的意識。教材在每一次綜合性學習中,都提供了比較多的內容,設計的活動也不止一兩種,目的就是為了給教師和學生以更多的選擇空間。具體體現在課堂中,教師也應盡可能多地尊重學生的自主權,使學生能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夥伴,甚至可以跳出教材,自己尋找合適的語文活動資源。也就是說,從學習專題的提出,到學習方案的設計、學習過程的安排、學習方法的確定,乃至成果的展示,學生都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實踐的機會和更大的創造空間。
當然,放手給學生自由的同時,也要避免出現盲目性與隨意性。給學生自主,並不等於放羊,老師的適當指導、及時糾偏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活動目標的指導上,不要盲目求全、求高、求深,而應當從學生的實際和可能出發,量力而行,重點放在培養語文能力上。同時,還要和學生一起設計、制定活動計劃,安排活動時間表,並能根據實際需要隨時做出調整和完善。特別是,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由於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取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因此,即便是關注同一專題,每位同學也可能會有不同的側重點,或者側重知識的學習,或者側重態度、情感的熏陶,或者側重方法、習慣的養成,教師應充分考慮到這些個體差異。
需要明確的是,教師指導的目的不是將學生的活動、探究引向一個已有的結論,而是啟發思路、提供信息、補充知識、介紹一些具體的方式和方法。只有既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又提倡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綜合性學習的作用才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師生也才能在和諧、愉快的情境中實現互動。
5、合作性
教育應該是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健康發展、均衡發展,而不是個別尖子生自由學習的天堂。因此語文綜合性學習要求全體學生的參與,使每個學生通過有效的活動過程發展自己的語文素養。語文綜合性學習注重全員參與,重在學生之間的密切合作,以培養新的時代所需要的良好的合作能力與合作精神。全員參與的另外一個含義就是共同參與。在共同參與的過程中,學習者要了解合作夥伴的個性,學會交流與合作,要懂得彼此之間互相尊重、理解與寬容,要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接受別人的意見。
合作性一般是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呈現。在以小組為單位確定活動目標、活動內容、活動步驟後,各成員要按照計劃完成自己負責的內容。分工完成後,小組之間先有小的交流,整合、分析、整理相關材料。小組成員應該樹立互相傾聽、互相學習的意識,要注意合作能力與合作精神的培養。然後將合作的成果拿到班裡去交流,交流的過程也是一次大范圍的合作過程。
『拾』 怎樣教語文
1. 要扎實得去教語文
《新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教學要重視語文的感悟,積累與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根據《新課程標准》,我們語文課應該注重時效,重視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在其他班級聽課的時候,我發現一些老師讓學生感悟,交流,但是教師忽視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和運用,結果,一節課結束了,學生只顧感悟和交流,也沒有悟出什麼東西,學生的語言能力也沒有提高。我認為正確的態度應該是訓練和感悟相結合,訓練中有感悟,感悟之時有訓練。我們語文老師 應該具有哲學的思想,辯證的眼光,而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要真正地讓語文課堂實實在在起來。
2.要認真的教語文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人美每一個教師的語文課堂首先是一個求真的課堂,容不得一點弄虛作假,真正的語文自主教學不是放任自流的「自己學習,自由學習,自願學習。」而是學生自主的去學習,做學習的主人。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主體性如何發揮,關鍵在於教師的引導,要把學生引導在課文的重難點處,課堂上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應該兼顧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實際上。
三.簡單的去教語文
我說的簡單的去教語文,不是簡單無物,不是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單一,而是將教學內容精簡濃縮,把教學內容以簡單的方式呈現給學生,簡化教學過程。這個任務就要求教師有扎實的基本功,開闊的視野來保障,所以簡單的去教語文並不是簡簡單單的去「教」。
語文教學的本身就是生活的「重新放映」我們應該讓語文還原本色,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