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小學語文人文主題是什麼

小學語文人文主題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2-17 03:09:08

① 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分別指什麼

所謂的人文因素包含了社會因素和文化因素。

1、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包括歷史因素和人文因素兩大類。歷史因素中有時代因素,民族因素、地域因素,這些因素比較穩定,不是經常變化的。人文因素是社會因素中最活躍的也是經常變化的因素。人文因素包括人的習俗性格、宗教信仰、文化素養、審美觀念等。

2、文化因素

凡屬於意識形態方面的、非物質技術方面內容的、都屬於文化因素范疇。如制度(如禮制)、宗族、還有藝術方面的小說、詩歌、繪畫、音樂、戲曲、雕刻、裝飾、裝修、服飾、圖案等都屬於文化范疇。以建築類別來說,則多著重在制度、習俗、審美觀以及藝術處理等方面。

(1)小學語文人文主題是什麼擴展閱讀:

社會因素的舉例:

1、抗生素和殺蟲劑的濫用使病原體和傳播媒介耐葯性日益增強。以結核病為例,目前全球約有耐葯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者一億。1981~1995年,美國對抗生素出現抗葯性的病例從2%上升到25%。而蚊媒對殺蟲劑的普遍抗葯,嚴重影響了滅蚊,從而引起了瘧疾、登革熱、黃熱病等的流行。

2、城市化和人口爆炸使人類傳染病有增無減。城市化造成大量貧民窟的形成,貧窮、營養不良、居住環境擁擠、衛生條件惡劣、缺乏安全的飲水和食物,是傳染病滋生與發展的溫床。

3、戰爭、動亂、難民潮和飢荒促進了傳染病的傳播和蔓延。如前蘇聯的解體和東歐的動盪局勢使這一地區上世紀九十年代白喉嚴重流行。

4、全球旅遊業的急劇發展,航運速度的不斷增快也有助於傳染病的全球性蔓延。

② 小學語文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是什麼

小學語文的論文主體有很多,例如所有方法就是一個主題,它的語文要素包括字詞的教學,還有它的主旨情感教學。

③ 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人文主題是什麼

二年級上冊7第7單元人文主題思想下編排了巜古詩二首》《霧在哪裡》和《雪孩子》三篇課文及一個語文田地。

④ 語文人文主題是指什麼

語文人文主題是指什麼

臨近高考,南京市第十三中學高三語文組組長王夫成老師,對高考作文進行考前梳理,他為考生提煉了「三個特殊」、「五項注意」、「十大主題」,助力考生寫出理想的高考作文。

省特級教師王夫成從教30多年,在他看來,高考作文是一場「特殊」的寫作,體現在奉「旨」寫作的特定要求:因為一小時內考生要完成800字的寫作任務,而且網路閱卷的「特殊評判方式」具有更多的偶然性。考生們在熟悉並遵循以上這些「特殊性」之後,就需要在立意、結構、素材、語言、卷面五個方面下功夫,努力追求達到標准。總的來看,江蘇卷審題難度不大,容易上手,往往是在立意方面能夠分出高下。所以審題准確是一個基本要求,在此基礎上再追求新穎和深刻。

江蘇名師支招:高考寫出最新最美作文,可提煉這十大人文主題
王老師舉了個例子,有模考題寫到前人是如何過數九寒冬,有81瓣素梅,81瓣塗完以後冬去春來。命題者的意圖其實是引導考生反思前人是如何擁有一種詩意生存的方式。

寫好高考作文,平時的素材積累必不可少,王老師建議考生可以對素材進行歸類盤點,使用時不能只是簡單的摘抄,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個性化解讀,並幫助考生提煉了有關審美趣味、浪漫情懷等十大人文主題:

第一類,熱愛生活健康豐富的審美趣味

第二類,超越功利不役於物的浪漫情懷

第三類,親近自然師友造化的虔敬之心

第四類,心有所恃,享受孤獨

第五類,「民胞物與」和諧共處的平等意識

第六類,獨立思考不隨世俗的自信豪邁

第七類,審視社會並從批判走向建設的擔當的意識

第八類,簡生活

第九類,欣賞差別、包容異己

第十類,立足本崗、做出精彩絕倫事業的工匠精神

江蘇名師支招:高考寫出最新最美作文,可提煉這十大人文主題
王老師還提醒說,寫作文時,要注意書寫,字寫得不漂亮沒關系,但一定要工整認真,因為你的認真勁審卷老師會看得到,批卷時就不會因為字跡潦草而失分。

⑤ 小學語文單元說明和教材分析(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第一單元    自然之美】

一、教材和叢書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自然之美」;語文要素閱讀層面是「邊讀邊想像畫面,感受自然之美」,習作層面是「推薦一個好地方,寫清楚推薦理由」。

圍繞這些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教材安排了《觀潮》《走月亮》兩篇精讀課文,《現代詩二首》《繁星》兩篇略讀課文。學生對「邊讀邊想像畫面」並不陌生,本單元是在以前學習的基礎上,強化對「邊讀邊想像畫面」這一能力的培養。

《觀潮》記敘了觀賞錢塘江大潮時的所見所聞,課文按照「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退之後」的時間順序記敘,重點描寫了「潮來之時」潮水的壯觀景象,從聲音和外形兩方面寫出了潮水的宏偉氣勢。散文《走月亮》為讀者勾畫出了一幅如詩如夢的畫卷,文章文筆優美,通過反復、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寄情於景,物我相應,情韻綿長,展現了「我」與母親之間真切的情、濃濃的愛。《現代詩二首》收錄了兩首精美的寫景詩,其一《秋晚的江上》是詩人劉大白1923年的作品,這是一首描寫秋天的現代詩,歸鳥低飛,殘陽斜照,淺灘蘆葦,微風嬉水,一派秋晚江上的景色。此詩形散而意濃,雋永而優美。其二《花牛歌》是詩人徐志摩的作品,詩歌優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像,讓我們在詩的世界裡感受到生活的樂趣。《繁星》寫了作者在不同時期觀看夜空繁星的畫面和深切感受——從前在家鄉,三年前在南京,如今在海上。此文文筆自然清新,簡約朴實,充滿意蘊之美。

這4篇課文,不論是散文還是詩歌,都文筆優美生動,極具畫面感,其目的是讓學生在閱讀不同文本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邊讀邊想像畫面的能力,從而更深刻地感受自然山河之美。

本單元教材每一課都有引導學生想像畫面的提示性信息,其目的是引導學生學習如何邊讀邊想像畫面。如精讀課文《觀潮》中的泡泡語「讀這段話,我彷彿看到了潮水來時的樣子,聽到了潮水奔騰的聲音」,旨在引導學生閱讀時,通過品味重點詞句、重點語段,從視覺和聽覺方面進行想像。精讀課文《走月亮》中的泡泡語「讀到這里,我彷彿聞到了水果的香味」,旨在引導學生品味重點詞句和重點語段後,不僅可以從視覺、聽覺方面進行想像,還可以從嗅覺等方面進行想像和聯想,想像聞到的氣味,體會多感官參與下的多角度想像。再如略讀課文《現代詩二首》文前的引導語「反復朗讀下面兩首詩,說說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構成了怎樣的畫面」,旨在通過品味詩歌凝練的重點詞,激發學生藉助詩歌描繪的景物,想像詩歌的畫面和意境,讓學生把靜態的詩歌中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形象的畫面和意境。又如略讀課文《繁星》文前的引導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根據課文的描述想像繁星滿天的畫面。你也看過夜晚的繁星吧?說說你當時的感受」,旨在引導學生在想像畫面時可以聯系生活實際和經驗,融入自己的感受。

需要指出的是,「邊讀邊想像畫面」這一語文閱讀要素貫穿本單元的每篇課文,但具體在各篇課文中又體現了不同的梯度性和層次性。如從視覺、聽覺到嗅覺等多感官參與下的多角度想像畫面,從作者描寫的景物「具體想像」到詩歌開放多元的「意境想像」,從「根據文章描寫」想像畫面到「聯系生活實際」想像畫面並融入自己的感受等,體現了想像畫面能力的逐步深化及提升。閱讀時,盡量引導學生調動多種感官品味語言文字,但不要瑣碎分析語句;可以適當補充一些圖片、音像資料等,讓學生增加一些感性的認識,但不宜過早和過多使用,避免用圖像或視頻代替學生的想像;教學時,可以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背誦、抄寫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積累語言。

本單元習作層面的語文要素是「推薦一個好地方,寫清楚推薦理由」。單元習作主題是「推薦一個好地方」,如何寫具體並吸引大家去看呢?可以結合《觀潮》《走月亮》的寫景文段進行指導,同時充分利用「語文園地」中的「詞句段運用」模塊,引導學生寫作時盡量用上極具畫面感的四字詞語,如「人聲鼎沸」「低聲細語」等;在介紹景物變化時,也可用上「霎時」「頓時」等表示時間的詞語來描述,特別是要指導學生將所推薦地方的特別之處寫具體,讓人讀來能有鮮明的畫面感,以達到吸引讀者去看的目的。

2.叢書分析

針對本單元教材,「語文主題學習」叢書四年級上冊1《慧眼觀天下》安排了「專題閱讀一▁—自然之美」,包含「範文閱讀」「組文閱讀」「自由閱讀」三個部分。其中「範文閱讀」的第1~2篇文章對應課文《觀潮》,通過視覺,聽覺等感受及一定的順序來想像畫面;「範文閱讀」的第3~4篇文章對應課文《走月亮》,閱讀時要通過多感官想像畫面,體會文人墨客借月抒懷的情感;「範文閱讀」的第5-6篇文章對應課文《現代詩二首》,閱讀時要充分感受現代詩的奇妙想像,藉助詩歌描繪的景物,創造性地進行想像畫面的訓練;「範文閱讀」的第7-8篇文章對應課文《繁星》,閱讀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經驗」邊讀邊想像畫面,並且融入自己的感受,體會作者與文中景物融為一體的境界。

「組文閱讀」部分分別有《趵突泉的欣賞》《三千道瀑布(節選)》《海濱仲夏夜》等3篇文章。「組文閱讀」部分的作用在於進一步運用精讀課文習到的方法,通過一組相同主題文章的略讀,延伸拓展,從而形成略讀能力。為了讓略讀有抓手,「組文閱讀」文章的後面,還提供了相應的練習,如本專題「組文閱讀」文後就精心設計了三項活動。活

動一:通過讀這3篇文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找到優美生動、有畫面感的句子畫出來,抄寫在下面的表格里。這一活動,旨在讓學生找出文章中有畫面感的句子,並抄寫積

累。活動二:讀了上面的句子,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畫面?選擇一處,小組討論,用上聯想和想像的方法仿寫幾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這一活動,旨在進一步訓練學生將文字轉化為畫面的想像能力,並仿寫幾句話,嘗試讓學生再把想像到的畫面轉化為文字。活

動三:假如你有機會面對如此壯觀的奇景,你會怎樣表達你的內心所想呢?請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寫一段話來向老師和同學介紹這一景觀,在小組內講一講,之後全班交流。這一活動,旨在將「組文閱讀」和單元習作鏈接,讓學生有意識地運用有畫面感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感受,體現讀寫一體化。

此外,叢書中還安排了「自由閱讀」部分,有《聽雨》《黃山松》《火把花》《家鄉的懸石瀑布》《黃鸝》《白馬湖(節選)》等6篇文章,這些文章豐富了本單元的閱讀儲備。

二、單元教學目標

1.認識「鹽、屹、昂」等29個生字,讀准多音字「薄」,會寫「潮、據、堤」等30個生字,積累「人山人海、齊頭並進、山崩地裂」等28個詞語。

2.初步了解課文描寫的順序,了解本單元各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背誦文中的優美語言和重點句段,能從課文中找出優美生動的句子並抄寫下來。

4.能一邊讀一邊想像畫面,通過多感官及聯系生活實際想像畫面,並說出印象深刻的畫面,感受自然之美,接受自然美的熏陶。

5.能仿照課文相關段落,寫自己經歷過的月下場景;向同學推薦一個好地方,把這個地方介紹清楚,並把推薦理由寫充分。

6.能圍繞話題發表看法,不跑題;能判斷別人的發言是否與話題相關。

反思:本單元主要讓學生掌握邊讀邊想像畫面這一語文要素,和感受自然之美人文主題。積累優美詞語,寫一個好地方,並推薦給同學們。

⑥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落實人文主題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
(1) 探挖教材,「順理成章」
(2) 緊扣課堂,「有的放矢」。從教學目標、過程、方法上去滲透。
(3) 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從學生角度講,大量閱讀背誦,從活動中,課內延伸處雲吸收。
(4) 鍛煉自身,為人師表:從教師角度講,多讀、多寫,展示個性表達愛心,去熏陶。
現代社會需要公民有良好的人文素質與科學素質。小學語文學科是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最優先的學科,理應承擔著弘揚人文精神的責任。人文精神教育主要包括對知識、科學、真理的重視和求索;對道德行為、道德修養、道德信念和道德人格的看重與追求,對自由、平等、正義等重大價值的渴望與呼喚,對人的關注、尊重和對人的主體性的祈盼與高揚,以及對生存意義和價值取何等問題的反思。那麼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人文精神滲透呢?我想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探挖教材「順理成章」。
小學語文教材在編寫之初,就帶有強烈的人文傾向,是體現小學語文人文性最顯著的地方。從語文新課程標准中對教材的編排要求也可看出來:「教材編寫應體現時代性和現代意識,關注人類……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教材選文要有典範性,文質優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這些要求都體現在每篇教材編排之中,教師進行教學時,首先應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體會編者的用意,有意識地進行人文精神的滲透。如:學習蘇教版教材第七冊《三顧茅廬》中,除了傳授語文知識及能力要求外,教師還要挖掘教材本身負載的人文性,讓人文性付於教學之中。教材中的對人才的尊重,對別人的尊重,待人誠心……這些人文性可在教學中利用表演有機滲透,除了對人物行動的表演滲透外,還要指導學生深切誦讀,體會從劉備的行動與話語中體現的人文性。這樣才能使教材的人文性逐一消化、吸收。另外,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性還要注意不能割裂教材,破壞教材的完整性與文學性,應順理成章地進行人文精神滲透,進行祖國文化的感染與熏陶,從中理解語言的音樂美,節奏美,建築美。再如學習蘇教版第七冊教材《九寨溝》,倘若我們割裂其中九寨溝的美、整體美的教學,而只重視部分雪峰,飛瀑,平湖的體會,忽視閱讀感悟,重視分析講解;忽視自主朗讀體悟,我想,九賽溝的景美、水美、詞語美,就不會深入每個學生的心田。

⑦ 小學語文單元說明和教材分析(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

一、對教材和叢書的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單元用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體現「理想和信念」這一人文主題,同時要「關注外貌、神態、言行的描寫,體會人物品質」,因本單元內容年代久遠,遠離學生生活,學習時要有意識地藉助「查閱相關資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並且在「習作時選擇適合的方式進行表達」。

《古詩三首》中作者用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方法表達了內心的志向和願望。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通過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跡,加深對古詩的理解。《十六年前的回憶》通過對李大釗的語言、動作和外貌的描寫,刻畫出李大釗在危難時刻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從容赴死的感人形象,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懷念和對父親為理想獻身精神的理解、敬佩。《為人民服務》要查閱資料了解張思德的事跡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了解毛澤東為什麼提出「為人民服務」,以及這句話的意義,加深對為人民服務的理解。《金色的魚鉤》通過對老班長的語言、神態、動作描寫,塑造了老班長舍己為人的英雄形象,歌頌了紅軍戰士忠於革命、盡職盡責、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這四篇課文,不論是記敘文、古詩還是演講稿,在教學中都應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從而更深刻地感受主人公的英雄氣節和愛國精神。

本單元的另一個語文要素是「習作時選擇適合的方式進行表達」。單元習作的主題是「心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願望。對於這類文題,我們可以「虛實轉化」。比如「心願」相對來說是比較「虛」的,但我們可以轉化為「實」的來寫,不空談大道理,而將立意落在某個具體的人物、景物、事物上,從而更好地表達內心的願望。最後是確定自己要運用的表達方式,選擇自己所要採用的文體。話題作文的要求往往是不限文體的,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散文、詩歌等都可以,一般來說我們應該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文體來寫。

2.叢書分析

「範文閱讀」中的文章與教材中的內容匹配度高,教學時可以採用「1+X」的方式授課,將語文要素貫穿多篇文章的學習,使學生受益最大化。「組文閱讀」選擇了三篇文章,藉助這組文章,落實單元語文要素「關注外貌、神態、言行的描寫,體會人物品質」,學習「習作時選擇適合的方式進行表達」。「自由閱讀」中的文章或為詩歌,或為小說,或為散文,其中有些內容需要結合相應的時代背景才能理解,有助於落實「查閱相關資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的語文要素。「整本書閱讀」結合叢書中的「推薦語」「閱讀小貼士」等助學工具,讓學生自主閱讀,培養閱讀整本書的習慣。

二、單元教學目標

1.會寫28個生字,會寫37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三首》和《為人民服務》的第2~3自然段。默寫《竹石》。熟記一組有勸勉意義的俗語。

3.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在查閱相關資料,加深對課文理解的基礎上,能關注人物的外貌、神態、言行,體會人物的品質,受到革命理想主義教育。

4.能根據場合、對象等,稍作準備,作即興發言。

5.能選擇適合的材料與方式表達自己的心願,能用修改符號自主修改習作。

6.能圍繞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展開交流,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三、總結反思

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理想和信念」。語文要素有兩個:一是關注人物的外貌、神態、言行描寫,體會人物品質。另一個是選擇適合的方式進行表述。讓學生學會運用多種形式進行表述不同的人物,學會即興發言。

⑧ 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人文主題是什麼

本單元以「田園生活」為主題。本單元編排了《古詩三首》《鄉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四篇課文。《古詩三首》從不同角度描寫了恬淡自然、寧靜清新、意趣橫生的鄉村生活;《鄉下人家》以鄉下人家房前屋後的空間順序以及春夏秋三季和白天與傍晚交替的時間順序,展現了朴實自然,和諧詩意的鄉村生活;《天窗》描寫了鄉村裡一個小方洞般的玻璃天窗,在不同的天氣和時間里給孩子們帶來的歡樂和慰藉;《三月桃花水》以富有詩意的語言,描寫陽春三月春水滋潤大地,催生萬物的美麗景色,贊美了春天的美麗。這四篇課文從不同角度展現了鄉村生活的純朴、獨特與美好。

⑨ 小學語文單元說明和教材分析(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

一、對教材和叢書的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詩歌的世界」,語文要素閱讀層面是「初步了解現代詩的一些特點,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無習作層面的語文要素,但有綜合性學習層面的語文要素,即「根據需要收集資料,初步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合作編小詩集,舉辦詩歌朗誦會」。本單元教材安排了3篇精讀課文《短詩三首》《綠》《白樺》和1篇略讀課文《在天晴了的時候》。

關於本單元的語文要素,首先,從課後習題來看,每篇課文的課後習題都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要求,其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來學習詩歌,在反復朗讀中體會「詩歌朗朗上口、悅耳動聽及具有節奏感」的特點。其次,每篇課文還有具體的要求:精讀課文《短詩三首》旨在引導學生體會「詩歌飽含真摯情感」的特點;《綠》一文旨在引導學生體會詩歌具有「詩人獨特的感受及豐富的想像」的特點;《白樺》一文旨在引導學生關注詩歌分行表達的形式特點,並學習收集資料的方法;略讀課文《在天晴了的時候》旨在引導學生從讀詩歌到理解詩歌,再到嘗試寫詩歌,即從閱讀、理解到表達和運用,體現了語文能力的逐步提升和深化。

需要注意的是,反復手法是構成詩歌具有鮮明節奏感的重要手段,因此要關注詩歌中反復出現的字詞、句式或段落、通過抓件反復詞句屈開相象,感受詩歌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本單元教材沒有再單設習作和「口語交際」,但安排了「輕叩詩歌大門」這一綜合性學習活動。本單元綜合性學習的要求是「根據需要收集資料,初步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合作編小詩集,舉辦詩歌朗誦會」。活動可以結合單元課文教學中學生收集到的詩歌、自己創作的詩歌,進行資料的整理、分享和交流、通過合作編小詩集、舉辦詩歌朗誦會等活動,進一步了解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

2.叢書分析

針對本單元教材,「語文主題學習」叢書四年級下冊2《唱響愛之歌》安排了「詩韻飄香」這一專題,其中包含「範文閱讀」「組文閱讀」「自由閱讀」3個模塊。

在「範文閱讀」中,第1、2首詩歌對應課文《短詩三首》,這兩首詩歌情感豐富細膩,通過賞析,可以體會「詩歌飽含真摯情感」的特點;第3、4首詩歌對應課文《綠》,這兩首詩歌融入了作者豐富的聯想,通過賞析,可以感受詩歌具有「詩人獨特的感受及豐富的想像」的特點;第5、6首詩歌對應課文《白樺》,這兩首詩歌形式特點鮮明,可以讓學生了解詩歌分行表達的形式特點,並引導學生學習收集資料的方法;第7、8首詩歌對應課文《在天晴了的時候》,這兩首詩歌題材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可以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體驗,進行詩歌創作,即學慣用詩歌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

本專題還安排了「組文閱讀」模塊,有《樹的感覺》《海風的顏色》《小草》《這是一個壞天氣……》4首詩歌。「組文閱讀」模塊的使用在於進一步運用精讀詩歌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通過相似主題詩歌的延伸拓展,組合閱讀,形成對詩歌自主閱讀和賞析的能力。「組文閱讀」模塊後還設計了豐富的閱讀實踐活動。其中,活動一:讀這4首詩歌,在詩中畫出特別能體現作者豐富想像的句子,選一兩句抄寫在下面相應的花瓣內,並體會這些詩句表達的情感。這一活動旨在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詩歌中「詩人獨特的感受及豐富的想像」

的特點。活動二:以這4首詩歌為例,和以往學習的古詩相比較,你發現現代詩歌有哪些特點?寫下來並和同學交流你的發現。這一活動旨在進一步讓學生感受現代詩歌的形式特點,為將來創作詩歌做准備。活動三:仿照這4首詩歌中的一首,自己也嘗試創作一首詩吧。可以和同學交流,說說這首詩表達了什麼情感,其中自己最喜歡的是哪一句。通過仿照詩歌創作,學用詩歌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感受詩歌創作的樂趣。此外,本專題在「自由閱讀」模塊中選取了多首優美的現代詩歌,它們豐富了本單元的詩歌閱讀。

二、單元教學目標

1.認識「漫、濤、擠」等29個生字,會寫「繁、漫、滅」等23個字,積累「繁星、藤蘿、波濤」等17個詞語。

2.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了解本單元各首詩歌的主要內容,背誦《短詩三首》《綠》《在天晴了的時候》等詩歌。

3.通過聯想和想像,聯系生活實際及上下文,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和意境,以及詩人獨特的感受及豐富的想像。

4.嘗試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詩中難懂的詞句,能根據需要收集詩歌資料,初步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

5.通過合作編小詩集,舉辦詩歌朗誦會,進一步了解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並能把自己的閱讀感受及創作的詩歌與他人交流分享。

三、反思

讓學生了解現代詩的寫作特點,注重閱讀語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⑩ 單元人文主題是什麼意思

教材中每個單元四篇文章組成一個專題, 這個專題就是單元主題。對單元主題的解讀編排了「單元導讀」,單元導讀形成了雙線合力,即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語文人文主題是人類文化中的先進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進的價值觀及其規范。其集中體現是: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簡而言之,人文,即重視人的文化。

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

1、要使學生學會理解和自我表達語言。一個嬰兒從生下來就要呀呀學語,學會用口頭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但要表達,還要會聽懂別人說的話;

長到人小學就要識字、閱讀,學習人家的思想和人類文化,學會理解書面語言,學會閱讀;學會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學會作文。

2、學會用語言進行交際。語言最主要的功能是進行交際作用,任何人都離不開口語交流,在普及教育的社會,更離不開書面語言的交流。學習語文就是要學得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交流的能力。

3、學會積累語言。語言具有記憶功能,以語言為媒介助人記憶信息;學生學習靠語言記憶,沒有語言的記憶,就沒有語言的積累,也就沒有學習語言的成果,更談不到人類文化的傳遞。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人文主題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