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高考語文常考哪個朝代詩歌

高考語文常考哪個朝代詩歌

發布時間:2022-02-17 07:09:40

⑴ 高考語文經常考哪些詩詞

1、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屈原 漁父)
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 長歌行)
3、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 曹操 龜雖壽)
4、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三國 曹操 短歌行)
5、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東晉 陶淵明 移居)
6、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東晉 陶淵明 飲酒)
7、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東晉 陶淵明 飲酒)
8、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東晉 陶淵明 歸園田居其一)
9、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東晉 陶淵明 讀山海經)
10、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東晉 陶淵明 雜詩)

⑵ 高考中語文詩歌唐朝多還是宋詞多

宋詞,感情細膩,思想豐富,唐詩多豪邁,宋詞多內心感情世界的變化,更能考驗你們的理解能力……

⑶ 高考要考那些古詩詞

1、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屈原 漁父)
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
長歌行)
3、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 曹操 龜雖壽)
4、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三國 曹操
短歌行)
5、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東晉 陶淵明 移居)
6、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東晉 陶淵明
飲酒)
7、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東晉 陶淵明 飲酒)
8、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東晉 陶淵明
歸園田居其一)
9、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東晉 陶淵明 讀山海經)
10、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東晉 陶淵明
雜詩)
11、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南朝 謝靈運 登池上樓)
12、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 (南朝 江淹
別賦)
13、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南朝 王籍 入若耶溪)
14、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唐 王績
野望)
15、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 (唐太宗 贈蕭禹)
16、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唐 陳子昂
登幽州台歌)
17、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唐 楊炯 從軍行)
18、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唐 宋之問
渡漢江)
19、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2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 張九齡
望月懷遠)
21、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唐 王之渙 涼州詞)
2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唐 孟浩然
宿建德江)
23、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 王昌齡 從軍行)
24、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唐 王昌齡
出塞)
25、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唐 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
26、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唐 王維
漢江臨泛)
27、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唐 王維 山居秋暝)
28、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唐 王維
終南別業)
29、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 王維 觀獵)
30、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 王維
鳥鳴澗)
31、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唐 李白 蜀道難)
3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唐 李白
論詩)
33、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唐 李白 送友人)
34、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 李白
送友人)
35、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唐 李白 獨坐敬亭山)
36、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唐 李白 子夜吳歌)
37、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唐 李白
月下獨酌)
38、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唐 李白 宣州謝朓餞別校書叔雲)
39、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唐 李白
南陵別兒童入京)
40、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唐 李白 宣州謝朓餞別校書叔雲)
4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唐 李白
將進酒)
4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唐 李白 行路難)
43、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唐 李白
行路難)
44、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唐 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45、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唐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別)
46、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唐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
47、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唐 李白
清平調)
48、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唐 李白 將進酒)
49、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唐 李白
夢游天姥吟留別)
50、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唐 李頎 古從軍行)
51、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唐 李頎
古從軍行)
52、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唐 王灣 次北固山下)
53、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唐 崔顥
黃鶴樓)
54、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唐 高適 別董大)
55、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唐 高適
燕歌行)
56、今夜偏知春意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唐 劉方平 夜月)
57、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58、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唐 杜甫 前出塞)
59、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唐 杜甫
水檻遣心)
60、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二十二韻)
61、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唐 杜甫
春夜喜雨)
6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唐 杜甫 春望)
6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唐 杜甫
春望)
6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唐 杜甫 望岳)
65、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唐 杜甫 月夜憶舍弟

66、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唐 杜甫 寄本十二白二十 )
67、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 杜甫
偶題)
68、星隨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唐 杜甫 旅夜書懷)
69、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唐
杜甫)
70、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唐 杜甫 登高)
71、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唐 杜甫
登高)
72、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唐 杜甫 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73、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唐 杜甫
戲為六絕句)
74、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聞。 (唐 杜甫 贈花卿)
75、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 (唐 杜甫
蜀相)
76、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唐 杜甫 曲江)
77、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唐 杜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78、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唐 杜甫 客至)
79、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唐 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80、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唐 劉方平 月夜)
81、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唐 韋應物
滁州西澗)
82、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 孟郊 登科後)
83、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唐 楊巨源
城東早春)
84、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唐 崔護 題都城南庄)
85、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愁思落誰家。(唐 王建
十五夜望月)
86、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唐 韓愈 調張籍)
87、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唐 劉禹錫
秋詞)
88、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唐 劉禹錫 烏衣巷)
89、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唐 劉禹錫
竹枝)
90、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91、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92、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 唐 白居易 長恨歌
93、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 唐 白居易
長恨歌)
94、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 唐 白居易 放言)
95、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 唐 元稹
離思)
96、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 唐 劉希夷)
97、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 唐 王翰
涼州詞)
98、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 唐 顏真卿)
99、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 唐 羅隱
蜂)
100、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 唐 賈島 劍客)

101、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唐 賈島 題詩後)
102、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唐 李賀
南國)
103、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唐 李賀 李憑箜篌引)
104、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 (唐 李賀
致酒行)
105、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唐 杜牧 寄揚州韓判官)
106、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唐 杜牧
過華清宮絕句)
107、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唐 杜牧 秋夕)
108、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唐 杜牧
山行)
109、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唐 杜牧 赤壁)
110、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唐 陳陶
隴西行)
11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唐 李商隱 無題)
112、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唐 李商隱
無題)
113、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唐 李商隱 無題)
114、歷鑒前朝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唐
李商隱)
115、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唐 李商隱 賈生)
116、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唐 李商隱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117、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唐 李商隱 樂游原)
118、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唐 李商隱
晚晴)
119、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唐 杜荀鶴 春宮怨)
120、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 (唐 盧延讓
苦吟)
121、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唐 張泌 寄人)
122、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唐 曹松
己亥歲)
123、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唐 秦韜玉 貧女)
124、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唐 僧
雲覽)
125、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 無名氏 金縷衣)
126、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五代 李煜
虞美人)
127、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五代 李煜 烏夜啼)
128、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五代
晏殊 蝶戀花)
129、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宋 晏殊 浣溪沙)
130、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宋 林逋
山園小梅)
131、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 (宋 張先 天仙子)
132、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宋 歐陽修
蝶戀花)
133、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宋 朱淑真 生查子)
134、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宋 柳永
鳳棲梧)
135、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宋 柳永 雨霖鈴)
136、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宋 柳永
雨霖鈴)
137、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宋 朱熹 春日)
138、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宋 朱熹
觀書有感)
139、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宋 王安石)
140、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宋 蘇軾
蝶戀花)
14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宋 蘇軾 飲湖上初晴後雨)
142、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宋 蘇軾
冬景)
143、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宋 蘇軾)
144、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宋 蘇軾
水調歌頭)
145、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宋 蘇軾 水調歌頭)
146、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宋 蘇軾 念奴嬌
赤壁之戰)
147、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宋 李清照 夏日絕句)
148、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宋 李清照
五陵春)
149、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宋 李清照 聲聲慢)
150、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宋 李清照
醉花陰)
151、花自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宋 李清照 如夢令)
152、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宋
秦觀 鵲橋仙)
153、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宋 陸游 文章)
154、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宋 陸游
病起書懷)
155、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宋 陸游 冬夜讀書示子聿)
156、小樓一夜聽風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宋 陸游
臨安春雨初霽)
157、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宋 陸游 書憤)
158、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宋 楊萬里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59、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宋 楊萬里 竹枝詞)
16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宋 葉紹翁
游園不值)
161、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宋 宋祁 玉樓春
162、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 文天祥
揚子江)
16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宋 志南)
164、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宋 盧梅坡
雪梅)
165、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宋 辛棄疾 菩薩蠻)
166、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宋 辛棄疾
青玉案)
167、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宋 辛棄疾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168、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宋
辛棄疾 南鄉子)
169、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 (宋 姜夔 揚州慢)
170、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宋 岳飛
滿江紅)
171、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宋 岳飛 滿江]
172、著意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陰。 (元
關漢卿)
173、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元 王實甫 西廂記
174、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無語怨東風。(元 王實甫
西廂記)
175、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元 高明 琵琶記)
176、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元 高明 琵琶記)

⑷ 求語文高考詩歌鑒賞各種詩人的事跡說幾個典型的,哪個朝代什麼的,謝謝

坦白說,你這樣了解是沒有用處的,這個背景對於鑒賞和閱讀並不重要,鑒賞重要的是手法情感,古文重要的是知識點,這些如果壓縮下可以成為作文材料(但是現在從高考閱卷來看有些濫)如下(自己去網路搜)

十五歲時去京城應試,由於他能寫一手好詩,工於書畫,而且還有音樂天賦,所以少年王維一至京城便立即成為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有關他在 王維塑像
音樂上的天賦,《唐國史補》曾有這樣一段故事:一次,一個人弄到一幅奏樂圖,但不知為何題名。王維見後回答說 :「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疊第一拍。」請來樂師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據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七「書畫」的考證,《霓裳羽衣曲》第三疊並沒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說明這一點。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王維工於音律,是正史所載之事,但這個故事卻是編造的)。 在詩歌方面,有他十五、十七、十八歲時寫成的有文字記載的資料。可見,他在十幾歲時已經是位有名的詩人了。這在詩人中是罕見的。當時,在那貴族世襲的社會中,像王維這樣多才多藝的資質,自然會深受贊賞。因此,二十一歲時就考中了進士。 出仕後,王維利用官僚生活的空餘時間,在京城的南藍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別墅,以修養身心。該別墅原為初唐詩人宋之問所有,那是一座很寬闊的去處,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其間散布著若干館舍。王維在這時和他的知心好友度著悠閑自在的生活。這就是他的半官半隱的生活情況。 一直過著舒服的生活的王維,到了晚年卻被捲入意外的波瀾當中。玄宗天寶十四年(755)爆發了安史之亂。在戰亂中他被賊軍捕獲,被迫當了偽官。而這在戰亂平息後卻成了嚴重問題,他因此被交付有司審訊。按理投效叛軍當斬,幸其在亂中曾寫過思慕天子的詩,加上當時任刑部侍郎的弟弟(曾跟隨皇帝出逃)的求情,懇請將其官職等換其兄性命,王維才得免於難,僅受貶官處分。其後,又升至尚書右丞之職。 王維早年有過積極的政治抱負,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業,後值政局變化無常而逐漸消沉下來,吃齋念佛。四十多歲的時候,他特地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縣輞川營造了別墅,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這首詩是他隱居生活中的一個篇章,主要內容是「言志」,寫詩人遠離塵俗,繼續隱居的願望。詩中寫景並不刻意鋪陳,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來,而淡遠之境自見,大有淵明遺風。 《舊唐書·王維傳》 王維,字摩詰,太原祁人。父處廉,終汾州司馬,徙家於蒲,遂為河東人。維開元九年進士擢第。事母崔氏以孝聞。與弟縉俱有俊才,博學多藝亦齊名,閨門友悌,多士推之。歷右拾遺、監察御史、左補闕、庫部郎 王維
中。居母喪,柴毀骨立,殆不勝喪。服闋,拜吏部郎中。天寶末,為給事中。 祿山陷兩都,玄宗出幸,維扈從不及,為賊所得。維服葯取痢,偽稱瘖病。祿山素憐之,遣人迎置洛陽,拘於普施寺,迫以偽署。祿山宴其徒於凝碧宮,其樂工皆梨園弟子、教坊工人。維聞之悲惻,潛為詩曰:「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宮里,凝碧池頭奏管弦。」賊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維以《凝碧詩》聞於行在,肅宗嘉之。會縉請削己刑部侍郎以贖兄罪,特宥之,責授太子中允。乾元中,遷太子中庶子、中書舍人,復拜給事中,轉尚書右丞。 維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昆仲宦遊兩都,凡諸王駙馬豪右貴勢之門,無不拂席迎之, 王維
寧王、薛王待之如師友。維尤長五言詩。書畫特臻其妙,筆蹤措思,參於造化,而創意經圖,即有所缺,如山水平遠,雲峰石色,絕跡天機,非繪者之所及也。人有得《奏樂圖》,不知其名,維視之曰:「《霓裳》第三疊第一拍也。」 好事者集樂工按之,一無差,咸服其精思。 維弟兄俱奉佛 ,居常蔬食,不茹葷血,晚年長齋,不衣文彩。得宋之問藍田別墅,在輞口;輞水周於舍下,別漲竹洲花塢,與道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嘗聚其田園所為詩,號《輞川集》。在京師日飯十數名僧,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唯茶鐺、葯臼、經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後,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絕塵累。乾元二年七月卒。臨終之際,以縉在鳳翔,忽索筆作別縉書,又與平生親故作別書數幅,多敦厲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筆而絕。 代宗時,縉為宰相。代宗好文,常謂縉曰:「卿之伯氏,天寶中詩名冠代,朕嘗於諸王座聞其樂章。今有多少文集,卿可進來。」縉曰:「臣兄開元中詩百千餘篇,天寶事後,十不存一。比於中外親故間相與編綴,都得四百餘篇。」翌日上之,帝優詔褒賞。縉自有傳。

⑸ 高考語文中常考的詩詞名句有哪些

1、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

(《戰國策. 鄒忌諷齊王納諫》)

2、屈平疾王聽之不聰,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做《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司馬遷《屈原列傳》)

3、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李密《陳情表》)

4、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魚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王勃《滕王閣序》)

5、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是故無貴無賤,

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韓愈《師說》)

6、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長橋卧波,未雲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自哀;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杜牧《阿房宮賦》)

7、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古人雲:「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蘇洵《六國論》)

8、 於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

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9、輕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處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蘇軾《前赤壁賦》)

10、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不見復關,泣涕漣連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 詩經、氓》)

11、 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

未悔。……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屈原《離騷》)

12、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

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古詩十九首》)

13、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操《短歌行》)

14、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陶淵明《歸園田居》)

15、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王維《山居秋暝》)

16、 噫吁 戲,危乎高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 李白《蜀道難》)

17、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18、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將進酒》)

19、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

干雲霄。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杜甫《兵車行》)

20、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杜甫《蜀相》)

21、 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杜甫《客至》)

22、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杜甫《登高》)

23、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 (杜甫《登岳陽樓》)

24、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劉禹錫《石頭城》)

25、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李賀《李憑箜篌引》)

26、長安回望銹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過華清宮絕句》)

27、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貼綉羅襦,雙雙金鷓鴣

(溫庭筠《菩薩蠻》)

28、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年華。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錦瑟》)

29、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30、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

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柳永《雨霖鈴》)

31、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

32、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33、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

34、尋尋覓覓,冷冷清請,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聲聲慢》)

35、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陸游《書憤》)

36、 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葯,

年年知為誰生!

(姜夔《揚州慢》)

37、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

(王實甫《長亭送別》)

38、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白居易《琵琶行》

39、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40、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⑹ 高考常考的古詩詞鑒賞詩人有哪些詩人背景是什麼

劉禹錫,字夢得,唐代文學家,詞人,洛陽人。畢生從政,曾官至監察御史,後貶官為多處刺史,雖其時其宦途不順,然這段時間的經歷,卻為他後來的文字,打下了廣博的基礎。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劉禹錫返回洛陽,宦途始告平穩。晚年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洛陽),加檢校禮部尚書。有《劉夢得文集》四十卷。

劉禹錫自幼好學,攻讀經典之外,於九流百氏,乃至書法、天文、醫學,亦廣泛涉獵。其文學創作,以詩歌最著,白居易說他「文之神妙,莫先於詩」(《劉白唱和集解》)。在古文運動中,他佔有重要地位,當時李翱、韓愈主盟文壇,引之以為倫輩。劉說自己「長在論」,他的論文條分理析,論證周密,文采沛然。散文則思路清晰,簡潔曉暢。(此節引自於劉禹錫小傳)。

劉禹錫生活在唐代中後期,由於安史之亂,唐朝形成了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朋黨之爭的社會局面。他對於這樣的社會現實頗為不滿,曾參與了王叔父領導的改革運動,但遭遇失敗,以致仕途坎坷,多次受貶。但是,他沒有屈服於權貴,而是以文明志,表現了他剛直不阿的品格和對達官顯貴的蔑視態度。本文可以說是作者對當時世風的辛辣嘲諷與心態的自明。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有《東坡樂府》。生平事略

宋四家蘇軾蘇軾生於1037年1月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於眉州眉山(今屬四川)。蘇軾的父親蘇洵,即《三字經》里提到的「二十七,始發憤」的「蘇老泉」。蘇洵發奮雖晚,但用功甚勤。蘇軾晚年曾回憶幼年隨父讀書的狀況,感覺自己深受其父影響。當然,假若沒有蘇洵的發奮讀書,也就不可能使蘇軾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後的文學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虛歲二十一的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翌年,他參加了禮部的考試,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嘉祐六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後逢其母於汴京病故,丁憂扶喪歸里。1069年(熙寧二年)服滿還朝,仍授本職。他入朝為官之時,正是北宋開始出現政治危機的時候,繁榮的背後隱藏著危機,此時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變法。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因在新法的施行上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 「平和世界」。 蘇軾因在返京的途中見到新法對普通老百姓的損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參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認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書反對。這樣做的一個結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離京的師友一樣,不容於朝廷。於是蘇軾自求外放,調任杭州通判。從此,蘇軾終其一生都對王安石等變法派存有某種誤解。 蘇軾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滿後,被調往密州(今山東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縣令。政績顯赫,深得民心。 這樣持續了大概十年,蘇軾遇到了生平第一禍事。當時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詩句扭曲,以諷刺新法為名大做文章。1079年(元豐二年),蘇軾到任湖州還不到三個月,就因為作詩諷刺新法,網織「文字毀謗君相」的網羅罪名,被捕入獄,史稱「烏台詩案」。 陸游(1125-1210),南宋著名愛國詩人,一生勤學不息,寫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麗詩篇,有著愛國的赤子之心。他出身於一個由「貧居苦學」而仕進的世宦家庭。陸游的高祖是宋仁宗時太傅陸軫,祖父陸佃,父親陸宰。 當時正值宋朝腐敗不振、屢遭金國(女真族)進犯的年代。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於襁褓中即隨家人顛沛流離,因受社會及家庭環境影響,自幼即立志殺胡(金兵)救國。 封建家庭雖帶給陸游良好的文化薰陶,尤其是愛國教育,但也帶來婚姻上的不幸。他20歲時與表妹唐婉結婚,夫妻感情甚篤,可是其母卻不喜歡唐氏,硬逼他們夫妻離散,唐氏改嫁趙士程,陸游亦另娶王氏為妻。離婚後陸游非常傷痛,紹興二十五年31歲游經沈園時,偶見唐琬夫婦,陸游在沈園牆上寫了〈釵頭鳳〉詞以寄深情,此後屢次賦詩懷念,直至75歲時還寫了有名的愛情詩《沈園》。唐氏讀了陸游的釵頭鳳後悲痛欲絕,和了一首釵頭鳳,不久便去世了。 陸游「年十二能詩文」,學劍,並鑽研兵書。29歲赴臨安省試,名列第一。次年參加禮部考試,因名次居於主和派權臣秦檜的孫子之前,又因不忘國恥「喜論恢復」,要求「賦之事宜先富室,征稅事宜覆大商」,為秦檜所黜。檜死,紹興二十八年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紹興三十年,召除敕令所刪定官。孝宗繼位,賜進士出身。後因力勸張浚北伐,發生部下將領不合的情況,再加上主和派阻饒,朝廷立即動搖,而陸游亦被冠上「交結台諫,鼓唱是非,例說張浚用兵」之罪名而遭免職。六年,起通判夔州。 乾道八年(1172年)主戰將領王炎聘陸游至幕中襄理軍務,使陸游的生活發生很大的變化。軍旅生活使他的懷抱不禁為之一開,寫出了許多熱情奔放的愛國詩篇。「飛霜掠面寒壓指,一寸丹心唯報國」可說是他這一時期生活和心情的寫照。雖然陸游滿懷報國赤誠,但因朝廷腐敗,只求苟安無意進取,他復國的壯志一直無法得到伸展的機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西文學村柳家巷),後遷長安(今陝西西安)。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因為他是河東人,終於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稱柳河東或柳柳州。
代宗大歷八年(773年)柳宗元生於京城長安,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為考進士,文以辭采華麗為工。貞元九年(793)中進士,十四年登博學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一度為藍田尉,後入朝為官,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革新,遷禮部員外郎。永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敗,貶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貶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師,又出為柳州刺史,政績卓著。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逝於任所。
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富於戰斗性,游記寫景狀物,多所寄託。哲學著作有《天說》、《天時》、《封建論》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劉禹錫保存下業,並編成集。有《柳河東集》。
陶潛(365—427),字淵明,一名淵明,字元亮,號五柳先生,東晉詩人。代表作《歸田園居》等。
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家,從此隱居不仕。田園生活是陶詩的重要題材,因此後來人們將他稱作"田園詩人"。
在他的田園詩中,隨處可見的是他對污濁現實的厭煩和對恬靜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在《歸園田居》中,他將官場寫成"塵網",將身處其中比喻"羈鳥"和"池魚",將退隱田園更是比喻沖出"樊籠",返回"自然"。
因有實際勞動經驗,所以他的詩中洋溢著勞動者的喜悅,表現出只有勞動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歸園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證明,這也正是他的田園詩的進步之處。
對現實的失望,迫使詩人回到詩歌中去構築一個理想的社會,《桃花源詩並記》是他這一思想傾向的反映。
除田園詩之外,陶淵明還有歌詠勇士的詩,有充滿愛國熱情的詩,有消極避世的詩,由此可見其詩歌思想的復雜性。

望採納

⑺ 高考常考的語文古詩文

高考常考的語文古詩文
1.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毛澤東《沁園春 長沙》)
2.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毛澤東《採桑子 重陽》)
3.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鄭愁予《錯誤》)
4.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5.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6. 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7.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8. 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9.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左傳 燭之武退秦師》)
10. 今其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11.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12.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13.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戰國策 鄒忌諷齊王納諫》)
14.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觸龍說趙太後》)
15.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孟子《寡人之於國也》)
16.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17.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18.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19.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20.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21.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荀子《勸學》)
高中語文教材1—6冊背誦名句 第二冊
22.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23.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賈誼《過秦論》)
24.今者項庄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25.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司馬遷《鴻門宴》)
26.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王羲之《蘭亭集序》)
27.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王羲之《蘭亭集序》)
28.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惘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陶潛《歸去來兮辭》)
29.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陶潛《歸去來兮辭》)
30.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陶潛《歸去來兮辭》)
31.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陶潛《歸去來兮辭》)
32.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而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陶潛《歸去來兮辭》)
33.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陶潛《歸去來兮辭》)
34.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35.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師說》)
36.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37.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韓愈《師說》)
38.長橋卧波,未雲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杜牧《阿房宮賦》)
39.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40.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41.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宮賦》)
42.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杜牧 《阿房宮賦》)
43.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魏徵 《諫太宗十思疏》)
44.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魏徵 《諫太宗十思疏》)
45.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
46.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47.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48.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並用,垂拱而治。(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高中語文教材1—6冊背誦名句第三冊
49.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50.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詩經 衛風 氓》)
51.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詩經 秦風 無衣》)
52.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爾不見,搔首踟躕。(《詩經 邶風 靜女》)
53.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54.日月忽其不淹兮,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55.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也。(屈原《離騷》)
56.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綉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著明月璫。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57.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
58.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59.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全。(《孔雀東南飛》)
60.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迢迢牽牛星》)
61.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6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63.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短歌行》)
64.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陶淵明《歸園田居》)
65.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陶淵明《歸園田居》)
66.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67.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68.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69.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70.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白居易《琵琶行》)
71.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72.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長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73.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宮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74.石頭城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75.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76.書憤 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77.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78.雨霖鈴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時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79.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80.鵲橋仙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81.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82.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可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83.揚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歸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
84.越中覽古 李白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85.臨安春雨初霽 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86.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87.過華清宮 杜牧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88.浪淘沙 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89.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90.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91.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92.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
93.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94.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95.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蘇洵《六國論》)
96.古人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險遠,而人之所罕至也。
97.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98.書曰:「滿招損,謙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歐陽修《伶官傳序》)
99.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歐陽修《伶官傳序》)
100.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蘇軾《石鍾山記》)

⑻ 高考語文什麼時候出現考現代詩歌鑒賞

一、各省份高考語文有不同的試卷種類,各省份最早考現代詩歌鑒賞的時間是不一樣的,一般在10年前就開始了。

二、考生報名參加高考的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的人員,可以申請普通高考報名: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2、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

3、身體健康;

4、認真閱讀並願意遵守報考簡章及省招委會、高招辦頒布實施的其他有關招生管理的政策、規定;

5、報考軍事院校的,必須是年齡不超過20周歲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報考公安院校的,必須是年齡不超過22周歲;報考公安院校外語專業年齡不超過20周歲。報考以上院校及專業的考生須未婚;

6、少年班考生報名,須先由招生學校預選、發給考生准考證、明確考試科目、並通告考生所在市、縣 (區)招考辦之後,考生本人提出申請,經市、縣(區)招考辦審查合格,可在市招考辦指定的地點報名及參加考試。申請報考少年班,必須是極少數智力超常、成績優異且年齡在15周歲以下的初、高中在校學生(不包括高中應屆畢業生)。

7、在中國定居的外國僑民符合普通高考報名條件,持省公安廳填發的「外僑居留證」可以在各市指定地點參加報名。

禁止參加高考的人員

教育部規定下列四種人員不得參加普通高考報名:

1、具有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的在校生;

2、高級中等教育學校非應屆畢業的在校生作假偽造應屆的學生;

3、因觸犯刑法已被有關部門採取強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4、無學籍,檔案不齊全的在校生。

⑼ 哪種古代詩歌鑒賞是高考最常考

1、冰雪

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如「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再如「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2、月亮
對月思親,引發離愁別緒,思鄉之愁。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望月思故國,表明亡國之君特有的傷痛。如「磧里徵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3、柳樹
以折柳表惜別。漢代以來,常以折柳相贈來寄託依依惜別之情,由此引發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鄉之情。如「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來表達別離的傷感之情。
4、蟬
古人以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徵,所以古人常以蟬的高潔表現自己品行的高潔。如虞世南《蟬》:「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如「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6、南浦
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南浦是水邊的送邊之所。屈原《九哥·河伯》:「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古人水邊送別並非只在南浦,但由於長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為水邊送別之地的一個專名了。
7、長亭
是陸上的送別之所。如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李叔同《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很顯然,在中國古典詩歌里,長亭已成為典型的陸上送別之所。
8、芳草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喻離恨。《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歸,不免引起思婦登樓佇望。
9、芭蕉
常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系。南方有絲竹樂《雨打芭蕉》,表凄涼之音。李清照曾寫過:「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舍情。」把傷心、愁悶一古腦兒傾吐出來,對芭蕉為怨悱。
10、梧桐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種凄苦之音。如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可見秋雨打梧桐,別有一分愁滋味
11、梅花
「以花貴,自戰國始」,到梁、陳時期,出現了大量的詠梅詩。這一時期的梅花詩大都是對花本身的描寫或用於贈別,尚無明顯的象徵寄託。到了唐宋時期,梅花已成為一種高潔人格的象徵。如陸游:「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12、松柏
《論語·子罕》中說:「歲寒,然後知松柏後凋也。」後世詩歌常用松柏象徵孤直耐寒的品格。
13、杜鵑
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杜宇、子鵑。春夏季節,杜鵑徹夜不停啼鳴,啼聲清脆而短促,喚起人們多種情思。如果仔細端詳,杜鵑口腔上皮和舌部都為紅色,古人誤以為它啼得滿嘴流血,湊巧杜鵑高歌之時,正是杜鵑花盛開之際,人們見杜鵑花那樣鮮紅,便把這種顏色說成是杜鵑啼的血。如唐代詩人成彥雄寫的「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14、烏鴉
按照迷信的說法,是一種不祥的鳥,它經常出沒在墳頭等荒涼之處。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與衰敗荒涼的事物聯系在一起。如李商隱《隋宮》:「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15、蟋蟀
作為被吟詠的對象,最早見於《詩經·豳風·七月》。它對蟋蟀的活動規律觀察得相當細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16、猿啼
出現在詩歌中常常象徵著一種悲傷的感情。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中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藉助於猿啼表達傷感的情緒。
17、關山
關塞山河。關,關隘要塞;山,山河。高適《塞上吹笛》:「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梅花落」為曲子名。意思是請問笛聲飄到哪裡去了呢?風吹著悠揚的笛聲一夜間就飄滿了邊塞大地。
18、羌笛
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種樂器,它所發出的是一種凄切之音。唐代邊塞詩中經常提到,如王之渙《涼州曲》:「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19、白雲
望雲思友,見月懷人,是古代詩詞中常用手法。杜甫詩《恨別》:「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這兩句也是借白雲明月,寄託對友人的懷念。
20、水
在中國古代詩歌里和綿綿的愁絲連在一起。李煜詞雲:「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流水與離愁貼合,也是古典詩歌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方式。
21、琴瑟
(1)比喻夫婦感情和諧,亦作「瑟琴」。《詩經》(《國風·周南·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誼。陳子昂《春夜別友人詩》:「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出川。」
22、螟蛉
《詩經·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贏負之。」蜾贏(一種蜂)捕螟蛉為食,並以產卵管刺入螟蛉體內,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後負之置於蜂巢內,作蜾贏幼蟲的食料。古人錯以為蜾贏養螟蛉為子,因把螟蛉作為養子的代稱。
23、不才
典出《莊子山木篇》,自謙沒有才能。
24、神器
指帝位、政權。《老子》:「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為也。」
25、月老
傳說唐朝韋固月夜裡經過宋城,遇見一個老人坐著翻檢書本。韋固前往窺視,一個字也不認得,向老人詢問後,才知道老人是專管人間婚姻的神仙,翻檢的書是婚姻簿子。
26、陶朱
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的別號。相傳他幫助勾踐滅吳後,離開越國到陶,善於經營生計,積累了很多財富,後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來稱富商。
27、祝融
傳說中楚國君主的祖先,為高辛氏帝嚳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稱為祝融,後世祀為火神;由此,火災稱為祝融之災。
28、秋水
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
29、連理枝、比翼鳥
作恩愛夫妻的比喻。連理枝指連生在一起的兩棵樹。比翼鳥,傳說中的一種鳥,雌雄老在一起飛,古典詩歌里用作恩愛夫妻的比喻。
如白居易的《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30、孔方兄
因舊時的銅錢有方形的孔,所以人們把錢稱為孔方兄(含詼諧兼含鄙視意)。
31、青梅竹馬
出自李白的《長干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後來用「青梅竹馬」形容男女小的時候天真無邪,也指幼小時就相識的伴侶。
32、問鼎
以問鼎比喻圖謀帝王權位。《左傳·宣公三年》:「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觀兵於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三代以九鼎為傳國寶,楚子問鼎,有凱覦周室之意。後遂以問鼎比喻圖謀帝王權位。
33、見背
背,離開。謂父母去世。李密《陳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見背。」
34、逐鹿
《漢書蒯通傳》:「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顏師古注引張晏曰:「以鹿喻帝位。」後來用逐鹿比喻群雄並起,爭奪天下。魏徵《述懷》:「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
35、三尺
是法律的代名詞。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詞。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所以稱「三尺法」
36、杜康
《說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後即以杜康為酒的代稱。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37、鴻鵠
鴻鵠飛得很高,常用來比喻志氣高遠的人。《史記陳涉世家》:「陳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38、秦晉
春秋時,秦晉兩國為婚姻,後因稱兩姓聯姻為「秦晉之好」。《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倒賠家門,情願與英雄結婚姻,成秦晉。」
39、彭祖
彭祖,傳說故事人物,生於夏代,至殷末時已八百餘歲,舊時把彭祖作為長壽的象徵,以「壽如彭祖」來祝人長壽。
40、謝家
唐宋詩詞不達意處常用「謝家」之典,這些典故所指意義上主要有二:
(1)用謝安、謝玄家事,意指人有風度。因謝安子弟講究舉止風度,其服飾端莊大方如芝蘭玉樹一般。
(2)指山水詩人謝靈運之事。《宋書謝靈運傳》載:靈運於會稽山「修營別業,傍山帶江,盡幽居之美」。後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41、雞肋
雞的肋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比喻沒有多大價值,沒有多大意思的事情。
42、嬋娟
姿態美好,多用於形容女子;因人們常喻月亮為美女,故稱月亮嬋娟。
43、獻芹
《列子·楊朱》有一個故事說,從前有個人在鄉里的豪紳面前大肆吹噓芹菜如何好吃,豪紳嘗了之後,竟「蜇於口,慘於腹」。
後來就用「獻芹」謙稱贈人的禮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議淺陋。也說「芹獻」。如高適《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尚有獻芹心,無因見明主。」
44、執牛耳
用「執牛耳」指盟主。古代諸侯訂立盟約,要每人嘗一點牲血,主盟的人親自割牛耳取血,故用「執牛耳」指盟主。後來指在某一方面居領導地位。
45、作壁上觀
壁:營壘、壁壘。觀:觀望。在壁壘上觀望。比喻觀別人成敗,不捲入其中。語出《史記·項羽本紀》。
46、虞美人
罌粟科一年生叢生草本花卉,亦稱麗春、寒牡丹。相傳此花系西楚霸王項羽愛妾虞姬自刎墳下碧血所化,故有聞虞兮歌而起舞之說。如辛棄疾有詩曰:「不肯過江東,玉帳匆匆。只今草木憶英雄。」
47、紅豆
紅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南州記》稱為海紅豆,史載:「出南海人家園圃中」。《本草》稱其為「相思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詩人借生於南國的紅豆,抒發了對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失彝尊《懷汪進士煜》:「安床紅豆底,日日坐相思。」即睡在相思樹下,日日思念汪進士。
48、豆蔻
豆蔻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後來稱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為豆蔻年華。
49、精衛
古代神話。炎帝的女兒在東南海淹死,化為精衛鳥,每天銜西山的木石來填東海(見於《山海經北山經》)。後來用精衛填海來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報;也比喻不畏艱難,努力奮斗。
50、擊楫中流
也作「中流擊楫」,楫,船槳。出自《晉書祖逖傳》:「(逖)仍將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
51、雞口牛後
《戰國策·韓策》:「寧為雞口,無為牛後。」比喻寧願在局面小的地方當家作主,不願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52、歲寒三友
指松竹梅。松竹經冬不凋,梅則耐寒開花,故有「歲寒三友」這稱。
53、花中四君子
梅竹蘭菊花稱為「花中四君子」。
54、泰斗
「泰山北斗」的簡稱。典出《新唐書韓愈傳》,比喻傑出的可為榜樣的人物。
55、請纓
漢武帝派年輕的近臣終軍到南越勸說南越王朝。終軍說:「請給一根長纓,我一定把南越王抓來。」後以喻殺敵報國。岳飛《滿江紅遙望中原》:「嘆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56、仁人
典出《論語衛靈公》,喻指有博愛思想、以天下為己任的人。
57、傳人
典出《荀子非相》,原指道德學問能傳於後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師長精神或技藝的人。
58、玉成
典出《西鉻》(西晉張載),比喻為人成全好事。
59、還珠
古時合浦地主盛產珍珠,但是地方官員很貪,珍珠都自動移到別的地方去了。東漢的孟嘗到這里來當太守,革除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來了。故以「還珠」喻官吏為政清廉。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長侍十韻》:「今日還珠守,何年執戟郎?」
60、壁還
敬詞,典出《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指恭敬地退還別人的贈品,或指毫無損傷地歸還借用別人的物品。
61、方家
典出《莊子秋水篇》,原指深於道術的人,後特指精通某種學問、某項技術的專家。
62、著作等身
典出《宋史賈黃中傳》,敬辭,比喻著作多,堆起來等於該人的身高。
63、青眼
相傳三國魏的名士阮籍,能為青白眼,對所討厭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邊看,露出眼白,表示輕視或憎恨。對喜愛或尊敬的人,就對他正視,青黑的眼珠在中間,表示尊重。他見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見到嵇康就用青眼,後以「青眼」指對人喜愛或器重。杜甫《短歌行》:「仲宣樓頭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64、心許
典出《史記吳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應的意思。
65、三味
典出《邯鄲書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義)。
66、洗耳
典出《琴操河間雜歌箕山操》(漢蔡邕),原指厭聽世事,今比喻聆聽、恭聽。
67、斧正
典出《莊子徐無鬼》,指請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斧正」。
68、抱璞
典出《韓非子和氏》,比喻堅持美德(也有作懷才不遇之意)。
69、染指
典出《左傳宣公四年》,比喻沾取不應得的利益。
70、射影
典出《苦熱行》(南朝宋鮑照詩),比喻說此喻彼,別有用心。
71、掣時
典出《呂氏春秋具備》,比喻辦事受牽制,不順利。
72、青鳥
青鳥,傳說西王母有三青鳥,一隻選遣為信使,前來給漢武帝報信,另外兩只隨西王母而來,並服侍在王母身旁。如李商隱詩雲:「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73、高山流水
也作「流水高山」。相傳春秋俞伯牙善於彈琴,鍾子期善於聽琴。每當伯牙彈到描寫高山、流水的典調時,鍾子期就感到他的琴聲猶如巍峨的高山、浩盪的江河。鍾子期死後,伯牙嘆無知音,不再彈琴。後常借指知音或樂曲的高錄。如辛棄疾《謁金門》:「流水高山弦斷絕,怒蛙聲自咽。」
74、塗鴉
典出《堯山堂外紀》(明蔣一葵撰),比喻書畫或文章不像樣子。
75、城府
典出《宋史傅堯俞傳》,比喻令人難以揣測的深遠用心。
76、借光
典出《戰國策秦策》,向別人詢問或請人給自己方便時的套話。
77、物色
典出《後漢書嚴光傳》,本指形貌,後指按照一定標准去訪求人才。
78、鴻雁
《漢書蘇軾傳》載,匈奴單於欺騙漢使,稱蘇武已死,而漢使者故意說天子打獵時射下一隻北方飛來的鴻燕,腳上拴著帛書,是蘇武寫的。單於只好放了蘇武。後來就用「鴻燕」、「雁書」、「雁足」、「魚雁」等指書信、單訊。如李清照:「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79、方寸
典出《三國志蜀志》,指人的心。
80、提刀
典出《世說新語容止》,比喻代人寫文章。
81、下榻
典出《後漢書徐稚傳》,原指禮遇賢者,現一般指接待貴客,也借指住宿。
82、潤色
典出《論語憲問》,比喻對文稿細加修飾。
83、春秋
典出《詩經魯頌》,比喻年歲、歲月或借指古代史、歷史。
84、梨園
梨園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園圃,唐玄宗開元年間,將其作為教習歌舞的地方,且在這里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的音樂舞蹈表演人才,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國此,後世的戲曲班社常以「梨園」為其代稱,戲曲藝人稱「梨園弟子」。
85、抱柱
相傳古代一書生同一女子相約在橋下見面。他等了很久,不見女子到來,這時河水猛漲,淹沒橋梁,書生為了堅守信約,不肯離去,抱住橋柱,淹死在水裡。後以喻堅守信約。李白《長干行》:「常存抱住信,豈上望夫台。」
86、班馬
送別詩多用以抒發惜別之情。春秋時,晉、魯、鄭伐齊,齊軍趁夜間撤走。晉國大臣刑伯聽到齊軍營里馬叫,推測道:「有班馬之聲,齊國軍隊一定連夜撤走了。」班馬為離群之馬,後送別詩多用以抒發惜別之情。李白《送友人》:「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87、樓蘭
代指邊境之敵,用「破(斬)樓蘭」指建功立業。如「黃山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88、辭第
漢時,北方匈奴貴族經常騷擾邊境。一次漢武帝要為大將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辭謝道:「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後以喻為國忘家。杜甫《奉和嚴中臣西城晚眺十韻》:「辭第輸高義,觀圖憶古人。」
89、人傑
典出《史記高祖本紀》,指才智突出的人物。
90、釣鰲
傳說古渤海東面有五座大山隨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隻大鰲頂住,山才固定不動。友伯國有一巨人舉起腳來跨出沒幾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釣去六隻鰲,因此,有兩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後以喻豪邁的舉止或遠大的抱負。李白《贈薛校書》:「未誇觀海作,空郁釣鰲心。」
91、三尺
古代,劍約三尺長,故用為劍的代稱。《漢書高帝紀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又因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長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稱,也叫「三尺法」。《漢書杜周傳》:「三尺安出哉?」
92、口碑
典出《五燈會元》,比喻眾人的口頭稱頌。
93、金雞
古代流傳天雞星動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豎起長竿,在竿上立一金雞,把該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們宣布大赦令。後便以「金雞」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贈辛判官》:「我愁遠謫夜郎去,何日金雞放赦回?」
94、爛柯
古代神話傳說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有幾個小孩在下棋唱歌,於是就坐下來聽他們唱,小孩給他一個像棗核的東西,他含在嘴裡就不覺得餓了。過了一會兒,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來,發現斧頭柄已全爛了。他回到家,原來的人一個都不在世了。後便以「爛柯」喻離家年久。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95、西席
典出《稱謂錄》,代指老師。
96、雷同
典出《禮記曲禮上》,相同的意思,或人雲亦雲。
97、哀鴻
比喻哀傷苦痛、流廓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鴻」一語出自「鴻雁」。《詩小雅鴻雁》曰:「鴻雁於飛,哀鳴嗷嗷。維比哲人,謂我劬勞。」詩歌寫使臣行於四方,見流民如鴻雁飛集於野,流民喜使者到來,皆合詞傾訴,如鴻雁哀嗚之聲不絕。
98、巴歌
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謙詞。典出自戰國楚玉《對楚王問》。如唐人李群玉《自灃浦東游江表途出巴秋投員外從公虞》:「巴歌掩白雪,鮑肆埋蘭芳。」
99、白衣蒼狗
亦叫白雲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出自杜甫詩《可嘆》:「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
100、吳鉤
泛指寶刀、利劍。出自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吳作鉤者甚眾。」而有人貪王之重賞也,殺其二子以釁金,遂成二鉤獻於闔閭,詣宮門而求賞……乃賞百金,遂服而不離身。不平凡的來歷鑄就了一柄寶劍,成了渴求建功立業者的利器。

閱讀全文

與高考語文常考哪個朝代詩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5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2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5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4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799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1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0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4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7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3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0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4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6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5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4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0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