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理解語文課程的性質和特點
語文課程的性質,是語文課程區別於其他課程的根本屬性,它是決定語文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根本依據。我們只有認清語文課程的性質和地位,才能明確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
《語文課程標准》以全新的理念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一科學闡述,解決了長期以來在語文課程性質問題上存在的文與道、思想性與工具性、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矛盾之爭。事實上,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只有與人文性統一,才能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為基礎,它才能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才能真正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
要正確把握語文課程的性質,必須弄清三個問題:一是什麼是語文課程的工具性,二是什麼是語文課程的人文性,三是如何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一、什麼是語文課程的工具性
語文課程的工具性是以語言的工具性為基礎和前提的。語文課程的工具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語文課程是認知的工具
葉聖陶先生曾經指出:「語文是工具,自然科學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數、理、化,社會科學方面的文、史、哲、經,學習、表達和交流都要使用這個工具。」葉老的「工具論」把語文課程定性為基礎工具,認為語文是學習其他一切學科的工具,這個論斷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只有學會熟練地使用語言,才能進行閱讀與表達,這是其他學科學習所必備的條件。有研究結果表明,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解答數學應用題中起主要作用。盡管閱讀能力和計算能力對於成功地解答應用題都起作用,但閱讀能力比計算能力起的作用更大。也就是說,學生閱讀能力強,他的數學成績也會相對地好,由此可以作出這樣的推斷:凡是以言語信息為主要內容的學科,其學習成績與語言學科的學習成績呈正相關。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語文課程是一門基礎工具課程。
那麼,作為學習語言的語文課程,如何充分發揮其認知工具的作用呢?首先,要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聽說讀寫的言語實踐中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並利用這些能力進行語言交流、解釋和記憶。這種認知工具具有再認知的特點,學生只有掌握了語文能力,才能再學習。其次,要引導學生在言語實踐中掌握獲得語文知識和能力的自學方法。因為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兩者密不可分,又因為任何學習方法都是和思維方法聯系在一起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學生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獲取自學方法的過程。學生一旦獲得了自學的方法,就能大大提高語言學習的效率。
2.語文課程是表情達意的工具
語文和數學都是屬於工具性課程,那麼,這兩門課程在體現工具性的作用上有什麼不同呢?數學是通過對數與形的計算來體現工具作用的;而語文是通過表情達意來體現工具作用的。語言作為載體,它所負載的文化科學知識都具有一定的思想和情意的內涵,學生通過對文本的閱讀與理解,不僅可以獲得語言的知識,提高理解語言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思想認識,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樣,學生通過習作表達,不僅可以提高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而且可以使自己的情感得到抒發,個性得到彰顯,人格得到培養。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看,語文課程的工具性不僅表現在再認知上,同時也體現在表情達意上,體現在對學生人格的塑造上。
二、什麼是語文課程的人文性
如果說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著眼於學生的認知和再認知領域,那麼,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則著眼於學生的精神領域。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只是揭示了語文課程的外在意義和價值;而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卻揭示了語文課程的內在意義和價值。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強調語文學習的過程既是學生實現自我成長的過程,也是激發學生創造力和生命力的過程。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充分發揮語文課程人文性的功能呢?
1.要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讓學生通過大量優秀作品的閱讀,受到熏陶和感染
人類優秀的文化和文明精神,大都積淀在優秀作品之中,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和感悟,可以吸收前人創造的文明結晶,從而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值得一提的是,學生通過閱讀優秀作品,提升人文素養,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那種圍繞語文知識點和能力點進行大運動量的訓練的做法,是難以奏效的。
2.要牢固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策略
首先,在教學的指導思想上,要把學生當做真正的「人」來看待,學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教師要學會尊重和喚醒;學生是有個性有過失的,教師要學會保護和寬容。只有這樣,你才會真正體會到人文教育所獨具的「感化」教育魅力。其次,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學生對文本、對生活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這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貴的。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獨特體驗時,要喚醒學生的童心,鼓勵學生講真話,抒真情,顯露思維的「原生態」。再次,在目標價值的導向上,要以塑造完善的人格為根本宗旨。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它的教育價值,就是使人的思想更加健康,使人的品質更加高尚,使人的個性更加張揚。
三、如何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廣大語文教師和研究工作者經過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和研究總結出來的,這是語文課程教學指導思想上的與日俱進。那麼,在語文課程的實施中,如何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呢?
1、要把「工具性」與「人文性」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不能只偏重某一方面
那種「先實現工具性目標,後補充人文性內容」,或者「先實現人文性目標,後強化工具性訓練」的做法都是不妥當的。為什麼說「工具性」與「人文性」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呢?從語言的性質來看,語言既有語言形式,又有語言內容,語言形式和語言所負載的思想、情感、文化等內容是一個統一體,語言形式離開語言內容,將不復存在,語言內容總是要通過一定的語言形式表現出來。我們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把語言形式的教學與語言內容的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語文教學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著力解決「學什麼、怎樣學」的問題,而語文課程的「人文性」著力解決「為什麼而學、將會怎樣去學」的問題。這四個問題是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必須具備的要素。如果只解決前兩個問題,將會使語文學習活動迷失方向,並失去學習的原動力;如果只解決後兩個問題,將會使語文學習活動失去邏輯前提。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只有將這四個問題有機地整合起來,才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從人的發展角度來看,學生的全面發展,離不開理性與非理性,認知與情感,工具與精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層面的協調發展。「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提供了客觀基礎。
2、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必須寓教於文
編入語文教材的文章,雖然涉及歷史、地理、社會、自然等學科方面的語言內容,但是,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只有作為文章去學習,理解章句間的法則的時候,才算做語文教材。所應著眼的是生字難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攝取。」這就是語文課程區別於其他課程的本質屬性。其他文科課程的教學著眼點主要是語言內容,而課文課程的教學的著眼點是語言內容與語言形式的有機統一,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寓教於文。
⑵ 簡述語文學科的性質
首先,我們從語文學科教育的任務上看。語文學科的主要任務是要培養學生的基本的語文素質。語文素質是什麼呢?用韋志成教授的話就是:「能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積累了豐富的語言材料,具備熟練的語文交際能力和深厚的語言文化,即民族文化。」(《現代閱讀教學論》)這里的語文素質,一言以概之,即語言素質。在中小學學生所學的學科中,惟有語文學科把培養學生的語言素質當作根本任務和目的。對此,韋志成教授在其《教學語言論》一書中還有更明確的闡述。「語文學科是一門教學生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學科,教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會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表情達意,達到掌握語文這門工具之目的。」「語文學科教學的實質:以語文教科書為書面目標語言為範例,以教師教學語言為口頭目標語言為榜樣,以學生的語言訓練為主線,以聯系生活之用語言為根本達到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形成語文素質的目的。」「語文學科教學的目的是:教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能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提高他們的語文素質,以適應社會運用語言交際的需要。」據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語言不僅是語文學科教學的立足點,而且也是語文學科教學的歸屬。
其次,從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來看。「語文課程的主要學習材料是母語文字語言及母語文字語言構造的文章。」語文教材中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一般性文章,都以語言為表現手段和表達形式,不過風格各異而已。區培民先生把這種區別進行了辨析。他在《語文教師課堂行為系統論析》一書中指出:「語文課程的教材文本語言基本分屬兩類:一類是邏輯語言,一類是藝術語言,它們分別位於日常語言的兩側。前者構成說明文、議論文等文體的主要語言,後者則是記敘文:小說、文藝性散文及詩歌的通行語言,在報告文學、雜文、劇本中,藝術語言亦占較大比例。」可見,語言是構成語文教材的基本材料。之所以在語文教材中選文不同,主要是要學生掌握不同文體的不同語言風格。這一點,就把語文學科與政治、歷史、地理等區分開來。
第三,從語文學科的教學實踐來看,語言性也體現得十分明顯。「言語—語言—言語」的模式,是古今中外人們學習母語的基本模式。這一模式道出了人類學習語言的一般規律。人類學習母語,都是從模仿他人的言語行為、言語作品開始,入學後逐漸學習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的語言規則,最終用於自己的言語行為——聽、說、讀、寫之中。這里不願辨析「言語」和「語言」的區別,只想說明,語言學習始終貫穿於人們學習母語的整個過程。從另一角度看,語文教學過程是從語言到學習課文內容,再到領會課文思想的過程。課文是語言的集合體,語文學科應以語言教學為核心。因為在內容、思想、語言這些矛盾中,語言的學習是「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沒有語言的學習,學習課文內容,領會課文思想顯然都是空虛的東西。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里順便提一下。思維和語言的關系也是這樣一種關系。
最後,語文教學實際上就是語言教學的藝術。為此,人們都十分重視語文教師教學語言和課堂語言的訓練和提高。這也說明語言性是語文學科的獨特性質。為此,區培民先生曾有這樣的精闢論述:「就語文課程人文目標的達成而言,在師生共同面對的文本面前,如何把生機勃勃的意義從『死』的文字中『活化』出來感受、體認其中的人文內蘊、精神氣息,便成為師生的共同課題。而精神資源的非傳習性則使教師被賦予了『活化』的主導者的角色使命:『教師要在這些具有文化意義的世界裡通過自身的語言的表述進行再創造』,『將文字還原為言說,將死的文字轉化為活的語言』,這一言語行為『並不是僅僅將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文字而已——不是照本宣科,不是從語言(文字)到語言(口說),而是透過文字去看思想後重新形成言說』,從而衍化出源於文本內容異於文本文字的語言,通過『活化』的言語行為,消除文本精神與學生情感的疏離,溝通文本與學生二者的精神空間。」我們很難想像,如果沒有教師「活化」的語言,怎麼能夠「消除」「疏離」、「溝通」「精神空間」。事實上,是語言把教師與學生連在了一起,是語言把教材與學生連在了一起,是語言把文本與學生主體世界的對元文本的「意義轉換」連在了一起。沒有語言,這一切都不可能發生。數、理、化的學習顯然不具備語文學科這種語言的性質。從這點也能看出語言性是語文學科「區別於其它事物的根本屬性「之一。
關於「人文性」,在性質的紛爭中,已有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論述,不過多數人還是混淆了語文教育和語文學科的關系,因此談的較多的是語文教育的性質。如李震在《一場重要的爭論》一文中就曾這樣指出:「語文教育人文性有這樣幾層含義:一是指漢語文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認識、歷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指引導學生開掘漢語漢字人文價值,注重體驗漢族人獨特的語文感受,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三是尊重和發展個性,培養健全的人格。」
⑶ 結合自身教學學習中,談談對語文學科的性質的認識
由「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引發的思考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是一種教育理念,這種理念朴實無華,值得肯定。
教學,教學,就是教學生學。教師是組織引導學生學習的導師。教是為了不教,不教方是真正的教,不教並不是教師不作為,而是教師化有形之教於無形之中,讓學生受教於無聲無息之中,這是教學的大境界,這種思想源自於老子的「無為」思想。《道德經》言:「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想想看,我們的教學是一種什麼狀況,我們在課堂到底在做什麼啊,真是慚愧啊!
我們在課堂上耐心的講解。
我們不厭其煩的叮嚀。
我們無休止的強化訓練。
可我們曾意識到:
我們耐心的講解,封閉了學生的慧眼,封殺了學生原本開放的思維。
我們不厭其煩的叮嚀,我們無休止的強化訓練,麻木了學生的靈魂,腐蝕了學生原本「靈敏,靈動」的心。
我們的「好心」,寵壞了學生,讓學生失去了主動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喪失了積極思考的功能。我們的熱情,熄滅了學生求知的火焰,他們只是被動的接受教師的施捨,他們只是被動的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這樣的教學,有什麼好的課堂效果可言?
「不放心學生」「放不下教師的架子」。
是我們普通教師的普遍心理,「不顯擺一下自己,彷彿自己就不是教師」是我們普通教師共同的心結。
放下不是放棄,放棄是錯誤的,而放下是一種智慧。只有教師的放下,才有學生的擔當。只有放下的教師,才能教出拿得起的學生,這是人生的至理。
學生是可以信賴的。
我曾經考察、研究過我所執教的每一級學生,我們發現:不論性別,不分年齡,每一個學生(人)都有無窮的智慧可待開發,每一個學生都有無限的潛力可待培養,每一個學生都是一片無限的值得開墾的肥沃的荒野。而我們,我們教師,我們人類,大多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們一直因循生活在「知我所知,好我所好,做我會做」的怪圈中,誰也不敢越雷池一步,這實在是一種悲哀,這是學生的悲哀,這是人類的悲哀,我們至死都不知道:我們竟然是一個具有大智大慧根基的人,我們至死都不明白,我們為什麼不如別人。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這一教育理念的精義就在於:讓學生高度緊張的學習。「讓他們動腦,動得緊張得不得了」;讓學生的大腦動也得動,不動也得動;讓學生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
有無積極主動的思維,是勤奮與懶惰的分水嶺,勤奮就是通過積極主動深入的思考,獲取知識,開發智慧,提高自己。
因此,會教的教師,教學生思維(會學的學生學思維),
不會教的教師,教學生知識(不會學的學生學知識),
半會不會的教師,教學生方法(半會不會的學生學方法),
什麼是真正的啟發式教學?
啟發就是翹動學生固化的思維,
啟發就是翹開學生閉鎖的心靈,
啟發就是驅動學生靜止的步伐,
啟發就是喚醒學生沉睡的求知慾。
「先學後教」的教學理念,雖然沒有花樣繁多的問答形式,卻是啟發學生的最佳手段。
談到這里,我們就不能不說一說我們的教學。
一堂變了味的語文課
我有幸聽了某校一位老師的語文示範課,他是這樣執教的:
一、 激情導入
二、 查預習
生字詞的讀音、讀法、書寫
三、 明確學習目標
四、 按照分工,自主學習討論
五、 學生按練習要求,回答問題。
六、 分組回答問題
七、 仿寫片段
這堂課從表面上看無可挑剔,它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習為主先,講練結合,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活躍。
在課後教師評議的時候,這個老師坦率的告訴我們,這是一堂展示課,為准備這節課,他用了兩節課的時間。聽到這些話,我有一種大上其當的感覺:這算什麼示範課,連最基本的誠信都沒有,這樣的人,怎麼能做教師呢?
我們要聽的是一堂原汁原味的原生態示範課,你怎麼可以拿一堂展示課來胡弄我們呢?如果我們每講一節都用兩節課的時間來准備,我們哪有那麼多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呢?
再說,這位教師上的是語文課,如果是其他學科的課,我還真的無話可說,可偏偏他上的是語文課。
「語文課怎麼可以這樣教?」
「那你說語文課該怎麼教?」
「語文課怎麼教,豈能由我說了算呢?」
語文課怎麼教,應由語文課的功能和性質來決定!
(某門課怎麼教,有三個因素決定:一是學生的狀態——知識狀態、能力狀態心理狀態,二是該門課程的功能和性質,三是執教教師的教學風格,其中最主要的是該課程的功能和性質)
還是讓我們從學生的語文素質說起吧。
學生的語文素養,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寫字(書寫)素養,二是閱讀(理解)素養,三是寫作(表達)素養。這三個方面的素養,雖然不是語文素養的全部,但卻是整個語文素養的核心。
學語文,首重文字書寫。字如其人,什麼樣的文字書寫形態,對應什麼樣的人,字寫的不好,是人心態不好。換句話說,就是什麼樣的人,寫什麼樣的字體,書寫好字體,不僅僅是練字的問題,而且是練(修養)人的問題。唯有練(修養)好人,才能寫好字。字要寫得工整、整潔、利落、流暢,人要做得規矩、公正、直爽、自然,心要修養得平靜、坦然、安詳、自在。從表面上看,文字問題只是一個書寫問題,其實文字問題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書寫問題,而是人品問題、人生問題,人的心態問題。我們不能要求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都成為書法家,但,我們卻可以要求我們的學生做到:書寫正確,書寫工整,書面整潔,落筆利落,行筆流暢,這是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做到的,也是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做到的,因為這關繫到人生,這個需要用一生的精力來解讀的大課程。
第二是閱讀素養。閱讀問題,從本質上來看,就是一個理解問題。一個人,理解能力的大小與高低受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是人生的經驗和閱歷,二是語感的靈敏與強弱。作為一個具體的人,人生經歷和閱歷的獲得,有兩個基本途徑,一是直接的人生經歷和閱歷,它來源於主體我的生活經歷和對生活的思索,作為正處於成長發育時期的初中生或小學生來說,這個途徑獲得的人生經驗和閱歷是有限的。二是間接地人生經驗和閱歷。這種人生經歷和閱歷,可以來源於閱讀,及對閱讀內容的思索與感悟,也可以來源於對他人、對社會人生現象的觀察與思索,作為正處於學習階段的學生來說,閱讀是獲取人生經驗和閱歷的主要途徑。這又涉及到一個怎樣閱讀和閱讀什麼的問題,在這里我們暫且不論。接下來,我們要談的就是語感問題。可以這樣坦率的告訴大家,語感問題,是制約學生閱讀(理解)和寫作(表達)問題的一個核心問題,語感的強弱,直接決定了學生閱讀(理解)和寫作(表達)能力的高低。語感的強弱靈敏與否,雖然受遺傳因素的影響,但更大程度上受制於後來的練習與訓練,語感的獲得有兩個根本途徑,一個是傾聽,一個是朗讀。傾聽聲情並茂的朗讀,傾聽真切流暢的談話;朗讀思維嚴謹、行文流暢的經典,朗讀自然流淌的心音之作。這是獲得高度靈敏語感的唯一捷徑。(有關語感的奧妙與培養,本人另有專文論述)
第三是寫作素養。寫作問題,也就是表達問題。從本質上看,寫作問題,本身並不在寫作,而在於人的心靈的感受,在於人的思想。一個人心靈的感受豐富而真切了,思想豐富了,就會有話可說,有話可談,就會有話想說,這樣,寫作問題,也就不成其為問題。要提高學生的寫作素養,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刺激學生,豐富學生的心靈體驗,豐富學生的思想是關鍵,教學生學會主動思考,是學生豐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根本保證。一個人,豐富的心靈體驗,豐富的思想,來自於這個人持久地對人生、生活、社會、自然的關注、觀察與思索、思考;來自於這個人,對經典文本的朗讀與感悟。一個人,一個學生,只有做到了這兩點,才可能有豐富的心靈體驗,才可能有豐富的思想,才可以沉澱出豐富的思想。這一切,都從激發培養學生的愛心開始,愛學習,愛生活,愛生命,愛人類,愛祖國,愛社會,愛自然,愛思索。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發現,語文問題,從本質上看,就是語感問題和思想問題,就是朗讀問題與人生問題,就是心靈體驗與思索的問題,就是愛的問題。明白了這些,我們就可以總結語文課該怎麼教了。
語文課,應以朗讀為主要手段,應以思維為核心內容,應以豐富學生的心靈體驗為目標,應以豐富學生的思想為根本目的,應以提高學生的人生境界為價值取向,以培養學生的愛心為出破口。
課文課要讀,但並不是簡單的看,與默不出聲的讀,而主要應是適當的朗讀(朗讀藝術有專文論述)。
課文要講,但並不是機械的肢解式的泛泛的講,而應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深度為目的地精講。
語文課要練,但並不能向練習式的機械化訓練,而應以練促讀,以練促深思。
語文課要正確處理好讀講練的關系。
正確處理好語文教學中的讀講練問題,不僅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試卷成績,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讀講練,是語文教學的主要成份,其中讀是基礎,講練是鞏固與提高,而思想是核心,思維是關鍵。一節課45分鍾時間,讀至少應佔25分鍾,而講與練,所佔時間的總和不能超過20分鍾,這樣才算抓住了語文教學的中心,這樣才有利於學生良好的語感的培養與形成,這樣才有利於學生復制流暢清晰的思維程序。
讀,主要應以朗讀為主,間或默讀;朗讀應以全體學生都參與為宜。講與練是讀的延伸,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好的閱讀教材,熟悉教材,加深對教材的記憶。
講,不應是肢解式的某字某詞的解釋,講應該有一個明晰的思維順序,講應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講應有一個基本的條件(學生會的不講)。
練是為了促進學生的思維,練是為了豐富學生的思想,練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感,與此三者無關的不練,或少練,最好是不練。
談到這里,我們就不能不說一說我們目前的語文課堂教學。
基於傳統語文教學中的以講為主,有些有思想的語文教師,便提出了以練為主的語文教學理念,於是一堂語文課,學生的大半時間用在語文試題的練習之中。練,我們不反對,但關鍵是看怎麼練,練,好象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試捲成績,但實際上卻很難,因為制約學生語文素養高低的,不是學生練習的多少,而是學生思維的正確與否,而是語感的靈敏與否,而是學生心靈體驗的豐富與否,而是學生思想的有無。練應圍繞著思維展開,練應有利於促進閱讀,練應有利於豐富思想,練應有利於培養語感。
語文教學,你剛走出以講為主的誤區,你又步入了以練為主的誤區,你什麼時候才能進入正途呢?
附:
良好的思維順序
一、誰?什麼——什麼人、什麼事、什麼物、什麼理、什麼問題?
二、 干什麼,怎麼樣——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特點?有何功能、作用和用途?
三、為什麼——什麼原因、什麼規律、什麼原理、什麼定律?
四、有何感想?受何啟發——聯想到什麼?
⑷ 語文學科的性質是什麼理解語文性質對指導語文教學有何指導意義
語文課程的性質,是指語文課程區別於其他學科課程的根本屬性。它對語文教學的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具有制約作用。語文課程性質的演變過程,也是語文教學改革的發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