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加強語文教學中的師生對話
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曾說:教學的本質意義是交往與對話.教學就其本質而言,是交往的過程,是對話的活動,是師生通過對話在交往與溝通中共同創造意義的過程.教師與學生總是處於一定的交往關系中,沒有交往,教育關系便不能成立,教育活動也就無法產生.一切教育,不論是知識教育,抑或品格教育都是在交往中實現的.
對話,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是師生之間、師生與文本之間一系列互動的外化,是師生共同參與的學習過程,而不僅僅是狹義的「你聽我說」式的語言交際.對話,作為一種特殊的課堂交往方式,無疑是新型課堂人際關系重構的有效手段,它體現了現代課堂的基本特徵和內涵——民主、平等、互動、交流.
對話,實質上是師生在課堂中傾聽不同的聲音,調試自己的經驗世界,調整自我「在場」的姿態,重建自我對外部世界感覺的進程.
那麼,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師生對話的有效性呢?我認為:
(一)、創設情境,觸發情感,激發學生的對話慾望.
進行有效對話,教師要善於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觸發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思維,才能使學生把蘊藏於心中的疑問、見解毫無保留地向教師和同伴傾訴,才能使學習深人到學生思維意識的深層.
1、發揚民主,喚起成功慾望.教師首先要做個忠實的聽眾,認真地傾聽學生發表獨特的見解,營造一個自由、輕松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們如痴如醉地探究、體驗、交流,或發表自己的見解,或補充同學的發言,或互相啟發,或自由組合朗讀……教師要以欣賞的眼光看、聽,適當地作些點撥.其次是做個友好的夥伴.教師要敞開心扉與學生進行對話,和孩子們成為合作夥伴,這樣,孩子們才能心情舒暢、無拘無束地全身心投人學習中.
2、情感共鳴,產生教學合力.語文課是情感課,語文研究性課堂更是一塊情感共鳴的教育藝術園地.只有以情感活動統領整個教學過程,通過「育人以情」,把認知教育貫穿在情感教育中,才能形成學生健康的精神世界.
同時,學生對文本是否真正地理解和掌握,關鍵是要看學生頭腦中的「主觀文本」是否已經通過對話,經過激活,而變得鮮活、靈動起來;是要看文本中的那些冰冷、生硬的鉛字是否已變成活靈活現、有聲有色、充滿情感的畫面.教師可以在傾聽、觀察,了解學生己有「主觀文本」建構情況的基礎上,採取相應的教學策略,通過語言、動作、表情等情境表演對話,對學生既有的「主觀文本」進行修正、補充和拓展,從而在形成對話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完成「主觀文本」重新建構,進而產生良好的閱讀效益,提高學生的各項語文素養.
『貳』 語文科代表與老師怎麼溝通協調
其實做好課代表,重要的是和老師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面帶微笑,行為有禮貌,不給老師添麻煩,替老師分擔。和語文老師之間很好交流,因為說的都是漢語(除非你是外國人)老師一般都很善解人意的,用心相處,會有好的收獲!
『叄』 我自己成績太差怎麼跟語文老師交流想要內容
孩子成績差怎樣和老師溝通交流?作為家長只有明確了孩子自身的學習情況,才能更好地和老師進行溝通,並且共同商量如何改進孩子的學習成績,達到家校合作的效果。一方面,若您不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您無法恰當地和老師進行溝通,達到預期效果;另一方面,若您沒有仔細分析孩子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和老師溝通,也只能從老師所了解到學生的狀況下進行輔導、提升,效果也未必最好!
孩子成績差怎樣和老師溝通交流
1、認識與科任老師溝通的必要性。有些家長認為孩子成績不理想,對孩子不聞不問,甚至為和老師溝通感到難堪;有些家長覺得只管好孩子的後勤工作就好,功課有學校和老師,沒必要和各科老師溝通;也有一些家長認為多與孩子的班主任溝通就行,沒必要再找科任老師……這些都是不對的。
2、勇於和老師交流,積極主動聯系老師。很多家長,尤其是所謂差生的家長,都羞於和老師溝通。踏出這一步最關鍵。作為家長要明白,最清楚了解孩子各科學習情況的是各位科任老師及班主任。
3、事先想好與老師的溝通內容。因為老師每天教學任務繁重,所以考生父母最好提前明確自己想要了解的重點,列出想和老師交流的問題和困惑。父母平時可以和科任老師定期溝通,比如節假日的問候、了解日常學習情況,或在歷次大小考之後的關鍵點咨詢。
4、講究方式方法和時機策略很多父母大多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機會和老師面對面交流,事實上,如果家長要及時與老師溝通,可另找時間預約到校和管理老師進行交流;了解細況。除了面對面交談,還可通過電話簡訊或網路工具溝通,尤其是在看到科任老師發的成績簡訊後,可以和老師約時間,在不影響學校工作的情況下進行有效溝通。
5、遵循老師的建議,及時反饋孩子在家中的表現。老師的教育經驗是家長不可企及的,在不清楚如何教育孩子的情況下,聽從老師的指導最靠譜。另外,要告訴孩子在家的表現,這么做不僅是在反饋孩子的情況,也是在反饋家庭教育執行的情況。
6、不抱怨孩子、不挑釁老師、不逃避責任。溝通是為了進步,負能量的東西只會是阻礙發展;更不能將教育孩子的事完全推給學校,那麼多學生,管不過來的。
『肆』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構建有效的師生互動
一、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是構建互動式教學的基本前提
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
1、更新師生理念,更換互動意識。
為了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構建有效的師生互動,教師首先應轉換其角色。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要成為師生良好互動環境的創造者,交流機會的提供者,師生互動的組織者和學生發展的支持者,幫助者。因為教師對學生的作用的影響,只有通過學生主體的積極參與和反應才能產生積極作用。教師要樹立起「一切為了學生」的觀念,尊重學生,全方位地為學生的發展服務。通過教師的「教」喚起學生的「學」,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比如我在教學《最後一課》時,我給學生布置了有關本課的題目:(1)查字典,給加點字注音。(2)找出表現文章中心的語句。(3)找出文章描寫環境的語句,體會這些描寫在表現文章中心思想方面所起到的作用。這些問題讓學生自己動手、動口、動腦,在聯系前面所學到的知識,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只用一課時,學生學得既輕松,又愉快。
2、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構造民主氛圍。
課堂教學的本質應當視為師生,生生互動的過程。要使之有效地進行,就要建立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師生之間的互相理解,人際關系和諧。要改變傳統的師道尊嚴的舊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應尊重熱愛學生,對學生持肯定,接納的態度,能緩解學生內心的緊張,從而激發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而學生則應該對教師表現為尊重,信任,積極配合教學。教師對學生要有信心和耐心,尤其對學習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更要善於培養他們的自尊心和學習熱情。
3、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只有建立起師生之間溝通的綠色通道,才會有教與學之間的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才能為師生的互動創造條件。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幫助者,要吃透大綱,教材,把握重點,難點,採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盡可能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在課堂教學的互動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活動參與者,他們既是信息的發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傳統的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與學生保持單向交往,教學效果較差,所以我們應把教師的「一言堂」改為「眾言堂」。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保持雙向交往,同時也允許學生之間的互動,當然互動的模式是多方位的。在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小組活動是師生互動的一種比較有利的模式,既可激發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竟爭意識,又可加快閱讀速度,同時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全面、更科學、討論時由教師提出問題。也可讓學生自由討論,當學生遇到難題時教師要給予幫助。但不管用什麼樣的師生互動方式,教師的引導作用絕對不能忽視,因為,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就像魚網上的綱一樣牽動著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否則,課堂教學將亂成一團,無法收拾。
二、重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是構建互動式教學的重要保證
「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把對學生的愛化為一個溫柔的眼神,一個會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話語,一個贊許的姿態,一個體貼入微的動作,都會使學生感到教師的關心賞識,心理上會產生一種說不出的愉悅與滿足,這就無疑能促進他們積極上進,從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增添他們的勇氣,鼓起他們的自信。反之師生之間的關系緊張,學生會由厭惡教師進而厭惡學習,即使是難度不大或者很有趣味的教學內容,也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因此在我們語文的作文教學中,應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情感,在設置寫作方面的話題時,多以尊老愛幼,助人為樂,節約糧食,培養和增強環境意識,樹立世界意識等題材為主,讓學生寫一些周記,小作文,這些話題貼近生活,充滿感情色彩,會自然流露出他們的思想感情。這樣,教師就很容易和學生進行心靈上的溝通,產生一種自然的情感交流。學生們喜歡你這個語文老師,自然就容易喜歡上語文這門課,那麼學生對語言的學習興趣便會自然而然的提高。
三、保持關注特殊學生,是構建師生互動的必要條件。
教師由於忙於教學,一般只關注那些思維活躍,性格較外向的學生或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而對那些不善言談,學習比較落後的學生則關注較少,這個問題會嚴重影響我們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效果。因此,我們對性格內向的,就主動與他們交流;對不善表達的學生,課堂上多給他們開口和動手的機會,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對個別實在難以表達的學生,讓他們朗讀課文或者讀出問題的要求,在閱讀文章的理解上,只要他們答案接近,都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表揚,使他們感到成功的喜悅,從而產生上進的動力。
四、為使語文課堂教學更精彩,我在課堂教學中從以下幾點進行嘗試:
(一)精心設計課前預習
學生預習到位,課堂上才會言之有物,才會提出問題,發表觀點,才能與老師的講解對接。
預習怎樣才能到位,怎樣才能切中教學要點及重點,進而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話可說呢?
1、預習設計要集中體現重難點。針對學習《口技》一文,結合「自讀提示」,我設置了這樣的預習要求:①全文圍繞哪一個字來寫的?課文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起何作用?②文章描述了幾個場面,請簡要概括每個場面的主要內容?③文章中這幾個場面中所模擬的各種聲音都有什麼特點?④口技藝人表演的精彩從哪些方面表現出來?課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內容和過程,這是從正面表現口技者的技藝精湛。另外還有側面的描寫,請一一指出,並談談側面描寫有什麼作用?⑤開頭和結尾都寫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是不是簡單的重復?為什麼?⑥課文中用了不少表示聲音發生先後的詞語,找出有關的句子,理解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這樣,通過預習,把握了文章的重點,導引了學習本文的方向。
2、課前練習內容要有針對性。我在《口技》的預習設計中,題型多樣化,有選擇、判斷、填空、閱讀。這樣,既重視了基礎知識的把握,也重視了各種能力的提高。同時讓學生養成了主動學習的習慣,激發了積極思考的熱情。
(二)充分調動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關系
記得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在寬松,和諧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最有效的發揮,人的創新意識能得到最有效的激發,人的個性心理特徵也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所以,課堂互動除了充分的課前預習外,還需要必要的鋪墊和前提。
1、創設情景
我以為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課堂外的溝通至關重要。當學生把你當成了他無話不說的知心朋友,課堂上的你在他們心中就不再是板著面孔的「先生」,而是心靈停泊的「驛站」了。再則,課堂上教師的熱情、真誠、幽默,敏銳,既能巧妙化解學生因答不上問題的尷尬,更能盡展自己人格魅力和教學藝術,使語文課真正成為人文教養的土壤,和諧溫馨的家園。我講《故鄉》一課時有這樣一段教學插曲:教師:……為了解決好問題,我先檢查以下大家自讀課文以後,有些東西是不是理解了.同學們在回答的時候,盡可能不要看書.如果實在忘了,怎麼辦呢?學生:(小聲地)偷看一下!教師:偷看一下?說得很好啊!(師生大笑)別笑,偷看也是一種能力呀!(學生大笑)很快地在書上一眼掃過,就馬上找到自己要的那個詞,那個句子,不也是一種能力的培養嗎?不過,注意,考試的時候可不要培養這種能力啊!(學生大笑)
還可利用多媒體,激活課堂。利用投影、錄音、課件、網路等輔助手段,既可增加學習內容的形象性、可感性,增強知識的穩定性、持久性,發揮課文的感染性、共鳴性,同時也使課堂容量相對加大,師生互動成為可能。
我在教學作文的「話題轉換」時,將圖形及圖畫以課件投影形式放出,使學生直觀形象地感悟圖畫,組織語言,既加大了課堂密度,生動、形象、直觀地吸引了學生注意力,同時也收到了師生互動的教學效果,完成了生生同步的教學任務,達到了共同提高的教學目的。
2、適時激勵、互換角色
如果在語文教學中也能使用積極有效的激勵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信與自尊,那麼,學生就會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為此而來的就是他們內在潛能的爆發與提升。課堂中教師的一句真誠贊美、恰當評價會讓學生如沐春風。被認可的滿足與自豪會使學生整堂課保持亢奮與自信,參與課堂的意識就會更為旺盛,學習的熱情自然會高漲。例如我教小說時,分析、評價其中的人物性格就採取讓學生暢所欲言的方式,只要他們言之成理,就及時予以激勵肯定,並通過板書盡可能如實地展示其思想觀點。用此方法,樹立學生自信心,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這樣,通過自讀思考、質疑討論、鞏固練習等「多向」信息交流活動,師生共同經歷了自我建構、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教學過程,教學反饋良好。
教師互換角色也可使課堂活潑生動,豐富多彩。例如,我在授課時經常採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師生互評的方式調節課堂氣氛。還採用預習課文後,讓學生將所思、所感、所疑設計成問題,向老師提問,尋求解答。這樣的課堂活潑生動,輕松有效,真正起到了互動作用,達到了教學相長的效果。
3、讀、說、議、查、練,用活思維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教師適時指導朗讀技巧,點撥朗讀疑惑,課文帶給學生的就不僅僅是需要掌握的知識了,而且更是心領神會的享受與陶醉了,同時也達到了師生間默契和諧的互動。
語文課上,教師通過設置問題,讓學生勤於動腦、勇於表達,在說說議議中,發表觀點解決疑難,產生智慧享受成功,合作探究互助配合,精言妙語就會在互動中產生,連綴一起訴諸筆端,就是隨筆,就是文章。聽說讀寫水乳交融,語文教學自然輕松而愉悅。
現在互聯網對人類的幫助無需贅述,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學生興趣盎然,印象深刻,由點帶面,廣為博覽。這樣之後,既使學生在課堂上有的放矢,表現淵博,也使學生拓寬了視野,豐富了積累,一舉而多得。
最後通過教師預先設計的標准化練習,整合疑點,檢驗所學。民主後再集中,將應該掌握的知識和學習過程中的樂趣有機結合,從而使課堂教學在互動中收效甚豐,事半功倍。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需要師生互動。新課程標准理念下的促成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教學「互動」,既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讓教學活動「動起來」,師生互為補充;讓教學活動「亮起來」,師生一同欣賞;讓教學活動「火起來」,師生彼此助燃;讓教學活動「洋起來」,師生共同提高。只有這樣,課堂才能成為教師與學生共同播種、施肥並期待收獲的田園,才能讓這個田園播種靈感,孕育思想,收獲未來。
『伍』 如何跟小學語文老師聊天
首先心態上要大方些,老師其實都是喜歡與學生交流的.
其次,如果你不知該說什麼好,那就先從學習方面說起好了,比如把自己學習當中疑惑不解的地方提出來請老師解釋一下;或者問問老師這科該怎麼樣學習比較好,或者問問有關科目的參考資料有哪些等等.
再或者,也可以問問老師教了幾年了,是哪裡人,家裡孩子讀幾年級了等等,也就是平常說的聊家常吧.
不要怕與老師交流,我是做老師的,與各種各樣的學生打交道是老師的本職工作,師德良好的老師都是和藹可親的!
『陸』 如何提升語文教師的語言藝術素質
(1)重視理論修養。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職業語言能力,不但要掌握教師語言自身的理論和規律,還要對不同學科有相當的了解。教師要想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語言技能,就必須切實提高自己的內在修養,努力使自己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一定的審美的情趣,思辨的能力,現代的觀念,使自己充分了解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充分領會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
(2)廣泛閱讀,博採厚積。教師不及時更新知識,就難以與時俱進,教書育人。語文教師只有大量閱讀、廣泛積累,才能厚積薄發,養成敏銳的語感,使自己的口才精益求精。除了要博覽中外經典名著外,語文教師還應在生活中積累語言。生活中的語言是極其豐富多彩的,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對自己生活中所接觸的語言有著較強的敏感度,並能棄其糟粕,取其精華。這樣,在課堂上就可以讓學生們了解並避免使用生活中出現的錯誤語言,而好的語言則能繼續傳播開去。
(3)在教學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加強實踐鍛煉,是提高教師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語文教師要留心每一堂課,留心每一次與學生交流,鍛煉發展自己的語言水平。要重視自己或別人在教學中出現的每一次閃光點,用心記下來,以後在適當的時候把它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去,從而形成自己個性化的教學語言風格。每一次知識的積累,總有一個先記憶後理解的過程。對於有些個性化教學語言,剛使用時可能會覺得不能得心應手,有點生搬硬套的感覺,那是沒能領會所運用的語言的實質精髓。只有通過多次的試驗,將一定的語言藝術的精神實質把握了,才會在教學中運用自如,做到脫口而出,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實踐證明,長期不懈地訓練,可使教師熟練地掌握語言表達的各種技能技巧。
(4)加強科研活動,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教師可通過科研活動豐富和提高語言修養。教師要積極參加新課程的培訓學習,用新理念來武裝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更新教育觀念,積極參與到教學研究中去。平時,要撰寫教學故事,研究教學案例,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改進教法。教師之間相互聽評課,加強學習交流,取長補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不同學校、同一學校的不同語文教師之間的交流也是很必要的,大家通過對一些藝術性教學方法的探討,可能會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然後,將這些交流心得付之於實踐,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它。
教師在教研實踐中得到鍛煉和發展,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增強了教學研究能力,提高了教育教學水平,提升了語文教師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
總之,教師要提高語言技能,獲得一定的語言修養,必須從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學習入手。要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把理論轉化為實際能力,並且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語言,努力使自己的語言朝著藝術化的方向發展。
『柒』 家長與教師溝通的藝術技巧有哪些
家長與教師溝通的藝術技巧
一、不要等到孩子有了嚴重問題才去找老師。心理學家認為,在輕松氣氛下互相認識的老師和家長,在對孩子的問題交換看法時,相互之間很少保留意見。
二、所有的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好的,犯錯誤是偶然所為。專家常提醒父母:「請家長們不要忘記,老師負責的不是一個孩子。
」凡是對這種情況表示理解的家長,從一開始就會贏得老師的好感。
三、即使家長很生氣,而且家長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家長同老師交涉之前也要對老師好的一面加以肯定。
四、即使家長希望老師聽聽自己的意見,也不要傷老師的面子。較好的做法是:首先要讓老師感覺到,家長的看法是正確的。
作為家長首先要問清孩子與老師產生誤會的來龍去脈。穩定孩子情㥩,客觀冷靜的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弄清是誰的原因,充當孩子與老師之間溝通的橋梁。如果錯在孩子,做家長的要耐心細致的勸解孩子,讓孩子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要尊重恩師,切不可當孩子面詆毀老師。鼓勵孩子當面給老師道歉,必要時家長可陪同孩子一同去。如果是老師的問題,就需要家長第一時間私下與老師進行溝通交流,化解矛盾,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態度要誠懇,相信老師出發點是為孩子好,可能是方法不得當與孩子產生分歧,共同解決誤會,達成教育共識,共同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老師和孩子之間產生誤會,父母該起到一個「潤滑劑」的作用,不能否認任何一方。否定孩子,會讓孩子感覺很委屈,以後有事不再喜歡和家長交流了。否定老師,會讓孩子不信服老師,不尊重老師,有可能加深雙方的矛盾。
首先,老師需要對孩子負責,需要管教孩子,當然有時也就會誤解孩子,與孩子產生一些矛盾。在這種情況下,家長一定要多「勸和」,引導孩子正確對待老師的誤解,並積極化解彼此間的誤會,不要讓誤會愈演愈烈。
其次,在師生交往中,出現些誤解、矛盾是常事,但要記住,小摩擦處理得好,可以「化干戈為玉帛」,處理不好,就會留下「隱患」。因為學習的事,師生間出現些誤解,家長要讓孩子站在老師的角度設身處地地想一想,老師是不是故意地站在自己的對立面,自己的言行有沒有什麼誤導。讓孩子也學會換位思考,體諒到老師的辛苦付出,讓孩子學會感恩。
最後,找恰當的機會找老師交流,告訴老師孩子的困惑,把孩子的一些習慣和老師進行交流,使老師從多方面了解到孩子,消除對孩子的誤解,從而改善師生關系。
如果是孩子對老師的誤會,就要給孩子講清楚對事情的理解方式。可以讓孩子直接去給老師溝通,爭取得到老師的理解,這個效果更好。
如果是老師對孩子的誤會,也要給孩子講清楚對事情的理解方式,也可以讓孩子給老師說明誤會的原因,老師也會理解的。
家長作為孩子和學校老師之間的一座橋梁,是維護孩子與老師關系最重要的一張牌。孩子與老師之間的誤會,需要家長站在老師角度跟孩子好好溝通,也需要家長站在自己孩子角度,替老師著想,但是解鈴還須系鈴人,最好能夠讓孩子自己與老師去化解矛盾。
小事兒可以忽略,大事兒一起面談,只不過要心平氣和,即然是溝通問題不是人品問題,就不要大吵大叫擴大矛盾,人的處事能力強就表現在解決問題後還能讓多方滿意。
『捌』 和語文老師聊什麼呢
可以說一下自己的近況什麼的,畢竟好長時間沒見了。但千萬不要自己覺得尷尬就什麼也不說,氣氛都是活躍起來的。然後再問一下老師近況。
語文是一個多義詞,通常作為語言文字、語言文學、語言文化的簡稱,其本義為「語言文字」。語文課一般被認為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
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稱等都離不開它。也可以說,語文是運用語言規律與特定語言詞彙所形成的書面的或口語的言語作品及這個形成過程的總和。
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重點教學科目,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語文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特點。
《語文》也是中國的學校等教育機構開設的一門主要學科,中國語文教科書一般講授的是中國通用語言文字(即漢語文)。
語文學是偏重從文獻角度研究語言和文字的學科總稱,一般包括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校勘學等。
中國由於古代文獻豐富,文字比較特殊,語文比較發達,廣義的語文也應該包括語言學,也就是語言學和文字學的總稱
『玖』 如何與語文老師交流溝通
多與教師交流心得或是不懂的就問,久而久之就與老師的距離越來越近,感情也越來越好的 2 其實老師也是很好交流的,在路上看見了,喊聲老師好啊!還有有什麼事啊!可以跟老師交流啊3 看性格咯 大部分老師都算是好溝通的 大場合要注意禮貌 因為老師也愛面子私底下你首先可以選擇經常提出學習問題來進一步接近老師讓老師知道你是個好學生。祝你成功!o(∩_∩)o
勇敢告訴老師你的`心裡話,但是不要以控訴的方式。也要接受老師的想法
『拾』 怎樣跟老師溝通的技巧
1、主動接觸、經常聯系
既然親師雙方都期許對方能主動及經常聯系,那麼「求人不如求已」,好家長就應該主動與老師接觸,經常與老師聯絡。每周至少在聯絡簿上溝通一次,每月至少一至兩次與老師電話或面對面溝通一次。好家長會主動向老師報告孩子在家的情況,也定期向老師詢問孩子在學校的各種狀況。這樣不但有利於教學,而且,家長如此關心子女,會令老師感動,也令子女知所警惕,不敢輕舉妄動。
2、尊重及肯定
好家長必會尊重老師的專業與經驗,肯定老師的心血及付出。教師是一分專業,有其專業自主權,不容隨便侵犯、干預。老師要怎麼做,一定有他的道理在。而且以老師面對那麼多各式各樣的學校,以及那麼多年的臨床經驗來說,較父母來得理性與客觀。至於老師一個人要掌握那麼多可能產生的許多狀況,真需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那分精神與身體上的辛苦,是難以形容、令人感動的。況且學生是活的,更難掌握。
3、了解與信任
了解老師的教育信念與方法,信任老師的愛心及為人,才是親師合作的基石。人際之間常因猜疑,而使誤解愈來愈深。猜疑是由於不了解而胡思亂想,為避免想錯,好家長會找各種機會了解老師為人及教學方式。在了解當中要帶著體諒及反省,體諒老師也是凡人,難免有好惡喜怒,反省自己身為家長有哪裡失職,致使老師對待子女態度有異。
尤其在老師對子女「愛之深,責之切」時,更要信任老師是基於愛心,而非討厭孩子,並與老師充分配合。不管家長的社經地位再高,都得設法表現出對老師的信任,才能增強老師的信心,並使子女也信任老師。反之,有些家長自恃己能,隨意批評老師,甚至在子女面前,表現出對老師某些行事的不滿。致使子女也開始懷疑老師,甚至不覺得任意反對老師是不對的,這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