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一年級語文《畫》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畫》教案模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人、火、文、六」4個字。認識兩個偏旁「忄」、「凵」。
2、了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激發熱愛自然和喜愛朗讀古詩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難點是了解詩意。
【教學准備】 學生到風景優美的地方去游覽,讓他們看看山、水、花、鳥,親身廠家大自然的美麗。一幅山水畫,認字卡片及相關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認識11個生字,會寫「人、火」2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
教學過程
一、指導看圖
1、激趣:老師帶來一樣東西,請大家先閉上眼睛,等我數到三下再睜開眼睛。(教師邊數數,邊貼出圖畫,准備給學生一個驚喜)
2、指導整體觀察圖畫,學生自由說說第一眼看到這幅畫的感受。
3、指導學生按從遠到近的順序,說說圖上畫了什麼。教師相機板書:山、水、花、鳥。
二、學習課文
1、談話:剛才我們欣賞了美麗的山水畫,現在來學一首古詩吧!
2、指導熟讀詩句:
⑴學生藉助漢語拼音練習讀准字音。
⑵指名讀詩句。師生共同正音,重點指導讀准:「遠、近、春」、「驚、聽、聲」、「色」等前後鼻韻母和平、翹舌音的生字。
3、理解詩句:
⑴四人小組交流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
⑵猜謎:這是一首謎語詩,請大家猜猜謎底。(板書課題:畫)
⑶結合圖說說自己是怎麼猜出來的。
4、朗讀古詩:
⑴師配示範讀。學生閉上眼邊傾聽邊在腦海中展現畫面。
⑵指導朗讀,讀出古詩的韻味。
背誦詩文:教師說詩意,學生說詩句。
依據板書,自己練背,同桌互查。
指名背誦,齊背。
5、識字:
⑴讀准字音,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⑵記憶字形,小組討論:你認識哪些字?是怎麼認識的?用了哪些好辦法?
用熟字形記憶「人」和「無」;區別「人」與「八」「入」、「無」與「天」音形義。
用熟字加筆畫記「來」。
鼓勵學生自己想辦法認記「看」和「驚」,認識新偏旁「忄」。
用熟字和偏旁的方法記。啟發學生發現「還、遠、近」都是半包圍結構,「之」旁裡面都是熟字。
比較「遠」和「近」、「近」和「聽」的字形。
6、寫字:
⑴觀察生字「人、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導學生按筆順先書空後練寫。
⑵展評。
7、實踐活動。回家找謎語,開展謎語競猜活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復習學過的生字,會在田字各中寫「文」「六」兩字。了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創設情境,領會詩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開火車認讀「驚、無、近、來、還、人」。
2、讀句子找生字朋友,在具體語境中,鞏固識記部分生字。如:
⑴春雨細細地下,遠山變成了綠色。
⑵我聽見小學生在大聲讀書。
⑶指名背誦課文。
二、學習詩句中的幾對反義詞
1、理解「遠」和「近」:
⑴出示「遠」和「近」兩個詞,讓學生指著圖,說說誰在「遠處」,誰在「近處」。
⑵用「遠」和「近」口頭造句,在語境中理解詞義。
如:誰離老師遠,誰離老師近;誰家離學校遠,誰家離學校近。
2、出示詩中另外幾組反義詞,讓學生找。
3、師生對說反義詞,或同桌互說反義詞。
4、說說生活中你還認識了哪些反義詞。
5、做游戲:把「我會說」中六對反義詞做成頭飾,給學生戴在頭上,在「找朋友」的音樂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戲。
三、寫字
1、觀察「文」與「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導學生按筆順選書空後練寫。
3、展評,
四、創設情境
1、指名一位學生扮演小詩人,先站在教室後,一邊看畫面上的山,一邊說「遠看山有色,這山上一片翠綠,真美啊!」又走近圖畫,一邊聽一邊說:「近聽水無聲,畫上的流水一點聲音也沒有。」。小詩人指著畫上的花說:「春天過去了,花還在盛開。」他又做趕鳥的動作,大家一齊說:「人來鳥不驚。」
2、多請幾名學生上台表演並評議。
《畫》是人教社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第一篇課文。課文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山水相映,鳥語花香的美感。課文以「畫」這個謎底為中心,抓住山水畫的形象特徵展開描述,圖文對應,妙趣橫生。在教學本課時,要引導學生通過誦讀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根據剛入學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年段訓練的重點,在教學本課時,要教學生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漢字,了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因此,教學時,可以採取以下步驟:
一、誦讀兒歌,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從開學到現在,我們學過不少兒歌,讓我們一起來背誦其中的一首:「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幹活不說話。」這首兒歌是個謎語,誰知道謎底?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謎語詩,學完課文,你們一定能猜出謎底。
由學生已知的謎語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課文,同時又為本課猜出謎底作了鋪墊。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1、多媒體課件映出山水畫,引導學生引導整體觀察圖畫,再由遠到近地觀察,說說圖上畫了些什麼。然後教師播放優雅的古典音樂,范讀課文,讓學生很快進入古詩描繪的優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樣,學習生字。首先,學生自由讀,要求讀准每一個字的字音,遇上不認識的字就請拼音朋友幫忙拼一拼,多讀幾遍。在此基礎上,用同位互讀,抽卡片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法鞏固讀音。最後來一個拼字游戲,四人小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這首詩,比一比,哪個小組又快又好。既鞏固了生字的認讀,又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三、誦讀古詩,展開想像,體會感情
這一步是教學的重點,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及動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詩的內容,想像詩中描繪的美好畫面,感受畫的美,語言文字的美。
1、學生自由讀詩,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行多讀幾遍,並讀給同位聽,這里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興趣盎然地讀詩。
2、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調整教法,學生喜歡讀哪一句,就指導學生讀好哪一句。導讀方法如下:
「遠看山有色」,多媒體課件演示「山『的分解圖片,師描繪遠山:遠遠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連綿起伏,多美呀!誰能把這行詩讀得很美呢?
「近聽水無聲」,演示「水」的分解圖片,師述,嘩嘩的流水從山間流出,請一位同學上台來聽流水的聲音,其他同學把耳朵貼在書上聽一聽,能聽到流水的聲音嗎?為什麼?(畫上的水)。那麼,這一行該怎麼讀呢?
「春去花還在」,演示「花」分解圖片,師述,春天到了,百花盛開,現在春天過去了,花怎麼還在開放呢?(畫上的花)。誰能把這一句讀好呢?
「人來鳥不驚」,演示「鳥」的分解圖片,師述,枝頭上站著一隻可愛的小鳥,咱們來跟它打個招呼吧。請一個同學上來,和下面的同學一起說:「嗨,小鳥,你好呀!」哎呀,小鳥不理我們,這是怎麼回事呀?(畫上的鳥)。誰會讀這行詩?
3、指導學生把整首詩連起來讀好。指名讀,齊讀,看圖讀,引讀。此時,讓學生猜出謎底:畫。引導學生再來欣賞一下這幅美麗的畫,多媒體課件展示整幅畫,配樂,學生邊看圖邊吟誦,還可請學生上台來當小詩人表演這首詩。最後熟讀成誦。背誦時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山、水、花、鳥」來背。
四、趣味練習,書寫生字,課外延伸
1、找朋友游戲,把「我會說」中的六對反義詞做成頭飾給學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樂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戲,找到了朋友就用頭飾上的詞說一兩句話。
2、指導書寫「人、義、火、文」
3、回家請爸爸媽媽猜今天學的謎語,如果猜對了,就畫一幅美麗的山水畫送給他們作為獎勵,並和爸爸媽媽一起找謎語,課間玩謎語竟猜游戲。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辶、忄兩個偏旁。
2、知道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理解詩句的主要內容,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練習朗讀。
信息資料
1、課件或掛圖,民族音樂的磁帶。
2、學生課前自製的生字卡片,水彩筆。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誰能說個謎語讓大家猜一猜?(同學之間互相出謎語,互相猜,教師也參與其中)老師也出個謎語大家猜一猜好嗎?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學生猜謎語)這則謎語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畫》。(板書課題)
(好動、好奇、愛表現是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利用他們感興趣的謎語引出課題,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心,激發了孩子們學習課文的熱情,為教學成功地展開打下良好基礎。)2、(出示掛圖或課件)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是一幅山水畫)請你們看看畫上都有什麼?(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今天咱們就來學習一首謎語詩《畫》(板書課題)
(用一幅畫引出課題,讓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在美的情境中進入課堂,受到美的熏陶,體現課程整合的思想。)
識字
1、同學們也想讀嗎?要想讀得好得先過生字寶寶這一關,你們有沒有信心?
2、出示本課生字,你認識哪個就讀哪個。說說你是在哪裡認識這些字的。(引導學生交流識字經驗,增強學生識字的信心和識字的願望。對識字量大的學生及時鼓勵。)
3、自讀課文,邊讀邊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肋拼音多讀幾遍。
4、利用生字卡片在組內交流識字方法。(認識辶、忄兩個新偏旁。)
(交流識字方法,有利於學生擴大視野,相互促進,豐富識字經驗,提高識字效率。)
5、你想提醒大家在識字的時候注意什麼?(注意區分平翹舌:色是平舌音,聲、春是翹舌音。用偏旁歸類的方法識記遠、近、還;用給熟字換筆畫或換偏旁的方法來識記無、人、近;用給熟字加筆畫的方法識字來。
6、認讀帶拼音的生字。(可以指名讀,領讀,齊讀,開火車讀)
7、摘掉拼音帽子的生字寶寶你還認識嗎?請你通過這一關!
(識字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識字積累,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還應適當滲透一些識字的知識和方法,採取活潑有趣的方式反復再現生字,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記字形,使識字得以鞏固。)
朗讀
1、生字寶寶對大家的表現非常滿意,他們設的關卡你們順利通過了,可他們又調皮地跑回課文中去了,你還認識他們嗎?(自由朗讀課文)
2、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相互評價。
(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評價他人,是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任務,從一年級起教師就應該組織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評價活動,培養學生正確的評價態度和良好的評價能力。)
3、多種方式練習朗讀。
(堅持以讀為本,讓學生真正成為語文課堂的讀者,通過自由讀、分組讀、指名讀、教師領讀、引讀等多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圖文對照,感悟詩句的內容和表達的感情。另外,文中句子的節奏感很強,朗讀時教者應注意指導學生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在讀中感悟、體會詩的讀法,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人、火,認讀,說說這兩個字應該怎樣寫,書空。(注意筆順規則:先撇後捺。)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每個字的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人字的第二筆從豎中線和橫中線交叉處偏左一點起筆,火字第四筆捺從豎中線和橫中線交叉處起筆。)
3、教師范寫,示範筆畫的寫法。
4、學生先描紅,然後自由練寫。(注意寫字姿勢的指導。)
5、組內評議,寫得好的獎勵一顆小星星。
作業
回家請教家長,或者在書中查找謎語,下節課開展猜謎語竟賽活動。
第二課時
導入
摘蘋果游戲:每個蘋果後面都有一個上節課學過的生字,把摘到的蘋果後面的字讀出來就會得到一個紅蘋果。(用游戲的方式將上節課的生字再現,達到鞏固認字的目的)
感悟
1、自由朗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引導學生簡單地說出詩意,發現問題並質疑。)
2、結合圖,說說你是怎樣猜出這首謎語詩的謎底的。
背誦:給合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練習背誦。
表演:啟發學生展開想像,根據個人的感悟設計動作,結合音樂進行表演。先組內練習,再指名表演,最後大家一齊表演。(根據學生好動、好玩的特點,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他們感覺到樂在其中。)
游戲:找朋友:找14名同學到前面,每人手裡拿一張卡片,找到與自己手裡卡片意思相反的字,站在一起,其它同學做裁判,給找對的同學以掌聲鼓勵。(這14個字是遠———近、高————低、來————去、笑————哭、白————黑、晚————早、有————無)你還能說出其它的反義詞嗎?(游戲的形式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得到了鍛練,提高了教學效率。)
拓展
1、結合課前收集的謎語,舉行猜謎語競賽,評出猜謎小能手。
2、你喜歡這幅畫嗎?喜歡的話就動動你的小巧手把這幅畫畫出來吧!
寫字
1、出示文、六這兩個要求會寫的字。你會讀會寫嗎?(領讀,齊讀,然後書空。注意六字的最後一筆是點,不要寫成捺)
2、這兩個字怎樣寫好看?(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師范寫。
3、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4、評議展示。
(在一年級起步階段,要打好寫字基礎。教師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寫字貴在精,而不在多。要教會學生運筆的方法,把字寫工整、寫漂亮。)
一、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圖畫和學習課文,理解詩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3個部首,理解文中的反義詞;會認讀5個字。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大概意思。
4、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
2、難點:學會本課的生字和部首。
三、教具准備:
投影儀、生字卡片、掛圖。
四、課時安排:
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系生活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同學們,平時我們看了許多畫,今天請同學們仔細地來看一幅圖,看看這幅畫畫面上畫了些什麼?(用紅筆板書:山、水、花、鳥)畫的是什麼季節?(春天)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春天?(桃花)。
2、結合日常生活中看到過的「山、水、花、鳥」的情景,要求學生回答下面的問題。
(1)想一想,如果從遠處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清楚嗎?(模模糊糊、沒有顏色、看不清)
(2)如果水從山上直往下流,從近處聽,會有什麼聲音?(有嘩嘩的流水聲)
(3)各種花過了開花的季節就會怎樣?(不再開了,看不到花)
(4)鳥停在樹上,人來到鳥的前面,鳥就會怎麼樣?(鳥就會受驚,會飛走)
小結:我們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山、水、花、鳥是這樣的,那麼畫上的山、水、花、鳥是怎樣的?作者又是怎樣寫畫上的山、水、花、鳥的呢?請跟老師來看看。
二、創設情境、補充詩句。
1、請一位同學站在教室的最後排看畫中的「山」有沒有顏色?要求學生把看到的告訴同學。(板書:遠看有色。)
2、請一位女同學來到畫的前面聽一下「水」有沒有聲音?要求把
聽到的告訴同學。(板書:近聽無聲。)
3、請一個同學說說,圖上面的是什麼花?(桃花)桃花是在什麼季
節開的?(春天)現在是什麼季節了,為什麼它還開著?
(板書:春去還在。)
4、請一同學到畫前面來模仿一下平時趕鳥的情景,讓別的同學看看鳥怕不怕?即它會不會飛走?板書:人來不驚。
三、齊讀詩句,板書課題。
1、齊讀詩句。
2、給詩加上題目。
3、弄清題目與詩句的關系。(謎底謎面)
四、自讀課文,讀准生字的字音。
1、自由讀課文,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2、找出生字並劃上線,多讀幾遍,記住字音。
3、誰願意把課文讀給老師聽一聽。(指名讀)
4、願意讀的站起來讀。
五、齊讀課文,試著背誦。
1、齊讀課文。
2、試著背誦。(以最先用紅筆板書的「山、水、花、鳥」四個字為線索來背。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指名背誦課文。
2、找搭當背詩句,說詩意。(一人背一人說)
二、自學生字。
1、學習新的偏旁。
2、讀課文,劃出生字、多讀幾遍,記住字形。
3、分析字形。(說說你是怎麼記的)
(1)「畫」半包圍結構。上面是「一」,下面中間是「田」,外面是「」。組詞:畫畫,圖畫、畫筆。
(2)色:上下結構,上面是「」,下面是「巴」。組詞:彩色、紅色、白色、有色、無色等。
(3)聽:左右結構,左邊是「口」,右邊是「斤」。斤的筆順是:
(4)無:無一天,「無」和「天」都是四筆,「無」第四筆是「」,「天」第四筆是「」。
(5)春:上下結構,上部是「」,下面是「日」,組詞:春天、春色、春光。
(6)人:「人」可以與「八」比較。「人」撇筆長即捺筆低於起筆。
4、鞏固生字。
(1)抽讀卡片。
(2)口頭組詞。
5、指導寫字。
⑵ 幼兒園古詩大班《江雪》教案怎麼寫
幼兒園古詩大班《江雪》語言教案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朗誦古詩,理解古詩的意境。 2、通過各種不同方法的學習,激發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會朗誦古詩。 教學難點: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古詩的意境。 教學准備:三角形、圓形、長條形各一個,課件。 教學方法:愉快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教學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圖 出示一個三角形提問:"小朋友這是什麼?" 出示一個圓形提問:這是什麼呢? 老師把它們拼成一幅圖猜一猜象什麼?(用三角形、圓形、長條形拼成一個人在釣魚的圖片) 老師看了這幅圖就想起了唐代大師柳宗元寫的一首《江雪》你們想聽嗎? 2、老師有表情的朗誦古詩《江雪》 3、這首古詩還有一幅美麗的畫呢,我們一起來看。(出示多媒體) (1)你看見了什麼?這幅畫上是什麼季節?冬天會怎麼樣?山上都是雪,小鳥怎樣了?(千山鳥飛絕) (2)路上也沒有行人,天氣寒冷人們怎樣了?(萬徑人蹤滅) (3)江面上有什麼?船上有誰呢?他穿著什麼?帶著什麼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麼?(獨釣寒江雪) 4、我們一起來看這首古詩(多媒體出示古詩) (1)小朋友,請你找一找在這首古詩中你認識哪個字寶寶? (2)幼兒跟老師朗誦古詩2-3遍。(不同的方法朗誦) (3)老師把這首古詩編成了一幅節奏圖:這是幾拍子的節奏?幼兒練習打二拍子的節奏。看節奏一邊拍手一邊朗誦古詩。 (4)我們聽著音樂來唱一唱這首古詩。 三、結束部分 1、幼兒操作:畫出這首古詩中你認識的字寶寶,畫出來給後面的老師讀一讀,你讀的對不對,然後朗誦給老師聽,你會得到一顆五角星。 2、總結 師:小朋友們今天學習了什麼? 3、作業 把學會的古詩朗誦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江雪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如果有問題可以繼續追問 望朋友採納 謝謝!
⑶ 幼兒園古詩活動教案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對各類古詩都很熟悉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你知道什麼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古詩活動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計意圖: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清明節期間為幼兒設計一系列的相關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了解傳統節日的由來。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古詩、觀察圖片,初步了解古詩大意。
2.能正確熟讀古詩。
3.了解清明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清明節人們掃墓的心情。
活動准備:
1.古詩教學的自製PPT。
2.幼兒前期經驗准備:了解清明節的風俗習慣。
活動過程:
一、入場:聽《琵琶語》學古人漫步進場,感受古曲的氣氛。
二、了解清明節的風俗。
1.請你們回憶一下,清明節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麼事情?
2.播放「清明介紹PPT」,教師做相應的小結。
3.小朋友說了很多清明節做的事,我們看看其他人會做些什麼呢?
教師:清明節這天,路上來來往往的人們帶著悲傷的表情,手捧著鮮花去祭拜去世的親人……所以,清明節要去掃墓,是對已經去世的人的尊敬與懷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後,人們的心情都比較難過和悲傷。
三、學習古詩,初步了解古詩大意。
1.完整欣賞古詩兩遍。
2.看背景圖,初步了解古詩大意,幼兒看圖自由回答。
3.句卡配對,進一步了解古詩大意。
(1)出示圖卡,引導幼兒發現詩句與畫面的匹配關系
(2)觀察圖片,幼兒為詩句匹配圖片。
四、朗誦古詩
1.幼兒整體誦讀。
2.記憶大考驗兩遍。
3.幼兒跟讀兩遍。
4.表演讀。
5.古詩接龍。
五、認字活動:學習「明」字並講述「明」的字源故事。
「明」在甲骨文中是由一個日和一個月組成,表示日月照耀、明亮的意思,也解釋為帶來光明。金文和小篆的名字是由月和一個窗形的結構組成,意思是月光照進窗內,表示光亮之意。現在的明字則確定為日月之明了,一般用為光亮之義。
六、結束活動:欣賞歌曲《清明》。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朗誦古詩,理解古詩的意境。
2、通過各種不同方法的學習,激發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
活動動備:
三角形、圓形、長條形各一個,一幅古詩的畫面,古詩字卡。
活動過程:
1、猜拼圖
出示一個三角形提問:「小朋友這是什麼?」
出示一個圓形提問:這是什麼呢?
老師把它們拼成一幅圖猜一猜象什麼?(用三角形、圓形、長條形拼成一個人在釣魚的圖片)
老師看了這幅圖就想起了唐代大師柳宗元寫的一首《江雪》你們想聽嗎?
2、老師有表情的朗誦古詩《江雪》
3、這首古詩還有一幅美麗的畫呢,我們一起來看。
(1)你看見了什麼?這幅畫上是什麼季節?冬天會怎麼樣?山上都是雪,小鳥怎樣了?(千山鳥飛絕)
(2)路上也沒有行人,天氣寒冷人們怎樣了?(萬徑人蹤滅)
(3)江面上有什麼?船上有誰呢?他穿著什麼?帶著什麼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麼?(獨釣寒江雪)
4、我們一起來看這首古詩(出示古詩的大紙)
(1)小朋友,請你找一找在這首古詩中你認識哪個字寶寶?
(2)幼兒跟老師朗誦古詩2—3遍。(不同的方法朗誦)
(3)老師把這首古詩編成了一幅節奏圖:這是幾拍子的節奏?幼兒練習打二拍子的節奏。看節奏一邊拍手一邊朗誦古詩。
(4)我們聽著音樂來唱一唱這首古詩。
5、幼兒操作:桌子上的小籃子里也有這首古詩的字寶寶,請小朋友每人拿一份按古詩的順序排一排,排好了去給後面的老師檢查,你排的對不對,然後朗誦給老師聽,你會得到一顆五角星。
【教材分析】
《梅花》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北宋詩人王安石。這首詩從神態、顏色、香味3方面描寫了梅花的特點:牆壁角落裡的幾枝梅樹冒著嚴寒獨自開出了雪白的花朵,遠遠看過去就知道那不是雪,因為有淡淡的花香飄了過來。全詩雖僅有20字,卻寫出了梅花凌寒怒放、色潔如雪、幽香清遠的特點,贊美了梅花高潔、堅強的性格。此詩意境幽遠,為詠梅之佳作。大班幼兒的語言結構敏感性有了明顯的發展,本活動引導幼兒通過朗通,感受古詩的語言節奏和韻律,體會古詩所表現的意境美和梅花高潔、堅強的品格。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古詩的主要含義和梅花的特點,知道「凌寒獨自開」的寓意。
2.能按照古詩的的律、節奏有感情地明通。
3.感受古詩所表現的意境美和梅花高潔、堅強的品格。
【活動准備】
自製課件《梅花》、古等曲(漁舟唱晚)、「幼兒學習材料」一一《擁抱冬天)。
【活動建議】
1.結合課件,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古詩的意境,了解古詩的作者。
(1)引導幼兒討論畫面內容。
提問:畫面中是什麼季節?梅花盛開在哪裡?它是什麼樣子的?看了這幅畫,你有什麼感覺?
(2)簡單介紹古詩的名稱、作者。
教師:這首古詩的名字是(梅花),作者是北宋詩人王安石
2.請動兒傾聽古詩,感受古詩特有的的律,了解古詩的主要含義。
(1)教師有感情地朗通古詩,引導幼兒感受古詩特有的的律和節奏。
(2)組織幼兒交流、討論,了解古詩的主要含義。
提問:嚴寒中盛開的梅花是什麼顏色的?它有沒有香味呢?你是從哪一句知道的?哪句古詩突出了梅花的特點?怎樣理解這句詩的含義?結合幼兒的回答講解古詩的意思,幫助幼兒理解詩的意境。例如:在很冷很冷的天氣里,幾枝梅花在牆角堅強地挺立著,遠遠看去就知道那不是雪,因為有淡淡的花香飄了過來。
3.鼓勵幼兒嘗試按節奏和的律有感情地朗誦古詩,感受古詩的的律美。
(1)引導幼兒嘗試模仿教師朗誦通的的律、節奏,和教師一起看圖朗通古詩。
(2)引導幼兒再次嘗試朗通,運用表情、動作等大膽表現古詩所表達的感情。
(3)組織幼兒通過個人、小組、集體、配樂等形式進行朗通表演,體會古詩的意境。
(4)組織「小詩人朗通會」,鼓勵幼兒大膽朗通古詩。
4.引導幼兒感受梅花高潔、堅強的品格。
請幼兒圍繞「你認為梅花是一種怎樣的花、為什麼」進行討論、交流,感受梅花高潔、堅強的品格。
【活動延伸】
幼兒自主閱讀《擁抱冬天》第14頁,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和韻律美。
附
梅花
北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小資料
梅的生長很有特點:先開花,後長葉。它的花也很有特色,如果你仔細地數一數,就會發現它的花是5解,或者是5的倍數,散發出淡淡的清香。有的梅果,有的不結果,如果它的花只有一層,那麼它有很大可能鯰果,它的果子味道酸;如果它的花有兩成兩層以上,就很少結果,只能供人觀賞了。梅花有大紅、紅、白色、黃色等多種色,植物學家們還新培育了其他順色的梅花呢。梅花在百花調本的冬天給大家帶來更多美的事受
中班奧爾夫音樂歌唱《小黃鴨合唱隊》優質課視頻+課件+教案+音樂
活動目標
1、理解古詩內容,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嘗試背誦古詩,了解農民勞作的艱辛。
3、知道糧食來之不易,萌發對農民伯伯的尊重之情。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幼兒提前通過圖片、視頻等了解水稻種植、種植過程等。
2、物質准備:PPT圖片、米飯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出示各種米飯的圖片,引入活動,討論:我們每天都要吃飯,你指導我們吃的米飯是從哪裡來的嗎?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朗誦故事,理解詩歌意境。
1、引導幼兒傾聽詩歌朗讀《憫農》,欣賞理解古詩。
2、討論理解古詩的含義。
3、學習詞語"辛苦",並用"辛苦"說一句話。
4、引導幼兒學習有感情的朗讀古詩,初步感受古詩的韻味美。
三、嘗試背誦,加深理解。
在幼兒對古詩內容及含義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鼓勵幼兒看圖,嘗試背誦。
四、交流討論,了解農民種田勞作的艱辛。
1、提問:你見過農民伯伯種地嗎?他們是如何種田的?請你學一學。農民伯伯勞作這么辛苦,你有什麼想法。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通過討論表達對農民的敬意,懂得愛惜糧食,不浪費糧食。
2、小結:《憫農》這首詩歌描寫出農民勞作的艱辛,提醒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費。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意,學習朗誦古詩。
2、感受古詩中朋友之間的友誼,學會和同伴友好相處。
3、通過閱讀小圖、上下圖的對比觀察,了解故事的情節,通過一組圖片排序,了解故事情節的發生和發展,培養細致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像。
【活動准備】
畫有古詩情節的圖片一幅,動畫視頻,配樂旋律一段。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的好朋友是誰?你們一起做過什麼有趣的事情?
古代有個詩人叫李白,他和好朋友發生了什麼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二、欣賞古詩。
1、觀看動畫或PPT,初步感受古詩意境。
提問:故事中的兩個好朋友,他們在干什麼?(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李白到好朋友汪倫家裡去做客。他們一起喝酒,作詩,兩人非常開心。幾天後,李白要乘船回家了,汪倫很捨不得李白,於是就在岸邊送李白。
2、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一遍古詩,請幼兒欣賞。
師:故事裡有一首小詩,請小朋友們豎起耳朵,仔細地來聽一聽。
提問:這首詩的題目是什麼?作者又是誰?
師:其實,這是一首贈別詩。是李白送給好朋友汪倫的詩。接下來,我給小朋友來解釋一下,這首詩的意思。
3、出示圖片或PPT,講解古詩大意(譯文口語化)。
李白乘著小船將要離開的時候,突然聽到了岸邊有人一邊唱歌,一邊用腳打拍子,告別的聲音。李白轉過頭去一看,原來是好朋友汪倫啊。李白非常感動,他覺得,這桃花潭的水即使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義深。
4、在初步理解古詩的基礎上,再次欣賞古詩。
師:意思明白了嗎?好,老師再來念一念,這一遍,請小朋友自己用心記一記,等一下,我們自己也要來學習這首詩。
三、教師指導幼兒學習誦讀。
師:你記住了哪一句詩?請你念一念。
1、教師指導學習單句古詩。
師:好,接下來,請你們跟著老師,整首古詩一起學一學,念一念。
2、請幼兒集體朗誦。
3、請幼兒分組朗誦。
4、請個別小朋友朗誦。
5、配樂齊朗誦。
四、聯系生活,情感升華。
提問:我們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好朋友之間要怎樣相處呢?(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小朋友之間要友好相處,不可以打打鬧鬧,玩玩具要知道分享……
結束語:好了,請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我們一起友好地去外面戶外活動吧!
附古詩《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活動反思:
古詩教學對學生來說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學生能比較流利地背誦,但對古詩的背景、詩人的感受是很難理解的。對教師來說古詩教學不好把握,講解多了,學生不樂意接受,結果是把一篇篇充滿著深刻意蘊、豐富情感和詩情畫意的古詩文肢解得支離破碎。這次的古詩教學,一開課,我巧妙地利用學生喜歡的歌曲進行,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很快便進入了學習古詩的意境。學習古詩首先就要帶領學生看到詩人所感的那個場景,才能由此進入詩意的境界,誘發學生的情感。我運用故事引路,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本次教學中,我還藉助音樂、課件,讓孩子們進入了詩所描繪的景象之中;在此基礎上,引導孩子們去看、去想、去說、去聽、去悟。學生的思維在擴張,認知在深化,每個孩子眼中有畫,心中有景,此時此刻他們的情感也在不斷積淀、不斷升華。「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課堂上我緊緊圍繞「離別」這一線索,去渲染、去感受,讓學生深深地去體會這離別之情。有人認為「詩歌是情感的藝術,多媒體的介入,由於師與機、生與機的交流,往往會削弱流動在師生之間的情感」。其實不然,假如教師能把握住「朗讀」這座橋梁,就能讓多媒體成為「情感交流」的媒介。所以本節課的教學,我把朗讀訓練貫穿教學的始終,第一步先自讀詩歌,懂得詩歌的大意;第二步進行解詞析句再品讀;第三步感情朗讀,最後熟讀成誦。
教學中,我努力的創設情境,「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淪送我情」這一詩句包含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如何讓學生體會?除了讀還是讀,我通過指名讀、引讀、范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想像畫面,在讀中體會情感,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由難過轉為驚喜,再由驚喜轉為感動不已,通過朗讀表達出詩句蘊含的感情。不斷努力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送別是我國古詩一個永恆的話題,除了這首《贈汪倫》以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課上我還提供了幾首送別詩讓學生欣賞、感悟: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友人》、高適的《別董大》、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王勃的《送杜少俯之任蜀州》、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結合課前收集到的離別詩進行交流,最後我設計了「課外積累,個性飛揚」這一環節,讓學生進行課外拓展學習,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一節課下來,老師不能平復自己的情感,可惜的是情緒激動的不是那些學生。我不是學生,所以我不知道最後學生究竟有了怎樣的情感。是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有了情感的變化,在老師的指導下,也有了立竿見影的朗讀效果。那學生是不是就真的被打動了?看看學生的表情,聽聽學生的話語。歷史遙遠而又不遠,情同此心,心同此理,我想學生應該能夠被打。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朗誦古詩,理解古詩的意境。
2、通過各種不同方法的學習,激發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准備:
三角形、圓形、長條形各一個,課件。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組織教學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圖出示一個三角形提問:「小朋友這是什麼?」出示一個圓形提問:這是什麼呢?
老師把它們拼成一幅圖猜一猜象什麼?(用三角形、圓形、長條形拼成一個人在釣魚的圖片)老師看了這幅圖就想起了唐代大師柳宗元寫的一首《江雪》你們想聽嗎?
2、老師有表情的朗誦古詩《江雪》
3、這首古詩還有一幅美麗的畫呢,我們一起來看。(出示多媒體)
(1)你看見了什麼?這幅畫上是什麼季節?冬天會怎麼樣?山上都是雪,小鳥怎樣了?(千山鳥飛絕)
(2)路上也沒有行人,天氣寒冷人們怎樣了?(萬徑人蹤滅)
(3)江面上有什麼?船上有誰呢?他穿著什麼?帶著什麼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麼?(獨釣寒江雪)
4、我們一起來看這首古詩(多媒體出示古詩)
(1)小朋友,請你找一找在這首古詩中你認識哪個字寶寶?
(2)幼兒跟老師朗誦古詩2-3遍。(不同的方法朗誦)
(3)老師把這首古詩編成了一幅節奏圖:這是幾拍子的節奏?幼兒練習打二拍子的節奏。看節奏一邊拍手一邊朗誦古詩。
(4)我們聽著音樂來唱一唱這首古詩。
三、結束部分
1、總結:小朋友們今天學習了什麼?
2、把學會的古詩朗誦給爸爸、媽媽聽。
一、設計意圖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將如期而至了。清明節是我國許多傳統節日中的一個重要節日。每一個節日背後,都有一個相應的闡釋與表達系統,深入細致地融入民眾生活。清明祭祖是中華文明禮儀的優良傳統。清明掃墓不僅是人們從感情上與祖先相聯系,也是構建人與社會和諧關系的基礎。獨具中華民族特色的中華古詩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與關注。作為一線的教師將清明傳統與古詩巧妙地結合,使幼兒在詩情畫意里感受由中華古詩詞的意境之美,體驗清明的民族文化傳統,使幼兒性情得以陶冶,真正形成「潤物細無聲」的欣賞與傳承。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像詩中描寫的景象。
2、激發對古詩吟誦的興趣,初步學習按古詩的節律吟誦。
3、了解清明節人們踏春掃墓的傳統習俗。
三、活動准備
畫有古詩情節的圖片一幅,VCD教材。
四、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觀察講述,引起學詩興趣。
1、教師根據古詩講述「清明」的故事。
2、出示圖片,提問,你在剛才的故事裡,這張圖片上看到了什麼呢?(古時候的一個小孩,一個老人…)他們在干什麼呢?(在問路,在說話…)天氣怎麼了?(下雨)
(二)觀看VCD片,觀賞體驗,感受古詩意境。
1、教師講解: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春天)
在春天呢,有一天是清明節,清明節人們都要干什麼啊?(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小結:清明節是人們踏春掃墓的日子。
古時候,有一位杜牧的詩人,就在這天寫了一首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3、教師播放VCD,請幼兒觀看。
4、問:剛才我們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節發生了什麼事啊?
(請幼兒討論。)
5、向幼兒介紹那個老人就是行人,那個小孩就是牧童,剛才看的那首詩呢,就是描寫行人向牧童問路的情節。
(三)教師朗誦,解讀詩句,幫助幼兒理解。
1、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一遍,請幼兒欣賞。
2、朗誦第二遍,請幼兒邊聽邊對照圖片內容。
3、教師請幼兒回答有沒有在詩歌中聽到什麼?
4、解讀其中的詩句,理解個別字詞「雨紛紛」、「欲斷魂」、「借問」、「遙指」,幫助幼兒理解古詩內容。
(四)學習朗誦,表達感情,幼兒感受古詩意境。
1、教師朗誦第三遍,請幼兒慢慢跟讀。
2、幼兒分組學念,感受古詩意境。
3、教師請幾個幼兒上來表演,教師在一旁進行指導提醒,注意表達合適的感情,輪流請幾批幼兒。
4、請幼兒集體朗誦1-2遍,進一補感受古詩意境。
五、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六、活動延伸
1、請幼兒把學會的古詩在清明節來到時朗誦給爸爸媽媽等家人聽
2、在圖書區添設古詩圖書,引導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繼續感受古詩意境。
⑷ 幼兒小班古詩山村詠懷教案怎麼寫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古詩朗讀的興趣。
2、引導幼兒邊表演邊朗讀古詩。
二、活動准備:
一幅山水畫,音樂磁帶。
三、活動過程:
(一)結合現實生活,引導幼兒談論自己所看到的景象。
1、事先布置好場地,教師帶領幼兒入場。
2、教師以談話的形式引入主題。
①小朋友們,春天的時候你們去山上玩過嗎?(玩過)在山上你看到了什麼呢?
②(大樹)大樹上住著誰呢?(小鳥)如果你過去抓它,小鳥會撲棱一下飛走嗎?
③(小溪)水聲好聽嗎?(好聽)
④(小花)春天裡小花都開放了,非常漂亮,小朋友們看到的小花是什麼顏色的?到了冬天花怎麼了?還在嗎?
⑤你見到大山了嘛?誰能說說你見過的山是什麼顏色的?
⑥小朋友們玩的地方可真多,有山有水有鳥有花,真漂亮!
(二)以郊遊的形式帶領幼兒去看畫。
1、師:今天老師也帶小朋友們去美麗的山上玩一玩,看看山上有些什麼?讓我們背上背包出發了!
2、帶領孩子一邊開汽車一邊欣賞路上的風景(輕音樂起)師:走呀走,走呀走;碰到小草問聲好:「嗨,你好!」看小鳥在我們頭上飛過了,我們也學小鳥飛吧,飛的高,飛的低;好美的小花呀,親親它吧;前面有條小河,我們變成小魚游過去,游呀游,轉個彎吧;游到岸上休息一下,擦擦汗吧。前面是個小山坡,讓我們蹦蹦跳跳的跳上去;這是一條石子路,我們踏步走吧;後面的小朋友可要跟上了;起風了,我們找個地方躲一躲。(帶領幼兒到座位上休息)
(三)引導幼兒觀看圖片,並初步講解詩句的意思。
1、教師與幼兒圍在畫的周圍,初步理解詩句的
⑸ 幼兒園大班古詩教案
讓幼兒理解詩意,學習朗誦古詩、感受古詩中朋友之間的友誼,學會和同伴友好相處。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古詩教案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贈汪倫》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意,學習朗誦古詩。
2、感受古詩中朋友之間的友誼,學會和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准備】
畫有古詩情節的圖片一幅,視頻教材,配樂旋律一段。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的好朋友是誰?你們一起做過什麼有趣的事情?
古代有個詩人叫李白,他和好朋友發生了什麼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二、欣賞古詩。
1、觀看視頻,初步感受古詩意境。
提問:故事中的兩個好朋友,他們在干什麼?(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李白到好朋友汪倫家裡去做客。他們一起喝酒,作詩,兩人非常開心。幾天後,李白要乘船回家了,汪倫很捨不得李白,於是就在岸邊送李白。
2、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一遍古詩,請幼兒欣賞。
師:故事裡有一首小詩,請小朋友們豎起耳朵,仔細地來聽一聽。
提問:這首詩的題目是什麼?作者又是誰?
師:其實,這是一首贈別詩。是李白送給好朋友汪倫的詩。接下來,我給小朋友來解釋一下,這首詩的意思。
3、出示圖片,講解古詩大意(譯文口語化)。
李白乘著小船將要離開的時候,突然聽到了岸邊有人一邊唱歌,一邊用腳打拍子,告別的聲音。李白轉過頭去一看,原來是好朋友汪倫啊。李白非常感動,他覺得,這桃花潭的水即使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義深。
4、在初步理解古詩的基礎上,再次欣賞古詩。
師:意思明白了嗎?好,老師再來念一念,這一遍,請小朋友自己用心記一記,等一下,我們自己也要來學習這首詩。
三、教師指導幼兒學習誦讀。
師:你記住了哪一句詩?請你念一念。
1、教師指導學習單句古詩。
師:好,接下來,請你們跟著小胡老師,整首古詩一起學一學,念一念。
2、請幼兒集體朗誦。
3、請幼兒分組朗誦。
4、請個別小朋友朗誦。
5、配樂齊朗誦。
四、聯系生活,情感升華。
提問:我們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好朋友之間要怎樣相處呢?(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小朋友之間要友好相處,不可以打打鬧鬧,玩玩具要知道分享……
結束語:好了,請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我們一起友好地去外面戶外活動吧!
附古詩《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絕句》
活動內容:古詩《絕句》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在給詩配畫的基礎上理解古詩的內容,學會整首吟誦。
3.採用字圖搭配的方法理解動詞“鳴”、“上”、“含”、“泊”的含義。
活動准備:課件、掛圖、畫有古詩內容的小圖片、字卡:鳴、上、含、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幼自由交流認識的飛禽引入課題。
2.教師利用課件引導幼兒簡單了解黃鸝和白鷺:黃鸝:羽毛的顏色非常好
看,經常站在樹枝上展示它動聽的歌喉。白鷺:是一種水鳥,會用嘴捉魚,當它們成群的飛上天空的時候,經常是排成一行。
3.師幼一起或請個別幼兒朗誦這首關於黃鸝和白鷺的古詩《絕句》。
二、展開
1.前兩句採用幼兒給詩配畫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內容。
老師朗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請幼兒根據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和想像畫出這兩句的意思,並請幼兒解釋其含義。(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白鷺排成一行飛上晴朗的藍色的天空。)
@_@我是分割線@_@2.後兩句採用看大掛圖的形式,理解其詩句的內容。
(1)“窗含西嶺千秋雪”。西嶺:是一個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幾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從窗戶里向外望去,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幼兒用手勢當作“小窗戶”,看一看西嶺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戶”里了。
(2)“門泊東吳萬里船”。東吳:是一個地方的名字,離這里有幾萬里路,
這些船有將要駛向東吳的,也有從東吳來的,都停在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個字“泊”;門外停著將要駛向幾萬里外東吳的船和從萬里東吳駛來的船。
3.老師示範朗誦並演示操作活動教具,請幼兒完整欣賞古詩。
4.教師採用字圖搭配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古詩中的動詞。
鳴:鳥的叫聲;上:飛上;含:向外望去,西嶺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泊:停泊、停靠。
5.知識拓展:古詩是描寫人物的還是描寫景色的?哪個季節的景色? 你是
從哪裡知道的?作者是誰?他為什麼要寫這首古詩?
《小池》
【活動目標】
1、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夏日情景,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朗讀並背誦古詩。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小朋友們喜歡夏天嗎?那你們喜歡夏天的什麼呢?現在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個別樣的夏天,看你們喜歡老師說的夏天嗎。
播放配樂,朗誦描述一段描述夏天的美文。
這是一個初夏的午後,天還不是很熱,在一個小池塘里,不時有涓涓細流湧出,豎起耳朵聽聽有傳說中的泉水丁冬聲嗎?沒有,也許是流的實在太細了吧。不遠處,柳樹隨著風輕撫水面,樹影倒映在水面上,忽明忽暗,清晰可見。好是這濃密樹陰也愛上了晴天午後柔美的風光,放眼望去,幾只蜻蜓在露出綠頭的荷花投影上嬉戲呢。
這樣的夏天美嗎?有位詩人叫楊萬里,只用了個字寫了首詩就把這樣美的夏天描述了出來,小朋友想學學嗎?出示古詩《小池》范讀一遍。
二、學習古詩。
1、講解古詩大意現在我們來看看這首詩寫的和老師剛才說的一樣嗎?
《小池》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詩意:泉眼似乎很珍惜泉水,所以水流的很細很慢,樹蔭照在水中,似乎愛上了這晴天里柔和而美麗的風光。小荷才露出一個小小的尖尖的花苞,就已經有蜻蜓站在了上面。
2、小朋友說說這樣的景色美嗎?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它。
第一遍,跟讀(並指出詩句對應圖的位置。)第二遍,跟讀(逐字讀)。
3、小朋友們讀的都非常的好,接下來我有個好注意,這樣讀太沒意思了,我們給他遍上好看的動作讀一遍好嗎?
4、小朋友們都讀的非常好,動作也做的很漂亮呢,我要告訴小朋友,小池還有一首歌呢,接下來我們聽一遍,然後我們唱的時候把我們編的動作加上好嗎?好的,我們先來聽一遍。
5、好玩嗎?接下來有更好玩的呢,我們剛才做的動作太簡單了,接下來我給小朋友一個任務。把你們按照座位分成四組,每個組的小朋友合作起來給每句詩遍編個動作,老師來指派個小組長負責好不好?
好的,現在老師念那句,表演那句的小朋友就趕緊擺好動作好不好,我們來比一比那組最快。(可進行兩遍)。
6、小朋友們的表現真是太棒了,我們現在來檢查下通過剛才的游戲有沒有小朋友已經會背這首始了呢?
三、拓展活動。
我們在來做個游戲,老師呢給小朋友每人發一張畫,但是它沒畫完,一會小朋友根據這首詩我們再在畫上我們還認為要有的東西好不好?
小朋友們,覺得這副畫把夏天畫完了嗎,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更多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著小朋友去發現,去觀賞,去贊美。當然,大自然更期待你們去愛護萬物,保護環境。這樣,美景才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現在。我們去外邊看看,還有什麼,然後回來把他添在我們的畫上好嗎?
⑹ 幼兒園中班古詩《畫中》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 1、喜歡猜謎語,感受古詩的文學語言和繪畫的形式、特點。 2、欣賞、跟讀古詩、記憶古詩內容,並能模仿錄音的聲音朗誦古詩。 3、認讀字詞「畫、遠、近、還」,感知詩句中的反義詞。 活動准備: 1、大字卡、大範例。 2、磁帶、錄音機。 3、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 今天,請你們動腦筋猜謎語,猜猜我說的是什麼?(朗誦古詩) 二、欣賞畫面、理解古詩 1、出示大範例,引導幼兒讀圖理解謎語:邊朗讀謎語面引導幼兒 看圖中相應的景物。 2、你們知道嗎?我們讀了好幾遍的謎語就是古人寫的詩,你們猜 一猜這首詩的名字叫什麼?(引導幼兒認讀「畫」) 4、詩人在什麼位置看山,看起來怎麼樣?(認讀「遠」) 5、他在什麼位置上聽水聲?(認讀「近」)幫助幼兒理解反義詞 的含義,請小朋友再找找這兩句詩中還有沒有反義詞。(有——無) 5、為什麼說「春去花還在(認讀「還」)人來鳥不驚?你們平時看到的花是總在開嗎?樹上的鳥看到人來就怎樣?為什麼這么說?同樣一個物體或風景站在不同的角度觀察,所畫出來的畫一樣嗎? 6、最後兩句詩中也有一對反義詞請小朋友找出來。
⑺ 幼兒園古詩教案大班
讓幼兒學習古詩《蜂》,理解詩的意思。想像詩的意境,體會詩中所表達的蜜蜂把辛苦歸自己,甜蜜送別人的情感。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古詩教案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蜂》
【活動目標】
1、學習古詩《蜂》,理解詩的意思。
2、想像詩的意境,體會詩中所表達的蜜蜂把辛苦歸自己,甜蜜送別人的情感。
【活動准備】
《蜂》的課件、兩只蜜蜂教具、漢字蜂、四幅圖。
【活動過程】
一、復習鞏固古詩。
古詩接龍游戲。
二、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過渡語:小朋友講得太棒了!嗡嗡嗡,誰也被我們吸引來了?(出示兩只蜜蜂)
2、玩兩只小蜜蜂的游戲。
三、看圖講述,理解圖意。
1、欣賞一組圖:
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觀看課件:蜜蜂采蜜的圖片,觀察蜜蜂是靠什麼來采蜜的?
分角色表演蜜蜂采蜜。
2、蜜蜂這么辛苦是為了誰呢?
教育幼兒要保護小蜜蜂,不能傷害它。
3、看圖連貫講述圖意。
四、學習古詩《蜂》
1、過渡語:其實這四幅畫里還藏了一首古詩,有個詩人名字叫羅隱也非常喜歡小蜜蜂,看了小蜜蜂辛辛苦苦採花釀蜜,就寫下了一首詩來贊揚小蜜蜂,題目就叫《蜂》。
2、看課件欣賞古詩兩遍。
3、看圖分析古詩,了解古詩內容。
4、注意語氣,完整學說古詩。
5、配上身體動作學說古詩。
4、結束:今天我們學了一首羅隱的古詩《蜂》,也了解了小蜜蜂是怎樣采蜜的,那我們小朋友喜歡小蜜蜂嗎?為什麼?
我們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小蜜蜂,仔細觀察一下它是怎樣采蜜的,好嗎?
《絕句》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在給詩配畫的基礎上理解古詩的內容,學會整首吟誦。
3.採用字圖搭配的方法理解動詞“鳴”、“上”、“含”、“泊”的含義。
活動准備:課件、掛圖、畫有古詩內容的小圖片、字卡:鳴、上、含、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幼自由交流認識的飛禽引入課題。
2.教師利用課件引導幼兒簡單了解黃鸝和白鷺:黃鸝:羽毛的顏色非常好
看,經常站在樹枝上展示它動聽的歌喉。白鷺:是一種水鳥,會用嘴捉魚,當它們成群的飛上天空的時候,經常是排成一行。
3.師幼一起或請個別幼兒朗誦這首關於黃鸝和白鷺的古詩《絕句》。
二、展開
1.前兩句採用幼兒給詩配畫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內容。
老師朗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請幼兒根據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和想像畫出這兩句的意思,並請幼兒解釋其含義。(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白鷺排成一行飛上晴朗的藍色的天空。)
(1)“窗含西嶺千秋雪”。西嶺:是一個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幾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從窗戶里向外望去,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幼兒用手勢當作“小窗戶”,看一看西嶺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戶”里了。
(2)“門泊東吳萬里船”。東吳:是一個地方的名字,離這里有幾萬里路,
這些船有將要駛向東吳的,也有從東吳來的,都停在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個字“泊”;門外停著將要駛向幾萬里外東吳的船和從萬里東吳駛來的船。
3.老師示範朗誦並演示操作活動教具,請幼兒完整欣賞古詩。
4.教師採用字圖搭配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古詩中的動詞。
鳴:鳥的叫聲;上:飛上;含:向外望去,西嶺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泊:停泊、停靠。
5.知識拓展:古詩是描寫人物的還是描寫景色的?哪個季節的景色? 你是
從哪裡知道的?作者是誰?他為什麼要寫這首古詩?
三、結束
幼兒自由朗誦學過的古詩。
《一去二三里》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朗誦古詩《一去二三里》,理解詩歌的意境,體驗數字詩的趣味。
2、用拍手、敲擊節拍的方法感受古詩的韻律美。
3、增進對中國古代詩歌的熱愛,提高與同伴協調一致為故事打節奏的自我控制能力。
【活動准備】
1、一到十的漢字卡片。
2、《一去二三里》ppt課件。
3、古詩聯唱伴奏音樂。
4、積木兩塊。
【活動過程】
一、教師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學習古詩的願望。
教師出示一到十的漢字卡片,引導幼兒認讀。
師:你們認識這些字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古時候啊有一個詩人很偉大,他把這十個數字啊寫到了一首古詩中,老師把這首古詩讀給你們聽,請你們找一找這十個數藏到了哪裡。這首古詩的題目就叫做《一去二三里》。
二、教師引導幼兒欣賞古詩。
師:你聽到詩歌中都有哪些數字?猜猜這樣的詩又叫什麼詩?(強調這樣的詩又叫數字詩)
師:老師再來讀一遍這首古詩,請你找一找,除了有數字,你還聽到詩歌中說了什麼呢?(幼兒自由講述)我們一起來看圖說一說吧!
師:小朋友們請你們仔細看一看,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麼呢?
有房子。哦,這些房子里可能都住著人家呢,這兒有四五家人家,仔細看這些房子上還有什麼啊?對,是煙囪,做飯了,煙囪里就會飄出白煙。想一想,詩歌中是怎麼說的啊?不記得沒關系,老師再來讀一讀這首詩歌,請你找一找,哪一句寫的是這些有煙囪的小房子,(煙村四五家)這些房子錯落有致,可真漂亮!
這幅圖上還有什麼啊?遠處好像也有房子呢!這些房子它的屋頂是尖尖的呢,這樣的房子叫亭子,來我們一起讀一讀。詩歌中是怎麼說的呢?(亭台——六七——座)對啊,亭子我們說是一座一座的。這些亭子可真古樸美麗!
對啊,這邊還有大樹呢,這些大樹枝繁葉茂。大樹底下遍地盛開著美麗的花朵。詩歌中是怎麼說這些美麗的小花的?(八九十枝花)
好,現在請你來做一朵花兒,美美地開著。
圖上還有兩個小朋友,你覺得他們在干什麼?他們看到小山村的美麗風景啊,可能決定去逛一逛,瞧一瞧。這么美的風景他們一走就走了多遠?詩中是怎麼說的?(一去二三里)。是的呀,天氣真好,我出門走走、逛逛,不知不覺啊就走了二三里路,看到不遠處的小村莊里,有四、五戶人家已經冒起了炊煙。我走著走著,又看到路邊有六、七座古樸美麗的亭子,嗯?什麼東西可真香啊!原來是路邊開著許多美麗的小花呢!
師:這幅圖畫真美啊!《一去二三里》這首古詩說的就是圖上的意思,詩人用短短的四句話說出了這么多的意思,可真了不起。現在我們來試著朗誦這首古詩吧!(孩子朗誦古詩一遍,強調題目要念,題目和古詩第一句一樣)
教師提要求:我們朗誦古詩的時候要慢一些、這首詩寫出了這么美麗的景色,那你看到美麗的景色心情是怎麼樣的啊?那我們就用愉快的心情來朗誦這首古詩。(孩子朗誦古詩第二遍)
小朋友們讀的可真好,詩中說了煙村、亭台、花朵,我們可不可以用動作來表示他們呢?我們來試一試好不好?一去二三里可以怎麼做呢?
——(孩子試著做動作)那煙村四五家呢?下面又是哪一句啊?准備怎麼做?最後一句呢?(孩子朗誦古詩第三遍,邊念邊做動作。)小朋友,古人可真了不起,他們表走邊看美麗的風景讓他情不自禁地發出了感嘆,一首詩就出來了。現在啊,老師就請一個小朋友來做一回小詩人,一邊走一邊來朗誦這首古詩。(引導幼兒做動作,讀出古詩韻味。請一到兩個孩子表演。)
嗯,他可真的很像一個小詩人呢!
三、教師用多種游戲的方式幫助幼兒朗誦詩歌,體會詩歌的韻律之美。
師:小朋友,古詩我們慢慢讀來還真有一番味道呢!其實呀,我們還可以變一種方式來讀古詩呢!還記得我們之前唱過的《靜夜思》嗎?我們就把它唱出來吧!
現在我們來試試用靜夜思的曲調來唱《一去二三里》吧!
嗯,小朋友們唱的可真好,這樣唱出來又是一番味道呢!
我們還有更多的方法來讀這首古詩,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還可以怎麼讀這首古詩。(教師邊用積木打著拍子邊朗誦詩歌)
原來古詩有這么多種有趣的朗誦方法,小朋友們可以下課之後試著用老師這樣打拍子的方法讀古詩,你也可以想想還可以用別的來朗讀今天學的這首古詩!
⑻ 幼兒園小班古詩教案
讓幼兒喜歡聽、讀古詩《小池》。了解古詩的主要內容,感受詩中初夏的美麗景色。以下是我分享的幼兒園小班古詩教案的相關教案,老師們快來看看吧!
《小池》教案
教學目標:1.喜歡聽、讀古詩《小池》。
2.了解古詩的主要內容,感受詩中初夏的美麗景色。
教學准備:
1.與古詩內容相符的《小池》圖片。
2.古詩《小池》VCD。
3.與古詩內容相符的圖譜。
教學過程:
一、幼兒背古詩《春曉》,教師:剛才我們背的古詩描寫的是春天的景色,今天我們要來學一首描寫夏天景色的古詩。
二、教師出示《小池》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非常的畫,你們來看一下,這幅畫上你看到了什麼?(蜻蜓、荷花、樹、池塘、流水、山)有很多的花會在春天開,但有一種花它是夏天才開的,你們知道它是什麼花嗎?(荷花)山上有一個洞,從洞里流出一股泉水,(泉眼,幼兒跟讀)泉水靜靜地流著,池塘邊的樹在柔和的日光照射下,在水上出現了它的影子,嫩嫩的荷葉剛剛將尖尖的角葉伸出水面,你看那調皮的蜻蜓早就站立在它的上面了。你們說這景色美不美?
三、幼兒學念古詩。
1.教師“我們古代的大詩人楊萬里看到這幅美景後寫下了一首詩,這首古詩的名字叫《小池》”教師念一遍古詩。
2.教師講解古詩的意思,邊講解邊出示圖譜。
3.引導幼兒聽古詩《小池》VCD一遍。
4.幼兒和老師邊看圖譜邊誦讀。
5.幼兒跟隨VCD邊拍手邊誦讀數遍。
四、教師帶幼兒欣賞幼兒園的景色。
《小池》
宋.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蔭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絕句》
活動內容:古詩《絕句》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在給詩配畫的基礎上理解古詩的內容,學會整首吟誦。
3.採用字圖搭配的方法理解動詞“鳴”、“上”、“含”、“泊”的含義。
活動准備:課件、掛圖、畫有古詩內容的小圖片、字卡:鳴、上、含、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幼自由交流認識的飛禽引入課題。
2.教師利用課件引導幼兒簡單了解黃鸝和白鷺:黃鸝:羽毛的顏色非常好
看,經常站在樹枝上展示它動聽的歌喉。白鷺:是一種水鳥,會用嘴捉魚,當它們成群的飛上天空的時候,經常是排成一行。
3.師幼一起或請個別幼兒朗誦這首關於黃鸝和白鷺的古詩《絕句》。
二、展開
1.前兩句採用幼兒給詩配畫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內容。
老師朗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請幼兒根據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和想像畫出這兩句的意思,並請幼兒解釋其含義。(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白鷺排成一行飛上晴朗的藍色的天空。)
@_2.後兩句採用看大掛圖的形式,理解其詩句的內容。
(1)“窗含西嶺千秋雪”。西嶺:是一個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幾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從窗戶里向外望去,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幼兒用手勢當作“小窗戶”,看一看西嶺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戶”里了。
(2)“門泊東吳萬里船”。東吳:是一個地方的名字,離這里有幾萬里路,
這些船有將要駛向東吳的,也有從東吳來的,都停在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個字“泊”;門外停著將要駛向幾萬里外東吳的船和從萬里東吳駛來的船。
3.老師示範朗誦並演示操作活動教具,請幼兒完整欣賞古詩。
4.教師採用字圖搭配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古詩中的動詞。
鳴:鳥的叫聲;上:飛上;含:向外望去,西嶺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泊:停泊、停靠。
5.知識拓展:古詩是描寫人物的還是描寫景色的?哪個季節的景色? 你是
從哪裡知道的?作者是誰?他為什麼要寫這首古詩?
三、結束
幼兒自由朗誦學過的古詩。
《蜂》
【活動目標】
1、學習古詩《蜂》,理解詩的意思。
2、想像詩的意境,體會詩中所表達的蜜蜂把辛苦歸自己,甜蜜送別人的情感。
【活動准備】
《蜂》的課件、兩只蜜蜂教具、漢字蜂、四幅圖。
【活動過程】
一、復習鞏固古詩。
古詩接龍游戲。
二、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過渡語:小朋友講得太棒了!嗡嗡嗡,誰也被我們吸引來了?(出示兩只蜜蜂)
2、玩兩只小蜜蜂的游戲。
三、看圖講述,理解圖意。
1、欣賞一組圖:
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觀看課件:蜜蜂采蜜的圖片,觀察蜜蜂是靠什麼來采蜜的?
分角色表演蜜蜂采蜜。
2、蜜蜂這么辛苦是為了誰呢?
教育幼兒要保護小蜜蜂,不能傷害它。
3、看圖連貫講述圖意。
四、學習古詩《蜂》
1、過渡語:其實這四幅畫里還藏了一首古詩,有個詩人名字叫羅隱也非常喜歡小蜜蜂,看了小蜜蜂辛辛苦苦採花釀蜜,就寫下了一首詩來贊揚小蜜蜂,題目就叫《蜂》。
2、看課件欣賞古詩兩遍。
3、看圖分析古詩,了解古詩內容。
4、注意語氣,完整學說古詩。
5、配上身體動作學說古詩。
4、結束:今天我們學了一首羅隱的古詩《蜂》,也了解了小蜜蜂是怎樣采蜜的,那我們小朋友喜歡小蜜蜂嗎?為什麼?
我們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小蜜蜂,仔細觀察一下它是怎樣采蜜的,好嗎?
⑼ 幼兒園大班語言,古詩,尋隱者不遇,絕句怎麼寫教案
一、活動目標: 1、理解古詩的內容,學習有節奏地朗誦古詩,感受韻律美。 2、理解古詩中有關字詞的含義,萌發對祖國的美好河山的喜愛。 二、活動准備: 1、幼兒用書19頁。 2、掛圖《絕句》。 3、語言磁帶。 三、活動重點:學習有節奏地朗誦古詩,感受韻律美。 四、活動難點:理解古詩中有關字詞的含義。 五、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2、啟發幼兒講述畫面內容,學習古詩。 (1)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啟發幼兒描述畫面內容。 (2)在幼兒講述的基礎上,用古詩的第一句話進行概括,學習相關字詞。 3、完整地欣賞古詩。 (1)這四副圖連起來就變成了一首優美的詩,題目叫《絕句》,大家來欣賞一下吧。 (2)播放錄音,幼兒欣賞,進一步學習古詩《絕句》。 (3)引導幼兒理解古詩的內容和意境。 4、幼兒和老師一起朗誦古詩。 5、簡要介紹古詩的作者--杜甫。 六、教學反思: 學習古詩《絕句》時,我請兩位會念的幼兒當小老師,孩子們都學得特別認真,始終關注兩位"小老師",沒幾遍孩子們都會背了。學會後,孩子們都爭先恐後的要當"小老師",我滿足了小朋友的願望。對於孩子來說,老師在他們心目中是多麼神聖與偉大,而在實踐中他們又有了切身的體會。此後,孩子們學詩的興趣日益濃厚,更主要的是它使自信回到了孩子的臉上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作為老師又何樂不為之呢?