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考語文試卷能力層級難度怎麼分
我是初三的,我認為必要的時候還是可以去培優一下下,另外這邊有別人的方法,你看看吧。學習語文的幾點技巧 語文的學習實際上是一個語文素質、語文能力提高的過程,而語文素質、語文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讀和寫。所以,解決了讀和寫的問題,就提高了語文素質和語文能力
㈡ 如何對小學語文進行分層教學
在教學中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現象,並表現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因此小學教育應該遵循教育教學規律,面向全體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與提高。小學教師是基礎教育的實施者,應該是一個辛勤的園丁,因材施教;認真為每一個學生的成才盡心盡力。 我是一個小學語文教師,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我在每次接班都會發現學生的成績和智力的發展有很大關系。而新課程標准確定的基本要求,又是對全體學生的。怎樣才能使全班學生在不同基礎上都有所提高呢?我認為教師首先正確對待學生中客觀存在的差異,承認差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有上進的機會。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採用「單復互補,分層施教,分類指導」的方法,把全班學生按學習能力分成A(優等生)、B(中等生)、C(差生),採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並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教學內容分層安排 教育部頒布的《課程標准》中提出:要讓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理念的提出,是建立在人的個體差異之上的。可以讓有差異的學生,即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不同的學習內容,這是在實際教學完全可以實現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 因此在教學內容中,我根據課程標准和教材,針對學生層次,結合本班學生實際,對教材內容按其重要性及其難易程度劃分為若干層次,即分為:所有學生都能達到的「基本層次」,多數學生經努力後可以達到的「中等層次」,少數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達到的「較高層次」。對差生適當降低教學起點,要求學會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識,掌握基本方法,會做基礎題,發展基本能力;對中等生要求在熟悉熟練上下功夫,發展綜合能力,逐步轉變為優等生。對優等生要求深刻理解,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知識,啟迪思維,培養創造能力,發展個性特長。並注意對A層學生要設計一些靈活和難度性較大的問題;對於C層學生關鍵培養學生的興趣,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因此設計的問題要簡單,坡度要小,讓他們嘗試到成功感;從畏懼厭煩學習轉到願意學習上來。 啟發釋疑是分層施教的主要方法和途徑。因此在課堂教學時,注意分層設問激疑,注意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讓學生都有發問、回答問題的均等機會。 二、教學目標分層制訂 學習目標是學生學習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在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個體的差異,注意制訂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目標,上不封頂,下要保底,並做到在保底的前提下,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達到不同的水平。在具體實施上,我做到給學生以自由度。也就是由學生自行決定自己的目標,不強制學生按自己的預定目標進行學習,並讓學生可要求老師按不同目標要求給予檢測,給學生創造追求最高目標的權利,使學生始終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
三、教學方法分類指導 在課堂教學中,我根據具體情況,分層適時有效進行分類指導。對A層次的學生,以「放」為主,多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放」中有「扶」,「扶」在引導深化理解和深入探究上。對B層次的學生,實施半「扶」半「放」的策略,在適當點撥之後,放手讓學生主動學習,自主發展,或先讓學生獨立看書、思考、探究,在遇到困難時,我適時予以指導。並注意既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給每個學生創新的空間,使每個學生的特長得到發揮,個性得到張揚;又注意做到允許學生自己選擇學習的策略,上課時,盡量做到通過自己獨立思考掌握知識。對C層次的學生,以「扶」為主,「扶」在引導深化理解知識和指導歸納學習方法上。 四、練習作業分層設計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對學生的練習進行分層,進行彈性處理,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練習的彈性處理,即要在練習的設計上,精心設計必做題和選擇題。必做題面向全體學生,重在鞏固基本知識,培養初步的應用能力,達到學習的最基本要求;選做題面向A層次和B層次的部分學生,重在發展智力和拓展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因此,在教學中,我對各個層次的學生的作業,分別進行布置,對優生,我設計一些基本題讓他們完成,並讓他們探索思考拓展題。對差生,診斷他們學習本課中的疑難,採取有效方法補救,讓他們完成基礎題;對中等生,要求他們自我復習鞏固,完成基礎題和提高題。 五、考核評估分層激勵 在實施了分層教學以後,對學生的反饋評價,我也進行分層實施。在進行考核時,我將考核分為單元關檢測和階段性檢測。並依照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命題。每份題都包括放緩題、基礎題、提高題、拓展題四大類:放緩題面向差生,僅供C層次的學生完成;基礎題面向全體學生,全體學生必做;提高題面向中等生,C層次學生選做,A層次和B層次必做;拓展題面向優生,B層次學生選做,A層次學生必做。考核後,對已達標學生提出「鞏固性」或「拓展性」的目標;對未達標學生,通過補課,個別輔導建立互幫互助小組進行「矯正幫助」。以確保各類學生都達到預定的階段目標。 六、學習輔導分層實施 分層輔導是分層教學的重要輔助環節,其目的是查缺補漏,同時更要做好對後進生學習困難的幫助工作。 因此,我從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後進學生學習興趣入手,對後進生耐心輔導,讓他們完成力所能及的作業,體會到付出努力後獲得成功的喜悅,逐步恢復自信心,以「我也能行」逐步克服潛意識中「失敗者」的形象,激發學習積極性,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逐步克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逐步形成學習自覺性,讓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對中等生的輔導,我注意啟發他們的思維活動,能將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逐步提高自學能力;對優等生我注意培養他們獨立思考能力和融會貫通應用知識的能力,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習慣,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豐富他們的思維、想像力和創造力。對各類學生我均注意採用正面激勵的方法,讓學生在自己的作業本上看到大大的「優」,或得到簡短的批註「書法家」、「小作家」等,品嘗到自己的學習成果,體會到成功的歡樂,喜悅的心情溢於言表。這樣激勵了每一個學生不斷認真學習,使他們對學習充滿了希望。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如果兒童不僅僅知道而且體會到教師和集體對他們的優點既注意到了,又很贊賞的話,那麼,他就會盡一切努力變得更好。」在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我注意做到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各得其所,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每一個學生都學得「痛快」(先痛苦後快樂),從而增強了學習的信心和戰勝困難的勇氣。同時,分層的不固定,又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性,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和強烈的競爭意識;促進了教學的互動,這有利於建立民主的、平等的、融洽的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形成互幫互學、攜手共進的團體精神。同時,我還注意引導學生在自我評價的時候,做到既要看到進步的一面,又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長善救失,揚長避短,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能進行正確的評價,能增強學好語文的自信,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通過近三年多的探索和實踐,我學習了他人的經驗,嘗試並實踐了實行面對有差異的學生,實施有差異的教學,效果顯著。我將繼續探索與努力,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成功!
㈢ 閱讀能力等級劃分,你家娃在哪個階段
我們一直在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究竟如何劃分?我們的孩子又處於什麼水平呢?其實我們並不建議用各種標准來衡量孩子的閱讀能力,閱讀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生活,就應該是千奇百態,閱讀的人只要能享受其中的樂趣就可以了。但是在目前的這種應試教育模式體制下,不量化閱讀能力,家長對於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感到茫然,無從下手。根據筆者多年的經驗總結如下:
閱讀能力我們可以初步劃分為初級閱讀能力、中級閱讀能力和高級閱讀能力。
初級閱讀能力:對於學齡前兒童來說,只要孩子願意和父母一起進行親子閱讀就可以了。不必糾結孩子是否能聽得懂繪本內容,只要孩子喜歡親子閱讀帶來的感受就足夠了。對於學齡後的兒童來說,能夠自己比照拼音完整地自主閱讀繪本就很好了。閱讀能力也是匹配孩子的年齡的。具備初級閱讀能力的孩子一般往往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識字基礎,拼音也都滾瓜爛熟了。在這個階段自主閱讀是主要的判斷依據,有些孩子雖然年齡處在低年級階段,但是心理發展能力並未達到這個年齡段的標准,還不能從親子閱讀過渡到自主閱讀。
中級閱讀能力:學齡前兒童漸漸喜歡親子閱讀這種閱讀形式,初步建立親子閱讀的基礎意識。通過父母的閱讀能夠大概理解繪本故事的內容,能夠分辨出故事所要表達的情感歸類,是高興的、悲傷的、還是憤怒的?對於情感有基礎的認知,對於行為也有了基本的是非觀,能夠判斷什麼樣的行為是好的什麼樣的行為是不對的。這個階段還會對閱讀有自己的要求,對於喜歡的繪本會重復要求父母閱讀,對於不喜歡的繪本一遍就足夠了。通過父母重復的閱讀可以背誦出繪本故事內容,在父母閱讀過程中也會發現讀錯的地方。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於閱讀的興趣已經產生。學齡後的兒童在這個階段自主閱讀已經很熟練了,閱讀完以後能夠掌握故事整體大意,能夠劃分出故事的基本架構,對於文章脈絡也有了清晰的認知,對於故事有自己的理解,能夠復述故事內容,並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可以進行簡單的看圖寫作。
高級閱讀能力:學齡前兒童的親子閱讀已經形成規律,能夠堅持每天進行閱讀。對於閱讀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想要讀哪一本書,通過閱讀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生字量,不一定會寫但是在看到字的時候能夠讀出來。對於故事內容理解得更加透徹,可以自己組織語言進行復述,還可以進行故事再編寫。在語言表達上也更為順暢會使用很多書面用語,有了一定的詞語積累。學齡後兒童的高級閱讀能力表現為喜歡閱讀,自主閱讀頻率高,把閱讀當作一種休閑方式。對於故事內容有了更深層的理解,能夠對故事的人物和事件進行分析,有自己的見解,可以通過故事內容延伸到生活或其他相關方面,能夠深挖故事背後的寫作背景,理解作者寫作時的情感和所要表達的情緒。除此以外在寫作上也有自己的風格,可以很輕松地應對各種題材的寫作要求,能夠旁徵博引、引經據典。如果孩子能夠達到這種程度那麼語文考試將不再是難題。
閱讀能力等級劃分僅供各位家長參考,重要的還是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有了興趣才會有能力的養成。
㈣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劃分段落層次的技巧
下面是對語文閱讀理解劃分段落層次解題技巧的內容講解,希望同學們認真學習。
劃分段落層次
段有自然段和意義段.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節.它是作者在表達內容時,圍繞一個意思說一句話或幾句連貫的話,是構成篇章的最小單位.意義段又叫邏輯段,它可以由一個自然段組成,也可以由幾個相關的自然段合並而成.自然段著重文字表達的需要,意義段著眼思想內容的劃分.
我們學習段,一是弄懂怎樣把話一句一句地連起來,表示一個主要意思;二是進行思維訓練,培養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層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劃分層次,就是通過對一段話的分析,看出這段在有個意思,這幾個意思又是怎樣一層一層有順序地寫下來的`.
以上對劃分段落層次解題技巧的內容講解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取得很好的成績哦。
㈤ 高中語文能力層級是什麼怎樣劃分的有什麼內容怎樣重點突破
你好,我今年剛好高中畢業,你所說的問題大概還能記得一些...我記得總共有五個等級:ABCDE,越往後等級越高。題目類型不同,等級不同,例如試卷最後一題的作文,就屬於能力等級E,是最難的(不過本人覺得也不是很難)。
㈥ 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三個層次之間是什麼關系
「語文核心素養」分解為四個方面: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審美情趣和文化修養。
語文關鍵能力就是語言能力,一個人能說會道,出口成章,下筆成文,語言生動,感染力強,我們就可以說此人具有很強的語文素養。
思維能力可整合到語言能力中,因為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是思維的載體。
審美情趣和文化修養可整合為人文修養。如果說語言能力是語文關鍵能力的話,那人文修養就是語文的必備品格。人文修養為語言能力導向,為語言能力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
三個層次
語文是語言學科,語文學習的核心圈,即內核是語言層次。第二個層次是文章與文學圈子。第三個層次是文化和哲學層次。
(6)語文如何劃分能力層級擴展閱讀:
學習態度
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要想學好語文,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等都是很重要的。有人感到學習語文很吃力,我想主要是由於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沒有擁有一把打開語文之門的金鑰匙。
想要學好語文,就必須要注重培養學習興趣,增加閱讀能力,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積累學習方法,增強學習能力等。
無論做任何事,興趣是最重要的。兩千年前的「文聖」孔子就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正說明了「好」、「樂」對於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的追求和精神支柱。
培養興趣
培養興趣,可以去背誦,抄錄一些精彩的片斷,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以及課外知識都可以。這樣,慢慢積累,在某一天,你會突然發現,原來當一個才多識廣,知識淵博的學者竟如此容易。你還可以參加一些關於語文方面的活動,比如演講、徵文等等。
㈦ 語文高考能力要求
高考語文考查的能力可分為五個方面,它們是識記、理解、分析綜合、表達應用和鑒賞評價。這五種能力正好由低到高形成了一級級台階,其中,最高一級的應用和鑒賞是並列的,因此,我們也稱之為五個能力層級。為什麼要分五個能力層級呢?它們之間的關系又是怎樣的呢?下面就這個問題作一個簡要的分析。
首先,將語文的能力劃分為五個能力層級是高考命題的一個創舉。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我們對語文能力的界定是非常模糊的,如聽說讀寫,如了解、掌握,等等。「聽說讀寫」是一個大的范疇,什麼是聽的能力?什麼是說的能力?要達到什麼樣的標准?這對於使用者來說都是模糊不清的,因此在教學上就會產生巨大的差異;而了解、掌握這一類要求也是模糊概念,到什麼程度才算了解,掌握到什麼程度才算合適,同樣也給教學帶來了困難。為了解決高考中能力考查的合理性問題,命題者首先在考試說明中提出了能力層級的概念。能力層級是將學習和考試中所涉及的學科能力因素進行分解,得出在各項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能力,並在此基礎上加以整合而成的。也就是說,一個科目中的學習能力因素是分散的、多方面的,有些能力還互有交叉,這就不便於學習者掌握。高考語文能力的劃分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五個能力層級,識記、理解、分析綜合、表達應用、鑒賞評價依次排開,既反映了學科能力的主體,同時又清晰明了,便學習者易於掌握。
其次,語文的能力層級明確了各級能力之間的關系。在五個能力中,識記是最基本的層級,它的主體內容是語文學習中的那些需要記憶的知識,如字的讀音、字形、文學常識以及名句名篇等內容,這些知識最能反映一個人的語文功底,是應用中必不可少的內容。理解是在識記基礎上高一級的能力層級,指的是在閱讀時能領會文章的內容或文句的含義,並能作出解釋。分析綜合則是在識記和理解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它是指在閱讀中能夠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文章的內容。表達應用指的是語言應用方面的能力,包括對句子和整篇文章的駕御能力,它是在前三種能力基礎上在表達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鑒賞評價指對閱讀材料的鑒別、賞析和評說,它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閱讀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以上各能力層級所起的作用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都已明確,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高一級的能力包含了對低級能力的要求,也就是說,高級別的能力不是架空的,它是從低級能力發展而來的。舉個例子說,我們在鑒賞文學作品時,需要識字、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學文化知識背景、需要具備一定的理解和分析綜合能力,在此基礎上再來表達我們對作品的藝術價值、思想內容的認識和情感。
有人會問,既然高層次的能力包含了低層次的能力,我們在考試中只考高層次的能力不就可以了嗎?其實不然。這涉及考試的層次區分和學習過程兩方面的原因。考試的目的在於檢驗和區分,只考高層次的能力很難反映出學生學習上的差異。我們應該承認學生之間是存在差異的,如果不作層次的區分,這個差異是很難體現出來的;從學習的過程來看也是這樣,學習知識,掌握能力都是從低層次開始的,就像蓋樓房一樣,不可能先從高層蓋起,而是要給出不同的層次便於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向上攀登。
語文能力層級的劃分,為我們學習語文知識、培養語文能力提出了明確的方向。我們應該認真學習和領會其含義,從而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地學習那些有益的知識,有意識地加強能力的培養,在有限的時間里獲得最大的收益。
考試內容及相應的能力層級(加在標題後的括弧內)如下:
1.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
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在考查目標上沒有變化,要求仍然是著眼於語言的運用,要求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不考名詞術語。具體要求如下:
(1)識記(A)
1)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
語音的考查只要求識記字音而不要求拼寫。從近些年的試題看,這一項內容的考查重點不在聲調上,范圍也以常用字為主。例如1998年高考語文試卷第1題:
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與所給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A.差chā 差錯 誤差 差強人意 差可告慰
B.解ji ě 解決 押解 渾身解數 不求甚解
C.塞sè 堵塞 邊塞 閉目塞聽 敷衍塞責
D.提tí 提煉 提防 提綱挈領 耳提面命
答:A
2)識記現代漢字的字形。
「現代漢字」指現代漢語用字。
「識記現代漢字的字形」包括區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寫錯別字等,是語言運用的基本功。例如2001年高考語文試卷第2題:
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戳穿 力挽狂瀾 噯昧 食不果腹
B.震撼 融匯貫通 喧囂 響徹雲霄
C.深奧 死不瞑目 氣慨 雍容華貴
D.凋蔽 嘩眾取寵 輟學 憤世嫉俗
答:A
(2)表達應用(D)
1)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高考對於標點符號的考查,一般帶有較高程度的綜合性和技巧性。例如1994年高考語文試卷第6題:
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是
A.耿大媽對兒子說:「大成,見人該問好就問好,該行禮就行禮,別怕人笑話,俗話說:『禮多人不怪嘛』。」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橋的消息傳出後,許多人都非常關心這座立交橋將怎麼建?那裡的近千株樹木將怎麼辦?
C.蟬的幼蟲初次出現於地面,需要尋求適當的地方——矮樹、籬笆、野草、灌木枝等——蛻掉身上的皮。
D.現代畫家徐悲鴻筆下的馬,正如有的評論家所說的那樣,「神形兼備,充滿生機。」
答:C
2)正確使用詞語(包括成語)。
「正確使用詞語包括:正確理解詞語(包括成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能根據語境正確使用詞語(包括成語)等。其中不僅有詞語(包括成語)使用是否確的問題,還有是否使用得更好的問題。例如2001年高考語文試卷第4題: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當時暴雨如注,滿路泥濘,汽車已無法行走,搶險隊員們只好安步當車,跋涉一個多小時趕到了大壩。
B.她從小就養成了自認為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即使在醫院里要別人照顧,也依然甲頤指氣使,盛氣凌人。
C.會議期間,農科院等單位在會場外擺出了鮮花盆景銷售攤。休息時,攤車水馬龍,產品供不應求。
D.您剛剛喬遷新居,房間寬敞明亮,只是擺設略嫌單調,建議您掛幅油畫,一定會使居室蓬蓽生輝。
答:B
虛詞的使用也屬於考查范圍。例如1996年高考語文試卷第3題:
依次填入下列橫線上的關聯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①上千噸的輪船碰上這樣大的風浪也得上下顛簸, 這么一條小船。
②挖這樣的井,佔地多,不合算, 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③改革後,產品質量提高了,款式新穎了, 包裝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眾的歡迎。
A.況且 何況 而且 B.況且 而且 況且
C.何況 而且 何況 D.何況 況且 而且
答:D
3)辨析並修改病句。
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等項內容的考查,可以用客觀性試題,也可以用主觀性試題。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客觀性試題,修改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主觀性試題。
辨析病句的考查,例如1998年高考語文試卷第6題: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昨天是轉會截止日期的最後一天,中國足協又接到25名球員遞交的轉會申請。
B.雷鋒精神當然要賦予它新的內涵,但誰又能否認現在就不需要學習雷鋒了呢?
C.今年年初美英兩國曾集結了令人威懾的軍事力量,使海灣地區一度戰雲密布。
D.這些軟體如果單買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才340元,價錢便宜了近2/3。
答:D
修改病句的考查。例如1994年高考語文試卷第21題(答案略):
根據下面說明,完成後面兩題。
「育人財會職業高中」為及早安排本校畢業生的工作,在報上登了一則啟事,標題是「育人財會職業高中預聘畢業生」。該標題意思表達得不準確。請分別按下面兩項要求對該標題進行修改。(修改後要符合刊登啟事的本意,學校全稱不得改動)
①保留「預聘」一詞,不超過15字。
②不用「預聘」一詞,不超過13字
4)擴展語句,壓縮語段。
「擴展語句」考查的是擴展、豐富語言信息的能力。主要題型有將若干詞語合理地擴展成一句話或將一句話擴展成幾句話。例如2000年高考語文試卷第27題(答案略):
根據下列兩種情景,以「歌聲」為重點,分別擴展成一段話,每段不少於30個字。
㈧ 2016語文能力層級是什麼意思
我是初三的,我認為必要的時候還是可以去培優一下下,另外這邊有別人的方法,你看看吧。學習語文的幾點技巧 語文的學習實際上是一個語文素質、語文能力提高的過程,而語文素質、語文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讀和寫。所以,解決了讀和寫的問題,就提高了語文素質和語文能力,也就是學好語文了。 讀,即閱讀和理解;寫,指書寫和作文。語文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這兩件事了。 讀,可以培養語感。語言學習,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語感。「這個語段中為什麼用這個詞而不是用那一個」,「這個句子為什麼是一個病句」,很多時候,我們無須去問「為什麼」,語感早已經告訴我們理由了。而語感的培養就來自於平時點點滴滴的「讀」的積累。 讀,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這里所說的「讀」,並不僅僅是指把文章朗讀或默讀一遍,而是還要包括思考和識記等內容。換言之,讀,應該是一個動口動腦動手的過程。學習一篇文章,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概括起來就是:第一,解決「寫了什麼」的問題;第二,解決「怎麼寫」的問題;第三,記憶文章中的精彩語段和詞語。這三個方面其實就是在說一個動口動腦動手的問題。在一篇文章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地去解決好這三個問題,這才是「讀」。也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 讀,也是一個積累語文基礎知識和作文素材的手段。涉獵廣泛,見多識廣,胸中自有「丘壑」。這樣,在作文的過程中,就不會感覺自己無話可說,寫出來的文章也不會空洞乾巴,而是洋洋灑灑,言之有物了。 既然「讀」有這么多好處,那麼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就從重視「讀」開始吧。 寫,包括兩方面的內容——書寫和作文。 在書寫方面,高考考綱有明確的要求:作文一類卷書寫美觀,二類卷書寫工整清楚,三類卷比較工整清楚,四類卷書寫潦草。高考從2005年開始,山東單獨命題,語文實行網上閱卷。這就對書寫有了更進一步的要求。所以無論是高考考綱還是山東語文網上閱卷,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信息:必須把字寫好。 退一步說,要求所有的人都達到美觀的程度,也不現實,但是書寫工整清楚,避免潦草,這卻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也許有人拿「寫工整了會影響答題速度」之類的話來給自己的書寫欠工整找借口。是的,在你認真書寫的最初階段,它是會對你的答題速度有一點影響的。可是我們總不能因為還有下一次的「流感」,就不去治療這一次的「重感冒」了吧?明明知道書寫不過關會影響到語文成績,我們又怎麼敢不去重視呢? 其實,要做到書寫工整並不難。我們的漢字是方塊字。這句話對我們就是一個啟示:方者,方也。就是要在「方」上動心思。你的字寫得橫平豎直了嗎?你的字左上角與左下角、右上角與右下角在一條線了嗎?還沒有?那就從這兩個方面著手吧。相信不用多長時間,你自己寫的字你自己都不敢認了,你都不敢相信你會寫得這么好了。 再說作文的問題。雖然說,文無定法,但是作文還是講究一點「法」的。在這里,首先要澄清一個問題。應試作文與平時寫的文章是有區別的。平時寫的文章,我們是去「品味」,而應試作文往往是瀏覽的。瀏覽與品味就有了質的區別。所以寫應試作文非注意一點應試技巧不可。比如文章開頭,單刀直入,開宗明義,一開篇先讓讀者明白你在寫什麼,這點很重要。否則,看了半天了,讀者還雲里霧里,不知道你要說什麼。這怎麼可以呢?文章主體部分一定要圍繞中心去寫,一定要言之有物,這些最起碼的要求必須做到。到了結尾部分,對所要表達的主旨最後再強調一次,加深一下讀者的印象。這樣,一篇文章也就大功告成了。 有人把寫好作文總結為兩句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的文章,寫成記敘文時,很好地解決了「動之以情」的問題,寫成議論文時,很好地解決了「曉之以理」的問題,那麼你的作文問題也就解決了。 那麼怎麼才能寫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作文呢?就寫好議論文的問題,上文已經有所涉及,所以這里重點談寫作記敘文的問題。 寫好一篇不足千字的應試記敘文,有幾個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① 調動情感的問題。做好作文的准備工作,這是一個大題目,裡面大有文章可作。比如選材的問題。如果選取一些自己比較陌生的材料去作文,就很難調動起自己的創作情感,所以就要有意識地選擇一些比較熟悉的材料,最好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者是我們生活的環境里的一些人或事。還有一個盡快入題的問題。150分鍾的語文考試劃給作文的時間在一個小時左右,那麼我們從審題立意到開始動筆,時間最多不能超過15分鍾,當然也不能少於10分鍾。在這段時間里,我們不僅要考慮文章的立意、布局謀篇,更要把自己的情感調動起來,讓自己「走進」所要記敘的場景之中去。這種「身臨其境」正是情感被調動起來的表現。 ② 截取生活片斷,藉助「主旨」這根紅線,連綴成篇。這是由作文的篇幅所決定的。一篇千字文章,不可能把事情的始末全部交代清楚,就是能夠交代清楚,也只能是敘述故事的梗概。這樣,不僅內容不厚實,而且還缺乏生動性,不可能「以情動人」。而截取生活中的幾個典型片斷,進行具體細致的描寫,則可以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 ③ 描寫還是敘述的問題。敘述故事情節,往往容易出現語言乾巴,欠生動的現象,這樣就達不到「以情動人」的目的。所以在記敘文的寫作中,最好採用描寫的方式,即抓住生活中的三兩個特寫鏡頭,進行具體形象生動的描繪。我們知道,對事物的描寫,越具體了就越形象,從而也就越生動。 最後,再提一個建議:充分地利用課文。 既然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是「讀」,那麼從這個意義上講,只要廣泛地閱讀就可以了。是的,除了快餐式的文章,還有那些垃圾式的文章之外,我們讀什麼文章都可以。 但是,讀課文有讀課文的好處。第一,課文是你的無聲的老師。我們在讀文章的過程中,對「寫了什麼」「怎麼寫的」,思考的正確與否呢?如果無人請教,我們將無法確定。可是如果我們去讀課文,就不會存在這些問題。每篇課文都有閱讀指導,課文之後還附有一些注釋,它們可以給我們解疑答惑,幫助我們積累知識。既然除了快餐式的垃圾式的作文之外,讀什麼都可以,那麼我們為什麼不選擇課文這個最有力的工具呢?第二,課文大都是一些典範作品,不需要我們再去浪費時間挑選。第三,高考的出題原則是「題目在課外,答案在課內」。就是僅僅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也得重視我們的課文啊! 綜上所述,如何學好語文呢?從讀寫入手,提高我們的語文素質和語文能力。 不過如果你問考試技巧,首先要總結字詞,當然是隨堂總結。還有古文的一系列的總結,也要近早的提前做好。我那時是從高一開始總結的,作文的素材推薦書「鞋裡的沙」那種有短而有意義的文章的書來看,並最好記住,考試時才能用 其次,學習語文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長期的積累才能使語文學得更好。積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閱讀與背誦,當我們空閑的時候,讀一讀,好的書籍或文章不僅能豐富知識,還能陶冶你的性情。不過,不能只是讀,還要思考,我們應准備一個記錄與摘抄的本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將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來,並不時地看看,讓它們變為自己的東西,當遇到疑點,難點時,也要記下來,與旁人討論,聽取別人的看法。這樣才會有所長進,水平才會提高。 而且,閱讀量大,知識就會十分豐富,一個人的素質也會提高,眼界就會更廣,況且,寫作也需要素材,只有多看書,多留心身邊的事,將書中所講與現實生活相聯系起來,寫作時才會思如泉湧,寫出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古語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就是說只有多讀書,才能寫出好文章。大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但做到前一句的人卻不多,真正喜愛閱讀的並能從中得到知識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能寫出好作文的人也不多。但我們要做這樣的人,也就是說,我們要學會閱讀,要喜歡去閱讀,當我們看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的時候,要去思考它的內涵,去思考它的寫作方法,去思考作者的思路,再把其中好的方面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取人之長以補己之短。還有,要好問,要記住不懂就要問,特別是讀課外的古文言文,古詩、詞時,其中有些字、詞、句我們不能完全理解的,這就需要去查工具書,如果工具書中查不到,或者查了之後仍然不太明白,就要及時去問老師,及時地弄明白,這樣才能學好古詩文,切記千萬不能不懂裝懂,使自己的心中留下疑惑,因為日月積累,會使心中的疑惑越來越大。 語文就是一門藝術,它需要我們從讀、說、寫三方面去學習,去品味,去發揚,讀就是要去獲取知識,去欣賞。語文這門藝術,而說與寫則是我們對語文的體現,是我們學習語文真正的目的。既然就樣,我校就更應該利用空閑的時間去練習寫作,多寫才能提高,才能真正把文章寫好,在與別人的交談中,學會運用自己從閱讀中獲取的知識,這樣,我們就能將語文與生活聯系起來。 對於學好語文可謂是:積少成多,日積月累必出成績!所以,語文的學習絕對不是一日之功,要在平時多閱讀,加強閱讀的數量,可以了解書中的大意.四大名著是必讀的,再給你推薦幾本好書,而且這些書都是可以從網路上看的,如果要收藏恐怕就要買全套的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濱遜漂流記\駱駝祥子\昆蟲記\很多詩次詞方面的書籍都要瀏覽一翻,這樣必定能夠學好語文! 背詩詞是要先了解這首詩的含義以及背景和壓韻,也就是平時說的平仄,這樣再背起來可謂是省事省力又省勁! 怎樣才能更好的掌握語文這門學科呢? 一、學好課本知識。 課本知識是語文的基礎,打好基礎才能更好的學習它。有不少學生認為只要上課時專心聽講,勤記筆記,課後認真完成作業,再加上自覺復習,就能使成績提高。其實,這還不夠。學習的最重要階段是預習。也就是說在老師上課之前,你先得自己學習一下課文,在預習中要盡量運用你已經獲得的知識和方法去主動地解決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在上課時跟老師、同學一起學習討論。課本要反復閱讀,直到把問題看的透徹了、明白了。為了鞏固知識,你最好在課下做一些練習,知識才會掌握的更牢固。這樣不僅學習效果好,而且培養了自己的學習能力。 二、注意課外積累。 知識就像海洋,課本里的知識只是海面上的一個浪花,是遠遠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的,所以適當的課外閱讀是很有必要的。進入了緊張的學習階段,我們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因此,閱讀時要有選擇。我們應廣泛瀏覽各種書籍和報紙雜志,從電視、廣播、網路上獲取信息,並有條理的做下筆記。要關心社會生活,了解社會動態,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斷進步。這樣不僅能使我們積累更多知識,更能豐富我們的生活。 三、加強寫作訓練。 我們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寫作。提高寫作能力要從點點滴滴做起。課外積累是寫作的基礎,要學會對文章的細讀,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誦。如果腹內空空,是寫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堅持不懈的記日記,有感而發的寫隨筆,都是幫助我們寫好作文的有效途徑。寫好的作文要反復修改,也可以請教老師、同學的意見,精益求精。 希望你能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從現在開始,長期堅持,以日積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學好語文關鍵在於積累。 語文融入到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故要學好語文就得把它與生活緊密結合,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我們的生活五彩斑斕,一個生活的有心人總能從中發現和獲得無限精彩的知識和素材,並且這些都是最有生命力最富時代感的。一位外國著名作家有一次請朋友吃飯,他看見菜單上的菜名起得很有意思,就馬上拿出隨身攜帶的本子記錄起來,卻忘記了朋友的存在。其實許多有名的作家都有隨身帶個本子的習慣。記些什麼?可以記下交談中的連珠妙語,可以記下突發的思維靈感,可以記下獨特的事件等。我們不一定要這樣做,但起碼應養成一個善於觀察生活,勤於思考生活,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良好習慣。 第二個積累的途徑是聽課和練習。老師的授課是相當關鍵的,她給予我們的是經過篩選後的精華,並且有著很強的指導和啟發意義。練習也是必不可少的,並且要有一定的量。我們要通過聽課和一系列同步練習或專題練習,將基礎知識和基本閱讀及寫作技巧牢牢掌握。 第三個積累的途徑是看書讀報。只要你肯鑽進書的海洋游歷一番,一段較長時間後,你可能發現曾結結巴巴的你居然能出口成章。博覽群書確實能快捷有效地積累知識,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和語言的綜合能力。一般來說,閱讀量提高了,語文水平自然也提高了。而看書也有方法可言。首先應選擇好一些優秀的讀物;在看書時,應注意運用老師教給我們的方法去看;看後亦不妨做些讀書筆記,摘錄精彩的詞句、語段和有用的材料。 第四個積累的途徑是習作。有時會讀書的人不一定能寫出好文章,只有通過自己實踐練習,學以致用才能真正獲得了知識,知識積累的過程才算完成。而習作形式可以是日記、周記、讀後感、命題作文、隨筆等。 怎樣學好語文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這也就說明了學習一定要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有興趣去學習,是學好的根本,學習語文也一樣。 只要有了學習語文的興趣,才會發覺其中的樂趣,發現了學習的樂趣,才有助於我們去持之以恆地學習語文,沒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根本學不好語文。有的同學認為語文很無聊,要背記的東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學,成績當然也就上不去,所以,興趣對學習來說是很重要的。 其次,學習語文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長期的積累才能使語文學得更好。積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閱讀與背誦,當我們空閑的時候,讀一讀,好的書籍或文章不僅能豐富知識,還能陶冶你的性情。不過,不能只是讀,還要思考,我們應准備一個記錄與摘抄的本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將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來,並不時地看看,讓它們變為自己的東西,當遇到疑點,難點時,也要記下來,與旁人討論,聽取別人的看法。這樣才會有所長進,水平才會提高。 而且,閱讀量大,知識就會十分豐富,一個人的素質也會提高,眼界就會更廣,況且,寫作也需要素材,只有多看書,多留心身邊的事,將書中所講與現實生活相聯系起來,寫作時才會思如泉湧,寫出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古語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就是說只有多讀書,才能寫出好文章。大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但做到前一句的人卻不多,真正喜愛閱讀的並能從中得到知識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能寫出好作文的人也不多。但我們要做這樣的人,也就是說,我們要學會閱讀,要喜歡去閱讀,當我們看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的時候,要去思考它的內涵,去思考它的寫作方法,去思考作者的思路,再把其中好的方面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取人之長以補己之短。還有,要好問,要記住不懂就要問,特別是讀課外的古文言文,古詩、詞時,其中有些字、詞、句我們不能完全理解的,這就需要去查工具書,如果工具書中查不到,或者查了之後仍然不太明白,就要及時去問老師,及時地弄明白,這樣才能學好古詩文,切記千萬不能不懂裝懂,使自己的心中留下疑惑,因為日月積累,會使心中的疑惑越來越大。 語文就是一門藝術,它需要我們從讀、說、寫三方面去學習,去品味,去發揚,讀就是要去獲取知識,去欣賞。語文這門藝術,而說與寫則是我們對語文的體現,是我們學習語文真正的目的。既然就樣,我校就更應該利用空閑的時間去練習寫作,多寫才能提高,才能真正把文章寫好,在與別人的交談中,學會運用自己從閱讀中獲取的知識,這樣,我們就能將語文與生活聯系起來。 懂得了這些,再來學習語文時,便不會覺得枯燥無味了,反而會覺得是一種享受,當我們把學習當作是一種享受時,不學好也難了 怎樣學好語文 提起這一話題,人們一定會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確如此。再說這也不是一篇兩篇文章就能闡述得清楚的。語文何其大!語文無處不在!無人不需!它同人的思維、情感、交際密不可分。學好語文的人,他應是一個思維敏捷、情感豐富、人格健全、審美情趣高尚的人。這里我主要是針對面臨高考的學生,談談如何學好應試語文,怎樣過好高考這一關。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離不開主、客觀因素的相互作用,要學好語文當然就必須有好的老師和自身的主觀努力相結合才行,但是,起決定作用的還是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我認為學好語文要以培養自己的語文能力為目標,從下面四個字上下工夫,這就是「愛」「博」「明」「練」。 首先談談「愛」。古人說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語文是你要盡力做到的。如果你對語文不感興趣,那麼,請你好好把握學習的三個有利時機,即入學之初、接觸新形式時、放假前夕的復習。另外,用感染熏陶、迂迴開拓、賞心悅目法、自編文選法、跳高摘果法也能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還有強烈的自信心和遠大的目標也是激發興趣的關鍵因素。這是「愛」的第一層含義。第二,「愛」還指愛學校、愛老師、愛集體、愛同學。求學中的你,好比水中魚,愛心則是水和空氣,愛能陶冶你的情趣,激發你的靈感,它是一副靈丹妙葯,你可以想見「愛」在學習中的重要性了。 其次,就是「博」。博覽群書是學好語文的基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史哲物化生、街頭巷議、奇聞逸事都可廣泛涉獵。這里尤其要強調的是:閱讀適當的文藝理論對一個高中生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它能增強你對文章的理解能力,提高把握課文,特別文學課文內容的准確性和創見性。文學理論不僅可以使你從總體上了解文學的內在本質、基本特點和產生發展過程,而且可以幫助你入乎其內。從某種意義上說,文學理論學習是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培養,它通過對一定的文學原理的闡發,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藝術觀、審美觀、世界觀和人生觀,而且,它通過理論思維的訓練和藝術思維規律的提示,使你提高觀察生活、鑒賞藝術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學好語文,最重要的一點還要寫作,寫作文更離不開必要的文學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寫作中非常重要的精細的觀察力、敏銳的感受力、卓越的記憶力、豐富的想像力和熟練的表達能力的鍛煉和培養,更離不開文學理論的指導。因此建議有能力、想優秀的學生盡力而為,使自己成為佼佼者。 「博」還指學習方法上要博採眾家之長,為己所用;要培養多種學習能力。這里重點說說語感培養和記憶能力培養。學習語文要注意語感的培養,語感是學習者對語言這一對象的直覺的、整體的感受,是由語言文字而引起的復雜的心理活動和認識活動的過程,是把握語言文字的一種能力,葉聖陶先生早就這樣說過:「文字語言的訓練,我以為最緊要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課文的敏銳的感覺。」這對學好語文有很好的作用,語感不好的同學可以在平時的閱讀中有意識地訓練,常用的方法有「刪留比較法」「換詞比照法」「明確指代法」和「語序易位法」「語境體味法」。也就是說,在學習中主動運用以上方法多問幾個「如果這樣行嗎?那樣更好?為什麼?」如果能堅持,一定會使自己的語言感知能力、思維的嚴密清晰性得到明顯提高。學習還要注重背誦環節,德國物理學家艾賓洛斯說「反復是保持的函數」,背誦就是這種達到保持的手段,這種保持就是記憶的持久,而背誦名篇佳句又可以培養語感,提高說話和寫作能力。對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獨到而奇妙的作用,在考試的閱讀理解部分將起到關鍵作用。因此,應與予足夠的重視。 「博」還指求學對象、途徑的多。孔子雲「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校內向老師、向同學、向書本學;校外向他校的老師同學學、到網上學、到圖書館學等等。只要有這個意識,你的學習將主動得多、收獲也就大得多。 「博」還指學習中的多讀(反復讀)、多思、多議、多寫。「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而不思則惘」「石本無火,相激而發靈光」這些名言都很好地說明了多讀(反復讀)、多思、多議的好處。而多寫是一種對思想進行磨礪的很好方式。用怎樣的詞語表達,才顯得貼切得體;怎樣才能切中肯綮;怎樣才能大氣磅礴以理服人、以情動人;怎樣才能詳略合宜,使人耐讀愛讀、回味無窮。在實踐中不斷領悟,久而久之提高語文水平也就不在話下了。尤其是如今分量越來越重的作文,更需要平時的工夫。 第三,「明」這里所指的是每個學生應該明確自己所要掌握的高考能力要求和知識要點,明確考試的形式和試卷結構,明確相應的對策,平時注意積累,做個學習的有心人。 高考語文從心理學的角度對語文能力的發展作縱向解剖,把語文的能力要求劃分為五個層級,即識記、理解、分析綜合、應用、鑒賞評析。五個能力層級均有難易不同的考查。語文知識要求包括五大方面:(1)語言知識及其運用(2)文學常識及文學鑒賞(3)文言文閱讀(4)現代文閱讀(5)寫作。每項知識的具體內容要求更應認真了解。至於試卷形式和結構在練習中就可了解,不必太費心思。了解了這些就好比航船有了目標和航線,那麼,如果再有一個好船長就不愁到達不了目的地了。 最後,當然是「練」了。刀不磨不快,玉不琢不成器,無論是誰,光在紙上談兵是不行的,從基礎到寫作,知識和能力要求變化不大,但題是萬變的,考點也是萬變的。要適應千變萬化的考題就得多見題型,多練習,這也是學好語文的關鍵一步,當然,練習不是盲目的,而是理智而有目的的。練習應該練重點、練弱點、練典型、練規律、練方法技巧、練思維能力、練觀察能力、練心理素質、練速度等等。 這里重點說說練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它指學習過程中要有創造性質疑的精神和品格,並學會適當的方法,創造性質疑的方法有「攝取信息——發現問題——獨立思考——創造性質疑」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可以多問:問主旨、問內容、問情節、問人物、問線索、問含義、問比較、問意義、問與現實的聯系性等等,從而培養自己對問題鑽研的品質和意志力。就一個問題能挖井似的層層挖掘就會發現源源不斷的甘泉。培養自己敏銳的洞察力,敏於發現、善於發現、勤於發現;培養自己對問題的論證推斷力,如果能這樣,你將為自己的學習打開一片新天地,樂在其中,而不僅僅是為了考試,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