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應注意哪些問題
一要「精」即簡單扼要。教學後記不是長篇文章,也不是流水賬,而是對該課的「實況」的回憶,對課堂上每一環節(如:教師的示範操作、講課中的語言、操作要領的敘述、對學生的指導等等),通過表象,找出內在的規律,進行初步歸納和取捨,講課中「成功」與「失敗」扼要記錄下來。做到有話則長,無話則段。言簡意賅,即「精」。
二要「緊」即及時,有時課上出現的一些情況,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淡忘。所以最好是在授完課後趁熱打鐵,及時記下教學過程中的靈感,如果時過境遷,在追補記憶,效果就相差甚遠。因為靈感只是一瞬間,情消意散,靈感就不「靈」了。
三要「重」即重點突出。寫教學後記,要在課時計劃的指導下進行,在課前備課時要按預先打算進行,在教學上要搞點什麼研究探索,事先有個考慮
B. 高中語文大單元教學設計
單元教學,眾說紛紜,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系統性、整體性原則。
一、意義:1、體現學科育人價值。從傳統的傳授知識、訓練能力,向養成素養模式。從是否有效向是否有價值轉換,從提升能力轉向以文化人,以學成人轉換。
2、促進語文課堂轉型。從教師教向學生學轉換。學習過程從目標—成就—評價模式向「主題」—「探究」—「表達」轉換,課堂從教的場所變成學的場所。
3、逼迫教師專業發展。進行正真的課堂教學研究。更新教育教學理念,重構教育學的關系。
二:單元教學的要點:教學目標系統化,知識能力結構化,學習內容任務化。
三、實際操作提示:
1、依據整體化結構化原則進行目標設計。
2、融入教師的個性化興趣愛好與學生實際興趣愛好
3、作業評價檢測喝教學保持高度一致,突出重難點。
4、處理好單篇與整個單元的關系。
具體方法:熟讀一二,自讀其餘;一次多篇,綜合推進;圍繞共性,各有側重;舉一反三,以讀促寫。
要求教師,宏觀的高度,統籌安排教學。
推動過程:講讀課,閱讀課,活動課。
關於整本書閱讀: 三題定位,思辨讀寫。
母題 議題 問題;思辨閱讀,寫作延伸。
C. 語文新課程教學設計應注意哪些問題
一、填空題
1、漢語拼音教學的要求是:能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准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2、《語文課程標准》提出,高年級「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能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3、鞏固識字的最好辦法是復現。
4、口語交際的核心是交際二字,注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
5、「對話」是指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就教學問題展開多向的信息溝通和多元的意義重構。
6、《語文課程標准》的設計思路明確指出: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7、語文素養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主要分為六個層次:一是必要的語文知識,二是豐富的語言積累,三是熟練的言語技能,四是良好的學習習慣,五是深厚的文化素養,六是高雅的言談舉止。
8、課程資源從獲取途徑看,可以劃分為校內資源、校外資源、網路化資源三大類。
9、漢語拼音教學的要求是: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准確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10、《語文課程標准》提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11、「分解式目標」按照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設計,每個維度根據實際情況羅列若干小目標。這種敘寫方式,思路清晰,具體明確,便於操作。
二、名詞解釋
1、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2、對話
「對話」是指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就教學問題展開多向的信息溝通和多元的意義重構。
3、語文素養
語文素養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主要分為六個層次:一是必要的語文知識,二是豐富的語言積累,三是熟練的言語技能,四是良好的學習習慣,五是深厚的文化素養,六是高雅的言談舉止。
「語文素養」另一種說法: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其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及相應的思維能力、人文素養等。
4、生字復現
一種鞏固識字的有效辦法。讓生字在輕松的語言環境和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中多次出現與學生多次見面,從而達到鞏固識字目的。
三、簡答題
1、你覺得在組織合作學習時最容易出現哪些問題?
答:最容易出現的主要問題有:(1)「合作學習」前期缺乏有素、到位的訓練;(2)課前安排時教師主觀性太強;(3)課間調控策略手段缺乏;(4)只從形式上組織「合作學習」。
2、口語交際教學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要注意問題有:自始至終注意民主、和諧交際氛圍的形成和保持;創設情境,激發學生互動交際的動機;雙向互動,發展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互動評價,促進學生良好口語交際習慣的形成。
3、新課程教師角色應如何定位?
答:在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做學生課內外學習的組織者、督促者、引領人。做學生自主學習鼓勵者,合作學習的對話者,探究學習的先行者和參謀。
4、語文教育應重視哪些特點?
答:(1)應重視語文課程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影響的深廣性,學生學習反應的多元性;(2)注意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和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3)注意漢語言文字特點對識字、閱讀、寫作、口語、思維的影響。
5、低段的寫話教學與中高段的習作教學側重點有哪些不同?
答:低年級重在激發興趣,培植自信;中年級重在引導學生熱愛生活,關注生活,自由表達;高年級重在多讀書,廣見聞,善思考,有個性地表達。
6、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選題十分重要,你認為有哪些途徑?
答: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選題途徑主要有:(1)在語文教材中發現課題,與閱讀教學相結合;(2)在校園活動中發現課題;(3)在社會大環境中發現課題。
四、觀點論述題
1、有人認為,口語交際與聽說訓練沒有區別。你有什麼看法?
答:語教上的聽說訓練和口語交際都有聽和說的表現形式,所以有人就將兩者當作一回事。其實兩者有較大的差別。:
聽說訓練是一種語言規范的教學訓練,學生從聽開始,學習說的形式和能力,這種訓練是口語交際的基礎。
口語交際強調「交際」,是一種語言互動評價交流,注重培養學生傾聽、表達、應對能力。教學時注意交際情境的作用,重視語言文明和語言修養,注重與生活聯系,形式更靈活。
2、城市學校中能開發的語文課程資源一定比農村學校多。這樣說對嗎?為什麼?
答:首先我們應該承認:在物本、人本及動態的課程資源的開發條件上,城市學校佔有較大的優勢。然而,開發課程資源是人的努力行為,農村教師辛勤執著的開發,完全可以滿足小語教學需要。所以作為農村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小學語文課程資源觀,善於應地制宜開發語文教學資源;其次要培養本人及學生細致的觀察能力;再次應鍛煉師生深入發掘語數資源的能力;還要努力提升教學方案的操作實施能力。
3、《課標》提倡習作教學要鼓勵學生自由表達,是否意味著教師要少指導?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
答:語文課程標准對高中低三學段有不同側重的教學要求,需要教師有側重地進行習作指導。我們認為對「少指導」說,應作如下理解:
(1)在談話、習作基礎知識、基本能力方面應該加強指導;
(2)在培養興趣、熱愛生活、多讀書方面要有激勵性評價為主的「指導」。
(3)在糾正學生語言錯誤及價值觀偏差方面,絕不能放任自由,要執著盡「引領」職責;
(4)有些影響或阻礙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的破壞習作積極性的「指導」則是萬不可為。
4、「『自主學習』的就是讓學生自己學習,而老師只在一邊串接一下教學環節、維持一下教學紀律就可以了。」你贊同這種觀點嗎?為什麼?
答:我們並不贊同這個觀點。理由如下:
(1)我們承認自主學習有時會表現為學生「自己學習」的形式,但自主學習絕不能排除教師在學習內容方面的引領、指導作用。學生自主學習應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學習,課內學習更是如此。
(2)其次,自主應與合作、探究結合才是更完整有效學習方式。而教師是學生探究學習的參謀,合作學習的主要合作者,從合作和探究角度出發,我們不能贊同教師只充當紀律維持人、學習環節串連人。
(3)「教學環節串連」本質應是學習「過程和方法」維度目標的串連。由於教學目標三個維度是相互滲透不可割裂的,學生自主學習時,教師只管「環節」「紀律」的說法,要害是默認了「過程方法」與其它維度目標的分裂,所以是不可取的。
五、教學設計題(12分)
1、請為習作教學《我發現了》設計一份教案。
題目分析:
(1)從聯系生活角度看,這篇習作的內容強調的應是「我的發現」及「發現」結果三方面。
(2)因為「發現」是一個過程,所以,文章應有過程的詳或略的敘述。
(3)由於是「發現」,所以發現結果應是有一定新穎性的現象、理解、「秘密」、結論等。
(4)這個發現是「我」的個性「發現」。
(5)命題紀實作文應是高年段習作要求。
教案可以有這樣幾個過程:
A、 預先有目的地布置探究性的觀察;
B、 課內匯總學生觀察結果和其它有關材料;
C、 從「我」、發現過程、發現結果三方面師生對材料結果進行互動評價。
D、 試寫若干句段,再互動評價,學生各自完成全篇。
E、 抓主人公、過程、結果,選若干典型篇進行互動鑒賞。
2、在閱讀教學中進行讀寫結合,是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請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擬一份教學設計。
要求分析:
(一)讀和寫結合的「結合」是一種聯系,這種聯系常表現在讀寫內容上,及讀寫篇段的結構形式,句段表達形式上。
(二)設計舉例:
(1)學習《燕子專列》一文,強化該文幾方面特點:
A、 內容上寫的是人與動物的關系;
B、 結構上使用了倒敘的方法;
C、 開頭段使用了疑問句,引發讀者興趣,結尾飽含深情祝福。
(2)互動講述幾個人與動物之間發生的故事(如:《密林怪客》等),請學生記錄並改寫,要求學生使用例文相應段落形式和語句形式。
(3)試說、試寫並互動評價,個性修改。
六、案例分析題
1、以下是浙教版第十二冊《古詩兩首》的教學目標設計:
(1)藉助教材注釋,結合課外資料,通過獨立自主地學習,正確理解兩首古詩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體悟重點詩句的情味,在反復誦讀與融情想像中,感受詩歌的情緒和意象,受到心靈的熏陶和滋養。
(3)在兩首古詩的對比參讀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明白詩與詩之間的內在聯系,體悟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請您從目標把握和目標敘寫的角度進行評述。
答:(1)浙教版十二冊古詩有「四首」:《贈汪倫》、《題臨安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竹石》(「兩首」可能指南宋愛國詩二首)
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2)從目標把握角度看,為幾首不同時期的古詩教學設計同樣教學目標,肯定不利於更深入了解,每首詩的思想內容。南宋二首的《題臨安邸》是從批判、遣責權貴角度,表現憂國憂民的: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是從惦念北方滄陷國土角度表現憂思的,兩詩思想方式差異很大。不是「借景抒情」一語可概括的。
(3)從敘寫角度看,設計者努力進行了「目標」的分解式敘述,但由詩歌的內容差異較大,分解目標也就很難對各首詩教學具體操作產生積極作用。
(4)目標敘寫第(二)條「咀嚼、體悟、感受」等詞作為「過程方法」操作性不強,「重點詩句」指向也不明。
2、下面是一位教師關於「菜」字的教學:
師:小朋友,你是用什麼辦法記住「菜」字的?
生1:我喜歡吃榨菜,榨菜的包裝袋上有這個字,我就記住了。
生2:我在菜場門口的牌子上看到過這個字。
師:你們能聯系生活來認字,很好。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3:我想寫一寫,記住這個「菜」字。
師:這是個好辦法。
生4:「草」字頭加「采」就是「菜」,青菜的「菜」。
師:加一加記住這個字,也是好辦法。還有不同意見嗎?
生5:「花」字去掉下面部分,加上「采」,就是「菜」。
生6:「花」字去掉下面「化」,「彩」字去掉右邊的三撇,合起來就是「菜」。
生7:「苗」字去掉下面的「田」,加上「采」就是「菜」。
師:很好,小朋友們想出了很多辦法記住了這個字。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你認為該教師的教學符合哪些新課程理念?還存在什麼問題?試加評述。
答:這位教師在識字教學時,聯系學生生活,注意漢語言文字結構特點,注意字形方法的概括:如「加一加」等。初步體現出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這是符合新課程理念的。
但5、6、7三位學生分析字形時,方式無創新,分析都人為復雜化,這將影響識字效率。教師評價(「很多方法」)不著邊際。建議採用適當情景「復現」和動手方式,改進類似的識字教學過程。學生4發言,應改成「采」字加上「草字頭」說法更妥貼。
3、 是一位教師執教浙教版第11冊《三顧茅蘆》的片段:
張飛說:「一個村夫,何必哥哥您親自去呢?派個人把他叫來得了。」劉備斥責他:「胡說!孔明是當今大賢。怎麼可以隨便派個人去呢?」
(在具體的朗讀訓練之後)師:什麼叫「大賢」?老師先來考考大家。你們知道武藝十分高強的人叫什麼?
生:大俠!
師:家裡錢非常多的人呢?
生:大款!
師:能夠做一手美味佳餚的人呢?
生:大廚!
師:當今非常出名的歌星、影星叫什麼?
生:大腕!
師:在文學、藝術方面具有高深造詣的人?
生:大師!
師:現在你明白什麼叫「大賢」了嗎?
生:就是指在道德和才華方面非常出眾的人。
生:就是思想素質和才華能力方面最偉大的人。
結合《語文課程標准》的學習,你認為本案例「詞義教學」給你什麼啟示?
答:(1)詞義教學應與篇段上下文內容聯系,與篇閱讀聯系;
(2)詞義教學應激發學習詞義興趣和積極性,講究方法;
(3)詞義教學可適當橫向與生活聯系,方式方法應有靈活性;
(4)詞義教學應努力讓學生體會理解詞義時的思維方式(如:類比式或下定義式等)。
4、學習《五彩池》一課的第二自然段時,老師們都要讓學生針對段尾的省略號進行想像練習,於是學生會想像出水池各種奇特的形狀。這當然沒有錯,而我覺得五彩池的美不僅僅美在形狀,還有它瑰麗的顏色、奇妙的變化。因而,在學完全文後我進一步讓學生想像:五彩池還像什麼?由於思維的慣性,學生依然圍繞著形狀做文章。如果這樣一直說下去,學生禁錮了的思維就不會得到開解。此時我說:「在我的眼睛裡,五彩池就像一塊塊奇異的寶石,閃耀著迷人的光芒。」經我這樣一說,學生的思維一下子從「形狀」的圈子裡跑出來了,一個個奇妙的想像脫口而出。
試評述以上教學片段。
答:(1)在該教學環節中,師生關系融洽,師生共同積極開發語文課程資源,該案例是閱讀教學三方「對話」的成功範例;
(2)教師再次示範後,新一輪訓練在新的高度實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結合;
(3)教師以合作者身份參與學習,有利於引領學生從「定向」語言訓練,向創新方向轉化。
學生回答問題_請大家隨我看到**自然段
D. 編寫語文教案要從哪幾個方面進行
1、充分體現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各學科都要關照的基本理念有:
促進全體學生的最佳發展
著眼學生基本素養的全面提高
引導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學習
語文學科還要體現語文課程標准提出的四大基本理念
2、整體把握教學活動的結構,這包括:
課程的目標結構決定教學的活動機構
整合教師、學生、教材與環境四個結構要素
實現學生學習方式、教材呈現方式、教學方式與師生互動方式的同步變革
3、突出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具體是:
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相信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結協作的能力
讓學生感受和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
創設學生自主參與、探究發現、合作交流的教學情境
4、適應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年齡特徵,要注意:
認真研究學生的階段特徵與學習准備
考慮學習活動中動力(情意)因素和智慧(認知)因素的統一
注意學生課堂學習心理變化與教學事件的配合
5、辨證認識和處理課堂教學中的各種關系,特別要處理好:
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激勵者、指導者和組織者,學生是學習的主
人,課堂的主體
書本知識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經驗世界密切聯系
6、把握語文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應該是:
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和性
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系
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的語文學習的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E. 單元教學設計如何進行
單元教學設計就是從一章或者一單元的角度出發,根據章節或單元中不同知識點的需要,綜合利用各種教學形式和教學策略,通過一個階段的學習讓學習者完成對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單元的學習。
依據編輯
教學設計是課程與教學之間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教師勞動創造性的表現。教學設計的目的意義在於努力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達到用的方法巧,花的時間少,費的氣力小,取得的效果好。教學設計的依據和要求主要是:
(1)學科性質;
(2)教學任務的要求;
(3)教材內容的特點;
(4)教學原則的要求;
(5)教師本人的教學特點和風格;
(6)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個別差異。
基本要求編輯
1.單元教學設計要有整體性。整體性主要體現在教學目標的設定和教學內容的整合。
2.單元教學設計要有相關性。相關性主要體現在課型的選擇與教學目標和內容相關;教學方法與教學目標和內容相關;教學活動與教學活動之間和教學目標相關。
3.單元教學設計要有階梯性。階梯性主要體現在教學活動的設計與教學內容相結合,要從簡單到復雜,從單一到綜合,從基礎到提高,活動的要求體現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4.單元教學設計要有綜合性。綜合性主要體現整個單元教學能否體現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包括單一目標與五維教學目標綜合,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綜合,單一技能與多項技能綜合。
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
不論哪一種教學設計模式,都包含有下列五個基本要素:教學任務及對象;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評價。
一教學任務
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不再僅僅是傳授知識,教學的一切活動都是著眼於學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如何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能力,是現代教學思路的一個基本著眼點。因此,教學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轉變。以往教師關注的主要是「如何教」問題,那麼現今教師應關注的首先是「教什麼」問題。也就是需要明確教學的任務,進而提出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和制定教學策略。
二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准從關注學生的學習出發,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中師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師所操縱的。因此,目標的主體顯然應該是教師與學生。
教學目標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目標,它與傳統課堂教學只關注知識的接受和技能的訓練是截然不同的。體現在課堂教學目標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有機整合,突出了過程與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學目標的描述中,要把知識技能、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都考慮到。
三教學策略制定
所謂教學策略,就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所採用的方法、步驟、媒體和組織形式等教學措施構成的綜合性方案。它是實施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是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據特定的教學條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學生提供教學信息、引導其活動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驟。
四教學過程
眾所周知,現代教學系統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媒體等四個要素組成,教學系統的運動變化表現為教學活動進程(簡稱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是課堂教學設計的核心,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對象的分析,教學媒體的選擇,課堂教學結構類型的選擇與組合等,都將在教學過程中得到體現。那麼怎麼樣在新課程理念下,把諸因素很好地組合,是教學設計的一大難題。
五教學設計自我評價
新課程理念下,教學設計的功能與傳統教案-有所不同的在於它不僅僅只是上課的依據。教學設計,首先能夠促使教師去理性地思考教學,同時在教學元認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體現教師與學生雙發展的教育目的。
操作步驟編輯
課前系統
包括下列六個方面的內容和要求
1、教材分析
⑴分析《課程標准》的要求。
⑵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學期的學習內容和本單元中的地位與作用。
2、學生分析(學習需要分析)
⑴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對學生有什麼的分析)。
⑵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對學生缺什麼的分析)。
⑶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對學生在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與障礙的分析)。
3、教學目標分析
⑴知識與能力。
⑵過程與方法。
⑶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教師還要注意教學目標的表述方法
第一種:從教師教育的角度提出的目標。(把教師作為主體)舉例:「使學生掌握…知識」、「教會學生…技能」、「培養學生…能力(習慣)」等等。
第二種:從學生學習的角度提出的目標。(把學生作為主體)舉例:「通過學習,能說出……」、「通過學習,能理解……」、「通過學習,能分析歸納……」、「通過學習,將形成……」,等等。
顯然,第一種表述方法,是把學生置於一種非自主性的被動客體地位,難以激發其學習熱情和調動其學習積極性。第二種表述方法,是以學生為主體,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多運用賦予情感、鼓勵性的語言,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教學重點與難點
⑴教學重點。
⑵教學難點。
5、教學方式
確定進行課堂教學所要採取的教學策略、方法與技巧。
制定和選擇教學策略的依據:
第一,依據教學的具體目標與教學內容。
第二,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
第三,依據教師本身的素養。
第四,依據教學時間和效率的要求
6、教學環境和教學用具
⑴教學環境的設計與准備。
⑵教學用具的設計與准備。
課堂系統
包括下列四個方面的內容和要求:
1、課前探究設計
設計出引導學生進行課前准備和探究的問題與方案。
2、新課導入設計
設計出每節新課的教學導語。教學導語的設計要圍繞「凝神、起興、點題」三個方面的作用而進行設計。
3、教學結構(板書結構)設計
⑴設計出每節新課的教學結構(板書結構)。
⑵寫出每步設計的設計目的(設計意圖,不要搞表格)
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②從學生的問題出發營造教學情境,設計教學問題並引導學生探究、解決問題。
③設計出師生互動方式(只是設計,而不是學生的具體活動)。
④爭取准備兩、三種針對不同群體學生的教學安排。
⑤對教材內容作適當的處理,發掘出教材內容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及育人作用。
⑥課堂教學要減少統一講解,增加學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學生的分組活動。
4、課堂總結設計
⑴設計出針對知識目標的系統的回憶鞏固問題及方案。
⑵設計出發散、擴展、升華學生思維的問題及復習鞏固方案。
課後系統
1、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
2、對教學設計的評價
①教學目標實現了沒有?
②教育、教學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了嗎?通過什麼方式轉化?
③有沒有創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學資源?
④教學設計最突出的亮點是什麼?存在的問題和症結在哪裡?
⑤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策略。
舉例編輯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
打破常規教學,把課本中類似的課文集中起來(比如散文),然後選一課進行詳細講解,關於散文的線索,主題,手法,文風,讀他的時代意義等,其餘讓一學生選課講公開課,再選一課進行學生討論課,老師覺得學生掌握得差不多的話,剩下的就是學生的自習課。讓學生出題自考,讓學生勾畫作業,老師批閱如果學生掌握了,就開始進行下單元的教學設計。
有時用一種學點教本單元的課程。還舉(散文)為例,學點是形散神不散。何為神?何為形?神就是文章(主題);形呢,是課文的形式。同時舉本單元幾課,找出這些課的神(主題);總結出它的形。看看課文的形式,記事的,不免日常小事敘情真,以古鑒今的上下五千年任意談,借景托物的,則大大地於情寓景、情景交融等等。但即使方法各各有異、形式千變萬化,始終不離主題,這就是形式散亂而神凝不散。
F. 進行教學設計注意考慮哪些因素
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有:
1、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及學生的實際,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
2、教學重難點,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全體學生進行基礎教學,教師應將基礎內容作為教學的重難點,將較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基礎教學上。
3、教學方法,教師應根據教學任務、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較好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教師要善於選擇方法,創造性地加以運用,力求使教學取得最佳效果。
(6)語文單元教學設計應該考慮什麼擴展閱讀
教學設計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是由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分析、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以及教學評估等子系統所組成,各子系統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諸子系統中,各子系統的功能並不等價,其中教學目標起指導其他子系統的作用。
同時,教學設計應立足於整體,每個子系統應協調於整個教學系統中,做到整體與部分辯證地統一,系統的分析與系統的綜合有機地結合,最終達到教學系統的整體優化,並根據教學設計的程序性特點,教學設計中應體現出其程序的規定性及聯系性,確保教學設計的科學性。
G.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時應重點考慮哪些要素
語文教學目標的設計要考慮哪些因素
最佳答案
一、 在備課中樹立新的理念。1.樹立「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理念。教師在備課中,不能只是以為在為教一節課做准備。首先要想到這一節課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供了什麼。如低年級識字教學,不僅僅是認字、讀字、寫字,而且要在筆畫、筆順、結構方面滲透、歸納,為識字寫字能力的提高作準備。2.樹立「語文全面教育」的理念。教師備課,應著眼於:「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從認識上把握住義務教育對語文課程的要求,把握住語文課程能為義務教育做什麼,把握住語文教育的特點(聽說讀寫結合,聯系生活實際,在語言環境中整體領悟,尊重獨特的情感體驗……)。3.樹立「學生是學習主人」的理念。《標准》的第三個課程基本理念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教師在備課時,從教學內容重點、難點的確定,課堂結構的安排,教學方法的設計,評價的適時、適度,都要有助於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形成。4.樹立「開放的大語文觀」的理念。語文教學並不等同於語文課堂教學。一篇課文,一本教科書,要和生活、和做人融於一體。語文學習不是封閉式的學習,它應該包括學習語文的一個人的整個的生活空間,甚至精神世界。這正是《標准》提出的「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真實含義。5.樹立「新的語文教材觀」的理念。(1) 看透語文教材。葉聖陶先生有個精闢的論斷:「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教材是教與學的載體。教學及常見的是誤將這些文當成全部,誤將讀懂作為主要教學目標,甚至是唯一目標,把學生的培養拋在了一邊,變成了學生為文服務,局限了教學,扭曲了教學。語文教材是以少學多,是獲知之例、育能之例、啟智之例、做人之例。是培養學生語文素質之例,既是練例,又是範例。看透教材就要跳出教材,要懂不為懂,以文為例,教文育人。(2) 吃透語文教材。教材雖是例子,卻又是憑借,當例子指的是目的,並不是不重要,看得遠需要站得穩,當例子更應鑽例子。吃透教材,就要挖掘語言文字——聽說讀寫的載體。吃透語言因素的七要素——音、形、意、道(道理)、境(語境)、情(感情)、采(文采)。要在重點、難點、特點處吃透。(3) 開發語文教材。①擴點:及教材的簡略處求擴展,省略處求補充,概括處求具體,暗含處求明朗,延深處求續編。②疑點:讓學生發現問題,進行疏通性、探究性、鑒賞性、評價性質疑。③異點:從不同角度發表見解。對中求異,異後求佳。④評點:評價任務、情節、語言、作者……⑤爭點:抓住教材某點引發爭論、辯論。⑥聯點:無聯系因素的聯接,遠距離的聯接。⑦移點:借課文內容,移情境,移角色,移情感。⑧用點:根據教材,結合實踐需要,靈活運用。⑨易點:抓住教材容易處,有意加上適當、有趣的難度,激發火花。二、 一篇課文的鑽研。(一)鑽研一篇課文的五個步驟1.初讀課文,掌握全貌,疏通文字。當教師剛接觸課文的時候,應當認認真真地讀幾遍。要強調這里的「讀」,不是默讀,而是出聲朗讀。教師要在吟詠中體味文字飽含的意境和感情,促使自己盡快地進入課文。認認真真把課文讀了幾遍,基本搞清課文有什麼內容,這些內容是怎麼一層一層表述出來的,理清課文大致的脈絡,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基本點。對課文的寫作方法,多多少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疏通文字是這一步中很重要的工作之一。雖然在一篇課文中一個字詞只是極小的一個局部,但在教學中絕不能出現科學性的錯誤,字的讀音、書寫、意思都要正確。2.逐段細讀,理解內容,抓好重點詞句。「段」指的是自然段。備課鑽研理解課文,教師還要靜下心來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地去揣摩語言文字,理解每個自然段的內容,以便分清課文最基本、最主要的內容,每個自然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抓重點詞句的好處:1.課堂上指導學生理解內容、理解感情;2.指導朗讀,或者進行語言文字訓練;3.更好體會作者錘詞煉句,鋪陳華章彩文,4.讓自己在品味重點詞句時更好地理解課文,讓自己的感情同作者的感情同樣起伏升沉。3.劃分大段,理清思路,理解布局謀篇。在逐節細讀理解每個自然段內容,歸納出自然段的段意之後,教師要把課文的結構段邏輯段(大段)劃分好。4.通觀全文,了解寫作意圖,抓住主旨。(1) 回過頭去看一看抓的重點詞句,歸納的段意是否服從中心,如果游離了中心,就該加以補正;中心是怎麼表露的,作者從哪個視角選擇材料,用了什麼樣或哪些寫法來表現物、情。(2) 對課文設疑。(3) 對根據名家的名篇節選刪改的,應盡量找原文讀一讀,和課文對照一下。5.結合實際,制定目標,選定內容,確定重點和難點。結合實際:教師應該根據課文的實際去考慮學生的實際,從「備教材」到「備學生」。從總的方面說,要注意學生們的學習基礎,已具備的學習方法;從細的方面說,要注意學生們聽說讀寫的水平、思維方式、生活范圍和課文的語言文字、表述的內容有哪些差距,課文包容的信息,哪些是學生們了解或比較了解的,哪些是他們的盲區,課文的寫作方法,語言特色,能否被他們吸收、消化、記憶、運用。在面向全班學生的前提下,還不要忽視個體差異,以便分類指導,最後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提高和發展。制定目標:制定教學目標,要依據《標准》、《大綱》,把握好學段及年級的要求,分清聽說讀寫,字詞句篇在不同學習階段的層次水平。制定教學目標,還要依據課文,把握好課文在全冊、全單元的位置及作用,把一課書或一節課的教學目標納入一個單元的訓練體系中去,呈現出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梯度。制定教學目標,更不能脫離學生知識、能力、智力、非智力以及生活范圍的實際。制定目標時,要明確、合理,學生知識的獲取,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情感與態度的指向都清楚,是可以評估檢驗的。切忌把教學目標定得大而空泛,多而繁雜。選定內容:對一節課內容的選定,要處理好「課文內容」與「課堂教學的內容」這二者的關系。課文中的一些內容學生是能讀懂的,不一定是課堂教學的內容,可以不講或少講.在緊扣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同時,教師不要忘記「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結合課文適當地介紹一些有關的知識,把課文內容向課外延伸。確定重點:在內容上肯於取捨,才能突出重點和難點,有利於課堂結構的改革。課文重點的確定,除依據《標准》、《大綱》之外,還要依據單元訓練點,抓好課文與主要內容、中心緊密關聯的段落,緊扣知識點和能力訓練點。確定難點:難點要從以下幾方面考慮:1.離學生生活較遠,缺少感性認識,知識儲備不足又難以想像的。2.含義較深,不易理解的詞句。3.課文中講得比較深的道理。4.較長課文復雜的結構。三、 閱讀教學的備課。(一) 導課的藝術1. 開篇引導,也叫導入新課,導語:目的是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導語力求「精」「新」二字,要生動、有文采、有感情。導語設計有法無式,既可介紹背景,介紹作者、人物,直接審題;又可出示圖像,創設情境;也可提出問題,故設懸念;還可講個故事,做個練習。總之要富於變化,激情引趣。2. 課堂指導,善於點撥:《標准》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課上的指導點撥主要體現在導讀、導思、導路三方面。(1)導讀:是切切實實給學生讀書的時間,真的做到書聲琅琅。初步感知課文時,指導學生認認真真讀,讀正確,把課文讀順。理解課文關鍵處,表現課文主要內容的段。重點的句子,要反反復復讀,邊讀邊想,以思促讀,借用學生質疑的問題,或老師提出的問題指導學生讀懂內容,領悟感情。這時的導讀,一是注意對詞句的理解,咬文嚼字品字品句的深度是和誦讀達情的水平大體一致的;二是適當在朗讀技巧,比如重音、停頓、速度上要作指導。(2) 導思:是指善於點撥學生提出的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善於抓住時機,設計一些既符合學生實際,又有針對性、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來疏導學生的思維。(3) 導路:是指把握學生的學路,引導學生和課文之間的「對話」,去貼近作者的思路,找到課文前後內在的邏輯聯系。3.收尾誘導:結尾切不可拖泥帶水,也不能僵死呆板淺白直露,虎頭蛇尾似的結尾肯定削弱教學效果。結尾應當總結概括、深化延伸、簡潔明快、含蓄蘊藉、新鮮有趣、靈活多變。
H. 語文教學設計中的幾個重要問題是什麼
語文教學方法的設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教學方法是師生為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 完成教學任務而採用的方式、 途徑、 和手 段。它是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之一。 進行教學, 必須講究一定的教學方法, 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中 進行教法的設計。 教師對教法的設計應有足夠的重 視, 因為他對教學有著 重 要的影響。 設計語文教學方法, 最基本的要求是整 體優化, 合理組合。 具體設計時, 應綜合考慮下 面幾個問題。
一、 注意所選擇的教法能與具體的教學內容相適應。
採用什麼 樣的教法, 首 先應考慮語文教學內容的特點和要求。 如果教學內容是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文學知識、 文化知識、 有關時代背 景等, 一般宜採用講述法為宜 , 由教師介紹和敘述, 而學生則採用聽記法、 筆記法記住有關內容和要點,使學生獲得准確的知識, 訓練記憶、 聽話、 記筆記的能力。 但如果有關知識在課本中 已有介紹和說明, 則可以採用自學法, 指導學生閱讀和掌握。 教學這類 知識, 應當注意少而精, 切記貪多 求全, 滿堂灌, 強行注入。 如果是詩歌教學, 則宜 採用朗誦法、 背 誦法, 高年級學生還可以結合賞析法。 這樣可以把書 面語言轉化成響亮的口頭 語言, 調動學生眼、 口、 耳 、 腦多 種生理器官共同參與、 協調動作, 使學生在朗誦中 、 背 誦中 增強語感, 理解內容, 再現詩歌意境, 得到美的享 受, 並 在反復誦讀、 准確背 誦過程中 培養和訓練語言感受力、 口頭 表達能力和記憶力。 還可結合教師范讀、 配樂朗誦錄音等形式, 強化這些訓練。 在教學中 教師要盡可能少講, 並 注意讀、 背 方法的指導。 如果教學按空間順序 介紹建築物的說明文, 則可以採用圖解法、 讀寫結合法, 有條件的還可以結合參觀法。 教師結合課文學習 製作相關課件, 或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 完成填圖練習 。 為了 加強學生對按空間順序 說明事物這一方法的理解, 可以結合適當的寫作練習 ,讓學生寫一篇介紹學校建築物或其他建築物的作文, 在仿寫的訓練中 加深理解課文的寫法,並 形成一定的寫作能力。 在可能的情況下 , 還可組織學生參觀與課文介紹相類 似的建築物,以便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 或給學生提供寫作的素材。 如果是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 則應加強讀書 內容、 讀書 方法的指導, 幫助他們制定自學計劃, 鼓勵他們做好讀書 筆記。 可以指導學生分門別類 的做名言警句、 精美詩文、 不同景物的描寫、 不同人物的描寫、 各種典型範例等方面內容的摘抄, 製作分類 卡片, 還可以指導學生進行書 評、 文評、 讀後感、 評點批註的寫作。 使學生在語文課外閱讀的自學活動中 擴大知識面, 積類 資料, 開拓視野, 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 的習 慣、 工 整 書 寫的習 慣、 勤學多 思的習慣, 培養自讀提出 問題的能力、 認識生活的能力、 漢字書 寫的能力、 寫作的能力。
二、 注意所選擇的教法能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
採用怎樣的教法也不能不考慮學生的特點。 比如對課文寫作方法的教學, 比較常 見的有講解法、 概括法、 討論法等不同教法, 一般的說那種方法好、 哪種方法不好, 並 不妥當。 如果某種寫作方法是學生從未接觸過的, 這時就以教師的解說和闡釋為宜 , 可選擇講解法。 講解時要注意准確科學, 應結合課文和學生的生活經驗, 解說清晰, 表述通俗, 舉例典型, 幫助學生理解和把握其特徵 。 如果這種寫作方法學生已有一定的了 解, 這時就可以採用概括法, 讓學生在學習 課文時加以分析, 做出 正確概括、 歸納; 教師應做適當點撥, 引 導學生建立 新舊知識的聯系 。 如果是高年級學生, 對這種寫作方法已經十 分熟悉, 這時就可以採用討論法, 進一步組織某種形式的專 題討論, 引導學生研究這種寫作方法的共同特點和在不同課文中 的具體運用形式和技巧,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交流心得, 質 疑問難, 展開辯論, 發表言之成理, 有創見的看 法, 從而互 相啟 發, 激勵思維, 鞏固知識, 提高能力, 發展智力; 教師則主 要做些組織形式上 的安排, 進行宏觀調控。 再如安排某類 知識的學習 , 或進行某種能力的訓練, 對不同年級的學生也應當採取不同的方法。 如果是語文知識的教學, 在非 畢業班多 採用講述法, 並 盡量精要、 直 觀、 形象, 以利學生了 解具體內容, 建立 感性認識; 而到了 畢業班, 則可以利用比較、 歸納的方法, 通過師生的共同活動做些概括和梳理, 進行必要的抽象, 使知識趨於 完整 化、 概括化、 系 統化。如果是進行寫作能力的訓練, 那麼 在非 畢業班可以採用單項要求仿寫的方法, 每次作文集中訓練某一個或兩個方面的能力; 而對畢業班學生, 則應採取綜合訓練的方法, 全面訓練學生審題、 選材、 布局謀篇、 表達的能力和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文的能力。 同樣運用談話法教學, 也要考慮不同學生的語文水平和接受能力。 談話法也叫提問法,是教師把教學內容概括成一系 列問題, 有計劃有步驟的提問學生, 引 導學生積極思考, 答問、補充、 修正、 總結、 最終得出 正確結論的方法。 這是語文教學中 使用的十 分普遍的教學方法。教師設計提問和組織答問, 不僅要一般的注意整 體性、 啟 發性、 藝術性, 還要注意到學生的實 際水平和接受能力。 不同學校、 不同班級學生的語文學習 情況會有所差異, 同一個班級的學生之間語文能力也有高低, 這就要求教師在設置問題的難度和梯度、 提問的角 度和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使回答問題的學生既需要「跳起來摘桃子」, 跳起來又能夠摘到桃子。
三、 注意所選選擇的教法能符合教師自身 的特點。
我們在選擇教法時要充分考慮到自己的情況, 要有利於 揚長避短, 符合自己的教學能力的實 際。 有的教師普通話好、 朗誦水平高, 就可以發揮這種優勢, 常 用范讀課文的方法, 用深情並 茂的朗讀傳情達意, 使學生在聽的過程中 理解內容, 體會情感。 有的教師寫作能力強, 不妨多 寫下 水作文, 為學生進行寫作示範, 通過師生共同寫作實 踐活動來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生動活潑的進行寫作訓練。 有的教師在課內外結合上 有「絕活」, 就可以在組織學生開展課 外活動上 多 下 功夫。 有的教師對現代化教學手 段了 解比較多 , 操作能力較強, 則盡量採用多媒體教學設施來輔助教學。 有的教師善於 調動和激勵學生, 調控能力強, 則可以有意識的多採用討論法展開教學活動。 有的教師擅長組織單元教學, 則可以充分利用比較法教學的特點和優勢。 總之, 利用教法的可補償性, 發揮特長, 以己所長選擇教法, 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反之, 設計的教法不當, 會在教學中 捉襟見肘, 甚 至 出 洋相。 例如: 在一些公開課或調研課上 , 有的教師, 明明方言很重 , 卻機械的認為范讀是教學中 必不可少的環節 , 結果他的范讀讓人聽得不知所雲 , 感到是整 個教學中 不和諧的「噪音」, 聰明的教師會用配樂朗讀來代替, 效果就大不一樣了 。 有的教師明明不會操作有關教學輔助工 具, 為了 取得所謂的「效果」, 生硬的採用電化教學手 段, 結果課上 顧此失彼, 手 忙腳亂。 或者教學中 請人在一旁 幫忙, 讓人感到不符合教學的正常 情況, 讓人反感。 有的教師, 漢字書 寫能力差, 上 課隨手 塗鴉, 板書 臟、 亂、 差, 給聽課者留下 了 極壞的印象, 更不利於 學生良好的書 寫習 慣的培養。上 面提到的情況, 就是因為教師在選擇教法、 手 段是沒有考慮到自身 的水平和能力, 以致教學效果差。
四、 注意所選擇的教法能適應教學時間的要求。
好的教法應當有利於 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 符合這一要求則可行, 不符合這一要求則應舍棄。 讓學生在課堂上 自學課文, 這是一種好方法, 但必須給予大多 數學生能完成這種任務時間上 的保證。 精讀多 長時間, 略讀多 長時間, 研讀、 速讀多 長時間, 這對特定的學生來說,都有一定的規律。 有些教師, 布置學生閱讀課文, 學生一遍尚未讀完, 教師就開始提問; 問題才出 來, 話音剛落, 就點名回答問題, 學生根本沒有思考的餘地, 組織語言的餘地。 結果,盡管具備了 自學法、 談話法的形式, 卻完全收不到使用這種方法的效果。 公開課上 常 遇到這樣的狀況: 明明下 課時間已近, 甚 至 下 課鈴聲已響, 但教師又布置某種課堂寫作的練習 或訓練的作業, 並 在寫後讓學生交流、 互 評。 結果, 要麼 拖堂, 要麼 倉促走過場, 讓人感到畫虎不成反類 犬。 類 似情況, 既暴露教師教學的不靈活, 應變能力差, 也反映教師在備課中 沒有充分考慮 45 分鍾教學時間的需求。 這種不注意時間要求的做法也表現在布 置課前 預習 和指導課外閱讀上 。 一篇新課的預習 , 甚 至 一個單元的預習 , 設置的問題面面俱到, 既多 且深, 昨天布置, 今天檢查, 學生答不出 , 教師就表示不滿。 有的教師, 在短短一周內指定學生讀多 少課外文章 , 然後及時「反饋」。 這些做法都是設計的教法不能適應教學時間要求的表現。 當然, 教法的設計並 無固定的模式, 這就需要廣 大教師在教學中 不斷摸索, 不斷總結,不斷組合, 以便在備課中 做到教法設計的最優化, 取得最大的教學效果。
I.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注意事項
一般來說包括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具准備、課時安排、教學過程(包括每一個環節均含有設計意圖)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可以採用版塊式設計或線性設計兩種。版塊式設計(如詞語教學、段落教學、讀寫結合等模式,主要根據重難點安排版塊,代表人物有薛發根的組塊教學)。線條式設計(如導入新課、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再讀課文,梳理線索、精讀課文,品味語言等,這樣編排方式適合絕大多數語文老師。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略有側重。第二課時可以做一些拓展延伸的練習。)
對教材要有一般性的見解,這可以根據整個單元的設計意圖得到。另外,可以根據課後練習也可以幫助分析教材意圖。此外,自己的理解也是十分重要的。根據教材分析設計教學重難點。教學環節設計要有新意。版塊式設計,能做到條理清楚,重點突出,但需要抓住文章特點。線條式設計,很容易成為俗套,模式化。可以根據文章特點,將每一環節的名稱變得新穎。
盡量使用圖文結合式的板書(當然要根據課文特點)最重要的是一眼就能看到教學的重點。
可以先預留各個板塊的位置,進行填充式的書寫,這樣不容易丟掉環節,最起碼能夠保證基本分;
可以從課後練習開始思考,這樣有助於很快的把握教學重點。
可以從板書開始寫,這樣有助於自己一開始就做到心中有數。
教學反思的環節需要預留,但不必書寫。
(網路選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