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讀書)散文教學我們應該教什麼
散文應該是中小學閱讀教學的主導文類,「包括故事、寓言、特寫、傳記、游記、雜文、說明文、議論文、科學小品等」,范圍很廣,其中說明文、議論文指的是具有生動性的說明文和議論文,統稱為文學性的散文。事實上,文言文基本都是散文,比如《蘭亭集序》、《庖丁解牛》、《師說》、《勸學》等等。這個問題之前我都從未想過。那麼這樣的認識有什麼用呢?很明顯,王榮生教授依舊在給我們明確「文章體式」的概念。
既然散文是主導文類,那麼更應該多學習這方面的理論知識以指導教學實踐。可惜的是,散文理論研究非常之少,王教授就提到了孫紹振的《散文審美規范論》等少量論著,他指出 「散文理論研究缺位,散文解讀理論幾近闕如。」 為此,對待散文教學,教師可能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到底什麼是散文?
王榮生教授並未給我們下定義。但是,我可以領悟到的是,散文是比較個人化的,私人化的情感和思想。每一篇散文都是浸染了作者心靈體驗的個性表達,傳達出的是作者個人的真情實感。
為此,我從王榮生教授等的講座中學習到了以下關於散文教學應該注意的幾點:
一、要建立學生與「這一篇」課文的鏈接。
1、散文教學同樣必須依據散文的體式來進行教學設計。
但一定注意的是,這並不意味著只教散文的共性特徵,還必須教出「這一篇」的特質來。
因為散文是不拘一格的,尤其是現代散文。如果想用一種固定的套路去對付所有的散文,無疑又陷入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中。
不同的作者的散文特質不一樣,同一個作者不同時期的散文特質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在注意共性特徵的同時,一定是針對「這一篇」進行閱讀思考的。散文閱讀和教學必須始終都在「這一篇」散文里。
2、藉助散文中的個性化的語句章法去感受體認作者所傳達的豐富而細膩的人生經驗。
「散文閱讀教學,實質是建立學生的已有經驗與『這一篇』散文所傳達的作者獨特經驗的鏈接。」
王教授給我們舉例指出,無論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還是季羨林的《幽徑悲劇》,都傳達出了獨特的人生經驗。而因為獨特,因為與我們不同,才需要我們去自己去讀,去感受、體驗和分享。
「作者的人生經驗,融匯在他的語文經驗里。」而他的語文經驗則體現在他的那些個性化的語言表達中,藉由這些語言傳達出豐富甚至復雜、細膩甚至細微的東西。
二、應該避免的兩個「走出」錯誤,避免丟棄語文經驗,抽空人生經驗。
1、在尋找個性化的言說對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可向外跑到「外在的言說對象」。
王榮生教授舉了《安塞腰鼓》的一個課堂實例的例子。其中的教學思路就是先通過學生初讀課文,找到描述人、事、景、物的相關語句,接著通過這些語句了解所言說對象,即所描述的人、事、景、物,從中隨意截取語句隨興談論他們的印象、感念、聯想、評判。還會藉助其他資源比如打腰鼓的影片等等,使得師生在不知不覺中使得課文中哪些由作者主觀化的人、事、景、物向外跑到「外在的言說對象。」更嚴重的是,有時還要延展到其他的『外在的言說對象』,或許由百合花延展到荷花,或許由打腰鼓延展到奧運場面。」
這種教學設計,在身邊包括自己的教學中大量存在,我之前並沒有察覺過有什麼不對。但現在細想下來,這樣的教學設計最終學生能獲得什麼呢?網路知識嗎?為什麼不直接去從通過書籍、影片等等獲取,為什麼要讀「這一篇」課文呢?這樣的課堂確實一定語文味都沒有,成了一個大雜燴。無怪乎外行人包括有的語文老師都會認為語文誰都可以教。
2、切忌從散文的「獨特的情感認知」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其中隱含的認識邏輯如下:
比如《安塞腰鼓》中將作者的所思所感概念化、抽象化,探究出安塞腰鼓的「奮發」精神。並且不斷渲染與強化被騰空的「思想」、「精神」,並企圖讓學生「具有」,再進一步挖掘或延伸對象的特質,形成口號式標語,如安塞人「對生命的渴望」、「對家鄉的熱愛」等等,最後教師激情結束,或者讓學生談談收獲。
上面兩種方式的散文教學就是典型的「把語文上成了非語文」,它們拋棄了作者的「語文經驗」。
寫的過程中,我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高考確實考的是主題、技巧之類,如果課堂上不講這些,學生又如何考出成績呢?繼而我又想到,似乎高考考主題、技巧的並不是散文,而是小說。那麼這就不影響了。可是轉念一想,我又想起了今天開始讀的《小說教學教什麼》這本書,書里對歸納主題相當反感,認為讀小說並不需要可以去想主題,最重要的是過程,是參與小說所展現的另一種人生。當然,此書才開始看,後面的內容還未知。但就目前所看到的一點信息來看,我還是挺有疑惑的,該如何去理解和權衡王榮生教授所倡導的教學理念和實際教學中面臨高考的壓力之間的關系,尤其是我即將第一次進入高三教學。抑或是我對高考語文試題的理解還不到位,我還沒有鑽研過高考卷子。我准備開始去琢磨。也許並不是我想的那麼簡單,如今的高考語文它其實就是再考學生的語文經驗,考出他們的語文味。如果真是這樣,那實在是太好了。我將更有動力和信心朝著王榮生教授們指導的方向前進!
寫於2020.3.24
B. 散文教學教什麼
散文——我國中小學語文教學的主導文類
以人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為例:
第一冊語體文25篇,散文24篇。
第二冊語體文25篇,散文22篇。
第三冊語體文20篇,散文17篇。
第四冊語體文20篇,散文19篇。
語文教學界所指「散文」:包括故事、寓言、特寫、傳記、游記、雜文、說明文、議論文、科學小品等,姑且稱為「文學性散文」,面對如此龐大的體系,幾乎教科書中全為散文,怎麼辦?
1.阻截
限制散文,逼使語文課程教材中語體散文的比例大大下降。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實踐走在前列,開展以兒童文學作品為主的整本書閱讀,新格局已初露端倪。
葉聖陶「除去小說、詩歌、戲劇之外,都是散文」,不甚妥當,似乎應該是小說、詩歌、戲劇//散文,構成一個連續的譜系:詩歌、小說、戲劇乃至電影劇本等為一大類,是「純文學」;「文學性的散文」為一大類,是「雜文學」;新聞、學術文章等,則為實用性文章,三足鼎立。
2.分流
凡是體裁和文體特徵認識比較清楚、已形成相應讀法的文章,皆宜從「散文」中分化出來而專門對待。
如新聞、通訊、報刊文章、傳記、回憶錄、科普小品、演講辭、寓言、童話等,分離出來,單獨對待。
3.正面應對
阻截、分流之後,尚餘下的篇目,便需要正面應對,從文類和文體兩個方面著手。
a.關注散文文類特徵,形成與「散文」文類相匹配的解讀方式,或散文解讀的基本取向。
b.強化文體意識,根據文體特徵,分野小類,形成可依循的相應的解讀思路。
c.細化文體研究,揭示散文文本的最緊要處,形成可操作的的具體解讀方法。
散文的文類特徵,其實是「無特徵」。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散文「被剩餘」
散文的定義,向來採用排除法。凡是在文體上說不清、道不明的,就會被放進「散文」這個框里。
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散文」特指「現代散文」。它主要有兩種所指:
a、寬泛的:除去詩歌、小說、戲劇等「純文學」和實用文章,並剔除通訊、特寫、報告文學、報刊言論文章、演講詞、科普小品、學術札記等文類後,剩餘下來的作品。
b、緊縮的:在上述范圍之外,進一步圈出回憶錄、序言、散文詩等文體特徵已比較清晰的文類,所剩餘的作品;或者只收納其中「文學性」比較顯著的一小部分,與仍「被剩餘」的合並,統稱為「文學性的散文」
2、散文「無規范」
散文的共性就是「散」「散在骨子裡」是現代散文的文類特徵,也是現代散文區別於古代散文(文言文)的關鍵點。
a、現代散文不拘一格
表現在散文的內容上,是「題材廣泛多樣」。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會,寄寓人生百態、家長里短,取材十分廣泛。
表現在散文的形式上,是「寫法自由和體式不拘」。散文沒有一定的格式,是最自由的。散文無邊界,可以同時具備詩歌、小說、劇本和實用文章的要素。散文可以混合多種成分,記敘、描寫、說明、議論,交織其中。散文的結構方式開放,沒有定態,無需遵循特別的章法和結構模式。
b、現代散文張揚個性。
現代散文最大的特點是,每一個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現出的個性,比以前任何散文都來得強,現代的散文,卻更是帶有自敘傳的色彩了。散文抒寫性靈,是個體情懷的見證。散文的第一要素,是表現自我的真情實感。
a、文學性散文的內與外
文學性的散文介於文學與實用性文章之間,它既具有文章的特性,又體現著文學的特性。
具有文章的特性,是指它的寫實性。散文具有「外在的言說對象」:即使沒有《荷塘月色》、《幽徑悲劇》,清華園里的荷塘、北大校園幽徑旁的古藤蘿,也是真實地存在著或存在過的。有外在的可以言說的對象,這是與詩歌小說戲劇等「純文學」作品的差別。詩歌、戲劇看起來是寫實的小說,其實是「虛構」的產物,作品中的人事景物,是小說家的語言營造出來的世界。
體現文學的特性,是指散文不尚虛構,散文敘寫作者的所見、所聞。但散文的寫實,也不是「客觀的」寫實。散文中的言說對象,是個人化的言說對象,它只有作者的眼所能見、耳所能聞、心所能感。在散文中呈現的是作者極具個人特性的感官所過濾的人事景物。
我們閱讀散文就是要體認作者所見所聞,分享作者所感所思。閱讀散文,始終都在「散文里」。
b、「文學性散文」的主體與客體
散文的關鍵點不在於所記敘、描寫的客體,而在於記敘描寫中所灌注的作者主體的思想、感情。
比如《背影》的關鍵點,不在於「父親對我的愛」而在於體認到作者發現「父愛」的那雙心眼;《荷塘月色》的關鍵點不在於荷塘的景色;《幽徑悲劇》的關鍵點不在於「古藤蘿被毀的慘劇」;《安塞腰鼓》的關鍵點不在於「打腰鼓場景的威武、雄壯」,這些都是外在的言說對象,是作者描寫的客體,關鍵點在於體會作者發現景色的心境,痛感慘劇的心靈,為威武、雄壯而奮發、激昂的心懷。
閱讀散文,不僅僅是為了知道作者所寫的人事景物,而是通過這些人事景物,觸摸寫散文的那個人,觸摸作者的心眼、心腸、心境、心靈,觸摸作者的情思,體認作者對社會、對人生的思量和感悟。
c、「文學性散文」的日常與獨特
散文是日常的,使用常態的心境描寫日常生活。
散文記人,很少是大紅大紫的人;散文記事很少是大起大落的事;散文描寫的景絕非絕世之景、稀罕之物;散文中的壇子里也很少涉及大是大非。
在散文中,人是普通人,事是普通事,景與物是平時所能見到的景物,談論的大都是茶餘飯後所能料到的話題,所抒發的情感貌似也是我們具有的,或是與我們原已具有的情感、情思相類通,因此,閱讀散文,我們有一種親近感,也很容易用自己的既有經驗,去過濾、同化、甚至頂替作者的經驗,忘記去體察作者獨特的情感。
散文敘寫的日常生活,其實是作者以其獨特的情感認知,敘寫日常生活中的獨特發現和感悟,以及他獨特的人生經驗。散文中的所見所聞,是「這一位」作者獨特的感覺對人事景物的發現。正因為經驗的獨特,我們才需要去品讀作品,才能夠通過散文感受、體驗、分享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沒有、所不可能有的人生經歷和經驗,才能夠通過閱讀,豐富和拓展我們的人生經驗。
d、「文學性散文」的言與意
意,是散文的內容。
(1)高度個人化的言說對象,即作者眼裡的主觀的人、事、景、物。
(2)在散文的記敘、描寫中所灌注的作者主體的獨特思想、感情,他對社會、對人生的思量和感悟。
1.散文閱讀教學,要建立學生與「這一篇」課文的鏈接
「課文」僅是學習材料,而不是學習對象。(用教材教?教教材?)
但缺了教科書中的課文,絕對上不成語文課。在語文課上,閱讀教學的課文,不僅僅是學習材料,而且是學習對象,是理解、感受「這一篇」文本所傳遞的作者的認知情感,是理解、感受「這一篇」中與作者獨特認知情感融為一體的語句章法、語文知識。(作者獨特的情思)
2.散文閱讀和教學,始終都在「這一篇」散文里。
散文中呈現的是「這一位」作者極具個人特性的感官所過濾的人、事、景、物。如《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是朱自清眼中的荷塘,是朱自清心靈中獨有的鏡像,它是世界上任何人從未見,也是平日的朱自清所未嘗見過的荷塘。作者之所以寫散文,是要表現眼裡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是要與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我們閱讀散文,是在感受作者的所見所聞,體認作者的所感所思。
3.散文閱讀教學,實質是建立學生的已有經驗與「這一篇」散文所傳達的作者獨特的經驗的鏈接。
引導學生往「作者獨特的經驗」里走,也就是往「這一篇」散文之語句章法所表達的豐富甚至復雜、細膩甚至細微處走。(重點字詞的理解可為手段)
散文閱讀的要領可以歸結為一句話:體味精準的語言表達,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經驗。
(一)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經驗。
1、分享首先要區分人我。
散文中的所見所聞,是作者的所見所聞,散文中的思索所感是作者的所思所感。「人我不分」很容易用自己的既成經驗去過濾、同化甚至頂替作者的經驗。以己之心,揣度作者之念,是散文閱讀必須,也是陷阱。
2、分享不是「佔有」「具有」
我們不能佔有作者的人生經驗。換句話說,我們不可能具有與作者等同的經驗。所謂分享是體察,是認識和理解。在閱讀中,我們擴展、豐富對世界和他人的認識和理解;通過認識和理解,我們觀照自我,觸發或啟迪對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二)體味精準的語言表達
1.體味必須細讀。
散文閱讀,最忌浮皮潦草。浮皮潦草的結果,是不成熟的讀者以自己的語文經驗「篡改」作者的言語,把自己的經驗「幻覺」為作者的經驗。
2.體味是仔細領會
a.作者言語表達的功力(優秀的散文作家,能夠用語言精準地捕捉精微的感覺和知覺,用語言貼切地傳達豐富而細膩的人生經驗)
b.精準的言語表達所蘊含的意味
3.體味是體會、尋味
a.語言的滋味
b.作者的情調
1.散文教學設計理念,要依據散文的體式進行教學設計,即課堂教學中不能只教散文的共性特徵,還必須教出一篇散文的特質來。
2.散文教學設計的核心問題,是依據散文的體式特徵來確定合宜的教學內容。
3.散文教學的目標,是通過體味散文精準的言語表達,體認與分享作者豐富、細膩、獨特的人生感受。
4.散文教學的方法,是學生通過教師指導下的文本細讀,增長自己的語文經驗。
一、教學內容不明確:
語文課程標准僅僅指示學生在某個階段中應該具有的語文素養或語文能力,但對「如何具有」,即要使學生具有這樣的語文素養或語文能力,應該「教什麼」「怎麼教」,卻沒有清晰的表達。
教學內容應該由課程的編制者負責,並通過教科書把教學內容中的核心價值和教學切入點等呈現出來。——教參的重要性
二、教材:
散文占的篇目比例最多,包括語文考卷里的閱讀材料,散文也占份(語文學習成了散文學習?)
對散文閱讀教學規律的研究很有限,缺乏關注散文這種文類的核心知識,也缺乏大家認可的模式。
愛教的散文:
篇幅短小、主旨明確、結構簡單、文風鮮明的散文,如:朱自清的《春》
難教的散文:
1.含義隱晦深邃的,如:魯迅的散文;
2.文史知識豐富的,如:大文化散文
3.意象迭出、思路靈動的,如:餘光中《聽聽那冷雨》
三、教學原因:
通行的散文閱讀教學設計:
1.整體感知、全面涉及,即「感悟作品主旨,梳理文章結構,品味語言風格」。
2.特點鑒賞,即按照所謂的散文知識——「形散神不散」「情景交融」以及語言風格等對文章進行理解與鑒賞。
追問:
一篇文章的主旨、思路、語言風格是否一定要全部講到?
如果每一篇散文都做這樣的設計,都是這樣教,這樣學,那麼「這一篇」與「那一篇」的區別在哪裡?「這一篇」散文的教學價值在哪裡?
在散文教學設計上的不踏實感,表面上看似是教師對文章的解讀不夠透徹,設計技巧和教學方法不夠妥當,其根本還是我們對課程與教材的教學價值的開發不理想(兒童課程類似),即對散文是什麼、這篇散文應該「教什麼」缺乏比較清楚的認識。
1.認識散文的特徵,明了散文的譜系——「辯體」
2.知曉某位散文作家在整個散文譜繫上的位置及其個人風格——「識人」
3.分析「這一篇」散文作為課文的獨特價值,確定其教學內容——「斷文」
4.教師選擇自己在這次教學活動中所側重的教學內容——「定點」
1.「辯體」
揭示一種文體的本質特徵,應該從其內在機理出發,散文閱讀教學之難,就在於散文這種文體從整體上說缺乏區別於其他文體的本質規定性。
如:
詩歌——內在的抒情性和外在韻律的結合。
小說——客觀描述虛構的故事。
戲劇(劇本)——以人物扮演的方式(對話)來模擬生活。
那,散文呢?
a.約定俗成的說法:「形散神不散」「取材廣泛,筆調靈活」,都是以部分散文的外部結構特徵來概括其本質特徵,實屬無奈。
(形散神不散,最初是肖雲儒在1961年提出,因其內涵廣泛,再後來發現過程中,人們充分發揮一詞多義的功能,借「形散神不散」的理論外殼,裝入自己的理論內涵,功能被無限放大。肖雲儒先生的本意:「神不散」,中心明確,緊湊集中,不贅述。「神」指主題或中心思想,「神不散」指主題鮮明集中。「形散」,散文的運筆如風,不拘成法,尤貴清淡自然、平易近人而言。「形散神不散」的確揭示出散文寫法上的一些基本特點,但並不是本質特徵甚至唯一特徵)
b.詩性的——只看到了散文抒情性的一端,其實詩歌比散文更善於表現情緒。
c.散文的沒有優勢正是它的優勢,這種優勢就是自然——一種取消散文文體規定性的含糊說法。
以上種種都是沿用傳統的思維方式,即孤立地看待各種文體,沒有注意到不同文體之間的聯系。
散文確實可能沒有獨立的、截然區分於詩歌、小說的自足內涵,散文的本質規定性及特徵是在與其他文體的對比中得以顯現的,具體來說,就是「中間性」,即散文是介於小說和詩歌之間的一類過渡文體。詩歌、散文、小說三者之間應該是漸變的關系。
抒情性的一端與詩歌緊密相連——散文詩,如魯迅《野草》
敘事性的一端與專事敘事的小說緊密相連——第一人稱敘述的見聞類小說,如沈從文《湘行散記》
散文:抒情散文、敘事散文、哲理散文。
抒情散文:描述作者感情變化的過程。
敘事散文:記錄作者在過去某一段時間空間里見聞的過程,即「我」的經歷。
哲理散文:展示個人在某個問題上的獨到感悟和思考過程。
2.「識人」
弄清該作家的創作在整個散文譜系中居於什麼位置,判斷某一個作家散文的風格特點。
如:餘光中「先詩後文」「重詩輕文」,他以「詩性」評價散文優劣。
毫不掩飾自己的情感傾向,每一句每一段都飽含感情,他寫一朵蓮花的枯萎,「那天,蒼茫告退、嘉祥滋生,水中的倒影是水上的華美和冷雋」
3.「斷文」
發現一篇散文的具體特點
如:餘光中《聽聽那冷雨》
類別:抒情散文(反映作者自我情緒、情感的變化過程)
但,這篇散文的情緒線索並不明顯
按照「識人」中對餘光中散文主張的理解,「詩性」散文
以「雨」為話題呈放射狀的「自由聯想」
與雨有關的經歷
與雨有關的感覺
與雨有關的記憶
與雨有關的知識
與雨有關的聯想
與雨有關的思考
4.「教學點選擇」
選擇:
a.合題,即合乎作者原文本意,合乎教材編寫思路;
b.顯示教師的學識、個性,能給學生盡量多的啟迪幫助;
c.趣味,使學生喜歡讀這篇課文,喜歡上語文課,喜歡閱讀
本書資源
共同備課:
1.小學散文教學內容確定——《祖父的園子》
2.回憶性散文——《藤野先生》
3.有效散文教學設計——《胡同文化》
課堂教學:
1.特別的語言,特別的情味——蔣軍晶《祖父的園子》
2.散文教學路徑——李海林《幽徑悲劇》
3.品讀語言——黃厚江《葡萄月令》
散文理論話語建構的相關書籍
孫紹振《散文審美規范論》、李曉虹《中國當代散文審美建構》、王兆勝《真誠與自由——20世紀中國散文精神》、陳劍暉《中國現當代散文的詩學建構》、蔡江珍《中國散文理論的現代性想像》、李林榮《嬗變的文體》
C. 散文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一、讓導入牽引學生心靈
眾所周知,萬般開頭難,良好的開場白預示著成功的到來。當散文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等待教師引領學生去尋幽探秘時,就特別需要教師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成功的導語,如同剛剛拉開的大幕,讓學生看到了精美的置景一角;有如樂章的序曲,使學生一開始便受到強烈的感染。對散文教學而言,導入語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因為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文以情生,有人把散文化作心靈的揚聲器,那些巧妙構思,生花妙筆的由來,植根於作者對於自己表現對象的深厚感情和精闢的見解之中。因此,教學時,必須以情感為紐帶,引起學生的共鳴,把學生帶進作品描繪所蘊藏的情感世界去體驗,去領悟,才能以情動情,引導學生,牽引學生走進作品中的情感世界,來正確理解課文,學好課文。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的周亞萍在朱自清的寫景散文《春》教學中曾這樣導入:首先播放以「早春」為主題的影象片段(實景外拍,配以音樂和解說)——「屏幕上這一幅幅畫面,是我們陶醉,使我們被這熱情洋溢的詩情所感染。被這盎然的生機所激勵。春天是美好的,當產生了對美好事物的熱愛、贊美之情的時候,我們思想的河流會跳出對生命充滿無比熱愛的浪花,我們感情的波瀾也會在秀美逶迤的雲海中起伏飄盪。」接著,打出《綠》、《荷塘月色》、《背影》的三幅畫面,並進行解說——「瞧,一位采著《綠》、賞著《荷塘月色》、《匆匆》走來,又給我們留下《背影》的文學家踏著《春》來了,他是誰呢?」最後教師出示課題,將學生引進文本之中。這樣,在導入情境的渲染下,學生與美麗的自然展開多感官的對話,從而初知初春景緻,為課文的學習作作還鋪墊。教學敘事散文《散步》一文時,我這樣深情導入:「人們常說母愛如水,父愛如山,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感動著我們所有的人。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無私的愛和不懈地努力,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和舒適。可是,等到他們變老了,兩鬢開始變白,兩眼逐漸渾濁,身體不再靈便,孱弱的雙肩已擔不起生活的重負,他們如同風中飄盪的落葉一樣,預測不了明天的行程,如同即將熄滅的燭火,把握不了自己的命運,做兒女的我們這時應該怎樣做呢?今天學習了《散步》後,我們將深深地體會到這一點,並同時獲得一些啟示。」在以上的導入中,教師適時地牽引住學生的心靈,有利於快速走進文本之中。
二、讓關鍵詞句凸顯文本內涵
詩有「詩眼」,文有「文眼」。詩眼和文眼是作品藝術構思的凝聚點,是牽動制約全篇的關鍵點。詩文的「眼」實質上就是關鍵詞,而且是核心關鍵詞,是最能幫助讀者理解文本主題的關鍵語句。它像一個人心靈的窗戶,透過它可以感受到文本脈搏的律動,領略到文本的精神內涵。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如果能緊扣文眼突破開去,便能牽一發而動全身。散文「形散神不散」的文體特點,更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把握關鍵詞句來把握文本,統攝文本的靈魂內涵。因此,語文關鍵詞教學,在散文的閱讀教學中尤為重要。關鍵詞之所以關鍵,就在於它能反映文章的核心意義和達到教學目的,所以,語文關鍵詞的選定過程,實際上是教師進行文本解讀、文路梳理,確定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的一個過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的寫景散文作品《濟南的冬天》流淌著一種如詩如畫的美感,那山、那水、那陽光、那白雪……無不帶給人一種美的享受。作品的種種神韻,美景中濃郁情致,更值得細細玩味欣賞。那麼,在教學中把握關鍵詞,可算是把握文本的一條最佳捷徑。例如在文本第一段中,作者寫了濟南冬天的天氣,教學時可把握關鍵詞——「寶地」,然後再探究原因——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的「奇跡」「怪事」,突出它的「溫晴」,因此贊譽它是個「寶地」。這是貫穿全文的主線,濟南冬天特有的美景,都是與此相聯系的。選擇關鍵詞,可以帶領學生深入到語境,品味和感悟文本的核心內容,體會文本的意義和意味。李森祥的寫人散文《台階》讓讀者看到了一位普通農民為了實現生活理想而艱辛創業的奮斗史。教學中可引導學生把握關鍵句——「我們家的台階低」來理解文本,把握人物形象。教學時引導學生思考「父親為什麼要用畢生的精力,把家門口的台階由三級築到九級呢?」原來,台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父親一心想築高自家的台階,也就是為了抬高自家的地位。引導學生認識到我們中國農民的堅韌性格,也啟迪我們對前輩生活價值觀做全面的審視,學會關注農民的命運,關注農村的貧窮。在教學中,由一個關鍵句的把握,統攝全文的內容,學起來輕松又明白。通過把握關鍵詞句的教學,學生進一步把握文章的思想內涵。
三、讓生活與語文共融
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時時現生活。這是大語文觀所體現出來的語文和生活的關系。語文和生活是不能分割而論的。散文更是作者對生活的深刻體驗和感受流淌於筆尖的產物。因此,學習散文要鼓勵學生融入到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去,用心感受生活,接受多元的刺激。這樣學生的思維就不會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很多學生總是抱怨生活在「兩點一線」之間,哪來生活的感悟呢?這也許就是所謂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確實發現美的眼睛」吧。作為語文教師要盡可能擴大學生的視野,把更多的生活資訊融入到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敘事散文《背影》是一篇文字朴實而情感豐厚的文章——慘淡家景之下,冬天父子相別,兒子心目中的父親「背影」,意蘊深遠而令人回味無窮。文本中的細節很生活化,初讀時或許會覺得很平淡,這就需要教師適時引導,尋找同樣感人的生活細節來引起學生的心靈共鳴。我在課前布置了一道作業——積累生活中令你感動的親情細節,以便在課堂上交流。結果發現,學生的課前積累很感人。有同學這樣深情地回憶道「晚上伴著爸爸此起彼伏的鼾聲的響起,我漸漸進入了夢鄉。迷迷糊湖中總聽見一聲聲柔柔的腳步聲,似悅耳的歌聲漸漸朝我襲來,接著便有一雙溫暖的手為我輕輕地蓋上被子。我察覺了,小眯著眼,不願驚擾這夜裡靜謐的幸福。媽媽的目光里流露著濃濃的愛意,嘴角一抹淺淺的笑意,讓我彷彿沉浸在愛河裡。媽媽又是靜悄悄地走了,這下我發現了,媽媽踮起腳走路。」還有同學說父親雖然粗枝大葉,卻能在百忙中惦記著我,逛了好幾家書店,終於為我買到我心儀以久的書,以致於腳皮都磨破了;還有同學說冬夜裡奶奶早早地就為我暖好被窩,讓我睡覺時不會受凍。課堂上,一時間似乎所有的生活細節都在學生的腦海中閃現。在教學寫人散文《老王》之後,引導學生積累象老王一樣生活中雖平凡卻閃爍著人性光芒的小人物的形象,讓學生更深地感受到,生活中要學會平等的對待別人,要有人道主義精神,幸運的人有責任去關心那些不幸的人們。這樣,既引導學生走進了文本,又拓寬了文本,讓文本與生活共融,領會了文本的內容意蘊又引領學生走進了生活,可謂一舉多得。
四、讓意境盡顯文本魅力
從藝術審美的角度來看,現代散文的魅力在於醇厚的意境。散文世界中,借景抒情,情景相生,成為最常用的寫作方式,人們又常常以意境稱之。散文的意境,具有難以言傳的美感。這種美感,需要細致地感受一番。那種條分縷析的做法往往會割裂整體意境,削弱作品的美感,不宜用來學習散文。在品味意境時,首先要注意意境的整體性。其中既有對物象外觀的藝術描繪,又有物象內蘊的傳神寫照;既有作者真情實感的傾注,又隱含著對事物本質特徵的理性評價。因此,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全面感受,切忌把意和境割裂開來,對立起來。教學魯訊先生的寫景散文《雪》,(本文是以對自然景物——雪的詩化描寫曲折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情緒。)暖國的雪「滋潤美艷」,是那樣地純真美好、生機勃勃,就可以引導學生走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6]的富有春意的意境中。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堅強不屈」,就可以引導學生走入「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7]的壯闊的場面,細細品味朔方的雪的頑強不屈,從而明白這正是作者偉大人格的寫照。我們通過把握散文的文本意境,可以加深對文本的理解,並且讓孩子們充滿興致,充滿強烈的探知欲,走進一個多彩多姿的語文世界。在教學寫人散文《背影》一文時,引導學生了解作者開篇寫了祖母之死,父親卸職,盡管是一筆帶過,但如果和寫父親背影部分聯系起來作整體閱讀賞析,會發現前面是鋪墊,它們共同奠定了凄涼、冷清的情感氛圍。唯有如此,父親的舉動才具有動人心魄的力量,父親的背影在讀者心目中永遠留下深刻的烙印。因此,在語文學習的整個過程中,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的意境,有意識的在閱讀過程中,把對語言文字的學習和對生活的感知與思考結合起來。
五、讓板書統領文本內容
人文
「美」
高高望天樹
竹樓映藍天
悠悠野象谷
嫵媚傣寨水
笑對生與死
自然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許多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已經走入課堂,但是板書在教學中仍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散文作為一種意蘊醇厚、文字優美的文學體裁,倘若教師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板書,將會受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因為課堂教學的藝術離不開直觀、形象的優秀板書。我們的板書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書寫能力,因為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我們的板書更應具有示範和引導作用,同時給學生以美的享受。 精心設計的板書,能使學生賞心悅目,興趣盎然,活化知識,對知識加深理解,加深記憶,是提高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語文教學中板書設計的作用,曾一度被視為課堂教學的閃光點,其作用被視為「畫龍點睛」,可現在,新的教學理念下,板書設計倏然隱身,可有可無,就造成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一席空檔。而教師在教學中若能針對文本內容有的放矢,不脫離教材和教學實際來設計板書,且線條簡單,用詞精練,把握散文的美感,就讓人印象深刻,促進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與鞏固。在寫景散文《美麗的西雙版納》教學中,我曾根據文本的內容及學生在課堂上的發言歸納板書,清晰明了,一目瞭然,而且統領了各個部分的內容,又突現了文章的主旨。
抒情散文《荔枝蜜》教學中,可以這樣設計板書,因為文本的主體是蜜蜂,板書便是一隻蜜蜂,且形式與內容非常吻合,頭對應標題,身子對應主題,翅膀對應藝術特色,蜜蜂的飛翔靠翅膀,文本的主題顯現靠藝術手法。板書如下: ( )
多年以來,在教海中摸索前行,教海無涯,正所謂要活到老,學到老。腳下路正遙,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將繼續勇於挑戰,勇於創新,讓自己的教學永遠與時俱進。我期待自己能快速成長,成長為一名成熟的、運籌帷幄的語文教師。
散文教學之我見
內容提要】散文在中學語文教材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散文教學也就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本文主要從實踐經驗出發,談了幾點關於散文教學方面的淺見。內容包括:1.散文教學的重要性。2.理清文體,合理界定散文概念的內涵,給學生清晰的文體知識。3.感悟散文的哲理,體味散文的意境。4.點撥散文構思的方法,開拓學生思路,使學生掌握一些實用的散文構思技巧,並同時訓練、活化學生思維,開發其智力。5.汲取散文的語言營養,提高其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完善其人格,熏陶其情操,優化其氣質和風度等。6.教學生認識散文創作的主要思維形式之一——靈感思維,指導訓練其靈感思維,運用各種手段誘發其靈感的迸發,並鞏固其靈感思維調動的隨意性,為散文寫作及創造人格的養成打下堅實基礎。
據不完全統計,中學語文教學的課文有60%——80%屬狹義的散文性質。就中學生容易學習和入門方面講,散文為諸文體之冠,幾乎所有中學的校園文化陣地(校報、校刊等),都是散文的世界。的確,散文是青少年通向寫作殿堂的敲門磚,是入門寫作的必經之路。所以,搞好散文教學,對中學語文教師來說,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我在教學散文時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理文體
有位學生曾問我:老師,有些議論文為什麼選入《世界散文精品選》之中?引起我深長的思考,看來,這似乎是一個簡單問題,起碼說明學生還沒聽過「廣義散文」這一說;但不僅學生不明白散文的界定,老師們也頗拿不準,因為許多「散文」的定義及「散文選本」目前就很模糊。
D.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學生的閱讀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從形式入手理解內容,從內容與形式的結合上進一步理解深化的循環往復的消化吸收的過程,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語文閱讀 教學 方法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一、抓線索
閱讀應是個體與文本對話,交流和融合的過程,是個體的創造性體驗。如何體驗和感受文本,那就需要學生在抓住 文章 的線索時與文本進行透徹的對話。線索,是文章布局謀篇核心,是它把表現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貫穿起來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的,學生在閱讀文本時要設法找出文章的線索,並要按照線索弄清文章的段落、層次以及思想內容。
文章的線索不是單一的,由諸多因素決定文章的內容,寫作特點以及風格等。文章的線索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以時間轉移為線索、有的是以人物活動為線索,有的以一物為線索等使文脈清晰,層次分明,讀了一目瞭然,把全篇各部分內容緊密的聯結起來。如《白楊禮贊》一文以白楊為線索,以禮贊為中心,始終不離對白楊樹的贊美和贊美的原因—不平凡。圍繞這個線索,作者開篇破題:「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起筆有力,禮贊之情初見端倪。
又如《故鄉》全文以「我」回故鄉的見聞和感受為線索,通過閏土二十多年前後的變化,描繪了辛亥革命揭示十年間中國農村衰敗、蕭條、日趨破產的悲慘景象,揭示了廣大農民生活痛苦的社會根源,表達了作者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
抓住文章的核心—線索,認真揣摩,深入理解內容,是閱讀的重要方法。
二、抓主要
在紛繁復雜的文章內容情節或眾多的形象中抓住最能體現文中主旨的東西。如《斑羚飛渡》學生自讀之後引導學生小組交流學習:這篇文章作者主要是在寫斑羚飛渡是為什麼?教師可以用這個問題進一步使學生深入文章的內容並且進行小組討論,最後明確主要寫斑羚陷入絕境時求生、自救的過程。老斑羚為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心甘情願地選擇了死亡。進而分析了斑羚在人們心中的形象以及讓人嘆服精神。由整體到局部,掌握成篇之術,水到渠成,提高閱讀能力。
三、抓文眼
「撮其精華,得其精骨。」揭示文章本質,抓住「文眼」。所謂文眼,是揭示全篇題旨的文字,是映照全篇,把思想和藝術融成一體的凝光點。在 散文 構思中起到藝術聚焦的作用。如朱自清的《背影》開頭說「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這「不能忘記」就是起到勾連情節作用的文眼。如閱讀「聽潮」一文,「這是偉大的樂章,海的美就在這里。」這個提挈全文的 句子 ,就是「文眼」。學生閱讀,就能感受到作者對「聽潮」的喜愛以及能引起讀者一種熱烈的積極的向上生活願望。
文眼的運用,可以不拘一格。作為文眼的文字,可以是一個字。如朱自清《春》,文眼是一個「春」字,這個字就是一個「面」,也就是一個春草圖。
學生的閱讀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從形式入手理解內容,從內容與形式的結合上進一步理解深化的循環往復的消化吸收的過程,讓學生抓住文章中內在的,本質,規律的東西,有步驟有層次地引導學生掌握閱讀學習的方法。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1.刺激引發學生閱讀興趣。
一個人知識(知識是人類生產和生活 經驗 的 總結 )的獲取主要靠的是閱讀。語文教學一方面要重視 教育 學生閱讀的樂趣;二要教育學生養成很好的主動學習習慣。 兒童 是否能培養起閱讀的興趣,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學校第一學年的教學活動。假設教師能發現、獎勵和發展學生在閱讀中所表現出來的每一個長處,那麼他們就會以樂觀的態度去對待教師的教學活動,愛上這門課程。低年級語文老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便是:教育學生喜歡上語文課,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教學盡大概增加趣味性,在活動中、在游戲中帶領學生學習語文,應用語文,使學生品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這樣才氣增加興趣。
2.教育學生閱讀本領
《語文課程標准》中,第七條總目標一開始就說:「要逐步教育學生具有獨立閱讀本領」。
提起閱讀本領,很多教師就自然想到讀懂詞語,讀懂句子,讀懂段,讀懂篇,就會想到朗讀、默讀和背誦,以為訓練這些便是培養獨立閱讀本領,這是對閱讀本領的誤解。沒有真正領會到語文學科的基礎性、工具性和對學生未來發展的可持續性,沒有做到「為他們的終生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
其實讀懂並不錯,難題是閱讀本領不但僅是讀懂。《語文課程標准》就提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教育學生具有體會、理解、欣賞和評價的本領。這種各方面的能力的培養,各學段可以有所側重,但不該把他們機械的割裂開來。」這里說的是「重點」,自然還有別的本領。課標還提出「逐步教育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本領」,當然還應當有語感,朗讀、默讀、背誦以及速讀等本領等。這種各方面的能力還被表述為獨立閱讀本領,理解本領是獨立閱讀本領的基礎和核心。
3.養成學生寫作的習慣
社會生活本身是豐富多彩的,小學生也不例外。他們有本身的生活經歷和生活經驗,有本身對生活的體會和認識,有本身的喜怒哀樂(喜歡、惱怒、悲哀、快樂),有本身的內心世界和語言世界,這些與成年人相比,有的時候是幼稚可笑的,但他們的習作所表現的恰恰就需要是這些幼稚可笑的童真童趣。而 作文 教學無非便是處理寫什麼和如何寫的難題,寫什麼屬於內容的范疇,主要靠學生的生活積累;如何寫屬於形式的范疇,主要靠的是學生閱讀的積累。
4、重視閱讀感受的體驗
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大多數的閱讀文章都包含著濃厚的感情色彩。閱讀又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所以在閱讀中要關注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情感體驗,要充分尊重學生鮮活的生命存在,牢固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閱讀過程中要落實「對話」的理念,轉變我們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是閱讀活動的參與者,引導者,要鼓勵學生積極探索、獨立思考、敢於發表自己獨特的感受。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
以讀為主,在自讀自悟中,在邊讀邊思中,在相互討論中,在小組交流中,在合作學習中動口、動腦、動手去學習閱讀,去理解詞句。學生有自己的心得,有自己的看法和疑問,有自己的評價,有自己的體驗,有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讓閱讀過程真正成為學生快樂的精神體驗的過程。
5、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
「學貴有疑」,知識往往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的,而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必要前提。閱讀也不例外。能抓住重點,抓住關鍵問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種能力對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閱讀中要提出自己的疑問,要探討疑難問題。閱讀應是開放性的,閱讀不僅在課堂,也在課外,如圖書館、網路等。閱讀應是挑戰性的,要敢於探究未知的,要張揚個性,要有創新。閱讀還應是實踐性的,要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方法進行綜合運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6、注重積累,培養語感
語文的學習是很難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只有「厚積」才能「薄發」,沒有積累,談不上培養良好的語感。所以豐富的積累、良好的語感,全部通過閱讀來實現。
首先要加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有益讀物。另外還要注意在閱讀中的積累,積累詞語,積累自己喜歡的 成語 和格言警句,背誦出色的篇段,通過閱讀積累形象材料、情感材料、思維材料以及佳詞好句,以此來增強語感,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一、更新教育理念,確定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中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也是閱讀中的對話者之一。」所以,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中我們就不應以自身閱讀行為來代替學生的閱讀行為,而是要及時更新教育理念,把學生當作閱讀教學活動的主體,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來建立學習主體地位的意識,並對閱讀文本內容產生深刻的理解和認知。
比如,在學習一篇課文時,我們可以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閱讀,然後憑借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自主對段落大意和主題思想進行概括,並分段分層,分析作品的寫作特色,我們則以指導者的身份,對學生的自主閱讀行為加以適時點撥和引導,以幫助學生明確自身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如此,我們通過充分發揮學生在閱讀課上的學習自主性,既是對新課改教學理念的很好落實,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和自主分析也能對課文內容產生深刻的認知和理解。
二、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技巧,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的好壞,對於學生的閱讀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但是,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都會有這樣一種感受:在讓學生對材料進行閱讀時,學生經常表現得心不在焉、漫不經心,他們的注意力很快會從閱讀材料上轉移到其他對他們更有吸引力的事物上去,這樣,一節課下來,閱讀教學的效果常常是難遂人願。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我認為,是由於小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他們無法專心投入到對死板、冷冰冰語言文字的閱讀當中,加上小學生缺乏正確的閱讀技巧指導,他們不知如何去閱讀、如何從閱讀材料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鑒於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就應教授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技巧,有了技巧作為指導,學生能很快投入到閱讀狀態中,久而久之,學生也能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於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比如,我們要提醒學生,在閱讀時,要靜下心來讀文章,絕對不能一心二用;在閱讀過程中,可以不斷提出自己想不通的問題。對於閱讀理解材料,我們可以告訴學生具體的解題步驟,如首先對閱讀材料後面的題目進行認真通讀,理解題意,明確題目的要求;然後帶著問題,對閱讀材料進行仔細閱讀,並通過認真思考來組織答案;最後,對答案進行檢查,看內容是否完整、是否切題。
這樣,有了正確的閱讀技巧作為指導,學生在閱讀時就能有章可循,對於學生閱讀效果的提高有著極大的促進意義。
三、創設生動的閱讀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單純枯燥的語言講解,難以讓學生快速進入對文本內容的閱讀狀態中,而生動形象的閱讀情境的創設,則可以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以興趣盎然的心態對文本內容進行閱讀。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就可依據具體的材料內容,採取有效的方式,創設生動的閱讀教學情境,以此讓學生興致勃勃地對文本材料進行閱讀。
比如,在學習《埃及金字塔》這一課時,在正式讓學生閱讀課文內容之前,我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給學生播放了金字塔的圖片與視頻片段,看著巍峨屹立的金字塔,學生的眼光立即被吸引了,然後,我趁機說道:「同學們,你們現在看到的金字塔,是世界十大奇跡之首,那麼,你們想不想對金字塔有更多的了解,想不想探索出更多的未解之謎?下面,就請大家讀一讀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課文。」這樣,我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了生動的閱讀教學情境,學生迅速進入了對課文的閱讀狀態中。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積極探究各種科學、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培養學生對文章思想的感悟能力,促使學生的綜合性語文能力得到提升。
4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1.開門見山法
這是閱讀教學常用的一種開講方法,揭示課題後,單刀直入,由題及文。例如,揭示《草原》後,老師就講:這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訪問內蒙古時寫的一篇訪問記,學習這一課我們不僅要理解課文內容,而且要認真學習作者如何掌握事物和環境的相互關系和變化的特點,把文章寫得又生動又具體。這樣,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前,就已了解了課文的梗概,有助於他們對文章的理解。
2.介紹作者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導語形式。通過介紹作者,可以使學生了解一些文學常識,從中受到思想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作者的經歷較為復雜,我們介紹時就不能長篇大論地籠統敘述,而應該突出一兩點能對學生產生深刻影響的東西。
如介紹《回延安》的作者賀敬之,可以突出他步行千里赴延安,延安把他培養成人,使作者愛黨、愛延安人民的一片真情引起學生的共鳴。介紹《醉翁亭記》的作者歐陽修,可突出他小時候家境貧寒,連紙筆都買不起,他就在母親的教導下用樹枝在沙盤上寫字。經過刻苦努力,後來他成為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此教育學生要克服困難,努力學習。
3.設置疑問法
疑,往往能使人感到「奇」,奇有時也會覺得「新鮮」。教師根據課文內容及課題特點,故意設一些問題,以引起學生興趣。例如,教學《綠色的辦公室》時,教師先設「疑」:「同學們,你們到過老師或者父母親工作的辦公室嗎?辦公室里都有些什麼?發現這些辦公室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然後揭題:世界上就曾經有過一個非常特別的辦公室,它叫做「綠色的辦公室」。這樣巧設疑問,能把學生帶入一個有障礙但又並非不可逾越的境界,使學生思而不解,欲罷不能,頓生強烈的求知慾。
4.激情法
通過看圖、看物、語言激發等形式把學生引入課文情境,使之產生一種強烈的感情。如學習《長城》時,教師指導學生觀看長城的教學掛圖,講解長城的雄偉建築,使學生認識到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增強了學生的自豪感,激起了愛我中華的思想感情,這樣導入新課自然、和諧,學生愛學。
5.概括敘述法
概括敘述法,即對課文內容或時代背景等作扼要說明,使學生了解輪廓。用語必須簡明、准確,具有統攝性。
例如教學《長城》的導語:長城始建於公元前657年,距今已有兩千多年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防禦北方匈奴的入侵,於公元前214年,將秦、趙、燕三國的北邊長城予以整修連貫起來,築成一道西起臨洮,東到遼東,北傍陰山的城防,這就是俗稱的萬里長城。此後各代都曾修築過長城,明代長城東到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一萬二千餘里。長城是我們祖國的驕傲,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象徵,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因此,它吸引著許多中外的旅遊者,大家都想飽覽一下長城的壯麗風光。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看圖學文——《長城》,就向我們具體介紹了長城。
6.描摹景物法
例如學習朱自清的散文《春》,可以這樣設計導語:「在一個季節里,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熱鬧。這些花有的紅得像火,有的粉紅像雲霞,有的潔白像雪花,花里帶著香甜的氣息,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這是什麼季節呀?」「是春季。」「春天裡還有哪些景象嗎?」讓學生自由回答,然後印證課文。當然這里也運用了另一種導語方式:提問式。
7.提問法
緊扣課文設計一兩個問題,最好能總領全文,或從一個側面入手,對理解課文起關鍵作用。如自讀課文《榆錢飯》,可先讓學生預習,利用工具書消滅生字詞,然後用一節課分析總結課文。導語可先簡略介紹作者劉紹棠,然後問:「什麼是榆錢飯,作者想吃榆錢飯嗎?」這些學生都能根據課文很快答出。然後問:「是榆錢飯好吃,還是大米飯好吃?請從課文中找出理由。」答案是大米飯好吃,榆錢飯不好吃。
理由有:一、在沒有大米飯吃的時候才吃榆錢飯;二、作者直接的感情流露。如「哄飽了肚子」、「憶苦思甜」、「打打油膩」。因此,後來作者吃不到榆錢飯是好事,說明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的富民政策好、有實效。這樣既疏通了課文,又明確了主題。
8.概述情節法
對一些篇幅較長的小說或敘事散文可採用這種導語形式。如《藤野先生》這課的導語可以這樣:魯迅懷著一顆救國救民的紅心到日本東京 留學 。因看不慣清朝留學生的附庸風雅和不學無術,於1904年到仙台學醫,因此結識了藤野先生。後來魯迅在「幻燈事件」中思想受到很大震動,決定棄醫從文,向藤野先生告別。藤野先生很是悲傷,送了一張照片給他,並題字「惜別」。這張照片後來一直激勵著魯迅先生同反動派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
9.解課題法
如《岳陽樓記》,可簡介岳陽樓(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然後舉出以前學過的《桃花源記》、《小石潭記》、《核舟記》等,講解「記」在古代是一種不定體,寫法可分兩類:一類是由景物之中自然生發出情理,而常以「卒章顯志」的方式表現出來,本文即屬這類;一類是寓情理於景物中,如《桃花源記》、《核舟記》。而《核舟記》的「記」相當於 說明文 體。
10.看圖說話法
如《中國石拱橋》這一課,可以拿出趙州橋的掛圖,請同學們說出橋的結構特點。這種導語適用於事物說明文。
11.溫故知新法
溫故知新法,就是在講授新課時,利用文與文之間的內在聯系,在新舊知識間架起一座橋梁,使學生在溫故之時激發起他們對新知的興趣。
例如教《 讀書筆記 一則》,有個老師是這樣開講的:同學們,你們已經學會了《再寄小讀者》,冰心奶奶在此文中說到一個孩子 日記 寫得好,現在請大家回憶一下,他寫得好的原因有哪些?(學生自由說)對,他日記寫得好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喜歡讀書,還做讀書筆記。什麼是讀書筆記,讀書筆記怎樣寫,你們想知道嗎?今天我們來學習《讀書筆記一則》,這一導課語自然流暢,既引導學生復習了舊知識,又很自然地過渡到新知識,激發了學生知新之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2.講 故事 導課法
學生愛聽故事,講故事投其所好,會產生較好的效果。如教《草船借箭》一課時,有位老師以講解孔明以大智大勇的聰明才幹用草船借到了十萬枝箭的故事導入新課,學生興趣很濃。
13.觀察實驗法
根據課文內容,根據兒童愛動好奇的心理特點,由教師或學生以親自進行觀察、操作實驗的方法導入新課。例如教《灰塵的旅行》可以先引導學生觀察一下,在教室空間里你看到些什麼:然後做實驗:用深色布或黑紙把教室門窗遮擋起來,用一束電筒光射進去,這時讓學生再觀察,問看到什麼?(灰塵)再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不僅有灰塵,而且灰塵在不停地運動著。這樣就使學生獲得了灰塵旅行的感性認識,為理解課文打下了基礎。
14.電化渲染情景法
利用幻燈、錄音、錄像等電教手段,創設情景,渲染氣氛,引入新課。例如教《長城》,可用幻燈片打出長城圖片的同時,伴放歌曲。學生看著雄偉壯麗、蜿蜒盤旋的長城,聽著一曲《我的中國心》,在這種充滿感染力的氣氛中,不僅自豪、愛國之情頓生,也激發了強烈的求知慾。
15.以詩揭題法
以詩揭題,這是一種依據課題意思或課文內容(人、事、物、景)引用或自擬相關的詩句,通過教師或學生的吟誦,從而把課題揭示出來的方法。
如教學《草原》一課,一開始教師就有感情地朗誦:「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緊接著問學生,這詩句描繪的是什麼地方的自然景觀?然後揭示課題。這一誦一問,不僅很自然地揭示了課題,而且很自然地把學生的情感引到了茫茫無際、秀麗蒼莽的草原上,同時,也為學習課文中與「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的比較作了准備。
此外,閱讀教學還可以用猜 謎語 法、練習法、讀圖法、表演法、欣賞法等方法開講。教學要有法而無定法,課堂引言的設計應因文而異,因人而異,根據具體情況靈活使用,從而選擇好課堂教學的突破口。
E. 七年級散文教學的策略分析
「學的活動」應關注言語活動和情感流動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中選錄了較高比例的散文,從散文所關涉的人情、倫理、自然等主題來看,以上主題類目出現的篇目有36 篇。散文約占所有課文的一半以上。進入初中,閱讀學習與散文密不可分,在「學的活動」視野下研究七年級散文教學的策略,有一定的意義和價值。
散文是表達思想感情的常用文體。初中教材中所選散文形式靈活多樣,篇幅不長,形式多樣,富有個性。 經歷六年斷章式文本學習的小學生,第一次讀到這樣的文章,感到新鮮,有趣。這些散文貼近學生的學習能力、契合學生的心理期許,是吸引初中生親近文學最自然、最快捷的載體。
它為學生的「學的活動」提供必需有的可能性和適用性。
一、過分關注教的活動而忽視學的活動
老師們上公開課都喜歡上散文,為什麼呢?可以有激情的導入,有多媒體演示,有拓展性資源,有討論探究各種各樣的拿手好戲。――這樣一堂課下來,老師的教學基本功和教學技能可以得到完美呈現。
但從學生學的角度來看,「學的活動」非常機械,呆板單調。配合著老師激情四射的導入點頭點贊,回答老師設計的完美問題拿腔拿調,編出老師需要的閱讀感受熱淚盈眶,散文課在這種錯位的教和學的過程中完全異化為朗讀課程,道德課程,雞湯課程。長此以往,學生並不喜歡散文,甚至厭惡散文。在「學的活動」的實施中引導初中生感悟散文所承載的漢語之靈動美,情感之豐盈美,能用散文的形式表達自己的生活、快樂和思考,這是散文教學的「必然承重」,責無旁貸。而「學的活動」最終目的是,讓近乎一半的散文教學課變得有意義有意思,學生真正地在自己「學散文」「讀散文」,而不是教師在殫精竭慮地「演散文」「教散文」和「教考散文」。
二、教學內容的確定過分偏向於散文文體的定位,忽略學生的學情和學習過程
筆者查閱近5年來各類語文教學刊物和語文教學網站發表的近45個《春》課例,發現教學的核心內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整體感知(盼繪贊)、五幅春景圖的賞析、抒情段的作用。教學方式上多為「寫春」詩文導入、我手寫我心煞尾。教學內容的趨同性,是孜孜不倦地進行集團化「教科研」的結果。某些控制能力非常強大的研究員,會用這些教學目標的達成來評價教師的教學的規范性。殊不知,這樣一方面會限制教師的教學個性,教學內容的固定化必然導致教師解讀文本的能力下降,必然會導致無視學生的學情和生命體驗的課堂出現;另一方面課堂教學變成教師的「流水線」,催生了一些小花樣的「個人秀」。
習慣性的教學內容,教了散文的一般性特徵便認為是大功告成了。這種「手術刀」似的教學,看似對症下葯:培養學生閱讀的文體意識,使得他們懂得散文的文本要遵循散文的解讀規律,採用散文的閱讀策略。但是散文是開放性高、審美的自由度很大的文體,散文的一般特徵是否需要用一致性的教學內容達成?這種教學還呈現出一種「線性化」的教學內容的達成,看起來一環扣著一環,一個教學內容催著一個教學內容,一旦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整個教學內容也就會發生混亂。
三、過分關注「用」的教學活動
在許多公開課中,散文教學始終有個大尾巴,就是以讀促寫。以讀促寫是一種好的寫作教學方式。但是不是需要每課必「促」,不寫不成課呢?長期的一語一貼式的寫作,碎片化的寫作,勢必催生考試型寫作的課堂。
對於剛入初中的學生來說,六年的小學學習中多為碎片文和改編文的學習。在散文閱讀中究竟要學什麼?基於學生學的活動,教學環節的設計要著重考慮學生怎樣學才能學得好。適宜的教學內容,要根據學情,依據學生的學習狀態,針對學生的具體困難來建構。有效的教學設計,應表現為學生「學」的有效性。筆者認為,七年級散文教學中可以關注「學的活動」幾個向度的思考。
1.關注詞語學習活動,體會散文「特定言語的豐富性」。
七年級散文閱讀教學中適時進行詞語「學的活動」,能豐富學生詞語的體悟能力,體會到詞語的豐富性。小學語文教學中詞語教學是一大特色和重點,積累學生的漢語詞彙的存量,激活學生漢語詞彙的感受力,七年級閱讀教學需要這種學習延續和提升。但詞語教學中隨文進行,又容易陷入「重修辭,輕體悟;重答題化,輕靈活性」的傾向。在詞語中追尋意義,是值得思考的。
可以抓關聯文本的核心詞語學習。學習《秋天的懷念》,全文教學筆者以「癱瘓、喜出望外、爛漫」三個詞語為學習重點。在學習中充分引導學生前後文的反復閱讀,品味體會這三個詞的豐富畫面、牽連事件、內在情感。並用課堂之習得,嘗試將第一自然段中「當一切恢復沉寂」中「沉寂」一詞,豐富為動作,語言,景物。想一想此時史鐵生是坐在輪椅上的,是暴怒之後的沉寂,他可能有些什麼動作?媽媽也悄悄躲出去,他和誰說話?他會看到什麼畫面(想起什麼畫面,從前的和今後)?
我的手無力地搭在輪椅把上,只聽見輪椅「吱吱」聲,我的腦袋耷拉在肩上,雙眼無神,一片茫然。恍惚間看到了兒時奔跑跳躍的場景,又似乎看到了在陝北高原上放聲高歌的自己。眼淚默默地流了下來,順著鼻樑流到嘴裡,咸鹹的,很澀……
當那些我最喜歡的物品「啪」的一聲碎落在地上時,我沒有看他們一眼,窗外的春光爛漫,樹枝的新芽毫不費勁地長出了一大截。屋裡灰濛蒙的,我也許永遠也走不出這灰濛蒙的世界了。
由於課堂中詞語學習的重點明確,拓展性學習的要求具體,學生能夠較好的體會「沉寂」是聲音世界,也是一種情感世界。在聲音世界的描寫中能夠充分地應用「有聲襯托無聲」,但可能對沉寂本身的寂靜感的把握會不足,這無可厚非。在情感世界的描寫中,能夠進入到史鐵生的生活處境和情感處境中體悟「沉寂」,這種體察是對史鐵生的生命狀態的關切和思考。
可以抓體現文本問題特色和情感脈絡的詞語進行學習。在學習《盲孩子和它的影子》可以和學生一起反復尋找文中的疊詞。作為一篇童話故事,其散文化的筆法,是一個亮點。「疊詞」是兒童世界中最核心的一種表達習慣。孩子小時候最愛用疊詞表達自己的世界,每個孩子會說「媽媽抱抱我」;不會說「媽抱我」。金波爺爺這篇童話的疊詞非常巧妙,既符合盲孩子的形象,又串起了盲孩子的情。首先請學生在聽讀分角色朗讀時,勾畫與盲孩子有關的「疊詞」;然後請學生談談這些疊詞與盲孩子的關系。在第二個環節中,同學們有了一些自己的發現和體悟。例如:當盲孩子有了影子的陪伴後,是「說說笑笑」,而之前是「聽別人說笑嬉戲」,這里就能感受到盲孩子有了影子的陪伴內心發生了變化,孤獨沒有了,快樂而自信。而盲孩子在影子的陪伴下,更加用心去聽「牛兒的哞哞;羊兒的咩咩,流水的潺潺」;用鼻子去聞「陣陣花香」;用手去觸摸「螢火蟲的癢酥酥」,盲孩子有了影子的陪伴,自己聽覺嗅覺觸覺前所未有的打開,在自然世界中去感受生命的流動和精彩。而前文用「靜靜地」寫出影子未到來的孤獨;後文用「孤零零、踉踉蹌蹌、跌跌撞撞」寫出影子突然消失後的茫然無措,努力尋找。那為什麼要寫影子消失呢?問題就隨即而來。原來寫影子的消失,恰好可以寫出影子的陪伴帶給盲孩子快樂和全新的生命感受;而此刻影子的突然消失,是因為盲孩子已經有了對微光的感受,對生命的渴望,盲孩子已經有了愛和生存的能力。後來的尋找和螢火蟲的重新回來,最終獲得生命就是水到渠成了。在詞語的體悟中追尋「每種生命在愛的接受和給予獲得了自己的存在和重生」的意義價值。
2.關注「朗讀的層次性」的活動,循序漸進體悟「情感」。
觸摸作者的情思,在七年級的散文教學中,不宜於先從空洞的情感分析入手。可以激活朗讀的熱情,通過聲音的世界的反復揣摩和體悟感知文字飽含的情感。孩子的耳朵最敏銳。能聽到最美麗的聲音,也能聽出最細微的雜音,但是你們能夠用最美的聲音清除雜音,「聽的能力」是他們與世界互相聯系的一種挺好的能力。
與學生一起朗讀、聽讀散文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例如在學習《散文詩兩首》時同學們特別喜歡聽班級王同學朗讀《金色花》,認為他朗讀得好:「因為王同學還保持了童音,讓我看到了那個變成金色花的孩子的調皮」;「因為王同學的聲音,我覺得就像我自己的聲音,是小孩子的聲音,很真實」;「因為王同學的朗讀沒有配上音樂,我覺得更好,有一種寧靜的感覺」……。 調皮的聲音,是兒童的特質;真實的聲音,是兒童的需要;寧靜的聲音,是兒童的期待。
朗讀的活動不僅僅停留在聽與讀的層面,還可以是「學和思」。例如在學習《濟南的冬天》第一段時,先讓同學朗讀,再評價幾個同學朗讀的調子有什麼不同?體會第一段的朗讀:同學們的朗讀容易起高調,第一段一定要起高調子么?為什麼不能起高調?第一段寫到濟南的冬天是「溫晴」的。「溫晴」意味著溫和與晴朗。溫和是總體的情緒,晴朗則是心境的反照。既帶有語氣上的舒適,也不乏明亮開朗的`調子,體現在語氣中――愜意、從容與淡定。文章開頭,饒有興味地講述濟南冬天的特殊,第一段像是一位老者在拉家常、講故事,親切備至。那是不是對比呢,是不是為了突出「濟南的冬天」么?北平老舍先生的故鄉,老舍先生曾經在《想北平》中寫道:從雨後什剎海的蜻蜓一直到我夢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積湊到一塊,每一細小的事件中有個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個北平,只是說不出而已。真願成為詩人,把一切好聽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鵑似的啼出北平的俊偉。倫敦是老舍先生讀書和工作的地方,誠如老舍所言:在英國居住的r期是我人生或事業中重要的階段。採用對比手法描寫濟南冬天不是要北平與倫敦分個高下,而是寫出濟南冬天的特點「溫晴」。情感真摯,雖然是對比,用聲要柔和,不要拿腔拿調,起調不要高。
朗讀活動可以在不斷的揣摩和再現中,釐清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體悟作者的抒情風格。例如《濟南的冬天》第三段教學,讓學生模擬小山的說話,則是溫情的、體貼的安慰;模擬濟南百姓的心靈會話,則滿是美好的盼望、溫熱的期待。模擬作者對讀者的循循善誘的說話,則是善解人意,是一個異鄉人對濟南的認同和傾心。三者聲音的情緒色彩微有不同,卻絕不是對立的,自然與人心的深深感應、季節與心靈的共同呼吸,形成渾然的整體、和諧的樂章。「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寫濟南人「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全」「著落」,尤其是「這兒準保暖和」「幹啥還希望別的呢」完全是地地道道的北京口語,帶有老北京的語言色彩,嵌在秀麗的描寫文字中,沒有一點生澀感,反而使人感到親切自然。
3.「學」的活動中關注散文言語和情感世界的流動過程,體會散文「抒情原則」。
散文中描繪的生活圖景、藝術形象和表現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種境界,是景物與主觀意識相鑄的產物,情與景和諧的統一。這些偏重於理論性的散文知識性教學不宜過早地生硬地進入七年級的散文閱讀教學課堂。「學的活動」又不能迴避相關知識。
核心問題帶動,讓學生在主問題的研討中體會言語和情感的關系。在《紫藤蘿瀑布》的教學中,文中6、10兩段寫藤蘿花言語形式非常相似,其意旨全然不同。以問題「這兩段寫花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麼」展開,第6段用比喻繪其形,摹其態,想其甜;形象鮮明,如在目前,具有詩意而不膚淺;第10段用花態喻人生,是心底的花綻放,字句之外,包含著更深刻、更令人神往的意蘊,達到了「韻外之致」的極高的意境。
類文延展無縫鏈接,讓學生在言語和情感中找到一個可以聯系外部的學習點。泰戈爾在他的《新月集》中常常用自然世界中最純美的物,來比喻兒童,寫出兒童簡單而聖潔的心。為了更好地體會這種寫法,在這個教學環節里我還設計了一個小的創意填空,請同學們仔細讀,聯系自己的生活情境,想一想,空白處填什麼物體,並說出理由。
①我要變成 撫摸著你;
②我要變成水中的 ,當你洗浴時,把你吻了又吻。
③我要坐在各處游盪的 上,偷偷地來到你的床上,趁你睡著時,躺在你的胸上。
④我要變成一個 ,從你的眼皮的微縫中,鑽到你的睡眠的深處,當你醒來吃驚地回望時,我便如閃耀的螢火蟲似的熠熠地向暗中飛去了。
嵌入的格式並沒有約束孩子們的世界:有自然世界的清風、白雲、月光、小冰棱、神奇的五彩光、大象的鼻子;有親情世界的媽媽的頭發、外婆的手、爸爸的額頭;有兒童日常世界中碎紙般的白蝴蝶、細微的絨毛毛、哈利波特的魔法棒、小夥伴呵出的熱氣、你留下的淚水、調皮的美猴王……想像的世界是現實生活世界的折射。打開兒童的世界,我們會發現一切的神奇都在中間。
4.「學」的活動中注重學生的情感世界的打通,收獲「感性的感動」。
散文的情感,是散文的核心要素。七年級的教材中的散文多是抒情性散文,散文閱讀的「學的活動」,關注散文情感尤為重要。散文是一種頗為私人化的寫作,正是這種向下的寫作,能夠收獲到「感性的感動」; 關注文本世界和少年世界的聯接,「對人事的品味和體悟」是很重要的。作為曾經私語的散文,在當下也有了返回「公共空間」的力度,有時候我們能夠讀到「知性的深度」。筆者以為七年級的散文閱讀「學的活動」還是以「感性的感動」為重點,但要能啟發「知性的深度」。
學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可以組織討論:由「再塑生命」的變化過程,你能感受到什麼?學生會自然討論出來求知的艱辛和愉悅,不屈不撓的毅力,循循善誘的愛心,熱愛生命尋求生命意義的感動。但是分明能感受到學生在這個學習環節中的體悟仍是章句式理解活動帶來的閱讀感受。有些說教自己的痕跡。學生並沒有以一個同齡人的情感去觸摸海倫的世界,而是將海倫的世界當做一個英雄的世界在欣賞。
於是我引導學生嘗試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細讀文章,以幾個問題帶動:沙利文老師第一次見海倫,最令你感動的是哪一點?以你的生活經驗如果換一個人,會怎麼做?學生們的討論令我驚喜:「握住我的手」是一種禮節,更是一種平等的姿態,「緊緊地抱在懷里」是一種禮節,但更是一種深切的愛。沙利文老師沒有說「孩子,你真是太可憐了;孩子,你一定要堅強;孩子,我們一定能戰勝命運的」。沙利文老師的沉靜、睿智;海倫對善與美的獨特感受就體悟出來了。細讀文章,沙利文老師在洋娃娃的教學過程中,究竟教給了海倫什麼?有學生說:「我自豪極了,高興得臉都漲紅了,立刻跑下樓,找到母親,拼寫給她看」洋娃娃喚醒了我的童心,漲紅臉跑下樓寫給媽媽看,太形象了,就像我們小時候,有了什麼好成績和開心事情時候的動作。這時候的海倫不再是像老奶奶一樣「搓捻著花葉」,而是一個健康的孩子。沙利文老師帶給了海倫一顆開放的內心。有學生說「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我是在老師教了我幾個星期之後,才領悟到的。我認為海倫找到了洋娃娃的存在感,更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我順勢說道:就像海子在詩歌中寫道:「給每一條河,給每一座山取個溫暖的名字」;就像辛波斯卡筆下的「萬物靜默入迷」,存在感是一個人最獨立的精神自覺,海倫朦朧中體悟到了。沙利文老師喚醒了海倫的童心,讓她一顆開放的心看待萬物。自然學生就體會到「拼寫水」這一部分,在自然的平和、自然的寧靜中一種生命喚醒另一種生命,海倫感受到我與萬物是有聯系的,我不是一個孤立的我,我是與自我生命相聯系的。莎莉文老師喚醒海倫的生命存在意識,讓她以愛的眼睛去看待每一種生命的存在。沙利文老師「重塑生命」就是用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用一朵雲去喚醒另一朵雲,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在此情境中,許多學生講述了自己成長中的「喚醒與存在」的故事。
F. 小學語文怎麼教
小學語文應該圍繞著聽、說、讀、寫、編來教,具體是:
1、聽:在培養學生聽能力的時候,可以准備一些文章的朗誦材料,在上課時可以放給他們聽。
2、說:這就要求老師鼓勵學生大膽回答問題,可以給予他們適當的獎勵。老師也可以在班上舉辦辯論大賽,培養學生們的能力。
3、讀:老師在上課時可以讓學生起來朗讀一些課文,這對他們也是個挑戰。鼓勵學生多參加一些朗讀大賽。
4、寫:在小學階段,學生需要多記憶一些常用字,這就要求他們多寫多練,熟能生巧。同時也可以讓他們練就一手好字。
5、編:鍛煉這一能力,可以通過課堂造句任務課下寫作任務來完成。
G. 小學語文閱讀課怎樣教
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掌握閱讀 方法 ,形成閱讀能力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語文閱讀課怎樣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小學語文閱讀課怎樣教
一、強化朗讀,體味閱讀情感
在閱讀教學中,朗讀是學生需要掌握的最基本手段,特別對於一些情感性很強的 文章 來說,閱讀顯得更加重要。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多鼓勵學生進行朗讀,通過朗讀來提高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培養他們的認知能力,促進朗讀水平的完善。教師要把朗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地信任學生,引導學生明確朗讀的思路,幫助學生讀好課文、讀懂課文,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課教學的效率。
二、遵循學生的學習特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遵循學生的學習特點,深入了解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講解《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的時候,其教學的重點就是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父子二人的精神力量,了解他們了不起的原因。如果從成人的角度看,一般都會突出父親的了不起,但是如果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他們多數很敬佩兒子的勇敢。因此,在這個時候教師就應該從學生思考的內容出發,這樣不但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小學語文閱讀課教學的質量得以提高。
三、緊扣課文,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由於新課標強調學生語文素質的培養,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做好閱讀課教學的設計,緊扣課文,把文章分成幾個重要的段落,讓學生分段閱讀,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利用段意來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不斷地閱讀中具備分析課文的能力,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鍛煉。
四、創設開放而有活力的閱讀教學環境
教師創設開放而有活力的閱讀教學環境,充分利用課外的學習資源來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在開放的環境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使學生的心境開闊,樂於參與到教學當中。例如,在口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把班級里的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在小組內輪流練習當小記者,對別的學生進行采訪,引導學生把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通過讓學生練習當小記者,可以使學生了解課本中沒有的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使學生的 語文學習 內容得到有效的拓展,從而為學生的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課教學策略
1、閱讀前要巧妙設置問題
學生們在初讀一篇課文的時候,往往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這樣,如果一節新的閱讀課,老師一上來就領著學生讀課文,就象教幼兒背唐詩一樣,結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大大降低語文教學的功效。反之,如果能夠在閱讀前圍繞課文的題目,巧妙設問,啟發學生運用自己豐富的 想像力 ,去構思這篇文章,來設想這篇課文的內容,盡管同學們設想的內容可能距離課文內容相差很遠,但只要是有益的,就應當把它作為課文內容的拓展和補充予以充分肯定。
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的熱情,而且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深入閱讀課文的興趣。例如,在講《送奶的師傅》一課時,我就採用了這種方法。我首先要求學生不要看課文,而是在把課文題目寫在黑板上後,一連串寫下了這樣五個設問:①課文寫的是什麼人,是男的還是女的?②課文寫的是什麼事兒?③師傅將把奶送給哪些人?
④如果送給你想像的人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⑤發生了你所想像的事情,師傅該如何正確處理?同學們紛紛舉手,踴躍發言。有的說是個男師傅,有的說是女的;有的說送給老人和小孩,有的說送給病人,還有的說送給有錢人家;有的說師傅可能生病了仍堅持送奶,有的說師傅可能摔傷了還忍痛給客戶送奶,有的說天下雨了師傅冒雨送奶,有的說家裡沒人師傅一直在等,直到把奶送交客戶手裡等等。這樣,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在充分肯定大家的想法後,我因勢利導,讓學生們帶著興奮和各種設想打開課本,進行閱讀,起到了較好效果。
2、閱讀中要求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
在我們糾正「灌輸式教學」方法的同時,我們的一些老師,把語文課堂變成了老師滿堂提問、學生競相搶答的智力競賽,這是對教學互動的曲解。真正的互動必須建立在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礎之上。學生通過閱讀課文,能否提出問題、提出的問題是否深刻,是考察一個學生的用心程度、深入程度的關鍵所在,也是閱讀課能否講「活」的關健所在。因此,我們不要小看學生,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從閱讀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於學生們沒有發現的問題,老師應充分發揮「導」的作用,及時啟發和誘導學生去認識和發現。
只要師生互動的氛圍已經形成,學生發現和提出的問題會令你滿意的,有時甚至會使你意想不到的。在講《豐碑》一文時,同學們讀完課文後,有的問「紅軍為啥不坐汽車走大路,非要走那冰天雪地的雲中山幹啥?紅軍戰士為啥不多穿些衣服呢?」有的問「軍需處長是幹啥的?」還有的問「為啥說被 大雪 覆蓋了的軍需處長變成了一座晶瑩的碑?」
「將軍咋能聽到腳步聲說話呢?腳步聲咋會說話呢?」這些問題反映出,生長在當今時代的孩子,由於對革命前輩們艱苦奮斗的創業史知之不多,使得他們對紅軍戰士的行為很難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正是本節課要解決的重點。因此,針對上述問題,逐步引導學生對革命前輩的大無畏英雄氣概和獻身精神有一個全面和正確的理解,也就自然地回答了課文最後「如果勝利不屬於這樣的隊伍,還會屬於誰?」的反問,從而幫助同學們真正弄懂「豐碑」的含義。
3、閱讀後要組織好學生間的互問互答
提出問題是為了解決問題,根本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組織好學生之間的問題解答,既是師生互動的重點,又是講「活」閱讀課的難點。工作中,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課,老師「千呼萬喚」,學生就是不「動」;老師又哄又獎,只有幾個學生「動」;要不就是說「動」一起「動」,滿堂鬧哄哄,都在說,沒人聽。因此,課堂上要避免「動」不起來,使「動」而不僵;又避免「動」極失控,使課堂「動」中有節,對老師的課堂調控能力都是一種考驗。
因此,作為老師,要善「導」,必須首先對全班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認知水平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樣,對同學間提出的問題,相對簡單的盡量讓性格內向或反應較慢的同學回答,增強他們參與互動的勇氣和自信心;對一些較難理解的問題,要讓那些性格外向反應敏捷的同學來回答,即使他們答不出來,大多不會放在心上,反而能激發他們深入探索的熱情。總之,必須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在互動中得到鍛練和提高,而不能僅僅局限於幾名「活躍分子」之間,如果那樣,閱讀課即使講「活」了,也是失敗的。
4、最後引導學生的思想的在閱讀中升華
評讀作為一節課的歸納和小結,在閱讀課教學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真實感情的流露和內在思想的表達。只有把這種思想感情傳達給了學生,使學生把文章巧妙的表達方式與健康的思想內涵結合起來去進行閱讀,這樣的閱讀課才是成功的。因此,老師在評讀中必須體現學生這一主體,善於從學生們的問答中去發現和歸納正確的觀點和健康向上的思想內涵。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的思想向更高的層次升華,最終把學生的認識統一到課文的主題思想上來,實現了課堂上「活」的氣氛與學生們「動」的思想的有機結合,從而達到培養興趣、提高能力之目的。
小學語文閱讀課教學模式
一、激發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習內驅力被極大地激發起來,產生極強的學習動機。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法很多,諸如創設情境、開展競賽、巧設問題、電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我在教學《周總理借書》一課前,翻閱了大量資料,寫了一篇充分體現總理一生鞠躬盡瘁、大公無私精神的短文。當我聲情並茂地讀完時,自己都感動得流淚了。學生也受到了老師的感染,他們懷著崇敬的心情,深刻地體會總理精神的偉大,他們體會詞句的那種精細程度是以前沒有過的。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能夠表現出超常的勇氣、毅力和智慧。
小學 語文教材 里, 記敘文 和文學作品佔了大部分,這些課文寫人、記事、繪景、狀物,內容具體,形象生動。在學習課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欣賞文章中精煉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他們對文章里生動的記述和描寫產生強烈的感受,在腦子里喚起相應的形象,在情感上引起共鳴。這時,他們就會被形象的畫面所吸引,進入文章所描繪的境界;他們就越讀越想讀,越讀越愛讀,閱讀當中得到樂趣。
二、創設閱讀情境
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形成閱讀能力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由於小學生的閱讀經歷有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直接將抽象的 學習方法 硬性塞給學生,要他們去背;更不能以讓學生學會讀書為借口而放任自流 ,讓其「暗中摸索」 。師生應處於一個平等的地位進行讀書、討論、研究、爭論。教師應是一名與學生平等的參與者,並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學生也正是在互相問答、互相討論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動中,成為能動的學習主體。在這種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發揮出來,同時也獲得了精神上的愉悅。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抓住訓練時機,巧設思維情境,滲透學法指導,讓學生主動而又生動活潑地學習,積極發揮其主體作用,使「教材」變成學生的「學材」,在師生共同實踐探索中使學生領悟學習方法。
三、 總結 閱讀方法
科學的學習方法來源於成功的學習實踐。因此,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回顧學習過程,引導學生把自己的學習過程作為認知對象,幫助他們從成功的學習中總結出閱讀規律,以便今後自覺運用這些規律去探求新知。學法指導也要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一方面教師要因勢利導,另一方面要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課本讓學生讀,思路讓學生講,規律讓學生找,學法讓學生悟,使閱讀方法真正成為學生主動獲得的一種可貴的精神財富。
四、序列閱讀訓練
學生掌握了幾種具體方法不等於學會了閱讀。學會閱讀的核心是學生將具體的方法整合內化,成為系統的、較完整的、靈活的認知策略。這種整合內化的過程需要教師長期艱苦的工作,需要教師從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抓起,有計劃、有意識、有序列地進行持之以恆的訓練。學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序列性,它隨著年級的增長由低到高,由淺入深,螺旋上升。因此我們注意明確大綱對不同年級的閱讀要求,通過調查了解和認真研究各年級學生的「已有基礎」,總結出學生以往所掌握的學習方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站在已有的基礎上「自己跳起來」夠一夠,在教師的點撥下邁出新步;在教師的序列指導下不斷積累和豐富自己的閱讀方法。
五、創造性閱讀
如果說,質疑性閱讀是較高層次的閱讀,那麼,創造性的閱讀則是更高層次的閱讀。這種閱讀要求教師應順應學生的思維規律,並加以恰當的點撥和引導,使學生的思維散發,在閱讀中實行再「創造」。這種既能培養學生認真研讀課文,深入理解作品的習慣,又利於開拓學生的 發散思維 ,發揮他們的創造能力。古人讀書貴在「自得」,又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意思是對一篇文章只要多讀,熟讀就能大有益處,不用解說,自曉其義。有口無心的讀不同於專心致志的讀;盲目的讀有別於自覺的讀;應付式的讀「食不知味」,有目的讀「津津有味」。因此,需要教師通過啟發、誘導,使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求取最佳的讀法,專心致志地、自學地去讀,邊讀邊議,比較異同,釋疑解難,力求創新,從而逐步提高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以適應未來的需要。
如何有效地進行小學語文閱讀課教學
(一)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氛圍
很多教師在閱讀課上喜歡喋喋不休地講述課文作者和背景或不厭其煩地分析課文,教師的講解完全代替了學生的自主活動,或把一個接一個的問題作為誘餌,所謂「帶著問題去閱讀」。讓學生統一到教參的標准答案之中,學生總是處於被動狀態,一節課學生沒多少時間真正閱讀。其實教師應千方百計地營造寬松的教學環境,給學生充分閱讀的時間,讓學生自己用心讀課文,調動各種感官,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學生在良好的個性化閱讀氛圍中,會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覺,於是才能積極地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賞析課文,使閱讀成為個人化的行為,只有學生主動、自由地個性化閱讀,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
(二)提倡「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
《語文課程標准》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聯系閱讀教學,就是要提倡自主性閱讀、交流性閱讀、創造性閱讀。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地提供給學生主動權,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自我發現、自我探索的時空,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相信學生在學習性閱讀中應該而且也可能進行探究性和創造性閱讀。閱讀創造,就其結構,包括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就其過程,包括理解中的創造和運用中的創造;就其層次,包括原創和仿造;就其核心,包括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想像。在形成良好閱讀習慣上,要讓學生養成閱讀行為定勢;但在訓練創造性思維和想像時,卻要突破閱讀思維定勢,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去探究。在閱讀探究中如果小學生能有一點獨特體驗,哪怕是膚淺的,但確實是自己在讀中悟到的見解,都應熱情鼓勵。
(三)培養學生熟練掌握閱讀方法
《語文課程標准》規定:要求學生「學會和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具體包括「精讀(含朗讀)、略讀(含默讀)、瀏覽」三類。我以為「瀏覽」是快讀的一種常用方法,其含義狹窄,沒有「快讀」的內涵豐富,且為「略讀」所採用,它與精讀、略讀不相稱,還是換成覆蓋面更大的「快讀」概念更好。「新概念閱讀」包括閱讀原理和閱讀技法兩個層次。從古今中外閱讀技法看,完整的閱讀技法系統就是精讀、略讀、快讀三大法:精讀法,用朗讀方式,要求每分鍾讀250字以下,理解和記憶率達80%以上;略讀法,用默讀方式,要求每分鍾讀250~500字,理解和記憶率在80%左右;快讀法,用視讀方式,要求每分鍾讀500字以上,理解率和記憶率分別是70%、60%。這是著眼閱讀的時間和效率來區分的,是依據閱讀能力的發展程序來排位的。
精讀是略讀、快讀的基礎。小學閱讀教學應以精讀訓練為主,但應降低要求,降低難度。追求理解深度是沒有限度的,彈性很大,教師須適應小學生年齡特徵有所控制。略讀、快讀是精讀的重要補充,是閱讀廣度和速度上的發展。在小學閱讀教學中,精讀、略讀、快讀是綜合運用的。在閱讀一篇課文的過程中,三者還常常遵循「快讀→略讀→精讀」的次序:先用快讀法,迅速選擇閱讀材料;再用略讀法,迅速抓住閱讀材料中的主要內容,確定閱讀重點;後用精讀法,正確而有創見地理解閱讀材料,從而達到自己的閱讀目的。
(四)鼓勵課外閱讀
在抓好課內閱讀的同時,也要大力開展課外閱讀,使「小閱讀 教育 」向「大閱讀教育」方向發展。當然搞好課堂閱讀教學,「向課堂40分鍾要質量」是對的。然而過分地依賴課內閱讀,把培養閱讀能力的全部希望都寄託在課本閱讀上,那是閱讀教學的一個誤區。閱讀資源和閱讀實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此,必須在搞好課堂閱讀教學的同時,加強和加快閱讀活動課程和閱讀環境課程的開發。
所謂「大閱讀教育」,從閱讀對象來說,提倡讀紙本書(包括紙介質的書報雜志)、電子書(電腦、網路、影視、音像)、無字書(自然萬物和社會人情之事理)三大類;從閱讀內容來說,不但要選擇真、善、美的讀物,而且要博覽新、活、寬的讀物;從閱讀課堂來說,要開發課外和校外的閱讀第二、第三課堂,自讀課應超過教讀課的四五倍。閱讀的課內外聯系、學科間融合,必得靠課外閱讀活動才能實現;閱讀的校內外溝通必須靠家庭閱讀教育、社區(社會)閱讀教育才能實現。最重要的是課外和校外閱讀永遠是小學生課外生活的快樂選擇。
(五)教師做好引路人
對於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我們倡導多讀少講,但並不是提倡一點不講,只是讓學生機械地、重復去讀,不關注讀的層次和深度,不關注讀的意義和進步,這樣的閱讀教學是徒勞無益的。引導和指導學生閱讀,是教師必須做的事情,而且是必做的事情,因為教師是學生的學習夥伴,而且是「首席提琴師」,應當帶領學生走向文本,讓學生能有層次地去讀,循序漸進地去讀從讀通到讀懂,從讀懂到生情,把每一次閱讀的嘗試都當做一次閱讀能力提升的契機,語言語感發展的經歷。
在本環節的教學中怎樣做好引導和指導,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明確課文的哪些詞語、 句子 、段落是課文的重點。這樣,在教學中才能得心應手發揮引導作用。同時要根據學情而教,及時根據課堂上的情況來調整自己的思路,使學生讀有所感,思有所啟,練有所得,學有所獲。讓課堂教學真正成為思想交流、情感溝通、生命對話的場所。
H.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實現長文短教
小學語文教學實現「長文短教」,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做到以下幾點:
1、結合單元語文要素,聚焦關鍵問題。語文教科書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每個單元一般從閱讀與表達方面各安排一個訓練要素,教學目標明確。比如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課文《「諾曼底號」遇難》是小說,教材是作為相對寬泛的敘事性作品編排的,從單元語文要素「從人物的語言、動作等描寫中感受人物品質」來看,教師在教學時應將著力點放在通過人物語言、動作感受人物品質,情節、環境等描寫可以適度滲透,為感受人物品質服務。
2、用好思考練習題,實現教學目標。精讀課文後的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的閱讀提示是課文不可分割的整體,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為落實與體現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提供支持。思考練習題、閱讀提示點明了本課學習的重點與難點,提示了學習的目標與要求,認真研究我們會從中受到啟發。
3、簡化頭緒,突出重點。長文
教學要簡化頭緒,針對難點突出重點內容,直奔教學目標,提取主要信息。搞好長課文的教學,關鍵是教師自身對文本的認真解讀和准確把握,在充分解讀、吃透教科書的基礎上,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依據文本特點和學情精準目標,教學內容要敢於大膽取捨、找准著力點。每節課抓住一到兩個重點或關鍵問題,不求多,只求「一課一得」。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對一至六年級全套教科書的各項內容有比較清楚的了解、認知,是用好統編語文教科書的前提,同時還要多看看與教科書配套的教師教學用書,為實現「長文短教」的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I. 散文教學教什麼
專業閱讀 筆記
——《散文教學教什麼》(王榮生 主編)
一、中小學散文教學的問題及對策
(一)背景常識
1.散文是中小學閱讀教學的主導文類。教材所選課文,絕大部分是「文學性的散文」。
2.廣義的散文——(語文教學界)文學性的散文——狹義的散文
語文教學界的「文學性的散文」含義:包括故事、寓言、特寫、傳記、游記、雜文、(生動的)說明文、(生動的)議論文(社論、報告、演講)、科學小品等。
3.文學性散文在人教版教材中所點比例
教材
語體文
散文
第一冊
25
24
第二冊
25
22
第三冊
20
17
第四冊
20
19
第五冊
8個單元
3個單元
第六冊
4.語文教學,絕大部分課時用於閱讀教學,而散文是閱讀教學的主體。自然,閱讀教學的問題,自然聚焦在散文教學中。妥善地解決散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教學內容」的問題,無疑是改善課文課堂、提高語文教學的關鍵。
5.解決散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教學內容」的問題,關鍵是合理的文本解讀。而合理的文本解讀,基於文學理論和文章學的研究。而散文解讀理論,遠遠落伍。這就是教師散文閱讀教學的困境。
(二)對散文閱讀教學的幾點認識
1.散文閱讀教學,要建立學生與「這一篇」課文的鏈接。
(1)其他學科教學,「課文」僅是學習材料(途徑、媒介),而不是學習對象;散文閱讀中的「這一篇」,既是學校材料,又是學習對象。
(2)「這一篇」是獨特的文本,學生面臨的任務,是理解、感受「這一篇」文本所傳遞的作者的認知情感,是理解、感受「這一篇」中與作者獨特認知情感融為一體的語句章法、語文知識。
2.散文閱讀教學,始終都在「這一篇」散文里。
(1)散文有「外在的、可指認的言說對象」,這是其與「詩歌、小說、戲劇」(純文學作品)的區別。
(2)散文文學特性是在「語言所營造的世界」,散文不尚虛構,但散文的寫實,也不是「客觀的」寫實,而是「這一位」作者極具個人特性的感官所過濾的人、事、景、物。其所感所思,也極具個人色彩。
(3)文學性散文高度個人化的言說對象和言說方式,是與論文報告、新聞通訊的區別。我們閱讀散文,是感受作者的所見所聞,體認作者的所感所思。後者是需要公認的。散文不需要公認。
(4)散文閱讀,始終在「散文里」,其外在的言說對象,不在散文「閱讀」和散文教學的視野里,與外在對象的關聯,是在閱讀之後才發生的事。
3.我們通過作者的散文,感受、體驗、分享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沒有、所不可能有的人生經歷和經驗。即,我們散文閱讀教學,是引導學生往「作者的獨特經驗」里走,也就是往「這一篇」散文之語句章法所表達的豐富甚至復雜、細膩甚至細微處走。
學生已有經驗(語文經驗)+(人生經驗)——不同的
作者獨特經驗(語文經驗)+(人生經驗)——不可能相同的
(三)問題:散文閱讀「兩個外跑」或「走到……之外」。
1.脫離文本,是散文教學的積弊,原因有兩個:一是忽視學生對作者所抒發的感受的體認;二是漠視學生對文本語言的品味。 體認作者感受,恰恰需要對文本語言進行細讀品味。
2.把文本當作跳板,從散文里的「個人化的言說對象」,跑到「外在的言說對象」。
作者的言語表達(語句)(文字)
所指(作者見聞/人/事/景/物)(外跑)
外在言說對象(客觀存在的/人/事/景/物)(外跑)
3.從散文里的「獨特的情感認知」,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
作者的言語表達(語句)(文字)
所指(作者的所思所感,即抒情議論)
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外在言說對象具有的/學生應該具有的)(走到……之外)
4.教師課堂里額外地講東西,或抒情化地講述由此生發的感想、感觸、感嘆,或指示學生講,講一些似乎是老師願意聽的大話(課結尾環節的「拓展延伸」,是最常做的事)。「走到課文之外」,「走出作者之外」,實際是丟棄語文經驗,抽空人生經驗。——上成了「非語文課」。
語文課(散文教學)應該是兩者的整合:
「語文經驗」——獨具心機的章法、個性化的表達方式、流露心扉的語句
「人生經驗」——個人化的言說對象、獨特的認知情感
5.散文教學,兩個統一的目標
從學生學習的角度講,一是體認作者在散文中所傳達的獨特經驗,進而豐厚自己的人生經驗(人文性目標);二是通過學習散文,提升自己閱讀散文的知識和能力,即提升自己的語文經驗(工具性目標)。
學習思考:我們常說,閱讀教學要「緊扣文本」,或「不脫離文本」,如何理解?
(四)解決散文教學問題的對策
1.文學體裁的「四分法」:小說、詩歌、戲劇和散文,即「除去小說、詩歌、戲劇之處,都是散文」,王榮生認為此分法欠妥,應該調整發下:
「純文學(小說、詩歌、戲劇)」+「文學性散文」+「實用性文章」
2.凡是體裁和文體特徵認識比較清楚、已形成相應讀法的文章,宜從「散文」中分化出來而專門對待,如新聞、通訊、報刊文章、報刊文章、傳記、回憶錄、科普小品、演講辭、審議、童話等。
3.關注散文文類特徵,形成與「散文」相匹配的解讀方式,或散文解讀的基本取向,形成散文文本解讀的思路。文本解讀的方法與思路,目前沒有系統的理論,只能藉助名家教學實錄,在典型課例研究中總結歸納。
二、散文閱讀教學設計的原理
(一)散文的文類特徵
1.散文文類特徵是「無特徵」。
(1)散文「被剩餘」,散文非嚴格意義上的文體概念,是約定俗成的概念,是用「排除法」得來的,即文體上說不清,道不明的,都入「散文」的框里。中國古代,駢文之外,便是「散文」,韻文之外,都是「散文」。中小學稱為「文言文」。中小學語文教學中,「散文」特指「現代散文」。
(2)散文「無規范」,散文「題材廣泛多樣」,內容豐富無邊。散文形式上「寫法自由和體式不拘」。現代散文張揚個性,「帶有敘傳的色彩」。散文第一要素,是「表現自我的真情實感 」,(梁實秋)「一個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絕無掩飾的可能,提起筆便把作者的整個性格纖毫畢露的表現出來。」
(二)「文學性散文」的著眼點
1.散文介於文學與實用性文章之間。
有文章的特性,主要指其寫實性,散文有「外在的言說對象」;有文學的特性,在「語言所營造的世界」里,作者的見聞感想是個人化的,散文對現象的闡釋和問題的談論,也不是「客觀的」言說。《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是朱自清的「荷塘」。
2.文學性散文的「主體」和「客體」。
作者眼裡的主觀的人、事、景、物,在散文中是記敘、描寫的客體。散文關鍵點,不在所記敘、描寫的客體,而在記敘、描述中所灌注的作者主體的思想感情。《背影》的關鍵點,是「父親的愛」,還是「體認到父愛的那又眼」?《老王》的關鍵點,是「老王的善良」,還是「作者發現老王善良的那副心腸」? 閱讀散文,不僅僅是為了知道作者所寫的人、事、景、物,而是通過這些人、事、景、物,觸摸寫散文的那個人,他的心眼、心腸、心境、心靈、心懷,觸摸作者的情思,體認作者對社會、對人生的思量和感悟。
3.文學性散文的日常與獨特。
散文是用常態的心境敘寫日常生活,所以,讀來有親近感,會喚起我們相關的生活經歷和人生經驗,也很容易用自己的既成經驗,去過濾、同化甚至頂替散文中作者的經驗,乃至忘記了去體察作者獨特的情感認知。
4.文學性散文的言和意。
意,是散文表現的內容,即作者獨特的人生經驗(言說對象和思想感悟)。
美的散文,無不追求精準的語言表達,「文字就是思想」(朱自清),思想存在語匯、字句、篇章、聲調里,中學生讀書,只取思想,忽視語言文字,是不足取的。
文學性散文的「著眼點」——
獨特的情感認知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的人生經驗
個人化的言說對象
個性化的言語表達精準的言語表達
J. 哲理散文的教學模式
哲理散文的教學對散文文體的認識不清,不能很好地區別散文、哲理性散文與其它文體的區別。接下來我搜集了哲理散文的教學模式,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北師大版和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選取了很多哲理性散文。哲理性散文,即以散文的形式講哲理,是以描寫人或物來揭示道理,啟迪人生的文章。哲理散文不但具有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之外,在表達思想上更上一籌,內容豐富,含義深遠。比起詩歌、記敘文、議論文來說,語言也更加優美,內容更加深刻。針對哲理散文的特點和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中可以採取如下教學策略:
一、確定目標,有的放矢
哲理性散文教學,要在文本解讀的基礎上,確定適當的教學目標。既要細心領會作者對人和物的描述及表達方法,又要感悟所要揭示的道理。在教學中,要根據文章所要表達的內容,確定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目標。通過多樣朗讀,讓學生深刻體會課文內容。例如《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這篇課文,描寫的是1985年8月季羨林先生重返德國的所見、所感,教學中要抓住描寫德國街頭景象的語句,感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之美,發現其背後的文化之美。可以確定如下的教學目標:一是學習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二是聯繫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語句;三是感悟德國的民族風情特點。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納也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可見興趣的重要性。針對哲理性散文教學,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搜集相關資源進行展示,讓學生在創設的環境中自然、快樂地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慾望和學習動機。讓圖、文、聲、像並茂,化抽象為具體。不僅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例如在教學《桃花心木》一課時,由於學生對桃花心木樹了解較少,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前,我從網上搜集了關於「桃花心木」的各種圖片和資料,當這些逼真的圖片呈現在學生們眼前時,我感受到了學生渴求的眼神:這種樹有什麼特點?發生了什麼故事?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當然教學效果也會更好。
三、指導朗讀、把握內容
朗讀在小學語文學習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小語教材中的哲理散文,由於作者的情感變化起伏,讀起來輕重緩急應變化不斷。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不同哲理散文的特點,精心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把讀貫穿整個教學的始終,力求以讀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把課文中無聲的文字變為有聲的語言,生動地再現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文章的精妙。例如《釣魚的啟示》一課,在課文的結尾處有這樣一句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多種形式的反復朗讀,引導學生體會,了解內容,揣摩情感。讓學生懂得在遇到類似違背規定、規則的誘惑、制度、道德甚至法律時,要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
四、品味語言,感悟道理
葉聖陶先生說:「文藝鑒賞還得從語言、文字的透徹了解入手。」散文具有語言優美、凝練、富於文采等特點,所以散文又被稱為美文。而哲理性散文,除具備了散文的特點之外,又有寓理的特點。品味語言是哲理散文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學生能從文章的語句中,獲得對作者思想感情的體會,也能獲得對語言所要表達的內容的感知。並通過精讀抓住重點詞句、節段來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表達的中心。如《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這篇課文中,在描寫德國人種的花時,有兩個詞語:「花團錦簇」和「奼紫嫣紅」,教學中要抓住這兩個重點詞語,引導學生去理解,去聯想,對花的美麗景色自然會理解地更加透徹。《落花生》這篇課文,通過對「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句話的品味,體會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的道理。
五、體會情感、拓展延伸
情感是寫作的基礎,散文都是有作者豐富感在裡面的文章。因此,僅僅是朗讀和品味語言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走進作者的心靈深處,體會作者的情感。教學內,要將作者描寫的人、事、物關聯起來,將課內與課外關聯起來,走進作者的感情世界,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例如,《白楊》這篇課文,作者運用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讓讀者體會白楊樹直,高大挺秀,適應性強,堅強,不軟弱,不動搖的特點。作者在描寫上非常含蓄,沒有過多直接的敘述,而是以神傳情,意境深遠,通過父親神態的變化來表現感情的波瀾。並將白楊的形象、特點和父親的行為與邊疆建設者的特點聯系起來,感受作者對邊疆建設者的贊美之情。只有引導學生用情去感悟,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才會真正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寓意。
總之,哲理性散文,不等同於一般的議論文、記敘文,常用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先記敘、議論,再畫龍點睛,借事、借物喻理,托物言志。教學中,要與其他類文章區別對待,採取適當的教學方法,確定好教學目標,通過朗讀,抓住重點詞、句,感受作者要表達的感情,體會文字背後所要說明的道理。
《人是能思想的葦草》是蘇教版教材(必修五)所選的一篇哲理散文。本文選自法國思想家、文學家帕斯卡爾的《思想錄》。本書採用的是獨白式的寫作方式,思想精練,充滿了思辨的色彩;內容豐富,展示了內心的世界;文字雋永,蘊含了文學的意味。課本所選文本較短,表述抽象,含義深刻,而且文字間跳躍性強,有時確實給人以「零星無序」的感覺。所以,教學有相當的難度。以至於有些教師讓學生隨便讀讀,或者乾脆略過不講,美其名曰「大膽取捨」。那麼,對於這樣的哲理散文究竟應該如何處理呢?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些淺顯的看法。
一、作為哲理性的文本
法國的維克多·吉羅說過:「如果整個法國文學只能讓我選擇一部書留下,我還是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留下《思想錄》,它是一個崇高的純粹法國天才的標本。」可見這篇文章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思辨性強,如何引導學生去把握文章的思想呢?
1.抓住標題
雖然《思想錄》里很多記錄的都是「偶然閃現出的思想」,而且課文節選部分的標題也是編者所加。但畢竟這個標題突出了人的二重性(或者相反性),即脆弱性和偉大性,或者是普遍性與特殊性。因此也成為類似於「我思故我在」(笛卡爾語)般眾人皆知的名句。那麼,抓一句及其餘的方法應該較為適合本文的教學。標題是一個比喻的說法,「葦草」是中心詞,可見人具有一種幾乎是與生俱來的脆弱性。從這個「本源」看,人與其他事物並無二致。但人又是「能思考的」,這就突出了人作為人的「特殊性」。而這個性質形成了人的偉大。認真深入地揣摩標題的內涵,就抓住了文本的關鍵,可以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2.聯系作者
純理性的文字給學生的理解帶來較大障礙,因此有必要補充一些感性材料。如從知人論世的角度,作者的經歷是再有說服力不過了:
帕斯卡爾的理性主義思想不僅僅來自抽象的理論思辨,更是一種真切的生命體驗。這位英年早逝的哲學家在他短短三十九年的生命當中,有一多半時間是在病魔纏身中度過的,才十八歲身體就開始羸弱不堪,二十剛出頭就發生過中風,糟糕的健康狀況甚至令他終生沒有結婚。正是這種切膚之痛使他相信一個人的自然生命同一棵葦草沒有什麼區別,脆弱到可能因為一口氣、一滴水而被毀滅。然而另一方面,帕斯卡爾又實在是世間罕見的天才。只說他作為《思想錄》的作者在哲學史上就已佔據崇高的地位了。一個如此脆弱的軀體內竟蘊藏著如此巨大的思想能量,帕斯卡爾本人不正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嗎?對於他的一生,恐怕沒有比這個比喻更為貼切的評述了。
梭羅評價帕斯卡爾說:「正如他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一樣,他的`書也是他自己的精神自傳。」確實,我們從以上這段文字能夠看出,帕斯卡爾可以說就是「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葦草」的代言人。他身上集中地體現了作為人的「脆弱與偉大」矛盾統一的特點。學生結合這樣的拓展材料來理解課文中的格言式文字時,就會更好地調動自己知性和感性兩種思維,從而更好地體會文本的內涵。
3.作好鋪墊
比如有的教師在教學本文時,先設置這樣的一個預習:
閱讀周國平的《人的高貴在於靈魂》。《人的高貴在於靈魂》入選蘇教版初中二年級語文教科書。文章開篇以帕斯卡爾的名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引入,兩篇文章有著潛在的共通之處。學生課前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做圈點批註,自由暢談對「人的高貴在於靈魂」這一論點的認識。
由於理解本文有難度,先來閱讀一篇與之有緊密關聯且難度稍低的文章,並且寫了個人的閱讀體會。這樣學生可以在思維方面先「預熱」一下,之後再看文本會容易一些,也更有體會,效果自然也更好。
4.聯系自身
對於類似《思想錄》的語錄體文本,有時需要選取一些關鍵語句,比如「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等,要求學生以其為核心,擴寫一段文字。這樣不僅可以使文本中的哲理內化為學生自己的收獲,而且也訓練了他們的語言表述能力。所以,對於哲理性較強的文本採取這種「以寫促讀」的方式還是比較適合學生的學習的。它會「逼迫」著學生有意識地深入思考,並且還得盡可能地擴展思維「尋找」到自己閱讀中或生活中相對應的實例來闡釋。這個過程既訓練了學生在輸入信息方面的接受、理解能力,也帶動了輸出信息方面的表述、闡釋能力。當然,應以前者為主。
二、作為節選性的文本
1.在全文乃至全書的視角中了解文本的意思
這是由整體到局部的閱讀順序。比如教學本文應先讓學生了解一下全書的大概:
帕斯克爾的思想理論集中地表現在他的《思想錄》中,此書於笛卡爾的理性主義思潮之外,另闢蹊徑:一方面它繼承與發揚了理性主義傳統,以理性來批判一切,同時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切真理都必然以矛盾的形式而呈現這一主導思想之下指出理性本身的內在矛盾及其界限,並以他所特有的那種揭示矛盾的方法從兩極觀念的對立入手,考察了所謂人的本性以及世界、人生、社會、歷史、哲學知識、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理論問題。其中既夾有若干辯證思想的因素,又復濃厚地籠罩著一層悲觀主義的不可知論。
看了以上這段話,對於有些課文中的句子可能理解就會更容易、深入一些。比如課文的一句話:「思想由於它的本性是何等的偉大啊!思想又由於它的缺點是何等的卑賤啊!」這樣兩句話是既對立矛盾,又有機統一。既體現了思想本身矛盾的一面,又體現了其辯證的一面。
2.突出節選文本的核心意思
雖然是節選文本,但是我們的教學中不可能也不必要做到面面俱到。節選部分總體還是會有一個相對獨立和完整的意思,因此不能「以全概偏」「只見森林不見樹木」。比如教材節選的部分(《人是能思想的葦草》)主要意思包括人的思想性、人的偉大性。所以,教師應該把教學的內容主要定為這樣的思想傳達與引導。正如:「就讓人尊重自己的價值吧。讓他熱愛自己吧,因為在他身上有一種足以美好的天性……讓他愛自己吧:他的身上有著認識真理和可以幸福的能力。」
三、作為翻譯性的文本
翻譯的作品總是給人帶來一定的「隔閡」。因為這是翻譯本身帶來的矛盾。直譯帶來語言的「陌生化」,意譯有時無法最大限度地傳達作者的思想。雖然教材所選均為權威譯本,但畢竟國外的哲理小品語言上和直接用母語寫作而成的哲理散文還是有些區別的。但一般來說鑒於作者翻譯文本(尤其是哲理性文本)時更側重傳遞作者的思想,所以教師就不應將品味語言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當然,這不是完全不關注語言。只是關注語言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領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而不需從語言的應用方面對文本精細化研討,即處理語言「不是那種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嚴謹」。有的教師對待此類文本和對待經典的母語文本時不加區別,執著於個別詞的選用、個別句子的表述上,應該說側重點的確定是有所偏差的。
當然,同為外國哲理小品,理解的難度還是有所不同。這和文本本身所表述思想的抽象性以及這種思想和讀者自身的距離等多種因素有關。比如蘇教版教材同一單元的《人是能思想的葦草》和羅素的《我為什麼而活著》,在理解的難易程度上還是有差別的。後者接近我們對學生經常教育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內容。其主要不同是面對同一問題時存在著的東西方文化差異。比如對待愛情的態度,會有學生難以理解作者把愛情提高到如此的程度。教師可以在這方面多加引導、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