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實施審美教育
1 把握語言形式 感受審美對象 1.1通過反復誦讀,感受音韻之美 1.2通過觀察文字,感受形式之美 2 探尋思想內容 感知審美對象 2.1藉助作品形象,喚起學生美感 2.2藉助作品意境,喚起學生美感 2.3藉助作品思想,喚起學生美感閱讀教學是語文實施美育的重要載體,選人中學語文教材中的作品都蘊含著極其豐富的審美因素,只要教師不斷開拓其審美因素,潛移默化地進行美育滋養,藝術地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就能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高。從而達到新課標所提出的「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的目的。
② 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注重審美能力的培養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進行美育教學具有得天獨厚的學科優勢,語文教師要充分發現美的因素,引導學生去品賞。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而且對於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麼,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呢?
一、用好教材,挖掘教材蘊涵的美感特徵
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除了要讓學生不斷感受、體驗這些以教材內容為本的審美內容及形式外,還要遵循學生的審美規律,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體驗到評判,挖掘教材蘊涵的美感特徵,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在閱讀教學中進行美的滲透,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
(一)在推敲中欣賞語言美
在高中語文課文中,詩歌用字精練傳神,散文句式優美多樣,記敘文對話富有個性,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推敲、欣賞,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語感,又能使學生得到美的熏陶。
1.推敲傳神的詞語
一般地說,詩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詞的傳神,它的精妙之處就在於既形象又包含豐富的內容。課文《荷塘月色》中作者對月光的描寫,「瀉」「浮」「洗」「籠」,不同的動詞,淋漓盡致地描寫出了月光之美。引導學生認識琢磨這些詞語,就很容易體會出文章所表達的美感。
2.欣賞優美的句子
散文在高中語文教材中佔有相當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個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動的語言總是依靠優美的句式來表現。有的句式對稱,講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參差,講究段落美。
③ 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美育
淺談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美育 在我國,美育思想和美育實踐有著悠久的歷史。孔子提出:「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詩和樂就是君子修身養性的重要途徑。 我們過去的語文教學存在偏重智育的傾向, 現在語文新大綱提出了語文的工具性、 人文性和審美性並重的指導思想。那麼, 如何在語文課中有效地實施審美教育, 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首先,創設美的氛圍。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審美教育的前提。 美的氛圍,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綜合地、 整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因而有利於調動受教者產生審美激情、 審美體驗,從而全麵塑造人的審美心理結構。氛圍中最有價值、 最活躍的是人的活動和人的情感, 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審美對象和美感的誘發者, 教師應當充分地利用45分鍾使學生自始至終地在充滿情趣的愉快氣 氛中獲得知識,發展能力,陶冶情操。興趣是學習的先導, 是推動學生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 教師應當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使他們把學習語文看作是一種樂趣, 使他們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能得以充分的發揮。 這樣他們就會主動地愉快地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中來,與教師「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美的氛圍是師生合作共同創造的。 語文課創設美的氛圍的方法有很多,如教師的語言藝術、 心理溝通藝術、 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技能等等都能成為激發學生審美心理的誘因和創造 美的氛圍的因素。如教《荷塘月色》、《天山景物記》 可播放配樂的朗讀音響;教《南州六月荔枝丹》、《景泰藍的製作》 就可繪制畫面圖片。這些作法,都能創造美的情境, 使學生產生美的追求。 其次,挖掘美的內容。設計出富有創造性的教學方式方法, 是提高課堂教學藝術的基礎。古人雲:「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 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師的講課要充滿藝術魅力, 必須首先對課文深入鑽研,充分體會文章的美感,咬文嚼字, 從教材所蘊含的豐富的感情和潛在的精妙之處去尋求教學的樂趣和情 趣,然後進行巧妙地設計。挖掘美的內容可以從三方面入手。 1、抓住情感核心,體會作品的情感美。美育是一種情感教育, 它的主要特點是以美感人,以情動人, 用情感來撞開學生心靈的門扉。 我們的語文教材都是經過精心選編的名篇佳作, 都是現實世界形象的反映。作者通過觀察慧眼和獨特的視覺, 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經過選擇和醞釀,用自己的匠心, 創造完美的藝術形象。這些藝術形象又無不寄寓作者的社會理想、 人生態度和道德觀念。教師要善於調動學生進入特定的環境中去, 體會作家的人格情懷,與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如《 祖國山川頌》、《雨中登泰山》、《天山景物記》《海濱仲夏夜》 等課文從不同的角度描繪了自然之美,歌頌了祖國的壯麗山川。 讀著這些文章,會使學生在美的享受中受到了感染, 從而激起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課堂教學時, 教師要設法引導學生完成與作者、作品中的人物的 「心理位置互換」 ,將學生引入「角色」。學習《與妻書》, 可以讓學生體會林覺民在信中洋溢著對妻子的愛,對生活的愛, 體會作者並沒有停留在兒女之情上, 而是將兒女之情與革命利益相比較,使對妻子、 生活的愛與革命需要統一起來, 學生了解了林覺民烈士的崇高思想境界, 便能激發熱愛祖國的美好感情。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 必須緊扣這些內容向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在學好語文知識的同時, 在思想上受到美的享受,品德上受到美的熏陶, 心靈上受到美的凈化。 2、吟詠誦讀,品味作品的語言美。朗讀是學習語文的傳統方法, 它有利於我們深入品味文字作品, 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發揮語言的感染力,是一種高尚的精神享受。 邊看邊讀,最有利於從遣詞造句到思想感情的融匯貫通,步步深入, 樂趣叢生。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的: 「敘事敘情的文章,最好還要『 美讀』」,「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 不知不覺,內容與理法化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 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學習語文學科,必須達到這種境界, 才會終身受用不盡。」葉老所描述的這種境界, 就是通過吟詠誦讀所達到的審美境界。在語文教材中, 有很多作品的語言是非常優美的。它們有的像高山流水,清脆悅耳; 有的如百鳥和鳴,婉轉悠揚;有的似戰鼓催征,高昂激越; 有的若敘家常,娓娓而談。 品味誦讀這些作品既可以使學生體驗美感, 又能引導學生感知語言的語聲美、達意美、描述美, 從而理解課文中人物的心靈美、事物美、 境界美和作者表達的情感美,激發學生仰慕美好人物, 熱愛美好的事物,產生追求美好的明天的崇高美感。 3、訓練想像,進行美的創造。文學形象是間接形象, 讀者必須調動語言感受力、藝術情感力、藝術想像力, 才能喚起相應的審美、意象。在這個過程中, 由於作品具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和藝術空白,讀者的期待視野不同, 必然造成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現象」。 葉聖陶先生在論創作中談到文藝作品的鑒賞時,舉了讀王維的 「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詩為例。他說:「要領會這兩句詩, 得睜開眼睛看。看到的只是十個文字呀。不錯,我該說得清楚一點: 在想像中睜開眼睛來看這十個字所構成的一幅圖畫。」他還說:「 讀到這兩句,領會著作者的意境,想像中的眼界就因而擴大了, 並且想想這意境多美,這也是一種愉快。 假如死盯著文字而不能從文字看出一幅畫來,就受不到這種愉快了。 」葉老在這里生動形象地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讀書要「 驅遣我們的想像」。教師要善於挖掘材料, 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藝術感染力和想像力。例如《孔乙己》的結尾, 給人留下廣闊的想像空間:孔乙己到底有沒有死 如果沒有死, 那麼他的生活狀況怎樣呢 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寫《 孔乙己離開咸亨酒店以後》的續文。在學了《甲骨文到縮微圖書》 後,可引導學生想像「未來的書」, 既可加深對書籍演變歷程的認識,又可激發學生獻身科學, 創造未來的熱情。進行這樣的練習,既訓練了學生的想像能力, 又能使作品的審美效應得到強化, 從而幫助學生達到從感受美到創造美的完美境界。 再次,誘發美的體驗。美的體驗本質是一種對象化的自我享受, 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就必須誘導激發學生對審美客體的喜悅感、 質疑感、驚異感等,調動學生的審美潛力,產生審美激情, 進行深刻的審美體驗。如在學完《荔枝蜜》這篇課文後, 可引導學生重溫另一篇著名散文《落花生》,可以這樣對學生說: 「 在生活中,常常有一些東西可以啟發我們。像這一課里的蜜蜂, 就啟發我們懂得一個很深的道理,蜜蜂對人無所求,而給人呢, 卻是極好的東西。它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 它是渺小的,卻又是多麼高尚啊 而落花生 它不是無用的, 而是有用的。——不是只講體面而無用的。我們學了這些以後, 也來找找看,在自己生活中碰到哪些東西,也可以發人深省 」 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學生們紛紛發表意見, 有的說要做形狀雖小,但作用大的螺絲釘,有的說要做吃的是草, 擠出來是奶的牛;有的說做春蠶,做粉筆,做梅花,做煤……「 要做一個怎樣的人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在思索, 在尋求答案,盡管這些回答還很稚嫩, 但它反映了學生對美的純真的嚮往。 實踐證明,美育能使學生在領略美的過程中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 並轉化為強大的學習動力,不斷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揭示奧秘、 探求真理。美育是一種情感教育,它通過美的形象,情感的中介, 逐步而非強制地使受教育者接受美的熏陶,這個過程正如杜甫詩雲: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④ 如何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
一、教師必須是先行者
教師授人知識,引導學生追求美,就要做到美的楷模和典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必先受教育,深刻體會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愛作者之所愛,恨作者之所恨,然後把這種真情實感貫穿在整個教學中。狄德羅在對閱讀分析時說:「讀書要入迷,入迷的讀者總是在作品裡扮演著一個角色,使自己處於人物的地位。」因此,教師就得像演員一樣入「角色」,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尋找感情線索,把握感情基調。如《為了忘卻的紀念》一文中,處處飽含對白莽所從事的事業的熾熱而深沉的感情。教師只有蘊含同樣的深沉感情,才能通過教學把他傳導給學生,使學生對白莽產生一種強烈的崇敬之情。
二、給學生開拓出廣闊的自由的思維空間
要學生有自由的活動,就得設法為他們開拓出廣闊的思維空間。語文教學要想為學生開拓出廣闊的自由空間,關鍵在於思維的訓練。我們要教會學生用多角度、多層次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文學表現思想感情帶有含蓄性,文學的含蓄性又往往凝聚的語言的運用上。19世紀俄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說過:「每種語言,無論是屬於歌德的,還是屬於費季卡的,同非藝術語言區別,就在於前者能喚起無數的思想、概念和解釋。」這無數的思想、概念和解釋就構成理解的空間性。比如,我們講解魯迅的詩句:「扶桑正是秋光好,楓葉如丹照嫩寒」的「嫩」字時,可以引導學生從「嫩」寒體會「寒」的程度,體會秋季的深淺;從「嫩」字體會當時秋天景色,體會作者的心境等等,其理解空間是很廣闊的。
三、要燃起學生亢奮的情感火苗
在文學作品教學中,我們要設法讓學生與作品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設法用作品的語言和形象燃起學生亢奮的情感火苗。
1.教師可以採用「情感教學法」讓學生直接進入作品的生活環境
教師通過對課文深入透徹的研究,在自己頭腦中形成一種氛圍,使自己陶醉在課文的情境中,然後在課堂上運用生動的口頭語言,靈活多樣的眼神手勢,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進入這種情境之中,再啟發學生想像,並結合作品提供的畫面、形象、姿態和人物性格,讓具體形象在腦中「活」起來。如《長江三峽》描繪三峽的瑰奇景象。教師在講課時就要把瞿灘峽的雄奇、巫峽的奇秀、西陵峽的險峻,通過詞語把高山、激流、朝陽構成一幅幅壯麗雄偉、氣勢磅礴的畫面展現出來,讓學生欣賞大自然美景並且提示他們對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嚮往。
2.教師可以有感情地朗讀以掀起學生情感的波瀾
在朗讀教學中,可以由教師在示範朗讀所表現出來的作者以及教師本人對文章的景象、人物、事件的感受、體會和評價,激起學生感情的波瀾,喚起學生豐富的想像,引起學生對文章的體會、感受和評價。在教《周總理,你在哪裡》時,教師就得深富感情,帶有泣聲讀完全文,吸引住學生,讓他們領會人民對總理無比懷念,無比愛戴的感情。
3.教師可抓住作品中的語言文字讓學生「披文入境,沿波討源」,一步一步地尋索作品的思想感情
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全篇突出寫一個「喜」字,以喜展開想像。聞喜訊而流喜淚,由流喜淚而呈喜態,由呈喜態而唱喜歌,由唱喜歌而喜歸,喜始喜終,一喜貫通。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認識,通過詩眼串起來的一幅流動的畫面,表現了詩人驚人的想像力。
四、要鼓起學生想像的翅膀
想像是進行閱讀訓練不可缺少的智能因素,也是達到閱讀目的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方法。葉聖陶說:「我們鑒賞文藝,最大的目的無非是接受美的經驗,得到人生的享用,要達到這個目的,不能拘泥於文字,必須驅遣我們的想像,才能夠通過文字,達到這個目的。」愛因斯坦說:「想像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怎樣去鼓起學生想像的翅膀呢?
1.引導學生想像作品中描繪的人物、圖景等
例如,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用朗讀和復述等方法,調動學生記憶中的各種表象,在腦子里構成一幅再造想像的圖景:「蒼山」「白鷺」「紅花」「碧水」「斜風細雨」「青箬笠」「綠蓑衣」,這幅有形有態、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的美麗圖景就在他們的腦子里鮮明地活動起來。因此,教師必須有充分必要的知識;或作詞語詮釋;或用圖片說明;或引導他們去觀察大自然,幫助他們從已知想像未知。
2.引導學生想像作者是怎樣想像的,從中學習作者想像的思路和想像的方法
首先,引導學生按作者的思路去想像。作者在構思各類文體文章時的思路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文體的文章,作家在組織成篇時,思路各不相同,由於作家思路的獨創性,構成了作品的獨特風格。所以,閱讀必須按作者的思路想像。例如,學生讀楊朔的散文,沿著各篇文章的思路想像:不大喜歡蜜蜂,偏偏見到蜜蜂(《荔枝蜜》);盼望著看到日出,偏偏碰到陰天(《泰山極頂》);想念祖國,又無以作畫(《茶花賦》)。中間總是不大順暢,但最後都得到不同形式的解決。由此認識到楊朔散文的特點:構思精巧,思路曲折。
五、我們也不能忽視「丑」在教學中的作用
教學中「丑」常常被老師遺忘。其實,丑是必不可少的,它在教學中能產生多種效應。丑是美的反襯者,沒有丑也體現不出美。如《巴黎聖母院》中,假如沒有法比和克羅德的卑鄙、虛偽,怎麼會有卡西莫多的真誠、善良呢?其實丑不僅僅是美的陪襯,它也有很高的審美價值。中學教材《連升三級》中的張好古,《范進中舉》中的胡屠戶等,他們都是至丑的,難道這些形象不會給我們帶來審美情趣嗎?所以說,我們也應注意教材中丑的內容,它有助於學生加深對社會的認識,使學生更完整地認識人類本身。因此,教學中教師應重視作品中的丑,這樣學生的審美觀就會更全面,審美情趣就會更高尚。
總之,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是審美教育的重要傳播者,要充當好這個角色,教師就應當提高自身的修養水平,通過生動的語言、形象的動作、豐富的表情、得體的外表,結合文學作品中語言、環境和人物等,打開學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作者與教師的情感發生強烈的共鳴,使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並產生豐富的聯想,從而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創設思維情境,激發學生感知科學和美的能力。
⑤ 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審美教育
一、從教材中挖掘美
語文教材中蘊藏著豐富的美育內容,有利於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按美學的觀點,美可以分為三類: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無論哪一種美,中學各冊語文教材中都有豐富的材料可提供。而且有許多課文是直接描繪自然美、社會美,甚至於藝術美,幾乎篇篇課文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體現。
在描繪自然美的課文里,既描繪了中華大地的名山秀水攝人心魄的美,如《長江三峽》、 《濟南的冬天》、《春》等等,也描繪了身邊普通景物令人難忘的美,如《荷塘月色》、《海濱仲夏夜》、《紫藤蘿瀑布》等,這里既有壯麗的美(如《長江三峽》),也有秀麗、明艷的美(如《濟南的冬天》、《紫藤蘿瀑布》、《春》),還有朦朧的美(《荷塘月色》),而且,山水有情,草木知意。《紫藤蘿瀑布》、《長江三峽》、《春》、《濟南的冬天》等作品無不傾注著作者對祖國山川和大自然的熱愛。《紫藤蘿瀑布》寄寓了作者的生活理想。《荷塘月色》抒發了正直知識分子痛恨黑暗現實,企圖超脫現實而又無法超脫的苦悶矛盾的心情。學習這類課文,不但能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逐漸形成其欣賞自然美的能力,豐富其生活,培養其情趣,而且通過欣賞課文描繪的祖國大好河山,感受滲透在字里行間的作者的深情,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感情,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的目的。
在直接反映社會美的課文里,有反映中國人民奮起抗擊外來侵略者的《三元里抗英》,有記載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和自然界作斗爭的典型英雄人物《愚公移山》,有歌頌共產黨人在生死存亡之際,對祖國未來的憧憬的視死如歸和無畏精神的《梅嶺三章》,歌頌為人類解放而自我犧牲的無私精神的《九根火柴》,有表現愛國主義精神的《最後一課》,表現熱愛和平的《勇氣》,表現國際主義精神的《紀念白求恩》。《菜園小記》記錄了在中國革命最艱苦的時期延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自力更生的一幕。《愛蓮說》、《桃花源記》再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理想的嚮往。《出師表》贊頌了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尚情操。在這些課文中,高尚與卑下、正義與邪惡、真善美與假丑惡,涇謂分明。學習這些課文,能使學生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在理智上得到啟發,使他們認識到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丑惡。課文中正面人物所表現出來的崇高精神品質能凈化學生的靈魂和感情,幫助學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
至於藝術美,如上文所說,幾乎篇篇課文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體現。比如《石鍾山記》,寫得有靜(大石側立)、有動(棲鶻驚起),有驚(舟人大恐),有喜(笑謂邁日)。其恰到好處的繪形、擬聲和比喻、烘托出了陰森可怖的氣氛,造成了「驚」;而可怖氣氛,又為意外發現造成的「喜」作了鋪墊。使人如親歷其境的夜遊過程的描繪,又為「事不目見聞而噫斷其有無可乎?」的結論的引出,鋪就了墊石。縱觀全文,不能不說是件完美的藝術珍品。而且這樣的藝術珍品在教材中琳琅滿目,文言文中有,現代文中也有,比如膾炙人口的《荷塘月色》何嘗不是藝術珍品呢?而且藝術美不但充斥在記敘文中,就是在議論文、說明文中也存在著藝術美。比如《拿來主義》,作者議論的是「如何對待文化遺產」這個文藝理論中常常糾纏不清的重大而生動的比喻論證,在談笑風生中,把這個難題闡述得一清二楚,不但令人信服其道理,而且給人以痛快淋漓的美感。再比如《大自然的語言》、《卧看牽牛織女星》等等,除了給我們以科學知識外,何尚不充滿藝術美呢?綜上所述,中學語文中確實存在著豐富的美育材料。而且還應當指出,許多課文往往同時明顯地體現出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比如《岳陽樓記》,既可以使學生學習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精神,感受到社會美,還可以使學生學習環環相扣的結構,凝煉優美的語言,領略到藝術美。正如羅丹所說:「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只要我們去發掘,中學語文教材中確實存在著豐富的美育材料。
二、在教學中體現美
語文教材中雖然存在著豐富的美育材料,可是如果不在教學中體現並用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那麼它們還是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就目前語文教學的情況來看,中學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教育仍需加強,我覺得以下幾點值得注意:(一)要改變為了應付考試,孤立地抓字詞句教學,搞字詞句訓練的現象。因為這樣一來,不但不能使學生感受到美,反而弄得學生暈頭轉向,興趣索然,而且孤立地抓字詞句教學,字詞句也肯定不能真正學好。因為字詞句只有牢固地植根於作品這一「有機體」中,並成為作品整體必不可少的成份時,才具有感染力。只有在感受理解整篇文章的過程中,才能真正領悟每個字詞句的作用。就是專門教學語文基礎知識也是這樣,不能總是在一種刻板的理性的教學中,而應運用各種方法將基礎知識融合在語文教學全過程中,靈活的去激發學生,讓學生主動理解,給學生美的享受。比如,有位教師教「比擬」,他先在小黑板上寫了這么一些短語:小河邊的垂柳、天空中的新月、六月天的驕陽、秋風中的落葉,洞庭湖的波濤。然後他啟發學生:假如這些自然界的事物和我們人類一樣,也有思想感情,那麼,你從這些事物的形態能看出它們的喜怒哀樂嗎?一提問,打破了平時「教師講學生聽」的沉默,學生們爭相發言,有的說小河邊的垂柳是歡快的,有的說是悲哀的;有的說空中的新月是凄涼的憂郁的,有的說是清新的愉快的:有的說秋天的落葉是歲月的無奈,有的說是年輕的沖動。總之,同學們都沉浸在美麗的遐想中。爾後,老師就告訴他們:大家的發言在漫不經心中已運用了「比擬」。接著就在理論上加以點撥,最後又要學生對周圍的環境用比擬手法進行描繪。結果學生們都躍躍欲試,發言一個接一個。有人對著教室門說:「她是那樣的穩重大方,禮貌地接待著每個來訪者。」有人描繪有點陳舊的辦公桌說:「年年月月,他不卑不亢,從來沒有想到離開講台這個崗位。」有人指著窗外在風中搖擺的樹枝說:「瞧,她們追逐著,嬉戲著,又歡笑著,累了,才肯安靜地歇歇腳。」一下子,大家都驚異於這個司空見慣的教室竟有如此魅力,覺得自己生活的環境從來沒有這樣美好過,而自己也從來不曾這么熱愛周圍平平常常的世界。這節課雖然沒有反反復復地講比擬的定義,課後的檢查卻表明學生們都掌握得很好,當然更不用說既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培養了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而且還讓學生初步學會去創造美。(二)要改變教師在課堂上分析過於支離破碎,面面俱到,學生在課堂上昏昏欲睡,味同嚼蠟的現象。有的學生說,課文里的小說,自己看很有味,聽老師課堂上分析反而沒有味了。這意見很值得我們深思。這就需要我們調整教學方法,要讓學生從整體上感受課文,帶領學生「走進」課文中所描繪的情景中去,「經歷」裡面的事,「接觸」裡面的人物, 「感受」裡面的情景。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聯系文章背景,從語言入手,抓住作者的傳神之筆,通過對環境、人物肖像、言行、心理情感活動等具體描寫的分析,把完整的人物形象、優美的意境再現出來,讓學生體會深寓的情感,從而忘掉「自我」,進入作者設置的情景中去,高興時心曠神怡,激動時興奮昂揚,悲傷時甚至掉眼淚,進而去欣賞美,鑒別美,感情了受到陶冶,理智上得到升華。最後再從語言與內容的結合上,體會語言運用的奧妙與匠心,感覺到語言美。比如教《敕勒川》,就這么短短的幾句詩,雖然很典型,但與客觀存在的塞北草原的具體豐富的景象相比無疑是十分概括的。這就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和聯想,讓他們彷彿置身在圖畫般的天高地闊的塞北草原之中,神遊於天地合一,茫茫蒼蒼的壯闊境界里,也才能真正理解詩歌中每個詞語的作用。如果再將《敕勒川》與《憶江南》描繪的意境作比較,一個粗獷恢弘,一個清麗細膩,那麼,更能提高學生欣賞自然美的能力。再比如教《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搶救六十一個階級兄弟的現場,在萬分急迫,扣人心弦的情景中,感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階級深情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教《出師表》、《廉頗藺相如列傳》,就要千方百計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有勇有謀、豁達大度的藺相如這些歷史人物活脫脫地「站」起來, 「走」出課本,讓學生與之交談,使學生認識到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丑惡,讓課文中人物的崇高精神品質去凈化學生的靈魂,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三)要克服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少了,教師講多了的現象。許多課文特別是那些優秀的散文、詩歌,甚至議論文,唯有有表情的朗讀,才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才能真切地感受其語言美,氣勢美,體會其意境美。如教學《登鶴雀樓》,不讀,如何領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壯麗美?如何感受詩人氣吞山河的氣勢;不讀,怎麼會在學生的腦海里出現一個引頸遠眺、游興未盡的詩人形象,不讀,怎麼能深深理解「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個形象化的哲理。反過來,如讀《荷塘月色》,讀著「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呈現在眼前的不僅是文字,而且是一幅朦朧的畫面;響起在你耳畔的,也不僅僅是一組普通的文字,而不更象一支動人的小夜曲?因此,一定要加強朗讀,利用多媒體教學,教師范讀,學生仿讀,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把無聲語言轉換成有聲語言,憑著字正腔圓的語調,抑揚頓挫和輕重疾徐的語言節奏,引導學生體會意境,揣摩構思,感知形象,品評語言。
三、用作文來表達美
語文教學中不但要讓學生感受美,不但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還要讓學生善於表達美。這樣,既要鞏固學生從學課文中、生活實踐中獲得的審美能力,而且還要讓學生將這種審美能力在表達中得到鞏固。大自然的風光是美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涌現出來的人和事是美的。讓學生把這些美人、美事、美景在口頭上或書面上表達出來,不但煅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也升華了學生對美的理解,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在教學中往往存在著這樣一種情況:同一生活素材,在不同的學生中有不同的反映。比如校園,在一些學生眼裡,覺得司空見慣、平淡無奇,在另一些學生的眼裡卻又變得色彩繽紛、千姿百態。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原因就在於一個善於發現美,一個卻不能。怎樣才能讓學生善於發現美,善於表達美呢?就目前學生的作文情況來看,我覺得應從以下幾點入手:(一)靈活地借鑒範文。
人非生而知之,不管做什麼事情,掌握什麼技能技巧,總要有一個學習模仿的過程,表達也是這樣。清人劉熙載是這樣評價李白詩歌的: 「太白詩以《庄》《騷》為大源,而於嗣宗之淵放,景純之雋上,明遠之驅邁,玄暉之奇秀,亦各有所取,無遺美焉。」。象李白這樣的詩仙,要表達自如,尚且得借鑒前人的優秀作品,那麼我們就更應當引導學生模仿借鑒範文。從如何觀察體驗生活,到如何構思立意、謀篇布局;從如何選材剪材,過渡照應,到如何選擇句式,錘煉詞語等方面,都要時時結合學生作文中的問題加以引導,讓學生靈活地模仿、借鑒,決不能為讀範文而讀範文,因寫作文而寫作文。特別是範文作者如何在文中表達情感,如何表達美更值得學生們借鑒。例如優秀學生作文《冬天的太陽》,作者借風寫暖,把冬天寫得溫暖宜人,趣味橫生。從他先「記游」後議論,寫得有靜有動這點來看,象《石鍾山記》的布局;從觀察點的轉移來看,又有點象《荷塘月色》;以色調的明麗,觀察的入微,描寫的技巧看,又有些《春》的風格;至於哲理性的思考,懸念的設置,結構的巧妙,則不難在《長江三峽》中找到淵源。由此可見我們的學生多借鑒優秀作品,並將其爛熟於心,就能收到潛移默化的功效。古人說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確實是至理名言。(二)精細地觀察生活。
蘇聯教育家克魯普斯卡雅在《怎樣教學生作文》中曾尖銳地指出: 「在多數情況下,學生們完全不會觀察。可以這樣認為:他們的眼睛不用作看,他們的耳朵不用作聽。教師的任務就是要教他們學會看、聽、感覺。」學生怕作文,覺得沒有什麼東西可寫,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會精細地觀察生活。進入新世紀,教育得到了發展,在作文的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教師根據範文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布置一些觀察練習。如讓學生描寫某人的一顰一笑,刻劃某物的一鱗一爪,描寫市場的一角、校園的一隅,或記下一次有趣的談話,或寫下一個動人的細節,或記下自己一時的心理活動。由此,不少學生的觀察越來越精細,比如有個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在觀察了老年、中年、少年的腳步後道:老年人腿腳沉重,步履艱難,起步不高,走起路來發出「突嚓,突嚓」的腳步聲;中年人身強力壯,腳步有力,舉步高遠,發出「卟噔、卟噔」震動大地的腳步聲;少年人天性好動,活蹦亂跳,時常一蹦一跳地走路,發出「乒嗒、乒嗒」的腳步聲,確實抓住了特徵。以此學生為例,啟發學生,由此不少學生產生了觀察生活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形成觀察生活的習慣,並把每天所見所聞所感記下來,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解決了沒什麼可寫的問題,改變了對作文畏懼的毛病。有個學生談寫觀察日記時說: 「過去怕寫作文,是感到作文難寫,腦子里空空的,怎麼也擠不出點東西,只好抄抄書報,胡亂湊合一篇交差。從開始寫觀察日記後,腦子里材料越來越多,一點不愁沒東西可寫,有時還盼作文呢!」確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既存在著真善美,也存在著假丑惡,只要精細、深入的觀察,是不難發現的,寫作文章素材豐富得很,我們一定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這不但是提高寫作能力的必由途徑,也是進行審美情趣教育的必由途徑。(三)盡情地傾注感覺。
文章本非無情物,記敘性文章尤其如此。魯迅家裡的「百草園」,究其實,只不過是座雜草叢生的廢園,然而在魯迅的筆下,卻顯得如此美好。究其原因,就是作者在筆下傾注了自己獨特的審美感受,無論是「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還是「肥胖的黃蜂」、 「輕捷的叫天子」,或是「低唱」的「油蛉」, 「彈琴」的「蟋蟀」,當然, 「石井欄」、「皂莢樹」、「黃蜂」、「叫天子」等這些景物是客觀存在的,然而「光滑」、「高大」、「肥胖」、「輕捷」、「低唱」、「彈琴」這些就帶有作者主觀的審美情感,與這種主觀審美感受不合的碎磚爛瓦、枯草敗葉、癩蛤蟆之類,則一律不寫。沒有這種主觀審美感受,客觀景物就不能成為藝術形象,雜草叢生的廢園,就不能成為兒童「樂園」。傾注了作者的獨特審美感受,就可以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寫景是這樣,敘事記人同樣如此。朱自清的《背影》感人至深,然而究其實,也不過是父親為兒子送行時給兒子買了一趟桔子。然而,由於作者在記敘中傾注了自己對父親的美好感情,從而深深地打動了讀者。我國長篇巨著《紅樓夢》也只不過寫了一些生活瑣事,卻能在世界文壇上引起轟動,至今仍有許多人研究它,就是作者在著作中傾注了自己全部的審美感受,正如作者所說「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遂成千古名著。而我們學生的作文常常不能感動人,除了觀察欠細欠深,表達技巧欠佳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在作文中傾注自己的獨特審美感受。如果傾注了自己的獨特感受,那麼即使平時作文水平一般的同學,也會寫出令人吃驚的好文章。比如優秀作文《姥姥》之所以動人,就因為字里行間傾注著作者對童年時誤解姥姥的嚴和愛的無知的懺悔,正如作者自己所說,這篇作文不是寫出來的,而是用「心中的淚和血」哭訴出來的。因此,我們一定要花大力氣培養學生對生活敏銳的審美感受力,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還要培養學生善於將這種審美情趣在作文中加以傾注的能力。
總之,審美教育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隨時隨地都可進行,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滲透,從而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
⑥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感知教材之美,在美德熏陶中發展語文能力
語文教學幾乎可以傳達世界上美學家們所致力研究的一切美。教師應把語文看作美的載體,把語文看作一個美的系統存在,引導學生去感受美、理解美,從審美感知中獲得美感、獲取知識,在美的熏陶中發展語文能力。
二、美化教學過程,培養語文學習興趣
語文教師引導學生發現教材之美的同時,還要帶領學生深入體會作品的神韻美,與作者在感情上產生共鳴,更要在發現美的基礎上進行美的創造。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美學滲透,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彼此成為審美對象,互相關照,互相感染,互相融合,形成美的藝術的教學整體,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1.引入佳境,激發興趣。
2.自主欣賞,形成美感。
3.深入啟發,升華美感。
4.精心指導,審美創造。
語文教學和美育是不可分離的,應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去發現美、創造美,使語文教學像春雨、像清風、像楓葉、像瑞雪,去開墾荒陌的心田,去滌盪污濁的心靈,使以靜態的文字沉睡在課本中的美質語文還其本色,以教者的才情使語文教學具有美學風范,使學生真正地喜愛語文。
⑦ 語文教學中怎樣進行美育
新課程標准指出「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該把它們當作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可見,中學語文教學與美育教育是相輔相成的。那麼,作為語文教學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滲透審美教育,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呢?根據筆者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和探索,在此談一點個人粗淺的看法。
一、課堂上的美育滲透
1.課前導人引出美。中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描繪大自然美景的文章,這些文章語言美,意境美。在課堂上以此為切入點,分析教材並引導學生,讓學生一開始就感受到美、體驗到美;課前老師利用這些文章的特點激發學生的興趣,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撥動學生的情感的心弦,使學生的美感和情感相結合,以此激發學生追求美感的慾望。如教餘光中的《鄉愁》這首詩時,老師先介紹:「鄉愁」是我國詩歌中歷久常新的題材。古代的鄉愁,主要是離鄉背景的遊子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近代以來,大批華人漂洋過海,鄉愁中又注進了海外赤子之情。1949年以後,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盤踞台灣,封鎖海峽,炎黃子孫對大陸故鄉的的思念又與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渴望交融在一起。此時播放旅法的葡萄牙籍華人胡浩波的柔美而略帶哀傷的回憶曲《鄉愁》,引出鄉愁的悠悠淡淡的美感。
2.朗讀課文感悟美。要讓學生感受課文的美,這就要實施葉聖陶先生所說的「美讀」,通過讀,調動學生視覺、聽覺等感覺器官,使學生在語言的流動中感受課文各種形式的美,進入作品美的意境。教師朗讀時,可以創設情境,營造氣氛,讓學生身臨其境,耳濡其情,引領著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脈搏與靈魂。如講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無論是教師范讀,還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朗讀,都能夠把無聲的文字元號所描寫的情和景轉化為具有聲韻效果的藝術氛圍,從而使學生獲得一種妙不可言的美的享受。再如講解《海燕》時,老師用飽滿的情緒,高亢的語音、急迫的節奏、奔放的情感去讀,讓學生感受海燕搏擊風浪、高傲飛翔、熱切叫喊的壯美形象,激發出一種革命預言家的豪情,一種熱情的贊美崇敬。
3.通過多媒體直觀感受美。藉助圖形、動畫、影像、聲音等多媒體手段,不僅有助於教學,還具有實施美育的功能,它直觀形象的特點是以往教學的手段所不能媲美的。在感受課文的形象美,意境美和語言美時,多媒體往往會更加生動。在課堂上恰當的運用多媒體能夠有助於喚起美的情趣,撥動美的心弦,使學生為之萌發激情,潛移默化地培養語文審美能力。在講《蘇州園林》時,通過播放有關蘇州園林的圖片和影像,能讓學生直觀感受到蘇州園林的圖畫美,體驗到「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那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副完美的圖畫」的真正寓意,勝過教師課堂上的千言萬語。講解《水調歌頭》時,通過播放《水調歌頭》這首優美的曲子,能讓學生直接的感受到作為音樂文學的宋詞韻律究竟是如何的美。講解都德《最後的一課》時,播放相關影像和圖片,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欣賞,使學生對作品的內心體驗遠遠超過了課本上的幾個字。學生對於那段歷史是陌生的,再豐富的想像力也派不上用場,運用多媒體完全把那段歷史場景化了,讓學生感受到作品中強烈的情感力量,被這種情感所震撼。讓學生更深刻的感受到這種回環互喻,相映成趣,充滿幻想、詩情畫意的意境美。
4.品味課文欣賞美。王國維先生在《論教育之宗旨》中告誡我們:「美育者一面使人情緒發展,以達完美之城,一面又為德與智之手腕。」教師不僅教給學生語言文學知識,還要立足於培育、熏陶美好的情緒、情操,塑造完美的個性品質。應試教育使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感培養局限於「紙上談兵」,語文教學應該回歸生活,讓學生在作品中感受作者的內心,感受生命,從而真正塑造自己的人格美。北大教授錢理群說:「語文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精神世界變得更美好,它屬於世界觀教育和美育教育的范疇,應該為孩子的一生打好精神底色。」在講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時,先讓學生了解作者的背景,讓學生融入史鐵生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從健全到癱瘓,又從癱瘓到「站起來」的思想變化。聯系生活,平時的小困難與作者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讓學生從文章中學會面對挫折,學會堅韌的精神,塑造自己的人格美。講解《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通過朗讀,讓學生欣賞「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浪漫色彩的壯美意景,使人幾乎忘記奇寒,而身處南國繁榮壯麗的奇妙意境。
二、課外的美育滲透
利用課余時間,引導學生走入藝術的殿堂,欣賞古今中外的藝術佳作,也可以多看《青年文摘》、《讀者》這些優秀的雜志。閱讀優秀的文藝作品,是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創造美所必不可少的途徑。
法國著名雕刻家羅丹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所以我們要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在生活中和大自然中去發現美。在課外組織貼近生活、貼近自然的活動,對於語文教學美育的滲透就顯得十分必要,比如清明節時帶領學生去烈士陵園掃墓,周末帶領學生走訪紅軍老戰士,聽革命老前輩們講述他們當年的故事,讓同學們切身實地的從革命老前輩們身上感受出那種大無畏的革命豪情,感受出他們內心的美。這就是一次讓學生認識美和創造美的活動。
總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知識的講解,又要注重美育的滲透,課堂上要充分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審美情境,適時的對學生進行美育滲透,課外時,要組織並引導學生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以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從而獲得美的熏陶。教師時刻注意到讓美育滲透到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滿足學生的需要,使學生在美育的藝術天地里盡情地體會語文的魅力。
⑧ 簡述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如何貫徹滲透審美教育
美育即審美教育,語文教學中的美育問題十分重要,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在青少年全面發展的諸因素中,美育有著特殊的意義。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和體育健全的有力源泉。」這點明了美育在個人發展中所佔的重要地位。美育包括社會美育和學校美育,其中學校美育又包括各學科課程中的美育、環境的美化以有美育活動等方面。但在課程美育中人們往往認為責任只在音樂、美術等,卻未能意識或重視到其它學科也都能夠而且應該挖掘其中美的因素,適時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讓學生從情感的體驗中去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由於語文學科的特點,從某種角度看,它的美育任務更是責無旁貸,它的作用也許會更重大、更深刻。語文學科的美育,可以有效地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積累審美經驗,提高審美鑒賞力,培養想像力,發展創造性思維的能力。總之,語文與美育關系密切,美育在語文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重大意義。語文中的德育必須通過美育才能完美地實現。「寓德於教」的提法是不錯的,「文道結合」的觀點也早已有之,如韓愈的「文以載道說」等便提供了理論根據。但是在具體實施中會產生種種困惑,如1篇游記教完了,於是總結說:「文中表現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該怎樣呢?……」難道這樣就算大功告成了?學生的確深受教育了嗎?再說,語文有其自身的特點,詩賦文章中似乎並非篇篇「載道」,處處「寓德」,也就不宜一律牽強地給所有的作品貼上什麼標簽,這是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常遇到的情形。 然而有1種因素能夠貫穿於詩文的始終而無所不在,這就是——美。社會生活、自然景物、人類語言等是十分豐富的,反映這一切的作品文章也是多姿多彩的,這些都能引起讀者的美感。如果能引導學生「披文以入情」,細致地品味大自然的詩情畫意,賞析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體驗人類豐富的思想情感,感受深刻的生活哲理,欣賞作品中各具特色的建築、繪畫、雕塑、音樂等藝術美,領略不同風格的語言美……一言以蔽之,讓學生以審美的方式感受和認識世界,感染熏陶,潛移默化,從悅入、感人到育人,就能使他們培養起高尚的審美情趣,從心靈深處產生一種追求崇高、美好、文明的強烈慾望,從而使人的思想精神產生質的飛躍,較好地達到德育所企盼的目標。眾所周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以其活生生的藝術形象教育和激勵了幾代青年,使他們成為共產主義新人。有一位科學工作者曾經說過,就是那些優美的山水詩和寫景游記散文使自己深受大自然的潔凈美麗,並決心獻身於祖國的環保事業的。這就是美育的偉大功績。從這文教學中的德育的實質就是美育,只有這樣地看問題和付諸實踐,才能使語文學科不僅具有「工具」的特點,還能獲得更為廣闊、更為深刻的意義。 在語文學科實施美育是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