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1、在語文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多地運用於教學中,多媒體設備直觀生動,可以使學生得到視覺和聽覺的享受。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課堂教學效果得到增強。通過多媒體設備,我們可以更好地把課堂知識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語言的美。
2、通過巧妙的提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巧妙的提問不僅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精神集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學過程的提問不是簡單的發問,而應該是老師課前精心設計的、由淺入深的問題,通過這樣巧妙的提問,學生對學習會產生欲罷不能的動力,從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
3、通過游戲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小學生年齡偏小,好玩好動,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大都喜歡玩游戲。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在課堂上開展適當的游戲,激發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學到知識,在課堂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⑵ 如何培養對語文的興趣。
如何培養對語文的興趣:
一、做好課前的引導
首先,展示目標,交待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要解決的問題,如:認識、情感、能力目標等。其次,板書課題,剖析課題,引生入境。第三、布置預習任務,增加自學環節。(1)藉助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3)將預習過程中發現的疑難問題記下來,待課堂上質疑。這個過程學生親自動手,積極思考,主動發現問題,並力求解決問題,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課前的導入,還可以運用故事、問題、實驗等方法進行導入,好的課前引入可以創設各種情趣,引發學生的探求熱情,這樣,在教學中就會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時也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想知」、「樂知」,全身心地投入語文課堂中來。正如人們所說的:一堂課開始恰如一台戲的序幕,因為課前的引入在於改善學生的心理准備,也明確了本節課的目的,也為學生學習新的內容提供了學習基礎,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想學。這樣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多年的教學實踐使得我深深的感受到:教師的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於如何愛學生。教師在課堂內外,要經營充滿「愛心」的學習氛圍,從多方面、多角度給學生以體貼、關懷和幫助,以平等的態度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多與學生進行民主、平等、愉快的交流,使學生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真正形成朋友般、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作為初中生,與小學生相比,他們更具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更復雜的心理活動,他們渴望交流,渴望被關注,但較之小學生,他們更懂得掩飾這種內心的渴求,使之封閉起來,久之便發出一種失落,既而表現為對學習的厭倦。作為教師,要主動接近學生,了解學生,使自己成為學生信賴的朋友。「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往往由愛戴某位教師而喜歡其所教的學科。師生間的距離接近了,感情融洽了,學生才會有振奮的精神,才會產生嚮往和追求學好語文的願望,在學習上更加自覺、主動,更多一份濃厚的興趣。
三、把語文課堂和生活相關聯
1、語文要盡最大的可能與生活相聯系。
語文課程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生活即語文。但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與生活的聯系卻很少。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動力不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所學的知識只是作為一種死的知識的儲備。學習好的學生只是在教師提問時最快的將所儲備的東西從記憶中提取出來。除此之外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少之又少。在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有學生向老師提問學習這些有什麼用,而往往教師簡單的解釋並不能使學生信服。只有在教學中將日常生活中的現象與學習內容結合起來,才會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是語文。
2、對知識難度的把握要合理。
在教學中,由於學生對學習的興味索然,不乏教師想要通過降低知識內容的難度,或是通過其他渠道告訴學生學習其實很簡單等提示激起學生的興趣。但這種做法卻是收效甚微。除了這種提示會一定程度上誤導學生,既然學習非常簡單,那麼用時再學也不遲。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即學生在處理問題時缺少了一種戰勝困難之後的成就感。這可以從平時學生更願意做數學題而不願做語文的現象中得到解釋。因而教師在備課時要深刻而周密地考慮讓學生通過什麼途徑去克服學習中的困難,無論如何不能迴避這些困難,不能代替學生去解決這些困難。應當給學生一種學習的神秘感和探究過程中克服困難的成就感。這與現時人們所強調的分層教學的思想有所不同,分層次的設計問題甚至是教師提出問題之後該由誰來回答其他學生已瞭然於心,這樣非常不利於學生思考,也沒有達到分層教學的初衷。可行而有效的方法是設計有一定有難度的問題,讓不同的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解答。例如詩歌鑒賞中有的學生可以看到詩句中表現的字面意思,有的學生可以理解詩中的所蘊含的詩人的情感,有的學生可以理解詩歌所蘊含的歷史內容以及所運用到的藝術表現手法等等。這樣可以讓學生自由發言,互相補充,人有可盡之言,而總有未言之處,也許回答的不完全但也獲得了一定的成就,學習的興趣會更濃厚。
四、要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要重視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
在我任教的班級中有一位女學生原先成績屬於中下游水平,並且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也不大,但這位女學生有一個特點,就是她平時的隨筆文章敢於發表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和意見,我就在她的隨筆作文本中對她加以鼓勵和褒獎,也就是如此引起了她對隨筆作文的極大興趣,每周都期待我在隨筆作文本上寫的評語,久而久之她對寫作業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進而把興趣延伸到語文學習中去,在學期結束期終考試中,一下脫穎而出,成績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注重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這不僅反映了我們教師本身的素質,而且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於探索、研究教材,就能總結出更好的、更切合實際新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充分地理解、體會、獲得新的知識,從而喚起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語文的課堂教學效果。
⑶ 如何讓學生對語文課感興趣
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學生獲取信息、鍛煉多種能力和養成一定思想觀念的重要渠道。然而語文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要實現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中學新課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學是一重要途徑。
⑷ 如何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一、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營造以學生為主體的嚴謹活潑的課堂氛圍,循循善誘。創設師生心理相容的課堂氣氛,
使學生感到老師既是師長,也是最可親近,可以與之交心的朋友。
盧梭說:「教育的藝術
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確實這樣,一個好的語文教師,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
話、
一抹快樂的微笑、
一種儒雅的風度都能夠深深地吸引已經有自己審美觀念的中學生,
潛
移默化中會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一種崇拜感,既崇拜就會努力去學、
去模仿,
久而久之,
學生
學習語文的興趣便產生了。
這也就是所謂的「親其師,
信其道」的效應。
只有時刻注重自己
的品格修養才能使一個語文教師具有一種人格魅力。
二、文本激趣,藉助豐富的形式,激發興趣:
學生有強烈的表演慾望。
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組織游戲、
競賽、
表演等實踐活動寓教於樂,
使每位同學都能參與,
那學生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結果。
學生不但學到知識,
而且感受到了
參與的快樂。教材中的課文體裁多樣,有情節生動的故事,韻律感較強的詩歌,語言優美的
散文„„通過畫、唱、演等形式來展現課文內容,
可以化抽象為形象,
把學生帶入到課文的
情境之中,激發內心情感,加深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體驗。如《荷塘月色》一課,在指
導朗讀寫景段時,讓學生演一演荷花,教師配樂,再讓學生來讀讀小詩,
「荷花像剛出浴的
美人」輕柔、舒緩的語調將詩意表現得淋漓盡致。
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情感流動的過
程。有真情付出,才會有心靈交匯;有情感體驗,才能與文本和作者對話,學生就會樂學、
好學。
三、創設濃郁的讀書氛圍,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利用學生的從眾心理,可幫助學生盡快駛上讀書的快車道。一
是創設讀書的大環境:
首先,
在校園中拉起豎幅:
愛書吧,
它是知識的源泉!
在櫥窗中出
「新
書推薦」板報。
其次,布置漂亮的新書展覽於圖書室,並組織學生前去參觀,學生被那色彩
繽紛的封面和插圖,妙趣橫生的內容所深深吸引。另外,在教室中,設立圖書角,掛一些適
合學生閱讀的報刊書籍,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文化氛圍。
二減少書面練習,增加閱讀作業,
為學生課外大量閱讀提供充足的時間。
適當的時候,
可以開設閱讀指導課,
著眼最基本的方
法、
技能的傳授,
幫助學生選擇讀物,
指點學生科學利用休閑時光讀書等。
三開展有關活動,
如舉辦書籍交流會,
讓學生拿出自己心愛的書籍,
推薦給對方,
同時也從對方的書中找到自
己喜愛閱讀的書籍,從而擴大學生的閱讀面。
四、讓學生置身其境,去「演繹」文本。
教材上不乏情節生動、形象鮮明的段落句子(物別是記敘文)
。以前上課對於這些段落
句子總是一讀了事,
然後再引導同學們運用「想像」去體會一下課文語言的精彩。
美其名曰
「想像」,其實,僅靠想像是難於體會其妙處的,充其量只能算是隔靴抓癢,並且這樣也給
一些思想懶漢以可乘之機,
長此以往就會使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消失殆盡。
現在對於這些段
落、
句子的處理方式是採用
「演」
的方式,
讓同學們根據課文的內容、
情節扮演其中的角色,
再現課文的情境。例如我在上《鴻門宴》的時候,對於文中鴻門宴中樊噲闖帳一節,我叫同
學們去表演一下這幅場景的內容。
同學們在台下即刻行動起來。
大部分同學能夠很好地再現
場景的內容,
並且有些同學還有一定的創造性,
加進樊噲的表情,
不時地引發同學們的鬨堂
大笑,
同學們的表演非常幽默,
不用教師多講,
同學們表演過程中就充分體會到了樊噲的形
象。同學們再現了課文的情境,成為文中的角色,實現了人本對話,大大增強了語感能力。
同時通過表演,
滿足了同學們的成就動機,
使他們覺得語文知識可以在表演中去體會,
去感
悟。
五、讓學生去「爭」,在「爭」中體會樂趣。
這里的「爭」是爭論的意思。蘇東坡說過「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西方
俗語有雲「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欣賞一篇文章、一部作品大多如此,你站的
立場不同、角度不同,得出的結論當然也就大相徑庭。在上《裝在套子里的人》這一課的時
候,
我先叫同學們針對課文的這一題目想像一下,
假如是你來寫,
你們會寫些什麼內容呢?
同學們各抒己見,內容各異,就是沒有一種和作者想的是一樣的。然後,開始學習課文。學
完課文後,
我再問學生:
「課前你們所說的內容和課文內容完全不一樣,
是不是作者跑題了?
你有沒有更好的題目?」
同學們一下子來了興趣,
各抒己見,
這些都是同學們積極思考的思
想結晶,
對於他們的這種創造性行為,
如果又能得到老師的及時肯定,
學習的興趣自然就會
生發出來。
六、運用生動的簡筆畫,激發學習興趣。
簡筆畫是教師在課堂上常用的一種形象化教學手段,
教師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實際運用簡
筆畫,
可以使抽象的單調的教學內容形象化、
生動化。
教師有一手漂亮的簡筆畫不僅可以提
高在學生心目中地位,
讓學生覺得你很有本事,
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提高教學質量。
比如:我在教《荷塘月色》這一課時我首先在黑板上畫了荷花,讓學生看,學生一看這美麗
的圖畫,就興奮起來,興趣立刻激發起來,不少同學高興地說:「這幅真美,真漂亮」。我
看看學生的興趣很高,趕緊就說我們今天來學習
《荷塘月色》
,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
七、從作業入手,激發學生的興趣。
為了有效地幫助學生「溫故而知新」,
激發學生復習鞏固語文知識的興趣,
教師布置的
作業應尊重學生發展的實際需要,
而不是籠統的「一刀切」,
要根據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
作業。要從布置作業的方式、形式入手,讓學生愛寫作業,比如我們學了陶淵明的《歸去來
兮辭》
,就可以讓學生搜集材料寫關於淡然處世的話題作文,
學生有了積累素材的意識。把
搜集的資料進行整合,可以以做課件、寫論文、辦手抄報等形式來完成作業,學生有了選擇
的餘地,可以發揮他們的長處,
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
寫作等能力,
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
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
只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得當,
就會使學生產生獲取知識,拓展視野,充實生活的動力,
對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
積極主動
地去求索,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等,從而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⑸ 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上課興趣
培養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的方法:
一、 以樂激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洛克說:「把身體上與精神上的訓練相互變成一種娛樂,說不定就是教育上最大秘訣之一。」對此,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內外都開展不同形式的語文游戲活動,激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如在一次語文活動中,我組織學生進行了成語接龍游戲,又出了一個以「春」為中心綴詞句的活動,學生從「春風」「春雨」一直到「二月春風似剪刀」「春江水暖鴨先知」「一江春水向東流」,思維空前活躍,在沒有任何精神負擔的娛樂活動中產生了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 鼓勵質疑,激發興趣。
興趣與問題是相輔相成的,興趣引導發現問題,問題可以激發興趣。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有所發現,進行質疑,當學生感到自己能提出疑問並得到教師首肯,就會提高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課前,教師一定要精心設計問題,在課上,用問題來激發興趣。但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深淺得當、難易適中,防止問題太難太深,使學生無從考慮,望而生畏,反而減低了興趣,但也不能太易太淺,不用思考就唾手可得,沒有了成功的刺激性,也會喪失興趣。
三、 用成功的喜悅培養興趣。
創設成功機遇,用成功的喜悅培養興趣,要求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用賞識教育思想時時、事事、處處的針對每一個不同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因材施教,為每一個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使他們每人都能夠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多誇獎學生一篇精彩的作文,一手出色的書寫,一口漂亮的普通話,一個奇妙的構思,甚至是一句出色的語言。教學中,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例如,課堂教學中,注意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提不同的問題,使他們能在發現探索新問題的過程中,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從而產生愉快心情。課後作業最好也能體現出不同層次,使學生都能順利完成,師再盡量給予鼓勵性評價,促使學生產生成就感,這種成功的喜悅心情又激發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四、 以活激趣,從教法的「活」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一)導入「活」。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導入課,讓學生一上課就充滿興趣。教師的導入,不僅要有風趣的語言,而且要有飽滿的激情,要善於調控自己的感情,時刻保持愉悅的心境,一走進教室,就要進入角色,情緒飽滿地投入到教學中去,使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露,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二)教法「活」。即課堂教學的形式要靈活多樣。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教師應經常變換教學模式,如討論課,探究課,活動課等多種形式的交叉採用,可以讓學生保持較高的學習興趣。課堂上,不拘泥於教材或教參設定的內容,排定的次序,要根據實際情況變更教學內容,或獨具匠心重新安排部分次序。
(三)手段「活」。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信息傳遞的過程。為了使信息傳遞的更有效,教師一般採用講課、討論、實驗、演示等多種教學手段。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適度使用幻燈、投影、電視、計算機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設備,通過錄像、網路把學生帶入一個特定的情境,從視覺、聽覺等方面刺激學生,使之受到感染和陶冶,能夠較大的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 以人格魅力激趣。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首先,教師要愛學生,尊重學生。因為只有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只能學生對教師信任了,教師所上的課,學生才會喜歡聽,才能在教與學的結合中產生共鳴,達到最佳的效果。
其次,教師要給學生樹立好的榜樣。教師要嚴於律己,言行一致,要時刻充滿活力和自信,讓學生從教師的身上,看到一種向上的力量,用這種力量去感染學生、鼓舞學生。
最後,教師應具有豐富的知識和較強的應變能力。教師只有具備了有豐富的知識和較強的應變能力,才能在教學中融會貫通,才能夠應對各種突發事件,適時引導,妥善解決。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覺得教師可親可信,才能對教師所教科目興趣不減。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內在的持久動力,是學生學習的興奮劑和催化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很大的積極性。力爭把學生被動、消極的「要我學」變成熱情、主動的「我要學」,促進「教」與「學」雙邊關系的互動。這樣,就會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⑹ 如何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一、要讓學生有學習興趣,首先要建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我認為自信心和學習興趣是相輔相成的,學生有了自信心,學習起來才有動力,才更有興趣。所以,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首要的是建立學生的自信心。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其學習的興趣呢?
1.通過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來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其學習興趣。
在為每一屆新生上的第一堂語文課,我都不會馬上進行新課的教授,而是先簡單地給學生講講初中語文學科的特點及一些起碼的要求,然後最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選一個恰當的話題與學生對話。學生剛進入到一個新環境,既興奮又緊張,我通過對話這一環節舒緩緊張氣氛,給學生創建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這樣他們會很快接受老師,從而開始喜歡這個老師的課,建立好學好這個科目的信心。
2.及時有準備的小檢測,能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其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有一些成就感,這對於建立他們的自信心很重要。對於初一的新生,我會經常安排一些聽寫之類的小檢測,通常情況下,我都會先把重要的字詞等內容先進行強調,讓他們課後鞏固,然後再檢測,運用百分制批改,對成績優異的學生及時表揚肯定,成績不理想的則進行強化改錯。這樣,只要認真學習的同學都會取得理想的成績,就算開始不太認真的同學,後來經過幾次訓練,發現要取得好成績也不是很難,也開始認真對待了。這樣,既樹立了學生學習語文科目的信心,又養成了良好的聽記習慣。
二、適當的語文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應適當開展一些語文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也能促進其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
1.利用課前一講,培養學生聽說能力,激發其學習語文的興趣。
每帶一屆學生,我都要進行一項必備的語文活動——課前一講。要求學生自己准備一個兩三分鍾的有意義的故事,每次語文課前在講台上講給全班同學聽。學生剛開始時,有些膽怯,講得不夠流暢,但堅持訓練下來,就越講越自信,故事也越來越豐富,對語文課也越來越期待了。所以一個小活動就能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促進了學生的聽說能力。
2.利用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有些老師,一切教學圍繞中考指揮棒,常常忽略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認為其耽誤時間。其實不然,語文綜合性活動往往是結合每單元的內容開展的,不僅能加深該單元要掌握的某一個知識點,而且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他們收集資料、團結協作、創新運用及表達表現的能力,更主要的是能藉此培養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有了興趣,學習效果會更好,所以每期我都要針對性地開展兩三個綜合性活動,每次活動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這些都是潛在的語文能力的培養。
三、靈活運用教材,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往往到了初三時,由於學習時間緊,好多老師都根據考綱,選取教材中一些重要的篇目來學習,一些不重要的篇目便舍棄不講。尤其是初三下冊語文教材,除了重要的文言文篇目,很多課文都幾乎不講。但今年我在進行初三年級教學時發現,到初三下學期,學生多數都沉浸在背記和繁重的題海訓練中,如果我早早結束新課進入復習,學生的負擔更重,學習起來更枯燥。於是我決定不舍棄任何一篇課文,只是結合教材,邊上新課邊復習訓練。一方面利用早自習檢查詩詞背誦,另一方面結合適當的課文進行各種訓練。如在上《音樂之聲》節選課文時,學生對文中的主人公非常喜歡,結合課文中的人物描寫,我讓學生進行片段文訓練,當堂完成,結果效果非常好,很多同學都寫出了真情實感,還有很多好詞佳句。在上戲劇單元時,學生主動提出分角色朗讀《變臉》,文章語言生動,讀的過程中學生都被惹得哈哈大笑,讀完之後我引導學生在笑之餘去探討文章反映的重男輕女這一社會現象,結果引出了一場精彩的辯論。通過這樣一些方式,盡管到了畢業階段,學生仍然非常喜歡上語文課,而且中考效果還非常不錯。
總之,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多想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興趣被激發出來,語文教學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⑺ 怎麼喜歡上語文
讓孩子喜歡學習語文
很多孩子尤其是一些男孩對於學習語文沒有興趣,我的孩子在上小學一年級時就面臨過這樣的困難,於是我針對孩子的心理,在語文的學習上利用了一些方法,通過近一年的努力,終於使他在心理上戰勝了那種恐懼感和厭倦情緒,能夠有興趣、快樂的去學習,在此將我的一些心得和家長朋友們分享。
一、興趣是關鍵——快樂的學習才能產生興趣。
語文不僅是一種獨立的學科,也是一切學科學習的基礎。所以在孩子最初的學習中,培養興趣才是關鍵。當學習成為一種樂趣,不再是負擔時,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會大大提高。我們要讓孩子清晰的知道,掌握好了語言這種工具,會給他帶來哪些快樂。比如可以讀精彩的故事,可以融洽的與人交流,可以記錄生活精彩的瞬間…雖然考試成績在某一方面會測評出孩子的能力,但並不是衡量孩子學習效果的唯一尺度,所以家長要理性的看待考試成績,並且重視考試之外孩子綜合的語文能力的培養。比如:孩子喜歡看動畫片《西遊記》,總也看不夠,我會在一旁神秘的說「其實書中寫的比動畫片還精彩呢!如果你認識很多字,能看懂書,就能看到更有趣的故事情節」。兒子的挑戰性和興趣一下子就被激發出來。比如:我很重視孩子對科學及探險精神的培養,我帶他看《地心游記》這部3D電影,孩子被精彩的故事情節深深的吸引了。我告訴他這部電影是根據凡爾納寫的書改編的,凡爾納還寫了好多探險的書,特別有趣,兒子回家就迫不及待的找來讀,我給他准備的是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譯本,翻譯的文字非常生動、貼切,並且我們在讀精彩的故事情節的同時,還找出了許多好詞好句,精彩段落。孩子一一的記錄下來,並且養成了每日一誦的習慣。在不知不覺快樂的氛圍中,孩子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和興趣就得到了培養。
二、故事表演的魅力——學習方式的豐富性會極大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在這里我想推薦一本好書《伊索寓言》。孩子和他的另外兩個小夥伴在我的輔導下讀了一多半這本書。我們是這樣讀這本書的:首先找出不認識的字詞通過拼讀和查字典解決理解的障礙。然後由我繪聲繪色的朗誦給他們聽,他們接下來會模仿我並加上自己的理解朗誦。之後我會合上書,根據自己的理解給他們復述表演故事。最後的環節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自我表演,他們輪番上前用自己的語言表演故事,總結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經過半年多的學習,孩子們組織語言的能力和概括能力及口語表現力都大大增強。
三、多領域知識的貫穿——古典文學也不再枯燥。
《弟子規》、《三字經》是我們古典文化的瑰寶,尤其對於孩子的啟蒙是很好的書籍。我用大量的故事和日常生活舉例引導孩子學習《弟子歸》,學習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准則,不僅使孩子古典文學知識增加,一些故事也可以作為他將來寫作文的素材。其中《三字經》中「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廿二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可以結合歷史的知識給孩子講述,這樣知識就變的立體而豐富,學習不再是枯燥的記憶,還可以了解很多趣事和歷史。孩子在這種多領域的學習中,還豎立了自己的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知道了孔子弟子顏回「不遷怒不二過」的良好品行。
四、輔導作文的關鍵——讓孩子學會觀察,學會積累。
寫作要來源與生活,所以細心的觀察生活,就非常重要。在孩子觀察生活時,要引導孩子觀察的方法,比如從方位的變化觀察,從事物的特徵觀察,從人物內心的變化觀察等等,這樣孩子慢慢的就會多留意生活的變化和細節,寫作文時就不會一臉茫然。觀察的習慣養成了,還有注重語言的積累。每當讀書遇到好詞時,我都會鼓勵孩子寫下來並查清楚詞語的意思,遇到好的句子要背誦;每當在語文課上一些新的詞彙,比如綠油油,又‥又‥等等,學習的比喻句、擬人句等都鼓勵他在作文中盡量使用。平時多玩接成語、歇後語的游戲,經過這樣的日積月累,詞彙和句式的運用就會豐富起來,文字的駕馭能力也會大大增強。孩子寫出來的作文,一定要和孩子一起修改,啟發他修改的原因,並且在每篇作文的修改後寫下總結,總結新的寫作技巧,總結修改的心得。之後經常翻看,經常回味,經常講解,孩子一定會「開竅」的。
五、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
想像力是豐富語言的重要手段,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引導和鼓勵最重要。鼓勵孩子用孩子的視角想像世界,哪怕只是陪他散步,看著天上的雲你也可以問問他天上的雲彩象什麼,兒子曾經說象棉花糖,我進一步引導問他那是誰做的棉花糖呢?他想了想說天上也許有個天空婆婆吧,她高興的時候,就會做棉花糖給太陽公公吃。這樣的想像就很好,要給孩子及時肯定的鼓勵。比如在組詞的時候,用「色」組詞,組了「白色」,他絕對不會再說黑色,因為我告訴他單調的重復「沒有營養」,所以他會積極的考慮「色彩」「顏色」等詞彙,這樣孩子的創造力就會得到進一步鍛煉。
六、有計劃的閱讀訓練——讓孩子理解能力大大增強。
我向來不主張題海戰術,但適當的做一些閱讀的習題訓練,會讓孩子理解力大大增強。但閱讀訓練的材料選擇很重要,比如選一些趣味性、科普性強的,孩子非常有興趣,他認真的讀完,記得相關的知識後甚至會有當小老師的慾望,去考爸爸,比如他做過一個「樂山大佛」的習題,做過後,他非常有興趣的考爸爸,樂山大佛在哪裡有多大,這樣閱讀的目的就達到了。
七、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注重個體差異,注重學習狀態。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性,他階段性的學習興趣著眼點也不同,所以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制訂學習計劃,分別制訂短期的和長期的目標及學習內容,讓孩子有階段性的成就感。學習不要強迫,注重學習的狀態,比如當他的興趣在書寫上時,那就因勢利導多鼓勵他練習書法;當他的興趣在閱讀上時,多給他准備閱讀的材料和相關的學習設施。不要強迫、硬性指派甚至去攀比其他孩子,信任他,鼓勵他讓他自主去學比什麼都重要。
八、持之以恆——讓學習在興趣之上成為一種習慣。
家長輔導孩子學習時,要堅持一項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持之以恆。不能高興起來學得沒完,一旦累了或不見效果就偃旗息鼓。孩子學的好不要忘形,學的不好也不要氣餒,因為學習的過程是長期的,學習的質量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反饋。所以堅持每天都學一點,每天適當的量,這樣形成一種學習習慣後,堅持不懈一定會取得成績。另外家長自身也要不斷學習,跟上時代的腳步,不斷更新知識、更新教育理念,「給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這樣才能做合格的孩子第一位老師。
⑻ 如何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能激發和引導人們的思想和意志去努力探索某種事物的底蘊,直接促進其智力的發揮和學習效率的提高。就如科學家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若能激發學習興趣,就能激活學習的主體,使他們的感官處於最活躍的狀態,最佳地接受教學信息,有效激發良好的學習動機。這樣教與學得到了和諧的發展,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就會隨之大幅度提高,所以說激發學習興趣對語文教學而言。對學生而言都是很好的策略。
第一,激發學生的興趣,是進行語文教學的切入口,它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發展為主線的現代教育思想。傳統的語文教學大多奉行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學方式,一切以教師為中 心,以傳授知識為目的,教師多致力於如何去教懂學生,如何去教會學生。學生則常成為課堂上的聽眾和書記員。老師無意中把他們的大腦當成了一個巨大的存儲知識的容器,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他們本身存在的巨大潛能,同時也忽略了學生的個體體驗和感受,使學生覺得語文令人厭煩,對語文沒有好感,常常因此導致消極的學習態度和被動的學習策略。這正如先賢朱熹所說: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可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第二,端正學習態度,誘發的需要,使學生願學、樂學、勤學語文,改變他們被動學習的局面。我認為可以嘗試下面兩種做法:
1、通過親身體驗改變態度。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就某個問題,某個情節讓學生當老師,從而引導學生發現自己不被注意的東西,使學生潛在的好奇心被引發出來。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充當教材中的角色去體驗感情。這就很好地將學習需求轉化為學習興趣,摒棄先前不願說或不想做的學習態度。
2、通過認同和模仿來改變態度。在學生學習發生障礙,產生逆反情緒時,教師應善於把教材中的語言現象與學生的日常交際聯系起來,要抓住學生的認同心理,使學生感到能產生新的語言需要而改變學習態度。
第三,激發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科特點,學生心理特點,以情和境為依託,以促進學生的發展和學習興趣為前提,以培養創造力為關鍵,以情感潛能為媒體,以思維訓練為手段 ,去挖掘教學中有趣的情景。語文特級教師錢夢龍曾深有感觸地部結:優秀的教師無不都是優秀的心理學家,他們不約而同地都是十分精通從激發興趣入手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慾望和學習熱情。事實上古往今來許多優秀的語文教師都是這樣做的。聖人孔子曾根據自己多年的實踐總結出寓教於樂的教法。當代有名的語文特級教師魏書生在學生入校伊始就要求學生寫日記,並規定題目為《學習是一種樂趣》,其目的無疑是讓學生去體會、發現學習的樂趣,從而自然而然地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並使之保持下去。上海特級特級教師於漪上課總是滿面春風,充滿激情,使學生如沐春風。既學到知識,又樂趣無窮,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實激發學習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如創設情景巧設情景,巧設問題,做實驗,表演課文內容,做游戲,開展競賽,多媒體手段的使用等。但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讓學生主動地發展為前提,是外在樂趣,要想真正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有所收獲、發展,就要引導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內在樂趣,達到樂學、善學,激發學生思維,引發創造的慾望,並形成強烈的出自內心的學習動機。所以在教學中,不僅要創設激趣情景,還要創設質疑情景,使學生變機械接受為主動探究。另外,要創設交流情景,變個人競爭為集體合作,創設想像情景,變單一思維為多向拓展。
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說得好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與光明的教育環境的主要途徑。事實證明,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發揮他們的巨大潛能,才能提高教學效率。
⑼ 學語文的樂趣
語文,是一門我非常喜歡的科目。有的同學可能會覺得語文學習有些枯燥,總要去背誦一些乏味的課文。你可知道,語文和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我覺得語文學習樂在其中,而且學好語文還是有方法可循的。
首先,是要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這句話說的就是一定要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才能自主學習,取得好的學習效果,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對一門科目產生了興趣之後,自然會學得比別人好。
其次,學語文不能一蹴而就,只有長期的積累才能使語文學得更好。平時除了對字詞的積累以外,還需要閱讀大量的書籍,遇到精彩的段落要及時摘抄、背誦下來,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要多讀書、讀好書,這樣寫作文時才會思如泉湧。
想要學好語文,還要多問,多與同學們討論、交流。遇到古文、詩詞中不懂的篇章和字詞時,要請教老師或者查工具書,揣摩每一個字的意思,弄懂了要記錄下來,真正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
另外,學語文要「溫故而知新」。對學過的知識要及時復習,做習題和考試時發現的錯誤要及時改正並記錄在錯題集中,經常翻看,防止再犯類似的錯誤。
最後,要踴躍參加班級、學校組織的快速閱讀、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各項活動,以開闊眼界,提高自身的素質。
語文是一門藝術,它需要我們從讀、說、寫三方面去學習、去品味、去欣賞。讀就是多讀書,使自己獲取更多知識;說就是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鍛煉口頭表達能力;寫就是多動筆,把想到的、聽到的、看到的及時記錄下來。只要持之以恆,時時留心、處處留意,每天享受學習語文的樂趣,想不學好語文都難了!
⑽ 語文怎麼激發學生的興趣
一是善於在閱讀中體味樂趣。
我們閱讀的先秦諸子散文,透著文學、思想、哲學和智慧的光輝,深入閱讀研究,其樂無窮,受益終生;唐宋名篇、明清古典、宋元戲曲無不營養豐富,意味深遠,唐詩宋詞朗朗上口,美感無數,這些都能大大的增加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二是善於從背誦名家名篇名詩中增長學問和樂趣。
朱自清先生說:「與其走馬觀花地讀10部詩集,不如仔仔細細地背誦幾百首古詩。」有幾百首古詩和幾十篇名篇美文在心中,腹有詩書氣自華,文學水平會大大增加,文學趣味不請自來。
三是善於從寫作中體驗快樂。
幾乎每個學生都有表達思想觀點的強烈慾望,而寫作是最好的表達方式。韓寒1999年以一篇《杯中窺人》的作文贏得作文大賽一等獎,由此走上文學道路。古今中外,由最初的作文和寫作練習,引發興趣,從而成為文學名家的比比皆是。文學創作雖苦,但樂趣也是無窮的,所以,教師引導學生從作文中發現樂趣是很重要的。
四是從實踐中體驗語文的樂趣。
我們游覽名勝古跡,參加朗讀大賽,漢字大賽,成語接龍大賽,配樂散文,配樂詩朗誦,這些語文活動都興趣盎然、充滿挑戰,都特別的有吸引力,在活動中發現自己的不足,更能激發學生學語文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