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哪幾種判斷的標志是什麼
常見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階段常見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種: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
一、判斷句
對客觀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構成判斷與被判斷關系的句子,叫判斷句.通常由以下幾種方式構成:
1.以虛詞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斷句,如借用「者」、「也」等詞構成.
(l)陳勝者,陽城人也《陳涉世家》
(2)夫戰,勇氣也《曹劌論戰》
(3)環滁皆山也《醉翁亭記》
(4)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藉助於「乃」、「是」、「為」、「則」、「悉」、「本」等詞構成.
(1)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銘》
(3)項燕為楚將《陳涉世家》
(4)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5)此悉貞良死節之臣《出師表》
(6)臣本布衣《出師表》
(7)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3.「者」、「也」都省略,單以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作謂語來表示判斷,也是文言文中判斷句的一種形式.
(1)七略四庫,天子之書《黃生借書說》
(2)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黃生借書說》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這種句子叫省略句.古漢語中省略句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
1.主語省略
(1)永州之野產異蛇,[蛇]黑質而白章《捕蛇者說》
(2)[桃花源中人「見漁人,乃大驚《桃花源記》
2.謂語省略
(1)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劌論戰》
(2)陳涉自立為將軍,[立]吳廣為都尉《陳涉世家》
3.賓語省略
(l)上使[扶蘇]外將兵《陳涉世家》
(2)便要[漁人]還家《桃花源記》
4.介詞省略
(l)置[於]人所罾魚腹中《陳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魚為業《桃花源記》
三、被動句
古漢語中,主語和謂語屬於被動式關系的敘述句叫被動句.一般有以下幾種形式:
l.用「為……所……」、「為所」表示被動.
(1)其印為予群從所得《活板》
(2)為鄉里所患《周處》
(3)二蟲盡為所吞《幼時記趣》
2.用「為+動詞」表示被動.
(1)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陳涉世家》
(2)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守株待兔》
3.用「於」表示被動.
(1)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馬說》
(2)得幸於武宗《樂工羅程》
四、倒裝句
現代漢語中的倒裝句是為了適應修辭表達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裝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譯時有時要作適當的調整.古漢語中的倒裝句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
1.主謂倒裝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僑獻琴》
2.賓語前置
a.用助詞「之」使賓語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銘》
b.疑問代詞作賓語,放在動詞或介詞的前面
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3.定語後置
常用「者」作標志,翻譯時放在名詞前面.
(1)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
(2)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3)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賓短語後置
它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狀語,翻譯時應放在謂語前.
(1)投以骨《狼》
(2)戰於長勺《曹劌論戰》
(3)祭以尉首《陳涉世家》
以上四種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階段文言文學習中經常會遇到.掌握這些特殊句的用法,對提高我們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大有幫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動句
所謂被動,是指主語與位於之間的關系是被動關系,也就是說,主語是位於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
用「為」表被動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動
「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忠心卻被別人誹謗,能不怨恨嗎?)
用「見」表被動
「……徒見欺」(……白白地被欺騙)
用「於」表被動
「受制於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於遠近.」(不能被鄰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動句的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施事者.在古漢語中,在古漢語中,被動句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在標志的被動句,即藉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標志的被動句,又叫意念被動句.
有標志的被動句,大體有以下幾種形式:
動詞後用介詞「於」表被動,「於」起介紹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的作用.如:「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史記.屈原列傳》)這里「惑」、「欺」的動作是由「於」後的「鄭袖」、「張儀」發出來的.
有時也在介詞「於」或動詞前加「受」,形成「受.於.」的形式表被動.如:「吾不能舉金吳之地,十萬之從,受制於人.」(《資治通鑒》)
用「見」、「於」,「見.於.」表被動.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同上)「暴見於王.」(《孟子.梁惠王下》)
「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或見怒也.」(《答司馬諫議書》)這里的「見」不表被動,它是放豐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麼樣的客氣說法,像現代漢語中的「見諒」等那為此種用法.用「為」,「為.所.」表被動.如:「(巨)偏在遠郡,
行將為人所並.」(《資治通鑒》)
用「被」表被動.如:「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張溥《五人墓碑記》)無標志的被動句,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詞的被動句.如:「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資治通鑒》)這里的「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的意思.
被動句
被動句是表示被動意義的句子.文言中,常常藉助一些介詞表示被動.
1.用介詞「於」「受……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張溥《五人墓碑記》)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韓愈《師說》)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司馬光《赤壁之戰》)
2.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或「……為所……」表被動.
例如:
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歐陽修《伶官傳序》)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司馬遷《陳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司馬光《赤壁之戰》)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蘇洵《六國論》)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司馬遷《鴻門宴》)
3.用「見」「見……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動見瞻觀,何時易乎? (曹丕《與吳質書》)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4.用介詞「被」表被動.例如: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張溥《五人墓碑記》)
參佐無不被系束.(《世說新語·桓南郡好獵》)
5.動詞本身表被動.這是意念上的被動句,需要根據上下文來判別.例如: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判斷句
用「者……也」表判斷
「陳勝者,陽城人也.」(陳勝是陽城人)
「方柯者,語文小棧之站長也.」(方柯是語文小棧網站的站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是趙國的良將)
句末用「也」表判斷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城北徐公是齊國的美麗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斷
「方柯者,中國之人.」(方柯,是中國人)
用「為」表判斷
「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不能說是設法生財)
用「乃」表判斷
「是乃狼也.」(這是狼)
「電腦乃高科技用具.」(電腦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
「.者,.也.」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了涉世家》)
「.,.也.」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鑒》)
「.者,.」有的判斷句,只在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者也.」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齊策》)
無標志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志,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時為了加強判斷的語氣,往往在動詞謂語前加副詞「乃、必、亦、即、誠、皆、則」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並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後作判斷詞則多起來.還有,肯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副詞和否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否定副詞「非」,都不是判斷詞.
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之間的關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幾種形式表示判斷.
1.用「者」或「也」表判斷.這是典型的文言判斷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錶停頓,「也」表判斷;有單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連用的.
例如:
陳勝者,陽城人也.(司馬遷《陳涉世家》)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歸有光《項脊軒志》)
夫戰,勇氣也.(《左傳·曹判論戰》)
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愛蓮說》)
2.用副詞「乃」「則」「即」「皆」「耳」等表判斷.這種形式也較為多見.例如: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司馬遷《陳涉世家》)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蘇洵《六國論》)
3.用動詞「為」「是」表判斷.其中「是」表判斷,要注意和用作代詞的「是」的區別.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司馬遷《鴻門宴》)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司馬光《赤壁之戰》)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代詞,這樣) (蘇軾《石鍾山記》)
4.用否定副詞「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斷.例如: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斷.既不用判斷詞,也不用語氣詞,通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例如:
劉備天下條雄.(司馬光《赤壁之戰》)
劉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狀語後置\定語後置
現代漢語中狀語置於謂語之前,若置於位於之後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於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
例如:《鴻門宴》:「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戰河南」即「戰(於)河南」,應理解為「於河南戰」.《促織》:「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應理解為「用手掌覆蓋(蟋蟀)」.
另外,還有定語置於中心詞之後,修飾名詞的量詞放在名詞之後等特殊現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定語後置
文言中,一些修飾性的定語常常置於中心詞之後.例如:
遂率子孫荷擔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大閹之亂,紹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張溥《五人墓碑記]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蘇軾《石鍾山記》)
4.介詞結構後置.在現代漢語里,介詞結構常常放在動詞前作狀語,古代漢語里有則往往置後作補語.例如: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得雙石於潭上.(蘇軾《石鍾山記》)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韓愈《師說》)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司馬遷《陳涉世家》)
主謂倒置
為了強調謂語,有時將謂語置於主語之前.這僅僅是因為語言表達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還有定語置於中心詞之後,修飾名詞的量詞放在名詞之後等特殊現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貧也! (《晏子春秋·晏子辭千金》)
賓語前置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後.
例如:《碩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例如:《鴻門宴》:「良問曰:『大王來何操?』」「何操」應理解為「操何」.
介詞賓語前置
在現代漢語中,介詞後面跟著賓語,組成介賓結構,用來修飾動詞謂語.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與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象.
例如:《岳陽樓記》:「臆!微斯人吾誰與歸?」「誰與歸」應理解為「與誰歸」.
普通賓語前置
在一般性的賓語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語感.
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類型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說》)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第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麼實在意義.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范圍副詞「唯」,構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業文面向南坐.」
賓語前置
賓語前置相當多見,有幾種情況.一是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蘇軾《石鍾山記》).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9)
一是疑問句中代詞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賓語提前.例如:
大王來何操? (操何) (司馬遷《鴻門宴》)
沛公安在? (在安) (同上)
子何恃而往? (侍何) (彭端淑《為學》)
微斯人,吾誰與歸? (與誰) (范仲淹《岳陽樓記》)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司馬遷《鴻門宴》)
一是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到前邊.例如: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讀,不解惑)(韓愈《師說》)
Ⅱ 如何判別特殊句式
古代漢語中常見的幾種特殊句式
古代漢語中常見的幾種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斷句式、被動句式、倒裝句式、省略句式、疑問句式、否定句式等。
一、判斷句式
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
1、「.者,.也.」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了涉世家》)
2、「.,.也.」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鑒》)
3、「.者,.」有的判斷句,只在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4、 「.者也.」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齊策》)
無標志判斷句
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志,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時為了加強判斷的語氣,往往在動詞謂語前加副詞「乃、必、亦、即、誠、皆、則」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並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後作判斷詞則多起來.還有,肯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副詞和否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否定副詞「非」,都不是判斷詞.
二、被動句式
文言文中,被動句的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施事者.在古漢語中,在古漢語中,被動句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在標志的被動句,即藉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標志的被動句,又叫意念被動句.
有標志的被動句,大體有以下幾種形式:
1、動詞後用介詞「於」表被動,「於」起介紹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的作用.如:「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史記.屈原列傳》)這里「惑」、「欺」的動作是由「於」後的「鄭袖」、「張儀」發出來的.
2、有時也在介詞「於」或動詞前加「受」,形成「受.於.」的形式表被動.如:「吾不能舉金吳之地,十萬之從,受制於人.」(《資治通鑒》)
3、用「見」、「於」,「見.於.」表被動.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同上)「暴見於王.」(《孟子.梁惠王下》)
4、「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或見怒也.」(《答司馬諫議書》)這里的「見」不表被動,它是放豐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麼樣的客氣說法,像現代漢語中的「見諒」等那為此種用法.用「為」,「為.所.」表被動.如:「(巨)偏在遠郡, 行將為人所並.」(《資治通鑒》)
5、用「被」表被動.如:「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張溥《五人墓碑記》)無標志的被動句,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詞的被動句.如:「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資治通鑒》)這里的「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的意思.
三、倒裝句式
(有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後置、介詞結構作狀語後置等形式.)
現代漢語的句子成分的順序,一般為「王—謂—賓」「定(狀)—中心詞」,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條件下,句子成分的順序會發生變化的,這就是古漢語中的所謂倒裝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順序出現了前後顛倒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倒裝形式:
1、主謂倒裝(謂語前置或主語後置)
古漢語中,謂語的位置也和現代漢語中一樣,一般放在主語之後,但有時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在一些疑問句或感嘆句中,就把謂語提前到主語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實際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2、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類型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說》)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麼實在意義.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范圍副詞「唯」,構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
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業文面向南坐.」
3、定語後置
文言文中,定語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詞前邊,但有時為了突出,中心詞的地位,強調定語所表現的內容,或使語氣流暢,往往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並用「者」結句,形成「中心詞+後置定語+者」或「中心詞+之+後置定語+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及:「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蘇軾《石鍾山記》)等.應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語後置只限於表示修飾關系的句子,表領屬關系的定語則不後置.
4、介詞結構作狀語後置
介詞結構即介賓短語,文言文中常見的是用「以」、「於」組成的介賓短語,作狀語後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仍作補語外,大多數都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如:「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兩個「於藍」在翻譯時,都要放在動詞前做狀語.
第二、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如:「具告以事.」(《史記.項羽本記》)即「以事具告.」這種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動詞賓語,實際就是「以事具告(之).」
還有一種情況要注意,介詞「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補語位置時,在翻譯時,可視情況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韓愈《師說》)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譯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狀語,又可譯為「生在我的前面」,作補語,一般來說仍作補語,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則一定要作狀語.
四、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現代漢語中都有,不過,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形:
1、省略主語有承前面的主語省略,有呼應下文省略,在對話中也常常省略主語.文言文中的第三稱代詞「之」、「其」不能作主語,也是文言文中主語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於今六十年矣,而鄉鄰之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徒,飢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時一個復句或一段話中多處省略主語,這些主語並不一貫,即所指不是同一對象,在閱讀和翻譯時要注意.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桃花源記》)在翻譯成現代漢語時,省略的主語要補充出來.
2、省略謂語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有承接上文、呼應下文或因對話而省略的.如:「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六則)後一分句省略了謂語「擇」.在譯成現代漢語時,被省略的為主要補充出來.
3、省略賓語賓語的省略有兩種情況:省略動詞的賓語和省略介詞的賓語.如:「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這句話就省略了動詞謂語「拜」的賓語「之」又如:「豎子不足與謀!」(《鴻門宴》)這句話中省略了介詞「與」的賓語「之」.在文言文中,介詞「以」、「為」、「與」的賓語"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譯成現代漢語時,省略了的動詞賓語或介詞賓語要補充出來.
4、省略介詞在文言文中,介詞「於」和「以」常被省略.如:「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張衡傳》)句中省略了介詞「於」.又如:「賜之彘肩.」(《鴻門宴》)句中省略了介詞「以」.澤為現代漢語時,省略了的介詞也要補充出來.
五、疑問句式
文言疑問句,一般都有疑問詞,疑問詞包括疑問代詞(誰、何、曷、故、安、焉、孰等),疑問語氣詞(乎、諸、哉、歟、耶等)以及疑問副詞(豈、獨、其等).有時也不用疑問詞.
另外,還有些表示反問的習慣用法.
六、否定句式
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詞有否定副詞(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詞(莫)以及否定性動詞(無).
Ⅲ 文言文解答技巧!如何掌握特殊句式的類型和判斷方法
文言文是我們的初高中語文學習中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對於這部分,很多同學認為文言文很難讀懂。其實它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讀懂文言文的關鍵,除了掌握古今詞義的差別外,還要熟悉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的類型並學會判斷。就像英語的語法一樣,知道了語法,才能正確翻譯出句子的意思。那麼,如何去掌握特殊句式的類型和判斷方法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Ⅳ 語文的特殊句式怎麼分
文言文句式總分兩大類: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為:倒裝句、被動句、省略句、判斷句四大類,而倒裝句又分為:賓語前置句、狀語後置句(介賓短語後置句)、定語後置句、主謂倒裝句(謂語前置句)四類.
Ⅳ 特殊句式的判斷句
對客觀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構成判斷與被判斷關系的句子,叫判斷句。通常由以下幾種方式構成:
1.以虛詞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斷句,如借用「者」、「也」等詞構成。
(l)陳勝者,陽城人也《陳涉世家》
(2)夫戰,勇氣也《曹劌論戰》
(3)環滁皆山也《醉翁亭記》
(4)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藉助於「乃」、「是」、「為」、「則」、「悉」、「本」等詞構成。
(1)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銘》
(3)項燕為楚將《陳涉世家》
(4)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5)此悉貞良死節之臣《出師表》
(6)臣本布衣《出師表》
(7)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3.「者」、「也」都省略,單以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作謂語來表示判斷,也是文言文中判斷句的一種形式。
(1)七略四庫,天子之書《黃生借書說》
(2)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黃生借書說》
總: 翻譯出來有是字的就是判斷句.
Ⅵ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何分析
所謂的特殊句式是相對於現代漢語而言的,在古代實際上是一種正常的句式,這些句式隨著語言的發展而逐步發生了改變,在現代漢語中就變成了特殊句式了。這些特殊句式在文言文中包括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省略句和固定格式等,這些句式在初中文言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現過。雖然在新大綱中沒有對學生要求掌握它們,但作為教師我們應當對這些句式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下面我就文言文中的這幾個特殊句式做一個簡略的分析。
2.1判斷句式
何為判斷句?《辭海》中這樣注釋:「用來判定主語所指和謂語所指同屬一物,或斷定主語所指的人或事物屬於同一性質或種類的句子。」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一書中是這樣定義的:「判斷句是以名詞或名詞性的片語為謂語,表示判斷的。」鮑善淳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中這樣認為:「判斷句,是謂語對主語作出判斷的句子,說明事物是什麼或不是什麼,屬於某一類或不屬於某一類。」而郭錫聯主編的《古代漢語》也是這樣認為「判斷句是根據謂語的性質給句子分類得出的一種句型。所謂判斷句一般是用名詞或名詞性片語作謂語的句子,對事物的屬性作出判斷,即某事物是什麼,或不是什麼。」所以判斷句應該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之間的關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它應該包含以下三個條件:1、涉及事物的性質、情況或事物之間的關系。2、要作出判斷。3、是個句子(表肯定或否定)。
在現代漢語判斷句的主語和謂語之間,一般要用判斷詞「是」或「就是」、「正是」等,來聯系,如:「我是中國人。」而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的句式。文言文中的判斷句的種類比較多,其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1.採用「……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詞語用在謂語後面幫助判斷。
「……者,……也」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夫戰,勇氣也」。(《左傳�6�1曹判論戰》)「」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愛蓮說》)
「......,......也。」其常見方式為:主語+謂語+也,在這種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陶淵明《桃花源記》)「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鑒》)
「......者也。」 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 「菊,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愛蓮說》)者也用在句尾加強語氣。
「......者,......。」有的判斷句,只在主語後用「者」表示停頓,但這種情況不常見。如: 「方柯者,中國之人。」(方柯,是中國人)
2.用副詞「乃」「則」「即」「皆」「耳」等副詞加強判斷的語氣。這種形式也較為多見。例如:「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司馬遷《陳涉世家》), 「乃」可以解釋為就是,用來判斷當立者.是誰的。
「太丘捨去,去後乃至」《世說新語》其中乃用來表示判斷。
「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兩小兒辯日》用「則」來對日中時的形狀作出判斷。
「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不能久留,就記下這些景色離開了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畢,只曾笑耳!」(《狼》),「狼也很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只是增加一點笑料罷了。」其中的「耳」為語助詞表判斷。
3.用動詞「為」「是」表判斷。其中「是」表判斷,要注意和用作代詞的「是」的區別。例如: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木蘭詩》)
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並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後作判斷詞則多起來。還有,肯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副詞和否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否定副詞「非」,都不是判斷詞。
4.用否定副詞「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斷。例如:
「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世說新語》)中的「非」解釋為不是,做出否定的判斷。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孟子》)中的「非」也是否定的判斷詞。
5.直接表示判斷。既不用判斷詞,也不用語氣詞,通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例如:「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王安石《傷仲永》)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核舟記》)
判斷句在古代漢語中比較常見,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它可以判斷人或者事物的性質或作用;判斷或解釋事情發生的原因;判斷人的籍貫;判斷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些都是判斷句中主語和謂語間一般是同一關系或類數關系,但實際上並不都是這樣簡單,有的則是以判斷句的形式表達十分豐富的內容,這是判斷句的活用。由此可見,古代漢語判斷句的表達功能以相當成熟了。
2.2、被動句
漢語的敘述句根據主語同謂語之間的施受關系可以分成兩類:
第一類: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達動作行為的發生者,即施事者,如「我寫字」。第二類: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達動作行為的接受者。
而表示被動意義的句子又可以根據有無專門表示被動形式的標志又可以分成兩類:1.只在語義上表示被動而無被動形式標志的句子,其被動意義只能從主語同謂語之間的語義關繫上去理解。2.被動句式,這種句子在謂語動詞的前面或者後面帶有表示被動關系的詞語。
在中國的語言的發展長河中,語義上表示被動的句子歷史悠久,早在甲骨文時代就出現了。在古代的文獻中已經大量的存在了。要考察一個句子是主動句還是被動句,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1.謂語動詞如果是表示人的動作,而主語卻是一個非指人的名詞,那麼這個句子就是語義上表示被動的句子。如 「神定 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童趣》) 2.謂語是及物動詞,主語從表面上看可以認為是這個及物動詞索表示動作的發生者,但是謂語動詞後面沒有賓語,也補不出賓語,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判斷為被動句。3.在主動賓完備的句子里,如果賓語所表達的事物屬於主語所表達事物自身的一部分,句子一般也是表示被動意義的。當然這三點並不絕對,但掌握這幾點標准就可以識別出大部分概念上表示被動的句子了。
明白了語義上的被動,那麼有特殊標示的被動句就更好區分了。常見的古代漢語被動句式有以下幾種特殊的類型。
1.「於」字句。句子中「及物動詞」加上介詞「於」用以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構成「及物動詞+於+名詞」的被動句式,如《孟子二章》「百里溪舉於市」說「百里溪從市場上被提拔起來,」屬於被動意義,而「介」詞於則介紹處所(名詞)「又留蚊於素帳中」。其中的「於」表示被動的意思。
2.「為」字句。在及物動詞前加介詞為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構成「為+名詞+及物動詞」的被動句。在九年級的《陳涉世家》「為壇而盟」是說小土堆被當做壇並且宣誓。介詞「為」用於引出動作當作的主動者「壇」,它決定了句子的被動的性質。
3.「為……所……」句,這是一種較後起的被動句式,用介詞為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並在動詞前加上專門標志被動的「所」字,構成為名詞「所」+動詞的被動句式,如「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就是說:高山峰巒被大雪洗的乾乾凈凈,像擦拭過一樣。其中介詞「為」用於引出動作「洗」的主動者「雪」,表示被動的句式。在這裡面, 「所」原本是一個特殊的代詞,在被動句中虛化了,已經沒有指代作用了,只是幫助動詞被動用法的詞頭。此種句式在東漢以後成為了一種主要的被動句式,出現的頻率高於前面的幾種句式。同為字句相仿,「……為……所」句也可以省略施動成分,如:「舌一吐而二蟲為所吞」,「為所吞」是指兩只小蟲被癩蛤蟆吞掉(《童趣》),其中主動者「癩蛤蟆」沒有出現。
當然被動句在古代漢語中出現的種類還很多,但是在初中階段(新課標)出現的被動句式主要有以上幾種類型。
2.3、省略句
省略是今人對古代漢語的一種分析認識,其實在古代漢語里有些句法成分是完全可以不出現的,不一定是省略了什麼,現代漢語比古代漢語精密,從現代漢語的角度去看古代漢語,就會覺得古代漢語省略了一些句法成分。古代漢語里省略句法成分的現象比較普遍,它一方面使古文精煉簡介,另一方面又容易造成含混,使今人閱讀古文感到困難。所以學習古代漢語需對古代漢語中的省略句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
在中學語文教學詞典上對省略的解釋為:省略句是古書中的異例之一,指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在不影響表達的前提下,省去某些語言成分。省略的部分可以根據文意補出。由於古代漢語的特點,比如缺少第三人稱代詞等等,省略現象比現代漢語為多。省略不僅是語法問題,還是修辭問題。因此省略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做省略句。由於人們研究省略句的角度的差異,對省略句的分類也不同,在中學階段主要掌握成分的省略就可以了。成分的省略主要有以下幾種。
1. 省主語
在一個復句之中,第一個分句出現了主語,如果後幾個分句的主語與第一個分句相同,那麼後幾個分句的主語可以省略,這種情況在古代漢語中稱為承前省。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桃花源記》)第一個分句的主語是 「桃源人」後三個分句的主語同第一個分句,所以省略了。這種現象在現代漢語中也常見。
但是古代漢語中還有主語蒙下省略的現象。如「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在「無信」前省略了「你」,在「無禮」前省略了「你」。這種現象在新課標語文的文言文中不常見。
由於在語言中,前後分句的主語常不一致,主語又因省略經常不出現,所以古代漢語中多有暗換主語的現象,這種 現象在現代漢語中多稱成為病句,可是在古代漢語中卻是允許的,正常的,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其中「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之前的主語是「桃源人」,可是後一句的「具答之」的主語是「漁人」。(《桃花源記》)主語在前後句發生了變化,但都省略了。
2. 賓語的省略
古代漢語省略賓語的現象,在數量上遠遠超過了現代漢語。古代漢語的及物動詞雖然也要求一個賓語與之搭配,但這個賓語完全可以不出現而隱含起來,只要賓語所表達的事物在前文中已經出現或者已經談到過,不再出現也能使人正確體會出動作的接受者,賓語則可以省略。「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意思是將尉拔出劍站了起來,吳廣也站了起來,奪下將尉的劍並且把他殺了。此句中承前省略了自己的賓語劍。這些省略在初中文言文中都比較常見。其中也包含了省略介詞賓語的現象,「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將以攻宋」。《公輸》這句話里的介詞 「以」的賓語「之」省略了。「此人一一為(之)具言所聞」 中的賓語「之」也省略了《桃花源記》
3、省略謂語
謂語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有承接上文、呼應下文或因對話而省略的。如:「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六則)後一分句省略了謂語「擇」。在譯成現代漢語時,被省略的謂語一定要補充出來。
2.4、倒裝句
在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中都有句法成分的存在,而且大致都是相同的。但是有一些句法成分的位置古代漢語卻不同與現代漢語。還有一些句法成分在特定的語法條件下,所處的位置也不同於現代漢語。在古代漢語的句子中,某些詞序顛倒的句子被我們稱為倒裝句。這種詞序顛倒主要是由於突出強調或者句子結構上的需要。倒裝在古今漢語中都有,只是在古代漢語中這方面表現的更為突出而已。倒裝句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在初中文言文中出現過的):賓語前置;狀語後置;定語後置;主語後置
2.4.1、賓語前置
1、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後。例如: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
2、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例如: 「孔子雲:何陋之有?」(《陋室銘》)其中的何放在動詞 「有」之前倒裝。
3、介詞賓語提前,在現代漢語中,介詞後面跟著賓語,組成介賓結構,用來修飾動詞謂語。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與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象。例如:《岳陽樓記》:「臆!微斯人吾誰與歸?」「誰與歸」應理解為「與誰歸」。
4、特殊結構:用「之」、是將賓語提前。例如:宋何罪之有?(宋國有什麼罪過?)惟命是聽 (成語)惟利是圖 (成語)惟你是問。
5、普通賓語前置 在一般性的賓語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語感。
2.4.2、定語後置:在古漢語中將定語移置在中心詞之後的現象。定語後置一般有三種情況:
1、中心詞+定語+者或中心詞+之+定語+者」「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詞+之+形容詞(定語)「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
3、中心詞+數量詞(定語)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這種情況在新課標中比較常見,尤其在《核舟記》中最突出。
2.4.3、狀語後置: 現代漢語中狀語置於謂語之前,若置於位於之後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於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例如: 「貧者語於富者曰」(《為學》) 「於富者」就是置於句後作補語的介詞短語。
另外,還有定語置於中心詞之後,修飾名詞的量詞放在名詞之後等特殊現象。為壇而盟,祭以尉首。 《陳涉世家》
2.4.4主語後置:為了強調謂語,有時將謂語置於主語之前。這僅僅是因為語言表達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還有定語置於中心詞之後,修飾名詞的量詞放在名詞之後等特殊現象。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 《愚公移山》
2.4.5、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結構,或者凝固結構。它的語法特點就是由一些不同詞性的詞凝結在一起,固定成為一種句法格式,表達一種新的語法意義,世代沿用,約定俗成,經久不變。它的分類可按表達語氣的種類分為四種:
第一種:表陳述語氣常用的有:有以(有......用來)、無以(沒有......用來)、有所(有.....的)、無所(沒有......的)、比及(等到......的時候)、為......所。 「反所應有,無所不有」(《口技》)表陳述,「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大道之行也》)這類句子在初中階段的文言文之中比較多。
第二種:表疑問語氣常用的有:奈何(怎麼辦)、何如(怎麼樣)、如......休(把......怎麼樣)、得無......耶(大概......吧、恐怕......吧)等。如《馬說》中的「其真無馬耶?」《愚公移山》中的「吾與汝畢力平險,何如?」
第三種:表感嘆語氣常用的有:何其(多麼)、一何(何等、多麼)、何......之(怎麼......這樣啊)等。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先生坐!何至於此?」《岳陽樓記》中的「漁歌互答,此樂何及!」表達了強烈的感嘆之情。
第四種:表反問語氣常用的有:無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嗎)、得無......乎(難道......嗎)、孰與、孰若(跟......相......)何......為(為什麼......呢) 《岳陽樓記》中「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論語》中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些句子都是表示反問的語氣,有強調和引起讀者思考的作用。
三、結束語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已經淡忘了中國的文明,我們不應該讓她老去,應當發揮她應有的作用,推動中國文化的文明的發展。應當加強文言文的學習,這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當今文化發展的必然要求。
要學好文言文,詞語的理解不可少,文言特殊句式的掌握對理解促進對文言文的理解有很大的幫助,在現在許多古語精華並未退出現代漢語,大量鮮活的成語,作為古漢語旺盛的生機,依然在現代漢語的枝頭風姿秀逸。再者,文言文的許多詩文名句,經過千百年的傳承積淀,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通用密碼,如果現代中小學生對這些一無所知,提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每逢佳節倍思親」, 「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都要藉助於翻譯文字,那是不可想像,也是令人無法接受的。
當今世界文化正走向表現出濃重懷舊情懷的以回歸傳統為特徵的後現代主義。中國的古詩文綿延了幾千年,保留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他植根於中國的以往,編織著中國未來的希望,是中華民族文化永遠的根。中國民族的生存和發展,不僅需要科技層面的東西,更需要文化層面的東西,尤其離不開民族文化的可持續發展,而文化的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於國家的未來,所以,對古代漢語特殊句式的研究是每一個教育者應該完善的。
Ⅶ 語文初中特殊句式
在初中階段,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有六種: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以及倒裝句中的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介賓短語)後置。
01
判斷句
現代漢語的判斷句,一般要在主語的謂語之間加判斷動詞「是」。 古代通常不用「是」來聯系,而是採用以下方式表示。
(1) 用語氣助詞來表示判斷。
採用「……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詞語用在謂語後面幫助判斷。
A:「……者,……也」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
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夫戰,勇氣也」。(《左傳·曹判論戰》)
「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愛蓮說》)
B: 「......,......也。」其常見方式為:主語+謂語+也,在這種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
如:「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陶淵明《桃花源記》)
「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鑒》)
C:「......者也。」 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
「菊,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愛蓮說》)者也用在句尾加強語氣。
D:「......者,......。」有的判斷句,只在主語後用「者」表示停頓,但這種情況不常見。
如: 「方柯者,中國之人。」(方柯,是中國人)
E:省略「者」、「也」的句子,有時也有者也均不用的句子
如:劉備天下梟雄。可譯為:劉備是天下勇猛的人。
(2)用副詞加強判斷或構成否定判斷。
用副詞「乃」「則」「即」「皆」「耳」等副詞加強判斷的語氣。這種形式也較為多見。
例如:「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司馬遷《陳涉世家》), 「乃」可以解釋為就是,用來判斷當立者.是誰的。
「太丘捨去,去後乃至」《世說新語》其中乃用來表示判斷。
「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兩小兒辯日》用「則」來對日中時的形狀作出判斷。
「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不能久留,就記下這些景色離開了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畢,只曾笑耳!」(《狼》),「狼也很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只是增加一點笑料罷了。」其中的「耳」為語助詞表判斷。
(3)以動詞「為」代詞「是」表示判斷。
如,臣以王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可譯為:我認為大王攻打宋國。這是和他們一樣的。
(4)採用否定副詞「非」表否定判斷
例如:
「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世說新語》)中的「非」解釋為不是,做出否定的判斷。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孟子》)中的「非」也是否定的判斷詞。
02
被動句
(1)用「為」或「為……所」配合表示被動。
「為」字句。
如,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可譯為:吳廣平素很愛護士兵,士兵大多願意替他出力。
其印為予群從輩所得。可譯為:他的字模被我的侄子輩得到。
「為……所……」「為所」句,
如「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就是說:高山峰巒被大雪洗的乾乾凈凈,像擦拭過一樣。
如:「舌一吐而二蟲為所吞」,「為所吞」是指兩只小蟲被癩蛤蟆吞掉(《童趣》),其中主動者「癩蛤蟆」沒有出現。
(2)用介詞「於」放在動詞後,並引出施動者。
如《孟子二章》「百里溪舉於市」說「百里溪從市場上被提拔起來,」屬於被動意義,而「介」詞於則介紹處所(名詞)「又留蚊於素帳中」。其中的「於」表示被動的意思。
如,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可譯為:而您被趙王所看重,所以燕王想和您結好。
(3)用「見」表示被動,或「見」與「於」配合使用,或「見」與「被」對舉使用。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可譯為:秦國的城池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騙。
(4)沒有任何錶示被動詞語的被動句。
如,帝感其誠。可譯為:上帝被他的誠心所感動。
檣傾楫摧。可譯為:船上的桅桿被吹倒了,船槳被折斷了。
被動句需要仔細琢磨體會。
03
省略句
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句子成分的省略,是古今漢語都有的現象,只是文言文省略的情況更加普遍,幾乎所有的句子成分都有省略。
(1)主語省略。
省略主語的現象在古今漢語中都有,只是在古漢語中更多一些。
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這句中的主語就省略了。
永州之野產異蛇,( )黑質而白章。這句中的主語也省略了。( )表示是省略的主語。
(2)謂語省略。
謂語是對主語加以就明,是句子中的重要成分,一般不省略,但在有些情況下謂語也可以省略。
如,一鼓作氣 再( )而衰,三( )而竭。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六則)後一分句省略了謂語「擇」。在譯成現代漢語時,被省略的謂語一定要補充出來。
(3)賓語省略。
賓語是動詞的受動對象,我們要注意動詞謂語,就能分析被省略的賓語。
如
尉劍挺,廣起,奪( )而殺尉
余聞( )而愈悲。這幾句( )中都是省略了的賓語。
(4)省略介詞「於」。
介詞「於」、「以」在文言文中常被省略。
如,林盡( )水源。
口技人坐( )屏障中。
這幾句( )中的就是省略的介詞。
省略句需要字字對照,句句明其意。
04
倒裝句
(1)謂語提前句。
謂語:謂語是對主語動作或狀態的陳述或說明,指出「做什麼」「是什麼」或「怎麼樣」。 謂語動詞的位置一般在主語之後。
文言文中有的主語在前,謂語在後,這是句子的常式,但有時為了突出謂諫或表達某種感情,也可以把主語謂語的順序顛倒過來。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
美矣哉,我少年中國。
甚矣哉,為欺也!
現代漢語也有這種謂語提前的句子,如,起來,飢寒交迫的奴隸。
(2)賓語前置句。
賓語:賓語,又稱受詞,是指一個動作(動詞)的接受者。
古漢語中的賓語,在一定的條件下要放在動詞或介詞的前面。具體條件是:以疑問代詞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賓語前置。
如,且焉置土石?
微斯人,吾誰與歸?
在否定句中,賓語為代詞,賓語放在動詞之前。
如:城中皆不知覺。
一般句子中,如果賓語需要前置時,必須在前置的賓語和謂語間加「之」或「之為」、「是」等作標志。
如,
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3)定語後置句:
定語:定語是用來修飾、限定、說明名詞或代詞的品質與特徵的。
現代漢語的定語一般都放在它所修飾的中心詞前,古文中有時為強調定語所表示的意義或使句子節奏短而鮮明,可以把較長的修飾語放在中心詞之後。
如: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馬之千里者。
定語後置句的翻譯,可在譯文中後置定語提到中心詞之前,使之合乎現代漢語的習慣。但也可仍按原句式翻譯,定語後置有兩種作用,一是突出修飾成分,一是避免定語太長。可根據哪種作用為主,選擇不同的對譯方法,或者選擇其它的對譯方法。
(4)狀語後置句:
狀語:狀語是句子的重要修飾成分。狀語是謂語里的另一個附加成分,它附加在謂語中心語的前面,從情況,時間,處所,方式,條件,對象,肯定,否定,范圍和程度等方面對謂語中心進行修飾或限制。
用「以」和「於」組成介詞短語,如果對譯成現代漢語一般放在謂語之前作狀語,而在文言文中可以放在謂語之後作補語。
如,屠懼,投之(以骨)。 … …用骨投之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 …用尉首祭祀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 …把大事託付給臣
戰(於長勺)。… …在長勺戰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在危難之間奉命。
Ⅷ 語文文言句式判斷方法
古代漢語中有哪些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呢?,有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特殊句式)、固定結構等幾類.判斷句、被動句要從結構特徵上去掌握,省略句則要聯繫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裝句要掌握賓語前置、定語後置、主謂倒置、狀語後置的規律,固定句式要記住它們的習慣用法.
★ 一般句式
一、判斷句
(1)用「者……也」表判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斷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3)用「者」表判斷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4)用動詞「為」或判斷詞「是」表判斷
①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則」「皆」「本」「誠」「亦」「素」等副詞表示肯定判斷,兼加強語氣,用「非」表示否定判斷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將即楚將項燕.
④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賤人.
⑦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予本非文人畫士.
(6)無標志判斷句
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志,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
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
『特別提醒』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並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後作判斷詞則多起來.
二、被動句
所謂被動,是指主語與謂語之間的關系是被動關系,也就是說,主語是位於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
有標志
(1)用「為」或「為……所……」表被動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巨)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資治通鑒》)
(2)用「被」表被動
「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忠心卻被別人誹謗,能不怨恨嗎?)
(3)用「見」或「見……於……」表被動
「……徒見欺」(……白白地被欺騙)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
(4)用「於」或「受……於……」表被動
「不能容於遠近.」(張溥《五人墓碑記》
「吾不能舉金吳之地,十萬之從,受制於人.」(《資治通鑒》)
(5)用「被」表被動.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張溥《五人墓碑記》
無標志
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詞的被動句.如:「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資治通鑒》)這里的「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的意思.
『注意』「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或見怒也」(《答司馬諫議書》),但這里的「見」不表被動,它是放在動詞前,表示動作行為偏指一方,「對自己怎麼樣」的客氣說法,像現代漢語中的「見諒」等都是此種用法,後面要舉例詳細講.
三、省略句
(1)主語的省略
永州之野產異蛇,(蛇)黑質而白章……
(2)謂語的省略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動詞賓語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藺相如)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
(4)介詞賓語的省略
此人一一為(之)具言所聞
(5)介詞的省略
將軍戰(於)河北,臣戰(於)河南
四、疑問句
文言疑問句,一般都有疑問詞,疑問詞包括疑問代詞(誰、何、曷、故、安、焉、孰等),疑問語氣詞(乎、諸、哉、歟、耶等)以及疑問副詞(豈、獨、其等).有時也不用疑問詞.
另外,還有些表示反問的習慣用法.這里不舉例子講解.
★ 特殊句式
下面針對古漢語中與現代漢語不相同的較特殊的幾種句式,作舉例翻譯與講解.
一、主謂倒置
為了強調謂語,有時將謂語置於主語之前.這僅僅是因為語言表達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譯文:「你太不聰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竊符救趙》)譯文:「公子能為別人困難而急的地方在哪裡呢?」
二、賓語前置
『1』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格式:主+否定詞『不、未、無、莫、毋、弗』+賓『余、吾、爾、自、之、是』+動
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碩鼠》)譯文:「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②時人莫之許(《隆中對》)譯文:「可當時的人並不贊許他(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過秦論》)譯文:「秦人來不及哀嘆自己」.
④忌不自信(《鄒忌諷齊王納諫》)譯文:「鄒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齊桓晉文之事》)譯文:「這樣還不能稱王天下,沒有這樣的事」
還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譯:「不能因為我,(他)還不如自己」)
成語有:我無爾詐,爾無我虞(譯:「我不欺騙你,你不欺騙我」)
從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否定句中賓語代詞前置,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賓語必須是代詞,第二,全句必須是否定句,即必須有否定副詞「不、未、毋(無)」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詞「莫」.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否定詞之後.
『2』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1)賓語在動詞前面
格式:主十賓『誰、奚、胡、何、曷、安、惡、焉』+動?
①良問曰:「大王來何操?」《鴻門宴》譯文:「張良問公道:」大王來的時候拿了什麼?『「
②問女何所思?(《木蘭辭》)譯文:「問女兒在思考什麼?」
③王見之曰:「牛何之?」(《晏子使楚》)譯文:「大王看見了問道:」把牛牽到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