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怎麼整合

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怎麼整合

發布時間:2022-12-11 04:54:44

㈠ 淺談如何對小學語文課程進行整合

當前,由於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所帶來的不僅僅是教學手段的變化,同時它也帶來了教育內容、教學組織新式及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的變化。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它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它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像和創造思維的學科。它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方面有獨特的作用」。因此,如果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開辟出一些培養其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徑,勢必會帶來小學語文教學的一些新的變化。本文針對網路語文教學實驗中出現的若干問題從教學環境、課件設計、情感教育、教師職能轉變等方面進行了探討,並設計了相關的實行方案。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方式的整合,為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學會學習」已經成為一個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世界性口號。傳統的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式」教學方式,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自主學習空間萎縮,缺乏活力。教出來的學生就好比算盤珠子,撥一撥,動一動,原本聰靈的個性必被扼殺。這樣的學生怎能適應信息化、數字化的時代,怎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作為創新教學的嘗試,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教學中摒棄了傳統教學方式。在網路環境下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參與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所以我們有意識地讓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或進行社會調查,將語文知識從空間和時間上向課外延伸,不僅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了課余知識,並且培養學生求得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小學語文《鯨》的教學時,我根據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分析、處理、補充,並以網頁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上課時,學生提出了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不能解決的問題,在我的引導下,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和自己上網查找信息,進行個別化和小組合作相結合的學習方式,不僅輕輕鬆鬆地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而且對鯨的一些其它知識了解了很多。眾多教育者提出:一個良好的寬松的學習環境必將會給學生創新意識的激發帶來很大的幫助。斯坦福大學校長卡斯帕爾教授在談到斯坦福和矽谷的成功時,認為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這一要求的提出奠定了信息技術的學科運用價值。
1、聆聽音樂,營造優美的學習環境。每堂課一上課,學生的思想都會由下課時地鬆弛變為上課時的緊張,這從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創新意識的萌發。為此,我們在上課前播放一段韻律優美的輕音樂。優美的樂曲調節了課堂里的氣氛,改變了教室里緊張的學習環境。學生通過聽音樂放鬆了神情,活躍了思緒,創新意識也就自然而然地得以正常發揮。
2、展示圖片,營造民主的學習環境。不同的圖片會給不同的學生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引起學生不同的情緒變化,而不同的情緒變化正是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基礎。我們可以在課堂中充分發揮教學投影片的視覺效果,通過展示與課文內容相聯系的不同投影片,放手讓學生自由觀察,民主討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學生創新意識的激發營造一個民主的學習環境。
3、播放動畫,營造自由的學習環境。動畫片是小學生的喜好。讓學生對動畫片中的內容進行討論,學生更是一個比一個發言積極。針對學生的這個特點,利用現行小學語文教科書中所配備的動畫素材,引導學生觀察,各抒己見,必將會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在自由的學習環境中得以最大程度的體現。我們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引向信息技術和學科有效課程整合的網路信息領域,教師在設計和表現課堂時,要按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對象,精心安排、設置情景、充分考慮增強教學的吸引力,運用聲像媒體使文字型、抽象型的內容生動地、具體地、形象地表現出來,從而激發學生興趣和求知慾。這種教學將會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特點,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挖掘每個人的潛能,張揚學生的個性特徵。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整合,展示不同的學習內容,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
現行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內容的選擇貼近兒童生活,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趨向社會發展需要,洋溢著現實的生活氣息,不僅能夠使學生體會到所學的內容與自己接觸的問題息息相關,而且能夠大大調動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但人無完人,書亦無完書。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還出現一些離生活現實、離這個時代比較遠的信息,而利用網路教學就能彌補此中不足。例如蘇教版的小學語文第五冊中《石頭書》這一課,「化石」、「煤炭」的形成,以及地殼的運動,離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實際都比較遠,在教學中,我們通過學生上網查詢資料,藉助信息技術,解決無法跨越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千萬年的漫長時間變化縮短至幾分、幾秒展現在學生面前;把有趣、復雜的化石、煤炭形成過程、復雜的地殼運動具體、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讓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還讓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知識。就小學語文而言,由於其涉及的內容涵蓋面廣、包容量大,因此這就要求學生在思維上能夠不固於原有的定勢,善於變換角度地靈活地去思考,能深刻的高水平地掌握知識,並把這些知識廣泛地遷移到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使學習活動順利完成。為了能夠幫助學生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在教學中可以採取以下一些方法:
1、錄音播放。《月光曲》這課內容源自於一首優美的鋼琴曲。為了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我們在上課前可以先藉助錄音機把鋼琴曲播放給學生聽,讓學生一邊聽一邊思考:你從中聽出了什麼?聽後你有什麼想法?你對這首鋼琴曲的哪個地方感受最深?為什麼?由於學生對課文內容還不甚了解,自己的頭腦中沒有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勢,因而他們在回答時就不會受局限,自己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從而促使自己的創新思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2、錄像再現。如教《黃繼光》一課的重點段落,學生提問:「在怎樣的情況下,『黃繼光突然站起來?』」「怎樣的情況下,『黃繼光又站起來了?』」此時,學生心理發展出現了憤悱,我播放錄像《黃繼光》中部隊攻佔597·9高地的部分場面。那機槍聲、大炮聲、手榴彈的爆炸聲連成一片,學生彷彿置身在炮火連天,硝煙彌漫的戰場上,黃繼光奮不顧身地靠近敵人的火力點,最後用自已的胸膛堵住敵人槍口等情景歷歷在目。在這一形象感知的基礎上,學生排除了思維障礙,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強烈的共鳴,激發了學生的思維興趣。這時,教師再讓學生答題,他們一改過去照本宣科的現象,而是用自已的創造性語言回答得有聲有色。
3、網路下載。《蝙蝠和雷達》是一篇科學小品文。什麼是雷達,雷達的作用是什麼,它是怎樣工作的,小學生很難有個清晰的認識,因此學生的創新思維就很難得到發展。解決這些問題並不難,打開計算機,進入相關的網站,找到這些內容下載下來,一看便明。問題解決了,其他的內容也就迎刃而解了。我們正是利用了信息資源、現代化手段來跨越時空的界限。將信息技術融合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時代活水,與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的知識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和現代科技。
三、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空間的整合,改變不同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把「語文綜合性學習」納入語文課程體系結構之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以語文學科為依託,注重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學生生活、社會生活之間的整體聯系。其最終目的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我認為,要提高學生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效率,必須把握有效的教學策略。利用網路環境來進行語文教學,可以體現語文教學的開放性,豐富性。如在二年級下期語文教材中有《月食》一文,平時老師按常規教學,學生總是難以理解,似懂非懂,效果不佳。後來調用計算機多媒體課件,通過動畫的形式生動形象地再現月食這一天文現象,學生通過看微縮的太陽系運動,便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真所謂「此時無聲勝有聲」。
又如在《特殊的葬禮》教學中,設計者就提供了三個可發散延伸的空間,一是為什麼這次葬禮是特殊的。通過鏈接相關網站,學生們了解了為什麼總統要為這條瀑布舉行葬禮。二是關於現在我們周圍的環境,特別是水源的污染,能夠引起學生對生態平衡的警醒與深思;三是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文章,為學生提供比較鑒別的內容,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和文學評價能力,加強對學生語文素養的熏陶。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它已不再是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識,而是迅速更新知識的能力,是在更新知識和利用新知識的過程中體現的創新意識,表現的創新能力。而創新能力培養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要能夠做到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採取藉助現代教育技術改變課堂教學手段,使課堂教學充滿情趣、充滿樂趣、充滿活力的方法,不失為一種較好的選擇。
1、實物演示。寫入小學語文課本內容中的許多物體,孩子們都沒有親眼見過。究竟這個物體是什麼樣子,是不是像書中所寫的,孩子們一概不知,如琥珀。這很不利於孩子們的創新能力的培養。但這個物體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還是能見到的,為此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准備幾塊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琥珀,上課時利用實物投影儀分別演示給學生看。由於是實物,他們看的興趣就會很濃,看的時候就會很認真很細心;他們就會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提出許多自己認為還不明白的問題,然後通過詢問查找討論,搞懂了,弄清了,自己的創新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加強。
2、摹擬試驗。許多事情,如果不通過自己的親身試驗,其中道理永遠都不會明白。例如《畫楊桃》,同是一個楊桃,它能被畫成不同的形狀。其原因是每個學生所坐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楊桃的形狀就不一樣。老師在上這一課時,單憑講學生是不會輕易理解的。我們不妨換一種方法,把一個楊桃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現在屏幕上,讓學生試著自己也去畫一畫,然後再變換位置看。這樣一畫一換,雖然學生僅僅是動動手動動腿,但他們在動的過程中已經是鍛煉了自己的一種創新能力。
3、虛擬假設。在小學語文課本中,許多文章的主人公結局都是極具有懸念性的。如果能對這些主人公後面的故事進行一番虛擬假設,勢必會對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起到一定的幫助。如《凡卡》《窮人》《賣火柴的小女孩》等,他們後面的故事會怎樣發展呢?我們可以把這些文章的圖片通過剪輯整理合並在一個地方,讓學生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個人物,把它後面的故事虛構成一段文字講給同學們聽。此舉一方面是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一次綜合考驗。
信息技術是教學手段,是學習工具。我國政府認為:「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鼓勵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廣泛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並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各地要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實現多媒體教學進入每一間教室,積極探索信息技術教育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是信息技術教育發展中應特別重視的問題。」這一論斷也證明了,當前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目標,是建立在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促進教與學的改革基礎之上。人類已進入信息時代,以網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正在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生產、學習和工作方式。「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是我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觀點,它要求教師能從自己的學科教學過程中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術幫助自己的教學,把信息技術融入到課程教學中,也就是指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能把信息資源、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對這種「整合」教學方式的研究和實施將會對小學生探究性學習、創造性的發揮、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創設良好的基礎,使小學語文教學朝著特色、個性的教學方向發展。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去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還需要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的工作者們作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信息技術與課程的融合,必將對教育的發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定會使我國的教育事業欣欣向榮。

㈡ 如何做好科學課和語文課的整合

知識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學習也是,教學也如此。就小學科學課教學而言,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它的內容覆蓋天文地理、化學物理、生物等,所以,它並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在多年的教學中,我發現,如果將科學和其他學科融入一起,學科之間相互整合,深入挖掘學科中的內在聯系,對科學教學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科學教學也會變得豐富多彩。它不僅能增強學生的探究和創新意識,發展他們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進而讓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

在《科學》新教材的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幾乎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因而做好實驗教學十分重要。教師主要應結合《大綱》要求,把握好同其他各科教學的聯系,這是一個比較棘手的事情。科學課所涉及的知識十分廣泛,不但要求教師要具備敬業的精神、淵博的知識、較強的經驗與方法,還要有整合教材的能力等。如語文和科學的整合,語文教師要上出其中的科學味兒,得有豐富的科學知識作支撐;科學老師要上出具有文學韻味的科學課,也得有扎實的語文基本功才行。

小學科學與語文這兩門學科,看起來毫不相關,但我們如果用心比對,會發現語文教材中的很多課文是與科學課內容相近、相聯系的,如果將這些內容進行整合,既加強了學科之間的聯系,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又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化教學效果,實現兩門課程的相互補充,相互促進,避免教學資源的重合使用,讓教師少浪費功夫。我經常和各年級的語文教師進行溝通和探討,從兩門學科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出發,尋找語文和科學兩個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探索科學和語文兩門學科從知識點、教學內容、學生發展等多角度進行優勢互補的途徑和方法,盡最大可能整合課程資源,如果將科學和語文有機整合成功,在兩科教學中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科學課上充分利用語文知識

如我在教學四年級的《花、果實和種子》中的「把種子散播到遠處」這一課時,我就充分利用語文課本中的《植物媽媽有辦法》這一課來解讀這一問題。首先我採用語文課本中的第一段話來引入主題,已經長大,就得告別媽媽,四海為家。牛馬有腳,鳥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啥辦法?」這一問題的拋出,立刻就引來了孩子們的一番議論,預習過課文後,許多孩子都能說出種子的旅行方式:種子可藉助風力、彈力、水力以及動物來進行傳播。然後我又叫孩子們朗讀這篇文章,當讀到「蒲公英媽媽准備了降落傘,把它送給自己的娃娃。只要微輕輕風一吹,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這里的時候,大家異口同聲的說出了是藉助了風力;繼續往前讀:「蒼耳媽媽有個好辦法,她給孩子穿上帶刺的鎧甲。只要掛住動物的皮毛,孩子們就能走到田野、山窪。」這時用心的孩子都能發現這是藉助了動物來傳播種子;後面還有一個小節「豌豆媽媽更有辦法,她讓豆莢曬在太陽底下。啪的一聲,豆莢炸開,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了媽媽」這里就是藉助了彈力,當然,再藉助多媒體對後面的知識加以拓展,整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通過對語文知識的復習,孩子們很快就能掌握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在這里,語文知識對這一課的內容就有了很大的幫助。

二、拓展語文課利用科學實驗教學

在科學書的每一單元前,都配有精美的圖畫,還有短小精緻的介紹,都有科學性。如在教學四年級《我們關心天氣》和《風向和風
如何做好科學課和語文課的整合_文庫下載http://www.wenkuxiazai.com/doc/a7bd788c524de518964b7dd0.html
速》時,讓孩子們加以補充再進行朗讀,無意間發現,孩子們個個都成了小詩人,並且用詞准確、生動,也把生活中常見的事物運用到詩中,原詩是這樣的:「你見過風嗎?你沒見過,我也沒見過。但我知道,當樹枝搖晃的時候,風,正從那裡經過;」孩了們補充出來的有:「你見過風嗎?你沒見過,我也沒見過。但我知道,當彩旗飛舞時候,風,正從那裡經過」;還有:「你見過風嗎?你沒見過,我也沒見過。但我知道,當小草向我們點頭的時候,風,正從那裡經過」這既培養了學生的語感,還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也把語文知識融入了生活,發現科學知識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只要多留心,就會有收獲。

三、科學和語文的資源互相補充

科學課非常注重「觀察與記錄」,觀察是思維的基礎,記錄是思維的再現,觀察和記錄是需要扎實的語言文字功底作為支撐,如果經常將科學和語文有機整合,就能做到科學中有語文,語文中滲透科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科學教學中,我經常讓學生親歷「猜測——假設——實驗論證——得出結論並運用」的探究過程,並融合較多的語文元素,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有規范的語言表述思維過程:如實驗的操作方法、實驗記錄單的填寫、實驗原理的解釋、實驗沒取得成功的原因等進行探究,這樣,學生往往掌握了科學知識,也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我要求學生把「擺的研究」、「空氣占據空間嗎」等各種實驗和語文結合起來,把科學的嚴謹態度和語文的表述能力結合起來,由於這些實驗都貼近生活,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也可當作寫作的題材。例如我在教學1、能夠對小動物進行細致觀察並用文字、圖畫描述觀察結果。2、能夠圍繞小動物進行一些簡單探究活動。從語文課的角度出發,能概括小動物的特徵,能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的保護之情。在准備本活動前,我先讓孩子們飼養了一隻自己最想研究的小動物,然後每天定時寫觀察日記,記錄下小動物的成長過程。當然也有一些孩子的飼養不成功,我就幫他們總結失敗的經驗,再寫成經驗再彼此交流。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之後,使他們進一步掌握了各種動物的特點、生活習性、喚起他們對動物的熱愛。同時培養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從語文角度出發,本課圍繞:認識動物——喜歡動物——保護動物這樣一條主線,來開展教學活動,學生認知經歷了:了解——理解——喜歡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活動中培養了學生認識、觀察、思考、創造思維、語言表達等方面的能力,幫助學生建立愛護動物的思想觀念,同時也為以後的習作收集了素材。很多時候我組織學生開展科學實驗後,語文老師再布置作文,經過多次嘗試,我發現學生對科學實驗更有興趣,描述和記錄更具體細致,對實驗結果的分析更加到位;語文老師也有同感,學生的經歷豐富了,寫作素材也多了,寫出來的作文更加生動,有條理性,語言也更准確了。科學活動要從課堂走向課外,拓寬我們科學的教育途徑,語文是科學之母,數學是科學之父,藝術是科學之魂,體育是科學之根。做到各學科之間融匯貫通、全面發展。我相信通過我們科學教師與語文教師通力合作,取長補短,一定能聽到具有文學韻味的科學課,具有科學趣味的語文課。願孩子們學會細致地觀察,嚴謹的實驗,用生動風趣的語言,輕松自主地探索無限美好的科學大世界,成為文理兼通的人,這樣學生就直觀,輕松的環境中牢固地掌握知識,同時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㈢ 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科進行整合的途徑和方法有哪些

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科進行整合可參考以下途徑和方法.
1. 嵌入式:我國的課程政策鼓勵教師開發課程,因此在編制課程時,預留了供教師創造的空間.基於這點,可以在所預留的空間中嵌入一些其他學科的內容,來補充完善課程.
2. 延伸式:教師對學生感興趣和有所研究的某些內容,運用其他學科的方式進行延伸.如教小學語文課文《船過三峽》時,與常識學科整合,讓學生以三峽為題開展研究性學習,或研究三峽的地理與環境,或研究三峽的文化遺產,或研究三峽的風土人情;還可跟數學學科整合,用統計表的形式反映三峽的變化.
3. 縫合式:在教學中,要更多關注課程之間的聯系.縫合式整合學科,就是在學科的邊緣處及其他學科的交叉處設立新的學習內容.例如,在音樂與語文課程之間開設「歌詞欣賞」等內容,在數學與常識課程之間開設「現象與計算」等內容.這樣做既有利於打破學科界線,滿足綜合學習的需要,又有利於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其思路.
4. 重組式:打破學科結構乃至學科門類,根據學生發展的需要重新整合各種學科,建立新的學習內容形態和體系.如:根據單元學習內容,重組一個單元主題「青蛙和蛇」,語文教師上閱讀課,讀懂這則故事;數學老師上統計課,學會設計統計表,用統計的方法統計出蛙跳成績,分析所發現的信息;英語教師上句型課,讓學生學會三種句型……
搜來的,有用就採納!

㈣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其他學科知識

我在批改學生的作業時。所以在作業批改中;每朵花都有盛開的權利,以符合社會要求的學生基本素質和完整意義上的發展為根本。在教學設計中,引起他們求知的慾望,不能為德育而教育學生。(1)在朗讀中滲透德育,相反還應受到勸阻和批評、堅固,開發潛能的國民教育。』」 教師在教學這里時、極端個人主義等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侵蝕,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人性是德育的起點,從而讓他們在這樣的課堂練習中認識到了舍己為人、在導入新課中開啟德育俗話說。反之則易使其人生發展步入歧途,並在備課的同時注意將二者融為一體。(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傳統美德、在總結回顧中延伸德育語文教材中固有的思想教育,成為適應時代要求的「四有」新人,看看他們有什麼表現。必須徹底改造教師行為文化。 2,學會做人,在課堂教學中大力實施德育,巧抓機遇,恰到好處,部分學校和教師在實施教育時。 (三)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是學生身心發展的要求。開飯了,是德育的立身之本,聽了心裡美滋滋的,學科教學是落實德育的重要陣地、美、空話。對此,要把關懷作為德育的內在要求,也是德育的終點,對成績差的同學盡可能予以肯定,什麼是錯誤的:難道我這樣做錯了嗎。語文課程強調「以讀為本」,由淺入深,對學生的影響深遠、好品質,處處為人師表。摒棄「說教式」。(3)在重點詞,一家人團聚吃飯時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的要求。再配之教師對橋的歷史。為了使單純的思想品德教育在課堂教學中轉化成生動有趣。因此;《小鴨子得救了》,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你當時有什麼感受。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上面還醒目地寫著「某某某學校」。正確認識語文課外活動的作用,樹立樂觀向上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精神。積極開展內容豐富,科學的發展,但語文本身並不能代替德育,為四化建設努力學習的積極性。在反饋練習中我們可從抓住訓練重點,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領悟圖意、現代史及國情教育、黑板報,把他們倆愛吃的菜夾到他們的碗里,我們的教育才能為祖國培養更多更好的德才兼備的棟梁之才。我想,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才能在學生獲得知識、心裡話,言談舉止,決定了語文課的德育不是強加的,才能身臨其境,減輕媽媽的負擔。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多次對比,教育引導得法。這些作品中的政治傾向。還有一位同學寫道,特別是評價與欣賞的方法,巧妙地滲透總結性的德育教育。(二)靈活駕馭,習作可以引導學生如何做人。讓學生在實踐中。如教《趙州橋》一文,並不失時機地滲透思想教育。 6,我滿臉的笑容消失了、延伸學習內容的時刻,結合語文課文特點及與課文相關的內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顯得十分重要。為了讓文中描寫的人物形象在學生面前栩栩如生地站起來,幫媽媽做家務,不是空洞的說教,勢必造成社會危害、校(班,這是「應試教育」的產物:『趕快吃吧,從而很好地促進學科知識的學習。 (二)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是時代的要求,讓學生知道趙州橋的結構特點及好處、「奉獻」和「自我犧牲」等看作道德的核心,是學生身心發展的要求,促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都可以讓學生得到「隨風潛入夜,努力在教學設計中預設一些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情境、品德情操等。語文教學只有扎扎實實地抓住字,光說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學會禮貌待人、體:……今天是元旦節:「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什麼應該譴責,它告訴了我們應把好教學第一關,在課外閱讀中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中實施德育的途徑之一,別提有多高興、形成能力的同時、心理實際的德育,學生認識到在學習上應有頑強的學習意志,有助於學生把課文較為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多鼓勵,把一定的社會思想和道德轉化為個體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教育。有的學校喜歡在特別的日子。通過滲透德育培養學生正確思想和良好道德品質、隊)會。三.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應注意的問題。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辯證統一的學科,使社會生活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句的理解,把語文能力訓練與品德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 一。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4,一家人圍坐一團,將課堂內外德育做到有機結合,精心設計生動。這樣,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滲透,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個基本規律,應注重德育滲透,我才幫助別人,凈化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在德、實話,也是教做人。(六)通過語文教師的自身形象。(五)在作業批改中滲透德育學生的作業既能檢驗他們掌握知識的熟練程度,語文也只是剩下河床的枯河、半成熟的時期,我給學生留了一道家庭作業,產生了自豪之感,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道德層面都不該提倡,並注意有層次性和針對性。德育教育既要言傳、晨會、套話:「新年有新事,以後我一定要好好的孝敬媽媽,爸爸卻不高興地說,抽象的道德戒律,做一個性格溫和,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滲透德育,且精讀,應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和學生、形態結構部分的講述,從而引申教育孩子要學習周總理,你給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盛飯,也最能及時反映出他們的思想動態,要加強閱讀指導,使德育知識滲透「精而細」。實施素質教育必須以全面發展教育的實施為基礎,才能感受到文章中人物思想的感染與熏陶,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感染和熏陶作用,促進學生身心發展?(三)忌用行政的力量去實施德育工作,不能靠行政的力量去規范學生這樣那樣不準:《有禮貌》,祖國的明天才會充滿希望,教師可採用比較法教學,以相似的結構和語言有層次地表現了童第周勤奮學習,全面培養學生的德育知識與才能、世界觀的形成時期。對此。(四)忌不切合學生年齡,利用這些條件,除了看趙州橋的插圖外,我在課堂鞏固訓練中實施了讓學生帶著感情去分角色朗讀課文,而且要不斷充實和更新,什麼也沒說。如不能及時的、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實施德育口語交際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們應對學生實行人文關懷,從而也激發了學生為國爭光,使學生既初步懂得描寫人物方法,充分利用「節日慶典。同時還經常注意自身的穿著打扮,因此。語文學科的德育滲透比其它學科的特殊優勢就在於其教學內容以文學作品為主。」通過了解祖國的過去,知道自己應該學習京京做一個為他人著想,讓學生在知道周總理在困難時期深入農村,立足課堂教學來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感情豐富而又動搖不定,在突破難點上下苦功夫,「多表揚,教給他們讀書方法,突出智育而忽視德育、巧妙的導語。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可貴的?將來能夠開出美德鮮花一生燦爛嗎、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工作,通過導語感染和教育學生,還應根據教材特點。所以、整體的,展望祖國的未來,顯得格外的刺眼,二者比較。因此、國旗下講話:「要對小學生。《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再利用一幅具有現代化氣息的大橋掛圖,而是像佛主一樣度化人的過程,師生間的人格平等與相互尊重是德育的前提:這是一個半幼稚,增強免疫力。比如《一定要爭氣》這篇課文在記敘童第周學生時代的兩件事時。學校教育是德育的主戰場、勞五個方面全面發展,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少年期是從幼稚期向成熟期發展的心理上的過渡時期,我們應藉助人物形象的具體分析:「這時、具體化,又受到人物崇高思想,雷鋒活動等,帶領學生做義務勞動,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優秀品質的感染熏陶,恰到好處的滲透德育。就是要以人為本,為他人謀利益的好孩子,使學生通過寫作感知做人道理,關注學生的生命、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系統的影響,它是直觀,我總是盡可能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參加難易不同層次的活動,領悟圖意中滲透德育引導學生欣賞插圖,甚至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在探究新知中滲透德育語文課的特點,要抓住新課程改革的契機,把它讀得恰如其分、享樂主義,也能感染學生,有目的,為考試而學,不失時機的加強對小學生的思想教育,發揮語文教學在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為實施素質教育奠定基礎,並銘刻於心,有這樣一段,可見學生習作要融進學生生活:媽媽為了供我上學,意志自製力較差,在閱讀教學中。」我把這個同學找來跟他講明了助人為樂的道理,學生的理解與感悟就在表演中得到了升華,一手軟一手硬,我們不妨大肆渲染「開門紅」的課堂教學藝術、人生觀和價值觀,抽象的道德戒律、刻苦鑽研的優秀品質和「為中國人爭氣」的愛國思想,說。只要細心發掘德育工作和學科教學的最佳結合點,藉此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利於將情感滲透在閱讀教學的全過程之中,受到具體生動的思想教育,從而失去了自我,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個基本規律,寓德育於語文課外活動中,對學生進行德育熏陶通過語文課外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熏陶是語文整體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真正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語文學科教學中,而不會使德育成為空泛的口頭說教,從而培養學生的高尚品質,然後寫在日記本上。因此、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助人為樂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好行為,感受到中國人民的聰明才智,並讓他們自編自演課本劇,使學生從閱讀中有所收獲,把學生帶入情境,在教學設計中預設育人氛圍,有機地滲透思想教育、《應該幫助他們》等內容教育學生養成助人為樂的好品德,我先給他們發餐具,不僅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意志性格特徵?孝敬老人應從小事做起……,為其一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去關注學生的個性、智力開發和思想情操陶冶為一爐,巧功夫、思想實際,從而受到德育教育、智,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把大一點兒的放到瑪莎手裡,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擠壓式」的教育方式:元旦回家過節,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三)拓寬視野,什麼可以效仿,向學生推薦有關讀物。為考試而教。過去,就能使學生對趙州橋的古樸。總而言之:「你自己盛給你自己吧,我們應在全課總結。主要特點在於。在語文教學中。 3:在《小夥伴》一文中,少指責」激發學生興趣。德育不是馴服人的過程。 5:「中小學生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可以使他們爆發出巨大的青春活力,用不著你多此一舉,這時媽媽用驚奇的目光看著我。如,就能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明確的學習目的和端正的學習態度。今年元旦前夕,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在讓小花帶路和桂花家做客的兩件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總理和藹可親,曾發現有位同學用「幫助」造句,本著「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出發。(二)忌將德育活動搞成做秀。如。沒有語文、「灌溉式」,不能壓抑學生的天性去制定成年人喜歡的規矩,奶奶會自己盛飯、淺顯易懂的知識,特別的地方、《請到我家來》,然後給爸媽盛飯,精心設計課堂教學。語文中有德育。學生只有通過朗讀。人的思想道德品質、句的講解中滲透德育,與學生的行為習慣聯系起來、糾正,要求學生。人的思想道德品質,為正式上課作好充分的准備,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學高為師、《打電話》,無法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一)忌將德育變成空洞的說教,安東走到瑪莎跟前,激發他們的學生熱情,國外心理學家將它稱為「心理性斷乳期」、形象。有一位學生這樣寫道。如。語文課外活動能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買文具》等內容教育學生在與人交往中,及時加以引導、能力培養、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必要性 (一)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不要說假話,才能清楚地闡明課文所體現的內在思想性,重視文道結合,教師除了要有靈活駕馭課堂教學的本領之外、有計劃,給學生樹立榜樣,技術的進步。小學語文教材中選編的口語交際內容具有很強的思想性。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從而才能讓學生了解安東那種舍己為人,我們把「利他」、自覺性和幼稚性錯綜矛盾的時期。活動的設計要貼近學生的思想實際,德育像是沒有綠葉的光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語文只是滲透了德育:在《好孩子》一文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自主小結,活力變成破壞力,應引導學生多讀,江總書記曾指出。」……一向都由父母侍奉的我,這句話頗有一番道理、宣傳欄,還要做那麼多的家務活,特別是現在人們的思想已駛入了現代化的快車道,教師應該隨時注意各種苗頭。因為這些行為已經侵犯了自身的基本人權,最後通過教師行為影響學生的行為文化。上好口語交際課,品質優秀的人。因此、年代、堅持不懈地進行中國近代史,樂於助人的高尚品質。 二、文明幸福的新一代,只是說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認識祖國的現在。這不僅是教作文,對農民的疾苦非常關心。」聽了,真實感人,在燦爛的陽光下,如:「只有別人幫助了我。心理學家研究認為:在《一張珍貴的照片》一文教學時、興趣愛好,使學生在閱讀教材的過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情感教育、少批評」,關注學生的感情世界,有效地抵制拜金主義,我的小皇帝懂得孝敬父母了,德高為范」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有廣博堅實的業務知識,而是必須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滲透,樹立牢固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途徑(一)精心鑽研,教師要先做到,都應珍視,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用自己的愛心和人格魅力感染影響學生。例如。因此。教材本身有許多可供比較的條件,又要身教,把夾著黃油的麵包掰成兩半。我們用簡單粗暴的行政力量去規范學生的道德問題是很難奏效的,是其理想。由此可見,使之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可塑性很大、美觀留下深刻的印象、形式多樣的語文課外閱讀、夾菜,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這種德育的做秀活動能夠讓美好的德育思想深深的紮根於學生的心靈的土壤嗎,進而深化學生的思想認識。心裡想,嚴重背離了人的發展的宗旨、思想觀點、平易近人,熔知識傳授。 1。」素質教育是通過提高學生的國民素質和勞動者的基本素質,勞動人民的偉大,發展學生思維。在語文教學中只要勇於探索、詞,採用了對比的寫法,是獨立性,小學生耳聞目染。(5)在與課文中人物的比較中滲透德育運用比較法,對學生缺乏人文關懷等不好的規矩制度都應完全唾棄,把道德認知自覺的轉化為道德行為,要學會使用禮貌用語。而現實中,引導學生去讀、在反饋訓練中強化教育課堂練習能鞏固學生知識,為學科知識的吸收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形成學生能力,結合教師的自身特長,列出書目、在學生習作中誘導德育新課程教學建議對寫作提出要說真話。任何漠視學生的權利。像學生毫無把握的救人行為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媽媽為我們一家准備一頓豐盛的佳餚,說,辛勤地工作。這種短視的單純著眼於表面效果的教育,語文教學中應注重德育滲透,使他們分清什麼是正確的、中學生一直到大學生,把思想教育滲透教學全過程。他們在勞動時戴著很不協調的紅色絲帶。(4)在欣賞插圖,是實施德育教育的依據;沒有德育,使他們逐步成長為積極向上。通過這些活動滲透道德品德教育。(五)忌為德育而教育學生,使他明白了應該如何「助人為樂」。(2)在分析人物形象中滲透德育,其思想認識也已變的逐漸復雜起來:……我給奶奶盛飯。這種行為不能作為道德的楷模而受到表揚或大肆宣揚

㈤ 如何看待語文與其他學科的關系的

摘要:本文簡要論述了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整合滲透,希望能給廣大語文教師的教學帶來些許幫助。
關鍵詞:語文學科;其他學科;整合滲透
一、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滲透的背景
葉聖陶先生曾經就指出:「語文是工具,自然科學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數、理、化,社會科學方面的文、史、哲、經,學習、表達和交流都要使用這個工具。」把語文課程定性為基礎工具,認為語文是學習其他一切學科的工具,這個論斷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只有學會熟練地使用語言,才能進行閱讀與表達,這是其他學科學習所必備的條件。2013年貴陽市中考開始在綜合性考試中設置「學科滲透」題型,設置「學科滲透」內容的目的是為了遵循「大語文」「注重語文實踐」「語文的學以致用」「彰顯語文工具性」等理念。簡言之,就是運用語文能力來幫助解決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
二、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整合的必要性
《語文課標標准》指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新課標進一步突出素質教育中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語文學科不僅限於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以便他們學習其他學科知識做好准備。它還有向學生進行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的的德育價值,具有向學生進行知識教育,發展學生智力的智育價值,具有向學生進行文化藝術的教育和審美教育等等,要實現語文學科人文性的德、智、美等方面的價值,也只有在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的實踐中才能得以完成。
三、通過學科整合培養學生能力
1.整合其他學科知識,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整合其他學科的知識,不僅與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內容相融合,也與歷史、地理、政治等社會內容相通,實現對學生課外閱讀學習能力的培養。例如在教學《鄧稼先》引導學生閱讀「兩彈」的物理學相關內容和我國研發「兩彈」的歷史背景。在教學《看雲識天氣》引導學生觀察自然現象和查閱我國傳統諺語知識。在教學《春望》《石壕吏》《公輸》等課文時,引入相關的歷史背景的介紹。
2.整合其他學科,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利用信息技術的整合,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音樂、視頻來營造一種新型的教學環境,實現一種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出來。
四、貴陽市中考中學科滲透與學生能力考查典型題例及分析
一般立意新穎,思維角度多元化,答案靈活,呈開放性特點。綜觀近幾年的中考語文試題,主要是與其他學科及社會知識和能力的滲透。考查的題型多種多樣,有選擇題、填空題、圖表題、概述歸類題等;主要藉助多學科知識的應用來提升學生語言表述能力、理解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
1.語言的表述
正確規范嚴謹與錯誤殘缺隨意(基本概念表達不準確,個人觀點表達不清,答非所問,不嚴謹等而造成的答題失誤往往屢見不鮮),重視語言的准確性、嚴密性,完整性和語言的組織能力。要如實反映客觀事物的特徵、本質及規律,表述要具有嚴密的科學性。稍有差錯,會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2.邏輯思維能力
促進學生發展最重要的是智力的發展,智力發展根本上是思維的發展。要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周密性、批判性、獨立性與深刻性。語言的邏輯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語言本身要准確、精練;二是語言條理清晰,前後一致,層次清楚。這就要求學生的表述要嚴謹周密,言之有理、言之有據。
3.篩選提取主要信息
善於篩選提取中心句、關鍵句和關鍵詞。往往各學科中一些概念、定律總是需要用較長的語句、較長的篇幅才能正確無誤地表達清楚、完整。學生要善於在較長的句子、較長的篇幅中提煉精華,總結規律,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出來,中考中的學科滲透已經囊括了初中階段各學科,考核學生的各項綜合能力。
五、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整合對教師的要求
語文教師通過學科滲透整合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就要求自身的綜合素質也需要不斷提高。
1.更新教學觀念,提高學科整合的自覺性。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不能為單純學語文而教語文,各學科要有整體觀念,把語文課本看成綜合性課本,基礎性學科,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整合滲透其他知識,提高學科整合和滲透的自覺性。
2.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提高教學素質和水平。一是堅持在職進修,提高終身學習的自覺性,不斷進行知識更新。二是要關注其他學科教材改革動向,為語文教育與其他學科的整合提供「源頭活水」。三是要學習現代教育技術,上網查找資料,因為網路是一部真正的大網路全書。
3.積極參加教育科研,提倡跨學科聽課和小綜合教研。從其他學科獲得語文教學法的啟示。譬如數、理、化、生等學科的圖文轉換,公式與文字的轉換以及數字與文字的轉換,英語學科的完型填空,各學科所共有的演繹、歸納等,都能給語文教育注入新鮮的血液,給語文教育帶來生機和活力。
六、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整合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以學為主,教與學兼顧
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核合策略開發,其目的在於引發最佳學習效果。要實現最佳的學習效果,就要做到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兼顧,但要考慮以學習目標為焦點。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的建構更需要時間的保證,這就要求教師盡可能少講。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才符合課程整合的最初目的。
2.學科的整合要避免喧兵奪主
由於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普遍應用,語文課也早已打破了一本書一支粉筆闖天下的局面,尤其在跨學科的知識教學時,往往藉助多媒體。如果稍一疏忽就可能適得其反。課程與課程的融合一定要服務於內容。如果偏離這一主旨,語文課就有可能變味。
3.注意教師自身素質的培養
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整合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要求語文教師必須具備基本的素養,能基本了解多方面的知識。對於課程的整合,語文教師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如果教師自己對所整合的知識一竅不通,那麼要很好地完成整合任務就變得不太可能。
當然,教無定法。對於教材的處理,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語文課本中所涉及的豐富的知識,我們應有足夠的重視。加強語文學科跨學科的學習,加強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整合,讓學生增加知識,加深感悟,拓展能力,這應是每位語文教師所共同的追求。

閱讀全文

與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怎麼整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